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2023-01-10

第一篇: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2012〕5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市政府同意《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市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重庆市国防教育条例》和《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国动教育〔2007〕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是具备国防教育功能,经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国防教育场所。主要指:用于缅怀纪念的场所,包括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革命和历史遗址等;用于观摩学习的场所,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国防园、兵器馆、部队荣誉(军史)馆等;用于开展军事训练的场所,包括民兵训练基

—1—

地、学生军训基地、少年军校等;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

第三条

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坚持建用并重的原则和巩固、提高、发展、创新的方针,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强化教育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教育形式;创新展示手段,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全市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第四条

国防教育基地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对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和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全市国防教育宣传周期间向社会免费开放。

第五条

重庆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市国防教育基地的命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

命名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坚持标准,注重实效,保证质量,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命名

第七条

市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机构制度健全、作用发挥明显,有较强的示范和辐射效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和《重庆市国防教育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主题内容鲜明。紧扣国防教育主题,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可鉴赏性,有助于普及国防知识,增强群众国防观念,陶冶公民爱国情操。

(二)管理正规有序。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运作有序,无不正当经营,无违章违规现象。

(三)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建设比较完善,教育资料完整翔实,师资或者讲解员队伍素质较高,配套设施齐全,更新及时,满足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需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经费保障落实。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正常运转。

—2—

(五)社会效果显著。按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经常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八条

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推荐。直属市级部门和单位管理的,由有关市级部门和单位推荐上报。

第九条

对推荐命名的市国防教育基地,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宣传、教育、民政、旅游、党史等部门和单位进行综合考评,提出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并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备案。

第十条

市国防教育基地原则上每5年命名一次,根据需要可以召开命名大会,授予牌匾,颁发证书。

第十一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应当从已命名的市国防教育基地中遴选,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推荐,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综合考评、批准命名。

第三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二条

全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防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 第十三条

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区县(自治县)国防教育办公室,每年对市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一次抽查,并视情通报检查情况。

第十四条

对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不力,工作无创新发展或者发生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国防教育基地,市、区县(自治县)国防教育办公室应当及时给予批评帮助并限期整改。

第十五条

市国防教育基地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报市人民政府撤销命名,同时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不再具备相应条件的,由市国防教育办公室按有关程序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撤销命名。

第四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保障

—3—

第十七条

全市各级政府、有关市级部门和单位对本行政区域内和所属国防教育基地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为其发挥国防教育作用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十八条

市、区县(自治县)国防教育办公室可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费用支出较大的国防教育基地给予适当经费补助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扶持。

第十九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或者捐赠所收藏的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实物,用于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基地对提供使用的实物应当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及时归还。

第二十条

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所需的军队退役装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4—

第二篇: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简介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是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为区内职工提供的教育培训场所,于2015年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现位于职工服务中心二楼,面积220平方米,内设值机房、候会室,并配有投影仪、音响等设备,可同时容纳140人进行培训,培训范围涵盖工会干部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女职工讲座等多个领域。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自建立以来,组织召开过全区工会工作会议、工会干部培训班、女职工健康讲座、青年交友联谊会、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工资集体协商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等,为企业输送了大批技术型人才,带动了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创业再就业,提高了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为区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制度

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是全区职工学习培训和各类活动的场所,是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阵地,为了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配备专职管理员,管理员负责管理室内配备的各种设施用具,以及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电脑)的操作及检修等。

二、使用前应通知职工服务中心主任,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打扫,保持明亮整洁,电路畅通,以备下次使用。

三、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内所配备的各种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挪用、外借,如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四、为确保教育培训基地安全,室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培训基地。

五、职工应爱护活动中心设备实施,不得随意搬动桌椅,严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保持室内干净卫生。

第三篇: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办法

为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制度,特制定本参观办法。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要把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本部门和学校的德育计划。要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多种手段,确保参观取得实效。

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适用学校范围。

(一)全市12个区、县级市各中小学(含民办中小学校);

(二)全市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中专、中技、职中)。

三、实行分学段参观的办法。

(一)小学1-3年级为第一学段,小学4-6年级为第二学段,初中阶段为第三学段,高中阶段(含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为第四学段;

(二)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校德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水平,自行选择需要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所学校在每个学段至少要组织学生参观三个以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番禺、花都、增城、从化的学校以及农村的学校可以酌情减少一个。

四、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个人参观半票”的参观办法。

(一)集体参观的学生人数至少要在30人以上(含30人),带队老师免费人数每30名学生不超过2人;

(二)为保证参观效果,同时考虑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接待能力,集体参观采取预约的办法。学校在组织学生参观之前必须先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预约(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方式见附件3),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排好时间后再按时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定量接待;

(三)市教育局向学校统一发放《广州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表》。集体参观时,学校每次需一式两份填写,学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必须在表上

盖章证明,否则表格无效。表格一份留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份学校自己保留,以作学生参观人数统计和供上级主管部门考核;

(四)市教育局向学校统一发放《广州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券》。由学校在每个学段向每个学生发放三张参观券(平均每年一张),学生个人可凭参观券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次,该参观券必须与学生证同时使用方可生效。没有参观券的学生前往参观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多只可收取一半的门票费。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认真收集好参观券,以作学生参观人数统计和供上级主管部门考核用;对于购买半价门票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要认真做好登记,以作学生参观人数统计和上级主管部门考核的参考数字;

(五)原有的《广州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证》不再使用。

五、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参观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工作。

(一)要把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纳入到全年的德育工作计划中,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把完成参观任务的情况纳入学生个人德育考核内容,除作为学生评优的条件之一外,还应作为评价班主任、团队、德育教师工作的指标之一;

(二)参观前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推介工作,组织学生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画册、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视专题片和登陆广州宣传网上的“爱国主义教育”窗口;

(三)认真组织学生的集体参观活动,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做到有序参观,不要流于形式;

(四)学校要自觉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及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及团队活动等相结合,与执行新课程标准相结合;

(五)每年(12月前)要把准确的学生人数报区、县级市教育局,经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同意后上报市教育局核准;

(六)学校组织学生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撰写观后感、举行知识竞赛等,深化教育效果。

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要把做好接待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纳入到全年的工作计划中,做好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二)切实做好接待和讲解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为集体参观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说明,可通过招募志愿讲解员的办法扩大讲解员队伍,要免费向参观学生发放宣传资料;

(三)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做好为学校送展上门和为贫困边远地区学校服务的工作。

七、上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考核和督促。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的组织参观情况进行定期抽查。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际效果作为学校申报市、区一级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各区、县级市要将每年学校参观情况书面汇报市教育局,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将工作情况书面汇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工作小组;

(三)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将设立投诉电话(市委宣传部:020-83105596;市教育局:020-83185996),对服务质量不好、服务态度恶劣的现象,一经查实,将酌情扣发当年的经费补贴。

八、本办法实行之后,原有的参观办法不再采用。

第四篇:宿松县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县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基地,系指经省、设区市、县(市、区)有关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命名的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青少年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第三条 “基地”要充分发挥文物藏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馆藏文物信息资源优势,结合我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做好“基地”工作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责,是博物馆开发利用文物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四条 县博物馆要重视和加强“基地”建设,将“基地”工作列入长远规划和计划,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经费、人员,保障其健康发展。

第五条 县博物馆要加强对“基地”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主动争取省文物局的指导和省精神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加强与各级文物局、博物馆、旅游局等部门的联系,相互取长补短,协调工作,切实抓出成效来。

第六条 县博物馆的“基地”工作由一名馆长分管,接受省文物局和同级精神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整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

设区市、县(市、区)博物馆的“基地”工作由馆长负总责,接受同级文物局和精神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根据需要设立工作机构或确定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基地”各项事务。

第七条 各“基地”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基地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八条 各“基地”工作要有计划、抓落实、有总结。每年年底,向省文物局报送本总结和下一工作计划,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九条 各“基地”应当利用文物资料举办具有一定规模、水平的基本陈列,结合本地实际,较系统地展示光荣的革命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省情、市情、县情以及为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优秀人物等内容,并不断修改、充实、完善和提高基本陈列的水平,以此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固定形式。新建博物馆要对展厅精心设计施工,对展览路线的走向、展墙布局要合理安排,活动空间和展线长度要协调,以适应举办陈列和方便参观的要求。展厅在基本陈列之外要划出随时举办临时性专题陈列的区域,使之具有机动性功能。已建馆的要有计划地按上述要求做好展厅的改扩建工作。

同时,要加强视听室建设,配置必要的视听设备和视听资料,配合陈列、展览组织观众收听、收看。

第十条 各“基地”要配备专职或兼职讲解员。有计划地开展讲解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讲解质量。

要保证陈列开放时间,做好接待和讲解工作。解说词是版面内容的补充,要通俗、易懂、生动、扼要、简明,以适应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特点,使之易于接收。

第十一条 各“基地”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活动、宣传热点等,举办临时性专题陈列,并结合陈列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各“基地”根据各自条件,每年至少开展一项适宜青少年特点的社会教育活动。如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讲座、演讲、朗诵会,征文比赛等,寓教于乐,增强教育效果,以扩大“基地”的影响。

第十三条 “基地”每年应通过接待参观、巡回展览等形式完成相对稳定的接待量,争取逐年增加,其中学生观众应不少于总数的40%。

第十四条 “基地”要开展“三优一创”(优秀陈列、优质服务、优美环境、创文明窗口)活动,不断推出吸引观众的精品展览,提高服务质量与讲解、接待水平,增加便于观众参观的服务设施,为观众创造清新、舒适、高雅的参观环境。

第十五条 “基地”应加强与宣传部门、共青团、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系,利用各种机会和社会传媒宣传馆藏文物、“基地”宗旨与活动内容,提高“基地”在本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学习。

第十六条 “基地”要重视业务研究,学习先进“基地”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县博物馆负责解释。

第五篇:附件1 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创建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冀发[2008]6号)精神,加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基础条件建设,规范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学素质教育基地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展教等机构具有开展和实施科学素质教育功能,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场所。主要包括:

(一)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县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等;

(二)面向农民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县级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惠农服务中心(站)、再就业培训中心和县以上职业技术学校等;

(三)面向未成年人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各类学校的青少年科技(科普)活动中心和社会各界创办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

(四)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实施科学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再就业培训中心、技工学校、社区科普学校、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培训中心等;

(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具备实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科技馆、青少年宫、天文馆、地质馆、海洋馆和植物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第三条

创建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的目的是满足公众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创建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公益普惠,提升素质,服务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

科学素质教育基地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按照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条

科学素质教育基地是服务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科普基础设施,依法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捐赠和资助。

第二章

条件和任务

第六条

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创建重点在县级区域,创建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

(一)创建时间和开放运行2年以上,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等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中,具有承担其中一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的能力;

(二)基地负责同志和主管部门重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并纳入业绩和工作目标考核,组织领导体系健全;

(三)针对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服务对象,制定工作规划、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保障等;

(四)具备使用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用于科学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固定场所,并配有供教学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桌椅、计算机、电视机、投影仪、实验仪器和教具等);

(五)有宣传、展示基地整体情况和易于公众理解的图、文、影视等科普资料,方便公众使用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数字化查询系统或展示展具等完备的基地标示说明系统;

(六)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素质教育资源,建有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资源库或共享交流平台,有相应的教学教材或自编讲义资料和健全的教学档案;

(七)有从事科学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专兼职人员。其中,专职或聘任的科学教育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专职工作人员和兼职科普志愿者不少于5人。

第七条 科学素质教育基地要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需求,承担以下基本任务: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素质纲要》规定的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任务,组织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二)按照县级以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归口主管部门的部署,组织参与“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

(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科普报告、科技讲座等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

(四)建立联合协作工作机制,与其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定期合作开展社会化科学实践活动。积极吸纳和集成社会科普资源,实现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组织开展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的专题研究;

(六)对基地专(兼)职科普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七)按照当地县级以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归口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重点科普活动方案,以及文字、照片、录像等资料和相关数据。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八条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承担上述基本任务、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均可申报“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基地由其主办单位或归口主管部门推荐申报。

第九条

申报程序:

(一)申报。申报单位应提供以下真实准确的材料: 1.填写《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申报表》; 2.申请材料包括基地的基本情况、服务对象、工作成效、管理制度、经费来源、发展规划、工作(教学)计划和以往从事科学素质教育、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材料等;

3.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佐证的有关资料、图片等。

(二)推荐。各市、县(市、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地申报单位的材料统一进行汇总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逐级上报。

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其归口主管的直属单位(基地)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

(三)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接收、汇总、审核各地各部门申报材料。

第十条

评审与命名:

(一)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通过河北科技报和河北科普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二)由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授予 “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称号,颁发证书和牌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或资助。

第四章

指导与监管

第十一条

下列单位分别对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承担指导与监管责任。

(一)基地主办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并主动向归口主管部门和同级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计划和总结。

(二)归口主管部门负责对直属的科学素质教育基地进行监管和复查、工作考评。

(三)各市、县(市、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本行政区内科学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业务指导和复查、工作考评。

第十二条

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命名的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进行抽查和工作督查,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促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

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每两年评定一批,每批名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十四条

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的评审和奖励资金,从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经费中列支;归口主管部门视情对所属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给予资助;设区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对本行政区内科学素质教育基地酌情给予资助。

第十五条

对被命名的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取消被授予的“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称号,收回证书和牌匾:

(一)有违法乱纪和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的;

(二)参与邪教宣传和封建迷信等活动的;

(三)基地被命名后不再履行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义务,不继续承担本办法规定的基本任务的;

(四)经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查、综合评估为不合格,经指出仍不纠正和改进的。

第五章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昆山本科落户政策解读下一篇:开拓队安全生产责任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