社区养老设施建筑空间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十分钟生活圈“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空间研究

摘要: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近120个地区推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也表明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将以居家为基础依托社区进行养老。当前国外出现了“多代居”、“代际学习中心”、“共生型机构”等“多代共融”复合型养老设施,而国内也出现了“邻里社区”、“老幼结合”等社区养老新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存在空间设置不合理、选址不当、运营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生活圈设置要求。而养老设施规范汇总发现,不同层级的养老设施功能设置和空间规模的区分度低,基本都在同一个范围内,缺乏分级细化。相关理论研究也表明,“老幼共融”新思路能为老年人带来幸福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老设施的运营,是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新方向。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结合实地调研后发现我国对“老幼共融”型养老设施仍处于模式探索、行为分析等基础阶段,缺乏合理的前期策划研究。现有养老设施难以满足生活圈设置要求,通过对建筑定性、使用人群确定、各生活圈层级的分析,选取十分钟生活圈为研究范围,进行限定。本文通过建筑策划学、问卷调研、访谈等方法,从规划设置、功能设置、空间规模、布局与组合等方面,针对十分钟生活圈范围下“老幼共融”社区养老中心这一新类型建筑进行前期空间研究。研究的核心内容为功能设置和空间规模、布局与组合。本文第一章绪论,从研究背景引入,通过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意义、方法与框架等方面展开;第二章为研究基础和案例调研,针对“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这一新类型建筑进行相关论述。整理分析了“老幼共融”认识论、研究方法论,为该新类型建筑提供理论支撑。结合国内外案例调研归纳出三种养老共融模式,并从家庭伦理基础、政策基础、心理生理分析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老幼共融的构成依据;第三章为养老设施实例与老幼共融问卷调研。从规划选址、功能设置与规模三方面对养老设施进行调研,并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记录,进一步分析使用者构成和老幼共融可行性;第四章为规划设置,依据调研总结出规划选址的三点原则。通过内向性和外向性选址的对比分析,论证得出宜采取外向性选址。并从老幼出入口设置、老幼配套设施设置和老幼共融活动场地设置等方面进行规划设置。第五章为功能设置,通过实例调研,总结出空间设置的原则。依据建筑策划学的相关方法,通过使用者特征分析、使用者需求问卷调研、运营方和居民访谈记录等内部条件,结合实地调研、居住区规划条件和建筑规范制约等外部条件展开研究。结合多种条件,得出应设置的各类空间分类,并结合访谈和问卷针对每一类空间进行功能细化得出需要设置的各类功能;第六章为空间规模、布局与组合,通过建筑策划理论下使用者构成、使用时间频率和同类型建筑调查等理论条件,计算得到各空间的理论参考值。再根据运营方等第三方的访谈情况和使用情况等实际条件,综合得出每一种空间的推荐设置规模。结合人体工程学和无障碍设计,合理绘制各空间的节点布置图。综合得出各功能的实际推荐值与布局参考图。针对生活空间、公共交通空间和餐饮空间进行共融模式的探讨,并探讨了四种“老幼共融”组合模式,分析其优点与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老幼共融;社区养老;规划设置;功能设置;空间规模、布局与组合

学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1.1.2 社区更新改造是当前建设任务

1.1.3 “共享经济”推进新生活方式

1.1.4 “老青(幼)共融”新模式

1.2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代际共融”模式的发展与研究

1.3.2 国内“代际共融”模式的发展与研究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十分钟生活圈“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研究基础和案例研究

2.1 “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论述

2.1.1 十分钟生活圈范围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概念界定

2.1.2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展状态

2.1.3 “老幼共融”优势与目的

2.1.4 “老幼共融”意义

2.2 “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关研究理论

2.2.1 “老幼共融”认识论

2.2.2 “老幼共融”研究方法论

2.3 “代际共融”案例研究

2.3.1 “老年人+儿童”模式案例

2.3.2 “老年人+青年”模式案例

2.3.3 “老年人+青年+儿童”模式案例

2.4 “老幼共融”构成依据

2.4.1 老年人接送孙子的家庭结构与伦理基础

2.4.2 “老幼共融”政策法规基础

2.4.3 老幼生理与心理特征与相似性分析

2.4.4 “老幼”行为模式与“共融”行为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社区养老设施与“老幼共融”需求调研

3.1 养老设施实例调研

3.1.1 浑南区万家宜康浦江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3.1.2 春江养老院

3.1.3 浑南区颇菲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3.1.4 杭州阳光家园老年活动中心

3.2 “老幼共融”问卷访谈调研与分析

3.2.1 问卷内容设计

3.2.2 问卷对象信息分析

3.2.3 使用者、运营方和周边居民访谈分析

3.2.4 共融家庭结构与共融方式分析

3.2.5 共融接受度与可行性分析

4 “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规划设置

4.1 规划选址原则

4.2 “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选址分析

4.2.1 距离疲劳度分析

4.2.2 内向性选址分析

4.2.3 外向性选址分析

4.3 场地设置

4.3.1 老幼出入口设置

4.3.2 老幼配套设施设置

4.3.3 老幼活动场地与共融活动场地规划

4.4 本章小结

5 “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设置

5.1 “老幼共融”功能空间分类

5.1.1 功能分类与设置原则

5.1.2 策划学依据与思路

5.1.3 内部条件

5.1.4 外部条件

5.1.5 功能空间分类

5.2 共融空间功能细化设置

5.2.1 共融文娱空间

5.2.2 共融活动空间

5.3 老幼专属空间功能细化设置

5.3.1 老年人专属空间

5.3.2 儿童专属空间

5.4 辅助服务空间功能细化设置

5.4.1 康复与医疗服务空间

5.4.2 社区服务空间

5.4.3 后勤办公空间

5.5 本章小结

6 “老幼共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空间规模、布局与组合

6.1 空间规模研究思路

6.1.1 空间规模设置原则

6.1.2 策划学依据与思路

6.1.3 理论条件

6.1.4 实际条件

6.2 空间规模与布局

6.2.1 “老幼共融”空间

6.2.2 老年人生活空间

6.2.3 老年人文娱健身空间

6.2.4 儿童生活教学与活动空间

6.2.5 辅助服务空间

6.3 细部空间“老幼共融”模式

6.3.1 生活空间共融模式

6.3.2 公共交通空间共融模式

6.3.3 餐饮空间共融模式

6.4 共融空间组合方式

6.4.1 共融空间作为入口空间布置

6.4.2 以共融空间为核心放射布置

6.4.3 形成两个共融组团布置

6.4.4 以共融空间为核心放射布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内容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专业技术职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