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新课程

2024-05-23

瑜伽新课程(精选十篇)

瑜伽新课程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瑜伽,瑜伽新课程,开设,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体育技能学习和健身锻炼层次,他们更加希望体育课程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更加希望接受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先进体育课程教学,这也就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发展方向。在这一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健身瑜伽等一批具有高锻炼性、高学习性的新式体育课程加入了大学体育课程范围。健身瑜伽以其自身高度的科学性、健身性和艺术性风靡世界,将健身瑜伽课程加入大学生体育课程不仅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教学发展的新需要,也符合了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生健身瑜伽课程的概念

瑜伽,能够将人的心灵和身体结合到一起,是一项融合健身塑体及修心养性的综合性运动。瑜伽遵循人体自然发展规律,以追求身心修养为练习目的,对于丰富人的精神感受,缓解精神压力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如此,练习瑜伽动作还能改善人的身体机能,调理人的内脏器官,提高人的运动能力,也正是因为瑜伽心身修养的双重性,它被誉为“世界瑰宝”风靡全球。

瑜伽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形式种类日益丰富,其下包含高温瑜珈、形体瑜伽和力量瑜伽等多个类目,健身瑜伽也是瑜伽众多类别中的一种,是瑜伽中的集大成者。健身瑜伽是传统瑜伽观念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吸取了传统瑜伽修身养性的精髓,摒弃了传统瑜伽中不符合人体规律的、过度困难的要求,使瑜伽学习更加注重身心修养,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提升和放松。健身瑜伽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对于缓解精神压力,预防身心疾病等都有着良好的作用,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大学生健身瑜伽课程就是以健身瑜伽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健身瑜伽的锻炼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瑜伽技巧,锻炼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感受,达到身心提升兼顾的教学目的。

2开设大学生健身瑜伽课程的重要意义

2 . 1健身瑜伽具有良好的锻炼意义

瑜伽运动起源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和后古典时期3个阶段,由早期的静坐苦行等发展到后来的禁欲、体位法等,并结合身印、手印等凝练出其精华。健身瑜伽在集传统瑜伽大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健身作用,利用瑜伽体位将人的身心脏腑和各个器官调和,使人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使练习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不仅如此,健身瑜伽更加注重人的心态调整,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调节人的身心平衡,通过自我反省、沉心静坐等方式,提高人的耐力,为对缓解现代人的精神紧张和精神压力具有良好效果。大学生学习健身瑜伽,一方面能够满足自身强身健体的需要,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能通过长期的瑜伽练习达到心理素质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2 . 2推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体育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 各类型体育项目,如攀岩、瑜伽、街舞等也更加普遍地进入百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固守传统体育教学项目, 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显然是不行的,增加新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项目,革新体育教学教材和教育方式,加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体系建设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健身瑜伽作为新兴健身项目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健身魅力和艺术内涵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和练习者,国外教育结构业大力推广这种运动以完善自体育教学体系。将健身瑜伽引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为大学生开展健身瑜伽新课程,既能帮助我国高等教育追随国际发展潮流,向国际化体育教学发展,又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

2 . 3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

体育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教育方针,以培养个体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教育目的。坚持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为参与社会活动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还能帮助参与者锻炼社交会交往能力,培养公正意识。大学生作为参与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其强壮的体魄和坚实的内心是参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身瑜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其体位练习和呼吸方法等的练习,一旦养成习惯就会终身受益。将健身瑜伽增加到大学生体育课程中去,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还能帮助大学生养成长期运动的健身意识,为其日后的深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通过健身瑜伽形成的社交能力和公正意识,也能使大学生受益终身。

2 . 4健身瑜伽推广普及的需要

瑜伽是一项内外兼顾的全面性运动,参与瑜伽练习并不受年龄等条件的限制,是一项带有可参与性的全民运动。健身瑜伽作为瑜伽中较为基础的,功能较全面的,难度较简单的一项,对于帮助普通百姓健身、减压具有良好效果。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号召,推广健身瑜伽成为城市体育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将健身瑜伽增加进大学生体育课程,能有效地加强健身瑜伽的推广宣传,以学生群体适应发展向周边群众扩散,将健身瑜伽推广至各社区单位,这样不仅有利于社区体育建设,还能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于整体社会体育环境的建设都是极为有利的。

3大学生健身瑜伽体育课程开展的建议

健身瑜伽加入大学生体育教学课程,不仅能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通过体育精神和运动习惯和锻炼,对于其日后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不仅如此,健身瑜伽作为新式体育项目,加入大学生健身课程对于丰富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极为必要的。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动健身瑜伽加入大学体育课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3 . 1建立完善规范的健身瑜伽教学体系

将健身瑜伽推广至大学体育课程中去,首先要明确地制定一个教学体系建设计划,对健身瑜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3.1.1教学内容的筛选

健身瑜伽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育部的大学教学大纲要求为基本,结合国际健身瑜伽教学要求。对健身瑜伽教材的选择,要根据中国大学体育教学实情,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期望, 最好事先进行教材选定,再通过学生选举的方式确定教学教材。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帮助解决教学内容准备上的难题,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健身瑜伽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1.2教学方式的选择

在健身瑜伽的教学方式选择上,首先要排除以传统灌输方式为学生硬性授课的方式,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方式的参考上,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上成功瑜伽机构的运营方式,为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准备充足材料。总之,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方针,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健身瑜伽的教学方式。

3.1.3教师素质的提升

一名合格的健身瑜伽教师,不仅熟练掌握瑜伽基本技能,还应熟悉心理辅导工作,以帮助学生通过练习瑜伽达到身心舒展的目的。目前我国大学校园中,缺少这样全面全能的瑜伽教室,对于如何将普通体育教师晋升为瑜伽教师,我们不仅要加强体育教师瑜伽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还要开展教师心理培训课程帮助体育教师提升心理素质和思想境界,为辅助健身瑜伽课程准备充足的师资力量。

3.1.4教学环境的建设

瑜伽活动的进行,需要良好的健身环境。这样的健身环境要求宽敞而明亮,安静且通风,但这并不局限于室内,在室外进行天然瑜伽练习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大学校园内,依托体育场馆进行修整改善为健身瑜伽提供场地,或在操场等户外选择合适地点进行健身瑜伽教学都是可以的,切不可胡乱了事,以免适得其反。

3.1.5考评制度的建立

对于健身瑜伽参与大学生体育课程,我们不仅要注重课程的准备和开展,对于课程效果和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关注。健身瑜伽的教学考核并不像其他体育项目,它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确定健身效果,它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和自由性的体育活动。但在体育教学的限制下,我们必须为健身瑜伽的效果制定一项考核标准,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民主测评等方式,以开放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找出瑜伽练习中的不足。

3 . 2改革现有健身瑜伽课程的不足

我国现已有几所大学将健身瑜伽推广入大学体育教学课程, 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2.1现有健身瑜伽课程中的不足

健身瑜伽虽然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运动项目,但在我国还属于新鲜领域,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少数,作为大学体育项目可依据的资料更是稀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十分迷茫的,这对大学健身瑜伽课程的开展和健身瑜伽自身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许多大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健身瑜伽的重要意义,对于其健身锻炼的效果过分看重,忽视了其对于身心的平衡调理和精神压力的舒缓,造成了最后的失望,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项目,健身瑜伽在师资配备和环境建设方面远不到位,使得对健身瑜伽满怀信心和热情的学生,在接触健身瑜伽后积极性备受打击,对于健身瑜伽在大学校园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阻碍,对于整体的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3.2.2改善现现有瑜伽课程的建议

作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试点项目,健身瑜伽课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正因如此,才更应该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精神,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方案,推动健身瑜伽课程的发展进步,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体育改革的向前发展。针对研究不足、理论准备不充分的现状,高校体育部门要尽快设立研究小组,专门针对健身瑜伽进行资料研究,充分搜集和分析国外先进的瑜伽教学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同时,要充分考我国大学教育现状实情,构建具有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特色的健身瑜伽教学体系。对于学生们认识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健身瑜伽的宣传推广,为学生充分解读健身瑜伽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认识其对于提升自身身心素质,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师资配备上,加强瑜伽教师的培训是必然的,对于瑜伽教师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要长期坚持对其教育帮助,通过实践中的摸索,使瑜伽教师认识到自身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或其他方面的弊端,纠正自我,不断进步。除此之外,学校要大力支持健身瑜伽课程的发展,不要因为这是体育课程就忽视其发展壮大,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对于整体学校教育改革和整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刻意义,以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环境支持为健身瑜伽课程的开展铺就道路。

4结语

瑜伽课程编排 篇2

影响体式顺序的因素:

1.锻炼者的年龄、练习的经验多,以及在当天对身体对心理的感觉; 2.锻炼的气候。

不同的体式对身体产生不同的作用:

 站姿体式可以在情绪上提长一个人的稳定感和力量感;

 前屈体式令人平静,即使是最具挑战的前屈也胡冷却宄神的作用(有焦虑倾向的学员);

 后弯体式可以抗抑郁,提高人的情绪(情绪消沉的学员);  倒立体式有助于提升能量和镇定的作用。

没有一个体式顺序通用于每一个人,每一天学员的习性和能量水平都不一样,这些都是编排课程考虑的因素。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遵循合理科学运动的基本准则——如下:

1、站姿体式是前屈和后弯体式的良好准备。

2、下犬式可以作为所有体式的优秀准备体式,而且也是前屈和后弯体式的良好调整体式。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时间不能做下犬式,那它就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准备体式,让你可以进入下一个动作的流动状态,可以这样直接过渡来保持锻炼中的热量继续下一个动作的练习。反之,如果你要休息冷却也可以用下犬式或随之过渡到婴儿式。

3、“反体式”比如要想从后弯体式锻炼中缓解出来,你可以在随后的体式中采取一些轻度的前出体式来平衡和从新的方向来刺激脊柱来达到放松。不过这只是一种方法,还有我们在课程中也会有相应的主题课——例如站立、前屈、后弯等。即使锻炼的主题中包括了多种性质的体式安排,有个按照“正体式随后反体式”的方法也不是体式顺序的最好方法。一般,一个体式应该通过体式之间的“相似性”来引导你进入另一个体式。而不仅仅是“相反性”。

4、热身之后,就开始进入瑜伽锻炼的核心(主题),如果是一个提升活力的锻炼编排,身体此时会自然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将有促于保持脊柱的柔韧性,并使你在精神上为提升活力的锻炼做好准备,因为我们的身体需要这样的热量来贯穿到整个体式的练习。所以不要冷却体式后让身体冷却了再去做提升热量的体式。而要冷却后让接进入了休息术。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体式所产生活的效果不仅仅跟体式本身有关,还跟练习者的锻炼方式和经验有关。比如,一般而言,头倒立是一个增热的体式,而肩倒立是一

瑜伽课程编排

个冷却的体式,但是如果你经常有规律的长时间练习后,可能会发现头倒立非常放松并有冷却的效果,尤其在简单的练习时会感觉更明显。通常来说,提升热量的体式包括:站姿体式,倒立体式、手臂平衡体式、后弯体式主动积极扭转的体式。冷却体式的例子有:前屈体式、束角式、温和缓慢的扭转。几乎所有的收颌收束的体式都是对大脑和身体进行冷却的体式(肩倒立、桥式、犁式)。做完这样的体式之后就不应该再做提升热量的姿势,应过渡到休息术。

5、一般来说,在深度前屈体式序列之后,应该考虑做几个扭转体式来平衡并放松脊柱周围的肌肉。不过最好不要以扭转姿势来结束你的锻炼,因为那样的话脊柱会一些不对称的拉伸。因此扭转体式安排在靠近后面的位置,在进入到休息术前,起码做一个做称体式(坐姿前屈),其实就是要脊柱伸展自然回正修复之后再休息。

6、特别重要的是在积极提升能量的后弯体式之后,应该有技巧地慢慢出来。因为这样的体式对身体产生活强烈的作用,在过渡到休息术前应该将背部带回到中性状态(其实就是,要先消除脊柱周围肌肉的紧张)。下犬式就能起到这个作用,不过此时的下犬式要把两手两脚都要比平时分开些。这样可以使背部平稳不下陷,因此可以松开肾脏区域(气功中所谓的命门区域)。为了放松腰椎可以拱起下腰背部。

另一个很好的体式就是婴儿式,但需要在身体下垫一个抱枕或毛毯,效果会更好。

60分钟的课程

传统60分钟的课程流程: 1.调息5~8分钟;

2.热身练习5 ~10分钟; 3.体式练习30~40分钟; 4.休息术5~10分钟。

第一部分: 5~8分钟调息:

如:完全式呼吸、腹式呼吸,让练习者进入到放松、平静、专注的瑜伽状态。带领学员逐步平稳思绪,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回归当下。在这个过程中,会教导他们如何去观察呼吸和身体,并将其好处简短地告之,为瑜伽练习做好身心的准备。第二部分:热身5分钟:

一定要给到练习者预热身体的关节、肌肉、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让人充满运动的活力,避免运动时受到意外损伤。约5分钟,如:猫式伸展、莲花扭转、侧弯、双腿背部伸展、活动颈椎、肩部等。

根据课程来定,可以做一些小关节的活动,如:头部、肩部、四肢到脊柱、逐步热身、或者拜日式的热身(会暴露新导师的身份),并将热身的重要性告之,使其认识到热身的重要性,避免练习伤害,同时引导会员用心感受并观察热身在练习中给他带来的变化。第三部分:体式的练习40分钟:

体式从简单到难、从瑜伽的五大体式系列(如站立、跪立、坐姿等)中排课,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两到感觉个系列,但应该完成一个系列再进行第二个系列。体式安排虽然简单,但是环环相扣,互相补充准备。前面的一个体式都是为后面的一个体式做准备,是下一个体式的热身,后面的一个体式可以平衡前面一个体式,体式练习围绕全身锻炼。

1.站立练习:针对四肢、腰部、特别是腿部的练习,建立腿的根基提升能量(如三角系统、战士系统等);

2.平衡练习:强化平衡能力,提高注意力;

3.坐姿练习:练习的部位可以伸拉大腿、手臂,按摩内脏器官(如:双腿背部伸展式、脊柱扭转、坐角式、束角式、牛面式等); 4.俯卧练习:针对脊柱、下背部的体式、紧致臀部; 5.仰卧练习:针对腹部练习,稳定核心。

姿势练习中一定是遵循的练习了向前弯曲,会有向后弯曲,练习了左侧会有右侧,会有相反的姿势对应,使身体得到平衡发展,协调各部位。

初级课程编排的遵行原则:

综合型:站立、平衡、前屈、后弯、扭转、倒立各类型体式的综合组合。让会员通过你所给的课程,从头到脚都练习到了。原则:

1.课程编排顺序要上下合理,连接自然。如:坐——跪——站——坐——仰

坐——跪——站——俯——仰 站——跪——坐——仰

站——坐——跪——坐——仰——俯

2.选择体式与体式搭配时要安全、精准、合理搭配。站姿、坐姿、扭转、腹部、放松是必须包括的内容。

第四部分休息术(10分钟):

让会员身心再次和到放松,补充其能量,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口头引导他们全身各部位的放松。

 特别体式:

1、课前沟通:因为常常会有不同层次的学员来上课,所以,每次的课前沟通感觉很重要,每次初级课之前我会和第一次来上课的学员进行一小会课前的简短沟通,以了解其身体状况,对学员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他的瑜伽练习提供一个心理准备,使他能放松开始他的第一次瑜伽之旅。 课后交流:关心课后会员在感受,是否有什么问题等,做出相关的解答,拉近彼此的距离。

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篇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高校瑜伽课程评价背景和研究现状,结合瑜伽课程特点和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实际,首次在瑜伽课程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化方案等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为目前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瑜伽课程 教学评价

目前,瑜伽(YOGA)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欢迎新兴的体育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化实施还未得到很好的完善,本人经过几年的高校瑜伽实践积累,相关研究日趋增多,也更加细致深入,而目前关于瑜伽体育课程评价方面还没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也只是做一个初步的探析。

一、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教学评价应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完善管理和教改科研几方面考虑,瑜伽课程评价应遵循一般体育课程指标: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瑜伽课程性质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可以归类表现难美项群,在技能评价中可以借鉴这类项目的评价方式方法。瑜伽课程评价思想也可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的课程评价中吸取经验。

二、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的原则

第一,正确导向性原则:教学评价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瑜伽体育教学中不能仅仅简单的传授技能,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身体的同时发展智力,并掌握一种瑜伽练习和再学习的能力;第二,科学和教育性原则:在评价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去评价客观事实,并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发挥评价的改进和激励的教育性功能,在瑜伽教学评价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和信任评价对象;第三,简易可行性原则:要在保证科学全面和正确导向性的基础上,尽量简便易行,有利于瑜伽这个新兴项目教学评价的推广和实施;第四,全面和安全性原则:瑜伽教学评价中一定要加强各个方面的安全性教育,全面性要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教学中各要素的整体发挥功能。

三、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内容、指标及方案设计

(一)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

瑜伽课程教学评价应从学生学习能力+评定、学生瑜伽知识和技能的评定、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1.考核内容:分为四个组成部分:(1)学生基本素质20%;(2)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及瑜伽理论成绩20%;(3)平时成绩10%;(4)瑜伽技术考核50%,包括:①团队瑜伽表演考核(规定+自选动作)30%;②单人瑜伽规定动作考核20%。重点是对瑜伽技术的考核方法安排,其中团队表演考核要求学生把本学期学习的规定动作全部编排进去,允许自选动作,考试时通过抽签决定先后顺序;单人瑜伽规定动作考核主要按照学生名单顺序考核规定动作,每三个规定动作一个签,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自己要考核的内容。

(二)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方案

根据上述瑜伽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在一般的体育教学中都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方案可以借鉴,本方案主要针对其中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即瑜伽技术评价的标准化方案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1.个人瑜伽技术评价方案为:(1)瑜伽体位掌握熟练,体位与呼吸配合准确,瑜伽体位动作规范、流畅、协调,(100-90分)。(2)能基本掌握瑜伽体位,体位与呼吸配合基本正确,能控制住肢体,瑜伽动作基本规范,具有一定的流畅和协调性,(89-75分)。?(3)瑜伽体位名称与瑜伽动作记忆不准确,表情紧张,呼吸紊乱,动作不够协调和流畅,(74-60分)。(4)瑜伽体位名称记忆错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规范,动作不符合瑜伽运动规律,(60分以下)。

2.团队瑜伽技术评价方案:(1)成套动作完成质量高,队形变化丰富多样,造型新颖,队员配合默契,动作同步性高,有效发挥了每个成员的优势,团队动作风格明显,音乐选取合理,表演完善流畅,具有较强的艺术性,(100-90分)。(2)成套动作可以顺利完成,具有一些队形变化,造型合理。团队配合相对默契,相对发挥了成员的优势,具有团队动作风格,音乐选取比较合理,表演相对比较流畅,(89-75分)。(3)成套能够基本完成,队形变化少,团队配合不够默契,动作同步性较差。没有团队作风,音乐选取一般,表演不够流畅,(74-60分)。(4)不能完成成套动作,团队配合混乱,整体效果差,(60分以下)。

四、结论

(一)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应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并从一般体育课程评价中总结提取好的经验,特别是向健美操和武术中这些难美项群中的教学评价中借鉴理论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兼顾到瑜伽项目特性。

(二)普通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评价中在重视体能、瑜伽技能、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一般体育项目相同的指标外,还应加强瑜伽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锻炼效果的评定,具体可以体现在瑜伽理论教学和评价中。

(三)在瑜伽技能指标考核的设计方案中可分为个人瑜伽技能考核和团体瑜伽技能考核,其中个人考核可作为形成性评价在学期中间进行,而团体考核可作为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在评价指标选取应兼顾技术完成能力,团队配合和艺术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教育部文件.2002.

[2] 李秉德,李定仁 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柏忠言,张蕙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

[4] 王燕华,文秀丽.构建普通高校瑜伽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3.

瑜伽新课程 篇4

本次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以“探索多种教学模式,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为主题, 展示了北京市第二中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的成果。

北京市第二中学紧紧围绕此次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改革的特点和目标, 在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下, 体育教研组从2004年开始探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制定了北京二中《体育与健康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方案》和《北京二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方案》等课改文件, 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学校将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安排必修+选修模块教学;第二学段安排必选+选修模块教学。分别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同时实施。必修阶段课程以行政班级男女分班教学为主。选修阶段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情况设置了篮球、排球、珍珠球、跆拳道、瑜伽、高尔夫球A、B等共10个项目作为选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教学效果, 每学期初学校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学生按照运动会报名方式进行选项报名, 每个项目限定名额, 保证各项目人数基本均等。学生选定项目后, 必须修满18学时, 才能获得1学分。中途不能更换, 特殊情况由体育组统一协调。选项工作完成后, 按项目分成小班 (每班20-30人) 进行教学。

瑜伽课程编排 篇5

一、调息 几个简单的动作放松活动一下身体(热身)

让我们以自然的盘坐方式舒适的坐在垫子上,可以采取简易坐,至善坐或半莲花坐。髋部前推,立直我们的腰背,下颌微微内收,双手结智慧的手印置于双膝上。微微的闭上双眼,自然而缓慢的呼吸调节。可以尝试采用腹式呼吸,深深的吸气,腹部微微鼓胀,缓缓的呼气,腹部向内收。抛开身边的干扰,将意识只关注在呼吸上,不断得放松我们的身体。。。随着呼吸的深入,再次立直我们的脊柱腰背。。。将意识收回,缓缓的睁开双眼。

吸气,两臂带动身体向上拉伸;呼气,微微向后展放松。吸气收回;呼气前屈,两臂向前延伸,前额支地。吸气,还原身体立直,两臂侧平举;呼气,身体向右侧侧弯,右前臂支地,左手贴耳向右侧延伸,拉伸左侧腰。吸气,立直上身;呼气,倒向左侧,拉伸右侧腰。吸气,还原上身;呼气,放松双手,双腿,抖动伸直双腿,起身站立到垫前。

二、拜日式(左右边各

一、两组)

吸气,两臂向上于头顶合实,拉伸脊柱;呼气,向后放松。吸气,还原立直;呼气,以髋为折点向下折放身体,吸气,手指触地或手抓脚踝收紧腰背;呼气,向下胸腹贴腿。两手支地,屈膝,撤右腿向后,右脚背膝盖贴地,左膝向正前方。吸气,两臂带动身体立直向上拉伸;呼气,髋下压,肩背向后放松。吸气,还原上身;呼气,向下放松身体。右脚点地,撤左腿,吸气,两脚跟向上臀上翘;呼气,压脚跟,肩内扣。屈双膝跪坐,两臂向前延伸,吸气,胸贴地,两臂支地推身体向上拉伸;呼气,双臂用力推回身体,立脚尖。吸气,立直双腿;呼气,压脚跟,肩胸内扣。吸气,抬右腿向上;呼气,屈膝一步收回两手之间,吸气,两臂带动身体向上立直;呼气,向下压髋,放松肩背。吸气还原上身,呼气放松身体。一步收回左腿,两脚并拢,吸气,手抓脚踝,抬头挺胸收紧腰背;呼气,向下折放胸腹贴腿。吸气,两臂贴耳带动身体向上立直拉伸;呼气,两手胸前合实。反侧腿

三、站立体前屈,放松腰背,5个呼吸,一个上下犬过度到三角站立

吸气,两臂伸过头顶,挺胸,推髋,背向后拉伸。呼气,体前屈,向下放松腰背,胸腹贴腿。保持5次呼吸,屈膝,撤右腿撤左腿,斜板式,吸气,直接向下向上,上犬;呼气,向下,下犬,脚跟踩地。吸气,抬右腿一步收回双手之间,左手带动身体站立。四、三角拉伸扭转 右拉伸左拉伸,右拧转左拧转,屈右膝战士一式后,向后伸展身体,另一侧屈左膝,屈右膝拧转屈左膝拧转。收回站立,双角式,让血液充分滋养面部。转向右,向下拉伸右腿,转向左,拉伸左腿。一步收回,站于垫子前端。

右脚尖向右侧,左脚尖内扣,髋摆正。吸气,两臂侧平举,身体向右侧横拉,向下放,右手放右脚背上,左手垂直身体向上,转头看向左手指尖方向。重心放右脚内侧,膝盖伸直,髋前推,背后拉。另一侧。左手放右脚内侧,腹部尽量右腿,右手向上延伸。另一侧。还原立直后屈右膝,小腿垂直地面,身体面向右侧,两臂带动身体向上拉伸;呼气,左手放左大腿上,右手向后上放拉伸侧腰,腰背向后放松。吸气还原。另一侧。保持屈右膝,扭转身体,左手肘放右膝上左手与右手合实,身体向后方拧转,保持后侧腿伸直。还原,另一侧。收回脚尖,面前正前方,脚尖微微内扣,吸气,向后拉胸腹;呼气,向前折放身体,两手放两脚之间地面,手指尖与脚尖平行。吸气,拉背;呼气,向下头顶找地面,双膝伸直。吸气还原;呼气,后弯,还原。双脚收回一点,大约一倍半肩宽,身体转向右,髋摆向右侧。双手体后十指相扣,呼气向下折放身体贴右腿。另一侧。一步收回左腿,站于垫前,两腿并拢放松。

五、平衡体式

趾尖式 舞王式 站立抱膝 手扣脚趾平衡(后三个连续先做右腿的再做左腿的)

吸气,立脚尖立到最高处;呼气,屈膝下蹲,臀部坐脚跟上,双臂前平举。吸气站立,呼气放松。屈右膝,右手抓右脚踝,双膝靠拢。吸气,左臂向上拉伸,呼气,左臂右腿同时用力,身体向下平行地面。吸气还原,右臂扣住右膝,吸气立直上身,带动右膝贴胸腹。顺势右手勾住右脚大脚趾,伸直右腿,右腿向右侧平衡,还原,另一侧腿。

六、幻椅式过度到骆驼式(可以加门闩式)再俯卧

屈膝,手臂向上四十五度角,幻椅式,重心放整个脚掌。5个呼吸后,向下折放,撤双腿,斜板,双手撑地,上犬;呼气,下犬。双膝跪地,立直上半身。右腿向右侧伸直,脚尖向前,右手叉腰,呼气,左臂贴左耳,身体右弯,拉伸侧腰。还原反方向。立直上身,呼气,向后,一只手抓脚踝另一手也抓脚踝,髋前推,挺胸向上。拉伸大腿,胸腹,收紧背部。非甲亢会员仰头向后。吸气还原;呼气,向下俯卧。

七、抬上半身,抬右腿 抬左腿,飞鸟式,锻炼背部肌群。全弓式拉肩拉背拉手臂,撑起身体下犬,走回做穿越。

吸气,抬双肩,双手肘贴紧胸侧,胸离地;呼气放松。胸肩贴地,抬右腿,膝盖内扣,收紧臀部。放松,抬左腿。吸气,双肩手臂双腿同时抬起,收紧全身,尽量向上;呼气,放松一侧脸贴垫子。下巴支地,屈双膝,双手分别抓脚踝,膝盖内扣。吸气,手臂腿用力向上,膝盖向内靠,呼气放松。双手身体两侧撑地,脚尖回勾回到下犬式,向前走做穿越。

八、双腿背部伸展式,单腿背部伸展式(两到三种),坐立拧转的体式。直接仰卧下来。基本坐姿,腰背立直,脚尖回勾。吸气,双手带动身体向上拉伸;呼气,前屈手抓前脚掌,吸气,双手用力收紧腰背;呼气,胸腹贴腿。还原。屈右膝,翻转脚掌向上贴左大腿根处,吸气立上身,呼气,体前屈。右脚跟贴进右臀,前屈。拉右大腿与左腿垂直,左手勾左脚大脚趾,呼气向下,翻转身体拉侧腰,右手抓左脚,胸向上翻。另一条腿。将右脚放左膝外侧,左脚贴右臀,左手肘抵右膝,吸气腰背立直,呼气向后拧转身体,右手体后支撑靠近身体,推身体向上。吸气还原,呼气反方向。仰卧。

九、分别抱两膝,另一腿伸直,挤压腹部。船式收紧腹肌。顺势分开双腿,坐角式。收回拉起双腿顺势倒向后,梨式,肩倒立,桥式,前后翻滚

屈右膝,双手抱膝,左腿伸直,下巴找右膝,挤压腹部。另一侧。

双腿抬起与地面成30度,向前伸直双膝,抬上半身,尽量挺直腰背,手放腿两侧。有能力再向上一点,收紧腹肌,感受腹部的紧张。呼气放松,两脚大大分开,髋前推,腰背立直。吸气向上拉伸,呼气,体前屈,手臂向前伸,胸腹下巴贴地面,感受髋的拉伸,腿的拉伸。手扶双膝慢慢收回双腿,前后滚动5次,倒向后成梨式,放松身体。逐一抬起双腿,双手背后托住腰部,双腿膝盖伸直尽量向上延伸。缓缓的让背部贴地,再让双腿落地。屈膝,脚跟贴进臀部,气息呼尽。双手身体两侧按地,吸气,抬起臀部,收紧臀,大腿的肌肉群。保持一下,呼气放松。再次前后滚动,放松腰背,最后仰卧下来。

十、放松术

让我们舒适的躺在垫子上,活动一下双手双脚,转动头部放松,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仰卧姿势。一旦摆好姿势就停下所有的动作,只将意识关注于呼吸上。深长的吸气,腹部向外鼓起,再吸气,胸腔微微扩张,吸满气息保持一下;呼气,缓缓的呼出体内的浊气与废气,感受身体彻底的洁净。再进行这样的完全式呼吸两到三次,然后回到自然的腹式呼吸,让身心彻底的平静下来,身体很轻很轻。。。

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瑜伽内容的探讨 篇6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 大学生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 瑜伽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走进大学校园, 帮助学生在缓解学习、生活的压力, 塑造完美形体的同时, 使其回归宁静、祥和、自信、健康。由于瑜伽所具有的运动特点和普及性, 对大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锻炼与减压的方式。此外, 中国学校体育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大力拓展课程资源, 建立符合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因此, 笔者就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 论述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设瑜伽课程的必要性, 分析引入这一课程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 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瑜伽内容的必要性

1.1 瑜伽的健身功效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瑜伽的整个练习过程分为瑜伽冥想和调息、体位法和放松休息术的练习。通过瑜伽姿势的练习, 可以增强脊柱的弹性和身体的柔韧性, 塑造形体, 增强自信力, 提高注意力的能力;结合呼吸法的锻炼, 聆听柔和的音乐和教师轻柔的语音来进行冥想练习, 慢慢集中注意力, 调整呼吸, 使呼吸变得均匀缓慢, 排除杂念, 敞开心扉, 释放生活学习的压力, 从而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 最终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健康;结合放松弛法的锻炼, 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自然自主神经所引发的不快感就会消失无踪, 而且原先焦躁的性格也会有所改善, 从而促进身心平衡发展, 这就是瑜伽最大的功效——调节心灵;社会竞争日益加强, 科学文化高速发展, 当今的高校大学生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越来越大, 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 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追求健康的学习生活, 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重要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 高校学生患精神疾病的人大有人在, 而在瑜伽练习中, 结合经络学说, 可以提前知晓身体的某些疾病。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瑜伽本身提倡培养知识理念, 学生借助瑜伽的练习, 可促进心智与身体交互运动, 产生运动的体验, 从而建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认知体系, 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练习瑜伽后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增强, 而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阶梯。瑜伽可帮助人们从一切精神怨恨中解脱出来, 并从某些精神、心理和生理疾病中解放出来, 从而成为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纽带。高校开设瑜伽课程, 可以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规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因此,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瑜伽内容是必要的。

1.2 高校增设新兴运动项目的内容, 顺应了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多年来, 我国高校体育课多为竞技体育内容, 体育资源集中在学校。我国新一轮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试图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指出:“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 开发运动项目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广播、电视、网络等) 获取信息, 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瑜伽集时尚、健身于一体, 近年来风靡全世界, 深受广大健身者的青睐, 尤其是高校大学生。部分高校顺应体育教学改革需要, 把瑜伽纳入了体育课堂, 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瑜伽内容的积极因素

2.1 大学生和教师对瑜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尽管每个个体受多年体育教学的影响, 持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或项目倾向, 然而也存在着追求新颖项目的意识, 往往社会上新兴的运动项目就是大学生向往的热点。由此可见,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调查结果发现95.4%的学生都很想了解瑜伽, 并且表示对瑜伽感兴趣, 93.9%的教师愿意做这方面的尝试, 可以看出大多数师生对瑜伽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

2.2 大学生和教师对瑜伽的价值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瑜伽练习可以达到舒展筋骨、轻松身心、健美形体、通畅经络的效果;可以释放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压力, 从而养成一种积极乐观、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 最终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健康。通过对部分高校和体育教师的调查访谈, 结果表明, 教师和学生对练习瑜伽的价值认识主要集中在“第一, 促进身体与心灵交互运动, 产生运动体验;第二, 塑造良好的形体, 增强自信心;第三, 解除紧张情绪, 释放压力,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三方面, 并且在位置排列上也趋于一致。大多数师生没有练过瑜伽, 但她们通过电视惠兰瑜伽的广泛播放, 对瑜伽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该项目的价值认识较为全面。

2.3 俱乐部形式在时间、组织形式方面为瑜伽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证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课均采用俱乐部形式, 其优势是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主体的选择需要, 组织形式灵活, 实现了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开设瑜伽课程, 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后, 需要组织学生对瑜伽课程实际地编排, 这就需要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充足的时间, 而目前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能够在时间 、组织形式方面为瑜伽课程的编排提供必要的保证。实践证明, 俱乐部形式也是开设瑜伽课程的最佳组织形式。

3制约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瑜伽内容的因素

3.1 缺少专业教师, 教师水平不高

调查显示, 我国高校只有部分学校开设了瑜伽课, 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业的瑜伽教师。瑜伽历史悠久, 是印度数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 但在中国还没得到广泛传播,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 在常人的眼里, 覆盖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就造成了专业师资缺乏, 因而也制约了瑜伽在高校的开设。调查发现, 目前高校瑜伽教师的专项比例不合理, 不能满足高校开设瑜伽课的要求, 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高校瑜伽教师有43.5%是从体育专业出来的, 但是, 不是专门从事瑜伽教师这个行业的, 一般都是兼职, 占到69.1%。为了教学的需要, 他们有的是通过自学或后天努力成为瑜伽教师的, 有的是经过长期在瑜伽俱乐部锻炼后, 由会员转为瑜伽教师的, 他们的身体素质一般, 单凭着兴趣和刻苦钻研从事瑜伽教师工作, 这些教师同时还承担着其他项目的教学任务。所以, 瑜伽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一, 也就直接影响到瑜伽在高校的开展,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除了具有瑜伽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外, 还要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能力。这一项目引进高校体育课程, 必然会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3.2 缺乏统一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教材是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服务的。目前图书市场上有关瑜伽的书籍很多, 美容、减肥、塑身、养生、养心、减压等与瑜伽结合, 构成了花样繁多的瑜伽。但对初学者来说, 无法确定究竟哪本适合自己, 让人无从选择。在所调查的学校中, 只有一所学校规定了统一的瑜伽教材, 其他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为数不多的教材为学校图书馆或教师个人所有, 仅供借阅。调查显示, 在已经开设瑜伽课的学生中有27.8%学生拥有相关瑜伽资料, 而72.2%的学生没有任何关于瑜伽的资料。所以, 学生和教师在课余时间就没有更多机会了解瑜伽,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和教师对瑜伽了解比较浅显, 而且了解的范围比较窄, 限制了他们视野的进一步扩大。

3.3 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体育场馆和器材是进行瑜伽课的物质前提, 其场地设施的优劣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也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 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领导的重视下, 普通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逐步有所改善, 但仍有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达不到基本要求。调查统计得知, 只有11.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场地设施满足了瑜伽教学需要。在制约瑜伽开设因素的调查里, 大家一致认为场地器材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瑜伽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 但经调查得知瑜伽课与健美操、武术等室内体育课共用一块场地, 有的学校甚至连音乐都不能保证, 这就很难保证良好的上课氛围, 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瑜伽在校园内的开展。

4促进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思路与对策

(1) 高校体育部门领导要重视大学设置瑜伽课程, 为学校开展瑜伽提供便利条件。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或到已经开设瑜伽课的高校进行学习, 为这一课程的开设提供足够的专业教师, 提高瑜伽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开设瑜伽课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对瑜伽作宣传,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瑜伽氛围, 使瑜伽在高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2) 各院校主管体育教学工作的校级领导和教务处的领导, 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对瑜伽课程的认识水平, 在对该课程的研究、教学、师资培训、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体育工作者应结合学校体育的特点和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编制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体育课程内容,

(3) 教育部门要重视瑜伽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管理, 制定一套适合高校学生的瑜伽教材, 让教师有东西可教, 学生有教材可学。

摘要:瑜伽的思想和实践起源于古代印度, 至今有5 000年的历史。论述了高校体育课中开设瑜伽课程的必要性, 分析了开设这一课程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 并指出促进这一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瑜伽,高校,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朱瑛, 马艳.瑜伽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

[2]邱服冰.论瑜伽及其心理生理功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0 (65) .

[3]廖玫.瑜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

瑜伽课程对高校女生情绪状况的影响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综合性高校通过网上选课系统选修瑜伽课程的111名非体育专业的女生, 其中有来自不同专业的二、三年级本科生82名,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29名;平均年龄分别为 (19.7±1.0) 岁和 (24.9±2.7) 岁。

1.2 测评工具与方法

测评工具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STAI中文版) 。该量表为Charles 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问卷, 1988年翻译成中文版, 可简便、快速、有效地评价短暂的情绪焦虑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共40道题: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 (S-AI) , 主要用来评价填表即刻的情绪体验或感受;第21~40项为特质焦虑量表 (T-AI) , 主要用来评价一贯的、经常的情绪体验或感受。2个分量表得分越高, 表明状态或特质焦虑的程度也越高。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0, 结构效度为0.74~0.88,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3], 能够满足研究用需要。

在瑜伽课程的第1节课和最后1节课的上课前15 min发放问卷, 组织全体女生自行填答, 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3 瑜伽教学方法

瑜伽课程持续16个教学周, 每周1次, 每次约90 min。每次瑜伽课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前15 min为瑜伽呼吸练习, 随后的60 min进行瑜伽体位练习, 最后15 min为放松与冥想练习。每次课的呼吸练习、放松与冥想练习的内容与形式相同, 由教师用语言在轻柔、舒缓的瑜伽背景音乐下引领进行;每次课的瑜伽体位主要参考哈达瑜伽, 由8~10个动作组成 (其中一半为已学动作, 一半为新学动作) , 均包括平衡性、力量性、柔韧性及综合性等动作类型, 如树式、轮式、三角式、猫式、拜日式、幻椅式等, 每个动作重复练习3~5次, 每3次课穿插1次瑜伽体位动作的复习。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统计数据, 对全部被试课程前后的情绪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 对本科生、研究生之间课程前后的情绪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全体女生在瑜伽课程结束后, S-AI量表分由 (36.66±7.8) 降为 (33.54±7.3) , T-AI量表分由 (41.44±7.3) 降为 (39.68±6.9)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其中女大学生S-AI、T-AI量表分在瑜伽课程结束后均有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女研究生S-AI、T-AI量表分在瑜伽课程结束后虽有下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在习练瑜伽前及课程结束后2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1。

注:课程前与课程后比较, *P<0.05, **P<0.01。

3 讨论

现代的大学生面临诸如学业、人际、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心理应激, 由此常衍生出较多的心理问题, 高校女生在成长与发展问题上还表现出更多心理上的不适[4,5,6,7]。人们较早即认识到运动可改善人群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源于印度的瑜伽, 因适时地满足了现代人缓解精神压力的需求而风靡世界[8]。有研究表明, 瑜伽通过身体活动及心理意念的导引而达到身心的整合, 使得慢性病患者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健康的老人、自我汇报有抑郁情绪的妇女等从中获益[9,10,11]。国外一项对大学生瑜伽和游泳练习效果比较的研究表明, 在改善情绪方面, 瑜伽练习有与有氧运动相似甚至更显著的效应[12]。国内李顺英等[13]的研究则提示, 16周的瑜伽练习可显著改善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及运动后心情, 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瑜伽课程对普通高校女生情绪状态的影响。鉴于以往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多采用精神障碍临床筛查所用的问卷[4,5,6,7], 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状态可能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之间的“第三状态”[14], 因此在本研究中高校女生情绪状态的评价手段选取的是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STAI-Form Y) 。该量表于上世纪60年代由Spielberger编制, 分别评价被试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前者描述的是被试当时的、短暂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后者则描述的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作为被试人格特征的且有显著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 因而在描述普通人群焦虑情绪的敏感性方面可能会优于其他焦虑量表[3]。

研究发现, 16周的瑜伽课程可以显著提高高校女生的情绪水平, 这与国内部分研究结果[1,2]一致。提示较少的瑜伽练习时间和频率即可对非专业练习者产生显著的情绪改善效应, 从而为高校开设瑜伽公共选修课提供了生理学依据。至于不同的练习时间和频率产生的远期效应如何, 尚需深入的追踪和对照研究。

研究还发现, 一学期的瑜伽课程练习显著降低女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水平, 而对女研究生焦虑情绪水平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水平。尽管瑜伽改善心理状态的机理尚不清楚, 但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瑜伽通过调节内分泌、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深呼吸影响自主神经的兴奋性而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15], 因此, 考虑是否因本研究中2个人群的年龄差异, 而使上述环节产生的效应在女研究生群体有所不同, 或对情绪没有显著改善, 或改善起效较慢。另外, 不排除由于女研究生组的样本较少而产生的误差。

瑜伽新课程 篇8

1.1 符合国家对学校体育课程《新纲要》精神

当下大力提倡‘健康重庆’背景下,提倡把瑜伽运动在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的中,是符合国家对学校体育课程精神的。从中提到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十和第十一条中指出:“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文化,体现了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对课程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地方性和趣味性,也给瑜伽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瑜伽在普通高校开设对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促进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及对瑜伽项目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纲要》的灵活性放宽为研究背景,调查了瑜伽课程在城市普通高校开设的状况,同时,展望瑜伽课在更多的高校开设的广阔前景。

1.2 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

就当下的大学生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学习及就业压力,释放和心绪需要得到要的方法。瑜伽课的艺术性正体现在一个“美”字上,它是在音乐、体操、舞蹈融为一体的锻炼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进行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的练习过程;它能为学生实现美的追求创造条件。正如学生们所说:“瑜伽课不但释放了情绪在的烦躁,心绪也得到宁静安详,同时健身健心及瘦身,提高了我们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体现出体育锻炼与艺术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魅力。再与瑜伽功中的呼吸法和体位法技术相结合,在优扬的音乐中,激发女生爱美的天性,充分展示舒展柔软的肢体“语言”,来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使全身得到运动,调节血液循环,改善睡眠,消耗掉平时堆积的脂肪,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内在美的表现力,增强了自信心,达到确立形态意识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更有信心迈向现代社会,拓展她们的创造力,这是其它任何学习和训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对重庆市高校开设瑜伽课程奠定了很好的基垫。

1.3 重庆市高校体育师资队伍里具有潜在的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保障

重庆市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健壮体魄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健美操和艺术体操作为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的主要课程有将近十多年的时间,高校体育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和群体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满足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前提。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98%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了健美操课程,可以一馆多用的物质前提,其设备的优劣好坏对教师的教学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都有很大的关系。高校拥有原用于健美操教学的设施和场地,完全能满足拉拉队运动的教学。已经培养了一批有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的师资,瑜伽运动与健美操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只是瑜伽队运动可以加入很多的舞蹈元素,动作可以做的更加夸张,音乐也体现更多的风格。重庆市高校体育老师现有的从事健美操教学的师资加以培训,能很容易担当瑜伽队运动的教学。而且更能发挥老师的特长。

1.4 当下大学生对瑜伽运动有强烈的求知需求

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肯定使教学的主体,学生对瑜伽队运动是开设瑜伽运动教学的前提条件。只要学生对自己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兴趣,就会把学习和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刻苦锻炼。所以,分析出学生对瑜伽运动兴趣程度非常的高。通过对重庆市6所所高校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回收385份,有效答卷361份。调查结果显示,两所学校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瑜伽课程;两所学校以教学的辅助形式出现,即形体练习、放松活动等;四所学校没有开设瑜伽课程。在回收36l张有效问卷中,说明学生对瑜伽运动的兴趣程度很高,瑜伽运动在高校有着很大的需求空间,这无疑说明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拉拉队运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见表)

2 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瑜伽运动方案设计

2.1 瑜伽运动与时俱进适应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随着重庆市“健康重庆”趋势提升,瑜伽运动正在向社区、学校已经广泛推广。为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瑜伽逐渐走进大学的课堂,在大学体育中适宜开设瑜伽课。大学生对瑜伽有浓厚的兴趣。瑜伽是体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兴体育项目,进一步促进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和研究。瑜伽对培养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和终身锻炼习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它在普通高校的开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为大学生提供释放压力树立自信的平台。可以安定和谐社会,也是对自己对家人的道德、心灵修行的锻炼的艺术运动。

2.2 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瑜伽课的设计原由

重庆市高校举不完全统计有40多所,而开设瑜伽体育课程才6所高校,远远还没有普及开展,但大学生对开设瑜伽课程却很渴望的,体育课程开学生选修瑜伽课的原因很多,主要集中于减肥、塑形、健身、缓解压力、追求时尚、防病及其他等,最突出的还是前四个方面。本研究立足重庆市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实际,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适应时代进步,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兴、时尚、合理的运动项目,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实现瑜伽项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从调查结果中也基本反映了学生选修瑜伽课的实际情况。在塑造健美体形同时,达到减肥、健身、美容、防病、治病的功能,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调查中得知,84%的学生通过练习达到了目的。瑜伽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们的心理需求。

2.3 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瑜伽课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及身心发展需求

大学生通过瑜伽练习能发展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在练习中通过身体各部位反复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改善;通过牵拉肌肉和韧带,消耗多余的脂肪,使肌肉变得结实而富有弹性,使得线条更加优美,有目的地促使身体向着匀称、协调、健美的方向发展。练习瑜伽能够让她们保持健美身材,缓解压力,释放自我,不仅能增进健康的乐趣,还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使身、心、智得到全面发展。瑜伽课是对现行教材内容的丰富和补充。瑜伽作为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瑜伽的开设为高校体育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是高校体育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

2.4 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每个大学生都在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锻炼方式。在音乐的伴奏下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一种艺术的享受。另外,大学女生在毕业分配人才市场洽谈会上以及招聘会中,除了专业知识、实际能力以及较好的学习成绩外,还有一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第一印象”,它包括健美的体型、匀称的身体和良好的气质,这也是许多用人单位选择女职员的一项不成文的标准。而瑜伽具有健体塑身的功能,经常练习会令她们的“外形”更具魅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瑜伽运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它既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由于瑜伽练习自身的运动特点,通过反复练习能使当下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得到较大的改善与提高。瑜伽运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优雅而舒展的动作,既能激发出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朝气,又能提高其音乐的鉴赏能力,启发她们内在的美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当下大学生的学生就业压力,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自己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压力自然就会慢慢压得人透不过。就可以用瑜伽运动来缓解到达想要的目的和效果的。

3.2 建议

媒介的宣传力度加对瑜伽的认识,培养骨干,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这项锻炼。要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瑜伽动作,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瑜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聘请一些专业的指导教师来校上课或者派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专业培训。教师也应加强自己的业务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将瑜伽的精髓传授给当下大学生,培养当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高校开设瑜伽课程可以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促进高校教学的发展和提升“健康重庆”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在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中推广瑜伽课程,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文化生活。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宣传和注意事项的说明,使重庆市高校体育瑜伽课程尽快普及到更多的学校。来满足学生欲望,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安红.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5,8.

[2]谢香道,刘贺余.大学体育教程[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8.

普通高校开展瑜伽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篇9

1 概论

1.1 关于瑜伽

瑜伽本起源于古老的印度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健体术之一, 它能够把身体放置于平稳、安静的姿势, 使得身、心等达到完美结合的状态,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健身方法。瑜伽的练习有多种方式, 而多以徒手练习为主,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配合呼吸、意念以及冥想, 将杂乱的思绪抛出, 精神集中且平静下来, 而平和并且愉悦的心境是瑜伽教学良好认知的前提条件, 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1.2 高校开设瑜伽课的意义

对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查阅, 现在有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中加入瑜伽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额效果。其中, 在杜熙茹的《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中有过对比性研究, 其将瑜伽放在实验组的准备活动之后以及其下课前进行练习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健美操教学方法相对比, 最终发现两组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的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在加入瑜伽健身的组别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 表现出减轻其抑郁数值, 降低其疲劳的感觉;同时瑜伽对于提高学生本身的专项素质比如灵敏度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瑜伽相比于其他的运动项目, 对高校学生来说属于比较新颖的并且趣味性较强的健身项目。同时健身条件也比较简单, 健身的方法也很科学, 健身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建议能够大力地全面推广。同时瑜伽的各种体位法也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柔韧性等能力, 也避免了运动负荷过大而受到伤害。也是十分可取的一种放松练习, 能够帮助学生的身体于最短时间以内得到良好的休息, 可以将瑜伽作为一种交叉练习的方式纳人其它运动之中。瑜伽与健美操相结合进行教学比单一健美操教学也能够更加促进学生心境改善, 增强其面对感情方面的抵抗能力。

2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的方法

2.1 瑜伽课与体育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课上往往学生有大量剧烈运动, 而这些剧烈运动极易对肌肉、关节等部位有拉伤, 所以体育课前的预活动很重要, 需要将身体充分地伸展开, 而瑜伽应用于体育课前的伸展以及体育课后的放松运动十分地合适。不过需要让学生掌握好瑜伽呼吸节奏, 学会瑜伽正确的呼吸频率。在准备部分花费的时间不宜太长, 练习3~4个动作即可, 主要目的就是达到集中注意力并将身体舒展或者放松的效果为宜。由于瑜伽本身的练习强度比较小, 所以比较适宜于气候温暖地区或者暖季的体育课前准备部分的使用。在体育课后也可以使用瑜伽做到对运动的强化以及补充。主要是强化拉伸腿部肌肉和补充拉伸肩部腰侧肌肉等肌肉群为主。不过由于瑜伽本身的特性不适宜于在喧闹嘈杂的地方进行练习, 注意瑜伽课的时间段以及所选场地环境的安静。

2.2 瑜伽课与养生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瑜伽中, 除了肢体体位运动以外, 还有静坐、冥想等内容。通过静坐能够让人经络疏通且气血顺畅, 有报道称印裔美籍物理学家玛哈里希曾经将印度古代瑜伽与现代物理学之中的统一场理论结合起来, 甚至创出了一套自我调整身心的被称为超觉静坐的方式, 风靡于世人。科学研究发现采用此方法能够让人全身的肌肉高度放松, 心率以及呼吸节奏变得缓慢且高度有序。耗氧量大量减少、代谢率降低、全身的小血管出现舒张及神经功能协调等等生物生理变化, 对于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均十分地有利。

对于瑜伽用于养生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郭老在20世纪初留学日本时学习过度紧张, 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状, 往往彻夜难眠, 偶然机会读到了我国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对于瑜伽中静坐的阐述, 便每天照本进行练习, 竟然能够做到头昏心悸消失且记忆力大大恢复正常, 顽疾竟获痊愈。书中对于静坐的阐述来自于和印度瑜伽中的静坐同一概念。印度的静坐瑜伽就是闭目端坐, 全身高度放松并控制住呼吸, 大量事实实践也证明, 静坐对于人体尤其是对脑力劳动十分紧张的学生来说用于防治神经官能症、头痛及排除心理障碍等各个方面均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在瑜伽课程的教学之中,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静坐, 控制呼吸, 精神放松, 掌握其中的要领。能够从养生学上帮助学生得到十分良好的状态来应付各种繁复的学习压力。

2.3 瑜伽课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瑜伽在练习的时候要求练习的人员尽最大的可能循序渐进地对肢体进行拉伸、扭转并且维持自身肢体动作, 而且需要配合呼吸把自身的意念灌注于被拉伸部位。不但能够使得肌肉得到十分良好地练习, 同时也能够提高血液的流动速度。从而极好地调息内循环。肌肉在放松时可加速静脉血的回流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保持了血管本身的弹性。在瑜伽课上需要老师耐心为学生讲解瑜伽要领, 瑜伽讲究清静用意。讲松、静并不是仅仅指肌肉活动, 在更大层面上来说指精神方面心神的宁静、情绪的平静以及心思的平静等, 换句话说是一种精神状态, 而不是动作的静止, 练习完瑜伽以后会觉得周身舒畅而心情愉快。瑜伽对于高校的学生心理调节的作用有很多表现, 比如培养学生尽自己努力采用意识对行为进行指导。练习瑜伽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心静而用意、心神能够专一。同时瑜伽本身的修炼也是意志增长的过程。长期对瑜伽修炼, 能够不断提高瑜伽水平, 也不断地发展出自己的意志控制水平。瑜伽调心、调身并且调息, 能够让学生增强自身身心素质。总之, 瑜伽的练习可促进学生本身增强自律性, 降低其对于诸多繁复事情的忧虑感觉, 高效学生练习瑜伽在降低其忧虑、抑郁以及恐慌等各个方面均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于改善人际关系的方面也十分有功效,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结语

对于练习瑜伽, 能够极大地提高人自身自信、自尊等自强的精神, 从而消除烦恼、不安以及其自卑等情绪, 能够给人蓬勃向上的意志,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确立其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在高校中向学生推行瑜伽教育课程, 高校的领导需要重视班级的体育活动,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 认为体育活动就只是体育老师的事情, 与班主任无关, 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看法;同时各个高校也应该要坚持结合实际状况将班级的体育活动纳入学校体育活动计划。大力的推行瑜伽健身教育, 瑜伽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活动, 固然还有诸多完善的教学方案, 但其本身所存在的健身价值不容置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有待于同行业老师的努力一起探索优良的瑜伽教学方案, 能够将高校的体育教育做到最好。

摘要:瑜伽本身就是独特的健身方式, 其用于减小人们身心压力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公认。本文通过对比瑜伽健身法的教学论述探究论证瑜伽应用于教学来提高高校学生额的身体素质, 从而为提高高校瑜伽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瑜伽,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 (普修) 课教学内容体系分类构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庞桂美.学校教育目标系统中的闲暇教育目标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3.

[3]许兰.瑜伽教材内容构建与教学体系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07 (6) .

[4]李月华.瑜伽健身教学中动作体位规律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11 (5) .

瑜伽新课程 篇10

1 瑜伽概述

“瑜伽”(yoga)是古代梵文词的音译,有“捆扎”、“驾驭”、“合一”之义,其意义大略是说:将自我的意念和原始动因“梵”捆扎在一起,以“拓展灵性”,获得驾驭生命的智慧。[1]流传于世的古印度哲学经典《瑜伽经》说:“瑜伽是对心灵变化的抑制。”[2]这也表明瑜伽最基本的形式是“意识控制”,其目的是要达到觉悟与解脱。《瑜伽经》还详细列出了瑜伽修行的“八支”——制戒、内制、体式、调息、制感、总持、禅定和开悟这8个要素[3]。其中,“制戒”与“内制”分别是指外在做为与内在思想的自我约束,故亦可称为身戒与心戒,这是瑜伽练习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体式”、“调息”、“制感”则分别是指调身、调息和调心;而“总持”、“禅定”和“开悟”则是瑜伽修行功夫的三个阶次和三重境界。可见,瑜伽最初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追求精神解脱和心灵智慧的修行术,后来则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追求“契合至真之道”的系统的哲学学说和印度宗教流派。现今的瑜伽已摆脱了宗教修炼的目的,在西方休闲文化的影响下已经演变成一种时尚的休闲保健方式,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分化出了形式不同的众多流派,如有以瘦身为目的“高温瑜伽”,以美体为目的的“艾扬格瑜伽”,增强身体柔韧性的“流瑜伽”,追求心灵宁静的“阴瑜伽”, 此外还有“香熏瑜伽”、“孕妇瑜伽”、“产后瑜伽”、“呼吸冥想瑜伽”等。无论哪种瑜伽,练习的内容无非是姿势、呼吸、放松、冥想等,练习的程序也大致分为热身、体位练习、放松、结束四部分。[4]

总之,瑜伽术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将自身凝聚的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智慧和哲学精髓传承至今,如今它又风靡全球,成为现代各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份保健体育项目遗产。

2 瑜伽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历程

瑜伽在我国的传播可谓是源远流长。早期瑜伽是在南北朝时期随大乘佛教的传入而同步传播的,当时它也只是一种为佛教僧侣所垄断的宗教修行方式,它与坐禅相仿都是为了求得彻悟和身心解脱。到近代,伴随中国寻求自强和独立的民族民主革命潮流, 中国开始主动向世界其它国家学习,空手道、瑜伽等保健体操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以世俗的形式步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中。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瑜伽开始由香港、台湾传入大陆,特别是1985年随着张蕙兰的瑜伽系列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瑜伽”这个名词迅速走入了千家万户。现在,全国几乎各个城市都有大小不一的瑜伽会馆、瑜伽协会、瑜伽工作室,近些年又出现了比较专业的瑜伽训练馆和培养瑜伽专门人才的瑜伽学院。如今放眼中国,不知不觉中,瑜伽已经由一种神秘莫测的宗教修行法门演变成为今日大众日常健身项目的绝佳选择之一。

瑜伽之所以能在中国迅速普及和中国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瑜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契合,太极拳、气功等传统健身项目也与瑜伽有不少相通之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也给瑜伽在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与物质基础。

3 瑜伽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在印度,瑜伽有着广泛的的群众基础,很多学校都开设有瑜伽课程;在美国,75%的健身俱乐部开设有瑜伽课程,中小学也早已开设了瑜伽课程;在中国,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的高校已先后开设了瑜伽选修课,甚至有的体育院校已经将瑜伽作为必修的科目。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瑜伽训练课,但总体来看,瑜伽还远没能真正进入学校体育的大课堂。首先,大多数开设瑜伽课的学校是以俱乐部形式或社团形式进行瑜伽的教学和推广,其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小,专业性也缺乏保证。其次,参加瑜伽训练的学员基本都是以女生为主,偶尔会有几个男生光顾,这与早期瑜伽最初多是由男性(僧人)人群练习的景况恰巧相反,堪称今古文化技艺随时代变迁的鲜明对照。最后,由于瑜伽运动还没有真正走进正规学堂,许多学生对它还是一知半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尝试的步伐。在许多学生的观念里,特别是在女生中, 她们认为瑜伽就是一种柔体塑身的运动项目。女孩子选择瑜伽的原因也大都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姣好的体型、健美身段。也就是说, 她们对瑜伽的认识基本还是停留在美体塑身的层面,对精神心理层面的认知还较少。而大部分男生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男生练习瑜伽难度较大,需要很好的身体柔韧性才可以尝试,只有天生韧带好的人才能练习。由于这种片面认识的束缚,一些男生甚至已经在观念中断定瑜伽是阴柔的运动,只适合女生,是女孩子的运动专利。事实上,以上两种认识都是肤浅片面的。瑜伽在印度诞生之初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生命哲学。即便是在现在的印度,人们也都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无不乐于参加瑜伽练习,以此来修身养性、平衡身心。也就是说,塑身美体只是瑜伽运动功效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方面,而调节身心,消除人的亚健康状态,恢复人的最佳心灵状态才是瑜伽最为重要的作用,也是瑜伽最本质的追求。在现代社会,男性承担的工作和心灵压力都要远大于女性,正如张靓在《瑜伽对男性身心健康的影响》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重、情感冲突频繁的当代社会里,身肩重任的男性朋友更需要通过瑜伽的冥想、体位法、呼吸法的练习,主动去改善自身的亚健康状态、驱除不良心理情绪,维护和促进自己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健康,以便能放下包袱, 轻松上阵,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5]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瑜伽需要早日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学校俱乐部开设的瑜伽课都极为火热,常常人满为患,垫子都不够用。[6]这种火爆的状况呼吁我国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领导者应当与时俱进,尽快将瑜伽列入高校体育课程或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健身和心灵修炼的愿望。

当然,瑜伽作为一种外来体育项目,要想进入我国高校体育课堂,自然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些条件涉及文化、时代、社会需求等因素。首先,瑜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瑜伽强调身心合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贯倡导的修身养性、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其次,瑜伽与我国传统的健身项目太极拳、气功一样,都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练习方式,它们与现代竞技体育追求更高更快更远的剧烈运动形式截然不同,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最后,瑜伽不分年龄、性别,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的特点,正好契合了处身于紧张、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的人们寻求心灵泰然、宁静的需要。因此,瑜伽以其优雅舒缓的形式,修身养性的效果,赢得了越来越多现代人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喜爱。现在强调瑜伽进入高校体育课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在目前高校中出现的瑜伽社团、瑜伽俱乐部的积累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让瑜伽教学步入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之路的一种战略抉择,是顺应时代体育发展潮流的明智之举。

4 瑜伽入课堂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影响和意义

审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设置的体育课,基本上仍是以田径、球类为主,极少数学校开设了武术、太极拳、健美操、交际舞等新科目,但这些运动以达标为导向,不仅枯燥乏味,也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7]这种单一项目的体育课,不仅阻碍了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稳步提高,也有违体育现代化和世界体育一体化的发展潮流。

上一篇:光电子产业发展下一篇:营林技术的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