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服务

2024-05-10

碳金融服务(精选十篇)

碳金融服务 篇1

打造低碳浦发银行

发展低碳经济,金融服务必须要先行。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发展低碳金融所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浦发银行以打造低碳银行作为战略发展目标,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自身行动建设低碳银行,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协调发展。

2009年,浦发银行作为唯一的金融界发起人,加入了中国第一个自愿减排联合组织——天津生态城绿色产业协会,目的是通过推广低碳金融解决方案,助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全面推行。近日,浦发银行又发布了建设低碳银行的倡议书,郑重地宣告——浦发银行将致力于打造中国金融业的低碳银行,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做出努力。2010年1月9日,是浦发银行17年的行庆日,全国各地的分行,以“低碳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全国40多个中心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志愿行动。今年3月27日,浦发银行全行参加了国际自然基金会组织的地球1小时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倡导低碳生活。

第二,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重点授信支持低碳经济,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商业行为来支持绿色公益事业的道路。

面对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矛盾和挑战,浦发银行优化信贷投向,提升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自从2006年以来,浦发银行在每年的信贷投向指引中,都明确提出对新能源和环保行业,给予重点授信的支持。对污染环境、能耗超标的企业,不得与其建立授信关系,致力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近3年来,浦发银行已经陆续地提供了1000多亿的授信来支持低碳企业和低碳经济,支持了一大批风电、水电、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电厂脱硫脱销、工业和建筑节能领域的一些项目。在个人业务方面,浦发银行大力发展各类电子银行的渠道,鼓励客户使用电子账单,鼓励客户购买绿色节能的家电,从而使个人金融服务与低碳相结合,不仅引领低碳生活的时尚,而且切实起到支持低碳经济的作用。

第三,积极探索以金融创新来支持节能减排,通过产品创新树立低碳银行的标杆。

2008年,浦发银行在全国商业银行中,率先推出了首个针对低碳经济的整合服务方案,就是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了和法国开发署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能效金融方案、清洁发展机制就是CDM的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形成了业界最全的覆盖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产品体系。

2009年,上述的金融方案都已经落地。

1.浦发银行成功地为陕西的两个水电项目提供了财务顾问,并且最终签署了减排量购买协议,就是ERPA,这个项目是国内银行界CDM财务顾问创新成功的第一单。

2.浦发银行牵头为国内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融资,成功地实施了将银团贷款融资和CDM应收账款质押相结合的创新融资方式,对碳金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通过中间信贷的创新方式,引入法国开发署的长期低息资金来源,成功地为国内六个地区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资支持。

上述项目,合计节约标准炭30.7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7.26万吨。

4.浦发银行为国内首支中国可再生资源基金实施的全面财务顾问服务,同时作为财务顾问协助山西省设立了中国的第一支能源产业基金。

5.浦发银行作为银团的牵头者,或者是主要的参与者,为南水北调、太湖治理、滇池治理等社会影响较大的国家重点环保项目提供了融资的支持。因此,通过金融的创新,浦发银行在低碳金融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要发展低碳金融,就需要加强队伍和能力的建设,打造核心的竞争实力。浦发银行从总行到分行,现在已经组建了专业的绿色金融团队,依靠专业化的运作、垂直化的管理,来共同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全面开展。

对低碳金融的思考和建议

对于我国低碳金融下一步的发展,我在这里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是当前低碳经济必须要配套的金融服务。

由于低碳产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商业模式也比较新,因此除了银行传统的金融融资以外,需要大力开拓多类型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也建议各地政府能够牵头发起低碳的引导资金,来带动社会资金,包括了PE、VC以及一些信托的资金等,投入到低碳产业。

监管部门应出台针对低碳企业的IPO,低碳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低碳企业发行一些中期排票据等等,来支持提供一些专项的鼓励政策。

大力发展国内的碳排放权的交易平台,出台有关排污权等抵押的法律规范,来支持融资安排,积极推动排放权的快速发展。加快制定国内碳排放的计量方法和标准,构建碳交易和碳中和的市场。哥本哈根会议给我们打开了奠定国内碳交易的基础,今后发展急需依赖于我们的基础建设。

第二,对于中小节能环保企业融资给予政策扶持。

近年来,绿色产业当中一大批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这个领域的广阔前景,但是在判断他们的经营模式、项目技术的成熟度和经营可行性方面,还相对地欠缺。浦发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探索风险共担的方式以及项目技术认证的手段,来控制银行的授信风险,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希望政府出资,成立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的引导基金、担保基金或者是专业的担保机构,来推动和协助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

第三,对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给予政策扶持。

相对于传统产业,低碳产业中涉及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商业模式也非常新颖和独特,银行在发展低碳金融的过程当中,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银行大多采取的是积极地响应和扶持政策,但收益和风险有时候不成比例,或者是不匹配。虽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些商业手段来降低或者是缓释信贷的风险,但是这个往往会带来企业支付额外的成本,或者是增加了企业准入的门槛。因此,建议监管部门能够提供商业银行从事低碳金融的扶持政策。比如说,对于银行开展低碳金融给予税收的见面,在风险资产占有方面,给予一些倾斜政策。

碳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篇2

1.突出商业银行的关键种作用,构建低碳信贷评价体系和金融服务机构共生耦合关系。目前我国碳金融服务市场还不够发达。面向碳金融的服务机构发展缓慢,企业参与碳交易、碳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快构建低碳信贷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企业碳排放、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低碳产品、碳减排、低碳能源利用效率等多个指标,系统考核企业在碳减排能力及其低碳信贷市场前景和社会责任,重视对企业低碳生态效益指标的考核与评价,促进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碳交易,形成鼓励企业和社会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提高低碳能源利用效率.达到降低碳排放和节能的目的。发挥商业银行的关键种与低碳信贷评价标准的引导作用,与环境评估机构、政府环保监管部门进行碳信息共享与合作,综合评价企业碳减排参与状况、CDM项目能力、碳技术创新能力、低碳产品与低碳营销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与水平,科学评价企业碳信用状况,严格筛选低碳绿色信贷项目,防范碳金融风险。根据共生网络的创新集群和能量生成与分配特性,应在低碳信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形成银行、碳交易所、保险公司、碳基金的紧密合作与共生耦合关系。如下图2所示.依靠金融机构原有的专业知识和客户资源,研究开发与碳金融相匹配的服务产品,提供相应的碳金融服务。保险公司为碳金融经济主体规避气候风险提供保险和担保等风险管理服务,为碳项目和碳交易活动提供保险服务,发挥管理投资组合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的风险管理专业能力,集聚资金,开发和促进碳市场的发展。碳基金设立的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国际多边援助碳基金、政府双边合作碳基金、投资收益型碳基金、私募碳基金等,融通资金,分享收益。碳交易所为碳金融参与者提供交易平台,提供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的清算、结算服务、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服务等。碳金融服务机构共同为碳金融参与者提供服务,相互配合和服务,形成错综复杂的共生耦合联系。

2.创新碳金融衍生品工具与服务模式,优化碳金融共生网络市场化机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碳金融服务的制度设计、区域规划、平台建设等经验模式,合理布局中国碳排放交易所,构建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碳金融服务市场。在全国特大城市、省会城市等通过碳交易所、环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能源交易所或者其他形式开展碳排放项目交易和绿色金融项目服务.鼓励银行参与碳金融衍生市场交易。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碳信贷、碳基金、碳排放权衍生产品(碳排放权的远期、互换、期货、期权、抵押贷款等产品)、碳保险等。优化碳金融服务共生网络的市场化机制与模式重点建立高端金融市场交易与服务体系.提升金融工具技术能级与风险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建立以碳货币为代表的.新金融管理模式与交易制度、基于碳排放指标与环境变化指标的碳交易产品、碳期权期货等交易工具、碳债券与碳股票的投融资工具、低碳信贷与碳保险的金融服务渠道等。构建市场化机制与模式应依托各地环境交易所开展自愿碳减排试点,根据买家要求购买甚至定制适用于不同标准的自愿减排额度,发展自愿碳减排的典型示范,构建和优化碳金融市场化机制和运行模式。

3.加强与法律服务、技术咨询、信息、品牌营销与策划等中介服务组织的辅助服务与共生合作,构建完善的碳金融服务共生环境体系。碳金融服务提供者在开展碳金融服务时,必然需要一些相关专业机构的辅助。法律服务机构为碳金融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相关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机构为碳金融提供碳交易的产品信息、流程信息、市场波动性、日交易量和交易额、产品价格、碳项目运行、风险、参与方运营状况等等信息和技术服务,开发碳金融服务软件,建立项目开发、项目投资、项目设计、东道国政府审批、项目审定和注册、项目实施、检测和报告、核证/签发CER、碳指标销售、市场退出等全过程服务体系,建立碳金融市场注册与结算平台、碳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灵活变通和多元组合的共生网络合作模式与协调机制。构建碳金融服务共生环境体系,应加强碳排放信息系统和碳交易数据库建设,促进碳信息披露。商业银行与环保检测等部门合作,建立碳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和企业环保守法情况审查等.建立和完善企业碳排放数据库建设,确定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估程序和分析方法,对企业的低碳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判,完善商业银行与相关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碳信用披露制度,为CDM项目提供信用增级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碳信息数据库,整合碳信息资源,与国际金融经济数据对接,实现信息采集和披露的标准化,及时反映碳市场及相关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市场信息.提高碳信息收集、处理、加工等数据分析能力和高端碳金融战略决策能力,为提高碳金融服务质量、构建碳金融服务体系共生网络、参与国际碳市场竞争、占领国际碳市场高端和未来经济制高点、实现国家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能力。

碳金融的富矿 篇3

自2007 年开展二级市场CDM交易以来,其成交量和成交额几乎成几何级数增长。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约1900亿美元),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

运行机制

什么是碳金融,它的运行机制是怎样的?2005 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建立起国际排放贸易(IET)、清洁发展(CDM)和联合履行(JI)三种机制,从而首次在“碳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简单的讲《京都议定书》确定了一种减排的机制:给每个发达国家确定一个“排放额度”,允许那些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向额度富裕或者没有限制的国家购买“排放指标”,自此,人们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交易所里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一般而言,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而这一类金融活动,目前大多是围绕着温室气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交易即碳交易开展的,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的概念也不断扩展,二氧化碳的交易不仅在国家进行,也可以在国内市场实施。

“碳金融”业务主要涉及碳卖家(项目业主,核证减排量出售方)、碳买家(碳基金、国际金融机构等,核证减排量购买方)和碳减排收入的国家收费管理机构(如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三方。碳金融市场既包括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包括开发可产生额外排放权的项目的交易,以及与排放权相关的各种衍生产品交易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是全球碳市场,这个市场由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两个不同的系统组成。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参与度不断深化: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已经渗透到交易的各个环节。

机遇和挑战

中国需要发展碳金融来实现减排的突破。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企业节能减排技改能力不足、技改成本高昂,建立碳金融市场,为国际买家与中国企业交易搭建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力量参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有利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利用。

企业可通过出售碳排放权获利,直接提高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同时,建立碳金融市场有利于中国企业获取国际交易信息,也有助于中国金融业通过碳金融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巨大的碳减排潜力使中国碳市场具可持续发展性,发展碳金融正当其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 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中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

中国的工业基础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为突出,可进行CDM 交易的碳减排项目也最多,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要中国保持非义务减排国的地位,中国的CDM 事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可以为中国的碳市场源源不断地供给CERs。近两年来中国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及核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已全球领先,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为碳交易市场创造了众多减排额,目前中国的核证减排量的供应量占据全球碳交易市场的50% 。

发达国家与中国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中国寻找合作项目。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高耗能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 美元/吨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国进行CDM 合作项目,减排成本可降至20 美元/吨碳。

碳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对CDM 项目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CDM 项目和“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中国的,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节能减排项目在企业里一般都是技改项目,它给企业带来的是费用的减少而不是收益的增加,这点对银行来说缺乏吸引力。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只能开展对减排项目的贷款融资等业务,碳现货、期货与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广阔领域仍未被允许开放。另外,节能减排项目要涉及新技术应用,而银行也缺乏管理新技术风险的能力。

中国尚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尽管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仍不是定价方。中国创造的核证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购买后,通过金融机构的二次包装和开发,成为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及担保产品并进行交易。

另一方面,目前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碳交易机制体系尚未建立,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指标出售价格目前仍主要由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制定,这使得在相关领域的竞争中,中国商业银行较其他国际性商业银行处于劣势。

商业银行是突破口

国内关于碳交易的市场体系仍然接近一片空白,与欧美存在巨大差异。尽管中国预见碳金融市场的潜力,北京、天津和上海已成立环境交易所,但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业务仅限于项目信息介绍服务,且都只是企业行为,主要是基于CDM项目的交易,而非标准化的交易合约,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平台。由于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自然无法获得相应的定价权,因此,要想在国际市场获得相应的话语权似乎难上加难。中国的金融业介入不深,对于二级市场交易以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开发等领域,中国商业银行仍然涉足更是少之又少。

借助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地位,多元化发展碳金融。在未来的几年内,如没有大的政策波动,CDM项目依然是中国在低碳经济研究领域的主要着力点,除参与CDM 项目的一级交易外,中国还应尝试逐步参与二级市场。

商业银行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帮助企业在产生排放权指标后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为产生原始碳排放权的项目开发企业提供担保。在二级市场上商业银行充当做市商的角色,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或者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等等多个领域。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金融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同时日趋成熟的市场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商业银行关注低碳概念的企业客户,创新信贷业务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应控制好碳金融交易风险,确保碳金融业务稳健开展。商业银行首先应选择那些经济强度好、外部担保强的项目,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探索诸如责任保险等商业保险,转移碳金融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碳金融问题探析 篇4

全球气候问题愈来愈严峻,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都高度的关注和参与。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7)的研究报告,1995~200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是自1850年以来最暖的12年。气候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洪水、风暴和海水的侵蚀等等。究其变暖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大量增加。

为了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形成的挑战,人们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当前,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已日益突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用来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因此,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金融交易平台、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1]。

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碳交易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900亿美元,全球碳金融交易市场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交易市场。表1统计了2008年至2010年碳金融市场交易总量和市场价值的情况。

各国碳金融交易也纷纷开始并逐年增加。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在2008~2012年内,相对于其1990年的排放水平减排8%。根据减排方案,欧盟各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向重工业企业颁发许可证,并限制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高额度。2005年1月,成立了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准许市场EU ETS。英国2002年起启动了为期5年、涵盖6种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它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奖励、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实施减排行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削减计划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它对所有的在该州的电力零售商和其他部门规定了必须完成的份额。

交易量:公吨二氧化碳量;市场价值:百万美元;数据来源:world bank,2011.

1 碳金融的界定

目前无论是国内学术界还是国外学术界对对“碳金融”的界定是没有统一的。世界银行定义碳金融是指以购买减排量的方式为能够产生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项目提供资源。

Stewart Hudson从三个方面对碳金融进行了总结:第一,缔造交易碳配额和碳抵消产品的市场;第二,与清洁能源相关的投融资;第三,公司的碳风险和收益评估,挖掘企业在低碳发展趋势中可以获得的预期收益,以及由此对贸易和投资产生的影响[2]。陈柳钦界定更为具体,他认为,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3]。高建平认为,碳金融指的是跟限制碳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王瑶则认为,碳金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包含了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灾害管理三重目标的低成本途径,是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2]。袁鹰指出,碳金融就是与减少碳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买卖交易、投资或投机活动,也包括发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相关活动。[5]

结合各方观点,我们从制度分析的角度认为碳金融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张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减缓碳排放、转移碳交易风险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碳交易有关的金融制度安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个方面:一方面是“碳交易”机制,主要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涉及“碳交易”项目的交易;二是风投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投机者)参与的“碳经济”投融资活动以及各类碳环保和信用衍生品,主要是碳期货、期权交易。

碳金融的核心是交易机制,所有的其他交易活动都是围绕交易机制展开的。

2005年《京都议定书》中订立的三种灵活的减排机制就是我们目前碳金融交易机制主要的组成部分即国际排放贸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配额市场的交易原理是限额和交易制度,即由管理者制定总的排放配额,并在参与者间进行分配,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排放配额的买卖。IET就属于这类市场机制。项目市场的交易原理为基准线交易。在这类交易下,低于基准排放水平的项目或碳吸收项目,在经过认证后可获得减排单位来调整其所面临的排放约束。JI和CDM就属于这一类市场机制。(如图1所示)

图2说明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市场交易规则。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排放目标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在碳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而提前完成减排目标并且有富余的,可以到碳市场上出售排放额度。[6]

2 当前中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问题

我国污染严重,万元GDP能耗远远超过世界水平,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碳金融交易市场在中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我国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属于较新鲜事物,碳金融交易停滞不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碳金融市场分割,层次单一,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条块分割,参与主体单一,碳金融交易工具缺乏。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最快的是CDM市场,但是我国CDM市场项目的开发呈区域性分布,缺乏统一交易规则和交易机制,不利于发挥市场的定价作用。此外,在碳金融市场中,参与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企业,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较少,更不用说普通投资者了。从碳金融交易产品来看,产品非常缺乏,只有碳金融基础产品,金融创新和碳金融衍生品还是一片空白,这样不利于提高碳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和降低碳金融交易的风险。

2.2 CDM项目议价能力不足、运行模式单一

我国是CDM项目最重要的供给国,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项目业主的议价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国内对CDM认识尚不到位,对其利润空间、运作模式、减排量价格、付款范围和条件等等尚不熟悉;另一方面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的减排量被西方的中间商在中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后,经过审批、注册、签发,贴上“CER”标签,就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如世界银行《碳交易市场现状与趋势(2009-2010年)》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的CER售价为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1.70至16.08美元,低于全球CDM一级市场均价16.12美元,远低于全球二级市场均价24.51美元。

其次中国CDM项目运行模式单一,减排项目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已被政府批准的CDM项目有10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双边远期CER合同,价格长期锁定,虽然风险较低,但仍然存在风险。而我国业主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对CER价格波动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CDM结构也较单一,主要减排量来自于HFC-23和N20项目。[2]

2.3 碳金融交易服务不到位,人才缺乏

碳金融制度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但目前我国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我国的碳金融组织主要还是原有的金融机构,没有专门从事碳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或者组织。而且国内金融业虽然已涉足碳金融市场,当总体缺乏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迄今为止,我国金融业的碳金融活动,主要是各类“绿色信贷”业务,而其在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较小。最后人才紧缺也将是中国发展碳金融面临最大的问题。从事碳金融的人才必须是掌握金融、贸易、外语、环境能源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缺失也会阻滞中国碳金融的发展。

2.4 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存在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法律制度不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存在漏洞和缺陷,金融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环境税费设置不合理、财税激励政策不到位,经济核算中未考虑资源环境的损失,对经济主体缺乏一整套有效的环境考评制度等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阻碍了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发展碳金融交易需要有新的制度安排。例如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上对碳排放权进行界定,明确其稀缺性、排他性和可交易性。并对碳排放权进行初始分配等。

3 完善碳金融交易机制的建议

世界上各国为了从碳排放权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筹划建立碳资本和碳金融体系。发达国家已开始未雨绸缪,争夺在碳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中国也应该采取相应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和挑战,制定相关金融交易制度,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国际碳金融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

首先中国应该坚持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发展自愿性碳交易市场。其次商业银行要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建立为碳管理服务和低碳技术投资的碳基金,支持节能减排企业和环保项目发行债券,建立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投资基金。另外向节能、环保企业和能源有关的项目发放贷款,除了向节能减排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以外,还可以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且帮助能够产生CO2等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企业发现碳交易价值等等。最后提高CDM项目管理能力,把握国际碳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的数据库和碳风险评价标准,健全碳交易监管和法律框架,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定价权,为碳金融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

摘要:全球气候问题愈来愈严峻,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都高度的关注和参与,碳金融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碳金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中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金融,碳交易,碳排放

参考文献

[1]张茉楠.中国争取碳金融主导权刻不容缓[EB/OL].2009年金融专家年会.中国金融网.

[2][4][7]王瑶.碳金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28、29、162.

[3]陈柳钦.碳金融:撬动低碳经济的杠杆[J].区域金融研究,2010,(8):13-18.

[5]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10,(5):17-23.

碳金融服务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周密论证作出的重大决策。XX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场论坛的主题是“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十分有意义。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知行合一,切实提高绿色低碳转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要有全面、系统、深刻认识“30·60”内涵的思想自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均能源需求尚有较大上升空间,未来碳减排压力较大。据国际组织、科研机构测算,我国碳排放峰值将超过XXX亿吨,而XX碳排放峰值为XX亿吨,XX约为XX亿吨。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XX年时间,远低于欧XX家XX-XX年的时间。“碳达峰、碳中和”不是要简单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国民财富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碳减排约束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理性、智慧地平衡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未来几十年,绿色低碳转型将嵌入所有经济活动的内核,成为投资、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决策的核心逻辑。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将从不可持续的资源高度依赖型转向持续迭代的技术创新型,五大新发展理念将贯穿全过程、各环节。

思想自觉要转化为更理性、果敢的行动自觉。“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求我们迎难而上,及早科学设置碳减排目标,部署切实可行的达标方案,出台规范、明确、可操作的绿色发展举措。金融部门将全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整体目标,完善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主动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金融风险。

第二,秉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需以系统观念引领顶层设计。“30·60”目标存在“达峰快则中和早、峰值高则中和难”的紧密关系。碳达峰不等于冲高点,而是要尽快进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持续调整。达峰后碳排放很难陡然下降,可能需要经历一段峰值平台期。不同的达峰时间、峰值水平和平台期下,实现碳中和的整体成本差异较大。如果将二者割裂,不从一开始就着眼于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将进一步压缩碳中和过渡期,增加转型压力和不必要的转型成本。因此,需全面、理性、科学认识碳达峰、碳中和二者的内在联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全国统筹。要重点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完善绿色低碳政策框架,持续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出台分行业、分领域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同时,我们呼吁,有能力、有条件的地区、机构和市场主体向负碳排放进军。

第三,统筹谋划,全力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五大支柱”。

XX银行一直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即: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探索形成了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这“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是金融部门有力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着力点。

近期,XX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统一了绿色债券标准,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同时,XX银行计划分步推动建立强制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我们还将探索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用金融的力量推动营造实现“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

XX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债,重点支持符合绿色债券目录标准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间市场“碳中和债”累计发行XXX.X亿元。

为进一步动员资金支持绿色发展,XX银行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对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X%,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XX.X个百分点。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XX银行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在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今年,XX银行将与XX财政部共同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加强协调G20各成员国,讨论制定《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共同推动信息披露、绿色标准等重点事项。同时,我们正在与XX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债券、贷款等分类标准的趋同。

XX在引领绿色金融发展上具备巨大的潜力和优势。XX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走在前列,20XX年就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较全国的碳达峰目标提前X年。同时,XX金融要素市场完备、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基础设施完善,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绿色债券中超过XX%在XX发行,绿色环保企业股权上市融资超过XX%发生在XX。未来,XX可进一步发挥优势,在金融机构碳核算、金融机构及融资主体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绿色金融产品评估认证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这不仅有利于提升XX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引领可持续发展投融资的国际潮流,推动XX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有利于提升金融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服务能力,特别是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绿色技术进步,助力XX科创中心建设。

第四,着眼全局,强化对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金融支持。

绿色低碳转型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刚才提到的绿色金融支持,二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的核心是通过市场化定价,约束排放,激励减排,同时发挥金融的期限转换和风险管理功能,引导跨期投资,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这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及早设置清晰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在总量约束下,由市场供求决定配额交易,形成清晰的价格信号,从而引导预期、稳定预期,促进低碳投资。

二是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碳市场建设中的支持作用。碳交易的底层逻辑是排放权的转移,包含配额分配、登记、交易、核查、评估等诸多环节,实际运行成本较高,限制了市场效率。引入更多金融机构和包括碳衍生品在内的金融产品,有利于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绿色投资是典型的跨期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高,风险大,亟需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金融市场已有很多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运作模式,按照金融市场逻辑管理碳市场,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跨周期配置和套期保值。金融系统将积极配合、主动适应碳市场建设需要,有效平衡好绿色低碳投资中激励、跨期和风险管理间的关系。

过去十多年,XX已经构建了一套“制度明晰、市场规范、管理有序、减排有效”的碳交易体系,碳基金、碳质押、碳配额远期等创新产品有序发展,探索了碳金融业务协同监管经验。全国性碳市场交易中心落户XX,将与XX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增强碳市场价格发现能力,提高XX在全球碳市场定价中的地位。

第五,冷静理性,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行稳致远。

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介于XXX-XXX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年均投资X.XX-X.X万亿元。巨量资金需求背后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各类投资风口不断涌现,十分吸引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眼球。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之势大家看得都很清楚,但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性,高度警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国际上有关新兴产业非理性繁荣引发经济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无论是19世纪中期铁路投资热退潮、19XX年无线电、电力、汽车和石化泡沫破裂,还是20XX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都揭示了非理性投资潜在的社会经济成本。在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各方应保持冷静判断、理性决策、审慎而为,认真做好产能预警与风险监测,真正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均衡,进退有序,协力保障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金融行业将铭心践行“国之大者”,与诸位同仁一道,携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顺利实现“30·60”目标贡献金融智慧和力量!

碳金融服务 篇6

摘要: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在低碳框架下商业银行应对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商业银行

去年12月份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世界气候大会,在这次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上,组会再一次强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碳金融就就孕育而生。

碳金融的概念

碳金融源于《京都议定书》。通过开展碳金融,不仅可以促进环境内生型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开拓中间业务收人、促进经营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大意义。

碳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指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基于《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的要求,碳金融包括三个层面的运行机制:

1、是允许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之间转让他们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这就是 “国际碳排放贸易”机制(IET)。

2、是允许发达国家从有减排义务的其他发达国家投资节能减排项目中获得碳减排信用,用于抵减排义务,这就是 “联合履行机制”(JI)。

3、是允许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以抵减其排放义务,这就是 “清洁发展机制”(CDM)。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现状

利用这些机制,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及经济实体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成本更低的地方实施减排,获得减排信用,用于抵其减排义务,由此,这些全球配置刺激国际间金融发展,为各国实现“低碳”的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率的手段。

正因为有大量具有发展潜力的碳金融需求, 目前国际银行看好这一发展潜力巨大的低碳市场。总部设在伦敦的低碳经济专业投资银行—气候变化资本集团(Climate Change Capital),目标是通过投资管理、为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等, 使全球低碳的同时创造可观的回报。他们管理的私募碳基金达亿8.5欧元, 其中投人中国的达3.5亿欧元, 该碳基金的投资者包括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府养老基金, 一家英国最主要的电力公司和一家领先的新兴商业银行, 业务遍布中国、俄罗斯、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

由于碳金融的CDM最终产品CERs具有虚拟和衍生性,仅代表合同一方获益权力或某种义务。所以商业银行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金融产品设计,促进低碳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深化碳金融的市场。也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

尽管我国碳金融业务有着广阔的利润前景,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未广泛介入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一,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由于碳金融的兴起的时间不长,我国商业银行对其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的理解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对碳金融业务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敢贸然介入其中。

第二,商业银行相关机构和人才的缺失。碳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商业银行拥有对应的机构,以完成碳金融产品研究、产品设计等必要的前提工作,而大多商业银行还缺乏这样的机构。较传统业务言,碳金融业务对具备金融、低碳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依赖较大,目前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储备还不足。造成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第三,碳金融业务风险较大。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除了面临传统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外,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协议,该框架下的三个减排的机制仅持续到2012年,之后如何,包括我国在全球碳金融领域中的角色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促进碳金融交易平台建设

中国目前作为碳排放出售方,与国际碳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交易往往缺乏经验、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必要的交易平台,这点严重制约了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应积极与国外投行沟通合作,在中国发挥积极作用,银行自身充当财务顾问、提供咨询业务以获取手续费。借发展低碳经济,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在碳金融交易中发挥作用,促进业务经营转型,使商业银行经营更加多元化。

发展碳金融相关的理财产品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满足于把钱存放在银行获取利息收人,而是投资股票、债券和等理财产品。尽管碳排放权是一个虚拟的概念, 但荷兰银行、中国银行推出的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只要国家重视低碳,环保企业表现优于其他行业,与碳金融有关的理财产品前景广阔。

碳基金也是充满潜力的融资方式。目前世界上碳基金有58只, 2007年10月-2008年3月近5个月中,新成立的碳基金多达12只,而中国目前碳基金领域发展很慢,预计未来会出现较大的发展。拥有托管国内证券基金经验的商业银行,也应积极参与托管碳基金业务中去。

规避碳金融交易风险

CDM 项目贷款整体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意味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中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选择那些经济强度高、外部担保强的项目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项目的本息大多采用外币偿还,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汇率变化风险。对于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相关的合同条款,尽量将不可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国外投资者。(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紧迫感[J].求是,2009(23);

[2]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中国项目年报[R].WWF,2008;

王忠民:碳金融不足以支撑碳经济 篇7

碳金融太薄弱、太稀缺

今天我们看碳市场的时候,看到一个特别薄弱的环节——碳金融。碳和多少金融工具、和多少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基准和逻辑关联,从而让金融和低碳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随处不在的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

结果我们一看满目苍白。我们可以从几个市场的角度简单扫描一下。从货币市场、信贷市场或者短期的债券市场来看,充其量也只是在绿色债券的角度给予了一定市场份额的运行。在货币端有庞大的政策性银行,而政策性银行落脚点并不是低碳和绿色,而是其他的政策的着力点。我们有好多短期货币便利,结果我们那些便利的落脚点是其他方面的便利,而不是低碳的便利。我们有无数的债券、无数的信贷都是几十万亿的规模,可其中有多少是由于低碳和绿色给予了贴息和一定基准的准入?从准入角度我们没有看到,从贴息的角度没有看到——但是我们看其他基准和其他方面的时候,可以找到很多其他的东西,这只是从货币市场角度看。所以简单地来说,如果做碳金融,在货币市场阶段都可以建立有效的基准和规模。我们再看资本市场,IPO有发生委员会,有一层层的今天关了、明天开了的;有定向增发、有市场分层、有多级市场;今天对从境外私有化到A股上市,也可以限制和开放,也可以疯狂。但是,在所有的资本市场的准入和资本市场的规模形成当中,有多少是以低碳的标准或低碳的给予作为其中的一个次标准介入?遗憾的是次标准都没有,更不要说第一标准了。如果我们反向来看,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让低碳进入资本市场、让低碳成为第一标准的话,我们可以在资本市场融到的资本——在可以是定向的资本,再私有化,再爆发的逻辑当中,会成长成多大的社会的资本总量?应该不是我们今天看所有的低碳交易都是几个亿——过十个亿都不行,我们会爆发出几十亿、几百亿、上千亿的规模。

私募市场,我们今天大多都知道有一个PPP的结构,PPP当中有一点是public部分引导,往什么方向走呢?我们看到先进制造业、看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有效的以低碳为基准的PPP引导部分。我们在这一块没有看到纯市场性的风险投资。

我们今天说另类市场和衍生市场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起步阶段时,所有市场第一个服务对象和第一个关联品种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低碳——我们现在的碳压力和污染这些问题危急到我们的经济和生命的时候,应该让任何一个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与之产生关联。我们扫描了这些市场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今天碳金融太薄弱、太稀缺,不足以发挥对碳经济的支撑。

碳金融和碳交易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

当一个东西变为金融产品的时候,就可以产生出无限交易可能;当一个东西不是金融产品而去交易时将显得十分羸弱。为什么我们今天碳交易金额上不去、碳交易品种上不去,就是因为碳金融品种太少和碳金融背后的交易频次太少,使得碳市场出现了较少的品种和较低的交易金额。这当中第二逻辑是当进入金融领域的任何一个碳产品,有一个静态和动态的逻辑,静态逻辑是任何一个金融的低碳产品在所有交易方的利益静态均衡——我可以把你低碳的东西从配额的角度拿来,可以更多地满足我的生产,但是我可以给你配额一定回报和转移支付。碳金融化以后,买者和卖者可以一起交易,结构化、多元化和多个参与者交易的这样一种复杂情况下,包括中央和地方不同产业、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链条之间的一种利益静态均衡。这种均衡是满足低碳的基准逻辑条件之下的,所以任何一次交易是基准条件下集中交易利益均衡的体现。只有交易的规模越大,静态下的低碳利益、均衡实现的价值越大,社会因此收益的方面总量越大。低碳经济还不仅存在在静态领域,还存在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当一个东西可以交易、何一个在交易环节让它在动态当中产生新的交易和更深的交易的时候,一定是在低碳领域中做的更深入、更扎实,更能满足我在下一步交易当中有回报的时候,这激励人们永远向着更低碳、更有效、更有价值的方向不断推动,反过来通过交易实现这方面的追求和价值,同时也在做进一步的静态平衡,转移到其可用配额和可用交换价值。

试述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 篇8

一、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情况

1. 初步形成碳排放交易市场

从碳交易层面来看, 近几年中我国碳交易的CER签发量以及注册成功的相关合作项目数量都有着显著的提升, 且在国际碳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我国于2008-2010年分别在上海、北京、昆明、湖北、天津、山西、重庆、大连等地区成立了环境能源交易所以及排放权交易所等一系列相关机构, 这些机构的成立为我国碳金融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初步确立了碳金融规章制度

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运用政府职能指导信贷资源逐步向节能环保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环保总局以及人民银行等一系列机构联合发布了有关运用环保政策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的建议, 旨在通过此举强化信贷监管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配合与协调, 不仅如此,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还在同年发布了指导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相关意见, “绿色信贷”制度初步建立, 在紧接其后的发展中我国逐步制定并推行了“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至此我国针对低碳金融的政策架构初步形成。

3. 市场参与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拓展

现阶段, 我国碳金融市场主要以商业银行和政府设立公募基金为参与主体, 而私人投资机构以及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也逐渐呈增加趋势。早在2007年, 中国工商银行首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建设“绿色信贷”的意见, 并且率先开创了信贷环保的一票否决制度;紧接着招商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参与UN-EP金融活动并制定出全面、系统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在此方面兴业银行则是通过与IFC合作推行能效贷款, 积极探索低碳项目融资的新途径, 值得关注的是兴业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宣布在融资项目中遵循赤道原则的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和北京银行也相继与国际金融机构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

二、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 对于CDM以及碳金融机制的了解不全面, 专业人才与专业机构相对贫乏

由于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交易起步较晚, 交易市场发展不成熟且缺乏规范、系统的CDM与碳金融机制, 因此绝大部分国内企业不能够及时探寻到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商机, 绝大对数金融机构对于碳金融价值的评估不全面、不准确, 并且不能够全面的掌握碳金融交易规则、项目开发、操作模式等一系列具体细节。现阶段除了小部分商业银行对于碳金融投入少量关注以外, 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很少在碳金融方面有所涉及, 其中, 即使是参与了碳金融交易的商业银行也很难深入到其核心, 对于CDM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等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 从而致使其在碳金融领域的发展没有可靠的业务能力支撑, 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严重缺乏, 形成了银行在参与到碳金融中的巨大阻碍。

2. 我国碳金融市场缺乏科学、健全的监管制度, 在世界碳交易中身处劣势

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碳金融市场仍然处于落后地位, 这不单单体现在碳交易平台、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不健全, 同时还体现在国内碳金融交易市场缺乏碳期货、碳掉期交易、谈证券等各类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及创新型金融产品, 不具备与国际金融机构相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 现阶段国内碳金融交易仅停留在少量参与CDM交易阶段, 而在碳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配额交易市场却鲜有涉足。最关键的一点是, 当下我国的碳金融市场较为落后, 导致我国在世界碳市场以及其价值链中身处低端地位, 不能够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 从而丧失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权。

三、全面推进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1. 全方位拓展碳交易保险业务

在实际的碳交易过程中往往存在极大的风险, 而实行碳交易保险则能够有效规避风险, 保障碳交易稳定、顺利的进行。自2009年起, 国内各保险机构已经相继开展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各类试点工作, 对于发生污染事故率较高的企业、不同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理企业、污水处理厂、运输及储存危险化学品等六大领域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不仅如此, 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发碳交易保险类型、拓展碳交易保险范围等形式, 有效为相关企业规避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项目中的环境风险。同时, 还可以运用为开发CDM项目的企业以及碳交易合同的买方提供全面、稳定、安全的保险, 科学合理的转移项目违约风险, 充分适应碳金融交易的快速发展。

2.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扶持碳金融发展

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有效将碳金融归纳到整体低碳经济规划体系中, 科学制定扶植政策并通过合理手段安排国家环保投入相关资金。要实现这一工作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国家财政设立相应的基金, 从而为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务提供稳定的补贴支持, 并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为相关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其次要从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等方面入手, 构建一系列与节能减排等项目息息相关的信贷规模引导政策, 扩充碳金融贷款利率的变化幅度, 放宽相关针对碳金融贷款资本金的要求, 从而为金融机构的常规业务转变为碳金融业务提供良好条件;第三还需要考虑外汇管理的作用, 深入了研究并构建出碳金融的绿色通道, 着重关注如何将跨区域型碳资源的自由流通转变为可实现的资本项目先行目标;最后需要从税收角度入手, 针对相关金融机构实行碳金融业务收入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3. 积极开展碳金融的融资租凭业务

简单来讲, 融资租凭实际上就是一种集结了租凭、信贷和贸易为一体的服务, 以有效分离租凭主体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为特点的创新型融资手段。在实际开发建设CDM项目过程中通常需要运用大量的先进设备, 通过融资租凭手段能够充分发挥金融租凭机构的作用, 为项目企业购置相应设备, 使企业能够在出售碳减排指标过程中获得收入从而用于支付租金, 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保障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4. 有效发行一系列碳基金产品

就目前情况来看, 碳基金在世界碳市场的资金来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此方面深圳发展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也相继推行了一系列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相关的基金理财产品, 为广大客户开放了购买相关绿色环保类型金融产品的机会, 并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应使绿色环保金融产品灼手可热。发行碳基金产品不仅是在可行的前提条件下有效支持低碳产业, 还能为环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扎实的资金保障。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碳交易市场, 并且成功拓展了国内碳交易以及其他种类排污交易, 有效提升了低碳项目的贷款, 然而在我国低碳金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及约束。因此, 要有效推进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的发展, 不仅要从商业银行入手, 集中力量鼓励和支持其通过联合境外投资实体、金融机构或者参股国际碳基金等形式进行碳市场交易, 全面拓展碳金融市场的各项业务。同时还需要积极构建系统、规范的碳交易市场, 全面落实和强化碳交易的监督管理工作, 实现碳交易市场管理的法制化, 充分发挥媒体、消费者群体、非政府组织、公会、公众舆论、智囊团的作用, 从而使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锵頔.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时代金融 (下旬) , 2011 (11) .

[2]杨瑞琦.中国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2011.

[3]王伟炫.构建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探讨[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12) .

[4]杜华青.基于“义利关系”的碳金融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2011.

[5]王伟炫.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探讨[J].天津经济, 2010 (12) .

碳金融服务 篇9

关键词:碳金融,气候变化,碳交易市场,建议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成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科学家们警告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先后于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发布了四份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的报告,引起了各界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广泛重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国际气候制度已经形成并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中。2009年年末,全球对气候与环境问题关注度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此背景下,人类开始反思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节能减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加速过程已非任何单方面因素可以阻碍。

尽管目前谈到低碳经济,人们更多的是与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联系起来,但在其背后实际上形成庞大的资金供给与金融流动机制。美国奥巴马政府承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用于替代能源开发,并已成立总额约为3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预计2008年—2012年间全球因发展低碳经济而形成的低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08年成交总额为1263、45亿美元,2012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目前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低碳技术的研发或引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但是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已日益引起金融机构的关注和广泛参与。

碳金融作为低碳化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构建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也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支柱。由于金融业在实体经济中拥有广泛的利益相关基础,因此碳金融的崛起将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助推人类经济体新一轮低碳繁荣。本文系统研究了受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因素驱动,全球在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组织机构、各国政策支持与引导三个方面的多层次创新,希望通过碳金融体系整体分析对我国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积极探索碳金融体系建立与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碳金融概念、源起及经济学分析

(一)碳金融概念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国际碳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正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机制。

从理论上讲,碳金融是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

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碳金融市场包括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及衍生品市场。

(二)碳金融的起源

碳金融源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科学家证明温室气体增加主要来自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1992年全球150个国家签订UNFCCC,承诺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50%。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要求2012年底前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降低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和加拿大削减6%。同时规定通过补充性市场机制来降低减排成本的三种灵活机制:1.联合履约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即发达国家间通过双边项目级合作转让减排单位。2.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交易,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合作实现的“经核证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减排、限排。

3. 国际排放权交易(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ET),即

发达国家将超额完成的减排量转让给未完成减排的发达国家。

灵活机制的共同点是境外减排,即不在本国减排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的碳减排成本路径。经济学原理是在世界任何一处产生的碳减排对大气产生的效果一样,各国减排成本不同,碳减排比较优势各异,为碳国际贸易、全球碳减排创造条件。六种减排温室气体以CO2量为最大,因此碳排放权市场简称碳市场(Carbon Market)。

(三)碳排放权的经济学分析

传统经济学将温室气体作为自然要素、经济外生变量。温室气体排放成为经济的外部性问题。马歇尔、庇古及科斯等经济学家提出外部性问题解决办法。1920年庇古提出政府征收庇古税(修正税)拉平私人与社会成本来解决负外部性。温室气体减排使碳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存在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单靠市场机制的资源最优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提出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配额与税收解决办法。科斯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者的行为权力,产权制度能保障资产排他性和资产有效运行,产权明晰并允许自由交易,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科斯定理提出了产权和政府干预来解决外部性的新参照体系。

碳金融市场实质是通过政府碳排放配额和市场机制来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将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碳排放权不仅是为解决环境资源问题而设计的产权,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其对超过规定排放额的碳排放有明确的处罚制裁措施,碳排放额的卖方可以通过转让碳配额并控制相应数量碳排放,获得补偿收益;而买方则通过支付对价获得碳排放额,拥有相应数量的环境资源量,进行正常碳排放生产经营,获取收益弥补环境资源耗费。碳排放权成为商品,通过政府和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环境资源。

发达国家的碳减排成本数倍于发展中国家是碳排放权交易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其现实表现为发达国家通过CDM项目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设备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从事CDM项目获得碳减排量,并通过卖出减排指标获得补偿收益,减排指标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在二级市场上投机商又可用价差来获利。

二、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

(一)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口的增长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被破坏。第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阶段,但伴随着高速增长的却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即以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第三,我国正在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导致了城市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也使我国实行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尤为迫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是当今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实行金融创新,开展碳金融业务,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已是十分迫切的客观需求。通过发展CDM项目,尤其是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项目带动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应逐渐向符合CDM项目要求的领域和行业倾斜,从而促进我国CDM项目的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增长只是纯粹的生产增长,经济发展不单纯看重当前的增长,更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要求资源到达最优的配置。我国目前的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的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数量的提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要看到,无论是降低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即降低每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状况是决定GDP二氧化碳强度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为严重的挑战是,受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因此,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高碳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以技术进步带动整个产业升级;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增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强制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从产业角度来说,要加快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要加快太阳能、风能、核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会直接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强度。

通过绿色化的金融活动,可以引导企业的投资取向、资金的流向,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式。以金融手段、金融创新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的提升、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市场份额

首先,金融业的发展要依赖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以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石。实行“碳金融”,符合当前国家的基本政策。其次,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风险的因素,不能一味的只考虑经济效益。例如,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向银行融资,一旦造成严重污染被政府环保执法部门勒令关停,银行贷款不但不能收回,致使银行蒙受损失。再次,实行“碳金融”,有利于金融部门充分发挥对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产业发展的“金融导向”作用。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合理科学的确定贷款的投向,对那些造成严重污染至今还没有关停治理的企业和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新建、改建与扩建项目,坚决停止贷款,并限期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对按期进行污染治理的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项目等,金融部门在信贷上给予优先的支持。最后,低碳经济的研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金融机构在融资方面给予支持,不仅可以在资金上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还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相应地衍生出诸多与碳排放相关的金融需求。一是投融资需求,如企业上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的升级换代;二是项目咨询,碳排放涉及技术和方法学、文本处理等专业知识,可衍生出庞大的咨询需求;三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碳金融作为一项全新的业务,客观要求金融机构创新业务运作模式、金融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方式,因而可以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创新,陆续推出了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例如,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能效融资项目合作协议创造性地引入了国际金融公司贷款的本金损失分担机制。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民生银行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推出以CDM项目的排放指标为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投资银行部,与多家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意向书,涵盖了小型水力发电、水泥回转窑余热发电、炼钢高炉余热发电等CDM项目。

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能使金融机构更加注重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当金融机构将自身发展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时,就可以实现银行和社会的“双赢”。碳金融的功能和目的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金融机构从事碳金融业务,有利于促使其成为保护环境与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有利于展示金融机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的社会形象。

对于我国而言,由于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据世界银行测算,如果发达国家2012年要完成50亿吨减排目标,其中至少30亿吨来自购买我国减排指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供应方,我国每年可提供1、5亿吨-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这意味着每年碳减排交易额可高达22、5亿美元。碳金融给银行各个业务部门带来很多业务发展的机遇,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近年来理财业务无论是市场规模、投资范围、还是产品种类都发展迅速的市场优势,发展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CDM项目中蕴含着对金融中介服务巨大的需求,金融机构可通过提供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碳交易代理、融资担保、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务,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逐步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收入结构。

三、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制定引导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

1. 加强碳金融需求的培育。

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点,发展碳金融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提高全社会对碳金融的认知程度,加强碳金融需求的培育。人民银行可以和环保部门等部门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经济意识,加强社会公众对碳金融的认识,让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碳金融所蕴涵的巨大价值,推动企业根据所在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2. 完善环保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环保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将企业环保违法情况、缴纳排污费的情况、限期治理情况、限产限排情况、停产治理情况、责令关停情况、环保评比情况等信息纳入环保信息库,并加快信息的更新频率,及时将信息提供给人民银行。其次,人民银行将环保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并及时通报循环经济、节能技术和产品等产业政策导向,做好压缩、淘汰、关停等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提示,发挥企业征信系统的警示作用。再次,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严格信贷环保要求,并将信贷情况反馈给环保部门,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3. 制定碳金融的扶植政策。

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碳金融,兼具短期带动经济增长和长期促进经济转型的双重社会功效,国家的有关部门应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方式,对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进行必要的激励,要以CDM项目开发为切入点,加强与各类CDM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合作,大力支持工业节能(如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建筑节能(如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汽车节能(如电池部件及原料、电池制造及组装以及节能汽车制造)等节能产业和污水处理、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等减排行业。要树立绿色信贷文化,将信贷投向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结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核能、生物质能等)、新材料、智能电网等为重点,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碳金融纳入发展低碳经济的整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国家环保投入资金,设计专项扶植政策。

首先,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为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提供利息补贴,为低碳经济支持力度大的金融机构提供专项奖励资金;第二,在税收方面,在税收方面,可以通过降低CDM项目的有关税率、适当延长免税期、对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收入进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合理分散金融机构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融资支持的信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为金融机构CDM项目贷款提供必要的利息补贴;第三,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方面,可以建立与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相关联的信贷规模指导政策,加大碳金融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降低碳金融贷款资本金要求等,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向碳金融领域倾斜;第四,在外汇管理方面,研究并开通碳金融绿色通道,考虑将跨境碳资本的自由流动列为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目标;第五,鼓励碳交易的人民币结算。目前欧元是碳交易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伴随各国在碳交易市场的参与度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搭乘碳交易快车,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推进碳交易的人民币计价结算。

(二)加快碳金融创新步伐

1. 要成为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

国际上碳金融已深入人心,相关标准制定权正在逐渐被欧美日等金融发达国家掌控,这些国家已形成了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以及碳指标交易、碳期货期权、碳证券、碳基金、碳税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虽然目前国家部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对我国低碳经济及其碳金融的制度、体制、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业务标准、运行规则等有所研究或涉及,但尚未形成合力,缺乏总体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而国内金融机构在碳金融方面虽有所动作,但均不涉及核心、高端部分,即便参与CDM项目也常常按照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标准”被低价购买,缺乏定价权,然后被发达国家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予以倒买倒卖。如果不能参与国际碳金融标准和规则的制订,国内银行业将不可避免地沦落到被动接受其他国家的标准和规则,从而也难以与国际金融机构抗衡。

2. 要成为低碳经济的创新者。

从根本上讲,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除了期待政府部门的配套政策外,金融机构应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新理念,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入到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中去。

(1)拓宽绿色信贷领域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领域已经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碳金融需要继续拓宽绿色信贷领域,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应对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生态农业、研发生产环保设施以及从事生态保护建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而对污染企业实行信贷限制措施,以达到有效引导资金向优秀环保企业流动的效果。同时,针对绿色信贷往往缺乏抵押担保品的情况,金融机构可以在抵押品上创新,对CDM项目可以采用碳排放权抵押贷款。针对企业环保技改项目对长期贷款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长期信贷支持。

(2)开展CDM项目中介服务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以及渠道优势,为国内减排企业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在项目开发流程,金融机构开展项目分析,并对项目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并确定开发成本以及开发风险;在项目交易流程,金融机构协助CDM项目业主选择合适的买家,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以降低企业的交易风险。

(3)发行碳基金产品

碳基金是目前国际碳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也先后推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挂钩的基金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了购买绿色环保类金融产品的投资机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发行碳基金可以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设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为具有良好开发潜质的环保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4)开展融资租赁服务

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在CDM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往往需要投入使用较为先进的设备,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利用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为项目企业购买设备,企业从出售碳减排指标的收入中支付租金,从而释放企业的流动资金,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5)开展碳交易保险

碳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碳交易保险可以为碳交易提供一定的保障。2009年以来,我国的保险机构已经着手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各项试点工作,在易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理的企业、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工业园区六大领域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丰富碳交易保险的品种,拓宽被保险企业的范围。一方面,通过为节能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等提供新险种来规避环境风险;另一方面,适应碳交易发展的需求,开发碳交易保险,为碳交易合同的买方或开发CDM项目的企业提供保险,以转移项目违约风险。

国内金融机构要想继续拓展节能减排信贷业务,应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推进环保产业的优化升级。开办专项治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项目贷款业务,通过对清洁技术产业和新型环境服务行业所研究开发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来支持这些产业、企业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型环境融资产品。创新推出以CDM项下的碳核定减排收入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新模式。开办排放权交易购买方专项贷款。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利用金融机构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为CDM项目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遍布全国各地分行的营销资源和信息优势,作为CDM项目的咨询顾问,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并借助银行内部专业人才组织专业团队,跟进CDM项目的设计、立项、注册、监测、核查、CERs签发全过程。为排放权交易提供账户便利、研发支持和中介服务。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参与托管正在快速成长并大规模进入我国的碳基金等业务。积极开发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努力实现商业利益与环保公益的良性结合。

(三)组建碳金融业务机构和专门人才团队

1. 引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在人才方面,金融机构应该通过新人员的招募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的重组和培训,逐步构建适合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团队。金融机构要制定“碳金融”人才中长期培养与发展规划,在培训、引进、储备、交流和使用等方面,边干边学边培养。在加强银行内部人员碳金融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广泛吸纳来自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信用评级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和企业界等具有低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积极做好低碳金融的人才储备工作。

2. 组建碳金融业务机构和团队。

由于碳金融服务专业性较强,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中应设置专门的部门,专门负责处理融资过程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等问题。为此,在银行系统内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或从外资银行引入专业人才。同时,也可以考虑先聘请一些社会和环境专家或行业环保专业人员充当外部顾问,在必要时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并审查项目融资过程中的环境评估报告、行动计划等。

(四)加强碳金融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1. 身体力行,作低碳金融理念的倡导者。

国内银行业本身对碳金融的认知程度有限。碳金融引入国内的时间较短,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有限,但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早就受到了国际金融机构的青睐,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碳金融项目常常被国外金融机构获得。例如,中国目前最大的碳交易项目———辽阳石化公司的氧化二氮减排项目,就被高盛国际和加拿大纳德资产管理公司拿到。相比之下,国内多数金融机构很少认识到碳金融蕴藏的巨大商机,介入较少、较浅甚至完全没有介入,且主要集中在产业下游和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对包括CDM、绿色信贷等在内的碳金融业务的项目开发、审批以及运作模式、风险管理、交易规则、利润空间等缺乏应有的了解;加之熟悉碳金融业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对于项目咨询、二级市场交易以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开发等领域涉足更少,进而导致银行业本身对发展碳金融业务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国内金融机构应加强碳金融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2. 锐意进取,作低碳金融领域的开拓者。

学习国际先进银行在碳金融市场和“碳银行”服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碳信贷”创新体系,在碳金融衍生品和碳基金等方面探索进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建设,寻求更多的合作模式,利用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协调中的重要地位,在碳交易、碳基金和碳金融衍生品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研究。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碳交易机制、碳金融制度和产品,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交易制度,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碳交易平台,加快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中介市场是开展c DM机制的关键,中介机构应抓紧制定减排标准、增强减排认证和评估能力;政府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 DM项目。

3. 勇于探索,作低碳金融服务的实践者。

我国应加强碳金融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

要不断熟悉国际相关碳金融制度和规则,实时掌握政策变动情况,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通过学习国际先进主流银行在低碳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在CDM项目贷款(包括传统的项目资产抵押和创新的收益权质押)、资金账户管理(如CER外币收入账户)、节能减排项目贷款、融资租赁、保险/担保(信用增级)、套利交易工具、向交易双方提供流动性支持(或提高交易金融资产流动性)以及与低碳概念挂钩的本外币环保投资理财、碳基金托管、跨境资金结算清算等领域,积极探索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帮助企业和消费者发现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金融投资价值。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并适当综合债券、票据、股权、信托、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除信贷以外的融资工具,拓展多元化低碳企业融资渠道,实现协同创新效应,提高产品定价能力,拓展业务空间。

碳金融的发展框架已经基本建成,然而其运行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宏观上囿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后京都时代国际规则的不确定性,微观上则受制于碳信用、碳交易乃至碳金融本身的缺陷。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减排额的权属分配问题;当2009年12月交付的c ER在二级市场的价格由去年9月的21欧元跌到了8欧元之下以后,缺乏国际法约束的巨大违约风险如何应对的问题;欧盟和中国这样掌握碳金融市场供需方话语权国家的单边行为对碳金融机制的掣肘问题,例如根据欧洲议会2008年10月7日的建议书,经联合国认证的减排信用额有1/3无法为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三阶段中有减排目标的企业所用,直接对联合国认证的碳信用额提出了挑战。还有如何通过严格的检测、报告和验证制度建立完全可互换的碳信用额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碳金融的国际化走向;而CDM的运行机制存在项目登记进展太慢以及项目渠道存在各种瓶颈的弊端需要尽快改革;另外,如何加强监管并促进项目的审计、验证与监测机构的工作效率问题也相当迫切,因为世界上最大的CDM项目审计机构挪威船级社(DNV)对不符合CDM的相关规定的项目签核放行,CDM执行理事会2008年11月终止其碳减排项目审计资格后致使大量的项目积压待审。总之,碳金融的发展是应用经济金融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但是需要在既定的国际法框架内运行才能为其科学发展确立方向和目标。因为上述问题无一不需要通过国际谈判并确立国际法规则才能解决。

综上所述,当前的全球金融模式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方式也在谋求深层次转变,中国金融业必须适时调整创新,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2]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3]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

[4]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东方法学,2009(6)

[5]谷雨,丁丁.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构的现状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09(12)

[6]成万牍.我国发展“碳金融”正当其时[J].中国科技投资,2008(7)

[7]刘春航.建设节能减排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J].中国金融,2008(4)

[8]周宏春.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9(12)

[9]郑爽.碳市场经济分析[J].中国能源,2007(12)

[10]冯巍.全球碳交易市场架构与展望[J].发展研究,2009(5)

碳金融服务 篇10

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及其框架机制, 极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配额和项目市场的迅猛发展。据估算在2008~2012年的四年之中, 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平均已达500亿欧元/年。到2012年, 预计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量有望超过石油跃升世界第一大市场, 达1400亿欧元之巨。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相当有限, 目前仅涉足CDM项目的投融资、CERs (已核准的减排量) 的交易及有关金融中介服务, 如农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北京银行、都已推出CDM项目的开发咨询服务、项目投融资等业务。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渐重视碳金融业务, 不断进行创新, 尤其是在CDM项目投融资及挂钩碳交易的结构化衍生金融产品的开发上。例如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先后推出的“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在项目融资上, 为促进我国节能环保型企业或项目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提供相应信贷支持以推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在2006年5月17日, 兴业银行早与国际金融公司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 携手推出国内首创的能效融资项目。兴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创新地开发了风险损失分担机制, 国际金融公司支持兴业银行为节能环保型企业或项目购买节能设备提供贷款;当贷款产生风险, 国际金融公司将以约定情形及补偿比例分担兴业银行可能的贷款本金损失。此项目为我国51个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 预计每年可减少41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1]。既满足了企业节能设备投融资需求, 又较好控制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类型

总体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创新不足,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融资支持

融资支持服务主要解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包括信用证、碳交易保理等结算形式, 也包括有追索权保理融资、CERs收益权质押贷款、CDM项目所需设备的融资租赁等其他形式。融资支持服务可将保理与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结合起来使用, 即由租赁公司购买设备, 商业银行为租赁公司提供一笔保理融资或融资担保。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一般都遵循此模式。

(二) 财务顾问

财务顾问服务指商业银行在融资支持以外提供项目咨询, 协助国内企业寻找合适的投资方或CERs国外购买方等中介服务。2009年7月在陕西省两个装机容量近7万千瓦的水电项目中, 上海浦发银行以财务顾问方式为项目方争取交易价格, 引进CDM开发和交易专业机构并促成CERs买卖双方签署《减排量购买协议》, 为项目方带来每年160万欧元的额外售碳收入。

(三) 理财产品

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面向普通客户的环保理财产品, 既体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也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创新。碳金融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针对目标客户开发并销售的资金投资与管理计划, 如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相继推出的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四) 碳基金托管

设立碳基金托管人的目的在于防止碳基金财产挪作他用, 保障碳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碳基金托管人有依法设立并取得碳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碳基金托管服务是商业银行为满足碳交易资金管理需求, 适应买卖双方和中间商对资金监督、汇划需要而推出的金融服务。拥有托管证券基金经验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碳基金托管业务[3]。

三、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

目前我国银行业还没有深入到碳金融业务的核心部分, 虽然有所行动, 缺乏对碳金融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政策法规的深度了解, 而且我国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 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发展时间并不长, 碳金融业务仍然是一个新兴事物。我国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认知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

(一) 相关的碳金融业务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碳金融业务的许多项目由于涉及国内外多个市场主体之间的业务关系, 尤其在与国外金融机构、CERs需求方的法律关系中更涉及到法律适用性、地域管辖权等复杂的法律问题, 由此产生了相对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碳金融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的支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对关于碳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还没能够与国际接轨, 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认识更谈不上深入。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 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经验却相对不足, 国家政策制度对商业银行碳金融创新的支持还不够, 降低了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开展的积极性。

(二) 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相对缺乏

国外商业银行凭借其在碳金融业务领域拥有大量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开发了一系列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相关金融产品。由此可见碳金融业务对金融、法律、项目管理、化工、外语等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依赖较大。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缺乏碳金融业务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产品仍然相对单一, 主要业务集中在绿色信贷、CDM项目融资、及与碳交易相关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较少涉足项目咨询、二级市场交易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开发等其他领域。

(三) 碳金融业务风险规避机制缺失

碳金融业务中面临着诸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等许多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在实施绿色信贷业务的过程中, 较多使用原则性、综合性的标准, 而缺少具体可操作的绿色信贷指南和环境风险评级工具。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难以推出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信用风险。在人员、组织、信息、运行措施等多方面, 我国鲜有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另外, 我国目前缺乏碳期货、碳期权等有利于实现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的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规避机制的缺失大大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市场风险[3]。

四、兴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创新的经验

目前兴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首例自愿碳减排交易于2009年8月5日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 单价为每吨34.6元 (约5美元) , 标的为8026吨碳减排指标。作为该交易的指定服务银行, 兴业银行为该笔交易提供资金存管和交易结算服务。近几年, 兴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一直进行探索和积累, 相关产品日趋完善。兴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有关金融中介业务。通过对其碳金融产品的运营实践总结和对新兴业务增长点的分析, 兴业银行将碳金融产品划分为四大类 (CDM项目融资、售碳代理、减排量交付履约保函、CDM项目开发咨询) 及四个产品包 (购碳代理、账户监管、短期融资、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 。其中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是新推出的产品。

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是兴业银行未来重点打造的碳金融产品。兴业银行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是指向申请人提供的以申请人自身拥有的碳资产作为质押的授信业务。项目方的CDM项目注册后, 兴业银行可以接受CERs的抵押, 为项目方提供短期的流动性贷款。因为考虑到CDM项目签发的周期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这个产品的时间和内容都非常宽松和灵活。兴业银行和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在管理机构产品包中的合作非常多, 主要是对CDM留存收益的管理, 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同时发挥这部分资金的杠杆作用, 去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外资金融机构和个人自有资金投资到低碳项目。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适用于我国所有已获得联合国CDM理事会注册的项目, 以客户获得注册后的CDM项目产生的CERs为抵押为客户提供短期流动性贷款[4]。2011年, 福建闽侯县兴源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向兴业银行申请的碳资产质押贷款正式办理, 这是国内首笔完全以未来碳资产作为质押担保的授信业务, 也是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以来的首笔落地贷款。

五、碳资产质押授信:我国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突破

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可以融资是对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一种鼓励, 也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以企业未来逐步减排为前提获得银行融资的模式, 一方面需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 另一方面需要把这部分减排收益进行量化。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的授信, 显示了我国碳金融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一) 它是清洁发展机制的有效补充, 促进了温室气体减排

CDM虽然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其规则复杂、申报过程长等原因, 企业只有在项目建设完成且减排量实质产生很长一段时间后, 才能获得售碳收入, 而此时企业已度过了急需资金投入的阶段。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以项目未来的碳资产为质押向借款人提供融资支持, 用于CDM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 降低CDM较长的审批流程对项目正常运行的影响, 缓解了借款人对资金的燃眉之急。

(二) 它是独立研发的碳资产评估工具, 突破了风险量化难点

碳资产质押贷款以未来碳资产质押的方式, 无需其他担保, 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门槛, 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项目解决了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评估未来碳资产的价值, 兴业银行独立研发的碳资产评估工具通过结合产量预测和风险折价等手段, 量化了系统风险, 实现了对碳资产价值的有效评估。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结合CDM流程, 灵活设置授信额度、期限等要素, 缓解了企业还贷压力。

(三) 它是CDM项目运营管理的优化, 提供了项目技术和商务金融支持

兴业银行对每一笔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都组织专业评估, 对CDM项目的运行管理、商务条款等直接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合理化建议, 帮助企业优化其CDM项目的运营管理, 理顺交易结构, 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兴业银行已为参与建设国内碳金融市场做好准备。通过该项业务的研发和办理, 兴业银行提升了其在碳金融领域的研发、执行、项目评估、商务谈判及市场判断能力, 为参与未来国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六、国外碳金融产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首先, 国际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碳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爆炸式增长。随着《京都议定书》对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种类、减排时间表和减排额度等具体规定的逐渐落实, 近年来国外商业银行为配合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逐步推出了各类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等碳金融产品, 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碳结构化产品等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其次, 政府与金融机构、私人企业与个人共同参与碳金融产品的设计、流通以及交易平台的构建。发达国家碳金融产品市场的交易主体非常广泛, 私人企业、政府主导的碳基金与交易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涉足其间。在碳金融市场, 发达国家政府协助碳金融交易机制的设定和交易平台的搭建, 或以设立政府碳基金的形式直接参与, 如荷兰碳基金、意大利碳基金等。而私人企业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进入市场交易:获取更多的碳排放信用, 或者出售富余碳排放信用资源。第三, 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刺激了对碳金融产品的需求。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在各国政府与媒体对环保的广泛宣传下逐渐增强, 消费者与投资者的理念与消费行为发生迅速深远的变化, 对碳金融产品的关注也不断提高。当今欧洲政府支持力度很大, 居民的环保意识也较高, 对碳金融产品的需求飞速增长。比较而言北美地区要相对落后于欧洲, 但碳减排行动与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在迅速提高。社会环保意识的持续提高极大刺激了碳金融产品的发展, 推动了金融市场对碳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国外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 有别于传统的银行业务

国外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银行业务、碳交易及风险管理、碳清洁业务、碳保管、碳管理及碳处理业务。碳金融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 既有相似之处, 如传统银行业务的信贷、抵押贷款、存款及现金管理, 又有不同于传统的货币存贷业务, 有碳金融业务自身独特的特点。碳金融是基于碳排放权的一种资产, 而非货币。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经营的是碳排放的“权”与“责”, 其中碳排放权是碳金融业务的基础, 因此有别于传统的银行业务。

(二)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条款

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一般具有优惠的贷款利率、免手续费、现金返还、更长的贷款年限、更高的贷款额度等条件。和传统金融产品比较, 商业银行通常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惠、便利且具有竞争力的条款。碳金融业务通过竞争力条款, 鼓励客户购买低碳产品或覆盖原有产品低碳升级的转换成本。在澳大利亚, 能同时对旧房屋与新房屋提供碳金融房屋按揭贷款, 对于旧房屋可以进行低碳节能改造, 对可以采用低碳设计的新房屋提供优惠条款, 从而能够覆盖其低碳设计或升级改造而增加的额外成本。

(三) 与碳减排计划相结合

与碳减排计划相结合正成为国际碳金融产品的发展潮流。为使例如国际金融公司 (CFS) 对购买其推出的碳金融按揭贷款产品的投资者, CFS将支付气候变化费用用于抵消该房屋1/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荷兰拉博银行推出气候信用卡, 此碳金融创新产品规定购买者凭此卡购买的产品与服务, 银行将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

(四) 体现专业化与精细化

相比传统的银行金融理财产品, 碳金融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在产品交易、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市场认可度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目前碳金融产品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市场发展的周期短, 碳金融产品在初级阶段就必须强调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差异性和突破性, 通过专业化与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使碳金融产品具备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澳大利亚Mecu的碳金融创新产品-绿色汽车贷款, 其特点在于将提供每笔贷款的优惠利率与其购买汽车的型号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挂钩[6]。

(五) 更具有流动性

为使碳金融产品更丰富更具流动性, 国外商业银行积极进行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如比利时富通银行, 其碳金融产品除了碳交易的远期产品、期货产品、套期产品及期权产品外, 还包括碳货币证券化及套利交易工具。原始的CDM交易由于贷款资金缺乏流动性, 可以通过允许投资者或贷款人将其未来可能获得的CERs进行碳货币证券化来购买碳减排量。另外, 由于各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有所不同, 存在一定的碳权价格差异, 由此存在碳金融套利衍生工具的发展空间。各交易所认证标准相同且同属一个配额管制体系, 减排当量相当, 价差的变化使套利成为可能[7]。

七、积极拓展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把握碳金融发展的有利时机, 从而逐渐掌握这一新兴业务的主动权, 并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抢占市场先机, 除了丰富现有碳金融业务的内涵外, 也要积极拓展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新途径。今后商业银行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深挖碳金融市场[8]:

(一) 围绕CDM项目打造“卖方碳金融产业链”

据统计在2002~2008年期间, 中国提供的CERs占总量的66%, 而在2008年中国CERs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的84%。但境外买方凭借其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地位和专业能力主导CERs的交易。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往往直接面对国际投资银行、国际碳基金等境外买方进行碳交易谈判。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和交易经验, 我国CDM项目的项目方对碳市场交易动态掌握不足, 从而承担了较大的开发与交易风险, 因此亟待国内商业银行在该领域提供全面服务。面对欧洲金融机构形成的“买方金融产业链”,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打造对应的CDM“卖方金融产业链”, 从而改善我国相关企业或项目的不利处境。我国商业银行可考虑提供CDM项目的开发和咨询、前期项目融资、汇款和资金管理, 甚至可考虑作为我国CERs项目的卖方代理人。

(二) 组合碳金融业务模式满足不同项目需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基本业务模式大致可分为贷款支持模式、方案解决平台模式和项目支持模式。贷款支持模式旨在为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致力于解决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方案解决平台模式是商业银行为在碳金融业务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大中间业务收入而进行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包括前向一体化及后向一体化。在前向一体化中, 商业银行替代或部分替代CDM构, 并对专业团队的要求很高。针对不同地区及不同CDM项目对不同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可对既有基本业务模式进行组合与创新。项目支持模式则介入项目的全过程, 可提供项目融资、项目咨询服务、协助国内企业寻找国外CERs购买方等。

(三) 加强国内外合作

首先, 国内商业银行可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不仅能够获得部分资金支持, 同时获得和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其次, 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国内地方政府的CDM促进网络合作。这些地方性的CDM服务机构对其地方的CDM项目信息及相关企业的情况了解更加具体, 合作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项目机会, 评估项目风险。第三, 国内银行需要加强与国内外碳金融服务中介的联系。商业银行可与这些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发展碳金融市场。由于拥有专业的团队和国际化的业务流程, 在我国的诸多碳基金公司能够提供从项目开发、技术支持到财务分析和法律支持等一系列服务, 与它们合作可以获得关于CDM项目的风险评估服务的经验。

(四) 建立专业能力强大的项目团队

从事碳金融业务面临CDM项目融资风险评估的复杂性, 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这些项目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和期待环保部门输送信息也恰恰证明这一点。CERs作为一种虚拟金融商品, 其在CDM机制下交易规则十分严格, 合同期限很长, 开发程序复杂, 销售合同涉及境内外客户及金融机构。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尽早建立熟悉CDM项目融运作的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 密切跟踪国际间气候谈判的最新动态, 密切关注全球CDM项目和联合履约项目的实施进展, 掌握CERs等相关碳排放产品的国际市场行情[9]。

参考文献

[1]王曼怡, 王楠等.低碳经济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J].人民论坛, 2010 (3) .

[2]李东旭.浅析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D].2011-7-15.

[3]张雳, 成巧云等, 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N].商场现代化, 2010 (25) .

[4]张艺冬.兴业银行推出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N].中国日报, 2011-5-21.

[5]王璐.从碳资产质押授信看绿色金融创新[N].经济日报, 2011-5-4.

[6]刘华, 郭凯等.国外碳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银行家, 2010 (9) .

[7]吴俊, 林冬冬等.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 2010 (8) .

[8]王俊, 王刚贞等.碳金融的发展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模式研究[J].金融论坛, 2010 (1) .

上一篇:大学武术教学下一篇:审美心理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