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毛笔书法撇

2022-07-15

第一篇:三年级毛笔书法撇

三年级上册毛笔书法“撇”的写法说课稿

枞阳县钱桥镇大山小学 杨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毛笔书法课《第8课 撇》。

一、说教材

本课依托是教育局配发的由西泠印社出版的《书法练习指导(实验)》教材,处于第三单元的第8课。本课主要学习毛笔书法的笔画撇,撇在我们汉字笔画中也是非常常用的笔画之一,在汉字笔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背景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果树噶农具了中华名族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书法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导致现在很多人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规范汉字。近几年来过教育部门多次提出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和意见,书法教学逐渐被重视。今年我校也是第一年把书法列入学生必修课之内,所以书法教学也是在摸索中前进。

三、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三年及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毛笔,通过前面的几节课,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因为书法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需要静气凝神,对初学毛笔字的他们来说,也会有畏难的情绪,但我想学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并且有着较强的求知欲的,只要得法的指导,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1)初步学会长撇与短撇的写法,感知长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2)初步学会“井”、“在”、“生”“千”、“年”几个字的写法。 (3)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2、技能目标:学习基本笔画需要掌握两点:一是笔画的形态特点:二是运笔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增强名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撇的分类并熟记撇画的形状、写法,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

难点:掌握撇画在汉字中的应用,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六、说教法与学法

书法课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老师讲解、引导,直接示范是最主要的教授方法。学生的学习最主要的是以临摹和练习为主。本节课主要用了投影仪和毛笔集字卡为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清楚地分析撇画的形态以及运笔行笔过程。

老师引领大家欣赏学习书法家的经典作品,展示书写完成的成品书法作品,让学生感知,并以奖励激趣。

学习书写的过程中采用了集体讲解和示范,以及单个指导示范。学生之间采用互相学习、互相品评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学生的好玩心理,出一个谜语导入新课(长头发,飘起来。——打一笔画。撇)

(二)学习新知

1、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画几个圆圈。

2、撇有长、短、直、曲、平、斜之分。书写时要注意长度、弧度、角度的变化。

3、长撇: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长撇笔画的形态特点,师讲解(藏锋起笔,中锋向左下行笔,渐行渐提,露锋尖收)。 进行指导运笔方法,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

4、短撇 :组织学生观察短撇笔画的形态特点,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藏锋起笔,自右上向左下中锋行笔,角度较平,露锋尖收,收笔速度较慢)。

5、观看撇的视频教学

6、组织学生练习长撇和短撇笔画,老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临写课文中的例字“井”、“在”、“生”、“年”,教师巡视辅导。

8、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三)拓展延伸

1、观察“多”、“所”、“象”字中长撇和短撇的角度、弧度有什么不同?

2、欣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了解其历史背景。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为你们的收获鼓掌。 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八、说教学反思

书法课贵在培养学生兴趣,重在教给学生练习书法的方法。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帖、临摹、欣赏书法内在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注重课堂实际,老师示范,做到示范准确,讲解清楚,同时指导扎实有效地学生练、写。

以后在教学中要更加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细节

3 的设计要更加的细化。

第二篇:三年级毛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时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

(2)笔头尖; (3)有弹性;

(4)笔根牢; (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 (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用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第二课时

第一课 横折 竖折

教学内容:横折、竖折。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

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

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

四、课堂小结:

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三课时

第二课 竖钩 弯钩

教学内容: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 (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第四课时

第三课 卧钩 斜钩

教学内容:毛笔字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卧钩、斜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卧钩、斜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卧钩、斜钩的运笔方法及比画模仿练习。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卧钩、斜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在轻松的音乐中,出示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

三、学习新课:

1、板书课题。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点,师讲解。

3、进行指导运笔方法。

4、学生书空练习。

5、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字,师示范写,学生仿写。

7、评比。

四、课堂小结:

1、给“小小书法家”发小奖品。

2、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五课时

第四课 竖弯 竖弯钩

教学内容:竖弯、竖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弯、竖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弯、竖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竖弯、竖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竖弯、竖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弯、竖弯钩 (2)、组织学生观察竖弯和竖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六课时

第五课 横钩、横折弯

教学内容:横钩、横折弯。 教学目标:

1、认识横钩、横折弯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钩、横折弯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钩、横折弯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钩、横折弯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出示课文中的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钩、横折弯。

2、出示横钩、横折弯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 3出示横钩、横折弯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示范笔画。

5、组织学生练习横钩、横折弯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学生描仿写字。

四、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七课时

第六课 横折弯钩

教学内容:横折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弯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横折弯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按照横折弯钩的运笔方法及与组合的部件的组合原理描仿好课文中的例子。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辅导、练习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出示横折弯钩的挂图) (1)、谁能说出它的名称?仔细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观察横折弯钩的形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2)、观看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书写顺序。 (3)、学生边齐读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边观察教师示范。 (4)、组织学生练习横折弯钩,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6)、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子,教师巡视辅导。 (7)、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评出“小小书法家”。

三、课堂小结。

1、给“小小书法家”发小奖品。

2、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八课时

第七课 横折钩、竖折折钩

教学内容:横折钩、竖折折钩。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钩、竖折折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钩、竖折折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钩、竖折折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钩、竖折折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钩、竖折折钩。

2、出示横折钩、竖折折钩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

3、出示横折钩、竖折折钩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示范笔画。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钩、竖折折钩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九课时

第八课 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教学内容: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重点,然后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2、出示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

3、出示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示范笔画。

5、组织学生练习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9、组织学生书法比赛。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

四、课堂小结:

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毛笔书法竖的写法

毛笔书法“竖”的写法教学设计

枞阳县钱桥镇大山小学 杨敏

【教学内容】软笔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写法,指导学生掌握竖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能把竖写得挺直、美观。

2、写好带有竖的字“十”、“上”、“止”、“王”、“非”几个字的写法,注意汉字中横、竖的写法。

3、激发学生对软笔书写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软笔书写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竖的书写要领,练习竖的书写。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能把组合的汉字写得工整、美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书法工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坐姿、执笔以及工具使用等,让孩子正确使用。

一、了解书法,导入课题

1、师述: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想写好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写好每一个字。而写好一个字,我们要从基本的笔画写起,因为笔画是汉字构成中的最基本单位。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横”的写法。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个新的笔画——“竖”(板书课题“竖的写法”)。

二、 了解竖的基本形态,学写“竖”

1、出示PPT,看看不同的竖?

2、认识垂露竖和悬针竖,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教师介绍:竖有两种形态——垂露竖和悬针竖。起笔和收笔有藏锋、露

1 锋两种方式,要注意两种竖画起笔、行笔、收笔的异同。

3、学习垂露竖

(1)垂露竖一般都是主笔。当垂露竖写在一个字的中间时(比如“下”字),笔画的中间部位应该略细 。写垂露竖很要功夫,要求写得有力道,特别是收笔时,其笔法非常重要。

(2)特点:凡是字中有竖笔的,都可以写成垂露竖,特别是“亻”、“彳”、“巾”、“礻”、“禾”、“木”等偏旁,必须用垂露而不能用悬针。

(3)写法(教师讲解示范行笔路线):藏锋起笔,中锋运行,藏锋收笔,从左往右上收。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划一下垂露竖。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学习悬针竖

(1)悬针竖的藏锋法、露锋法起笔、行笔均与垂露竖同,至长短合度时缓缓提笔出锋。因为悬针竖如中流砥柱,中正不欹,如果出锋过快,可能出现歪斜、虚飘的现象。悬针最难的是写得不偏不斜,有如铁柱兀立。

(2)教师边写边说要点:悬针竖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渐渐提笔出锋,露锋收笔。

5、学生练习这两种竖的写法,注意不要倾斜。

三、组合笔画,临习汉字

1、同学们想挑战下自己吗?古人说,要学以致用。学过的东西要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当笔画组合成字的时候,你们能写好吗?

2、出示例字:

十、上。(PPT)

3、教师讲解颜体字的笔画特点是横细竖粗、撇细捺粗,同时强调坐姿。

4、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点评。

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1、观察“车”、“而”、“师”这几个字中竖的长度、角度和收笔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2、欣赏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了解其历史背景。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写的碑文,主要内容是追述颜家祖上的丰功伟业。次碑是颜真卿60岁时写成的,字形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竖粗,同样的笔画总能变化出不同的姿态,整幅作品显得生动多样,气势

3 磅礴。《颜勤礼碑》到了北宋以后就埋没遗失了,直到民国年间才被发现,线藏于陕西西安碑林。

五、课堂总结,巩固知识

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熟练掌握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写法,课下多多练习。

2、完成书后第七课的练习。

第四篇:毛笔书法教学设计----“横”的写法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

2、初步学会横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的写法;方起笔、圆收笔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教学课件、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讲一个书法家的小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叫王羲之,在他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后来王羲之不断勤学苦练,终于成了一位成就很高的书法家。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练字。

设计意图:用书法家的故事来让学生放松情绪,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手执毛笔的写字,同时也给了孩子们一个暗示,要想写好字,刻苦练习,专心致志是必不可少的。

二、复习执笔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毛笔怎么拿吗?

毛笔书法教学设计----“横”的写法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图,同时老师和同学一起复习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扶: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设计意图:手执毛笔,感受一下毛笔带给手指不一样的感觉,这个姿势容易让学生手部肌肉紧张,所以在真正下笔前让学生摸一下笔很有必要。如果连续讲解孩子们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环节既能够复习上次的内容,又是一种适当的活动。

三、 通过谜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把上次课学过的执笔方法记住了,那么我们就来练习写笔画吧。有个笔画真叫棒,它自己可成为一个字,请猜猜它是哪个笔画呀?老师出示横画课件。出示课题:横的写法

三、 讲授新课

1、问:横画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横画的特点是:1.两头粗中间细;2.起笔方收笔圆;3.有一定的斜度(左低右高)。

毛笔书法教学设计----“横”的写法

2、观察横的运笔路线。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图,笔画里红色的先天就是横的运笔路线,大家伸出食指,跟老师进行书空。(至少书空两遍,学生才能记住运笔路线)

3、在这里老师要先教给大家,什么是逆锋起笔,我们初学书法,学的是柳体书法,柳体就是典型的逆锋起笔,而且柳体字的每一横都是逆锋起笔,(此时教师一定要在投影器上用米字格做示范)笔尖指向右下方,向左上方轻轻按下去,再向右下方转回,接着向上稍稍提笔,这就是逆锋起笔,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试一试逆锋起笔。

4、起笔之后,我们要学中锋运笔,(继续示范,毛笔向右方拉过去)最后要慢一点,笔尖向上提,再向下顿,接着下压向左上方收笔,一个完整的笔画横,就写完了。

5、总结横画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边行边提笔,边行边按笔),提笔向上,右下按,提笔回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全课的重点,学生们会接触到一些从未见过的词语,认识一种全新的书写方法,所以,讲解一定详细,示范一定要标准。先用手指书空,在桌子上练习也是因为毛笔不好控制,用手指先体会运笔路线有助于记忆横画的写法。

四、亲身实践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米字格里练习横画的写法,注意坐姿、执笔的姿势。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同学们书写时出现的错误。(老师纠正同学们书写的错误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干扰其他同学,除发现全班性的问题时才可请全班同学停笔,及时纠正,在学生书写时,可放一些古典轻缓的乐曲,但音量应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反而影响学生书写。)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写的横,虽然它的名字叫横,但是书写的时候是要有上下起伏的。 毛笔书法教学设计----“横”的写法

在米字格横线上起笔,以竖中线为界,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同学们自己看示意图,然后再写两个横。(提醒学生,不可急躁,慢慢写)

设计意图:在写字时指导和纠正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学生易产生的问题做好提前预设,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五、 总结

请同学们停笔,进行总结,写的好的标准是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要写得自然。把写的好的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练习了毛笔字笔画“横”的写法。但是要把字写得漂亮还要经常练习,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习作业。只要我们坚持练习,老师相信你们的字一定会越写越漂亮的。

设计意图:展示优秀作业,对学生激励,让学生对毛笔书法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第五篇: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13课时)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临帖的作用及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激发互动

"临帖"是学书法者从规矩入手,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使初学者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使其有法度。"临帖"易得前人笔意。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二、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临帖"是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最基本保证。"临摹"是学书法者的必经之路。从临帖可以了解笔画肥瘦,间架结构,墨色的浓淡枯润,运笔的轻重缓急,转折换锋,接搭引带等等。只有通过"临帖"才能进入到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前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

临帖是创作的准备。创作完全是一种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带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

三、互异互问,思维创新

临帖应是对传统全面而深入的继承。 临帖要从所临碑帖中汲取传统中的精华和营养,挖掘出精神的本质,对符合时代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合,同时也是对不符合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的抛弃。这是创造选择的过程,是不断运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创作中。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研究其规律,让帖中的笔画、结体节度自己的心手,方可跨入书法艺术之门而进行创作。

四、回顾概括,反思延伸

临帖是进入创作的基础,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临摹的字帖有两种,一种是毛笔字帖,一种是钢笔字帖。学习钢笔书法,理所当然地要临摹钢字帖,但如果没有理想的钢笔字帖,临摹毛笔字帖的效果也很好。因为毛笔字帖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除了其点画精到、粗细分明、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外,还具有结构漂亮、章法完美的优点,有利于初学者学习。另外,毛笔字帖品种丰富,风格多样,也便于选择使用。只是毛笔字帖的线条比较粗壮,而钢笔笔迹比较尖细,所以临摹时应去其血肉,取其筋骨。只要认真学习,定有较大收获。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二课时 课题:怎样临摹字帖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激发互动

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二、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而应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每天坚持

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此外,光临摹也还不够,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最后,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象蜜蜂采百花酿佳蜜一样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当然,学写字帖也最忌见异思迁,今天摹这本帖,明天临那本帖,象走马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样,是写不好字的,初学钢笔行书者务必注意。

三、互异互问,思维创新 临摹字帖的方法

(1)挑选字帖: 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2)先摹后临、临摹结合 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 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 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3)仔细读贴

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每天坚持

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4)背、核、用 除了临摹外,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 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四、回顾概括,反思延伸

博采众家之长,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三课时 课题: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激发互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书法,对于书法工具,也必须了解和掌握。所谓工具,就是笔、墨、纸、砚。古人把这四样工具中的优等品: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合称为“文房四宝”。它们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品。

二、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毛笔,据说是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创制的,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实际上,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为竹杆、兔毫,并有笔套。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其中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笔也是竹管兽毛所制,并有一个中间开口的笔套。这是西汉文帝时的产物。有人说,西周时期即已用笔。毛笔的笔杆一般用竹管制,讲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银制的,那就是工艺美术品了。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软)健(硬)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笔头制作是中间一簇长毫称为锋,即笔尖;四周包着稍短的毫称为副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崭;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的型号有多种,写多大的字就用与之相适应的笔,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写大字,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产毛笔的地区,唐代至宋代,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老紫兔毫)笔,为无上佳品,其价如金。明清时期,为浙江湖州善琏镇所产的选料严格、制作精良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纂》上说: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说是黑土,可能是指黑色一类矿物质,或矿物颜料,那么甲骨文上的黑色字,倒出现得更早。说是煤烟所成,却是西汉以后的事。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研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或磨成粉末后加水使用。后代的墨确是煤烟所成,其原料不同,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炱,加黄明胶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易州的墨和剡县的纸很有名。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江南,改进易州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直到明清时,徽州制墨业更有发展,以胡开文所制为最有名。徽墨的特点是: “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并在墨面雕刻山水人物,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及施以五彩,嵌在锦匣当中,延续至今,历久不衰,是我国高档工艺美术品之一。为了方便,目前一般书画都采用墨汁,以一得阁和曹素功所产为佳,但讲究用墨的人仍采用研磨徽墨的办法,创作书画。

三、互异互问,思维创新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但很粗糙。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由于纸的广泛使用,晋安帝才下令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自唐以来,历代相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堵、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誊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因宣纸价格较贵,学习书法可不用宣纸。用价钱便宜的毛边纸和连史纸即可。

四、回顾概括,反思延伸

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砚,湖北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砚,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光润。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用绢袋沉到汾河里,一年后取出,袋里装满细泥沙,用来制砚。另有鲁砚,产于山东;盘谷砚,产于河南;罗纹砚,产于江西。一般说,凡石质细密,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的,都是较好的砚台。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四课时

课题:写楷书要注意用笔的方法(1)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激发互动

颜字的横画与竖画的用笔是有区别的。一般横轻竖重,表现在线条上就是横画较细而竖画较粗。作品在横竖画的处理上则没有明显的变化,故而写得横竖画一样厚重,再者颜字用笔的起笔比较强调力度,横画起、运和收笔都有变化,竖画起笔有明显的顿挫感,收笔多用“悬针”徐徐而止。作品中的横画看不出起、运和收笔中的提按变化,而竖画收笔势太疾,给人一种突然打住的感觉。

二、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颜字的捺画和钩画是很有特色的,一捺铺毫直下,收笔前略有停顿后迅速提笔再踢出,份量重,斜度大,出脚长,出锋处往往有斜角,写出来后呈燕尾状,用笔虽壮实而不失力度。钩画收笔时略向内斜然后回锋提毫略微停顿后平出。出锋处往往有缺角。作品中对这类笔画的用笔稍感草率,故很难体现出颜字的特点而且也减弱了用笔的力度。

此外,颜字的用笔偏向于圆润,有些长笔中部较两端粗,左右竖笔中部每向外凸,呈相向势。结体外紧而内宽,特别是颜真卿晚年的字,结体趋于朴拙,用笔老辣,顿挫扭转皆臻微妙,是很值得我们探索和研习的。

总之,作品的最大遗憾就是用笔较单一,缺乏提按的变化。笔者愚见,相对而言,楷书是比较强调笔法的一种书体。要想将楷书写得灵动、流畅。就必须

三、互异互问,思维创新 楷书的笔法——行笔

行笔,也叫走笔、过笔,是点画用笔起收之间的中间环节,也即是行笔过程。其用笔起、收固然关键,然行笔亦十分重要,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就看到了古人之所以在用笔上取得不可企及的成就,正在于不仅仅重视起笔与收笔,使笔画两端“雄厚恣肆”,同时也在中间行笔的过程中下功夫,使笔画“丰而不怯,实而不空”,骨势洞达,神盈一体,力贯始终。 行笔这一过程,用笔的方法主要是中锋与侧锋,另外,为了加强笔画的粗细变化及行笔方向改变后的转折,还要在行笔过程中辅之以提按、顿驻、疾涩等动作。

中锋与侧锋

中锋, 即在用笔过程中,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线上运动。正统的用笔方法历来强调“中锋”用笔,蔡邕在《九势)中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由于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毫铺纸面,两边分开,墨汁可以均匀流畅地注入纸面,故写出的线条沉着饱满,遒劲有力,富于立体感。古人写字,有的甚至强调“笔笔中锋”,原因正在这里。

侧锋,是运笔的另一种形式,即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不在笔画中间,而是在笔画的一侧运行,侧锋写出的笔画方劲犀利,神采外耀

四、回顾概括,反思延伸

关于侧锋用笔问题,自古以采书法家各执己见,有人认为侧锋有一定的表现力,有人则认为侧锋是“败笔”。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五课时

课题:写楷书要注意用笔的方法(2)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激发互动 提笔与顿笔(按笔)

提笔,就是在行笔过程中把笔稍微上提而不离开纸面的运笔方法,目的是使笔画变细,或为按笔蓄势作准备。提笔可在不同的环节运用,分为起、收笔处的顿提;行笔时的走提;转折处的驻提和收笔时的尾提等四种形态。

二、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在笔画的起、收、转、折处和行笔过程中,毫锋下按,称为顿笔。由于下按势态的差异,区分出三种不同的形态:下按较为急促,称为顿笔;比较缓慢,称为按笔;稍有停顿,称为驻笔。

当逆人、折人起笔之后,往往需要顿笔(或转笔),继而提笔向行笔环节过渡,行笔中又往往提顿(按)结合——形成“涩笔”,通常所谓涩笔实际上与用笔中提按有一定关联。收笔时也在顿笔之后提笔(或转笔)而后回锋收笔,使点画显出轻重变化,产生“不光而毛”,丰实强劲的艺术效果。

提笔、顿笔(按笔)是对立统一的两种用笔方法。其毫锋的运动上提与下按,产生出提笔出轻、顿笔成重的粗细不同的效果。在点画具体的用笔过程中,常常提、顿(按)相伴而行,不可分割,看似矛盾对立的两极用笔,实则是统一于一体的。正如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所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三、互异互问,思维创新

转笔与折笔是笔锋在改变运行方向时的用笔方法。转的效果是圆,折的效果是方,故有“转以成圆,折以成方”之说。转笔多用于篆和行草,折笔多用于隶及楷,但楷书中转法并不是不用,只是就总体上使用量的大小有别而已。

转笔的书写方法是:起笔裹锋不重按,用指腕的力量将笔锋调顾,心静手稳,中锋运行行笔起伏不大,速度也较均匀,收笔时转绕回锋,也就是说,笔锋起止和改变运行方向时,要圆转取势。转笔显得圆实厚重,内刚外柔,富有弹性。

折笔,也叫折锋,是使笔锋断然改变行笔方向的笔法,用折笔写出的笔画显得方棱峻拔,骨力外拓。折锋时应将提顿笔法结合起来,以求方中寓有圆意。

转笔、折笔在应用中是互为补充的,要做到圆中有方,方中有圆,转中有折,方圆并用,刚柔相济,才算真正掌握了转笔与折笔的用笔方法。

疾笔与涩笔

在书写过程中,毛笔运行并非一往匀速,它是有快有慢的,快慢交替形成节奏。行笔快的叫“疾笔”,行笔慢的叫“涩笔”。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六课时

课题:偏旁和单字的书写

(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口字旁、日字旁、月字旁、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及12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 教学重点: 偏旁和单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如何记住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 教法:示范引导法 学法:读练结合 教学准备: 视频展台、录音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指名上台书写: 体 行 凉 消 地 珠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

二、教学口字旁

1、指名读口字旁书写分析。

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关上书,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生完成练习。

5、生默读“唱”和“鸣”的书写分析,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求要把字“印”在脑中。

6、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7、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8、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

三、自学其他偏旁的书写

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其余字的书写。

2、生练习时,师放音乐,巡视辅导。

3、生进行行款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还要把练习内容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写完一个字再去看下一 字怎么写,要一气呵成。

四、作品展示

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

五、教学总结 附:板书设计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七课时

课题:偏旁和单字的书写

(二)

教学目标:

掌握“横”的运笔方法,会写几个简单的含有“横”的汉字,培养练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我们练习了写毛笔字时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2、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你们是不是都跃跃欲试,想动笔写一写了

二、横画写法

1、出示示意图,教师介绍: 横分为长横和短横。 横的特点:

1、两头重,中间轻,微向右上昂,有左低右高之势。

2、长横:长而轻,方起,园收。

2、教师示范长横写法。 边示范边介绍写法:

1、 锋向左上角起笔。

2、 折缝向下轻顿。

3、 折缝向右铺毫。

4、 提笔向右行笔(中部稍轻)

5、 转锋向右上稍昂。

6、 向右下重按作顿。

7、 向左回锋作围,提笔离纸。

3、学生练习书写长横,教师巡视,指导。

4、将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师生互评。

5、教师示范短横的写法。

介绍:短横的写法与长横基本相同,仅收笔时向下轻顿。 短横的特点是短而重,方起,方收。

7、学生练习书写短横,教师巡视,指导。

8、将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师生互评。

三、在米字格中练写有横画的字

1、认识米字格。

2、教师示范在米字格中书写“一”、“二”,重点讲解笔画位置。

3、学生摹写,教师指导。

4、练写,互评。 【右点、左点】

点可以看作是楷书基本笔画的起点。点法又称侧法。执笔时笔杆可略向右后方倾斜,笔锋尖向上翘起,以侧取势;点又以斜侧居多。点的形态:头尖、背拱、腹平、尾圆。要圆润饱满,浑厚有力。

右点:尖锋如纸,顺势落笔,向右下方落点,然后迅速铺毫,用力偏重于点的右上方,收笔时稍提笔迅速向右下顿挫笔锋二至三次(提按动作),向左上回锋收笔。 右点的病笔:

1. 瘦长:行笔距离过长,用力过小。 2. 臃肿:用笔交代不清。

3. 牛头:起笔过重,转、按之力太大,棱角过多。 4. 残缺:用笔草率,没有收笔过程。 左点:用笔与右点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平撇、斜撇】

撇的运笔方法与悬针竖大致相同,不同是方向向左斜下。

平撇:向右上逆锋起笔,由左上向右下落笔,成笔力较重的点,稍作挫动,调锋 后中锋向左下撇出,撇尖要尖锐饱满。平撇常用在字 首笔,形态短粗。

斜撇:用笔方法与平撇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斜撇的方向(左下)、形态(较长)。 写斜撇要注意用笔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的变化,出锋时力量要送到尖端,不要过 于轻率。 撇的病笔:

1. 僵直:执笔僵直,指腕运行不灵活,缺少适度的弧形变化。 2. 钉头鼠尾:起笔过重,行笔过于草率,速度过快。 3. 锯齿:行笔时偏锋,笔锋偏在一侧,未能中锋用笔行笔。 4. 新月:起笔没有按顿,缺少形态变化。

5. 散尾:三种原因,一是笔锋没有掭尖;二是收笔时笔锋未能送到尖端,而是随意 甩出;三是需要更换毛笔。

6. 木棍:不会提笔、按笔,平均使用力量。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八课时 课题:笔画

(一)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短撇、竖撇、斜捺、平捺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教学资料 【短撇、竖撇】

短撇:用笔与平撇相同,只是倾斜角度大些。

竖撇:竖撇的上部用笔与竖相同,至三分之二处向左下自然行笔。 【斜捺、平捺】

捺是基本笔画中比较难写的笔画。

平捺:逆锋向左下轻起笔,向右下作轻点,轻轻挫动笔尖,调至中锋后提运向右上,再向右下,并逐渐加重笔力,笔画由细到粗,至捺脚处稍顿驻,写出棱角,然后向右微微挫动(一进一退地调锋)徐徐推出,出锋收笔。

斜捺:写法与平捺基本相同,起笔可用顺锋起笔,斜度较大。 有人将捺画喻为波浪,书写时要有起有伏,一波三折。 捺的病笔:

1. 颈粗:起笔时用笔过重。 2. 趾尖臃肿:收笔时没有提笔出锋。 3. 脚单薄:没有按笔,用力过轻。 4. 脚短小:收笔时提笔太快。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九课时 课题:笔画

(二)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斜提、平提、横折、竖折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资料 【斜提、平提】

提的形态正好与短撇相反。斜提、平提写法相同,只是角度有所不同。

提的写法是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转锋向右上(右)行笔,边行边挫动笔锋中锋行笔,出锋收笔,要将笔力送到锋尖。

提的病笔:

1. 鼠尾:提笔过早,过快。 2. 尖薄:起笔、行笔轻而细。 3. 钝软:行笔慢而无力。 4. 棒状:不会按、提,平均用力。 【横折、竖折】

横折:先写一横,运笔到转折处,笔锋向右上角稍稍提起调正笔锋,然后向右下略重地按顿一两下,再折锋偏向左下行笔,写竖画。横折的关键在于转折之处要写得丰满、健壮。 竖折:可以看作是竖和横的组合,但要注意转折处不能断笔。写竖至转折处时,将笔锋轻轻提起(不离开纸面),边提边将笔锋向左拓展,以便调整笔锋,然后顺势写横画。

横折的病笔:

1. 鹤膝: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也不要犹豫不决。

2. 脱肩: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 3. 抗肩:转折处提笔过高。

4. 圆角:转折处没有提按,直接圆转,导致骨软无力。 5. 塌肩:转折处没有提笔。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十课时 课题:笔画

(三)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竖弯、横钩、竖钩、弯钩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资料 【竖弯】

先按照写竖的笔法运笔,至转弯处笔稍提,向右下圆弧行笔,再向右行笔,至末端回锋收笔。

【横钩】

先写一横,运笔到转折处,笔锋向右上角稍稍提起调正笔锋,然后向右下略重地按顿一两下,接着掉转笔锋向左下迅速出锋。

【竖钩】

先按照写竖的笔法运笔,至出钩处先将笔锋提起一些再按下去,略顿一下,稍挫锋,然后向左上迅速提笔出锋。

竖钩的病笔:

1. 尖薄:竖画写到下端时,未经提顿就直接出钩,显得细弱尖长,轻薄无力。 2. 臃肿:尾部顿按过重,动作过慢。 3. 伞柄:平均用力,出锋慢而无力。

4. 散锋:三种原因,一是笔锋没有掭尖;二是收笔时笔锋未能送到尖端,而是随意甩出;三是需要更换毛笔。。

【弯钩】

顺锋起笔,落笔要轻,头部微尖,然后中锋逐渐用力,弧行向下运笔,至末端提按顿笔,向左快速出锋收笔。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十一课时 课题:笔画

(四)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卧钩、斜钩、竖提、竖弯钩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资料 【卧钩】

顺锋稍轻落笔,向右下圆弧行笔,转而横向,笔力由轻到重,至出钩处稍微挫动,向左上出钩。整个笔画要圆润而流畅。

【斜钩】

逆锋起笔,斜向落笔,稍顿挫调整笔锋后向右下中锋行笔,至出钩处稍提按,使钩的底部丰满一些,然后提笔向上或稍偏右出锋。

【竖提】

写竖至转折处时,将笔锋轻轻提起(不离开纸面),边提边将笔锋向左拓展,以便调整笔锋,再向右下按笔,然后向右上出锋。

【竖弯钩】

先按照写竖的笔法运笔,至转弯处笔稍提,向右下圆弧行笔,再向右行笔,至末端调整笔锋向上出锋。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十二课时 课题:笔画

(五)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撇折、撇折点、横撇、横折钩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教学资料 【撇折】

先写撇至转角处将笔锋轻提(不能断笔),同时向左侧拓展,调锋后向右上出锋。 【撇折点】

先写撇,至转折处提笔(不离开纸面),再向右下写一右长点。 【横撇】

先写横,至转折处稍提笔,再写斜撇。 【横折钩】

横折钩是在前面学习了横折、横钩的基础上安排的。先写横折,至出钩处与竖钩的钩法基本相同。

八年级下期书法(毛笔书法)教案

第十三课时

课题:写楷书要注意用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激发互动

任何一个点画的形成,都离不开起笔、行笔与收笔三个环节。楷书,尤其重视这落笔与收笔,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谈:“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又说:“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蔡邕强调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以求笔画沉实劲健、骨丰肉润的艺术效果。王羲之更是把起笔、收笔的藏头护尾提到用笔的首位,他说:“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起收不露锋芒,而让筋骨气势蕴含于点画之中。历代书家对起笔、收笔为何如此重视呢?因为它是楷书点画定型定格的关键所在,也是用笔书写过程中笔画承接映带、传神蕴意的要津。

二、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起笔及其方法

起笔,又称落笔、下笔、发笔,是一笔一画的开端,是点画定格、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其用笔方法主要有逆人、折人,间或亦用顺人的方法。

①逆入

逆人就是逆锋起笔,即采用与行笔的相反方向(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遣锋发笔。逆人的用笔方法与不同的笔法结合,往往可以写出势态迥异的笔画来。如与转笔结合,可写出圆头如篆之笔画,表现出沉实浑劲,含蓄端庄的势态;如果与顿笔、折笔结合,则可写出方头笔画,劲健有力,意态昭然。

在楷书里面,点、横、竖、撇、捺的基本样态多用逆锋,为什么起笔要用逆锋呢?首先用逆锋写出的笔画显得既内含筋骨,又方整俊健;其次,汉字笔画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内在联系,表现在书写上就是取逆势。汉字的书写规则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这种规则本身,有逆锋取势的原因在。如数横并列,写完第一横,就要把笔锋从右移到左,即形成“欲右先左”,再写第二横,这就自然地要用逆锋。再如几个竖画并列,写完第一竖,就要把笔从下面提上来,形成“欲下先上”。可见,取逆势存在于笔画之间所形成的笔势往来之中。其三,用笔如舞刀出拳,欲使刀、拳有力,须先将刀或拳快速后缩,然后奋力冲出,逆锋起笔与此理同。唯如此,方可把点画写得遒劲,矫健,气势充足。但必须注意,这种取逆势的方法,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且人笔也是很轻的,须谨防造成粗头、长嘴的病笔。 逆锋在实际书写的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逆法”,一是虚逆,一是实逆。所谓虚逆,就是笔锋在空中作逆锋动作,笔锋在逆的过程中并不着纸,也即是空中取逆势。所谓实逆,是指笔锋轻轻人纸,向点画的反方向运行极短的一段,然后再调锋运笔。

②折入

折人,就是折锋起笔,即起笔与行笔之间毫锋运动的方向成一定的角度,有一个毫锋转向的环节;写出现棱角,出锋芒的方头笔画,显得精神闪耀,形态毕露。也可称之为“露锋入笔”

③顺入

顺人,就是顺着行笔方向顺锋人笔,笔画利落流畅,起行浑然一体,神态自然成趣 从传统笔法看,历代书家在自己的书写实践中,乐于运用逆锋或折锋起笔,这种起笔配合行笔、收笔中的折笔或转笔的运用,可形成两种不同的笔画势态,表现出刚、柔不同的风格特征。而顺锋起笔,在魏晋小楷中用得较多,至唐代的中、大楷,偶尔用用,并不构成普遍现象。

三、互异互问,思维创新 收笔及其方法

收笔,也叫杀笔,是笔画书写将要完成时,笔毫离开纸面前的动作。一般说来,收笔有两种方法,即藏锋收笔与露锋收笔。

①藏锋收笔

藏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朝笔画的反方向回收,将笔锋藏于点画之内,所以又叫回锋收笔。如写横画时,往右写到尽头后稍提,接着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左回锋收笔,让笔锋藏在线条之内;再如写“垂露竖”,书写到收笔时笔锋稍向左复向右下稍顿后,再向内回收。

②露锋收笔

露锋收笔,即在收笔时将笔毫收拢,把笔逐渐提起以离开纸面,使笔锋外露,其笔画末端呈锥状,如写悬针竖、撇、捺、钩、挑等笔画都要用露锋收笔才能达到效果。露锋收笔忌飘浮无力,一掠滑过,应将力量贯注于毫端至笔画末端。

四、回顾概括,反思延伸

总之,起笔收笔是点画过程的首尾环节,是定形构意的关键所在,是否得法关系到笔画的成败,其映带顾盼也与字、行、幅的空间布白息息相关。因此,点画如何取法成形,必须瞻前顾后,切忌孤立用笔;力求毅然入纸,断然而收,以免犹犹豫豫,拖泥带水。同类笔画的起收,法虽一致,然造型应有变化,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即是讲变化在书写中的重要性。

上一篇:三年发展规划计划下一篇: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