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作文教学重点

2023-03-09

第一篇:谈谈小学作文教学重点

谈谈如何完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主标题:谈谈如何完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张丽娜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直属二分校10级小学教育本科,陕西省西安市710100)

摘 要:懂得运用测评工具提高小学的写作水平。使作文教学能有效开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爱好,培养学生,观察力,口语交际。

关键词:激发 朗读 扩写 提纲 兴趣

论文不是写教学经验,也不是汇报.文章结构存在很大问题,按以下要求修改:

一、 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下列小标题分开论述)

二、 小学语文写作的意义(下列小标题分开论述)

三、 小学语文写作的方法(下列小标题分开论述)

你文章的有些内容可用,重新组织

通过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抄写作文书上的作文、拼凑文、胡乱编写作文”。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

1、孩子平时没有留意生活中德事情,没有仔细观察身边的事,从而缺少写作素材,面对作文题,无话可说,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2、在练习习作时,不愿意在句子上下功夫,懒得使用老师教的修辞手法,只是单一的说出来,草草了事;

3、在命题作文上孩子总喜欢脱离实际,写一些夸大的事;

4、写作时教师指导时过于偏激,常常因为孩子写不好作文,让孩子读作文书的范文,来应付考试;

5、孩子读的好作品太少,或在读好作品时往往是囫囵吐枣,只读表面,没有深入地理解作者在此使用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掌握字、词、句应用检测,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现如今的孩子,一提起写作文,十有八九会一头雾水,眉头紧缩,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提笔写作是好。在他们的作文中往往伴随在,描述空洞,如同清水,不懂选材组材,眉毛胡子一把抓,语言呆板,读之乏味。

如何抓好这个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文这个教学知识点,是对老师的教学技巧和技能的考核,也是对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的考核。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接合众多的教师对如何教好孩子作文的认识和自我的总结如何教会孩子作文经验。认为教好孩子写作文要从三个出发点进行。 第一点:要从孩子的兴趣着手。

“兴趣”是激发各种动力的按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他认为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卢姆提出:“不论是更多的教育机会,还是日益增加的教育方面的经济资助,对于改善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并无多大效果。增加经费、新的时髦做法,或者教育体制结构方面的重大而彻底的变革都不能解决问题,依我看,解决办法在于我们对学生与学习的看法的改变。”由此,布卢姆提出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因此而被称为是“摧毁美国教育的人”。他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思想体现在《教育目标分类学》(1964 )、《 学生学习的启蒙形成和总结评价手册》 ( 1971 )、《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 、《 教育评价》 等一系列著作中。在布卢姆的整个教学理论中,教育目标是组织教学、课程编制和教育评价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掌握学习理论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情感领域是促进自我主动学习的关键。 同样法国思想家卢梭,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学生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教育观点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

所以说如果没有激发孩子爱上习作兴趣的话,那他绝对不会写出好的文章!如从激发孩子对习作的兴趣呢?这就要靠朗读来入手。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本身就起着一定的作用。

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因为当孩子通过朗读方法去欣赏好的作品时,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这时他会对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在内心中产生一些共鸣,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在处理文章的方法。使孩子的内心里产生羡慕之情,暗示渴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也能写出让人羡慕文章。其次,当自己通过朗读的方法去朗读自己的文章,也能措施自己鼓励自己修改去出更好的文章。因为朗读本身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就积累对了字词句理解的应用,孩子就会通过模仿,初步练习习作,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二点:练习对词的“交换”与句的“扩写”。

为什么要针对孩子进行词的“交换”,句的“扩写”练习呢?这样可以加强对词汇的积累与丰富,对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因此,写作句子的“扩写”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词汇丰富,修辞方法的应用掌握了,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因为很多孩子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往往是伴随着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楚,即使表达清楚了,但所用的词语比较单一如:描写人物长相,要是描写对象漂亮,孩子常常会用“她长得好看”;“她长的漂亮”;“她长得美丽”等叙述,就是不愿意用一些学过一些四字词语或成语如: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倾国倾城等。描写方法如:脸型如何?眼睛长得怎样?等……修辞手法如:夸张“只要听说她来了,说媒的人就将她家门槛踩没了”这些是对体现漂亮的一张说法。

所以加强对孩子的词的“交换”与“扩写”练习,有助于练习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词语应用。使孩子了解到通过“交换”与“扩写”,可以具体完整的表现出了所要表达的事物。通过加强孩子的“交换”与“扩句”练习后,我就有深深的体会如:我班的孩子张妍,最开始教她学习习作时,她一听到习作二字就会眉头紧缩,因为她的作文常常是简单叙述完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就结束了,你要是让她重写,她就会扭捏地说:“老师我不知道咋写......。”通过练习“交换”与“扩写”后,孩子就知道表现某一个词语可以这样说,还可以那样说。体现某种事物还可以通过不同地描写方法去体现或修辞手法来体现。这不张妍的作文便大大提高。前几天我们班练习习作时,通过事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张妍写的是自己的妈妈,通过自己考试没考好,偷偷修改了成绩被妈妈发现了,体现妈妈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很关心她......在她的叙述中有一处是表示怕被妈妈发现自己很害怕。要是以往她绝对会说“我真害怕!”就完了,现在她就知道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体现害怕“当妈妈拿起我的卷子时,我的手悄悄地不停地卷着我的衣角,手心里不停地出汗。”“我心里念着经:天灵灵,地灵灵,各位菩萨都显灵,不要让妈妈看看出来,求佛祖保佑,妈妈看不出来……妈妈看不出来……”很好地表现了自己害怕的样子与小孩子的天真。

通过““交换”与扩写”的练习,许多孩子在写习作时,都从会无话可说了,短短几句话草草结束了自己的习作练习。慢慢的爱上写习作,鼓励自己也能写出优秀的习作。同时也练习了老师所讲的修辞手法与描写方法,加强了自己的词汇积累

,修辞方法的应用掌握了,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第三点:练习写中心思想与提纲的训练。

很多孩子的写作文时,往往写一大堆的内容,偏离的重点。对于这一点老师就要针对孩子进行提纲训练。因为孩子已经找到了所要在文中使有的素材,也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但这些素材可能较为杂乱,写作意图也可以并不单一,这时,就需要构思来对所需要的进行处理。所以我们就要训练孩子写提纲。首先在训练写提纲时,必须先做好构思,构思是作好一篇文章的重要环节之一。孩子将其所感知的内容根据文章构成的要求,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开始习作。

(1)审清题意:

就是让孩子要知道题目限定的范围、内容、人称、时间及场合。

(2) 确定中心思想:

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要写的中心思想,那他就不能表达的正确思想、观点,或想要说明的道理,所以首先要对自己所写的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围绕中心去选材,去写。其次素材的选取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与中心思想有关的就写,无关的就不写;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就多写、详写,不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就少写、略写。

(3)写作提纲:

写提纲是为了理清写作思路,即明确:围绕中心思想应当用哪些素材来表现,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当详,哪些应当略,以及彼此之间应如何衔接等

第4点:加强孩子的观察训练。

孩子的想象能力丰富,但往往没有认真的观察实际的生活,因此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合情理的想象。因此就要加强孩子的观察力,当孩子学会认真观察,他们就能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发挥自己的情感,能写出一些符合一定的思维逻辑规律的想象作文。才能使孩子的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味、言之有新。

总之,为了提高孩子的习作作为老师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多多鼓励孩子,总结他们的优点与不足,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个孩子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2012/10/17第一稿修改建议:

1、 你对论文如何写不清楚,论文的结构已给出,具体见文中。

2、 论文的标准格式发给你,下次按要求提交。 指导教师:李斌

第二篇:谈谈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心得

百春园小学 吴湘彬

对于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育工作,许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使出了各种招数,目的是让自己的学生尽快入门,但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有的收效甚微。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辅导工作也颇感任务之艰巨,担子之重,感受万千。下面略谈几点:

一、平时注意培养和引导小学生多阅读、常收集。 初写作文的小学生,写作无疑是一堵高大的墙,横垣在他们的面前,更谈不上能用形象生动的词句。我们说的话,用的语言,无非是从前人发明创造的词汇里加以组合、排序、再运用。为了学生在写作时,避免在用词、用句上出现山穷水尽的地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多阅读,学会收集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养成收集的习惯。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又可以让学生借鉴引用,对写作大有帮助。

二、多读精讲教材例文。

我在讲解教材例文时,首先一定得让学生多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而且小学生说起话来运用语言就会信手拈来,自然得多。其次,应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好习惯。通过思考,理 1 清例文层次结构,明确内容所表达的中心及表现手法等等,然后进入讨论程序,一一把它们弄清楚。这样以来,潜移默化地把教材中优秀作品的写作手法植入学生的头脑当中,慢慢地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似形而非形地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我认为: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例文就好像一面镜子,教师在讲解时,应形象生动地把文章分析透彻。

三、学生的习作素材应贴近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大家知道,作文素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对生活有感悟的人,才能把生活的酸甜辣记录下来,写出感人的文章。小学生初写作文,也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受。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这一点。每次写作前,先引导观察、回味再思考。如写《一次吹泡泡的活动》。当时我就在教室里给学生营造气氛,让学生现场互动,搞一次吹泡泡的活动。整个活动分三场进行:第一场在规定时间内,看谁吹得多;第二场比谁吹得大;第三场比谁吹得高。在互动的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洞察各自的情绪及当时的热闹场景。整个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过后,引导学生回味整个过程,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写作。如果一开始辅导学生写作文,让学生无话可写的话,那也就等于堵住了自己的教学辅导工作前进的路。不能让学生写作的素材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 2 应贴近他们的生活,把他们的话匣子打开,真正做到有话可写。

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帮他们张开思维的翅膀。 “好表现”这几乎是每个儿童的共同特点。我在教学时,当给出作文题时,我不急于给学生提供指导,也不让他们马上动手写。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审题,给他们思考的空间,揣摩的机会。考虑好以后,要求学生围绕题目把自己心中想的原汁原味的话尽情说出,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压抑感。孩子的表现欲望满足了,思维也活跃起来。如写《我的好妈妈》,一般来说,学生围绕“好”一说到底。只有那么几个同学却举出妈妈是如何严格要求自己,致使后来自己很少犯错的例子。感觉“严”也是妈妈对他的爱,就觉得妈妈好。这两种思想的交织,也达到了我在辅导的预期目的。假如你在辅导作文起步时,给学生写范文来要求死记硬背的话,不同的思想表现不出来,找不到百花齐放的感觉。我在辅导时,从不给学生写范文来禁锢他们的思想,而是让他们的思想之花尽情绽放。

五、提倡共同修改,让每个学生当当“小老师”。 初写文章者,会写错别字,用词不当,段与段混乱不清等千奇百怪的现象涌现出来。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从学生的习作当中挑选一到两篇诸多毛病跻一身的供大家修改。让每个学生参与,各抒己见,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我的朋友》有学生这样写道:“我的朋友叫×××,她留着矮头发,穿着漂 3 亮的矮衣服……”像这样类似概念不清的用词,觉得好笑,却有此学生意识不到。当然在修改时,学生会哄堂大笑。纠正别人错误的同时,对自己也有一份警示。修改过程中,学生感到既轻松快乐,又受益匪浅。

六、重温作文,益处多。

当一篇文章,经过酝酿、演说、练笔、修改四步曲以后,一般老师的教法也就算本次写作圆满完成。我却在教小学生作文入门时,同一个作文题一般情况下不满足学生写一次。经过四步以后,我还得要求我的学生再写一次。这一次的习作比前一次,就有天壤之别,好的更好,尤其是差的进步更大。这样一来二去的练笔,让他们更有写的内容,从而增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给作文写得好的一个促进,给差生一个牵引。

让小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写作,在快乐中领悟写作的真谛。这就是我对辅导小学生作文入门这项工作时的一点心得和感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自己的辅导方法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总之,小学生作文入门的辅导工作,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这需要老师慢慢地指引,加上学生自己的磨合,出现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解决,方能渐渐入门。因而,教师必须在作文辅导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博彩众长,更好地服务于写作教育事业。

第三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散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

孙文心

散文被誉为“美文”,被人们说成是形散而意不散,因此在解读散文时,要注意散文的这个特点,尽量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经历,这样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解读文章。

散文教学,从“教”的角度讲,关键是引导学生往“散文里”走,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散文教学有两个要点: 1.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

在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在日常教学中这种链接是通过“学案”来完成的,在学案中,我们会详细的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和这篇文章有关的左右资料,帮助学生在分析文章前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有关的知识网,以便在解读的时候随时调用这些资料。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不仅要把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交代给学生,同时还要介绍一下社会的大的时代背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才会这样的彷徨无助,才会这样的夜不能寐,才会这样的不知进退。只有交代清楚这些内容,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在这样一个夜晚,独自一人去荷塘散步,为什么会觉得“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所以这种联系时必要的。

2.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学生的已有经验,笼统地讲,包括“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作者在“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也可以分为“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这两个方面。

现在的学生一般生活都比较简单,他们不能体会作者那种复杂难平的心情,更无法理解那些远离故土,客居他乡的作家,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想念,那种有家不得归的无奈是他们无法深刻体验的。

就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无论是南方的秋天还是北方的秋天,无论是阴雨霏霏还是阳光明媚,无论是潮湿阴冷还是秋高气爽,无论是落英缤纷还是红叶漫天„„所有的这些都不抵作者心中故园秋天的一景来的让作者心动,让作者难忘,即使时隔多年,即使人世沧桑,也无法消除那份感怀,那份“相思”„„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环境,让他们能够认真体会那份情感。而不是生搬硬套。

散文的,没有很多种,它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那么在阅读或教学时,就要格外注意这三个方面。

1、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的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的“我们敢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这 “雨趣”二字,乃文之瞳孔,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2、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1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质朴而自然。散文教学,品读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以及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分析它们对散文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还是《荷塘月色》,“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

3、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棗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问。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散文教学要讲究心意相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融入到文章中去,也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就理解作者的意图或者想法,只能慢慢引导,耐心辅助,这样才能让学生用心去品读文章,欣赏美妙的语言,感受作者营造的意境。

第四篇:谈谈小学升初中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小升初考试在即,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作文考试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小学生作文,如何复习才有效呢?

一、不能依靠外援:

1、莫请名师代孩子写作文

作文作为衡量一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标准,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家长对作文考试的特点不够了解,平时不注意对孩子写作能力的训练,临近升学考试时又十分焦急,总是希望老师能够帮助押准几个作文题,或是请名师、作家代写作文,让孩子背下来去应付考试,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2、考场生搬硬套不管用

有些老师在考前让学生练习“朋友”、“关爱”、“难忘的一件事”等题目的作文,结果,考试作文考题是《给知心姐姐的回信》,显然,作文的体裁是书信,属于应用文,写作时应该采用书信的格式。结果有的学生连题目都没审清楚,就把自己提前准备的作文默写了一遍,文中没有称呼、问候、祝语、署名、日期等内容,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3、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有大不同

(1)考场作文有非常严格的时间限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高年级要在40分钟内完成400字的作文。如果平时写作文磨磨蹭蹭,那么在语文测试的100分钟里,要完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作文三大任务,没有一定的速度显然是不行的。

(2)考场作文是在没有老师、家长和参考资料可以依赖的前提下,靠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如果你的孩子平时作文总是靠网上下载、抄写范文或是家长帮忙来完成,那对升学考试是很不利的。如果小升初作文要依靠“外援”,那么中、高考怎么办呢?

(3)考试时,考生的身心状态、临场水平的发挥、考试经验等都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一位考生曾经说:“,我一看到作文考题与自己背的不一致,头一下子就晕了,脑子一片空白。”可见,作文依靠“外援”是多么有害。

二、了解小升初命题原则和相关信息

1、小升初命题原则:让学生有话可说

近年来,在小升初作文的命题上,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有关部门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考题的设计上一般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在文体上多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在形式上,以命题、半命题和给材料作文多见。

例如有的作文题目

“我真心地谢谢(你)您”、“一道靓丽的风景”和“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难忘——情”、“我读懂了——”、“为——喝彩”、“——伴我成长”无论哪种作文,都拓宽了选材范围,降低了审题难度。而且,作文题多为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对小学毕业生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2、小升初作文试卷的评分标准

小升初作文试卷的评分标准主要从是否切题,中心是否突出;语言表达生动准确程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这三个标准来评判。由于每个考生的作文实际水平不同,复习时,应对自己平时的作文做一番精心细致的梳理分析,找出自己作文的毛病或弱点所在,是审题不准还是选材不新?是语言贫乏还是条理不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抓重点复习,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可以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

三、把握得高分作文的诀窍

1、经常关心身边事情

作文贵在创新,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许多学生往往苦于无材料可写,其实,你是没有用心去观察生活,没有留意发生在你身边的人和事,没有用心去感悟生活。或者你对于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感人的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感到无内容可写。实际上,你要时刻关心祖国的命运,国家的大事,就能从中发现许多很好的题材。

有一篇《会说话的垃圾箱》写了自己为迎奥运设计了一种会说话的垃圾箱,外形像青蛙或河马,张着大嘴,立在小区过道上。小朋友一旦把果皮垃圾放进它的嘴里,里面就会发出音乐声,还会说:“小朋友,谢谢你,味道好极啦,再喂我一次好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去喂这些“动物”了,小区环境自然就清洁了。这篇作文采用逆向思维法,用儿童的视角去发现、思考问题,体现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注意联系自身情感

如果我们的考生多关注国家大事,关心与今年春季的南方雪灾和最近的汶川地震相关的人和事,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和感情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不仅会

发现许多催人泪下、生动感人的作文素材,也会从思想感情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写出创新的作文来。

3、考前强化复习做什么

(1)学会审题别跑偏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就是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涵义、范围和要求,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保证作文切题。

在复习中抓住两审:一是审“题眼”,即体现和强调文章主题的关键词,可以通过分析题目结构来确定“题眼”。主谓短语,谓语是“题眼”,如“我受到表扬”,“受到表扬”是“题眼”;偏正短语,限定词是“题眼”,如“一个难忘的人”,“难忘”是“题眼”;并列短语,连词是“题眼”,如“我和奥运”,“题眼”是“和”,重点应记叙我和奥运的相互关系。

二是审“题限”,即题目限定的范围。如“成长中的一件事”(2005年河西区考题),“题限”即明确了作文的题材是写事的,而且是一件。“我有一个好习惯”(2006年宝坻区考题),“题限”就明确了写作对象是“我”。如果是半命题作文,自己补充的部分,要补充对自己最有利的、最有话可说、最有内容可写的词。

(2)想好了再下笔

作文考试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应做到:在立意上要高人一筹;在选材上独辟蹊径;在写法上要推陈出新。古人云:意在笔先。就是说在写作文时,要想好了再写。不少考生不懂构思的重要,考试时随笔而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堆砌材料,罗列现象,拼凑字数。

其实,审清题后,一般还要按下列步骤构思:①要确定中心(主题积极进步,健康向上,对社会、对生活、对家庭、对人生的正确理解与深刻感悟);②要根据中心来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密切,典型、真实、感人的材料);③要安排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过渡和照应的安排、如何结尾等);④如何检查修改(有无病句、错字、语法、标点方面的错误)。

(3)适当用点小技巧

生动准确地驾驭文字的能力是长期形成的,只有平时加强语言积累,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叙述与描写、抒情与议论方面的练习,还要善于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对偶等修辞方法,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歇后语等,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4)多参考近年的考题

在50分钟内让孩子完成500字的作文,然后根据作文评分标准或找老师进行评判,考查一下自己孩子的真实水平,以便查漏补缺,确定复习范围与重点。

第五篇:1.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理重点

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理解。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1)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结合教学实践我理解认为:

(1)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富有好奇心,活泼,欢快。要尊重孩子们的身心成长规律,要理解,关爱他们。关爱学生,虽是举手之劳,对学生而言,却是感恩终生。真诚的关爱会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热切地渴望老师的讲解和帮助,但又怕老师嫌弃自己,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日久天长,就会背上严重的思想包袱,老师一句善意鼓励,一句温暖的关怀,会令学生兴奋不已,或者成为前进的动力。因此,教师关爱学生,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赞扬,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和必胜的信念。

(2)“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启迪学生,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到课堂上非常快乐,有兴趣,这样能使教学质量事倍功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多种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业务能力:这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求教师掌握一般教学能力和基本功之外,更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灵敏的教育机智。能正确、全面、恰当贯穿落实新课改提出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教育科研能力:加强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提高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善于抓住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广泛地开展校本研究,从而形成科研促教育,教育促科研的良好局面。

心理教育能力: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人格的健全发展。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正面的教育和指导,教给他们辨别和正确对待的能力,以及具有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撰写论文能力:教师学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一种能力。善于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升为理论。是教师进修提高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的需要。 运用电教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进入学校课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教学的限制。有利于学生更多地获取知识。广泛使用电教媒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办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4)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新的时代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应把学习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

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师只有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2. 中小学专业标准的差别有哪些?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上的差别,学科知识在小学教育阶段相对于中学作用更小,过程和手段对小学教育更加重要;差异性、儿童观、教学设计是小学教师专业迫切需要的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一个区别在于不同认知年龄的教育对象。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儿童的活动、过程很重要;而中学教师中,教育教学知识应该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小学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心智还不完全、对社会没有了解、天真无瑕的孩子,而中学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已经开始有自己思想,叛逆、大概知道何为对、何为不对的学生。中学生们会主动学习,知识层面与结构都比小学生们要好得多、健全得多 。小学教育只是提出按照儿童的规律进行教育,而在中学教师标准中,强调了中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一篇:退伍军人安置考试资料下一篇:谈谈大学生的幸福之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