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敢于担当

2022-07-05

第一篇:纪检干部敢于担当

纪检监察干部要做新时期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先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沈良高

仔细品读新华通讯社记者慎海雄《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一文,“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这八个字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敢于负责,是一种精神境界;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既来自于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源于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作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一名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做新时期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先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当前,我市正处于决战决胜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风险、考验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自觉锤炼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的党性修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做到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敢负责。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纪律的执行者、捍卫者和监督者,岗位特殊、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必须自觉践行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要求,做讲党性、重品行、敢作为、有贡献的楷模。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精神支柱。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新时期党的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切实做到感情上真诚认同、政治上坚定信仰、行动上自觉践行。2012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也是如皋全力推进“两个加快”、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的关键之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与市委、市政府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推进落实上保持高度一致,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现象仍然呈易发多发态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数量仍在年均160件左右的高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鞭策着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要把学习政治理论、加强理论武装同忠实履行职责、研究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转化为奋勇前行的动力,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是要不断超越自我提高履职能力。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决战决胜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目标,创新工作载体,强化组织协调,着力加强对各责任主体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等监察手段扎实开展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旗帜鲜明地反对“庸懒散”和“推拖拉”,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责任单位和部门,强化行政问责,严肃追究责任。着力推动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严肃查处各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优化发展环境,通过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保障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组织、高效推进、高效落实。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是要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领导干部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在不断破解难题、战胜困难中夺取了一个个新胜利。但是,也有极少数人甚至领导干部甘于现状、得过且过,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当引以为戒。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贯彻问政、问需、问计于民的要求,自觉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呼声视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追求,真正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思路、方法和制度创新,通过规范查案执纪、提升作风效能、纠治不正之风等措施和手段助推如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好地打造“忠诚卫士,贴心公仆”服务品牌。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是要持续加强纪检干部自身建设。纪检监察干部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一支新时期“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先锋队伍的必然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正人先正己,执纪先守纪”的观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良好作风的养成,切实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要注意把握住小节,抵制住诱惑,管好自己的“社交圈”,在标准上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上严于一般干部、执行上先于一般干部、落实上强于一般干部、自律上好于一般干部,要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态来从事工作,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格的自律意识来履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篇:年轻干部要敢于担当

3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指出,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党的十八大对未来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

但现在某些部门干部软弱涣散仍是一个问题,面对矛盾和问题不愿担责、不敢担当,认为“位卑言轻”、“忍一时风平浪静”,给党和国家的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隐患。其实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更是一种境界追求、一种拼搏意志、一种奉献精神。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键时期,时代的呼唤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敢于担当,这一点对于年轻干部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敢于担当就要体现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闯勇于试,敢为人先;面对困难时,要迎难而上,不怯不惧;面对风险时,要敢抓敢管,敢于负责。但敢于担当却不仅仅靠勇气、靠蛮干、靠闯劲,更要靠的是智慧、是胆识、是方法。

敢于担当,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责任意识。工作不是想

怎么干就怎么干,而是要时时刻刻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为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局出发。只有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其次是要提升学习能力。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化,各种问题和矛盾日趋复杂化,老经验、老办法已不能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年轻干部善于学习,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担当责任的能力。最后是要心系群众。年轻干部本来就因为工作时间短,工作实践能力不足,若一味的坐办公室工作,是无法了解人民疾苦,为民服务的。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深入基层是最好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方法,也才能更好的做到为民担当。

第三篇:时代呼唤敢于担当的干部

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要“敢于担当”。 一个时期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这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也是对广大干部的殷切期望。

担当是一种责任,处在什么位置,就要有什么样的担当,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领导干部是群众的领头人、主心骨,因此必须要有担当精神。

当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工作中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思“迁”想 “后”,私心杂念重;心浮气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漂浮;遇到大事、难事、棘手事就绕道走,推诿塞责,不敢迎难而上,一心想做“太平官”等等。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事件、安全事故、腐败案件,与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不无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上不去,群众不满意、干部有怨言,究其原因,多数也是由于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敢负责造成的。

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任的精神,是在干事创业中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好干部要时不我待、义不容辞,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自信、一种自强,成为一张“闪亮名片”。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民族的希望。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扎实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从来非易事,需要不断克服困难、破除障碍。只有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对好干部的要求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监督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直面难题、无私无畏,不推诿、不扯皮、不回避,对于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担,唯此,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第四篇:干部敢于担当心得体会

敢于担当,是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之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五个面对,诠释了敢于担当的真正内涵。

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往往取决于个人对家庭、对单位和对社会的贡献。担与不担,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就群众来说,为人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担当与否,主要看是否有仁爱之心,是否能竭力维护家庭的和睦与幸福。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或为关键少数,或是普遍多数,岗位不同,权责义务也大小不尽相同,担当与否,主要看是否有敬畏之心,是否能秉公用权、爱岗敬业、为民担责。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丢。破坏民族团结、践踏和平统一,不是担当;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不是担当;权欲熏心、滥用职权,不是担当;为官不为、为官不易,不是担当;不闻不问群众呼声、群众疾苦,不是担当。面对繁重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我们需要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群众呼唤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敢于担当,就是践行入党誓言、践行三严三实,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敢于担当,就是讲规矩、守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政纪律,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腐化堕落,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敢于担当,就是铭记责任、履行使命,平时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关键时刻勇挑重担,急难险重任务冲在最前头。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作为党的干部,眼睛要看向群众,身子要扑近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身体力行践行群众路线。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起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推动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要切实担负起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任,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真心实意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富口袋又富脑袋,最终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

2014.0

4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的摘编,将文章名字订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结合近期总书记在在俄罗斯索契所接受的专访,提出要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执政理念。这样一篇文章,其时代内涵就显得颇为丰富。

敢于担当已成为各级领导大力倡导,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担当精神”虽常见诸于中央领导的讲话摘要,也散落于部分期刊杂志,但多或缺乏理论深度、或不能系统论述、或文风因循守旧,和当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改革紧迫感,在契合度上相差甚远。

这篇文章把担当的勇气和对民族、人民和党的责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系统、全面地阐发了新形势下“担当精神”的本质要求,从敢于担当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如何形成敢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思想深刻、理论严谨、便于实践的论述,是一篇高水平的理论文章。

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是一篇有时代生命力的作品,文章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树立敢于担当这一高贵品质的时代内涵,讲的不仅很清楚、也很详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已经形成锐不可当的历史洪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勇于担当恰恰体现着共产党人在深化改革时呈现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

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往无前,坚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形成敢于担当的氛围。“为官避事平生耻”,身负担当的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当前,在许多领域,之所以老好人吃香、好人主义盛行;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现象频出;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成风;遇到群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屡发,就在于缺乏“敢于探脚试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担当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总书记在提及好干部标准时之所以说“敢于担当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在党内打造敢于担当的社会氛围。只有树立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敢于担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意识,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环境,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才能更大限度让干部放下包袱,投身事业发展。

把握气势如虹的文风。文风连着会风、会风体现作风、作风凸显党风、党风衔接政风,文风不仅仅体现写作水平,更能体现作风和党性。文以载道,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党风政风,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具有敢于担当精神的干部,应该用一种质朴无华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文字,铺就气势如虹的作品。本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条理清楚、文字精练,把“敢于担当”的道理、

原则、要求,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用诸如“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邪气压不过正气、罪恶见不得阳光”,“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等极为通俗又颇具气势的文字,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纷繁复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各级党员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勇于树立敢于担当的观念,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更多、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急救常识普及培训下一篇:纪检监察干部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