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

2024-05-23

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精选十篇)

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 篇1

骑士的出现与中世纪的纷乱的社会秩序有必然的关系。在中世纪时期, 欧洲出现了漫长的封建割据的局面。各个封建主为了争夺地盘, 控制人口而不断地发动战争, 去袭扰相邻的领地。无论是国王还是各个小的割据势力, 为了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往往要培养一批精锐的骑兵。这些骑兵正是骑士的前身。与贵族不同的是, 骑士身份无法由世袭得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出身平民阶层, 参加军队之初, 往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 内容包括骑术, 武术和作战的基本常识。学习结束之后, 他们还不能立即成为骑士。封建主或者他们所隶属的贵族将领往往会给予他们一些艰巨的任务, 在骑士文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任务往往是一些几乎难以完成的使命, 诸如降妖除魔, 与邪恶的领主斗争等等。在完成这些艰险的任务的过程中, 他们需要具备一些美德, 如忠诚、勇敢等等。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他们载誉归来, 就可以成为骑士中的一员。骑士虽然不能像贵族那样世袭, 却可以如同贵族一样拥有崇高的社会荣誉, 享有封地, 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有些骑士通过战争的磨砺, 最终成为统帅, 不过这样的例子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实在是为数不多。在信仰上, 骑士们必须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赴汤蹈火去完成的任务, 正是宗教所赋予他们的使命。因此, 骑士们往往为自己的征战而感到自豪。他们把自己的战斗和牺牲看做是高贵的、正义的行为。而后世的人们往往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对过去的英雄事迹加以夸张, 骑士们因此又披上了更加辉煌和神秘的外衣。在个人情感生活中, 骑士们在接受训练时就形成了崇拜那些优雅高贵女性的心理基础。在骑士的爱情中, 对方的婚姻状况往往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 事实上, 他们热爱的女性往往是一些已婚的贵族女性, 双方也并不会因此感到伦理的困惑。随着中世纪的结束, 骑士和骑士制度也最终走向了消亡。

在中国历史中, 侠客的出现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在一些诸侯中形成了蓄养门客的风气。在这些门客中有一些武艺高强, 并且在社会中形成了互相勾连的力量。他们一方面追随自己的理想, 为了他们认为的社会公平和正义而开展斗争。另一方面, 他们效忠于自己的主人, 诸如魏国的信陵君这样的王侯, 为了他们的事业忠心耿耿的奉献自己的武力和智慧, 在李白著名的长诗《侠客行》中就描述了像候嬴和朱亥这样的侠客。在诗中, 李白赞扬他们“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到了汉代, 游侠渐少, 更多的侠客是以郭解、朱家等人为代表, 自身已经成为地主豪强, 依然为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而奋斗。当然, 他们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也许有些狭隘和偏执, 往往为了某些局部的利益, 他们也会去做出暴力的侵袭事件, 比如郭解就曾经参与了刺杀汉武帝的活动, 其原因只是感恩于淮南王刘安的信任和恩赐。在封建专制时代, 为了鼓励公众效忠统治阶级, 宣扬忠君报国的思想, 一种叫做公案小说的文学类型得以流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包公案》、《施公案》等。在这两部作品中, 分别有大侠展昭及黄天霸等人参与了包拯和施世纶的工作团队。当然, 这些侠客们的初衷依然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他们要“致君泽民”。这四个字正是公案小说中侠客的核心价值观。他们要上报效以君王为象征的国家, 下抚遭遇不公的平民百姓。中国文学中的大侠们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 因而并不会因为宗教理念的不同而开展杀伐的斗争。对于中国的侠客而言, 推动他们有所作为的只是一个“义”字。关于这个“义”, 唐人李德裕曾经进行过介绍:“夫侠者, 盖非常人也, 虽然以诺许人, 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 侠非义不成, 难兼之矣。”这里的“义”应该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为道义, 即侠客锄强扶弱、维护正义和所谓的道统;另一个含义应该是侠客们誓死捍卫的义气, 即朋友有难则需拔刀相助, 对自己做出的承诺不惜代价去实现。二者有时会有冲突。那么, 在这个时候, 正如李德裕所言, 侠客们就需要做出选择:“虽然以诺许人, 必以节义为本”。在《包公案》一书中, 我们就可以读到为了维护所谓的节义, 展昭曾经一次又一次的与他的江湖朋友为敌, 不惜将他们缉拿归案甚至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

由此可见, 欧洲的骑士和中国的侠客的社会理想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个个有着崇高的理想, 武艺高强, 藉此去维护一种社会公平和正义并为之奋斗,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然而, 相似的表现却有着大不相同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价值观因素。骑士们唯一的宗教信仰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在发源之时, 罗马帝国对外穷兵黩武, 对内横征暴敛, 阶级矛盾尖锐。为基督教赢得人心的正是其秉持的教义, 这些教义在摩西十诫中得到了表现, 其中有“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等内容。应该说, 基督教的这些教义符合了当时的社会普通民众的诉求。作为虔诚的基督徒, 骑士们的行为自然应该以此为尺度, 骑士精神中就包括了“谦卑、荣誉、牺牲、忠诚、怜悯”等核心词。可以说, 骑士们去做什么, 去反对什么, 并非完全是自发的, 而是被动地接受了教义的结果, 当然, 这和基督教教义的合理性及其影响力密切相关。骑士们虔诚的卫道和忠诚的保护领主及其人民也具有比较明晰的目的性, 那就是跻身于他们所渴望的贵族的行列, 成为受人尊敬的群体中的一员, 在物质生活上, 也可以摆脱之前的困窘状况。成功的骑士名利双收, 这也是大多数平民不辞劳苦的努力成为骑士的重要原因。

侠客们的社会理想同样表现为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然而这样的社会理想却和宗教关系不大。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要求中国人的生活充满了和谐和平等。无论是《礼记》中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还是老庄哲学的无为治世而得清明世道, 都清晰地描述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作为普通民众中自觉意识极强的侠客们, 义无反顾的肩负起了实现和维护这样一个世道的任务。和孔子一样, 他们的作为并非为了鬼神, 而是为了现实中的人。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中国没有存在像基督教那样可以从精神和生活两个层面约束世人的宗教力量, 那么, 中国的侠客们卫道的行为大多出于自发, 是完全的“路遇不平, 拔刀相助”。当然, 这种自发也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至于行侠仗义的结果, 侠客们仅仅在乎的是他们的社会理想有没有得到实现, 而不是个人的生死荣辱和物质上的个人享受。所以在《包公案》及其他公案小说中, 侠客们的个人理想大多是“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这一点与欧洲的骑士们也大不相同。

在情感生活中, 骑士们自从进入这个阶层起, 就接受尊重女性的教育。他们有意无意地去欣赏那些高贵优雅的贵族女性并热衷于维持和她们的浪漫关系。在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中, 兰斯洛特就爱上了他的女主人格尼薇儿。无论在哪一种文化背景中, 这样的爱都是违背人情常理的, 但是高傲的骑士们不会介意。兰斯洛特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和格尼薇儿的感情被人发现, 圆桌骑士之间的斗争也因此爆发。在斗争中, 兰斯洛特失去了他的朋友, 甚至亚瑟王本人也受此连累, 导致了他平叛战争的受挫, 自己也身死沙场。兰斯洛特本人在后来深感负疚, 在修道院中孤独的度过了余生。这样的行为在中国的侠客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女性在侠客们的生活中只是配角。展昭的妻子丁月华是一位有智慧的女性, 可惜在整部小说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少, 和小说的主线的开展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 不仅展昭故事如此, 在其他侠客故事中, 女性的角色一直难以突出, 这和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有关。女性作为侠客文学的主角出现恐怕也只有在风尘三侠的故事中。作为三侠之一的女性红拂嫁给了唐初的名将李靖, 一直作为他的事业和精神的伴侣, 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赞扬。遗憾的是, 在阅读关于红拂的描写时, 我们难以发现她因为女性的特征, 她睿智勇敢, 其言行基本上是男性化的女人。在侠客文学中, 过于女性化的女人往往和不道德的情色故事相关, 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白桦中国侠客与西方骑士之比较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6月

[2]肖明翰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与宫廷爱情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骑士精神随笔 篇2

五月花美丽得有些诡异。她犹如一团热情的烈火,在寒风中依然不肯消逝,使人沉醉在她那娇艳欲滴的赤红之中。五月花带来的是春天的气息,甚至连严冬也会被她的不屈不挠所屈服。

父王临终前对我说:“你一定要成为可以和五月花相媲美的公主。”

这句话刻在了我的心灵深处,成为我的人生目标。从此以后,我每天都要跑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自己,然后失望地叹气道:“我果然还是不像五月花!”

小女孩在顾影自怜的日子里长大了,八年后的她再次站在镜子前时,镜子中的女孩子已经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了。但是童年的憧憬不是这样的。在我的眼里外表是最不可靠的东西。透过冰冷的铁窗,我无奈地仰望着天空的一角,那里有一只渺小的飞鸟。与它相比,我的生活里却缺少了最基本的自由。雄伟的宫殿仿佛是一口枯井,永远将我囚困在孤独身边。我好想飞翔啊!要是可以摆脱掉身上的枷锁,一切荣华富贵我都不在乎了。

清晨,朦胧的红日方从地平线徐徐升起,嘹亮的号角声便打破了古城的寂静。这是从天台向下俯瞰,我得以观赏到骑士们操练的场景。他们互相切磋武艺,或者练习骑术,虽然我从未见过骑士出征的壮观场面,但是仅仅凭靠想象便足以体验到那种誓死如归的气势。

被派往前线的骑士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他们的生命却能换回和平。骑士的剑是为了扞卫正义而出鞘的,他们无愧于良心。战马长嘶,铁蹄踏破敌人的野心。长矛闪现,刺入敌人的胸膛。面对死亡,骑士只会还以坚定不移的目光和加倍的攻击。

这就是“骑士精神”的含义吧?

骑士队的小队长是一个沉默的少年。虽然年龄与我相仿,但他的心志远远要比大人们更加成熟。他总是独自一个人坐在城墙上,静静地看着夕阳斜下的景色。他的双眼中充满了忧愁、期望,连我都为他的感情动容。我不喜欢看着他继续消沉下去,于是偶尔会搞一些小恶作剧来捉弄他。看着愠怒的他,我每次都忍不住捧腹大笑,实在有损公主的形象。我每天都生活在他的影子里,同时我也得知他的名字叫“克劳德”。

我期待着那片浮在空中的薄云,总有一天会载着我离去……

我和他的交往令我感到一半欣喜,一半担忧。终于有一天,麻烦不可避免地来临了。母后命我和邻国的王子结婚。对方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男人,两只邪恶的小眼睛似乎老是在打什么歪主意。我知道历代公主都难免要接受政治婚姻这种逼人发疯的考验,可是为什么我要嫁给一个足以当我叔叔的男人?我很任性地拒绝了王子的无理追求,逃回了房间里,扔下一群尴尬的大傻瓜在那里发呆。

即使是身不由己的公主也应该有选择幸福的权力吧?

我的幸福啊!你会像骑士一般拼死保护骄傲自大的我吧?

我把所有的包袱都由自己一个人背负着。邻国王子与母后早就立下和约,我的反抗根本是微不足道的。我只能整天默默地吞声忍气,还要没命地躲避王子的约会。我真的好累,好像有几十块笨重的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这段时间里,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见到克劳德的身影。我们相处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可是他还不知道我的痛苦,所以我要更加珍惜眼前流沙般的岁月――和骑士在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又是一个和克劳德并肩赏月的夜晚。今晚的月亮特别大,冷冷的月光斜照在我们身上。我注视着克劳德的长发,它是银白色的,在这迷人的月光下竟显现出迷幻的`色彩。克劳德原本无神的眼睛突然变得明亮起来,嘴角浮现出少有的烂漫――他居然笑了。他那双清澈湛蓝的双眼使我感到莫名的宁静……如果时间能够停止的话,就让一切在此刻终结吧!

我要出嫁了。

天气却存心与我作对,玩什么“晴空万里”。王宫上下忙碌得一塌糊涂。我的思想似乎也受到了感染,想到了无尽的蓝天和那只腾飞的鸟儿。可惜我没有福气获得自由了。我有些沮丧地呆坐在镜子面前不停唠叨着:“我会成为五月花的新娘吗?”此刻我总算领悟到父王的叮嘱了。我盯着镜中的自己,她却向我神秘地眨眼睛……

我要离开了。

我坐在马车上,窗外熟悉的景物不断往后缓缓移动。一幅又一幅记忆中残余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渐渐离去的王宫,渐渐破灭的梦想。那里装载了我太多的记忆,我的开心与失落,还有我那青涩的初恋……那一天晚上,我在自己心中种下了永久的遗憾。我还未来得及对克劳德告别就如此匆忙地走了。

这是幻觉吗?我听到了克劳德撕心裂肺的呼唤声。蔓延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心头一震,惊愕地探头望去。只见克劳德竭力摆脱掉几名侍卫的阻拦,奋力朝马车追来。

我的泪水飞洒到空中,在阳光下如同若干颗晶莹的珍珠。我说出了压在心中多时的话,你的幸福是什么?

克劳德抓住我的双手,将我拉出了马车。我飞腾在半空中,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鸟儿。

他的回答是,希望天天注视着五月花般的公主。

……

骑士精神与贵族之风 篇3

当中古时期欧洲艳阳的余晖为闪亮铠甲蒙上暖色,骑手举剑与他的飞骏比肩而立,接受这一使他成为骑士的册封。誓词落地,新生的贵族战士带着新的身份,让自己在这建立在优越感为基础上的全新道德与人格精神的征途上,依诺前行。

若要溯源,“骑士精神”最早的意思是指马术。中世纪欧洲战场骑兵崛起,逐渐替代了步兵所在的主导地位。当时有谚语说:“一个骑在马上的法兰克人能把巴比伦城墙冲个窟窿。”

中古欧洲的精英战士,与农民、教士和那些靠自己的技术当上骑手和战士的人,其间差异除了精良的武器与铠甲,最重要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快而强壮的马匹。甚至在骑士之间,他们的等级高低也与马匹的良劣成正比。比如英国著名的嘉德勋章骑士团,其装备马匹的豪华程度令人咋舌。

作为骑士最重要的行头,优良的战马必须胸部宽厚,背至臀部宽且平实;头骨前面窄,侧面骨骼棱角分明,颚骨削瘦;耳朵小,鼻孔大,眼睛清亮有神;脖子要能像“弯弓”一样昂起;马蹄边缘整齐清晰,大小与马腿的粗细长短及马的重量都比例适度。

中世纪声名最隆的是西班牙种战马,其次是加斯科尼战马,再次是匈牙利、叙利亚和罗斯马。马的颜色大都凭骑士喜好,总体来说,纯白色的马被认为最为高贵。这也是姑娘们把心中情郎喻为“白马王子”的原因。骑士与马的关系既是战友又是伙伴,以至于当时的骑士小说必须有关于马的情节。为了表达对战马的爱惜之情,有的骑士在平时行军途中只骑一般的马,只在战斗时才骑乘自己的战马。

其实骑士精神是贯穿在人类发展整个过程中的。无论古今中外,皆不出其外。日本武士精神,效忠的是天皇。中国侠道,效忠的是天以及天定的道德准则,即所谓替天行道。而西洋骑士精神最为浪漫——效忠的即使只是一个女人,也绝不会被人嘲笑。马,作为人类最早被驯化的动物,成为了这种侠义热血浪漫的活图腾。可是,为什么是马呢?

与马同样被驯化应用在战场上的鹰犬,充其量是人的“眼睛”和“鼻子”,它们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般的辅助用途。唯有马,从气势到实战,它已经和它的骑士合为一体,在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层面都息息相关。而它的忠驯、隐忍、勇敢、宽厚、速度与力量,也是骑士精神萃取的依据。作为一种阶层图腾般的存在,马的意义不止伙伴,更是荣耀与地位的标尺。

骑士精神与侠义精神之文化差异 篇4

骑士文学歌颂的是骑士精神,骑士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忠君(忠于君主)、护教(维护基督教)、行侠(见义勇为、锄强扶弱)。骑士热衷冒险,负责保护贵族领主、城堡和国土,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贵妇。中国武侠小说主要体现了中国侠文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的精神,歌颂了侠士的“侠义精神”。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指出了侠人格精神的三个方面,即“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赴士厄困”、“不爱其躯”的牺牲精神,“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道义观念;也指出了其“不轨于正义”的消极人格。由此可见,侠义精神的核心就是讲信义,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舍己助人,重义轻财,重义轻死,并且不求回报,快意恩仇,追求自由及人格的平等与独立,等等。

骑士精神是与封建武士生存有关的道德规范,因此,表现出强烈的封建思想与宗教狂热。骑士精神是制度化、模式化的,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骑士是以政治和宗教利益为准则的,骑士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如亚瑟王的圆桌骑士。骑士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和宗教精神的一批武士。“骑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则,可见骑士精神的贵族气质。它着重身份、注重修养、恪守誓约、尊重法规,是一种使社会有序化的文化精神”。[1]所以说骑士精神是贵族文化,骑士是一种高贵的身份,是进入上层社会的标准,是一种特权,是封建统治阶级和基督教的卫道士。而侠士则是以武犯禁,侠的人格是兼具侠义与自由的一种独立的人格,侠士始终不属于阶级的产物,不受任何制度的约束。侠义精神只是一种道德规范,并没有被模式化、制度化。同时,侠义精神一直也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迁的。

侠义精神是根植于民间的平民文化,或者说草莽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文化。侠士们所讲求的仁、义、忠、信,将封建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由一个个散落的弱势群体联合起来,共同保护弱者的利益。同时,贵族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时而需要侠士们对封建统治者的忠义,时而又镇压地方豪强,使得侠士始终游离于江湖与庙堂之间。侠以武犯禁这一点说明了侠义精神是以反叛的姿态与主流文化冲突的,因此奉行侠义精神的侠士们常常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容,或沦为贵族阶级政治斗争的工具,如荆轲、聂政等。与骑士精神相比,侠义精神只是侠客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行事准则,而不像西方骑士精神那样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规范制度,或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规定。此外,侠士的行为往往是理智不足而冲动有余,甚至是残忍无情的。快意恩仇而滥杀无辜,重情义而轻礼法,报恩、复仇、父债子还等思想一直以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国民性。与此相似,骑士精神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则是绅士风度。二者都对本民族的人格的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从根本上说,骑士精神属于贵族文化,而侠义精神则是平民文化。因此,二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也就不同。骑士精神和侠义精神还可能存在着更多的相似性与差异,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骑士精神和侠义精神也在互相影响、互相交融。

摘要:侠与骑士这两种文学母题相似, 从根本上看, 都是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 都是歌颂英雄主义, 认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但二者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却有着本质区别。从根本上说, 骑士精神属于贵族文化, 而侠义精神则是平民文化。

关键词:骑士精神,侠义精神,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2.

[2]占程程.英国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之比较.安徽文学[J], 2009, (9) .

[3]令狐兆鹏.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之比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J], 2006, (2) .

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 篇5

关键词:《堂·吉诃德》;骑士精神;骑士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骑士制度的确立和骑士精神的形成

“骑士——Knight、Cavalier——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1]作为一个与军事、战争密切相关的阶级,以持有封土为典型特征的阶级,骑士的诞生离不开封建社会中封建主因为领土的相互攻伐。因此,伴随着封建制度生产关系在欧洲的确立,10世纪末11世纪初,骑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它成为制度的确立“起源于中世纪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国,以条顿民族的军事和领土体制为基础,以封建采邑制为主要内容,以封建君主或领主以及骑士为约束对象,在建立过程中始终遵循从罗马帝国演变而来并盛行于11至16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法律和习俗。”[2]

这一制度的诞生不单对政治、军事、宗教具有重要意义,它更广泛的影响着整个中世纪的文化和精神,渗入到整个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各个领域。伴随着这种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骑士精神产生和形成。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基督教成为干预和引导骑士行为的中坚力量。“基督教用自己的道德箴言和伦理观念来训诫这些骑士,加上地狱烈火和末日审判的恐吓,以及信仰上帝来世永生的诱惑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渐渐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3]基督教将骑士制度包裹上宗教的外衣,骑士们也逐渐依附于基督教,并成为“基督教战士”。因此莫里斯·肯恩(Maurice Keen)认为,骑士是一种时代精神,其中混合着尚武、高贵、基督教化的因素。[4]

二、骑士精神的实质与骑士制度的没落

“他那类绅士,一般都有一支长枪插在枪架上,有一面古老的盾牌、一匹瘦马和一只猎狗……他在节日穿黑色呢子的大氅、丝绒裤、丝绒鞋,平时穿一套上好的本色粗呢子衣服……”,小说的开场以堂·吉诃德的这身骑士的装束登场,将这样一位“瘦脸爵爷”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后面的故事便是这位穷乡绅卖掉几亩田地去买骑士小说来读。以至于失去理性,决定模仿古代骑士去猎奇冒险。是怎样的原因让十七世纪早已没落的骑士制度在堂·吉诃德的心中死灰复燃,直到临终才幡然醒悟的?是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始自查理曼大帝,其精神的实质即: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这八大美德。它也是时至今日备受世人推崇和学习骑士精神的核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

那么,在塞万提斯的笔下,堂·吉诃德把一群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绅士,在锄强救苦的责任心下,他刺伤了公差,苦役犯趁机挣脱了锁链,打跑了公差。还有那很出名的他与桑丘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尘土飞扬,两队羊群在奔跑,他一口咬定是两军交战,他要援助正义,冲进羊群举枪乱刺,逼得牧人拿石块儿向他投去,打得他头破血流的片段,也正是骑士精神中英勇不惧牺牲,誓死捍卫荣誉的体现。他的荒唐行为引来无数取笑,现实也一再无情嘲弄堂·吉诃德,但是他对骑士精神的实践使其成为一个令人敬佩和同情的落难英雄,一个具有信仰的理想主义者。

忠诚、善良的堂·吉诃德——这位骑士精神的守护者、实践者,终究无法阻挡人类的文明进程。随着庄园经济的衰落使骑士制度逐步瓦解;战争的平民化和雇佣军的盛行使骑士队伍萎缩;基督教的腐朽弱化了骑士精神,不适应军事和战争变革的需要等等方面原因,终究让骑士阶层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骑士精神的演变和延续

中世纪的骑士制度虽然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而逐渐衰落,但是作为一种时代精神,骑士精神仍然在其后的历史时代演变和延续着,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奥尔多·斯卡格莱昂纳(Aldo Scaglione)就曾指出,骑士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骑士被改造成基督的战士,为信仰而战;第二个阶段是骑士被改造成彬彬有礼的君子。[5]毫无疑问,今天的骑士精神正是文化适应的第二阶段,骑士精神转化成了绅士风度。

至于骑士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从堂·吉诃德那里看到尊重妇女,主张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男女平等,认为“血统是从上代传袭的,美德是自己培养的,美德有本身的价值,血统只是借光。”[6]他要桑丘任总督后改革弊政,进行合乎人道的司法改革等这些思想和言行就可发掘骑士精神的实质从未真正随着骑士制度衰落,它在每代人各自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和社会变革中展示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时至今日,骑士精神在欧洲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西欧民族中的‘骑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总之,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品格。”

结语

唐·诘诃德,他代表的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这种理想主义所指向的,恰恰正是骑士精神。今天,在时代的反省下,人类回首历史长河,发现骑士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一项伟大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份精神遗产,是较其他艺术更灿烂的人生艺术,被世人广泛接受。世人学会与其嘲弄、逃避现实,不如学习“绅士精神”,认真的谈论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或公正,这样,骑士精神便会在今天的社会中展现出其价值和意义而获得永存。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骑士.

[2]周景洪.浅析影响骑士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

[3]朱伟奇.中世纪骑士精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Mauriee Keen.Chival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5]Aldo Scaglione.Kinghts at Court:Courtliness,Chivalry and Courtesyfrom Ottonian German to the Italian Renaissanc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Mifomia Press,1991.

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 篇6

《梅林传奇》是由英国广播公司出品的魔幻电视剧, 讲述了伟大的魔法师梅林陪伴, 辅佐亚瑟王, 历经各种挑战, 最终完成统一英格兰的历史故事。电视剧根据历史改编, 因此剧中一些人物, 经历, 故事情节与我们熟知的历史有些不太一样, 但即便如此, 我们也能从这些电视中认识, 了解一些有关骑士的内容。

二、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 一) 骑士制度- 成为骑士

1. 要成为骑士, 首先要是贵族

第一季第五集中, 亚瑟告诉梅林骑士因该具备的品质: 果敢, 刚毅, 自律。当梅林向亚瑟推荐兰斯洛特时, 亚瑟第一反应是骑士的首要原则: 只有贵族出身才能成为骑士, 需要用骑士证明来证明骑士身份。此外, 盖乌斯也提到: 拥有贵族血统的人才有资格享有骑士爵位。后来, 当兰斯洛特的真实身份暴露后, 乌瑟立即将兰斯洛特投进监狱, 即使兰斯洛特最后在打败怪兽中立下了显赫的功劳, 他依旧因为没有贵族血统而不能成为骑士, 并被放逐, 不得再次返回卡梅洛特。从这里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 贵族身份是对成为骑士的先决条件。

2. 严格的训练要求和多重考验

对于每一位骑士, 亚瑟都要亲自对战, 检验是否符合骑士的要求。亚瑟“面试”兰斯洛特过程中, 兰斯洛特递给亚瑟他的“贵族身份证明”时, 亚瑟朝他的脸扇了一下, 说, 反应迟钝的人在战场上已经死了, 并让他准备好了再来。从这里可以看出, 对骑士的选拔的严格甚至是苛刻。在经过了与亚瑟紧张对战后, 亚瑟才宣布兰斯洛特通过了基础训练。要想成为真正的骑士必须经过多种考验。

3. 骑士授予仪式

骑士的授予是一件很庄重, 严肃的事情。在兰斯洛特的骑士授予仪式上, 国王用配剑放在受封骑士的肩部或颈上轻轻拍打, 说到: 起立, 兰斯洛特爵士, 卡梅洛特的骑士。接下来是庆典, 大家向受封骑士表示祝贺。

( 二) 骑士精神- 做好一名合格的骑士

1. 勇敢无畏, 保卫家园

勇敢是骑士最外在的流露, 是骑士必备的品德之一。骑士是为战争而生的, 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们要保家卫国, 实现自身价值。因此, 无论是在战争中, 或是在日常骑士训练, 比武大赛中, 骑士们都毫无畏惧, 随时准备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战争随时都可能发生, 骑士随时都要待命, 因此, 勇敢对骑士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在面对鹰之翅, 狮之身的怪物袭击的时候, 骑士团首当其冲, 冲锋在前。在第三季第二集中, 莫嘉娜和姐姐兵临城下进攻卡梅洛特时, 骑士团高呼“保卫卡梅洛特”, 英勇战斗, 身体尚未恢复完全的国王乌瑟也穿上盔甲, 拿起佩剑, 不顾众人劝阻, 与骑士们并肩战斗, 毫无畏惧。

2. 接受挑战

第一季第九集中, 出现了黑骑士。欧文骑士接受了黑骑士的挑战。茉嘉娜担心欧文的生命安危, 提出让亚瑟代替出战, 亚瑟说, 骑士一旦接受挑战, 决斗无可避免, 并且无法由其他人替代出战, 这是骑士法典的规定。

3. 容忍, 谦让

第三季第三集中, 地精附到盖乌斯身上, 盖乌斯像是变了一个人, 嗜酒, 脾气暴躁, 对黄金痴迷。他在酒馆碰到莱昂骑士时, 对其出言不逊, 莱昂骑士一边动怒拔出剑, 一边让盖乌斯拿起武器, 盖乌斯见情况不好, 便赶紧对莱昂骑士道歉, 尽管道歉的态度不那么真诚, 还有些敷衍, 莱昂骑士还是收起了剑并接受了道歉。这表现出了骑士的忍让。

4. 忠诚

( 1) 对国王。兰斯洛特骑士爱着格温娜薇尔, 但是在爱情和忠诚于亚瑟之间, 他选择了骑士精神, 选择了效忠于国王。虽然因为假造骑士身份欺骗乌瑟王而被驱逐出卡梅洛特, 兰斯洛特依旧心里挂念着亚瑟, 并在亚瑟面临危险的时候, 义无反顾地回来帮助亚瑟。最可贵的是, 他为了亚瑟和卡梅洛特, 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被誉为“最高贵的骑士”。

( 2) 对爱情。“最高贵的骑士”兰斯洛特与格温纳维尔的爱情是《梅林传奇》的主线之一。他对于爱情的忠贞不屈,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让每一个看了剧的人都为之感动。为了自己心爱的人, 为了实现对格温纳维尔的承诺: 保护好亚瑟王, 这位骑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5. 同情弱者

在第一季十一集中, 亚瑟因猎杀了一只独角兽而受到惩罚, 整个国家都陷入了诅咒之中。独角兽的守护者告诉亚瑟, 只有他通过考验, 卡梅洛特才能摆脱水变成沙子, 粮食减少, 民不聊生, 国家灭亡的诅咒。面对到粮仓里偷粮食的伊万, 亚瑟说, 父王有令, 盗窃一律处死。但伊万解释自己偷粮食是因为家中孩子饿了两天时, 亚瑟饶恕了他, 还将粮食送给了他。这显示了亚瑟的仁慈和善良, 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弱者的同情。

6. 尊重女士

骑士们保护女性, 尊重女士。在面临危险时, 亚瑟和骑士们都是先疏散妇女儿童, 保证她们的安全。另外, 亚瑟和骑士们总是阻止格温纳维尔靠近危险, 但是如果她坚持要前往, 他们也会尊重她的意见并尽最大努力保护她。

三、总结

骑士时代已不再, 骑士制度也已成为历史, 然而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骑士精神, 却顽强的存在于现代西方思想中, 成为一种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 对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要:骑士是西欧中世纪的产物, 作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本文以大型魔幻电视剧《梅林传奇》为例, 分析这里所涉及的有关骑士的内容, 主要包括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两方面, 以新颖的视角来体会骑士制度的魅力。

关键词:骑士制度,骑士精神,亚瑟王,兰斯洛特

参考文献

[1]任媛媛.亚瑟王传奇中的骑士精神[D].河北师范大学, 2006.

[2]李冬梅.亚瑟王的故事及其骑士精神[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South Ocean College, 2005.02.

[3]许凌, 任在喻.宗教之光和人文之影——浅探中世纪“亚瑟王圆桌骑士”传奇[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4]张琛.《梅林传奇》:全新视角诠释古老传说[D].上海戏剧学院, 2012.

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 篇7

关键词:骑士文学,骑士精神,文学史

欧洲骑士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永不泯灭的灿烂文化。骑士精神的优秀内涵体现在英勇睿智、奉献牺牲、诚实守信、谦逊宽容、荣誉至上以及高风亮节、彬彬有礼、尊重女性的君子风度等多个方面。他们为荣誉而战, 为国家而战, 最伟大的品质是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一个折射个人品德, 又是推动西欧封建社会精神风貌形成的典范。

一《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点燃骑士精神火炬

骑士精神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欧洲的封建时代 (中世纪) 是基督教和封建贵族共同统治欧洲社会的时代:重装骑士是其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之一;在教会影响下, 骑士逐渐演变成“基督的战士”, 成为一种身份标志。随着教会和社会环境约束的影响, 骑士阶层的地位不断提高, 一种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逐渐形成。欧洲文学史上产生的骑士文学则反映了这种独特的骑士精神和生活方式。

《亚瑟王传奇》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瑰宝, 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一起, 为英美文学的三大源头。它升华了实际生活中优秀骑士的典型形象, 诠释了骑士精神中的积极方面。《亚瑟王传奇》是中世纪西欧国家有关亚瑟王众多作品的总称, 其中最重要的有亚瑟王的诞生、“圆桌骑士”、寻找圣杯以及亚瑟王之死。由不知名撰写者在公元1400年之前写成的头韵诗体、中古英语浪漫传奇《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被公认为是描写亚瑟王传奇故事中高文爵士的最佳诗作。

高文爵士是亚瑟王的圆桌 (1) 骑士之一, 有“骑士之花”的美誉。《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中的“骑士之花”并不“完美”, 但正是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人物的“不完美”中我们才能窥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位真人骑士的生活面貌以及在他身上颇具代表性的骑士精神。

全诗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亚瑟王的圆桌骑士受到一位不速之客的挑战。这位身躯高大的绿衣骑士提出敢用斧子把他头砍下的骑士将在第二年元旦去绿色教堂受他一斧。高文爵士勇敢地接受挑战, 砍下了绿衣骑士的头。怯懦者不配冠以骑士的荣耀头衔。高文主动接受绿衣骑士“砍头游戏”的挑战, 首先展现了骑士敢于承担风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英勇睿智, 以及骑士对个人身份的注重和强烈的骑士荣誉感。

第二部分, 高文爵士如约前往, 历尽千辛万苦, 在密林中找到一座城堡, 并受到城堡年长堡主和他美丽夫人的盛情招待。在诗篇的这一部分里, 高文秉承着骑士精神中的诚实守信, 也展现了骑士对君王的忠诚, 高文为亚瑟王赴汤蹈火, 在所不辞。

第三部分是全诗的转折部分。为继续寻找绿色教堂, 高文爵士决定暂住于城堡, 并接受城堡主人的奇怪承诺。高文爵士经历了一番对真正骑士精神的考验。高文在城堡男主人三天早出晚归的打猎中, 要抵制城堡内漂亮女主人的诱惑。在他连续两天拒绝后, 却在第三天私藏了一条女主人赠送他的魔力腰带。没有抵制住全部诱惑, 他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在这一段中我们似乎发现了骑士的“不完美”, 也正是这点提醒了人们:“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骑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从这一点“裂痕”, 更能展现出完整、真实、非神性的骑士, 反衬出骑士精神积极的一面。在“城堡色诱战”中, 城堡夫人几度色诱高文, 高文则以谦卑谨慎的君子风范婉拒多次, 这体现了骑士精神中对贞洁观的尊崇。与传统的骑士爱情故事相比, 高文的拒色体现的是更高层次的道德观, 是对非婚性行为和追求肉欲享受行为的一种批判, 是对传统骑士对女性态度、浪漫情怀的批判与重构, 是一种发展与巩固了的骑士精神。

从第三部分的欲扬先抑过渡到第四部分, 结尾揭露了绿衣骑士即城堡男主人。高文爵士见到绿衣骑士直面三斧, 在第三次时受了轻伤。因他不诚实, 私藏了腰带。高文爵士羞愧万分, 但绿衣骑士原谅了他并把腰带赠予他作为悔过的礼物。高文爵士在“犯错——知错——改错”的自我突破战中, 凭借诚实谦逊的骑士精神最终战胜、超越自我, 从结尾处看出人们对充满人性的骑士精神的肯定与赞赏。绿衣骑士作为骑士中的一员, 也以对高文爵士的宽容公正, 摆脱了诗篇开始渲染的反面形象, 折射出优秀骑士的精神风貌。

《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集中反映了西欧中世纪优秀骑士精神的内涵。它点燃了骑士精神的火炬, 使其光芒四射。

二《堂·吉诃德》折射骑士精神多面性

随着社会发展、政治需求的影响, 骑士文学受到严酷抨击, 经典的骑士精神也似乎遭到了各种讽刺与排挤。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正是表现骑士制度衰落和骑士文学终结的一部伟大作品。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攻击骑士小说的”, 目的在于“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在群众之间的声望和影响”。

这部意图宣告“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的确暴露了骑士制度下骑士精神的些许弊端。“尚武”精神便是其中之一。文中受骑士小说毒害的堂·吉诃德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 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 弄得遍体鳞伤;把羊群当做军队, 冲上去厮杀, 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 打落了牙齿。这些历历在目的打斗场景早已深入人心, 与历史上的世界大战、当今社会的恐怖主义相比, 前者或许只是哗众取宠的笑料, 后者却是血迹斑斑、满目疮痍的史实。不能把这些完全冠名为骑士精神所衍生的“尚武好战”, 但欧洲帝国所推崇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掩埋在历史的红尘中。

然而,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只是表现骑士制度衰落和骑士文学终结或否定。从分析看到, 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 荒诞不经, 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 拥有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优秀品质。他越是疯疯癫癫, 带来的麻烦越大, 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文中作为明显反衬的人物桑丘·潘沙, 本是为当“总督”而追随堂·吉诃德, 然而事后觉得无望, 却仍不舍离去。这更好地证明了堂·吉诃德身上的优秀骑士精神的魅力。

堂·吉诃德虽然可笑, 但却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被压迫者和弱小者给予了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 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 崇尚正义, 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比如上卷11章与牧羊人谈到了“黄金时代”, 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黄金年代真是幸福的时代。那时候的人还不懂‘你的’和‘我的’之分。在那个太古盛世, 东西全归公有。真诚还没和欺诈刁恶混杂在一起。公正还有它自己的领域;私心杂念也不像现在这样。法官心目里, 还没有任意裁判的观念, 因为压根儿没有案件和当事人要他裁判。”下卷58章他离开公爵的城堡后, 唱出了对自由的颂歌:“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 地下和海底所埋葬的一切财富都比不上。自由和体面一样值得拿性命去拼。不得自由而受奴役是最苦的事。”这些精辟的议论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和观点, 也正是这些优秀的思想构成了堂·吉诃德矛盾性格的一个方面。

通过这一典型我们看到, 塞万提斯仅仅宣告了骑士文学和骑士制度的终结, 却并没有反驳批判随着时代发展仍未磨灭的优秀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彻底消失了么?”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西方学者指出:西欧民族中的“骑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 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总之, 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 又兼具信守诺言, 乐于助人, 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品格。

历经百年, 骑士阶层已不复存在, 但骑士精神从中世纪的西欧蔓延到现代世界, 从男性的绅士风度, 俨然转化为现代文明生活所推崇的基本人格准则。摒弃“尚武好战”等弊端, “将骑士精神解读为骑士或男性应该具备的一系列个人的德行弱化了骑士精神的社会职能, 使其成为一种‘微观力量’。而事实上, 它是一种‘宏观力量’, 完成了重要的社会职能”。这绝不是简单的复古, 而是当今社会继续汲取骑士精神的精华, 对它做出的崭新诠释, 骑士优秀精神永存。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第一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3]来安方.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骑士精神在欧美文学中的变迁 篇8

1.欧美文学中骑士精神的渊源

自欧洲中古时代, 骑士制度即始于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朝。骑士成为特殊的封建阶层是当其主要以战争、抢掠为谋生的职业方式之后。当时, 骑士由于替国王或封建主领战获封奖赏而成为职业乘马者。11 世纪初始, 骑士所具有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也逐渐展现, 其成为与步兵所具不同优势的主体。当然, 骑士阶层地位的上升, 也使骑士制度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此外, 在文学精神层面, 骑士精神开始代表着荣誉与浪漫, 其对于后世欧美文学中作者对骑士精神的构想至今不绝。如后世的塞万提斯的《堂 · 吉诃德》、大仲马的《红屋骑士》等等。

2.骑士精神的演变

文学向来是时代的产物, 骑士文学作为一种世俗文学自然也不例外。其在欧美文学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 骑士精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实际上, 骑士精神是封建制度的产物之一, 上层建筑决定文化产业的发展, 因此, 骑士文学实则也遵循着社会规律的发展而发展。即骑士文学与骑士精神是在新的社会制度环境下出现的全新的文学形式与社会精神。骑士文学所代表的不仅是追求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扶助济贫的高尚骑士精神、以及温文尔雅的骑士风度, 更是骑士本身所追崇的自由、勇敢地向往世俗的浪漫爱情观。欧洲的骑士制度是在中世纪达到巅峰的发展时期。骑士精神英勇善战、忠诚正直, 使得骑士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重要阶层之一。骑士精神在欧洲真正地形成是在13 世纪, 由于骑士逐渐向绅士的转变及演化, 也在另一方面促使骁勇善战的骑士在战争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即此时的骑士阶层存在于欧洲社会是一种社会地位、及得到追崇和提倡的精神寄托。

在骑士精神注入欧美文学的发展之中, 以作为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发展之地之一的法国为例最具有可信度。法国文学家主要运用抒情诗和叙事诗等体裁表达情感与观念。例如, 骑士抒情诗的盛行孕育之地即是法国南部的浪漫之都普罗旺斯。文学作者多为封建主或者骑士, 但也不乏一些是社会底层人士。与法国南国相比, 法国北方的骑士文学的主要运用骑士叙事诗的形式, 并不像南方那样浪漫主义爱情自由观较浓重, 而是较多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骑士文学传奇中, 英国最杰出的是《高文爵士和缘衣骑士》;法国最典型的骑士文学作品是《郎斯洛》、《布鲁特传奇》。

中世纪时期之后, 由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末期, 因此, 象征其的骑士精神逐渐走向消亡也自然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由此, 骑士制度成为过去时, 而骑士精神虽然也逐渐与经济基础一样失去孕育的土壤及基础而成为历史, 但其并没有衰亡。中世纪虽然结束了, 但骑士精神凭借欧美文学这一肥沃的土壤的传播而得以生息发展。在这样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 欧美文学赋予了骑士精神全新的表达方式及内涵。在以往, 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及其所讴歌的英雄史诗将骑士精神无一例外均评价为一种精神理想。而对于后世的欧美文学家而言, 这种单一的评价则不复存在, 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 其将骑士精神作为其剖析时代的工具, 作为其真正所欲表达主题的引入点。再如司各特、大仲马等的文学作品均存在类似情况。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预示着, 诸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样的文学作品, 也标志着骑士文学末期的影子, 其也为中世纪的骑士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交出了最终答卷。

例如, 在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一文中, 主角昆丁最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福克纳所欲表达的内容。昆丁的可悲和可敬均是因他对骑士精神的执著, 他把妹妹凯蒂的贞洁看做是康普生家族荣誉的象征, 而不惜与人决斗。作者福克纳认识到骑士精神与西方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传统价值体系消亡的必然性。但是作者通过批判极端利己主义的贪欲和堕落而怀念及歌颂了骑士精神的美德。即通过文学作品这一途径昭告天下, 荣誉、忠贞和爱情已不再只是骑士时代的精神, 而是各个时代的人类均需要追求的内容。

3.总结

总而言之, 骑士精神所包含的崇武好斗、爱情至上、浪漫主义等众多精神特点十分迎合中世纪的审美需求, 也对后世欧美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时期, 骑士文学虽有新的演变及发展, 但其也不难成为欧美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摘要: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后至近代以来, 骑士精神在欧美文学中不同作家笔下以不同的面貌逐渐演变。随着欧美文学的不断发展及深化, 骑士精神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汲取着全新且丰富的文学内涵。其体现了欧美封建时代理想化的生活方式, 并在欧美文学发展之中产生着对西方伦理标准的影响。

关键词:骑士精神,欧美文学,变迁

参考文献

[1]常希希.浅谈骑士精神与欧美文学--以《堂吉诃德》为例[J].大观.2015, (4) :34.

[2]段瑕.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典雅爱情探析[J].速读 (下旬) .2014, (7) :23-24.

[3]冯爱.浅谈英美文学中的骑士精神[J].黑河学刊.2012 (11) :55-56.

骑士精神与骑士历史 篇9

众所周知, 英国社会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作为中世纪贵族代表的骑士阶层已经渐趋没落, 而随之陨落的还有充满精神追求和高尚美德的骑士精神。下面我将从骑士精神内涵所表现的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来对《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的人物形象进行逐一的分析。

一、信仰基督而又忠于领主

信仰基督是指, 骑士必须首先是基督徒, 非基督徒不具备成为骑士的资格。福斯塔夫名义上虽然是骑士的称号,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不是基督徒, 他不仅违背了基督徒应该遵循的戒肉戒酒戒贪等基本戒律, 而且变本加厉的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酒池肉林歌舞升平的世界中去, 正如哈尔王子在剧中所说“……见什么鬼你要问起时候来?除非每一点钟是一杯白葡萄酒, 每一分钟是一直阉鸡, 时钟是鸨妇们的舌头, ……是一个穿着火焰色软缎的风流热情的姑娘……”。在人文主义思想盛行的文艺复兴时期, 作为莎士比亚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 福斯塔夫无疑也沾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息。人文主义主张的个性解放、发对禁欲主义、提倡重人生、反对崇神性及讲实际等原则被福斯塔夫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是本我的忠实拥护者, 正如他自己所说“……本能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我是因为激于本能而成为一个懦夫的。我将要把这一回事情终身引为自豪, 并且因此而格外看重你;我是一头勇敢的狮子……”;从这番言辞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始终是为自己而活。

二、勇敢无畏而又诚实守信

骑士的另一种身份是军人, 在中世纪欧洲, 勇敢是军人最突出的品格之一, 他不仅是骑士荣誉感和高尚品格的集中体现, 且是骑士精神的核心内容。如果对某个骑士的诚实进行怀疑, 无疑是对其人格的最大诋毁和侮辱。通读剧本后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福斯塔夫跟“勇敢”二字毫无瓜葛, 与其用勇敢的怯懦来形容, 还不如用嘴上的利剑来得贴切。在盖兹山抢劫事件中, 他寡廉鲜耻的将对手的数量从四个变为十二个接着十六个然后五十个……, 当事实被哈尔王子和波因斯揭穿的时候, ……, 还美其名曰“狮子无论怎样凶狠, 也不敢碰伤一个堂堂的亲王”。

三、尚战好武而又不失风度

保护弱者和慷慨大方是骑士高贵风度的最好体现。福斯塔夫可以说是完全背离了这一点, 他的种种行为以及在应征前对于战争的态度, 足以说明他参加战争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敌报国、尽忠职守, 而仅仅是为了利用战争的名目去囊括钱财, 剧中第三幕第二场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出征兵喜剧。当真正进入战争时, 四周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福斯塔夫一心想着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 他临阵装死的一幕, 成为喧闹画面中唯一静谧的一角, 同时也成为剧中最大的笑料之一。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他不机智或者不聪明, 而只能说他所做的一切永远只是围绕着个人的欲望, 丝毫没有世俗所谓的道德意识。他装死方罢, 接着又冒功请赏, 还信誓旦旦地说“我倘然不是杰克.福斯塔夫, 我就是一个浑小子。潘西就在这儿 (将尸体掷下) , 要是你父亲愿意给我一些什么封赏, 很好;不然的话……”, 如此的“好武”和“风度”不得不让人汗颜。

四、崇尚女性而又追求爱情

福斯塔夫在剧中是没有爱情可言的, 因为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放纵欲望, 享尽人间之乐事;表面上好像对桃儿百般牵挂以及离别时恋恋不舍, 但我们必须看清在他们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关系, 桃儿将福斯塔夫作为挡箭牌, 而福斯塔夫也只是把桃儿作为寂寞时的慰寥。真正的爱情是纯粹的, 不需要伪装。这从他对野猪头酒店老板娘桂嫂的肆意调情以及酒后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向桂嫂许下婚约的事情就可以略窥一斑。在福斯塔夫的世界里, 及时享乐才是主旋律, 女人和爱情不过是附属的消遣而已。

五、行侠仗义且荣誉至上

在骑士的各种观念和精神中, 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荣誉感往往被其视作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而在福斯塔夫的观念和精神中, “荣誉只是一阵空气, 一块铭旌”。在本剧第五幕第一场中, 他就陈述了他对待荣誉的态度:“他既然没有叫到我, 我何必着急?……荣誉把我报销了呢?那便怎么样?荣誉能够替我重整一条腿吗?不。重装一条手臂吗?不。解除一个伤口的痛楚吗?不。”从他坚决的态度上我们知道再高尚的词汇用在福斯塔夫身上也不过是激发了他流氓的潜质, 然而他的真实恰恰就表现在这里。他的重人生、反神性的理念极好的传达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人文主义思想实质。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对福斯塔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作者觉得福斯塔夫在《亨利四世》中对喜剧效果的贡献, 不亚于猪八戒为《西游记》所做的贡献。虽然福斯塔夫在本剧中是一个值得又爱又恨的角色, 但最终他逃脱不了被亨利五世放逐的命运, 如果说莎士比亚对福斯塔夫着墨这么多的原因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一些对于人文主义思考的矛盾观念, 那么福斯塔夫最后的死, 就标志着人类不可遏制的狂暴热情和过剩的精力海洋开始退潮, 换句话说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了。

摘要: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喜剧人物之一, 他与哈姆雷特、夏洛克并列为莎士比亚创造的三个最复杂人物形象。福斯塔夫在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占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将从他对骑士精神背弃的角度对其在《亨利四世》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略分析。

关键词:福斯塔夫,骑士精神,人物形象分析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全集》 (三) 莎士比亚著, 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英国文学简史》王守仁, 方杰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冷静与分析之间—浅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喜剧人物福斯塔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邓荫金2008.

骑士精神在路上 篇10

都市中的哈雷人大多隐藏在西装革履之下,他们有着令人尊敬的事业和儒雅的气质,却藏不住那些想要扬鞭策马、驰骋疆域的梦想。碗口大小的金属皮带扣、点缀着铆钉的尖头皮靴、立挺厚实的牛皮夹克、缀着各式徽章的牛仔背心,加上另类有型的发型、胡须和文身,成为哈雷迷们彰显个性、褒奖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

为骑士精神流泪

国内大多数人的哈雷情结从电影《终结者》中得到延续,肌肉健硕的施瓦辛格骑在狂野的哈雷摩托上,男人的雄性阳刚,铁血柔情,为哈雷气质做了最好的注解。随着4年前哈雷摩托4S店的进驻,重庆便诞生了一批哈雷帮,集结了上百位哈雷车主。他们身处不同行业,企业家、银行家、公务员、大学教授、自由职业者……尽管身份不同,但喜欢自由和驰骋的心,成为最大的凝聚力。

作为重庆哈雷4S店的第一批买主,黑羽张扬的外形和装束,一看就是标准的哈雷迷,热爱哈雷的赤诚之心,加上发扬哈雷精神的使命感,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哈雷帮的副主席。“这辆哈雷‘fatboy’陪伴我去了不少地方。”哈雷帮组队骑行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我们每年都有出行计划,国内外的大小城市到处遍布我们的行迹。”

骑行旅途中,顶着烈日,淋着大雨,或在雪中前进,甚至一天体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极地天气,都是有可能的。“说到记忆深刻的骑行经历,要属西藏那次。”高原反应不可避免,在翻越唐古拉山时,一名成员情况加重,呕吐不止,吃药也不见好转,大部队都建议停止前行,但他依然决定坚持,和大家一起翻越雪山,突破重围。“我第一次为一个男人流泪。”黑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忍不住感叹:“我想这就是骑士精神最直观的体现吧。”

机车男的侠骨柔情

很多人误解个性张扬的哈雷是马路杀手,其实不然。在圈内,出行车队都严格遵从交通法规,在畅通行驶的情况下,编队通常会呈“Z”形的两路纵队,严禁随意变道超车,如果前方遇到障碍物或道路狭窄,车队合成一路纵队前行,若有成员出现意外情况,会用手势告知骑行官和安全官,在保持行车安全的情况采取救助措施。“骑行官和安全官是由大家选举,负责整个车队的出行安全。关于选举的标准,首先得有丰富的出行经验和娴熟车技,性格方面须稳重温和有责任心,且熟知并掌握相关的出行安全手势。”黑羽说道。

翻山越岭间,骑士们还进行着公益活动。比如去山间的贫困学校探望捐款、扶助患有脑癌的妈妈产下的双胞胎、在圣诞节期间穿上圣诞老人的服装去儿童福利院派送礼物等。

几年前,丽江相对偏僻的古镇,因为木质楼房常常引发火灾,当地组织起一支民间义务消防队,却因为经费和消防设备的稀缺让运作成为一大问题。哈雷帮在圈内发起捐款,用募捐到的款项买了4辆消防车进行捐献。“我们将消防车运送过去时,几十辆哈雷机车组成浩浩荡荡的护送队伍甚是壮观,很开心我们让骑行变得更有意义。”一群侠骨柔情的机车男,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军功章”背后的故事

年轻一族的哈雷精神多一份个性张扬,而经过岁月沉淀的老车手们,驾驭哈雷更颇有一番韵味。哈雷摩托是成功男人奖励自己的玩具,即便家有豪车,他们也更愿意用哈雷去丈量世界的距离。人到中年的骑士们仍然狂热地喜爱着哈雷摩托纯金属的坚硬质地,沉醉于大排量和油门的轰鸣,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累积下不菲的财富,都说哈雷的资深玩家大多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的富人,因为一辆哈雷摩托车的价格可以购买一辆中高档轿车。加上哈雷迷拥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购置一身行头有时候并不比购置一辆哈雷车便宜。

在佘国勇看来,哈雷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成就感,还具有让人脱胎换骨的魔力。扎着骷髅头巾,一身牛仔装的他更像一位老顽童,谁会想到他曾在部队里待了二十几年?作为部队里的头号狙击手,被“妖魔化”的摩托车是他从来都不碰的玩意儿,直到从部队出来自主择业,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自驾游美国,第一次接触到哈雷摩托,其炫酷的外形和坚毅的精神瞬间折服了这位“刚正不阿”的战士,“由战士转变为骑士,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此后,从入门级883一路升级到最大版的运动型哈雷摩托,佘国勇骑行的轨迹开始遍布全球。抖了抖穿在身上的牛仔背心,他指着胸前密密麻麻的徽章一个个地说:“我和一帮挪威哈雷迷们穿越美国66号公路,这个徽章就代表起点加利佛利亚……这是去哈雷发动机厂博物馆的标志……这是一年骑行10000英里的表彰纪念……”在哈雷文化里,每位骑士胸前都有自己的“军功章”,每枚徽章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改装文化,津津乐道

哈雷的昂贵除了机车本身之外,还包括了后期的改装费用,就好比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纹理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台相同的哈雷机车,因为每台哈雷车都附带着车主的个性、爱好、品位、审美,各不相同,出厂改装的费用超过机车本身也是屡见不鲜的。

“我们玩的不是速度与激情,而是哈雷的改装文化。”洪德伦是圈内的DIY达人,最享受的便是将待在自家车库里捣腾收藏的哈雷摩托,欣然接受邻居笑称他为“摩托车修理工”,自己乐在其中。每次出国,总会背回几十万元的改装配件,或者自主设计图纸,送往美国进行定制后再回装。“拥有哈雷,通过细节的改造来赋予它新的‘生命’,展现它的与众不同,是每一位哈雷车主所津津乐道的事。”洪德伦说。

上一篇:电影模式分析下一篇:胰腺/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