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信用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分析 ——以“20建鑫2期”为例

摘要:我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来外部环境变化和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不良贷款率将有一定上升压力。2020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92%,不良贷款不断攀升,商业银行要实施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措施,降低不良贷款率,增加银行收入,提高资产质量。因此,尚在试点阶段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扩宽了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但2008年次贷危机的教训使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资产证券化经验尚不丰富,需要特别关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产生的信用风险。本文基于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研究上,选取不良资产证券化经验丰富的建设银行所发行的以不良信用卡债权为基础资产的建鑫2020年第二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作为案例,对其基本情况和清偿计划进行介绍,并对其基础资产池、交易结构、特殊目的信托、信用增级方式、现金流分配顺序、信用评级、资产池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随后对该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选取修正的KMV模型分层、分期计算预期违约概率,并引入真实分布,再将信用风险测量结果与信用评级结果进行对比,并说明该产品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和防范信用风险措施的不足。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原始债务人的信用风险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信用风险来源,同时发起方和第三方机构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动机损害另一方参与机构或投资者的利益。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先档证券的违约概率极小,风险集中于次级档证券,信用评级应该对次级档证券有所揭示。由于部分历史数据和信息披露的缺少导致一些模型参数使用的不够合理,所以信息披露水平需要提高。3、不良资产证券化在真实销售、入池资产构建、风险自留、信用增级、信用评级和定价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真实销售在我国法律上认定模糊,股权关联关系使破产隔离更加难以实现;入池资产构造要坚持分散性的原则,平滑现金回收的波动;风险自留的规则有些滞后,参考发达国家对风险自留比例、风险自留的主体、风险自留的反规避措施有待改进;信用增级措施单一,缺少外部信用增级方式;定价依靠市场需求和流动性,但目前二级市场交易清淡。最后,根据如何防控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出发,提出针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KMV模型

学科专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1.2.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结构设计

1.2.3 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与不足

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

2.1.1 不良资产的定义

2.1.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2 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信用风险的理论基础

2.2.1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

2.2.2 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形成的理论基础

3.“20建鑫2期”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案例介绍

3.1 “20建鑫2期”发行的背景和动因分析

3.1.1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证券化概况

3.1.2 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概况

3.1.3 建设银行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动因

3.2 “20建鑫2期”基本情况

3.2.1 “20建鑫2期”的发行结果

3.2.2 “20建鑫2期”的清偿计划

3.3 “20建鑫2期”案例分析

3.2.1 基础资产池分析

3.2.2 交易结构分析

3.2.3 特殊目的信托分析

3.2.4 信用增级方式分析

3.2.5 现金流分配顺序分析

3.2.6 信用评级分析

3.2.7 资产池管理分析

4. “20建鑫2期”信用风险的度量

4.1 KMV模型的原理

4.2 KMV模型的修正

4.2.1 基础资产变现价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4.2.2 μ和σ描述资产池价值均值和变动

4.2.3 违约点为到期应还本息和

4.3 信用风险的测量

4.3.1 分层测量

4.3.2 分期测量

4.3.3 真实分布下的违约概率

4.4 与信用评级机构测量结果对比

4.4.1 信用测量模型对比

4.4.2 信用测量违约概率对比

5.“20建鑫2期”的信用风险类型及其防控措施分析

5.1 信用风险的类型

5.1.1 原始债务人的信用风险

5.1.2 发起方的信用风险

5.1.3 第三方的信用风险

5.2 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

5.2.1 分散入池资产

5.2.2 发起机构风险自留

5.2.3 信用增级措施的实施

5.2.4 评级机构跟踪评级

5.2.5 激励机制的设定

5.2.6 发起机构负责资产池回收

5.2.7 以安全、稳健为原则的投资安排

5.3 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的不足

5.3.1 没有完全实现真实出售

5.3.2 入池贷款无担保

5.3.3 入池不良贷款质量较低

5.3.4 风险自留比例为最低要求

5.3.5 信用增级措施不合理

5.3.6 信用评级专业化水平低

5.3.7 发行利率的不确定性

6.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微观层面

6.2.2 宏观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上一篇:我国传媒文化转型论文提纲下一篇:发电公司信息安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