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

2023-05-11

第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专科检查

【第一步:问诊】

(1).具体哪里不舒服,病程的长短

(2).疼痛的性质,是局部痛还是放射痛,放射的区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放射的区域:①.大腿后侧至腘窝——L3/L4段

②.大腿后外侧————L3/L4段

③.放射到小腿————L5/S1段

④.单纯下腰臀部到臀横纹——L5/S1的棘上、棘间、骶

髂关节、髂嵴唇、梨状肌、臀大肌、臀小肌

(3).发病的原因

包括工作的环境、生活习惯、地域特征

地域特征:①.南方人——肌肉较松弛,操作幅度要小

②.北方人——肌肉较紧凑,操作幅度可大 (4).有无外伤史、恶性病、严重的皮肤病等整体评估

【第二步:望诊】

(1).行走的姿态

有无斜颈、两肩是否水平、脊柱有无侧弯反弓、步态有无跛行、足尖的朝向是否向前

(2).观察面容

多痛苦、憔悴、焦虑面容。眼圈灰暗弹性差 (3).坐位姿态

看脊柱有无侧弯、反弓、凹陷、两侧的肌肉有无绷紧挛缩

【第三步:专科检查】

(一)、站立位检查

嘱患者做前俯后仰动作:①.前俯症状加重——椎管外的病变

②.后仰症状加重——椎管内的病变

(二)、坐位检查

虚拳叩击在横突间的关节囊处,看有无疼痛和放射痛,注意老年人和严重放射痛的患者动作要轻柔。

(三)、仰卧位检查

1.双下肢形态和长度的对比

(1). 形态对比

患者双下肢自然伸直,术者立在患者的足跟前。术者双手握持患者双踝关节上提30~40cm,松手让其自然下落,观察双足着床后的形态。

①.正常:↑⊙↑

——双足一致向上稍外展

②.内收:↗⊙↖ 或者 ↗⊙↑

——提示大腿前内侧内收肌痉挛、紧张

③.外展:↖⊙↗ 或者 ↖⊙↑

——提示大腿后外侧外展肌痉挛、紧张

(2). 长度对比

术者双手掌托在患者的踝关节下面,双拇指握持在踝关节的前面。术者边下蹲,边把患者的踝关节向下方拉直足跟,比较两足跟的长短。

①.正常:等长

②.异常:不等长——提示腰骶段和骨盆有移位和倾斜

2.直腿抬高实验

①.10~30°开始放射性疼痛加重——阳性体征 ②.40~60°开始放射性疼痛加重——弱阳性体征 ③..70~90°开始放射性疼痛加重——阴性体征

3.“4”字实验

踝关节放在对侧膝关节上,正常人的膝部外侧可以紧贴到床面,如果不能接触到或者勉强可接触但是髋部不适——提示股内收肌群紧张,髋关节有问题。

4.反“4”字实验

踝关节放在对侧膝关节上,术者一手按在患者肩上,一手将膝部向对侧按压,如臀及下腰部牵拉不适——提示骶髂关节、髂嵴唇、臀中小肌、梨状肌有问题

(四)、俯卧位检查

1.胸腹垫枕试验

(1).胸下垫30cm高枕,双手自然放两侧,使腰段向下凹陷——如腰部疼痛加剧,提示椎管内病变、真性突出、多伴有放射症状

(机理):胸部垫枕后,腰段椎管内的间隙变窄,黄韧带堆积,小关节重叠,挤压到小关节囊和神经根,使神经根与突出物及硬膜囊碰撞,出现远端神经放射症状

(2).腹下垫30cm高枕,双手自然放两侧,使腰段向后凸起——如腰部疼痛加剧,提示椎管外病变、假性突出、不伴有放射症状

(机理):胸部垫枕后,腰段椎间隙加大,腰背部的肌肉受牵拉绷紧而出现酸困不适,少有神经放射症状

2.下腹部垫枕检查 腹部垫15cm枕,胸前垫薄枕,使腰部充分向后隆起 (1).望诊

①.观察胸腰骶部脊柱的大体轮廓,看有无侧弯、凹凸、反弓等曲度改变

②.观察脊柱两侧肌肉有无绷紧、隆起、边缘清楚的条索状

a.两边隆起,中间凹陷b.一边隆起,一边凹陷

c.胸腰段隆起,腰骶段凹陷

d.腰骶段肌肉明显堆积 或者过于平坦 ③.观察两边的髂嵴最高点是否在一水平线

④.观察两边的腰眼、臀中肌、梨状肌是否一致。有无萎缩或挛缩。

临床上多一边高一边低——提示:腰骶髂、骨盆有问题

(2).触诊

①.检查脊柱有无侧弯——中、食指分开放在胸椎棘突的两侧,从上向

下,由轻到重滑摸到腰骶部

②.检查棘突有无侧弯——拇指指腹放在胸椎上位段,抵住棘突一边慢

慢滑下,再对侧。

③.虚拳叩击寻找痛区

a.棘突线上——L5/S1段、L5/L4段、L4/L3段,看棘突、棘间、棘上

有无痛,临床以L5/S1段多见

b.两边横突——L5/S1横突部、L5/L4横突部、L4/L3横突部,看是局

部疼痛还是放射性

④.拇指按压寻找痛点

a.按压棘突的顶部和上下左右 b.按压棘突旁2cm的关节囊

c.按压L

3、L

4、L

5、S1的横突尖部 d.按压腰骶部和骶髂关节、髂嵴唇 e.按压梨状肌及出口、臀中肌的起止点、臀上皮神经的分布区、髂胫束、坐骨结节、臀横纹的出口

看有无深压痛和放射痛,挛缩点。如拇指腹未找到阳性点,可用指尖稍用力寻找

⑤看肌肉的致密程度

a.致密——说明中浅层有问题,操作时在中层加扇形松解 b.松弛——禁止大面积操作,禁用拨针

【附:真性、假性腰椎间盘突出鉴别】

1.真性突出(椎管内病变)——神经根性压迫

压迫的位置:椎管内口和外口 症状:远端放射性剧烈疼痛

2.假性突出(椎管外病变)

(1).神经干性压迫 压迫的位置:梨状肌出口、臀中肌、臀小肌、骶髂关节、髂嵴唇压迫坐骨神经干

症状:放射性疼痛区域仅次于根性

(2).神经丛性压迫

压迫的位置:臀横纹的出口压迫股后皮神经、腘窝内侧的腓肠肌内侧

皮神经卡压腓骨小头的后外侧2cm处卡压腓总神经、

症状:相关放射性区域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详解『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约1/5的腰腿痛病人是腰椎间盘突出造成。从1934年Mixterher和Barr提出此病至今,七十余年。从国内外流行病分析来看,其发病率的人口比率和绝对数值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从几岁到几十岁都有,我们曾经看到9岁的腰椎间盘脱出患者。

这病的发病率上升,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改变有关。长期不良的用腰习惯是主因。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研究,无论在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上都得到了长足进展。从民间的偏方秘方、中草药、到牵引按摩理疗、复位等到介入、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如何可以针对个人患者进行选择呢?患者是无头苍蝇,更有很多医生也不得而知,满头雾水。其实,治疗该病,适应症的选择才是关键。就是说,在茫茫治疗方法的海洋中,了解自己病情程度,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完全可以很快治愈的。

特此以多年的临床专科经验开帖,指导各位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患者的迷茫,不再治疗上走弯路。

由于我学识疏浅,特别是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一下咨询适合发表的言论只是提供参考,不作最后定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

椎间盘组织本身缺乏血供,修复能力极差,加之负重大活动多。一般在20岁以后,椎间盘就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韧性及弹性均逐渐减退。此时如遇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伤,则成为纤维环破裂的诱因。也有不少病例并无外伤史,而是在着凉后,肌肉和韧带的紧张性增强,使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促进已萎缩的纤维环发生破裂。

椎间盘是一种特殊的由结缔组织所构成的结构,它负担着独特的功能。椎间盘的任何改变,均影响它正常的机械效能或干扰其正常的平衡功能、吸收和再分配其力量到脊柱去的正常功能。

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椎间盘的髓核,除以粘多糖为主的柔软基质分外,其中还含少量的胶原纤维。髓核占椎间盘体积的一半以上,因为具有变形性的特点,所以,能恰当地传递负荷力量。椎间盘之所以能维持适当的功能,与它的含水量水量有密切关系,而水分又是靠多糖的含量来稳定的。纤维环与髓核的区别虽然还是很显著,但纤维环的胶原纤维呈致密的层页状,每层的纤维交错相互成直角,与脊椎成45°角,这种层页结构可适应压力和张力及脊柱所造成的屈曲和旋转应力。软骨板是玻璃软骨,它巾附在血管丰富的椎体海绵质骨和无血管的髓核之间。在玻璃软骨的表面,胶原纤维与表面相互平行,在深层靠近骨骼处,胶原纤维又是垂直的。

蛋白多糖地椎间盘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椎间盘机械功能和化学功能的重要结构。蛋白多糖分子大,极为粘滞,并有很旨的亲水性。在正常情况下,髓核具备较强的压缩性,由于蛋白多糖果的特性,其有较强大的负载能力。如果蛋白多糖果的糖链分解,则将丧失其保持细胞外水分的能力。椎间舯髓核生物化学的完整性是由其含水容积所决定的。正常情况下椎间盘承受压力并将其力再分布到脊柱去,是完成正常功能的重要部分。椎间盘突出的形成是正常的蛋白多糖过多,将引起髓核液体和增多,髓核内的压力上升,易发生椎间盘突出。但是,髓核内粘多糖通过还原和再综合可产生新的平衡。蛋白多糖果进行性还原,可促进胶原的纤维化,髓核因胶原沉积,纤维化增加而逐步丧失原有的可压缩性和负载能力,对随时需由椎间盘的髓核在负重情况下吸收和将其应力再分布到脊柱去的功能将不能胜任,因而造成椎间盘的损伤。如有外力创伤或过超的应力加到有损伤的椎间盘上,则更易造成椎间盘突出。

有的学说认为髓核基质里的糖蛋白和β-蛋白形成自动免疫时的抗原,是这种抗原释出的(指退行性变的椎间盘和突出的椎间盘中β-蛋白释出的,正常情况下它是被包在髓核中的),对机体持续性刺激,从而产生免疫反应,同时也引起神经的炎性反应,而造成疼痛. 正常腰椎解剖结构

腰椎间盘突出示意图

第二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展

齐鲁医院06级在职研究生:唐骅

学号:0660061

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手术疗效

1. 经典腰椎间盘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评估

Yorimitsu等通过直接查体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已行经典腰椎间盘切除术超过10年的患者采用JOA评分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术后残留腰痛或椎间盘突出复发等术后相关问题。随访结果JOA评分平均改善率73.5±21.7%;74.6%的患者有残留腰痛,仅12.7% 患者有严重下腰痛。存在严重下腰痛者,大多数接受手术时年龄小于35岁,且术前有进展性椎间盘退变[1]。

Loupasis等对1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内容包括腰腿痛的缓解情况、手术疗效的满意度、术后是否需要镇痛药物、活动情况、工作能力和再手术情况。最终随访时64%患者对疗效满意,平均ODI评分为18.9。101例初次手术患者中,仍有28%患者有明显的腰腿痛。对手术效果,65%的患者非常满意,29%满意,6%不满意。分析中发现重体力劳动、尤其是从事农业劳动、教育水平低等因素是良好疗效的负指标。在术前采用这些指标可估测出远期疗效不佳的高危患者[2]。

Dvorak等对5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71例(术后4~17年)获得随访。255例(70%)仍有腰痛,83例(23%)疼痛呈持续性且严重;172例(45%)残留坐骨神经痛,131例(35%)仍需后续治疗,17%的患者行二次手术[3]。

国内侯树勋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后的远期疗效进行研究。对行髓核摘除术(开窗法、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治疗的10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104例获得随访,通过问卷回答,分析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恢复工作情况及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并对放射学资料保留完整的患者手术前后的腰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三组手术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3.8%、77.3%和43.5%;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和恢复工作情况分别为4.3个月和84.6%、4.6 个月和86.4%、4.4 个月和77.8%。开窗组、半椎板组疗效明显优于全椎板切除组。开窗组与半椎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9 年腰椎间隙高度平均丢失36%,但绝大多数患者未出现局部不稳。作者认为开窗法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高度下降不一定导致椎间不稳和神经根受压,髓核摘除术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4]。陈伯华等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远期疗效,结果显示术后的中期疗效较好;但随时间延长,优良率下降。作者认为开窗髓核减压术的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5]。

术后腰椎失稳是经典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之一,但其发生率较低。Cauchoix 等对520例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行18年随访,发现腰椎不稳发生率仅为5.9%(31例)。作者认为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腰椎不稳的发生相对少见,不需在初次手术时即行融合术[6]。Padua等采用问卷调查、客观评分及动力位X线检查等方法分析150例患者,影像学结果显示20%(30例)患者存在脊柱不稳,但仅有6%(9例)的患者出现症状[7]。

由此可见,初次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典椎间盘切除术远期疗效满意,年轻体力劳动者在经典术式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术后椎间盘高度保留的患者)、残留下腰痛、腰椎失稳、心理疾病等诸多问题。 2.腰椎间盘切除辅加融合术的远期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术式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有学者尝试在腰椎间盘切除的基础上,同时辅加内固定或不用内固定的脊柱融合术。对该类手术的治疗效果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

Takeshima 等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行前瞻性研究。其中45例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51例行腰椎间盘切除辅加融合术。采用JOA腰痛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非融合组与融合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3%和82%,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下腰痛的缓解程度在融合组中更为显著,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率在非融合组中较高,而融合组无复发;非融合组中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显著少于融合组。影像学显示融合组和非融合组中椎间隙高度都随时间降低,椎间隙高度变化和腰椎活动度与临床疗效无关[8]。尽管目前对腰椎间盘切除后行融合术的利弊争议较多,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次手术即行融合是没有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融合术并不能改善手术疗效。

Young对100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手术的患者平均随访8年。其中行

腰椎间盘切除后方融合术450例,仅行腰椎间盘切除术555例。结果发现,融合组和非融合组的疗效优良率并无差异(分别为73%,82%)。但两组坐骨神经痛远期缓解率分别为73%、48%;而腰痛远期缓解率分别为68%、52%。融合组在缓解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方面明显优于非融合组。该组病例中包括峡部裂、滑脱、侧凸先天性发育异常小关节突退变、骨折、复发等,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其它异常时可行辅助融合术[9]。

Eie随访2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19例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68例患者行腰椎间盘切除无固定融合术。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疗效相似,满意率分别为89%和88%。术后6-7年随访时,疗效两组间无差异。疼痛缓解效果,融合组满意率为85%,而非融合组为76%,融合组优于非融合组。单纯腰椎间盘切除组和腰椎间盘切除融合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27%、15%。非融合组疼痛原因:椎间盘突出复发(10%),粘连或骨软骨病变(17%)。融合组疼痛原因:假关节形成(9%),腰椎间盘突出复发(3%),其他原因(3%),提示融合组能更好地减少术后残留腰背痛,融合术操作相对经典手术较为复杂,有其自身相关并发症,建议应用于年轻体力劳动者[10]。Matsunaga等研究结果得出同样结论[11]。

Donceel 等对39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恢复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皮髓核切除126例,腰椎间盘切除融合286例,经典腰椎间盘切除术3544例。经典腰椎间盘切除术组或经皮髓核切除术组70%术后12月内恢复工作,融合术组仅45%,腰椎间盘切除加融合术并不能改善手术效果[12]。

Inoue等报道了3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8.5年随访情况,94.3%获得骨性融合。术后行脊髓造影证实前路椎间盘切除可获得充分的神经减压。223例远期随访手术疗效良好。良好的临床效果与前路手术恢复了椎间隙高度及椎体正常排列有关。作者认为此手术方法适用于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年轻体力劳动者和有脊柱不稳的患者[13]。

Matssunaga等对一组行切开或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51例)或腰椎间盘切除融合术(29例)的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患者恢复工作的时间较短,但单纯腰椎间盘切除组22%患者不能恢复至术前活动水平。术后1年单纯腰椎间盘切除与腰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恢复术前工作或体育项目比率分别为54%和89%。作者认为对于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应采用腰

椎间盘切除辅加融合术[11]。

多数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辅加脊柱融合术可以减少术后残留腰痛,但不能提高手术疗效,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医学证据支持初次腰椎间盘切除术时应常规予以融合术。对于年轻从事体育和体力劳动者、长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严重的轴向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其他异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融合术。胡有谷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并行腰椎融合的目的是达到腰椎稳定和减少椎间盘再突出, 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并行腰椎融合术: ( 1) T12/L1 和L1/2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因胸腰交界处椎间盘一节段切除后, 由于生物力学原因另一节段易发生突出。( 2) 全椎板切除并关节突切除, 术后易发生腰椎失稳或腰椎滑脱, 影响疗效以及诱发椎间盘再突出。( 3) 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间盘突出, 因手术切除椎间盘时需一并解除神经根管或中央管狭窄因素, 脊柱后柱结构破坏过多, 影响脊柱稳定性。( 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Ⅳ区突出) 经关节突切除手术入路, 术后一侧关节突缺如, 影响该节段的稳定性。(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骶椎发育畸形, 发生于L5/S1 节段的突出由于原先畸形存在的下腰椎应力改变, 易发生原节段再突出或另节段突出。(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 再次手术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较大, 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及发生另节段突出[14]。

二、微创治疗进展

1.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IDET):

其原理是通过热量使胶原组织发生固缩,凝固纤维环上的病变部位及肉芽组织,灭活病变部位的痛觉感受器以阻止痛觉传入。本方法适用于持续性腰痛6 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直腿抬高试验阴性、MRI 未显示神经根压迫、椎间盘造影示诱发疼痛加重的椎间盘内破裂型椎间盘源性腰痛。

2.经皮化学溶核术chemonucleolysis:

1964年, Smith首次将木瓜凝乳蛋白酶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Kuh SU报道经皮化学溶核术、微创外科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椎间盘(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率分别为91%、95%、89%。腰背部麻木是化学溶核术最常见的副反应,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将蛋白酶误注入椎管内引起截瘫。

3.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Minimally invasive oxygen-ozone therapy):

国外较大样本资料统计,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为68%~80%。Bocci V 等认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的机制是抑制脊髓损伤感受器纤维,激活机体的抗损伤系统,并通过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而起作用,类似于“化学针灸”的作用机制。通过臭氧使髓核细胞变性、坏死,基质纤维化,从而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的体积缩小,固缩,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4.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PLD)

自1975 年Hijikata S首次报道。包括经皮手动腰椎间盘摘除术(PLD)和经皮自动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通过后外侧入路进入椎间盘,在纤维环上钻孔、开窗,摘除部分髓核,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缓解对神经根及椎间盘周围痛觉感受器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但临床结果显示大多数突出椎间盘并无明显回缩,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1985 年,Onik G[13]研制集切割、冲洗和抽吸于一体的气动式自动摘除器,将PLD 改进为APLD。其治疗的机制是将部分髓核切割、吸出,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减轻对神经根及椎间盘痛觉感受器的刺激。其适应证较窄, 只适合于治疗单纯性和急性腰椎间盘突出。Degobbis A 等报道APLD 治疗50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疗效,与传统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相比,住院时间短,手术风险小,即使手术未获成功,也没有传统手术的并发症。

5.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

自从1997 年Smith M 等首次报道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MED是将传统的开放椎间盘摘除技术与内镜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新微创手术。术者在内镜显示系统帮助下,能清楚了解硬膜囊、神经根及突出椎间盘的关系,可彻底解决神经根压迫,同时避免损伤神经根和硬膜囊,止血彻底。此手术能完全保留脊柱中、后柱结构,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大大减少了术后脊柱滑脱、下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该手术系统可以完成腰椎间盘摘除、椎板切除、内侧小关节切除、椎孔成形、侧隐窝减压等手术。同时,借助辅助工具

可解决腰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等问题。与传统手术相比,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综合医疗费用低、手术适应证较宽等优点。

6.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 ression, PLDD) PLDD是在经皮椎间盘摘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利用激光脉冲汽化烧灼髓核组织,直至椎间盘组织不再回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解除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及脊髓压迫刺激,达到治疗目的。1987年, Choy等]最先报道用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获得满意疗效。此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不破坏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手术优良率达70%~87%。。经皮内镜激光切除椎间盘技术不能改善椎管狭窄、神经管狭窄、骨赘及关节突肥厚内聚,其手术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性。

7.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Ruetten S 等将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微创手术做了比较, 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结果相近,而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背痛、术后并发症、创伤、恢复时间都有明显优势。Ruetten S等对463 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实行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结果显示81%患者腰腿痛的症状消失,14%患者偶有疼痛, 没有症状加重的患者。

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有明显的优势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全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在现有的微创治疗方法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全内窥镜下的优点在于切口小,对组织的损伤有限,手术视野内照明效果好,操作简便, 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能比较彻底地解决神经根压迫,同时能避免伤及神经根和硬膜囊,术后患者身体恢复快。

临床上已考虑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该术式明确的手术指征,患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相对手术禁忌证包括:间歇性跛行为主,典型腰椎管狭窄表现、症状与查体不相符合、经CT、MRI 证实有发育性、退变性、增生性椎管狭窄,严重钙化、骨化者。

第三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近况

蓟县人民医院 脑病康复科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其标志性临床表现是腰部疼痛伴有坐骨神经牵拉而引起的放射性疼痛,是骨科 、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十分痛苦,有马尾神经损害的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功能的障碍,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不能自理生活,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手法按摩、腰椎牵引、腰部理疗、中药内服外用以及各种形式的手术治疗〔1〕等。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其中,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机选用相应的非手术疗法有着确切的疗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选用的方药、针灸、推拿可以起到明显的驱寒散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近6年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作一综述。

1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中医古籍中虽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但对此病症已有极为详细的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以上列举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相似。《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又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流注经络,或因跌仆损伤,瘀血内停,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2.1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有是症用是方,而临证用药不同医家各有特色。王清义〔2〕等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型:①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顺气活血汤、和营止痛汤、身痛逐瘀汤加减。②风寒湿型,治以祛风散寒化湿,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③肾虚型,治以填精补髓,强壮筋骨,肾阳虚用右归饮加减,肾阴虚用左归饮加减,酌情加地龙、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④肝肾亏损,任督失调型,治以补肝肾,通任督,方用阳和汤加减。共治疗68例。作者认为应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化湿以及滋阴壮阳、填精补髓等药物辨证施治,可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消除神经水肿及肌肉痉挛、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方罗芷〔3〕采用加味阳和汤(熟地黄、鹿角霜、土鳖虫、炮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黄芪、蜈蚣、生甘草)治疗210例,痊愈148例,显效28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91.4%。渠敬文〔4〕自拟化瘀舒筋汤(怀牛膝、伸筋草、续断、白芍、独活、土鳖虫、没药、秦艽、甘草、血竭、木瓜)治疗60例,治愈3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1.7%。古庆〔5〕在独活寄生汤化裁(独活、杜仲、牛膝、茯苓、桑寄生、秦艽、全虫、防风、肉桂、当归、川芎、细辛、生地、白芍、蜈蚣)基础上加味治疗30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曾涛〔6〕采用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白附子、僵蚕、白芍、炙甘草、全蝎)辨证加减治疗60例,治愈45例,好转12例,未愈3例。鲁森传〔7〕自拟归芪芍草汤(黄芪、白芍、当归、甘草、杜仲、炮穿山甲、牛膝、白花蛇)治疗120例,痊愈68例,好转43例,无效9例。曲红伟〔8〕以加味木金汤(郁金、穿山龙、白芍、牛膝、三棱、莪术、杜仲、木香、僵蚕)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245例,痊愈157例,显效6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6%。张俊耀〔9〕自拟马钱子散(马钱子、白芍、黄精、当归、甘草)治疗89例,治愈53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89%。郝汉远〔10〕等用自拟方(熟地、山药、枸杞、杜仲、制附子、制川乌、菟丝子、白芍、川断、川牛膝、制草乌、鹿茸)随证加减治疗36例,治愈2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2.2针灸治疗

何青等〔11〕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 2

2组均治疗12 d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和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cgill评定表(MPQ)对2组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病情程度分级、病情改善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分级比较及病情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痛苦强度(PPI)等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张华〔12〕取夹脊穴行龙虎交战法,配合循经取穴并加电针治疗71例,治愈50例,显效18例,有效2例。高杨〔13〕在患病椎间隙及其旁每隔0.5寸取一穴,共4穴的基础上辨证配穴,并加用G6805电针加强针感治疗58例,治愈39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8%。马胜〔14〕用针灸(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环跳、委中、承山、阿是穴)治疗120例,治愈88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为95.8%。他认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消除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松解周围组织的粘连,使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赖新生〔15〕等深刺夹脊穴后接电针仪治疗31例,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32%和94%、9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电针夹脊穴组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取穴组。廉玉麟〔16〕采用长短针配合治疗116例,痊愈63例,好转49例,总有效率达96.5%。杨晓军〔17〕等通过针刺腰阳关、命门、患侧带脉、阳交、跗阳、睛明、照海,调理奇经治疗89例,治愈75例,好转12例,有效率97.8%。何京〔18〕等运用平衡补泻治疗60例,治愈49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陆瑾〔19〕采用踝、体针结合方法治疗53例,治愈33例,好转20例,有效率100%。陈国生〔20〕等用自制针灸刀辨证治疗为主治疗150例,痊愈120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7%。向李琳〔21〕以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40例,治愈2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5%。 2.3手法治疗

颜祖侠〔22〕等采用点穴按摩法、腰腿牵抖法、腰部斜扳法、屈髋屈膝旋转法、直腿抬高法治疗49例,治愈20例,显著进步16例,好转11例, 3

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黄忠毅〔23〕运用按摩(松解痉挛、屈膝搬腿、俯卧伸腰颤压、斜搬伸腿,直腿拨伸、点穴镇静)及导引法治疗36例,治愈23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李建仲〔24〕等用正骨手法(松解法、复位法、热敷法)治疗56例,并设对照组52例(口服双氯灭痛、腰痛宁)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8.5%,治愈率分别为51.8%、26.9%。张念希〔25〕等用三维椎体平衡手法(牵抖法、按压法、腰椎定点双旋法)复位治疗405例,治愈291例,显效101例,好转10例,无效3例。俞国旭〔26〕用闭法治疗50例,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姜明明〔27〕采用整腰三法(沉腰加压法、定点斜扳法、强迫抬腿法)治疗62例,痊愈39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7%。 2.4其它治疗

孙治东〔28〕等采用孙氏消痞散结膏穴位(突出椎间隙、环跳、承扶、委中、承筋、阳陵泉)贴敷治疗40例,治愈29例,好转9例,无效2例,并与常规体针治疗组30例对照,对照组30例,治愈11例,好转14例,无效5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83.3%。宋保欣〔29〕等用天王消骨液外敷雾化治疗50例,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88%。石瑜〔30〕等用中药离子导入与侧扳复位治疗36例,治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2例。金来贵〔31〕等应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刺激腧穴的方法治疗100例,痊愈40例,显效35例,进步23例,无效2例。 3实验研究

梁镇宏〔32〕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温针治疗,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常规肌电图和F波传导速度的改变。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6%。随着症状、体征的减轻和病情好转,肌电图复查异常自发电位减少,运动单位电位数和电压增加,F波传导速度增快。提示温针能缓解或消除神经根的受压状态,使受损的神经根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功能改善。这可能是与针刺的刺激和温针在体内病变周围的热效应,使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吸收,粘连松懈,甚至使突出的髓核萎缩变性有关。欧阳八四〔33〕采用短刺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选取20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健康人,同时发现临床治愈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要显著低于好转及无效的病例。短刺配合电针,使局部既产生电的兴奋性,又产生针刺的通调作用,由此而改善了局部微循环,减轻神经根的水叶,缓解了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卡压,使致痛物质的释放得到抑制,相应地改善了临床症状。 4小结

本文引用的资料表明,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优势,但大多停留在一般临床经验总结或治疗观察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②疗效判定标准尚不一致;③疗程长短不等,疗效观察时间不同;④有的临床报告未设立对照组。今后,应重视如下问题:①中医药治疗PLID的作用机理;②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与西医综合疗法在疗效上有无叠加作用。 参考文献

〔1〕戎利民,蔡道章,董健文等.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0,29,109. 〔2〕王清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750例临床观察.中医正骨,2008,5(3):19. 〔3〕方罗芷.加味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13(1):31. 〔4〕渠敬文.化瘀舒筋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新中医,2007,(2);31. [5〕古庆.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云南中医杂志,2007,13(5):19. 〔6〕曾涛.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新中医,2007,5:45 [7〕鲁森传.归芪芍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新中医,2007,(7):54. 〔8〕曲红伟,等.加味木金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5例.新中医,2008,11:36. 5

〔9〕张俊耀.马钱子10〕郝汉远,等.补肾通络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陕西中医,2007,20(6):250. 〔11〕何青等,.G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5、27:3期. [12〕张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1例.上海针灸杂志,2008,15(2):11. 〔13〕高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上海针灸杂志,2007,16(3):16. 〔14〕马胜.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7,1:39. 〔15〕赖新生,等.电针夹脊穴与常规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新中医,2008,31(1):21. 〔16〕廉玉麟.长短针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8,15(8):36. 〔17〕杨晓军,等.调理奇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中国针灸,2009,6:346. 〔18〕何京,等.平衡补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中国针灸,2009,8:456. 〔19〕陆谨.踝、体针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针灸临床杂志,2008,15(1):9. 〔20〕陈国生,等.自创针灸刀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50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7,15(1):48. 〔21〕向李琳.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下肢麻木4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7,5:5. 〔22〕颜祖侠,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体会.新中医,2008,30(6):25. [23〕黄忠毅.按摩、导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新中医,2007,31(5):25. 〔24〕李建仲,等.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6

志,2008,19(6):371. 〔25〕张念希,等.三维椎体平衡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5例.新中医,2008,31(9):25. 〔26〕俞国旭.闭法治疗腰突后小腿麻木.中国民间疗法,2007,7:21. 〔27〕姜明明.“整腰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5:38. 〔28〕孙治东,等.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8,2:107. 〔29〕宋保欣,等.天王消骨液外敷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09,6(4):12. 〔30〕石瑜,等.中药离子导入与侧板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20(2):25. 〔31〕金来贵,等.经络脉冲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2009,4:9. 〔32〕梁镇宏.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分析.新中医,1998,30(8):22. 〔33〕欧阳八四.短刺加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指示改变的观察.中国针灸,2009,12:723.

第四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因髓核突出部位的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主要的临床症状如下: (1)腰部疼痛:几乎所有本病患者都有此症状, 主要表现为下腰部肌腰骶 部的钝痛,平卧时减轻,活动后加重,重者呈痉挛性剧痛, 这主要是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炎症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一般多发于单侧。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早期神经根底部的炎症化学性刺激造成的,后期炎症和消退后机械性压迫往往出现麻木或下肢发凉。 (3)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一般可出现胫前肌群及足背肌群麻痹,出现足下垂。继发产生椎管狭窄可出现间歇性破行。 (4)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突出较重者,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 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腰突为什么会出现下肢麻木和发凉的感觉?

神经根疼痛主要是纤维环破裂释放出的化学物质的刺激造成的, 麻木的感觉是神经根受物理性压迫引起的,二者都存在时一般以疼痛为主。 在炎症基本消失或炎症不明显时则表现以麻木为主。肢体发凉的感觉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的收缩, 下肢血流量减少,患肢皮肤温度下降。麻木和发凉的感觉在青壮年患者多发生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期,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好转。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以麻木和发凉为主,疼痛倒不明显。

为什么有的腰突症患者只腿痛而不腰痛?

据统计显示: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在腰背痛之后, 既有腰痛又有坐骨神经痛。少数患者平时有慢性腰痛病史,而在发生坐骨神经痛后,腰部疼痛却减轻或消失了。这类患者的椎间盘髓核多凸向一侧, 压迫刺激单侧神经根,对硬膜囊压迫不明显。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 开始疼痛为钝痛并逐渐加重,疼痛多呈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也有少数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在咳嗽、喷嚏、排便时疼痛加重。有的患者为了减轻疼痛采取腰部前屈、屈髋位,以达到松弛坐骨神经的紧张度的目的。在行走时愿取前倾位,休息卧位时愿取弯腰侧卧屈髋屈膝位,严重的患者则几乎是侧卧抱着膝盖才能入睡。这样的患者骑自行车时疼痛比走路时减轻,也是因为骑自行车的体位正是屈髋屈膝位,神经根得到松弛。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前有哪些征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就有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症状出现, 这些症状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或突然发生,或反复发作。 由于这些症状没有一定的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以有类似的症状,因此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只是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后才想起这些表现。家 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青壮年、长期从事坐位工作、产妇等是易 发患者群,在出现下列表现时应引起注意,应及时预防和治疗。

(1)容易腰扭伤:许多人都有过腰扭伤的经历,大多是因为 过度或过强的运动劳损造成的。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 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发生腰扭伤,休息几天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 疼痛就能消失,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

(2)慢性腰痛: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渐形成持续性慢性腰痛, 在咳嗽、喷嚏、排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这样的患者实际上是较重的腰肌纤维炎,再遇到诱发因素时就有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3)发作性腰痛:在腰椎间盘退变伴椎间关节不稳的情况下, 往往再过伸位时发生腰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间歇期则没有任何症状

(4)脊柱侧弯: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 而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

(一)腰骶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绝大部分有腰骶疼痛,腰骶疼痛一般出现在腿痛之前, 临床上常表现"先腰痛、后腿痛",虽然腰突症主要以下肢痛为主,但是腰骰疼痛临床中常见, 发生腰骶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椎管内外损伤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 于椎间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分布的窦椎神经纤维,引起腰骶疼痛。

(二)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临床上表现下肢坐骨神经走行、 支配区域疼痛。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是神经根或神经干周围存在慢性软组织损伤, 并与之发生粘连,因受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出现下肢刺痛,串痛或放射痛。 我们将坐骨神经痛分为根性和干性、根性疼痛一般受刺激位置在椎间孔周 围或椎管内,为椎管内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干性疼痛受刺激位 置一般在坐骨神经出盆腔口处,为椎管外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 鉴别这两种疼痛可做梨状肌紧张试验,试验阳性者多为 干性疼痛,反之,则为根性疼痛。北京306医院骨科吴继功

(三)腰椎间盘突出间歇性跛行表现为下肢疼痛、沉重随行走距离增 长而加重,下蹲、脊柱前屈休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有间歇性跛行 表现者多为椎管内软组织损伤,原因是硬膜囊外腔或神经根中的脂肪 组织损伤,炎性刺激引起神经很充血水肿、缺血缺氧所致。当行走时 ,脊柱前凸、椎管容积减小,椎管内因脂肪损伤而受阻的静脉丛逐渐充血、 回流受阻,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水肿、因而随行走下肢症状加重。 当下蹲、脊柱前屈时,椎管容积扩大,椎管内张应力减小, 硬脊膜外腔静脉丛血流相对改善,而使症状暂时缓解。

(四)麻木腰突症患者除有坐骨神经痛支配区域疼痛以外,还常表现下肢麻木。 引起下肢麻木的主要原因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出现肌痉挛或肌紧张, 刺激神经根或神经干所致。在临床中,经治疗损伤的软组织, 解除了肌痉挛和肌紧张,可使麻木症状消失。所以,下肢麻木主 要为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所致。对于产生麻木的传统认识是由骨 性压迫所致,笔者认为,腰椎骨质增生挤压神经的原 因是腰部软组织损伤后,脊柱力学失衡,机体代偿调节 失常的力学关系,可出现骨质的异常改变,骨质增生是缓慢的, 神经根有对其挤压的适应性,它不会一夜间就长出骨刺。 挤压神经根使其麻木,仍是遇寒凉或损伤后肌肉的痉挛而引发。 腰突症在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后期下肢远端常残留麻木,原因 是神经纤维长时间受不良刺激,引起神经机能障碍, 恢复正常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麻木消失 较慢,麻木的改善如何,标志着腰突症愈后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查方法

1、下背疼痛:多数患者最初有一个时期的下背疼痛,有的经过休息可 逐渐减轻或消失。

2、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先自腰骶部或臀部 开始逐渐扩展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外侧,有的发展到足背, 大多为胀痛,有放射牵拉感,行走加重。咳嗽、喷嚏可加重其疼痛。 少数病人为单纯腰痛或腿痛。清远市人民医院疼痛科邹冬玲

3、 主观麻木感:病期较久的多有主观麻木区,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跟。

4、负重、劳累或着凉容易复发。

5、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的距离增加而加重腰、腿的症状。 出现腰部前倾跛行,蹲位缓解。

6、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 若突出较大,且较突然,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

腰椎间盘突出的几种类型

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就是腰椎间盘突症发出的警示信号。腰椎间盘 突出症不仅仅只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它同样对青年朋友有着相当大的威胁。 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脱出。症状多种多样。 包括各种腰痛症状,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疼痛较深,可轻可重。 轻的久坐后才产生;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征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为腰部常见病, 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尤以重体力劳动者为多见。 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 而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 此为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而外伤及风寒湿邪则是导致本病的外因。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李世刚 本病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之间。 ①腰腿痛:下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两者可同时出现, 亦可先出现腰痛,数日或数周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 ②腰部活动不利。 ③脊柱形态发生变化:可见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严重者可出现后弓。④压痛点:多在腰骶部找到明显压痛,并向下肚放射。 ⑤仰卧直腿抬高患肢,则会出现下肢疼痛加重,严重者下肢仅能抬高150°—30°。 ⑥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前驱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故在发生椎间盘突出症以前,在一段相当时间内就可有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 引起的症状。腰椎退行性改变可以一直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亦可有以下症状, 而这些前驱症状并无特异性,其他疾病也有类似表现。

(一)急性腰痛 扭伤引起。而是作一些轻微得动作而诱发。例如弯腰去拣地上得东西或弯腰洗 脸突然腰部剧痛而不敢活动,病人常认为自己是闪了腰、扭了腰。 轻的还能勉强小心翼翼地行走,而重的则卧床不起。这种发作, 经过卧床休息或服些止痛地药物甚至不经治疗而渐渐自愈。

(二)腰痛地反复发作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提示椎间盘退变或并有椎间关节的不稳定或 后关节的过伸。经调查发现病人中有85%腰痛发作的间歇期为3个月~3年,每次发作持续3天~3星期。而在间歇期则无腰痛。 大多数是由于反复的后关节过伸扭伤而诱发。正常的后关节在后伸时因有一定活动范围,而退变椎间隙其后关节已处于过伸状态, 此时脊柱如再作过伸动作时就容易发生关节囊的损伤。

(三)慢性持续性腰痛 这种病人往往一开始只有几年的反复发作的急性腰痛病史, 而以后逐渐转成持续性的腰痛。这种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一不注意就会引起腰痛加重,故而对每一种动作都十分小心。

(四)颈腰综合症下腰椎最易由于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症状。这种退行性变化有时可以是多阶段的影响整个腰椎,有时还可以影响颈椎就会出现颈腰综合症。一般当病人因腰痛来就诊时,颈椎的退变还未 出现症状或症状很轻而病人未介意。出现颈腰综合症时病人叙述 他全身都痛,颈部的痛可放射到枕部、双肩且可向上肢放射, 有时还可放射到胸部。腰部的变化则可引起两侧下肢的疼痛。 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医师认为病人是神经官能症或使医师由于抓不住要领而草率处理。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及变性的间盘组织从后中央 或偏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临床表现有: (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 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 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侧方 型突出轻,这是因有硬膜囊及脑脊液的缓冲,同时又常为多个神 经根受压,故疼痛的范围广,但疼痛的程度相对轻。(2)感觉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障碍范围广,如腰

4、5间盘突出,可有腰

4、5以下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支配区痛觉 减弱或消失,如小腿、足、大腿后侧或马鞍区均可出现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运动障碍范围广、程度重。 这是由于多个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结果,如腰

4、5间盘突出, 可出现双足下垂及足跖屈受限等。 (4)尿、便功能障碍:绝大多数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人, 可伴有尿、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甚至失禁, 大便可表现为便意频繁、便秘、排便失控等。 (5)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程可自数天到数年不等,病程长者多为反复发作的腰痛或腰腿痛;短者多数在外伤或劳累后突然发病。病人也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或月经紊乱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与预防

如何发现自己可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在临床上可以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仅是其中的一种, 不仅是患者,即使是医生,有时也很难区别腰痛究竟是哪种原因引起的。 但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毕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 有时患者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发现自己是否可能患有腰椎间盘 突出症,这对于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是很有裨益的。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患者在经历突然扭腰、闪腰后,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 麻木等一系列症状时,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去自我观察和检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有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肢怕负重而呈现一跳一跳的步态, 或身体喜欢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的姿势。 (2)腰椎是否因为试图避免疼痛而向一侧偏歪,偏歪后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3)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尝试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是否加重。或在打喷嚏、 大小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是否引起腰痛。 (4)俯卧时,自己或家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 (5)俯卧位休息时,若疼痛仍然不能缓解,可尝试在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是否缓解。 (6)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患侧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7)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将患侧下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致使抬高受到限制。 以上自我检查的方法,患者可选择几项进行,如果其中有几项回答“是” 的话,就应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真正确诊

还需专业医生查体和CT检查。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 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 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然增高,即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2)外伤: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常见的外伤形 式有弯腰搬重物时腰部的超荷负重,在腰肌尚未充分昆张情 况下的搬动或举动重物,各种形式的腰扭伤,长时间弯腰后突然 直腰,臀部着地地摔倒等,这些外伤均可使椎间盘在瞬间髓核受压张 力超过了纤维环的应力,造成纤维破裂,髓核从破裂部突出。(3)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 只是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引起的。 还有的患者是由于受寒冷或潮湿引起。是因为寒冷或潮湿可 引起小血管收缩、腰肌反射性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而致纤维环破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诱发因素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 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 构成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诱发因素尚未定论,但有些因素与其相关。 1.脊柱结构因素: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 2.生理因素:(1)年龄,30岁-50岁发病率最高。说明高工作强度年龄段 的人易发椎间盘退变。(2)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男女容易发病。 (3)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32%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 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高出5倍。 4.职业因素:驾驶员最高,白领最低,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 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易在早期导致椎间盘破裂而突出。 5.外伤因素:(1)急性损伤 儿童和少年腰突症与 急性外伤有关。(2)运动 剧烈运动与椎间盘退变有关。 6.吸烟: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增加50%。 7.糖尿病:主要影响椎间盘周围动脉,降低血流量, 代谢降低,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破裂。 8.妊娠:腰椎代偿性前凸增加了椎间盘的应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

汽车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 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 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 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 请注意如下几点: 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杭柏亚 (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 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 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 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 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 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 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 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 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 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 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 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 ,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 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病因是在椎间盘蜕变的基础上, 长期姿势不正、腰部负重、外伤等导致。 一般20岁左右椎间盘即开始退化, 本病重在预防,平时应: 1.注意坐姿、坐位时注意腰部挺直,必要时可在腰部垫一软枕, 避免长时间久坐,一般一个小时左右起身活动十分钟左右, 放松腰部肌肉,减轻间盘压力,安徽省立新安医院骨科黄俊 2.注意卧姿,一般应卧硬板床,避免卧软床,必要时也可在腰部垫一软枕, 3.腰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冷刺激导致腰部肌肉紧张,不利于疾病恢复, 4.必要时可使用腰围,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因长期使用科导致 腰部肌肉萎缩,反而不利。 5.坚持腰背肌的锻炼,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预防并减少腰 痛的反复发作,锻炼的方法一般采取小燕飞式,即练习者取俯卧位, 双上肢后伸,头和躯干尽量后仰,同时双下肢努力后伸, 注意要腰部用力,每天练3次,每次10分钟,中间可稍作休息。

看电视时,如何避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现代生活里,电视已相当普及,电视频道日益增多,电视节日也五彩缤纷,加之近几年影碟机、录像机已逐步进入家庭,因此,人们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观看电视节目及影碟片调剂生活固然是好事,但长时间的看电视势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在观看电视时,有些人喜欢横躺在沙发、倚靠着沙发、半起半靠在床头欣赏节目,这些不良的姿势持续过久,加之被精彩的电视节目所吸引,活动很少,不能及时很好地调整腰部姿势,加重了腰部负担,造成腰痛。少年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长期不良的姿势观看电视,就有可能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疾病;老年人腰椎已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再加之长时间不良的姿势观看电视,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为了避免因观看电视而引起腰痛,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视机放置的高度要适当,即电视机的高度和人体坐位视线相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人体的脊柱曲度发生改变,并造成肌肉紧张。(2)要选择合适的坐具,要求坐具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度的靠背,有扶手更好,并采取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如腰部加靠垫,脚凳垫着下肢。(3)要注意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适当时候,站起来活动活动腰部,这样可以避免腰痛。

久坐应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选择合适的坐具,尽可能减少腰骶部的劳损。那么什么样才叫较合适的坐具呢?较为合理的坐具要求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的靠背,如有扶手则更佳。另外,还应注意坐具与办公桌的距离及高度是否协调。长时间开会作报告时最好不要坐沙发; (2)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对久坐的工作者来说坐的时间相对长而运动少,腰背肌较弱。因此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重要。平时应采取正确的办公坐势,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调整自己的体位,不宜让腰椎长期处于某一被迫体位。另外还应注意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即不时地离开办公桌,做后伸、左右旋转等腰部活动或每天定期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五点支撑”、“燕飞”等,也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保健操、太极拳等锻炼项目; (3)合理地使用空调。现代许多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这无疑在炎热的夏天为办公室族带来一个凉爽的工作环境,但室温太低、凉气过重,使腰背肌肉及椎间盘周围组织的血运障碍,增加了发生腰痛的机会。室温在26度左右较适宜,此外,空调的风口切忌对着腰部及后背。 (4)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后起立。

司机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请注意如下几点:临沂市精神病院椎间盘科张元军 (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不少患者虽不情愿,但又时常成为“拜访”医生的“回头客”。该病复发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外,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呢?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活动姿势,养成了各自的习惯,其正确与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骨盆牵引、穴位温灸、硬膜外封闭等治疗后,虽可使突出髓核部分回纳或发生移位,减轻或松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或粘连,但受压后所出现神经根症状以及腰腿部功能恢复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进行功能锻炼对防止神经根粘连、增加疗效,防止复发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鼓励继续功能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力量功能锻炼 ①急性期:指导直腿抬举收腹、5点法腰背肌锻炼即仰卧,以枕部、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向上挺胸,尽量使腰和背离开床面。 ②恢复期:指导倒走、前后踢腿,继续行5点法腰背肌锻炼、直腿抬举收腹训练及飞燕式训练(俯卧位,两下肢并拢,双手分开置于身侧并同时抬起伸直的双下肢及抬头挺胸、双手后举)。每次30 min,2~3次/d。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持之以恒,疗效的维持与功能锻炼成正比。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弯腰取物,如需弯腰应保持上身直立下蹲再取物。禁忌腰椎旋转时弯腰,保持脊柱直立。另外,寒冷天气腰部应注意保暖。

第五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教案 Word 文档 (3)

科 室 骨二科 教师姓名 周杰 技术职务 护师 课程名称 腰腿痛 教 材

外科护理学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内容 第四十七章第二节 学 时 1 授课对象

临床护理实习生 教学日期

主要内容 (按教学大纲要求)

一、腰腿痛概述及腰椎解剖概要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三、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

四、腰椎管狭窄症定义及临床表现

五、小结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临床表现。

2、能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异同点

3、能知道病人合理佩戴腰围

4、能指导腰椎手术后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床 重 点 难 点

重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临床表现及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难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护理 主 要 教 学 媒 体 多媒体+腰椎解剖模型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syndromes,LSSS) 有关本课题的新进展

理疗在颈肩腰腿痛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

《外科护理学》,李乐之、陆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李乐之、陆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 ,柏树令、应大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 床护士“三基”自测-外科护理学分册》,喻姣花,人民军医出版社

上一篇:严重精神障碍服务规范下一篇:治安联防管理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