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学习感悟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遵义学习感悟范文

党员遵义学习心得

党员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记遵义“七一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炎炎的夏日,火红的岁月。7月3日至6日,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党员到著名的革命圣地贵州遵义开展“七一红色之旅”党员学习活动。遵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诞生地。在红军长征中,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到遵义学习红军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团结向上的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接受一次革命的洗礼,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7月3日中午,飞机缓缓降落在贵阳机场。贵阳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一个秀丽古朴、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地区。导游说这几天已经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了,可我们感觉很是舒适,完全没有了深圳的炎热。乘车走进贵阳市区,到处可以看见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人们,这里四面环山,一片青山绿水,独特的人文气息使人忘记了大城市里的喧闹。首先,我们游览了位于贵阳城南的甲秀楼,它坐落在南明河中的一块鳌头矶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甲秀楼是一座木结构的阁楼,楼高约20余米,为三层三檐攒尖顶,红棂雕窗,下有白石柱托檐,四周雕花石栏相护,华

- 1

不出去,于是改名为“妙洞”,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听到讲解员讲到“披麻戴孝”的这种刑法时,我们每一位党员的心都在颤抖。简直无法想象,当时伟大的革命烈士是在何等残酷的环境中与敌人抗争的。另外,集中营中还有一处比较令人深刻的地方是义斋。这是关押女犯人的地方,这里曾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在这里,我们仿佛又重温了小学时候的课文,但是此时此刻的心情跟小时候朗诵课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老一辈共产党员在身临绝境的特殊环境下,依然立场坚定、意识坚强,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的忠诚。1941年成立了以罗世文、车耀先为首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秘密支部”团结和带领狱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狱中抒写了一段壮丽的革命诗篇。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青山葱葱,绿水泱泱”,大伙不禁为这秀丽景色感叹。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些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看到种种杀人如麻的刑具时心中不禁毛骨悚然,我们由衷敬佩这些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信念。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穷凶极恶感到无比愤慨!老一辈共产党人用他们的脊梁托起了今天的太阳!

离开悲情伤感的息烽集中营,我们来到一个令人振奋的地方--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址坐落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

- 3

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次战役充分体现了毛主席临危不乱、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更证明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最后两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游览了黄果树瀑布、天河潭溶洞等风景名胜区,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山河。四天的学习活动很快就过去了,时间虽短,但心情却是此起彼伏,让我深受教育。既领略了大自然美景,也认认真真地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以他们忠贞不渝的英雄气概为榜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一○年七月十日

- 5 -

第二篇:遵义学习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海口市省市级骨干教师暑期培训虽然很短暂,但是,在这三天中,我真正目睹了专家、名师的风采,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听了专家各具特色的讲座,收获很多。如:周红五教授讲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的艺术”;焦中明教授讲的“信息化网络时代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林玉院长的“前行并快乐着——骨干教师的成长”;肖成全教授的“有效教学与经验成长——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适用策略分享”;龚雄飞院长的“决定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高度”。听了专家的讲座,对自己心灵颇有触动。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

一、把学生当人看

周红五教授对我们海口市省市级骨干教师做了关于“师生交往艺术”的讲座。他连续3小时的课,都是站着的,不看任何讲稿,从始至终都激情飞扬,声情并茂的给我们每一个人传达他的理念: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人看。

他针对现在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辅导,使在场的每一个教师受益匪浅。听他的报告简直是一种享受,他的演讲幽默风趣。和我们进行互动。有时走下台来,提问,有时请台下的老师上台和他一起表演。我们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下,深深的记住了他的话:把学生当人看。其实他是在告诉我们,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有尊重,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育应该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能够自主地学习,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地成长。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学更多的东西,而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儿童的生活。教育是智慧的、尊重的、互动的。我们要用智慧的方式,塑造智慧的老师,培养智慧的学生。学生会从我们的真诚教育中,感受到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就会学会自尊。有自尊的学生才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的教育应当满含尊重与关爱。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在教育中如何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学习、生活。尊重学生不是每日甜言蜜语,也不是对学生的行为事事迁就,而是相互间的一种信任,是一种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二、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周红五教授说:“身上永远带一本书,书是你最好的朋友。”是的书能医愚。而且读书能培养我们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阳光般的心态,使我们的思维活跃,保持激情保持一份优雅。我觉得看书是人世间最优雅最高贵的事情。我希望看书也能成为我的一种习惯。鲁迅曾讲过:“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大凡嗜好读书,就像嗜好打牌一样,能够手不择卷的原因在于,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鲁迅之语,其实强调的就是一种读书的习惯。读书需要达到一种境界。有人说,读书犹如精神洗澡,几天不与书接触,便浑身不自在;如果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乏味、面目狰狞。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却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事。读书贵在坚持,就会形成习惯,最终积养成瘾,积养成德。高效的语文课堂来自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教师的文化底蕴要怎样才能让学生信服呢?一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营养,上知天文、下知史地,细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每一篇课文,全面把握教材内容;二是我们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亲切、具有感染力、亲和力;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做到心中有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与学生亲密相处;三是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优生不偏爱,对待进生我们要有耐心,加强辅导,对他们倾注关爱与希望,让他们相信老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有影响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也爱读书,让我们的学生也能把读书当成为一种习惯。我所在的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看书的条件非常的差。我觉得学生只是学这几本教材,太少了。学生应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读书能让学生有责任心,有爱心,讲诚信,守法律,通人情。因此,我利用教室的一角来当“图书角”。让全班63位同学每人带一本书来,放在图书角里。由全班选派一位有责任心的学生来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图书,做好借和还的登记工作。这样,轮流看完,每位同学就可以看到了63本书。周末,我还鼓励学生多去书店,图书馆看书。让学生让成读书的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同时我还将学以致用,将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第三篇: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遵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7月11日-14日,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到遵义参观学习,我有幸成为这一批学习的成员。这次活动是在贵州遵义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现场进行的。一路的参观学习,我满怀着对中国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并细致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集中营旧址。令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所历经的曲折和艰辛,我们国家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让我亲身感受到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7月12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革命圣地——贵州遵义。遵义,一个如雷贯耳的历史文化古城,从书上我了解了它的历史,1935年1月7日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时攻克了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并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著名的遵义会议。

在展览馆里,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声图并茂,使我们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加深了理解。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八万红军被几十万国军围追堵截绞杀殆尽,至1934年末中央红军仅剩至三万人。在这危急关头,中央红军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会议,会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得红军在后来的斗争中,经过四渡遵义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一路拼杀,飞夺遵义桥、踏雪山过草地,部队虽减员殆尽,终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转到了国民党军力量比较薄弱的陕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使时的三万多人一年后到达陕北锐减至八千人。但奋斗精

神不减,斗争意志不衰,和遵义集中营的英烈们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怕牺牲,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打不散,消不灭。我想当时国民政府腐败不堪,掌权者巧取豪夺,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无法生存。共产党的主张顺乎了民意。红军中有一部分是国军起义过来的部队;一部分就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为了建立一个公平世界,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值得告慰的是他们最终成功了。共和国的建立圆了劳苦大众的梦。

下午,在热辣的骄阳下,我们参观了遵义集中营,遵义集中营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为镇压反对派而设立的关押中国共产党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遵义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这里关押的是级别最高的政

治犯,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书记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杨虎成、黄显声、马寅初等。这里被称为“大学”,称白公馆为“中学”,其他地方称为“小学”,被他们杀害的称为流学。监狱正门上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遵义行辕》;门内上悬四个大字“抬”“起”“头”“来”;()道路左边山坡上散落着几处三合院各有围墙铁丝网围着,门外有高出围墙的岗亭以监视院内。道右边是军警们的用房;所有建筑都是坚固的木屋(按原型复制的);不大的小院围墙上写着大字“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天堂地狱,惟人自择”等;他们对牢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如“忠斋”、“信斋”等。院内有一木牌,写有戴笠的题字“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距牢房不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在地面以下很深叫猫洞,军警特务在溶洞里对犯人行刑,内设水牢,场

面恐怖,因受刑者惨叫声传不出去,被军警特务称为“妙洞”。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电刑、火刑等是常用的,他们还用带钉的木棒把受刑者皮肤打烂,撒盐,再用纱布缠裹,待肉与纱布粘在一起时,再直接撕下纱布,这叫“披麻戴孝”;他们把人浸在含酸的水牢里,时间一长皮肤就会带肉一起脱落;特务的手段不胜枚举,他们使用的刑具之残忍令人发指。46年监狱关闭时,当局为掩盖其法西斯行径将山洞填埋。96年遵义县委组织开挖了“猫洞”的一部分就挖出了很多戴刑具的白骨。据说在这里先后关押过1220余人;被杀害的有600余人;另有400多人下落不明;据说这里住有上万军统特务,无一个犯人从这里逃脱。可以想象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经历了怎样的非人待遇。

在关押人员的名单中有罗世天、宋绮云、许晓轩、韩子栋等共产党人的名字。听讲解员的介绍说许晓轩和韩子栋就是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许云烽和

华子良的人物原形时,心情十分激动,充满了无限怀念。许晓轩烈士不畏强暴与敌人开展斗争,并鼓励同胞们:“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他那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那装疯15载为狱友们传递消息的疯老头韩子栋、那活泼可爱的小萝卜头……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至今难以忘怀。

在许晓轩的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怦然心动,铭刻在心:“共产党人的理想、共产党人的称号是神圣的,共产党人的信念是致高无尚的,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专制压迫下,还是在铁窗黑牢中,决不污辱党的荣誉、决不丧失革命气节,忠于党的组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党在自己的心中不可摧毁,不可战胜。”

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忠诚的战士、多么坚定的誓言,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为了劳动人民的解放,即使是身陷囵圄,即使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决不向

敌人曲服。他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宝贵生命捍卫着崇高的理想和尊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为我们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忠诚的革命誓言净化了我们的思想,荡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为之钦佩、为之感动,增添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给予我们极大的激励与鞭策,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没有忠于党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发展;没有革命先烈们抛头颅、酒热血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更是要坚定不移地发扬和秉持共产党员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以他们忠贞不渝的英雄气概为榜样,不畏艰难、勇往直

前、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钟亮

2016年7月23日

第四篇:赴遵义学习杜郎口

赴遵义学习杜郎口中学、铜都双语学校,昌乐二中

高效课堂改革、高效课堂教学体系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泉口镇初级中学 冉 茂 胜

3月7日,我带着太多的仰慕和激情,以及诸多的疑惑,我们镇中小学四人随教育局领导一起赴遵义参加高效课堂改革、高效课堂体系培训学习,主要学习杜郎口、安徽铜都双语学校,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认真听取了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的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历程有关介绍,深入课堂听了于娜老师执教的观摩课。又听了高效课堂之“铜都五环大课堂”“人本跨界大课堂”——安徽铜都双语学校陈仲梅老师的公开课,并与相关师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通过观摩课我们目睹了杜郎口中学开放的课堂,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里有的展示、有的质疑,课堂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气氛热烈而不觉得混乱。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甚至几个学生同时发言,这时老师也不调解,甚至是矛盾的制造者,学生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他们的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反驳他人的意见。和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鲜明对比。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三三六”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 35” (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 45” (教师甚至不讲解)。

三个特点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课堂活动才有意义。预习课上,老师提出目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展示课则以问题为载体,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维和提升能力。展示课上,先把学案内容分块给小组研讨,然后组内讨论,再把答案及解析过程板书到黑板上供别组同学参阅,别组同学可以根据提示或者个人见解对该组的答案提出异议。这种方式极大的改变了中下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优秀生在组内教别人也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表达能力,对其将来在社会上参与工作可以提前学会合作,学会如何竞争。

正如培训学校老师所介绍的“让弱生保底,优生拔高”。反馈课,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三.昌乐二中,给我的感觉是教育教学特色鲜明。

1.昌乐二中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领先的潍坊市重点高中。昌乐二中的课改主要是以“271”高效课改为模式的课改。这种课堂模式以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以导学案、训练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改革。

2. 对“271”高效数学课堂的感受。

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的“271”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时间的划分,“2”是指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课堂45分钟制),“7”指学生学习(包括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指5分钟反刍过关。第二层含义指学生的划分,20%优秀生,70%中档学生,10%后进生。第三层含义指学习内容的划分,20%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通过讨论、巩固学会的,10%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我们通过听课和观摩,感受了其“271”课堂教学的高效。这种高效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一的教学模式和统一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在时间分配和学习内容的分配上是高效的,使同一年级每个班每堂课在重难点讲解,作业处理,知识点落实等诸多环节都达成一致,这种统一对教学进度,检测,考评及评价等有利。其二,作为“271”高效课堂载体的导学案、训练案,这“两案”是高效的。他们精心编制的导学案、训练案减少了学生做课外作业时间(学生不用作业本),减少上课做笔记这一环以及部分学生记不全笔记,或者忙于做笔记,却跟不上教师上课,理解教师上课内容的弊端。学生把做作业抄题时间和做笔记的时间更好地利用来记忆,理解,背诵,提高了课堂时间效率的利用。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的。再者,课堂评价、点拨的激励机制是高效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已经有了预习,分层学习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学习、反馈等机制,老师在课堂上的点拨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更能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学习后的思考

1.回归教育本质。

昌乐二中对学生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是:“教孩子三年要为学生三十年着想,教孩子六年要为学生一生奠基”。学校教育必须遵循和探寻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的方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明确课改的价值取向。

课改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要期望一改成绩就会有大的提升,只要我们注重了学生参与课堂,上课有热情有自信有兴趣,以学生终生发展为目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

课堂是一种呈现,要想呈现的东西是美味佳肴,必须要关注背后的材料与制作,教无定法,我们看到的只是教育教学的表面,教师们背后的辛劳我们是看不到的,因此,必须从基础做起,比如导学案与集体备课、班级小组建设、课堂评价、班级管理方式、教师评价机制等等。

4.课改要成功,相关的制度建设与评价机制必须跟上。 评价往哪儿引,教师就会往哪儿走,对教师的培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转变观念的,九十九次培训养成一种习惯,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也如此,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因此,课改要制定三年甚至更长的发展规划,不能急功近利。

5.课改要成功,相关的硬件设备应该跟上。 我想,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心身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也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体验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无论什么样的课改所应追求的最终目的。虽然杜郎口的成功就经验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但是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将杜郎口的成功经验适当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第五篇:参观遵义会议 学习长征精神

参观遵义会议

学习长征精神

2011年7月17日,我办组织了贵州遵义--红色之旅活动。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满怀对中国革命先驱的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并细致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四渡赤水等。

当走进遵义会议旧址内,心里不免肃然起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篇篇翔实的资料,我们的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5年1月,就是在这个普通的会议室,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由此,遵义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色圣地。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是一座二层楼房。怀

1 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入会址主楼参观。当年,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等经常在这里办公、运筹帷幄,部署红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将红军引向胜利前进的道路。

从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碑、毛泽东遗物展等一路走来,我们也感受了毛泽东这个一代伟人在这里崛起的经过,对“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句话有了更深的共鸣。令我们更加敬佩的是毛泽东的高超智慧和用兵的神奇。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场景似历历在目,赤水河底浪涛,雪山草地中红军战士艰难地跋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从内心感动!热血沸腾,激情奔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艰苦,中国革命政权来之不易;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巨,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深感光荣和自豪。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而不能墨守教条和照搬外国的经验;始终坚定革命信念,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借鉴。

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经验。今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当前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情况下,

2 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基本经验之一。今天,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企业,特别要努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以创新促发展。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第三,在敌强我弱、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又一条重要经验。今天,我们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为振兴中华、实现党的伟大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前进的道路还很不平坦,西方敌对势力妄想“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体现出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观遵义会议旧址让我们重温了中国革命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体会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发展壮大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理解了无数革命先烈为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怀,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意义深刻的洗礼和升华

3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红军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赞歌,红军是钢铁汉子,是铜墙铁壁,身战湘江的残酷;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而四渡赤水……他们遇到的艰难和险阻是我们这一代人想象不到也体会不到的,但是,任何艰难困苦在红军面前都是渺小的,他们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诗一般的境界,体现了红军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刚强意志。他们是祖国的长城,民族的灵魂。艰难岁月中磨练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他将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中国革命来之不易,中国革命史无前例。无论今天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委屈,想一想,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的革命老前辈,我们的红军战士及家属,我们还有什么抱怨和牢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忘我工作、不去无私奉献?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建设时期,实事求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找准和修正前进的方向,是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的原则。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坚忍不拔、公

4 而忘私、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思想上,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促进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在学习上,要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中,在立足本单位职能,根据新形势下的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发扬革命先烈意识,实实在在把本职工作做好。

上一篇:专业电商培训范文下一篇:主要业绩情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