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大会讲话稿

2022-08-14

第一篇:环境保护大会讲话稿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讲话稿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

大会讲话稿

w w 5 k J.Om 9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讲话稿

一、瞄准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关键点

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坚决打好污染物防治攻坚战。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把巫山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具体目标任务:到2020年,长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全县生态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达80%,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5%以上。到2035年,全面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四个关键点:一是明白战略导向。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二是清楚战略任务。坚持抓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任务。三是紧盯战略目标。坚决锁定“建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战略目标。四是抓好当务之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

二、聚焦重点任务,推动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具体工作兑现落实

(一)全力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兑现落实

一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国土空间方面:严守生态建设“三条红线”,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严格规划水源地和水系、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边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与规模。城镇空间方面: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坚持以县城为核心、重点乡镇为支撑、其他集镇协调发展,形成以“一城十镇多点”城镇化布局,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45%以上。生态空间方面:严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加快构建以长江流域及可视范围山脊为骨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生态功能区为载体,绿色城镇为节点,农田、林地、绿地等自然空间为基质的复合型、网络化多维生态空间体系。

二是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三期、库岸绿化等重点工程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到2020年,完成营造林8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615万立方米。坡上要全面退耕。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全面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在高山区种植生态防护林、中山区种植生态景观林和低山区种植生态经济林。岸上要全面增绿。对关闭矿山企业开展植被恢复,实施长江大宁河沿岸码头、厂矿及堆积土、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工程创面“天窗”及裸露地、滑坡体的绿化美化,建成长江、大宁河生态廊道红叶景观带50万亩,打造全国红叶景观示范园和全国最大的脆李基地,力争2020年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绿化要整体推进。大力开展城镇立体绿化行动,加快构建城镇周边、高速公路、省道为主体的绿廊系统。实施农村四旁树、农田林网、道路绿化工程,县内主支干道路林网带全覆 盖,城市绿化率达45%。

三是扎实开展生态治理。实施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到2020年,治理中小河流142公里、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石漠化200平方公里。加强库区消落区治理,高水平实施“两江四岸”消落区库岸综合治理,持续加强消落区保护、修复和整治,彻底解决乱推乱倒、乱搭乱建、乱耕乱种、乱挖乱填等现象。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完善自然保护区监管体系,严格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加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敏感区保护。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提高库区生物多样性水平以及管护能力。

(二)全力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兑现落实

全面落实河长制,做到履河长之责、行河长之实、管河长之用,实施“碧水”行动,扎实推进“三水共治”。一是水资源保护要加力。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三条红线”。加强供水工程建设,实施水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二是环保设施要加密。严格治理城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市黑臭水体,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2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全覆盖。三是综合治污要加速。强化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清除在江河湖库以及三峡库区消落带内从事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强化生活污染治理,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强化工业和医疗污水治理,减少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对流域500平方公里以上的重点河流加快整治,确保长江干流水质保持或优于上游来水水质。持续开展非法采砂和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清除岸边违法构筑物,规范航道作业。

(三)全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兑现落实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一要控制交通污染。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持续开展货运、客运、柴油车专项治理,杜绝黑烟车上路。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Ⅵ标准车用汽(柴)油。二要控制工业污染。实施“散乱污”企业提升改造、污染整治,到2020年全县所有企业废气治理和排放全部达标。三要控制扬尘污染。建立施工单位扬尘控制“黑名单”,严格落实“定车辆、定线路、定渣场”,加大违规车辆、违规企业退出市场力度。创建和巩固一批扬尘示范工地、示范街区、示范道路。四要控制生活污染。完成餐饮业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油烟深度治理。严格管控垃圾、秸秆等焚烧燃放,严禁城区焚烧产生烟尘和恶臭物质,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和限放区范围。五要控制噪声污染。实施“宁静”行动,重点防治营业性文化娱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和机动车、船舶等交通噪声。

(四)全力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兑现落实

一要摸清底数。掌握污染地板分布及其风险情况,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二要防治污染。开展化肥减量使用和农药零增长行动,严禁农药、化肥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3%。开展尾矿库和渣场污染整治,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安全处置利用率达100%。三要严控违法建筑。按照市场规律,科学有序合理供应土地。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禁新增违法建筑,妥善化解存量违法建筑。四要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健全“四重”网格化监测体系,严格落实地灾防治“四重”网格人员责任,深入开展汛期排查,加快地灾隐患点工程治理,对地灾点周围影响居住的群众加快避险搬迁。

(五)全力推动生态产业建设工作兑现落实

一要深化“供给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快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要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生态保护“三线一单”政策,严禁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必须生态把关、环保优先,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引导和倒逼作用,加大对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抑制力度。要做好加减法。“加法”就是要着力培育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升级核心景区旅游功能,推进“一心四片三圈”乡村旅游建设,精心打造四季旅游品牌。培育发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展生态工业,科学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减法”就是要加快落后产能淘汰,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化解和低效产能退出,全力促进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经济体系。要抓好招商引资,加快向生态招商转变,统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以一二三产联动招商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强劲的“生态引力”吸引生态项目不断向巫山集聚。

二要推动“乡村振兴”。要持续培育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1+3+2”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指导扶持力度,创新农业产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水平。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效益,增加群众收入。着力打造一批“巫山+”农业产业品牌,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创建“三品一标”100个,建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年销售额达40亿元。要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进“三权”分置,加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充分盘活“人”“地”“钱”等要素,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0年实现307个行政村均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真正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三要加快“智能化”。要实现产业发展智能化,加快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引进培育智能产业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充分挖掘大数据智能化商用、政用和民用价值,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加快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要实现管理智能化,加快构建城市智能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交通、智慧政务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巫山”公共信息体系及公共信息云平台建设,实现对城乡预测、运行、评价、优化等全过程数字化模拟。要实现旅游服务智能化,加快推进旅游信息数据中心、数据交换系统和二维电子地图、信息发布系统等智慧旅游基础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以电子信息屏、数字电视、旅游网站、旅游热线、咨询服务网点和游客流量监控分析平台等配套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A级景区接入市级“旅游云”。

(六)全力推动生态文化工作兑现落实

一要保护好文化,要保护和传承好巫文化、神女文化、红叶文化、三峡文化,牢牢守住巫山人文精髓。二要利用好文化,打造三峡红叶观光基地、梨子坪、五里坡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龙骨坡—错开峡大溪古人类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基地。加快巫山“神女岛”旅游演艺、南陵古道、三峡175文创园、大溪艺术小镇等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高唐观遗址公园文物本体保护工程、高唐旅游建设项目,着力推动非遗项目、民间故事、地方民俗、历史文化转化成文化产品,培育文化消费。要加快建设艺术电影博物馆,培育艺术电影产业。三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培育好文明新风尚,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全面开展生态文明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等“八进”活动。深入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园区创建活动,到2020年60%的乡镇创建县级生态文明乡镇,10%的乡镇创建市级生态文明乡镇,巫山县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七)全力推动城乡建设工作兑现落实

一要聚焦城市品质提升。科学做好未来城市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要加快功能完善。依托“两江四岸”,加快城市对外连接道建设,升级改造城区夜景灯饰工程,全面推进城区排水排污管网改造,高水平打造滨江健康运动走廊,新增城市公共绿地,把公园做美、步道做绿、路面做净、夜景做亮。到2020旅游城市综合体基本成型。要加强城市管理。健全完善治标与治本、整治与疏导并举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市亮化、美化,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质量。提高市民素质,形成“人人爱城市,人人管城市”的良好氛围。要打造城市特色。高唐组团宜居、江东组团宜商、早阳组团宜业、南陵片区宜游。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旅游街区、特色美食街、商贸综合体,加快建设三峡竹枝•南陵古道,逐步建成美丽山水•滨江之城。

二要聚焦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要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农村污水逐步纳入城镇处理系统,到2020年基本实现千人以上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要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持续推进“户集、村收、乡(镇)运、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区域处理”模式,建立完善“五有”收运处置体系,到2020年9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要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持续实施农村“三改”,到2020年实现农厕改造1.55万户,建成100座无害化公厕。

三要聚焦美丽田园打造。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改造农村危房,逐步提升现有住房功能、风貌。加快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到2020年实现国省道油化率100%,行政村通客车100%,通组通达100%、通组通畅95%。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硐桥水库等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实施城乡居民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未来三年新建2个文化服务示范镇,提档升级22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0个村社区健身点。要打造特色小镇,加快乡镇场镇规范化建设,加强场镇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发展多类型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森林小镇、原乡小镇、文化古镇、边贸集镇。要建设特色村庄,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到2020年建成市级以上特色旅游村10个、美丽宜居村庄10个,创建绿色村庄68个,打造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

三、强化组织保障,全面夯实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础工作

一是健全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1+3”政策文件,大家要围绕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认真抓好落实。二是健全生态环保考核评估机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10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乡镇、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三是健全生态环保资金保障机制。要努力争资,各部门要积极对接上级各项政策红利,向上争取专项资金;要努力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开展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入,保障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要努力投资,县财政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四是健全生态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严格执行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从严处理,实行终身追责,切实守住环保底线。

w w 5 k J.Om 9

11

第二篇:环境整治动动员大会讲话稿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目的就是动员全市各方力量,迅速行动起来,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加快建设美丽庆阳,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永续支撑。 这里,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创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为引领,深刻认识加强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环境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庆阳未来发展。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坚持上下齐抓,城乡联动,着力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居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有了较大提升。实践证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德政工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在看到变化、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甘肃东部门户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战略目标相比,与美丽城乡建设相比,与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殷切期盼相比,与全面小康社会和“三个生态”创建的要求相比,目前全市城乡环境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总量急剧增加,环境综合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维修改造困难重重,新生违法建设屡禁不绝;市民文明素质不高,城市管理水平偏低,交通拥堵、卫生脏乱差、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顽症。二是随着能源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给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企业“三废”处理不够规范,给水源、土地、大气造成一定污染,群众反映强烈;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简单粗放,到处可见垃圾路、垃圾河,甚至垃圾堆,造成新的污染。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偏弱,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化肥、地膜、农药过度使用,生活垃圾随地倾倒,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粪便靠雨刷、塑料靠风刮”的自然消化状态。四是舆论宣传引导还不够到位,全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建设的意识和氛围还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对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持续性认识不够,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不在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上想办法,而在乱收滥罚搞突击上动心思,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激发了新的矛盾。所有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对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有效和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管理措施流于形式,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深刻认识到抓环境建设就是讲政治,丝毫马虎不得。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标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省委、省政府明确把我市确定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市委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响亮提出,要加快创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基础支撑。全市上下一定要从讲政治、顾大局、谋长远的角度,切实把环境建设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筑牢长久发展新基石、保障民生幸福新导向的战略举措,精心组织,长远规划,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为平台,综合推进城乡环境建设,努力让我们这片高天厚土青山常在、绿水长存。

二要深刻认识到抓环境建设就是促发展,丝毫懈怠不得。从当前发展趋势看,区域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包括生态环境、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在内的综合竞争。市委提出创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行动,就是要通过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不懈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契合、相得益彰的绿色崛起之路。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全新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去谋划实施,通过持续不懈地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农村更加富裕美丽,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三要深刻认识到抓环境建设就是惠民生,丝毫麻痹不得。一个地方发展好不好,不能只看gdp指标,更要看人民幸福指数。我们发展经济,让群众过上富足生活,无疑是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前提;建设生态文明,让群众共享优质环境,则是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加强环境建设,就是顺应群众新期待,回应社会新关注,坚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多还旧账,确保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对环境建设不用心就是对人民群众不关心、对环境建设不上心就是对肩负责任不尽心”的思想,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环境建设上,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环境建设攻坚战,又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持之以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塑造高天厚土大美庆阳的崭新形象 庆阳这片高天厚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大福祉,也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岐黄中医药文化,肇启了源远流长的周祖农耕文明,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庆阳人,我们应该为自己能够生长生存在这块土地上而感到幸福和自豪,我们也应该竭尽自己的全力,呵护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建设这片土地。推进城乡环境建设,就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回馈养育我们的这片高天厚土。要把城乡环境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化、常态化工程,既要集中治理,又要加强保护;既要突出治表,又要注重治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按照《方案》要求,紧扣整治重点,坚持多措并举,持续聚焦发力。 一要聚焦环境顽疾抓“治”。当前,城区乱泼乱倒、乱停乱放、乱摆乱占、乱涂乱画、乱行乱穿、乱运乱撒等“六乱”和农村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杂物乱放、畜禽乱跑、棚圈乱搭、广告乱贴、摊点乱设、房屋乱建等“十乱”问题十分突出,既妨碍群众生产生活,又有害群众身心健康,更有损庆阳对外形象。全市上下要紧急动员起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突出重点区域,坚持城乡同步,点面结合,打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和突破战。针对垃圾乱倒、污水乱泼问题,要建设收集设施和收运设备,定时定点收集处理。针对乱摆摊点、占道经营问题,要立足于既方便群众又促进就业,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商品批发市场,划行归市,引摊入市,加强管理和服务。针对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要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有序开放机关单位院落,让市民有地方停放,才能解决乱停乱放问题。要彻底清理建筑墙壁、街道地面、背街小巷、橱窗电杆等各类非法小广告和乱贴乱画的“牛皮癣”顽症,在市民集中居住区、机关单位办公区设置广告栏、广告橱窗,引导广告信息定点发布。要开展标准化工地、文明工地创建活动,采取限时施工、加盖密封等措施,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要对建筑物立面装饰、户外广告、门店招牌、道路标识等城市导示系统进行统一规范,解决不洋不土、不新不古、不伦不类等灯光污染、视觉污染、语言文字乱用的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一池四改”和“三清”工作,全面整顿村庄“十乱”现象。要集中开展国省道、通乡通村油路沿线综合整治,通过清除垃圾、疏浚水沟、植树播绿,真正把境内骨干路网打造成文明样板路和生态文明线。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县区要彻底摒弃现行的露天堆放、简单化填埋、开放式焚烧等不科学、不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按照“三化四分”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加快招商实施垃圾发电项目和餐厨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逐步实现“垃圾全分类,资源全回收,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 二要坚持环保优先抓“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最艰巨的任务是提升形象和品位,形成特色风貌。长期以来,由于对城乡建设规划重视不够、编制水平不高、执行刚性不严、农村规划覆盖面低,导致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尽合理、公共基础设施不尽完善,特别是村庄民居乱占乱建、拉口子、开“天窗”的问题比较严重。为此,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把城乡建设规划作为一场革命,以规划的提升指导建设水平的提高,引导环境管理的规范。城市规划建设,一要注重塑造风貌,提升整体形象。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明确城市定位,延续历史文化,凸显地域特色,建设宜居生态现代化城市。二要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水平。风格是建筑的灵魂,单体建筑不在体量大小,关键要有风格,对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标志性建筑,要加强规划设计的引导和指导,既要个性凸显,又要整体协调,努力达到一楼一品、一街一景,坚决杜绝千城一面。三要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装饰立体美感。我们建设城市,不是打造钢筋水泥森林,而是塑造时尚优美生存空间,市区的建筑色调要与我们庆阳的自然生态相协调,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不能一味追求色彩斑斓,但也不能灰蒙蒙一片。四要注重历史传承,积淀城市文化品位。城市是有历史生命的,一个没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是浅薄的,有悠久历史却没有丰富历史遗存的城市是令人遗憾的。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有保护价值的古树、有文化价值的街区等,要精心保护,不要轻易拆除,延续城市的历史血脉,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村镇建设规划,一要提高村庄布局水平,解决“夹皮沟”问题。村庄布局必须离开公路一定距离,新建公路两侧严禁夹道建房。二要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军营式”模式。山川地区村落规划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一味追求横成排、竖成行,既缺乏美感,群众也不适用。三要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建设特色化村庄。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安全、实用、舒适为原则,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改善居住条件,享受现代生活。 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要学习借鉴宁波等发达地区城乡聚居区、产业集中区排污防污的成功经验,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的发展路子。 三要强化服务功能抓“管”。城乡环境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厘清管理边界,避免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公安、交警、规划、国土、市政、园林等有关部门与城管综合执法机构的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的强大合力。要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村组和街道、社区的作用,以网格的方式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三包六进”措施,依法严管,强行入轨,做到环境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乡联动、无缝对接。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执法,敢于动真碰硬,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绝不姑息,从严处理,形成强大震慑。 四要提升文明素质抓“促”。建设美丽庆阳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城乡群众文明习惯的养成。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要把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宣传教育,真正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深的扎根在人民群众心中。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巩固深化、拓展延伸上下功夫。要大力倡导讲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要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参与环境整治行动,为美丽庆阳建设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三、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保障,凝聚形成永续发展绿色崛起的强大合力和持久动力 环境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我们每个人既是生态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又是监督者、受益者,必须上下一心、多方联动,努力构建“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是整治要见效。机关、学校、部队、乡村干部群众齐动员、全参与,按各自区域各自行动,集中整改消灭垃圾路、垃圾河、垃圾堆和白色污染。要通过全民动员,集中整治,使城乡环境短时间内有大的改观,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施政要作为。环境建设不仅涉及上级与下级、即期与长期、当代与后代的关系,更涉及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各级政府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挑大梁,唱主角,切实提升政府保障能力。特别是对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必须由各级财政统一“买单”,对需要政府牵头解决的环境问题,必须千方百计予以解决,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机制要创新。面对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必须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手段,着力转变城市管理思路,将工作理念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管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管模式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水平。要大胆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该管的必须管好,该放的逐步放开,对于环境卫生保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小区物业管理等,要科学设置准入门槛,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承担管养护工作,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开,形成统一管理、市场服务、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要坚持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市民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形成“城市乡村是我家、幸福美丽靠大家”的社会氛围。面向社会建立市容环境监督员,与城管执法队员、公安干警“三位一体”的市容监督管理队伍。要全面推进扁平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努力形成运转高效的运行体系,促使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相同步,建设水平与管理水平相适应。

四是引导要到位。群众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抓好环境建设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证。要强化宣传发动,凝聚民心、汇集民智、聚合民力,开展环境治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进景区、进家庭“七进”活动,确保环境治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面覆盖。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特别是庆阳贴吧、移动媒介等,广泛宣传环境建设以及集中整治的社会氛围和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生动实践。同时,大力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激发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宣传文化部门要采取制作宣传长廊、编印教育读本、播放公益广告、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破陋习、承美德、树新风、扬正气。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努力形成全民重视、全民动员、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使处处都有文明事、人人争做文明人在庆阳蔚然成风。

五是考核要严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城乡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环境建设成绩突出的县区、部门、驻地部队、学校、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环境建设成效不明显的,要及时约谈主要负责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同志们,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应尽义务。

第三篇: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建设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环保工作十分重视。国务院最近专门颁发关于加强环保的《决定》,全面加大环保的宏观调控力度。江苏省把环保优先作为发展方针,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精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刚才,刘市长总结了“十五”以来全市环保工作情况,并对“十一五”期间全市环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从连云港发展定位上提升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加强环保工作,是连云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环境保护是跨越式发展路径提出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们基于对连云港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发展条件的辩证分析和发展机遇的整体把握,提出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的主基调。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连云港拥有其他地区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资源优势,我们不能选择一条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承载能力的老路,更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而是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产业高端化的跨越式发展新路。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环保优先的发展方针,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行动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

(二)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全面奔小康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市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奋斗目标,这是连云港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定位。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是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如果人居环境恶化了,老百姓就不会认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站在为民谋利的高度,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需求,努力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的应有之义。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是我们连云港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连云港有森林、海洋、湿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控制空气污染最好的城市之一,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非常好,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一个大尺度的、生态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面向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只有按照生态城市的标准去设计和建设,把循环经济的各种理念体现到城市规划中,我们建设的城市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注意力经济的亮点。

二、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好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保工作,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市域环境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重点突破。一要加强以饮用水源安全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自古以来,人类都是逐水而居,傍水而聚,城市因水而起,水因城致盛,水资源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水环境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命运。目前,连云港的水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主要表现在饮用水源安全和海洋污染的问题上。为缓解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一方面要加快规划建设通榆运河,开辟第二饮用水源,另一方面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全面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源。近年来频频发生在我市海域的海洋赤潮,特别是今年的特大规模赤潮的再次出现,已经向我们释放出来了海洋污染的强烈信号,要加快组织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加大保护、监管海域环境的力度,切实保持住连云港海域的那一片蔚蓝。二要加强以污染集中控制为重点的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区是工业企业密集区,也是最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的区域,要切实加强开发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开发区和化工园区必须达标排放,化工园区要建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未建成的不得引进或开工建设其他项目,未

来五年内各级开发区污水排放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防新污染源产生,所有开发建设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后建设,验收合格后方可引进。对不符合环保规划要求的项目,要坚决予以调整和否决。三是要加强以“三废”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连云港城市环境总体上比较好,主要就是体现在对“三废”控制上。但我们要看到,随着今后几年大量项目的上马、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我们的城市环境控制将会面临着真正的考验,对此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要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综合治理城市内河,市区及县城主要河道到2010年基本消除黑臭,初步恢复生态和景观功能。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淘汰城市非集中区燃煤锅炉,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强化对建筑、拆迁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现场的渣土管理和扬尘污染防治。采取严格措施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推进固体废气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加强以“六清六建”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我市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着力改观农村环境脏、村貌乱、设施差、布局散的现象,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大力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大力推广以沼气为主要内容的“一池三改”,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重视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已成为一大公害,要采取有效办法,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着手消除这一公害。

三、要依靠创新加快建立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从长远来讲,保护环境、优化生态,必须以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要按照环保工作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围绕环保调控、环保执法、环保监管几个环节,形成健全完善的环保制度体系。在环保调控制度方面,要提高准入门槛,健全环保标准,提高排污收费,奖励污染治理,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从制度上约束环境污染和激励环境治理。在环境执法制度方面,要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环境法规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严重干预正常环境执法的有关人员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在环保监管制度方面,要明确各级政府的环境监管职责,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推动全社会的参与监管,建立对环境突发事件和环境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制度。要以坚决的态度落实既定的各项环保制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形成推进环境工作的有效机制:一是环保责任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切实将环境保护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地区发展各类评先创优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二是环境资源配置机制。牢固树立“环境是资源”的意识,加快建立环境资源的限额分配和有偿转让机制,通过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实现“谁使用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使有限的环境资源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环保法制保障机制。出台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环境保护政策,逐步解决管理体制不顺、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增强执法的有效性。四是多元环保投入机制。深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并全面推行污水、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建设。五是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环保听证、公示等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环保监督。

四、要把推进大规模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连云港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这是上天对我们的特殊眷顾,也是祖宗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暴殄天物、杀鸡取卵,牺牲环境求得一时一地的发展的做法,应该为我们所唾弃。悉心善待好、呵护好这份遗产,进一步建设好、美化好我们的家园,使连云港的环境家产更加殷实,是我们连云港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定要大规模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为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白云、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一要搞好城乡生态规划。根据发展定位、资源和环境容量,进一步搞好规划,明确功能区的产业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严格划分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围绕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的定位,留下从河到山,从山到海的生态廊道,按照生态城市的标准去设计和建设,把生态的理念充分体现到城市化进程中去。要把生态的理念渗透到市域全覆盖规划内,实现市域范围内没有一片不被打造过的山河,没有一寸不被规划过的土地。二要加大绿色连云港建设力度。加快植树造林,提高全市绿量,是改善环境最积极、直接、有效的途径。要按照建设绿色连云港、生态连云港的要求,加快实施绿化行动。今年春冬两季,我们狠抓绿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只要我们持续几年做下去,相信全市总体绿量一定会做上去,整体生态环境会有较大改观。城市绿化既要考虑观赏性,也要考虑能够有效吸收污染、净化环境,做到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相统一;农村绿化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在提高绿化量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三要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继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四城同创”和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活动,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创模”工作力度,层层落实责任,有效落实措施,工作到边到位,巩固扩大“创模”工作成果,力争早日拿下这些金字招牌。

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全社会,涉及每个人,政府有责任,企业有责任,每个公民有义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各级人大及常委会要加强对环境工作的监督检查。各级政协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将环保理念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自觉参加环保活动。要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弘扬环境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不断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连云港、建设美好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市委决定,利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着力解决当前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为加快科学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动员大会,其目的在于动员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形势,正

视问题,全党动员,全民参与,迅速掀起活动热潮,努力为加快礼县科学发展营造文明、和谐、包容、开放的良好环境和对外形象。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深入开展,昨天,我们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集中大家的智慧,对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讨论和修改完善。刚才,张部长宣读了《礼县“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实施方案》,请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落实。下面,我受田书记的委托,就如何搞好这次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已经演化为发展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社会发展的进程。礼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我发展能力弱,基础设施条件差,发展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是推进礼县经济社会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52万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

(一)良好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源。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经济,在诸多要素中,什么要素都可以引进,唯独发展环境要靠自己创造。良好的环境是聚集生产要素的磁石,哪里的环境好,哪里就能吸纳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人才、更好的技术,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资金、人才、技术集聚的“洼地”。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之所以快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灵活的机制和优越的环境。实践证明,谁能抢先优化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源,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礼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发展上的差距,但实质是环境上的差距,优化发展环境对于礼县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二)良好的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生命线。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就能赢得发展商机,赢得发展空间,赢得发展要素,而环境的优劣是对外开放至关重要的因素,“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告诉我们,资源、资金、资本等发展要素总是加速向经济环境好的方向流动,企业与企业家总是选择综合环境优越的地方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是扩大投资、吸引人才、聚集生产要素、培育市场主体和营造亲商、安商、便商、富商良好氛围的必由之路。礼县地处区位劣势,自然条件差、发展层次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能力弱,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加快礼县科学发展,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吸引外资,必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作为基础性工作,全力以赴抓紧抓好。

(三)良好的环境是项目建设的安全网。项目凝聚发展要素,是拉动投资和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科学发展最需要突出抓好的就是加大项目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去年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扶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盯市场变化、产业发展和国家投资导向,千方百计争取落实了一大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投资项目,特别是礼武公路、十天高速及引线等一批拉动县域经济全局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实施。能不能把这些利民生、管长远的大事办实办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各种利益关系,既要关顾眼前,又要注重长远,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努力把国家的投资变成加快地方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四)良好的环境是一流形象的展示台。环境就是形象,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地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建设的集中体现。发展环境不优,不仅有损发展大局,也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是整肃党政机关的违规违纪现象、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提高党与政府公信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城市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开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整顿窗口机关作风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口,提升了发展环境,展示了礼县加快发展的良好形象。但由于受地域环境影响,特别是由于长期的封闭落后和贫困,在一些地方、某些领域、少数群众中存在眼界不远、胸怀不宽、包容性不强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礼县的对外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不仅可以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具体问题,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

神支撑、增添持久动力,也可以集中展示礼县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成果。

二、正视差距问题,切实增强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礼县形象”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以“五项整顿”为载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道路交通等基础

设施建设,发展的硬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先后废止了一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规范性文件,精简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大力整顿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有效地遏制“三乱”行为;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强化“一条龙”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发展的软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解决了许多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干部群众“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乎礼县形象”的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常抓、反复抓,长抓不懈。特别是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问题即使当时解决了,也很容易出现反复。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发达地区能做,而我们做不成做不好?为什么有些实践证明完全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到我们这里就难以推行?为什么县委、县政府三令五申要求禁止的,有的单位和个人仍然我行我素?为什么有些问题会议部署、领导批示多次,就是难以落实?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发展环境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和发达地区相比,与基层群众、客商和企业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环境还不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发展的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服务环境与发展大局还不相协调。尽管我们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但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的单位虽进入中心,但由于对窗口人员的授权不到位,导致窗口成了“收发室”,“只挂号、不看病”,企业和群众办理手续依然要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一些部门执法不规范,存在以收代管,交叉执法、重复执法与以罚代管等违法违规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和客商的利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等突出问题在个别部门依然存在。少数干部为一己私利,不顾全大局,人为设障、弄权勒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给全县发展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二是生产与建设环境不够宽松。一些部门和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国家的政策和地方的规定置之不理,想方设法从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牟取利好。特别是在项目征地拆迁中,有些群众漫天要价、阻碍施工,有些群众把敲国家项目的竹杠视为致富门路,为蝇头小利而损害全局发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歪风邪气屡刹不止,造成一些项目迟迟不能动工,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全县发展的大局。三是干部思想作风不够扎实。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是集中精力、想方设法抓发展自己“造血”,而是冥思苦想一心指望国家批项目、投资金,等待国家扶贫济困和社会帮扶等别人“输血”;一些干部在重点工作上畏首畏尾、墨守成规、力求稳定、怕担风险,缺乏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工作中提不起胆子,迈不开步子,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推进工作。四是部门工作责任性不强。有的部门对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决策和部署,愿意的就执行,不愿意的就不执行,遇到问题不积极沟通、主动配合,反而互相推诿扯皮,畏难事、怕烂事,致使有些重要工作因缺乏督办,落实过程无人跟踪,落实结果无人反馈,落实受阻无人协调,落实不了无人报告,落实不力无人问责,最终不了了之。个别部门干部素质低下,对县上出台的各项制度和纪律,置若罔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部门和干部缺乏诚信意识,在招商引资中对客商作出不切实际地承诺,又因条件不具备、政策不符合难以兑现,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个别部门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纪律松弛,管理混乱,少数领导干部自己推天混日,得过且过,对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不想管、不敢管,致使一些部门歪风邪气盛行。有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在网上打游戏、聊天、炒股票,有的甚至占着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拿着国家的工资,干着自己的生意,社会评价不好,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五是地方基层组织依然薄弱。部分乡村、社区和学校、医院等基层服务单位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矛盾纠纷不断。有的乡村干部处事不公,优亲厚友,在矛盾面前,不想办法积极化解,漠然视之,上推下卸,使小矛盾演变成了大麻烦,小问题积累成了大问题。少数群众维权意识强烈,但法制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甚至无理缠访、闹访,极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上述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部门、极少数干部和群众身上,但是却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的热情,严重破坏了礼县发展环境和对外形象,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与社会和谐稳定。环境问题始终是影响全县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障碍,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切实增强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来抓,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突出重点难点,努力营造加快礼县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对外形象

“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优化发展环境必须从彻底解决制约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入手,立足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体系。

(一)营造重商兴企的舆论环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战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全县在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业发展上取得的成效,宣传全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宣传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管理与服务等关系,破除畏难情绪,在状态上胜人一着;破除陈旧方式,在水平上高人一筹;破除缓慢节奏,在速度上快人一拍;破除小成即满思想,在定位上超人一步,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环境大优化,营造重商兴企和投资兴业的良好环境。

(二)营造成本低廉的服务环境。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凡政策以外的收费项目要一律取消,重点解决重复收费、交叉收费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超标准收费、搭车收费等乱收费行为。要严格执行持证收费和收费罚没公示制度,重点解决无证收费、不使用统一收费票据、无行政执法证件和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严禁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要着重规范党政机关培训收费,解决社会中介机构以赞助、集资、宣传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乱收费或乱摊派问题,着重解决借年审、年检、达标、评比等名义收取和索要不合理费用,努力营造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

(三)营造公正文明的法制环境。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评议考核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保证行政机关廉洁高效执法。要规范执法主体,逐步实施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着力解决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要严格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依法公正处理各类案件,保护各种经济成分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司法监督,坚决克服司法领域的以权谋私等问题。公安机关要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和项目实施的行为,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方式,把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建设成展示礼县形象的金质名片。要深化政务公开,对政府决策、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等事项坚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加大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力度,要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所有审批、审核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合并的坚决合并,该下放的坚决下放,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整顿干部作风,对纪律涣散、作风漂浮、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不务正业的干部,要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必要的组织处理。对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失职渎职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一经查实,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切实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

(五)营造诚实守诺的信用环境。要认真研究和梳理各项扶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把投资者和广大群众最为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政策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让群众掌握,实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承诺时间、收费标准、监督渠道、办事结果“六公开”,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制定地方性信用制度,出台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办法,建立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奖励依法经营者,惩处失信者,完善规范信用评估和违信奖惩制度,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和企业、个人的信誉度,努力使每项决策、每项承诺都能如期兑现,营造言出必行的诚信环境,着重解决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

(六)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废止各种不利于公平竞争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进市场各要素的最佳配置、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要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探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新路子,实行行政处罚权的适当必要集中,严禁以罚代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七)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要充分挖掘礼县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重商、亲商、富商”和“你发财、我发展”的强烈发展意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先行介入、激励戒免、倾斜保护、生产保护四项制度,全力保障客商的合法权益。要坚持依法治县与以德治县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倡导文明风尚,引导公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真正使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识根植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形成“人人营造环境、人人塑造形象”的良好氛围,提升全县文明程度和开放水平。

四、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重在教育引导,贵在人人参与,关键在解决突出问题,目标在形成长效机制。我们要坚持从这一要求出发,把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活动载体与主体,有针对性地设置载体,明确主体,丰富载体内涵,靠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抓好落实。

(一)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促进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问题的一次重大机遇,优化发展环境是题中之义,也是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第二批参学单位要把优化环境与后期整改紧密结合,突出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环境问题。第三批参学单位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贯彻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把环境优化的程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集中更多的精力创优发展环境,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坚持以开展“八项”活动为抓手,促进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取得实效。一要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思想大讨论活动。要广泛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大讨论热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优势观、市场观和发展观,凝聚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深入开展学习深圳援建前方指挥部和学习杜登芳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教育引导各级各部门正确处理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努力形成“人人谋发展、人人树形象”的社会新风尚。三要深入开展“我为礼县优化发展环境做贡献”自查活动。坚持人人自查,人人反思,自觉把自己摆上位,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工作、作风,看是否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是否有利于塑造良好形象。要通过自查,切实纠正和改进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营造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礼县人民热情好客、包容开放的对外形象。四要坚持开展“八项集中整治”活动。要坚持整治乱修乱建行为,全力维护土地政策和建设规划的权威性;要坚持整治滥采乱挖行为,全力维护合法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促进各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责;要坚持治庸、治平、治懒、治散,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要坚持整治部门不良作风,对重点部门、窗口单位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进行明查暗访,重点整顿影响发展环境、影响礼县形象的突出问题,真正达成“人人是礼县环境大使、人人是礼县形象代言人”的共识;要坚持整治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和企业周边环境,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整治城区环境,坚持不懈整顿城区环境脏乱差、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优化城市发展环境;要坚持整治市场秩序,彻底解决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五要深入开展为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活动。要大力开展“五比五看”活动,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实现政令畅通,切实增强窗口单位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解难事、防烂事的能力和水平。六要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评议活动。要广泛征求“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服务对象、普通群众等社会各层面的意见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开评议,促进优化发展活动深入开展。七要深入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活动。要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系统宣讲惠民政策,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服务,及时发布信息,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引导各单位和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发展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环境、悉心爱护发展环境。八要深入开展“我为礼县优化发展环境做贡献”征文和演讲活动。切实在全县唱响创优发展环境、塑造一流形象的主旋律,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引向深入。

(三)坚持以健全长效机制为目标,促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为契机,加大制度机制创新力度,把活动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要研究制定《礼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措施;要制定损害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和约束干部群众的行为;要全面推行并长期坚持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处理、督查和举报奖励制度,广开投诉渠道,对损害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肃认真查处,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查必到人、查必到位”。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网络监督作用,聘请一批优化环境监督员,为监督员反馈意见建立绿色通道,促进优化环境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加快礼县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取得实效

“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关键在于靠实责任,关键在于真抓实干。优化发展环境没有止境,必须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抓下去。

一要抓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级领导干部是“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的主体,要强化领导责任,把优化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其他领导要实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分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的“小环境”,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要善于组织领导、推进活动,勇于自我剖析、查找不足,敢于动真碰硬、解决问题,做优化环境的表率、塑造形象的表率。要强化乡镇和部门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有责任,层层有压力,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要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的良好氛围和自觉行动。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水平,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全程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大力宣传县委的决策部署,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各行业在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帮助排忧解难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与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要抓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教育引导和依法整治相结合,对破坏发展环境、破坏礼县形象的典型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快事快办,特事特办,追查到底,处分到位。要加强对企业周边和重点项目建设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对干扰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破坏重大项目建设、故意勒索企业经营者和项目投资者,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阻扰施工、破坏公共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损害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对违法越级上访、反复无理缠访、非正常聚众上访的,要依法果断予以处置;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使小事酿成大事,导致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四要抓督查考核,落实各项措施。要切实做到活动开展有安排、有落实、看成效,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代表、外来客商和行风监督员组成督查组,对各乡镇、各部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督查,及时查找问题,抓紧协调解决,确保活动扎实开展。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工作的思路是否明晰、措施是否落实、效果是否明显;考核各部门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是否得到改善;考核各乡镇、各部门管理范围内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对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中不负责、不作为、敷衍了事、马虎应付的要进行补课并追究责任。

五要抓统筹兼顾,扩大活动实效。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要坚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不能图形式、走过场。要分类指导,既要严格贯彻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又要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针对不同层次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标准和要求,务求取得实效。要把开展集中活动与长期坚持结合起来,从现在到明年2月底,要利用4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自查自纠、完善制度、整改落实等各项工作,对集中整顿活动中成效不明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乡镇和部门,要延长集中整顿活动时间。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抓住当前农村冬闲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又要从岁末年初大事多、任务重的实际出发,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要抓好灾后民房重建验收、项目前期工作、农村公路养护、招商引资、安全生产、责任书考核等重点工作和明年工作的谋划,以活动促进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活动成效。

同志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加快礼县经济社会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保障。做好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迅速行动,自觉维护和营造有利于礼县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7月3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百色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分析研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部署全市环境保护工作。

等下,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钟恒钦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受郝玉松市长委托,现在,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坚决把党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暑落实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自党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对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面树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当前,我们铝锰资源型工业占比高,排泥库、赤泥库、尾矿库多,环境污染隐患大,矿山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群众意见大,农业面源污染也日益突出。因此,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不思进取,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共6大类8个问题44小项,本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也有13批次18件,说明我们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与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自治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对表对标党中央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全力以赴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关键、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遵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思想上还认识不到位,工作的主动性不足、创造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政治站位还不够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关系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透彻,还没有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政治敏感性不够。平时更多是把环境治理保护作为单纯的业务工作,甚至对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二是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存在畸重畸轻现象。没有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抓生态环境保护就制约经济发展,有的仍然受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影响。三是在工作状态上主动性不够。这几年,我们在环境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往往是在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甚至是发生重大事件后才开展工作,被动应对多,主动开展工作少。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的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一些趋势性、风险性生态环境问题危机意识不强。

第二,要解决好工作力度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在实干、贵在抓落实。近年来,自治区、百色市和我们靖西市本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工作方案,但是往往落实政策不尽如人意,与预期相比仍有差距。一是工作有部署有方案,但执行效果不理想。有些工作仅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上,推进落实不到位。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缓慢,多次被通报等。二是工作要求不严,力量投入不足。有些工作标准低、要求松、推进慢、成效差。这次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指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时就明确要求整改的,我们也作了具体部署,但整改工作还是推进不力、进展滞后。比如,下雷河水质氨氮超标问题,目前没得到彻底整改。

第三,要解决好责任落实的问题。近年来,建立了从自治区到市、县、乡的各级责任制,但推进存在落实责任层层递减现象。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查出的很多问题就发生在身边,但我们的同志却看不到,或者假装看不见。比如群众反映从市区至渠洋湖路上扬尘大的问题。二是属地责任压实不够。中央对生态环保属地管理责任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落实属地责任弱化。这次排查发现

“散乱污”企业多数分布在乡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小企业就在公路两边,但却视而不见。三是监督管控力度不够。环保监管部门虽然检查多、督查多,但对于一些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不严,存在监管盲区,导致有些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比如,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群众举报的“位于同德伏马村坡社屯的伏马采石场,无证开采,乱砍伐公益林”的问题,监管部门迟迟没有发现,发现后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要解决责任落实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促用,通过学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下定决心,坚决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对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我们要结合靖西实际,抓好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市当前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工业企业排放、道路扬尘、柴油货车尾气、秸秆焚烧等。要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针对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突出问题,要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列入关停取缔的企业,要做到“两断三清”,也就是要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的,要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要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通过分类施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推动铝锰等工业超低排放改造,最大限度减轻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

影响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从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交办的18个信访案件中,涉及水污染投诉有8件,主要是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污染。我们必须拿出硬措施,全力攻坚,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排查乡镇、村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污染源问题。在饮水安全问题上,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实施最严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全面整治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人民群众守护洁净水源。加强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封堵整治非法排污口。当前重点就是要加快推进铝工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容易出现反弹,要持续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采取设立河长、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整治。农村污染点多面广,污水处理是重点和难点。要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当前要重点推进近两年建设的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尽快运营,同时加快乡镇级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厕改工作,着力解决生活污水横流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完善养殖水域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按要求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

三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控。

我市属于工业聚集区,部分农业用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必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加快推进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各类食用农产品,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严格管控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加强排查整治,严格涉重金属行业准入。推进尾矿库综合整治,尽快消除危库和险库,加强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管控,加快建设危险废物、污泥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及流向,开展相关行业联合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弃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

三、不折不扣,切实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

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是对我们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检验,也是对我们抓工作落实的作风检验。在这个问题上,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不折不扣完成,决不能有任何含糊。

一是要按期按质抓好环保存在问题整改。

我市涉及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的问题共有6大类8个问题44小项,截止目前,我市除了下雷河未完成整改之外,其余问题均已整改完成。本次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群众举报案件共13批次18件,有一些是重复件,实质上有11件。主要归纳为3类问题:一是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排泥库、赤泥库泄露影响周边村民、农田及庞凌河等问题;二是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广西华银矿业有限公司、靖西同德乡伏马采石场非法盗采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三是大气污染、水源地受污染以及噪音等问题,其中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和下雷河弄欣断面氨氮超标、念力村念洪屯要求集体搬迁和广西信发排泥库渗漏、赤泥库泄露污染农田,使青山石漠化等4件已受到自治区层面关注。针对以上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在边督边改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分解任务,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进度和要求,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完成一个验收一个、公开一个、销号一个,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二是全面清理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

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各乡镇各部门要举一反三、自我加压,对辖区进行一次地毯式再检查、再清理、再整治,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扎实开展污染源普查,组织开展好全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形成一份全市污染源名单、一幅污染源分布图、一套污染源数据库,为制定实施环保规划、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筑牢生态环境的安全防线,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完善考核督查。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及时公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公开传导压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涉事企业与金融贷款、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挂钩,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目标,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快环保机构改革,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政、投资等政策。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环境调查,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当前铝锰工业产品价格趋于稳定,铝锰产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也给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和投入污染治理有了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一企一策”要求,会同企业抓好污染防治,确保企业排放达标。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乡镇、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打好污染环境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靖西市美山美水美景。

上一篇:寒假打工的实践报告下一篇:好孩子好习惯孙云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