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是什么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语文课是什么范文

语文课到底是什么?

宋运来

自语文设科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的争议一直不断,百年历程,曲折坎坷。有的人武断地认为我国建国以后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失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北京文学》(1998年第3期)用“误尽苍生”四个字作为标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学。依据是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的学生说话词不达意,阅读文章后不知道去思考,写一篇文章东拼西凑,而且错别字连篇,句读不分。由是人们便有了这样的追问:“语文课到底在教些什么?”语文教师则自问:语文课应该教些什么?语文课最需要教什么?而专家们纷纷把脉,进言献策,力图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开一个良方。

“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网络语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语言表达很不规范,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社会语言学家呼吁要重视母语教学。

提倡读“经”的学者进言,“如今语文教师没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学生也远离了“经典”,中华文化有断层之虞。中小学要开展“读经运动”,语文课程里要有经典作品,教师要担负读经的重任。” 有的教育科研专家说,“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这足以令语文教师汗颜,语文教师是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因此,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刻不容缓。”

学科教学专家则大声疾呼,要努力改变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以训练为主’的基本模式。提出要把学生的训练活动必须提高到课堂时间的1/2以上。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学生在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体味课文的语言运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乃至思想意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

“语文课绝不能有一个固定模式,最根本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这也是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有的课程论专家从教师素养上如是说。

脑思维专家则认为,“给中小学生上语文课,要借助课文学习,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引领学生解读优秀作品中,锻炼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而课改专家不无担忧道,“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有的语文教师则说,“数学可以是1+1=2,1就是1,2就是2,语文则可能1+1不等于2,1可能是10,也可能是100……语文是模糊的,我们不知道到底该教什么。”……

语文教学,多年来争议不断,研究不断,观点多多,理论多多;专家层出不穷,一人一个观点,一人一个说法,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据。王晓春先生感叹:“中小学这么多门课,没有哪一门像语文课这样狼烟不断,战火连绵。指手画脚,人人争先,外行内行,扭作一团。发言盈庭,论文如山,潮起潮落,上下波澜。众说纷纭,越听越烦。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总算把事情弄乱套了,把语文老师搞糊涂了,以至越教越不会教了。这门课似乎成了永恒的焦点、热点、难点、乱点和看点。”中小学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特别自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师经常感慨自己越教越感到困惑,越来越不会教了。

“语文”就像一个健全的人,需要不同营养素才能维持教学生命的延续,缺少哪一样都不行。专家们开的各个“药方”,无疑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些建议,尽管教师们没有站在言说者的视角上去分析其表达的要旨,尽管有的建议令教师们无所适从……我私下以为,当今语文教师的迷茫,不是对教什么,怎么教的迷茫,更多的是对我为什么这样教的困惑,许多人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明确,也即对语文教学的上位概念的困惑。就像我们人来到这个世上,总会不断追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小学语文教师队伍里的我也同样在语文的丛林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大约说来经历了“感性语文、体悟语文、童心语文、形象语文、入体语文、张力语文”等不同认识的纠结与缠绕,当然这个认识是一个朴素的、自觉的、迷茫的、追问的、反思的、构建的、创生的过程。

感性语文。从乡村走进师范的我,始觉不会讲话,更因为一次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卡了壳,在上千位师生面前丢了脸,给准教师的我种下了要让每个孩子会说话的种子。后来,当上语文教师的我,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学生需要自信地与人讲得体的话、善于和他人很好地沟通。在日常教学中很注意训练学生“说话”——国庆节,带学生们手捧字典到大街上查找不规范用字;清晨,学生走上班晨会的讲台学会自我教育;“六一”前夕,主动请缨面向校、县开主题中队会,给孩子们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语文课前主题讲话五分钟;课文“口语交际”不考也是要教的……大循环试验班的学生从小学毕业两年了,能从一堆匿名的初二试卷中找到我教过的学生八九不离十,为何?那端庄、俊秀、规范、漂亮的钢笔字透露出的信息呗。非典来了,《参考消息》一篇暴露中国人诸多陋习的文章(《反思“非典”肆虐 革除十大陋习》的文章,引起了我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使我一下子捕捉到了积淀已久的“要学生讲卫生”的教育契机素材。以习作教学的方式引入,师生、生生以坦诚的心态解剖自我、他人生活之陋习。下课铃声骤响,面对学生大胆地把批评武器指向有陋习的教师这一课堂生成资源,于是便有了第二天的“写建议书”,后继安排的“写倡议书”、“演讲比赛”、“假期作业”等内容,因为学生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延续近两月的语文实践活动到现在还有教师不清楚它是何种语文?这种不伦不类的语文课,当时只是一种感觉,学生需要这样学习。不曾想这课是属于语文什么类型的课。孙启民先生赞誉说:表面看来似乎不是“标准”、“纯粹”的语文课,但是,学生在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讨论、交流和表达中,学习和感悟着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如何恰如其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领悟到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因此这是更有效、层次更高的语文课,且体现出一种“大语文观”。

体悟语文。无情的现实把教育之梦撕得粉碎。20年前大专毕业生鲜有从事小学教学的,尽管你是晓庄师范的高材生,但你考不过别人。现实使我从事教育的热情锐减。被教育管理者树立的身边一个个能考的典型浸泡着,于是不自觉地走上了机械训练之路:要确保试卷上的“看拼音写词语”百分之百全对,每个词语不抄写、默写

7、8遍决不罢休;只要是书上要求背诵的课文,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至少全文抄默三遍,以确保“根据课文填空”一项不失分。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言语的也有物质的奖励。你别说,效果还真行很快缩短了与年级第一名教师的差距。观望其他学科,与数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大得很,你看人家数学平均分都达到90分以上,咱的语文成绩普遍比人家低10分左右。如果语文老师不做班主任,估计在家长会上脸面不如人家数学老师鲜光。家长当然不领情,天天就是你们语文家庭作业多,不是做《抄写薄》《默写簿》《评价手册》《补充习题》,就是《AB卷》《单元卷》的检测,天天做到深更半夜,还考不好,你看连作文都不会写。付出劳动最多的是兼做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最后居然没有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尊严。分数失去可以夺回来,最可怕的莫过于,最富有情趣的语文学生居然不喜欢。他们不喜欢如山的语文作业,不喜欢语文老师、进而不喜欢语文科目、从而不喜欢学习。由是学生从校门走入社会见到书就头疼就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校园里的过度学习,已经使他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情趣。语文教育的缺陷,只有当他慢慢长大了,上大学了、甚至走上社会之后,才逐渐暴露出来。也无怪乎当下的各级领导大声呼吁国人要读书要学习。温家宝总理则说:“读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由此看出我们有多少人远离了读书。其根源恐怕与我们在学校里已经给青少年们种上了厌倦读书的种子有关吧。

尽管我只是千万个语文教师的一分子,教授的只是几十个、上百个孩子,若基础教育阶段的同仁们都在操着唯有“过度”学习才能取得优良成绩的法宝,去实现小群体内的教学成功感,幸福感,却有意无意扼杀了人未来学习潜力的发展、人生阅读的幸福,师将不师,是民族的罪人一点也不夸大。因为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求知”是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求知”不等于“成人”。

童心语文。执教苏教版《蒲公英》一课时,学生居然不去责备两颗蒲公英种子没有听从太阳公公的话去“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反而认为是“风”的错,并质疑风婆婆哪去了,你风婆婆应该把这两课种子吹到应该去的地方,否则他们不会自作主张飞往沙漠、湖泊,最后被晒死、淹死。而有的学生居然佩服两颗叛逆的“小种子” 有“想法”、有“主见”、敢于“试一试”。在互动生成中,当我尝试 “价值引领”有想法与主见的两颗“种子”和唱反调的异类“种子”——学生时,遇到了障碍。让我感悟到“价值引领”的前提是在遵循儿童审美观、为了“儿童发展”下的价值引领。要理解儿童的理解,需有儿童的视觉、一颗对儿童生命关怀的童心。儿童对美好的事物,也或如“蒲公英种子”一样人格化的物,生命的、非生命的,不希望它破灭、不希望它死亡,希望它是永恒的、恒久的。如孩子们百读不厌的《小红帽》,童话作家雅各布·格林兄弟深知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最终还是让小红帽从狼的肚子里跳了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学生们在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为什么总希望“狼向小羊扑去”后,可怜的小羊是不会被蛮不讲理的狼吃掉的奇想。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说理性强。当我苦苦追寻所谓课的亮点时,却将孩子童话般的天性忽略了。蓦然回首,呵呵,孩子们,你就是那“鹬”,你就是那“蚌”,让我们来到河滩上,争一争。孩子们用尽力气、毫不示弱、威胁地、得意洋洋地“争”着,争得筋疲力尽,最后被毫不费力的渔翁捉走了。歌德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忘”,孩子们用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不仅带来课堂的快乐,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争”使人物角色形象丰满,“争”让寓意水到渠成地流淌出来。用快乐的理念进行教学,张扬了一个个轻舞飞扬的生命,用兴趣的火种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学便走进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诗意境界。

当带领儿童走进生活的语文天地时,便回归了儿童绚丽多彩的生活世界。当带领儿童走进文化的语文天地时,便打开了一扇文学宝库的窗户,叩开了儿童智慧的问天。当引领儿童走进人文的语文天地时,智慧为儿童点燃了一支信念的火把,指引他们飞向梦想的天空,让他们梦想成真……无论哪种语文教学,我们终不能忘记坚守语文的家园,而尊重儿童、呵护儿童则是第一要义。

形象语文。当下许多孩子爱看“口袋书”,那些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漫画书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最爱。教师们多是采取关门主义,堵截是能堵截得了吗?何不疏导?为什么不可以把那些具有强烈讽刺性、幽默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漫画引进语文中来,引进习作中来?近10年的研究效果是现显的,孩子们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大改变了以前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象。道理何在?儿童漫画作为一种特殊形象,在内容上是客观事物的提炼和浓缩,在形式上又是某种事物的夸张和扩大。面对漫画,儿童不是简单的摄取和存留,而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再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存留在儿童头脑中的漫画形象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需要儿童主体多元的解读。所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给儿童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写作的视野,留下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在儿童漫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头脑中的漫画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需要儿童动口、动脑、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儿童有形象可依,有疑问可循,思维活跃、想象驰骋,许多材料涌人笔端。儿童兴趣盎然,思路流畅,一篇篇具有儿童情趣的作文诞生了。写作的成功感调动了儿童写作的积极性,写作的积极性又促使儿童下一次作文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儿童持续的写作热情。

冬虫夏草既不是“虫子”,也不是药“草”,而是一种“菌”,全名叫“冬虫夏草”菌,它把高原、寒冷、寄生体作为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 “儿童漫画作文”就如冬虫夏草菌,把观感的快乐与想象的美感、形象的再创造与习作材料的运用,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土壤。解决学生习作兴趣(内驱力)与习作内容(材料),则抓住了作文的牛鼻子,由是我坚信:敲开作文难这个堡垒应是为期不远了。

入体语文。《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里的一篇课文,无论是名师上课,还是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无一例外都要品读文中林肯说的三句话从而感受林肯的宽容大度、真诚坦荡、仁慈谦逊的人格魅力。语文课上成了具有思品情趣的课,放大了语文的教化功能,不仅模糊了语文课的专业性,也远离了智慧。这是一篇典型的演讲风格的课文。教学要体现演讲的目的性、针对性、感染性来设计。课文介绍他当选总统按照惯例来到参议院进行演讲,为何演讲?一是感谢支持他参选总统成功的人,二是借演讲之际发表他的施政演说。还没等他开口,便遭到了参议员们的羞辱。参议员为何羞辱木匠出身的他?真是嘲讽他出身鞋匠家庭,地位卑微?课文有一句话提醒我们:所有的参议员们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这句话是说,在竞选中败北的参议员们要在这个场合找回自己丢失的面子。针对政敌射来的“羞辱”之箭,林肯通过“顺同——反驳——以泪感人”演讲三部曲予以巧妙地化解了。化敌为友,才会通过签署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之人,才会形成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基础,才会有后来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演讲”的语言风格上,而不是放在人物的“品格”上。语文教学还要从课文的特性出发,经常到别人的田地里转悠,会荒了自家的园子。

张力语文。从某种角度讲,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制造张力又不断消除和解构张力的动态过程。近年来我关注的“语文教学张力”研究,缘于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课程开发过度、对话过度、教师强势、密度追问等问题的思考,通过“语文教学张力”的分析探讨,力图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认为:“从关注言语现象转向关注言语教育的本体,再转向对言语主体的终极关怀,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育的方法和观念。”在与优秀的文本对话时,学生与文本之间总是存在着着某种“张力”,语文教学其实就是释放、扩大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张力的过程,张力存在于所读文本和教师、学生以语感为主体的前理解的落差之中,有落差,才有张力,有张力才有对话的必要。张力的释放、扩大过程其实就是两个主题之间的对话过程,就是学生将所有的精神“内存”与文本、自己、他人(教师、学生)进行碰撞的过程。学生的潜能、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在对话中被激活、被激发。

张力,不仅成了学生走向文本、进入语境的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精神动力,同样也成为一种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内驱力。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从现实的教学案例中总结成绩、梳理问题,以独特的视角加以分析,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检验与完善理论,优化了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语文教学的重任最终还要靠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去落实、去承担。实事求是地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是有所了解的;对语文课遵循的各门学科共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教会学习方法等是知晓的。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真谛,占领语文教学的制高点呢?一句话,就是要看一个人走出学校成为社会上的一员,看他会不会说话,会不会写作。简单地说,就是看他会不会善于语言“表达”。起到引风向标作用的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所呈现的17节课,增强了读写意识。没有读写结合的课是很少的。课堂上不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课是创设情境写一段话;有的是联系课文的内容补充几句话;有的是围绕课文要填写一些词语。执教者,准确地揣摩编者的意图,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并在编者与作者的融合中,寻找读写结合“点”,选择练笔内容,明确练笔目标,引领学生在“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联系中,把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做到读中学习,写中模仿;读中体会,写中消化;读中领悟,写中体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早在2008年,周一贯先生敏锐地指出,“要关注课文怎么说”的这个言语表达形式。2009年,高林生先生从语文的特性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怎样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观点。吴忠豪教授在《国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一文中,则从语文“课程形态、课程取向、课程教材编制”等方面剖析了中外母语教学的课程改革,指出,我国语文教学长期不能走出困境的关键问题,要从课程论方面寻找原因所在。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以阅读为核心”组织教学,听、说、写等语文课程目标,附着于阅读教学,且不成体系。语文课堂教学以阅读为主线,听说写教学须见缝插针,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主线的需要,在超强势的阅读教学面前,听说写教学很容易遭边缘化。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两年来,与70余位名特优骨干教师在10余所学校进行了深入广泛实验的基础上《班本小作文》(12册)终于出版了。她的出版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习作教学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班级“小作文”的科学设计。第二,充分利用教材课文这个最佳的写作“范例”,课文与习作引导浑然一体。既有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精妙赏析,也有读写结合的习作设计。第三,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梯度,写作不再难。没有长篇、完整的写作要求,只有铢积寸累的“句、段”的仿写、改写、扩写等练习。

语文设科,百年坎坷;与时俱进,还其独任。我们语文课的“独任”是什么?简单讲要教给学生什么?首要教给学生说话写作能力,即运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考虑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要说什么话,从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出发施教。在语文课本中,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也能了解、感受或理解的事物或思想感情,是不需要教师在课文中进行讲解和学习的,那些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才能更迅速、更深入地理解的课文才需要教师的介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用书面语言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把学生的口头语言有效转化为书面语言的作用,使学生在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同理,一个语文教师要找到语文教育的真谛,需要一个慢慢地成长进程,然明白语文教育的规律,知道语文学科应该做的语文事情,可以缩短语文专业成长的进程。当代语文界的理论纷争,势必影响当下语文教师的思想与教学行为,而我以为从实践出发,从儿童出发,从人的成长出发,会回答语文课应该做的事情。愿我们一同努力,振兴语文教学,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母语,喜欢语文!

(南京市建邺区双闸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

参考文献:

王富仁、郑国民,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杨再隋 ,儿童作文的儿童化之路——宋运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评介,江苏教育,2010年第28期。

王崧舟,张力,言语生命欲求的激扬,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07年 第2期。

第二篇: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吴永军教授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张”,有的是业已存在并得到大家关注的,有的则是为了“标新立异”而特别提出的。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至少有“简单语文”与“深度语文” 之说(与论争),有情境语文、情智语文、诗意(化)语文、智慧语文、本色语文等等主张,不一而足。其实,这些种种主张背后的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性质所做的独特解读。而这种独特的解读背后又是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认识; 而“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背后又涉及到整个基础教育必须要回答的“我们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样的基础”这一根本问题。本讲座就将围绕这些问题来逐一展开。先看看各种主张和观点:有些观点似乎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如:“简单语文”主张“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倡简”强调从本质上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就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务本”就是紧紧抓住语文的本体及文本。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文本”就是教师要钻研文本,还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求实就是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有度就是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另外,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

当然,“简单语文”也很强调人文性,如国标本苏教版的选文很多都是散发出浓郁“人文性”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例如:它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它的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难易适度,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另外,他们认为,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有些又似乎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如深度语文、情智语文、诗意语文等。就“深度语文”而言,强调对于文本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的深度解读与挖掘,强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和“思维含量”(思维深度),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窦桂梅的教学案例《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游园不值》、《清平乐村居》《珍珠鸟》等充分反映了这一主张。当然,“深度语文”也很重视“工具性”,如窦桂梅的教学案例中的引导学生读书,换词训练,从“古文”中概括成语,古文、现代文对照帮学生积累等无一不是“工具性”的体现。情智语文、诗意(化)语文、智慧语文等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主张,也都试图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但似乎更偏重人文性。如“诗意语文”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涵咏浸润,感悟熏陶,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这似乎在更深层面上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我们今天常讲的“诗意”、“诗意地栖居”可能来源于德国宗教诗人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在阐述这一观点时认为,诗意地栖居就是保持慈爱与人心的同在。 “诗”一词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使用(所谓“本体论”是指就“诗本身”而言或就其本质而言,即“诗”原本用来干什么的),指人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来显示意义的目的行为。通俗讲,世界本身是荒芜的,诗的活动就是一种赋予世界予意义的活动。 l 也就是说,“诗”表达了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对于可能生活、理想世界的不懈追求,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它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给定的现实、永远向着可能性迈进的创造性活动。因此,诗意语文就其实质是强调语文教学的创造、灵性(灵动)、美、德性,由此为儿童“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上述种种主张,其实质除了对语文性质的不同理解以外,同时,又是对“语文究竟应当教给孩子们些什么”,也即“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基础”的不同看法(小学教育是奠基教育、打基础的教育——但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基础,却历来有争论)。笔者认为,上述种种主张并不必然构成矛盾,完全可视为语文教学的不同特色或风格,关键看学生的发展。语文课标关于语文性质的表述以及笔者关于“语文基础”的看法似乎可以消解这些争论。

二、如何理解语文的实质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历来有争论,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并且还将继续争论下去的重大问题,它决定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及对许多基本问题的看法。因此,有必要对此有明确的认识。 l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最权威、最具法规性的观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问题是: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及其统一,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关于工具性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性质的问题上,“工具论”占有主导地位。 “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是“工具论”的代表人物。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叶老认为:国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他一直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基于“三老”的工具论,语文本质上不是一门知识课,而是一门技能课,一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课。在“工具论”基础上,“三老”强调,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在听说读写方面培养技能,形成习惯,使技能训练形成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吕老强调,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应当“讲为练服务,不能练为讲服务”。基于“工具论”,许多人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虽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况且,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等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同属性,而不是语文赖以同这些学科区别开来的属性。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关于“工具论”也有不同理解,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是交际工具,语文课要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培养训练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必须指出: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流思想感情时,是负载文化知识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由此决定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即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关于人文性

关于“人文性”,学界也存有很多争论。就哲学意义上讲,一般认为,“人文”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涉及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基础),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的说法,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 l 那么,语文的“人文性”又指的是什么呢?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

即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国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

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

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

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人文性的含义,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比较好理解。 笔者认为,所谓“统一”即两者内在地融合于“语文”一体,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方,我们不能机械地脱离了一方去谈另一方,因为没有脱离了人文性的单纯的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抽象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以这样的观点来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存在着脱离人文性来追求工具性和脱离工具性来追求人文性的倾向。 前者主要表现在狭隘的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上,这是过去很长时期乃至现在语文教学的“固疾”。作为“工具”来讲,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何来“出口成章”、“下笔如神”?但是,我们反对的是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缺乏人文性的训练,即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它是毫无价值的。后者则是近几年来在语文新理念指导下出现的“偏差”(不是理念本身问题,而是实践问题)。由于要体现人文性,特别是体现对学生自由以及独特性、差异性的尊重,课堂上“你好、他好、大家好”的“随意性”比较突出,没有了适度的规范化训练,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受到影响。 l 实际上,套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而“有价值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有价值的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有价值”必须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三篇: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

《我是什么》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由晓澄朗读。本文是一篇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篇1

【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说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说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

在此基础上,第一课时充分利用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读全文。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由师生互相介绍自己,引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帮他猜猜好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在书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小组交流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仔细地读每一句话,精心地设计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完善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4、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教师通过本课的三种教法,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如:利用直观演示法理解关联词“一……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区别“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理解“暴躁”等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温和”说话。并将鼓励欣赏法贯穿始终,如:你听得真仔细;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中,从始至终教师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充分体现了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5、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此环节,教师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延伸到课外,并教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达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扩展练习

出示三项作业,学生任选其一。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此选择性作业涉及到“说”、“写”、“收集”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说效果】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施教,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需通过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短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的利弊关系。

二、说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情况,本课教学准备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11个生字,写1个字,体会“落、打、飘”的用法。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且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描写,让读者去猜,因此,我认为文章的重难点是:

(1)认字写字,体会“落、打、飘”等词语的用法。

(2)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适当地进行知识拓展。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创设意境法。

让孩子们都来做小水珠,去亲身体验一下它的千变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件的辅助下,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2、学法:

①读中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在教学中,采取自读、小组合作读、开火车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

②质疑问难法

通过师生互问、学生质疑,引导孩子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自由合作探究法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朗读,讨论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进步,得到发展。

五、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课的教学需要,我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并要求学生回家充分预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由教师利用课件直观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四则谜语,巧设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接着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些谜底发现了什么。学生有可能讲,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或都跟水有关等。趁势让学生初读课文。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导入,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猜谜是他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低年级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初读课文前我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提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给自己提读书要求,明确初读目标,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再用课件直观地出示所要认的11个生字,让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用好办法记住生字,其中尽可能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如联系法、形声法、加减法等。因为,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三)细读、品读课文

认字环节结束后,选一小组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其余学生想想“我是什么?”,读后回答,课件点出一滴小水珠,问“谁愿意做小水珠”,可能会出现很多学生都想读的情况,那正好设定情境:大家都是小水珠,自己小声读课文。说出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点出相应图片,为了后面的排序做铺垫。(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第一自然段,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再指名小组读后,课件出示太阳晒,水变成汽的图。直观得让学生认识到“遇热水会蒸发”。水还会变成云,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图片,指导朗读,让学生质疑,学生可能问“我什么时候穿白衣,什么时候穿黑衣,什么时候穿红袍?”小组展示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填空,体会比较“落、打、飘”的不同用法,进行词句训练。

(我这里所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体会比较不仅积累了语言,还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学完一、二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水珠、汽、云、雨、雹子、雪”图片,学生排序,通过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师范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后,课件出示①平静的池水;②缓缓流淌的小溪;③奔腾的江河;④波涛汹涌的大海;广阔无垠的大海。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环节使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第四自然段主要让学生自学,并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课件出示灌溉农田的情景,水电站,洪水暴发的情景和拦河坝。

(四)写字

正如同识字教学一样,写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同样重要。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学生可能会说“黑”或“器”,让学生说说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再由教师范写,学生点评,在书上写好这个字,然后在剩的`字中再选一个写,先自己仔细观察,再写。整个写字过程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地分析。

(五)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将课后泡泡中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使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动脑动手。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这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它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利与害,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许多坏事,要完全降服他,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知道云、雨、雹子、雪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课件,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三、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

四、语句引领 读中感悟。

五、巩固运用 拓展延伸。

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通过一个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的谜语引入,接着告诉学生一个小魔术师也来到我们的课堂,揭示课题《我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我“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板书)

(二)、创设情境 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词语,先指名读,再让学生齐读,男女生赛读,带拼音读,去拼音单个字读,并交流识字方法,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

1、找形态。要求:

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读通顺。

②划出不懂的词、句,不明白的问题。

③找一找我会变什么?

让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边读边找边勾画,就能说出“我”会变成“汽、云、雨、雪、雹”。

2、读形态。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练读,再自己在小组里读给小伙伴听。让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达到生生互动。

(四)、语句引领 读中感悟。

在学生汇报读的过程中,我将引导鼓励,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并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

第一段:当学生读到描写汽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想象湿衣服被太阳晒后变干的情况,再让学生朗读,评议后再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水遇热会变成汽。水还会变成云,指导朗读,让学生质疑。

第二段:我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后,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空,并让学生说说:“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来的,为什么不都用落呢?”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对“落、打、飘”的理解,最后让学生接龙读、比赛读、挑战读这段话。

小结一、二段:我让学生在黑板上排出水的变化过程,并让学生说说这样排的理由。通过这一环节突破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段:边出示课件边范读第三段,再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利用课件充分创设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3、说利弊

“孩子们,我们小水珠的脾气实在有点怪,在课文里找找我们的脾气怪在哪?”学生通过朗读第四段就能找出水有时“温和”有时“暴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们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引出水做的好事和坏事。

4、拓展练习,说说“我”。

出示问题:

1.你还知道我干过哪些好事和坏事呢?用“水能……水还能……”的句式说出来。

2.你有什么妙计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后,我相机引导学生要爱护水、珍惜水,管住水,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此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既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环保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巩固运用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把它画下来,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语文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它既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教学重难点,更是学生思维的升华和感悟的途径。因此我设计的板书:

《我是什么》

变化

水 地方 利用 保护

脾气

【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1.《我是什么》语文说课稿

2.《我是什么》说课稿

3.我是什么说课稿

4.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

5.《我是什么》优秀说课稿

6.《我是什么》说课稿范文

7.《我是什么》的说课稿

8.我是什么的说课稿设计

9.人教版《我是什么》说课稿

第四篇:语文课教学指导朗读的方法是什么

(一)应用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示范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尤其是在低年级进行教学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者,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等方面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第11课《我们成功了》时,我利用举国欢庆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朗读。我激动、自豪的读书声,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范读者中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学生仿佛置身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情不自禁欢呼出:“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可见,教师的朗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像《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一般我就先读一遍给学生听,既是欣赏,又是学生朗读,一举两得。

(二)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1、 抓住关键语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

如《静夜思》这首诗,如果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即使读上千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难以入情。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收到了较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2、 抓住人物语言,指导学生体验角色

如《自己去吧》中,小鸭妈妈和小鸭、小鹰妈妈和小鹰的对话,《胖乎乎的小手》中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对话等,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老师可利用学生分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抓住看似平淡的文字,指导学生读演结合

学生是能积极参与表演和模仿活动的,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他们就会在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简洁高效。听过一节课,《请你不要告诉她》,这是一首小诗,那位老师在指导读第6—10句很有办法。她让一个孩子上台来表演,悄悄地把一束鲜花插在老师的花瓶里,孩子的表演很成功,朗读更出色:“小红花,小红花,请你不要告诉她。”老师没讲一句怎么读的话,孩子们却个个读得像回事儿了。

这是情境在起引导作用。我在教学《争论的故事》一课时,学生对于兄弟俩争论的风句话,始终读得欠火侯,于是就请两同学上台来朗读表演。两个人“争论”上了,同学们都学会读了,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给孩子一个舞台,孩子们自己能学会许多。

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篇课文的朗读指导。

在教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熟悉教材语言,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再离开课本,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借尾巴”。“小壁虎们”有的说:“请问,您可不可以把尾巴借我?”有的问:“我的尾巴断了,您的尾巴能不能借给我用一下?”还有的说:“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这时,学生已经能够运用以前所学语言、交际技能来转述文本中的内容,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教案《我是什么》

刘冬梅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 教学准备:

1、反映水的变化的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几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听仔细了:

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云);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都不见(雨);

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朵朵都是天上来(雪)

2, 我们今天来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谜语,看老师写课题“我是什么”。谁来读一读,读准“什么”;读出问的语气,想猜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出示课件,学生认真听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家在小组里读读,互相帮助。

3、指名读,正音。

这些生字你有办法记住他们吗?(出示课件)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器)。水大好发电(淹)。禾苗的家(稼)。家里玩火(灾)。闯了大祸一只脚踢三球,一脚踢到树上头(躁)。学生猜字谜,并自编字谜。如:学生说:“下雨天吃包子(雹),太阳在西边(晒)……通过这个环节增加识字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4、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器”认真书写,评比欣赏

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课件出示问题,小组合作 1、水是怎样变化的?

2、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五、创设情境,汇报交流

A、“水”的形状变化。

(为什么有时穿白衣服、有时穿黑衣服、有时穿红袍?)

(云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白衣是平时所见的白云;黑衣就是平时所见的乌云;红袍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朝霞、晚霞。 作者让不同时间的云朵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服,这多么有意思呀!让我们想象着云儿多变的色彩,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吧。

云儿的颜色有变化,碰到冷风时它又变了。引读第2自然段。写时可有意打乱顺序,让学生质疑。教师再适时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请学生做做这几个动作,加以体会。(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出示课件,学生连线。

用得多准确呀!让我们想象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娃娃各自从天上落下来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这段吧! B、“水”状态变化。

(1)水平时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

(2)对这段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共同解决。(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 (3)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水在这些地方不同的情景,来帮助理解: 水在池子里它(睡觉)安安静静;在小溪里它(散步)慢慢前行;在江河里它(奔跑)流速快,充满生机;在海洋里它(舞蹈、唱歌、开大会)波涛翻滚,气势磅礴。让我们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C、“水”的性格变化。

(1)有时温和,表现在做好事...... 有时暴躁,表现在做坏事...... 如学生答不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可变换提问方式。(如:温和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暴躁?)

(2)你还了解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适时总结水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角色读。女生读表现水温和的部分,男生读表现水暴躁的部分。 (4)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它,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它。

六、感悟提升,课后拓伸

1、你们还能想出哪些办法,让水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出示问题,小组讨论。(重在引导学生提到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倾倒垃圾......)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

2、在自然界,水还有哪些变化?(课件展示)

七、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水的知识?回家查一查。

2、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上一篇:游戏经历作文范文下一篇:油田污水处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