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022-10-2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20年来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到4%-5%[1]。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自我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 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 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了解。而能否及时准确地记录及分析血糖监测结果, 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糖尿病疾病的控制与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14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的调查分析, 了解社区糖尿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中存在的误区, 并针对误区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10月来我院糖尿病门诊就医的糖尿病患者14 4例, 均符合W HO诊断标准, 其中男84例, 女60例, 年龄32-82岁。糖尿病病程1-18年。购买血糖仪的时间最短为2个月, 半年以下占13.9%, 3年以上占53.5%。144例糖尿病患者中, 采用胰岛素治疗78例, 占54.2%, 口服降糖药物35例, 占24.3%, 饮食控制+运动2 5例, 占1 7.4%, 单纯饮食控制6例, 占4.2%。

1.2 方法

根据社区糖尿病患者在院外血糖监测的方法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阅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分为基本内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血糖监测的方法。基本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和治疗方法等。专业知识包括: (1) 监测血糖的频率; (2) 血糖结果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3) 血糖控制目标知晓程度; (4) 是否知晓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5) 是否知晓血糖高于控制目标的处理方法。血糖监测方法的评价是患者或家属现场操作, 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分析。问卷由患者、家属及门诊糖尿病专科护士共同完成, 共发放调查问卷152份, 回收有效问卷144份, 问卷有效率为94.7%。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存在问题进行相关技巧及知识的指导, 3个月后再次检查患者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采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调查发现, 144例患者获得血糖仪使用方法的途径中, 98例患者 (68.1%) 是通过医务人员讲解获得血糖仪使用方法, 23例患者 (16.0%) 通过售货人员讲解获得的, 8例患者 (5.5%) 通过厂家人员讲解知道血糖仪使用方法的, 15例患者 (10.4%) 通过自看说明书获得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监测操作情况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干预前患者对血糖监测重要性知晓率为68.1% (98例) , 干预后知晓率达100% (144例) ;患者对监测血糖的频率干预前仅有59例 (41.0%) 掌握, 干预后有130例 (90.3%) 掌握;血糖结果记录干预前有63例 (43.8%) 每次及时记录, 干预后144例 (100%) 均能及时准确记录血糖结果;血糖控制目标干预前有76例 (52.8%) 知晓, 干预后144例 (100%) 知晓;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干预前78例 (54.2%) 知晓, 干预后144例 (100%) 知晓;血糖高于控制目标的处理方法干预前有51例 (35.4%) 知晓, 干预后有140例 (100%) 知晓。可见干预后60例患者基本掌握了有关血糖监测仪使用的自护知识和技能。

3 讨论

在糖尿病的病程中, 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是其最终危及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长期将血糖控制在一个良好水平是防止和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关键。自我监测血糖为糖尿病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动态数据, 借以帮助调节药物剂量, 便于发现低血糖, 同时亦可了解日常饮食、运动、情绪对血糖的影响[2]。根据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 (UKPDS) 和美国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 (DCCT) 的研究报告显示:加强血糖监测, 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或是附近, 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监测的主要因素不是经济承受能力, 而是对监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血糖重要性的认识, 是科学合理监测血糖的保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虽然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对于血糖监测的一般知识、方法、试纸的使用、仪器的保养、血糖结果的记录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长期的血糖控制, 及时客观的分析自己的血糖水平, 为医生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 确保血糖良好控制的目的还远远不够的。然而, 目前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管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分析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患者糖尿病知识不足

在调查中患者对血糖监测重要性知晓率为68.1% (98例) , 监测血糖的频率仅有41.0% (59例) 掌握, 血糖结果记录仅43.8% (63例) 每次及时记录, 血糖控制目标知晓率52.8% (76例) , 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知晓率54.2% (78例) , 血糖高于控制目标的处理方法知晓率35.4% (51例) 。

3.2 护理延伸社区需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虽有68.1%患者 (98例) 是通过医务人员讲解获得血糖仪使用方法, 但仍缺乏对患者实际操作的进一步的技术指导及社区护理的延续性教育, 部分患者通过说明书及讲解员口述就进行血糖监测则更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

4 对策

(1) 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的宣教需注重患者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护理人员在实施糖尿病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管理等方面内容给予技术指导, 采取一对一的形式,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最好由护理人员实际操作一遍, 然后由患者及其照顾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操作一遍,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操作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还可采取病友间相互讨论, 介绍经验的形式。分发有关宣传资料, 定期为患者作专题讲座, 在健康教育园地张贴血糖仪使用流程表, 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图示说明测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血糖仪操作方法及技巧的掌握水平。

(2) 正确对待血糖监测结果, 不宜擅自调整用药。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平时血糖控制的目标, 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及血糖高于控制目标的处理方法, 如出现低血糖时应应立即平卧, 口服易于吸收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待病情稍缓后及时就医。若血糖值≥18mmol/L时, 伴有软弱无力、极度烦渴、表情迟钝, 甚至嗜睡等, 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 查找是否漏服降糖药物、饮食量增加、采血部位不当、试纸密码与血糖仪不符及血糖仪出现故障等因素存在, 如排除以上因素, 应立即就医, 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3) 科学进行血糖监测:对于血糖不稳定的患者, 建议患者监测4-8次/d, 测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 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监测次数。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 每月至少测1d的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如饮食和生活节律改变、患其他疾病时、怀疑自己的血糖水平正在降低或升高时应立即检测血糖, 并予以相应地处理。

(4) 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本:我们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免费提供血糖监测记录本, 内容包括测定的日期、时间、血糖值、用药量及时间, 胰岛素的剂量与注射时间, 饮食量、进食时间、运动量与运动时间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如发烧) 等。患者就诊时携带血糖记录本, 根据记录找出血糖变化规律, 为医生调整用药提供可靠的资料。

(5) 指导患者妥善保管试纸和保养仪器:血糖试纸应置于阴凉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避免接触空气和水分。试纸开启后应立即盖上拧紧, 并注明打开日期, 开启后的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血糖仪定期清洁, 每次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定期更换机内电池。定期送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点校正, 保证血糖仪工作正常, 测定结果可靠。

要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检测水平, 必须加强其血糖自我监测的技术指导, 加大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 关注社区卫生服务宣教,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自我血糖监测, 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 能够防止和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健康损失, 还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据调查糖尿病治疗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占整个国家健康保健费用的5%左右[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的费用约为直接用于降低血糖的费用的3-4倍[4]。大力宣传推广血糖自我监测,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可以极大减少国家和个人的医疗保健费用支出。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中存在的误区及采取的对策。方法 对14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他们应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的操作方法、准确性及获得自测血糖的相关知识情况。结果 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在血糖的自我监测方面, 护理操作内容掌握不够, 掌握相关知识不足。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技术上指导, 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宣教, 关注社区卫生服务宣教,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自我血糖监测,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0~11.

[2]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98~811.

[3] 张志利.糖尿病的现代诊断和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4~17.

[4] Olefsky, Terrold MD.Prospects for research in diabetes mellitus[J].JAMA, 2001, 285 (5) :628~632.

上一篇:中小型电力企业局域网局部虚拟化方案设计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