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报告单范文

2022-06-17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献检索报告单范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文献检索报告单范文

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信息检索 检索报告

级 专业 班

说 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定检索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 中文数据库:CNKI系列资源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

2. 外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 3. 搜索引擎:读秀、google、百度等。

4. 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二、条目解释

1. “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 2. “检索词”:列出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 “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以及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如:题名=汽车 and 尾气 and 排放and 控制。请注意各数据库检索式不一定相同。 4. 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只需列出5条最相关的,不足5条请注明原因),注:中外文数据库列出题名、作者、出处、摘要;专利列出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和摘要;搜索引擎列出标题、网址、摘要。

三、其它要求

检索课题概况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 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2、分析研究课题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征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引发了企业系列变革。

如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 2.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 3.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_从CAD到Intranet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进行相关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 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 2)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3) 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4) 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5) 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 6) 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 3.2 检索词

1) 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管理 2) 信息技术 and 企业

3) 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影响

4、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1 检索工具 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1.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1.2 检索年限 2000.1.1——2015.3 4.1.3 检索结果

1 .赵良才 辅助工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2 .李德庆 计算机辅助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 3 .刘昭东 信息与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4 .李正男 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4.2 检索工具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2.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2.2 检索年限 2000.1.1——2010.5.1 4.2.3 检索步骤与结果 ......

5、检索结果评价 本次检索采用4个中文数据库、3个网络搜索引擎、1个外文数据库,查找到的信息有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内容完整,且都是近十年的最新材料,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检索,不仅查找了课题相关信息,也发现了一些课题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检索结果良好。

6、综述

本次检索获得了20个检索结果,文章1《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_黄红梅_4典型案例分析_52_57》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从管理技术方法、管理组织模式、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职能五个方面详细展开,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体现于优化的管理技术方法、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教练式的管理行为、柔性的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职能,并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研究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的管理组织模式;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数字化的战略管理,构建了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底层支撑框架、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制约要素互动解析模型、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刺激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综合模型。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及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理论和模型研究,设想了一种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管理模式: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认为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 文章采用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长春第一光学精密仪器厂、长春机械印刷厂作为案例,对其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图文并茂地展现信息技术对管理影响的现状。

文章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_左美云》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从CAD到Intranet。

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由此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和许多新概念 、新理论 、新方法 ,也出现一系列常在媒体上争奇斗妍的缩略语 :CAD 、CAPP 、CAM 、OA 、M IS 、 DS S 、 ES 、N C 、 M RPII 、 PLC 、FM S 、C IM S 、 In-tranet 、Internet 等等 。那么 ,这些概念或词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图 1)勾画出这其间的相互关系 ,并扼要地阐述其内容和关系 。

文章3《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_模型及应用_林丹明》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应用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状况有较好的相关性。至此,我们初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企业纵向边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 动”这一问题给出了理论上的回答。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不仅企业,它的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都会受到影响,它们也会通过调整边界以适应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纵向边界变动就不一定能保持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使模型的分析和结论更完善,是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从CAD 到 Intranet ,无不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巨大影响 。当然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概念和系统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 ,也未必就穷尽了其中内在联系,本文只是试图通过层次分析 ,使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至于 CIMS 、Intranet 在欧美国家也属最先进系统,在我国则是试点阶段 。我们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影响的全貌 ,有助于把握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 。

第二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课题名称: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〇一二年五月

检索范围:

1. 时间:2008—2012 2. 文种:中、英

3. 文献类型:期刊、专利、标准、会议论文

4. 检索词: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安全(security)

检索工具: 1. 维普数据库 2. 清华数据库 3. 万方数据库 4. SPRINGER 5. EBSCO 6. EI 7. /

第三篇:文献检索报告:

多用户多方式随机交通分配模型的优化

(2008级经管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刘金行)

1. 摘要:

为了实现交通网络混合交通流随机平衡分配,分析了广义费用下多用户多方式的路径选择机理与网络平衡条件及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多方式对路径选择的影响特征,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条件的随机混合交通平衡分配模型,并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与唯一性。

自1956年Backman提出等价的交通流分配模型以后,对交通网络平衡模型的深入研究就越来越成为交通网络平衡配流的热点,所建立的模型也越来越客观。传统的路径选择行为假设网络上只有一种车种,或认为网络上所有出行者在选择路径时所遵守的准则是一样的;而现实中的交通网络是一个高度混合的网络,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存在,对于每个出行者,其出行路径选择的依据也不一样。如有的出行者由于安装有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其能够很准确地知道网络上的交通阻抗,这些用户在选择路径时始终是选择最短的出行路径;而对于没有使用ATIS的用户,其是按照经验随机地进行路径选择的。当考虑实际交通网络上存在多种交通方式情况时,交通网络平衡状态必然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中的交通网络。文献分析了在信息条件下两种准则的配流问题,其中的核心假设就是认为使用ATIS的用户按照确定的用户最优配流原则分配流量,而未使用ATIS的用户按照随机配流原则分配流量。本文认为无论是网络上的用户使用ATIS还是未使用ATIS,他们都不能够准确地知道网络上的交通状况。当然使用ATIS的用户对网络交通信息的掌握程度比未使用ATIS的用户高,其在路径选择时也会更加精确。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将网络上的用户种类分成两种类型,并且进一步考虑这两种用户分别使用公共交通方式与使用私人交通方式时的情形,建立相应的随机混合交通配流模型。

2. 关键词:交通网络;信息条件;多用户多方式;交通分配

Key words:traf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onditions;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trafficassignmen

3. 检索过程及路径:

概念的界定:交通信息系统、交通方式、随机分配

3.1 书库查询:

1.王英杰等编著《交通GIS及其在ITS中的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10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W432

2. 邵春福主编《交通规划原理》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4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S325

3.毛保华等编著《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0301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3

4.陆化普编著《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3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L844

5.陆化普, 石京编著《交通规划习题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44/L844

6.王殿海主编《交通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8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W142

7.高自友, 任华玲著《城市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G218

8.朱顺应《交通流参数及交通事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5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Z878

3.2中文数据库检索:

3.2.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2009):

篇名/关键词/摘要: 交通信息系统,命中408篇;

交通方式,命中254篇;

随机分配,命中47篇。

(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KNS4.0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3.2.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2009):

篇名/关键词/摘要:交通信息系统,命中112篇;

交通方式,命中427篇;

随机分配,命中83篇。(维普资讯)

3.2.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009):

中文题名:交通信息系统,命中118篇;

交通方式,命中28篇;

随机分配,命中3篇。

3.2.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009):

中文题名、关键词:交通信息系统,命中2篇;

交通方式,命中1篇;

随机分配,命中2篇。

3.2.5部分检索文献(论文):

优秀硕士论文:

1. 浅谈交通方式构成与交通衔接设施规划的关系王蓉蓉; 袁振洲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6-07-05

2.巢式Logit模型在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中的应用刘振; 周溪召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10-24

3.基于生态交通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研究管菊香武汉理工大学2008-05-14

博士学位论文:

1. 城市形态、交通模式和居民出行方式研究李海峰东南大学2007-03-06

2. 多信息融合的城市交通监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曾锐利天津大学2008-11-19

报刊文章:

1. 周华,陶志兴 从交通方式结构探讨福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福州市规划院交通所;2008-07-16

2.葛亮,王炜,邓卫,王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2004,(08)

3.李亚军,杨忠振.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结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陆化普,殷亚峰. 规划理论的非集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 1996,(01)

5.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 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01)

6.项贻强,王福建,朱兴一. 生态交通的理念及策略研究[J]华东公路, 2005,(04)

7.贾洪飞,隽志才,张枭雄,倪安宁. 高速公路后评价油耗指标的确定与对比[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2)

8.吕慎,田锋,李旭宏. 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发展模式研究——应用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组合评判法[J]土木工程学报, 2003,(01)

9.王正,刘安,郑萍. 广义Logit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

10陆化普,王建伟,张鹏. 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3.3 外文查询:

3.3.1网络GOOGLE学术 搜索:

标题、英语、pdf――

traffic network:英文 网页中,约有 8,770 项符合 在标题: traffic network 的查询结果

information conditions:英文 网页中,约有 1,830 项符合 在标题: information conditions 的查询结果

multi-user and multi-mode:约有 724 项符合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的查询结果

3.3.2数据库Springer link搜索:

关键词(期刊文章以及图书章节)——

traffic network:共 24,481 条

information conditions:共 436,059 条

multi-user and multi-mode:共 38 条

3.3.3部分期刊论文:

1.Enabling Components for Multi-Standard Software Radio Base Stations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Volume 13, Numbers 1-2 / 2000年5月

2.Project-drive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support for virtual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Volume 17, Number

6 / 2006年12月

3.Challenges of Higher Speed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Ahmad BahaiThe International Serie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Wireless Multimedia Network Technologies

第四篇:科技文献检索报告

姓名:XXX 学号:XXXX XXXX XXXX 班级 :XX机械X班 手机:XXX XXXX XXXX 检索主题:减震降噪技术

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方法:用高级检索,主题词:减振降噪 关键词:减少振动,降低噪音 相与

检索结果:530篇,其中关于减振降噪的应用的114篇;减振降噪研究创新的220篇;其余为减振降噪技术发展的相关的其它技术和方法等。

文献综述

1 减振降噪技术的发展史

与节能、再制造、混合动力和不断更新的排放标准相比,减振降噪似乎算不上行业热衷的词汇。在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关于振动与噪声问题的研究历程与进展也不像其他热门技术一样备受瞩目。然而,减振降噪研究的技术含量和重要程度并不亚于其他任何一项研究。未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行业新标准的陆续出台,减振降噪研究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3]。

减振降噪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阶段[4-7]: (1) 从振动源研究到液压隔振:在工程机械领域,振动与噪声息息相关,机械振动往往被看作是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汽车等工业行业中,有关振动和噪声的研究往往也是同时进行的,国际通称“NHV”就由此而来。具体来讲,NHV是指Noise(噪声)、Harshness(声振粗糙度)和Vibration(振动),按其引申观点,汽车被看做一个由激励源(发动机、变速器等)、振动传递器(由悬挂系统和连接件组成)和噪声发射器(车身)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模型成为其他机械设备尤其是工程机械振动与噪声研究的科学基础之一。

首先来看振动。作为一种常见现象,工程机械中的振动不仅容易破坏工程机械结构的强度,引起结构噪声,还会恶化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人易疲劳、注意力减弱,容易出现误动作,引起技术事故。因此对工程机械进行振动分析,找出工程机械中振动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962年,Richard Rasmussen获得了液压隔振器的专利,从此液压隔振器开始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液压隔振器抗冲击能力强于橡胶隔振系统,能够大幅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另外,液压隔振器的刚度比较容易调节。相比于橡胶隔振系统,液压隔振器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它能满足汽车不同的隔振降噪要求:在低频大振幅时有较大的阻尼,可有效衰减汽车的振动;在高频小振幅时又具有较低的动刚度,可以降低车内噪声。目前,汽车用液压隔振器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其结构趋向复杂,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随着技术的完善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液压隔振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前景也值得期待。 (2)降噪、消声与配套件升级

振动研究与减振方法的开拓为噪声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在噪声的控制和治理方面,就与振动的控制和治理有相似之处。一般来说,声学系统是由声源、传声途径和接受者这3个基本环节组成的。因此降噪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在声源处抑制噪声,根据噪声发生机理,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它的产生条件,降低声源辐射的声能;在传声途径中控制噪声,由于条件限制,从声源上降低噪声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可以通过全部或部分隔绝噪声源的办法,达到降噪的目的;在不可能采取以上两种措施,或采取以上措施后,仍不能达到允许的噪声限值时,应考虑对噪声接受者采取保护措施。由于在工程机械的噪声控制中,很难对噪声接受者即工程机械驾驶员采取措施,因此只能从声源和传声途径上加以控制。

对于液压装置来说,高噪声无疑将严重影响作业效率,甚至会降低设备性能,缩短元件寿命。因此,随着高压液压设备高速发展,相应的降噪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液压噪声的形成较为复杂,很难借助外部降噪系统予以控制,需要通过对设计和工艺的优化来完成降噪任务。目前,我国在此研究领域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传动系统的噪声来源于变速齿轮啮合引起的振动和传动轴旋转振动。除对变速器和传动轴的设计进行改进外,还可在底盘、发动机、变速器与减速器间配置橡胶隔振垫,完成柔性连接。在车体噪声的控制中,应用最多的是隔声与隔振方法,在车体设计中综合运用隔声板、隔声罩和隔振器,可以很好地降低工程机械在进行复杂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2 减振降噪技术的现状

减振降噪技术在汽车,机械等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如下。

2.1减振技术

我国工程机械的振动源及传递途径研究是伴随着行业市场化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一般工程机械振动源及传递途径如下:

发动机激励及传递途径:

路面激励及传递途径:

针对工程机械基本的振动源和传递途径,目前不少行之有效的减小和控制振动的方法已被掌握,大致可归为三大类: 2.1.1减小扰动

减小或消除振动源的激励,如改善内部平衡,改进和提高制造质量,对具有较大辐射表面的薄壁结构采取必要的阻尼措施等; 2.1.2防止共振

防止或减小设备、结构对振动的响应,如改变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改变振动系统的扰动频率,装设辅助性的质量弹簧系统,增加阻尼以增加能量逸散,降低共振振幅等; 2.1.3采取隔振措施

减小或隔离振动的传递,涉及到对结构振动传递特性的分析和改进,使之对振动噪声具有明显的衰减作用,如采用质量阻尼减振器、共振腔消声器等。

目前,隔振技术已经得到较为成熟的应用,橡胶隔振垫作为重要的隔振手段之一,更是被广泛安装在各类工程机械的减振系统中。橡胶隔振垫具有很多优点:隔振效果显著;形状不受限制,各方向的刚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具有空间弹簧特性,能承受多向载荷;利用内摩擦产生的阻尼,能较好地吸收振动和冲击能量,所以兼有弹簧和阻尼器两种作用;容易与金属牢固的黏结在一起,大大简化了固定和支撑结构;此外,橡胶隔振垫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合成批生产。

随着人们对工程机械操作舒适性和平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纯橡胶块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具有附加质量的橡胶隔振器和液压隔振器被开发出来。附加质量的橡胶隔振器是利用附加质量吸收发动机的振动,采用的是动力吸振器原理;液压隔振器则是利用液压阻尼来增加隔振器的阻尼[8-10]。 2.2降噪技术

经过探索实践,许多工程机械噪声控制技术已被研发出来,总体可归结为吸声法、隔声法和消声法三大类。 2.2.1吸声法

任何有限空间内,噪声都是由直达声和反射声两部分组成的,这是吸声法的科学基础之一。如果在噪声源周围的有限空间内布置一些吸收声能的装置,就可降低声源周围壁面反射回来的声能,达到降噪目的。采用吸声手段改善噪声环境时,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采用吸声材料,二是采用吸声结构。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多孔吸声材料,包括玻璃棉、棉麻植物纤维、泡沫铝以及陶土吸声砖等。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噪声,对低频声的吸声性能一般较差。因此很多情况下,往往采用共振吸声结构解决低频声的吸收问题。较为常用的吸声结构有空气层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和板共振吸声结构等。 2.2.2隔声法

隔声法是现代噪声控制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使声能在传播途径中受到阻挡而不能直接通过的措施,称为隔声。许多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从噪声源上进行处理,这时可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措施来降低噪声。根据形状的不同,隔声构件可以分为隔声墙与隔声罩等,其中隔声罩是工程机械应用较多的配置,常用于发动机和驾驶室的噪声隔离,它通常是兼有隔声、吸声、阻尼、隔振和通风、消声等功能的综合结构体。 2.2.3消声法

消声法是通过某种降低气流噪声的装置,在允许气流顺利通过的同时,有效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因此,凡是以气流噪声为主的噪声控制问题,均可在进、排气口安装消声设备来降低噪声,这种消声设备通常称为消声器。消声器的种类和结构形式多样,根据消声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常用的消声器主要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性消声器[11]。

3 减振降噪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减振降噪技术未来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减振降噪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理想状态是在拥有一套独立研发体系的同时,深入到配套件和整机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去,运用发散思维,引入多学科研究方法,综合各种手段完成研发、应用与实践。面对新标准的出台,怀有建立大型跨国集团宏愿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应抓紧拿起减振降噪研究这支重要的画笔,及早勾勒出向国际先进技术迈进的蓝图[12]。 参考文献

[1]. 马亚宁. 上海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的新成果 [M].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所,2007; [2].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 余志生. 汽车理论(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余晓晖,减振降噪技术发展,期刊,第20期,2008;

[5]. 王欣,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减振技术应用,期刊,第22期,2009;

[6]. 付亮; 于立娟; 陈幽君; 秦雯 ,2012-2013年减振降噪发展趋势综述,期刊, 2013-02-15. [7]. 余晓晖,许志远. 降噪方法讨论[J]. 2008(2). [8]. 余晓晖. 减振应用区域[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2008(12). [9]. 赵慧玲. 减振降噪技术方法[J].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

[10]. 魏亮,伍国锐.减振降噪安全探讨[J].现代机械科技,2009,39(4): [11]. 林振辉. 减振降噪技术应用的影响. 中国记者,2007(6)

第五篇:文献检索实践报告

还要有金币才行呢

检索课题: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研究

检索工具一: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途径:

1、 分析课题,提取概念:

农业保险 补贴 福利研究

2、 选取合适的检索词:

农业保险 补贴 福利研究

3、 构造检索式

农业保险*补贴*福利研究

4、 检索字段-----题名

检索式:农业保险*补贴*福利研究 命中结果:1 检索结果:

1、 孙香玉.博士.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研究及参保方式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8

检索工具二:PQDT 检索途径:

1、 检索词的选择

根据前面查到的文献,得到相关的英文检索词

Crop Insurance ,Budget Subsidy ,Social Welfare

2、 检索式:Crop Insurance *Budget Subsidy *Social Welfare

3、 检索字段:Index Terms(keywords) 命中结果:0 修正检索策略:检索式改为“Crop Insurance” 命中结果:5 检索结果:(选取其中两条)

2、Deal, John L .Ph.D.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ederally subsidized crop insurance and soil erosion【D】.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04, 176 pages

3、Zhu, Ying, Ph.D. Modeling Dependence in the Design of Crop Insurance Contracts【D】.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10, 152 pages

检索工具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检索途径:

1、 检索字段:题名

检索式:农业保险*补贴*福利研究 命中结果:1 检索结果:

4、王成丽.硕士.不同补贴方式下农业保险的福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60页

上一篇:塔吊防台风措施范文下一篇:唐朝的历史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