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

2022-08-25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设计程序与方法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第一课 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

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时)

(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

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 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你能不能找出一种安全的渡河方法呢?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 〖展示步骤〗

①两个妖怪先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②再两个妖怪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③两个和尚过河,一个妖怪和一个和尚回来; ④两个和尚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⑤两个妖怪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⑥两个妖怪过河。

【Flash动画展示】通过讨论和动画展示,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二)【课件展示】算法的概念:

1、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算法,只是没意识到罢了。如: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

2、在数学中,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小试身手】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由具体数学问题解决一类数学问题的算

法.下面看一个例子:(要求学生自己考虑并写出具体的算法)

鸡兔同笼问题。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现在只知道里面一共有17个头,48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试设计一个求解的算法。

【设计意图】求解鸡兔的问题简单直观,却包含着深刻的算法思想。应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鸡兔同笼问题。

第一步:设有小鸡x只,小兔y只,则有

第二步:将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两边乘-2加到第二个方程中去,得到 ,得到y=7; 第三步:将y=7代入(1)得x=10。

【变一变】在笼中有鸡、兔若干,已知有头a个,有脚b只,求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师生合作】老师带领学生共同书写规范的算法的具体步骤,最后引出算法使用的范围: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重复使用。

(三)【课件展示】算法的基本特征

①有穷性 ②确定性 ③不唯一性 ④有效性(逻辑性)

1、有穷性:一个算法应该包含有限个操作步骤,而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个步骤都应该是明确无误的,不能含义模糊,使执行者无所适从。

3、有零个或者多个输入,有一个或者多个输出

4、有效性:算法中的每一步都应该能有效地执行,执行算法最后应该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教学总结】

1、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看似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比较轻松的接受了生活算法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了计算机算法的概念。

2、课堂教学的效益取决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了多少,能否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节课的设计突出讲与练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引出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的思考,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如何优化算法,找到算法的形式和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还尚需探讨。

第二篇:“模式化”方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通过对中医药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针对学生程序编写的困难、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学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受“模式”这一概念的启发,创新地提出了将“模式化”教学方法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使抽象的程序设计变得有章可循。结果表明:将“模式化”方法运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轻松、快捷的掌握了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还提升了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创新实践。

关键词:模式化 C语言程序设计 中医药院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00-02

2009年医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医药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纲要文件,提出2+X的课程设置体系,其中“2”代表大学计算机基础(医药类) 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1]。目前,大多数高校程序设计基础课开设为《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是一门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但由于C语言中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语法规则繁多,因此不少初学者感到学习困难、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轻松快速的入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学中需要思考、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我校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与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例如医院信息管理、远程医疗、智能仪器设备、计算机医疗仿真等,都离不开程序设计技术的支持。可见,程序设计技术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旨在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其更深入、灵活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行业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本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枯燥,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无法快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加之中医药院校大部分专业属于文、理生兼招的专业,考生生源的数学功底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理工科院校而言较差,而C语程序设计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这为教师的授课带来很大的阻力;此外,部分医药类专业的学生采用“背书式”的方式来学习程序设计,将概念、例题等背诵记忆下来,而并非真正理解,从而导致“上课能听懂,练习不会做”的现象比比皆是;还有部分学生片面的认为编程是程序员的事情,跟他们所学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工作就业没什么直接或必然联系,因此重视程度不高,也缺乏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如下研究与实践尝试,以促进中医药院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效果的改善。

2 “模式化”理论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程序的简单算法,语句基础,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构造数据类型,文件等。我校开设该课程的课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学时,实验课时24学时。由于课时极其有限,为了更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且能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所有知识点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故我校选取了最为基础、易于掌握的部分内容进行课堂讲授,包括:程序的简单算法,语句基础,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如何将各章节零散的知识点关联在一起,来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以实现某一功能需求,是本课程理论教学的核心,而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关键。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受到“模式”这一概念的启发,笔者经过教学观察和研究发现:将“模式化”方法运用于程序设计的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更清晰、便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而尽量减少学生对于程序编写感觉无从下手的状态出现。

2.1 宏观上分析问题,设计程序

面对一个编程需求(即题目要求),首先要学会分析问题:即看懂题目意思。仔细研读并分析编程需求中的每一句话,从宏观上明确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各个问题采用何种程序设计结构,解决各个问题的关键点或关键步骤是什么。宏观分析阶段,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N-S图等方法将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进行描述,即算法描述。宏观分析“模式化”为表1宏观分析“模式化”表。

说明:表1中的第三列关于“程序设计结构”的确定,需要根据待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C语言句型。若为有条件执行,则采用选择结构,其中单分支结构选用if句型,双分支选用if…else…句型,多分支选择if…else if…else if…else…句型或switch句型;若为反复执行,则采用循环结构,其中明确循环次数多选择for句型,明确条件限制多选择while或do…while句型;若编程需求中涉及到多个待解决的问题或功能较复杂,在分析时可以功能模块的细化,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子功能模块,则采用函数解决。

2.2 微观上解决问题,编写程序

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作简要描述后(即填写好表1的内容),接着进行微观上的程序编写。笔者根据“一个简单C语言程序的结构,分为预处理命令和主函数两部分”这一特点,将微观程序设计模板设计如表2微观程序设计模板。

说明:表2中的预处理部分通常包含三类语句的书写,若用到C语言系统所提供的库函数通常要书写包含头文件语句(例如,要使用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需包含头文件#include,要使用数学函数需包含头文件#include,要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需包含头文件#include);若程序中不涉及到宏定义则宏定义语句可以省略不写;若程序中不涉及到子函数的定义则函数声明语句可以省略不写,同时子函数实现部分也可以省略不写。

按照微观程序设计模板设计好后,学生最终只需按照C语言语法格式的要求将模板中每一部分或步骤“翻译”(即转化)成C语言的语句,即可完成程序的编写。在Visual C++6.0的开发环境下将编写好的文件保存为后缀名为.C的源文件,经过编译、链接、运行,验证程序设计的结果。

2.3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分析

编程需求:打印出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53=13+53+33。

建立水仙花数宏观分析模块化表。(见表3)

建立水仙花数微观程序设计模板。(见表4)

将水仙花数微观程序设计模板转化为C语言的源程序,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main()

{

int n,gw,sw,bw;

for(n=100;n<=999;n++)

{

gw=n%10; //分离出数n的个位

sw=n/10%10; //分离出数n的十位

bw=n/100; //分离出数n的百位

if(n==gw*gw*gw+sw*sw*sw+bw*bw*bw) //满足水仙花数的条件判断

printf("%-5d",n);

}

}

3 结语

笔者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观察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将“模式化”教学方法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再不会感觉程序编写无从下手或是深不可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轻松、快捷的掌握了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

[2] 罗铁清,杨连初.C语言程序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 曲蕴慧.医学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3(19):214.

[4] 刘鹏.医学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2012(5):118.

第三篇: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与案例(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

科学技能: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分离出来的物质就是盐。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火柴、滴管、小烧杯(含盐水)、烧杯(清水)、放大镜、白纸、药匙、食盐盒、毛巾、筷子(每组各一份) 教师材料:一杯饱和的盐水溶液(125毫升)、清水(50毫升)、药匙、食盐、笔 【教学建议】

1.为使加热分离实验更为简便快捷,可以用汤勺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2.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灯,所以应在课前或课内对酒精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作详细的讲解。

3.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白色物质是不是食盐有些困难,建议用近距离的放大照片进行比较。

4.在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盐与水时,当水快蒸发完时,蒸发皿的盐粒会四溅,很不安全。建议用一种透明的安全罩罩在蒸发皿的上方。

【教学过程】

一、加水使杯底的盐溶解了

1.教师出示一杯已饱和的盐水。

师导:这是一杯盐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别吗?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看谁想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师生交流采用加水的方法。

4.学生上台演示。

二、盐水蒸发后留下了白色物质。 1.师导:(出示已溶解的盐水)水是会蒸发的,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完了,原来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

2.师导:同学们的猜想很不错,但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有办法证明盐是不是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4.小组内活动,用筷子沾一点浓盐水涂在手指上,轻轻吹气,加快水的蒸发。观察手指上盐水的变化。

5.采用加热的方法。

师导:对,给盐水加热加快它的蒸发,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加热的材料。(师介绍材料)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盐水加热吗?你准备怎么做?

6.师导: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么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请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

(提示:加热后勿碰;盐水未完全干,熄灭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

7.酒精灯的使用:( 师示范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学生上台演示)

8.学生分组实验。

三、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盐吗

1.师导:同学们都差不多完成了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盐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蒸发皿上留下了白色的盐)

2.师导:你怎么能确定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或许盐水加热后变成了另一种白色的物质呢?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它就是盐呢?(比较)

3.师导:对!拿它和生活中的盐比较一下!为了方便研究,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盐、放大镜。同学们可以用药匙把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取到白纸上,和盐比较一下是否相同。请各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师导:从外部特征看,白色物质和盐很相像,那它是否具有盐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呢?同学们想试一试吗?

5.师导:请同学们把白纸上的白色物质放入烧杯中搅拌几下,看它是否溶解了?

6.结论:白色颗粒外观和盐一样,又能溶于水,它肯定就是盐了。现在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四、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

1.师导: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播放海水变成盐的幻灯片)

2.师导:对呀,说起海水中的盐,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听吗?如果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5亿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特别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外面,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五、了解更多溶液的分离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课外自制一杯糖溶液或味精溶液,并能用加热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

(板书设计)

问题

方法 结论

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 加热 不会

第四篇:审计程序与方法

公安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审计程序

(一)接受政治处委托,制定审计方案。

(二)提前三天下发审计通知书,明确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人员,被审计领导按照要求写出述职报告。

(三)进驻被审计单位,召开审前会议,签订会计资料承诺书,张贴审计公告,公安网公布审计信息。

(四)审计报告送委托单位之前,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意见,10个工作日提出书面异议。

(五)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经复核和审批后,由审计科向政治处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同时抄送相关局领导、局纪委等部门。

(六)被审计单位应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1个月内审计科,审计科适时进行后续检查。

(七)各审计组整理审计资料,装订归档。

二、审计方法

公安审计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获取审计工作证据

为达到审计目的,公安审计人员必须首先通过各种方法,取得说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实际状况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表明已查实的事实,但它本身不能说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二)鉴定审计证据

为说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必须对照一定的评价尺度,即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制度等审计依据,将审计证据与审计依据进行比较,对审计证据进行鉴定分析。

(三)形成审计结论和决定

在获取审计证据,对照审计依据进行比较后,才能得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并形成书面的材料。

第五篇:监理工作例行程序与方法

监理工作例行程序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监理工作

1、发布开工令;

2、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3、审批承包人的工程进度计划;

4、审批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

5、检验承包人的进场材料;

6、审批承包人的标准试验;

7、检查承包人的保险及担保,支付动员预付款;

8、审查承包人的机械设备;

9、验收承包人的施工定线;

10、验收承包人的测定的地面线;

11、审批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计划;

12、保证按期开工的有关施工准备工作。 (二)工程质量监理

1、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 (1) 开工报告;

(2) 工序自检报告(对每道工序完工后首先进行自检) (3) 工序检查认可; (4) 中间交工报告; (5) 中间交工证书; (6) 中间计量。

2、现场质量控制

(1) 把好测量关 (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基准高程,并对承包人的控制测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认可);

(2) 严把试验关 (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验收试验); (3) 现场把关 (对承包人的各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机械、配合比等进行全方位的巡视、全过程的旁站、全环节的检查);

(4) 严肃处理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对工程质量存在着技术规范不允许的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应按照合同条件和“规范”进行处理。该停工的停工,该返工的返工,决不迁就、含糊。

(三) 工程进度监理

1、进度计划的编制 (总体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月(季)度进度计划、关键工程进度计划);

1

监理工作例行程序与方法

2、进度计划的审批;

3、进度计划的检查(每月进度检查记录、每月工程进度报告、进度控制图表等);

4、进度计划的调整(进度符合计划、进度计划的调整、加快工程进度、进度计划的延期、进度计划的延误等)。

(四) 工程费用的监理

1、工程量清单(清单的数量、使用等)

2、工程计量: (1) 计量范围; (2) 计量方式;

(3) 工程计量的程序及主要文件: a、计量通知或申请; b、填写中间计量表

c、主要文件──《中间计量表》、《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检验申请批复单》、《工程质量检验表及质量评定意见》、《工程变更令》、《中间交工证书》等。

3、工程支付

(1) 前期支付(动员预付款、履约保函、保险); (2) 中间支付:

a、工程款(监理工程师必须对《中间计量表》审查无误后签发《中间交工证书》);

b、暂定金; c、计日工;

d、材料设备预付款; e、工程变更; f、保留金; g、索赔; h、价格调整; I、迟付款利息;

J、对指定分包人支付; K、合同终止后支付; L、工程交工支付等。 (3) 最终支付: a、最终支付申请;

2

监理工作例行程序与方法

b、最终支付申请的审定; c、签发最终支付证书。 (五) 合同管理

1、工程变更的受理程序 (意向通知、资料搜集、费用评估、协商价格、签发《工程变更令》);

2、工程延期受理程序 (1) 延期的主要类型; (2) 临时延期;

(3) 受理程序──收集资料、作好记录、审查承包人延期申请、延期评估、审查报告、确定延期。

3、工程索赔的受理程序、收集资料、作好记录、审查承包人索赔申请、延期评估、审查报告、确定索赔。

(六) 交工及缺陷责任期的监理

1、签发交工证书的必要条件 (1) 承包人书面申请; (2) 工程确实完成; (3) 工程检验合格; (4) 现场清理完毕; (5) 交工资料。

2、交工证书的签发程序 (1) 成立交工验收小组; (2) 对交工申请进行复查; (3) 现场检查与评估; (4) 交工验收意见; (5) 签发交工证书。

施工监理的方法: (一) 书面指令

1、开工通知;

2、修改进度计划的指令;

3、暂时停工和复工的指令;

4、停止和恢复支付的指令;

5、会议通知;

6、其他有关规定的指示。

3

监理工作例行程序与方法

(二) 工地会议

1、第一次工地会议及工地例会;

2、工地协调会;

3、专题会议;

4、邀见承包商。 (三) 其他

1、监理记录及资料管理

2、旁站监理。

4

上一篇:四季度安全工作措施下一篇:烧结厂检修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