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本科护士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目的:通过对县级医院新毕业护士压力源的了解,制定培训方法与内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2011年招聘40名新毕业护士的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级医院新护士前6位的压力源依次为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转变的压力、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人际关系方面压力、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

第一篇:本科护士毕业论文

对新毕业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观察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才资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毕业护士培训是整个培训的基础,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是摆在所有医院护理部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我院护理部自2005年以来,不断完善岗前培训,将实用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方法引入岗前培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 芳

第二篇:新毕业护士压力来源分析与岗前培训

摘要:目的:通过对县级医院新毕业护士压力源的了解,制定培训方法与内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2011年招聘40名新毕业护士的压力源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县级医院新护士前6位的压力源依次为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转变的压力、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人际关系方面压力、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主要通过制定培训目标、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沟通技巧树立良好形象、重视健康教育培训、因人施教提高学习质量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结论:有助于县级医院管理者从各个角度减轻新护士工作承受的多种压力源,建立规范合理的岗前培训内容,使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新毕业护士;压力;角色;岗前培训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护理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大批新毕业护士进入医院担任起临床护理工作。新毕业护士是指毕业1年以内的护士,新护士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变[1]。由于受临床经验的限制,加上工作环境的变化,对角色期望值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新护士表现出由最初的自负感过渡到失落感,逐渐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主动性及学习态度欠佳等问题。如何帮助新护士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培训计划,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顺利进入角色,是临床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对我院2011年新招聘护士角色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招聘新毕业护士43人,其中本科2名,大专20名,中专21名,平均年龄22.6岁。其中3名护士在工作一年内离职,离职率7%,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方法

采取问卷及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面临的压力进行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和工作压力源量表修订后组成。修订后问卷包含6个方面因素,即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方面,个人适应角色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病人方面,专业技能方面,地位与职业发展方面,共15条内容。发放40份,全部填写后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3结果

duchscher[2]于2009年提出了转变冲击理论,认为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时,会面临责任、角色、知识、人际关系4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余菁等[3]对工作1个月护士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主要以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为主要表现,与护士工作环境、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专业知识缺乏和适应能力差有很大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新毕业护士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护理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个人前途发展方面、角色适应能力差、临床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欠缺、病人不合作等方面。排名前6位的压力见表1。

表1调查40名新毕业护士排名前6种压力来源压力来源 选择人数 百分比工作量太大及职业责任感带来的压力 38 95%个人发展方面压力 36 90%角色转变的压力 31 78%知识的缺乏 28 70%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16 40%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 8 23%4讨论

4.1新毕业护士面临的压力原因分析

4.1.1工作量太大及职业责任感带来的压力:因病房的护士配比未达到卫生部规定0.4:1的要求,导致护士工作量过大,加之护理工作与人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决策时,面临着复杂的、决策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环境,对新护士来说,要做好护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新护士毕业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重大的责任压力,使新护士在校园形成的价值观与临床工作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从而降低了临床工作的积极性[1]。

4.1.2个人发展方面压力:新毕业护士未取得上岗证以及受医院编制限制等因素,工作中缺少稳定感,要面临资格考试、国家正式招聘等各类考试的压力,大部分新毕业护士对个人前途感到渺茫。

4.1.3角色转变的压力:角色压力是工作压力的重要压力源,从离开学校到进入临床的第一年中经历了一个由“理想”到“现实”差距日益增大的心理过渡期。在实习期间有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做错事可以有改正的机会,不会造成太坏的后果,因而依赖心理比较强。在步入工作岗位初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感到陌生,业务不熟悉,担心出差错事故,教科书与临床实际差异诸多顾虑使其不能很好地由护生角色进入护士角色。

4.1.4知识的缺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临床护理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护士具有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优良的服务态度,而且要求护士具有更新、更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人文、心理学等知识。新护士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但是她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技术操作不够规范熟练,缺乏灵活应对临床工作中实际困难的能力。

4.1.5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人际关系网变得复杂,使她们面对的不只是昔日的同窗和师长们,还要面对医院里所有工作人员及形式各异的病人,总觉得自己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皆空,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4]。加上合同护士较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个别护士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性较差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过分挑剔等等因素,使护士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动摇了对护理事业的信念。

4.1.6来自社会与病人的压力:由于社会上一些人对护士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没有正确看待护理工作和护士的劳动付出,否定了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部分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对医疗技术服务期望过高,认为护士应对病人百依百顺,呼唤帮助不及时、说话语气不注意等都会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新毕业护士由于年轻没经验,病人和家属容易产生对她们的不信任,导致不合作,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2对新护士角色转变的培训

4.2.1制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对临床新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5]。培训要求及目标包括①熟悉医院工作环境,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文化;②护士仪容仪表规范和沟通技巧;③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知识;④掌握护士的基本要求与素质,熟悉工作流程、各班职责;⑤掌握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基本操作、健康宣教,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⑥熟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急救程序等;⑦根据“三基”训练的要求,逐项考核过关。

4.2.2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环境,调整其心理状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重视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在短时间内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工作,担当起护士这一神圣职责。

4.2.3加强新上岗护士沟通技巧、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护士除了有良好的仪表,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得体的言谈举止,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场所都应干净整洁、精神饱满、富有朝气、举止文雅、步履轻盈、动作娴熟、言语精炼,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6],以保证护理服务圆满完成。进入临床科室后,带教老师带领新护士做好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及规范的服务方式,赢得患者的信赖,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4.2.4重视健康教育的培训: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本科室的病种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具和讲课方式,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的概念、方法和目的意义等,强化健康教育意识。结合临床护理中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效的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4.2.5因人施教,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质量:带教老师要根据新护士的学历、心理、个性和接受能力,对带教计划做适当调整,因人施教。对专科生及接受能力强的,要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对中专生及接受能力差的,要着重培养其工作主动性、动手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5体会

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刚毕业护士希望把护理作为终生职业,入职1年内对护理专业充满信心。由于全球护士短缺和经济危机,医院必须寻求更多创造性的方式来保留护士,协助新护士完成角色转变就是策略之一[1]。通过对新护士压力来源的了解,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岗前培訓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新护士更快进入临床护理人员角色,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含凤,李秋菊,吕冬梅.新毕业护士角色转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42-1143

[2]Duchscher JE.Transition shock:the initial stage Of role adaptation for newly graduated registered nurses[J].J Adv Nurs,2009,65(5):1103-1113

[3]樊永红,王欢.新护士到新单位后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03-504

[4]李活青.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失误与防范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3):32

[5]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9.

[6]李亚萍,张秀晙.护士心里疲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6):21-22

作者:庞艳

第三篇:护理本科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摘           要]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迫切需要培养适应护理临床实践需要、具备护士核心能力的专业护理人才,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针对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进行探索,为护理本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护士核心能力;护理本科;培养路径

2011年,教育部正式将护理专业确定为一级学科[1],并扩大本科招生,作为未来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培养本科护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培养其思维判断能力。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本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活动所必须的、最主要的能力,在护理学本科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应重视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针对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进行探析。

一、护士核心能力及护理学本科核心课程

目前,对护士核心能力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护士在规定的实践角色和环境中,提供标准护理服务,实现专业护士角色所必须的判断力、知识、技能及个人特质等的集合[2];也有相关文件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护理基本操作技术、观察能力、急救配合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专科护理能力。调查显示[3],护理学本科核心课程共20多门,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危重症护理学、人际沟通、生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应以以上核心课程为重点,培养具备护士核心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二、护理本科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一)突出护理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为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内涵,将综合素质培养作为的教学目标,专业护理能力、人文精神培养、价值观培养作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整合护理能力、学校理念以及教学理念,突出护理特色,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保证护理学本科核心课程的比例。

(二)遵循能力本位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将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作为目标,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观,遵循能力本位原则,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减少说教式教学,采取基于主题的学习法(SBL)、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法(CBL)等教学方法[4],灵活运用实地考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

(三)创新教学体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建立“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教学体系[5],培养护士核心能力。该教学体系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由学校实训作为第一课堂,使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由社区实践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人际交流、人文精神等训练及培养;由医院实习作为“第三课堂”,进行护理技能、综合素质等培养,注重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操能力。三个基地相互结合,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该教学体系前期以基本技能训练、医院、社区感知体验为主,后期以模拟训练、医院临床实习为主,全程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实践教学

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整体示教或动作分解,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且形象直观,容易被理解及记忆。同时,利用现代化模拟手段建立模拟病房,有利于解决临床实习阶段临床护理与教学的矛盾[6]。此外,学生还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拓宽学科知识和视野,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五)建立能力评价体系,突出核心能力培养

建立合理的能力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核心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评价标准的确定上,应尽量减少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并结合两种评价结果作为最终判断[7]。实现多元化主体评价,避免由教师单独评价患者,应建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评价体系,实现教师、学生、患者三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8],尽量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其责任感

调查显示[9],现在本科护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突出,职业认同感及责任感比较缺乏,心理应对能力不足,在进行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师生情感、心理及行为互动,帮助学生适应临床工作的各种压力,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研究发现[10],部分学生在临床实践后容易出现沮丧、专业认同感低、能力不足等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人格特征,开展针对性教学和培训,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结语

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是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應突出护理特色,完善课程设置;遵循能力本位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体系,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建立能力评价体系,突出核心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增强其责任感,培养适应护理临床实践需要、具备护士核心能力的专业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冶彬.基于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ESP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职业技术,2018(8):76-78.

[2]聂臣聪,陈敏,廖真珍.规范化培训第一年对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8,39(7):1384-1386.

[3]姜玉,雷永慧,冯苹,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状况与策略[J].中国医刊,2018,53(5):489-492.

[4]邵芳,李苏静,徐焕畅,等.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11):1219-1220.

[5]许海玲.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的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2):81-83.

[6]胡燕,王燕,李新帝.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方向“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828-831.

[7]王蓉.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对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7.

[8]倪惠琴.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方案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05-106.

[9]郭晓凯.洛阳市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7.

[10]伍云静,吴慧.门诊护士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75-76.

作者:沈艳清

上一篇:大专会计毕业论文下一篇:企业基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