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棉被申请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过冬棉被申请范文

半条棉被的“鱼水情”_《半条棉被》观后感

在分厂党委的组织下,我们个人学习观看了《半条棉被》,感触良多。

电影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部队从湖南汝城出发,途径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时,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由于徐解秀家境贫寒,她们4人只能挤在一个房间里睡,盖的是徐解秀家的一床烂棉絮及一条红军的被子。

几天后,红军要走了,为了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想把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她。可她说什么也不接受,于是女红军拿起剪刀把被子剪成了两半,送给了徐解秀半条棉被,还说:“这半床棉被留给你,等革命成功后,我们再来看你们,到时候带一床很新很暖和的棉被给你们”。

这一走就是50多年,那间厢房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徐解秀老人最终还是没能等来三位女红军抱着遗憾去世了。弥留之际她嘱咐子孙:“一定要跟着党走,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看到这里我的眼睛已经有些湿润,我们不曾睡在同一榻下盖着同一床棉被,却感觉我们共同经历了这几个难忘的夜晚。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对方的名字,但是在我们心中永远牵挂着那几个剪掉被子的女红军!

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的时间里,红军辗转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也为后来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半条棉被》这样的故事构成了长征的故事,感动着无数的中国人。在长征的漫漫长日里,不管条件有多么艰苦资源多么紧缺,红军也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路上挖个红薯也要放几颗铜板。徐解秀在红军劝说下终于脱下了自己的裹脚鞋,更是体现了党破旧革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通过了几天的相处,徐解秀一家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家境贫寒的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红军,女红军也在临走时将棉被一分为二半条棉被很轻,却承载着厚重的军民鱼水情。

战争总是那么残酷,电影的最后,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几十个伤员接受上级指令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在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毫无惧色,最终全部牺牲,却为大部队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成为了历史书中的文字,但是这些故事不应被遗忘,我们应该向习近平总书记湖南省考察时所指出的那样,学好红色知识,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为一名光荣的衡钢员工,我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并将这份报效祖国的热情投放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衡钢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用棉被造句

棉被拼音【注音】: mian bei

棉被解释

【意思】:絮了棉花的被子。

棉被造句

1、毯子,棉被,毛衣等等,他都织。

2、他还在这所学校与一些为部署在海外的军人的子女缝制棉被的志愿者进行了交谈。

3、经营企业的成本升高,因此棉被商店经营者不得不在想法和计划上更富创意。

4、大师裹着妻子亲手缝制的一条棉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天,他暗哑且不规律的喘息声充斥着这间小小的卧室。

5、人们在棉被上舒展身体,挨个儿分发香烟和小杯加了蜜的热茶。

6、信件、书籍、棉被、泰迪玩具熊还有书签等等纪念品涌进了我小小的公寓里,在我面对近乎绝望的孤独和最黯淡无望的时刻给予我安慰。

7、成千上万的电影爱好者们裹着棉被,冒着严寒,彻夜排队在上海唯一一家IMAX影院门口。

8、莉莉·艾伦是英国炙手可热的女歌手和网络名人。近日,为躲避狗仔的拍摄,她竟然将棉被披上身,把脸包得紧紧的出门。

9、整个夏天,当地居民夜间睡眠都需盖上棉被,更难企及电扇和空调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0、雪花是冬小麦的厚厚棉被。

11、许多当地的人都来帮助他,给他送食物,衣服和棉被等.12、据说曾有整条棉被都被装饰成这样蓝色和绿色的风景画。

13、画一个有三十个补丁的棉被。

14、在某一个周六,我一个人坐在我俩那小小的公寓地板上缝着棉被。这时,CD播放器自动转接到了亚当早些日子听过的MosDef的专辑。

15、俄罗斯第二批救援物资也于15日上午飞抵成都,包括帐篷、棉被等共60.96吨。

16、到周二下午4时为止,已向地震灾区运送34.468顶帐篷,77.402床棉被,55.407件棉服,饮用水以及方便面共计1106吨。

17、当你走进这个展览会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悬挂在墙上的棉被就像是现代艺术家们的绘画作品。

18、我把其他偷的东西带到舞厅和公园去卖。这些东西包括背包、棉被套装、香水或者化妆品。

19、披一床棉被也可,弄一盆炭火也罢,暖一暖时常忘却的冰冻的麻木,呵一呵手指粗糙的笨拙。

20、如果你铺床的时候要把棉被或者羽绒被头角铺反了,那就悄悄的啥也别说。

21、据悉,部分大学的高年级学生从校外不法商贩手中低价购买劣质棉被,转而向新生兜售。

22、梅洛所在的行动组有规律地参加对付全副武装毒贩的战斗,当地报纸经常登出这个单位的警官的照片:他们从贫民区拖出盖着血渍斑斑的棉被的尸体。

23、做杂拼花布棉被是利用零碎布料的好办法。

第三篇:观《半条棉被》有感

“一送红军下了山、二送红军大路旁、三送红军到拿山……十送红军望月亭。”9月4日,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十送红军》在电影《半条棉被》湖南首映式现场响起。

10月14日晚上七点半,根据县局教育整顿要求和县局党委部署,我局积极组织了广大民辅警集体观看革命历史教育题材电影《半条棉被》。通过观看《半条棉被》重温红军长征期间“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坚守为民情怀,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该影片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三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由此结下革命友谊的故事,以及红军为革命斗争不畏艰险、长途跋涉、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该片已被列为2020年湖南省“光影铸魂”电影党课的推荐片目。

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90分钟,却久久沉浸在那个艰苦的革命年代。大雨滂沱的秋夜,三名女红军在村子的一处屋檐下避雨,一杆步枪,一个电台,一床喜被是她们的全部家当,而屋内的小脚女人徐解秀带着生病的孩子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从此刻起,她们的命运将因这床充满故事、充满期待的棉被紧密相连。

片中三名女红军帮徐解秀解放思想、破除旧观念,拿出仅有的药物给她的孩子治病,趁着修整期间帮她 修缮漏水的屋顶,在村民的房子遭遇焚毁时帮助村民筹钱盖屋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幕幕地呈现在我眼前,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红军战士们早已困顿不堪、伤痕累累,但在乡亲们面前,却又成了保护乡亲们的英雄,成了当地老百姓中的一员。群众们从最初不了解红军、甚至误解红军,到最后主动给红军送吃的、为红军战士们祈祷。最终,红军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

当影片进行至三位女红军临走时将自已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给借宿女人的情节,我内心的浮躁被红军的为民情结所吞噬,胸中翻起层层涟漪,五味杂陈……短短几天的军民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红军亲民、爱民、助民、护民的为民情怀。

他们曾是多么鲜活的个体,为取得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已的一切,哪怕身负重伤,双目失明,步履蹒跚,也要坚决执行任务,勇往直前,决不后退;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有的十几岁,有的刚结婚,还未来得及为人父、为人母,就热血洒战场。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人民的英雄,革命的先烈,值得后人敬仰、缅怀……

《半条棉被》从艺术上讲,可以说编导者较好地完成了这一主题展示。全片故事编排不断拨动着观众的情绪,一阵阵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成功塑造了一个革命意志坚定而又朴实有情有义的女红军董秀云形象,鲜活而丰满,演员的外形与气质也很符合这个特定的人物,表演把握也很准确,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为深化了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相比之下,当地百姓徐解秀的形象如果更加憨厚质朴,少些书卷的文雅,可能就会有更多当地贫困山民的质感。她住所建筑如果更加贫穷简陋,甚至破败不堪,不仅造型上更加有特色和冲击力,可能会更加真实地还原那个年代与环境,也会更好地营造那个特定的氛围,使“半条棉被”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深邃,当然故事也会更加感人。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想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还是应该去感受一下这部影片给我们带来的振奋和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半条棉被”虽已尘封于历史之中,但它所散发出的精神却历久弥新。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温暖的故事能够折射出真理的源泉和力量。“半条被子”里深深藏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谁赢得了群众,谁就赢得了人心。过去如此,今天依然。“一枝一叶总关情”,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人民至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更是每一名党员的初心。无论身居何职,当以人民利益为重。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刻,为他们撑起一把雨伞,送去一片爱心,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应该是值得一做的事。平凡的人,可做不平凡的事,无论大小,只为初心。

大家在观看影片后表示,“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半条被子”故事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本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树牢群众观点,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持续造福人民,以工作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棉被”的温暖承载的不仅仅是⼀段历史,更是共产党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第四篇:《半条棉被》观后感

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潇湘电影集团继2017年《十八洞村》,再次把握社会脉搏、呼应时代召唤,创作出品主旋律精品电影《半条棉被》,讲述红军长征艰难险阻中,与人民群众互相扶持的温情故事,展现出红军战士超越常人的神性德行,以及真实历史中,中华民族军民一心,赤诚性灵在俯仰天地之间的顽强生长。

一 地母人物:红军战士的人性与神性

《半条棉被》的故事源自历史真实事件,影片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别具匠心地对叙事构成进行戏剧性编排,将影像重点聚焦于红军董秀云的艰难经历,讲述了客观时间下董秀云和红军战士韩玉山的结合——寻夫不遇——留下棉被——英勇牺牲的创伤历史个人经验。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董秀云无不体现出“地母”意象的神性光辉,“地母”意即“大地母神”,像土地一样卑贱低微、饱经创伤,却始终包容承受、坚韧慈悲的女性,她不是生来就寡淡情欲的无上神祉,而是生长于泥泞大地,具有真实炽热的情绪欲望,把个人情感寄托于国族大义上,承受着时代、战乱、历史、革命的苦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饱含赤诚初心,一心牵挂着家、党和民族安危。

红军战士和共产党人为什么总是和人民群众鱼水交融?原因再简单不过:他们本来就从群众中来、一心到群众中去。《半条棉被》中的红军战士,首先演绎的是真实、细腻、有温度、有无伤大雅的缺点的普通人,有的受伤昏迷还要把钱死死揣在兜里,有的眼睛瞎了还要对反动派拳打脚踢,有的心心念念娶老婆……主人公董秀云最初加入红军革命队伍,也不是一心为民,而是为了追随丈夫的脚步、不愿意与他离婚。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乡土百姓,从来没有什么高大伟岸的理想抱负,仅仅企求过上平稳安宁的生活,所以他们加入革命队伍后的视死如归、舍己为民,都是从内心底生发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这种纯粹愿望的守护。

而当普通人主动承担革命的重任,作为红军战士的他们,从精神到灵魂都生长着一股超脱世俗的理想神性追求。影片从一开始就用各种细节片段描写红军战士的“纪律”精神,不拿不取人民一分一毫,所有红军战士和共产党人无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这种坚决有力的无私大爱,最集中体现在先锋模范董秀云身上。她在革命队伍中的本职工作是护理卫生员,在战壕沙场中救死扶伤,寄宿徐解秀家期间,救治徐解秀幼子、还帮他们修补漏屋,并且开化徐解秀放开裹足、穿大鞋,从精神上解放仍处于客观落后状态的贫民,赴战场前留下自己结婚时的半条喜被,留下“半条棉被”的美誉佳话。最后怀胎三月的董秀云壮烈牺牲,尽管她的孩子没有机会降临人世,但董秀云磅礴而细腻、坚韧而温柔、大地母神般的母爱,如同一针一线添棉加线的棉被一般,包裹着、保护着、温暖着徐解秀一家和其他人民。

同时影片巧妙地避免了传统党政宣教片对于人物塑造的高大全片面弊病,在对红军群像的正面描写之余,细腻侧写了小脚村妇徐解秀视角下“半条棉被”事件发生过程,在董秀云和徐解秀两位女性人物的镜像互见中,形构出军与民、党与民、民与民的脉脉关怀与温情母性。

二 俯仰景观:天地之间的军民同心

《半条棉被》在影像语言的构建与阐释方面,同样是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着重表现具有灵韵的隐喻符号,构建出一套专属《半条棉被》历史语境的隐喻系统,宏观角度来说,意即1934年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启艰难跋涉的长征之旅,具体到真实事件,则是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农耕民俗、山地风貌、雨水气候。千难万险的长征行践和筚路蓝缕的革命事业,在原生态、富于泥土气息的自然景观呈现中,融入叙事内容、主题旨归和与“地母”人物,达成了形神相契的艺术效果。

最引人注目的影像符号当属缠绵不绝的雨水,雨水从天而降、泽被大地,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历史中,是丰收生养的祥瑞征兆,特别是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水乡泽国”之称的湖南来说,雨水更承载着农民对天地的敬重和景仰。《半条棉被》用一定篇幅表现雨水气候中的红军长征,首先表现出自然环境的阴郁和粗粝,更独具匠心的是,影片对雨水的呈现视角并不只是仰视镜头的人在雨中,还有俯视镜头的雨降大地,传达了底层人民在泥泞困境中的艰难生存,以及红军战士和共产党人在民族存亡之际,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的悲壮情怀。

从雨水承天接地的视线继续延伸,《半条棉被》悉心书写了广大农民最亲近的生存空间——大地。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至纯精髓,敬天、惜地、爱农、感恩,时至今日也是党领导下全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影片秉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烈的敬仰,从始至终不断表现真实山地、河流、农田中的贫苦人民和英勇红军,长征过程中没有任何食物,红军只能啃野草吃树叶,他们还发挥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说“马吃的肯定没有毒,就吃马吃的草”,改善后的食物是红薯,红薯又叫“地瓜”,完全是生长在大地泥土中的精华果实……种种细节,无不托举出中国近代史历程中,党和人民胼手胝足、一步一个脚印,在大地上摸爬滚打、匍匐前进,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最终取得了奇迹般的长征成功和革命胜利,这一切都是在大地上生存千年所传承相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崇高精神。

最后是作为题名的棉被——半条棉被,这条棉被本来是一床喜被,小农家庭重视手工制作,结婚成家都是亲手织布、采棉、缝制红色棉被,“一被子就是一辈子”,这床喜被是董秀云和韩玉山爱情和革命情谊的深沉见证,也是他们对革命胜利和美好生活的坚定向往;而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危亡面前,董秀云不吝惜自己视为性命的喜被,一次又一次裹在战友们身上;最后她毅然决然将被子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徐解秀、一半继续带在身边,象征着红军战士和广大人民同心同德、互为庇佑。

第五篇:《半条棉被》观后感

《半条棉被》观后感(3 篇)

《半条棉被》观后感 第一篇:

1934 年 11 月,长征途中的中央和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从湖南汝城出发,进军宜章,经过文明乡沙洲村时,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当天晚上,她们 4 人一起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徐解秀家的一床烂棉絮及一条红军的被子。6 天后,女红军要走了,为感谢徐解秀,女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这一走,让徐解秀等了 50 多年,那间厢房还是原来的样子。

2016 年 10 月 21 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这个红色经典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2019 年 5 月,根据红军长征途中的史实故事改编的红色电影《半条被子》在江西于都开机,2020 年 2 月 8 日在全国院线公映。

昨天中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观察了电影《半条被子》。

电影再现了 80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以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感人故事。

一、坚定的革命信念付诸于行动。

由于路线错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了,不得不进行史无前例的悲壮长征。面对敌重兵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满怀胜利的信念,勇往直前。离开徐解秀家时,女红军说:等们打了胜仗,们要回来的,如果们不来,们的子孙也会回来的。

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河畔出发时的 8 万 6 千余人,经 1年零 3 天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长征后胜利到达吴起镇,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仅剩 6 千余人,长征路上,每行进 300 米,就有一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在如此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依然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是人民求解放、谋幸福、革命必然成功的信念激励着红军将士前赴后继、向着光明、向着胜利、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二、同甘共苦的战友情 ?

在那个年代里,民以食为天,无食无命,食物就是生命。几个红薯,3 位女红军没有独自吃,自己吃了一点,大部分留下给大家吃。一人吃一点,几轮都吃不完。想到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上甘岭》中的镜头:尽管志愿军战士们因严重缺水而嘴唇干裂,付出了极大牺牲才送上来的一个苹果,全连的指战员吃了一圈,还有一大半,很多战士只是闻闻而已。为什么 1949 年以后,新中国同任何的对手进行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

三、不虐待俘虏的严密军纪 ?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就制定了严密的军纪,其中一条就是”不虐待俘虏“。在旧中国,很多人当土匪、当白军,也是为了活命,为了讨口饭吃,这些人也是穷苦人家出生。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日子,也包括了这些人的幸福。俘虏放下了武器,不再以人民为敌、不以革命为敌,就让他们回家,想参加革命的,也是革命队伍的生力军。那两个与红军殊死搏斗的父子兵被红军救下来了,看到红军不同于别的军队,这是一支真心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军队,他们毅然参加了红军,为了革命,为了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四、以百姓心为心的忠诚 ?

泥地里,拾到了一个红薯,那是老百姓家的,红薯带走,但钱留下了。解放后,从红军经过的地方不时传出信息:人民政府兑现当年红军写下的欠条。这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本色。

老百姓的房子被敌军烧了,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们纷纷出钱给老百姓修房子。机枪排排长张冬生从身上摸出一块大洋,那是他等革命胜利后准备用来娶媳妇的钱。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爱戴这样的军队?在红军敌众寡的阻击战中,老百姓自己最为神圣的方式祈祷红军打胜仗,因为老百姓热爱这支军队、老百姓需要这支军队。

五、听党指挥勇于战斗 ?

21 师报务员廖小湘把电报机修好了,收到上级命令红

21 师抢占有利地形阻击敌军,掩护纵队过境。红 21 师师长及绝大部分将士牺牲,只剩下几名轻重伤员,根本不可能守住一个阵地阻击敌人。这个电报机只修好了一半:能接受信号不能发出信号,上级不知道红 21 师已基本打光。怎么办?汇聚起来的红军各部队的几十名战士,此刻都是红 21 师的人:坚决执行命令!当时红军的一个师有几千人,几千人的任务落在 20 多个伤兵的肩上。听党指挥,不怕牺牲,勇于战斗。

六、半条被子显真情 ?

一条被子,是女红军的寒衣,是女红军的健康,是女红军的生命。离开徐解秀家里,剪一半留下来:“这被子咱们一家一半”。只有心里装着人民的军队,其军人才会在如此残酷的条件下这样做,只有以百姓心为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才会时刻想着人民。

“要回来,要活着回来!” ?

共产党的红军回来了,建立了新中国。

1984 年 11 月 14 日,徐解秀老人将“半条棉被”的故事讲述给《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邓颖超、蔡畅、康克清等 15 名老红军特意买了一床崭新的棉被,委托罗开富送到徐解秀老人家中。

2012 年,们学校确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为师生们的灵魂补钙。自 2013 年以来,们每年秋季的“艺术体育节”把演唱《长征组歌》作为保留节目,年年传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下,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半条棉被》观后感 第二篇:

就在前两天,们最敬爱的习大大去参观了半条棉被的纪念馆,正好看到影院有上架这部影片,本着好奇的心去看了《半条棉被》!

影片主要以董秀云,一个因为自家老公参加红军而义无反顾的加入红军队伍中的女卫生员为主,展开了故事的叙述!影片开头就是一个战士将一床棉被送给董秀云,而这床棉被正是董秀云夫妻俩的婚被!这一幕看得很感慨,因为影片隐隐透露出她的丈夫已经牺牲了,而她不愿意接受!决定一路追寻大部队,顺便寻找自己不管是活着还是牺牲的丈夫!而在这一路上,她们到了一个山村,遇到了贫穷的乡亲,借宿在老百姓家中时,他们帮助老百姓修缮房屋,治疗老百姓的小病小伤,老百姓由不理解到接纳红军的过程中,让人觉得又感动又悲伤!红军临走前,董秀云要把被子留给借宿的那户贫穷老百姓,老百姓知道这床被子对董秀云的重要意义,一直推却,最后,一把剪刀将那床婚被一分为二!无法体会当时董秀云的心情,但深深地觉得,她必是不后悔这么做的!犹记得董秀云那句话,即便不回来,以后的子孙也会回来的!影片最后,董秀云所在的红军在延寿山全军覆没!

这一幕带给深深的震撼,因为生在和平年代的,习惯了美好的结局!即使们知道,之后他们可能会牺牲,但是在电

影里,们希望他们是活着的!们总说,们能过上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替们负重前行!可是,们并没有切实地体会到,负重前行可能的后果!这场电影给思想上的洗礼,让深刻明白,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活在当下,活在中国,究竟是多么幸福的事!

《半条棉被》观后感 第三篇:

《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

?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

通过观看《半条棉被》这部电影,使党支部全体党员意

识到:

1、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

2、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

上一篇:工厂团队口号范文下一篇:国电龙源电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