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2024-05-10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精选十篇)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篇1

1. 静态审计与延伸跟踪审计相结合。

固定资产投资顾名思义, 是指固定资产的投资再生产。也就是说, 购置、建筑或者是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或者是与之相关的活动就算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时以固定资产投资具体活动为载体, 通过使用一定的资金, 经过一系列的购置流程, 在一定规则范围内以固定资产为目标的投资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审核是国家审核机关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监督, 主要是对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进行监督, 这是我国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进行监控的一种具体方法, 也是我国进行审计监督的重要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同普通的审计业务相比, 其特点比较鲜明。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需要审计财务的投资, 而且还必须要审计工程投资, 也就是工程技术特点比较强。其次审计的建设项目的投资经费通常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 这就使得审计流程、审计范围、审计内容非常广泛, 就必须要投入充足的审计力量, 才能做到审计全面、真实。最后, 审计设计的范围很广, 尤其在审计造价和各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这些特点就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难度、强度很大。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我国很多公共工程由于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 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虽然公共工程也具有经济收益、回报周期等财务指标, 但在效益审计时, 并不以此为重点。而是更看重公共工程是否具有足够的社会效益, 尤其是具有公益性的公共工程。因此, 对这些公共工程进行效益评价, 重点就放在了投资机制和建设规划等方面, 并对投资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估, 并分析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给予修正策略, 从而有效利用政府投资, 从而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3. 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相联系。

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相联系需要将投资实际的效益考虑到最终的综合评价体系中, 在实际的考核重要参考两方面的指标, 也就是规范性考核和业绩考核两种。规范性考核主要是对审查决策进行评估, 是否真实、合理。而决策论证要看投资效益是否科学和严谨;投资立项论证是否规范;项目管理是否达标;投资项目是否全部落实;是否有责任未分配情况, 是否有非法转包现象;是否存在非法管理手段造成的经济损失;项目质量是否有问题, 且是否有安全隐患。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考核从而确定项目最终能够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审计主要内容

1. 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审计通常是在项目正式进行投资后开始的进行的, 知道整个项目最终竣工决算编报后, 才停止审计监察。由于建设项目在这期间的投资活动周期通常比较漫长, 因此在这一时期, 审计的具体方式就比较灵活, 审计时间和次数都可以自由掌控。通常的做法是对工期5年以下的项目进行一次以上的审计。而对于工期5年以上这样的大型项目, 就需要在项目进行时, 对其进行二次以上的审计。而在具体的审计时间上, 需要根据整体投资的情况进行。通常是在项目快竣工时进行, 这是因为当工程在后期时, 其经济活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这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因此在这一时期进行审核, 就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从而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此外, 由于项目已接近完成, 这时候对项目预算进行审核, 也可以为竣工的决算做好准备。

2. 对建设成本的审计。

建设成本是固定投资项目中投资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这包括了建筑安装成本、工具、器材等费用以及固定资产价值和一些其他费用产生等。因此要正确计算和管理好建设成本对于建设单位的财务十分重要。

3. 对预算调整情况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如果确定, 那么就必须要在建设过程中予与贯彻落实。不过由于在具体执行是, 常常会受到动态投资的变化, 就必须要对原预算进行修正。因此就十分有必要对这些预算调整后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审核。

三、审计方法

1. 效益审计和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方式。

为了能够保证审计的客观性、合法性, 就需要从财务审计开始, 根据财务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效益审计。对财务收支的问题, 要从效益角度进行分析, 从而能更好的发现问题。比如, 当财务审计发现, 某个项目的投资资金在筹集时并不规范, 其中有数额较大的非法融资资金, 从效益角度进行分析, 发现这部分融资资金是由地下钱庄融资的资金, 从而使得建设成本提升了相应的资金, 这就影响了投资的“效率性”和“竞技性”。

2. 注重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使用。

首先, 审计需要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和具体管理状况上, 将企业管理的不足和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联系, 从而找出风险的范围。其次也要能及时感知到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变化可能对经济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而使经济利益当面临风险时, 能够提前预防, 因此效益审计就具有明显的风险预防性。

3.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效益审计需要多种资料的审核, 因此不能仅仅局限在财务资料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就可以比较容易获得和审计有关的资料, 这就为审计分析提供了很多数据。此外, 审计人员也能从问卷调查数据中发现问题。同时, 由于效益审计涵盖的范围很广, 审计人员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为了能够对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就需要和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从而获得更详细的资料, 这对效益审计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徐征.浅谈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 2013 (21) .

[2]李跃水.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研究[J].基建优化, 2014 (06) .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讲稿 篇2

一、效益审计术语及内涵

二、开展投资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三、投资效益审计的目标

四、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

五、开展效益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言:首先演示国家审计关注曲线,其次回顾省厅开展投资效益审计情况的大致情况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省厅五年规划要达到1/3。

2003年,投资处就开展效益审计问题赴蚌埠、淮南等市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2004年,随厅领导赴深圳、浙江学习考察效益审计,并在合徐北高速公路审计中试点。2005年,省厅实施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投资效益审计,安排各市审计机关完成1—2个投资效益审计项目(由于投资处人员变动,该项目工作是否完成,没有考核)。

2006年,省厅参加全国投资审计专业会议,专题研讨投资效益审计问题,实施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二期工程投资效益审计。

一、效益审计术语及内涵

什么是效益审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还没有权威的定义。(演示香港审计署网页)效益审计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其内容也各有侧重。美国审计总署使用绩效审计术语;加拿大则称为综合审计;在瑞典称为效果审计;英国称货币价值审计(Value-for-Money Audit)。有的翻译为价值为本审计。

效益审计称谓如此之多而不统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效益审计在做法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术语。在加拿大之所以采用了“综合审计”术语,是因为加拿大把传统的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用综合性的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工作方式实施审计。从而形成了“综合审计”这一术语。在加拿大“综合审计”指的是一种审计工作的方式,而不是一个审计种类的概念。

效益审计在澳大利亚称为效率性审计,这是因为在澳大利亚只对审计目标的效率性和经济性进行审计,不进行效果审计。故在术语上使用的是效率审计(Efficiency Audit)。

效益审计在瑞典称为效果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因为在瑞典重点进行的是效果评估。

二是翻译不同而形成使用术语的不同。香港审计署沿袭的是英国的术语。英文为Value-for-Money Audit。按习惯可译为“货币价值审计”,但在香港审计署却翻译为“衡工量值审计”。此外,国内有不少文献将绩效审计根据其英文Efficiency Audit直译为“效益审计”,或者是将英文Performance Audit译成效益审计。

三是习惯使用某一种术语来表示效益审计。目前,效益审计在不同的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的领域之间因习惯不同而形成对效益审计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如:在美国的政府审计领域、内部审计领域、民间审计领域之间就分别采用了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经营审计(Operational Audit)、管理审计(Management Audit)三种不同的术语表述。另外,1 我们国家不少审计文献也将西方绩效审计和我国的效益审计视为同义词使用,认为效益审计就是西方的绩效审计,亦为习惯使然。

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审计机关对于效益审计范围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总体说来,效益审计都是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的审计。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效益审计的三个要素。

经济性(Ecomony)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Efficienty)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简单地说就是是否达到目标。

例如,对某医院大楼项目进行的效益检查就可能包括下列三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

1、经济性:根据投标、合同以及项目控制程序确定医院及其附属设施是否根据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并用最低的成本或在批准的费用范围内建成,有无浪费;

2、效率性:病房、病床、手术室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医疗和行政管理人员的配备和结构如何;服务是否完善,维护、管理和资源分配系统是否有效率等;

3、效果性:是否缓解了居民就医难的状况,比如,病人排队等候现象的减少,手术实施次数的增加,诊断及治疗比例的提高等;是否促进了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死亡率是否下降等。

效益审计实现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很明显,各国在称谓、法律框架、目标、形式、内容和做法等方面都不尽一致。李金华审计长指出: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之路,不能照 搬国外绩效审计的模式。李审计长还指出:“目前我们的绩效审计应称为效益审计更为合适,投资审计也就是效益审计中的一种,投资审计实质上就是目标审计,按概算所制订的目标进行全过程审计,最后评价其目标达到和完成情况。”

石爱中副审计长也提出:效益审计要走综合审计的路子。

审计署五年规划: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在效益审计的初期应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二、开展投资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1、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国家审计机关从单一的财务审计逐步向财务合规合法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转变,有利于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投资效益审计不仅要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模的适当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果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还要检查项目建设的宏观性、全局性、公众性、牵动性和对环境(政治、经济、自然)的影响性。要求我们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

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考查的效益审计可归结为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分析,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节约资源、节约成本。因此效益审计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必然是有机统一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实现了节约,资源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是不断完善投资体制、实现投资宏观调控的需要

当前,投资领域的突出问题是投资效益很不理想,包括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投资效益差、效率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投资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投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法制不健全,缺乏规范投资经济运行的法规、标准;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缺乏控制,外部监管不力。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审计机关必须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标和重点,从以往以注重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传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以机制为中心,注重解决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解决体制不适应、解决法规不健全、解决管理不完善等宏观管理方面问题的效益审计转变。

政府投资是否这到了预期效益,投资效果如何?这就需要通过效益审计予以客观评价。通过效益审计,揭示投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剖析投资管理体制中的缺陷和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从而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对建成项目的效益状况予以综合审计评价并与预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投资能充分发挥改善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宏观导向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3、是深入贯彻《审计法》的要求以及投资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审计行政管辖范围内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效益性进行审计,是审计机关审计目标之一,具体到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中,就是对投资效益进行审计,包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即建设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建设资金的运用效率,也就是合理利用程度;经营性建设项目产生的收益,即经济效益,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建设项目,如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建设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很小,但这些项目却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自1983年审计机关成立以来,我国投资审计主要是以工程管理、财务收支为主体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改革和转轨的时期,按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一般规律,这个时期,建筑市场管理、经济秩序都比较混乱,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都比较容易滋生。因此,我国投资审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以查错防弊为主要任务,是从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建设单位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检查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建设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有所减少。举一个明显的例子,自1998年国家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以来,每年都安排了国债建设项目审计,从历年审计结果来看,最初发现挤占、挪用国债资金问题十分严重,而最近两年,已几乎没有挤占、挪用现象。随着项目管理不断完善、行为日渐规范,在日前的建设领域常规项目审计中,仍以查错防弊为重点,审计人员往往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适时将投资审计从以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重点转向以合理性、效益性为重点,即逐步过渡到投资领域的效益审计,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历史使命。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有益于实现投资审计的最终目标,即节约政府投资,减少损失浪费,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在国外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审计的最主要内容就是效益审计,即围绕评价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开展工作。借鉴国外先进审计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从项目审计着手,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探索在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是今后我国投资审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投资效益审计目标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1、检查项目决策和管理环节,促进加强项目管理

2、以经济效益为基础,全面客观评价项目投资效益

3、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科学合理运用和分配资源

四、投资效益审计内容 总体思路

具体内容

1、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的项目决策评价

2、以建设管理为基础的管理责任评价

3、以建设成本为基础的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评价

4、以项目后评估为基础的投资效益评价

五、开展效益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效益审计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搞好效益审计,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观念,增强宏观意识和创新意识

由于传统审计范围狭窄,目的单一,审计人员只是围绕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计,所以审计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审计人员受传统审计思维模式的束缚,在实际工作中,就事论事,不能从宏观全局着眼,从机制上、体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效益审计目的不再是单纯的查错防弊,而更注重通过审计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宏观全局意识,在审计技术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为多种形式各项内容的综合审计。在方式方法上,要采取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点上微观审计与面上宏观抽样相结合,重点问题审计与跟踪审计调查相结合。在取证模式上,应积极开展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审计操作技能上,应加快开发、应用审计软件的步伐,建立审计信息网络体系,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并逐步向网络化审计发展。

2、项目选择要充分论证

3、关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要不要统一的评价标准的争论

结论:要有统一的评价工作体系,不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一是已有的行业标准。每个行业各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特点,不可能为所有的行业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利用各行业已有的行业标准作为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手段,但前提是审计之前必须对所审计的项目和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收集一些重要的行业标准。

二是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篇3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制度 激励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是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在投资环节,做好投资规划,可以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在生产经营环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降低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经营管理环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 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第一,固定资产因为价值比较大,购置选择慎重,且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专用性,所以其管理的技术能力要求也较强,需要由内行的、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来管理,并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出现问题后将责任追究到底,彻底解决。第二,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全力支持,通力协作。固定资产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各个环节,对其管理也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始终,对其维护和管理不仅是专职人员的义务,所有相关部门必须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全面保证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第三,因每项固定资产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生产效率,导致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比较具体,且方法较多,针对性强,如固定资产增加可以计入融资租入,也可记为更新改造。工作量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较高。

2.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企业一般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片面理解,更多的是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前期的供应商选择、项目考核都能采取较为严谨的计划,但购置后的设备管理却容易被忽略,造成企业固定资产不能优化配置,关键资源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产出效率比较低。

2.2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2.3账实不相符。主要表现:一是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没有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也没进行账务处理;二是新增固定资产没有入账,造成有物无账;三是外单位或个人借用或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无账务处理;四是违反规定,少提甚至不提折旧,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虚增,账实不符。新购置的固定次产不仅没有入账,而且直接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不仅不利于准确核算成本,还易造成资产流失;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权限不具体,责任不明,出现了人人插手无人管理的局面。

2.4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控制不到位。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正在逐步摸索建设中,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管理控制目前也未到位。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第一,未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人的权责不明晰,很多管理具体问题出现时相关责任人缺位,责任无法追究,资产的无人管理现象较普遍。第二,相关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为政,只局限于部门内的职责与权限,整体优化配置效率低,导致固定资产经常会出现闲置甚至丢失。第三,相互牵制,互相监督的体制未完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攀比,将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和重新购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入,企业间的竞争逐步加剧,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据统计,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要占企业总资产的50%左右,可见其管理好坏足以决定了企业整体资产管理的好坏。目前,部分企业认为固定资产形成后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轻视对其有效的管理,因而出现固定资产管理松散混乱、缺乏制衡,运行效率低下等局面,甚至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从而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影响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3.1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认识。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管理的任何疏漏都会导致管理链条的松动,需要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企业应该在资产管理方面实行单位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强调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在宏观上提高认识。然后通过政策、文件的下达与宣讲,在基层推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管理混乱,保证资产使用效益。

3.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1)严格固定资产投资及购建审批制度。凡是企业需要购建或购买固定资产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重大固定资产项目,必须对市场前景、项目管理、经济效益、还贷潜力和存在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论证和预测,尽力从源头上遏制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不良固定资产,减少和避免盲目购建、重复购建和随意购建固定资产。(2)建立健全企业财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管理规范,堵塞漏洞,维护固定资产安全。 (3)建立定期审计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专项审计,实施严格的审计监督,尤其要注意经营者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对其任期内资产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3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会计的电算化核算也推行了财务集中一体化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财务数据实现了共享,整个单位的财务人员都可以在一套账套中做账,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得到很大的体现。同样,固定资产的管理也需要推进信息化管理。原先的固定资产纸质卡片可以用固定资产的电子卡片,也就是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把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来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全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整个企业的共享,数据的统计汇总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中自动生成。

3.4加强固定资产及时维修与保养。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方面,应首先建立起相关的计划或者规划,定时定期对固定资产及设备进行盘点、总结,对损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最高使用效益。同时,对于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也应设置专门的场所来保存,有条件的话应雇用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设备特性实施不同的维修、检修、保养的方法,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的重要保障,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企业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業生产经营的关键性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支出,为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跃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初探 篇4

1.1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定义

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 即在经济活动中, 投入的固定资产数量, 与该资产产出数量之间的比率。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的时候, 资产的投入主要包括建造以及购买材料过程中, 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以及购买产品、设备的开销。固定资产的产出指的是利用该部分固定资产进行投资, 由此产生的新资产, 以及产生的新的生产力, 同时还包括利用该部分资产投资所取得的新利润、税收等等。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效益指标分为微观、宏观两种。微观主要包括了工程所花费的工期、投资的回收率、资产的产值率等等。微观的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出投资产生的直接信息效益, 同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即在该投资当中, 所消耗的资源数量, 以及在投资结束之后, 所产生的供给能力。宏观指标包括了整个投资的周期、投资率、投资的效果系数等, 集中反映了不同建设项目之间的关联, 同时相互之间产生的连锁效益。

1.2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特征

固定资产的投资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 其效益具有长期性、不稳定性、间接性的特点。从宏观层面来分析该投资效益, 其包括了从固定资产最初的投入, 到该资产最终的产出全过程;从微观层面来分析, 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使得原本的资产实现增值, 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当中各种需求。比如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们生活质量改善、文化生活丰富等。上述的不同改变, 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 同时也会在不同地区的GDP中有所反应。

2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 固定资产投资占据了很大比例。如果投资没有取得较好的收益, 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 从这个方面来说, 统计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 通过指标来正确反映这一数值, 成为了对经济发展监测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践当中, 对该效益进行衡量的各项指标, 与当下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改进。

2.1 效益指标反映不全面

在实践当中, 投资效益的衡量指标重点放在我国的建设领域当中。这一衡量方式, 仅仅能够反映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进度如何, 但是对于该固定资产的投资究竟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很难反应出来。从实践上来说, 固定资产的投资呈现出长期性、多样性、阶段性的特点, 因此仅凭某个单一的项目来判断该投资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是不够全面的。因此, 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 应当从多个方面展开, 能够反映出投资的复杂性, 同时也能够准确反映该投资行为对经济产出带来的影响。

2.2 效益评价指标过于静态化

正如上文所述, 投资效益是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在实践当中, 我国采取的是每年度编制下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 这显然是一种静态型的指标, 无法对投资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也不能准确反映效益情况。

2.3 效益指标缺乏应变性

投资效益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应变能力, 指的是我国制定的效益评价指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投资与经济增长方面, 重点讨论的是资产的投资是否能够帮助经济增长。但是却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投资, 是否能够引起经济变量发生变化。众所周知, 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增长, 而经济增长也为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估, 都能够反映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所取得的效益。

2.4 评价结果片面化

目前, 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评价仅仅从单方面讨论, 投资是否取得良好的效益, 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稳步提升。换句话来说, 如果想更加全面地监督目前的投资情况, 全面分析投资的效益, 对投资进行严格的管理, 就需要采用定量的方式来分析投资中的各个要素, 找到与投资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 展开重点研究。

3 完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途径

3.1 规模效益合理规划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的规模效益, 可以从该投资的规模, 以及该投资行为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帮助两个方面展开。换句话说, 在某一段时期当中, 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与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 能够促进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3.2 投资结构效益的正确界定

我们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 来具体界定投资的结构效益。详细地说, 我们应当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去探讨结构效益。一方面, 从静态角度去分析投资的结构效益, 可以了解该投资的结构是否科学合理, 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 是否存在部分资源浪费的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指标是“投资边际产出效益均方差”;另一方面, 从动态角度去分析投资的结构效益, 是具体研究该投资结构发生的变化, 会对其它领域、其它部门的投资产生的影响。

3.3 把握投资效益的整体性

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投资的效益, 具体从质量、关联性、直接效益三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 通过直接效益的评价指标建立, 通过“房地产销售率”这一指标的制定, 能够反映出在房地产领域中, 开发与最终经营效果之间的关系;最后, 通过关联效益的指标, 寻找与固定资产相关联的其它要素, 比如就业率、环境指数等, 来评价投资的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 在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行分析的时候, 要从多个方面开展,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 通过合理的评价来确保各项资源都能够得到合理配置,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能否稳定提高, 与相关指标的建立密切相关。当下, 我国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各种衡量指标, 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不相符。因此, 有必要完善现有的评价方式, 能够对投资效益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文章以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定义、特征为切入点, 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评价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中存在的不足, 以及提出了一些完善的策略。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效益,全面性

参考文献

[1]赵毓, 陈小娟, 裴丽娜.石家庄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基于2003-2008年度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5) .

明知效益低下 为何鞭打投资? 篇5

问题是,本次投资拉动的着力点,或者说抓手引发社会广泛质疑。从已见诸于媒体报道的项目分析,这次投资拉动主要有三个抓手:一是以宝钢湛江和武钢防城港为标志的特大型钢铁项目;二是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四川阿坝、黑龙江抚远、新疆石河子、甘肃庆阳、重庆江北等机场为代表的新建或扩建的机场项目;三是铁道部拿到2万亿元授信额度,上半年大幅缩减的铁路建设有望重新提速。实在看不出其中有多大亮点和增长点。

先说钢铁。钢铁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中国钢铁产量已占到全球的47%,今年正向50%迈进。去年我国生产钢铁7.5亿吨,与此同时进口铁矿石近7亿吨,随着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最高达70%,铁矿石价格及运费年年暴涨,整个钢铁行业也从2007~2008年大盈利,到2011年微利,到今年一季度全行业亏损。既然严重过剩,既然全行业亏损,为什么还要上千万吨的新项目?有人说,那是因为我国钢铁布局“北重南轻”,建这两个新项目可以大大节省运输费用。一边厢,钢铁的运费也许小有节省,一边厢,铁矿石的进口价和运费将大大上涨。因为众所周知,南方大型钢厂的铁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也有人说,两个新建项目均以压缩上千万吨钢铁产能为前提。且不说记者在采访武钢时,后者明确告知“目前并无压缩产能的具体方案”。就算真的压缩,那大笔固定资产报废的成本又如何计算?

再说机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公开表示,在今后5年内,全国将新建机场约70座,改扩建机场101座,总投资约5000亿元。问题是,去年我国180个机场中,有119个亏损,亏损面高达70%。明知亏损为什么还要新建扩建?还是李局长说得好:一些机场的亏损,换来的是对当地社会经济效益的贡献。“119个机场覆盖的经济面,带动GDP的发展,大约超过了3万亿元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区宁愿补贴一些资金,也要对机场进行扶持和发展”。原来还是GDP挂帅!

最后说铁路。铁道部负债超过60%,银行再给2万亿元授信如何确保其偿债能力?全国所有企业发债,发行规模都不得高于净资产的40%,可有关部门独独允许铁道部可以突破。更别说有专家质疑,高铁的设计时速为500公里,温州动车事故后铁道部将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统一降为300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高铁调整到200公里,“拿奔驰跑夏利的速度”,又何谈效益?

事实上,不光是这三个抓手,我国投资拉动的总体效益也在逐年递减。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为17.28万亿元,2011年增加到31.10万亿元,今年将超过36万亿元,即4年投资规模翻番。2008年投资占GDP的比重为57.5%,2011年上升到66%,创下历史新高。面对世界少有的投资增速和投资规模,可效益呢?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税后投资回报率能达到15%以上,到2011年已降到5%多一点。危机前的2008年,1.58元的货币供给就可以创造1元GDP,到2011年,1.8元的货币供给才创造1元的GDP。

明知效益低下,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鞭打投资?追根究底还是我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结构使然。在所有税种中增值税是最大的税种。以去年为例,增值税占全部税收的27%,企业所得税占18.7%,进口环节三税种占18%,这三项税种合计占到全国税收的近三分之一。所得税的前提是企业盈利,进口环节税种要以外需增长做保证,唯有增值税,只要基建一动,不管有无盈利,是否重复建设,哗啦啦成千上万的税源滚滚而来。说穿了,靠的就是年年超负荷的投资拉动。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分析,宏观效益评价

从理论上来讲, 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牵涉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性取决于固定投资的规模和使用的综合效益,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规模是一定的, 投资效益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 我国现阶段资源稀缺, 管理体制不全, 资金需求量很大, 涉及领域比较广泛, 但现实中能够被使用的投资量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保证将有限的投资量充分的使用到经济建设中去, 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在。

一、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基本特点

相对于其他的经济效益来讲,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往往表现出间接性, 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宏观角度上来审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其整个活动的过程就是投入到产出的过程。从微观角度来看, 固定资产在整个投资的过程中获得的相关成果, 价值在于新增产值, 以及由此给予社会带来的需求满足, 如工艺技术的进步,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生活质感的增强。上述内容将会以不同的表现方式, 不同的程度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上。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评价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众所周知,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在生产的重要内容, 如果投资效益不好, 也就意味着社会经济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 衡量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的统计指标数值就成为宏观经济监测的重要参数。反观现实, 我国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衡量指标明显与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不吻合, 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详细来讲。

1. 投资效益指标反映不够充分

现阶段, 我国的投资效益指标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领域, 能够反映的仅仅是固定资产的建设进度快慢, 难以有效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经济效果。实际上, 处于宏观经济领域下, 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对于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多层次的, 长期性的, 多阶段性的, 相对于单个项目来讲, 它更加的复杂和多样化。从这个角度来讲, 固定资产宏观效益的评价应该从多层面, 多角度去开展, 以此去探析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产出的影响程度。

2. 投资效益评价动态性能不足

目前所实行的投资效益评价主要是关注的是静态分析, 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缺乏动态性。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现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 都是以年度为编制的, 显然隶属于静态指标类型, 很容易受到当年投资规模增长程度的影响。

3. 投资效益指标应变力不强

所谓投资效益评价应变力不强, 是指我们进行的投资效益评价指标往往只是关注于固定资产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却忽视了投资对于经济变量的变化有何影响。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是投资产生的基础条件, 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最终目的, 但是固定资产对于经济增长, 变量变化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就业率提高, 居民收入波动, 环境质量变化等, 这些内容都能够实现对于投资效果的衡量。

4. 投资效果评价存在片面性

现在我们对于投资效果的评价都是关注于单个指标数值的计算和探析, 难以从全面的角度上去实现管理和决策。实际上, 投资效益的好与坏将作用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 如果想实现对于投资效益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需要以定量的方式去实现分析和评价, 切实的找到影响投资效益的因素, 以便为政府机构做出据侧提供依据。

三、如何构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 合理规划投资规模效益

投资规模效益可以从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关系来界定, 也就是说要在一定时间内, 保证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是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 是符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在此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要依据实际情况, 处理好新增产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 界定其时滞期, 保证其处于相互配合的状态。

2. 正确界定投资结构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效益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去探析,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静态结构效益和动态结构效益来探析。一方面, 静态投资结构效益将能够切实的反应组成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出现过资源浪费的情况, 我们可以用“投资边际产出效益均方差”指标来反映投资结构各组成部分的配置效益;另外一方面动态投资结构效益将集中反应出因为投资结构变化导致的各区域, 各部门, 个领域的投资量的变化情况, 由我们可以用投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来表示投资的动态结构效益。

3. 科学掌握整体投资效益

我们知道, 整体投资效益是整个固定资产效益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直接效益, 质量效益和关联效益等三个方面来开展。首先,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直接效益评价指标, 利用现有指标体系中项目建成投产率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两方面指标进行效益测评;其次, 健全固定资产投资质量效益评价指标, 通过设置“房地产销售率”指标来综合反映房地产开发投资与经营的效果。最后,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关联效益评价指标, 以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率, 消费系数, 环境质量指数投资比实现对于整体投资效益指标的界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需要采取全面的措施去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保证固定资产投资资源的合理使用, 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沈小平.固定资产投资理论与河北实证研究[A].韩生雨, 刘志金.新世纪新思路新发展一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文集[C].2003:595-621.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篇7

一、领导重视, 建立缜密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 仅依靠某几个人是无法做好的。无论是主管成本的领导, 还是主管工艺、主管设备的领导, 都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加以高度的关心和重视。因为固定资产遍布特钢生产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生产厂和每个业务部门, 管理工作难度大, 所以必须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网络。

1.总经理从宏观上负责全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发展规划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设备零星购置进行立项审批计划管理。

3.设备部门作为公司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归口部门, 负责组织固定资产的新增验收、固定资产报废鉴定和固定资产的清查;办理盘盈、盘亏、报废、租赁、出售等固定资产变动的报批;提供固定资产减值资料, 负责处理闲置设备和报废残值回收;负责固定资产大修理计划、设备更新计划的制订。

4.各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设专职或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 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和日常维护, 办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申请, 建立健全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 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无损, 做到账物相符。

5.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制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正确计提折旧;负责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审查;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 进行固定资产账物核对。

二、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防范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是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好的一个重要前提。一般来讲, 至少须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等。

1.固定资产增加的管理制度。基本建设、更新改造等形式增加的固定资产, 设备部门、资产使用单位、财务部门共同填制移交资料, 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购置增加的固定资产, 使用单位提出采购申请, 发展规划部门办理立项审批手续, 设备部门下达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部门建立采购订单, 设备到货时仓库验收。

盘盈及其他特殊情况增加的固定资产, 须查明原因, 经总经理批准后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减少的管理制度。设备部门制定固定资产报废标准。符合固定资产报废标准的, 资产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 设备部门组织专业技术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 财务部门估算出损失金额后报总经理或董事会批准。设备部门要组织好报废固定资产残值的回收工作。有修复利用价值的报废资产要加以利用, 有转让价值的报废资产要外卖处理, 坚持尽可能地减少报废固定资产损失的原则。

盘亏的固定资产, 资产使用单位要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将固定资产盘亏申请上报设备部门, 设备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后, 报总经理或董事会审查批准, 财务部门负责减少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无偿划出、捐赠、非货币性交易或抵偿债务方式转出固定资产时, 由相关业务部门办理手续并经设备部门审核无误后, 报总经理批准。财务部门以公司批准文件为依据, 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在公司内部各二级单位之间调拨时, 调出部门、调入部门、设备部门共同履行调拨手续, 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3.固定资产出租的管理制度。对外出租固定资产, 由设备部门负责提交拟租赁财产明细表, 财务部门计算出初步的租赁价格, 设备部门报总经理或董事会批准后对外签订租赁合同, 设备部门负责按期收取租赁费用。

4.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由主管副总经理负责, 设备部门牵头, 财务部门及资产使用单位参加, 组成清查盘点领导小组, 有序开展财产清查工作。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 对于毁损报废、盘盈、盘亏固定资产, 各单位要分析原因, 特别是盘亏的资产, 要分清责任, 属于失职造成的盘亏, 要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财务人员准确核算固定资产, 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鉴于特钢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性, 负责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人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1.准确核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核算员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的范畴, 正确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 属于低值易耗品的不允许资本化, 属于固定资产的不允许费用化。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严格按照相关财会制度的规定核算。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 残值率和折旧年限不同。为保证计提折旧的准确性, 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情况, 每一项固定资产必须正确归入相应的类别。除了购置的固定资产要注意分类的正确性外, 工程完工形成的固定资产更要注意分类的正确性。特钢生产企业大部分固定资产来源于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完工, 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形成暂估类的固定资产。一旦工程决算完成后, 要及时对暂估类固定资产进行类别和金额的调整。

2.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人员除了履行好核算职能外, 还要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能。企业中的某些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 直接导致了浪费现象, 如:购置使用率低甚至闲置的固定资产, 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减少资产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等。会计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职业敏感观察资产的变化情况, 当发现异常情况, 特别是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查明是由于闲置还是维护不当而损坏, 是人为的原因还是客观的原因。会计人员要及时与实物管理部门沟通, 查明原因, 必要时向领导反映存在的问题, 提出管理建议。

小区覆盖投资效益分析 篇8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深入, 无缝隙覆盖已经成为网络覆盖的终极目标, 建设精品网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缝覆盖。因此, 如何解决居民小区的信号覆盖和网络容量, 满足人们对城市小区高质量的覆盖, 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当下最重要的课题。

小区覆盖主要建设范围包括:1、居民生活住宅小区。生活住宅小区的覆盖应作为一个整体覆盖, 包括小区入口、低层、高层、会所、电梯、地下停车场等公共区域。2、小区覆盖也可延伸到大型体育运动中心 (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 、大型公园、封闭式街道等。

二、小区覆盖现状分析

1、现网规模:

截至12年12月31日, X市 (某直辖市) 现网分布系统基站数量达1635个, 其中小区覆盖基站约为370个, 室内覆盖基站1265个, 小区覆盖基站数占比为22.6%。

2、未来需求:

至2012年12月底, 尚有1295个新建分布系统待建。小区分布站点数占全部需求站点的39.38%, 小区覆盖面积甚至占到分布系统总覆盖面积的67%!这样的建设需求, 建设好小区分布, 合理的控制造价, 将会有效的提高投资回报率, 改善网络质量, 提升用户感知度。

三、现网小区覆盖投资分析

从目前X市最近四期设计中小区覆盖、室内覆盖基站的各项投资组成、基站占比及投资占比来看, 小区分布投资占所有类型分布系统投资的50%以上。这主要由于小区分布建设面积大, 需要覆盖的范围广造成的。

单纯从单站投资角度来衡量小区分布投资过大, 是片面的, 不科学的。还需要从单位面积造价来分析, 小区分布是否造价过高。从近期工程随机采样的一些站点分析, 小区分布单位面积造价约7元/平方米, 小于办公楼 (10) 、学校 (10) 、商铺 (9) 等。

目前X市移动对小区分布建设, 多采用BBU+RRU+平层分布+无源器件的建设方式。在小区分布中, 在网络指标允许的情况下, 多采用室外分布等手段, 可以有效的降低造价, 减少投资。

四、小区覆盖投资控制方法

1、建立造价数据库

目前X市移动经过多期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工程, 积累了大量的建设数据和经验。通过对这些数据和经验的整理, 建立一个有普遍适用性的数据库, 可以有效的指导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工程实施。

当造价资料库形成后, 可以较为有效的比较小区分布的建设方案是否合理, 在投资过高而经济效益较差的时候, 可以考虑降低覆盖指标或者暂缓建设。

2、采用合理的建设方式

目前X市移动多采用室内覆盖对小区分布进行覆盖, 这样建设的好处是:平层肯定有信号, 客厅、电梯、地下室, 这些区域覆盖没有问题。

其缺点是:相对需要协调的难度较大, 特别是已经入住的小区, 施工工期长, 投资大。

而其他地市、其他运营商的主流小区覆盖建设方式为:楼顶室外天线、楼中部天线、灯杆天线等。

对一些高层小区, 有采用正对的高层或小高层建筑中部用室外天线, 分别对底部和上部进行覆盖, 天线也可安置于更高建筑的楼顶和小区地面, 由楼顶天线覆盖建筑的上半部, 由地面天线覆盖建筑的下半部。

目前较为主流的多层小区的楼顶定向天线覆盖方式, 采用与小区建筑成30°~40°角对小区内建筑进行覆盖, 相对于正对建筑的定向天线覆盖, 这种方式需要的RRU少的多, 而通过小区内信号的反射, 实际覆盖效果不错。

对不规则小区, 可以采用水平波束90°垂直波束30°以上的天线, 利用高层建筑的反射, 对小区进行覆盖, 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覆盖效果, 而且能更好的抑制信号泄漏。

3、实际案例分析

考虑到泄露及物业协调难度, 目前大部分小区采用室内覆盖方式, 部分采用室内外协同覆盖方式解决覆盖, 极少部分站点采用室外覆盖方式。

(1) 室外覆盖方式:天馈线数量少, 投资较小, 部分覆盖, 用户在临窗位置也能占用分布信号, 一般不会与宏站做切换, 但建筑内的过道, 用户的进户区域等盲区解决不好, 且易造成外泄, 对大网会造成一定影响, 协调难度相对较大;

(2) 室内覆盖方式:天馈线数量多, 投资较高, 部分覆盖, 能大致解决建筑内部盲区, 但对于边缘覆盖不好, 用户在临窗位置易与室外发生频繁切换造成掉话, 协调难度一般;

(3) 室内+室外覆盖方式:天馈线数量多, 投资最大, 覆盖相对较全, 较难协调。

为更简单明了分析几种不同覆盖方式的差异,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方案对几种覆盖方式做个简单对比。

目标小区共计有24栋楼宇, 均为10层, 其中4单元楼宇共计18栋, 3单元楼宇6栋, 每单元1部电梯, 总建筑面积约27.36万平米。小区各楼宇均呈东西走向, 即单元门朝南。

(a) 室内覆盖方式:平层每单元放置2副定向吸顶天线, 每部电梯采用2副定向窄波束天线进行覆盖, 共采用1800副定向吸顶天线和180副定向窄波束天线, 使用O6/O6分布式基站作为信源, 共使用24个RRU。

(b) 室外+电梯覆盖方式:室外覆盖方式:小区边缘楼宇, 面向小区内部放置定向天线;小区内部楼宇分别在南北面放置定向天线。4单元楼宇每边放置3副定向天线, 3单元楼宇每边放置2面定向天线。为保证覆盖, 需在室外楼顶安装110副一体化美化天线, 每部电梯内增加一副对数周期天线做覆盖, 共计覆盖电梯需要270副室内对数周期天线。

两种方案投资对比:室内方案总投资236.9万元, 室外+电梯方案总投资109.4万元, 节省投资比例达53.8%。

室外覆盖方式能大大减少天馈线等无源器件以及相应辅材的使用数量, 从而大幅降低建安费支出。上述方案采用室外+电梯覆盖方式比纯室内覆盖节省投资超过50%, 因此在适合采用室外覆盖的小区, 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小区覆盖的造价。

五、小区覆盖话务量及利用率分析

1、小区覆盖话务量分析

通过统计现网小区覆盖和室内覆盖的两类场景连续一周的话务量可以看出, 目前现网小区覆盖占分布系统基站数的22.6%, 话务量占比为22.2%。可以看出, 小区分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室内分布系统来说, 吸收了较多的话务。

从小区分布的全天话务量曲线图可以看出, 小区分布的话务量主要集中在晚上16点后至21点之间, 上午9点-11点会出现一个话务小高峰。

从话务统计来看, 完全印证了潮汐话务在小区分布的特点。

2、小区覆盖利用率分析

通过统计分布系统各类场景无线利用率可以发现, 总体上分布系统忙时利用率不超过40%, 远小于全网将近70%的利用率, 利用率过低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部分场景如大型场馆、会展中心等为随机高话务, 无活动时话务量极低;2.基站配置是为满足忙时话务需求, 在潮汐话务的作用下, 低利用率是必然的。

3、小区覆盖利用率提升方法

根据小区分布的话务特点, 在今后的建设中, 可以大胆采用基带池、CRAN类似技术, 分片区规划站点配置, 将小区和周边的商业场所、公共场所规划为一个CRAN区, 灵活调配载频资源, 提高无线利用率, 改善信源过度投资的情况。

六、小区覆盖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X市近期工程统计, 小区覆盖站点数约占分布系统站点数的30%, 投资约占分布系统投资的54%;而小区分布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分布系统基站中, 约占22%。

如何评定是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见下表的对比。

上表是御湖翰苑别墅区室外分布和于家堡还迁居民区室外分布总体话务量对比。从上表对比数据可以看出, 一般情况下, 我们以为御湖翰苑别墅区都是高端用户, 每用户ARPU值应该会高于其他场景的用户。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每TCH/小时话务量, 反而是于家堡还迁居民区高于别墅区。

而全天话务量来看, 于家堡还迁居民区更是远远高于别墅区。这主要是由于还迁居民区用户多、密集造成的。由于还迁小区用户基数大, 且都为常住居民, 所以这些小区的经济效益往往会比较稳定, 投资回报丰厚。反观别墅区, 用户虽然高端, 但是总用户少, 用户密度低, 且入住率较低, 这些区域的投资回报率就相对较低。

目前对于小区分布建设没有一个考核投资回报的体系, X市可以摸索自建这样一个体系, 用总投资、单用户ARPU值、稳定的用户数、投资回报率等系数, 用类似经济评价的方式, 对项目进行评估, 将会更好的指导建设方案的制定, 增加经济效益。

七、结论及建议

1、简要结论

当前建网的高投入和低产出, 网络质量和经济效益, 是一对矛盾体。小区分布建设的关键点, 就是找到这对矛盾的最佳契合点, 建设中尽可能小的投入, 而获得最佳的覆盖效果, 良好的客户感知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2、建议

(1) 在满足信号外泄控制的情况下, 优先采用小区楼顶架站方式覆盖, 可以控制小区建设的成本。

(2) 小区覆盖目标, 优先建设已入住且入住率高的小区。重点覆盖室外宏站难以覆盖的小区地面和低层, 对高话务、中高档、竞争激烈的小区增加对高层、电梯和地下停车场覆盖。

(3)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覆盖的前提下, 必须控制小区综合造价。建议采用小区内常住用户每用户平均造价作为衡量小区经济性的指标。

(4) 根据小区信号情况结合小区建筑面积、小区结构、建筑档次、协调难易度等因素, 综合考虑小区建设方案, 不一味的做大做繁。

(5) 小区覆盖建设要结合周边宏站、小区覆盖等现网情况, 统一规划, 协调发展, 避免与小区外信号频繁切换和干扰。

温州的投资效益分析 篇9

不可否认,投资对温州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有人测算出:1985-2003年间,温州经济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6.02%,其中,资本投入对总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47%,劳动投入对总增长的贡献率只有6.41%,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7.13%。因此,推动温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资本投入。

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设备,如机器和厂房。为简化分析,我们往往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资本的变量。而投资要发挥拉动经济的作用,是需要其他生产要素共同配合的。西方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劳动、土地和资本。劳动是劳动者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土地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藏和森林等。加上我们前面说的资本,就构成了传统的“生产三要素说”。后来,又增加了一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生产的三要素说”也就发展成为“生产的四要素说”。

其实,投资是一种整合资源的权力。单位投资的产出,是衡量一个社会交易成本高低的重要指标。单位投资的产出与单位实际资源的产出,并不存在一致的关系。为说明这个矛盾的现象,本文将1980年至2007年间温州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所产生的GDP变化情况,做成图一;将温州地区的工业企业的年均产值(元)、劳动力(人)和耕地面积变化量(公顷)以及温州的实际GDP这四者的对数值的变化情况,做成图二。

需要说明的是:1.所有数据都来源于温州各年的统计年鉴和温州市统计局网站;2.耕地面积变化量是用上一年的耕地面积减下一年的耕地面积;3.劳动人口是结合多个年份的数据后,将温州历年总人口乘以0.45;4.将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近似为企业家才能投入,存在指标不全面的缺陷;5.这里没有考虑技术的影响,没有加入能耗的对数变化曲线。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出,1980-2007年间,温州地区单位投资的产出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即单位产出需要的投资量越来越大。从资源的角度看,也就是资源之间的实际交易成本在不断上升。或者说,制度维持成本在不断上升;从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出,1981-2007年间,除了温州工业企业的年均实际产值和温州实际GDP的变化一致外,另外两个变量均与实际GDP变化并非严格一致。这也说明,整合这些资源的工具--投资或资本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倒是温州中小企业的规模化或温州企业家的才能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二、原因:经济制度存在缺陷

温州的投资效益低下,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制度存在缺陷。地方政绩考核制度和官员任命制度,使得地方的经济规划受制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要素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又造成对各类资源的过度使用。在经济增长存在路径依赖和单一性的大背景下,温州的企业都固守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交易方式传统,运作方式单一,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进而使资源的单耗不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市场需求被迅速满足,拉动资源整合的工具-投资的效益也不断下降。

就温州民资而言,导致其投资效益低下的制度原因在:1在投资领域和融资渠道上,对民资存在制度限制。据统计,在中国,国有经济投资领域约80个,外商投资领域约60个,非国有经济投资领域约40个,许多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如保险、电信、银行等行业,对国内民间资本的介入仍有严格的限制。民企从国有银行很难获得贷款,从证券市场很难获得融资。在温州,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维持发展。这些民间贷款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利率的4倍左右,有的甚至高出10倍;利率的上升和有限的投资领域都使得温州的民间资本使用成本高,竞争过度,效率下降;2.管理部门太多,对个私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环保等多达20多个部门,这必然使得民企的税费负担重。据调查,温州民企认为负担重或较重的占70%以上,认为乱收费严重或较严重的占74%。每年光有账可查的收费就达30个亿。这使其比上海企业税费支出高2-3个百分点,比广东企业税费高4-5个百分点;3.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就投资决策而言,调查显示:温州民营企业主个人做出的占61%, 管理层集体做出的占28%, 专家帮助做出的占11%。大部分投资,都没有充分考虑配套要素的支持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只有30.4%在投资时, 才考虑到现有业务的相关性;60%的温州民企在产品开发上的投入不到利润的10%;绝大部分温州民企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只占其利润的4.9%而在广告促销方面的投入却不惜代价。

就国有资本的投资而言,因缺乏约束制度,国有资本的投资存在投资主体不明、利益不清、政企难分、建管不分、规模扩大、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等问题。一些政府投资公司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由于对投资项目的效益好坏和债务偿还等不负有完全责任,国有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很高,总是竭力争取上项目。一个工程建一个班子,买一批设备,搞一个办公楼。工程一完,又各奔东西,无人负责。很多国资投资项目存在超规模、超投资、超标准、重复建设、管理成本高、项目建设周期过长和浪费严重等问题。因工程建设中督查力度不够,一些项目在竣工验收上不规范,工程招投标中存在转包及违法分包的现象。

就外资投资而言,由于外部环境建设不到位,设计的一些经济制度流于形式。使外资大多是投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加工工业和房地产业上,而不是在基础设施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六部委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与“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土地审批和外资准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土地资源贫乏的温州在招商引资项目上更难落实。温州市近2年洽谈的一些现代服务业引资项目,如法国家乐福、欧尚零售、方正、天盛、港安国际医院等大型城市公共设施项目,都因行政利益和落地缓慢而难以落实。此外,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利用外资心存疑虑,只是为完成任务指标而应付。造成外商到温州来投资不知道找谁,找谁都说了不算。

三、对策:完善经济制度

我们知道,对市场行为的过分依赖与放纵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使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等社会现象纷纷出现。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投资和市场机制整合资源,使温州的经济增长一直走在中国各地区的前列。但这种发展模式因受制于制度瓶颈而无法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落实行政长官的公选制度和加强民资的组织力量,通过吸引民资代表进入政府机关任事,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确定公平合理的税费政策,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

就民间投资而言,要使其在制度支持上能获得“国民待遇”。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使其在土地、金融和政策等资源分配上能够得到“国民待遇”;二是使其发展服从于经济规划的需要。在民资的融资上,要加快金融制度改革,吸收社会资本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为中小企业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二板市场,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融资市场共同为民间融资发挥作用(经叔平,2003);在民资的投资领域上,要扩大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和放宽其准入条件,让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垄断的非竞争性领域,发展公共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厉以宁,2003);在民资的管理上,要建立高层的综合管理机构,废除歧视或排斥国内民企的文件,杜绝审批中的暗箱操作,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在企业主的投资能力提升上,政府、银行和行业协会等组织,要从资源分配和地区规划上建设好投资环境,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配套作用,避免投资者的盲目决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就国有资本的投资而言,要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好经理市场,加强民间监督力量。对与投资相关的利益人,应以市场规则为主而非以行政规则为主来设立相应奖惩制度。对国有资本的获利,应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而非依靠垄断权力。为保证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权和收益率,可以考虑通过加强国有资本在大地区范围内的流动制度建设,来实现其整体优势。当然,这样操作,需要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配合。而当前,地区利益与地区主管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强化经济互动地区强的地区主管互调制度,是一个可以被采纳的过渡性措施。

最后,在吸引外资上,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和环境建设。只有从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建设好投资环境,外资才会有进入的动力,才会愿意被“利用”。就温州地区而言,首先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制环境建设,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其次是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建设,大力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再次是要使温州的优势产业向行业生产链的高端发展,使行业领导者从重视销售环节向重视标准制定环节转变。引导他们创建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扶植一批有国际发展前景的企业,集中资源使这些企业不断组织化和产业化,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程跃秋.温州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 2005 (6) .

[2]吕金记.温州民营企业的跨区域投资[J].浙江经济, 2001 (5) .

开间男士美容院 投资效益分析 篇10

现在专业的男士美容院却少得可怜。

在节奏繁忙的现代都市中,男人背负着各种压力,失眠、焦虑、紧张、憔悴等接踵而至,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男人更需要放松、需要减压以及自身的美容保养。男士美容会所是以集具高雅健身、美容和休闲为一体的高级健康会所,倡导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时尚休闲健身方式,为男士营造一个自在、舒心、惬意的轻松空间,在护理身体的同时放飞心情。

生活在都市里的白领男士,整天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正规的美容院做一周一至两次的美容。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常利用午休或工作之余,在短时间内需要对自己的容貌做一些修整,利用中午的时间洗个头或是做个面膜,休整一下好再投入下午的工作。

如果在都市里开一家男士美容院,肯定受到这部分人的青睐。

投资策略:

1、店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店址应该选在交通便捷、商务办公楼较为集中、人流量极高的繁华街道上,便于白领光顾。店内布置要简洁明快、卫生、干净舒适。另外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时尚报刊,让客人一边做面膜、一边翻阅时尚杂志,品尝难得的惬意自在。

2、服务对象的定位。

服务对象的定位应为一切爱好时尚的男士。不仅要满足媒体、娱乐业、主持人男性从业人员美容、化妆造型的高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其他社会各阶层追求时尚男士的需求。尤其是那些需要以**状态面对工作、谈判、酒会、演讲的男性,1个多小时的美容护理,可以使他们焕发青春活力。

3、服务应体现专业化。

现在市面上的专业女士美容用品至少有3000种,男士专业用品却少得可怜,很多的时尚男士只好使用从国外采购回来的“舶来品”。实际上,一些欧美国家的美容用品并不适合亚洲男子的需求。于是为顾客做肤质检测,找到最适用的美容产品,成了美容工作室最基础的步骤。对从事做男士美容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应该是美容相关专业科班出身,有扎实的专业美容、化妆、造型设计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因为时尚男士的眼光是很“亮”的。

4、可使用会员制经营模式。

通过优惠方式吸引附近单位的白领男士成为会员。

投资效益

算上房租、装修、设备工具等先期投资大约5万元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上一篇:热卷箱控制下一篇:兽医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