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叛逆翻译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创造性叛逆翻译范文

叛逆期

心理学名词:叛逆期

概念阐释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产生阶段

叛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岁左右是第一个反叛期,第

二、第三反叛期分别在10岁和13岁发生,被界定为“准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

“执拗”的3岁——3岁是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期,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出现,但他们非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非常任性。这一阶段的宝宝非常需要秩序感,但不会表达,因此表现出对物品强烈的占有欲,他们会觉得“东西出去就回不来了”,所以这一时期也叫“执拗期”。3岁的孩子非常自命不凡,也特别容易受挫,由于不会表达情绪,所以显得脾气很坏。

准大人期——9岁到10岁半的时候,孩子进入了第二个叛逆期:“准大人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用很大的力量“往外走”,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表现为不愿意让家长拉手、喜欢让别人叫自己的全名。不过与此同时,孩子还会表现出一小段时间的“回归婴儿期”表现,表现得非常依赖、不讲道理,或者娇气、容易哭,要求父母的力量。当“回归婴儿”和“准大人期”同时出现的时候,家长就要留心告诉自己: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来了。10~11岁:喜爱群体,要有大人的权利但不愿承担责任。 具体表现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拖延;不想和父母沟通等等。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也不让自己听从大人的!觉得自己很有主见!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

二、三岁到十

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具体列举如下: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烦;

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

认为父母、老师的话很多都有漏洞;

喜欢与众不同,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喜欢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违反某些规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快乐;

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

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事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阻止也不会改变主意;

会对课堂上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而感到开心;

对伤害自己自尊的人,想要给他添些麻烦,让他感到自己是不好惹的;

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想办法得到 产生原因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 :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三: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叛逆心理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

孩子小时候的一些行为,导致了他们心里的不健康,致使孩子的自闭,对社会和世界的不相信,造成懦弱,胆怯,严重可能引起自杀。年幼时的小型偷窃,违背良心的话和事,甚至是面对了不该面对的事,或者过早见识了悲惨死亡,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影响危害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叛逆.叛逆,往往就使得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与长辈产生矛盾,与家长格格不入。叛逆的青少年,总是听不进长辈家长的教导,而且容易产生高傲,自以为是的心理,并且容易冲动,因此处在叛逆心理下的青少年,在没有帮助指导的情况下最容易对社会产生危害。

“叛逆”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正确应对

态度

家长还应着重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明确父母的责任——家长的责任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凭学习掌握照顾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和自由,并不是家长意志的执行者。

尽早和孩子做朋友——家长最迟应该在孩子4岁前和他们建立一份朋友的关系,这将非常有助于日后的亲子沟通。不过同时,家长也要保持权威,让孩子知道他需要尊重父母。专家表示:“权威是一种力量,父母有力量孩子才有力量。”不过,家长的“权威”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引导你怎样过自己的一生”。

认识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叛逆只是孩子行为的表象,其背后隐藏着的原因应该找出来。

一、尝试有多种可能而非单线思考,并非是“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这时候家长应该考虑的是是否给到了孩子不同的思考方向;

二、证明自己有能力,希望得到肯定;

三、“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在向父母要空间;

四、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的叛逆行为来说,其实是孩子在尝试父母的界限,也是孩子学习规则的过程。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

自主权“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

在逐步消除叛逆心理方面,应采取以下对策:

观察孩子和自己的沟通方式。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越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 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该听自己的。孩子不顺从,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因此,身为父母的,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执着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保持冷静。孩子叛逆,成人一定会不满,因此,会为自己的权力斗争,用声音来压倒他。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也等孩子冷静,才进行沟通。孩子叛逆,言语和行为会有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成人成熟,应该要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

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听讲座,找辅导员协助,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的办法失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开放自我,了解孩子。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最好能试着了解情况。例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从旁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 孩子当然就不需要叛逆了。

改变教育方法。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例如,小时候只有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转变方式,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措施

爱和耐心——对孩子来说,特别需要足够的爱和关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呵斥、贬低、急躁、打孩子、滥用权威、命令强迫孩子等,这会导致孩子的抵抗情绪,引发破坏性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尊重,鼓励孩子的独立和冒险精神,不打断孩子说话,不打搅孩子做事,引导孩子的情绪能量方向,当孩子闹脾气时,家长要主动改变环境,用平和、耐心、陪伴的态度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限制选择。”

专家表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闹脾气时只需要轻轻地抱着他,不用说话,等孩子好一些后再沟通,告诉他“我们还可以怎样”。此外,还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事先表扬、事前预告等方法,不过您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是爱和耐心,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不接招——这就是所谓的“有火不接火”。面对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家长切忌直接说“不”,因为这个字将直接激发起孩子的叛逆心:你不让我怎样,我非要怎样。而如果家长“不接招”,孩子首先的反应将变成疑惑,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孩子说要染金发,如果你说“不行,没门!”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觉得父母无法沟通,不理解自己,第二天真的去染个头发来给你瞧瞧,看你能怎么样。而如果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啊,我觉得你染金色头发也挺漂亮的。”就会首先引起孩子的疑惑:“妈妈怎么这样说呢?”进而开启沟通的大门。

巧妙化解——用孩子的价值推动他。孩子竟然钦佩同学的偷窃行为,如此没有是非观念,是不是有一天孩子也会去这样做呢?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巧妙化解的。“孩子并非没有是非观念,只是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会显得特别欣赏那些有自我能力的人,这是他们走向独立和成熟的需要。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比如鼓励孩子说‘其实你也很有组织策划能力的’,在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自己的能力,如让孩子亲自策划一次家庭集体出游活动等等,然后对孩子的能力及时予以肯定,再引导孩子去体会丢东西的同学的心情,就达到教育的目的了。”

第二篇:孩子玩叛逆

孩子玩叛逆,家长不如以退为进

案例:谭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最近这段时间,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变得很僵,经常因为小事而争吵。谭女士说,儿子从小就练钢琴,主要是孩子的父亲希望他学习一技之长,但也感觉到孩子的兴趣其实并不大。现在儿子逐渐进入青春期,凡事都强调自己做主,自过年后就明确告诉父母不再继续弹钢琴,为此孩子父亲很生气,就越发对儿子严加管教,就这样恶性循环,亲子关系越来越糟。

教育专家建议:十多岁的孩子有了非常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可以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期望家长能够认可自己的决定,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的事实,给予更多处理自己的事情的空间。当孩子发现家长依然把自己当成“孩子”,依然以命令的方式,要求自己做这做那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站到家长的对立面,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对抗家长,以示自己的独立存在。那么,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就不宜再以命令的口吻、“粗暴”的管教方式来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了,否则就会面对孩子一次次的挑战。如果,家长再以“镇压”的方式应对,那么必然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不断僵化。逐渐地,无论家长的建议是对是错,孩子都会以抵触的情绪应对。谭女士的困扰就在于此。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给予孩子们更多自主处理事情、解决困难的机会自己“退居二线”,给子女们出谋划策,告诉孩子自己对于事情的判断,把最后的决定权交还给子女。孩子们或许会因为自己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断,但是有着父母这对坚强的后盾,孩子们是不会受到多大的伤害的,相反他们会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经验。所以,父母现在“退一步”、“让着点”,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面对逆反期的孩子们,“退”,有时候是最好的“进”,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我们父母的“指令”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周弘赏识教育学概要

(二) 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潜力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99年4月,中青报刊登了一篇介绍赏识教育的文章《赏识你的孩子》,河南一名下岗女工看到后,立即运用到自己的儿子身上。当时她的孩子八岁上小学二年级,一年半后,她九岁的儿子已经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了。

赏识教育为何能激发出这么大的潜力?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便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

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评孩子呢?

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礼物的。

比如一位老师是这样批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当然,这种话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否则便会显得虚假。

家长之所以发现“表扬加鼓励”在孩子面前找不到战无不胜的感觉,就是因为家长的表扬与鼓励是肤浅的,充满功利色彩的,“唉呀,孩子进步了,考了80几分。”怎么样听都像是“狼外婆”的表现。

肤浅的表扬与鼓励伴随着的往往是对孩子的迁就,忍下的火越积越多,忍无可忍时便终于爆发了,于是,亲子间的裂痕更大。遭受了挫折的父母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赏识教育不能批评孩子。

事实上,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好多规则,好多道理,家长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便不会有正确的对待人生的态度。

批评可以,但批评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家长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提醒过你多少次了,还这样,你完蛋了。”考试考糟了,“考这么点分,将来捡垃圾都轮不到你”„„

这样的批评,就像戳向汽球的针,整个泄气。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或失败了没关系),我相信你能改正。

(四)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能经受挫折,不是温室中的花朵

九二年,中日学生夏令营较量以中国孩子的失败而告终,引发了全国上下对未来一代的忧思。不少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需要挫折,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太脆弱了。

事实上,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并不是没有挫折,而是挫折错位,应该给的物质上的挫折没有,而不该给的精神生命的挫折太多。孩子除了看得见的有形生命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生命。

对于孩子的有形生命,家长呵护有加,该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做了,该孩子自己担的责任父母担了,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

对于孩子的无形生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学习好,也不能多表扬,要防止翘尾巴;学习不好就更不要说了,苛刻指责是家常便饭,父母不负责任的批评指责甚至无原则的打骂,让孩子的心灵累累伤痕。

如果说有形生命和无形生命分别是翘翘板的两头,有形生命那一端是上翘的,无形生命这一端是下折的,翘翘板失去了平衡,该有的挫折没有,不该有的挫折却太多。

赏识教育在把做人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也就是让孩子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也经得起风雨的磨难。

有人认为给孩子无形生命的赏识太多,会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一旦在社会上得不到赏识就会适应不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把孩子的无形生命比作一棵树,在生长之初,它接受的赏识多,所得到的养份就充足,成长就快,等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时,就能接受风雨的洗礼了。反之,若它接受的批评指责多,那它弱小的身躯就无法抵挡风雨了。

而且,孩子深受社会的影响,始终处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评价之下,并不存在温室之说,赏识只是给孩子力量让他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周婷婷16岁上大学,一个残疾孩子,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她说:“小的时候,爸爸对我的教育不觉得什么,长大以后,那种感觉便明显起来,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一想到爸爸说的你是干大事的人这句话,我就找到了力量的源泉。”

因此,赏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能经受挫折,它不是温室中的花朵。赏识教育源于一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对人生的探索,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悟出教育与生命之间不可分割的真谛,把追求幸福、快乐做为人生的目标。

就像周婷婷在贺卡上写道:不管我今后人生道路如何,我都会保持平淡的心态,做一个自己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因此,赏识教育追求的是全面的成功,即人生的和谐、圆满、幸福,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活跃了,中国人才能有健康的身躯,愿每个父母都成为教育家,每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

家长怎样关注孩子的学习月报表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需要家长的关心,同样孩子到网校学习,也需要家长的关注。这一点大家几乎没有异议。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关注?关注什么?很多家长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为此,北京四中网校推出学生“学习月报表”,解决了广大家长的这一难题。

一、什么是“学习月报表”

“学习月报表”就是将学生在网校的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记录下来,以报表的形式按月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随时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习月报表”是学生在网校学习情况的全面记录。学生当月登录的次数,登录的天数,具体登录的时间,本月网校学习累计时长,学生参加“测评系统”测试的情况,参加“互帮互学”的情况,使用“网络面授班”的情况,学习“网校课程”的情况,使用“名师答疑”的情况,使用“作文新天地”的情况,使用“个人学习平台”的情况,参与“主题辅导站”的情况等等,都会在报表中反馈出来。它可以提醒学生哪些已经学过,哪些还没有学到,哪些要重点对待;它也可以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学习月报表”是学生在网校学习情况的客观反映。所谓客观,即学生在网校学习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及有关评测情况,只是如实的记录,不代表网校的评价。例如,某生本月登录网校9次,这一数据只是告诉家长,孩子到网校登录9次,既不代表好,也不代表不好。再如,学生评测语文3次,积分30分,同样是客观记录,不含有导向性。那么月报表呈现这些数据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数据的意义在于(1)当我们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时候,数据是我们分析得失的重要参数。譬如,学生保持这样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成绩有很大提高,那么9次、3次30分就适合于这个学生;反之,学生的学习没有进步,甚至退步了,那么以上数据有的可能低了,有的可能高了。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表中的数据是动态的,根据动态数据的积累,可以观察并调整学生的学习轨迹。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呈曲线上升趋势的时候,数据会告诉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学习状态;同样,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呈曲线下降趋势的时候,数据也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当前的学习状态。

“学习月报表”是以月为单位的。以月为单位可以比较真实、也相对及时的提供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较之以天,以周,或以季为单位要更有说服力、更易于为家长所把握。可以说,“学习月报表”就是一份学生在网校的学习档案。家长可以根据月报情况,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老师也可以根据报表数据发现、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

二、解读“学习月报表”

1、“学习月报表”的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准确、如实填写清楚即可。

2、“学习月报表”的第二部分是学生的登录信息,包括本月登录次数、登录天数、上次登录时间和本月网校学习累计时长。登录的次数和天数,表明学生上网学习的时间。至于多少天、多少次最为合适,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学生是住校生,每周或两周回家一次,那么他们上网的次数和天数就会少些。有的学生正常上学放学,他们就可能多些。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以达到学习效果为目的。当然,如果发现学生从来不登录网校,老师或家长就应该提醒学生,他还没有充分利用网校学习的手段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他需要努力。如果学生登录的次数和天数不少,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登录之后是否真正用来学习了。

3、综合评述涉及三个方面的能力:学习力、互助力和参与力。

学习力,由学生在网校的“测评系统”的积分所决定。在“测评系统”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知识点和难点级别进行组卷、测试,系统可以及时提供测试结果。“测评系统”是一个对学习有极大帮助的工具,它可以随时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弥补自己的学习不足;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难点,及时了解考试题型;个性化的“错题本”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家长和学生应该对“测评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学习力的高低反映出学生是否会借助网校进行学习以及学习水平的高低。

互助力,由学生在网校“互帮互学”栏目里的积分所决定。在“互帮互学”栏目中,学生既可以提出问题,求得别人的帮助,也可以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教学相长,成果共享。参与力,是由学生在“测评系统”、“互帮互学”和“主题辅导站”三个栏目的积分综合评定的。“主题辅导站”是四中网校的学习社区,在这里可以与同学、老师、网校辅导员进行交流,探讨学习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以上三种能力的星级评定主要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最高为五星,每一级别都会有一定难度。

4、分类统计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网校的学习情况,我们还进行了分类统计。

(1)“学习引领”反映的是本月学生查询的知识点涉及的关键词数量,阅读课件数量,参加测评数量和查看疑难解答数量。“学习引领”是北京四中网校新近开发的学习工具,它不仅便于学生查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2)“测评系统”反映出来的是本月学生练习的各科试题的总量、各分科试题的数量、出现的错题总数以及本月的积分。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报表中记录的是测试题的数量而不是测试分数。我们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具体的分数。测试分数只为学生本人做参考。其二,记录错题的数量,不是为了刺激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便查缺补漏。这是北京四中的重要学习理念。其三,做题的数量要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重在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3)“互帮互学”栏目反映的是学生访问次数、提问次数、回答次数、评论次数以及本月的积分。本栏目重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网络面授班”栏目是北京四中网校的重点栏目之一,是四中的老师及其他名校名师的在线课堂直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听课时间和听课次数,与名师面对面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感受名师授课的艺术魅力。

(5)学习“网络课程”情况,主要反映的是学生本月浏览文本资源的数量和学习“视听课堂”的数量。文本资源包括“四中同步”、“知识导学”等栏目中网校所提供的各科知识要点、难点及经典题型。“视听课堂”是四中老师和名校名师的视频课,课堂容量大、质量高,内容涵盖各科的知识要点。同样,家长和学生要对这些栏目给予足够的重视。

(6)使用“个人信息平台”情况反映的是本月学生使用同步资源的次数和天数。学生在自己的客户端下载过几次课件,上去过几次在这里可以得到反馈。

(7)参与“主题辅导站”的情况,记录的是本月的发贴的数量、被添加精华贴的数量、本月积分和累积积分。

(8)应用“短信中心”情况,反映的是本月短信发送数量、收到的短信数量、阅读数量及发送短信的人数。“短信中心”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短信交往的一个平台,既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又要掌控一定的数量。

5、月报表设置有“指导教师意见”栏目。根据学生本月在网校的学习情况,我们会通过“指导教师意见”栏目客观地反映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供家长和同学们参考。学生或家长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或对报表不明白、对有关数据不理解有疑惑的时候,或者有其他事情需要咨询当地网校老师的时候,网校老师也会根据学生报表情况给出指导性意见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三、科学看待“学习月报表”

教育孩子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学习月报表”为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数据和参数,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规范、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说服力。但是,我们面对的是生龙活虎的孩子,我们还不能机械、教条地对待“学习月报表”。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水平都是有差异的,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让报表起到指导、督促和有效激励的作用。

关注“学习月报表”要避免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不管不问,二是盲目攀比。不管不问,疏于管理,学生的学习就缺少压力和动力。盲目攀比,过分看重数字,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产生偏颇,本末倒置。正确的做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以学习报表为参考,不断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内容,从而把握学习规律,掌握学习之道,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切实提升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篇:如何教育叛逆期孩子

孩子叛逆的问题是很多家长都要面临的一个话题。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叛逆心理,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孩子有叛逆的心理,家长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步骤/方法一是、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则认为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两代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慢慢地孩子变得反叛起来。二是、有些父母从小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论什么事父母都随着孩子的性子来,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大人听自己的是理所当然,父母稍稍提出一些孩子不乐意的要求,就会引来孩子的抵触。三是、有的父母常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以命令的语气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个性较温和的孩子会顺服父母的权威。而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叛。结果便形成叛逆行为。四是、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家长应该反思一下与孩子沟通是否有问题,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换位思考,做有限度的迁就。当孩子不听话与父母产生冲突时,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五是、寻求意见。家长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多多交流经验,听听他们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六是、开放自我。我们看着是错误的行为,在孩子眼里也许是绝对的英雄行为,找出为什么,再采取迂回战术。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七是、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让孩子也有发言权。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四篇: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国庆节我回到老家,听说今年我们乡高考升学率突破历史记录,我的表弟竟然也考上了大学。在我的印象中,他学习根本不行,后来我见到他详细询问,才打听到其中的秘密,原来高三的戚老师,悄悄地给学生使用了体罚。他的体罚可不是传统的打手心、打屁股,而是让受罚学生脱掉鞋袜,用梳头的钢丝刷子刷脚心。

说到刷脚心,表弟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说那个痒就别提了,一阵一阵地直往心里钻,根本忍受不住。老师又不许笑出声来,谁发出声音就要重新再刷,男生受罚时都要憋出眼泪,女生受罚后有的连嘴唇都咬破了。但说也奇怪,大部分学生受罚后,都感觉到学习轻松了,好象理解记忆能力一下子增强了,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慢慢地学生们都很愿意接受老师的这种体罚了,家长听说后,也不把这种体罚与那些单纯折磨学生肉体的体罚相提并论,而是当作一种健身手段,得到了认可与支持。

戚老师和我家是亲戚,好奇心使我专门到他家找他。提到此事,他说这本来就是一种刺激神经的健身手段。人的脚心上神经分布很多,通过强烈的刺激,能够激发出兴奋的感觉,可以调整人的精神,精神好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啦。

“那你就把我当作你的学生,也给我使用一次这种体罚好吗?”我说。他没有拒绝。我自己脱下鞋袜趴在床上,露出两只脚心,戚老师拿着刷子过来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他先抱起我的左脚,刷子一接触脚心,一种巨大的奇痒向我袭来,刷子从脚心上刷下,我忍不住笑出声来。随着刷子一下一下地与脚心摩擦,就像在我的心尖上挠痒,那种钻心的痒使我的脚不住地扭动,但被他紧紧地握住,怎么也逃脱不了他的刷子,我只好放声大笑,大约刷了

四、五十下,慢慢地感觉不像刚开始那样忍受不住了,他放下我的左脚,又抱起我的右脚。刷子猛地刷在脚心上,又是一阵钻心的巨痒。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知道再挣扎也没有用,只好要紧牙关任他刷了。总之,他刷了多长时间我就大笑了多长时间,直到体罚结束。

“你要是我的学生,这么放肆地大笑,今天还不知道要被我刷到什么时候呢。”他说。我想这些孩子也真不容易,怎么会忍受得住如此巨大的酷痒而不许出声呢?的确,在那天和以后的几天里,我的心情特别好,可能就是刷脚心的结果吧。

掌心之海]相知恨晚

爸爸在发愁,因为儿子要考试了。

儿子每次考试得到的分数是那么的可怜,常常离60分相去太远,就更谈不上什么成绩优秀了。尽管爸爸并不想揍儿子,批评儿子,但那可怜的分数与望子成龙应具有的分数实在是靠不上边,所以爸爸常常不由自主地雷庭大怒。儿子经常被痛揍得哇哇大哭,被批评得脑袋快沾到脚尖了。这父子二人情绪激动时,弄出的声响必会惊动四邻前来劝架:孩子嘛正是贪玩的时候,成绩不好是能理解的,你这做父亲的哪能这样对孩子呢,一次考不好就大打出手呢……

时间长了,爸爸也觉得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太好,甚至不见一点效果,儿子的考试分数没见增多少,而且时时惊动邻居。于是爸爸想着换一种有创意的方法。他除了自己冥思苦想外,还去查阅大量资料,什么报刊杂志,名人成长等等有关孩子教育的,他统统翻了一遍,最后终找到一个法子,看了又看觉着不错,便决定效仿之。

“爸爸,考卷发下来了,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儿子递给爸爸一张折了又折,折成小方块的考卷。你知道考卷为什么被折了又折,折成小方块一样大小吗?因为这可以让爸爸打开试卷的时间延长,也就是推迟看到分数的时间,这样就可迟一些挨揍了。

爸爸看完试卷,朝旁边一摔,儿了见了心里一哆嗦:又要挨打了。委屈巴巴地说:“我也想考个高分的,可那笔尖就是写不出正确答案。我也很冤的呀。”

“儿子,不错啊,这次比上次有进步啊,上次37分,这次38分。我想你一定知道,这分数还是会让爸爸生气的。但是,爸爸虽然生气,这次却不打你。”爸爸心平气和地说。

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心想爸爸终于良心发现,在棍棒下儿子是成不了龙的。

“来,儿子,坐椅子上。”爸爸搬来一把椅子。

儿子不明所以,听爸爸的话走过去。

爸爸用绳子把儿子的上身连同双臂一圈一圈地箍在椅背上,又搬来一张等高的凳子放在对面,并脱掉儿子的鞋袜,把他的脚搭在凳子上。

“爸爸,你要做什么?你不是说过,今天不会打我吗?”儿子有点紧张。

“对,说不打你就不打你。”爸爸边说边转身离开,不知又干什么去。

一会儿,爸爸拿来鸡毛掸子,从上面揪下一根鸡毛。蹲下身子用鸡毛对着儿子的脚心挠啊挠的。

“哈哈,哈哈,我下次一定努力学习,哈哈……”儿子恍然大悟,原来爸爸换了个新鲜的惩罚人的法子!

邻居听到这家儿子哈哈大笑,并愉快地答应要好好学习,都觉得多次的劝说起作用了,心里乐滋滋的。

爸爸一边挠儿子的脚心,一边注意听门铃。门铃一直未响,门缝也不见有人影,看来这下不会再惊动邻居了。太好了,这主意的创始人真聪明绝顶了,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答应好好学习。如果自己早知道这法子也不会让四邻认为自己是粗暴的家长了,这个印象必定有损形象,多不好啊。其实自己并不是真的想打儿子,哪个做父亲的不疼自己的亲骨肉,打在儿身痛在父心啊,谁叫这孩子不争气呢。

真是好恨,与这个“哈哈大笑惩罚法”相知恨晚。不过这下好了,可以放心大胆地教育儿子 足又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足部保健的理论原则。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挠脚心的方法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单纯对足部加以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挠脚心的好处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者探讨一下吧。

挠脚心可防春困

春天里,人特别容易犯困,消除春困的秘密在于按压双足拇指内侧,这个位置对应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多按可引起大脑兴奋,不易睡眠。春困嗜睡者可多按此处,但睡眠较少的老人不要按压这个部位。需要注意的是,按压的力度要控制,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使用轻、中、重度手法,以免引发不适。

挠脚心防治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变。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通过按摩颈椎在足部的反射区,可产生令人兴奋的疗效。力度最初较轻,渐渐增强,以稍有痛感为宜。按摩时间可自选抽空进行,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分钟,坚持两周以后对一般颈椎病患者即可出现意外效果。 挠脚心可治失眠

每晚临睡时盘腿打坐,足底向上,然后屏气静心排除杂念,用双手大拇指时重时轻地按摩两足底“涌泉穴”数百下(“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的凹陷处)。一段时间后睡眠改善,让你一觉睡至大天亮。 挠脚心可缓解压力

现代人精神经常处于紧张高亢状态而使抑制机能失调,神经官能症、失眠、健忘就应运而生。临睡前如果能静心做一下足底按摩,注意力兴奋点落在双脚足底,而使大脑皮层得到抑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挠脚心刺激,使兴奋与抑制自然转换、循环正常而保持平衡。最终黑夜睡眠香,白天精神足,生活有规律,脏腑失调也会得到改善。食欲大增,精神充沛,工作效率提高,似有百病消散脱胎换骨的功效。

挠脚心可防癌排毒

科学证明,唾液有防癌作用。而按摩足底涌泉穴,唾液会源源不断涌出,病者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咽下,对身体大有益处。另外,挠脚心结束后饮一杯冷开水以排毒。按医理:足疗促进血液循环,饮水后既补充水分,又增强废料毒素的排泄,肾脏功能得以改善,新陈代谢正常,人就显得轻快而 [此吧不支持外链] 正常。

挠脚心防治孕妇呕吐

有些孕妇呈持续性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凹陷等,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母体 [此吧不支持外链] 和胎儿发育。足部按摩疗法对此症见效甚快。

可挠脚心美容

挠脚心可以最大限度的排出你身体里的毒素,让你的脸重新绽放出耀人的光彩。只要你掌握一点足底按摩的知识,坚持几周,你会惊奇的发现你的脸白净而光滑。对于脸上长青春痘的男性来说,挠脚心还可以消除青春痘0

第五篇:谁的青春不曾叛逆过

谁的青春不曾叛逆过?谁的成长不曾经历过?小亮,一个正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学生,不学习,考试作弊,整天沉溺于网络中,他虽然爱网络游戏,但他有理想,那就是当一名伟大的工程师,时光如丛林深处静静流淌的溪水 轻柔 却能感到它的流逝 伴随着一个季节又一个季节的转变 ,那年夏天,他来到村里,体验生活,小亮来到了一个边远贫穷山村跟着一位老爷爷和两个小孩一起生活,当他看到家里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粗茶淡饭时,他没有胃口,他带着村里的小孩到处游玩,那天他为了看去看村里的锣鼓队表演,没有把火扑灭,于是那火越烧越旺,把村里给牛吃的东西给烧着了,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他为了报复,把小孩子给骗了吓吓那个妇女,可是当他回来的时候小孩不见了 ,那一次他知道自己错了。那一刻,他长大了。迷失的心需要方向指引,他想快些长大,

刘小亮、葛胜男和沈薇薇,你们都是富翁的儿子、女儿,从小生活在美丽·温馨、豪华的城市里,有电脑、电视、手机,等等。每天泡网吧好吗?不好,因为要把学习放在的一位。我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不珍惜呢?非要把自己的青春时期给毁灭吗?来吧,让我们的青春时期变得更加灿烂辉煌。《小亮的夏天》是叙述当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烦恼,以及与父母在思想上的对撞的一部青少年励志影片,故事讲述了以主人公小亮为首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在离开了城市,离开了父母,离开了这种优越的环境转到贫困山区体验生活后所发生的一幕幕感人而又诙谐的故事。主人公小亮家庭环境优越,可是自己却无法体会到这是一种幸福,他逃学,厌学,迷恋网络.,亲情淡薄,是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处于青春叛逆期的90后。当他离开繁华的都市,走进黄土高原,住着窑洞,喝着村民从几公里外挑回来的水。他开始体会到珍惜和关爱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创造性叛逆翻译范文】相关文章:

翻译叛逆范文05-16

创造性介入范文05-19

创造性人格范文05-19

创造性人格培养范文06-08

生命创造范文05-17

《叛逆少年》读书笔记04-09

叛逆青春携手同行07-11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05-10

创造新业绩范文05-19

创造引领未来范文05-24

上一篇:辞职信范本大全范文下一篇:店长规范及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