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电传动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内燃机车电传动范文

内燃机车的液力传动

能用作驱动机车车轮的机械,电动机不是唯一无二的。水力机械中的涡轮机也有和电动机相类似的驱动特性。只要用柴油机带动一个泵,向涡轮提供具有某些压力的液流,而且能够把在涡轮中工作完毕后的液流引回到泵的进口处,使液流循环工作,这套系统就可用作内燃机车的动力驱动系统。根据这一原理,德国工程师费廷格创造了液力变扭器和液力偶合器,把涡轮和泵轮组合在一起,二者之间没有机械连结而只是通过液流循环来相互作用。内燃机车采用这种“软”连结方式而设计的传动系统称作液力传动。

与电力传动相比,液力传动不过是后

起之秀。但它在

与电传动的竞

争中,异军突

起,很快赢得了

重要位置。液力传动装置的优点是不用电机,可以节省大量昂贵的铜,同时它的重量也轻些。这使得机车降低了造价也减轻了重量,即在同样的机车重量下,它的机车功率一般都比电传动机车大。另外,液力传动装置的可靠性高,维护工作简单,修理费也少。还有一个优点是,它的部件是密闭式的,无论风砂雨雪对它的工作都不产生什么坏的影响。

液力传动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液力传动箱、车轴齿轮箱、换向机构和相互联结的万向轴等。它的核心元件是液力传动箱中的液力变扭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轮组成。泵轮通过轴和齿轮与柴油机的曲轴相连,涡轮通过轴和齿轮与机车的动轮相连,导向轮固定在变扭器的外壳上,并不转动。当柴油机启动时,泵轮被带动高速旋转,泵轮叶片则带动工作油以很高的压力和流速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与泵轮以相同的方向转动,再通过齿轮把柴油机的输出功率传递到机车的动轮上,从而使机车运行。

变扭器关键在“变”。当机车起动和低速运行时,变扭器中的涡轮转速很低,工作油对涡轮叶片的压力就很大,从而满足机车起动时牵引力大的需求;当涡轮的转速随着机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加快时,工作油对涡轮叶片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正好满足机车高速运行时对牵引力要小的需求。由此可见,柴油机发出的大小不变的扭矩,经过变扭器就能变成满足列车牵引要求的机车牵引力。当机车需要惰力运行或进行制动时,只要将变扭器中的工作油排出到油箱,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失去联系,柴油机的功率就不会传给机车的动轮了。

第二篇:第七章 链传动、齿轮传动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8) 第7章

机械传动

【课程名称】

链传动、齿轮传动 【教材版本】

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链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传动的类型。 2. 熟悉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和传动类型。

3. 熟悉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名称及主要参数和基本尺寸计算。 二.能力目标

1. 能比较链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2.能够应用计算公式计算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 三.素质目标

1. 了解链传动的特点,熟悉常用齿轮传动的优点及基本类型。 2. 熟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计算。 四.教学要求

1. 能分析比较出三种传动的各自特点及应用场合。

2. 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并能应用公式进行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重点】

1.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2. 渐开线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尺寸计算。 【难点分析】

1. 链传动能否得到准确传动比?与带传动相比的优势在哪里?传动比还是不能得到瞬时准确。只有齿轮传动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2. 为什么非要用渐开线来作齿轮齿廓曲线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由于书中没有叙述,只能要求学生从演示课件或教具中演示中得到宏观的答案,以后再参考大学教材。 【教学方法】

教具与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讲授与学生动手课堂练习相结合。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瞬时传动比不变的理解有困难,演示教具从宏观上看不出瞬时的变化,需要画图加以说明,但超过教材的要求,只好要求承认教师的结论。

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齿轮的演示比较兴趣,但会提出为什么非要用渐开线来作齿廓不可?

【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实物,教具和课件。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带传动的内容,总结出带传动的优缺点。大家平时还能见到的另一种传动――自行车上用的链传动,能否比带传动在传动比方面更准确一些呢?由此引出本次课的新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链传动

先演示实物或课件,使学生对链传动有感性认识。相比之下,由于有齿的关系,链条传动是齿的啮合与分开,从宏观上它应当是传动比准确,但实际上只是传动一周时的传动比不变;而在两齿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其传动比是微小变化的,所以只能说明是平均传动比准确。总结传动的优点突出能在高温,多尘等恶劣条件下工作,这是皮带传动所不可比拟的。主要缺点是冲击,噪声。

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

2. 齿轮传动

先演示圆柱齿轮传动,与链传动相比,齿轮传动没有链条,而是靠齿面直接啮合来传递运动。齿形也按渐开线曲线制作,因而它具有许多特点,其突出的是传动比恒定,无论任何瞬时传动,传动比都达到完全准确。此外还具寿命长,传递功率大的优点,当然制造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由于齿轮传动具有其他传动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两轴位置之间相互关系可分为如图7-15的三种类型,即:

(1)两轴相互平行的圆柱齿轮传动; (2)两轴相交的圆锥齿数传动;

(3)两轴交错的蜗杆蜗轮传动。

3.渐开线齿轮的各部份名称及主要参数

各部份名称按齿轮实物或大的挂图进行讲解,重点突出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分度圆的定义,由于它是看不见的圆,而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圆,应说明清楚。

主要参数是表示并决定齿轮几何尺寸的值,首先要区分两者的概念。模数是主要参数中的最重要表示量,要从分度圆的长度计算推出,即

周长 czpd dzp

p 由于值是无理数,为了便于计算和测量,用模数m代入上式,即得

dzm

规定m为一系列标准值,即使分度圆的值成为一个比较整齐的数值。

3. 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如书中表7-5所列。公式记住。

三.小结

1.链传动的优点是可得到准确的平均传动比,而且可以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其缺点是冲击和噪声。

2.齿轮传动由于采用渐开线齿廓,可得到准确的恒定传动比。传动的类型按轴线的位置可分为三种。最常用的是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3.齿轮传动的参数为五个,模数最重要且已标准化。几何尺寸计算由主要参数来决定。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第三篇:无轴传动

无轴传动在印刷机中的运用

一、无轴传动的定义

无轴传动技术是指每一组机械单元或机组都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各电机之间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进行跟踪和平衡,从而使各组机械单元或机组实现比机械轴传动更为精确和灵活的传动方式。无轴传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机械类传动和电子技术广泛应用相结合的产物,它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并使机械单元或机组的组合更为灵活、便捷。而所谓的无轴传动系统,实际上是一种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值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而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指印刷机中每个机组,甚至是每个滚筒或辊子的动力都是相互独立,它分别采用单独的伺服电机,按照运动控制器发出的程序指令,对印刷机中每个机组,甚至是每个滚筒或辊子进行驱动,从而保证各机组间同步运转的传动方式。由于各机组间单独驱动,省却了传递动力的机械长轴,故称该技术为无轴传动技术。无轴传动有时称为电子轴驱动,电子轴是抽象的轴,又称虚拟主轴。

二、无轴传动系统的特点

与传统有轴传动相比,无轴传动系统就有十分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机组配置灵活,增加了生产的灵活性。如利用无轴传动技术,我们可非常方便地进行双色金属板胶印机、多色金属板胶印机以及印铁机与涂布机的自由组合。

(2)便于实现印刷机的计算机操作台控制和远程控制。

(3)传动精确,结构简单,机械磨损和机械振动小,免除了对有轴传动中各个传动部件的维护保养工作,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降低废品率。

(4)方便设备的维修和系统的升级、扩展。采用无轴传动系统的监控和诊断软件,可监控任意一个与电子轴相连的印刷滚筒,分析印刷过程中的负载情况。对于印刷机用户,可以购买目前最需要的印刷模块,不必担心日后扩展或升级,最大程度地为客户优化投资。

(5)无轴传动控制技术可隔离各机组相互间的振动、速差等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6)各单元可分别进行单独操作和调节,节省了生产准备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7)可方便地实现模块化生产和调试。在采用无轴传动技术的印刷机中,每个印刷机组模块都可以独立调试,而不必等待其它机组模块的装配和机械长轴的安装,从而最大地节省生产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无轴传动技术在印刷机中的运用 (1)胶印机独立驱动技术

西研SEIKEN 65型卷筒纸平版印刷机的传动,采用组合驱动方式,一台塔式卷筒纸平版印刷机配备4台AC伺服电机,属于无轴传动。无轴传动的应用,使机器运转和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以每个色组为单位,这样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即使在高速(14.4万张/h)也能保证印刷质量。另外由于操作 十分方便、节省时间。同时因为去掉了驱动组合(驱动轴、离合器轴等),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西研SEIKEN 65型卷筒纸平版印刷机的传动是采用无轴传动,采用了三菱电机生产的动作控制用高速网络SSCNET,在3.5msec以下周期可进行同步控制。伺服电机反馈用编码机使用222脉冲/rev,具有15363脉冲/mm的高分解性能,大幅度提高了同步精度(0.015mm)。 (2)柔印机独立驱动技术

Varyflex型无轴无齿轮传动柔性版印刷机,安装多种特殊工艺配置和印刷单元,各单元独立动力装置都采用了无轴传动技术,免去了物理的机械联动,设备配置达到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在VF柔印机上可插入任意互换位置的凹印、丝印、冷烫金、全息定位烫金等单元。互换过程中所有的装卸由一个通用的推车即可轻易完成。 (3)凹印机独立驱动技术

罗特麦克3000-3R ES、4000-2 ES型凹版印刷机,都采用了先进的无轴传动技术,无轴传动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产品型号的快速更换,快速套准,产品的浪费大为减少,运转速度更高。该设备的众多优越性使其运行非常可靠,并使其立于先进工艺技术的前沿。

四、结语

正因为无轴传动技术的这些优点,使其在印刷机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与无水胶印和无缝橡皮布统称为印刷领域的"三无技术"。现在无轴传动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卷筒纸胶印机、凹印机、柔性版印刷机等印刷机器中。但是,无轴传动技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首先,相对有轴传动而言,无轴传动设备的制造成本有所提高;其次,无轴传动系统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对设备制造、维修及操作人员的技能、经验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在掌握传统印刷工艺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和专业英语,才能使这一新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无轴传动技术在轮转印刷机的应用,将会使得印刷机运转更高速、高效、高质,目前已经有单张纸印刷机也开始应用无轴传动技术,相信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单张纸印刷机会应用无轴传动技术,印刷质量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无轴传动技术在印刷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峰 , 无轴传动技术在印刷机中的应用研究[M]- 《山东大学》2002 [4] 唐苏亚,无轴传动技术在凹版印刷机中的应用[J]-微电机-2006,39(5) [5] 周永仁,无轴传动在印刷机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27(5)

张庆立 12404100111 印刷工程1201 班

第四篇:感想 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系统三级项目个人报告

班级: 13级机电控制 学号: 姓名:

我们组的题目是伺服比例阀的性能测试实验台液压系统设计,我们小组成员先是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关伺服比例阀的文献比较少,测试台液压系统设计更是少之又少,可能是因为伺服比例阀最近几年才出现,所以网上关于这个的文献比较少。

此次三级项目的设计过程,使得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前期课堂上所学的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液压元件特性与功能。经过前期对有关项目资料的搜索收集,中期方案讨论、修改、再讨论的艰辛过程,我们明白了对液压传动的系统的设计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认真,尤其对液压元件的选择,要多方面考虑其性能及优缺点,最后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另外,对电路方面的收获更是不可小觑。通过对力士乐实验台的熟悉尤其电路模块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各种互锁回路的设计与连接,认识了行程开关、压力继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试验的完成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此过程当中我们由模糊的概念到清晰的实践,整个过程的实现,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考验了我们团结合作整合各路有用资源的能力。实验过后,我们的知识有了巨大的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这次三级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主要负责了对项目资料的收集,参与回路的设计和word文档的制作。通过此次三级项目,我不仅对我们的项目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对液压传动系统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第五篇:液压传动与控制(精选)

液压传动与控制

1.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并以其压力能进行能量传递的方式,即为液压传动。

2. 液压传动的特征

⑴力(或力矩)的传递是按照帕斯卡原理(静压传递定律)进行的

⑵速度或转速的传递按容积变化相等的原则进行。“液压传动”也称“容积式传动”。

3. 液压传动装置的组成

⑴动力元件

即各种泵,其功能是把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 ⑵执行元件

即液压缸(直线运动)和马达(旋转运动),其主要功能是把液体压力能转化成机械能。

⑶控制元件

即各种控制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流体的压力、流量及流动方向的控制,来实现对执行元件的作用力、运动速度及运动方向等的控制;也用于实现过载保护、程序控制等。

⑷辅助元件

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以外的其他元件,如管道、接头、油箱、过滤器等,它们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⑸工作介质

是用来传递能量的流体,即液压油。

4.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⑴密度

⑵可压缩性

表示液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增加后体积会缩小、密度会增大的特性。

⑶液体的膨胀性

液体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后其体积会增大、密度会减小的特性。

⑷粘性

液体受外力作用而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液体内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液体分子的相对运动,由此产生一种内摩擦力。液体内部产生摩擦力或切应力的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性。

①动力粘度(绝对粘度) 根据牛顿摩擦定理(见流体力学)而导出的粘度称为动力粘度,通常以μ表示。

②运动粘度

同一温度下动力粘度μ与密度ρ的比值为运动粘度,用v表示。 ③相对粘度

(条件粘度)

粘压特性

在一般情况下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比较小,在工程中当压力低于5Mpa时,粘度值的变化很小,可以不考虑。

粘温特性

液压油粘度对温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减小,粘度就随之降低。

5.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⑴压力

①工作压力P

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称为工作压力。

②额定压力Ps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额定压力。

③峰值压力Pmax 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试验标准规定,允许液压泵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值,称为液压泵的峰值压力。

⑵排量和流量

①排量V 液压泵每转一周,由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出的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液压泵的排量。

②理论流量qt 在不考虑液压泵泄漏的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的平均值称为理论流量。

③实际流量q 液压泵在某一具体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称为实际流量。 ④额定流量qn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流量,亦即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流量称为额定流量。

⑶功率和效率

①液压泵的功率损失

容积损失

液压泵流量上的损失 机械损失

液压泵在转矩上的损失 ②液压泵的功率

输入功率Pi 作用在液压泵主轴上的机械功率

输出功率Po 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吸、压油口间的压差Δp和输出流量q的乘积

③液压泵的总效率

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

6.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7. 齿轮泵的困油现像

当齿轮啮合后,啮合的两齿间的液压油由于齿的封闭无法排出而形成的现象。

危害 当容积有大变小时,油液受到挤压,造成油液发热,产生振动噪声,功耗增大,轴与轴承受到一附加负荷。当容积由小变大时,封闭空间的压力降低,造成气穴或气蚀,并使容积效率下降。

措施 在齿轮泵啮合部位侧面的泵盖上铣出两个困油卸荷凹槽。

8. 内泄漏

三条途径泄漏

①通过齿轮啮合处的间隙

②通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的径向间隙 ③通过齿轮两侧面和侧盖板间的端面间隙

9. 径向力不平衡

现象

齿轮泵是吸油,压油区对称的非平衡式液压油泵。从吸油腔到压油腔,压力沿齿轮旋转的方向逐齿递减,因此,齿轮和轴受到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

危害

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壳体接触(扫膛现象),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了轴承的寿命。

措施

①采用压缩压油口的办法,以减少液压力对齿顶部分的作用面积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②采用开油槽的办法。

10. 高压齿轮泵的特点

⑴浮动轴套式

⑵浮动侧板式

⑶挠性侧板式

11. 叶片泵

⑴单作用叶片泵 (多为变量泵)

在转子转一周的过程中,每个工作腔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

⑵双作用叶片泵 (均为定量泵)

在转子转一周的过程中,每个工作腔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

12. 液压缸的分类

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活塞泵、柱塞泵、摆动式、伸缩式等。

⑴活塞式液压泵

①单活塞杆式

②双活塞杆式 ③无活塞杆式

差动连接 当单活塞杆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接通压力油时,称为“差动连接。”

差动连接时的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小,但速度比非差动连接时大。因此,差动连接是一种减小推力而获得高速的方法。

⑵柱塞式液压缸 ⑶伸缩式液压缸 ⑷摆动式液压缸 ⑸增压缸

⑹齿轮齿条式液压缸

13. 液压缸组件的构造

一般来说,液压缸的结构主要包括缸体结构、活塞杆导向部分结构、活塞连接结构、密封装置、液压缸安装连接结构、缓冲装置及排气装置等。

14. 液压阀的分类 ⑴按功能分类

①压力控制阀

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压力的液压控制元件。

②流量控制阀

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流量的液压控制元件。

③方向控制阀

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流动方向的液压控制元件。 ⑵按控制方式分类

①定值或开关控制阀

②比例控制阀

③伺服控制阀 ⑶按连接方式分类

①管式 ②板式

③叠加阀

④二通插装阀

⑤螺纹插装阀

15. 方向控制阀

⑴单向阀

单向阀类似电路中的二极管,在液压系统中单向阀只允许液流沿一个方向流过,反向流动则被截止,因此也称为止回阀。

作用

保压、锁紧和消除油路干扰

⑵换向阀

换向阀借助于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连接在阀体上各管道的通断关系,使油路接通、断开或改变油液的流动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起动、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

根据换向时的操纵方式不同,换向阀可分为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机动换向阀、液动换向阀、电液换向阀等。

16. 压力控制阀

⑴溢流阀

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主要起定压或安全保护的作用。

直动式溢流阀

先导式溢流阀

⑵减压阀

直动式减压阀 先导式减压阀

⑶顺序阀

顺序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执行机构的先后顺序动作,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

直动式顺序阀 先导式顺序阀

⑷压力继电器 压力继电器是一种将油液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小型电液控制元件。

17. 流量控制阀

⑴节流阀(最基本的控制阀)

⑵调速阀

⑶分流阀

18. 过滤器的作用

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液压油不可避免地含有各种杂质,杂质混入液压油后,随着液压油的循环作用,进入液压元件内部,严重妨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清除混入液压油中的杂质的最有效办法,除利用油箱沉淀一部分大颗粒杂质外,主要是利用各种过滤器来滤除。 19. 过滤器的分类

⑴表面型过滤器 (粗过滤)

①网式过滤器 ②线隙式过滤器

⑵深度型过滤器 (精过滤) ①纸质过滤器 ②烧结式过滤器

⑶吸附型过滤器

20. 过滤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过滤器只能单向使用)

⑴安装在液压泵的吸油管路上

保护液压泵免遭较大颗粒的杂质的直接伤害

⑵安装在压油管路上

保护液压泵以外的其他液压元件

⑶安装在回油路上

保证流回油箱的油液是清洁的

⑷安装在辅助泵的输油路上

保证杂质不会进入主油路的各液压元件中

⑸安装在支流管路上

滤除混入油液中的杂质

⑹单独过滤

滤除油液中的全部杂质

21. 油箱的作用

油箱的作用主要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体及沉淀污染物等作用。

22. 蓄能器的工作原理与功用

蓄能器是液压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其主要作用如下:

⑴作辅助动力源

⑵补偿泄漏和保持恒压用

⑶作紧急动力源

⑷消除脉动与降低噪声

⑸吸收液压冲击

23. 蓄能器的使用和安装

⑴充气式蓄能器应使用惰性气体(一般为氮气),允许工作压力视蓄能器结构形式而定。

⑵不同的蓄能器各有其适用的工作范围。

⑶囊式蓄能器原则上应垂直安装(油口向下),只有在空间位置受限制时才允许倾斜或水平安装。

⑷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必须用支板或支架固定。

⑸蓄能器与管路系统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供充气、检修时使用。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以防止液压泵停车时蓄能器内储存的压力油液倒流。

24. 密封装置

密封装置的作用是用来防止压力工作介质的泄漏和阻止外界灰尘、污垢和异物的侵入,是解决液压系统泄漏问题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手段。液压系统如果密封不良,可能会出现不允许的内、外泄漏。

25. 基本液压回路 ⑴压力控制回路

①调压回路

使液压系统整体或一部分的压力保持恒定或不超过某个数值。 ②减压回路

使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油路具有较低的稳定压力。

③增压回路

通过增压缸来实现提高液压系统中的某一支路的工作压力。 ④卸荷回路

⑤保压回路

在执行元件停止运动,而油液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时,需要用到保压回路。 ⑥平衡回路

为防止立式液压缸和垂直运动的工作部件因自重而自行下滑,或在下行运动中由于自重而造成失控、失速的不稳定运动,常采用平衡回路。

⑦卸压回路

对容量大的液压缸和高压系统,应在保压与换向之间采取卸压措施。 ⑵速度控制回路

①节流调速回路(效率低) 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回路中流量控制阀通流面积的大小来控制进去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其运动速度。

②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是通过改变泵或马达的排量来实现调速的。

主要优点 没有节流损失和溢流损失,因而效率高,油液温升小,适用于高速、大功率调速系统。

缺点

变量泵和变量马达的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③增速回路

使液压执行元件获得所需要的高速,缩短机械的空程运动时间,从而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④速度换接回路

使液压执行机构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从一种运动速度换到另一种运动速度。

⑶方向控制回路

①换向回路

②锁紧回路

通过切断执行元件的进油、出油通道来使它停在规定的位置上。

③缓冲回路

防止执行元件起动、停止时的冲击。

④回转回路

提高工作效率和整机机动性。 ⑷多执行元件控制回路

①顺序动作回路

实现多个执行元件按预定的次序动作的液压回路。

②同步动作回路

实现多个元件以相同的位移或相等的速度运动的液压回路。

③互不干扰回路

防止液压系统中的几个液压执行元件因速度快慢的不同而在动作上互相干扰的液压回路。 ⑸液压马达控制回路

①液压马达串、并联回路

适应行走机械的不同工况。

②液压马达制动回路

使液压马达迅速停转。

上一篇:奶牛场管理系统范文下一篇:年市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