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访工作简报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信访工作简报

中央企业科技工作简报

2010年第44期(总第77期)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信息中心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

中煤集团千万吨级持续高效安全生产体系

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11月11日,中煤集团所属平朔公司千万吨级持续高效安全生产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科研成果通过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科研成果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周边煤矿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极具推广应用价值。该项目建立了千万吨矿井地质评价体系及矿井持续开采能力预测模型,对矿井开采能力和合理配采进行了科学预测;针对风氧化厚煤层条件,开发出高强锚杆锚索支护技术,保证了受风氧化影响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针对露采边坡和风化陷落柱体影响,提出了U型钢金属可缩支架+槽钢混凝土底板联合支护技术,解决了大巷的稳定问题;针对小窑破坏区厚煤层的开采难题,建立了“探一钻—放—探+监测”的综合探测技术和相应的充填措施,确保了复杂条件下的资源回收和采掘平衡,并发展了浅埋“双硬”厚煤层高产高效放顶煤开采方法和大采高超长综放面无通道安全高效回撤技术,成功解决了露井联合开采条件下千万吨井工矿持续高产高效安全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

1 题。(中煤集团供稿)

中国有色十五冶国内最先进压缩机生产线投产

11月26日,由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十五冶)承建的湖北黄石东贝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黄金山东贝工业园一期工程——国内最先进压缩机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黄石东贝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黄石黄金山东贝工业园工程占地500亩,计划投资10多亿元,主要生产年产1600万台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内最先进“L系列环保节能节材型电冰箱压缩机”,中国十五冶主要承担一期工程近6000万元的土建施工任务。该项工程自今年元月中旬正式动工以来,特别是6月份被确定为“湖北省十大劳动竞赛工程”后,中国十五冶参战员工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全力确保国内最先进的冰箱压缩机生产线早日建成投产。(中国有色集团供稿)

国产铸锭炉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48所承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多晶硅铸锭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及《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设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业内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实现重大突破。

据了解,多晶硅铸锭炉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前端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硅料熔融后,采用长晶凝固技术铸造成大型多晶硅锭,多晶硅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多晶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业内人士介绍说,多晶硅

2 铸锭炉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炉子的安全、高效低能、成品率等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非常高。

中国电科48所在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多晶硅定向凝固工艺技术、高洁净炉膛技术、晶体硅生长系统的热场技术、精密传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发出的铸锭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设备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南车新能源汽车863课题通过科技部验收

11月24日,国家863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验收会在株洲召开。由中国南车株洲所旗下南车时代电动承担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开发”、“电动汽车用大功率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制”、“DC/DC变换器关键技术研发与试制”等三个国家863课题以及南车时代新材承担的“电动汽车电机用高性能低成本绝缘材料及其结构的研究”863课题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本次验收的四个课题于2006年立项,通过课题组的努力,课题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课题目标和考核指标的要求。同时申请专利50多项,软件著作权4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交通处处长武平在验收会上说,本次验收会召开得很成功,专家很客观、很严谨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性。(中国南车供稿)

西北最长无中继OPGW光纤通信电路开通

3 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的哈密~安西750千伏OPGW307km无中继光纤通信电路日前顺利开通。

哈密~安西750千伏OPGW光纤通信电路是乌鲁木齐北~兰州~西安光纤通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电力通信网首次与西北电力通信网连接,光缆长度为307km,传输速率双2.5G,是目前西北电网开通的最长的无中继光纤通信电路。作为新疆电力通信网与西北、国家电力通信网联网的“咽喉之地”,与陕、甘、青、宁电力通信网连接的必由之路,哈密~安西750千伏OPGW光纤通信电路为哈密~安西750kV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继电保护通道,该电路的成功投运改善了新疆目前主要依靠卫星通信、租用运营商电路建设的通信网络现状,为西北网调对新疆电力通信调度管理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经测试,工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中电工程供稿)

华北油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获突破

11月22日,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应用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对华浦1-38井进行作业,使日产气量提高到4800立方米。这表明华北油田已经在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实践应用上取得成功。

国际上有“高阶煤不能产气”的论断。华北油田公司2006年正式开展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吸取中国石油煤层气勘探及试采经验,整合油田内部科研力量,发挥油田精细科研优势,主动

4 破解生产技术难题,找到高效开发良方,并有效指导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国石油供稿)

国内首套特高压直流技术多媒体教程填补国内空白

11月8日,《±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技术多媒体教程》正式对外发布。该教程填补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培训教材的空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提高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普及和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该教程通过图文、声音、动画、短片等形式,使抽象的设备原理、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员面前。教程以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依托,总结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其中包括特高压直流综述、换流站主设备、换流站辅助设备、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直流保护和监测及计量系统等共7部分内容。(南方电网公司供稿)

中铁隧道成功攻克海底特硬地层泥水盾构施工技术

11月19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中铁隧道承建的台山核电站项目成功攻克一项世界级技术难题——采用海底基岩及孤石爆破施工技术,顺利穿越泥水盾构施工“禁区”,彻底摆脱海底特硬地层束缚,进一步拓宽了泥水盾构的应用范围,为穿越江河湖海积累了宝贵经验。

由于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地质极其复杂,既有全断面特硬地层,还有软硬不均地层、山体滚石层、孤石群、以及风化程度不一的花岗岩地

5 层,再加上岩石强度高达220兆帕,远远超越了泥水盾构的适应区间,被称为泥水盾构施工的“禁区”。对此,参建项目部紧紧依托三级专家组的技术支持,采用海底基岩及孤石爆破技术,通过“多种钻机交替施工、三重套管配合使用、爆破参数逐孔确定、注浆效果灵活掌握”的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成孔难、爆破难、保压难等难题,施工进度较以往提高了3倍多,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中铁供稿)

新兴铸管集团能源装备公司新获21项专利

近日,新兴铸管集团能源装备公司新获21项专利。近年来该公司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拓展新产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在产品设计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据悉,该公司今年一年新获的21项专利授权中包括实用型专利19项,还包括自行设计研发的“多通道燃烧器烧嘴”和“板焊水冷管模的制作工艺”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新兴铸管集团供稿)

中科院、中国三峡召开全面战略合作协调工作会议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三峡集团在三峡坝区召开全面战略合作协调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是自2008年10月双方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的第三次协调工作会议,旨在对一年来的战略合作工作进行总结,对正在开展的合作项目进行检查,对下一的合作工作进行部署。

6 会议指出,双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两年多来,不断探索院企合作创新模式,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战略合作的持续深入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三峡集团供稿)

11月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平台试运行简报

1、用户建立情况。平台用户已增至3808人,本月新增23人。

2、内容保障情况。本月新增资讯信息302条。资源信息累计5569条,本月新增74条。其中,科技成果信息1532条,在研项目信息1025条,大型仪器设备信息1868条,国家级科研机构信息146条,国家级专家信息999条。供求信息累计1053条,本月新增33条。其中,可供转让技术信息195条,难题寻解信息38条,人才招聘信息205条,新产品信息615条。

3、专属平台建设情况。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电子、中国三峡集团、武钢、中国建筑、国投、中国有色、中煤集团、中国建材、中国化工、中粮集团、建研院、中国铁建、中盐公司、彩虹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企业更新了企业专属平台信息。

4、投稿情况。本周国家电网、中国华能、武钢、中国三峡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五矿、中国有色集团、中材集团、中国建材、中煤集团、中钢集团、中粮集团、中国铁建、彩虹集团等企业向平台进行了投稿。

联系电话:83171569转811

7

第二篇:中央企业科技工作简报

2010年第47期(总第80期)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信息中心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王勇:全面提升中央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

1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王勇指出,2010年中央企业着力“做强主业增实力,科学发展上台阶”,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是开拓市场和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转变经营策略,创新商业模式,加强协同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快推进联合重组,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三是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董事会规范运作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改革取得新进展。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普遍加大研发投入,抓住行业关键技术,加大研发攻关力度,在一些重大项目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王勇指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将紧紧围绕“一大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加强“三大保障”, 全面提升中央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一大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具体要做到“四强四优”,即:“四强”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就是经营业绩优、公司管治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实现“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较强的影响力”的目标。“五大战略”是: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和谐发展战略。“三大保障”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供动力保障;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增强监管有效性,提供体制保障;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提供组织保障。

国家电网完成国内最大电流直流融冰试验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在湖南成功开展了我国首套500千伏固定式直流融冰兼静止无功补偿装置6000安培融冰试验,该试验是国内已开展的最大电流融冰试验。试验中采用的直流融冰兼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由国家电网所属中国电科院技术集成,是国内首套、世界第二套直流融冰兼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额定容量114兆瓦,额定电流6000安培,具备六分裂导线融冰能力,最大融冰线路长度180公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100%国产化率,主要技术指标均居国内之最,达国际领先。本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直流融冰兼无功补偿核心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输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国家电网供稿)

国内首批最先进IGBT产品在中国北车下线

12月14日,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首批最大功率IGBT产品在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成功下线,使企业成为世界第四个、国内第一个能够封装6500V以上电压等级IGBT的厂家。这标志着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技术平台,自主研发IGBT芯片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据了解,首批投入封装生产线并成功封装,顺利通过动静态试验的6500V/600A IGBT产品,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产品,各项技术参数与国际标准相同。

IGBT是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是自动控制和功率变换的关键核心器件,被广泛应用在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电力系统、工业变频、风电、太阳能、电动汽车、家电等产业中。(中国北车供稿)

中国电科推出全球领先的网络监控设备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130万像素网络红外高清智能球机。该系列球机最大分辨率可达1280x960,输出HD 720P实时图像。有效红外监控范围达80米,可在0Lux黑暗环境下轻松实现高清、高质量的监控。18倍光学变倍与12倍数字变倍,可满足昼夜远距离监控需求。目前,该系列球机在诸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该系列球机可根据倍率及距离调节红外灯亮度,使图像达到理想的状态。采用了分仓隔离技术,且机体内置热处理装置,可有效解决散热及内罩起雾等问题。球机电路采用恒流设计,红外灯与

整机寿命长达3万小时。支持三维智能定位功能,配合DVR和客户端软件可实现点击跟踪和放大等。(中国电科供稿)

“先进近净成形与模具制造技术”通过验收

12月15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先进近净成形与模具制造技术”重点项目通过了科技部验收。

该项目针对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需求,重点开展了精密铸造、精密塑性成形、精密连接、精密模具制造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装备研究,突破了铝合金多功能反重力变压铸造技术、大型轴类件楔横轧成形技术、大功率固体激光-熔化极脉冲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微注塑成型与微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近净成形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发了中国最大楔横轧轧机、国内首台套异型截面薄壁辗环机、国内首台大厚度铝合金结构件重型搅拌摩擦焊机等成套装备,实现了部分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大型发电设备零件以及模具的精确化制造,形成了25条生产线、24个生产试验基地,获专利授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制订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6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取得直接经济效益7亿元。(机械总院供稿)

中国电子试制成功国内首台中压单螺杆空压机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贵州中电振华试制成功国内首创的第一台中压单螺杆空压机。该空压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

产权,一级压缩排气压力达3Mpa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单螺杆压缩机技术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有效推动我国军民品舰船舶等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中国电子供稿)

南方电网三项特高压技术规范制度填补国内空白 11月29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印发了《±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检修规范》、以及《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输电线路作业指导书(±800千伏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形成南方电网甚至全国的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制度的发布有利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规范化、标准化。(南方电网供稿)

中冶长天总包湘钢烧结余热发电项目效能国内领先 12月17日,中国中冶所属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湘钢2×360平方米烧结机余热发电项目举行投产仪式。该项目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考核值,达产达效速度及烧结余热综合利用水平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的最好纪录。湘钢2×360平方米烧结机余热发电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发电1.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极大地减少了废热对大气的污染,改善了湘钢厂区环境,经济效益、社会环保效益显著。(中冶集团供稿)

中材集团国内首台年产60万吨矿渣立磨投产

11月23日,我国最大商用石油转运基地——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同岙山基地的一座30万吨级油码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该码头最大可靠泊37.5万吨级油轮,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800万吨,配备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消防、环保、电力、通讯等设施。该码头自2009年5月投入生产试运行以来,已成功靠泊各类油轮148艘,累计吞吐各类油品达1300余万吨。(中材集团供稿)

“高电压下真空技术平台-126KV真空断路器

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验收

近日,由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高电压下真空技术平台-126KV真空断路器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通过验收。

该课题针对126KV真空断路器,开展了126KV瓷柱式真空断路器、126KV真空灭弧室和真空断路器装配工艺等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解决了真空灭弧室触头材料、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真空灭弧室工艺实施、真空断路器工艺实施、操动机构输出特性与真空断路器要求特性曲线的匹配、真空断路器缓冲结构、真空断路器及真空灭弧室三维电磁场仿真计算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高电压下真空技术研发基地及126KV真空灭弧室、126KV瓷柱式真空断路器两条中试线,达到小批量生产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西电集团供稿)

联系电话:83171569转811

第三篇:企业文化工作简报1

南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推广工作简报

集团文化传媒公司2010年5月31日

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推广CSAIR核心理念

5月28日,文化传媒公司南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宣讲会隆重举行。南航企业文化宣讲团的讲师就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传媒员工做了精彩的宣讲,在传媒公司范围内掀起了深入学习“CSAIR”内涵的热潮。集团党组工作部副部长、团委书记刘嘉、集团党组工作部副部长杨德锋到会指导。传媒公司领导班子及员工共计98人参加宣讲会,占广州本部人数的87 %,传媒深圳分公司和明珠公司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主持。

在宣讲会上,党组工作部刘嘉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他要求,要充分认识传媒公司的发展规律,在开展南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推广活动中,必须深刻认识

-1-

“四位一体”的有效结合。宣讲团讲师分别从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CSAIR的具体内涵,如何践行CSAIR三个部分,结合传媒公司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例子讲述了南航企业文化的两层含义——文化含义和经济含义,与会人员认真聆听了宣讲团对南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精彩、生动、形象的讲解,对南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传媒公司总经理王建宁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随着南航战略转型不断加深,企业文化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凸现。此次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推广,正是顺应了南航发展的需要,为南航打造国际化网络型航空公司打下坚实的基础。文化传媒公司作为南航集团的成员企业,是南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积极学习、推广南航企业文化是推动文化传媒公司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传媒公司旗下的各媒体承担着推广宣扬南航企业文化的责任,大家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报纸、影视、网站等宣传平台,广泛而准确地宣扬南航的企业文化。

在宣讲会现场,员工们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对核心理念的理解以及对传媒公司的未来期望。

下阶段,传媒公司除了要高质高效地完成“规定动作”以外,还会加大创新“自选动作”的力度,比如组织开展践行企业文化故事会,让自己的员工讲述身边的故事,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等,切实将企业文化在公司真正“落地”。

-2-

主题词: 企业文化 推广 简报

南航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推广领导小组、集团公司党组抄报: 工作部 南航集团文化传媒公司 2010年6月2日印发

-3-

第四篇:中央企业科技工作简报

2010年第27期(总第60期)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信息中心二〇一〇年八月二日

国家电网2009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列央企第一 日前,国资委在2010年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公布了2009年度中央企业专利排名,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专利申请达2528项,获得专利授权1517项,两项指标在中央企业中位列第一名;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511项,位列中央企业第四名。

国家电网公司专利年申请量从2005年的177项提高到2009年的2528项,增长了约13倍;年授权专利从2005年的127项,提高到2009年的1517 项,增长约11倍;累计已授权专利的中央企业排名从2005年的第十名、2008年的第九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四名。国家电网多项知识产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专利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电网供稿)

中海油服“EFET”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7月21日,中国海油旗下的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为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EFET-1(地层评价测试仪)操作培训。此次

培训是中海油服为EFET仪器销售提供的配套技术支持服务之一。EFET已成为中海油服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和征战海外市场的有力武器。

EFET是中海油服引进研制的一种高端电缆地层测试器。在石油勘探过程中,电缆地层测试技术是油气层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精密测压和流体取样,该仪器可以精确计算出地层流体密度、油气水性质与界面分布、地层渗透率等重要物理参数。长期以来,该项技术一直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外公司手中。2008年,中海油服对EFET进行重大的技术升级改造,开始了EFET-1型仪器的研制,并于2009年顺利转入产业化应用。中海油服7年间共生产制造了18套EFET仪器,结束了海洋石油在该技术领域受制于国外公司的被动局面。几年来EFET为中海油服赢得了市场先机,该设备成为中海油服征战海外的利器之一,提高了中海油服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海油供稿)

中国石油成功应用国产超级13铬油管

继今年3月在迪那2-20井试验国产超级13铬油管成功后,塔里木油田于近日又在第二口井使用这种油管。国产超级13铬油管在塔里木油田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对于推动塔里木油田山前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国产超级13铬油管的研发和成功应用,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勘探开发成本,而且可推动整个工程用钢国产化进程,使我国特殊钢材研发迈出了一大步。(中国石油供稿)

中国石化工程院高端固井工具研制获突破

日前,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直径244.5mm×139.7mm旋转尾管悬挂器,在胜利油田CB11NC-1井进行工业性试验获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端固井工具研制取得新突破。其成功研制不但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空白,而且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可有效解决特殊井、复杂井固井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2007年,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立项开展了旋转尾管固井工具及配套工艺的研究工作,历经多年攻关,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胜利油田 CB11NC-1井是一口定向井。今年7月初,该井对工程院研制的旋转尾管悬挂器进行工业性试验证明,这种工具构思新颖,结构合理,实现了坐挂、液压丢手、旋转尾管等多项技术创新,各项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中国石化供稿)

西电集团研制成功国产容量最大的换流变压器 日前,国产容量最大的ZZDFPZ403000/330-660换流变压器,在中国西电一次性通过全部出厂试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其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台高新技术产品,是中国西电为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制造的首台高端换流变压器,该产品不仅是国内制造的首台阀侧直流电压为660kV产品,也是国际上±600kV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变压器阀侧电压最高的产品。(西电集团供稿)

我国首台海洋永磁直驱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下线 日前,由中国南车电机公司配套生产的首台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江苏大丰竣工下线。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具有机组可靠、结构简化、运行噪音低等优势,为当今风力发电领域的尖端技术产品。(中国南车供稿)

武钢提前一年实现节能减排量目标

“十一五”以来,武钢通过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深化节能减排工作,提前一年实现了与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签订的节能减排量目标。去年,武钢二氧化硫排放量比目标值少排放2000多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比目标值少排放6吨,有15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我国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标准。(武钢供稿)

中冶京诚低温高速分段组合式飞剪机填补国内空白 中国中冶所属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专门科研小组,集中力量进行产品研发,成功研制出首台全国产化低温高速分段组合式飞剪机,并于近日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飞剪机具有剪切能力大,启动性能好,转换剪切模式方便的特点,甫一上市,就得到轧钢企业的高度关注。(中冶集团供稿)

攀钢IF钢缺陷控制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近日,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的“IF钢条痕缺陷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技术鉴定。该课题组针对IF钢生产中出现冷轧板卷表面条痕

缺陷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IF钢冷轧板卷条痕缺陷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开发出了钢包渣改性技术、RH精炼工艺技术、连铸保护渣优化、结晶器冷却制度改进、控制铸机拉速及塞棒吹氩等综合控制技术,成功地解决了IF钢冷轧板卷表面质量控制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IF钢产品质量,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攀钢供稿)

中铝公司一专利填补我国海绵钛生产领域技术空白 近日,中铝公司所属抚顺钛业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一种具有风带保温板的镁还原蒸馏炉”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镁还原蒸馏炉是生产海绵钛的重要设备。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很好地解决了海绵钛生产还原、蒸馏工艺中散热、保温的矛盾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也填补了我国海绵钛生产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中铝公司供稿)

华能西安热工院获一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明专利 西安热工院2009年申报的“一种熔融碳酸盐补盐燃料电池”发明专利近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成为西安热工院在燃料电池研究领域获得的第一项发明专利。

此次申请的发明专利一方面提出了内流道双极板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也提出了电池长期运行碳酸盐挥发和析出的解决办法,通过在电池堆上增加补盐结构不断补充碳酸盐的方式延长电池堆的寿命,成为非常新颖实用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运行方案。该项发明专利的授权为西安

热工院进一步研发大功率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奠定了基础。(中国华能供稿)

中国国电等离子点火技术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7月23日,国电烟台龙源公司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无燃油点火及稳燃技术”被国家能源局授予“2009年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国电集团“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和“国家能源火力发电节能减排与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中心”获准设立。

该项目是继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中国专利金奖之后,获得的又一重要奖项,也是电力企业在2009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中获得的唯一的一等奖。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外近500台燃煤锅炉上成功应用,累计为国家节约燃油500余万吨,节约资金超过250亿元。(中国国电供稿)

国家能源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成立 日前,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该中心由华能集团牵头,华中科技大学参与共同建设和运行。

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旨在构建国际一流的煤基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研发和示范煤气化发电和煤基多联产、CO2捕集、利用和埋存、低质煤高效利用等技术,目标是提升我国煤基清洁低碳发电技术水平,占领国际制高点,为我国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中国华能供稿)

7月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平台试运行简报

1、用户建立情况。平台用户已增至3518人,本月新增7人。

2、内容保障情况。本月新增资讯信息280条。资源信息累计5173条,本月新增93条。其中,科技成果信息1394条,在研项目信息918条,大型仪器设备信息1818条,国家级科研机构信息142条,国家级专家信息997条。供求信息累计1000条,本月新增13条。其中,可供转让技术信息189条,难题寻解信息38条,人才招聘信息169条,新产品信息611条。

3、专属平台建设情况。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电子、武钢、中国二重、中国三峡、国投、中国建筑、中冶集团、中煤集团、中钢集团、中国建材、中国化工、中国化学工程、建研院、中国铁建、彩虹集团等企业更新了企业专属平台信息。

4、投稿情况。本周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三峡、武钢、五矿集团、中国建筑、中钢集团、中国有色集团、中国建材、中煤集团、中国铁建等企业向平台进行了投稿。

联系电话:83171569转803

第五篇:中央企业科技工作简报

第5期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信息中心二OO九年六月八日

中铝公司新型铝电解槽破解世界难题

日前,中国铝业公司成功开发出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该技术可以将铝电解过程的电能利用率提高5%至7%,吨铝节电1300千瓦时以上。中国工程院张国成、邱定蕃等院士和一些业内著名专家对该技术进行了现场鉴定并认为,它是支撑我国铝工业科学发展的革命性重大关键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节能铝电解技术,是中铝公司成功破解的一个世界难题。

中铝开发的新型结构铝电解槽设计新颖、先进,是世界上首次开发成功的160kA级新型结构电解槽,其吨铝直流电耗低于12000千瓦时,而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铝电解槽吨铝直流电耗在13200千瓦时左右,国际上技术先进的电解槽吨铝直流电耗也在13000千瓦时左右。国务院出台《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是,重点骨干电解铝厂吨铝直流电耗下降到12500千瓦时以下。

中铝公司正在不同级别的电解槽上对该技术进行全面实验,争取一到两年内全面推广应用该技术。若全面推广应用该技术,中铝公司每年节电可达52亿千瓦时,节约成本约25亿元;如果在全国铝电解工业推广该技术,每年可节电175亿千瓦时。

新型结构电解槽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该技术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阳极效应,基本不排放强温室气体多氟化碳。如果全面推广应用该技术,中铝公司可实现年减排等效温室气体400万吨,全国铝电解工业年减排等效温室气体可达1300万吨以上。(中铝公司供稿)

中国水电集团特大型人工砂石系统研究与应用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日前,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完成的“特大型人工砂石系统研究与应用”通过中国水电集团组织的专家鉴定。由水利部原总工朱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谭靖夷等13位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课题成果丰富、创新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为国际领先水平。

课题针对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巨大,人工砂石料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从料场开采、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系统布臵、骨料运输、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

系统研究,开发了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岩性、生产规模的大型人工砂石生产成套技术。

为提升中国水电集团整体创新能力和科技品牌,推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系列成果,去年以来,中国水电集团总部策划、凝练了一批重点课题项目,根据不同需要,重点推进、指导和服务,该课题是其中之一。中国水电集团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及所属砂石分局组成课题研究组,将三峡工程以来丰富的创新成果总结、提炼并理论升华,其成果系统推出后,将对人工砂石料技术发展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企业专有技术品牌效应更加明显。(中国水电集团供稿)

航天科技与中国石化联手研制出

长输管线串联输油泵机组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7103厂自行设计、7103厂加工生产的首批4台长输管线串联输油泵机组,满载着航天人的祝福和期盼运送千里之外的云南,目前正在安装调试中。

打破垄断 实现国产化

2007年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根据技术优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将长输管线串联输油泵机组作为首批重点合作开发项目。

输油泵作为管道输送的关键设备,我国目前基本上还依赖进口,不仅价格高、供货周期长,还影响着我国输油管线的建设周期,

而且后期安装维修及售后服务很不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因此尽快实现输油泵的国产化迫在眉睫。

六院作为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单位,在特种流体输送泵等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具备开发项目所必需的专业技术队伍、制造设备等保障条件,可以完全满足长输管道输油泵国产化需求。该院在充分利用流体动力技术的基础上,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研制生产输油泵系列产品。

多次试验 首台终成功

2007年8月,经过专家组的多次现场调研,在通过方案合理、可行的论证以及对设计图纸等进行苛刻的审查后,输油泵的研制生产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作为主要生产单位的7103厂明确提出了采用航天产品的研制管理模式、举全厂之力组织生产的响亮口号。一场大会战就这样打响了。

泵体铸造是输油泵系统研制的核心与“瓶颈”。由于输油泵的泵体与泵盖尺寸大、流道截面变化复杂、铸造要求精度高,因此造成铸造工艺尤其是木模制造难度很大。在去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该厂也受到了余震的影响,但34车间木模组全体员工坚守岗位,给某型号输油泵制作了一套精致的泵体模型。整套模型无论是体积、还是在铲削量上都超过了以往的模型。按常规推算,要完成这套模具至少要用两个半月,而该车间仅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套泵体模型的制作,为后续任务开了一个好头。

输油泵的泵体重量近1800公斤、泵盖重量近1400公斤,其自身重量给生产加工及工序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两者合模时还要求定位准确,流道不能错位,深孔内环槽必须保证尺寸。华阳公司27车间在加工这两件产品时,为了保证泵体、泵盖内孔的同轴度,投入了22种刀量具、3种机床附件,才保证了其加工精度。

输油泵上的叶轮、轴承箱和中心轴等上百种零部件是由35车间完成生产与装配的。输油泵的装配也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难点,由于中心轴太长,而且是多组叶轮构成,一旦找不准平衡就会使设备在工作时产生较大震动,对设备性能参数和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由于泵体有深浅不一的19道槽,要将多片叶轮及其他零件准确地对接,并在运转时达到相互协调,这就对装配的准确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每台产品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每台组装完的泵体都要进行水试和打压试验,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科研生产人员需要来回拆装产品好几次。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员工们工作时一丝不苟、不厌其烦。

前景远大 携手创未来

在进行输油泵的研制过程中,生产现场分不清哪个是装配人员,哪个是设计人员,这个团队早已融为了一体。今年5月,该厂相继交付6台全级泵,而另一条输油线所需的零部组件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着。

输油泵项目自去年初启动以来,被列为航天科技与中国石化的一把手工程,是六院在未来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得到了多方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系列输油泵的研制成功,不仅体现了航天科技与中国石化的团结协作,更对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及重大关键设备国产化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输油泵项目的开展,不仅为该院培养了一支技术、管理专业队伍,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更为今后航天技术更多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航天科技供稿)

中钢衡重携手中国恩菲研制出

国内最大铜冶炼氧气底吹熔炼炉

5月25日下午,中钢衡重与中国恩菲公司合作研制的国内最大铜冶炼氧气底吹熔炼炉整体试车成功。专家认为,这一成功标志着底吹熔炼炉在铜冶炼工艺中的应用已成为成熟技术。

氧气底吹熔炼炉具有投资省、能耗低、回收率高、清洁生产等显著特点,是铅冶炼中的常用设备。我国铜冶炼的初始熔炼工艺过去均采用能耗高的闪速熔炼炉。2006年,专业从事装备设计研发工作的中国恩菲公司,尝试将氧气底吹熔炼炉技术嫁接到铜冶炼中,并通过与中钢衡重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实现了设计创新,随后又获得了国家专利。(中钢集团供稿)

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平台试运行情况周报

(6月1日-6月5日)

1、组织及用户建立情况。平台用户已增至1450余人,周增加近200余人。

2、内容保障情况。总平台周更新信息195余条。

3、在线交流情况。RTX日均在线人数约40人。

4、科技情况调查提交情况。中国建筑、中国二重、国投、招商局、建研院、中国水电集团等6家企业新增科技情况调查表。截至目前,有60余家企业提交了科技情况调查表。

5企业专属平台建设情况。中国石油、中国国电、中铝公司、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化工、建研院、中国铁建等企业本周新增了企业专属平台信息。

6、用户备案表提交情况。中盐总公司、哈电集团、中国有色集团、彩虹集团、中国电信、西电集团等6家企业新增了用户备案表,截至目前,约30家企业已经提交了用户备案表。

7、建言献策情况。中国化学工程、机械科学总院等企业向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8、投稿情况。本周中铝公司、中国水电集团、中国铁建公司等企业向平台进行了投稿。

联系电话:83171569转803

上一篇:企业需求调查报告下一篇:企业向县政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