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载体

2024-05-12

现代传媒载体(精选三篇)

现代传媒载体 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含义

按传媒载体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传统传媒和现代传媒。传统传媒是指已经出现和使用了相当长时间的一些传媒形式或形态, 如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期刊、电影等。现代传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现代传媒是指现今这个时代存在的以数字式、网络化、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介 (New Media) , 它既包括传统传媒发展的现代形式, 如现代广播、现代电视, 也包括新出现的传媒类型, 如网络传媒等。狭义上的现代传媒仅仅指网络传媒。本文主要从广义上理解和探讨现代传媒。

二、现代传媒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随着现代传媒载体的不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信息传输媒介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主体化趋势。在此情况下,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于自身, 这种情形, 可称作客体主体化。现代传媒载体的兴起, 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提高。

1、现代传媒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地位日趋平等化

首先, 现代传媒载体的发展使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渠道和内容趋于复杂化导致教育客体的“主导化”和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其次, 现代传媒载体的交互性特点,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相对性、模糊性特征。

2、客体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随着现代传媒载体的迅速发展, 人与人交流的手段和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客体摆脱了以往单一被动的交流方式, 将自己的思想更快速、更准确、更方便、更多样地传递给教育的主体。此外, 网络、电讯空间不限制时间的特性使教育客体可以随时传递自己的思想信息, 而不必受到时间的束缚, 充分调动了客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3、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更新

现代传媒载体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一步丰富。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供了足够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新型互动学习的平台,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生活提供了支持。现代传媒载体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 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上直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短信发送等新的传播方式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在网络上, 有“电子信箱”、“留言板”、“聊天室”等许多交流方式, 在手机上有“多媒体短信”、“文字短信”、“语音短信”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 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为丰富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三、现代传媒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目前, 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移动电话用户不断增加, 网络、短信这些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媒体的发展, 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造成全面影响, 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不可控性增加

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增强了人们感性上的隔膜, 很多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思想波动性大, 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民族意识淡化, 这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不可控性增加。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

现代传媒载体尤其是网络传播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传播提出了挑战。现代传播媒体在把大众文化带进校园的同时也夹带进了一些低俗文化, 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极为不利, 它不仅使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有所下降, 有些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比如, 大学生成日痴迷于ROCK (重金属音乐) 和R&B (蓝调音乐) , 对美声、民歌一无所知;他们整天追逐时尚偶像, 对莫扎特、肖邦知之甚少;他们喜欢“哈韩哈日”, 对中国本土文化视若无睹;他们会整日沉醉于电视、电影和网络游戏, 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感到厌倦乏味。

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功效最大化的途径

现代传媒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问题, 应该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功效的最大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的方向引领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的方向引领, 就是要倡导主流文化, 抵制消极文化。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2、加强网络传媒监管制度的完善

目前, 互联网已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平台, 成为人类社会在电子信息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要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进一步完善网络传媒监管制度。第一, 加强网络法制化建设。第二, 通过行政手段, 实施网络强制性管理。第三, 通过技术手段, 保证网络内容健康。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反馈机制的建设

在现实条件下, 建设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机制, 一方面应加强教育,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反馈意识, 此外, 应探索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和配备专职信息反馈人员。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作为一个系统, 它的建设和运行也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人员结构, 因此, 应注重如下几方面的建设:第一, 领导、管理人才的培养;第二, 技术人才的培养;第三, 科研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熟悉国家政策, 能主动适应和把握现代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和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美]阿恩特纪.青少年使用媒介实现自我社会论[J].秋发译.青年研究, 1997, (2) .

[2]单波.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论[J].国外社会科学 (京) , 2000, (4) .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篇2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社会革命的环境推动下所诞生的一种不同于古典文学的新的文学形式,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并不是文学发展的现代化必然进程,而是社会发展变迁对文学的需求。

一、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相互关系

“现代”是一个对于时间的定义,当前学术界对于“现代”的分类多样化,本文的论述则是以“传统分类”的角度,将“现代”的时间定义为1917-1949年。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环境巨变,促使了文学变革。中国现代文学几乎是与现代媒体同时出现的,甚至在最初的社会环境中,新文学等同于新媒体,但真正要深入去探讨的问题在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传媒是文学的载体

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文字往往又依托于具象的载体进行表现,在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从石头、竹简到纸张,这些具象的物体都可以被称为文学的载体。现代传媒是文学的重要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现代传媒并不是客观接受现代文学的载体,它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发展应该是相互的,甚至现代传媒是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现代传媒的主要形式为报刊、杂志,作为有形的物体,在有限的承载能力下,现代传媒对于现代文学就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现代传媒的表达是极具社会目的性的,所选择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能够反映现实、抨击现实的。这时媒体承载着作家的社会理想、文化追求、个人情感,或者说,作家的人生诉求、社会使命、情感世界,以物质化的方式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中,作家的写作不再是个人化的写作,作家的隐秘世界也随着载体的社会化而不再是个人的秘密。

(二)传媒是联络文学与受众的传递者

现代传媒的“传播”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文章一旦在报刊和杂志上发表,就必然会被大量读者阅读、评鉴。现代传媒加速了现代文学的流通和传播,但同时也加强了读者对现代文学的选择性。现代文学能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社会现实也必然给予文学的发展一定的反作用力。现代报刊的销售情况、读者反映情况、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都会成为作家创作时将要考虑的因素,而现代媒体,为了加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往往会更倾向于邀请知名度高的作家,从而造成现代传媒对作家的多样性选择。现代媒体的“中介性”也是其传播功能下的一个隐形的表现,报刊媒体的中介性成为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主要动因,由于中国社会缺少沙龙文化,知识分子缺少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因而几乎现代文学的每一家社团、每一个文学流派,无不与报刊密切联系在一起,即使如京派文人常常有下午茶一类的沙龙聚会,但他们真正发生文人间的联系,仍然需要报刊这个媒介。

(三)传媒构造了现代文学的语境

传媒能够将文学转换为一种影响力,它的本质是文化产物,是一种对文学的实物表现,但现代传媒实物的自身发展,又构建出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语境,甚至报刊、杂志这些具象的物体也成为了一种文学的素材,而被放到许多现代文学作品的叙事语境中。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语境关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媒被社会大众广泛接纳,促使了一种基于报刊、杂志的新的文体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新的语境。报刊、杂志均有一定的出版周期,均受到一定的篇幅限制,在有限的表达范围内,作家想要准确表达自身的思想与观念,就必须要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进一步调整作品的叙事结构。

二是现代传媒所形成的时代风尚,引导了市民社会的生活、艺术的观念变化,影响到整个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种文化氛围形成为文学的传媒语境。

二、现代传媒事业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特质

(一)现代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中国古典文学是一个系统的文学体系,无论是在文学的文化精神方面还是文体表现方面都十分成熟,其文学创作机制也是十分完善的,其本身并没有出现需要改革的地方。现代文学并不是在古典文学的基础上改革而形成的,它是根据现代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现代人们文化及精神需求转变而诞生的。但中国古典文学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只能说,中国古典文学在艺术技巧、审美经验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影响,而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超越却是根本性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当下的社会环境的多元化表现,它改变了传统中国古典文学“自赏”“自怜”“自享”的创作心态,通过报刊、杂志放下“文学”高贵的身段,将其深入民间,传播至各个阶层。这种现代性是现代传媒视野中现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是完全超越古典文学的。

(二)文学性

古典文学的文学性体现在其创作机制、文体表现形式以及思想表现上,古典文学对于精神层面的体现是专一的,它仅仅将高雅的称为文学、艺术,而对于“俗”的作品是不接纳的。但现代文学则是处于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状态,更具有包容性。与此同时,在现代传媒视野中的现代文学还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雅俗转换”现象,形成一个关于“雅”和“俗”的综合辩证体系,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当现代传媒主要面向市民为主体的读者大众时,所有的文学都表现为面向市民的“通俗”文学。文学最终的受众产生了变化,这也是现代文学特质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中国古典文学是服务于“贵族”的,它追求的是文化底蕴的体现,更重视艺术表现手法,将雅俗划分出了明显的界限,而现代文学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更多的读者是“平民”,这也就使得现代文学必然朝向通俗的方向发展,模糊了雅俗界限,既沿袭了对文化底蕴的追求,同时也追求更加平实的描述手法。

(三)理性

周作人在阐述“五四”新文学时说:“古代的文学纯以感性为主,现代却加上了多少理性的调剂。”与古代物质文化条件下的理性相比,现代传播媒体支持下的理性是以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为主的现代科学理性。新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从封闭保守的狭小圈子中走出来,获得了与“世界”进行直接对话的可能性。中国现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理性”,让人们逐渐形成了以科学去认知世界的思维习惯,借助于现代媒体,他们能够接收到社会的各种信息,延展人的精神空间,丰富人们的思想。

三、结语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种基于社会环境变革而产生的新文学形式。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是共生的,现代传媒促进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科学性以及文学性的系统化发展,而现代文学让现代传媒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从而有力促进文化运动的开展,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思想启蒙的运动中,向民众传播更多的先进知识和文化,让读者了解社会、国家的大事。

现代传媒载体 篇3

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尝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定义, 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传媒的功能与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 研究其地位与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定义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首先来看看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现代传媒, 包括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杂志、期刊等等。因此, 由两者结合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应该可以看作是以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杂志、期刊等现代传媒为载体,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使人民群众在广泛接收的社会信息的同时,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现代传媒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具影响的载体

在这里我们应看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承载性、传导性、互动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等诸多特性, 这就要求现代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必须能够有效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并可以实现相关联的信息迅速、快捷、方便的传递, 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还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掌控和操作, 以帮助和指导受众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革命传统主义、社会主义信念等崇高的理想信念。同时, 在信息化时代, 从报纸到电视, 从期刊到广播, 从网络到手机, 现代传媒无处不在, 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高度重视现代传媒的作用, 正确运用好现代传媒的力量, 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以江西卫视打造的本土品牌节目———“中国红歌会”为例, 自2006年举办以来, 积极宣扬了健康向上奋进的红色主旋律, 持续4年共有13万多人报名参与, 直接收看节目的观众更是超过2亿, 并有100多万人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邮寄信件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中国红歌会”活动的肯定、对持和喜爱, 纷纷称赞“中国红歌会”形式新颖,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凭着自身的红色定位、和谐精神和平民特色, “中国红歌会”涵盖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 表现了特定时代特定的意义, 打造了现代传媒新的“神话”, 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世人瞩目。

为什么原本定位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受众的一场全民参与、共同娱乐的选秀活动, 竟然播出后吸引了接近观看总数40%的年轻人, 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呢?认真分析后不难看出, 虽然“中国红歌会”主打的是“红色牌”, 但活动并不一味地固守传统、因循守旧, 而是完全突破了单纯的对以往时代的歌颂与怀旧, 在保留红色基调的前提下, 加入了符合当前年轻人口味的时尚元素, 将红歌舞台灯光时尚化, 使用淘汰升降机等设备, 赛制中还出现了选手自选PK、短信终极PK、待定等年轻人所熟悉的选秀流行方式, 并加有煽情的选手VCR真情告白等等, 迅速地吸引了老、中、青三代受众的“眼球”。在此基础之上, “中国红歌会”谋求创新, 寻找突破, 节目现场邀请了老红军等回忆和讲述革命传统和红色故事, 让每一场红歌会比赛在收获震撼、感动的同时, 实际上更是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在中国红色革命传统的高调演绎中, 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 这成为了“中国红歌会”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就曾这样描述, 一种稳定而又固定的活动形态, 给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会带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如今, 江西卫视成功打造的“中国红歌会”———万人唱红歌模式不仅已经被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等仿效, 而且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等也被广泛应用, 干部、市民走出单位、聚在社区自发地组织小规模的红歌演唱比赛, 不自觉间也成为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毫无疑问, “中国红歌会”已不仅仅局限于承载文化意义的红歌, 它用一种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主动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中国红歌会”的巨大成功, 只是现代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个缩影和范例, 也有力地印证了现代传媒能有效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以帮助和指导受众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革命传统主义、社会主义信念等崇高的理想信念。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具有速度快、时效强, 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 已经拥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受众群体, 因此用现代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可以迅速、快捷地向受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意义等, 能够形成强大舆论环境, 营造浓厚教育氛围。而这一效果, 都是以文件、黑板报、宣传栏等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不可企及的, 同时比开设理论课、实施报告会、组织公益活动、参观革命纪念地等影响力更大, 覆盖面更广, 确实是一大“法宝”, 从某种意义说, 现代传媒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的载体。

三、现代传媒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效益“双赢”

从上述论述不难看出,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和良好效果的获得, 而将现代传媒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传媒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也就是说,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现代传媒进一步扩大影响, 收获更多成果;现代传媒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指导和引领, 谋求更大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古语有云:“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唯物辩证法也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 必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现代传媒也概莫能外。现代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之一, 其速度快、时效强, 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 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一把“双刃剑”, 如果把控不牢、使用不当, 非但不能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反而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 甚至破坏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传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价值削减、丧失的同时,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作用和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经济社会关系进一步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拓展, 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作为利益实体,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的竞争, 都普遍存在着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求。当然,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 但在实际运作当中, 不少媒介却迷失了方向, 一味地将注意力放在怎么样赚钱上, 忽略了作为传媒应当关注的社会职责、道义楷模等, 更不用谈勇于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了。

对3年前的北京卫视的“纸馅包子”事件, 很多人并不陌生。2007年6月间, 原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临时工作人员訾某通过查访, 在没有发现有人制作、出售肉馅内掺纸的包子的情况下, 为谋取所谓的业绩, 冒充建筑工地负责人, 对在朝阳区制作早餐的陕西省来京人员卫全峰等四人谎称需定购大量包子, 要求卫全峰等人为其加工制作。随后, 訾某携带秘拍设备、纸箱和自己购买的面粉、肉馅等要求卫全峰等人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入肉馅, 制作20余个“纸馅包子”, 并秘拍制作过程, 还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式, 编辑制作了虚假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播出带在节目中播出。虽然后来訾某被移运司法机关处理, 北京卫视也因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 向社会公开郑重道歉, 但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却是永远难以抹去的, 致使公信力、影响力大打折扣。试问, 如果现代传媒都如是追求业绩和利益, 如何让人放心将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何意义?

其实, 现代传媒能否履行社会职责与义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重任, 通常会被视为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识, 成不成熟的重要标志, 而且传媒履行社会职责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责任, 本身也是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最佳途径。因为, 通常情况下现代传媒竞争力包含组织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 而社会资源又有三个部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传媒履行社会职责、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和意识和表现, 如果做得很好, 就会给传媒带来公信力, 传媒一旦形成公信力, 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联系, 其规模及影响力就势不可当, 经济效益也随之“水涨船高”。由此看来, 肩负思想政治教育重任和获取经济效益根本不矛盾, 完全能够做到“双赢”。

四、以现代传媒为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

现代传媒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面临着两重境遇, 一方面现代传媒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也受到巨大的冲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内在本质。

从当前发展的形势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呈现出由少到多、日益丰富的发展趋向。现代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其具有的速度快、时效强, 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 朝气蓬勃, 活力十足, 发展前景看好, 势必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提供优质服务。同时, 要积极探索, 敢于创新, 加强现代媒体的应用和管理, 有效克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机制和体制,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思想政治“文化食粮”, 形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获取经济效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局面, 使现代传媒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思想共识的广泛形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数字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媒体正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 而现代传媒载体有助于优化思想正式教育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将现代传媒纳入思想整治教育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对推进思想整治教育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1]潘静.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0)

[2]李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0)

上一篇:建设方工程管理分析下一篇:大学生应对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