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2024-05-03

软件工程(精选十篇)

软件工程 篇1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出现了“软件危机”。为了解决由于“软件危机”带来的诸如软件质量下降、成本难于控制、软件进度无法完成、软件的可维护性差等问题,产生了软件工程这一学科。人们最初认为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由软件工程技术决定,而长期忽视了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对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对软件工程管理的研究长期滞后。软件质量的管理主要来自于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2 软件工程分析

2.1 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

系统开发可以分为3个基本的过程,包括分析、开发、测试和维护过程[1]。开发过程还包括设计和实现两个子过程。这种划分将一个复杂的开发过程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过程,便于系统的并行开发和逐步深化。在分析阶段,需要根据用户的功能说明构造一个分析模型。在这个阶段,用户的需求会经常更改。分析模型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强壮的体系结构,它要能经得起需求的变化。这一阶段还应该将系统分解为几个子系统,以便于对系统的理解。分析模型应该是在理想的情况下考虑系统功能的实现,不考虑具体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或性能等的要求,在开发阶段,应该考虑具体的实施环境。开发阶段又分为两个过程———设计和实现。设计阶段将分析模型转化为更加详细的、根据具体环境的设计模型,并将分析模型中的功能模块转化成适当的软件模块并最终在实现过程中编码实现。测试过程用于验证是否所有在分析模型中提出的功能需求都被开发模型实现以及是否正确的实现。测试过程实质上是对整个系统从部分到整体的验证,对测试模型的组织实际上也是对系统的一种抽象理解的应用。在这样一个模型中,维护工作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型开始。

2.2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科学的开发方法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学,不同的思想方法决定不同的开发方法及最终产品的结构、特性等。所关心的问题是真正地将软件工程技术纳入工业化大规摸的实施进程中,这种方法的关键要素包括在能支持渐进的变化的开发过程中,使系统的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简单易行、彼此平滑过渡,系统模型易于理解,易于维护,能够最大限度地重用已有的成果,面向对象的技术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

传统的功能/数据(F/D)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功能/数据方法将系统分解为功能和数据两部分,功能是主动的,并具有一定的行为,数据是被动的信息拥有者,它被功能中的各种行为利用或改变。其次,用功能/数据方法开发的系统与现实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它往往不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形成系统模型,而是将所有实体中不同的功能和数据提取出来。最后,继承是面向对象技术本身的特点,它可以极大程度地重用现有的软件产品。因此,对一个大型系统的开发,应该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

2.3 重用

都希望在所有的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地重用己有的结果,因为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重用是解决软件工程危机的一个关键方法,传统的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己有的软件产品。

比较熟悉对软件代码的重用,这是最常见的重用方式。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唯一感兴趣的方式。更希望能从软件开发的更广泛的范围和阶段中发现并使用重用技术。例如,最终的软件包可以由已有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又可以由软件组件(Compoment)组成,组件可以是完成固定功能的并经过测试的最小软件单元[3]。

另外,对文档也可以重用,因为无论是开发阶段的文档,还是维护阶段的文档,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而言,只要开发方法和管理方法不变,文档的格式、使用规程等都有极高的可重用率。在重用技术方面,面向对象的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帮助,它为寻找、理解和分配可重用事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3 软件质量管理

日本的著名软件质量专家KAORUISHIKAWA解释日本质量奇迹时指出了质量工作的6个特征:

(1)全公司范围的质量控制。

(2)高层管理者和结构的质量控制监督。

(3)教育和培训。

(4)质量周期活动。

(5)统计方法的应用。

(6)全国范围的质量提高活动。

从上面可以看出,其中至少4点l、2、3、6是涉及到与人或与机构相关的方面。的确,质量的提高没有人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有效地组织管理也是难于实现的。大部分的企业一般都会有质量管理部门,这些企业知道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概念仅限于这些质量管理部门,而其他人员也想当然地认为质量的管理和改进是这些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

如图1所示,软件质量框架是一个“质量特征—质量子特征—度量因子”的三层结构模型。在这个框架模型中,上层是面向管理的质量特征,每一个质量特征是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质量的一组属性,代表软件质量的一个方面。软件质量不仅从该软件外部表现出来的特征来确定,而且必须从其内部所具有的特征来确定。

第二层的质量子特征是上层质量特征的细化,一个特定的子特征可以对应若干个质量特征。软件质量子特征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于软件质量问题的通信渠道。

最下面一层是软件质量度量因子(包括各种参数),用来度量质量特征。定量化的度量因子可以直接测量或统计得到,为最终得到软件质量子特征值和特征值提供依据。

事实上,质量提高必须是全企业甚至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质量提高起着决定作用。质量管理部门只是对质量进行监督、审查,并提出改进方法,进行质量培训。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只有他们真正理解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才能使质量管理真正能得到贯彻和实施。而且全面质量管理已不是仅仅涉及产品质量的一项工作,当今的先进企业应该把质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目标,一切活动应该围绕着增进质量来进行。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己成为企业的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包括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等环节的管理,集科学性、效率性、经济性于一体。

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一切可能的缺陷,缺陷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工人造成的,一种是由管理造成的。由工人造成的缺陷比较容易解决,只要让工人知道去做什么,知道自己工作产生的结果,以及懂得控制结果的方法就可以阻止工人生产的产品出现缺陷。通过对各种错误和缺陷进行研究,就可以找到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最终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对工人进行培训,让工人完全认识到以上3点是完全可能的。

但由管理而产生的缺陷往往不易察觉而被忽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往往会形成管理上的交叠或空缺,使工人因无法满足上述3个条件造成产品缺陷。而且,软件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一开始就把需求完全描述清楚。对软件产品的测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存在隐藏的缺陷。因此,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实施一套有效的管理程序来不断地消灭缺陷,提高质量。

质量管理机构应该具有独立性,并且具有相当的管理权力。除企业最高管理者外,它不应该受其他部门的约束和干扰,并且所有部门涉及质量的过程都应受到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甚至管理。质量管理机构按职能可以分为几个子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是制定、实施、改进质量计划;质量认证部门负责企业内部质量认证的工作,质量认证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的行为,分内部认证和外部认证。外部认证获得通过后往往可以获得国际上的质量认可,如获得系列国际认证,产品出口可以免检。外部认证往往是被动的,而内部认证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对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考验,通过周期性的认证,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质量水平。培训部门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使全体员工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和方法,培训必须专人负责,并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对于一些大企业,还可以划分出一个支持部门,处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质量部门必须涉及与质量相关的所有部门的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修改和解决办法。有了对质量的全面认识,合理的管理机构,还需要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程序。质量管理程序是提高过程质量的一套科学方法,产品质量的提高来自于对生产产品的过程的不断提高,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对产品的测试和评估不能换回产品的质量。质量不是最后加进产品中的,而是在产品产生的每个阶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只有提高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才能真正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4 结语

在对软件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对软件工程的一些基本认识和看法,并以此为出发点,希望结合最先进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和管理的成果,探讨一种面向实用的、保证软件质量和提高软件生产效率的大型系统的开发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质量体系框架模型。

摘要:我国的软件开发行业拥有众多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是企业对项目软件开发的管理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随着国内众多工业企业掀起的与国际标准接轨,进行国际标准化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系列)的热潮,许多软件开发企业的有识之士己经开始关注软件质量的管理,甚至开始准备或已经进行软件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化认证的工作。本文就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Pressman.R.Software Engineering:A Reactionary’s Approa-cb,4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97.

[2]Lin,Jy huong,Lee,Mingchang.An object-oriented analysismet hod for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Volume:46,2004,5(8).

软件工程 篇2

课程代号:31110630,31110510 总学时(或周数):1周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

一、课程设计(实践)目的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方法和具体过程有一完整的了解,为今后参加工作、适应环境的要求,开发出满足各种需要的软件系统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1)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课程介绍的概念、原理等内容。

(2)加深对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图形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3)学会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辅导工具独立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工作。

二、课程设计(实践)要求

具备软件开发的各种开发环境和常用的CASE工具均可,硬件只要流行配置和网路即可,软件包括如Windows、SQL Server、Oracle、PWS、IIS、VC、VB、Delphi、Power Bhulder、JAVA、Net、Asp/Jsp等,CASE如 JUDE,Project,Rational Rose, Office等等各种流行工具。另外,在本课程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具备如下的知识和操作经验:

(1)系统学习过《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2)熟悉windows环境并能熟练操作。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和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要求分组协作开发一个小型系统,一般为5人左右一组。每组学生可以自选题目(需经教师同意)或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课程设计以实际应用中的小型题目为主,尽量要求每一学生能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设计的题目既可以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经教师审核裁定。题目的规模适中,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不宜过大,算法不宜过于复杂,应以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准。选题的范围和类型应尽量选择有意义的实际题目,过大过于复杂的题目应经过适当的简化,突出主要功能要求,舍弃次要细节。

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选择一种或两种开发模式,完成从系统定义,软件系统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直至运行/维护的软件生存期的全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强调过程的完整性

依据软件生存期的原理开发软件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把小问题当作大任务来看待,一步一个脚印进行,从而积累开发大工程的经验和方活。2)强调模型的明确性

生存期模型是系统开发项目总貌的一种描述,同时给出软件开发项目的一个降低分险的结构。不同的开发模型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根据实际问题的类型,要求能选用正确的软件开发模型进行开发。3)强调文档的完整性

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它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类文档既是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和总结,也是下一阶段实施的重要依据。

各阶段具体要求: 1)系统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系统的开发是指从项目提出开始,经过论证决策,设训,实施直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可行性分析中确定的目标,作用范围是软件开发的依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是写出系统的规格说明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软件计划同任何工程一样,开发一个软件项目,首先要制定一个软件计划,其任务是向管理者提出关于项目的经费预算,人力,物力的需要量,进度的初步安排等。软件计划的具体任务有两项:研究软件的作用范围:估算需要的资源,经费和进度。这两项任务的实现是建立在经验推断和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完成软件计划工作的标志,是提供一份软件项目计划书。

2)软件需求分析

在软件计划阶段确定的软件工作范队进一步对P标对象和环境作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现实的各种可能解法 以分析评价,作出抉择,配置各个软件元素,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软件设计之一: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一个工程产品或一个系统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对“怎么做”的求解过程。一般把设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概要设计和详细设H。

计从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出发,将设计对象用数据流或数据结构的形式表达成完整的抽象实体。这一步要编写概要设计说明书.

4)软件设计之二:详细设计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模块过程是实现的说明,可以使用图形,表格,公式或者文字来描述。要给编码人员提供足够准确的信息,以便根据它可以很快地写出源程序。注意详细设计说明书应逐个模块进行编写。要对每一个模块写出详细设计说明书。

5)软件编码

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的最终目标.就是将详尽的软件设计转换成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必须仔细评价和选择性能理想的程序设计语言,培养和掌握好的编程风格,在编程阶段上确保程序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改善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作为这一阶段的文档就是源程序的清单。

6)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期间。这样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个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以及源程序都应成为软件测试的对象。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测试计划和测试分析报告的编写。7)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编写项目总结报告。

三、课程设计(实践)内容

要求分组协作开发一个小型系统,一般为5人左右一组。每组学生可以自选题目(需经教师同意)或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尽量要求每一学生能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

 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调试及简单的项目管理。

 提交符合标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计划书、需求分析报告(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报告(说明书)和项目总结报告,安排模拟技术审查,马上评定成绩等级;

 进行编码和调试。提交可运行或演示的程序和源程序。人工审查编码要结构化和文档化(注释)的情况,马上评定成绩等级。 根据课时情况要求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评定等级。

 明确告知学生以上成绩综合作为课程设计成绩,以强化学生掌握软件设计全过程的方法。

题目一 :“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系内课程安排”(1)系统简介

每学期的期中,学院教务处分别向各个系发出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包 括课程名、课时、班级类别(本科、专科、高职)、班号等;系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给出各课程的相关限制(如:任课教师职称、和班数、最高周学时数等);任课教师自报本人授课计划,经所在教研室协调确认,将教学计划上交系主管教学计划的主任,批准后上报学院教务处,最终有教务处给出下学期全系教师的教学任务书。

假设上述排课过程全部为人工操作,现要求改造为能利用计算机实现的自动处理过程。(2)限定条件

 每位教师的主讲门数不超过3门/学期:讲师以下职称的教师不能承担系定主课的主讲任务。

 系级干部的主讲课时不能超过10学时/周。

 本学期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不能承担下学期的主讲任务。

 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应包含3个:教务处布置的教学计划、系教师自报的讲课计划和系定的有关讲课限制条件。

 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应包含2个:教务处最终下达的全系教师教学任务书和系各教学班一学期的课程表(可不包含上课地点)。

题目二:“学校教材订购系统”(1)系统简介

本系统可细化为两个子系统:销售系统和采购系统

销售系统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由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开发票、登记并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教师或学生即可去书库领书。

采购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为:若是脱销教材,则登记缺书,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即发进书通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以上的功能要求在计算机上实现。(2)技术要求和限制条件

 当书库中的各种书籍数量发生变化(包括领书和进书时),都应修改相关的书库记录,如库存表或进/出库表。

 在实现上述销售和采购的工作过程时,需考虑有关单据的合法性验证  系统的外部项至少包含三个:教师、学生和教材工作人员。

 系统的相关数据存储至少包含6个:购书表、库存表、缺书登记表、待购教材表、进/出库表。

题目三:“机票预订系统”(1)系统简介

航空公司为给旅客乘机提供方便,需开发一机票预定系统。各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等)输入到该系统,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当旅客交付了预定金后,系统印出取票通知和帐单给旅客,旅客在飞机起飞的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帐单交款取票,系统核对无误即印出机票给旅客。此外航空公司为随时掌握各航向飞机的乘载情况,需定期进行查询统计,以便适当调整。(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 在分析系统功能时要考虑有关证件的合法性验证(如身份证、取票通知、交款发票等)。

 对于本系统还应补充以下功能:

 旅客延误了取票时间的处理  班机取消后的处理

 旅客临时更改机票班次的处理

 系统的外部项至少包含三个:旅客、旅行社和航空公司。题目四:“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1)系统简介

假设学校共有教职工约1000人,10个行政部门和8个系部。每个月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23日前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资条发给各单位。若有员工调入、调出、校内调动、离退休等数据变化,则由人事处通知相关部门和财务处。(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 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至少包含:工资表、部门汇总表、扣税款表、银行发放表

 除人事处、财务处外,其他只能部门和系部名称可简化,如系1,系2„..等

 工资、奖金、扣款细节可由学生自定

题目五:“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1)系统简介

每学年要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更新,其中:  对于已彻底损坏的作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

 对于有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即使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修理厂家、修理费、责任人等。 对于急需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要立即进行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购买人等),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 随时对现有设备及其修理、报废情况进行统计、查询,要求能够按类别和时间段(某日期之前)查询。

(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 所有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完成,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

 每件设备在作入库登记时均由系统按类别自动顺序编号,形成设备号;设备报废时要及时修改相应的设备记录,且有领导认可。

 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至少应包含:设备记录、修理记录、报废记录、购买申请。

 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含:新设备信息、修理信息、申请购买信息、报废信息、具体查询统计要求。

 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含:设备购买申请表、修理/报废注销/设备资金统计表。

题目六:图书管理系统 题目七:科研管理系统

题目八:外贸企业订单与生产管理系统 题目九:商品交易系统 题目十:小区监控系统 题目十一:客房管理系统 题目十二:旅游管理系统

四、课程设计(实践)进度安排

主要分析与设计的工作应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外作业形式完成,根据教学进度(一般再相应教学内容结束后两周内)提交符合标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计划书、需求分析报告(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报告(说明书)和项目总结报告,运行或演示的程序和源程序,教师先人工审查文档和源代码,编码要结构化和文档化(注释)的情况。

集中式一周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为模拟技术审查、修改,各文档和程序分别评定成绩等级。

五、使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

1.陈雄峰.实用软件工程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二)参考书

1.钱乐秋,赵文耘,牛军钰.软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设计成果:  按课程和实验进度每一组提交符合文档标准的《可行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项目总结报告》和“可运行软件的源程序”电子文档各一份。(2)考核方式

a 实验课考核方式:  针对要提交的文档或程序模拟技术审查,设计者简要介绍要点,教师和其他学生模拟专家提问,随机指定某个组员回答。马上评定成绩等级,整组成绩相同等级。 由教师人工审查程序运行情况和源代码的结构化和文档化(注释)的情况,评定成绩等级,整组成绩相同等级。b 实验课成绩确定:

以上成绩综合作为本课程设计成绩(没有笔试),占总评成绩的80%,在小组内的参与程度和出勤情况占总评成绩的其余20%,以强化学生掌握软件设计全过程的方法。

七、本指导书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

参照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大纲。

编写人:陈雄峰

审核人:刘燕

浅谈软件工程之软件需求分析 篇3

【关键词】软件工程 软件需求 需求工程 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1-02

软件工程师所需解决的问题往往十分复杂,了解问题的性质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当系统是全新的时候。

1.综述

软件工程中包含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其中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第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仍然不是具体地解决问题,而是准确地确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主要是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本文以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需求工程的构成和进行方法。

2.需求的标准

定義需求标准有所不同,但在思想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一般的标准为:明确(Clear)、完整(Complete)、一致(Consistent)、可测试(Testable),还有可跟踪、可修改等等。

明确:目前大多数的需求分析采用的仍然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对需求分析最大的弊病就是它的二义性。所以对需求分析中采用的语言应该做某些限制尽量采用主语+动作的简单表达方式。还有,不要使用计算机术语。需求分析最重要的是和用户沟通,可是用户多半不是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如果在需求分析中使用了行话,就会造成用户理解上的困难。

完整:需求的完整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做到需求的完整性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它涉及到需求分析过程的各方各面,贯穿了整个过程,从最初的计划制定到最后的需求评审。

一致:用户需求必须和业务需求一致,功能需求必须和用户需求一致。严格的遵守不同层次间的一致性关系,就可以保证最后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不会偏离最初的实现目标。

可测试:需求的几项标准都是为了保证需求的可测试性,只有系统的所有需求是可以被测试的,才能够保证软件始终围绕着用户的需要,保证软件系统是成功的。

需求工程分为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阶段:下面就以这两个阶段说明:

3.需求开发

需求开发又分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规格说明书和需求验证。以下列出和讲解分析常规的步骤,当然应按照项目的大小和特点等实际情况我们应该自己确定合适的步骤。

3.1需求获取:

这是该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以下为获取用户需求需要执行的活动。

了解客户方的所有用户类型以及潜在的类型。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来确定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系统的工作范围。

对用户进行访谈和调研。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会议、电话、电子邮件、小组讨论、模拟演示等不同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交流一定要有记录,对于交流的结果还可以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活动。例如,可以将需求细分为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如响应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自动恢复时间等)、环境限制、设计约束等类型。

需求分析人员对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需求分析人员将调研的用户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呈交给用户方和开发方的相关人员。大家共同确认需求分析人员所提交的结果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用户的意图。

3.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在很多情形下,分析用户需求是与获取用户需求并行的,主要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为客户、用户、开发方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渠道。这些模型是对需求的抽象,以可视化的方式提供一个易于沟通的桥梁。用户需求的分析与获取用户需求有着相似的步骤,区别在于分析用户需求时使用模型来描述,以获取用户更明确的需求。

用于需求建模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包括数据流图(DFD)、实体关系图(ERD)和用例图(Use Case)三种方式。DFD作为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FD尤其适用于MIS系统的表述。DFD使用四种基本元素来描述系统的行为,过程、实体、数据流和数据存储。DFD方法直观易懂,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但是从DFD图中无法判断活动的时序关系。

ERD方法用于描述系统实体间的对应关系,需求分析阶段使用ERD描述系统中实体的逻辑关系,在设计阶段则使用ERD描述物理表之间的关系。需求分析阶段使用ERD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对象。ERD只关注系统中数据间的关系,而缺乏对系统功能的描述。如果将ERD与DFD两种方法相结合,则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系统的需求。

3.3编写规格说明书

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包含了业务需求,而使用实例文档则包含了用户需求。你必须编写从使用实例派生出的功能需求文档,还要编写产品的非功能需求文档,包括质量属性和外部接口需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阐述一个软件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它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它不仅是系统测试和用户文档的基础,也是所有子系列项目规划、设计和编码的基础。它应该尽可能完整地描述系统预期的外部行为和用户可视化行为。

采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模版:采用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在你的组织中要为编写软件需求文档定义一种标准模板。该模板为记录功能需求和各种其它与需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提供了统一的结构。注意,其目的并非是创建一种全新的模板,而是采用一种已有的且可满足项目需要并适合项目特点的模板。

3.4需求验证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结果是开发软件系统的重要基础,大量统计数字表明,软件系统中15%的错误起源于错误的需求。为了提高软件质量,确保软件开发成功,降低软件开发成本,一旦对目标系统提出一组要求之后,必须严格验证这些需求的正确性。一般说来,要按以下步骤进行需求验证:

1)审查需求文档;2)依据需求编写测试用例;3)编写用户手册;4)确定合格的标准。

4.需求管理

需求开发的结果应该有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使用实例文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及相关分析模型。经评审批准,这些文档就定义了开发工作的需求基线。这个基线在客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就构筑了计划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约定。需求约定是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之间的桥梁,需求管理包括在工程进展过程中维持需求约定集成性和精确性的所有活动。

5.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5.1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概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人事方面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根据用户的要求,实现人员基本情况管理、工资管理、和考勤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功能。用户通过输入工资、考勤、职工履历等基本信息,由系统自行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及各类统计报表以供用户查询、打印。

5.2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企业人事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的。经过按照以上分析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出企业人事信息管理需要完成功能。

6.总结

以上详细介绍了软件需求分析过程。软件工程中包含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其中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第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要想做好一个项目,必须先做好需求分析,需求工程分为了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阶段:需求开发又分为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规格说明书和需求验证。需求管理就是对需求变更控制的过程。通过介绍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更好地说明了需求分析过程。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 篇4

软件工程标准是规定软件在研制过程中应符合的要求的一类规范文件。软件工程标准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譬如对于航天型号软件工程来说,软件的开发涉及到多个项目, 并且开发的过程十分的复杂、难度较高,各个环节都存在联系, 需要由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必须要有相关的规范标准来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工程标准也会使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的操作更加的规范,避免很多技术上的失误,提高软件生产效率,极大程度地减少软件开发的成本及开发时间,也有利于对于软件后续的沿用和维护。

2当前软件工程标准体系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划分,航天型号软件研制管理工作中参考的主要标准有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航天工业标准等。

2.1国家标准

1983年5月,在原国家标准总局和原电子工业部的主持下成立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该组织下设编码技术、软件与系统工程等16个分技术委员会,已制定国家标准1700多项。与软件相关的分技术委员会有“程序设计、环境和系统软件接口分技术委员会”和“软件和系统工程分技术委员会”。

我国制订和推行标准化工作的总原则是向国际标准靠拢, 对于能够在中国适用的标准一律按等同采用的方法,以促进与国际的接轨。但由于国内软件工程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管理体制与国外也有较大的差异,国家标准在工程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可操作性、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自2000年6月国务院下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后,受此政策影响,国家陆续制订或修订了一些新的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如GB/T 11457-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对软件工程领域中通用的术语进行了定义, 可以作为航天行业标准制订时参考的文件。

2.2国家军用软件工程标准

到目前为止,已发布或正在制订的软件工程方面通用的国家军用标准已达三十余项,已形成了一个比较配套的体系。总的来说,国军标的制定主要是以美军标为主要参考蓝本,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在整个国防部门都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目前的国家军用软件标准,是以瀑布模型为基础,把软件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制定的。整个体系以2009年修订的GJB 2786A《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作为软件工程的实施基础展开,逐步向软件保障阶段转移,在系统的整个研制过程中以GJB 5235《军用软件配置管理》作为保证在软件生存周期内,特别是软件开发阶段,对需要更改的软件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控制的规定。

从2004年开始,总装备部陆续主持修订了一批军用软件标准,形成了软件产品的质量度量(GJB 5236-2004《军用软件质量度量》)、软件产品的质量评价(GJB 2434-2004《军用软件产品评价》)和软件产品的验收(GJB 1268A-2004《军用软件验收要求》)等标准。

2.3航天工业软件工程标准

针对航天型号软件研制的特点,我国航天陆续制定了一批软件有关的行业标准,以指导航天行业软件的研制和管理。一些航天标准弥补了国家标准或国家军用标准的部分缺失,如: 国标和国军标对在嵌入式软件设计方面缺少规范,航天工业制订了QJ 3262-2005《高可靠性实时嵌入式软件设计指南》。但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研制管理工作的变化,许多年代较早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航天软件工程工作的需要,各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等突显不足。在已有的涉及航天产品的标准中,如QJ 2437-1993《卫星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QJ1408A-1998《航天产品可靠性保证要求》等标准中,明显缺少对软件明确的可靠性保障规定和安全性要求。在QJ 2345-1992《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规定了一些软件的相关管理要求和保证大纲的编制要求,但内容明显欠缺,而且在QJ 2345中参照的美军标技术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的软件工程要求。

3新修订的航天软件工程标准及其规范作用

近年来航天型号软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等条件升级换代,软件研制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软件专家组在积极吸收国内外软件工程研究与应用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修订并发布了企业标准Q/QJA 30A-2013《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要求》。

30A提出了软件系统的概念及其设计与验证方法明确了软件研制类型。在信息化的航天型号中,软件与系统的关系非常紧密;在QJA30A标准中,把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软件研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软件的重用程度,标准中提出了4种软件研制类型,并分别给出了各种类型软件的技术流程,按照软件分级分类管理的思想,指导软件研制工作。这极大地减轻了不必要的软件研制工作量,提高软件研制效率。

针对不同研制类型的软件,30A提出了软件研制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工作要求与验证要求,并规定了开展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分析和验证的工作要求。这也将进一步规范软件研制过程,保证软件过程质量。同时根据软件的重用情况, 标准中提出了“软件沿用可行性分析”、“软件更改可行性及影响域分析”、“软件更改影响域分析”等阶段工作,对各阶段软件测试类型、裁剪要求和覆盖率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补充完善了QJ 3027-1998《航天型号软件测试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围绕集团公司新制订的软件工程化管理顶层文件Q/QJA30A《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要求》的最新要求,结合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的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现有标准体系中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文档管理、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软件外协外购与出口型号管理、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方面要求不完善和适用性不强的问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陆续出台了以上软件工程过程的标准,形成了“1+N”的软件标准体系,使航天型号软件研制的各个流程都有据可依,切实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4结束语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由于缺乏自然约束, 需要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对其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同时,对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特点的航天型号软件而言,需要合理、先进、完善的标准体系保证其质量。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修订软件工程标准的陆续实施,软件工程标准对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过程的规范将起到持续作用。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软件工程逐渐趋于成熟,航天型号产品也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软件在航天型号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对航天型号任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软件工程的过程和型号软件的功能都十分复杂,为了规范软件的设计、开发以及生产维护等各个环节,提高型号软件产品的质量,需要通过制订软件工程标准提升软件研制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软件工程化水平。

软件工程 篇5

工程术语

1.项目............................2

2.建设项目...........................2

2.1概述.......................2

2.2基本特征......................2

2.3应满足的要求.....................3

3.建设工程项目..........................3

3.1、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3

3.2、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4

4.单项工程...........................4

5.单位工程...........................4

6.分部工程...........................5

7.分项工程...........................5工 程 术 语

1.项目

项目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把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高速公路本身称为项目。那么到底什么活动可以称为项目呢?安排一个演出活动;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策划一场婚礼;涉及和实施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工厂的现代化改造;主持一次会议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些事情都可以称为项目。

2.建设项目

2.1概述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亦称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一般以一个企业(或联合企业)、事业单位或独立工程作为一个建设项目。

凡属于一个总体设计中的主体工程和相应的附属配套工程、综合利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供水供电工程以及水库的干渠配套工程等,都统作为一个建设项目;凡是不属于一个总体设计,经济上分别核算,工艺流程上没有直接联系的几个独立工程,应分别列为几个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一个建设单位在一个或几个建设区域内,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和批准的总体设计和总概算书,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严格按基建程序实施的基本建设工程。一般指符合国家总体建设规划,能独立发挥生产功能或满足生活需要,其项目建议书经准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的建设任务。如工业建设中的一座工厂、一个矿山,民用建设中的一个居民区、一幢住宅、一所学校等均为一个建设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新建、扩建等扩大生产能力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2.2基本特征

建设项目的基本特征如下:

(1)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建设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特定目标。约束条件有时间约束即有建设工期目标,资源约束即有投资总量目标,质量约束即一个建设项目都有预期的生产能力(如公路的通行能力)、技术水平(如使用功能的强度、平整度、抗滑能力等)或使用效益目标。

(3)需要遵循必要的建设程序和特定的建设过程。即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建设的设想、建议、方案选择、评估、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投入使用,均有一个有序的全过程。

(4)按照特定的任务,具有一次性特点的组织形式。其表现是投资的一次性投入,建设地点的一次性固定,设计单一,施工单件。

(5)具有投资限额标准。即只有达到一定限额投资的才作为建设项目,不满限额标准的称为零星固定资产购置。

2.3应满足的要求

建设工程项目应满足的要求:

(1)技术上:满足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

(2)构成上:由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单位工程所组成的。

(3)在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的,在行政上统一管理。

3.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等)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

3.1、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

(一)按建设性质划分

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

新建项目:有两种情况

(1)从无到有。

(2)如果在扩建的过程中,新增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的三倍以上。

(二)按建设规模划分

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更新改造项目按照投资额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项目两类。

1.按总投资划分的项目,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项目50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3000万元以上的作为大中型(或限额上)项目。

2.否则为小型(或限额以下)项目。

注:更新改造的项目应该按照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来划分。

3.2、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建设工程项目可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4.单项工程

单项工程(single construction)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能单独发挥设计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或效益。

单项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文件的,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一组配套齐全的工程项目。单项工程从施工的角度看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工程项目总体施工部署和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形成自身的项目管理方案和目标,依照其投资和质量要求,如期建成并交付使用。

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中的实验室、种子加工车间、晒场,良种种植田间工程等;畜牧养殖项目中的饲料加工车间、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车间等。

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也有称作为工程项目。如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办公楼、住宅;学校中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它是基建项目的组成部分。

单位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和独立施工条件,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如生产车间这个单项工程是由厂房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等单位工程所组成。建筑工程还可以细分为一般土建工程、水暖卫工程、电器照明工程和工业管道工程等单位工程。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它竣工后能否独立地发挥整体效益或生产能力。

5.单位工程

单位工程(unit construction)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完整的道路,桥梁通常是一个设施,即称为单项工程。

如道路或桥梁划分标段的话,每个标段就是单位工程。

与单项工程不同的是,单位工程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其生产能力或价值

分项工程:是指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的建筑单位。

分部工程:是指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的建筑单位。

单位工程:只要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我们可以划归为一个单位工程。

基本建设项目:一个基本建设项目可以由一个单项工程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

6.分部工程

分部工程(parts of construction)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部工程一般是按单位工程的结构形式、工程部位、构件性质、使用材料、设备种类等的不同而划分的工程项目。例如一般土建工程可以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按建筑工程的主要部位或工种工程及安装工程的种类划分,如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地面工程、装饰工程,管道工程、通风工程,通用设备安装工程、容器工程、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工业炉砌筑工程等。当分部工程较大时,可将其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如装饰工程可分为:地面、门窗、吊顶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可划分为:室外电气、电气照明安装、电气动力等子分部工程。

7.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kinds of construction)是指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施工图预算中最基本的计算单位。它是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材料的不同规格等,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划分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分部工程,可分为捣制和预制两种分项工程;预制楼板工程,可分为平板、空心板、槽型板等分项工程;砖墙分部工程,可分为眠墙(实心墙)、空心墙、内墙、外墙、一砖厚墙,一砖半厚墙等分项工程。

软件工程对会计的影响 篇6

摘要: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软件工程作为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将传统手工会计与现代会计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了软件工程对会计做账模式变革、会计信息广度和深度拓展、信息实时高效供给实现、人力资源解放以及监管的便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当然软件工程在会计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亟待改善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软件技术以更好满足会计需要。

关键词:软件工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

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经历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变革,这不仅仅是对企业对员工的挑战,更多地是一种实现快速发展与长久生存的机遇。软件工程作为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尤其对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包括正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会计行业。

软件工程,是指软件工程师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实践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來。其目标在于,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并且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会计,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主体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信息相关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管理活动。在整个社会信息化革命时代,企业利用软件工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完善自身发展、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比如会计电算化软件就是软件工程在会计行业的应用实现。具体来说,软件工程对会计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一、深化了传统会计做账模式

在传统手工操作条件下,会计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会计核算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再登入各种分类账簿,或者先通过科目汇总表汇总后再登帐。再则处理流程重复,内部核对复杂,为了减少人工操作差错,校验登帐的正确性,采取总账和明细账平行重复记账等方法。另外,会计处理周期长,手工操作条件下,一般以月、季、年为周期定期产生会计信息,平时只做分散核算。而软件工程在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前提下,基于会计数据处理的本质内容,建立了“原始数据——分录数据库——综合信息库——会计报表”的会计核算高效形式。即按照原始会计凭证录入分类数据库后,系统即可产生各记账凭证、明细分类账等资料,然后进一步处理形成综合会计信息,试算平衡、期末汇总、会计报表等也可自动完成,极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二、促进了会计信息广度和深度

软件工程的应用促进了会计信息的广度,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主要限于货币性财务信息,但是企业许多重要信息难以通过货币进行简单计量。而软件工程条件下,除了传统的价值核算尺度,还增加了诸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管模块等非货币信息,使得信息需求者能全方位多角度把握组织内部情况。同时,软件工程也促进了会计信息的深度。传统手工核算下,会计核算指标能达到的详细程度很有限,而财务软件提高了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比如科目编码至少可以达到四级,便于进行深入核算。

三、为信息使用者实时高效获取多方信息提供可能

在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具有一定时滞,即时报告也受到技术与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在软件工程技术下,计算机自动快速处理使得及时获得报告信息成为可能,其强大的综合数据库也使得根据管理层需要提取各种信息组合得以实现。无论是提供定期信息还是实时信息,综合信息还是明细信息,技术上的限制已不复存在。在会计信息系统下,利用网络传递电子数据,计算机处理数据,与实际经济业务没有或很少有时间上的延迟,而会计软件不受会计分期限制,能即时反复处理数据,生成财务报告。管理层可根据需要在任何时间内得到最新的财务数据。另外财务软件系统清晰地记录了各项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能够更为便捷地提取相关项目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四、提高了效率,解放了人力

受传统手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会计工作需要多名会计人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数据处理。而专业财务软件出现后,会计人员不再需要手工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在输入记账凭证后,凭证通过计算机进行传递并自动进行核算和编制报表工作,而经常性的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各部门某些书刊费用分摊等能在每月自动核算,减少重复工作。这使得会计人员能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更多致力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财务监管、财务分析、战略财务规划等。

五、便于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人工控制实现,主观性很强。而财务软件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兼具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的特点。财务软件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比如对特殊交易事项需要具有相应权限人员授权,再未获得授权时系统会进行控制与反映,这限制了某些人员擅自进行越权交易;再如软件要求各项会计处理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能够很好地规范某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另外现在企业实行电算化会计,也为外部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传统会计数据通常采用纸质为载体,数据储存不易,且占用大量空间,而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使得所有会计数据均以“比特”方式保存在磁性介质上,便于查找。基于网络平台的财务软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审计机构可以通过相应软件进行远程办公,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大量的工作经费。

六、总结

总的来说,软件工程的出现为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服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当然我们还应认识到会计实现软件办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隐患,比如受到网络攻击造成数据的泄露,未及时保存备份造成数据的丢失,软件本身的不稳定与漏洞使得软件被内部人员利用而损害公司利益等等。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工程技术,发挥信息优势,更好地满足会计需要。(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大君.《谈对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王琳.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J].财税统计,2011.

软件工程应用浅析 篇7

1 软件工程开发应用特点

1.1 目标明确性。

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具体需求,这使软件工程设计一开始具有明解的目标。软件工程的任务就是在产品或者工程在生产或者实施之前,提供出相应的产品以及工程的全面的需求的标准。在软件工程中这一特点则表现为“需求分析”的过程。在这一阶段,通过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广泛交流,不断澄清一些模糊的概念,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一致的需求说明。因此,开发的软件的成败将由需求分析的好坏来决定。

1.2 完整性。

在客户/服务器系统应用中,数据及数据处理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软件开发中对这一点的逻辑要求是最严密的。例如,在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可能对多个表进行修改。如果在中间发生错误时,应该放弃整个处理而不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返回到开始的状态以保证操作的完整性,从而使得数据及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得到保证。

1.3 应用软件的开发应该是规范的,使得应用软件开发工作能够很容易地被别人接手和修改。

由于开发出的软件是依照一定规则的对象组合,所以相当于符合标准,而只要是群体开发软件,标准又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其实在应用软件开发的程序员之间起到了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

1.4 易维护性。

因为使用了对象的继承性,对祖先对象的修改直接影响到其继承对象,使得软件程序的维护性得到一定程序的提高,但相同的语法和逻辑规定又使得多人合作开发的软件和维护性得到保证,不会因为各自特有的思想和作风而受到限制,也为相互的提高弥补提供了可能性。

1.5 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灵魂。随科技和工程技术实践不断创新。开发出的产品在不断满足人类日益进步的需求中,在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员就应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和客户交流,在得到用户的反馈后,再改进方案,如此反复直到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客户的需求为止,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2 软件工程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整个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软件工程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的,首先需要分析计算模型和软件开发本身的变化和趋势,由此才能推断出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计算能力变化趋势:CPU的运算能力按摩尔定律两年出三代的速度快速提升;但提升单颗CPU晶片的计算能力已经越来越困难(受到物理性质的限制);网络数据传输能力的提升,传输技术,编码技术,差分传输。以及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云计算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相连的服务器集群在服务器端,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基于上述计算能力的变化,从软件开发模式而言,我们注意到以下六个相关的趋势:大量中间件技术被采用;开源软件成为发展趋势;为了使分布在互联网上系统能够互相协作,异构的分布的软件系统将需要用统一的、标准的协议互相通信,形成逻辑上更大的系统。那么基于XML数据交换语言的SOA成为一个热点;B/S结构的软件系统主要在服务器端,系统非常容易升级,这使得软件交付和升级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从以年月为单位,到以周天为单位);B/S结构的软件系统主要在服务器端,系统非常容易升级,这使得软件交付和升级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从以年月为单位,到以周天为单位);需求工程,渐成热点;迭代/敏捷,渐成标准;持续集成,蓄势待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的开发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类人员的积极参与合作。用户、系统分析员、程序员、开发管理人员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给社会各个领域所带来的变革、腾飞。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 软件工程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使用也已经越来越广泛。在软件工程的开发应用中, 如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且只投入比较低的成本和比较低的时间, 这是所有软件开发研究者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介绍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和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对软件工程理论的具体实施办法, 展示了如何将软件工程理论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从而快速、高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软件工程,开发应用,风险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7.

[2]郑人杰.using software engineering[M].No.2.Beijing:QING-HUA UNIVERSITY, 1996.

[3][美]Roger S.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

[4]温雅丽.面向对象技术在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 (4) .

[5]潘春光, 陈英武, 汪浩.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控制与决策, 2007 (05) .

[6]尹锋.软件工程系统论研究初探[J].航空计算技术, 2006 (03) .

[7]Joseph S Valacich, Joey F George, Jeffrey AHoffer.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M].施平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8]张冰.软件开发型信息化项目监理初探[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7 (3) .

软件工程测试浅析 篇8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产品,质量,测试工具,需求

在软件测试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 自动化测试正在成为软件测试领域里的一个非常瞩目的趋势和潮流, 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中是极其重要的过程, 在软件测试组织中, 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 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软件测试的概念, 目前软件测试的定义比较多, 如果想要找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软件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也就是说, 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批测试用例 (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 , 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 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所以, 我们知道, 软件测试其实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是一个找错的过程。

同时, 我们知道,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 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 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 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 力不从心, 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软件测试的自动化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下面对软件测试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软件测试的目标

1.1 软件测试员的基本目标是发现软件缺陷。

这个是软件测试的终极目标, 之所以再次强调。是因为有时软件开发团队进行软件测试只是为了证实软件不存在错误的过程, 证明该软件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而不是找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 测试人员也就缺乏不懈努力发现缺陷的探索精神和热情, 不会希望在软件测试中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所以做好测试的首要条件是明确软件测试员的基本目标是发现软件缺陷。

1.2 软件测试员追求的是尽可能早地找出软件缺陷。

根据调查和实践, 软件的修复费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数十倍的增长, 所以软件测试员应尽可能早地找出软件缺陷。这样, 在测试中, 就不要选择那些导致程序失效概率小的测试用例, 因为这样的测试对于完善和提高软件质量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同时, 应当把软件测试贯穿到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中, 因为很多预料不到的错误, 往往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暴露出来, 不然一些隐藏的错误和问题查不出来, 就可能会出现在运行阶段中去。

1.3 软件测试人员必需确保找出的软件缺陷得以关闭。

在软件工程测试的过程中, 主要目的是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替用户着想, 将更深层次可能的问题都测试出来。但是, 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软件缺陷都是必须要修复的。如:没有足够时间、风险太大等。但是, 测试人员必需确保找出的软件缺陷得以关闭, 因为软件测试的目标就是揭示不同类型的错误, 并且修正它, 使得用户能够顺利使用软件。

2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2.1 软件开发人员应当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软件测试时一项复杂、富有创造性和高度挑战性的工作, 在软件测试中, 如果让开发人员来测试自己的代码, 那是一件非常不妥当的事情。因为开发和测试生来就是不同的活动。所以, 不管是程序员还是开发团队都应当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或者本团队开发的功能模块。如果有条件的话, 应当由独立于开发组和客户的第三方测试组或测试机构来进行软件测试。因为人类的活动具有高度的目的性, 建立适当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心理作用。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那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就是说, 我们会倾向于挑选那些使程序出错的可能性较小的测试数据。或者由于程序员对问题的叙说和说明有误解而产生的错误, 这种情况让程序员测试自己的程序是不可能发现问题的。

2.2 在软件测试中, 确定预期输出或结果是测试必要的,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事先无法肯定预期的测试结果, 往往会把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结果当成正确的。同时还要注意各种输入条件, 无论合理与否。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各种情况都有。

2.3 一定严格执行软件测试计划, 禁止软件测试的随意性, 这样就可以避免软件交付后出现问题, 这样也可以改善测试的效率和有效性。

2.4 软件测试并不等于程序测试, 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过程, 因此,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2.5 必须检查每一个测试结果, 事实上在最终发现的错误中, 有相当一部分在前边的测试中已经显露了出来, 但是由于人们没有认真检查先前的测试结果而遗漏了。

2.6 为了提高对程序重新测试的效率, 尤其是在对程序作了修改后, 为了减少测试工作量和成本, 除了对真正没有用的程序外, 一定不要扔掉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代表了一定的价值投资。

3 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选择

随着软件规模不断扩大, 软件的复杂度不断加大, 采用手工测试软件已经不能适应要求。采用电子自动化测试技术对于人工而言, 能更好地保证测试的准确度, 而且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加快软件的开发速度。因此, 软件自动化测试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 自动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完成许多手工测试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测试, 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节省经费, 缩短软件发布周期。在自动化测试中, 首先我们要根据要求来合理选择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的价格在开发资金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从成本角度必须考虑, 而且它参加了测试的大部分活动, 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根据测试方法不同, 测试工具有黑盒和白盒两种;而从测试目的和对象的角度区分亦可分为:单元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负载测试等。

在测试中, 对于测试工具的选择, 并非测试功能越强大越好, 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必须适用, 而且必须满足兼容性, 能够支持不同的运行平台, 能对不同的脚本进行测试同时对待测试的脚本具有追踪报道、错误定位的功能;再次, 拥有测试结果总结功能, 能够将测试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相对于一般的结果表述形式, 图标表示更直观。更容易让人理解、信服, 可以及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一般还要从功能、价格、测试工具的集成能力、测试工具的易用性、侧重点、技术支持等多方面考虑。

4 结束语

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软件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找出错误, 而是通过它发现错误、分析错误, 找到错误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从而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发现当前所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缺陷, 以便改进;同时也能够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 改善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即使测试没有发现任何错误, 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因为完整的测试不仅可以给软件质量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 而且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以此来最终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加强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史济民.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3]佘健明, 等编著.工程咨询概论.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11转

[4]Sam Guckenheimer.The Revolution in Software Testing.Rational Software.2002.

[5]James Newkirk Robot C.Martin.Extreme Programming in practice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 2002年6月出版.

[6]Ron Patton著.软件测试.周予槟, 姚静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崔启亮著.国际化软件测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

[8]孙建.软件测试工具的研究与建立.浙江大学, 2006.

软件工程 篇9

(一) 重新安排软件工程课程的内容以及覆盖的知识点, 变单纯地软件工程类知识传授为侧重引导学生对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类课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激发学生学习后继课程的兴趣。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 结合工程学和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 根据软件工程知识体 (SWEBOK) 对软件工程学科知识领域的描述, IEEE和ACM定义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SE2004) , 明确地将软件工程专业教育部分划分为十个知识领域:SE-CMP——计算基础、SE-FND——数学和工程基础、SE-PRF——职业实践、SE-MAA——软件建模与分析、SE-DES——软件设计、SE-VAV——软件验证与确认、SE-EVO——软件进化、SE-PRO——软件过程、SE-QUA——软件质量。在这个知识体中, 软件工程是导论部分, 是整个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入门。通过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 学生能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有初步了解, 而相应部分的具体分析和实验, 则由后继软件工程类专业课程来承担。为此, 非常有必要对软件工程专业下的软件工程课程, 从教学内容和目标上, 重新进行调整。1.变知识传递为入门指导, 让学生对整个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有充分的了解, 以便他们进行后继课程的修读。嘉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工程课程, 开课时间从大三提前到了大二上学期, 把软件工程的性质从大三的专业课程变为了大二的专业基础课, 从时间上保证了它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对整个专业进行了解的入门课的作用。同时在授课时, 不是简单地按章节把知识传授, 而是要相当一部分时间, 对软件工程的定义、研究范围等进行详细的解释, 要让学生搞清楚软件工程课程各部分内容与后继软件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关系。2.从整体上把握软件工程专业的性质, 让学生明白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在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中, 需要通过不断分析当前软件开发的现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软件工程的各部分知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要让学生明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为社会培养高级软件人才, 培养具有工程管理能力的系统分析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 相关软件专业类课程对于这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增强了, 在嘉庚学院整个工科专业普遍受困于学生要求转专业的情况下, 软件工程专业却基本没有学生转出。同时,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较大提高, 效果比较明显,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个福建省赛区一等奖;申请的若干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目前正在顺利进行中。

(二)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课程教学以实例教学为主, 加强互动,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简单的软件开发, 从中体会软件工程各方面知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所应用性本科大学, 嘉庚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教学也服务于这一目标。嘉庚学院的学生理论基础不是很强, 但动手能力却未必很差, 而且普遍有勇于实践的意愿, 因此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上, 设置若干实例, 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在实践中体会软件工程方面内容的重要性。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实例教学, 真正悟出了软件工程知识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都能自觉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开发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实习和社会实践中, 普遍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 一批知名企业均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达成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 每年固定接收相当数量的学生过去实习。此外, 许多毕业班学生还因动手能力强而打败重点大学的学生, 获得在知名企业工作的机会, 如Red Hat、阿尔卡特、网龙等。

(三) 通过完善和更新软件工程的教学内容, 和主流企业开发方式进行对接, 并逐步把企业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让学生能有机会接触最新的软件工程方法。

软件工程是整个计算机科学方向下最新的一个学科, 新知识新思想层出不穷, 作为导论的软件工程课程, 要确保课程内容的不落伍过时。嘉庚学院从04级学生开始开设软件工程课程, 至今已进行了四个年次的教学, 无论是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定, 都进行了比较大的变化, 教材从选用理论为主变为选用结合实例为主, 教学内容更是向契合企业级开发靠拢, 除了不断加入新的知识, 介绍新的思想, 在实例教学上, 也改变过去以某某管理系统这种没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实例为主的局面, 代之以一些较大的、需要合作完成的、涉及到软件架构等方面内容的实例为主, 让学生尽可能得到一些企业开发的体验。经过改革, 软件工程课程更实际, 更贴近社会需求, 与IT企业的合作办学也变得可行。许多IT企业都对嘉庚学院软件工程课程的这方面改革认可并表示了合作办学的意愿, 学院和包括思科、IBM、软通动力等在内的知名IT企业进行了相应地接触, 探索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可行性, 如免费提供软件工程工具帮助教学, 甚至直接由IT企业来帮助完成部分内容的教学。

(四) 逐步理清软件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并进而逐步完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计算机科学专业, 有自己特色和明确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嘉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依托厦门大学本部软件学院办学, 创建伊始主要借鉴的是本部软件学院的研究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 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最早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 简单的在软件工程这一门课上进行强化。随着教学的深入, 针对软件工程的发展和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 逐步调整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软件工程为基础而导出的软件工程类专业课程被逐步增加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为了实现培养方案的合理配置, 一方面组织教师赴知名企业参观学习, 深入了解企业开发流程, 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 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侧重, 一方面组织相关教师展开研讨, 合理安排软件工程类课程的课程内容, 避免知识点的重复, 也避免知识点的遗漏。2008年, 全新的完全学分制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诞生, 2008年底, 软件工程专业的修课指南修订完毕, 嘉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正式完全独立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嘉庚学院力主教学创新的大背景下, 这份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全以SE2004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 解决了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关系分不清楚的矛盾。

(五) 结语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对软件工程课程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使得该课程不但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还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同时, 以该课程为基础, 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为培养动手能力强, 计算机、工程、管理知识皆具备的高级软件人才创造良好的体制保证。

参考文献

[1]麦中凡.解读SWEBOK2004[J].计算机教育, 2004, (10) .

软件工程 篇10

一、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矛盾

虽然社会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旺盛,但是每年又有数以十万记的应届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考研队伍日益壮大,公务员考试千人抢一岗的现象屡屡出现。关键的矛盾在于:根据调查显示:一、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进单位就能即刻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对于岗位需求不需培训,能立刻上岗。二:刚刚毕业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不能带来经验,对于最新的技术及软件也不是非常熟悉,往往会出现,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到了发展迅速的计算机岗位,发现已经被淘汰,或是与实际操作的软件不匹配。由此可见,软件人才的短缺是一种相对的短缺,其实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上的一种错位。

二、现阶段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认知存在缺陷

基于现阶段的高考制度,很多学生录取志愿时是因为调剂,对于软件工程专业以及相关的就业方向并不十分了解。有些甚至高中时学习的是文科专业,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学起来有难度,对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了解专业走向,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数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对教学方法而言,虽然基本上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严重,对于学生的专业认知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不够,教材选择缺乏前瞻性,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3、师资力量紧缺

根据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多数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专科讲台,此类教师基本没有软件行业从事经历,职业实践的经历不够。尤其缺少对行业发展状况及最新资讯的了解,以书本知识为主传授学生,必然带来专业技术讲授落后,不适用的特点,缺少对新技术的灵活应变能力。

4、实验设备落后、学习条件不完善、软件资源不充足

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计算机实训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有限,上机时间及实训环境难以满足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整体的实践教学设施比较差,硬件实训设备更新速度较慢,滞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软件更新换代就更加缓慢,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极低。

5、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调查,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要求较高,除了专业技能方面,还特别提到了在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而这恰恰是高职院校教育所普遍缺失的。学校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在学生职业塑造方面是一大损失,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不挑选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除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其他各项综合素质也是体现当代大学生风貌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

三、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正确学生定位,着力培养企业稀缺软件的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换句话说是培养“一线员工”,软件工程专业也是如此。针对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开展专业认知实习,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就业途径,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了解主流的软件开发工具。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合作互助、管理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得适应岗位需求,完成岗位任务。

2、增强教师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养

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高专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老师的作用。鼓励教师进修,继续深造硕士或是博士学位,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出国留学机会,以及各类的培训机会。多方面入手,给年轻教师提供良好的多样的深造交流机会。学校也可设立合理的、完善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通过以上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胜任感,做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可定期聘请计算机软件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对教师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另外,也可组织教师到企业去进行顶岗实习,积累真实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重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要紧跟产业发展,及市场变化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与企业联系,进行合作交流,根据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可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的实训项目或是实训教材,真正得将理论用于实践,让实践检验理论。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及创新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大力开展与企业间的合作

高职院校的培养的就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高素质人才。针对这一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培养输送能力全面,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积极拓展与企业间的互动,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的条件,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使学生在还未出校门时就了解企业的正常运转,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以企业要求为导向,学习各方面实用技术,减少了企业新员工的培养费用,可以做到一上岗就产生利润。学生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接受订单式培养的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以后的发展方向,不再为找工作所烦恼。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变的话题,高职职业教育下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当前的主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是当务之急。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发展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思路,寻求更完善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近些年,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 高职高专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也逐渐成为一个为社会输送大量软件人才的窗口。但是根据调查显示, 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正面临就业越来越难的局面, 企事业单位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计算机院系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根据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及软件相关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 结合高职高专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适合于高职高专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高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健, 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智祥.论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鲍守兴.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改革[J].教育科研杂志.2009 (8)

上一篇:引导式教学法下一篇:生活化节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