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实施方案

2022-07-13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生本教育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生本教育实施方案

生本教育培训方案

若羌县中学“生本教育”培训方案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落实生本教育理念,锤炼生本课堂教学,让师生在生本教育的环境下得到发展和提高,结合本校实际,在借鉴各地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本次“生本教育”校本培训。为使此次培训顺利开展并得以有效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主旨,以满足每位学生发展需要为目的,把学习落到实处。掀起一场学习理念的风暴,一场解放思想的风暴,一场教学实践的风暴。在学习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创新,逐步形成适合若羌中学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二、培训对象 :县中学全体教职工 (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部分骨干教师和校领导,第二阶段培训愿意尝试的学科带头人,第三阶段培训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落实生本教育理论,借以调整教学思路,逐步改善教学风格、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崭新的教学风貌。

2、了解生本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树立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掌握实施生本教育的方法,形成生本教育的评价机制,引发生本教育的思索,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3、大力开展生本教育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进行生本教育典型案例研究,积极探讨生本教育课例,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培训方式

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引领学习与名师指导相结合,分组研讨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五、培训措施:

1.引领学。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利用全校例会时间,安排一位校委成员引领大家学习5-15分钟,如果学校不开会,教研组长引领教师学习。

2.指导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指导学习,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 1

时间,指导教师们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

3.自主学。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学习结束,每人上交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六、培训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选派湾丽娟、古体伟、张明艳、毛东萍、史春雷等几位教师以及校领导去库尔勒梨香中学参加第66期生本教育培训班。

第二阶段:2012年4月选派已经尝试和探索生本教育的李晶晶、李宁、牛亚楠、刘燕、艾合买提江、玛依努尔、古体伟、湾丽娟、周伟、张芳玲、刘艳、耿伟强、徐世彪等老师去梨香中学听课参加研讨。

第三阶段:2012年6月邀请在生本教育模式实施比较成熟的梨香中学的教师来我校进行全员培训。

注:以上安排的学习时间,若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组织,时间往后顺延。

若羌县中学

二0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二篇:生本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数学组课题研究方案

2009年是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年,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年,学校将立足生本教育的改革实验更新教师的观念、改革教师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愉悦、焕发生命的课堂,真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实现学生乐学、善学,教师乐教、会教,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教师要更新观念离不开学习,只有扎实的理论学习和不断的实践反思内化,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一、活动主题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生本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到抓学习、促发展,为我校教学改革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增强效益做出新的贡献。

二、参加对象 所有任课教师

三、参加时间、地点

10月11日下午4:30--6:30在远程教室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及示范课。

四、学习方法、步骤与要求

1、制定学习活动方案。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使全体教师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学习活动方案。

2、明确学习要求,做到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

3、定期举办研讨会、总结会。领导听取教师们的心声和和建议,教师间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总结阶段性成果,交流学习经验。

4、定期进行成果展示,将学习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为小组合作学习服务。领导组成员不定期地听推门课,督促和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指导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教研组

2009.10.9

第三篇:“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特色实施方案

一、概念界定

1.生本理念。所谓生本,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学生发展为本,将需要或能够托付给学生的教育,不加太多的修饰和框架交给学生。这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内在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是在人(教

师)的帮助下“天”(天性、本能)教的,而不是老师教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状态,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改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 2.生态课堂。“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让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地自由生长发展。 3.生命价值。教育的主体是生命自身,教育的本体是生命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遵循人性的发展,开展课堂教学时要遵循认知规律,评价学生时要尊重生命发展。教师要全面依靠学生,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并且调动起学生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二、实施背景

1、新课程背景。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所以,我们只有改变以往陈旧落后、“以师为本”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潜能的、“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才能培养出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造的合格公民。

2、教育生态背景。目前的教育竞争已经从时间竞争走向专业竞争,如果我们依然只顾埋头拉车拼时间,“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一现状可能很难改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为生本教育是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的提升。

三、实施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在“觉悟”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以“自主建构”为主流的办学特色与风格。

四、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生本教育,转变教师观念,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繁重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工作状态,创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同时,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使全校学生逐渐形成勤学善思、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管理和实践活动,养成善于观察,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走上学会、会学到乐学的自我发展与提升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具体做到: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自我提升”的生存发展能力,使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敢于实践”的创造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生命的激扬与素质的发展。我们将用“对鲜活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来管理学生,来实现“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的理想目标。

五、实施原则

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生本原则;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原则;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发展的实效性原则;力求创新的教学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实践生本教育的创新性原则。

六、实施步骤及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听说读写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因此要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创建以活动课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采用韵律儿歌、歌曲、表演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学期将组织五年级学生的朗读竞赛,六年级学生的书写比赛。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特色实施方案

第四篇: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西宁市第十三中

实施生本教育工作总结

一、 引进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闹、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学校如何实施有效的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办成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西宁市教育局提出的把十三中打造成一所品牌学校的目标,这是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长篇通讯在《人民教育》2008年21期刊发之后,引起了校领导的高度关注。2009年的寒假,学校给全校教师印发了“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学习资料,让教师从理论的层面上认识生本,走近生本。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生本教育”和我校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解决我们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学校毅然决定引进“生本教育”理念,并且大胆地提出:我们要把十三中建设成为“生本教育学校”。2009年3月—2009年6月期间,先后派包括学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骨干教师在内的38名人员分四批到广州进行生本教育培训,每期学习小组回来及时进行学习心得汇报工作,以点带面,在教师心中播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生本教育如何操作?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1

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就是教师布臵,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班级研讨。教为了学,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就是人第一,状态第一。由少到多,由慢到快。

生本教育怎样做好先学的布臵?低入,多做,深思,高出。什么是低入:简单,根本,开放。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生本教育如何做到简单根本?抓住核心,即核心内容、环节、思想、技术以及他们的核心——感悟。

生本教育三步曲:让学生学会(生本下的)学习,享受学习(勇于超越),收获学习。

生本教育基本形式:第一步是布臵前臵性作业(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或课前收集资料),第二步是小组交流合作,第三步是班上交流合作,第四步是总结巩固。

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经验介绍、自学等形式,感受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实施生本,师生共同提高。首先,每一位生本教师学习回来之后都要上生本研究课。成立了由校领导、相关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生本教育课堂实施领导小组。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静态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动态的参与性学习,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也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求。

其次,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起步阶段,我们有意在编排座位时把各个小组安排在一起,方便他们进行讨论交流,这些工作使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都能感受到自己 2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正逐步常规化。

坚定信念,确立创建“生本教育”学校的奋斗目标。2009年5月31日上午,郭思乐教授一行到我校举行挂牌仪式活动。我校正式成为西北第一家生本实验基地、生本实验学校。

二、加强学习培训,厚实底蕴

2009年3月6日-----3月9日首次在广州参加了华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学习之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80余名干教师的小组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每一期学习小组回来之后,及时进行学习心得的汇报工作,加强实践。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听取经验介绍等形式,感受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小组,并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结合我校开展的生本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把生本教育学习作为自己的基本学习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学校统一培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发展新理念,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对教师一些自身发展上还存在的知识不足,则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情况,通过学习活动加以弥补。

1、认真做好教师读阅读学习

我校重视教师的阅读学习。从去年2009年年初开始,学校已先后拿出资金为每位教师购买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走进新课程》、《我的教育理想》、《教育新理念》、《教师的幸福人生 3

与专业成长》、《优秀是教出来的》等七本书。每年拿出近万元钱为教师订阅了30多种报刊杂志供老师们阅读,除订阅的教育类报刊杂志外,从2010年开始,为了促使、方便广大教师读书,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和书卷气,开阔视野,学校给学校各处室均订阅了全年度的《读者》杂志,此举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在读书形式上,我们倡导阅读反思,要求教师记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写读后感。

2、以生本教育为契机,加强学习

2009年3月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为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的学习,我校教研室在寒暑假每学期印发假期学习材料,现已发放五本假期学习资料:《新课程下我们如何当老师》、《教研学习资料》、《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开学将老师们的读后感收齐整理,编辑成册发给大家进行交流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读书沙龙”的功能,创设教师读书学习的氛围,更好服务于生本教育的开展。在学校提倡“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加强教师的读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数次定主题、分层次的读书活动。结合我校的生本教育的开展,先后组织教师进行了主题为“生本教育”的读书沙龙活动。校长、教师们就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等著作,交流了读后感。大家认为,在面对来自课堂的挑战中,生本教育以理念带动行动,彻底改变课堂管理方式,把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把对生命活动的取代转变为依靠和激扬,从而让教育管理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如果课堂管理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整个教育管理也将随之发生根 4

本性的改变,生本教育的工作状态以学习者“我要学”的内在动力,会远远超过外部的“要我学”的压力,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学习、发展,并理所当然地获得终端考试的好成绩。郭教授说过,教育者减少或去除对受教育者内部生命活动的侵入性干扰,会使作为教育核心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管理变得简单。因为主要依靠学生学,所以课堂管理是简单的;因为课堂管理是简单的,所以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也将变得简单;又因为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是简单的,所以对课堂管理者的管理者的管理也将变得更简单。依此类推,整个教育管理都将是简单的。而所有的简单都为了一个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富有生命感、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以教者的简洁的管理,换取学生的无限精彩。

三、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做好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教师个人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引领工作。

1、各学科教研组每月开展了以“生本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把生本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教研组教研的重点内容,每周每个教研组要举行一次生本教研活动,组长要列出具体时间和内容,报学校教研室,教研室负责检查,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教研组考评与评先的主要条件。把生本教育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抓校本教研的作用,进行以经验交流、个案分析、反思、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

2、教研组长拿出了具体的主题教研活动的计划,落实了内容、落实了人员、落实了时间,做好了安排。通过这些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活动,真正落实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作用。

3、加强常规检查,规范教研行为,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常规工作,教研活动务求实效。着重抓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活动 5

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集体备课、评课发挥充分了集体的智慧,发挥教师的合作意识,目的在于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

四、 以课题研究促进生本教育的开展

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我校与生本教育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将我校办成西北地区第一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基地)。我们确立以郭思乐教授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为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式。学校承担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 生本教育的观念与实践模式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2009年我校杨进春校长主持的“生本教育之校本实践与探究”的课题被教科所定为市级重点课题;

2010年兰芳老师“生本理念下地理活动课的研究”、耿元美老师“初中数学前臵性作业的实践与探究”、郜凌云老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马应清老师“物理生本课堂探索与实践”被定为西宁市市级课题,以课题形式促进我们的生本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生本实验管理,形成课题研究机制。在生本教育中,我们制定研究目标,实施分层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每学期都有具体的研究目标。2009——2010学年的目标和要求是:

(1)每个教研组有80%的教师以生本的方式组织教学。(落实到人) (2)每个专业有80%的学科以生本的方式组织教学。(落实到学科) (3)形成一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纪实、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等阶段性成果。

(4)加强学科科组长、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课题研究的自觉 6

性。

五、校本教材,学生成长的快乐园地

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发和编写出适应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我校校本教材在编写、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1.我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坚持依靠本校教师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的校本教材:《国学读本》

(一)、《中学楷书入门字帖》(上、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既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能反映出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形式上,相对国家级教材而言,更注重其多样性,重视地方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在能力发展上,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爱国意识、科学意识等也随之逐步树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做好《生本教育家长读本》的编排发行工作。我们编辑本册《家长读本》除了介绍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外,还收录了广东开展 7

生本教育的部分实验学校的家长及西宁十三中学的家长对生本教育的一些看法,学生对生本教育体会,亦对西宁十三中实施生本教育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我们编写了这本家长读本,希望家长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学生家长对生本教育有个基本的了解,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陆续编辑《生本教育家长读本》,刊登西宁市生本实验学校实施生本教育的情况,加强校际间相互交流,以求共同发展。

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生本协作会的工作。

1.根据西宁市教育局、西宁市教科所、西宁市教育学会关于在全市开展生本教育的精神,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的生本教育,在已成立的全市21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基础上,2009年12月23日成立了西宁市生本教育协作会。协作会办公室设在西宁十三中学,负责生本协作会的日常工作。

2.2010年4月15日---2010年4月22日进行生本协作会第一次生本展示课活动(在西宁市第十三中学等七所生本实验学校开展)。通过生本教育研讨课活动,为生本实验教师的学习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教师进一步领会生本教育理念,加大生本教育的实施力度,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与学,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对生本教育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3.2010年3月17日召开了生本协作会第二次理事会。 4.2010年6月协助开展了“第二十六期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的活动

5.与市教科所、教育学会通力合作,创办好了《生本之声》内部交流刊物。坚持“聚焦生本热点、荟萃科研成果、宣传实验学校、推 8

介研究成果”的办刊宗旨,彰显协作会会刊科研特色,为生本教育学校教科研引路导航,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七、在西宁一中教研联片的活动中,凸显生本教育的理念

1、每学年进行一中片区中考研讨会的活动。此活动提升了片区教研活动的内涵,提高了片区教研活动的质量,加强了校际联系,借鉴在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尤其是介绍了我校生本教育在中考复习中的方法,制定及时、高效的应试策略,提高复习效率。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目的在于提高“片区五校”共同提高中考成绩。

2、进行了一中片区学案导学生本教育教学设计比赛。为进一步在片区提高与推广学案导学、生本课堂教学的经验,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为我片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教学案例,一中片区举办了“学案导学学案、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比赛活动,我校三名教师分别获得

一、二等奖。

八、学校发生的变化

为积极落实我校《2009—2010生本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深化我校生本教育工作,本学期特成立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工作小组”,以生本教育领导小组组员、生本教育示范教师为主,对全校教师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和指导,12名成员分成两个小组,采取分工协作、机动灵活的方式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随机的、诊断性的听课。课后当天就对所听课进行评课,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教师不断改进生本课堂教学。12名成员听课总节次达到131节课,课后的评课活动成为有效推进生本教育、指导教师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举措。

1.积极开展“生本教育”课堂研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生本教育研究、实践的渠道,课堂教学凸显实效。

“生本教育研讨与交流”活动。在两天的听课与课后评课活动我校依托西宁市生本教育协作会,组织了九中、十三中、二十四中、南川西路中学四所中学和劳动路小学、祁连路小学、兴海路小学三所小学共同开展了“西宁市生本协作会生本教育研讨课活动”,七所学校共有36位教师展示了36节生本教育研讨课,课后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此次活动参与的学校多,老师多,是继2009年10月16日我校组织的“西宁市生本教育研讨会”之后又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校际间的交流观摩活动。

5月20、21日,我校应兰州市皋兰县教育局和银川市的个别学校的要求,举行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活动。14节生本课初步反映出我校自2009年4月以来进行生本教育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反映出生本理念下的“教”与“学”两个方面带来的积极的、巨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听取与会者对我校生本教育工作的意见,我校又组织了领导层面的座谈会,与来到我校的局长、校长们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在研讨中,我校杨进春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生本教育开展历程和目前学校的主要做法等。

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前来交流的各校领导、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使本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活动是我校生本教育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对我校生本教育开展情况的一次检验,我校积极发挥了西北唯一一所“生本教育实验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促进我校生本教育工作和带动前来交流的学校积极实施生本教育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6月27日——7月1日,我校又协助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在西宁市举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会上四位教师在各学科组的研讨会上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开展生本教育来的收获、实验思路与具体实施措施。受到郭思乐教授一行专家和与会教师的肯定与好评。

在此次全国性的生本教育研讨会上,我校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向全国展示了我校生本教育开展情况,宣传了西宁市教育发展状况,为学校和西宁市教育界赢得了社会声誉;同时又为我校教师创造了锻炼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机遇。

本学期我校接待了千余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听课、研讨交流活动。大量的生本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即是对我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开展情况的检验,又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与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

通过生本实践,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已成常规,这是我们的最大收获。同时,我们还高兴地发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以前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同学也主动举手发言了,学生们变得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互相交流了,也变得爱向同学提问题,爱向老师提问题,甚至因为一个学习上的问题与同学、老师展开激烈的争论。生本课堂上学生的变化是可喜的,也是我们生本实践前行的动力。

7月17日下午生本课堂领导小组组员在总结听课、评课中看到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时老师们纷纷表示:不断地培训、交流、探索,使我们对生本教育的认知更加清晰,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 11

决,更加坚定了实施生本教育的决心与信心。大家普遍认为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有四点:关键在于实施者对生本教育思想的认知水平;关键在于前臵作业是否真正做到了“简单、根本、开放”。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关键在于实施者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精神。这次交流活动为学校层面如何进一步开展生本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九、存在的问题

求实的工作原则促使我们不断梳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自开展生本教育实践以来,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和提升。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生本教育的理念仍然没有落实到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这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2.三种类型的对立依然存在,即积极的实践者、彷徨者、消极的反对者。

3.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校制定的目标之间差距明显,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有待于协调。由于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没有组织好、引导好,在热闹之后,必然会影响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4.部分比较活泼的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借讨论的机会说话,容易走神,怎样才能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生本教育环境下,教学进度慢,这与教学进度产生了冲突,怎样看待课堂效率?如何评价?怎样才能统一家长、教师、学生的思想。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是否有耐心、信心;还有很大一批学生,学习习惯差,对自己的要求 12

低,许多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教师,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应付,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等等。

5.教师引导作用的研究,既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包括学生问题提出的有效性;时间的限定与调控;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知识的把握;教师的总结提升以及评价等都是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6.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就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精心设计前臵作业。这一点初二数学备课组做的比较好,在本学期末学生就已经将初三年级前两章的知识学完了。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郭教授还提出,突出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这三大语言的前提下整合课程,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只有实现了大课程的整合,整个学校教育的生本化,即学生可以自主地学,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这种整合不是那种简单的仅仅“作加法”(即原有课程不动,只增加一点课外活动,或用2-4节课做研究性课程)的校本课程,而是“做乘法”,即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就有活动性和研究性,通过活动和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现在,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成为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成为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使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为备课而备课,为检查而备课的现象,让被动变为主动,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能有幸做一回“懒人”吧!这里的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而是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 13

生,“懒在教师,勤在学生”,其实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句话是对的,但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付出是要讲求方法的,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干,“老黄牛”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教育形式了,所以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知识层次固然重要,但把握学生的亮点,把握学生在关键处的做法,做一个好的引导者更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不应是“教”师,更不应是“讲”师,而应该是一个帮助者、合作者、组织者,反思一下课堂教学,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一些什么?哪些才是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该怎样去“教”,怎样的“教”才最有价值?

我们听了那么多课,还是感到了生本课的良莠不齐,有些“生本课”上,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就显得无事可干了,只是不断的点头,鼓励学生。有些“生本课”上,老师运用广博、深厚的知识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化解了一个个出乎意料的问题,点拨得是恰到好处、自然无痕。由于教师素质的差异,显得生本课堂的差异是那么的明显。作为指导者、帮助者的教师,是否有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灵活的应变与因势利导的能力,来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要化解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所有难题?其实大可不必,记住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有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只要把学生赶到有水草的地方自由饮食即可。

7.集体研讨氛围的形成有待于加强。集体研讨如果能达到理想境界,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我们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表达、倾听、吸纳和补充自己的见解,可我们老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样不利于教研氛围的形成,不利于观点的交锋和碰撞。在实践过程中,有些 14

教师因别人评课较尖锐,集体研讨中因观点不一致等采取消极态度或不满情绪,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集体研讨要调动教师参与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减少班级与班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争取逐渐达到平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抓培训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生本教育理念必须要深入到教师的心中、血液之中,理念渗透与不断实践相结合。

2、抓课堂 素质教育是主渠道,生本教育是平台

3、抓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生本教育精彩在课上,功夫在课下。

4、强化基层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体系做好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和教研活动的督促与检查工作,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体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工作。

5、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加强课程整合的研究。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坚守课堂阵地,开展生本实践。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可能的把课堂变成学生激扬生命的学堂。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展示的方法上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统一。

2.强化总结前臵性作业的设计、布臵和反馈方式的研究。 前臵性作业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它就像是一个路标,指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它是课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进行的备课及习题的精选,是集体备课的结晶。

3.继续加快生本步伐。

“生本教育”是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敢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方面创新,加大自己实践的步伐,逐步摸索出适合于教材和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困难,相信我们只要树立勇气、坚定信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整改,积极感悟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生本教育实践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生本课的展示课、示范课、研究课、诊断课的听课评课制度,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评课说课、感悟交流的各种形式,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认真做好生本教育实践改革,努力探讨出适合我校的教学新模式。

生本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和勇于开拓。坚持到底,就是成功,“生本教育”还“在路上”;教育理想仍“在远方”;而教育实践与发展已“在脚下”。去“坐看云起时”,去欣赏“望晨光之熹微”,去感受实验 “木欣欣以向荣”,去带着泪花看孩子们“泉涓涓而始流”。我们将带着这样的恬静、欢欣和平常的心情,走进生本教育新的历程。

西宁市第十三中学

教研室 2010-10-14 16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生本教育

凤凰山益海学校 韩雪冬

生本教育是新理念,我体会到新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关键是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潜力。现在教师具备一井水、源源不断的泉水都不够,而是最终让学生得到寻找水源的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规律和主动权,就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而发挥更大的创造才能。

通过体会和实践,根据不同的课型总结出这样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一) 新授课教学模式

在新授课教学中,我重点研究了怎样获取新知,获取新知的方法 由教学内容而定。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以前,我们常想“把什么东西给学生,以什么方式给学生。”现在我们考虑“把什么不给学生,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些知识适应于探究性学习,哪些问题学生能自己提出来,哪些问题需教师设置情境,怎样设置。”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基于间接经验的接受性学习,可想办法让学生体验到引入新概念的迫切需要。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尝试、探究活动,形成结论,自己完成内化过程,把结论纳入新的认识结构中。

1.概念课教学。自学教材→寻找目标→交流互动→精讲点拨→巩固应用。象“整式”、“点和线”、“角和角的度量”、“命题”这些教学内容,学生无法探究,也不必探究,都可以自学课本(这种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理科阅读能力)。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教材,课上第一环节,由学生试说该节内容的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理解什么,能会做什么。第二环节,先由小组合作学习,把

第 1 页 共 6 页

课前遗留的问题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然后班内交流,可以选派“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还可以拿一个小组当靶子,其余小组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可以提疑难问题、重点问题、创新问题。第三环节,教师做必要的点拨,突破重点和难点。第四环节:巩固应用,习题有老师精心设计的,也有学生设计的。让学生在自学时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习题,教师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习题供全班同学练习。鼓励学生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最后要有评价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本节知识做出总结,对探究方法做总结,或总结学习经验、成败体会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评价。

2.基础知识课教学。创设情境---探究发现---归纳总结---训练应用。如“平方根”一节,我创设情境为:“面积为10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学生自然会思考:“什么数的平方等于10”,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平方根”的迫切需要。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我小声告诉一名学生我的年龄,请他用我的年龄和自己的年龄设两个未知数,编一道应用题列出两个方程。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说出我的年龄和那位学生的年龄。我说;“这就是方程组的解”,接着问:“用什么方法求方程组的解”?学生热情很高的进行探究——。有的教学情境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结论。贫困山区可利用的资源有很多,学生更是可以开发的雄厚资源。七年级数学(冀教版)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就需要大量的教具、学具。在学习“图形中的点、线、面”之前我号召学生自制了学具:一端栓小石的细绳。课上把小石子旋转起来成为一个圆,小绳旋转成一个圆锥,很容易得出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学生自制的“长方形硬纸片、一端粘上细木棍或细铁丝”,课上学生两手搓动木棍,硬纸片旋转起来便成了圆柱体,便得到“面动成体”。学生自带壹圆硬币,在桌上旋转便成了一

第 2 页 共 6 页

个球体,也演示了“面动成体”的数学结论。在学习“用平面截几何体”一节时,我冥思苦想,用什么物体呢?用小木块却截不成,用“橡皮擦”又太小了,我找到塑料泡沫,结果截出的面不平整。这时我决定让学生想办法,果真令我高兴不已,第二天早上,发现学生课桌上摆满了各种小物体,有大苹果、大土豆、大萝卜,还有茄子。做成的形状有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课堂上切割成各种截面,在活动中愉快的完成了学习目标。体会到了借助截面研究几何体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几何直觉。这种“通过自制学具”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很感兴趣。

3.定理或法则课教学。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引导论证---交流结论----巩固应用。或者,提出问题---寻找背景---归纳总结 ---验证结论----巩固应用。有的定理可以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猜想结论,然后再想办法验证。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时,学生猜测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性质。学生先猜到哪个结论就先说明那个结论的得来途径。在汇报时,有的由长方形木框变形得出对边相等;有的通过测量得出对边相等;有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两个全等三角形得出对边相等;还有的用平移知识得出对边相等。而对角线互相平分有的由旋转知识得出,有的由全等得到。在探究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时,学生凭直觉猜测“对顶角相等”。并由测量、旋转、拼叠、推理等多种途径验证猜想的正确。再如“三角形的中位线”,也是让学生去发现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并寻找途径说明其正确。让学生感悟到探索途径的多样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寻找新知的实际背景,由实际问题分类归纳总结出新知识。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课前让学生探究“两正数相加,两负数相加,一正数与一负数相加怎样进行运算”?提示学生寻找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 3 页 共 6 页

归纳总结。课堂交流中,有的学生由班内量化考评加减分的实例得出;有的由打扑克

5、

10、 K加减分得出:有的由欠债与还债得出;还有的自称为互补法,并举例:(-7)+(+2)=?,把-7分成-2和-5,让-2与+2互相抵消,结果为-5;而(+7)+(-2)则把+7分成+2和+5,互补后结果为+5。由此得出: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学生探究的形式丰富多彩,五花八门。象这样学生面对新知识,主动寻找实际背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要比按课本顺序,由教师提问学生解答,更能培养学生独立发现规律的能力。凡是学生能独立获取的知识就无须预习课本,也无须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有的把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鼓励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探究,在刚入七年级时,帮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由原有知识得出的?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样转化为长方体得出的?帮学生理解转化思想。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有些学生根据小学学过的“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因为(-2)+(-2)+(-2)=-6,所以(-2)×3=-6。这说明学生具备把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的能力。研究有理数除法时,还有的学生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去研究,有两种转换方法,一种根据: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因为(-2)×(-3)=+6,所以(+6)÷(-2) =-3;另一种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搭桥,不做铺垫,能不启发的就不启发。如“多边形内角和”,如果由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到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两个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任意多 边形都可以转化为若干个三角形。如此由老师步步引领启发,学生会易如反掌的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我认为这样做是“扶”不是“放”,发挥学生主体,不等于“满堂问”,学生的参与应当是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我认为可以让学生独立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由七年级到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半的探究经

第 4 页 共 6 页

历,曾多次总结、利用转化思想。至少会有一部分学生能独立探究。对于那些不能独立探究的学生再通过合作交流、教师启发得出结论。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被老师的“启发”所拦挡,不能总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同一内容学生会有几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有很多是教材中没有提到的,也有我在备课中没想到的。让学生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有高度的智力投入。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发展,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在积极主动中乐学、会学。

二、习题课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是:变式训练→归纳提炼→完善建构。变式训练可采用如下方式: 一题多问,针对同一道习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更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设想,提出不同的问题。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就找出无法解决的原因,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一题多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习题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毕业班关于动点问题的训练,可以让那个动点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路线、改变运动速度、改变运动终点位置等等。通过适当变形,使学生了解命题的来龙去脉,探索命题演变的思维方法,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 多题一解,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的归纳提炼是训练每一类型习题之后,都要有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提炼:都用了哪些知识点,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如何寻找解题办法。不但使学生通过自己做题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通过学生

第 5 页 共 6 页

自己的深入反思发展能力。最后由教师完善构建,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解题技巧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是:总结反思→交流互补→精题训练→补漏升华。 课改前数学复习课一般是由教师对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更多的是让学生做题。现在应该把系统归纳的责任还给学生,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能力使其学会学习。课前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复习中,如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画出知识结构网络图。然后课上交流,交流形式可多样化,如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同伴互助、师生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组织交流、引导合作,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建构等。数学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自己做会和悟会的,因此教师的分析讲解不能代替学生亲自经历这些过程。精题训练这一环节是重点,复习时不能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定理概念,而要精心设计一些训练题,即为“以题代概念”。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回答(或体会)用到哪些知识点,自己查找学习中的漏洞,校正错误,写出归纳小结等。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精讲点拨,补漏升华。

从教学改革角度看,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各地区学生情况也不尽相同。课堂教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教学模式的综合、灵活运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正如数学课标所说,教师要考虑应怎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怎样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得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有了获取新知的能力,才会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革命的要求。在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培养出的人才,才可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 6 页 共 6 页

上一篇:商标注册费用多少下一篇:入职员工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