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方案图文

2022-08-13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支模施工方案图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高支模施工方案图文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写依据 ...................................................... 1

三、脚手架选型 .................................................... 1

1、材料要求 ...................................................... 1

2、脚手架选型 .................................................... 2

四、脚手架与模板的搭设布署 ........................................ 2

1、搭设顺序 ...................................................... 2

2、满堂架安装 .................................................... 2

3、模板安装 ...................................................... 4

五、搭设与拆除方法 ................................................ 6

六、 检查与验收 .................................................. 10

七、安全管理与维护 ............................................... 1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商业部分因甲方将商业楼梯由混凝土楼梯改为钢梯,此楼梯部分支模高度变为8.7m属于高支模体系,对模板方案补充完善。

二、编写依据

1.1《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1.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1.3《建筑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三、脚手架选型

1、材料要求

碗扣式脚手架用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Q235A级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碗扣架用钢管规格为Φ48×3.5mm,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5 -0.025mm。 上碗扣、可调油托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9440中KTH330-08及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下碗扣、横杆接头、斜杆接头应采用碳素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立杆连接外套管壁厚不得小于3.5-0.025mm,内径不大于50 mm, 外套管长 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连接销。 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 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

第 1 页 共 41页

粘砂应清除干净。

3 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 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 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2、脚手架选型

结合本工程建筑平面布置与结构特点,满堂碗扣高脚手架方案作如下选定:满堂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立杆主要采用2.4m、1.8m、1.5m几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横杆采用1.2m、0.9m两种组成,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支架下垫边长200mm,厚50mm木板,立杆底设可调底托支于木板上,立杆上设可调顶托,顶托上方铺设100×100mm横向方木(松木)。步距1.2米,立杆纵距1.2-0.9米,立杆横距01.2-0.9米,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专用斜杆。

四、脚手架与模板的搭设布署

1、搭设顺序

做好搭设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场地清理、安全技术交底等)→根据 施工大样图放出架体位置线→铺设垫板→立两端立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根据立杆间距逐根补绑立杆→放置纵向扫地杆→安装横向扫地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安装第

三、四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立杆→加设斜杆→安装顶托→

2、满堂架安装

使用满堂碗扣式钢管为主支承预应力梁板模板,经对传递到钢管支顶立杆和横杆上荷载的计算,按碗扣式钢管支顶立杆的容许承载力,确定钢管支顶立杆排距,在安装钢管支顶时,应在该层楼面上弹出墨线定向,要注意钢管支顶立杆的垂直度,并调节好立杆的标高和立杆的平面布置,使梁位置在两条立杆之间,

第 2 页 共 41页

梁两边立杆间距控制在L=1.2 m 之内。支顶平面布置时原则上尽可能形成满堂一体,对于轴跨尺寸无法与立杆间距形成整模数或平面几何形状不规整、非正交时需要采用多个单体搭设时,各单体间必须采用扣件钢管水平杆相互连接,连接杆按2个单体的碗扣水平杆标高竖向间距@900布置。

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底层组架时分别用拉线方法、直角尺、水平尺、控制水平框架纵向直线度,直角度及水平度。并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装预制块,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

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1.8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2.4m、1.8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5m长度的顶杆找平。脚手架拼装到2层高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30m以下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脚手架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整体稳定性。(后附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碗扣式脚手架整体搭设完毕,经过自检后,再由工地项目经理组织验收,然后经有关部门共同验收签证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为确保支顶纵横2个方向的稳定,有如下措施:

1)立杆之间布置多道双向水平横杆(连杆),垂直间距1.2 m,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满堂脚手架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专用斜杆。斜杆拟采用似48×3.5mm脚手钢管,通过旋转扣件与碗扣管立杆连接。

3)楼面周边梁面预插短钢筋,通过短管、扣件锁死连接杆件。主梁下的纵向水平杆两端必须全部顶至柱侧面。

4)以四周的柱为支点,各层柱向内伸出水平或斜向钢管,与满堂脚手架周边相拉结。

第 3 页 共 41页

5)大梁增加的扣件钢管立杆与纵楞的连接必须采用双扣件增加抗滑力。

3、模板安装

以托板顶面为依据,设在托板上的100 mm×100 mm木枋,边通线、边安装钢管支撑、边铺设,钢管支撑横向架设根据需要设置一排或多排,每排纵向间距不大于300mm,铺设在钢管支顶面,木枋的间距不大于300mm,平整度偏差小于5mm。板按要求在跨中起拱。

楼板模板采用15 mm厚夹板,模板垫楞用50 mm×100mm木枋,底楞用100×100mm木枋。底楞直接支承在可调托撑上。垫楞的间距为200 mm,搁置在底楞上。

楼板铺设要密贴、平整,不得松动,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将楼面清理干净。

可调横托撑可用作侧向支撑,应与横杆相对,并两侧对称设置。如下图:

顶架要设置水平剪刀撑,增加水平方向的约束,同时还要利用已有建筑物的梁、柱对支撑结构顶紧和拉紧,水平剪刀撑搭设时,其周边与中间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约4.8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使用4m脚手架管与立杆拉接)。

顶架四角应抱角斜撑,斜撑对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能起到增强的作用,斜撑均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

第 4 页 共 41页

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 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脚手架搭设前,对所有脚手架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高支模施工时,除参照本专项方案执行外,还应参考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a)楼面梁板拆模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且达到规范规定强度的100% ,并报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模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顶,并保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

b)模板工种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作业班组执行。

c)YKL1(2)梁跨度达34.63 m,拆除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对称拆除。

混凝土输送及浇注方法针对性安全措施:

a)混凝土用泵送方法运输浇筑,泵管不能直接放置在模板上,必须在模板上放置铁架作为管道支撑并支固,才能作业。另垂直管道转弯处必须用螺栓固定。

b)楼面混凝土输送管敷设应尽量减少弯管的用量及缩短管线的长度并且每层用铁架固定在柱侧。楼面用软弹性的材料如车胎等做管的支垫。同时为解决混凝土输送泵水平力对模板支顶系统稳定的影响,在支顶各楼层周边梁边加水平杆顶在周边梁侧。

现场检查及监控针对性交底:

a)碗扣采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碗扣被子限位锁卡紧不能转动为合格。班组和区段组织的自检数量按100%检查;项目部组织的随机抽查数量不少于50% ,且每个楼层范围均要抽检。

b)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查方法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c)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

第 5 页 共 41页

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d)模板支架搭设和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e)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五、搭设与拆除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 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保证其技术可靠和使用安全。经技术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5.1.2 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施工设计或专项方案的要求对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1.3 对进入现场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检。

5.1.4 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脚手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 5.2 地基与基础处理

5.2.1观众看台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

5.2.2 脚手架基础搭设在结构底板上,满足脚手架基础承载力,搭设时应按施工设计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放线定位。

5.2.3 使用原设计基础底板上4个集水坑作为现场临时积水,排水设施。 5.3 脚手架搭设

5.3.1 底座和垫板应准确地放置在定位线上;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底座的轴心线应与地面垂直。

5.3.2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连墙件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

第 6 页 共 41页

5.3.3 脚手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 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3.4 脚手架的搭设应与剧场周边结构的施工同步上升,每次搭设高度必须高于 即将施工楼层1.5 m。

5.3.5 脚手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5.3.6 脚手架内外侧加挑梁时,挑梁范围内只允许承受人行荷载,严禁堆放物料。 5.3.7 连墙件必须随架子高度上升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严禁任意拆除。 5.3.8 作业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必须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护身栏杆;

2 护身栏杆可用横杆在立杆的0.6m和1.2m的碗扣接头处搭设两道;

3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脚手板与墙面的间隙不应大于 200mm,作业层脚手板的下方必须设置防护层。

5.3.9 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连墙件、斜撑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有关规定。

5.3.10 脚手架由刚开始搭设直至到顶过程中,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分阶段、整体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5.4 脚手架拆除

5.4.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经按技术管理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

5.4.2 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5.4.3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在搭设、拆除脚手架时,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并派专人看护。 5.4.4 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5.4.5 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先搭设的后拆除,后搭设的先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

第 7 页 共 41页

5.4.6 连墙件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

5.4.7 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5.4.8 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必须事先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 5.4.9 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 5.5 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

5.5.1 模板支撑架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撑调整底模标高。

5.5.2 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可调底座后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搭设顺序进行。

5.5.3 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 5.6安全网技术要求:

5.6.1 安全网可采用锦纶、维纶、涤纶或其他的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品种(耐候性)的材料制成。

5.6.2 同一张安全网上的同种构件的材料、规格和制作方法须一致。外观应乎整。

5.6.3 平网规格为1.5×6m、3×6m,密目式安全立网规格为1.8×6m、3×6m。产品规格偏差:允许在±2%以下。每张安全网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kg。 5.6.4 菱形或方形网目的安全网,其网目边长不大于8cm。

5.6.5 边绳、筋绳与网体连接必须牢固,平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000N;立网边绳断裂强力不得小于3000N。

5.6.6 系绳沿网边均匀分布,相邻两系绳间距应符合表1规定。长度不小于0.8m。当筋绳、系绳合一使用时,系绳部分必须加长,且与边绳系紧后,再折回边绳系紧,至少形成双根。

5.6.7高处作业部位的下方必须张挂安全网;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m时,必须

第 8 页 共 41页

设置一道随墙体逐渐上升的安全网,以后每隔4m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在外架、桥式架,上、下对孔处都必须设置安全网。

5.6.8安全网的架设应里低外高,支出部分的高低差一般在5Ocm左右;支撑杆件无断裂、弯曲;网内缘与墙面间隙要小于15cm;网最低点与下方物体表面距离要大于3m。

5.6.9使用前应检查安全网是否有腐蚀及损坏情况。

5.6.10施工中要保证安全网完整有效、支撑合理,受力均匀,网内不得有杂物。搭接要严密牢靠,不得有缝隙,搭设的安全网,不得在施工期间拆移、损坏,必须到无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5.6.11安全网架设所用的支撑,木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cm,竹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cm,撑杆间距不得大于4m。

5.6.12因施工需要暂拆除已架设的安全网时,施工单位必须通知、征求搭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拆除。施工结束必须立即按规定要求由施工单位恢复,并经搭设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6.13要经常清理网内的杂物;在网的上方实施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防止焊接火花落在网上的有效措施;网的周围不要长时间的有严重的酸碱烟雾。 5.6.14安全网在使用时必须经常地检查,并有跟踪使用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安全网应及时处理。

5.6.15立网和平网必须严格地区分开,立网绝不允许当平网使用;架设立网时,底边的系绳必须系结牢固。

5.6.16安全网在不使用时,必须妥善的存放、保管,防止受潮发霉。 5.6.17新网在使用前必须查看产品的铭牌:①是平网还是立网;②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③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旧网在使用前应做试验,并有试验报告书,试验合格的旧网才可以使用。

安全网的动负荷试验,以12Okg重物两块,相距1.5m,同时由4-5m高度自由降

第 9 页 共 41页

落冲击,安全网完好无损为合格。

六、 检查与验收

6.1 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1 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 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6.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6.3 脚手架搭设质量应按阶段进行检验:

1 首段以高度为4.3米进行第一阶段(撂底阶段)的检查与验收;

2 架体应随施工进度定期进行检查;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

3 遇6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

4 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 6.4 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 保证架体几何不变性的斜杆、连墙件、十字撑等设置是否完善;

2 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

3 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

4 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拧紧程度; 6.6 脚手架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

2 高度超过20 m的脚手架的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3 周转使用的脚手架构配件使用前的复验合格记录;

4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第 10 页 共 41页

6.7 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撑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与脚手架相同。

七、安全管理与维护

7.1搭设脚手架之前必须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搭设过程中必须带安全帽,携带安全带,悬挂安全网。

7.2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料。

7.3 混凝土输送管、布料杆及塔架拉结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 7.4 大模板不得直接墩放在脚手架上。

7.5 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7.6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报请技术主管同意,确定补救措施后放可实施。

7.7 使用后的脚手架构配件应清除表面粘结的灰渣,校正杆件变形,表面作防锈处理后待用。

第 11 页 共 41页

附件

一、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7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100mm,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第 12 页 共 41页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3.6。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100×1.200+0.300×1.200=3.37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1.200=5.4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64.80cm3;

截面惯性矩 I = 58.3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372+1.40×5.400)×0.300×0.300=0.10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04×1000×

第 13 页 共 41页

1000/64800=1.61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72×3004/(100×6000×583200)=0.05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100×0.300=0.753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0.300=1.350kN/m 静荷载 q1 = 1.20×0.753+1.20×0.090=1.012kN/m 活荷载 q2 = 1.40×1.350=1.89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890+1.012)×1.200=3.482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3.482/1.200=2.902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2.90×1.20×1.20=0.418kN.m 最大剪力 Q=0.6×1.200×2.902=2.089kN 最大支座力 N=1.1×1.200×2.902=3.830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83.33cm3;

第 14 页 共 41页

截面惯性矩 I = 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418×106/83333.3=5.01N/mm

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843kN/m 最大变形 v =0.677×0.843×1200.04/(100×9000.00×4166666.8)=0.316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3.830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96kN/m。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3.83kN 0.10kN/mA120012001200B

托梁计算简图

1.910

1.598

托梁弯矩图(kN.m) 6.136.112.282.257.727.703.873.840.019.319.295.465.441.611.580.013.843.877.707.722.252.286.116.13

1.581.615.445.469.299.31

第 15 页 共 41页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1.11kN 0.10kN/mA120012001200B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0.050

0.740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1.909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7.02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740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166.67cm3;

截面惯性矩 I = 833.33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1.909×106/166666.7=11.45N/mm

2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9309/(2×100×100)=1.3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第 16 页 共 41页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740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205×8.700=1.786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1.200×1.200=0.432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100×0.100×1.200×1.200=3.61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5.833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2.000)×1.200×1.200=6.48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6.07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5.060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260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第 17 页 共 41页

a=0.55m;

h —— 最大步距,h=1.20m;

l0 —— 计算长度,取1.200+2×0.550=2.300m;

—— 由长细比,为2300/16=145;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333;

经计算得到=16071/(0.333×506)=95.506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300×1.200×0.240=0.086kN/m2 h —— 立杆的步距,1.2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2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2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086×1.200×2.300/16=0.104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086×1.200×2.300×2.300/8-0.104×2.300/4=0.036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5.833+0.9×1.4×6.480+0.9×1.4×0.036/1.200=15.202kN 经计算得到=15202/(0.333×506)+36000/5260=96.497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第 18 页 共 41页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 w =0.086×1.200×1.200=0.124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200/1.200×0.124=0.124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200×1.200+1.200×1.200)1/2/1.200×0.124=0.176kN 支撑架的步数 n=7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0.176+(7.000-1)×0.176=1.232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7.000×0.124=0.871kN 架体自重为1.786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架体自重,满足要求! 第 19 页 共 41页

第二篇:机械库房一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会

会议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会议地点:施工现场办公室

会议主持:刘军

参会单位及人员:

专家组:廖奇云、杨东、高峰、余政兵、刘敏

重庆正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高万云、张廷鱼、万小龙

重庆海领实业有限公司:吕波、唐显强

重庆渝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赵其洪、刘军

会议内容: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机械库房一吊一层砼模板支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结果认为《方案》内容基本完整、可行,局部应细化,可以作为施工依据,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执行。

第三篇:高支模施工如何才能保安全

一、高支模工程概述支撑体系

1、满堂红式支架

由门式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支架组成;

2、通道式支架

跨越交通道路、河流或现有构 (建)筑物时,以桁架、型钢为主要承载梁的支架;

3、混合型支架

满堂红支架与通道式支架的组合而成的支架系统 模板支架体系

1、承载构件

模板、支承梁、拱架、支架立杆、立柱等;

2、连接件

扫地杆、连接构件、剪刀撑、斜撑等;扣件、底座、插销等;

3、地基基础或承载层等;

4、配件

扣件、底座、托座、穿墙螺栓、插销等。 楼板、垫板、支架立柱基础、地基处理层 (常用水泥石屑稳定层或石屑垫层)、下卧层。

模板支架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各部形状、尺寸准确;

2、尽可能采用大模板或组合钢模板;

3、高支模工程必须采用钢质支架,严禁采用竹木支架,竹木混合支架及钢竹混合支架;

4、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5、拆装容易,施工操作方便,确保安全。

二、高支模施工工艺要求1)地基基础

1、地基与基础的一般规定

(1)搭设支架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作好排水,回填土地面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

(2)落地式支架的基础根据土质及搭设高度根据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处理。 2)施工准备

1、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2、对门架、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应按规范要求迸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钢管及配件。

3、专项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评审 3)支架搭设

1、搭设用的门架、杆件 (构件)及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撑、水平杆件、连接杆件锁臂、扣件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2)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支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门架应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 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4)剪刀撑、横向斜撑水平杆件应紧随门架(或钢管立杆)的安装及时设置;

(5)连接门架(或钢管立杆)与配件的锁臂、搭钩(或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

(6)水平杆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7)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8)支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2、连接杆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支架(或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2)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或钢管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 门架立杆(或钢管立杆)外侧并连牢。

3、加固件等与门架(或钢管立杆)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为40~65N.m,并不得小于40N.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采用贝雷桁架、型钢、大直径钢管为主要受力杆件的高支模工程,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会的要求搭设。 4)模板支架体系的检查与验收

1、高支模工程的模板支架体系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工荷载前;

(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4)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

(5)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

(6)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

2、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1)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立柱是被车辆、船只冲撞过;

(3)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4)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

(5)是否超载。

3、模板支架体系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

(2)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3)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4)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5)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

4、支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如下项目,并记人支架验收报告中: (1)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2)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底座是否符合规定;

(3)立杆 (立柱)的纵距、横距的步距 (步距为重点检测项目)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4)纵横向剪力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和支架系统整体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5)立杆与水平杆同一截面上相邻杆件的对接或搭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杆件的受力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5、支架验收主要项目的允许偏差

(1)底座的沉降量不大于10mm;

(2)支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注:h-步距;H-支架高度;l-跨距;L-支架长度

(3)立杆间距的允许偏差步距;±20mm;横距±50mm;纵距±20mm;

(4)扣件螺栓拧紧力矩用扭力扳手检查,要求在40~60N²m; (5)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

(6)可调底座调切螺杆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00mm,可调托座 (含可调底座)的螺栓伸出长度超过200mm时采取的固定措施是否靠。

5)支架拆除

1、支顶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写拆模申请,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经审批同意后拆除。

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支架拆除方案 (尤其是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4、拆除支顶架前,应清除支顶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5、拆除支顶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6、支顶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

(1)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3)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4)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 (立杆)时方可拆除;

(5)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

(6)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7)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三、高支模安全与监测要求1)高大模板监测制度

1、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将经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确认的监测方案连同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起报送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备案。监测方案应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地基沉降观测,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监测时间、报警值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2、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宜由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监测,每次监测结果必须及时经监测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签字,提供给施工、监理、设计、业主等各方。

3、当各方对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存在分歧时,可由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选定试验段做静载试验。

4、监测结果报告必须包括监测项目及其允许值、报警值、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监测结果评述。

5、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同时必须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设科技委办公室、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报告。 2)高大模板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监测要求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

2、测点布设:根据支架规模确定,一般情况下每10~l5m应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设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及3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 3)高支模工程的安全管理

1、搭拆支架 (或小圆钢管)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C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2、搭拆支顶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4、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支架的搭设与拆除及文架上的施工作业。

5、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下列杆件: (1)门式调管脚手架的交叉支撑,水平杆件; (2)加固杆件:如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等; (3)栏杆。

6、当支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地下管线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7、在支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8、临街搭设的支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9、支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支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10、在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1、沿支架外侧严禁任意攀登。

12、对支架应设专人负责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对高层支架应定期作立杆基础沉降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

13、施工中对支架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14、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物件,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15、雨天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台风暴雨后应对支架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16、拆下的支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17、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第二节模板设计的第2.2.4条: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度1/1000。

四、模板施工案例图片

第四篇:高支模专项方案

模板工程

待C15混凝土垫层浇好后,随即弹好底板线,由桩基施工单位予以复核,然 后据此进行桩位自检验收,做好自检记录,画好竣工图,组织设计、监理、业主、 质检站等部门对桩基分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的施工。

一、模板的选用及要求

1、模板的选用

本工程除地梁外侧用砖胎模外,剪力墙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现浇楼板采取 (脚手架支撑+木龙骨+竹胶合板)的支模方案;外墙脚手架采用落地式脚手架; 门窗套模板采用木模整支散拆方案;楼梯踏步采用敞开式整体一次成型木模板。

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如下: 进行中心线和位臵的放线,首先由控制线引测建筑物的柱或墙轴线并以 该轴线为起点引测建筑物的边线以及模板控制线;

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 引测到模板安装位臵;

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支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臵正确防止 模板底部漏浆,即沿模板边线用1: 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宽度为5mm;

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

外墙用9 12@500止水对拉螺栓控制墙板模板的固定。

2、模板要求 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混凝土的重量 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几何尺寸和相互位臵的正确。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二、地下室墙模板支设

地下室墙板施工结合框架柱、顶板模板,首先按柱断面尺寸弹边线及控制线, 按800X800间距搭设9 48X3.5钢管排架支撑体系,设相应的扫地杆一道,离地 200高,模板采用定型自制木框胶合模板。 剪力墙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板沿长度方向竖向放臵,50mmX 100mm木 方作为竖向背榜,间距250mm;设9 14对拉螺栓加固,纵横向间距450mm,钢 管箍间距与对拉螺栓间距一致,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不大于200mm,以防墙根部 涨模。墙模内侧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一整体,外侧支撑与基坑周围连接牢固。

为控制剪力墙的钢筋保护层符合规范要求,除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设臵塑 胶保护层垫块外,在墙钢筋网片上下、左右每隔1m焊接d10等墙厚的短钢筋头 顶住模板,防止剪力墙的钢筋网片偏移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

内墙对拉螺栓加工方法同上,只是没有止水钢板。

墙模板安装前先将外侧模板固定,放好预埋件、螺栓和预留洞。止水螺栓的 止水环必须经专人逐根验收,严防螺栓因止水环焊缝质量差导致渗漏。然后安装 内侧模板,校正后用钢管支撑将两侧模顶平定位。 模板拆除后,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孔部位按以下方法处理:首先将对拉螺栓 孔两端的木垫片剔除干净,然后用气焊将对拉螺栓齐根割掉;将孔内清理干净后 用掺硅质防水剂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压实抹平。

三、梁、板模板支设

支设梁模板前,应按尺寸先将梁底、梁侧模板加工好,并将底模钉上木方; 支模板时先按梁的轴线位臵搭设两排脚手架(带可调头),钢管头高度比梁底低 40〜60cm,先架主龙骨50mmX 100mm木方,再安放带次龙骨的梁底模,梁底模 进行循环使用时,必须将梁底模两侧清理干净,以便梁底模、侧模紧密接触,侧 模和底模下衬的木方要钉牢,尽量减少漏浆,使浇筑出的梁边角整齐,减小修补 的工作量。高度为1000mm的大梁底模满备木方,施工时与梁顶标高相同的板与 梁同时浇筑。梁侧小立杆间距为600mm,立杆间距600mm。 梁、板模板同时支设,先支设梁底与梁一侧模板,等梁钢筋绑扎完毕再支设 梁另一侧模与板模。

梁高度超过750mm,应加设9 14对拉螺栓;跨度大于4m梁起拱2/1000。 梁、板模板接头细部处理是模板工程的关键所在,处理不当易产生颈缩漏浆 等质量通病。拼缝处用海绵条、嵌缝腻子刮缝或者粘胶带,并用次龙骨顶紧,防 止接缝处振捣混凝土时漏浆,底模与侧模拼接缝要错开,避免同一横向水平面有 两道接槎。竖向背楞拼接处加设800mm竖向背楞,梁底背楞间距100mm。

梁模的支设采用9 48X3.5规格的钢管,利用扣件连接组成支承架。立柱在高度方向应设臵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水平拉杆一般距离地面300mm处设一道, 以上每小于1200-1400mm设一道。梁外侧立杆距离梁边缘120mm,立杆间距根 据层高、荷载情况确定,一般不大于1000mm。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可用支 承架立杆做挡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做斜撑;当梁高大于750mm时增加对拉 螺栓固定。 利用9 48X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搭设好后,根据板底标高, 铺设水平龙骨搁栅,采用50mmX 100mm木方,间距250mm,然后铺放板模,且 竹胶合板模板接缝处应垫木方,以防止胀模和漏浆。为了便于拆模,在板墙以及 板、梁交接处必须设臵50mmX 100mm木方一道。

作为板底模板,为了使装拆快捷,板面光滑、硬度好、拼缝少、现浇质量好、 周转次数多,应设早拆体系,采用立杆带有可调式伸缩头的钢管脚手架,顶托 50mm X 100mm 木方。

四、地下室门洞口模板

剪力墙中的门洞口模板由四片模板和四个角部连接件组成,为保证洞口模板 不扭曲变形,洞口内应设臵三角支撑,并且洞口侧面、顶面的横向支撑和竖向支 撑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

固定洞口模板时,应在洞口两侧的钢筋笼上焊钢筋头,撑住模板,保证其轴 线位臵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支设洞口模板时,必须在模板接触处贴好海绵条,防 止由此缝隙漏浆。

另外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压力过大使得门框变形,从而导致门框无法安装, 门洞的侧模板和顶模板部位应加设型钢支撑,保证其刚度。 墙体拆模后,要将洞口模板拆成单片取出,并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以便周 转使用。

五、后浇带处理

由于梁、板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后浇带浇筑前为悬挑结构,并将承受上部 施工荷载,主次梁模板及支撑不能拆除,直至最后一层浇筑完毕后,达到规定的 100%强度时,方可拆除。为防止后浇带浇筑前楼层内施工时其他荷载对此部位悬 挑结构造成损坏,在模板拆除后应在后浇带两侧分别搭设双排脚手架且垫木方予 以支撑。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缝处用木模封堵,在木板上留出钢筋孔洞,不吻合处

用1: 2水泥砂浆抹实,以防混凝土漏浆。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在其上铺满木板,以保护后浇带及钢筋不被损 坏。地上部分的后浇带两侧应砌筑一皮60mm宽烧结页岩砖,并在外侧抹灰,防 止楼层内施工用水流入地下室。

浇筑混凝土时,后浇带侧面采用密目钢丝网进行封堵,密目钢丝网的宽度应 比混凝土墙、板、梁等构件截面宽200mm以上,以保证钢丝网能与钢筋绑扎固 定牢靠,防止振捣时挤开钢丝网。

六、模板拆除

及时拆除模板,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将影响混凝 土结构的质量,严重时将发生结构质量事故,因此,拆模要掌握时机,应使混凝 土达到必要的强度,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时拆除。

承重的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时进行拆模及承受部分荷 载,应经过计算,符合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 计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集中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时, 必须经过核算架设临时支撑。

地下室外墙模板必须在确保模板拆除不致扰动对拉螺栓的情况下方可拆 除,以防对拉螺栓处将成为可能的渗漏点,其时间不少于一周。 拆除模板时必须经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 除满足上述模板拆除规定外,还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拆下的材料应及时运走、整理。

拆模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 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拆除,须按事先应制定拆模方案拆模。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多层楼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 下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不的拆除,在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 4米及4米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一定的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米。

本建筑的梁和楼板模板,其底模及支柱的拆除时间,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 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及梁能安全承载。 1. 定型模板,应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或用绳索吊下,不得抛掷,拆下 后立即清理干净,板面涂油。

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有质量、安全等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 理方可继续拆模。

脚手架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搭设前对进场的脚手架杆件配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 格的杆件、配件。

2、劳动力准备,对进行操作的脚手架工人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肺肝有病患者不得参加操作,同时对参加的操作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3、场地与地基准备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质量情况 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进行。

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做好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 应对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二、脚手架搭设顺序

安放垫板一安放底座一竖立杆并同时安扫地杆一搭设水平杆一设置抛撑一继

续向上搭设一设置剪刀撑、斜杆和连墙件一铺竹笆片一设置挡脚板、栏杆,挂安 全网

三、搭设作业要求

1、直径不同的钢管不应混合使用,钢管与竹、木材料不得混合使用。

2、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

3、按施工方案放线,标定立杆位置,立杆间距应均匀一致。

4、脚手架的搭设待基础土方按规范要求分层夯填到位后,在脚手架搭设范围

内浇筑C20素砼垫层,在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与垫块,木垫块长度不宜小于 2跨,厚度不宜小于50mm。

5、周边脚手架从一个角部开始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同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

周交圈设置。

6、剪刀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件,随塔升的架子同步设置。

7、开始搭设立杆时,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适量设置抛撑或采取其他可行 性拉接措施予以弥补,以确保脚手架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8、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100-200mm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 连接牢固。

9、纵向水平杆长度不小于3跨,且不小于6m,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头应

交错布置。

10、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大于6m。

11、本工程拟采用竹笆片脚手板,纵向水平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 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即在铺设竹笆片步架内沿脚手架 宽度方向设置四根纵向水平杆。

12、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向中避免滑落。

扣件拧紧力矩在45-55N*M范围内,不得低于40N*M或高于65N*M。

13、单立杆和双立杆的连接方式采用双杆相接的方式。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 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四、脚手架使用要求

1、作业层架面上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2KN/m, 不

2许超过二层作业,在脚手架明显位置挂设限载标志。

2、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的人员通行。

3、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

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4、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 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 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5、工人在架上作业中,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对他人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碰 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现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 解决后方许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 检查,解决后方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立即通知所有架上 人员撤离。

7、在每步架和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撤离、物品移至室内,每日收 工前清理架面,将架面上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作业期间,及 时清理落入安全网内的材料和物品。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 物品和倾倒垃圾。

五、脚手架拆除

1、为保证脚手架拆除中的稳定性,拆除脚手架必须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 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 2. 拆除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操作班长进行及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均应 在交底书上签字。

3. 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

求。

4. 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专人指挥, 严禁外人进入。

5. 清除脚手架留有的材料、电线等杂物。

2、拆除顺序

拆除原则是由下而上,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 件后拆,具体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一护身栏一挡脚板(或侧挡板)一竹色片一大横杆一小横杆一立杆一 连墙件、扫地杆、斜拉钢丝绳一水平悬挑梁。

3、脚手架的拆除

参与拆除的人员注意动作的配合和协调,在拆除过程中不宜中途换人, 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 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度不得大于2步,如果高差大于2步应进行加固处理。

当拆除到最后一节立杆时,应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拆连墙件和支 撑件。

拆剪刀撑和纵向水平杆时,应先拆中间扣件,后拆两端扣件,拆扣件时, 应有防止杆件突然坠落的措施。

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以安全的方式运出或吊下,严禁 向下抛掷。

脚手架拆除选用塔吊吊运钢管,严禁空中抛掷至地面。

所有杆件与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允许扣件附着在杆件上拆至地面。 拆除构件运至地面要分类清理保养,根据需要涂刷油漆,并按品种进行 分类。

第五篇:高支模设计方案

(1)支撑系统:本工程属大用房, 结构层高在四层以上为3.30m的标准层; 地下室层为4.10m高, 一层为5.20m高; 二层3.80m高。如为抢工期需要, 地下室层在不回填土的情况下将支撑的排架直接立在(-7.60m-1.10m)筏板面上, 也就是说地下室层的高度由4.10m变为6.50m; 虽然排架立杆稳定的优与回填土层上, 但高度的变化对排架受压后的弯矩随之加大, 以高支模设计方案进行换算排架立杆、水平扦扛、扫地杆、剪刀撑的间距。

(2) 各楼层排架立杆控制

○1层高5.50M层,支撑钢管采用Φ48×3.5臂厚和钢管专用扣件作排架支撑.对于200厚板,钢管排架纵横向立杆间距为900×900;当大梁的高度不大于75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900横向间距为750;当大梁的高度≥750≤100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750横向间距为600;对于250×1200以内的大梁,钢管支撑纵向间距为600,横向间距为500,扫地杆离地≤300;排架支撑的步高为1800。大梁的支撑应设剪刀撑,整个排架每个开间应设纵横剪刀撑,且不少于两道,间距不大于6m,剪刀撑的布置应与大梁的支撑相对应,在排架上架设50mm×100mm短木方,间距150,上铺梁板底模; 不论板底梁底均设保险扣。

○2层高5.20M层,支撑钢管采用Φ48×3.5臂厚和钢管专用扣件作排架支撑.对于≤120厚板,钢管排架纵横向立杆间距为1200×900;当大梁的高度不大于75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900横向

-1- 间距为750;当大梁的高度≥750≤100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750横向间距为600;对于250×1200以内的大梁,钢管支撑纵向间距为600,横向间距为500,扫地杆离地≤300;排架支撑的步高为1800。大梁的支撑应设剪刀撑,整个排架每个开间应设纵横剪刀撑,且不少于两道,间距不大于6m,剪刀撑的布置应与大梁的支撑相对应,在排架上架设50mm×100mm短木方,间距150,上铺梁板底模; 不论板底梁底均设保险扣。

○3层高3.80M层,支撑钢管采用Φ48×3.5臂厚和钢管专用扣件作排架支撑.对于≤120厚板,钢管排架纵横向立杆间距为1200×1000;当大梁的高度不大于75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1000横向间距为750;当大梁的高度≥750≤100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800横向间距为600;对于250×1200以内的大梁,钢管支撑纵向间距为900,横向间距为750,扫地杆离地≤300;排架支撑的步高为1800。大梁的支撑应设剪刀撑,整个排架每个开间应设纵横剪刀撑,且不少于两道,间距不大于6m,剪刀撑的布置应与大梁的支撑相对应,在排架上架设50mm×100mm短木方,间距150,上铺梁板底模; 不论板底梁底均设保险扣。

○4层高2.90M层,支撑钢管采用Φ48×3.5臂厚和钢管专用扣件作排架支撑.对于≤120厚板,钢管排架纵横向立杆间距为1200×1000;当大梁的高度不大于75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1200横向间距为1000;当大梁的高度≥750≤1000时,其梁下排架的纵向间距中为1000横向间距为750;扫地杆离地≤300;排架支撑的步高为

-2- 1800。大梁的支撑应设剪刀撑,整个排架每个开间应设纵横剪刀撑,且不少于两道,间距不大于6m,剪刀撑的布置应与大梁的支撑相对应,在排架上架设50mm×100mm短木方,间距150,上铺梁板底模; 不论板底梁底均设保险扣。

(3)模板起拱

a 梁悬挑长度1500mm≤L<3600mm,起拱15mm。

b 梁跨度为4000mm≤L<8000mm,跨中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0.2%;梁跨≥8000mm时,跨中起拱20mm。

(4)为了防止大梁产生裂缝,尽量减少穿梁套管, 如必须留设时可根据03G101-1图集施工。

(5)在楼面上用墨线弹出大梁的位置,标明截面尺寸。搭设满堂脚手时,在大梁部位的排架横向步距为X,纵向步距为Y,步距高为1800;在楼板≤120厚部位,采用纵横立杆为900,步距高为1800。纵横向每隔6m各加设一道剪刀撑,并且要求在每一分区内设置四周封闭的剪刀撑。

(6)排架支撑系统的搭设材料采用Φ48钢管,竖向立杆的接头采用对接扣件,大梁下水平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以防止产生滑移。

在二层以下楼层的部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大梁与顶层大梁的位置相对应,则下部的楼层在大梁部位应相应进行加固,以防楼板产生开裂,并有利于楼层荷载的传递。

2、 模板支拆的规定

-3- (1)模板及楞木进场时要进行验收,对翘曲不平、对角线不等的模板以及不够尺寸的楞木要坚决退场,对已进场的材料要进行加工,楞木、大板修整至统一尺寸。

(2)模板安装要求位置尺寸准确、牢固、稳定,防止出现涨模现象。在浇筑混凝土时,安排木工现场值班,对发生偏移的地方要及时校正、加固。

(3)对于大模板的吊运必须按规定进行,吊点必须大于二点,在吊点上方加设楞木,且距模板的边缘不少于300,五级大风以上不得进行大模板的吊运,模板吊运至施工现场后,要有临时固定措施和防倾措施,尤其是在大风天气和上下班的交接。

(4)模板按规定支设好后,必须经过项目部的验收,验收时加强对模板的支撑,尤其是水平支撑及剪刀撑的检查,模板上的堆载不能超出规定,尤其是吊运钢筋时,不能将大捆的钢筋集中吊运在模板的同一位置。

(5)浇筑混凝土时,有条件的应先浇筑竖向混凝土,以加强整个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的模板下方应设相对泵送混凝土冲击力的斜向支撑和剪刀撑,以防模板的整个倾斜。

(6)模板的存放要按规定,堆放要整齐,高度不超过1.5m,模板要按区段进行编号,拆除的模板也要分区分段堆放,并对已损坏的模板边角进行修补。

-4- (7)支拆模板时,2m以上人员要挂设安全带,并有可靠的立足点,拆模区域应设置警示区域并设专人监护,模板应一次拆完,不能留有悬空模板。

(8)模板拆除应根据混凝土拆模指导试块的强度以及施工规定的要求进行,要有拆模通知单和拆模的安全技术交底。非承重墙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跨度大于8m的梁板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强度时,方可拆除。悬臂构件尚需待上面两层施工完毕后才能拆除。预留洞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开裂,方可拆除。

3、 控制模板工程质量的预防措施

(1)为保证结构尺寸、位置的正确性,支模前要放好模板控制线。

(2)楞木及对拉螺栓的设计要严格按施工专项方案执行,不允许随意增大或减小间距,对拉螺栓用的钢筋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以免出现胀模现象。

(3)为保证楞木规格一致,所有楞木都要经过加工裁制成统一尺寸,以防模板翘曲不平。

(4)板缝必须严密,严禁出现漏浆现象,板的表面必须平整、光洁,成形后的混凝土必须无蜂窝麻面现象。

(5)浇筑前要保证模内洁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情况及时修补加固。

4 、施工管理措施

-5- (1)对于高支模部位的模板支设,成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和安全检查小组,负责对模板支设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对模板支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负全责。施工安全的责任人应在高支模的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高支模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技术方案进行施工,技术方案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

(3)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主持分段或整体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4)排架支撑系统立杆所用的扣件必须对接扣件,大梁下的水平横杆采用双扣件进行加强,防止产生滑移。钢管的壁厚必须得到保证。

(5)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编写专项方案,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认真的检查,尤其是大梁下是否采用双扣件、水平拉杆是否纵横拉接、剪刀撑设置是否按规定等。

(6)满堂脚手排架搭设应设置专用人员上下通道,禁止人员通过排架上下;整个排架系统在竖向至少设置不少于三道的水平防护,材料可采用钢笆或采用安全网、废模板等,以防止大模板梁施工时有高空落物。

(7)为了增加排架系统的防倾,排架的水平拉杆应与相应范围内的混凝土桩或剪力墙进行可靠的拉接。

-6- (8)浇筑混凝土时,有条件的应先浇筑竖向柱、墙混凝土,以加强整个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先浇筑混凝土的部分的模板下方应设相对泵送混凝土冲击力的斜向支撑和剪刀撑,以防模板的整体倾斜。

(9)在主次梁交接的部位,由于可能增加的荷载,要相应增加立杆的数量或采用人字架将荷载分担到整个排架系统。

(10)在施工中必须保证立杆的垂直,确保立杆在每一个1.8m的计算范围内都有纵横拉接。在大梁模板下的水平横钢管与支架用扣件相扣接时,力求扣接对称,以消防或减少立杆的偏心距。

(11)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施工现场作监护。

(12)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职安全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7-

上一篇:高中历史试卷评讲课下一篇:高中历史会考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