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2022-12-06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二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研区域:重庆市巴南区

姓名: 秦齐林郑文中黎昱昊

张逢永聂流畅

系别:信息工程

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时间:2012年5月28日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中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少量的第一批入城打工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第二代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与第一代相比,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多的不同。二代农民工年轻、阅历浅,不愿吃苦又想过上好日子,在诱惑面前,很容易走上歪路。

关键词:二代农民工观念转变解决问题

一、基本概况

我根据了解得到了以下几点有关的基本情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比例大,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据统计,该县总人口26万,其中农民20万,外出务工人员约9.5万,其中16到30岁6.1万,占65%,其中县内务工人员1.5万,县外、省外务工人员4.6万,还有在县内6个月以下务工人员约2万,16-30岁人员1.4万。全县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8.1万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该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占据了90%以上,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日益明显。

2、低年龄外出多,文化程度不高。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大多数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基本上是迈出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

3、婚姻状况。通过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

4、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

一、两个兄弟姊妹,“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

二、特性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20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

的不确定性;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变数。他们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靠务工为生,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制度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位于城市的底层,因此,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

三 观念转变

1、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总之,是为了改善比较饥馑的生活状态。而正值青春年华、职业道路刚刚开始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动机带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用实地调研中一个26岁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说,就是“体验生活、实现梦想”。

2、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不同,为他们外出就业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用他们的话来说,那种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发展(机会)不大的单位,只有傻瓜才去。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权益相对较高的主观诉求,既体现为当所在单位与自己的诉求存在一定差距时“用脚投票”催发的高跳槽率上,又表现为对就业行业、就业岗位和单位正规程度的更高要求上。

3、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所走的从校门到厂门的短暂历程、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疏离农村,从职业角色上认同实际职业身份而非户籍身份,从职业发展定位上倾向于非农职业。

4、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经历造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89.7%的农民工表示将来一定会回到家乡定居,只有10.3%的人表示不回到家乡定居,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5.9%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远远高于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

5、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比上一代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父辈有更高的期待,并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6、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18岁,正处于

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住在租赁房和自买房中的比例已经上升到37.7%,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们对精神、情感和家庭归宿的更强需求。

农民进城务工已经历了二十多年,进城规模由当初的几百万人激增至目前

的超亿人。二十多年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辛劳,然而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依然被城市的各种保障体系排除在外,甚至被一部分城里人称作为“二等公民”。党中央、国务院虽然早已提出对进城农民工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造成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流动管理层面的缺位现象丛生。

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今后趋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进城务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如果这一实践得不到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切实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原则,真正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办几件实事。

四、全面解决农民工问题刻不容缓

农民进城务工已经历了二十多年,进城规模由当初的几百万人激增至目前

的超亿人。二十多年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辛劳,然而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依然被城市的各种保障体系排除在外,甚至被一部分城里人称作为“二等公民”。党中央、国务院虽然早已提出对进城农民工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造成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流动管理层面的缺位现象丛生。

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今后趋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进城务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如果这一实践得不到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切实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原则,真正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办几件实事。

1.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置于突出位置,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安置就业是现阶段及今后相当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将成为难中之难。因此,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置于同等地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是解决这个难中之难的关键。为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改变现行各部门分散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统一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间的衔接与协作,提高转移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程度,真正把劳务输出培育成支柱产业。

2,要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新途径,尽快出台确保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要把关爱农民工作为考核输入

地政府业绩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硬性指标并加以量化,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并为他们办实事的社会环境。为改变农民工权益长期屡受侵犯的现状,应尽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同时加大政府的执法监察力度,对不执行维护农民工权益政策的企业,要坚决取消其雇用农民工的资格。

3,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抑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O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种种要求,导致缺乏转岗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瓶颈。

4,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上亿农民进城,本身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而成建制、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比例极小,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调查表明,农民工管理已成为城市社区和用工企业最棘手的难题。事实证明,以往单靠政府及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调动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我管理三结合的体系,是改善农民工管理现状的关键。在抗击非典期间,一些大城市的建筑企业在狠抓农民工自我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应认真总结并逐步推广。

5,要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他们为改变家乡面貌

做出贡献。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积累一些资金,掌握一些技术后,终将返乡。

班级:计控A1102

时间:2012年5月28日

第二篇:关于农民工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12年7月10日至8月25日

二、调查地点:大坝乡沙庙村二队

三:调查对象:大坝乡沙庙村经常外出打工的农民

四、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了解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问题,我在2012年7月10日至8月25日,在大坝乡沙庙村的农民工中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这份调查涉及到该村200人,年龄涵盖18岁至55岁之间,有效答卷143份。

通过调查了解到,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从事建筑业、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工厂干临时工等行业。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

调查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

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问题上,有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9.57%的人选择了上访,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符合当前的社会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有85.6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他们需要法律帮助时很方便或比较方便。

二、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分布较广、流动性大、居住分散、难以集中,这些特性给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比较薄弱,存在不少盲点。

2、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

3、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费保障,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宣传形式单一,特别是对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应该是今后法制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

4、个别单位和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也没有将其列入普法计划,致使此项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大。5、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用工单位对在农民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不足,目前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工地、较大的工厂等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分散的个体商业、服务业、私营企业的法制宣传工作比较薄弱。

三、当前亟需法律帮助的农民工群体及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

调查中,62.44%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工地农民工最需要接受法律帮助,在外经商人员占23.08%,这说明建筑工地农民工人员集中,有共性问题,最需要得到法律帮助。

在农民工最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上,有43.72%的人认为是拖欠工资问题,另有24.02%及21.26%的人认为是劳动时间过长和用工单位待遇过低。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推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建议建立各职能部门组成农民工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形成例会制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引导农民工法制教育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共同推进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将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媒体作用。一是普法部门要联合相关单位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乡村”等活动,适时组织普法讲师团巡回演讲;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发挥法律专业人士、法律志愿者的作用,鼓励法律工作者在承接农民工法律服务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倡导律师事务所自主为农民工举办各类法制讲座;三是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及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将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相结合,及时调处农民工因工伤、劳资、人身伤害等引发的各类矛盾,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组织农民工参与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法制文艺汇演等活动;五是及时总结推广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带动后进,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民工之中扎实、有成效地开展。

4、抓好企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企业主是企业发展、运营的决策者,抓好这部分人的法制教育,树立起法治理念,也就抓住了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关键。因此要重点加强企业主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理解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努力掌握宪法、基本法律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观念,达到依法治企,诚信经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在普法内容上,要选择一些实用并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金融、税收、劳动社保等相关的法律;加强对企业主的法制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企业主遵纪守法、依法决策、依法经营。

5、进一步抓好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相应的用工单位中。在教育内容上,选择与其工作生活相关,以及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诉讼法基本知识;劳动部门在用工单位招聘人员时要把好就业前的培训关,在岗前培训时组织学习《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用工单位也要将法律学习融入各项业务培训活动中,如经营培训、管理培训、市场培训、使农民工在接受业务培训过程中接受法律知识,使农民工掌握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知晓解决法律问题、寻求法律帮助的渠道和方法。满足农民工的学法需求。同时,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的法律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比较大。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定期举办“法律进工地”活动,宣传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使普法教育经常化。建立工地民调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加大法律知识覆盖面,在劳动法、民事法律法规等传统内容上加大与农民工工作、生活更加贴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用工单位劳动时间过长及待遇过低等问题上,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农民工合法讨要拖欠工资的宣传教育之外,还要加大对用工单位的宣传教育,提高用工单位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通过对此次农民工的法律知识的调查,参看调查数据,我认为整个情况暂不严重,在确保农民工就业与增收不受影响,促进现代农业和打工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这是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遇到的新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妥解决,促进我县的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群体,也是中国社会中的又一弱势群体,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虽然被定为农民,但他们却早已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各种分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共有农民工9900万人以上;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进城的各类农民工共有1.1390亿人,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这就意味着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和突出。

为了解我省在外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日前对年龄在16-65周岁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开展了一次农民工问题专项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我省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有56.34%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 这次调查范围涉及到兰州、天水、白银、金昌等12个市政府所在地的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采取面访、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此次共调查552名农民工,其中固定岗位就业的427个,灵活就业的125个。此次调查发现的外出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求职途径单一,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31.16%,由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18%,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2.50%。其余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的。

2、劳动时间周期过长平均每周工作六天半 。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来看,工作8小时和不足8小时的占43.66%,。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56.34%。从每周工作时间上来看,69.2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20.83%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7天,只有9.96%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及以下。

3、收入偏低,平均月收入仅976元,报酬常被克扣,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76元。从收入分组来看:小于500元的占12.32%,500-700元的占17.39%;700-900元的占20.65%;900-100元的占11.96%;1000元以上的占37.68%。 在调查的农民工中,有22.99%的被克扣过报酬。在被克扣过报酬的农民工中,69.92%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工资收入,14.63%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奖金等,还有35.45%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

4、劳动合同仍被忽视签订者不到四成。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占37.50%。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57.9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3.04%,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8.99%。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38.16%,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0.77%,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14.01%和2.90%。

5、购买保险意识差绝大多数无三险,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94.38%的没有购买养老保险,89.66%没有购买医疗保险、96.74%没有购买失业保险、87.83%的没有购买工伤保险。

6、正规医院看病少多数人靠买药治病。调查结果表明,生病时一般在个体诊所就医或到药店买药治病。被调查的农民工在务工经商期间生病时,19.93%的去正规医院看病,27.54%的去个体诊所看病,44.57%的到药店买点药治病,

1.99%的不看病也不吃药回老家再做打算,4.99%的舍不得花钱治病。农民工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原因是:71.36%的农民工认为费用太高,11.14%的是没钱看病,9.55%是没有去医院看病习惯,认为服务态度不好和路程太远的占7.9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由于历史及制度形成的城乡差别,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显著。与这两个群体相比,由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则形成了一个相对庞大的‚中间阶级‛。这是因为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根本无法享有许多由《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地位十分低下;但与仍然留在乡下的农民相比,则这些人致富快,条件相对要好得多。农民工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从同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来看,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是于法不容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地发展。因此,从制度上消除不合理的障碍,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既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强力保护既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现实的利益权衡的结果。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传统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城乡及乡村各村落之间的相互隔离局面。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传统的隔离局面不仅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反而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质上是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城乡平衡。从条件差的农村流出的农民工作为理性人,即使在城市受到低于城镇居民的差别待遇,也不会因此而放弃打工机会回家务农。因此,农民工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只有通过这一社会背景,才能看到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历史原因。农民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过渡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一方面,传统农业积聚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又排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导使农业劳动力逐渐参与到现代工业中。在这种转变中,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农民工权益保护比较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农民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传统观念强,现代法制观念淡薄。‚中国的基层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至今基本上仍上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单位生活,形成了各种相互牵连,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人们不愿意为了一般的权利纠纷而严格依法处理,伤及这种社会关系,倒是愿意放弃一些权利,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农民工的这种传统意识和较低的文化素质,使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现代法治观念极难为他们所接受。这样,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农民工既不能以传统方式保护好自身利益,也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②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传统户籍固定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取得城镇居民资格。在这种条件下,许多面向城镇居民的优惠政策农民工无法享有。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居留多久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城市流动人口的地位;相反,城市劳动力很大一部分人和城市政府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而对他们采取歧视性政策。因为过量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对城市劳动力就业和城市政府管理均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困难。

③农民工的无组织性。‚如果农民散落在城市而没有自己的组织,成为流民,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从流民角度而言,他们的利益无法‘自致其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也因为他们没有组织,无法对他们进行有序的组织化管理。‛

2、经济原因。在城乡互动关系中,劳动力受客观经济规律作用自由流动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①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各种待遇基本相当。城乡居民间的对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如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法。国家对农业大量补贴,农业投资收益与工业基本相当,农民待遇与产业工人基本相当,人员对流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②农村居民待遇优于城镇居民,劳动力由城镇流向乡村。这一般只是特例。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一部分矿工回流到农村当农民。

③城镇居民的待遇优于农村居民,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镇。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城乡对比中,农村远比城镇差。特别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低,农业增收十分困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有很大变化,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3、政策原因

①漏洞百出的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息息相关。尽管国家为了保护劳动,通过《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城市职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正是这些结构性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而成为边缘群体,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使其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的工资没有保障、安全工作条件没有保障、疾病工伤治疗没有保障、福利没有保障、养老没有保障、子女的教育没有保障。对广大的农民工而言,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使得少数不法企业肆无忌惮地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②力不从心的法律援助政策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的管理上,服务的观念,尤其是为农民工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形成,这种观念的缺位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政府的社会管理政策上来。比如,在外来人口的法规管理问题上,目前的法规过于繁琐,如北京要求‚五证齐全‛缺一不可,法规‚过量‛使得多数农民工不可避免地成了违规者。所以,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法规数量少但能更好地得到执行,比法规数量多而得不到执行或者很少有人执行的情况要好得多。此外调查数据表明,大约每四个农民工中就有一个拿不到工资,或者被拖欠,问题确实异常严重。可能人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被克扣工资的农民工不运用法律手段告雇主,而宁愿采取个人报复、私了的方式呢?这显然与农民工受教育程

度低,不懂法有关系。但是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的管理部门都干什么去了呢?对比城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罚款的‚主动性‛,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缺位。

二、对农民工劳动权益进行保护的对策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和推进制度改革。

1、法律保护措施。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一方面是要提高农民地位,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减少城镇压力;另一方面是要改革不合理的具体制度,消除城镇对农民的不合理壁垒。同时,根据中国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从法律角度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也是必要的。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现行法律法规的调控并不是一片空白:既有适用于全国的《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也有劳动部门制定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规章等。由于以劳动法为核心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是针对一般劳动关系而设立的,具有一般代表性,是劳工权益保障的一般性标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以劳动法律体系,以真正确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配套措施的改革。对农民工的保护只是一个浅层面上的问题。要真正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必须提高农民的地位,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镇只有提高高于农民的待遇才能吸引农民工入城,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必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反之,农村政策不合理,农民不合理地流向城镇,不但增加城镇的压力,而且农民工权益保护也将是空谈。因此,对农村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逐渐降低农业税率;②控制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对农资生产部门进行扶持;③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④减少农业管理成本,加强农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只能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宏观调控予以实现。着力发挥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限制缩小其管理功能,农业才可能按市场要求合理布局,真正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同时,国家也要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城市必须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的限制,禁止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规定政府部门应设立工资保障准备金制度,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用人单位加以罚款;增加程序性的规定,使《劳动法》更具操作性;在《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进行专章规定,建立保障劳动合同签订的机制,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定,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使《劳动法》能够更好的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4、加大执法力度。在法律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公民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法律实施程度,法律实施的越彻底,公民权益越能得到保障。在法治社会中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法律实施强度不因外部压力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目前的法律体系来讲,虽然我国现行的法律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但仍有一些法律、法规的很多规定涉及到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在这些法律的前提下,即使不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因此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加以严惩。否则即使立法者制定再完善的法律,法律也会因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而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城市政府和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既要承认农

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要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给予极大的关注,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政策,取消就业歧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能,在现阶段,更应该对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如建筑业等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5、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是弱势群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这是因为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费时费力,而农民工承受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应当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如在法院中专门成立审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民事案件的速裁法庭,速裁法庭应当突出一个‚快‛字,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做到一个‚缓‛字,即经速裁法庭审理的案件,诉讼费、执行费一律缓缴。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制度,在必要时由政府垫付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再由政府部门向用人单位追偿,这样就能够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降低诉讼成本,像一些事实清楚,争议双方权利义务明确的情况,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建议农民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6、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推进制度改革就是一项治本的措施,而且从我国的当前情况来看,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与组织重构具有优先的重要地位,在制度上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改革,就会推动各项政策的调整与组织的重构,自然会带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消除对农民工,更广义的是农村人口的各种歧视,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从制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那么每个农民工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居住在何地,不论什么身份,都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那么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就不会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在制度改革中,主要是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制度,放开中小城市户口,对大城市实行户口准入制度,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办理入户手续,建立统

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换,消除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的制度性障碍,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创造平等的制度环境。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的受教育方面给予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并实行统一管理。

张作敏

2008年8月24日

第四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他们是农民子弟,但更渴望城市生活;他们忙于打工挣钱,但是也注重消费享受;他们不甘心受到排斥,也希望尽快融入城市文明······

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民工集体——新生代农民工。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在外打工挣钱的80后、90后的农民子弟,他们一般出生以后就上学,到了初中或高中毕业以后就进城打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相对于上一辈来讲,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都不是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与其长辈们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生活状态、文化程度、工作条件以及思维、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不一样的新生代

与长辈们不同,他们都上过学受了基础教育,大多是学校刚刚毕业便外出打工,懂得一些知识或是熟练某项技术,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好找各种类型的工作。于是大多人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他们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待在那些最脏、最累的岗位上,如同建筑工、搬运工,而是将目光投向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上一代农民工们是以谋生为自己的

目标,不过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赚钱只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们更希望在城里买房,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一直以来农民工给城里人的印象总是“大包小包,一头乱发”,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与此大相径庭,他们大多在25岁以下,有着年轻的穿着打扮,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口袋里还装着名牌手机。据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明显有所改变,他们不再像父辈们一样做“苦行僧”,而是更加注重生活享受,个人消费支出增加,这是不同于父辈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企盼,有着较开放的消费观。“虽然我来自农村,是个十足的农民工,但这并不代表我的生活就失去了什么,我对生活质量也有自己的要求。我同样需要娱乐,需要交友,需要上网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一位受访者这样说到自己对生活的追求。

因为有着更多的企盼,他们找工作时也往往更“挑剔”。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似乎有了更多的选择自主权,有时候宁愿持着观望态度,也不愿太随意地选择,更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正因为如此,春节过后各地企业便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就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函数的特殊性及其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点与厂商需求之间存在“缺口”而出现的。同时这有时候也使得一些问题出现,比如用人企业经常抱怨的新生代农民工耐受力低,敬业精神不够,不值得长期信任等等。

我不想被边缘

有的新生代农民工自称感觉自己成为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两栖人”。“对我们来说,从学校出来就打工,一般都没有多少务农经历,所以说回到家乡务农是不大靠谱的,我们都想能在城市立足,融入城市生活,但是农民子弟的身份又使得我们处于两难的处境。” 回家过年的小刘谈到自己在外面打工的感受。的确,新生代农民工这种“两栖”化、边缘化的处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也就是要认识并解决他们的处境,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

市民化。其实,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新生代农民工也应该是率先“市民化”的一代。毕竟他们乡土观念淡薄,对城市的渴望更加深刻,文化程度也能基本符合市民的身份,而且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在城里站住脚比较容易。

农工“市民化”应该涉及到城市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等各个方面,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专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应包括:社会身份市民化、生存职业市民化、自身素质市民化和意识行为市民化。

社会身份和生存职业市民化,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新生代农民工们更加不希望自己被城市所排斥,他们接受不了城市里人们的歧视。因此政府应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性系,真正使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而自身素质和意识行为市民化,既要靠宣传教育和培训,更要靠农民工自身养成,如转变角色,适应城市文明等。事实上,许多农民工子女是在城市出生、长大的,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意识形态、文明素养和生活习惯基本与城市融合,能够接受和适应城市文明,基本上具备由农民向市民角色转变的基础。

真正要做好农民工的市民化,首先就是要尽量清除制度篱笆,主要就是要放宽二元户籍制度、就业与用工制度、住房教育与社会保障等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总体上来说,各地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在这些制度方面依然较为森严,大多有着很多硬性的限制性条件。如果农民工们在户籍、工作、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能和普通市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他们的市民之路在客观上必定是艰难的。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注定会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尽快扫除制度上的障碍与藩篱,给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空间与机会。其次还要让新生代农民工具备市民的主观条件,他们与同龄人相比主要是缺乏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如果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再教育,或许他们在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知识技术等方面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一来,对他们对社会都是很有好处的。“我们也希望跟城里人那样有文化、有素养,在思想、意识等上面都有大的提升,不过我们总是感觉很难做到。”小李说为此也自卑地谈到自己与他

们的差距。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对象。如何把这部分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每个城市都不应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将农村流动人群排斥在外,不能再继续把他们仅仅当做“过客”,为自己创造利益。只有给予农村流动人群以基本的市民待遇,让他们分享城市改革、发展和繁荣之成果,一个城市才能真正实现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附注:

新闻与传播学院0803班

张勇20082210326

第五篇:关于农民工文化消费的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朱锋云文章来源:桂阳县统计局更新时间:2011-10-

31农民工是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生存压力,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其物质需求和消费,文化需求及消费往往被其本人及社会放在很低的位置,甚至被边缘化。

一 农民工文化消费现状

通过对10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

第一是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水平低

在10个调查对象中,个人平均月文化消费,没有的--1人、10元以下的--2人、10—50元的--3人、51—100元的--2人、101—200元的--1人、201—500元的--1人。取中位数加权平均约40元/人,仅是10人平均工资1440元的零头数,文化消费仅占工资的2.78%;与10人的平均生活费610元相比,文化消费仅占生活费的6.56%。文化消费明显偏低。

第二是农民工的文化消费层次低

农民工文化消费多属于消遣娱乐型。在“您最喜欢读哪类书报杂志” 选项中,消遣娱乐类--8人,而科学技术类仅1人,文化艺术类和子女读书课本类也只有各2人;在“您最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选项中,影视类--8人,娱乐类--7人,而科技类竟无人选择。

第三是农民工的文化消费“含金量”低,结构简单

农民工在打工之余的主要活动分别是:看电视的有9人、选择睡觉的7人、打牌的有3人、发呆闲逛的3人、聊天2人、上网2人、听收音机1人、只有1人选择了读书看报。与文化消费关联度较高的读书、上网排在了倒数第一和第三的位置。这种文化需求是最基本的,“含金量”低,结构简单。第四是农民工的文化消费呈简单随意、廉价免费的特点

正如多数农民工的生活因陋就简一样,农民工对文化消费一般都没有特别的要求,大多选择简单随意,廉价免费的消费方式。比如,看电视因其不要花钱,简单随意,很自然就成了农民工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自然,电视也就成了农民工探消息、听信息、长知识、增见识的主要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了。

二、影响农民工文化消费的相关因素

(一)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与生存压力和负担系数负相关

生存压力大、负担系数高的,文化消费就相对较低,反之,生存压力小、负担系数低的,文化消费就相对较高。在调查的10个农民工中,月平均文化消费10元以下的3个农民工,在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项都选择了,①为了生存 ②养家糊口 ⑤为子女赚取学费,而月平均文化消费100元以上的2个农民工都没有选择这三项。可见,在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上,生存是第一位的。在解决生存问题后,作为发展的文化消费才可能摆到正常的位置。

(二)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与文化程度正相关

文化程度越高,文化消费的范围越广,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就越高。反之,文化程度越低,文化消费的范围越窄,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就越低。

(三)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收入越大,文化消费也就越大,消费层次也越高,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也越大,反之,收入越小,文化消费也就越少,消费层次也越低,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也越低。调查的10个农民工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0%以上,而月收入在1000元的下的,文化消费支出的比重达不足1%,反差相当大。

(四)农民工的文化消费与劳动时间负相关

劳动时间长,占用了文化消费时间,自然就抑制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就相对较少。从调查来看,劳动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比劳动时间在8小时以下的,文化消费低30%以上。

(五)农民工日益扩大的文化需求与政府、企业、社区落后的文化设施矛盾日益突出

农民工最希望政府和社区提供的是:免费或便宜的电影(6人),

提供文化节技术培训(5人),提供文化、招生等消息(5人)。当地政府和社区实际提供的文化项目或设施:免费或便宜电影(2人),提供文化节技术培训(2人),提供文化、招生等消息(1人)。实际提供与希望提供的相去甚远。农民工最希望企业提供的是,电脑(8人),电视(5人),文化技术技校培训(3人),企业实际提供的是,电脑(1人),电视(8人),文化技术技校培训(1人)。除电视能满足需要外,其它项明显供给不足。

三、解决农民工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特点,可以建立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供给模式。一是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体系。把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考核范畴,并与当地政府政绩和企业的业绩挂钩。

二是政府、社会各部门和用工单位应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大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使相关的服务部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是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严格劳动合同法,缩短农民工工作时间,提高8小时以外工时工资,保障农民工文化消费时间,让任意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的企业付出额外负担。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样离不开优秀文化的给养。每个人享受或消费先进文化的权利是平等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农民工创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就应该让农民工共享发展的成果,共享优秀文化的成果。保障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上一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下一篇:高一美术鉴赏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