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方法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体育科研方法范文

体育科研方法考试作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题目

二、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介评以及研究的相关背景材料)

三、研究目的(本项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想要达到的目的)

四、研究内容(撰写论文研究的框架结构即论文的提纲)

作业要求:

⑴字体为宋5号,段落为单倍行距,双面打印。 ⑵作业于4月31日之前提交

作业模板见下页

一、题目

重庆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二、研究背景

重庆地貌特征复杂,自然条件较差,大约90﹪以上的中小学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重庆独特的地理区位决定着重庆中小学体育开展的多样性。研究重庆中小学学校体育,对于研究我国中小学体育,特别是研究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场地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基础和保证。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有关西部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规格、质地的研究报告尚属空缺,本项研究拟以重庆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质地研究为突破口,重点考察重庆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的数量、规格和质量,这一研究使得西部学校体育研究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为今后进一步考察和研究农村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观察点和研究视角。

三、研究目的

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是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早操活动等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检查与评估、督导与规范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和内容。同时,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保证和条件,将直接关系着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程度和水平。本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及《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对重庆市各类中小学体育场地规格质地、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剖析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索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的新思路。无疑,这对于促进重庆市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化开展,更好的贯彻实施新体育课标,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有效实施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实施配备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四、研究内容

本项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实际考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手段,重点对重庆市各类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置与利用、体育器材的配备率和达标率以及当前重庆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等层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与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框架与思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重庆市中小学场地器材设施配备基本情况 1.1体育场地设施

1.1.1大型体育场地设施拥有情况 1.1.2体育场地质地 1.2体育器材配备 1.2.1器材配备率 1.2.2器材达标率

2重庆市中小学场地器材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2.1城镇化建设下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2.2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成人化问题十分地突出 2.3现有的体育设施尚不能完全面向学生开放 3对策与建议

3.1增建扩建学校体育场地

3.2推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普及工程 3.3鼓励与提倡贫困地区学校自制一般体育器材

第二篇:安师大体育科研方法

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的学科群。

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① 体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化与综合化

② 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③ 体育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的精确化

④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多元化

⑤ 体育科学研究奖励的制度化

⑥ 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与多样化

⑦ 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 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类型分类:

① 基础性研究

② 应用性研究

③ 推广(开发)性研究

二、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分类:

① 探索性研究

② 描述性研究

③ 解释性研究

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 选题

二、 提出研究假设

三、 研究设计

四、 收集资料

五、 整理分析资料

六、 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七、 科研成果的发表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① 哲学方法

② 一般研究方法

③ 具体研究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① 从体育实践中寻找课题

② 从科学文献中寻找课题

③ 从学术活动中寻找课题

④ 从兴趣爱好中寻找课题

⑤ 在教师指导下寻找课题

⑥ 从相关研究指南中寻找课题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基本方法:

① 移植与借鉴

② 创新思维

③ 科学群体活动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基本程序:

① 提出研究问题

② 明确研究问题

③ 收集文献资料

④ 论证评价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原则:

① 需要性原则

② 创新性原则

③ 科学性原则

④ 可行性原则

假设:为得出逻辑的或经验的结论并加以检验而设立的试验性假说。假说含有目前未获得充分证据的意思,因而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假设的作用;

① 指导研究

② 逻辑推导

③ 发展理论

假设的提出方法:

① 从已有的局部经验中进行抽象概括

② 对两个相同(或相似)事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假设

③ 再综合而创造,形成新的事务或设想

④ 用借鉴移植方法,产生新的设想与事物

⑤ 运用科学归纳与演绎方法,可以产生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他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观察指标:是在实验观察中用来表示(反映)研究对象中某些特征的可被研究者或仪器感知的一种现象标志;通过它可以推测某些特定的事实,并从中得出特定的结论。

研究范式;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

文献: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类型划分:

一、 文献的载体类型

二、 文献的出版类型

三、 文献的加工程序和使用价值类型

一次文献: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为原始文献。一般指以知识的直接生产者的最初发现、发明、新理论、新方法、新见解为内容出版的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书刊。

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研究、整理、概括和评述后再度出版的文献。

文献阅读的原则:

① 计划性原则

② 顺序性原则

③ 批判性原则

④ 同步性原则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不加控制条件,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对象,包括人和自然现象、社会想象进行直接、系统的观察、记录,从而获得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

① 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而不是盲目的简单反射式感觉。

② 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对象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的客观对象;这一特点也是观察

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主要标志

③ 是研究者借助一定的观察对象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④ 观察法的运用是一个能力的反映过程

⑤ 观察法并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要求对各种变量加以严格控制,也不想检验法那样,需

要使用严密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常模,而只需制订较为完备的计划即可施行;适用广泛。 总之,观察法具有方便、易行、灵活等特点。

同时,观察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① 被动型、偶然性、片面性

② 难以数量化

③ 样本量小

总之观察法既有其优点,也有其固有的局限。

观察的基本程序:

① 制订体育观察设计方案

② 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③ 观察

⑤ 整理观察材料

观察计划的制订:

① 目的、任务

② 选择观察对象

③ 确定观察内容和方法

④ 选择观察指标(或规格)

⑤ 确定观察方法及其具体要求

调查法:是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有意识地通过直接接触、询问研究对象或现场观察等手段来获得研究对象事实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的特点:

① 标准化

② 间接性

③ 书面回答

效度:也称为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利用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也可以说,效度是指测量标准或所用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

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专家调查法:也称特尔菲法,是指调查者针对某些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智慧,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背靠背地分别对事物进行评估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从而获得客观、可靠地意见与信息的方法。

专家调查法的特点:

① 匿名性

② 反复性

③ 反馈性

④ 定量性

⑤ 集体性

访谈法特点:

① 双向性

② 交往性

实验法的特点:

① 实践性

② 动态性

③ 人为性

⑤ 重复性

⑥ 可测性

资料整理: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分类和简化,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条件。

资料整理的意义:

① 它能使研究人员在研究全过程中牢牢抓住科研的主导方向。

② 整理资料能提高材料的可靠度。

③ 整理资料的过程还可以通过比较法形成最有典型性的资料。

定性分析的特点:

① 定性分析注重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

② 定性分析的对象

③ 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的弹性

④ 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逻辑分析

⑤ 定性分析对主观因素及背景的敏感性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

① 按写作目的分类: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

② 按学科分类: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① 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② 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基本结构:标题、署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

方法与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③ 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基本结构:

三段式:标题、绪论、本论、结论。

多项式:提出命题、阐明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果、给出明确结论。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评价:

① 建立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的方法

② 评价标准与标准体系

③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④ 评价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报告与答辩:

一、 报告与答辩前的准备:

① 撰写报告提纲

② 掌握报告时间、撰写讲稿

③ 图、表的设计与制作

④ 模拟报告

⑤ 答辩提纲的撰写

二、 报告与答辩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① 报告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仪表仪态;语言表达;时间掌握;板书、幻灯、投影、多媒体的使用 ② 答辩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三篇:体育科研方法(伊超修改)

一、填空 1.(“题好文一半”)讲的就是选题的重要性。

2 ISSN1000-677X(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CN11-3882/G8(国内统一刊号) 3.爱因斯坦说:“对于科学,就我们的目的来说,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我们的(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

4.按(相近学科性质)可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和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 5.按相近学科性质可分为:体育( 自然 )科学类论文和体育 ( 社会 )科学类论文。

6.(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7.(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C·E申农,他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 8.( 摘要 ) 的写作要求:短、精;全。

9.衡量课题的价值有两个标准,一是( 理论 ) 需要,二是( 实践 )需要。 10. 假说的两作用:一是假说的提出是科学探索的新尝试;二是(假说的证实是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

11.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和控制性。

12.科学研究还具有探索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但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探索、研究和创造)。

13.科研方法发展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又分为初级:老三论、中级:新三论和高级:(集成论)。

14.科研方法发展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古代总体论、近代还原论 、现代二元论)。

15.科研计划是一张研究工作的(进度)表。

16.科研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 (评价性) 问题”;一类是“ (发展类) ”问题 17. 论文的作者,应该是那位报导研究结果的 (智力提供者) 。 18.论文写作的诀窍是“ (热时写,冷时改) ”。修改文章的初稿可以归纳为:“( 增 、删 、 改 、调 ) ”四个字 19. (选题) 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20.特尔菲法适用的范围: (对未来的预测)。

21.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运用理论的综合性 、)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22.体育文献按其载体的不同,可分为( 印刷型 、视听型 、缩微型 、机读型 )四种。

23.体育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要靠(学习),二要靠(实践). 24.体育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有:(序论、本论、结论),“即三段式” 25. 体育学术论文写作运动的规律可用(“物——意——言”)表现出来;修改运动的规律可用“(意——物—--言)”表现出来。 26 .头脑风暴法亦称(脑力激荡术)。 27.我国学者张华夏认为:“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武器。”(《综合与创造 》)一书。

28.系统的四大要素: ( 组成元素)(结构)(功能)(环境)。 29.效度检验:指(调查的有效程度),即通过这张调查表能否得到你所需要的材料。 30.信度检验:指调查得来的材料的(可信程度)。

31.在某种意义说,一个研究者的 (科学洞察力)与 (创新精神 ),首先表现在他的选题水平上。

32在中世纪和近代,一些科学家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以 (康德) 为代表。

二、名词解释

1.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察看了解, 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2.技术:是指操作性知识(生产、生活、运动)的程序化。 3.假说:假说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未被认识的事物及其规律提出的一种带有猜测性的、尚待进一步验证的理论观点. 4科学:(广义)科学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总称,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

5.论点:是作者在论文中表达的基本看法和主张。

6.论据:是证明论点的证据,是作者提出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是论点成立的基础。

7.实验法:是指人为的根据研究课题,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模拟、变革等手段进行观察 从而取得被研究对象特征及其属性经验事实的方法

8.头脑风暴法(亦称脑力激荡法),是指通过专家调查会的形式,使专家当面相互启发与交流,在头脑中进行智力碰撞(风暴)以产生不同新颖的意见,最后获得可靠集中意见的方法。

9.图号:是指图按照一定的类别或排列次序的编号。图题:是指该图的标题、名称,反映和标明图的内容,一般写在图式的下面。

10.文献法:是指研究人员通过查阅、搜集、整理文献资料,从而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11.效度检验:制调查的有效程度,即通过这张调查表能否得到你所需要的材料。它又分为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12.信度检验:指调查得来的材料的可信度。

13.选题:有目的,有步骤地选择某一学科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三、简答

1、常见的不端学术行为有哪些?

1) 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2) 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 3) 伪造学术经历。

4) 成果发表、出版时一稿多投。 5) 未如实反映科研成果。 6) 不当或滥用署名。

7) 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8) 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

2、学术不端:是指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这不包括诚实的错误和对事物的不同的解释和判断。也有人认为,学术不端主要是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指学者恶意的一稿多投行为。 学术规范: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规范,应该是:既要对学术的“自由”进行全面肯定和全力保护,又要对学术的“责任”进行全面规范和严格要求,同时还要对学术的“致用”进行全面提倡和大力推广。

3、假说成立的三个条件?

1) 假说要与该领域已证实正确性的理论相一致; 2) 假说要与已知的和验证过的事实不相矛盾;

3) 假说在研究过程中或实验中可以通过研究方法得以验证。 4.假说的两个显著特点是什么? 1.假说具有科学性:由于有科学实践为基础或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故假说具有科学性;

2、假说具有一定的推测性:假说毕竟不是事实,它只是对未知结果的一个假定的说明,有被证实或被否定的两种可能,故假说具有一定的推测性(即假定性) 5.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

2、创新性

3、系统性

4、控制性。此外,科学研究还具有探索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但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探索、研究和创造。 6.简述科学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1)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它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条件性。选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该课题的必要条件。

(2)主观条件,主要是指论文作者的经验、学识、研究、写作等条件。

(3)客观条件是指课题的研究活动必须具备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必备的仪器、设备、工具、经费,能否就近搜集大量所需的文献资料,研究时间、观测机会、地点远近、研究对象状况等。

7.简要说明本科生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它具体包括哪几个部分?

1、论文标题

2、作者与指导老师的单位和名称

3、目录

4、摘要和关键词

5、前言

6、正文

7、致谢

8、参考文献和注释

9、附录 8.简要说明近代体育科技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以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标志兴起的近代体育,一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近代体育科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发掘人体潜能阶段(自然发展阶段)--主要是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素质,获得技术的改进。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身体素质的分类,训练内容和方法、营养等。 2.改进开发技术阶段(系统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运动技术的理论研究,利用经典科学理论,改进和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运动成绩。研究的内容主要为对技术原理的分析和对技术的改进,以及营养、疲劳与恢复等。 3.全面研究综合开发阶段(科学训练阶段)--不仅注意人体生理潜能和技术的开发,而且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引入体育领域,极大的丰富了体育的研究范围。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综合使运动成绩不断逼近极限。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生理、生化、生物力学、心理和体育社会学的综合研究。 9.举例说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论文与专著)。 期刊:

[1]曹莉,孙晋海,刘伟,伊超. 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1:45-49. 专著:

[2]谢毅飞.现代社会体育学(实践篇)[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10 体育学术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在论文中表达的基本看法和主张。论点是从具体材料中引出来的结论,是论文的核心和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概括。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中心思想。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证据,是作者提出自己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是论点成立的基础。论据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据依两种形式。

(3)论证是对论据的分析、综合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例证法、分析法、引证法、排他法、反驳法等。 11. 体育学术论文的几种常见格式

(1)理论分析性(如体育理论、体育史等)的论文可按以下格式

(2)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的论文可采用下列格式

总之,体育学术论文既有定格可依,又无定格可循,应视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和安排。 13. 一份体育科研计划包括的内容:

1题目名称2问题的提出3题目研究的范围4预期结果5研究方法6工作日历7具体措施及费用预算8负责人、参加人及协作单位。 14. 怎样建立假说:

1、研究前善于提出假设;

2、假设要大胆合理;

3、假设应有多个辐射点;

4、假设应集思广益;

5、假设形式应及时做出文字记录。

四、应用题

1. 自拟论文题目,根据论文前言的写作要求,请写出300字左右的前言部分。 2. 自拟论文题目,根据论文提纲的写作要求,请您用序号标题式写出一分详细的论文提纲(注:从一级标题到三级标题)。

3. 自拟论文题目,根据论文摘要的写作要求,请您写出150字左右的摘要,3~5个关键词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以山东省50所普通高校1500名在校学生和100名乒乓球教师为研究对象, 从乒乓球课程、乒乓球队建设、乒乓球竞赛、乒乓球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对山东省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 较为准确的了解乒乓球项目在山东省的开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有利于山东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 乒乓球运动 影响因素 开展现状

五、试论

一.等组实验法(分组对比)(设计教学实验)体育教学等组对比试验法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1.实验前:1.1随机抽取确定实验对象(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 并具体指明各班《组》的人数,必要时可指明男女生人数。

2.2实验前对二个班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检验(p>0.05).测试指标的确定应视实验对象和实验内容的情况而定。 2.实验中:2.1实验施加的刺激因素(如教学法<新法和旧法)的实验)。 2.1.1实验班如何进行教学实验;

2.1.2对照班多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在二个班(组)中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授课的次数与时间应保持一致),唯有教学方法不同。

2.2实验结果的测试;测试指标的选择也应视实验对象和实验内容的情况而定。 2.3实验起止时间。

3.实验后:3.1测试结果的统计处理,其结果见表X。 3.2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3.3撰写实验报告

二、体育文献资料搜集的原则、渠道和方法。

(1)体育文献搜集的原则

①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采用倒查法。先查最近的文献,后查过去的。

②在范围、数量上应有所限制。应以一些学术性较强、影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杂志作为主要查阅对象。如中文类体育核心期刊。

③从资料的性质上看,应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 ④从资料的代表性看,应注意搜集代表各种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

⑤从资料的领域上讲,既要搜集与自己研究课题、领域直接有关的资料,又要注意跨学科、跨领域搜集资料。

(2)体育文献搜集的渠道 ①通过图书馆搜集文献;

②通过专门研究机构的资料室搜集文献; ③通过大学有关系、所资料室搜集文献; ④通过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搜集资料; ⑤通过个人交往搜集资料;

⑥通过收听、收看体育新闻、观看和观摩体育比赛、教学比赛、图片展览等收集资料;

⑦搜集光盘,拷贝磁盘 ⑧通过internet下载文献; ⑨通过新华书店购买书刊;

⑩通过图书展销、图书博览会、网上购书或君子书友会等途径购买或邮购。 (3)积累体育文献资料的方法:①作分类笔记;②建立手头剪报资料;③做卡片;④做报刊索引;⑤搜集文献性的资料;⑥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档案室”。

(4)积累体育文献资料应注意事项:①给资料编目、分类;

②注明出处(作者、篇名或书名、期刊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或卷号和期号、页次等);

③积累有权威性的资料; ④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⑤注意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⑥要持之以恒。

(5)体育文献搜集的方法:①检索工具查找法:它是利用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现有的检索工具又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察两种。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目录索引和文摘三种。另一种是电子计算机检索工具。②参考文献查找法、③顺查法、④倒查法、⑤分段查阅法。

二.新世纪体育科研方法发展趋势。

(1)研究方法的哲学化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论对体育科学研究发挥指导作用的中介。一方面,它是哲学方法论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化;另一方面,它又充分体现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反映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客观规律。现代体育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由于体育运动对体育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就越来越复杂。如在体育科学以学科群的分门别类研究中,大量模糊性的东西需要科学方法模拟形式所形成的方法去指导,诸如运动性疲劳、大运动量训练、超负荷等概念,运动员选材、体育战略研究以及体育人才交流,兴奋剂与人体基因工程、仿生学等体育科学问题,没有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将寸步难行。任何方法都是从一般科学理论的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并伴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它同其它事物一样,是在其内部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自身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矛盾,各种体育科学系统之间的矛盾,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的矛盾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自身矛盾运动,构成了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本世纪80年代开始,更加突出了现代体育科学高度综合、高度分化的特点,使整个体育科学浑然一体。在体育科学的研究探索过程中,很难说某一种方法归属某一学科。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本身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全方位的创新发展将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以及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今天,研究方法多元化已成为面向新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体育科学研究不仅受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多元化趋势的影响,而且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科学研究必须贯彻方法多元化原则。

黑格尔曾经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这就是说,研究方法是与研究内容相一致的,是由后者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族、心理、思想、法制、生产、习俗等等,它们同体育的关系随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欲对体育科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势必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考察体育科学,由此构成一些专门的研究领域,也相应产生了特定的方法。体育科学研究只有凭借各种各样具体的研究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揭示这一复杂系统的规律和特点。

面向新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用一个整体观的研究方法探讨各个因素间的关系,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研究发展,整体化、综合化是新世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互补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定性。揭示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特殊性的质,是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基础。从古至今,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定性研究。然而,定性研究有它的局限性。对客观对象的定性分析“是借助于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概念、判断进行的,这与用数学、图表表述的定量分析的结果相比,显得很不精确,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久性,因而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较差”。(陈波《社会科学方法论》第231页)客观事物的质总是在一定量的基础上的质,质的变化是由量的积累而实现的,而量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互补更能精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过程的规律。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一项运动成绩的提高,仅靠简单的定性化模式是不够的,必须对其研究方法实行彻底的变革,体育科学方法的定量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请举例论述选题的途径!(自己举例子) (1).从日常理论学习中选题(2)从教学训练的实践过程中选(3)从查阅文献中选题(4)通过各级学术报告会或研讨会中选题(5)从上级有关部门公布的课题或学术会议征文中选题(6)从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可题中选题(7)学科交叉的空白区中选题(8)从专业领域内选题(9)再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中选题(10)在热点冷点盲目点上选题(11)在经常深入思考的领域里选题(12)在学科边缘上选题(13)在学科前沿上选题(14)站在新角度上选题 途径举例:

1、例如,运动生理中的“运动疲劳学说”,,至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俊仁教练就是对“运动疲劳学说”的一种挑战。

2、比如我国足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除了技战术和身心素质等问题外,关键是足球管理体制问题,自实施“足球俱乐部联赛制”后,从甲A联赛的情况看,中国足球大有起色。

3、例如“体操中落地稳定性问题”,“篮球中投篮命中率问题”等,这些难题人们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被记载下来,所以我们在阅读时重点观察仔细揣摩。4例如前几年的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争论,但总的趋势多倾向与“多元化”的目标。5例如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征文通知6如果自己不能独立选题时指导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7例如,论文“我国体育文化学科建设刍议”“关于创建体育体语学理论体系的构想”等就是在学科交叉的空白区选题的实例。8例如对专业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学科的前沿问题、某些问题的来龙去脉,都有相当深切地了解。9比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10热门焦点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1许多专家学者都证明了只要对某一领域确有创见,不论是否有原有专业,都能做出贡献12比如钱学森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纷繁复杂,不断运动变化的各种系统所组成13国家鼓励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特别是硕士博士等勇于承担艰巨的科研任务14 15 .请举例说明选题的依据

(1)课题的价值(2)课题的可行性(3)个人选题的兴趣、爱好与特长(4)选择的课题应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5)所选的问题应该是关键性的问题(6)所选课题应该是具有共性的问题(7)要占有一定的资料

第四篇: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自学练习题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1. 科学就是正确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体系化的知识。 2. 科学的三种主要功能:技术功能、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3. 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也称研究法。 4. 科学的主要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5. 根据科研成果的性质分类可分为:5.1基础性研究:是指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自然界、社会有关领域中的新奇疑难现象和根本矛盾,旨在揭示其中存在的某些客观规律与法则,验证或创立新的科学假说理论、定律的科学研究活动。人体机能活动规律、超量恢复理论、红白肌纤维学说等研究都属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理论性的特点。5.2应用性研究:是采用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着重解决把先进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方法的研究活动。5.3推广性研究?:是指“产品研制成果的扩大”。它是将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应用到生产、生活、教学、训练实践中去的研究过程,或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中的最后环节。

6.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种类型。

7. 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7.1确定课题。选题是科研过程中较为困难的环节,又具有对整体的制约和统率的作用。7.2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又称为科学假设或科学假说(有人亦称为理论假设),是形成和建立科学理论的预制品,且必须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根据,并且要经受实践的检验。7.3制定研究方法7.4制定研究计划(方案)7.5搜集研究材料7.6对研究材料的加工整理7.7撰写论文,获取研究成果。(这个程序通常可以分为 准备阶段 设计阶段 调查与实践阶段 形成科学成果阶段)

8. 科研选题的概念:就是研究人员有目的、有步骤地选择某一科学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意义:科研选题是每项科研工作的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恰当的选择题目,将对科研工作的成败和成果价值起决定作用。

9. 研究问题通常都来源于:9.1体育实践中遇到的大量的理论与实 际问题 9.2体育传统理论、观点、方法和结论的质疑 9.3从文献资料中去搜寻课题 9.4从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去发现问题 9.5从学术争议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9.6科学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与“边缘地带”发现课题。

10要确定一个研究题目,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研究 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迫切性、可能性、研究者的主客观的条件等。1实践需要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兴趣性原则

11. 1确定研究的方向2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提出研究问题3科学剖析论证,择优选定课题4确切、科学地表述题目

12据国外学者研究,体育运动领域内主要科学的文献‘半生期’为;体育理论为3.8年;基础理论为5.2年;专项运动技、战术为5.4年;体育教学法为7.2年。

13 .查阅文献资料;1觅弱法.2借鉴法3引申法4综合法

14阅读文献的一般要求;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2阅读与理解、记忆相结合3掌握阅读科技文献的一般程序

15文献检索方法:1.常用法。(根据查找的顺序和要求等的不同又把常用法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2追溯法 是指利用已有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查找的方法。3 循环法 是指既利用检索工具书查找,又利用文献资料后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两种方式分期、分段的交替使用的文献检索方法。

16.体育文献检索工具包括书目、计算机光盘、国际互联网、声像目录。

17.文献资料综述是研究人员积累加工和利用资料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将分析研究资料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点与评价,按问题系统地、书面地表述形式。

18.横剖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人口普查和民意测验多采用横剖研究的方式。 纵贯研究的分类: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

19.假设的特点:1假设要以一定的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2假设具有一定的推测性和或然性。3假设具有可验证性。 20.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以客观事实作为研究的起点,又以研究得出的客观事实或现象为研究的终点,它既具有理论性更具有应用性。

21.操作定义是依据抽象定义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指标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即把概念与可观测的指标联接起来。(可测性是操作定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

22.构造操作定义的方法:1 采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或数量标准做概念的调查指标。2用可观测的社会现象作为概念的调查指标。3对于一些很难用具体客观标准和社会现象来界定的概念,可采用社会测量和主观评价的方法设计指标。 23.测量的组成:测量的对象和属性、测量的工具和法则以及测量的结果和数字。 24.测量法最基本的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属性。

25.测量误差:在科学研究中,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始终存在于测量的整个过程中。 26.随机误差:在重复测量时,纯属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27.测量是效度:在科学研究中,一般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为测量的信度,把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称为测量的效度。 28.随机误差的来源主要有:被调查者 调查者 测量内容 测量环境和时间。

29.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3效度低,信度可能很高。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30.抽样: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总体的代表,被抽取到的调查单位称为样本。抽样调查就是以样本的指标数值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

31.抽样误差: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抽样误差。 32.抽样的基本程序:1界定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2设计和抽取样本。3评估样本与总体进行估计。 33.衡量样本质量的主要指标:准确性和精确性。

34.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四个部分:说明词、主体、编码和结束语。

35.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两大累;在内容上又可分为有关事实的、有关态度的和有关个人背景资料的三大类。 36.开放式的问题一般放在问卷结尾。

37.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38.大规模的调查多采用封闭式的问题。

39.特尔菲法:是分别依靠有关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请专家分别对事物进行评估、判断分析,以期最后获得一致意见的调查方法。

40.专家:在该专业领域有十年以上连续工作经验,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有较多(著名)学术成果和较高知名度。专家人数: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范围及研究者的条件,一般选择15~20人为宜。

41.访问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体育研究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 42.按照对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按照这一分类方式,访问分为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43.结构式访问有称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对访问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 44.从观察描述的结果来看,可以把观察法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45.观察法必须遵循客观性和典型性两个基本原则。

46.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即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陈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静力拉牵)会导致某些因变量(肌肉酸痛)的变化。然后进行如下操作:1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y)进行测试(即前测)。2引入自变量(x),让它发挥作用或影响。3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侧)。4比较前侧和后侧的差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从而推翻假设。如果有差异,则可证实原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47.实验主要组成部分:实验对象 自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组和控制组 前测和后测 (在实施实验刺激以前对实验对象(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的测量称为前测。而在实施实验刺激后对他们的测量称作后测。 48.实验的基本原则:随机化原则 均衡性原则 对照原则 重复原则 49.实验设计大致可分为两类:简单设计和多组设计。 50.资料一般分为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两大类。 51.资料整理程序分三阶段:审查 分类与编码及汇总。

52科研论文按科学性质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 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

53.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常见的论文结构:前言(又称引言、导言、选题依据) 文献综述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与讨论(这一部分是科研论文论述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主题部分,是论文结论赖以产生的基础。) 结论(结论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所在,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54.撰写论文的一般步骤:确立论点,选择材料 总体构思,拟定提纲 撰写论文初稿 认真修改定稿 55.体育科研论文中的表格一般只使用三线表格。 56.论文评价的形式:专家个人评价 专家集体评价

57.科学态度:是指人们对科学、科研工作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和事的认识和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58.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的影响:1对科研工作的意义及特有的规律性的深刻理解和研究者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研究既是崇高的、伟大的工作,又是平凡的、艰辛的劳动。2.客观地认识事物,获得研究材料。客观的地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认识事物,客观、详细、全面的获得研究材料,是科研工作在确定研究课题后的中心工作环节,是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的前提和条件。 3在研究中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科学研究活动是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与繁杂而精细的操作劳动的高度统一。 4勇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动机和目的 勇于探索的精神 客观严整的学风 谦虚谨慎的态度

59.科研道德属于职业(或特定活动领域内)的行为规范,它是以一般意义的道德规范为基础,结合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和对人们态度行为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适用于科研活动领域的行为规范。而科研道德修养,就是科研人员对这种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及以此为基础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

59.科研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1献身科学、造福人类 2尊重事实、捍卫真理 3严谨求实、客观公正 4不慕虚名、甘于奉献 5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60.逻辑知识是在科研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知识。一方面,逻辑推理是揭示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认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在选择课题和进行研究设计的过程中,在科研论文撰写和科研成果的展示及交流过程中,由于对语言、定义、概念的准确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必备的逻辑知识既不容忽略,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其它知识所无法替代的。 61.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对智力水平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思维的各种品质对于工作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维的广度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善于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思维的深度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善于透过普通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及揭示其有价值的规律。思维独立性强的人不但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在思维过程中不易受到别人暗示 的影响,不盲目的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思维逻辑性强的人,则表现为在思维过程中服从严格的逻辑规则,在考查问题时遵循逻辑的顺序,在进行推理时具有逻辑的根据,而且思维清晰、连贯而有层次。这些都是从事科研工作必须具备的智力品质。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部分考试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学科群。

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人们为了科学的认识和揭示体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采用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式的总称。

3 选题:是指在确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选择与决定研究课题。

4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5 问卷调查法:又称为问卷法,是以书面形式提出经过周密设计的若干固定问题,询问调查对象,或让其填写,然后对所得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6 资料整理:就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分类和简化,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条件。

7 学士学位论文:是本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选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学术探讨和研究的实践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实验技能、独立思考、分析研究、外文阅读、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等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8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而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9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10 开题报告:是学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举行的报告论证会,他是监督和保证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的有关科研工作。

11 专家调查法:也叫特尔非法,指调查针对某些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智慧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背靠背的分别对事物进行评估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从而获得客观、可靠的意见与信息地方法。

12 实验法: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按特定设计的条件和程序人为的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模拟或

以观察其变化和结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3 调查法: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有意识的通过直接接触去询问研究对象或现场观察等手段来获得研究对象事实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4 研究设计: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 15 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是以发现和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基本规律,发展体育科学理论,揭示各种体育现象之间的联系为主要目标的研究。 二 填空题

1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 文献的特点: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学科渗透、内容交叉;重复出现、质量下降;形式多样、分布分散。 3 选题的基本程序:提出研究问题;明确研究问题;搜集文献资料;论证评价

4 体育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科研素质: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科研道德修养、学术规范、科研道德规范。

5 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提出研究假设、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发表

6 专家调查法的基本程序:根据调查主题设计调查表、选择专家实施调查、及时整理反馈调查表的结果、信息的汇总和统计

17文献检索的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3)明确检索策略(4)实施检索(5)获取原文(6)检索效率

7 文献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要途径、著有途径、序号及其他途径。 8 文献的阅读原则:计划性原则、顺序性原则、批判性原则、同步性原则。 9 文献的积累:复印式、簿册式、卡片式。

10 资料定性分析的方法:⑴比较、分类和类比⑵归纳和演绎⑶分析与综合 11 实验法的基本要素:施加因素、实验对象、实验结果

12 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按成果的性质分类: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推广性研究 (2)按研究目的和内容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13 观察法遵循的要求: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针对性

14 资料整理的原则:真实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颖性、完整性、统一性 15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 16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方法:移植与借鉴、创新思维、科学群体活动 18 访谈法的基本程序:(1)访问前的准备(2)接近被访问者(3)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4)听取回答(5)引导追询

19访谈计划的制定:明确主题、深化主题、确定问题、形成提纲 20 调查问卷的构成: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 21 论文的修改方法:增、删、换、调

三、简答题

1 科学研究的特点: ⑴科学研究的继承性 ⑵科学研究的探索性⑶科学研究的创造性⑷科学研究的一次性和连续性 ⑸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⑹科学研究的集体性 2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2)体育科学研究中知识运用的高度综合性(3)体育科学研究的应用性

3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⑴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⑵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⑶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⑷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⑸适当使用统计图表 ⑹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观点合个人的思想 4 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体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化与综合化 (2)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多样化(3)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仪器的精确化(4)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多元化(5)体育科学研究奖励的制度化(6)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与多样化(7)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5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从体育实践中寻找课题(2)从科学文献中寻找课题(3)从学术活动中寻找课题(4)从兴趣爱好中寻找课题(5)在教师指导下寻找课题(6)从相关研究指南中寻找课题 6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

⑴选题大而全,缺少聚焦点 ⑵选题重复,缺少新意 ⑶选题应用性、时代性不强 7实验法的特点: 实践性、动态性、人为性、控制性、重复性、可测性 8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立题、实验设计、试验和观察、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研究结论、论文撰写 四 论述题

1 体育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要求与基本结构?

答:基本结构:标题、署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

写作要求:⑴标题一般不用完整句子,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除外,其余都小写。

⑵署名等列于题目下方居中,其顺序和格式为:第1作者名字,其他作者只写姓名、单位名,分行依序排列。

⑶摘要应多用简单句型,慎用长句,多用陈述句和判断句。慎用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准确简明扼要。

⑷关键词:数目要求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关键词书写时应使用能覆盖全文主要内容的规范法的主题词。每个关键词之间应空一格,或用逗号隔开,最末不用任何符号。

⑸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章的注释。引言对前人的研究状况准确择其主要综合概述,对前人成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既不夸张也不贬低。

⑹在叙述研究对象和方法时,要特注意其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可论性。

⑺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力求间接通顺准确,用词恰当,语言正确,合乎逻辑,没有语病。

⑻结论要抓住最本质的内容,与研究的目的相结合,必须回答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设提出的问题,突出重点、观点鲜明,讲求写作技巧。

⑼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并应征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致谢一项多置于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或单独成段,有时放在论文的最后一页,但亦可作为文首的脚注,致谢段可以列出标题并冠以序号。

⑽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引用过的;必须有准确完整的出处;著录格式应按国家标 2 体育科研论文报告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1)报告答辩前的准备:a 撰写报告提纲b 掌握报告时间,撰写讲稿c 图表的设计与制作d 模拟报告e 答辩提纲的撰写

(2)报告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a 仪表仪态b 语言表达c 时间掌握d 板书、幻灯片、投影、多媒体的使用 (3)答辩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基本要求:(1)听清和理解提问者的原意(2)对事先有准备的问题,回答时简短扼要,不展开回答(3)对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理解发问者的目的和问题要点

注意事项:⑴答辩时要充分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⑵回答问题时,要严肃、冷静、大方、从容、礼貌 ⑶结束后礼貌退场,认真思考委员们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篇:科研方法教案

第一节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历史和发展

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是19 世纪与所研究的对象直接接触过的少数人类学家之一。他曾多次访问北美印第安人居留地,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过,19 世纪的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大多都不从事田野调查。他们不是从土著民族中直接收集资料,而主要是依靠传教士、探险家、政府官员和旅行家撰写的关于各地土著民族的资料,致力于重建人类文化的历史,解释各地文化差异的原因。

19 世纪末是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萌芽时期。第一位到原始民族中从事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撰写民族志的学者是英国人类学家B·斯潘塞,他曾与F·吉林合作调查研究澳大利亚中部的土著民族。1898 —1899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率领的考察队,到托雷斯海峡一带的土著民族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其成员有里弗斯、塞利格曼、威尔金等人类学研究者。他们在当地的土著民族中调查了五个多月,通过翻译较为系统地收集了土著民族的社会和文化资料。

与此同时,在美国人类学界,也产生了相似的方法,被誉为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的博厄斯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和推行者。博厄斯原籍德国,他于1883 —1884 年曾作为德国的地理学家参加了加拿大巴芬岛考察团,并在爱斯基摩人中生活了几个月,从而认识到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转向人类学研究。1886 年,他又到美国西北沿海地区考察印第安人,并于1887 年定居美国。在他的指导下,一大批美国人类学家开始从事关于印第安人的调查研究。

在田野调查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学者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他原籍波兰,1910 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师从塞利格曼和韦斯特马克学习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方法,后来成为西方人类学社区田野作业的范式。根据这种方法,人类学家通常要长期居住在被调查民族的一个小社区中,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这两种方法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熟悉当地居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心理特征等,研究其文化全貌。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撰写民族志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原始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适用于无文字的、尚未分化的简单社会,对于历史悠久的复杂社会则不完全适用。

马林诺夫斯基的一位弟子、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的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娘光,也没有完全采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研究方法。他的名著《宗族·种姓·俱乐部》一书所收集的资料,并不都是通过小社区的调查方法得来的。许娘光把自己的调查研究方法称为“比较接近法”(comparative approach)。这种方法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比较研究法,所比较的单位不是某种文化中的某种具体现象,而是整个文化体系。第二,在资料的收集和处理上,采用的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方法(即通过参加一个小社区的活动进行观察),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学方法(即通过抽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以印度为例,许娘光曾在印度调查过两年,但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小社区,而是同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接触,收集印度人的生活史(类似中国的家谱),调查印度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还调查印度教徒生活的某些特殊领域。在资料的处理上,则是把圣典、神话、民间故事、戏剧、小说等与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将前者所反映的东西视为社会的理想,将后者视为实际的情况,从整体上考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意义。第三,开创了不同文明民族比较研究的新方法。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原始民族或后进民族,而许娘光研究的则是像美国、中国、印度这样的具有宏大文明的民族。以往,这样的文明民族主要是由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来研究的,许娘光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样的复杂文明进行客观的、冷静的分析和比较,开辟了研究文明民族和复杂社会的新途径。

确定调查主题

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和田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田野调查来讲,最主要的准备首先是项目的选择;其次是田野点的选择,之后才到进入田野的各种准备工作。

选择一个题目,就是要明确所要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而这个主题要符合自己长期以来的学术经历和兴趣点,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在选择项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做的是一次全面调查,还是一个专题调查,抑或是二者结合的调查。全面调查(Holistic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群体或社区所做的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群体或社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风俗等在内的所有内容,最后是以民族志的撰写为目的的。专题调查 2

(Problem-Oriented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或者几个群体和社区所做的有专门目标的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的探讨。本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学的调查比较流行的是全面调查,研究多以民族志的撰写和描述为主,直到近几十年来才向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发展。

此外,选题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理论意义。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在学术上已经有过很多讨论的理论问题,可以根据具体的理论和前人做过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证明或者反驳,分析其逻辑和因果的联系,也可以提出理论的假设来进行验证和说明。第二是所选的项目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是指这个题目应该有一定和社会效应,甚至是很大的影响,这种研究注重对某一事件的多点分析。第三是所选项目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个实际意义是说,所做的研究将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现实的。面临真正的选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人类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有一个很好的知识的储备,掌握正确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熟悉某一领域的研究和理论,这样才会得到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当然选题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要注意自己所选的研究课题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选题的意义一样,一个题目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它的必要性。其次,选题要有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不重复别人的研究,把握学术的潮流和思维,发挥科学的想象力,能就所研究的领域提出新的知识、方法、观点、思想或者是可以填补空白。在进行田野研究时,可以把研究中最核心和最精华的部分作为创新点。再次,就田野调查来讲,所选的题目是否有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对于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具备做田野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看将做的研究是否违背道德和伦理,是否有潜在的威胁和伤害性,或者是否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还有,我们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适当性,看当时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自身条件是否允许,是不是一个自己可以驾驭的题目等。最后,当然是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的,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理想的。

选择调查点

与项目的选择相结合,在调查点的选择上,应以自己的志趣和能力相适应,选择与所选主题相关的,有可进入性的和有一定典型性或者代表性的调查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田野调查有其特殊性,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的准备工作有一下几项:第一,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这里包括对当地一些特殊的情况的了解,如有无地方流行病、社会治安和进入后的食宿安排等。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前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对不能代替进入田野后的详尽调查,我们应该详细和充分地收集一手资料,在仔细的观察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纠正和反思。其二,调查队伍的组成。人类学家通常是深入边缘地区或不熟悉的地区,进行长期的居住观察和体验。早期的人类学调查是以一个人的工作或者夫妻的合作为主,但随着学科分工和知识的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的群体共同从事某一田野研究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一个好的调查队伍的原则应该根据调查的专题有这些方面的专家参与,有一个熟悉全面情况的专家为组长,队伍中还包括女性的组织。这样方便做各方面的调查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装备、物品的购置。携带什么样的装备和物品,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和调查时间的长短而定,调查设备除个人衣物、文具、书籍外,还应具备以下物品:地图、生活用品、常用药品、个人证件、摄影器材、录音设备、特殊仪器以及准备好的表格和文卷。最后,还有调查者本身的身体准备。在出发前要看调查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调查地的天气、气候状况等,所以对于人类学家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基本条件。

阅读相关资料

(一)了解地理和历史的材料

调查以前有必要对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如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山脉、河死、矿藏、动桓物),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雨量、震期或冰期等等),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等有所认识。此外,对当地的历史,如何时有人居住,历代藏置馆况,有什么重要文物古迹.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i人民有什么特殊生活习俗,等等,亦应通过查田地方志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作初步了解。这些均为调查前难备工作及熟悉环境所必需。

此外,还应了解当地特殊问藏,如有无死行病、地方病擞行,有无危害健康的昆虫或食物,社会治安情况如何,等等,以便调查者注意个人安全及安排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航通过查阅资料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不能代替自己到达现场后的详尽调查。通过自己长时期的观察和勘查,总能发现一些新的情况,为前人所不知或纠正前人之误失。 (二)掌握前人调查研究成果

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若所去地区过去已有同行作过调查,有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必须查阅,以便了解前人作过田野调查,取得什么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做过助工作和已解决的问题,白不必再里复;调查者参考或利用前人的调查研究成果,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必须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详加注明。分明是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地据为已有;或分明是参考前人论著中的材料,面不加注明,仿佛是自己新发现。这种恶劣学风在当前中国学术界田为流行,为一切正派学者所不齿。

有些地区迄无人类学家作过调查,但过去地方官吏、使臣、传教士、旅游者或已留下记载。他们虽不是专业的田野工作者,但他们的记载中往往包含珍贵材料,也是调查者必须查问参考的。例如,1909年第一个派往云南独龙族地区的汉族官吏夏瑚蓉《憨锦边境详憎》,便是研究独龙族传统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 书,即使今天仍为去独龙河调查的人所必读。

总之,所有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及有关记载,在调查以前都应充分按集,不厌其多;或摘录要点,或复印全文,供田野工作中随时参考。为此花费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对今后调查大有助益。

制定田野调查方案和提纲

课题既定,把你的考虑和打算写下来,这就是调查方案。拟定一个好的调查方案非常必要,这不仅为了申请经费(中外人类学家多属于穷人的行列,一般不可能自橱腰包作调查),而且为了明确自己调查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今后调查工作中有所遵循。

调查方案中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地点相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这就是西方人拟定计划时常说的五个“w”(where, when,what,why,How)。其中既包括了必要性,也包括了可行性。

假如调查方案获得批准或支持,还要根据你的调查课题,是全面调查抑是定向调查,再拟一份详细的调查提纲。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问明些问题。它主要供你自己看,帮助你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漏。

前人拟定的调查提纲或问题表可供借鉴。马凌诺斯基《文化表格》(原附费孝通译《文化论》后印行,现又收入《吴文藻文集》)列举了文化三个因素和八 5

种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和秩序、巫术宗教、艺术、民间知识各个方面,可作一次全面调查的调查提纲基础。但它仅列项目,对初学者来说不够具体;且它按功能学循观点安排,若完全照章行事,极易落入该循的理论框架而不能自拔。此外,国内外学者介绍民族志工作方法著作中亦常附有调查提纲或问题表(见本书后所列“参考书目”),亦可参考。值得推荐的仍是上述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的询问和记录》一书,它几乎为调查文化各个方面列出应提问的问题,完全可供田野工作者作随身携带的手册使用。

但前人调查提纲总不会完全适合你自己.只能参考,不能照秒。特别是定向调查当前人类学理论一些热点问题(如民族认同,入类学的应用等等),现成经验不多,要根据课题性质自行设计调查提纲。

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无论考虑得如何周全细致,总不免闭门造车,有脱离实际之处。调查者在田野工作中可随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其他准备工作

1、调查队伍的组成

早期人类学调查是“一个人的工作”。人类学家通洛是只身深入边远地区,长期生活在土若人民之中,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夫妇同为人类学家,亦有两人去同一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如M.米德曾和她第二个丈夫一起在海军大将岛调查马努人,费孝通和王同惠一起调查广西瑶族。这些调查当然不存在队伍组成问题。

一个人知识有限,协作调查好处甚多。A.c.海顿领导的托列斯海峡考察团中,就包括原为心理学家利弗斯,音乐学家梅耶(S.S.Meyer),原为病理学家的塞里格曼(C.G. Seligman)和一个摄影师。近几十年,随着科学分工相知识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一个群体共同从事一次田野工作的情况日益加多。

一个好的调查队的组成原则应该是:(1)根据调查课题性质而有各方面专家参加;(2)由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3)调查人员中员好包括有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一个调查队,其成员仍是各有研究课题,有自己的调查点,在田野中都是独立工作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展大规模民族调查工作,有时 6

几个人甚至十几人一组,住在同一村寨中,调查同一问题,分工不明,意见不一,彼此牵制,这样调查的效果不问可知。

2、装备、物品的购置

携带什么装备和物品,应根据调查时间长短及调查地区条件而定。除个人衣物及文具、书籍外,下列物件是一般调查者必须置备的:

(])地图:所去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的较新且较详明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地形图等。

. (2)摄影设备:一个附有摄远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照相机及足够多的胶卷(或者数码相机记忆卡)是必不可少的。如带两个相机更佳。如有条件,带一个摄像机,对记录活动场面大为方便。

(3)录音设备:假如无特殊的专业格罢,一个小型录音机就足够了,而不必攒带笨重的录音设备。但不要忘记多带录音磁带。

(4)记录表格:根据要调查的问卷设计一系列表格并事先印好,调查中以填表方式来记录材料,将比一般的笔录大大节省时间。除人口调查表、亲属称谓表等常用表格外,还可根据自己调查需要并参考前人调查设计其他表格。

(5)药品:根据调查者身体状况及调查地区有何疾病流行.携带一些药品是必要的(必要时事先作防疫注射)。有了这些药品,还可给予当地人民以简单的医药帮助。预防有害昆虫及净化用水的药物,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6)个人证件:即旅行或长期居留所必需的身份证明或文件;在中国边疆地区调查,还应履备好边境通行证。

(7)仪器设备:如一切野外工作者常用的海拔表、罗盘、温度计、望远镜,等等。

(8)生活用物:如当地缺乏的生活必需品(包括某些食品),特殊需要的物品,等等。必要时还应自带居住设备(帐篷)和照明用具。

上述物件应在出发前购置齐备。特别去偏僻地区,购物困难,尤其需要预先准备。

资料的收集整理

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还只是粗糙的、表面的和零碎的东西,需要经过整理加工,才能进而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调查资料的整理工作是调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一、 资料记录 1.田野调查日记的重要性

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过程应该伴随整个田野调查过程。田野中每天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必须坚持,田野调查日记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作为一个整体与收集资料之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不仅可以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获得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而且可以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提供方向和聚焦的依据。因此,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不应拖到积累了很多资料以后才进行。永远不要等到自己有了一千页的调查资料之时再想到应对它们。

再实地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强迫研究者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尽早就研究的方向和类型作出决定;2)帮助研究者提出一些可以统揽所有资料内容的观点,发展出一些可供进一步分析的问题;3)使研究从原始资料向理论建构的方向过渡;4)帮助研究者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了解自己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便下一步有计划地收集资料。 2.如何撰写田野调查日记

田野调查日记是及时整理和分析田野调查资料的主要手段。日记中的资料整理要严格,通常需要将资料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如访谈中的录音记录必须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不仅包括被访者的言语行为,而且包括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如叹气、哭、笑、沉默、语气中表现的迟疑等);人类学田野调查之所以要记录下所有资料,是因为所有的事情可能都是资料,有时在整理资料时研究者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可能今后在分析资料时被发现由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如果当初不记录下来,可能就永远地被遗漏了。

田野调查日记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资料的类型(如访谈、观察、实物等);2)资料提供者的姓名、性别、职业等;3)收集资料的时间、地点和情景;4)研究者的姓名、性别和职业等;5)资料的排列序号,如对某人的第一次访谈等。

二、撰写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 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是指对调出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作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看重分析社会的基本状况,研究大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专题性调查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或问题的某些侧面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材料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普遍,但它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 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 3)总结经验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目的是揭露现实甚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总是,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来达到对客观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写起来就从容多了。初动笔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下述材料:

1. 按时间顺序做的观察和访问的田野笔记。 2. 在你心目中构成了该文化场景的所有领域。

3. 基于你所选择的领域的术语(类别名),把术语按类别划分好。 4. 所选择的领域的特质(对其成分的界说)。 5. 报告人就研究的类别做的发言。 6. 你观察了所研究的类别之后做的描述。

民族志就是把你收集的资料、形成的分析安排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写下来。 最好先列出提纲。提纲可能包括下列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 前言

1.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2.民族志、文化场景、基本的文化概念等等是如何界定的? 3.文章的内容安排怎么样?

(二) 田野工作方法

1.为什么选择这一文化场景? 2.如何联系报告人?

3.主要报告人的特点是什么? 4.采用了什么田野工作方法? 5.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资料的选择? 6.有没有遇到特别的难题?

(三) 背景材料

1.与这一文化场景相关的时空背景和社会情况怎么样? 2.这一文化场景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四) 文化描述

1.你打算描述什么领域?为什么?

2.报告人使用什么类别划分? 3.他们的类别划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这些类别划分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5.报告人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构建他们的行为?

(五) 结论

1.你能否解释这一文化场景? 2.你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何建议?

文化描述的资料安排有多种方式。有的民族志注重文化知识结构,这有如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图。作者按报告人的文化的类别划分来安排资料,要谨慎地界定各部分材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的意义。接着,作者着重介绍在此文化中人们用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要通过材料来说明。最后,他可能将文化及其功能结合起来讲。每一个社会情况对人们的行为都有要求。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情况的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

后附的文章可称为民族志式的描述。它们谈不上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跨越文化的比较,应该说是关于文化知识的记录。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志研究的开始。 这些文章还有以下的特点。

1.由程度不一的本科生写成。开展田野工作时,有的学生才刚上大学第一 个学期,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则不是。

2.这些文章运用了组织和呈现民族志材料的多种方法。有的注重上述提到 的功能,有的注重手段和结构。

3.文章包括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可做研究的广泛的文化场景。集中研究生活 中人们对付各种情形的学问。大多数文章以民族志语义学为基础,有的文章则强调作者自身的观点多一些。

4.涉及到人类学入门,都市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田 野方法等等。有的文章开头与这些领域有关,最后则写成独立的研究项目。

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类学一向关注的问题有关。比方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关于珠宝以及其它身体饰物的习俗;美丽和外表的定义是由文化决定的;各个社会都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对老人的关怀等等。但以往的民族志描述以及其它题目都是在非西方社会中做的,而我们收集的文章描述的则是我们自己的社会。

二、选择报告题目

1、确定题目。在调查之初,确定田野调查大纲的时候,研究者实际上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已经有所确定。在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往往只是大体明确了自己想要做哪一方面的问题,自己的调查对象是什么。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进行,研究者的调查主题在表述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得界定越来越明确。但是有一点必须指明,经常更换自己的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会随着调查的进行而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展开调查之前可以不用确定自己的题目。在调查之前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方面,调查之前的主题越明确,意味着自己的调查越有所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则对今后的资料分析、报告写作都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在研究之前确定一个好题目,是学者们申请研究资助必不可少的一步。

2、题目的组成。题目的组成可以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主标题组成。

3、题目的要求:1)标题应该简练,不能太长,一些没有用的词语要删除。 2)标题选择上可以用提起人们兴趣的字眼,也可以选择以报告的关键词和问题意识为题目。3)标题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往往只会通过你的标题来看你的文章。4)标题中应该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如主题、目标、主要方法、研究地域等任何能够吸引人,并体现报告特点的内容。如果主标题太长,可以考虑用副标题加以说明。5)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缩写(如世界银行缩写成为世行)和太拗口的词语。

三、摘要写作

1、摘要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记住,大多数的读者只能通过阅读你的文章摘要来了解你的报告内容,并决定他们是否继续深入阅读你的文章。摘要需要通过简短的话语,引起读者对你研究的兴趣。

2、摘要字数:摘要字数一般不能太长。不同的文章对摘要的字数要求不一样,一般的期刊论文只要求200-300字的摘要。学位论文的摘要比较长,与作者的论文长度成正比。

3、摘要的内容:需要涵盖”what, how and why”三个要素。What指的是你文章的基本的目标和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文章有多个层次的问题和目标的时 12

候,一定要抓住关键的目标和问题,否则会混淆视听。How指的是你文章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论,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怎样得出了你的结论。Why关注的是你文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即为什么你的研究有价值,要非常明确的在摘要中表明你文章的价值和特殊性。

四、确定关键词

1.关键词的重要性。关键词是文章的眼,关键词更是文章检索的重要工具。在检索中,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共同确定了文章所属的领域和范围。

2、关键词的不能太长简明扼要,一片文章至少需要3个关键词。

3、什么样的词才能够作为关键词?关键词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文章的眼。选为关键词的词可以是:文章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地域、研究对象、主要理论等等。关键词的选择不能够太生僻,尤其不能够以自己造的词为关键词,这些词都不具检索意义。

五、材料的选择与保密

(一)要大量掌握材料

一本调查报告的质量如何,除去要看它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系统性之外,主要是要看他它所掌握的材料是否丰富,是否已经掌握了一切应当掌握的材料。而所谓一切应当掌握的材料,当然首先是指调查材料而言。应掌握与此题有关的一切调查材料,就是一切档案材料和解放前的调查材料,也应掌握。此外,如历史文献的材料,民族语文的材料,考古学方面的材料和民间文学方面的材料也应予以利用。所以说在编写调查报告之际,除本人的调查资料之外,还应参考一些有关资料,尽可能不要遗漏。纵然有些材料从标题上看,似乎对我们没有关系,但也不要轻易放过。

(二)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仅以调查材料而言,各个点上的调查材料和面上的调查材料,加在一起,字数是很多的。譬如说,一个调查队共有20余人,在一个民族地区内调查两个月,可能写出一二百万字的调查材料,然而一本调查报告不能将一切素材完全包括在内。这就需要有所选择。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看这一调查报告

(三)保密性问题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必须发生个人接触,而且在大多数情 13

况下,彼此的关系有可能变得十分亲密,因此保密原则在这类研究中尤为重要。

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就应该主动向被研究者许诺保密原则,告诉对方自己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曝露他们的姓名和身份,一切与他们有关的人名、地名和机关都将使用匿名,必要时还应该删除敏感性材料。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也要注意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与被研究者关系密切就可以随便向他人提及他们的情况。特别是当研究者不止一个人,而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又彼此相互认识的话,研究者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在他人中间传播彼此的情况,并且告诫他们不要将彼此的情况告诉其他人。如果被研究者因为与研究者关系密切,暴露了一些自己品尝不会暴露的信息,过后又感到很后悔,研究者应该再一次向对方许诺保密原则,使对方放心。

事实上,研究者要做到完全为被研究者保密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比如在调查报告最后通常都有一个向相关人员致谢的部分,如果作者在这个部分明确列出了被研究者的名字,那么他们制造匿名的奴隶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在撰写这个部分之前,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者事先商量好。

在研究报告中使用匿名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可以隐蔽被研究者的身份,但是有时候也是根本无济于事。比如,有的当事人声名显赫,只要提到有关信息,大家就都会指导这个人是谁。

其实,使用匿名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原则,应该视被研究者的意愿而定。在这里,尊重个人隐私与保密原则应该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被研究者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公众所知,那么研究者就不必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六、报告的行文

文体应当用白话文,力求简明通俗,并要有准确性、科学性和说服力。毛泽东同志指出过三个标吃即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所谓准确性就是指科学性和逻辑性而言,不要说空话,也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生动性,这也是和准确性与鲜明性分不开的。一本调查报告或一篇学术论文,如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政治思想性,那自然就容易生动。但还有文章的写作技巧问题,属于艺术性方面的问题。例如怎样用字、造句,既要通俗、简练,又要生动活泼。这就需要在读书时,多下功夫,还要勤于写作,功到自然成。

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要用得恰当。否则,会影响文章的准确性。

关于民族语汇、方言、土语或专门术语最好少用。如非用不可时,应加上国际音标的拼字法。还耍加上必要的解释或注释,一定要使读者容易看撞.

在引用旧文献时,要根据最通行的版本,查对原文,注明版本和页数。如果原文的文字难懂,最好译成白话文,然后在文内注明,参见原书集卷、某页,以明来历。在引用经典著作时,要根据最新的译本,也要查对原文,注明版本和页数。如系间接转引,就应注明,不要自炫渊博,欺骗读者。

引用档案材料和末正式出版的内部文件,需要特别慎重,注意保密问题。 在引用材料时候,如发现有些名称或字句,对于少数民族带有污辱性,就要妥善处理。因为一切著作和文件,不论好坏,一切由引者负责。凡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引文全不要引用。总之,这是一个政治水平和能否掌握政策界限的问题,同时也是写作技巧的问题。

最后,关于文体和风格的问题。除去注意每一篇文章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之外,还要注意在文体和风格方面多多体会,多下功夫,久而久之,自然就有进步.

上一篇:条例学习心得范文下一篇:条例对照检查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