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加快发展最新经验

2023-04-19

第一篇:乡镇加快发展最新经验

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推进乡镇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推进乡镇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红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乡镇的发展却滞后,而乡镇职能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快乡镇职能的转变,促进乡镇的职能合理科学地转型到服务型是当前乡镇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乡镇职能转变昭苏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哈萨克自治州,属于经济最不发达的县之一。昭苏县辖9乡1镇,其中集中整治重点乡镇2个、重点村(居)9个,复杂区域的村有10个。如何发挥昭苏县乡镇的作用,如何对昭苏县乡镇的职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定位是近年来昭苏县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深化昭苏县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性

伴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昭苏县各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机、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是,昭苏乡镇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昭苏县财力非常困难。昭苏县在伊犁州属于经济最不发达的县之一。财政收入“支”大于“出”,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发展经济缺少财力支撑,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盼富”心态与“致富无门”的状况矛盾加剧。

2.产业结构单一。昭苏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一产的当家品种只有春小麦和油菜,畜牧业以小畜占主导。二产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三产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尚未起步,更谈不上发挥效益。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昭苏县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一产结构单、二产不发达、三产跟不上”。

3.市场体系发育不全。资本、劳务、生产要素等还处在原始的自发状态,产、供、销各个环节仍有较浓重的行政色彩,政府干预仍占主导地位。

二、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推进乡镇健康发展

1.不断强化乡镇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实现乡镇政权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乡镇就由“抓事务,抓税收”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在整合人力资源,精简事务性机构的同时,组建以产业服务为重心的服务机构,强化政府在促进农民增收上

的职能。当前,昭苏县走出了一条“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一般干部谋职锻炼”的用人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深入到乡镇第一线去工作,也调派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工作,这既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干部作为的良好平台。昭苏县的乡镇职能转变正是以此为契机,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确定等问题上要立足实际,合理设置机构,不墨守成规。

2.转变工作机制,改变行为方式。乡镇工作的一贯做法是“领导包片、干部驻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农民已经不欢迎乡镇插手村级一般事务。因此,破除包揽一切的思想,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力量集中到各个产业发展的服务机构中去显得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现阶段,首先是要抓信息。农民得到的信息常常滞后,种什么、养什么,大多来源于干部动员,或是跟着别人干,总比市场的真实信息慢半晌,造成了种什么,多什么,卖不出去什么的恶性循环

3.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乡镇职能转变,并非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协调,靠服务来管理。如昭苏县洪纳海乡在转变乡镇职能中,通过设立“发展基金”、“风险基金”、“奖励基金”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名、特、优产品,让农民看得到实效,尝得到甜头,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树立了乡政府的威信。

三、乡镇职能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乡与镇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职能与任务相匹配。

昭苏县总共有9个建制乡,其中城郊2个,民族乡3个,其他乡4个。从产业和经济结构分,均属农牧业乡,从职责任务来定位,均发挥着生产功能、稳定功能、保障功能、服务功能的作用。因此,对乡的职能定位,应侧重在引领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素质、发展中介组织、加快自治步伐上来。而做为昭苏县的唯一的一个镇——昭苏镇,是昭苏县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从昭苏镇职责任务来定位,即有乡的特点——政治与行政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管理服务功能。同时又具有城镇聚集功能、市场功能、调剂功能和培育功能。因此,对镇的职能定位应侧重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聚散传导、资源配置、信息传输、社会稳定上来。

2.“角色转型”期要进一步实现“职能转变”。乡镇政府“退出”经营领域后,如何在“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鼓励发展多元化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重点是实现以下“三个转变”。1是变过去的“管理”为“帮助”。只帮助规范运作,不参预具体事务。只引导农民种植、做好相应的服务,不干涉农民种植的主观意识。2是变过去的“收费”为“扶持”。上级的资金,应投放到“协会”、“合作社”等直接经合组织,不再让乡吃“过水面”。对于农民在经营中的困难要多给予经济上的扶持,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3是变过去的“主办”为“带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树立典型等办法,引领发展,不再强迫命令,强行硬上。这就要求上级政府在制定政策、编制

项目、投入资金时,充分考虑经合组织的发展经济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向这些“协会”、“中介组织”倾斜,达到与乡职能转换目标同向,方法同步的目标。同时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来调整乡镇的职能工作。

第二篇:乡镇安监所建设经验材料(最新)

激活神经末梢

发挥传导效应

筑牢基层堡垒

-------涞水县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纪实

乡镇安全监管是全县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全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监管本辖区企业、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的主要力量。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乡镇安全监管工作,2008年在各乡镇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并明确了乡镇安监机构、职责、人员编制等问题,为各乡镇正确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奠定了基础。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存在有机构无人员,有分工无职责,有部署无落实的现象,如果把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比作“神经末梢”,那整个末梢系统就处于僵化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出“神经末梢”敏感的传导效应。为落实全省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会议的有关要求,全面践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县、乡、村安全生产“五级五覆盖”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责成县安委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认真领会省、市精神,学习兄弟县经验,扎实开展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目前,全县16个乡镇(社区)全部设立了安监所,专兼职安全监管人员达到33人,全县基层安监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安全基础防线得到有效巩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调研为先导,因势利导,探寻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新思路。调查研究,是弄清实际情况、摸清工作底数的基本手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实施了“走出去、沉下身、传上来”的三步调研法。走出去,就是到兄弟县学习。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挥乡镇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中作用。为顺利开展乡镇安

1 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先后5次到正定、徐水学习。在正定、徐水学习期间,我们深入乡镇、企业,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既学习了兄弟县好的经验和做法,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沉下身,就是到乡镇摸底。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健全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为此,我们深入16个乡镇(社区),逐乡镇(社区)摸排安监所人员配备情况,了解乡镇监管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听取乡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及监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既掌握了全县乡镇安监所的实际情况,又丰富了我们的思路。传上来,就是要如实汇报。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关键看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为给县委、县政府研究部署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工作提供基础支持,我们把调研活动形成专题报告,原汁原味的汇报了正定、徐水等地在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上好的做法,实实在在的报告了各乡镇普遍存在的人员编制不足、业务开展困难、经费保障不足等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还提出了健全乡镇安全监管机构、明确乡镇业务监管责任、捋顺县乡安全监管衔接机制、落实乡镇安全管理经费保障等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县长办公会,就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并一致通过决议,为各乡镇(社区)分别配备1名安全监管信息员,并由县财政予以保障,这为推动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

二、以招聘为契机,因材施教,力求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新突破。乡镇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前沿阵地,是安全监管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而乡镇安监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并严把乡镇安

2 全信息员“筛选关”。严格申报条件。为打造乡镇安全监管专业化队伍,在选拔乡镇安全监管信息员时,我们注重选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对口的人员,尤其是有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人员,保证了招录人员能以最快时间进入角色。严肃审核资格。县安监局、县监察局、县人社局随机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乡镇安全监管信息员招录资格审核组,共同对报名人员资格条件实施审核审查,保证了招录人员报名审核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严肃性。认真考核选拔。为杜绝招录工作中出现“权利关、人情关、金钱关”,我们认真组织了笔试、面试工作。笔试过程中,县安监局委托有关专家确定了6套试题的题库,县监察局、县安监局派驻专人监视考场纪律,并全程录像。面试过程中,县纪委、县人社局、县安监局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面试小组,对拟招录人员进行认真面试,县监察局派专人对整个面试过程实施了监督。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从147名报名人员中招录了17名乡镇安全监管信息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招录了信息员,但如何保证信息员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我们注重从“传、帮、带”3个方面入手。传,就是让局里的股(队)长授课。股(队)长都是安监局的业务尖子,水平都比较高,为此,我们要求股(队)长结合各自监管工作和业务,制定PPT课件,采取集体学习、统一授课的形式,对乡镇安全监管信息员集中培训。帮,就是让局里的业务骨干指导。乡镇怎么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如何保证监督检查的严谨性,规范日常监督检查的程序性非常关键。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实施了“结对子、面对面”的指导方式,由分管局长与乡镇结对子,由业务股室与乡镇安全监管信息员结对子,反反复复的讲,手把手的教。带,就是将信息员划分到业务股室锻炼。

3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为使乡镇安全监管信息员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工作中,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我们把信息员分配到各业务股室,随队学习日常业务知识,由监察大队带领各乡镇信息员,深入企业,讲解企业现场隐患排查的重点,以及对排查出的隐患如何进行整改提出意见,以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经过为期3周的集中培训学习,既夯实了信息员的理论基础,又丰富了他们的工作经验,被派驻到乡镇后,得到乡镇的一致好评。

三、以规范为目标,因地制宜,建立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新机制。信息传导进一步完善,确保安全生产政令畅通。自8月底统一派驻到各乡镇(社区办)以来,各乡镇信息员充分发挥安全监管“前沿哨兵”的作用,使原本僵化的“神经末梢”活动起来,充分发挥着“传导效应”,及时将上级下发的文件传达到各村、企业,按时向县安委会上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日常安全监管信息等,确保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上传下达,避免了执行过程中的“中梗阻”现象,促进了基层乡镇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到乡镇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各乡镇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安全生产7项制度、11项职责,并针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制度有部署、有落实、有回复。为在乡镇中进一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制度要求,进一步强化安监站领导力量,由县委组织部任命,站长全部由分管副职兼任,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由乡镇党委负总责,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及时提醒乡镇党委、政府按照有关制度和日常安全隐患大排查治理等工作机制,

4 及时研究和调度基层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和组织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及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并定期组织安排基层安监工作人员,由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带队”,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例行排查治理活动,促进基层乡镇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化运行进一步完善,确保常态化。规范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形成安全监管规范化运行的长效机制。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配备,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政府财政每年按重点乡镇拨款3-5万元、较重乡镇1-3万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并逐步配备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与人员装备建设,以达到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的“六有”标准,解决了“有钱干事”的问题。按照“定时、定人、定量”的要求,定期开展现场执法指导,针对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以及专项行动中监管监察的重点,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指导,进企业实地进行观摩,年初制定执法检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同时加强培训监管,加大对安监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际工作中的跟班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并将日常监管与年终考核有机结合,彰先策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奖惩机制,不断促进全县安监队伍的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解决了“专职不专业”的问题。为今后的安全监管规范化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镇既是各项安全监管措施的直接落实者,也是安全监管责任的首要承担者,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奠基石。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这条主线,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保基础、强力量、促安全”的理念,切实提升全县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水平,维护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第三篇: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也在乡镇。因此,乡镇的发展问题牵涉着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于是也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广大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乡镇经济也面临许多困难和困惑,稳定压力大,农民增收难,政府依法行政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许多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党的16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进一步的把三农问题提高到战略的平台上。2004年开始的有关三农问题的改革,让老百姓尝到了好处,也使乡镇的发展开始有了眉目。那么,乡镇经济包含哪些范畴?其中重中之重又是哪些内容?笔者在乡镇工作多年,粗浅认为,乡镇经济可以大体上分为五大板块:一是稳定经济;二是农村经济;三是城镇经济;四是社会经济;五是党的建设。其中,稳定经济包含信访、安全等问题,农村经济包含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城镇经济包含工业、商业及城镇建设与管理,社会经济包含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社保等问题,党的建设包含党建、人大、武装等问题。五者的基本关系是:稳定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前提,农村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城镇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保障,党的建设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对乡镇经济在新时期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希望能在乡镇经济的发展问题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一、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访稳定压力巨大,维稳工作力不从心。按照“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基本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信访稳定工作放在最首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信访、稳定工作。特别是重大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按照“不准有人到市、进京上访,不准出现群体性事件,不准发生重大影响的治安案件和恶性案件”的政治要求,乡镇政府集中机关所有人员对重点信访人员和不稳定群体实行“二盯一”和“24小时”稳控,并集中资金对重要的上访对象给予所谓的“感情感化”,以免由于稳控不到位出现有人到市进京上访被追究政治责任,特别是对“八大员”、“辞退民师”和部分长期“涉法涉诉人员” 等等根本没有相关政策予以解决的群体和个人更是费尽心思,耗尽钱财。殊不知,长此以往,造成“闹而优则仕”的恶性后果,难怪少数“老信访”说:“依法诉讼,劳民伤财,无理上访,好处多多”,真是“苦不堪言”。

2、“一事一议”推行难,村级公益事业开展难度大。在农业税没有取消之前,镇、村、组都要按一定比例收取提留、统筹用于村公益事业,农业税取消以后,按中央文件规定: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但事实上,在现实条件下,凡是修建公益事业,部分农民都不愿出钱出力,甚至连牺牲一点点土地都不愿意。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乡镇政府有的是钱,即使自己不出钱不出力不出土地,政府迟早都会干这些事。而上级给予的补助资金又很少,自身财力又很有限,根本无力解决这些关乎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关系老百姓的“民生”等等问题。所以,向上级争取“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社干部不积极、村干部不积极、镇干部同样不积极,因为他们深深知道,不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农民有意见,争取到了这笔资金落实不了,老百姓会更有意见。于是乎,便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长此以往,社会主义新农村何时才能建成?城乡统筹何时才得以实现?

3、农民土地流转不积极,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举步维艰。土地流转是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减少农民、使农民逐步变成市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最终实现城乡统筹的必然途径。我们在引导村、社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尴尬的事情:在大多数群众的要求下,政府帮忙引进一些很有实力的业主,打算在某村连片发展几千亩经济作物,绝大多数群众都愿意将土地出租,每年按时领取一定租金,还可以就地打工,年收入要比自己种庄稼高出10倍以上,但就是有极少数人死活不愿意将自己土地拿出来,哪怕是已经撂荒的土地,不管镇、村干部怎样做思想工作,他们就是不愿意,镇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事情。尽管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0条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但《民法通则》第27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民承包经营户。第28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所以,如何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怎样有效地教育、引导农民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4、乡镇政府“权”小、“钱”少,无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镇域经济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与国家和市经济相联,下与乡村经济相接,处于城乡结合点,承上启下的地位十分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镇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发展镇域经济也是我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喜气洋洋,市级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哭爹哭娘,乡级财政名存实亡”的现象抑制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乡财县管”体制导致乡镇一级根本没有独立的财权,按国家财政体制分得的实际财力也非常有限,大多数乡镇都是靠区县一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的运转,可谓是“权”小、“钱”少。同时,不合理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也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公共产品一直是由各级政府来供给,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一直以来大多数是由乡镇政府组织或引导农民筹资解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二元经济结构,牺牲了广大的农村换来了城市经济的一片繁荣,使广大的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广大农民对中央政府的期望值和要求日益增加,在他们看来,乡镇人民政府是中央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所以,要求象城市居民一样由政府出资解决社保、医保、硬化村级公路,要求享有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产品,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长时期,完全由政府特别是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解决广大农村的一切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于是乎,他们对乡镇政府便产生了怨气,乡镇政府由此成了他们发泄的“受气筒”。

5、中央的一系列“直补”政策使乡镇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2007年,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免除农业税、特产税、村提留、镇统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2008年,国务院开始对粮食、农资、良种和购买农机具实行补贴,大多数采用直补方式进行。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用于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和购买农用机具补贴资金1230.8亿元,比2008年增长19.4%,预计2010年将达到1334亿元,2009年,重庆市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也达到了132.3亿元。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是新时期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政策的生动体现。各种资金“直补”给农民,让乡镇政府集中了很多人员收集每个农民的基本情况,并建档制卡,耗费了乡镇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加剧了广大农民对乡镇政府的怨气,按照部分农民调侃的话说:“连中央政府都不相信你们乡镇政府,看来你们的确有很多问题。”由于直补资金是普惠制,几乎人人都该享受,于是乎,村干部为了回避矛盾,搞虚报和平均主义,种粮直补、油菜直补基本上都是平均分配,既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又助长了虚假、“和稀泥”等等不正之风。由于上级资金分散,发放到每位农民手里资金就很少了,投入再生产和改善生活条件又明显不足,那么,这钱怎么花呢?我们常常看到部分农民一拿到这笔钱,要么到茶馆堵上一把,要么到餐馆搓上一吨。看到此种情况,我们真的是感慨万千!试想,如果把所有的惠农资金集中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按照农民意愿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和管理,或者用于广大农民的医保、社保,何愁农村面貌不改变?何愁乡镇经济不发展?

6、乡镇政府几乎没有任何调控手段,发展经济的措施不力。乡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乡镇政府责无旁贷。然而,作为中国的一级政府虽然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居然没有相应的“人”权、“财”权、物权和各种融资平台,“人”权、“财”权与“事”权极不对称。比如说乡镇政府的领导班子是区(县)委配备的,即使个别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有一些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了工作,乡镇能随便调整吗?乡镇普遍存在缺少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又很强的年轻大学生,你能想当然的随便进人吗?假如某乡镇的一名优秀年轻干部被上级相关部门选中而你又不想让其调离,你能阻止吗?我镇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政府花了2年时间才拿到了市政府200亩城镇建设用地批文,但按相关规定,政府必须先预缴约3000万元资金到国土局,待完成农民安置后再进入招、拍、挂程序,我镇没有独立的“财权”,根本不可能拿出这笔资金,又没有相应的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更不可能由职工集资来完成,只好交给区里平台公司来完成,其中的利润就由平台公司拿走了,本想利用城镇开发发展壮大城镇经济,最后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现在乡镇普遍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30岁左右的年轻人前途有盼头,基本上还能兢兢业业干工作,45岁左右的公务员已经知道前途渺茫,一部分人便积极怠工,出工不出力,津补贴规范以后,缺少了必要的奖励措施,单靠理想、宗旨、信仰教育好像已经力不从心了,于是乎,乡镇政府很容易形成干事的少、观望的多;兢兢业业干工作的少,稀里糊涂混日子的多;当“铁匠”干部的少,做“泥水匠”干部的多,严重影响乡镇政府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7、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干部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一些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拖踏,积极性不高,说的多干的少,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乡镇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开放、探索、创新意识差。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观念转变慢。在广大的农村事实上还存在着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现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量有文化、有思想、有知识的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的主要职责是照顾子女,种点粮食够吃就行,几乎没有人把种庄稼当作“主业”来抓了,“土地”好像已经不是农民谋生的唯一手段了,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镇经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党内部分干部严重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内不少干部习惯于说大话、套话,甚至是假话,特别是当上级领导考察或者检查指导工作时,隐瞒乡镇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事先准备好的示范点作为政绩呈现出来,甚至连视察线路都是提前安排好并经过反复预演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真的不知道领导是否了解了农村的真实情况!以至于中央的很多关于农村经济改革和各项惠民政策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具体落实在基层就很难落实下去或者是大打折扣,进一步恶化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各级的要求是参保人数逐年递增,2009年,要求参保人数必须达到95%以上,而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几乎40%的人都外出打工了,全家外出打工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要完成规定的比例,乡镇、村不搞假又怎能完成呢?粮食直补政策,中央的初衷是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然而,事实上,凡是农民有承包地的都享受到了直补,尽管有很大一部分田土已经流转种植经济作物或者已经撂荒了很久,难怪农民说:“中央政策就是好,国家钱就是多,不管种不种粮食,国家都会给补助,我这块土地荒起也能找钱”,话虽然很直白,但的确很能说明问题。所以,在城乡统筹的关键时期,重新强调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育、引导、鼓励各级干部说真话、实话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奖励说真话、惩处说假话的机制刻不容缓,坚决纠正少数干部制定政策要么头脑发热,要么政治作秀,要么搞形式主义的错误做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2、党内部分同志理解“和谐”社会思想有偏差。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睦协调相处。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第一,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发展目标,更是一个发展过程。我国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虽然30年来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不能把这阶段的“和谐社会”当做目标来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只能当作一个渐进的过程,不然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的不适应,工作的不适应,社会的不适应。第二,“和谐”不能离开“法治”。必须在法治的前提下提倡和构建“和谐”,否则,“和谐”便是“混乱”。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全体公民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当前,摆在乡镇干部最大的困惑就是信访问题,《信访条例》明确规定:信访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信访人必须严格按信访条例依法进行上访。从中央到地方都依法成立了信访部门,以方便群众信访、上访,但在具体操作中,北京不允许到京上访,市里不允许到市上访,区(县)不允许到区或县上访,凡出现到京、市、区(县)上访的,各乡镇必须在规定时间里派专人接回妥善处置好,凡出现重复上访的,将追究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的责任。既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允许上访,而且各级均成立了信访部门,为什么又怕老百姓上访?对于那些无理上访,或者重复上访者,为什么又不依法处置呢?我镇有一个已经上访了20年的上访户,他的基本情况是:在80年代因为法院错判他坐了3年牢,后来按照相关政策予以纠正了,也按政策规定给予了补偿,而且镇政府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关心关怀,但他坚持要求政府至少要赔偿250万,否则将一直到北京上访,到目前为止,用于到京、市里接回的各种费用在10万以上,干部辛苦不说,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财政,引起群众强烈不满。老百姓不依法上访的理由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级政府不依法处置的理由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不知道,政府不依法,百姓不守法的“和谐”社会又是怎么构建起来的?“和谐”不能离开“法治”。第三,“和谐社会”是以“以人为本”为根本内容的。要求我们在完善体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必须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各级干部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这里的“人”应该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点,政策必然会出现偏差。执政为民,如果离开“法治”为前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将是一句空话。

3、重城抑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制约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估计,改革开放前30年,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就为工业贡献了7000亿元的资金(扣除支农资金)。长期对农产品的低价政策,严重损害了农业的积累能力。1990年与1952年相比,中国工业增长了近65倍,农业仅增长3倍。也就是说,农业以仅有的3倍增长格局支撑工业60多倍的增长幅度。长期的重工轻农政策取向,严格的城乡分割、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收入增长,加之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广大镇域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但我国改革迅速转向城市,实行了过分向城市、向工业倾斜,忽视农业,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的战略,致使基础产业不基础,弱质产业得不到重点保护与扶植。

4、对镇域经济发展滞后的认识不够。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掩盖了镇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严峻现实。一是以总量上的较快发展掩盖了大多数镇域经济发展滞后,运行质量不高。二是以财政收入的年均快速增长掩盖了镇域经济财政的日渐困难。三是以沿海发达地区镇域经济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掩盖了中西部地区镇域经济乡镇企业的全面衰退。在沿海发达地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已成为镇域经济主体,也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路子,但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先天不足的乡镇企业在经历短缺市场的发展机遇后,因改制迟缓和投入不足等原因而呈下滑态势。

5、分税制财政体制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旨在提高中央的财政收入及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致使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占比逐渐下降,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增幅及占比明显下降;加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职能划分并没有真正做到明晰、合理,地方政府事实上承担着许多本该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从而加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财政的困难。一是乡镇财政主体税种缺乏。自分税制改革以来,乡镇政府主体税种不足,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态势,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非税收入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二是收入上移,财力层层集中。三是支出下移。在财权向上集中的同时,存在事权下移的倾向,即将部分应由上级财政负担的财政支出全部或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这在基础教育上表现特别突出。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明显不够,省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更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基本上是由乡镇财政农民负担,对于地方财政特别是镇级财政来说负担明显过重。

6、城市化推进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误导。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的县和一些乡镇,是在第

二、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进行的,促进了当地镇域经济的发展,这是事实。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县改市及市带县进程过急过快,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不具备非农产业发展基础和城镇基础设施条件的县匆忙改市,加之伴随着成千上万的乡改镇,造成了我国城市化的大跃进。全国县级市由1985年的158个上升到现在的400个。虽然这次城市化运动对改变传统的小城区、大农村、小工业、大农业的二元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主要表现为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三、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1、强化乡镇政府职能,增强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乡镇政府是中央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乡镇政府职能强弱和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实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职能,增强乡镇政府实力,才能确保乡镇在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首先,必须强化乡镇政府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要创新财政支持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途径和手段,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重点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要逐步减少专项类转移支付,以便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壮大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其次,要赋予乡镇政府更大的“人事”自由裁量权,便于乡镇政府能有效地最大限度调动所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精神鼓励与政治动员,个别可以普遍不行,短期可以长期不行。”只有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加上逗硬的考核奖惩制度,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必须强调“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依法上访”和“依法维权”的有机统一。依法行政和打击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乡镇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帮助群众解决一切困难和一切问题,但群众也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凡无理取闹和无理上访影响各级党委、政府正常工作秩序,司法机关应该严格依法予以惩处,然而,各级司法机关也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服务型部门”为由,客观上纵容了少数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如果不改变现行信访“潜规则”,不改变“服务”与“打击”相结合的司法体系,乡镇政府的统筹能力会大大下降,必然会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2、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这是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并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建国初期,为使农村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采取了城乡二元分治的政策。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打工,但仍难以改变农民的身份,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在原来城乡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还远没有打破之前,城乡居民又必须面对同一个大市场,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和安排各自的生活,即形成新的市场主导的二元结构。这两种二元结构的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和城乡割裂,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阻碍了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因此,“十一五”时期,既需要尽快地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确保城乡居民竞争中的起点公平,还需要根据市场主导下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加强再分配力度,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3、必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相当迫切。在改革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质在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逐步消除影响城乡互通的政策障碍,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未来几年,农村综合改革应当从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出发,主要解决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制度保障、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和改善乡村公共治理。以此为起点,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经济社会制度安排。

4、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适度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看到,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十一五”时期要在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的同时,把财政支农的重点放在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今后,要做到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并由此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5、必须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上有所突破。从现实来看,城乡公共服务的严重失衡、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严重缺失,已成为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成为城乡分治的焦点所在。农民工的身份歧视以及户籍制度改革难以突破等,加剧了城乡二元制度的格局,并由此引发和激化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作为城乡二元制度的一个直接后果,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牞他们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被城市漠视。“十一五”期间,应当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方面实现突破: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我国已经计划从2006年至2010年,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索一个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义务教育问题。还需要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上逐步统一城乡标准。其次,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绝大多数的省份都于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试点。“十一五”时期,应当继续推广好的经验并使其制度化。最重要的是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将各级政府的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若干年内将中央和地方所有财政新增加的卫生投入全部用于农村。建立农民连续“参合”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如果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用财政支出的0.12%就可以全面解决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对五保户、残疾人员、需要搬迁的移民、患有长期慢性疾病等缺乏正常劳动能力或基本生活条件的人口,继续沿用原来的开发性扶贫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也很难根本解决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应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村低保管理和执行制度。可由民政系统专项负责,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对低保所需资金实行专项转移支付,以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中央财政可按统一标准向各地支付发放低保资金,而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生活水准调整本地农村低保标准。最后,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0%;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十一五”时期,可以按照“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探索现阶段的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6、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央1号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小城镇发展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变市民最有效的途径,当前,必须赋予乡镇更多的征地指标,并千方百计降低乡镇征地建设成本,加速乡镇城镇化进程。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进程,加速农村产业化、规模化速度,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逐年下降的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行节水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基础投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因素,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复种指数。依托城镇、县城、邻乡和境外市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培植蔬菜、养殖、茶叶等经济作物,实行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总之,乡镇政府必须妥善处理好信访、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壮大、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第四篇:乡镇加快农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乡镇加快农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抢抓发展机遇夯实基础产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群众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自然、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乡农牧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这是制约我乡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面对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业受自然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的影响,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基本情况 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公里,全乡幅员面积为平方公里。有个行政村,户,人。

全乡现有耕地亩,人均占有耕地亩,退耕还林面积亩。年末四大牲畜存栏数为头,人均占有粮食斤,人均纯收入元。

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一流乡镇”的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树立和强化旅游核心地位,围绕旅游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性

农业是我乡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目前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农村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乡农牧业发展还相当滞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虽然突破千元,达元.但各村收入还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全乡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极不平衡。人均纯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还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农牧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农牧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牧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而且影响乡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农牧民的增收问题,应把它放在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牧民增收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地处景区沿线的等村经济发展较快,远离旅游沿线的偏远村落经济发展较慢,从而影响了全乡的整体发展。因此,乡党委政府在强化旅游核心地位的同时发挥各村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化。

围绕旅游做好农牧文章.稳定农畜产品总量,优化品质,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无害化农畜产品生产。在民族、生态、特色上狠下功夫。打好四张牌:突出环境特色,打绿色牌;突出珍稀特色,打珍稀牌;突出气候特色,打时差牌;突出野生持色,打野生牌。按照“十二五”规划,逐步建立一批名牌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产加

销配套发展,促进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生产化经营,提高规模化生产效益。

当前乡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超小规模特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科技推广应用,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迈进,也是乡农村经济长期徘徊的根本原因所在。从内地农业生产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行之有效的一条捷径。为此,我们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资金;集中开发优势资源,兴办一批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农产品批发、加工龙头企业,尽可能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增值渠道,力求经营活动收益最大化。

加大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新兴特色经济产业。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深化,农产品供求关系得到根本性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已由温饱型转变为无污染的保健型、营养型,城乡居民对农畜产品品质、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加之我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农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用“优、特、精、绿”品种代替传统大宗农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新”兴特色产业,以优质产品占领、开拓市场。 积极开辟非农经济道路,助农增收。 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广大农牧民稳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去了农牧民收入的绝大多数份额。但是,仅仅依靠发展农业生产来增加农民收入已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非农经济强有力地支撑着农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地增长。所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非农业经济,使大多数农牧民在非农产业中获得稳定职业,从而获得稳定劳务收入。 围绕旅游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

移,发挥“劳务经济”作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走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转移乡村劳动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共同规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富民安康”工程的实施,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立足乡情,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搞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村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效果明显,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对人畜

饮水、农业灌溉、乡村道路、中低产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农业建设资金。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实行业主开发,规模经营,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我们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时,要在稳定供给总量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尊重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主权,禁止强迫命令。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全乡经济建设大局,因地制宜,选准优势,优化品种质量,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1、加大农村教育力度,提高劳动者素

质。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应从几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落实普九,不走形式,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二是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培训资金应纳入县财政预算。培训内容应以传播各种实用技术和生产经营技术为主。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教育青年农牧民要守法经营,勤劳致富。

2、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加快发展绿色和无公害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我乡农畜产品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父环境,在生产过程中稍加控制就能达到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还未形成开发意识。因此,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改变观念,开发绿色和无公害食品,争创名牌产品,在特色、绿色和无公害上下功夫,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促销宣传,推出一批名、特、优农畜产品。

3、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结合乡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乡农产品特色、无污染、绿色这一优势,树立品牌、精品意识,以优质的产品抢占市场,满足市场。在调整结构时,重点突出“三个优化”。一是优化品质结构。这是调整结构的切入点。农业方面:要调减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发展青稞、小麦、玉米、豆薯类优质高产作物。尤其把发展特种粮食青稞生产作重点,加大栽培种植的更新换代和提纯复壮力度。经济作物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以绿色和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建设一批绿色和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解决好乡内供需矛盾。畜牧业方面:要加大畜禽出栏、出售力度,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和检疫力度,坚决实施“放心肉”工程,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净化市场。坚决淘汰老弱畜禽,优化畜禽结构。二是优化产业

结构。农业上: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优化作物结构,大力发展特种粮食青稞生产和强优势、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建立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根据各村气候和地理条件,在等地建立藏香猪和藏鸡饲养基地,在等村建立蔬菜基地,为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畜牧业:要本着“稳牛、限马、发展藏猪、藏山羊和藏鸡生产”的思路,在旅游沿线,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收入好的鲜奶生产,在两乡重点抓好藏猪原种保护和生产基地建设,在旅游沿线建立藏猪扩繁基地等。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加快农畜产品的转化升值、推进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程。

4、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之尽快适应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尽力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变农民为市民”。首先,要挖掘农业

内部的就业潜力、积极弓l导劳动力向养殖、林果业等方面转移,向产前、产后环节分流;引导农民不断向农业大户、专业大户集中,使其他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变经营收入为工资性收入。其次,又要开辟农村非农业的就业市场积极发展农村第

二、三产业和农村私营经济,搞好劳务输出。我乡拥有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而与之对应的餐饮娱乐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等却相对落后,加之乡镇企业处于创业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良好机遇。

转变观念,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或重点产品,发展生产基地,兴加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基地建设,应下大力气,统一规划,加快结构调整,确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品,积极引导农户参与,迅速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力争用5—时间,建设一批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加工企业创造发展的基础。

2、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边连接农户,一边连接着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扩大产品的销售时间和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1 2 下一页

第五篇: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

——在XX市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XX镇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5日)

XX镇位于XX市XX区东南部,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全镇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

7.5万人。近年来,在XX市委、市政府和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六靠”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被评为2007年度XX市“十佳乡镇”。2010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5亿元,比增25%;完成农业总产值3.66亿元,比增10.6%;财政收入1376万元,比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比增57%,其中镇属投资1.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0元,比增10%。

在加快发展乡镇经济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到“五个突破”:

一、在思想观念上实现大突破

我们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充分认识到要缩小我镇与发达乡镇的差距,关键在工业经济;充分认识到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点在于工业经济;充分认识 1

到只有发展工业经济是改变我镇财政困难、提供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全镇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镇”的战略思想,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镇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以区委、区政府开展“园区建设年”为契机,切实把工业经济作为富民强镇的大事来抓紧抓好,齐抓共管干工业,团结一心抓工业,真正形成发展工业的强大合力。

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实现大突破

在加快我镇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具体项目中、具体工作中,我们没有走脱离实际的路子,也没有走过去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粗放型经济的老路子。坚持实事求是,从XX镇工业发展滞后,起点水平低的实际出发,既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搞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又要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指导,帮助他们搞规划、抓管理,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素质。

三、在营造发展环境上实现大突破

我们认识到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营造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树立“领导就是服务”观,转变职能,真抓实干,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下功夫。我们围绕“以投资者舒心”为主题,营造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环境。初步建立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全过程、专业化、高绩效的服务体系,使XX成为“硬

环境更硬,软环境更软”的“工业服务高地、投资成本洼地、投资安全宝地”。形成一种“重视工业,善待客商,热情服务,全民创业”的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到XX开办实业。切实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发生,真正做到办好一个项目,交好一批朋友,引进一批客商,带出一串项目。我们把部门服务纳入纠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对顶着不办,拖着不办,对全镇工业发展设置障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严厉惩处。

四、在抓项目促发展上实现大突破

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发展。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推动我镇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XX镇的工业经济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突出重点,着力以水泥建材和港口运输产业为主,拉长产业链。我镇党委、政府克服种种困难,抽调三分之二的干部职工投入到华润水泥、台泥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去,深入到施工现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华润水泥项目两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带动了我镇的建材业、运输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

我们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创新机制招商。实行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招商项目制度、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项目协调机制和采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办法,特

别是落实领导干部跟踪服务机制,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盘活资产招商。我们对所有闲置厂房场地进行登记造册、统一调配上项目。三是抢抓机遇招商。紧紧抓住发达地区“腾笼换鸟”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工业发展平台,以更灵活的办法、更有效的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不失时机地“引鸟入笼”、“引凤筑巢”。2010年上半年,我们共接纳东部产业转移4家,总投资1.2亿元,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四是依托平台招商。我们紧紧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XX临江产业园等平台招商,吸引外商到我镇投资创业,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认真抓好XX临江产业园规划建设,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真正使园区成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重要基地。目前进驻园区的企业有:总投资1.2亿元的港桥水泥粉磨站、投资3000万元的金沙港仓储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广西赛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高品木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福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和福盛航运公司、投资1.5亿元台泥专用码头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尽管我镇在发展乡镇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强劲拉动力。二是突出发

展临江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基础。三是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使商贸业发展。四是突出重点税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新突破。五是继续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平安和谐XX”。今年,我们力争实现财税收入增长2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再创“十佳”乡镇。

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乘势而上,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乡镇化解矛盾纠纷总结下一篇:乡镇禁毒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