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

2024-05-23

语文考试(精选十篇)

语文考试 篇1

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新理念的渗透, 初中语文考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日趋多元化, 考试评价的内容、题型日趋多样化, 试卷结构日趋合理化。语文试题已经从偏重知识考查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位均衡并举的方向顺利转型。尤其可喜的是, 语文考试评价充满了人文性, 给予初中学生以更丰厚的人文关怀, 以及张扬个性、展示才情的广阔时空。

但我们在欣喜的同时, 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语文考试评价改革要走的路还很长。特别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语文考试评价绝不能用人文性取代“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东西, 如语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赏析, 以及语文的读、写、听、说的综合运用能力。我在此将其称为“语文味”或“语文性”, 以区别“人文性”, 这些才是最能凸显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东西, 是语文最显著的特质。

仔细研究这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 语文考试评价的人文性有被泛化的倾向, 甚至有被政治化的倾向, 这种倾向已经波及语文课堂。观摩一些语文公开课, 就能验证这种风气已经到了何等地步。师生的精力不再聚焦文本语言的揣摩、品味、赏析, 教学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 学生集体智慧和思维游离于语文性、语文味之外, 做浅层次重复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特征, 但人文性不能等同和取代语文性。

制止人文性低俗与泛滥, 消除没有语文性的考试评价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需要我们在考试评价中, 在注重提升语文人文性品位的同时, 关注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语言文字及文学本身, 语文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等。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及思考, 介绍几例新题型, 谈谈如何在语文题型编制中落实“语文性”, 考足“语文味”。

一、巧妙实施题型切换, 尝试用无声的文字表述检测朗读理解水平, 在具体语境中落实“读”的能力考查。

由于受客观条件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 语文试卷中“读”和“听”的能力考查非常薄弱。如果说“听”的能力考查还有过些许尝试, 如少数地方曾在语文考试评价中有过类似英语听力考查的尝试, 尽管这种做法并未能被广泛推广和采纳;一些试卷中也以“听话听音”性的口语交际题型出现过;“读”的能力考查在考试评价中几乎难觅踪迹。

难以实施, 并不代表“读”的能力考查不重要、不必要和不可能。汉语言不仅有独特的韵律美, 而且有丰富的表现力, 其超强的表情性更是其他语种不能比拟的。在汉语言朗读技巧的掌握、情感的把握中, 我们不仅可以窥见朗读者的语言感受力, 而且可以检测其理解力和鉴赏水平。

如我在一篇题为《父爱的高度》阅读中, 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如果让你朗读“是啊, 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基石, 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 托着托着, 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腰, 老了”这句话中的“老了”这两个字时:要读出怎样的情感、语气、语调?理由。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朗读文本段落、语句、词语等应使用的感情、语速、语调等, 把朗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朗读技能考查中兼顾理解力、鉴赏力的考查, 可以一举多得。

事实证明, 将读、写与理解、听、说与理解能力考查结合起来的做法是可行的, 也有助于动态掌握学生朗读能力和其他多种能力的发展水平, 是目前条件下, 解决听、说、读、写、理解等诸能力考查互相分离问题的有效途径。读、写、听、说相辅相成, 也是理解力发展的基础, 同样理解力和其他能力也增强了, 反过来又会促进读、写、听、说中任一能力的培养。

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 (包括给句子中多音字注音) 、划分古诗文句子节奏等考试形式, 尽管有“读”的能力考查成分, 但过于简单和机械, 而且脱离了具体语境, 仅凭的是直觉和日常生成的简单语感, 难以消除为考查而考查的嫌疑。

二、适时营造积极的学习情境, 在文本语言细节或典型形象的品味中落实探究性学习能力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考查。

如在《父爱的高度》这篇文章的阅读里, 我注意到, 文章着力描写的是“父亲”托着“我”骑在他脖子上这一典型细节, 这也是文章所有情感寄托的基础。于是在命题时, 我有了这样一道探究性学习题目。

母爱热烈, 父爱深沉。请探究: (4分)

(1) 本文中“父亲”表示“父爱”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 《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表示“父爱”的方式是___;

(3) 你感受到自己父亲表示父爱最常用的方式是______;

由此你得出:父亲们表示父爱的共同点可以是__________。

本题设计意在, 引导学生学会咀嚼记叙类文体感人细节或情节的习惯;引导他们把阅读视野:文本与文本联系, 再从文本扩大到自己的生活, 捕捉日常生活中一直为自己忽视而又感人的生活细节, 重新体认父亲和父爱, 由此出发, 探究人类父爱的共同特征, 学会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东西。这道题把文本核心细节阅读与生活细节把握、探究性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赋予选文阅读以多重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 也是整合语文考试评价资源, 引领语文教学走进文本细微处, 沟通文本的精细阅读与学生情感、生活经历的有益尝试。

与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不同的是, 北京市海淀区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在文章阅读中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 备受专家好评。该卷在阅读《话说海淀》这篇现代文时有这样的命题:

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考示例, 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自己平时的观察、思考, 从不同角度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

示例: (1) 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2) 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

又如我在《父爱的高度》阅读中, 设计了这样一条综合实践活动题:

如果开展一次以“感受父爱”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选文的启示, 结合平时学习、生活体会和感受, 请从不同角度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专题, 要求:角度独特, 便于操作。请将专题名称写在下面:专题1.________专题2.________

诸如此类的设计宗旨, 是实现语文阅读能力考查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考查的无缝对接, 利用文本典型形象在学生心灵生成的情感波澜推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

三、拓展名著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把积累运用与阅读理解有机结合, 实现名著阅读从重视常识记忆考查到重视理解欣赏能力考查的飞跃。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或指定了必读名著, 但一直以来“名著阅读”都只划归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能力”范围, 考查力度较小, 题型较为单一, 填空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型较为多见, 考查的内容不外乎作家、作品、人物、情节的识记, 文学品味与欣赏类的主观题较少或较为简单。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在教学中, 教师、学生不重视文学名著阅读欣赏的过程学习。一些学校和教师干脆在临大考前给“喂”一些名著阅读概要和名著常识汇总表, 因为这已足以应付考试评价对文学名著阅读考查了, 哪位教师和学生还愿多此一举, 再读原著呢?可以想象得出考查结果的可信度;更为要命的是, 这种考试评价方式助长了恶劣的学风和教风的形成,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危害至深。

所以, 我的建议是, “名著阅读”既然称之为“阅读”, 当然应划归试卷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部分来考查, 可以精选指定名著的章节或选段, 扎扎实实地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对必读名著情节、艺术性的理解、欣赏能力水平, 普通常识的识记可以不考或在阅读中附带考查。可先从经典选段考起, 如某一情节相对集中, 矛盾冲突尖锐, 人物形象鲜明、艺术性较高的段落;把记叙文阅读与文学名著阅读合二为一, 常识考察可以让学生指认选段是何作家、作品, 重点则应放在对人物、情节、写法等品味欣赏和理解上, 如是诗歌类名著, 则可精选名篇, 设计阅读、也可以选定多个片段进行比较阅读或探究性学习。

四、适度增加语文的文化内涵, 以联语 (对联) 为切入口, 渗透汉语言文化精品的鉴赏能力考查, 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

对联是汉语言独有形式, 不仅具有对称美、音乐美特征, 而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 不少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对联”类内容, 题型以选择、填空题为主, 给上联写下联, 给情景, 写对联也较为常见。

但我以为, 以学生现有的水平, 加之时间限制, 除极少数学生外, 制作出文质兼佳的对联绝非易事。考卷上出现大量形式不合章法, 思想内容缺乏深度, 甚至胡编乱造的作品就在所难免了, 这样的考查显然违背了考试评价的初衷。

照顾到初中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 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 在语文考试评价中, 把“对对子”改换成欣赏评价对联, 岂不更好?我国名胜古迹, 文化典籍中的对联浩如烟海, 名联佳句不胜枚举。在考试评价中, 如摘其一二, 让学生作赏析, 品评遣词造句, 剖析文化内涵, 畅读启发收益, 也大有文章可做。这种考查方式可能会推动师生去广泛收集、欣赏更多佳作, 获得深厚的民族文化陶冶, 避免把教学导向鲁迅批评的所谓作文技巧的传授上来。而且, 对联欣赏可以与古诗文名句默写结合起来进行, 尽量减少单纯的机械性识记内容的考查, 倡导在理解、欣赏、品味基础上的记诵, 坚决反对目前教学中盛行的“炒冷饭”恶习, 即反复机械地让学生记、背、默必背古诗文名句, 而不渗透赏析的做法。古诗文名句学习既要注重数量, 更要注重深度、厚度考查。如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 仅仅会默写、填空或理解其伤春惜时之意还远远不够, 如果从其构语的浑然天成、选句的自然贴切、写景的精致协调等方面作深度赏析, “语文味”岂不油然而生?

语文考试 篇2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惩罚(chěnɡ)比较(jiào)订正(dìng)情不自禁(jīn)B.倔强(juã)联袂(mâi)拮据(jiã)断壁残垣(yuán)C.瞥见(piē)氛围(fēn)追溯(shù)鲜为人知(xiǎn)D.魁梧(wú)憎恶(zânɡ)膝盖(xī)言简意赅(ɡā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详合谐各行其是进退维谷 B.游弋急躁相辅相承 明察秋毫 C.细腻元霄无精打采张灯结彩 D.蒙蔽偶像销声匿迹自出心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初三以来,一些基础较弱的同学却进步很大,叫人不得不刮目相看。B.小说不仅情节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D.房租、邮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____;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_____;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______。A.白练般的颜色不可测的深沉铜的韵味的声音 B不可测的深沉铜的韵味的声音白练般的颜色C铜的韵味的声音白练般的颜色不可测的深沉 D铜的韵味的声音不可测的深沉白练般的颜色

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宋B、《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明代 C、《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现代 D、《荒岛余生》笛福----《鲁宾逊漂流记》----英国 6.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⑵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3),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岳阳楼记》中作者借古仁人的话“,”表明自己的“喜乐观”,抒发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2009年2月23日,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反对,强行拍卖来自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铜像。拍卖当天,以总计2837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两尊兽首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称不会付款。一时间,兽首回归成为学生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发起了关于“文物回归”的大讨论。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帮助完成如下任务:(1)为了向前来参与讨论的同学们介绍有关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主要信息。【材料】3月2日,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拒付款的消息发出后,《费加罗》报网站在法国、新浪网在中国的网民中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是否应该把铜器归还中国 新浪网:是否支持蔡铭超拒付拍卖款 支持不支持支持不支持 所占百分比 81.4818.5274.525.5(2)阅读以下材料,请就“你是否支持回购圆明园兽首”得出自己的结论并阐述理由(60字以内)。【材料一】圆明园铜兽首只是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个缩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包括民间收藏在内的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数,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材料二】国际统一司法协会1995年制定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条约,是追讨流失文物的依据。但是,公约规定追溯时限最多只有50年,并不适用于中国大部分被盗抢的文物。而且,追讨仅能在公约签订国间进行,而拥有中国文物最多的英美两国并没有加入公约。【材料三】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1985年发现时以人民币1万元卖出,1987年卖价也仅人民币68万元,到了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人民币近2610万元拍得;铜猪首和铜马首是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斥资人民币609万元和6011万元买回捐献祖国。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先后从英国、美国等地成功索回中国文物3000余件。(3)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准备出一期有关“圆明园兽首回归”的黑板报,请根据有关内容仿照示例为其中两个版块拟定名称。【示例】版块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性洗劫名称:国宝之殇 ①版块一内容:文学作品中对于圆明园十二兽首的描写名称:②版块二内容:目前已回归祖国的五个兽首的归国历程名称: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②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增广。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③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④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不断追求崇高,情趣变得高尚。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怎样的世界? 10.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11.第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论据,作用是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是那么渴望看到它。(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而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她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4)雪花在天空舞蹈!(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选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8.2)

语文考试略谈 篇3

阅读方面,文本之下可多设几道题。即除阅读理解外,也可考字词及语言运用等。比如给汉字注音,或依据注音写汉字。词语方面可提供一些近义词,供选择。再就是诗文名句的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考察都可穿插进去。题目不妨分开层次,或涉及不同层面。比如鉴赏及评价题,就应当多一些文字表述。语文的试卷,就要以文字表述为主。那种题型上的标准化,即多设为选择题,早已为人指责。而今的试卷中,选择题越来越少。但为了不多的几道选择题,就需要用一张答题卡,这不仅多了一道工序,还可以说是资源的浪费。且为了顾及选择题而分割不同板块的题目,也不大合理。当然,选择题仍可作为题型之一的,只是比例要尽可能地少。出题中,又有提供比较项的,但比较项不宜用陌生的文本,最好仍旧是教材的选文。若是难以提供,则可以略去比较项。因为比较项的归纳,如实词、虚词及句式之类,原是便于整合教材内容的。设题能与教材结合,再好不过。此种做法带有回顾的意味,本来语文的考试就不可全都避开课本。

至于阅读的文本,古诗文与现代文的比例应大体相当。先说古诗文,古文不见得都要考史传文,一是体例单一,再就是其中涉及许多典章名物,不易熟悉。与教材对接,则史传文的比例也不大。教材中的选文,多是文质兼顾的,且篇幅较短,大可供出题的参照。即选一些程度相当的短文,便于能力的迁移。古诗鉴赏不可越出越偏,比如二三流的诗作,大体上仍以唐诗宋词为主,因为这也是课本中接触较多的。现代文阅读,其文本类别有社科文与科技文及文学文之分。又调整为论述类,即社科文;实用类,含科普、新闻及传记等;文学类,主要是散文与小说。其实一张试卷中不见得要涉及那么多的文类,或者说不要都蜻蜒点水地考一下。若化繁为简,大可将文本分为抽象与形象两类。抽象文本重在理解概念内涵及关系,形象文本重在感知及赏析。就阅读板块来说,古诗文各一,现代文中抽象文本与形象文本各一即可。少考一些文本,是因为有限的时间里难以整体把握。若只为做题而在文中找寻信息,近于买椟还珠。当然,也可灵活一些,即分必考与选考。比如以文学类文本为必考,则论述类与实用类可设为选考,如此三类文本也都顾及了。此外阅读的文本,不管古诗文还是现代文,都宜点明作者及出处。至于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的考察,则不见得要作为常规题目。主要是相关内容在教学中落实不够,仅仅靠复习时突击,不见得有多少效应。

语言运用的基点在哪里,按理当是社会生活。至于试卷中的做题,仍旧是一种模拟。从题型上说,大致有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仿写,就是仿照句子的样式来写。扩写,是扩展句子。缩写则缩短句子,比如缩为一句话。改写,主要是变换句式及图文转换。续写,大都是补充句子。再就出题的思路来看,往往限制过多。有的题目不只是一重关口,而是两重,甚而多重。表面看去,是很在乎能力了,实则仍旧是一种入套的思维。所谓入套的思维,就是要尽可能符合命题者的设置,实则有碍于内容的发挥。本着内容决定形式,应当是形式的限制尽可能少,内容选择才有更大的自由。语用题中还有些题目,比如字词或成语的使用,仍旧是语言知识的检测。其中,有不少是修辞问题。比如改写中的变换句式,与其说是语言运用,不如说是修辞训练。因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句式不见得要那样变来变去,但从修辞的层面来看则可做一些变换。修辞的本义就是语言的修饰,大可比较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其实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硬性地联在一起,就不大合理。且那种过于入套的思维,既不见得是考规范,也不见得是考表达。

语言运用夹在阅读与作文之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换言之语用题既可与阅读结合,也可融入作文。其实基于句子单位的语用题,比起先前着眼于表达的小作文来就不见得更有进步性。此无它,就是小作文的运用层次还要更高一些。作文有小大之分。小作文仍可基于表达,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大作文就文体选择来看,除记叙文、议论文等练笔文体外,还可有所延伸,比如散文。大小作文不妨交叉进行,比如小作文考时文评说,侧重于议论,则大作文的题目可多顾及记叙的展开。反之,小作文以描写及想象为主,大作文就可偏于议论。

我的语文考试理想 篇4

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交际中,这四个方面都需要,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已经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语文考试只是涉及到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听与说受到了冷落和歧视,这既不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目前的语文考试存在如下几点弊端:

第一,考的内容不全面。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兼及读说听写,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经过我们数年的教育后,必须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均衡而有效地发展才行,换言之,毕业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要说会说,要写能写,别人的意思能准确的理解,能读书看报———总之,完全有能力在社会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可是由于语文考试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致使我们的很多语文课堂也成了哑巴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搞起了题海战术,于是乎语文被肢解,语文变得乏味,语文课堂变得无聊无趣;

第二,考的形式太拘一格。我们习惯用一张试卷一考,分数一划,就代表了这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片面的,是不合理的,对很多同学来讲也是不公平的。

到底怎样的语文考试才是理想的呢?

一是可以模仿英语的听力考试,来测试学生的听的能力。

英语的听力教学和测试方式很值得我们语文学习,这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可以让专家学者专门制作标准录音,并设计一些专项训练题;在训练了学生语文听力的同时,还推广了普通话,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是可以进行即兴演讲或者是口头作文,老师打分,考察学生说的能力。

说的能力好像不好测试。我们可以事先拟好一些题目,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讲或者是口头作文,或者是几个同学搞一个情景对话,让专家老师对其打分评比。

三是读:除了可以做阅读理解题,或者听一段话后,解决一些问题,考察学生读的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诵读对其进行评价。比如先出声朗读一些经典史作,然后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解决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这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四是考查学生写的能力。

写不但要考写作文,还得考查他们的字体,而且要把练字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平时的学习中一丝不苟,从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做起,最后做到字如其人;甚至可以说我们也可以把毛笔字列入考试的范围,这样我们的国粹也才不会“后继无人”。

语文考试-考试的作文300字 篇5

今天第一节课,我们进行了一单元考试。上课铃响了,老师就开始发试卷了,我的心紧张得跳个不停。心想:试卷是不是很简单呢?我昨天从头到尾复习了一遍,应该能考满分吧!试卷发到了桌子上,我连忙看看试卷到底难还是简单呢?于是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试卷上的题目,才松了一口气说:“试卷的题目根本不难,只要认真思考,考到多少分都可以。”从一大题到八大题,都是一些填空题、组词等等,可是第九题要我们写出关于冬天的成语,我想了想,只写了一个成语,于是老师说还有二十几分钟,就要收卷子了。于是,我想:要不要抄我旁边同学的答案,我就会拿满分了呀!但是我又想,要靠自己才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我定了定神,把眼光盯在自己的试卷上了,我想:我先把后面的做了,再写关于冬天的成语吧!可是,我把后面的写完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写?铃声又响了,没时间了,于是我低着头把试卷交给了老师。走出教室,我想应该能考九十几分吧,而且妈妈说过:“只要靠自己就行了。”我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我没考满分,但我也兴高采烈。

语文考试,应该考什么? 篇6

《美国语文读本》也称《麦加菲读本》,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一直广泛用做美国学校语文教材,据估计从问世到1960年,这套书至少发行1.22亿册,足见其价值和影响力[1]。第二级共71课,涉及诗歌、论说文、记叙文等文体,正如出版者所言,通过引进该套教材“开阔自己的视野,打开通往世界的心灵之窗”,同时“该套书的字行间灌输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让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做人”[2]。纵览全书结合当前语文教学,语文考试应该立足于“育人”,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应该考查学生如何做人

要包含亲情教育内容。第二级56课“慈爱的老爷爷”、第59课“我的妈妈”、第44课“妈妈的礼物”、16课“善良的哥哥”等多篇课文涉及亲情教育。如“慈爱的老爷爷”讲的是一位贫穷的老爷爷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孙女,他的儿子出海谋生,儿媳已去世,在寒冷的冬季,他们买不起煤和太多木材,老爷爷就抱着两个孙女在腿上互相取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越来越弱,直到有一天他儿子赚钱回来,他们的生活好起来,老人再也不用劳累了,他的两个孙女和儿子照看他,他们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如,“善良的哥哥”一课讲的是兄弟二人用一根棍子抬一篮子东西去外婆家,哥哥将篮子往他那边移动,以减轻弟弟的负担。“妈妈的礼物”讲的是女儿没钱给妈妈买圣诞礼物,就坐在篮子里,让小伙伴把自己装扮成圣诞礼物送给妈妈。

要包含如何对待穷人,对待不幸的人的教育内容。第28课“山姆和亨利”很有代表性:山姆将爸爸给的零用钱都用来买书了,他觉得读书很快乐。有一天,亨利和妈妈坐着马车外出,碰到一位盲人乞讨,亨利妈妈给了她一些钱,但是亨利却将钱洒在了盲人的周围,山姆跑过去将所有钱捡起来交给盲人,他虽然没钱给盲人,但他觉得很快乐。

要包含如何对待逆境、奋发自强的教育。如第14课“擦鞋匠亨利”、第65课“可怜的戴维”都是教育孩子如何面对逆境。“擦鞋匠亨利”讲的是爸爸去世后,亨利和两岁的妹妹与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很辛苦,挣的钱不能给家里购买足够的食物,亨利很想帮助妈妈,他就白天在街上给人擦鞋,晚上去学校学习,终于能保障一家人的生活,这令她妈妈很感动。“可怜的戴维”一课说的是贫穷的戴维没有新衣服穿,在校园小树下哭泣,老师知道情况后鼓励他去田野采摘当地人喜欢的紫罗兰并帮助他整理、包扎,终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新衣服。

要包含帮助别人教育。如12课“阳光的苏珊”讲的是苏珊帮助别人都嘲笑穿得破烂的小女孩时,就带她回家,给小女孩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并用柔和的话语安慰她。

要包含勇于知错就改、承担责任、诚实等教育内容。如第60和61课“被打碎玻璃的窗户”(文章长,拆分为两课)说的是乔治带着新年礼物一枚银币去买东西,路上他参加了打雪仗,却不幸将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他立刻逃离了现场,后来他一想自己做得不对,就返回登门将银元作为赔偿给了户主,户主询问了他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后,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晚餐时分他回家后,爸爸询问他买什么,他如实告诉爸爸发生的事情,爸爸让他看看自己的帽子,里边放着两块银元。原来那家的主人是个富裕的商人,他告诉乔治父亲他的商店要雇用乔治。

二、要考查学生的日常生活

生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全了,所以要包含安全方面的教育。如35、36课“威利和波斯”中,讲的是威利和他的小狗波斯在河岸边往河里扔石头,在他踏着河岸边漂浮的圆木时,不幸落水,他的小狗波斯几次尝试救他出来,未果,立刻跑回用嘴叼布朗先生的衣服,叫个不停,布朗先生一位朋友意識到出事了,布朗先生立刻跟随小狗到河边,救了威利。

要包含学生日常娱乐。如第47课“滑溜溜坡”,讲的就是冬天孩子们在小土坡上滑溜溜坡的场景。

要包含家庭生活。如第1课“傍晚的家”一课描绘的是冬天傍晚,一家人幸福地围坐在火炉旁:妈妈在忙白天的活,两个孩子亨瑞和凯特在做作业,爸爸在看报纸。一会儿,妈妈又缝补亨瑞的袜子,两个孩子在读他们的新书,孩子们和爸爸不时聊聊读的内容。24课“剪羊毛”讲了绵羊剪羊毛的时间,以及剪羊毛的过程。

三、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的认识

要包含孩子们对我们生活的周围自然的认识。如第5课“两只狗”讲的是两只关系亲密的狗之间的事;第21课“蜜蜂”,讲述蜜蜂的习性;第25课“云”、第32课“老虎”、第27课“麻雀”、52课“猫头鹰”等,让孩子认识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

认识自然的同时要教育孩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26课“贝蒂与松鼠”讲的是女孩贝蒂如何取得松鼠信任,一步一步逐渐与松鼠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反观语文教材,首先,脱离孩子年龄段的生活实际,缺乏趣味性,内容“成人化”现象突出;其次,过多地关注字、词、句等知识的灌输,忽视健全人格的培养;最后,教材内容追求“高、大、上”,较“虚”。

因此,语文考试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年龄实际、生活实际、思想认识实际等开展测试,而不是简单的知识测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材编纂方面的改革,进而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台湾初中语文考试题 篇7

中国诗人刘大白,曾赋诗一首赞美人生三部曲:“少年是艺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工程的,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是历史的,一页一页地翻阅。”

诗坛老将臧克家,写有一首小诗表现旧中国农民穷苦悲惨的生活:“儿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女作家尤今,则通过三辈人对饮料的不同喜爱来反映现代生活:“儿子喜欢汽水,他只尝甜味;父亲爱喝咖啡,这里亦苦亦甜;爷爷要喝白开水,因为它极淡极淡。”

以考试改革支撑语文课改 篇8

为了使课改能够真正深入, 为了让许多有志课改的人能够真正心情舒畅、义无反顾继续探索下去, 就必须用切实的考试改革来支撑课改。笔者认为考改必须做到:

一、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变单一的卷面考试为卷面考试与能力考查相结合。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由两部分构成, 一方面是卷面考试的成绩占70%, 一方面是能力考查占30%。能力考查的具体做法:1.听、说的能力: (1) 听录音或听老师说话, (2) 评委根据学生所听内容命题, (3) 让学生按指定要求口头回答问题或说一段话。2.读的能力: (1) 朗读指定课文, (2) 给材料朗读, (3)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材料。然后依据评议标准进行评分。这样操作, 学生听、说、读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考查, 教师由于评价的导向功能也就会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最终学生的听、说、读的语文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二、多命主观性、开放性试题

现在试卷的题目客观题居绝大多数, 即使是一些主观题也往往是唯一的答案。学生答题稍微偏离标准答案就扣分, 甚至意思答对了而表述不一样就不给分。这样学生就只能否定自我、唯老师是从, 无奈地屈服于标准答案, 毫无自主, 毫无生气, 毫无创新。学生没有主体地位可言, 自己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 而没有自我评价的权利。笔者认为应少出客观性题, 多出主观性、开放性题, 允许多种答案,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 能自圆其说, 就要酌情给分。多出一些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自主设计的、富有创意的试题。如本校四年级测试就出过这样一道题:试题左边是一幅图画, 内容是茫茫的沙漠里有几峰骆驼, 几个人和几棵树。要求学生答题: (1) 你在画中观察到了什么? (2) 请根据画中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3) 如果你有兴趣你想在画中再添些什么?再如, 六年级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天晚饭后, 爸爸要看足球赛, 妈妈要看电视剧, 他们为此争执不下, 作为儿女你想怎样劝爸爸、妈妈, 妥善处理好这件事?这样的试题需要学生自主地观察, 充分地想象, 并且联系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人生经验去联想、思考, 作出判断, 制订方案。这样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就能得到尊重和显现, 个性也得到了张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也促使教师在这方面注意对学生进行培养。

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如果把考试当做唯一的评价方式, 就是把评价片面化、简单化的做法。而在卷面考试中只注重定量评价就更不科学。在教学实践中, 有时如不进行定性评价就很难准确地检测学生真正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水平。如选词填空:蓝蓝的、灰色的、银灰色的 () 天空”。这三个学生回答得都对。如果本题为5分, 三个学生都可以得满分。虽然从定量评价的角度看, 三个学生处于同一水平上, 但是从三个学生的不同答案中, 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生 (2) 的回答比生 (1) 好, 他不仅知道“灰色”这个词可以与“天空”搭配, 而且还善于观察, 他观察到天空并不总是“蓝蓝的”, 而且有时甚至更多的时候是“灰色的”, 他不囿于别人惯常的说法, 而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填上去, 这说明他有观察能力, 而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生 (3) 回答比生 (2) 还要好, 他除了有生 (2) 的优点外, 而且观察得更仔细, 对词义的辨析更准确。因此, 如果从定性评价的角度来说, 生 (1) 只能是“及格”, 而生 (2) 可以打“良好”, 生 (3) 则可以评“优秀”。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但要注重定量评价, 同时也要注重定性评价, 如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就更能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水平。为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学生, 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可采用等级制, 用“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来评价学生, 或者与考分同时使用, 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语文考试中的“逆向操作” 篇9

一、采用逆向顺序

1.写作准备。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语文考试时间相对充裕。在填涂好考生信息后,不妨要求考生先花3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一下作文,搞清楚作文题的要求,并进行初步审题。然后初步确定文体、立意和选材等工作。此后并不适宜立即就下笔写作文,因为开始短时间的考虑,对文章的审题、立意和选材往往不一定完全符合文章的要求,也可能不够成熟,因而此时可以暂时先放一放,继续按照常规的答卷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操作。当结束前面所有的答题时,再回到作文上来,对先前的初步思考再作推敲。认真考虑先前的审题是否严谨准确,选择的文体是否切合写作素材的需要,能否展现考生自我的特长;文章的立意是否符合作文题的要求,是否深刻;写作的材料是否典型鲜活;别人可能怎样写,自己写的能不能有特色等。这样,通过先前的初步思考和之后的深入探究,往往会显著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档次。因为考试开始时,考生的思维往往比较活跃,视野往往比较开阔,而经过紧张的答题或者在答卷过程中遇到一些麻烦之后,考生的心绪往往不够平静,答题的自信往往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先前没有一定的思考准备,只在做完阅读题后囫囵吞枣地进行审题、写作,这样的作文,其完美度和表现力不会太好。

2.阅读安排。

对于试卷中的阅读分析部分,不少学生在做答卷时往往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先阅读文本,然后直接答题。如此操作难免仓促粗糙。如果先看一下文本以外的信息,则会大有裨益。例如,先看文题以及相关注释,充分了解重要信息,然后读一遍文后习题,对相关问题有个整体的把握和初步的了解,接着带着问题再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将原文中答题的重要信息圈划出来。当然,答题速度较快的考生还可以尝试先浏览原文,再阅读习题,最后带着问题阅读原文的阅读解答程序。这样操作,答题的准备性、针对性更强,正确率往往更高。

二、采用逆向代入

1.完全参考。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语文高考的难点。其中,文意的疏通则是解题的关键。想要准确、快速突破文意,其实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是很值得研究的。目前,全国卷和各地高考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都配有词义和文意正确理解的选择题。题目要求一般都是“选出错误的一项”。换言之,词义选择题和文意正确理解选择题中均有三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这些正确的表述往往也是进行文言阅读时的难点所在。此时如果将这些选项都理解成正确的,并将其代入文中进行阅读,则会对文意的疏通带来很大的益处。在疏通文意之后,再对这两道选择题进行谨慎判断,错项往往就会显现。当然,有的错项也会在进行代入阅读的过程中暴露出来。很显然,将这两道选择题中的错项也通过代入进行阅读疏通,这种“完全参考”的方法便是一把双刃剑,因而,一些考生往往不敢尝试。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方法往往很难企及。而对于文言基础积累不太厚实、文言语感不太强的考生来说,此方法在考试中还是可以作一定尝试的。实践证明,其效果还是明显的。不过,如果是只有一项正确的选择题则不能采用“完全参考”法。

2.反证排除。

一些选择题,往往可以采取“反证排除”法进行正确选择。例如: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______。

①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根本没听过的书,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

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

③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共享

④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

⑤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

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语句进行逻辑排序的能力。做题方法有不少,其中反向排除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假设A项是正确的,于是代入检验。通过阅读,不难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文段的“③”“④”“⑤”三句是议论句,而且语义顺承连贯,而选项A中句②的表达方式为记叙,将其插入到三句连贯的议论句中,明显不合语境。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再看B项,将其代入文段。B项“③”“④”“⑤”三句是连缀在一起的,但是通过细读会发现句①应该和文中的“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紧密相连的,而B项则将“③”“④”“⑤”三句横亘期间,不合逻辑。此时,基本可以确定选择D项,不过从稳妥的角度考虑,还应该将D项代入文段进行检验,通过阅读审视,判断D项完全符合逻辑顺序,于是选择D项。

三、采用逆向控制

1.逆向控制答题字数

试卷中大分值的表述题给定横线的长度,命题者往往都是经过认真测算的。而有些学生答题时只用横线空间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这样答题往往不够充分;有些学生答题时会严重超出横线的空间,这样的答题往往层次不清,表达啰唆。这都是一种缺失。如果答题时根据横线的长短来反向控制答题的文字量,合理使用横线空间,会显著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除了表述题外,需要反向控制字数的便是作文。试卷上作文字数往往都有底线的要求,但是,理想的作文字数一般是基本用足作文格,或者略有剩余。如果空行较多或者超出了答卷格子的范围,那么都会影响阅卷者对作文的判分。因此,打腹稿时就应当估算文章的字数,到写作的最后部分还应该根据剩余文格的行数、格数控制文章的结尾部分。切不可早早结束主体部分,最后硬凑字数;也不能出现文格所剩无几,主体部分只得草草收场的情况。

2.逆向控制答题时间

语文考试时,一些考生早早结束答题,往往剩余半个小时以上。这样快速答题,就是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试卷复查,往往也不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即便发现问题进行多处修改也会影响卷面整洁。还有一些考生往往由于前面部分题目耽误的时间较长或者阅读、答题的速度太慢,做完阅读题后,常常还剩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于是就硬着头皮进行写作,凑到规定的字数,甚至还未写完,考试结束的时间已到。对于速度过快和过慢的考生,都需要通过“逆向控制时间”进行倒计时、分时段操作。考试中,可以根据语文考试通行的给定时间来逆向控制相关试题完成的参考时间。例如完成一篇现代文阅读一般需要18—20分钟,一篇文言文阅读一般需要25—30分钟,写作耗时大约60分钟。完成答卷后剩余的时间大约10分钟。过快,会影响答题质量;过慢,可能时间不够。

优化语文考试命题的探索 篇10

一、保正确

保正确是命题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对命题者最基本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不少大型考试的题目还是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问题。我们通过大量命题错误的归因分析,得出可能导致语文命题科学性错误的原因:(1)话题与材料不统一;(2)背景材料不真实;(3)综合性学习牵强附会;(4)题干表述不严密;(5)阅读提问指向性不明;(6)答案不准确,甚至错误。

例1 (2008年金华市中考卷第2小题)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4分)

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1) ”,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 (2) ,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3) ”,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4) ”,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分析:这是一道以“廉洁奉公”为话题的古诗文默写填空题。什么叫“廉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不损公肥私,不贪污。”材料中除第 (4) 个名句外,其他所填写的三个名句均没有“廉洁”含义。什么叫“奉公”?《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解释,但《辞海》里有:“奉公:奉行公事。如克己奉公;奉公守法。”命题者误以为“奉公”是“报效国家”、“以天下为己任”以及“无私奉献”了!四个名句均不含“奉公”之意,材料与话题完全不一致。

例2 (2009年婺城区调研卷第4小题)如果有一位外地朋友向你了解金华的婺剧演员,你准备向他介绍哪一位?并说明理由。(2分)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了解一点戏剧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了解本地的婺剧演员有必要吗?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例3 (2009年绍兴中考卷第8小题)标题“宋朝的雨”有怎样的味道?(6分)

分析:这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道题目。命题者的阅读提问到底指向什么?令人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如果改为:文章以“宋朝的雨”为题有何好处?就要明确得多。

在大型的语文考试命题中,一般地说,命题过程中低级错误是极少见的,比如标点不当,书写有误,文句不通等。容易出错的往往在那些难以把握的试题中,比如材料的选用,题目的设计,答案的推敲,难度确实比较大。

二、控难度

控难度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考试有效性的要求。在实际命题过程中,难度要求往往会发生偏离。有一些基础题,原以为很容易,最后结果是得分率不高。有一些稍难题,原以为大多数考生能做出来,结果却是大多数人做不出。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弱化考试的选拔功能,使考试的有效性降低。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语文试题难度偏离的归因分析,得出影响难度的原因:(1)知识结构中相似知识的区分度不明显;(2)解题思路、方法的多样性;(3)试题中有“陷阱”;(4)题型的突然变化;(5)容易疏忽的课本题;(6)文言阅读材料缺少应有的注释。

例1 (2011年金华中考语文例卷第5小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仰对含羞瀑,我忽然激动起来,连下数日雨,水势猛,___________,跌入弥漫着茫茫水气的深涧。______________!这样的狂放的气魄,哪里有一点含羞的影子?

(1) 雪瀑从断崖腾流而下

(2) 从断崖腾流而下的雪瀑

(3) 真是浪沫激散,云奔雾涌

(4) 真是云奔雾涌,浪沫激散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分析:这是句子衔接的基础题,表面上看不难,实际上是一道难题。它需要从两个角度选择正确的语序,一是句式一致,二是描写从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学生失分率高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解题思路的多样性。

例2 (2009年绍兴市中考卷第4小题)将下列标序号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接续在横线处(只填序号),使语意连贯。(2分)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

(1) 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2) 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3) 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4) 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分析:这是一道语序排列的基础题。难点在于 (1) 句和 (3) 句到底哪句在前,哪句在后。考生往往就会把第 (3) 句放在这段话的末尾,因为句中有一个关键词“所以”,以为是最后的结论;还有一个词语“惊愕”,以为是照应开头的“惊呆”。这就是试题的材料中有“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做错题。

例3 (2010年金华市中考卷第18小题)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分析:“以养群从之贫者”这句话来自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其中“群从”是“众多堂房亲属”的意思,应注释没有注出来,成为考生的阅读障碍,致使一道比较容易的基础题也普遍失分。

三、求和谐

求和谐是命题者的审美追求,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一份试卷如果做到内容明确,结构合理、次序井然、设计优美、图文并茂,就能给人和谐统一的感觉,也能让学生在答题时产生一种审美愉悦。

具体到某一道试题也需要追求和谐。有人认为,“规范、简洁、有序、对称”是追求和谐的基本要求。“规范”,要求题目的表述方式合乎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审读。“简洁”,要求题目中的文字简练,叙述流畅。“有序”,要求题目叙述时不混乱,条理清晰。“对称”,要求题目中的内容和形式是相对应的,不能顾此失彼。

例1 (2008年金华市中考卷第3小题)赏对联,填横批。(2分)

校园内展出了众多奥运对联,下面是其中几位同学编拟的对联,请仿照示例,帮助他们分别写出横批。

示例:上联:养精蓄锐,备战零八奥运

下联:一飞冲天,赛场扬我国威

横批:雄震国威

上联:申奥运,盼奥运,个个齐心

下联:迎奥运,看奥运,人人皆喜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示例中的对联不规范,除了字数相符外,词性、结构、内容均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有违对联的审美趣味。建议下联改为:秣马厉兵,苦练三九寒冬;横批改为:扬我国威。

例2 (2009年宁波市中考卷第9小题)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以下四方面的材料:

A.“屈原含冤怒投汩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图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1) 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的一项是()(2分)

(2) 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2分)

(3) 请你为手秒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2分)

分析:四则材料的安排顺序有点不妥,应按时间排列,建议将C项放在最后,这也有利第 (2) 小题的答题。再从对称角度分析,四个选项的文字表述内容长短不一,显得很不和谐。建议将C项中“家庭”、“报道”两个词语删去,同时将D项改为:古代“九子粽”、“蜜饯粽”、“箬叶粽”等介绍。

四、创特色

创特色是命题者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追求,也是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文特征的体现。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有鲜明的特色,有引人注目的亮点。纵观我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主要突出主题性、乡土性和时代性三个鲜明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命题者还应该重视题型的变化,力求创新,使特色更加明显。

例1 (2007年金华市中考卷第6小题)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3分)

(1)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2)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炔。

(3)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分析:这道文学名著知识题,通过打虎情节的阅读,把小说三位主人公———武松、孙悟空、李逵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很有创意。

例2 (2009年金华市中考卷第3小题)下面两个语句的画线处,各有一处名著知识的错误,请选出并改正。(2分)

(1)一部《水浒》,读出一个“义”字:为了“义”,鲁达拳打镇关西;为了“义”,(A)武松醉打蒋门神;为了“义”,(B)宋江等人智取生辰纲。

(2)读《西游记》,我们能领略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嫉恶如仇;读(C)《骆驼祥子》,我们能了解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读(D)《童年》,我们能感受到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奋斗的坚韧顽强的意志。

分析:这道名著知识题一反以往填空、简答的命题形式,以改错的题型呈现,简洁明确,新颖别致。

例3 (2009年金华市中考卷第12小题)仔细观察下面中华鲟的图片,用打比方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中华鲟的形体特点。(20字左右)(3分)

分析:本题一改过去标签式的提问,即“文中画线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读写结合,极具特色。

上一篇:案件特点下一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