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下语文学案

2022-08-25

第一篇:苏教版九下语文学案

苏教版九下语文古诗知识点

《饮酒》

1、主旨: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的鄙视。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诗人采菊东篱时,无意中偶一抬头,秀逸的南山又闯入眼帘。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3.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的心境。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5、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7、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8.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9.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行路难》

1.主旨:主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现在经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3、诗中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已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4、请说说“行路难”比喻什么? 仕途受阻 5.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赏析: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6.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7.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8.赏析“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运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希望 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9.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表现了诗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0、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1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1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1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5.这首诗的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此两句在全篇中起到卒章显志的结构作用。诗歌四个层次跌宕起伏,弥散着失意困顿和前途渺茫的惆怅,但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意则显得高昂乐观,境界顿开,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向往。

《游山西村》

1.主旨:这首诗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表现了诗人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6.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8.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第二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 ....6..①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烈士暮年, 。 (曹操《龟虽寿》)

③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⑥ ,君子好逑。 (《关雎》)

⑦ ,宛在水中央。 (《蒹葭》)

⑧ ,或异二者之为。 (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默写王之涣的《凉州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庭院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 .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xīng忪的叶芽,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 A (乱七八糟,密密麻麻,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yè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 B (泻,漏,坠)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悄( )然 xīng( )忪 摇yè(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 ,B 。(2分)

(4)这段文字运用 、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2分)

3.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l)-(2)题。(4分)

(l)《渔夫和他的妻子》是德国民间文学《________》中的一篇,那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渔夫妻子的愿望:住小别墅,住宫殿,当国王,当皇帝,当教皇。当渔夫妻子提出____________的愿望时,比目鱼让她重新住进了原先那个破渔舍。 (2)《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________”(绰号)扈三娘、“母夜叉”________、“母大虫”顾大嫂。

4.蚌埠是不错的旅游城市,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民间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近期,某校七年级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2分) (l)【猜一猜】请你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常见食品)。(2分)

①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股脑儿网上桌。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改一改】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有关传统美食的短文,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①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②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③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亲人,已成为天下人共同的心愿。

第 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围绕此次活动,七年级某班开展了一次“说说家乡美食”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4)【写一写】校文学社决定周五(4月15号)下午2点在报告厅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一次以“家乡的味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拟一则活动通知,要求各班选手准时参赛。(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A]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B]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③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④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C]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⑤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D]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⑥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⑦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5.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 为线索,通过回忆往事抒发了对_________、________的怀念之情。(3分)

6.③~⑤段依次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请逐段加以概括。(6分) 7.下面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将它放回原文,应放在( )(只填序号)。(2分)

屋檐,是属于故乡的,是属于童年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品味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简要作答。(6分) (1)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该句)

9.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5分)

【二】(18分)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0.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4分)

11.第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分) 12.第⑤段“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一句中,“此”指的是什么?(4分) 13.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过程。(5分)

【三】(15分)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5分) (1) 名之者谁 名: .(2)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 负者歌于途 歌: .(4)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 ..(5) 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6.本文作者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1)略 (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9分)

(1) qiǎo 惺 曳 (共3分。每空1分) (2) 偶而 偶尔 (共2分。每空1分) (3) A斑斑驳驳,B漏

(共2分。每空1分) (4) 拟人 比喻

(共2分。每空1分) 3.(4分)

(l)格林童话 做太阳和月亮的主人

(2)一丈青 孙二娘 (共4分。每空1分) 4.(12分)

(1)①饺子 ②面条或米线 ③油条 (任选两个,每个1分) (2)④ 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已成为天下人们共同的心愿。

(共3分。第一空1分,第2空2分)

(3)示例: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都有美食,家乡安庆也不例外。你喜爱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你了解它的制作方法和历史渊源吗?今天,就让我们说说家乡的美食吧。

(要求:目的明确,切合活动主题;语言通顺,感情真挚。内容2分,称呼语1分) (4)示例:

通知

校文学社定于周五(4月15号)下午2点整在报告厅开展以“家乡的味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七年级各班演讲选手准时参加。

校文学社

**月**日

(共4分)正文(内容完整,表达准确)2分,落款(第一行署名,第二行日期)2分

二、[55分]

【一】(24分)

5、屋檐 童年 故乡 (共3分。每空1分)

6、③檐下燕子告诉我春讯(我挨着各家屋檐寻燕巢);

④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

⑤我在屋檐下看雨听雨。

(共6分。每点2分)

7、B (共3分)

8、⑴突出强调了时间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老祖母那熟悉的样子和对我的疼爱没有改变,抒发了作者对老祖母的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共3分)

⑵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大公鸡在屋檐下踱步和小花猫睡觉时的可爱样子,写出了童年故乡的安详宁静与美好。(意思对即可)(共3分)

9、(6分)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在故乡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3分) 结构上:照应开头,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3分)

【二】(16分)

10、(4分)知足就是幸福。(或: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11、(4分)正反对比论证;(1分)第③段列举云南小学生的例子,从正面论述“知足就是幸福”(1分);第④段列举某大学生例子,从反面论述“不知足,不会幸福”(1分)。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12、(4分)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

13、(4分)首先提出观点“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1分),接着从反面论述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1分),然后援引古人名言“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作为道理论证(1分),最后论述人应“知足”“知止”的原因(1分)。

【三】(15分)

14. (5分)(1)名:命名。(2)意:情趣。(3)歌:唱歌。(4)颓然:醉醺醺的样子。(5)乐:以……为乐。(每小题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5. (4分)(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2)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7.(3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要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

第三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的总要求:

目标2012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 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六、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教学进度表

时间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一周一单元

了解戏剧的常识:戏剧的冲突,主题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戏剧语言的特点,掌握剧本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简单的小戏剧。

二周二单元

学会正确捕捉阅读信息,根据不同文体,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经过筛选,进行适当的归纳,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三周三单元

在读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从而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疑难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辨认自我。在平常生活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四周四单元

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以国家利益为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古文中精辟的论证方法。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常见的古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五 周五单元 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感受和评价,加深对作品的评价。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有理、有据、有独特的感悟,并适当的形式加以表现。

六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七周记叙文阅读训练 八周说明文训练 九周议论文训练 十周古文训练 十一周期中考试

十一周至十五周综合训练

第四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达彼岸

——运河中学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初三语文备课组

记得杜牧有这样的一首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这样的秋天,这样的月色,这样的意象,真的好美,可是这样的美景我们已无暇顾及,留给我们初三的时间也已不多,为了能更好的进入下阶段的教学,现在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一下小结,反思不是目的,汲取才更是重点!

一、总体情况

在这次联考中,我们学校在四所学校中位列第三,总平均分为101.6分,优秀人数为四位,一至四班只有三人,五班六班不及格的共有42人。一班与二班也有三个不及格。

二、试卷结构与简析

全卷总共150分,共分2大部分25大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课文内容背诵、漫画理解、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议论文的阅读、散文的阅读、命题作文的写作等知识以及第二部分课外名句与名著的考察。试卷第一大部分中第一小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 28 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成语运用、、病句选择、古诗默写、漫画、综合探究。第二小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2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 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第三小部分是作文,计60分。文题《我又一次铭记在心》,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第二大部分为课外名著(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与名句(古今诗文阅读)的考察。

三、试题特点

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

2、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

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4、加强对学生书写的考察。

四、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漫画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如解释“异”的意思,很多人答错而正确答案应是“以什么为异”。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缺乏对文本的深入阅读,答题技巧尚不够熟练。

4.作文缺乏个性。

一是审题意识淡薄,主题不鲜明。有些作文中心不明确,还有些作文不在话题范围之内。二是选材范围狭窄、不新颖,编造材料、套用成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平时只读课本,且

只注重事件的记忆,不能深入分析运用,课外读书很少,文化视野狭窄,腹中空空。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

三是不能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有些学生作文没有文体,出现了“四不像”的杂货摊式的作文。四是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另外字的书写也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难题。

五、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之间的写作仍有较大空间。

2、教者对学生的识记督查力度有待加强。

3、对习题的指导仍不够全面。

4、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之方法有待商榷。

六、应对措施

1、做好教师之间的团体协作,加大集体备课力度。

2、把握阅读教学的规律,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起来。

3、给足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4、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叫着点播为辅。

5、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

6、注意做好拔尖与补差的工作,正正做到不放弃一位学生,不浪费每一秒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初三语文组始终坚信,在王校长英明领导之下,以及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运河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达彼岸!

第五篇:苏教版九年级下次专题《我心中的语文》

专题“我心中的语文”教学反思

这一专题的教学预设中,我认为最大难题是:临近毕业、升学, 对于这一体味感悟式专题,九年级学生是否还能够在课堂上像以前那样踊跃表达自己的“体味感悟”一番精心设计后,我自信地走进了课堂——我以湖北熊芳芳老师《语文天生浪漫》的文章(节选)激情诵读开始,营造出颇有语文味的教学氛围: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以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陇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惟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惟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 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上一篇:审计风险和质量控制下一篇:苏教版四语上练习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