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应急管理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安监局应急管理范文

安监局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程序适用于库车县域内生产经营单位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局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科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2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臵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4 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 1

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 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安监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在局领导领导下,由各科室相关突发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3.2办事机构

安监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3工作机构

安监局相关科室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局有关决定事项。

4. 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

各科室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臵。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4.1.1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较

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警报器;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敲击能发出较强声音的器物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4.2 应急处臵

4.2.1 信息报告

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领导,最迟不得超过10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臵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2.2 先期处臵

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臵,控制事态的蔓延。

4.2.3 应急响应

4.2.3.1对于先期处臵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4.2.3.2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臵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4.2.3.3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臵的突发事故,由该类突发事故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统一指挥,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4.2.3.4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队、消防队等。

4.2.4 应急结束

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臵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宣布恢复正常工作。

4.3 恢复与重建

4.3.1 善后处臵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臵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臵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充。有关部门还要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4.3.2 调查与评估

对重大突发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4.3.3 恢复重建

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4.4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突发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臵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职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发布、组织报道、接受采访等。

5.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5.1 人力资源

局行政办公室、执法监察大队、安委办等是应急救援的专(兼)职队伍和骨干力量。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动员全员有组织的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5.2 财力保障

要保证所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对受突发事故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

5.3 物资保障

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5.4 交通运输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5.5 人员防护

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5.6 医疗保障

会同120急救中心,积极组织现场救援,及时把伤员送到医院抢救。

6.监督管理

6.1 预案演练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

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原始记录。

6.2 培训教育

由执法监察大队牵头,行政办负责协助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6.3 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故应急处臵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6.4 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由执法监察大队进行监督管理。

7 附则

7.1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安监局应急管理工作考察材料

一、日本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一)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健全完善(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科学严密(三)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强,自救互救能力高为纪念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为“防灾训练周”。

在此期间,通过组织综合防灾演练、图片展览、媒体宣传、标语、讲演会、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应急宣传普及活动。同时,将每年的1月17日定为“防灾志愿活动日”,1月15日至21日定为“防灾及防灾志愿活动周”。鼓励公众积极参加防灾训练,掌握正确的防灾避灾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四)应急保障有力二是应急设施齐备。充分利用中小学牢固的体育馆、教室和空旷的操场、公园等,建设了众多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在街道旁设置统一、易识别的“避难场所指示标志”,便于指引公众迅速、准确的到达应急避难场所。日本的酒店、商场、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都有明确的避难线路图,在线路图中清楚的标明目前所处的位置,消火器材、避难器具的位置及避难线路。所有建筑物的消防通道都标有红色倒三角,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员即可以迅速由通道进入楼内解救被困人员。防灾公园内有消防直升飞机停机坪、医疗站、防震性水池和防灾用品贮备,并架设电信通讯设施,确保了出现危机时有效发挥防灾功能。(五)预测预警和应急通讯系统完善发达日本各地都建立了都道府县的紧急防灾对策本部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设有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器,通过网络对所属地区和城市进行监控。指挥中心内还设有政府和商业电视台以及警察总部属的直升飞机的监控画面。发生灾害后,各地政府首脑(知事)和紧急防灾对策本部的所有成员将在指挥中心进行救灾指挥,使灾害紧急处置实现高效化。由于都道府县所属地区都建立了计算机骨干网络,使紧急防灾对策本部的信息中心,通过网络与所属的市町村和警察局、自卫队、水电煤气、道路等管理部连接在一起,以保证信息的通畅和救灾行动的实施。日本的防灾信息网络系统十分严密。它们除了运用计算机网络连接外,还用有线专用线连接以备用;如果以上线路都发生问题时,则利用卫星监控的gps定位系统来指挥救灾,力争做到万无一失。日本政府建立起覆盖全国、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防灾通信网络。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讯线路(包括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信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一是日本开发出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确认人身安全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功能由可以上网并带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手机来实现。中央和地方救灾总部通过网络向手机的主人发送确认是否安全的电子邮件,手机主人根据提问用手机邮件回复后,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一个受访者的位置和基本的状况。二是发生灾害时,在避难的道路路面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可以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堆里不能动弹或呼救的话,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手机会告诉搜救人员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还可以通过身上携带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获得相关信息,以准确地判别其身份。三是开发出了可由摩托车运载,能充当临时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接收受害者的手机信号,确认他们的安全情况,并把相关情况传递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四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房门等和因特网连接起来,由电脑自动控制,当地震计捕捉到震源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系统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能即刻自动切断火源。日本在预防和处置地震、海啸、交通和火灾等事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借鉴日本的应急管理理念和预测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经验,对推动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当前社会管理的新课题,能力建设是关键。当前,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推进专家库和人才库建设,完善专家辅助决策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特别是要设立专家有偿服务资金,以提高专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加强综合、专业、专职与兼职、志愿者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资源整合,加大专业救援队伍的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突发事故的预防和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加大应急信息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专业应急信息保障机制。当前,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为载体,建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应急资源综合管理和应用系统,特别是在我局应急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快各市安监局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的督促和指导,整合现有应急系统资源,实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通过建设省级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和10个设区市的应急信息平台,当突发事故矿发生时,实现省局应急指挥大厅与市级平台视频会议、数据传输、应急语音、互联网接入、移动中继等功能。县、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和组织处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沿,是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和第一防线。因此,强化基层固本强基,以应急管理工作“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为抓手,加大基层科普宣教涉及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广告、网络等媒体平台,利用“活动日”、“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公众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为应急管理健康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加强基层应急力量的整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让基层成为应急救援的第一梯队。要不断完善基层信息报告工作,拓宽信息报告渠道,特别要将应急救援设备、技术向基层倾斜,提高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速度能力;要充分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在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整合现有资源,走集约化建设之路,是当前我们做好应急工作,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必由之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省部分行业、领域和企业现有的资源参差不齐,队伍管理、资源调动受一定的制约,各类大型设备、特种设备数量有限,救援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综合协调,各部门、行业和领域相互沟通支持;需要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预警预测、监控监测联系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盘活现有资源,用足用活现有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在增量建设上,要综合考虑突发事件的地域分布、应急救援能力辐射范围等因素,打破区域、部门壁垒,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实现一专多能、一建我用,防止多头建设、重复建设。组织民间团体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是有序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客观需要,是增强公众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式,是降低政府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与日本相比,我国的公安、消防、矿山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偏少,基层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但是我们的人力资源充足,特别是现有的基层民兵、预备役部队、企事业消防队伍等都是可依靠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借鉴日本的民间社团参与应急救援的经验,进一步整合、壮大现有资源,探索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五)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和政策研究

第三篇:区安监局应急演练工作情况汇报

应急演练工作情况汇报

区应急办:

现将2010年应急演练和2011年应急演练有关计划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0年应急演练情况

(一)认真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和备案工作

根据市综合监管系统统计的数据,我区纳入淄博市综合监管系统

(一)的企业230家,已经备案200家,占企业总数的86.96%,无论是备案企业数,还是备案比例均居全市第

一。另30家未备案企业计划在6月30日前完成备案手续。 一是严格专家评审。区安监局聘请了11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召开专家评审会20余次,按照应急预案评审表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审查企业修订的应急预案,并采取桌面推演并要求评审专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和应急中心人员在评审表上签字。

二是严格程序,提高备案率。应急预案备案工作涉及修订、评审、申请、批准等多个,有的需要到现场进行评审,有的需要到市局进行备案,既要形成文字材料,也要及时录入市综合监管系统,尤其是重大危险源、非煤矿矿山企业,需要到市局备案的企业,手续相对复杂,在备案之前,应急中心人员对所有手续进行再次确认,对录入进行核实,所有

到市局进行备案的企业全部一次性通过,无一例退回补充手

续现象发生。

三是开发了应急预案备案系统。利用“易表”数据库开

发软件紧密结合预案备案工作实际,开发制作了应急预案工

作平台,集预案备案、应急演练资料、通信联络方式等多种

功能,作为市局综合监管系统的补充,可对全区企业应急管

理工作进行数据分析、查询等工作,可输出预案备案审批表、评审计划表、备案情况统计表等统计数据。

(二)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按照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陶等行业特点,先后在

淄博万昌科技、恒岳建陶、淄博铁矿组织了全区性的应急预

案演练,市、区应急办,市安监局领导、100余家企业负责

人到现场进行了观摩,淄博日报、淄博晚报、鲁中晨报、张

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通过集中组织大型的应急

演练活动,带动全区企业进行应急演练的积极性。截至到1

2月底,共有165家企业组织了应急演练并上报了应急演练资

料。

二、2011年应急演练工作安排

1、区级应急演练。区安监局牵头各安监站配合,分别

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陶、冶金、机械五个行业中组

织区级应急救援演练,并组织专家现场评估。

2、镇(办)级应急演练。各镇、街道办事处年内均要

组织1-2次镇(办)级应急救援演练。

3、企业级应急演练。各企业从实际出发,至少组织一

次应急救援演练。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救援演练,对演练情况

要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救援工作。

4、建立应急演练抽查制度。各安监站、应急中心可采

取突击抽查的方式,现场拟定题目,要求企业组织救援演练,以检验其日常演练水平。

5、建立应急演练资料库。各级演练的脚本、影像资料,

在演练结束5日内报区安监局应急中心,区安监局应急中心

对报送的资料进行汇总,按年度、行业分类装订成册,刻录

光盘,供各企业应急演练培训学习之用。

附:张店区2011年区级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计划

区安监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张店区2011年区级安全生产应急演练计划

第四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吉林安监局

附件2 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17〕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安监总办〔2017〕78号)和《省安委会关于开展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吉安委〔2017〕11号)要求,吉林省安全监管局和吉林煤监局制定了全省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的要求,煤矿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五个一”工程,巩固深化煤矿安全大检查和煤矿安全体检、专家会诊成果,坚持全面检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政府督查与企业自查相结合、执法处罚与责任追究相结合,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整改一般隐患,彻底排除重大隐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温度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煤矿检查的重点内容

围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要求,推进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落实情况、国务院安委会巡查组巡查吉林省煤矿安全生产相关问题整改情况、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煤矿企业层面

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

2.双重机制建设进展情况。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实行整改闭环管理情况。

3.应急管理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应急演练,配备必要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情况;加强岗位应急培训情况。

4.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情况。组织员工开展“一岗一责”“一人一卡”“一日一醒(省)”情况。

5.生产煤矿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建设煤矿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设计进行建设施工。

6.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是否落实。

7.矿井“五职”矿长、专业技术人员等安全管理人员是否配备齐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在规定时限内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一般从业人员是否先培训合格后上岗。

8.煤矿企业自检自改是否认真,是否存在走过场的;对安全“体检”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整改是否做到“五落实”,重大隐患是否由地方人民政府挂牌督办。

9.停工停产矿井是否落实专人盯守或巡查责任,复工复产煤矿是否严格执行验收内容、标准及履行签字程序,是否存在违抗停产停建指令擅自生产建设行为,9万吨/年及以下矿井是否列入去产能淘汰退出计划。

1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瓦斯监测数据是否真实,瓦斯超限是否落实停电、撤人、分析查明原因和责任追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是否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正常组织生产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抽采是否达标。

11.煤矿是否存在致灾因素不清或重大灾害不治理盲目组织生产行为,水害防治是否落实“三专两探一撤”等措施,汛期安全措施和应急值守是否落实到位。

12.煤矿采掘接续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剃头下山”开采,是否存在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行为,上级部门、企业是否向煤矿下达超能力生产计划或指标,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是否存在违规分包、转包。

13.煤矿企业是否严格对照新《煤矿安全规程》进行逐条对标检查、整改落实,是否存在超层越界开采或违法违规开采保安煤柱行为,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工艺和装备,是否存在图纸造假、图实不符和假密闭等违法生产行为。

14.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新办法是否宣贯培训,是否开始达标创建,是否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正常生产煤矿是否达到二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

15.煤矿企业是否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是否发放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是否建立井下防尘洒水系统,采掘工作面是否采用综合防尘措施等。

16.专家会诊和安全体检提出的问题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和灾害治理进展情况。煤矿防汛、防治水和“雨季三防”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按照《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字〔2005〕162号)开展煤矿矸石山安全、环保评估和现场检查工作。经评估和检查,达不到基本安全、环保条件的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自燃、爆炸、坍塌和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等事故发生。矸石山提升运输设备、钢丝绳等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和日常检查。

17.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检查煤矿企业提出问题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二)政府层面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情况;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情况;煤矿执法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监管执法处罚、事故信息直报、“一票否决”、“黑名单”制度落实情况。

2.严格监管执法情况。检查执法处罚情况,打击煤矿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违法违规行为,煤矿应急管理执法情况;查处煤矿事故、落实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情况;受理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情况。

3.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煤矿问题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严格煤矿安全准入、强化源头管控,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情况;去产能煤矿关闭退出情况;煤矿遏制重特大事故方案实施进展情况;煤矿重大灾害治理安全基础工程建设情况。

4.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情况。重点检查煤矿全面安全“体检”和季节性阶段性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

5.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情况。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情况;配备应急物资情况;指导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情况。

6.汛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完善汛期应急响应机制,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天气、地质灾害预测预警预报;做好汛期应急管理,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信息报告情况。

7. 煤矿矸石山洗煤厂安全专项检查情况。煤矿企业现有矸石山由煤矿企业负责整治,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无主矸石山和破产关闭煤矿企业所属矸石山,按照属地原则,由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整治,并负责安全监督管理。

三、检查具体安排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范围是全省各产煤市州、产煤县(市、区)所有煤矿。必须确保检查效果,杜绝漏洞盲区。

省安全监管局和吉林煤监局负责组织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行业检查和专项检查。各产煤市(州)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会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组织开展本辖区煤矿安全生产行业检查和专项检查。

四、检查方式

(一)属地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煤矿检查方案,组织煤矿自查自改。各级煤矿监管行业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各类煤矿做到检查全覆盖。

(二)企业自查。各类煤矿制定方案进行彻底自查;要建立安全风险和隐患清单,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措施,在单位内部公布,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并报送当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

(三)行业检查。各地按照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细化检查重点内容,列出检查清单,组织指导煤炭行业的专项检查并进行督查、抽查,既要检查下级行业部门工作落实情况,也要严格检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情况。

(四)联合检查。省安全监管局和吉林煤监局采取“双随机”、明查暗访、突击抽查等检查形式,进行专项检查。

(五)省级督查。省安委会组织6个督查组对各地区安全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督查,并抽查一定比例的煤矿。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对表对标检查,确保检查质量。各产煤市(州)要结合实际制定煤矿检查表,明确检查的具体内容、检查结果及检查人员。检查组对表、对标检查,列出清单,督促煤矿进行整改。

(二)强化全面检查,从严查处。要严格检查标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按照“四个一律”和“五个一批”要求从严惩处,以严格执法推动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三)实行联合惩戒。对存在安全生产失信行为的,要按照规定从融资、用地、供电、项目审批等方面实施限制和控制等联合惩戒措施。对抗拒执法、逾期不执行执法指令或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严肃追责问责。省政府已将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纳入2017政府和部门考核内容,各地要高度重视。对自查自改不认真、隐患整治不彻底,大检查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得力、执法不严格的,严肃追究企业和有关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在大检查期间,因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依规提级调查。

六、工作安排

从2017年7月至10月,集中4个月时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广泛动员,自查自改。(7月) 1.结合实际制定检查方案,明确大检查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2.对照检查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改。

3.各类煤矿要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和整改清单,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各产煤市(州)要于7月25日前将煤矿大检查实施方案和动员部署情况报送省安全监管局煤监一处。

第二阶段:深入检查,严格执法,集中整治。(8月至9月) 1.要结合实际制定检查表,列明检查事项和检查标准,在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检查组深入企业对表检查,做到检查全覆盖。对检查发现的每一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和“五个一批”要求。

2.对检查发现的每一项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3.加强警示教育和联合惩戒,集中曝光一批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公布一批实施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企业,公告一批依法关闭取缔的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各地区在大检查期间至少集中曝光2批(次)。

4.省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督导组从7月下旬开始对各地区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省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组从7月下旬开展督查检查。

第三阶段:实地督查,统筹推动,巩固提高。(9月至10月)

1.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督查检查。突出重点检查,对停产整顿、关闭取缔煤矿企业进行跟踪复查。

2.国务院安委会9月份对各地区开展大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作为2017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占考核总分10%)。各地要做好迎接国务院安委会督查准备工作。督查期间凡是因责任不落实或工作不到位导致督查扣分的地区和部门,从严从重追究责任。

要及时梳理和总结本地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情况,于10月20日前将煤矿大检查总结报告报送省安监局煤监一处。

七、工作保障

(一)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有效开展,成立以省安全监管局柴伟局长、吉林煤监局李峰局长为组长、省安全监管局卜庆安副局长、吉林煤监局冀文彬副局长为副组长,两局监察监管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全省煤矿大检查工作。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安全监管局煤监一处,具体负责综合协调、沟通联络、组织调度等日常工作,联系人,高春宝,0431--85096374。各产煤地区也要成立煤矿大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二)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社会监督。各地要在主流媒体开设煤矿大检查宣传专栏,高频次、全覆盖播报大检查开展情况。要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做好大检查期间“12350”举报投诉的受理与反馈。组织新闻媒体参与现场检查执法,对依法受到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曝光,责令停产整顿、关闭企业名单在媒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规范检查行为,严守工作纪律。督查检查要自觉遵守中央及省委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坚持轻车简从,廉洁自律,切实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确保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第五篇:泰州市安监局积极开展“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总结工作

泰州市安监局积极开展“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总结工作

根据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情况总结的通知》(苏安监[2010]88号)精神,近日,泰州市安监局对“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十一五”期间,泰州市安监局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会同、督促全市各地、各部门从基础工作入手,牢牢抓住“建立机构、摸清底数、完善档案、编制预案、开展演练、有效救援”六个环节,不仅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实时救援,更注重抓好平时的监控预防。全市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总体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保持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要工作有:一是迅速组建市、县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依托重点部位的企业集团,整合企业应急救援资源,加大化工园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危化品企业集中的化工园区建立消防站。督促大中型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组建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加大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援指挥装备投入力度。二是扎实抓好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的预案编制完善工作。突出编制预案重点,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推动分层次编制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由上而下的完整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三是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分别在梅兰集团、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新浦化工等单位成功举行了市级应急救援演练。四是专门建立了由电子数据库和书面台帐共同组成的危险源档案,对所有危化品从业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物品名称、特性、周边情况、监控措施、应急救援方案等逐一登记建档,目前电子数据库已收录全市工商贸重大危险源729项。五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开展隐患挂牌督办“十百千工程”和各类督查、督办活动,狠抓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整改工作。六是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包括应急救援指挥车视频联网系统、泰州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及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泰州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系统等。

“十二五”期间,泰州市安监局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大力整治安全事故隐患,大力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大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大力深化基层基础工作,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阿里木感动中国范文下一篇:安监员考核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