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课文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故宫博物院课文范文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背景:

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另外沈阳故宫博物馆也习惯上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一般简称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故宫博物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968833.html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刚才大家所欣赏的动画算是老师送给大家的见面礼,大家喜不喜欢?我们刚才所领略的是风光秀丽的自然之美,下面让我们走近故宫博物院,去领略那雄伟壮丽的建筑之美!

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0NjExMjg=.html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们观看介绍故宫的视频,谈对故宫的整体印象。

2、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并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位置、历史、地位。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故宫的特征是什么?(用本段中的话来回答) 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第二部分(2-15):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故宫的中心建筑是哪三大殿?

“前朝”主要有什么建筑?“内廷”主要有什么建筑? 作者对什么建筑详写,而其余建筑略写?

第三部分(16):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首尾呼应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整体结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故宫平面示意图中各建筑的名称,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四、研读赏析

听读课文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对太和殿内景的介绍,作者的立足点是哪两处?并找出相关的方位词。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3、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主要的饰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饰物?

4、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1、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说明顺序: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

2、立足点:一是正中的朱漆方台(上面、背后、两旁),二是殿顶的雕金

4 蟠龙(周围、下面)。

说明顺序:由下到上的空间顺序

3、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主要饰物是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课堂小结:

如何生动准确地介绍建筑物?

一、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

二、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找好立足点

三、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五、一试身手

1、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湛(zhàn)蓝 击罄(qìng)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殿檐(yán) 藻井(zǎo) 中轴线(zhóu) 檀香(tán) 额枋(fāng)

2、指出下列各句的所用的说明方法?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六、拓展延伸

1、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3993248.html

2、故宫博物院文物大迁徙

http:///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2%BC%B4%EF%C0%AD%B9%AC%CD%BC%C6%AC

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设计非常精巧,建筑艺术高超。

6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1332662316562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9%BD%CE%F7%BA%E3%C9%BD%B5%C4%D0%FC%BF%D5%CB%C2%CD%BC%C6%AC&s=0

教学反思:

(一)把握说明顺序是本文一个重点,要想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就要完成课后练习一——填写故宫平面图。我在课前动手将教材的图片扫描到电脑上,并对图片的大小进行了处理,在各建筑的图例旁加上了序号。每组一份,学习课文时,结合平面图,全班同学很快就了解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自始至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学生感悟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谈收获。学生既学到了说明文的知识,又对故宫博物院有了较多的了解,课后的拓展资源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

第二篇:故宫博物院

14、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备课者:郑时仁{湖南新田三井中学} 目的要求: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教具准备:U盘 教材分析:

说明文是一种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文章,它是极为常见的文体,具有很明显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它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的文章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故宫博物院》一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其次,该文作为典范的说明文,其说明语言精确、简练。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同时又突出重点(太和殿),详略互补。在有限的篇幅里内,完整而又不失粗略地向中学生介绍清楚了故宫博物院,其娴熟的文字驾御能力也功劳不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

一、导入

提起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关于字词: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鎏(liú)金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玉玺(xǐ)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诏(zhào)书 肃穆(mù) 上谕(yù) 额枋(fāng) 藻井(zǎo) 垂脊(jǐ)

矫健(jiǎo)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修缮(shàn) 迥然不同(jiǒng)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三. 课文分析:

(一)介绍故宫概貌。

(二)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三)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一}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1节:故宫的位置和历史沿革(总写) 。

2节:故宫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3节:午门及护城河 {二} 三大殿概况

4节:三大殿概况(总写)

5、

6、

7、8节:分写太和殿

5、外形

6、内景

7、位置

8、用途

9、分写中和殿:外形和用途。

10、分写保和殿 :用途。 内廷

11节:小广场(前朝后廷间的过渡){ 过度段} 12节:分写乾清宫。 13节交泰殿、坤宁宫 14节总写后三宫 15节:御花园

16节: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练习。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品味

1、 今天我们组织一个免费参观旅游团,我是导游,因有事情,已先行来到太和门,你们如何从天安门到太和门与我汇合? 明确:午门——金水河上的五带桥——太和门。

2、 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话可要说在前头,本次参观是免费的,导游无钱可赚,我可不会给大家做详细讲解。

3、 ①走近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请描绘一下太和殿的外景。 再请别的同学评价其描述:杂乱,不够准确。 两相对照,课文的语言好在哪里?

明确:语言简练,有专用术语,同时又运用说明方法(列数字)说明顺序(从上往下),说明准确。

②走,进去看看。

③在介绍内景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明确:故宫是皇宫,而龙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明确: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

4、 由于旅行社时间安排过紧,本次参观故宫博物院只能允许大家详细参观太和殿,其余几个景点只能边走边看了。下面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搭车了,在出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哪些宫殿呢?

明确: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三、课堂小结:学习本文在写作说明文上有些什么启示呢? 明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 (2)深入剖析:

<1>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太和殿。

<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3>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 归纳:从殿外写到殿内,是从外向内的空间顺序;写殿内设置也按照空间顺序写。 <5>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 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启下

内廷(12—15)后三宫

御花园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整体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

一、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游踪

教后记

第三篇: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讲学稿

学习目标:

1、仔细阅读文章至少三遍,在充分掌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从音、

形、义三方面掌握课文后面的词语。

2、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看看作者是

怎样一步一步说明故宫博物院的。

3、体会文中说明的详略,重点研读5——8段,理解在说明事物时,

应抓住它的特点及用途做重点说明。

4、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在说明故宫博物院时,内心荡漾着怎样的感

情,从而明白,作者的感情在说明文中的流露。

课前学习任务:

1、熟读文章,学会词语。

2、用旁批的方法指出文章的每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填写课后

练习题1.

3、作者在本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能详细说说吗? 课堂展示与学习:

一、一一展示课前学习成果。

二、

1、想一想,空间顺序说明法一般用在哪类说明文中,按

照《苏州园林》的内容,它能不能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不

能,因为它说明的是园林的美。园林之美不能以空间为顺

序,空间顺序一般只适用于说明物的结构时才能用。)

2、在全文中,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3、为什么把太和殿写得很详细?为什么要强调他在中轴

线上?

4、在介绍太和殿的装饰时,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

5、在介绍太和殿的用途时,主要突出了什么?(庄严、

气势……)哪些词或文字突出了这一点。

6、 在说明太和殿时,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7、从以上的解读中你觉得,这类说明文应该怎样安排详

略?

8、在写这篇文章时,流露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是从那

些文字或用词中看出来的?

三、小结本课——说明顺序、 详略的安排、文字与用词间流

露的感情

四、拓展提升:

口头作文:运用说明顺序、详略安排、流露感情三个学

习重点,构思并口头作文《我的学校》。

第四篇:11.故宫博物院

第11课

北平(节选)

郑振铎

由北平图书馆再过金鳌玉桥,向东走,则为故宫博物院。由神武门入院,处处觉得寥寂如古庙,一点生气都没有。想来,在还是“帝王家”的时代,虽聚居了几千宫女、太监们在内,而男旷女怨,也必是“戾气”冲天的。所藏古物,重要者都已南迁,游人们因之也寥落得多。

神武门的对门是景山。山上有五座亭,除当中最高的一亭外,多被破坏。东边的山脚,是崇祯自杀处。春天草绿时,远望景山,如铺了一层绿色的绣毡,异常的清嫩可爱。你如果站在最高处,向南望去,宫城全部,俱可收在眼底。而东交民巷使馆区的无线电台,东长安街的北京饭店,三条胡同的协和医院都固怪不调和而被你所注意。而其余的千家万户则全都隐藏在万绿丛中,看不见一瓦片,一屋顶,仿佛全城便是一片绿色的海。不到这里,你无论如何不会想象得到北平城内的树木是如何的繁密;大家小户,那一家天井不有些绿色呢。你如站在北面望下时,则钟鼓楼及后门也全都耸然可见。

三大殿和古物陈列所总得耗费你一天的工夫。从西华门或从东华门入,均可。古物陈列所因为古物运走得太多,现在只开放武英殿,然仍有不少好东西。仅李公麟(lín)《击壤图》便足够消磨你半天。那人物,几乎没有一个没精神的,姿态各不相同,却不曾有一懈笔。

三大殿虽空无所有,却宏伟异常。在殿廊上,下望白石的“丹墀(chí)”不能不令你想到那过去的充满了神秘气象的“朝庭”和叔孙通定下的“朝仪”的如何能够维持着帝王的神秘的尊严性。你如果富于幻想,闭了眼,也许还可以见那静穆而来的随来的班朝见的文武百官们的精灵的往来。这时有很舒适的茶座。坐在这里,望着一列一列的雕镂着云头的白石栏杆和雕刻得极细致的陛道,是那末样的富丽而明朗的美。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作者的参观顺序是(

)→(

)→(

)

参考答案:

神武门

景山

三大殿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孙世恺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十七万一千八百平方米,体积有一百五十九万六千九百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副庄严绚丽的图画。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十二根浅灰色的大理石门柱。门柱有二十五米高,柱身要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四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厅门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看,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五百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七十条瑰丽的光芒线和四十瓣镏(liú)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三层座席,有九千六百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三百多人。礼堂底层席位的桌柜都装有能同时翻译十二种语言的译意风,每四个席位还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有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音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

在这座高大的礼堂里,尽管上下三层席位高低差距很大,底层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最远处距离主席台有六十米,但是中间没有一根柱子。为了让我们了解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师画了一张草图,并且告诉我们,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pǐn)钢屋架。其中有六榀,一端压在一个九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横梁上,所有这些重量又一起压在主席台台口的两根柱子上,每根柱子都能承受三千多吨的重量。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在这里,建筑师极力推崇建筑工人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是他们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复杂的结构工程,同时安装了声、电、冷热风、电视转播等各种复杂的现代化设备。

人民大会堂的北翼是宴会厅,面临长安街。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去,穿过大理石柱廊、风门厅、衣帽厅,就进入宴会厅底层大厅。这是宴前休息的场所。往前走,是五组六十二级的汉白玉大台阶,迎面墙壁上镶嵌着以毛主席《沁园春·雪》为主题的巨幅国画。画的一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画的另一边,在云海苍茫中旭日东升,照耀着大地,显得“江山如此多娇”。从这里经过东西两侧的走马廊,就进入宴会厅。

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大厅内部的高度只有十五米多,由于运用了方井高、四周低的手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比,就显得明朗宽敞。厅内屋顶和回廊圆柱的艺术装饰最引人注意,它把整个大厅美化了,给人一种雍容典雅的感觉。

建筑师还领我们参观了设置在大厅北面东西两角的厨房。厨房直通大厅两侧的回廊,开宴的时候,服务员可以从廊道进出宴席之间。厨房里的设备都是现代化的,上部厨房与地下室冷藏间和食品加工间等,都有专用电梯和楼梯上下运输。生冷和熟食,未洗和洗净的餐具,各有专线输送。

人民大会堂的南翼是人大常委会办公楼。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六千平方米的庭院,里面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体摄影场地,也是幽静的休息场所。从这庭院穿过一座拱形的洞门,就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外面。

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看完这座大厦的时候,万道霞光洒在外面苍翠的树丛上,洒在杏黄色的墙壁上,洒在天安门的红墙黄瓦上,放射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异彩。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会堂的?哪一部分是介绍的重点?

2.文章介绍万人大礼堂的规模,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1.文章是按照作者参观的先后顺序和空间方位,清楚而详略得当地介绍了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是介绍的重点。

2.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第五篇:《故宫博物院》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体会方位词在空间顺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通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学生完成后,ppt给出答案)

1.给加点字注音: 矗立

鳌头

金銮殿

湛蓝

琉璃

额枋

蟠龙

矫健

藻井

中轴线

..........击磬

檀香

鎏金

肃穆 乾清宫

坤宁宫

迥然不同 ........2.解释生词:

磬 藻井 鳌头 琉璃 蟠龙 金銮殿 中轴线

二、速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1、读

1、2段回答问题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在北京的中心)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3)、故宫有几座城门,分别在什么位置,叫什么门?

(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东面的东华门,西面的西华门。)

(4)故宫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填写“研讨与练习”一的示意图,了解故宫的整体布局、作者的参观路线即课文的说明顺序。(ppt显示)

3.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根据课文第11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回答。) 4. 划分课文层次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1):说明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沿革和地位。

第二部分(2—15):介绍故宫的主体建筑。

第三部分(16):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情况。

5. ppt显示课文结构图

第二课时

1

一、复习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二、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2.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3.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所以,作者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三、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归纳全文的说明顺序。

1.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2.课文

2、16段以及

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2、16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3.教师归纳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先总说后分再总说的逻辑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的空间顺序。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四、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2

上一篇:广告违禁整改书范文下一篇:给父亲的祝寿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