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执法

2022-06-22

第一篇:安全生产应急执法

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和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省、市、区政府和省、市应急管理局工作要求,特制定区应急管理局2021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为主线,以防范事故为重点,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抓手,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着力提高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加大依法处罚的力度,按照执法规范化的要求,规范执法程序和标准,公开执法检查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抓好重点行业领域执法,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执法计划,严格开展执法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和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开展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工业园区开展联合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使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实现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通过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强化执法监督,量化执法检查,建立岗位分工明确、程序规范到位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体系。

三、执法工作日测算

2021年全年共365天,双休日104天,法定节假日11天,国家法定工作日250天,每周安排1天从事脱贫攻坚等其他工作,每周五为例会及学习时间,实际执法工作日计为146天,节假日及特殊情况酌情安排。

四、执法监察内容

(一)执法监察范围:全区煤矿、危化类企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企业、工贸行业企业,具体执法监察企业名单见附件。

(二)执法监察频次和任务

1、煤矿企业(1家):复产后每个月监察一次,由业务股室负责。

2、危化企业(46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0家,民营加油站13家,带仓储经营企业10家,医药及化工企业13家):全年每家生产企业监察不少于两次,由业务股室负责。

3、非煤矿山企业(41家):每家企业全年监察两次,其中业务股室和监察大队各一次。

4、烟火药企业(8家):每家企业全年监察两次,其中业务股室和监察大队各一次。

5、爆竹引线企业(56家):每家企业全年监察一次,由监察大队抽查40家,其余由业务股室负责。

6、花爆经营点:由业务股室统筹兼顾。

7、工贸企业:全年由监察大队负责抽查30家,其余由业务股室统筹兼顾。

(三)执法监察事项及内容

1、依法取得有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制定、执行和适时修改情况;

3、安全投入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培训经费保障情况;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及履职情况;

5、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及档案管理情况;

6、企业“三类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及档案情况;

7、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

8、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情况;

9、安全设备管理情况;

10、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情况;

1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信息直报情况;

12、生产经营场所与员工宿舍安全距离及安全出口情况;

1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情况;

14、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情况;

15、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管理情况;

16、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和应急组织人员设置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物质配备情况;

17、吸取事故教训,督促并落实事故防范整改措施情况;

18、安全评价机构资质条件保持及过程控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条件保持及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

19、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运行情况;

20、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工作场所应急设施设置或者配备情况;

21、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在对生产经营单位执法监察时,可进行全面检查,也可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部分事项进行执法抽查,具体以经过审批的《现场检查方案》为准。在执法监察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依法采取下列现场处理措施:

(1)当场予以纠正;

(2)责令限期改正、责令限期达到要求;

(3)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施工)、责令立即停止使用、责令立即排除事故隐患;

(4)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

(5)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或停止使用;

(6)依法应当采取的其他现场处理措施。

(四)监察方式

1、“双随机一公开”。按照系统规定的比例,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监察。

2、专项执法监察。根据上级部署和局中心工作,适时开展以重点敏感时期停产和高温期间停产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监察。

3、联合执法监察。会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及本局相关业务科室,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执法监察。

4、聘请专家查隐患。充分利用专家的作用,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

五、工作要求

(一)按照计划监察,科学分解执法计划。

合理分解下达具体执法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监察任务,加强执法计划执行进度和质量的跟踪督查,注重执法分析,找准执法薄弱环节。

(二)突出“严、深、细、实”,提高执法针对性。

根据安全监察执法工作需要,按照“严、深、细、实”要求,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现场检查方案》或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抽中的执法事项实施监察执法,避免盲目执法,提高执法针对性。

(三)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文书管理,做到全程留痕。

执法文明规范,措施处理得当,对隐患实行跟踪问效、闭环销号管理。

(四)加大执法力度,推动新《安全生产法》、新《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贯彻落实。

采用专项执法、明查暗访、“双随机”等方式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将新《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的法治精神真正落实到车间,落实到每个工种,每个岗位,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建成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

第二篇: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随着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逐步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反映在城管执法中以威胁、围攻、哄抢、殴打的形式,暴力抗拒城管执法的突发事件屡见不鲜。为此,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建立维护和恢复正常执法秩序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处置突发城管执法事件,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依法及时妥善处置,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正常的城管执法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适用范围

1、聚众围攻城管执法人员事件;

2、聚众哄抢暂扣罚没物品事件;

3、暴力砸毁城管执法装备设施事件;

4、暴力殴打执法人员事件;

5、其他严重抗拒城管执法的事件,以及受令参与处置其他突发性事件。

三、处置原则

1、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处置突发性城管执法事件,尤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实行处置突发事件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各级领导分级负责制。

2、坚持正确运用政策法律的原则。突发城管执法事件多数是在执法过程中引发的,在处置时,一定要正确把握政策法律,既要讲究策略艺术,又要果断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尤其对少数打砸抢违法分子,要采取多种手段及时获取证据,由公安部门依法果断处置,坚决予以打击。

3、坚持“宜顺不宜激、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原则。突发城管执法事件发生后,往往聚集众多的围观群众,甚至参与围攻,在处置过程中,对不明真相的群众,一定要区别对待,既不能简单从事,又不能感情用事,要及时采取宣传劝说,尽快劝散围观群众,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

4、坚持“抓小、抓早、抓及时”的原则。要加强信息工作,健全信息网络,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种闹事苗头,预测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群体性抗法事件,超前做好预防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预测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了。

四、组织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根据“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处置原则,设立处置突发城管执法事件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指挥中心(受理中心),下设现场指挥组、群宣组、警戒组、调查处理组等。

1、指挥部由城管执法大队全体大队领导组成,大队长任总指挥。其主要职责是:

①搜集、掌握突发事件情况; ②研究确定处置措施;

③决定以大队名义发布处置突发事件的命令; ④统一组织、调动、使用力量和装备;

⑤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并根据上级的指示,结合现场实际,决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现场指挥组由到场参与处置的大队领导、警察大队领导和片区中队负责人组成,片区分管大队领导任指挥(或者指挥部指定人员)。其主要职责是:①迅速收集现场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②根据指挥部的指令,组织实施处置工作;③紧急情况下,有权决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事后应立即报告指挥部。

3、群宣组由法规科、管理科和机动中队人员组成,法规室主任(或者现场指挥指定人员)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①向参与群众宣传有关城管执法法律法规;②劝说疏导围观群众。

4、警戒组由到场参与处置的执法人员组成,到场增援大队领导(或者现场指挥指定人员)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①维护现场秩序;②警戒执法装备和扣押物品;③保护、救助现场执法人员。

5、调查处理组由城管警察大队和110巡警及辖区公安派出所组成,城管警察大队负责人任组长。其主要职责是:①迅速阻止暴力行为;②对抗法为首分子和打砸抢分子果断采取措施,迅速带离现场;③组织调查取证,做好善后处理。

五、处置程序

1、片区执法人员的处置程序是:①当遭遇抗法时,一般情况下,先行报告本单位负责人,然后按单位负责人的要求处置;②遇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受理中心),并千方百计劝阻和制止事态的发展;③接到指挥部指示后,按指令处置。

2、片区中队负责人到场后的处置程序是:①立即组织到场人员,制止事态扩大;②收集情况迅速向指挥部报告(抗法的性质、程度、范围和执法人员及装备的伤损等情况);③根据事态发展,是否请求调集力量;④按指挥部指令,组织实施处置工作。

3、指挥中心处置程序是:①接获报告后,立即报告指挥部;②按指挥部指示,快速调度力量,并告知片区中队负责人;③遇重大紧急情况,指挥部成员又不在时,可根据处置等级及力量编成直接指挥调度,再报告指挥部;④处置完毕,应将处置情况及时报告。

六、处置等级及力量编成

处置突发城管执法事件,应根据事件的性质、程度、规模大小和处置的突际需要,确定处置等级和力量编成。

1、绿色。即遇个体(户)为主体抗法或者少数群众围攻的一般事件;以片区中队为处置力量,并按处置需要进行力量编成。

2、黄色。即遇暴力手段抗法或者较多群众参与围攻的严重抗法事件;其力量编成由片区中队全体人员、大队应急处置人员以及城管警察大队和辖区公安派出所相关人员组成,并成立相应的现场指挥组、群宣组、警戒组、调查处理组等。(具体应急处置人员名单见附表)

3、橙色。即发生族系帮派或者带有黑社会势力的“路霸”、“市霸”以打砸抢烧等暴力手段抗法,引起众多不明群众围观,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群体性抗法事件;其处置力量编成由大队全体在岗城管执法人员和城管警察大队、市公安防暴队、辖区公安派出所人员组成,并及时成立处置指挥部、现场指挥组、群宣组、警戒组、调查处理组等。

七、处置方法

处置突发城管执法事件,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以及到场力量情况,灵活运用各类有效处置方法,达到迅速控制事态、及时妥善处置的目的。

1、摆事说理,劝说制止。当遇当事人强词夺理,拒不服从处罚或者用粗暴行为妨碍执法时,执法人员要沉着冷静,理直气壮地向当事人告知其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理由,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听取其申辩和陈述,并对其妨碍执法行为进行教育,晓之以理,认受处罚,停止粗暴行为;对围观群众,从正面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公民维护城管秩序的义务,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劝说疏散围观群众。

2、宜顺避激,迂回执法。对于当事人以暴力或者使用金属、木质器具相威胁时,在劝说无效若采取强行措施可能激化矛盾的情况下,应随机应变,避其锋芒,及时采取取证手段,搜集证据,暂缓执罚,尔后通过法律程序迂回执法;随勤民警应当迅速采取措施阻止当事人暴力抗法行为的发生,并进行教育,使违法行为人认识其抗法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为迂回执法创造条件。

3、把握时机,以快制快。突发城管执法事件其发生的突发性和发展的快速性,决定着处置工作必须把握时机,以快制快。①接处急情要快,一线执法人员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指挥中心报告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大小、危害程度等情况,指挥中心接情后,立即报告指挥部,并视情下达预警指令;②启动机制要快,指挥中心接到指挥部处置指令后,按照处置等级和力量编成,立即下达处置行动指令,受令单位及人员必须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以最快速度到达处置现场;③人、物分离要快,对于处置一些“钉子户”、“难缠户”以暴力抗法或者扣留执法装备、哄抢暂扣物品等情形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将当事人和暂扣物品及执法装备分离,果断将肇事者带离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4、审时度势,果断处置。对处置族系帮派或者带黑势力性质的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重大恶性事件,应当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审时度势,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当发生聚众包围、冲击执法单位或者聚众哄抢执法装备或被扣押物品的突发事件,可采取封闭现场、设置临时警戒、实施区域交通管制等现场管制措施;②当发生肇事者聚众以暴力殴打执法人员的事件,应采取强有力措施,组织足够力量,想方设法解救人员,保护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③对打、砸、抢、烧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肇事者及聚众抗法为首分子,公安部门应按照公安部门规定,依法采取警械制止、鸣枪警告、搜查取证、先行拘留等强制措施,依法果断处置,坚决予以打击。

第三篇:商务行政执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有效处置商务行政执法发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我县商务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商务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在从事本市商务行政执法工作中,发生或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执法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执法程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統一领导的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在处置工作中,依法规范处置行为,体现依法行政的严肃性、商务执法的必要性。

协调合作的原则。加强与县应急处置工作组及公安等部门的联络,建立联动机制,调动应急资源,做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及时果断的原则。建立24小时备勤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发生,即刻赶赴现场,按预定方案展开工作,快速平息事态,恢复秩序。

化解矛盾的原则。调动发挥各有关方面力量和积极因素,处置过程中避免激化矛盾,力争把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件扩大升级。

三、应急处置机构

商务行政执法大队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以下称工作小组)。

(一)组织机构

工作小组组长由商务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担任,成员为各执法中队。

(二)职责划分:

1、组长职责:

(1)领导工作小组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建设,预案启动、终止和现场指挥。

(2)负责与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委机关有关科室、各县(市、区)工作组的协调,组织力量处置在商务行业执法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3)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部署对噶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4)领导分管工作涉及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报送、原因分析、事件隐患排查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5)检查分管工作内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成员职责:

(1)落实上级领导和工作小组作出的方案、决定。

(2)教育培养本分队人员在执法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检查必备的防护工具,排查可能发生事件的隐患。

(3)检查本分队人员执行预案的准备情况。

(4)遇有突发事件,根据职责分工完成预定任务,并配合其他分队完成相关工作。 (5)组织落实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信息沟通与报告

(一)信息沟通

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储存、分析、传输,向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报送有关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并与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及县工作组的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

(二)报告

1、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遇有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要在第一时间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报告,并通过报警电话或其他途径报警。

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后,按领导要求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同时向有关县工作组通报情况。

3、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做到准确、及时、客观,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发生突发事件后,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害、财产受损情况,危害是否有扩展的可能,事件的处置措施等,均为上报内容。并要密切跟踪突发事件是进展情况,随时做好续报工作。

五、处置程序响应

(一)处置程序

1、工作小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采取以下措施: (1)工作小组组长下达预案启动指令。 (2)及时报告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

(3)按照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的知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工作小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按照预案分工职责,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工作。

2、执法中发生突发事件,致使执法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执法工作小组应立即增派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执法中发生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时,执法工作小组应立即协调有关县工作组,共同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4、执法中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害,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时,执法办工作小组应立即报告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请求支援,并协调有关县工作组、公安、救护中心等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全力以赴进行处置,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二)组织分工

1、预警服务组由执法办现场执法人员组成;现场领导为组长,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收集动态信息和处置情况,录制、保护相关文件资料。经工作小组组长审定后,向上级应急处置工作汇报,并向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必要时拨打

110、120等报警、急救电话。负责应急处置工作车辆调配协助做好伤员救护工作等。

2、现场处置组由执法分队组成;分管领导为组长,突发事件发生时要深入现场,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节和劝导工作,及时调查收集突发事件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现场信息资料,采取必要措施,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并及时向工作小组组长报告。

3、安全保卫组由执法办法制科担任;分管领导为组长,组织现场保护,维护现场秩序,需要采集证据的应进行现场拍照或摄像。根据现场情况,寻求公安、急救中心或其他相关部门配合,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工作小组组长报告。

(三)工作结束

1、突发事件处置解决后,由工作小组组长下达结束指令。

2、现场处置人员经批准后,方可撤离事件现场。

3、工作小组办公室及时将处置情况上报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

2、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一日内以书面形式将故事发生原因、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处置措施以及善后处理等详细情况报告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

六、有关保障

(一)通讯

1、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设立应急值班点,确定专人负责,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建立与上级、公安、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的通讯联络网,随时保持与其沟通联络。

(二)装备保障

1、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小组配置必备的录音、录像、应急灯、对讲机等设备。

2、加强对执法车辆的维护与管理,保证车况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0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第四篇:都江堰市水务局行政执法应急预案

为切实维护水事秩序,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保证城乡供水安全,严厉非法开采砂石、破坏水利工程及城乡供水设施行为,保证水事案件查处的顺利进行,依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成都市供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水行政执法应急预案,如下:

一、组织指挥

局长统一指挥,分管执法的副局长具体指挥,水务综合监察大队负责具体实施。

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水务综合监察大队、局办、法规科、防汛办、河道小水电科、水利水保科、水产渔政管理科、建管科、排水净水管理科、水资源供水管理科、水土保持站、金马河管理站、节水办、各片区站等。各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各负其责。

三、人员组成车辆准备

(一)水务执法监察大队7人、局办2人、法规科2人、河道小水电科2人、水利水保科2人、水产渔政管理科2人、建管科2人、排水净水管理科2人、水资源供水管理科2人、金马河管理站5人。

(二)水渔事案件发生地片区站全体人员。

(三)执法车辆由参加执法人员所在单位提供。

四、现场处置程序

(一)水务执法监察大队发现或接到水渔事案件的举报后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并及时组织执法人员赶到案发地调查取证。

(二)在执法过程中,如依法对违法机械、车辆进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遇到阻挠,水务执法监察大队在取得局领导同意后,可直接调动需要的人员,各单位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迅速按要求组织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执法现场。

五、执法现场工作分工

(一)水务执法监察大队

1、大队长负责现场指挥,副大队协助指挥。

2、苏凤、王星负责做询问笔录。费顺昌、黄昌泽负责填写、送达《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行政执法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及保管机械及车辆钥匙。

3、范志飞负责现场照相、摄像。

4、李华春负责后勤工作。

(二)案发地片区站站长负责与当地政府、派出所联系,请求当地政府负责人、派出所警察到现场协助执法。

(三)局办、法规科、河道小水电科、水利水保科、水产渔政管理科、建管科、排水净水管理科、水资源供水管理科、金马河管理站的人员负责向当事人及群众宣传水法规和

维护现场秩序。

(四)金马河管理站的机械操作手及车辆驾驶员两人一组负责驾驶登记保存的机械及车辆并安全送到指定地点。

(五)对已登记保存的机械、车辆由金马河管理站安排人员负责看守。

六、工作要求

(一)各参与单位负责人一定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履职到位。

(二)所有参加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密切配合。

(三)执法人员一律按规定佩戴证件。

(四)参与单位负责人及成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畅通。

七、启动应急预案条件

在执法过程中,如遇暴力抗法、重大盗采砂石案或其他案件时,经局党组同意,可以启动应急预案,

附:应急预案行动示意图

都江堰市水务局

二OO七年八月十三日

第五篇:安全生产执法实务

第八章 安全生产执法实务

第一节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基本知识

一、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权

为了保障安全生监管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第五十六条、《行政强制法》(主席令第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七条等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过程中具有下列职权:

(一)检查与调查权: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权进入生产经营单位任何场所进行检查,包括其行政办公地点、生产作业场所、营业场所、储存场所等;有权调阅可能涉及安全生产的所有资料;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了解 情况。这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最基本的职权,也是其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基础,没有这些职权,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也就无从谈起。

(二)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权: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能够立即纠正的,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未按要求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有权责令当场予以纠正;对难以立即纠正的,如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按要求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等等,有权责令在一定期限内(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予以改正,生产经营单位提出复查申请或者整改、治理限期届满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自申请或者限期届满之日起10日内进行复查,填写复查意见书,;同时,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有权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事故隐患的处置权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有权并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于重大的、有现实危险的事故隐患,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有权并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责令停止使用有关设备、器材等。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对隐患排除情况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才能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相关设备、器材等。

这里的“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是在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后,依法采取的一种临时处置措施,而不是正式的行政处罚,因此,不需要经过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有关程序。

(四)对有关设施、设备、器材、场所的查封、扣押权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场所,有权采取查封、扣押措施。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未经允许,生产经营单位不得擅自启用。

二、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遵守的规定

(一)程序要求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实施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应按照《行政强制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遵守下列程序要求:

1、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4、通知当事人到场;

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7、制作现场笔录;

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二)、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3、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4、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5、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

(三)查封扣押其他规定

1、查封扣押期限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2、查封扣押物的保管

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3、查封扣押后处理

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

4、查封、扣押的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

(1)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2)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

(3)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4)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

(5)其他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三、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种类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四)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采掘设备;

(五)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

(六)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

(七)关闭;

(八)拘留;

(九)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将前款的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规定为现场处理措施的除外

四、 行政处罚程序

(一)简易程序: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检查发现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警告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其具体步骤是:一是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二是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序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三是当事人在处罚决定书上签名盖章并注明没有异议,如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四是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报所属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二)一般程序

1、立案

除依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应当予以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

2、调查 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由立案审批人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调查。 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记载时间、地点、询问和检查情况,并由被询问人、被检查单位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被询问人、被检查单位要求补正的,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或者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原因并签名。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调取原始凭证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当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的字样和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及其处所,并由出具证据的人员签名或者单位盖章。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3、审查:

案件调查终结后,负责承办案件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连同有关证据材料一并报本部门负责人对案件调查结果进行审查,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应当及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决定: (1)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4)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或者岗位证书、3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3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的,应当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书面告知当事人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5、听证程序

安全监管部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或者较大数额罚款(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规定的数额;没有规定数额的,其数额对个人罚款为1万元以上,对生产经营单位罚款为3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收到告知后3天内书面提出申请;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组织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填写听证会报告书,提出处理意见并附听证笔录报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审查。

当事人应当按期参加听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要求延期的,经组织听证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期1次;当事人未提出听证申请,或未按期参加听证,并且未事先说明理由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6、行政处罚决定书

对当事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决定。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或者住址;

(2)违法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印章。

7、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他的法定受送达人。

8、行政处罚的执行与备案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拍卖所得价款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2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停产停业整顿、撤销有关资格、岗位证书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对上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交办案件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决定行政处罚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报上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三).行政处罚的从重、从轻、减轻的规定 1. 从重处罚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1)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2)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

(3)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

(4)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的。 2. 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实施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

(3)配合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其他依法应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3. 合并处罚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触犯不同的法律规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4.一事不两罚规定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二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执法实务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单位)执行、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方面

1、违法情形:

(1)未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企业未与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企业各级管理员、作业人员逐一明确安全生产职责,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未将各项安全生产事项逐项明确到人。  (2)未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包括未建立完善负责人安全职责、管理员安全职责、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购销合同管理制度、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包括烟火药引火线购销领用登记)制度、危险工序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职工考勤登记制度、违章违规处罚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救援与演练制度、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制度、 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原材料(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废弃品处置制度、安全例会制度等 。

(3)未建立完善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未按照《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14类烟花爆竹产品的不同的生产工序,建立完善有关原材料粉碎、称料、药物混合、造粒、筛选、干燥、装药、筑药、压药、组装、禙皮、包装、装卸、搬运、设备检修、废弃品处置等安全操作规程。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经现场检查核实后,由企业提交并加盖企业公章 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目录清单; (3)证人证言。

3、处理及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按程序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

1、违法情形:

⑴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资格证或安全资格证过期;

⑵烟花爆竹危险工序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特种作业操作证过期;

⑶企业对新职工三级教育培训没有进行或培训不足72学时; ⑷企业未对全体从业人员组织三级教育培训或培训不足20学时; ⑸企业采取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之前未进行专门培训。

2、证据收集:

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⑵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资料或有效复印件;

⑶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证有效复印件; ⑷危险工序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复印件 ⑸证人证言。

3、处理及依据:

分别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第九条、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等规定,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第三十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第四十条等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方面

1、违法情形: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按照《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情形:

(1)未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 (2)未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未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挪用安全生产投入资金,未专款专用;未检查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使用情况;安全投入项目完成后,未及时组织验收。 (3)未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未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反映的安全生产问题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督促落实; (4)未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十七号)的规定,编制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未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每年没有组织进行一次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发生事故后,未按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未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一小时内将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应急救援等情况如实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

2、证据收集: 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企业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日志、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企业领导带班值班记录、隐患整改方案及整改效果评估记录、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资料。

(3)企业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前已专项列出) (4)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及备案证明、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资料、应急救援演练资料。

(5)有关事故管理记录资料。 (6)证人证言。 3处理及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有以上违法行为,导致发生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十三号)有关规定处罚。

(四)新、扩、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方面

1、 违法情形: (1)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2)新、扩、改建设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或安全设施设计未按规定通过审查批准而擅自进行建设;

(3)新、扩、改建设项目未按经依法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进行施工;

(4)新、扩、改建设项目未经安全设施验收合格而擅自投入生产使用。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建设项目施工建设程度证据资料;

(3)建设项目未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安全预评价的证据资料; (4)建设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或未按规定通过审查批准的证据资料;

(5)建设项目未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进行施工的证据资料; (6)建设项目未经验收合格和已经投入生产使用的证据资料; (7)有关证人证言。

3、处理与依据 分别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等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第三十七条规定,建设项目未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安全警示标志方面

1、违法情形:

生产经营单位未在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或易发生各类事故的场所、设施、设备上分别设置明显的安全禁止标志、安全警告标志、安全指令标志、安全提示标志。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未设置明显的有关安全警示标志的证据资料; (3)该场所、设施、设备存在较大的危险性的证据资料; (4)照片; (5)证人证言。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安全设备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生产经营单位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防尘、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对上述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未定期检测;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设施设备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报废等方面有关情况资料; (3)有关安全设施设备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报废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处理及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没有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2)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未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应该为配备从业人员配备何类劳动防护用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证据资料; (4)从业人员未佩戴使用或未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证据资料;

(5)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证据资料。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承包、出租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业务等出租、承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2)出租、承包符合规定,但没有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未对出租、承包单位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

2证据收集

(1)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业务等出租、承包的证据资料; (2)承包、承租单位、个人当前实际具备有关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情况的证据资料;

(3)对承包方、承租方、借入方、受让方应具备相关安全生产条件、资质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证据资料;

(4)没有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证据资料;

(5)对承包、承租单位没有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证据资料。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对非法承包、承租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万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至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逾期未改正的,单处或并处一万至五万元的罚款。

对没有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未对出租、承包单位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九)危险物品、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2)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未进行评估、监控,或未制定应急预案;

(3)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未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实际情况的证据资料,及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等证据资料;不接受监督检查的有关证据资料;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资料。

(3)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辨识证据资料;重大危险源台账及监控记录;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4)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现场情况证据资料; 未确定现场专门管理人员的证据资料; (5)有关证人证言。

3、处理与依据: 分别违反《安全生产法》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五条,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以下的罚款。

(十)安全出口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生产经营场所、员工宿舍未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 (2)封堵或闩锁安全出口;

(3)在安全出口及通道堆放物品或改作他用;

(4)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疏散通道有台阶、明沟等(应为斜坡、暗沟)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生产经营场所、员工宿舍安全出口设置情况及有关安全出口设置技术规范资料;

(3)安全疏散通道被封堵、闩锁、堆放物品、改作他用、有台阶、明沟等证据资料; (4)证人证言。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七条,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十一)隐患排查治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2)未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十六号)第十四条规定在每季末、每年末上报隐患治理统计分析表

(3)生产经营单位发现或监管部门检查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包括隐患情况及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依据),没有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4)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或未及时报告 (5)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6)整改不合格或未经安监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的证据资料; (3)生产经营单位每季末、每年末向安监部门提交的隐患治理统计分析表情况及安监部门接收情况的证据资料;

(4)生产经营单位发现或监管部门检查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证据资料,及没有按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的证据资料;

(5)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证据资料,及没有向安监部门报告或没有及时报告的证据资料;

(6)生产经营单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证据资料,及该事故隐患在治理前、治理中无法保证安全可能危及区域的证据资料,该可能危及区域擅自继续进行生产经营的证据资料;

(7)事故隐患整改不合格或整改后未报安监部门审查同意的证据资料,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证据资料; (8)证人证言等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有关安全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条款),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由安全监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的;

(2)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或者强令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的; (3)发现从业人员违章作业不加制止的;

(4)超过核定的生产能力、强度或者定员进行生产的;

(5)对被查封或者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擅自启封或者使用的; (6)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的;

(7)对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8)拒绝、阻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的;

(9)拒绝、阻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聘请的专家进行现场检查的; (10)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安全监管监察指令的。

2、证据收集

(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 (2)生产经营单位有关情况证据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第十条、第三十八条、第五十七条等规定,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十五号)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给予警告,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三)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1、违法情形

(1)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未报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的;

(3)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

2、证据收集

(1)现场检查企业未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证据资料;

(2)企业未将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的证据;企业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出具未收到备案的证明资料。 (3)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证据资料,包括企业实际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应急救援严重失误情况;导致造成严重后果情况;预案确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情况等。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规定,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十七号)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十四)生产安全事故

1、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2、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3、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2)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3)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4)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5)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6)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4、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2)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3)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5、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三节 烟花爆竹生产执法实务

一、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方面

(一)非法生产烟花爆竹

1、违法情形: (1)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烟花爆竹生产(包括烟花爆竹产品及用于烟花爆竹生产的烟火药、黑火药、引火线等,下同);

(2)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被吊销或注销后,继续进行烟花爆竹生产;

(3)冒用、伪造、变造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接受非法转让的许可证进行烟花爆竹生产。

(4)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许可生产区域以外其他区域进行烟花爆竹生产。

(5)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经责令限期补办延期手续后,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

2、证据收集

(1)在进行烟花爆竹生产的证据资料,包括生产的品种、物品数量(包括成品、半成品、原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地点及其四邻间距、作业人员、作业流程与作业工房安排及内部安全间距,负责人、投资人及管理人员等;

(2)该生产单位无合法有效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证据资料,包括该单位没有许可证、许可证被注销(吊销)的证据资料,许可证属于伪造(变造、冒用或非法转让)的证据资料,该生产区域不属于原许可范围的证据资料等; (3)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未延期换发新证的证据资料;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指令书(限期补办延期手续);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的证据;继续进行烟花爆竹生产的证据资料;

(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证人证言等。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等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由安监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延期换证继续生产

1、违法情形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未延期换发新证,继续从事烟花爆竹生产。

2、证据收集

(1)原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2)未延期换发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证据资料; (3)继续进行烟花爆竹生产的证据资料; (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证人证言等。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九条规定,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十条,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按无证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规定处罚。

(三)超许可证核定的产品种类生产烟花爆竹

1、违法情形

(1)超过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定的烟花爆竹产品类别进行生产;

《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2004)确定烟花爆竹产品分为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旋转升空类、吐珠类、线香类、烟雾类、造型玩具类、摩擦类、小礼花类、礼花弹类、架子烟花类、爆竹类、组合烟花类等14类 ,生产单位不得超过许可种类范围生产烟花爆竹;

(2)超过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定的烟花爆竹产品级别进行生产; 《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2004)确定烟花爆竹产品分为A、B、C、D等4级 ,生产单位同时不得超过许可产品级别生产烟花爆竹。

2、证据收集

(1)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2)烟花爆竹生产单位生产产品类别的证据资料; (3)烟花爆竹生产单位生产产品级别的证据资料; (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证人证言等。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四)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

1、违法情形

烟花爆竹生产单位非法转让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

2、证据收集 (1)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2)非法转让许可证的证据资料:接受方基本情况资料、转让合同、转让金给付情况、许可证变更登记审查情况等资料;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记录,证人证言等。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十三条等规定,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十一条,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烟花爆竹生产作业管理方面

(一)作业人员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从事烟花爆竹危险工序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2)、从事烟花爆竹危险工序作业人员未满18周岁,或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3)聋哑、肢体残疾、智障及其他患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孕妇从事有药工序作业;

(4)身体状况严重不佳,或思想情绪异常、饮酒后进行作业; (5)新职工或转岗人员未按要求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合格。

2、证据收集

(1)企业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料、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资料等; (2)有关作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体检证明、医疗检测等资料; (3)有关作业人员饮酒的证据资料。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工房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未按经审批的工房设计用途、定员、定计算药量、定机等使用工房;

(2)擅自改变生产作业流程作业; (3)未按设计的工房危险等级从事相应危险等级的工序作业,特别是在低危险等级工房从事高危险等级的作业;

(4)工房防雨、防潮、防小动物、通风、防火条件等已不符合要求; (5)擅自增设建筑物(构筑物);

(6)擅自在工房内加装电气设备,机械等。

2、证据收集

(1)经过审查批准的相关工房设计情况的证据资料;

(2)未按规定用途、危险等级、人员数量、限药量、限机(设备)量等使用工房的证据资料,包括实际生产作业情况、机械设备安装情况和有关标准规定等资料;

(3)未按国家有关规定的生产流程进行作业的证据资料,包括实际生产作业流程情况和相关标准规定流程等资料;

(4)擅自擅自增设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资料,包括建筑物(构筑物)概况、周边间距、使用情况、该区域原设计工房的资料等; (5)有关工房屋面、排水系统、通风、消防设施、防护设施等情况及有关标准规定等资料。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作业环境管理方面

1、违法情形

(1)生产储存区域未设有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入的设施; (2)危险性工房无防火隔离带,或防火隔离带未进行清理; (3)含药废水未经集中收集沉淀(过滤)直接排放;危险性废弃品未集中收集按规定销毁随意倾倒堆放;

(4)室温超过或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及出现雷电暴风雨天气、设备运转不正常时继续进行相应工序生产作业;

(5)安全疏散通道摆放药物、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

(6)工房、仓库未保持整洁干净,清扫方式(有药工房应湿法清扫)、清扫工具(禁用铁器工具清扫)、清扫方法(应先搬离危险品,并轻抬轻放,不得拖动拉动)等。

2、证据收集

(1)对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储存区域的设施、防火隔离带、废水危险性废弃品的收集倾倒、疏散通道、工房库房等检查情况资料; (2)雷电暴风雨等异常天气、超高温(低温)、设备异常等证据资料;

(3)有关烟花爆竹标准相应规定等证据资料。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四)生产作业行为管理方面 1 违法行为:

(1)烟花爆竹生产制作行为违反《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生产、制作装运过程中有拖拉、碰撞、抛摔、用力过猛等行为(应轻拿、轻放、轻操作);不在规定的地点晾晒、存放烟花爆竹成品、半成品、烟火药、黑火药、引火线等;携带打火机等火种进入生产储存区域;或在禁火区违规用火(吸烟、生火取暖、违规动火作业等);未按规定实行人机分离操作;不在规定场所燃放检验产品;不按规定方式处置危险性废弃物;装卸搬运行为违反规定等。

(2)消防、通风、电气(电气设备、电气线路、防雷、防静电、照明等)、防护屏障等防火防爆防尘安全设施不符合《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等要求;

(3)储存违反违反《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包括危险性物品储存地点、储存数量、储存品种、堆码方式等违反规定;在储存库房进行生产操作;超过2人以上同时进入1.1级库房内;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未按要求做储存安全检测检查等;

(4)穿着背心、短裤、硬底鞋、拖鞋、化纤衣服或打赤膊从事烟花爆竹特种作业;

2、证据收集

(1)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设施、储存场所、作业人员作业行为等检查资料;

(2)相关烟花爆竹安全标准的有关条款规定;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第四十四条等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原材料管理方面

(一)违法情形

1、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生产烟花爆竹;

2、违反《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规定,使用氯酸盐生产除烟雾类、摩擦类以外的烟花爆竹产品;

3、违反《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规定,使用砷化合物、汞化合物、没食子酸、苦味酸、磷(摩擦类除外)、镁粉(镁合金粉、改良镁粉除外)等生产烟花爆竹;

4、违反《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规定,使用铅化合物、六氯代苯生产喷花类、线香类、烟雾类、爆竹类、旋转类、吐珠类烟花爆竹产品;

4、违反国家有关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包括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购买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烟花爆竹化工原材料时未提交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经办人身份证的,或未在购买后5天内将有关购买的品种、数量、流向等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申报备案,或违法转让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烟花爆竹化工原材料等。

(二)证据收集

(1)企业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证据资料:取样资料、原材料检测报告;

(2)产品违规使用禁用原材料的证据资料:产品取样资料、产品检测报告;

(3)《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有关条款规定; (4)购买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烟花爆竹化工原材料未提交有关证明文件的证据,未按要求进行申报备案的证据、违法转让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证据等。

(三)处理与依据

1、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和《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2、购买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烟花爆竹化工原材料时未提交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经办人身份证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三十八条规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八十四条,由公安机关没收所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未在购买后5天内将有关购买的品种、数量、流向等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申报备案,或违法转让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烟花爆竹化工原材料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八十一条,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产品标志管理方面

(一)违法情形

1、未按《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的规定要求,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包括燃放说明在内的产品标志(内包装标志);

2、未按《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的规定要求,在烟花爆竹包装物上印制安全警示标志在内的产品外包装标志。

(二)证据收集

1、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的产品标志取样证据资料;

2、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的产品包装物的外包装标志取样证据资料。

(三)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和《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10631)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节 烟花爆竹经营安全执法实务

一、违反烟花爆竹经营许可管理方面

(一)非法经营烟花爆竹

1、违法情形:

(1)、未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包括批发、零售许可证)从事烟花爆竹批发或零售经营;

(2)未取得烟花爆竹有关安全许可证从事烟花爆竹仓储经营; (3)转让、买卖、出租、出借经营许可证的,或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

2、证据收集

(1)从事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仓储经营的证据资料: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的种类、数量,经营仓储的地点及四邻情况,经营起始时间、货物来源、负责人、投资人、从业人员等经营情况等; (2)没有相关经营许可证,或使用无效许可证的证据资料。

3、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号)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等有关规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经营物品及违法所得;

二、经营许可证变更管理方面

(一)违法情形

1、经营许可证到期未重新办理经营许可证继续进行烟花爆竹经营;

2、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变更经营场所或者仓储设施地址、仓储设施新(改、扩)建,未重新申请办理许可手续从事经营活动;

3、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单位名称、主要负责人、注册地址和经营许可范围等发生变更,没有在变更后1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二)证据收集

1、原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2、许可证到期的证据资料;经营场所、储存设施地址发生变更,或仓储设施新(改、扩)建的有关证据资料;企业未重新办理换证手续的证据资料

3、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单位名称、主要负责人、注册地址和经营许可范围等发生变更的证据资料;没有在变更后10日内办理许可证变更的证据资料。

(三)处理与依据 违反《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号)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等规定,依据《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号)第二十七条,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变更经营场所或者仓储设施地址、仓储设施新(改、扩)建、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满未重新申请办理许可手续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烟花爆竹经营单位未变更手续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限期办理变更手续;逾期仍未办理的,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三、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储存管理方面

(一)违法情形

1、烟花爆竹仓库超过限定药量和品种储存;

2零售网点存放的烟花爆竹品种和数量超过当地规定;

3、储存场所和零售场所不再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4、将不合格产品和收缴的非法产品与合格产品同库混存。

上一篇:安全和生命演讲稿下一篇:爱绿护绿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