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激励机制的发展

2022-08-23

第一篇:人才激励机制的发展

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人才发展的合力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会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的合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今后十年我国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到目前为止,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全部出台,转入全面实施阶段。

李源潮指出,重大人才工程是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现在我国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很好,要抓住机遇、有序展开,全面推进各项人才工程。要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适人才工程的目标任务,确保培养出事业发展、国家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对一些难点问题先行先试,推动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要探索建立人才工程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财政投入经费的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高效、廉洁。

李源潮指出,要完善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协调落实机制,加强工程的效用评价和经费使用监督。要调动地方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以工程实施带动地方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全国推进重大人才工程的合力。要加强对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宣传,进一步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第二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助推三甲转型发展

中共三甲街道工作委员会

今年以来,三甲街道人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委组织部、区人劳局等部门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人才强区”的战略部署,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面整合人才工作资源,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为促进三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着力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领导,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在各村、企业均确立了人才工作联络员,从而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办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加大宣传,形成重视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街道党工委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两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积极组织辖区内农村、企业人才工作者参加各种专题培训和参观学习,营造良好的“重人才、用人才”的工作环境,为吸引更多人才来我街道工作创造了条件;加大对突出社会工作典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如街道对获得区一星教师以上荣誉称号的老师分别给予每年600元至6000元的奖励,并在每年教师节

给予表彰奖励等,在全街道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搭好平台,形成增进人才交流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为辖区企业和人才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三甲街道商会、喷雾器协会的作用,每年年中、年末均召开交流会,增强不同行业人才、同行业人才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融洽感情、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经常邀请区经济职能部门举办创业创新政策培训会,为企业家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作政策培训讲解,并就当前经济发展难点、疑点问题开展交流,促进了人才与政府之间的交流。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优秀人才集聚力度

我们通过创新外出引才、就地引人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一是市场配置招人才。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市、区春季、夏季人才交流会、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综合性人才交流会等招聘活动,今年累计组织参加各种人才交流活动4场,达成聘用意向160余人次;充分发挥免费公共职介的作用,今年街道职业介绍窗口共为500多人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并为3600余人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二是主动出击引人才。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外出参与大型人才交流会,今年街道共组织4次28家企业到湖北省洪湖、麻城职校等地为企业招聘人才,共达成人才引进意向120余人。三是外借脑袋揽人才。以项目为载体,鼓励企业单位采取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顾问等方式引进人才。今年,街道开展的“校企合作深化年”活动,积极

为百达控股集团、欧森公司等联系合作对象研究落实合作项目,并从合作的高校直接引进企业所需人才,全街道今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2人;俱进汽摩配件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丰田公司研发团队担任技术顾问,为该公司进行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核心能力建设

一是突出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以建设学习型街道为契机,开设“机关大讲堂”,并深化和拓展“我来讲一课”学习教育活动,先后邀请了市委党校教授、黄岩政法系统领导等作提升执行力及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讲座,在机关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全面开展党员大轮训活动,把加强党性教育、政治理论指导与开展科技、经济、法律法规等教育相结合,全街道党员参训率达90%以上,切实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服务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村级干部选人、育人和用人工作的新机制,实施村级“年轻党员成长计划”,推行“两推一选三培养”模式(群众、组织两推,党员评选,学习、加压、联系三培养),街道党工委每年安排村级优秀年轻党员进行集中培训,鼓励与推荐优秀党员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各村结合实际,推出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群团组织负责人或治安、调解等管理岗位对村级优秀年轻党员进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了年轻党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后盾。

二是着力抓好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企业家到杭州万象集团、福州冠城大通机电有限公司等知名大型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提高了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免费为企业家提供知识更新服务,邀请福州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周小亮和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长宝为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理论与务实培训,并邀请台州福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专家为辖区内规模上企业家授课;每年均召开企业家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专家就企业管理和技改方面问题做专题讲座,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实施“素质提升计划”,运用浙大〃椒江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创新专用网站,全面推行“新三会一课”,组织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技能;结合“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免费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目前已培训员工6000多人,有力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

三是重视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突出抓好创业知识、岗位技能、实用技术等方面培训,今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040多人;多次邀请专家来我街道为种养殖户开展培训和实地示范,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今年共组织茭白种植等农业技术培训4次,实地示范、解决生产技术性困难达20多次;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农村学习培训上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各村远程教育设备和制度建设,并采取“菜单式”、“点播式”的教学方式,让群众根据需求进行“点菜”,鼓

励群众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学习各项科学实用技术;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成长,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牵头让街道种养大户、企业业主和农办技术人员与大学生村官结成3+1帮扶对子,不定期开展创业座谈,帮助解决创业难题。目前,街道7名大学生村官在三甲村承包了30多亩闲置土地,创办了一家生态养鸡场,产品销路、经济效益良好。

虽然我街道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对此,我们将以此次人才工作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添工作措施,力争使我街道的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三甲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被称为人才的世纪,人才资源已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第一资源”。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把优秀人才聚焦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战略任务。当代人才成长,具有生成的平等性、学习的终身性、回报的倍增性、数量的稀缺性、竞争的激烈性和能力的创

新性等特征。当前监狱工作面临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培养和造就监狱工作高素质优秀人才,是我们监狱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从监狱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努力构筑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全面确定推进监狱工作人才发展的工作方向,以形成人才充分涌现的大好局面,为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合理而有效的机制是人才充分涌现的原动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原有的人才发展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准确把握当代人才成长的特征,建立起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服务和领导的新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监狱工作人才队伍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管理型;二是技能型。管理型主要是基层分监区,监区和监狱领导岗位从事管教、政工和生产经营岗位的监狱民警;技能型是从事生产劳动技术管理或辅助岗位的民警和职工,既有分布在分监区、监区,也有分布在监狱领导岗位。从人才的成长层次来看,有基层、中间层和监狱管理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中间层是过度的塔架,监狱管理层是塔尖。三者之间具有依存性、递进性,是构筑监狱工作人才队伍成长的阶梯。然而,我们纵观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多年来选拔和培养体制,尚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一)重使用,轻培养

一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监狱民警,在监狱基层分监区工作3-5年以后,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周围环境就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工作热情也比较高,通过考核合格,如果能及时把他们放到基层重要的管理岗位或辅助管理岗位,必然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基层分监区民警配备呈年轻化态势,许多基层分监区主管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监狱中层管理机构和职数也逐步趋向精简,分监区主管民警只能在分监区这一层面交流,有的主管甚至一干十年八年,基层一般民警很少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监狱工作的封闭性,决定民警不可能与社会进行交流,一线民警配备职数少,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条件下工作,容易产生对基层工作的厌倦和疲劳情绪。除正常上班,每周轮休外,很少有其他时间从事学习和娱乐,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难以得到释放和发挥。大多数基层民警职工很少外出,没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处于一种封闭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人才标准模糊,激励措施少

监狱工作人才应当是按照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做出突出业绩的方为人才标准。但是,在监狱工作人才选拔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不注重工作实绩,而注重人际关系。衡量人才的标准发生偏斜,导致一些投机者,把眼睛只盯在领导身上,只为领导服务,不为群众服务,不择手段谋求个人升迁,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谋划工作中,而是用在揣摩领导的心思上,甚至有少数领导认为,跟自己走的近的人就是好人,反对自己的人就是坏人。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我们各级领导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用人制度上存在的弊端,给监狱工作的政治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人才的成长必须加以激励,激励机制应当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基础之上,使人才选拔有相对硬性的规定标准,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监狱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年来也只是在生产经营、监管改造、政治工作等方面制定了一些考核规范,但缺少科学性、准确性,多数工作领域无业绩测评标准,因而,衡量人才的标准十分模糊,能够运用科学的激励措施就更少。

(三)缺乏人才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尊重“人”,才能重视“才”,充分了解人才的心理需求、价值观的变化,为人才提供有效的服务。当前监狱工作中,一是没有营造人性化的发展环境。基层监狱民警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大的监狱单位民警可流动性还好,小单位民警几乎流动不起来,监狱为民警可提供的发展机会很少,民警的求新、求变意识自然不强,思维和工作方法只能停留在上级布置工作的固定模式上。二是人性化的社会环境较差。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看到管理层的领导是人才,而忽视了人才并不一定是领导。因此,形成唯领导是从,非领导不对的庸俗人才观,只求尊重领导,不求尊重人才,监狱工作人才享受不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三是没有人性化的生活环境。长期奋斗在监狱工作基层岗位上的许多优秀民警,象吴其祥同志那样不可谓不是人才,可是,当他们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能得到组织上主动帮助解决的并不很多,还有许

第四篇:淮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助推经济发展

近年来,淮阴区面对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千方百计吸引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成就高端人才,全力打造科学发展先导区,初步形成高新产业集群、高端人才荟萃的良好态势,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激发企业主体作用。淮阴区从企业需求入手,组织科技、人社等多部门挨门逐户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梳理技术难题,推动人才落户。上半年,共到近百户企业上门调研,梳理人才需求89条、科技项目需求64条。对此,该区人才办与科技部门带着企业主动出击,积极与一些研究方向、专业设置相近的高校、科研机构联系对接,让企业面对面地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寻求合作路径。目前,该区企业已与浙江大学、济南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创新了人才引进和智力使用模式。近两年,该区新引进30余名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工作,今年4月份,在济南大学一次性引进5名教授进企业工作,为5户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人才支撑。

以政策保障为切入点,创造良好人才环境。优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全年财政按不低于1000万元落实人才工作资金,大力夯实人才工作基础。优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启动实施企业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即用3年时间,引进创业领军人才10名、创新领军人才10名、创业创新急需人才100名。优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工作环境,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考核奖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以成就梦想为落脚点,激发人才潜在效能。始终把“事业留人”作为人才工作的上上之策,持续为高层次人才搭建成就创新创业梦想的舞台。先后规划建设了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软件园,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企业技术中心26个、院士工作站1个,打造重大项目、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园区“三位一体”的人才集聚和才能施展平台。今年以来,全区共为各类人才争取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省级科技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17项,有3个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有10个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目前,高层次人才对该区经济贡献率已达31.6%,人才资源日益成为淮阴区实现经济腾飞、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第五篇:创新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机制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1

温宿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创新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机制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中共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委员会

近年来,古勒阿瓦提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经济促党建”的原则,通过对不断创新党员队伍管理机制,造就了一支政治表现好、文化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在各行业具有一定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为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目前,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4个,党员690人(预备党员35人,贫困党员22人,流动党员4人,党员致富能手35人、致富带头人5人),农牧民党员528人,占党员总数的78%,其中女党员137人,占20%。同时,结合开展“天山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十个一”活动和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不断完善选拔培养作用机制,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发展工作

(一)把好党员发展关。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不断完善党员选拔培训机制,进一步深化发展党员“一推二考三公示”制度,坚持推行入党积极分子择优推选、考察培训和发展全程三公示制度,系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教育和培养环节,使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民主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一些难题,把真正优秀的群众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从源头上确保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008年发展党员35人,预备党员转正28名。

(二)把好村级干部任免关。乡党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村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把能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重要的选拔条件,把“谁能带领群众致富就选谁”作为任用原则,通过对软弱涣散、经济基础薄弱的后进村及时进行集中整顿,确保了各村“两委”班子高效运转。并积极创造条件,把优秀村后备干部选上村级领导岗位,做到“人尽其才”,避免备而不用。2008年10月,乡党委先后对软弱涣散的买力艾日克村、青铁木尔村、博斯坦村进行了集中整顿,从后备力量中选出了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了村“两委”班子中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力量和党员干部队伍。

(三)把好后备力量选拔培养关。结合我乡实际,积极探索在应往届大中专学毕业生、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村官”的培养方式和成长途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逐步加以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持续有力地推进提供人才储备。同时,深化完善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工程,对文化素质高、创业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农村青年、退伍军人和外出创业者等登记在册,并予以重点培养。目前,我乡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有120人,培养和选拔村级后备干部81名。

二、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近年来,古勒阿瓦提乡立足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以“三级联创”为抓手,以“三会一课”制度为核心内容,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这一目标,积极创设载体,拓展渠道,重点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等方面能力的培训,使他们成为促进农村改革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坚持教育与管理并举,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不断深化“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构建以基层组织建设“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机制,始终坚持每周组织一次党员政治学习,每月开好一次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议和党员大会,每季度组织党员上好一次党课等,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主要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加大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力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一个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头脑,尤其在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等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态度端正并做坚决斗争。

(二)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分级分类培训制度。乡党委结合村级规范化建设,竭力发挥乡党校这个主阵地作用,不断完善对“三老”人员、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后备干部等不同类型和象进行分级分类的培训机制。积极提倡和鼓励村级干部参加各类大中专学历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村级干部专题辅导班。同时组建“党员致富能手宣讲团”,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和稳定形势定期在全乡各村巡回宣讲,深入开展农村发展形势和稳定形势进行政策、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宣传,切实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三)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拓宽信息渠道。不断深化拓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站点为平台,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各种农村适用技术和文化知识培训,把他们培养成各种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种养能手和“田秀才”、“土专家”,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队伍日常行为

(一)不断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度。一是以《村级规范化实施细则》为主,认真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每位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明确职责,规范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二是健全约束机制,通过实行党员干部承诺、实绩考核公示、述职述廉、各类评议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使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减少各类矛盾的产生。

(二)以“民主议政”为载体,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不断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在事关土地、村帐财物收支和人事等重大事项上,采取一事一议原则,定期组织党员议事、村财政务公开和村民代表议政活动,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的途径和程序,保障群众对村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三)不断健全完善和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巩固和扩大深化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对党员推荐发展、作用发挥、监督管理、教育培养和考核评议等环节与分步发展、分岗竞职、分类管理、分块培养和分级考核加以系统整合。同时,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原则方针,不断深化完善党员干部谈话诫勉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农村党员百分制考核”和“不合格党员日常处置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不断完善激励关怀保障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队伍工作潜能。

一是本着“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干部的精神,按照先“两委”负责人、后其它村干部,先现任、后离任的原则逐步兑现村干部待遇,建立完善村干部“老有所养”的关怀机制。二是健全贫困党员“难有所帮”的帮扶机制。一方面分类型救助,突出针对性。通过帮扶一笔启动资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联系一个就业岗位等措施,积极开展生产救助,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能力。一方面实施一体化救助,体现实效性。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在落实社会救济、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农村低保、再就业培训等有关政策时,适当向生活困难党员倾斜,使党内帮扶与社会救助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贫困党员社会大救助长效机制。三是大力表彰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把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和各类先进评比相挂钩,激励广大村干部踏实工作,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结合“天山先锋”活动,在村党支部大力宣传优秀村党员干部的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感召、示范和带动作用。

古勒阿瓦提乡在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机制上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与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一定要借这次组织工作会议的东风,对照先进找差距,抓好落实上台阶,努力把工作做好做实,从而推动我乡基层组织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上一篇:如何代理中高端白酒下一篇: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