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

2022-08-22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

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和感化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相继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多元和观念复杂时期,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仍居高不下。为此笔者利用署假在我县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走访学校、政法机关等部门,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采取切实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我县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29件78人。其中14-16岁38人,16-18岁40人,在校生5人。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性质:抢劫23人、盗窃15人、寻衅滋事10人、聚众斗殴7人、故意伤害7人、强奸4人、贩卖毒品4人、抢夺2人、非法拘禁2人、敲诈勒索2人、诈骗1人、破坏广电设施1人。法院已判决21件55人。其中免于刑事处罚1人,拘役1人,缓刑21人,判处有期徒刑32人。

二、特点

1、犯罪低龄化。犯罪年龄低龄化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的特点,据调查资料显示,16岁以下青少年违法犯罪38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9%,14岁以下违法少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作案手法成人化。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呈现成人化倾向,不仅预谋性强,作案手法成熟,而且手段十分残忍,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如:15岁的段某为与邻居女生发生两性关系,携带菜刀、尼龙绳、护腕等作案工具深夜翻墙进入14岁的女学生周某家,因被周某的奶奶发现,段某当即用菜刀猛砍周某的奶奶十余刀,致其无法动弹,生命垂危,后抢救无效死亡。然后用尼龙绳将周某的双手反捆,用护腕堵住周的嘴,想强行将周某带到其家实施奸淫,由于周某反抗,段又用菜刀砍、割被害人的上身数刀,直到见周某没动静后才逃离现场。

13、侵财性、暴力性犯罪突出。抢劫、抢夺、盗窃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40人,占51%,排列首位。其次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强奸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30人,占38%,以此反映出青少年犯罪中侵财性和暴力性犯罪占很大的比例。

4、结伙作案明显。结伙作案35人,占45%;青少年作案的结伙性,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如王某某14人盗抢团伙中,青少年占50%,一月内,结伙在县城及周边乡镇盗、抢作案40余起,涉案金额10余万元,严重危害社会。

三、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地域特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从调查资料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自身原因。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智尚不完全成熟。一是逆反心理强。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往往与成人的要求、学校纪律对着干;二是盲目模仿心理强。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暴力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三是报复心理强。利己心理作祟,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四是讲“义气”,“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促使其做事不计后果。;五是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加之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学法,不懂法,在各种因素的“夹击”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青少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异,因而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使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辨别是非能力,在心理、生理方面发育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极不稳定,缺乏理智,容易感情用事。如以上例举的15岁少年段某杀人案,就是因为父母均到外省打工,缺乏关爱及家庭教

育方法不当引起的。另案中的杨某因修房打茅坑与爷爷发生争执,而产生用毒鼠强毒死爷爷的念头,便将一包毒鼠强倒在爷爷的白菜盆里,后误将放学回家的妹妹毒死。这反映出青少年认识问题片面,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计后果的心态。

3、学校教育。有的学校一味追求排名数和升学率,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再加上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和外界因素影响,也成为犯罪的主要原因。如:上面提及的在校生段某杀人动机,就是因为3调考试,从排名60名下降到120名,心里难过,认为喜欢优秀生周某更没希望,要“发泄一下”,欲强行将周某带到自己家发生两性关系,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社会影响。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良文化,特别是黄、赌、毒和暴力文化的影响,以及网吧、录像、歌舞厅、滑冰场等管理疏漏的公共场所,使辨别是非能力弱、抵抗力差的青少年深受其害,客观上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和蔓延。有些青少年对银幕上、荧光屏中、新闻、画刊内的优秀人物及健康、使人上进的东西不学,反而对其糟粕毫无选择、不加思索地加以吸收,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为追求不劳而获,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为捞取财物甘愿冒各种风险。如:在校学生16岁的周某、14岁的罗某、15岁的宋某,因迷恋网吧,没钱上网就寻找“刺激”,深夜在城区内采用暴力抢夺妇女的提包或挎包2次,而触犯刑律。可见不健康的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有多深。

四、建议

1、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强化管理,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对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室,网吧等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子女,从小培养子女自尊、自爱、自强、自卫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方法和技能。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2、重视对失足回归青少年的帮教和安置工作。对那些已经触犯刑法并受到处罚的青少年犯,应该在执行刑罚的同时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改过自新。从青少年犯罪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犯和

偶犯较多,加之青少年本身的可塑性大,说明青少年罪犯具有很大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可能。将一个犯罪人校正为一个守法的正常的社会人,需要公安、司法机关及基层组织、社区、学校从不同的角度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应有的帮助,而不能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特别是要防止他们对社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上述数据表明,每个青少年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预防青少年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将会是各种矛盾、各种热点问题的集散地,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预防青少年犯罪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加强对青少年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增强其公德意识,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使其有正确的追求目标,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第三,司法机关对青少年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此应该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司法机关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第二篇: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调查报告

根据2005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全国网民数已达到1.03亿,上网计算机达到4560万台,其中35岁以下网民占到81.3,男性和未婚的分别占到59.6和59。而2002年12月31日的数字,中国网民数量只有5900万。超过三分之二网民认为互联网对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方面帮助非常大或较大。

近日,

长治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打掉一个入室抢劫犯罪团伙,四名少年为了区区几十元,手持棍棒对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老年夫妇实施抢劫。当侦查人员抓获他们后,问他们抢钱为了做什么,他们的回答令人心寒和痛惜:上网。[文章-http:///找文章,到]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交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民的数量成几何级上升。而网络带给人们娱乐和方便的同时,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杀人、抢劫、盗窃、强奸等暴力犯罪也跟网络有着撕扯不断的联系。网络犯罪和与网络有关的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笔者根据对郊区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摸底和统计,110名在押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有25名,占到20以上,这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以盗窃、抢劫为主。而且他们的犯罪原因往往是为了上网或是由于上网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当前,网络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荒废学业、沉溺于网络世界,使青少年人格和世界观的发展得不到正常发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押人员王某,15岁。父母是外地务工人员。为了生计,父母常常奔波在外。王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学会上网,之后变沉迷在网络游戏中,往往通宵达旦,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原本成绩不错的他对学习的兴趣彻底失去。父母给他的零用钱根本满足不了上网的需求,结果他把罪恶之手伸向了以检破烂为生的李某夫妇。张某,15岁,父母是农民,家境一般。上学时听到同学讲网络的事情后,起初觉得好奇,便偷偷去网吧上网。在同伴的指点下他接触了“非法信息”,新鲜、刺激使他欲罢不能,结果就在2月的一天里,他把同村的一个4岁的小女孩骗出实施了奸淫。

二是网吧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集结地。去年郊区分局侦破的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中,该团伙成员起初并不相识,他们在网吧上网时相互结识后,共同的嗜好使他们走在一起,从网络游戏到称兄道弟,进而结帮拜伙,走向犯罪的深渊,他们结伙实施抢劫、盗窃、敲诈勒索和伤害,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三是利用网络控制青少年的身心,并引诱和利用这些无知青少年实施犯罪。去年该局侦破的一个重大持枪抢劫犯罪团伙中,该团伙头目利用农村青少年的无知,引诱手下团伙成员上网,使其沉迷网络游戏其中而不能自拔,而这些团伙成员迷恋了网络游戏之后,对社会和人生失去了正确的认识和追求,对其团伙头目言听计从,在其团伙头目的组织、策划下,先后实施了持枪入室抢劫、杀人、敲诈勒索犯罪案件10余起。

网络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发展都有其进步和积极的一面,同时在使用、利用网络资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必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避免和消除其消极负面影响。这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协调一直,共同抵御来自网络的侵蚀。每个社会单元在孩子们走向犯罪时,都应当检讨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有失职之处,而不是一味把责任和过错全部推向社会、政府、学校和他人。需要与社会、政府和学校共同做好管理、引导和教育,防患于未然,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没有污染的天空。

第三篇:预防青少年犯罪自查报告

店子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今年来,我镇按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责任目标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在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开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工作机构和机制运行情况。首先,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了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司法所所长、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中小学校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建立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同时,在镇中小学校内开设了“青少年法律学校”和“青少年法律服务站”,设置率达80%以上,重点是做好对青少年的法律宣传、普及工作;组织20多名威信高、知识面广的退休老教师组成“问题青少年”帮教志愿服务团,着重做好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咨询及帮教工作。其次,坚持法德并举,注重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结合,注重普法形式的创新,着力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联合工作机制,依托学校,定期召开青少年监护人、辅导员及帮教志愿者联席会议,研究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保护未成年人爱心计划”,结对帮扶特困生及问题青少年,使帮教工作有章可循,不流于形式。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一是集中整治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镇综治办与派出所联合,重点打击针对在校生抢劫、敲诈勒索等危害校园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在校青少年的安全,维护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同时联合派出所、工商所、各学校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及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多次进行突击检查,坚决查处这些场所在非节假日期间接待未成年人及出售暴力、色情出版物、音像制品等问题,对劝说不听者勒令其停业整顿。二是开展警教共建“平安校园”活动。组织镇派出所与各学校分别签订了协议书和责任书,开展以“三联”、“三防”,“五进”、“五创”为主要内容的警教共建“平安校园”活动,进一步明确警校双方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三是积极创建在校学生“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以节假日、学生寒暑假为契机,认真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广泛开展“三送一助”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也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为青少年解答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努力为在校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四是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1国际艾滋病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目前,全镇学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近400多次,举办法律知识演讲或“模拟法庭”达150多场次,收到了良好成效。目前,我镇青少年犯罪比率控制在犯罪总数的55%以下。

总之,我镇通过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层层建立检查、考核、奖惩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镇委、镇政府进一步整合力量,通过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而使全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建设不断推进。

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事关社会和家庭稳定,建设合谐社会的大事,必须下大气力抓紧抓好。目前,由于我镇财政比较紧张,在法制阵地建设、师资配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仍将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和队伍建设,对照目标找差距,全面落实《考核项目和基本目标》的要求,切实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做牢、做实、做好,确保全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009年10月22日

第四篇: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小组调查报告

 选题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多元和观念复杂时期,青少年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因此,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与研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 社会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0日—12月10日

 地点:武汉纺织大学校内

 调查过程:

11月20日—11月22日讨论选题,记录有效的讨论结果,设计调查问卷 11月23日—12月01日翻阅报刊、杂志,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资料

12月02日—12月10 日 小组指定成员发放调查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口头和书面调查,然后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

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

 样本数量:30份问卷调查表

 问卷设计思路:

问卷题目设计大致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原因、影响以及对其看法、想法着手,然后将影响分为社会、家庭、个人三大方面分散到各个题目中。

一、 基本情况:

1 、青少年犯罪总人数上升,但上升趋势有所减缓。2002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达到141622人,较之1997——1999 年未成年人罪犯总数104072人,犯罪总人数上升了36.08%,但犯罪总人数年均上升率递减9.52%。

2、 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少呈上升趋势。1998年青少年犯罪比率占总刑事犯罪比率的6.36%,而到了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7.93%。

3、 青少年犯罪类型呈扩展式发展。1998年青少年犯罪类型有98个罪名,2003年达到了120个罪名,增幅达22.45%。

虽然有小范围的增幅现象,但从整体上来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明显的好转。

据公安机关统计:近20年,除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国,刑事作案人员的比重基本保持着下降的态势。1989-2003年,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国刑事作案人员的比例从75.7%降到43.4%,下降了32.3个

百分点。2005年该比例有所回升,上升为46.8%。2006年又迅速回落,降至43.5%,降幅明显,为近年来最大降幅。2007年继续下降,为42.2%,比前一年下降了1.3%。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上升幅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见图表)

1984—2003年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比例

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十多年,我国青少年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体保持下降的态势。1990-2003年,14-18岁以下,18-25岁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下降了0.9和16.5个百分点。此间,尽管个别年份略有起伏,上述各年龄段作案人员在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基本呈下降之势。其中,14-18岁以下年龄段下降了7.6个百分点,18-25岁年龄段下降了23个百分点。1980-1989年,14-18岁以下未成年作案人员在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浮动。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该比例开始下降并一直在10%上下起伏。1990年,14-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10.77%,该年龄段作案人员占全国刑事作案人员的比重为19.07%;2003年分别为9.18%和11.4%。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未成年作案人员占全国刑事作案人员的比重比上一个十年越来越接近该年龄段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这是青少年犯罪形势趋好的一面。

二、特点:

1、犯罪低龄化。

2、作案手法成人化。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呈现成人化倾向,不仅预谋强,案手段成熟,而且手段十分残忍,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如:15岁的段某为与邻居女生发生两性关系,携带菜刀、尼龙绳、护腕等作案工具深夜翻墙进入14岁的女学生周某家,因被周某的奶奶发现,段某当即用菜刀猛看周某的奶奶十余刀,致其无法动弹,生命垂危,后抢救无效死亡。然后用尼龙绳将周某的双手犯困,用护腕堵住周某的嘴,想强行将周某带到其家实施奸淫,

由于周

某反抗,段又用菜刀砍、割被害人的上身数刀,知道见周某没动静后才逃离现场。

3、侵财性、暴力性犯罪突出。

4、结伙作案明显。

5、连续作案多。由于初次作案得手后,侥幸心理得到强化,以致连续犯罪。 如青少年虞某与人结伙盗得1辆摩托车未被发现,在随后的二三个月内疯狂作案近30起,盗窃数额达到7万余元。

6、犯罪主体多来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功能弱化的家庭。

7、犯罪主体对违法犯罪的耻辱感日趋淡化。

8、性犯罪十分突出且犯罪手段极其残忍。

9、犯罪主体已有大中城市籍向小城市籍转移。

三、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地域特性等方面的原因。

1、 青少年不成熟,盲目处理事物。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心智尚不完全成熟,一是逆反心理强,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往往与成人的要求,学校纪律对着干;二是盲目模仿心理强。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暴力网络游戏、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都有可能成为青少模仿的对象;三是报复心理强。利己心理作祟,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四是讲“义气”,“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促使其做事不计后果;五是缺乏对事物的判断的能力和鉴别能力。理性认识薄弱,逞能好胜,偏激任性。

2、 家庭教育缺失,家长不够重视。

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理所当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在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异,因而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是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心里、生理方面发育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极不稳定,缺乏理智,容易感情用事。如以上例举得15岁少年段某杀人案,就是因父母均到外省打工,缺乏关爱及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引起的。另案中的杨某因修房打茅坑与爷爷发生争执,而产生用毒鼠强毒死爷爷的念头,便将一包毒鼠强倒进爷爷的白菜盆里,后武将放学回家的妹妹毒死。这反映出青少年认识问题片面,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计后果的心态。

3、 法制观念淡薄,学校教管不力。

法律意识,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感情的总和内容包括对法律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

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在现行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体制下,几乎所有学校均把升学率放在第一位,而减少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生理、心理了解,不知如何教育他们,出了批评还是批评,只是他们破罐破摔,流落街头,寻找“知己”,结成了消极性的非正式群体,久而久之,极易走上团伙违法犯罪的道路。

4、 外界各种不良思潮和垃圾文化的传播。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不正之风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互联网上淫秽色情的垃圾文化屡禁不止,这样对一些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容易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贪图享乐和不劳而获。2008年4月犯罪嫌疑人何某、李某、朱某、黄某等人在追求高享受的诱惑下先后窜“吟心阁”网吧,城郊乡横巷村利家组的巷道内,邮电局门口采取殴打、搜身、持刀砍伤等,非法暴力手段多次实施抢劫,所得赃款被犯罪嫌疑人何某等人挥霍一空。

四、对策:

1、强化社区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帮助、教育社会闲散青少年,社区应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争取做到有法制教育阅报栏、宣传栏、图书室。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共青团组织以及其他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和团员、青年及老同志参加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开展普法教育。

2、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政府要关心、支持家庭教育,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杜绝家庭暴力,维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特别注意抓好对残缺家庭子女的教育,防止残缺家庭子女无人监护,流散社会。

3、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

4、加强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教育。

5、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6、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近几个月来通过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之后得出的分析和合理化建议,虽然调查任务到这儿就已经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但是我们在这几月里对这个选题的深入分析时心里也怀着一份担忧,对青少年前景的担忧,对社会治安的担忧,所以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家长们、青少年们都能重视这个严重的问题,请不要再让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了。

第五篇: 预防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也呈现出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发展的趋势。为深入研究我市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和问题,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从寒假开始,我们小组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专题调研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从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我市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案件数的比率分别是70%、75.7%、77.8%,犯罪人数比率分别是52.7%、56.6%、61.8%,我市青少年犯罪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主要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

二.青少年犯罪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团伙化犯罪居多。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多是团伙犯罪,一般以纠合型为主。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时期,单人作案胆小害怕,加之经常游荡于社会,与一些无业人员纠合在一起,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逞一时之气,或进网吧歌厅,或聚集在一起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或在成年人的引诱带动下参与犯罪。 2. 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 从发生的案件来看,犯罪年龄相对集中在16至18周岁,但15周岁以下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几年来,我市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当中,2006年,14—16周岁的4人,16—18周岁的17人;2007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6人,16—18周岁的20人;2008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5人,16—18周岁的27人;2009年上半年,14—16周岁的8人,16—18周岁的13人。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14—16周岁年龄段为未成年人犯罪发展阶段,16—18周岁年龄段为高发阶段。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已提前了2—3岁。

3. 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比例高。

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或者是毕业后还没有就业的,这些人闲散在社会上,无所事事,有不少人整天泡网吧,出入卡拉OK厅、游戏厅,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在看守所提审的王某(17岁,犯案时16岁),小学六年级辍学后,在社会上流浪,08年9月,伙同郭某(犯案时18岁)、李某、崔某、王某(17岁)四名社会闲散人员抢劫蓝光学校学生100元。这五名嫌疑人均为早早辍学的社会闲散青少年。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青少年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1. 青少年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2. 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 3. 学校教育的偏差。

4. 不良文化的侵蚀。

四.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见及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

(家长学校建设) 搞好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可靠的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当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妇联、教育局和中小学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规划,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突现学校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问题学生、留守学生) 全市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摒弃“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优等生、轻后进生”的错误办学倾向,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

3. 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

(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 党政部门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作为创建平安华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认识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夯实责任,建立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的立体防线,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实行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活动感想

作为祖国的花朵,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不要被外界不良诱惑所感染。用美好的青春,创造巨大的价值。

上一篇:区人民医院工作总结下一篇:浅谈餐饮业食品安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