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史研究热点

2022-08-16

第一篇:近年来历史研究热点

历史多媒体教学心得 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心得

近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媒体,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探索了历史教学的新路子。我的心得体会是:

一、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我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历史学科的电视、电影录像资料来源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这些电视录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文革”后出生的,生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那个**年代种种荒诞怪异的现象,对那场**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缺乏亲身的体验,难以理解,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这个难点不解决,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学目的就难以达到。根据教学需要,我组织选放了两组录像。一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文革社会动荡的情景:红卫兵扫“四旧”、造反派打砸抢、武斗四起、全国大乱。另一组录像则反映了文革造成的严重危害: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机关瘫痪、老干部被迫害至死。通过电视屏幕,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感知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文革”是一场**,给国家带来的是一场灾难,必须彻底否定。联系现在的实际,学生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信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播放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序幕的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边飘泊。一阵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破灭、消失了……接着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北洋水师在当时是亚洲第

一、世界第六大钢铁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却是摇摇欲覆的小纸船?那转瞬即逝的泡沫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纸船和铁甲战船之间、在沙滩上的泡沫和洋务派的强国梦之间展开了联想和想像,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洞悉北洋水师的灭顶之灾和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激发了进一步探究其因果的愿望。

三、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 如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时,播放经剪辑的《火烧圆明园》等电影片断。当镜头上出现大沽清军炮击英法舰队,迫使其狼狈逃窜时,同学们神情激动,兴奋地高喊“打得好!”当镜头上出现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烧杀、奸淫掳掠、破坏文物古迹的暴行和圆明园被焚烧后残垣断迹的特写时,同学们愤慨极了。当镜头上交替出现清朝统治者的卖国嘴脸与劳动人民的背井离乡的画面时,同学们都沉默了。这时,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影片中。课后有的学生说:“学习近平代史真让人感到愤慨……恨不得走进画面与将士们一起抗击敌人。”有的说:“从录像和课文的学习中,我更真切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苦难。”由于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其思想教育作用无疑优于教师传统的讲授法。

四、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花费时间多,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如: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内在根源时,我打出如下投影片: 三国同盟

规律

引起

争霸

互相争夺

导致

催化

三国协约 这幅图表把时间跨度较大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脉络分明,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具有包容性与统摄性的知识结构。我仅用5分钟时间讲解,余下时间让学生通过比较与综合,理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历史规律,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尔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学效果很好。 历史多媒体教学心得一文

第二篇:近年来“三农”问题研究

摘要: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理论界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问题有三个:“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研究现状表明,理论界在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

关键词:“三农”问题;根源;出路

“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益突出,理论界和决策层逐步认识到它的严重性。近年来围绕“三农”问题,理论界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钟甫宁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务农收入得到保障,农民才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动机,农产品的供应才能得到可靠保障。政府如果没有能力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那么,农业劳动力的份额就必须下降到大体上与GDP相应的水平,才能保证务农可以得到与从事其他行业大体相当的收入,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1]辛德树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失业问题。他指出:城乡差距过大,农民收入太低是“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安排是产生“三农”问题的根源,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打破这种观念,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就是解决非农就业问题,把农民的就业和城市居民的就业放到同等的高度,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中。[2]

田建文,任庆国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村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指出:农业地域系统的各子系统及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实际上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它还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矿产、水资源日益匮乏,人均占有减少,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联结在一起即农村地域系统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谭安华,吴仲斌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的本质是“效率”和“公平”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它的本质是有效供给不足。从分配的角度看,它的本质是公平问题即分配不合理。[4]

1 “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

1 对于“三农”产生问题成因,理论界和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1 二元结构说

马宝成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体制原因,这是学术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这一政治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国家在户籍身份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所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政策。半个多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在国家治理中始终处于一种不可动摇的地位,它严重地限制农民人身自由,阻碍农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造成城乡税负极端不公,成为农民负担久减不轻的体制根源。[5]

1.2 城乡统筹发展说

田顺成认为,没有很好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他指出:由于我们没有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农民耕地占有量快速减少;没有科学实施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没有科学实施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导致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严重滞后;没有科学安排资源要素合理流向,致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财富占有量减少;没有科学实施城乡收入分配制度,致使农民与居民收入比例不断拉大。[6]

1.3 基本国情说

温铁军指出,对“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制度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他认为,从根本上讲,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已减少到约1.2亩,无法实现规模经营。而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又将农民长期捆绑在有限的土地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延缓了城镇化过程。[7]吴敬琏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口过多,资源匮乏。农村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加。[8]

1.4 政府作用空间说

曹荣庆,索红认为,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作用的零度空间。在我国农民的经济活动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一直在发挥作用,而且也一直存在失灵的诸多领域,但是政府并没有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能。我国政府还把农民能够自发地利用的市场空间人为地缩小,由此形成了相对于农民来说的政府

2 作用的负向空间,这些都造成了对农民工的各种限制。

[9]1.5 认识偏差说

林光彬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思想观念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与运行方式。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下,一切按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待遇,农民一般处在社会等级制度的最低层,处于相对被歧视的地位;农村处于以城市为中心的边缘地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农业则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处于外围地位,往往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牺牲品。[10]李小群认为,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民待遇和公共权利的不平等。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实行了区别性的政策,在资源配置和使用上,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和社会公共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使农民与其他阶层处于不平等地位。这是形成“三 农”问题的根本原因。[11]

2 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

2.1 统筹城乡发展论

郭江平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这主要是由于向工业倾斜、向城市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得到及时调整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

2.2 城市化推动论

刘爱梅,秦学京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他指出,中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民数量,使多数农民不再为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能使人们聚集到二三产业,产生聚合效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3 市场化带动论

王珏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改革和创新农村的各项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指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要把城市工商业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方面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引导到农村,支持和拉动农村的发展,这种“就地发展”、“坐地引资”的模式可以和“农民进城”的模式互补推进。

2.4 结构调整论

马宝成认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主要表现在:

3 第一,建立平等的现代教育制度,真正给予农民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第二,建立公平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第三,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能够拥有大体平等的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权利。第四,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应该逐步打破传统的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取消农业税制,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第六,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使农民享有宪法所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应有的权利与发展机会。

3 解决三农问题的现有体制政策

3.1 立足于为农工减负,构建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

当前,影响农工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于农工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农工从事农业劳动获取的比较利益较低。农工获取较低收益的原因主要并不完全在于农工劳动的生产绩效低,而是由于大量的社会成本和负担,侵蚀了生产利润。这可从张为栋、谢江桦的研究兵团主要农作物的单产水平长期远高于自治区和全

[12]国水平上得到一定的解释。构建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基于兵团特色农业资源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构建公共财政,以制度化的方式来减轻农工承担的企业办社会的社会成本和负担;加强兵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往来,扩大经济交流半径,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中央和地方改善兵团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投入力度,降低兵团农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和交通、交换等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和交易效率,实现农工增收。

3.2 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农垦团场的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定农工发展预期。长期的军事化管理和计划经济的运行使农垦团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改革步伐缓慢和对市场经济的种种不适应,构成了兵团农垦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许多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于军事化的指挥和管理,不善于掌握新的管理理念和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进行宏观控制和生产管理,成为兵团农垦团场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的长期制约因素。鉴于农垦团场的经济负担,许多团场不主动为职工全面参保、投保,农工则因经济效益不好、投保费用太高放弃投保,严重影响 农工对农垦事业和谐发展的预期,行为短期化、盗卖农产品,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监督成本。因此,必须要加快农场体制改革步伐,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

4 文化留人。

参考文献

[1]刘月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迁移研究[J]西北人口,2007,(2):112 [2]兵团第二次全国农普办公室兵团统计局.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次全国农业 普查主要数据公报[J]新疆农垦经,2008,(3):11 [3]邹东涛,欧阳日辉.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8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 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41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 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614 [6]周国胜,余中文.于对兵团建立减负长效机制的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 2008,(4):43 [7]刘月兰,汪学华.954-2005年新疆兵团人口发展特点及制约因素分析 [J]西北人口,2008(1):98-102 [8]吴福环,郭泰山.疆通览[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326 [9]姚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素质刍议[J]西北人口,2002,(3):24 [10]李豫新,张建伦.动力要素与兵团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社科 纵横2007(7):36-38 [11]刘娅.团农场劳动力引进机制与配置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 2006 [12]张为栋,谢江桦.疆兵团农业双层经营绩效评价[J]中国农业会计, 2008(2):18-20

第三篇:近年来民生档案研究调查报告

[摘要]统计近年来民生档案研究的内容重点,并分别对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法规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利用体系建设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民生档案 法规体系 管理体系 利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G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049-01

一、民生档案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三项具体要求,以及通过对民生档案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可将民生档案的研究内容概括为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民生档案法规体系建设、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四个部分。

(一)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

目前档案学者对民生档案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甚至有些学者质疑民生档案概念的科学性。庄红、王光在《民生及民生档案的含义分析》一文中认为民生档案是个新术语,随着民生档案工作逐渐在国家机构得到重视,民生档案在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中成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在档案工作中,民生档案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工作,也是最能体现老百姓利益问题的历史记录。从广义上讲,民生档案涉及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上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下到村民委员会的土地承包合同,涉及到各党政部门和社会组织。[1]曲雅男认为民生档案是指档案馆(室)保存的具有解决民生问题的显在或潜在价值的档案。张明峰、陆晓惠、李萍认为民生档案指的是那些与公众生产、生活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主要涉及到公共服务档案、国企转制档案、民主政治档案、教育卫生档案以及社会保障档案。[2]

(二)民生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目前对民生档案法规体系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仅有少数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潘玉民、孙丽炜在《论民生档案法规建设》一文中分析了民生档案法规的含义和建设现状,并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完善民生档案法规。一方面,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方针,其次,及时总结分析民生档案工作的实际规律。对于无法可依的规章制度正式化、合法化,制定有效可靠地档案法规,使民生档案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修改不全面和不完善的档案法规。首先,在国家档案法律中要充分体现民生档案的理念。其次,各地方应紧密结合民生档案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向老百姓广泛征集意见和要求,及时修订和补充已经出台的档案法律法规,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3]

(三)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开展民生档案服务工作的前提是具备科学合理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目前档案学者对民生档案的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商兆鑫在《对做好新时期民生档案工作的思考》一文中,对民生档案工作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①健全民生档案管理体系。②加强民生档案监管力度。③规范民生档案业务建设。④加大民生档案开发力度。⑤提高档案工作队伍水平。刘明、王峰认为,建立规范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应从三方面入手:①政策监管,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法规和制度。②业务指导,加强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③延伸服务,拓展民生档案领域。任晓梅、许健认为,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从四项措施入手:①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②健全制度,规范民生档案的管理。③加强指导,提高民生档案工作水平。④加强协调,实现民生档案工作的良性互动。

(四)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民生档案利用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贯穿于民生档案工作的始末,关系着整个民生档案的成败,同样地,民生档案利用体系的建设处于持续发展当中,未来高效快捷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将全面开展开来。目前档案学者对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史荣芳在总结和推广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项措施以进一步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①立法规范化,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工作提供法律保障。②网络环境下,做好电子档案的保密和保真工作,使电子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开发。③要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导向,解决好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问题,使传统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二、总结

民生档案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主要有以几个方面:①研究人员分布不均。当前民生档案的研究主要是档案部门的工作者,而高校的理论研究者相对较少。②民生档案涉及内容广泛,目前对民生档案的研究基本贯穿了民生档案法规体系、管理体系、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这四大主题,但每个主题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生档案的管理体系建设、资源体系建设以及利用体系建设,而对民生档案的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今后必须加强对这些薄弱环节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庄红,王光.民生及民生档案的含义分析[J].黑龙江档案,2008(3):45.

[2]曲雅男.民生档案及其价值的实现[J].兰台内外,2010(1):20.

[3]张明峰,陆晓惠,李萍.民生档案的内涵和开展途径[J].兰台世界,2008(12):22.

[4]倪丽娟.民生档案及其管理辨析[J].档案学研究,2009(4):9-12.

责任编辑:武聪

第四篇: 90年来我党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一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党的十二大统一了入党誓词,并将其写入党章,体现了入党誓词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入党誓词变迁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入党誓词,核心是“永不叛党”,强调阶级斗争

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在章程中只是对党员入党资格、条件和手续进行了说明。当时,只要承认党的纲领,并有人介绍,经过审查,即可入党。入党形式虽然简单,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和成长的初期面临着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入党誓词为捍卫党组织、保卫红色政权应运而生。曾有记者采访1925年即入党的夏征农老人,问他在人生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老人毫不犹豫地说:“是当年的入党誓词!——‘永远跟党,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王树声则是在1926年2月13日入党的老党员,他入党时的誓词为:“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加强党和红军建设时,十分注意通过入党宣誓仪式来对新党员进行党性教育。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湖南省酃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主持了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他向新党员详细解释了入党誓词的意思,然后带着他们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一版本的誓词,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物证。1931年1月25日,江西永新北田村农民贺页朵秘密入党时,在一块红布中间写下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从党其(服从党纪),永不叛党。”贺页朵所写的入党誓词,与毛泽东领誓的入党誓词相比,内容大致相同,顺序略异。

这一版本的入党誓词还在一些老共产党员的回忆录中反复出现过,核心内容大致相同。如李志民回忆1927年他入党时所诵读的誓词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杨得志回忆1928年他入党时宣读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除以上版本的入党誓词外,福建长汀博物馆保留着这样一份入党誓词:

中华民国××年×月×日在××地以至诚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永久遵守下列誓词:

一、遵守党纲党章和纪律;

二、绝对忠实为党工作永不叛党;

三、保守党的秘密;

四、服从党的一切决议;

五、经常参加支部生活和活动;

六、按时缴纳党费。如有违上列各项,愿受党的严厉纪律制裁。

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最大特色是强调阶级斗争和对党忠诚。一方面,中共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此观点被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普遍吸收,成为重要特色之一;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数量从革命高潮时近六万人锐减到一万多人,党组织被打散,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内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在白色恐怖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党组织尤其重视党员的忠诚问题,“永不叛党”成为党员入党之初的基本承诺。而且,作为一条铁的纪律,“永不叛党”自从拟定之日起,被各个时期沿用,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之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

(二)抗日战争时期入党誓词,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

1939年1月25日,陈云撰写了《发展党员问题》的讲话提纲,其中“入党手续”部分写有“

四、誓词。青年预备党员。1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经常地积极工作(模范);3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4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5要做群众的模范;6保守党的秘密;7对党有信心;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人在《共产党人》1940年第4期上发表《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的工作通讯,提出:

新党员入党,应该给以仪式,入党的仪式,对于很多党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应该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遵守党的纪律;

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五、要作群众的模范;

六、保守党的秘密;

七、对党有信心;

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谨誓”。

对比以上两段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标准的入党誓词是时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起草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时只在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之后,它被各地党组织翻印,为新党员入党宣誓时所用。例如,中共冀中区党委印制的入党誓词,上方为马恩列斯毛的头像,左右各一面党旗,中间即是这一入党誓词;中共左右冀中区党委印制的入党志愿书第一栏内容即是这一入党誓词。

除这一标准的入党誓词之外,还存有其他版本的入党誓词。1940年6月入党的王书波,曾撰文回忆他在入党宣誓仪式上诵读的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到底,坚决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终身于党的事业。”1945年4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在《关于整顿农村党支部工作问题材料》中提出的誓词为:

从今天起,誓为党的工作奋斗,要做到:第一,热心工作;第二,积极生产;第三,主持公道;第四,努力学习(或第一,为革命斗争;第二,遵守纪律;第三,积极生产)。

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不再强调“阶级斗争”。究其原因,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斗争服从于抗日民族斗争,这也是当时我们党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其入党誓词的特色内容是“要作群众的模范”和“对党有信心”。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是因为抗战时期随着党的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威信的提高,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对于党员的要求越来越严。“群众常常根据我们党员的行动来测量我们的党,所以党员无论在何时何地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给非党群众一种好的影响,使他们更加敬重我党。”另外,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党在领导抗战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要求党员坚定革命信念,对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对党的前途充满信心。

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首次提出党员应“履行党员义务”。1980年,邓小平在主持修改党章工作时,认为党员合格不合格是个大事,“党章对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要有明确规定。要用党章规定的条件来衡量党员合不合格,履行党员义务的叫合格。”所以,能否“履行党员义务”中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对党员的要求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这也是我们党基于促进党组织健康发展,保证全党团结一致的考虑。

强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的革命人生观。在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这一目标从容就义,英勇牺牲。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代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应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必然实现,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之奋斗终身。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觉悟。也只有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中,“随时”表明在党和人民召唤时,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共产党员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生命。这比过去“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提法更加充实和严谨。

70%的阅读者都还查看了入党誓词以下文章

入党誓词内容有哪些?

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

第五篇:近年来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

【摘要】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开始出现, 90 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

出现了与80 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

来,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与特点、社会融合、市民化进程、社会保障等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合;市民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

从农村来到城市,农民工数量在迅速增长,他

们主要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并且与农村土地保

持着一定的经济联系,亦农亦工是其最主要的

特点。当今的农民工内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分

化,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

农民工,出现了与80 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

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

或“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

与特点、社会融合及市民化的进程、社会保障

等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以上几

个方面总结和梳理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及特点

农民工是指从农民中率先分化出来,与农

村土地保持着一定经济联系,从事非农业生产

和经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

非城镇居民身份的非农业化从业人员(卢海元,

2004)。当前农民工已不是一个高同质的群体,

有学者从代际的角度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纵向的

研究,王春光(2001) 认为,农村流动人口已

经出现代际间的变化,他们在流动的动机以及

其他许多社会特征上存在差异,从而提出了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刘传江、徐建

玲(2006) 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年轻的农

民工和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年长的农民工,

这两部分亚群体在文化、观念和行为上存在显

著差别,并提出了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

工的概念。许传新(2007) 对农民工进行分层

研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

“精英”,特指年龄在25 岁以下的农民工,是介

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

口。本研究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具体是指1980

年以后出生,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进入城市打工

的农民工,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在生活的社会

经济背景及其自身的文化程度、观念和行为上 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刘传江、程建林(2008) 根据2005 年农民 工课题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 工在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务农经验、未来归 属倾向、自我身份判断等方面均与第一代农民 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0.8 岁, 90%以上未婚,平均务农时间为2.1 年,平均受 教育年限为8.9 年;第一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 38.4 岁,近91%已婚,平均务农时间为11.4 年, 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 年。就在城市就业途径而 言,寻找工作、用工单位招工与职业介绍机构 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三个主要途径,分别占 36.4%、36.4%和19.8%,相比较第一代农民工 的老乡介绍、亲戚朋友介绍等传统的社会网络 来说,新生代较少运用初级关系网络。高颖

(2008) 根据2007 年在北京、广州等5 个城市 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第一代 打工族”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或回流农村,16~ 30 岁的“第二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 的主体,在务工选择方面占更多的主动,他们 平均工资较高,工作时间较短,同时流动性也 较强;16~30 岁的新一代农民工平均在3.72 年 的时间里辗转于2.52 个城市;获取高收入不再 是新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开拓眼界、自由平等和个人发展机会是他们更 为看重的因素。周正平(2007) 认为新生代农 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显著变化集中体现在,由 第一代农民工的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 第一代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 第一代农民工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二、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研究

(一)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意愿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长期以来

实施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决 定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独特性,人口城市化呈 现出不完全、非正规化的特征。王桂新、沈建 法(2008) 以上海为例,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认为目前 中国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 平,尤其是其社会关系、心理认同等非物质维 度的市民化都已达到接近60%的较高水平。即 使受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

的屏障,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仍 然取得了较大进展。刘传江、徐建玲(2007) 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城乡劳动力两阶段转 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现实课题。新生代 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 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 群体,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需市民化的群 体。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过程被分割成两个子过 程:第一阶段从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 到城 市农民工的过程已无障碍,第二阶段从城市农 民工到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职业和身份变化过程, 目前的进展依然步履维艰,需要我们用“农民 非农化理论+农民工市民化理论”的“两步转移 理论”取代传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或“农 民市民化”的“一步转移理论”。刘传江、程建 林(2008) 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大多数 打算通过多种途径尽量留在务工地,2005 年课 题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欲“通过打工, 争取留在城里生活”占42.4%,“不愿意回乡干 农活,想过城里人的日子”的占15.2%。新生代 农民工希望成为市民的原因主要在于城市收入 高、生活水平好、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以及为自 己的孩子以后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考虑。

(二)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农民工进城受到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城市对农 民工来说实际上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农 民工的城市融合状况,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 城市融合状况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许传新

(2007) 对农民工进行分层研究认为,新生代农 民工城市工作适应、人际适应等都处于中等水 平,而生活处于较低水平。他们虽然进了城, 但并没有在城市“生根”,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 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存在着一定的社 会隔离。有学者研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受到城 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 改变,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对农村社会的认 同在减弱;同时在城市社会中遭受到制度性的__ 社会排斥,他们的社会认同就会趋于“内卷式” 的建构,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 村社会,从而形成了“游民化”的社会认同, 处于尴尬境地(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民工 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形成了边缘化的感觉和 意识,这又进一步阻碍了他们重回主流社会

(简新华、黄锟,2007)。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 认同和社会认同,具有融入和游离并存的特点, 主观上的想融入和现实的残酷使他们处于尴尬 的局面(彭远春,2007)。李海超(2007) 对农 民工的年龄分层进行研究,认为青年农民工受 教育程度高,但是其工资收入却与中年农民工 的收入是一致的,主要是青、中年农民工打工 所在的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上的分布不存在差 别所致。刘传江,程建林(2008) 设计了农民 工市民化进程指标体系,利用2005 年课题组的 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行了实际测算, 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率为50.23%,而第一代 农民工市民化率仅为31.3%。第一代农民工的市 民化成为市民化初步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则处 于市民化的中间阶段,目前仍面临很多障碍, 因此市民化进程任重道远。孙秀娟(2007) 认 为中国农民工向上流动的空间长期处于压缩状 态,有社会结构,也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应 该从政府营造公平开放的流动环境,建立开放 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转变心态和观 念等入手,使农民工获得向上流动的空间。

上一篇:加强妇联工作的建议下一篇:经皮椎间孔镜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