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

2024-05-14

移动金融(精选十篇)

移动金融 篇1

在互联网金融风风火火地开展之余, 以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金融作为移动金融的一员开始崭露头角, 为人们揭示一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交易和互动模式。移动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新渠道。而移动金融在大展拳脚的同时也受到支付安全的威胁, 如何在发展中逐步降低安全风险成为重要问题。本文将通过介绍移动金融如何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的竞争点和社交金融的顺势而起, 以及银行如何积极应对移动金融等内容, 为读者展示移动金融的发展概貌。

移动金融成互联网金融新竞争点

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得风生水起, 以余额宝、微信理财等为代表的“宝宝们”迅速蹿红, 而借助着大数据和移动市场整合的契机, 移动理财、移动支付等行为迅速升温,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 对传统金融和互联网行业进行整合和颠覆。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渠道, 已经从信息层面切入到交易层面, 并以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形态, 在改变了人们阅读、购物等生活方式后, 终于开始涉足金融支付领域。

借助各类智能终端, 移动互联网利用其便捷性, 通过移动理财、移动支付等多种形式介入, 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渠道。而互联网金融的领航者们也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移动金融是指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互联技术来处理金融事务。在这里, 移动终端泛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设备, 如平板电脑、无线POS机等。而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 特别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系统的崛起, 颠覆了传统移动终端的市场格局, 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用户体验, 也为金融产品的线上交易贡献更加多样化的途径。

事实上, 智能手机功能广泛, 已经成为了人们首选的资金理财和财富增值渠道, 从而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交易方式。而用户体验的提升也激发了市场的需求和开发, 如何通过提升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服务金融客户, 成为金融行业追寻的目标。移动金融开始成为新的竞争点, 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移动金融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方便地使用, 以此抓住用户。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 截至今年3月,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突破8.5亿人, 伴随而来的则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的强劲增长, 移动应用和服务更是层出不穷。

同时, 今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金融大会说明了一件事情: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 互联网金融的移动化、社交化、产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移动互联网金融全速起航的时代已经到来。正如业内人士说的, “谁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谁就输掉了未来。”

社交金融顺势而起

近年来, 以手机银行为载体的移动金融和以移动支付为平台的网购、网贷及申购基金都呈现耀眼的创新与业绩, 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业界振奋不已。而移动金融的发展, 就不能不说到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交软件。在QQ网罗了大量用户的情况下, 微信的推出虽然没能和QQ一样成为社交软件的第一名, 却开辟了另一种形式的社交模式——微信金融, 并开启了社交金融的大门。

得益于社交工具的即时通信功能, 原本的手机银行、口袋基金多了一层交互功能, 尽管是很弱的互动功能, 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零售金融在手机端与用户间的沟通模式, 让它们更具人性化也更吸引人。尤其在今年春节期间, 各种“社交金融”活动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纷纷开展。

春节期间, 微信根据节日传统推出的“新年红包”, 让不少人沉浸在抢红包、晒手气的喜庆氛围之中。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微信红包这一温情又人性化的举动, 并非只是单纯地增加知名度, 而是通过派红包的形式, 让用户有机会将微信账户与银行卡绑定, 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因而当用户体验过微信红包的狂欢之后, 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微信理财通的客户, 更有可能顺道买下收益颇具吸引力的理财产品。这还只是微信一款软件所带来的连环效应, 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应用, 但微信却凭着自己更懂消费者需求的优势赢得了6亿用户, 并取得了理财通吸金百亿元的战绩。

同样的, 支付宝钱包、微信等软件的很多功能也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银行的业务范围, 比如其推出的转账、餐饮支付、水电费缴纳、网购支付等诸多功能模块得到用户的追捧。尽管相比其他利润丰厚的银行业务, 这些业务只是小打小闹, 然而事实上, 一旦消费者习惯了使用它们来解决更多生活需求, 这些业务发生的运营商收入和客户使用服务的粘性就容易被带走了, 相关银行的业务也会被逐步蚕食。

银行移动金融服务不落人后

移动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正在开始, 而且来势汹汹。随着虚拟运营商业务的有效开展, 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会更加准确、高效, 社交软件的数据收集能力和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攀升。值得关注的是, 这些通过支付宝钱包、微信等App实现的小服务正在不断创新, 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习惯, 并迫使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业都在考虑如何重新定位和应对。

当然, 银行不会坐以待毙, 它聚集了最多的优秀金融人才, 具备最强的金融产品研发能力, 同时掌握着最大规模的金融客户数据和可以转入余额宝的资源, 这些并非微信这些后起之秀能轻易撼动和超越的。面对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的冲击, 银行业的自我革命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息。各大行以及中小银行都在第一时间上线了自己的手机银行App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尽管微信金融开展得如火如荼, 大有燎原之势, 然而始终离不开银行的支撑。不少微信金融账号中提供的交易最终仍是基于银行手机、网页平台。微信并没有创造出一个银行, 只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入口。不同的是, 这个“入口”是竞争的关键, 足以引领一场零售金融服务的变革。

经验表明, 让用户去主动下载一个App (比如银行App) 并不太容易。而微信提供了一个轻型的应用, 它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交易, 并且可以互动、推送资讯。尽管没有再造一个银行, 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服务窗口, 让用户很容易通过各家银行、基金、券商账号就对该机构的服务一览无余。银行也顺势而行, 纷纷推出微信银行、微信支付以及微信理财等业务。由此可见, 微信作为新媒体营销的重要平台之一, 也是各大银行抢滩移动金融服务的重要阵地。许多银行微信平台纷纷从“订阅号”转战“服务号”, 从单纯的信息推送转型向用户提供周到细致的掌上金融服务, 为用户提供体贴入“微”的移动金融体验。

移动支付是根本

移动金融包括了智能终端、App和消费内容, 因此其移动性、互动性、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特点。移动金融之所以获得人们的青睐, 关键在于其便捷的支付方式, 突破空间和时间界限能将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充分挖掘并利用起来, 从而达到高效理财的目的。而“移动支付”便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可以将大部分银行业务从柜台转移到家中, 通过PC端在网上银行办理, 达到足不出户也能理财的效果。而“想要更便捷”是用户永不会抛弃的思想, 基于这样的思考, 即使出门在外也能随时理财的要求也自然而然地萌发。而得益于高速发展的科技, 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为移动金融的发展打下基础——智能化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电脑, 其融合了网上购物、网络理财等众多功能, 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理财工具。

今后, 随着4G网络的普及, 高速的流量传输将进一步提升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体验, 同时手机视频银行等以视频为基础的金融业务也有望深入开展, 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而且成本更低, 相信随时随地连接上网, 进行支付的移动支付景象将很快到来。

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 2013年, 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电话支付业务16.74亿笔, 同比增长了213%, 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77亿笔, 同比增长79%。截至2013年底, 国内银行的移动支付客户数量为3.63亿, 同比增长48%, 支付机构移动电话进场支付客户数量接近6 000万, 增长了238%, 支付机构移动进场特约商户数量接近9万户, 增长了180%。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正呈爆发式增长, 移动支付市场空间巨大。

熙熙攘攘的移动支付市场正体现着其蕴藏的巨大潜力, 随着市场进一步细分和产业链的完善, 移动支付市场的参与类型越来越多, 既有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 也有互联网公司的电商平台、移动运营商等, 这些拥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已经开始探悉移动金融的广阔前景。

优势突出

电子商店、电子支付和在线银行系统等让在线金融业务愈加便捷, 而移动支付在商业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比之于Web端带来的电商革命, 移动互联带来的革命更加深刻。不同于以往只能在电脑前操作, 移动支付让金融管理更加碎片化。而对于用户而言, 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即可付费, 随时随地可支付, 比PC端的支付更加灵活, 体验也更好。而对商家而言, 移动支付允许人们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消费, 同时使应用场景更丰富, 既拓宽了客源, 也提高了客户忠诚度, 让商家可以更快地捕捉零售行业的先机。此外, 移动支付可以综合多种信息为商家的商业决策提供参考, 为用户的消费提供消费决策参考乃至未来的移动金融提供参考。

移动支付的发展给金融也带来一些变化。一方面是支付能力的变化, 相较于PC端的支付形式, 移动金融对支付方式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创新支付技术, 比如说拍照付和二维码等;另一方面是集中小额理财, 通过移动端进行小额金融理财, 同时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待理财习惯养成, 也有很大机会参与大额理财。

严把安全关

移动金融的便捷和良好体验为其打开更大的市场, 然而作为支撑基础的移动支付技术却也面临着安全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有技术上的, 也有来自用户认知上的因素。

从技术安全上讲, 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迅速而且有版本众多的操作系统, 因而难免会有不完善的地方, 容易被攻击造成资金损失。特别是今天, 安装系统作为占据半边天的操作系统, 也是最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一旦遭受攻击, 将有大量用户被牵连。

从用户认知上讲, 尽管在线金融服务有诸多优点, 但仍有很多用户担心其安全问题。根据B2B International和卡巴斯基实验室于2013年夏季进行的《卡巴斯基消费者安全风险》调查显示:33%的受访者表示绝不会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支付, 28%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对于通过移动设备使用在线银行感到不安。通过一些数据, 我们不难看出, 使用PC端进行金融活动毕竟由来已久, 移动支付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大量用户的使用习惯显然有些困难。此外, 移动金融的安全还和用户的意识、使用习惯有着很大关系。比如有的用户对于移动支付仅仅是新奇, 却缺少必要的安全认知, 随意安装各种未知App都可能使本来安全的支付过程暗藏危机。

移动金融要走得更远, 势必要打破安全屏障。技术上的壁垒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攻破, 因此不能停止对病毒的寻找和防范, 还要联合整个行业对移动支付技术做支持。此外, 还是要加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时的安全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移动金融服务市场调研 篇2

一、研究背景

2011年起,移动支付成为银行业热点。多家银行推出移动支付服务及产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技术创新,而用户对于支付便捷性的需求也在催生新的支付方式的产生。但是移动支付技术的安全性、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以及产业链的梳理和完善,将是目前银行提供移动支付服务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1.支付类概念

广义的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商品或服务而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交换金融价值的 过程。狭义的移动支付是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移动电话终端实现的非语音方式的货 币资金的转账及支付。

2.移动支付的种类

按支付距离的远近,移动支付可分为移动远程支付和移动近端支付。其中,移动远程支付主要包括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以及基于数据通信技术的支付移动。近端支付指用户利用NFC、RFID射频和蓝牙红外技术,使移动终端和自动售货机、POS 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实现本地化通讯。按资金来源的不同,移动支付可分为银行账户手机支付、电信账户手机支付、商户账户移动支付及其他账户移动支付。虽然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是,移动支付的本质是资金的转移,核心是支付账户,支付介质是移动终端。

3.应用行业类概念

网络购物:一般商品网购

航空客票:指航空客运领域机票销售的商业活动。

电信缴费:指缴纳手机费、固定电话费和网络接入等费用。

生活缴费:指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供暖费等费用。

网上订票:指通过网络订购各类门票的行为,不包括订购火车票和飞机票。

二、报告摘要

1.产业链各方利益的帄衡将有助于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运营商和银行无疑是产业链中两个最具谈判能力的角色,银行拥有线下渠道,运营商提供 信息通道,按照两者在产业链中参与程度的高低,移动支付产业链共可分为四类商业模式,但无论是谁主导的商业模式,都会损害另一方的热情,因此积极寻求对产业链中各方利益关系的帄衡,是促进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快速、长远发展的基石。

2.移动支付呈现爆发式增长

移动终端网上支付用户的增长带动了整个行业用户规模的爆发,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而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终端网上支付在2012年将继续为移动支付带来巨大的用户增量。另外,近端支付标准的确定以及近端支付技术的普及,将是新一轮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

3.移动支付的特点

集合多种账户形式——移动支付可实现第三方账户、银行账户(借记卡、信用卡)、移动 支付专用账户等多账户于一机的形式,用户可以通过一部移动终端实现在线支付与线下现 场支付。

3.1便利性更强——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与常规支付工具相比,用户粘性更强、携带更为方便,支付更加便利。

3.2服务场景更丰富——涵盖线上线下等支付场景。移动近端支付所服务的场景包括公共交通、商场、超市等众多传统卡业务所支持的场景;移动远程支付可完成互联网支付所能完成的绝大部分内容。

4.政策环境

作为金融体系的动脉血管和支撑商业流通的基础条件,支付体系的安全受到中央人民银行、财政部、商业部多方的审慎监管,在复杂的监管体系当中,手机支付运营者必须保持对政策环境的敏感性。一是对已发布政策的严格遵守;二是对于导向性的文件和相关行业法规进行前瞻性的判断,并据此进行自律。

5.地方政府扶持

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手机支付产业。一方面是由于手机支付与银行和移动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深圳、湖南、四川、福建等多省都积极建设或申请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二是由于手机支付是融合了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应用:物联网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工信部已为此设立专项基金。

6.经济环境

移动终端和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快了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带动了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速再创历史新高,爆发之势初显。同时,传统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吸引大量新进入者,也在推动各细分行业的成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爆发对移动支付行业及银行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手机购物市场环境

手机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猛,2011中国手机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3亿元,同比增长283.0%,中国手机购物市场处在高速增长的水帄上。经过了前期的市场培育阶段,随着用户使用手机购物意识的提高和支付安全性能的改善,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移动端网上购物渠道的打通为手机购物市场的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另外,手机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为移动支付贡献更多的交易量。

8.社会环境

居民手机使用习惯养成,随着整个社会节奏的加快、手机终端的智能化和移动互联网速度与覆盖范围的提升,手机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手机普及率的上升,移动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为手机支付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居民生活中对手机的使用已经从语音通话和短信文字沟通发展到了社交、娱乐、商务、学习等生活中多个层面的应用,居民手机使用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深度应用方面的习惯养成,使手机支付的接受度更广泛,市场教育成本降低。

9.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

基于数据通信技术的手机支付主要指用户通过手机登陆移动互联网,使用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1987 年至今,移动通信商用走过了23 年。这期间,空中数据传输从无到有,从慢到快;手机功能逐渐多元化;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每一种代表技术都催生了崭新的应用。

9.1.GPRS 和WAP

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简称。GPRS 是GSM的技术升级,和以往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GPRS 是以封包(Packet)方式传输,因 此使用者所负担的费用是以其传输资料单位计算,并非使用其整个频道,更为便宜高效,传输速率也有所增强。基于GPRS 技术的数据增值业务包括:彩信(MMS)、KJAVA、语音增值业务(IVR)和WAP。

WAP 是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 的缩写,是一种向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和

先进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是简化了的无线Internet协议。其对应的互联网协议是HTML。WAP 代表了手机直接上网,通过手机浏览器浏览wap 站点。通过GPRS 网络接入WAP,可充分发挥接入时延短、速率高、永远在线、切换方便等优点。

9.2.“3G”(3rd-Generation)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 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3G 使用的是码分扩频传输技术,超越了GSM 设备采用的时分多址技术。自2009 年工信部颁发3G 牌照和分配3G 频谱后,3G 进入正式运营和推广阶

段。截至2011年5月底,全国3G基站总数为71.4万个,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部城市。3G 的推行带来以下积极的变化

第一,数据传输速度提高,相比目前常用的GPRS 传输技术,3G 的传输速度在其10倍 以上;

第二,推进手机终端朝智能化方向演进,移动运营商计划对手机生产厂商和用户进行高达 千亿的补贴,试图推动手机终端的升级换代;

第三,网络应用的升级,这是在传输速度提高及手机终端升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变化,而 这一变化将带来新的服务形态和商业机会。

10.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指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手机上网的手机。与之相对的,是传统的功能手机。2011年,中国市场中智能手机持有量占总体30%。可以预计随着3G网络的发展,以及WIFI 和4G布局的推进,这一比例将继续增高。

三、移动支付的四个发展阶段

1.移动支付(2000-2005):短信支付蓬勃发展,繁荣与隐患并存

2000 年5 月17 日,中国移动正式推出短信(SMS)服务。数以千计的SP 迅速发现了 短信应用在支付领域的市场机会,2000 年即把短信应用于手机代扣费的信息服务。至此,中国的手机支付实践开始。短信支付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小额收费业务,如电子书刊、会员费缴纳、付费下载等,以话费为主的短信支付一度帮助中国互联网从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当中走出。

短信支付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和风险,支付环节不透明,话费计算混乱、不准确,用户蒙受了损失,移动运营商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工信部作为主管部门难辞其咎。2006 年,工信部下发《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在主管部门文 件指导下,移动运营商不允许SP 与其他公司或者网站提供任何形式的扣费业务,并设立扣费前用户二次确认等机制,使得手机话费作为支付资金来源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手机话费短信支付从此步入低谷。

2.移动支付(2006-2008):短信支付垄断,WAP 支付起步

手机代扣费被限制后,手机支付和网上支付市场出现了三种变化:

一、原来不被重视的银 行资金短信支付开始发力;

二、WAP 支付伴随着WAP 和客户端的兴起而逐渐起步;

三、手机话费短信支付撤退后留下的网络服务付费的空白,给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3.移动支付(2009年):WAP 支付遭遇瓶颈

2009 年,中国步入3G 元年,手机支付进入2.0 时代。有两大标志:

一、09 年工信部颁发3G 牌照和分配3G 频谱后,3G 进入正式运营和推广阶段。3G 带来的更为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给客户端支付的发展,带来了广大的空间。

4.移动支付(2010年至今):远程支付场景丰富,近端支付布局实践

自2010年起,中国的手机支付进入2.5时代。远程支付的应用领域广泛拓展,2010年全年,3G用户数呈爆发式增长,年底达到4705万户,同比增长将近300%。随数据传输网络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保持高增长率。互联网商户和传统线下商户,纷纷开发基于移动技术的商业模式。

2012年将成为移动支付行业确定大势的一年。更加详细的监管细则和检测标准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移动支付企业的运营行为。手机支付国家标准的制定将加速,最终为国内手机支付市场的发展确定方向。产业链上的多方合作则为手机支付未来的应用布局打下基础。手机支付不同于互联网支付,其通道和载体具有比较强的个人性,开放性较弱。因此在市场成熟之前进行卡位与圈地对于未来的市场地位更加重要。手机支付产业链各方应抓住这个关键的时间,进入市场,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手机支付整个价值链当中,需求方包括银行、商户和终端用户三端。移动支付的推广与市场的培育既包括吸引终端用户的使用,也包括吸引更多的商户加入到移动支付的应用商圈里,二者的发展互相促进相互影响。

四、银行的竞争优势

1.终端用户群体——手机是移动支付的核心终端,但银行却拥有庞大的实质有效客户资源。

2.营销渠道优势——手机的通讯功能为运营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便捷而廉价的通知和下发渠道。但银行却拥有无可取代的物理网点。点对点营销的精准度极高。

3.用户粘性——人们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固定电话向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转移,银行和客户的沟通方式亦然,银行用户粘性将成为其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优势之一;

4.资源优势——银行和产业上下游的厂商通常都有密切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对其开展支付业务非常有利,另外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其它支付企业和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合作。

5.品牌优势——当前市场上的多数支付企业还不为广大用户所熟知及信任。而与此相对,银行则具有更好的品牌信誉,对于更多传统网民和非网民而言,有更好的用户接受度。

五、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

1.客户端

手机客户端是银行推出的集手机支付和生活应用为一体的手机支付软件,通过安全支付、手机认证等综合保障体系,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交易付款、话费充值、买彩票、水电煤缴费、收付款、账户管理等服务。

2.二维条码支付

条码支付是为线下实体商户提供的一种快捷、安全的现场支付解决方案。无须安装POS机,直接通过已有收银系统或手机,扫描用户手机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即可向用户发起收银。

3.资金归集

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资金归集于银行,是付款方使用手机向收款方指定收款账户交款的一项金融服务业务。

4.先发优势

谁是最早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银行,谁就具备先方优势。本行现在开展此项业务将为未来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三峡钱包

三峡钱包储存了用户的付款信息、交易记录、优惠等信息,并同步到云。用户在实体店或在线购物时可通过任何设备使用三峡钱包进行支付。三峡钱包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移动支付技术,无软件下载费用和支付交易手续费。银行将可获得大量支付处理相关的收入和更多广告收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银行为客户带来的促销、优惠券等多种便利信息,以及提供企业客户:一方面,三峡钱包支付系统提供了无缝营销广告的机会,商户可通过特殊产品吸引顾客,然后提供一个从促销到电子优惠券的流畅交易过程,然后完成购买和支付;另一方面,三峡钱包为商户提供一个增强客户关系的机会,商户可利用相关的交易、促销活动和忠诚客户回报活动来为客户提供更快的、更加方便的购物体验。

6.场景介绍

6.1.网上购物是手机远程支付的主要场景

网上购物是手机远程支付的主要场景,分别有58.6%的手机端网上支付用户和56.3%的短信支付用户曾使用手机远程支付进行网上购物。生活缴费、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航空机票、金融理财等PC端网上支付的传统场景也逐步被手机支付用户所接受;彩票、门票、游戏充值、订阅电子书刊等场景成为手机远程支付的优势项目,随着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商店的发

展,在下载手机软件、应用等支付场景,手机端网上手机支付正逐渐被用户接受。

6.2.公共交通和超市购物是用户使用手机近端支付的主要场景

国外调研显示未来用户使用手机近端支付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和超市购物方面。52.8%的被调研者曾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使用手机近端支付,49.4%的用户曾在超市购物时使用手机近端支付。另外,商场购物、便利店购物、自动售货机等也是用户使用手机近端支付的主要场景。由于手机近端支付的便捷性较高,明显适用于客流量较大、人员密集程度较高、对便捷性要求较高的支付场景。

六、总结

我行推出三峡钱包不仅可以抢占先机,更能在移动金融服务领域内达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目标, 对客户而言方便支付,除可享受随时随地的支付服务外,更节省了在银行ATM和窗口前的排队等候的时间,客户享受到了7*24小时实时交易周到服务。不仅服务提升,我行的三峡钱包也具备灵活应用的特殊性,完全配合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我们的手机客户端提供简单容易使用的界面,同时也支持多种类型的手机。

对银行而言系统的安全性不打折扣, 三峡钱包采专用的PIN接入方式,PIN密码不会随机存储,交易数据全程加密保障安全,保护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利用三峡钱包的前卫特性,我行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方便的金融支付渠道,提供增值服务来吸引新客户,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市场对我行而言潜力无穷。除了新增客户的营销意义外, 三峡钱包也具备提升现有客户忠诚度的积极意义, 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提供多种电子银行服务渠道供客户选择,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利用移动金融服务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成本,直接利用手机银行的帄台,实现快捷的交易,最终将减少电话银行和柜面服务压力。

移动金融服务的战略布局

 以智能化业务帄台成就零售业务的战略思维

 以CRM的客户基础发展差异化的营销服务

 以移动金融创新帄台提供品牌营销的实现渠道

 以电子化、虚拟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推进。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随需应

移动简化金融支付 篇3

另外,我国金融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2012年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金融标准化的研制和实施,加快完成金融统计、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系列标准的制定,形成“制定一批,储备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加大金融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引导和支持若干重点领域金融标准的实施,建立科学、高效的金融标准化市场运行机制。

在此背景下,作为金融机构借助移动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手段,移动金融服务具有成本低廉、随身便捷的特点,能够让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金融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与传统的网点服务和日益成熟的网上服务相比,移动金融更为领先。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的不断改善,移动金融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特别是国内各家银行在电子渠道上的激烈竞争,使移动金融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制胜法宝和战略高地。

农村支付

2011年人民银行一些分支机构经总行批准同意,试行简便操作的“银行卡+POS 机具”模式,延伸银行金融服务半径,让农民就近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取得了良好效果。人民银行总行在对试点经验进行认真总结、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明确在2013 年底前实现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农村乡镇、行政村的基本覆盖,以满足偏远农村地区各项支农补贴资金、日常小额取现、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农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也加大了自助设备在农村地区的投入。

为改善手机银行在“三农”区域的推广环境,一些金融机构积极与技术公司展开业务合作,努力探索手机银行与“三农”市场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了手机银行下乡的“软着陆”。如2011年10月,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正式在全辖推广“财富在手卡”手机银行。

作为进军“三农”和城乡中低端市场的手机银行产品,“财富在手卡”以贴片式智能芯片为业务技术平台,以该技术为支撑的手机银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回避了农村电信网络质量不高、上网群体少的问题,有效弥补了手机银行Web/Wap模式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扩大了手机银行的覆盖面,同时也得到了不少地方性中小银行的追捧。目前,不同品牌但以该技术为平台的手机银行,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出,这些产品尺短寸长,别具一格,构成一个相互补充、日益完善的手机银行产品体系,更容易得到城乡客户的接受和偏爱。

微博缴费

随着网络应用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微博引起了金融业的极大关注。2011年,不仅光大银行推出的新浪微博应用“V缴费”吸引了不少眼球,招商银行的官方微博和民生银行的U宝微博服务也精彩纷呈。

通过光大银行推出的新浪微博应用“V缴费”,新浪微博用户只要发布一条微博“@V缴费”,就能收到一条带有缴费链接的评论,用户点击评论中的链接,即可跳转到水电燃气等缴费页面,完成缴费业务。

微博缴费这种创新形式,让客户足不出户轻松完成缴费,受到了网民的追捧。民生银行推出的U宝微博,为使用者提供民生网银省钱秘笈、营销活动、财经快讯、安全提示等金融信息,开通仅一月,关注的网民就达几万人。此外招行银行官方微博还通过“一起来写小招体”等微博活动,将品牌宣传语巧妙植入活动中,收到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美誉度。

手机视频银行

随着3G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热卖,互动式金融服务也进入了“微时代”(即以流动性、迷你性、瞬时性作为传播特征的、快捷小巧的信息传送接收时代)。由于手机视频行业已从“拼概念、拼融资、拼流量”的初级阶段,进入到追求收益的成长发展阶段,因此,要摆脱烧钱的局面,手机视频行业必须加快创新步伐,以实现扭亏为

盈。

目前手机视频银行已成为银行和手机视频行业实施“水平战略”的合作方向。以手机“微支付”为代表的新一代手机视频银行,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智能电视支付

电视支付是银行业、电视制造业和广电新媒体跨界整合的智能支付模式,与手机支付、网络支付相比,“智能电视支付”的操作更为简单直观,通过“电视+遥控器”的方式,就可在家轻松完成自助银行、公共事业缴费、手机充值、电视购物等各种支付业务,成为电子商务新的终端操作媒介。在三网融合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智能电视支付”主要采用银联支付系统接入技术标准,通过端到端支付解决方案,开展银行卡收单及专业化服务,促进电视终端向家庭消费终端转型,配合互动电视应用业务的发展,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

转变。

移动金融:全球性的盛宴 篇4

把银行搬到手机上,然后装进口袋四处走?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不是猜想。

拿出你的手机,无论你人在何处,只要手机有信号并能够连接网络,银行就在你掌心。

朱彼特研究公司(Jupiter Research)的分析师指出,银行界相信手机将成为继网络之后的下一个服务平台,手机正在逐渐成为人们未来的“电子钱包”。

移动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结合,带来全新的移动金融服务概念。移动金融的诞生是个体经济地位提升、商业消费文化盛行以及信息技术发达的产物。目前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虚拟化使消费者手中的货币变成了由账号和密码组成的一串数字,移动金融业务的出现让消费者仿佛随身携带着银行,随时可以进行款项的收付、查询,并可进行证券和外汇的交易,不丢失任何一个投资机会。

“到2013年近50亿人将会使用移动金融服务。中东、中国、西欧以及北美等全球移动支付最发达地区移动交易总额将占全球的70%以上。移动金融服务有可能拥有史上最多的用户数量,将超越移动电视或其它移动内容服务的用户量”,Mark Beccue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表示,“几乎所有超过18岁的人群都会成为潜在的用户。”该研究机构将移动金融服务定义为三种形式:移动银行,移动国内个人支付和移动国际个人支付。

“银行将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推动者”,Mark Beccue指出,“全球每家银行都在考虑如何更好地走进移动金融服务这一领域,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增长领域。它可以更好地增加客户对银行的“粘黏度”,降低成本,提升银行自动化水平,最重要的是能够方便没有开通银行账户的顾客进行金融交易”。并且移动银行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抗经济衰退,因为他们是帮助消费者“管钱”,而不是帮助他们“花钱”。移动银行服务将成为在线零售服务的竞争对手。而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银行服务还将超越在线零售服务。

如今,美国排名前10的银行都拥有了自己的移动银行服务体系。不过,不同的银行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在网络银行服务方面走在最前列的美洲银行,其移动银行服务是使用网络浏览器将原本以网络为基础的系统转化成手机可以浏览的网站;有的银行则要求客户下载特殊的软件到手机上,即应用程序下载;而像美联银行和花旗银行则是由文字信息提供移动银行服务。

移动银行的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文字信息是大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机功能,人们只需要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诸如查询、缴手机费之类的业务,也是银行发展客户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段,但是安全级别一般比较低。网络浏览器的优势在于银行的开发量很小,仅需在网上银行的基础上开发WML(用于编制WAP浏览器识别的网络语言)的版本即可,可以实现实时交易,浏览速度也很高;其局限则是客户只能处理文字,可交互性差,界面简单。应用程序下载是指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应用软件到手机上运行,从而实现各种功能,运营商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为用户下载、升级或回收软件,其优势在于实时在线、交互式对话、图形化界面、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但是不足之处是需要对不同型号的手机做部分针对性的开发。

许多银行为吸引顾客会结合多种模式,或者提供其它的一些附属功能。例如,美洲银行开通的移动银行业务除了主要基于浏览器系统,顾客仍然可以通过定制的方式接收预警文字信息。Huntington国家银行产品经理Brandon Mc Gee表示,将这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虽然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移动银行服务有可能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但在不发达地区,国内和国际移动个人支付则显得尤其重要,它使商业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纽约时报》网站报道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很少拥有或根本不存在银行分支机构和ATM服务,而移动个人支付具有将金融市场推向农村的潜力。在肯尼亚发生的事情就很有示范意义。

在肯尼亚,正规银行部门仅可以为该国3,600万人中的19%提供金融服务,8%的肯尼亚人则只能通过储蓄合作社和小额信贷机构获得金融服务。面对这一现实,英国沃达丰公司于2007年4月起开始在肯尼亚推广手机金融服务,目前发展势头良好。该公司移动国际支付部的负责人Nick Hughes称,公司已开展了17.5万项此类业务,目前每天的业务量增长约在2,500项左右。此外,拥有15万多用户的肯尼亚最大的小额信贷机构“贾米波拉信托”(Jamii Bora)也开始尝试通过移动POS(Point-of-sales)机、磁条卡以及指纹鉴定技术来处理偏远地区的业务。“贾米波拉信托”的信贷系统允许乡村用户在本地的加油站或商店里通过信贷员或经销人借贷、还贷或从事其它电子商务。“贾米波拉信托”已安装了约200台POS机,并在全国大力推广此项业务。“贾米波拉信托”的创建人和管理者Ngrid Munro女士说:“这项技术已经创造了很多令人兴奋的业绩,凭借它,我们才能企及那些贫困地区并保持金融活力。许多机构现在的做法是提高利率,而我们拒绝抛下贫困地区……”

一直以来,非洲的移动金融服务都得到了部分银行业的支持,这些机构致力于为具备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这一客户群提供更多服务和便利。这从而为占据非洲大陆总人口75%至95%的“非银行”客户市场留下了提供金融服务的巨大商机,而移动运营商正拥有这种基础架构和分布网络来有效地涵盖这部分客户。这些业务在非洲的推行,有助于帮助穷人使用银行,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相应地,随着发展中国家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将会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

移动通信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它改变了金融界的面貌。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并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新型金融业务的产生是跨行业合作的产物,对于产业链上各方来说,不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银行等都应该清楚地看到单个团体不可能形成消费者支付手段的革命。因此银行业与电信业的合作与发展正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已逐渐由单一的电信向银行提供技术、网络支持发展为联手开发新产品、实现客户共享等全方位的合作。我们坚信移动金融服务的明天将在万众瞩目的光环下大放异彩。

摘要:每一次信息革命都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机遇,可以说移动通信对金融行业来说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金融界即将举行一场全球性的盛宴,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http://www.ctiforum.com/forum/2008/01/fo-rum08_0189.htm

移动金融 篇5

赵山利

内容提要

“便民金融”与“移动通信”相结合,将建立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双赢局面的产业。而无论对于银行,还是通信运营商,都有可能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甚至奇兵出击,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手机银行和移动信息社区的逐步建立,对于开展移动便民金融,推进全社会信息化程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业务开展的同时,必然对运营商个体的盈利和收益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改变现有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当然,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的职责划分和利益拼争,以及相应监管的不到位,成为目前大力推进移动便民金融的主要障碍。如果早日克服这些障碍,移动便民金融肯定会带来全社会信息化的又一次深入推进。

正文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银行排队的苦恼,面对营业厅里黑压压的一片,许多人都无可奈何。银行排队又成为一种“中国现象”。金融部门要解决“银行排队”的苦恼,不仅要提高服务意识、改善软硬件环境,更要打破思维上的束缚,充分发展采用移动通信等先进便捷手段的金融服务方式,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现代金融的便利。

“便民金融”与“移动通信”相结合,将建立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双赢局面的产业。而无论对于银行,还是通信运营商,都有可能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甚至奇兵出击,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水电煤气、电话费、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电话订票、航班查询、买机票、外汇买卖、银证业务、手机股市、养老金、医保卡、公积金、基金查询、工资代发、学费代收、本地服务等等许多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务种类的繁多,一方面造成银行等机构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势必排队等待;但另一方面,也必然促进新的金融方式方法的产生,提高效率,向更高生产力水平迈进。采用移动通信的方式,提供便民金融,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最可行方式。

一、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业务是客户将手机号与银行账户绑定,然后通过短信、彩信、(E)GPRS、WAP上网等方式,实时获取金融信息,享受各种银行理财和其他增值服务。简单的也可以称之为手机钱包。金融行业用户通过手机银行可实现下列服务:

1、即时转账:指定账号间的安全、快速的转账,借钱还款即时完成。

2、缴费支付:交电话费、手机费、水电、有线电视费等;

3、账户余额查询: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的授权查询,查询快,不占线;

4、电子对账单:清晰及时准确;

4、账户挂失:选择挂失账户、客户确认、处理结果显示;

5、手机炒股:即时下单买卖,安全及时;

6、外汇买卖:查询外汇买卖汇率、外汇走势图查询、建立委托、撤消委托、查询委托成交结果、交易账户查询。便民金融的服务方式

移动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此项业务完成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费用的交纳。这样就避免了排队、等候或因出差、旅行而无法缴纳的现象,只需发送几条短信就可以轻松完成。人们随时随地完成各种费用的缴纳,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金融企业也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金融真正方便于民。

移动信息社区 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社区,不仅具有基本的物业管理、书报刊销售等功能,还将为市民提供家政、教育、金融、保险、代缴费用、票务以及其他中介服务。这些功能的实现,如果借助移动通信的方式,实现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将建成真正深入群众的信息社区。社区信息化要通过移动通信手段实现管理者、居民、服务提供者三方的及时有效互动沟通。

长期以来,社区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民生信息分布渠道独立,获取信息不方便;人与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高节奏生活下老人、小孩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物业公司社区管理信息化程度低,通知公告很难传达到所有业主,故障报修、反馈等环节容易产生误会,引发矛盾;社区居民、社区商家、社区管理部门互动范围有限,主要服务内涵单薄,亟须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社区居民各类生活需求,扩大便民渠道的影响力。

移动信息社区可以建立依托互联网和社区宽带网,以短信、彩信、WAP、语音等为载体,实现社区基础设施与各种生活服务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整合平台。在此平台上,社区管理、社区商业网点、社区居民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开展自己的业务活动。小区业主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主动提出服务请求,故障保修,查询水、电、煤气、物管等费用明细,借助互动版块参与小区建设与管理,联络社区的朋友。移动通信在移动信息社会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便民金融服务将成为移动信息社区基本的服务内容。

二、业务设想已初具轮廓,但现有的技术和方法能否满足我们的需求呢。其实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们早已开动脑筋,切实的推动着相关工作。让我们分别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进展。

中国移动最为国内最大的运营商,在移动支付等金融增值业务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目前比较得到认可的技术主要有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手机无线短距离通讯)和SIMpass。

以NFC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支付应用在商业上最大的亮点在于“将手机银行卡化”,具有银行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在支付结算上与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在内的银行卡并无两样。目前NFC已正式投放广州市场,全面开展其在公交、地铁、出租车、超市等小额消费领域的商业试用。在试验中,用户能够直接在手机上进行余额查询,还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便民金融的技术基础 网络以及相应的银行账户进行充值,随时读取交易记录,并浏览手机内的WAP站点,查询商户范围和商品信息。曾有调查,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这似乎在昭示着这项技术注定成为“杀手级应用”的使命。

而SIMpass是一种以双界面、多用途的新型SIM卡为核心的非接触应用解决方案,在支持非接触移动支付、电子存折、PBOC借记/贷记以及其他各种非电信应用的同时,也可实现普通手机卡的正常功能,承载各种电信应用。SIMpass与NFC其实是为实现同一个目的但路径相反的技术。两种模式具有共同的思想,二者都在手机中加入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用于与支付应用时的收单设备进行近距离的实时通讯,并同SIM卡进行连接,以实现把支付业务捆绑在持有手机的用户上。

另一方面,设备商也对这一类业务相机而动。爱立信公司和IBM曾联合宣布,它们将携手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它们计划合作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向用户提供财产管理、账目集合、移动交易以及信用卡和支付提醒等高级金融服务。

爱立信将提供它在移动电子支付(Mobile e-Pay),安全交易员(Safetrader)和WAP网关等产品领域的专门技术。其中,移动电子支付可以使运营商充当移动支付和交易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安全交易员是瑞典EHPT公司(爱立信和惠普合资组建)开发的一种互联网支付系统;而WAP网关则可以使手机访问互联网上的内容。

IBM将提供来自其WebSphere系列的产品,包括WebSphere Everyplace 套件,一种用于企业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开发平台;面向商业用户的eServer系列web服务器,以及相关的咨询和IT集成服务。

爱立信和IBM还表示,它们相信IBM和众多金融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爱立信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将使它们之间的合作对移动金融服务领域的客户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三、便民金融的阻力

虽然用移动通信的方式完成金融交易快捷便利,但要真正得到广泛商业应用,还要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据Unisys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71%的用户不会考虑使用移动设备办理在线银行或购物业务。超过一半(59%)的受访者不相信移动设备能够提供安全交易。只有10%左右的人有意向使用这类设备处理信用卡支付、转账和存款等交易。人们普遍担忧移动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它们在金融交易中保护有关信息的能力。大部分消费者普遍认为,与电信提供商和在线零售商相比,银行在移动交易中能提供最高的安全保护。电信运营商、在线零售商和金融机构似乎无法说服消费者相信在线移动交易平台非常安全。

另外,无论是监管当局,还是运营商,抑或技术提供商,现在仍然泾渭分明的割据在金融、电信两大阵营,三个层面的各自争端显然还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的焦点。无论对于运营商自己还是商业银行来说,都存在着对移动支付身份界定的难题。这种跨产业的新生业务看起来更像是正在嫁接的过程中,而一场多方多层次的对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战正在电信和金融两大阵营中展开。

在2006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银监会专门对手机银行业务制定了较为具体的管理条例。银监会将手机银行纳入监管体系,其背后一大意图就是削弱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影响力,强调商业银行接口的重要性,并确保金融机构在这一链条中的核心地位。目前商业银行对运营商担忧的是,除了抢走一部分银行卡业务之外,还有就是“将本属于银行的支付现金流也划走”。

另外,信息产业部存在之时,就有官员曾明确表示要让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产业链条中争取主导位置。中国移动已经拥有自己比较成型的结算系统,完全有可能抛开商业银行,通过自己的结算平台完成每一笔支付。与银行合作意味着每笔交易都将与银行按比例分成,这是运营商不甘心的地方。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将手机话费当成现金使用,当话费与现金一旦不对等,而且整个交易量又大的时候,将对货币市场产生较大压力。这个时候,移动运营商就成了最大的“虚拟货币”源头了。“一张面值50元的充值卡可能只需要30多元就能买进,存在较大差额”。因此,即便运营商争取到主导权,也必须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四、目前,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在运营商NTT DoCoMo与电子产品巨头索尼引领下,已经进入“坐地收钱”的阶段。NTT DoCoMo直接推动了移动信用卡支付在日本的风行,从2004便民金融的发展前景 年开始推进基于Felica技术的“钱包手机”,至今合作伙伴已经包括日本第二大发卡机构三井住友、东日本铁路公司等。NTT DoCoMo通过收购和兼并,已经拥有银行业务板块,专事移动信用卡支付运营,并取得良好进展。2006年10月,NTT DoCoMo曾宣布,仅在之前6个月时间,旗下的DCMX手机信用卡服务就吸引了86万用户,这样的发卡速度足见其发展有多快。

另外,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随着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向手机用户推广金融服务,到2011年,手机金融用户数量将达6.12亿,金融交易额将达5870亿美元。移动金融服务正像90年代的淘金热一样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第四个显示屏(口袋里的ATM机)正在给手机用户提供自由连接银行和在移动中进行支付等服务。

随着国务院组建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作的完成,信息化已成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同等重要的新时期重大形势和任务。而运营商应当抓住历史的机遇,借助先进的移动通信方式,使便民金融真正走进社区,走向老百姓,真正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而一旦弱势运营商博得头筹,很有可能引起行业的重新洗牌。

参考文献: 1.2.3.4.5.6.7.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移动通信助力“三农”发展.人民邮电报.2007-05-17

王海龙.《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虚拟货币研究》.电子商务.2007.06 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中国银监会.2007-6-28 吴毅.3G亮点业务运营策略初探 移动通信 2006(1)

田光.移动增值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湖北社会科学2005(5)

移动金融的标准化时代 篇6

在一路向前冲的背后,安全隐患一直备受诟病。近日,在千呼万唤中,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终于出台。

移动金融下的“普惠”生活

“除了在网上买东西,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的支付场景越来越多。”80后张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支付宝缴水电费、电话费、煤气费;在余额宝上定期固定储蓄一部分钱、买彩票;在京东商城上买生活用品……“一些进口的水果也可以在网店上买到。”

显然,如今的消费生活已向“线上”一边倒。随着移动支付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支付生活更加便捷,大批的“鼠标支付”和“拇指支付”族开始出现。

“80、90后成为移动支付的中间力量,他们的移动支付习惯已经养成。”某理财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移动支付更为普及。

从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大战中,“车费补贴”与移动支付显然已快让钱包“消失”。而之后,随着线上支付的应用场景的增加,传统银行又被逼到“险境”。

作为资深的投资客,邱义是网贷论坛里的“经验派”。从最初投资开始,如今已成为“几十万”的放贷人。“网络借款是我固定收益品种里唯一的配置,其他品种的回报率没有超过他的。”相比起传统银行的理财项目,P2P网贷在增加了“本金担保”之后,越来越受到投资客们的青睐。

邱义表示,很多年轻人乐于尝鲜,勇于尝试,加入了P2P网贷群,聚在一起讨论收益高低与风险担保,“钱多多、宜信宝、人人贷等都可以做到100%本金担保。”

随着P2P网贷行业的日趋成熟,“本金担保”让更多的人跻身网贷,成为贷款人和借款人,这导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流失。“从用户体验角度讲,银行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很难与‘宝宝’们竞争。”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曹军波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业协会3月15日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达63.23%。

之后,“京东白条”的出现,又让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遭到截流。目前京东商城的虚拟信用卡业务“京东白条”开始公测,首批限额50万个,最高信用额度可达1.5万元,最长30天免息期,可选择分期付款,未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

京东集团金融发展部高级总监刘长宏表示,“京东白条”只能在京东体系内使用,严格来说,它是一个“先消费、后付款”的延期付款产品,并不完全等同于虚拟信用卡。虽然不能在其他商家或者线下使用,但京东将消费场景闭合,完全无须借助第三方,实现了与消费者的“亲密接触”。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用输入长串的银行卡号,是移动金融生活开始普及的原因。

群雄争战的“亿万”未来

从淘宝到微信、余额宝到理财通、阿里旺旺信用卡到京东白条、移动金融让众多的互联网大佬们看到了投资的机会。

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与“腾讯”率先跑马圈地,从购物到打车软件再到金融理财与线下超市,无疑都是在移动金融上争夺用户,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

刚刚过去的3月8日,腾讯、阿里、百度这三家企业也纷纷玩起了移动商业生活。微信在精选商品当中,推出了1元抢购食用油的活动。而手机淘宝则推出3.8元和3.8折玩转吃喝玩乐的活动,百度糯米则推出了3.7元或3.7折看电影的活动。这一活动拉近了互联网与线下商业的距离,并在其中加强了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

尽管面临微信的巨大挑战,目前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仍然是支付宝的天下。支付宝公司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支付宝实名用户已近3亿,其中超过1亿的手机支付用户在过去一年完成了27.8亿笔、金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的支付,支付宝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自2013年11月以来,支付宝手机支付每天达到1200万笔,这一数字进入2014年之后提升至1800万笔。

支付宝能够在移动支付领域掌握先机,得益于其在PC端的支付场景积累。例如在合作银行方面,目前微信支付只接入了12家银行,而支付宝接入的银行近180家。支付宝的支付场景已经涵盖经济生活的很多领域,除了用于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络购物外,余额宝的出现打垮了传统金融理论上消费和投资的界限,此外,转账、信用卡还款、代缴水电煤气费等金融功能也已经实现,而从去年开始,打车、自动售货机、便利店、电影院线、购买火车票等也开始接入支付宝支付。

而其他的互联网企业也不愿错失移动支付这一战略高地。各种“钱包”纷至沓来,2013年10月,盛大网络高调推出即时通讯工具YOUNI,随后加入了钱包功能;小米手机从网上售卖开始,再到注册“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在小米生态链中,小米手机、小米盒子、小米电视以及其他数码外设,都离不开小米支付这一环节,掌握了移动终端,自然小米的支付系统水到渠成。

互联网巨头们围绕支付进行的战争,背后实际是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争夺。移动支付的作用远不只使用在网络购物上,金融理财、缴纳水电费、借款还款、吃饭AA买单、一起游戏等功能正在不断被开发。而在产业链中,芯片、天线、制卡等环节的受益已经得以体现,移动支付平台则存在着巨大的业务创新机遇。

日前,小米更是与北京银行签署了移动金融全面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移动支付、便捷信贷、产品定制、渠道扩展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在此利好消息带动下,北京银行股票午后直线涨停。

玖富CEO孙雷表示,“2014年、2015年,将是移动互联网金融非常关键的时期,玖富也在移动端进行信贷的服务。”

孙雷告诉记者,之前是互联网金融的“媒体热”,现在互联网金融进入“深度试验区”,接下去,互联网金融还会有更多动作。

nlc202309012047

在传统零售金融服务领域耕耘多年的玖富,将推出自己金融产品的移动版。此外,融360、好贷、91金融超市等金融垂直搜索,众多P2P网站,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也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方案。

艾瑞咨询认为,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线下将成为互联网巨头、收单机构、运营商、银行等多方竞争的核心战场,而伴随着线上市场的逐步成熟,互联网支付企业将聚焦于线下到线上的反向O2O市场,以期在线下市场中取得突破。有分析称,当移动支付超越电子商务的工具属性,其市场规模可能达到电商规模的4倍。

“安全隐患”加速产业升级

对于用户而言,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是最大的担忧。

举例来说,很多支付宝用户都开通了小额支付免验证的功能。试想,如果手机丢失后的短时间内,用淘宝账户购买东西,小额支付免验证就成为了一大安全隐患。

而最近也不断有消息爆出,支付宝、腾讯均有用户数据被泄露或倒卖,而二维码扫码支付也曝出资金被瞬间转走支付的事件。随即支付宝进行了公开回应,称不会出现账号资金被盗。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据一些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手机安全报告称,近些年截获的手机木马、恶意软件层出不穷,手机感染病毒和隐私泄露时有发生。

对于对移动支付宝财务安全保持警惕的用户来说,依然无法打消疑虑。

如果想取代传统的钱包,移动支付仍然需要对资金安全加强技术防控和监管。事实上,即便是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在技术上仍然有不成熟之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微信宣称保险公司会对支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额赔付,但不少用户表示担心绑定银行卡后会遭泄密与埋下安全隐患,不仅如此银行也担心遭到系统性攻击,因而对于同微信这样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应用进行合作,银行的态度更加谨慎。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谁能够做好安全预险,谁就有可能成为移动支付大战的最终赢家,而这可能是支付公司,也可能是第三方安全企业。

近日,由央行正式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终于出台,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标准,这无疑是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为移动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予了更为安全的保障。

专家就此表示,移动金融产业终于步入“标准化”时代,而此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增强我国移动支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风险防范能力,营造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而未来的移动支付生活,因为技术风险的不断规避,与政策的保驾护航,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那时,移动金融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同心协力 保障航班

2013年12月8日,早,青岛国际售票柜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让所有的旅客滞留在青岛机场,航班的延误、取消,导致旅客情绪上的波动,整个大厅旅客着急询问的声音、广播声此起彼伏。早班的SC4617青岛至仁川一直在通报延误没有预计的起飞时间,中午的SC4081航班因这场大雾也被取消,这个航班上有140名旅客需要改签,面对未知何时能起飞的航班,售票处的王莹联系值机、客舱通力合作,把已到机场的SC4081航班的旅客,直接GOSHOW到早班SC4617航班,并给旅客做好安抚解释工作,缓解了旅客的焦虑情绪,保障大部分旅客的顺畅出行。

这场大雾将近中午才稍有所好转,青岛飞仁川的SC4617航班从09:00延误至12:00点才起飞。送走了第一个航班的旅客,还没有休息,因国航CA134航班的延误(因签证问题需当天往返的旅客),导致此航班有60名旅客无法乘坐SC4081的航班当天返回,当旅客知道这个消息时,所有的旅客情绪非常激动,把整个售票柜台团团围住,对于旅客提出的疑问,柜台工作人员为旅客做好延误航班的解释工作同时,并联系值机和国航的同事,一起协调做好安抚和妥善安置旅客的工作。

在这场与时间和天气赛跑的硬仗中,体现出了部门之间和航空公司之间合作的默契,在团队的协作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安抚了旅客焦虑和不满的情绪,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现场的工作人员虽然很辛苦,但是能为公司和旅客排忧解难,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我国移动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探讨 篇7

一、移动金融的概念

(一) 移动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移动金融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 包括基于移动互联网形成的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移动金融实际上是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互联技术处理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及对外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移动终端泛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设备, 其中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无线POS机应用较广。与移动金融相对应的有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及移动银行等。

(二) 移动金融应用情况。

移动互联网逐渐与金融有机融合并产生移动金融, 其主要应用有移动支付或手机支付、移动银行、移动理财基金、移动证券、移动保险等。

二、国外移动金融产业链的发展状况

从全球移动金融发展的现状看, 韩国、日本由于在电子、通信产品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移动金融发展较好;欧洲、美国的技术比较成熟, 互联网公司、终端设备商等创新能力突出, 手机支付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巴西、委内瑞拉、南非、肯尼亚、苏丹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移动金融也迅速崛起, 这些新兴国家普遍存在金融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特点, 但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 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移动金融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三、国外移动金融的风险监管模式及趋势

(一) 移动金融的风险分析。

移动金融作为金融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除面临行业风险如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外, 还具有信息技术风险、操作风险、第三方支付风险以及洗钱风险等特征。

(二) 移动金融国际监管状况。

从国际经验来看, 先行国家在监管方面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探索、规范的过程。欧美等发达国家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实现金融利润和风险平衡的工具, 对涉及互联网形式的金融业务无差别地纳入现有的严格金融管制中, 主要通过金融产品的注册登记和信息披露制度, 最终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目前, 美欧等国家还没有针对移动金融制定明确的监管措施, 但针对移动金融所依托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和涉及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措施仍值得借鉴。

四、国内移动金融产业发展和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移动金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移动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早已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共识, 它们争先进入移动金融市场, 而参差不齐的技术水平、信用体系和自身实力都会对移动金融市场的的发展造成潜在风险。我国针对移动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定不多, 很多移动金融市场的案例都是借鉴于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而移动金融明显区别于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 它在交易时间、数据留存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更加迫切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加以规范。

(二) 移动金融产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由于各个商业银行金融产品技术单一, 服务趋同, 且国内缺乏对金融产品创新的专利保护, 从而导致各个商业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侧重点都在于将网上银行向移动终端移植。例如移动支付、移动企业业务等, 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这种情况不利于金融产品上的创新, 制约了移动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

(三) 移动金融在农村的市场覆盖率很低的原因。

移动金融业务在农村市场的覆盖率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我国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消费者还不了解移动金融服务便捷性, 没有使用移动金融业务的迫切需求。二是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对移动金融服务的接受能力较低。三是金融机构由于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农村市场的推广, 在客户端软件设计方面也没有专门针对低端用户的简洁设计。这些都阻碍了移动金融在农村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移动金融发展之间的差距, 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四) 移动金融存在潜在风险。

一是诚信风险, 包括了从业人员、金融机构和用户的信用风险。如从业人员对手机银行业务不够熟练造成客户信息的泄露, 移动金融的快捷性与交易凭证的不易留存性, 导致用户自身利益受到损失时却无法提供有效凭证维护自身权益, 以及移动金融用户不履行自己相应的责任等。二是服务过程存在安全隐患。随着资金和货币的逐渐电子化, 现代移动金融服务很容易在转账、交易、支付等过程中对客户的资金造成安全隐患。三是容易造成洗钱及其他犯罪风险。传统银行可以利用资金在途时间争取事前处理, 但移动金融只能进行事后核查, 犯罪行为频发将直接导致人们对移动金融的信任危机。

(五) 移动金融产业利益分配模式存在问题。

移动金融与以往的金融形式一样, 需要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 并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风险问题。移动金融链涉及多个利益主体, 但是在具体如何进行利益分配以及风险承担, 存在一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各个利益主体都想有相同的利益分配的机会, 但实际经济生活中, 往往无法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局面。

五、政策建议

(一) 加强立法监管促进移动金融规范发展。

目前, 移动金融方面还未出台专门的法律, 传统的商务和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用于移动金融。建议国家从移动金融整体产业链的角度审视移动金融行业的法律保障问题, 通过全国人大立法机制制定相关法律, 国务院出台行业相关配套行政法规, 工信部颁布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手段, 建立一整套完善合理的政策监管体系, 规范移动金融行业的顶层设计和监管。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移动金融业务发展。

一是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移动金融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 鼓励电信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终端设备厂家参与, 积极推动与促进移动金融业务的发展, 逐步降低移动金融服务成本。二是建议政府加强移动金融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快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移动金融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及其他第三方公司, 在商户受理终端方面进行积极布设, 积极营造移动金融发展的良好商业应用环境。

(三) 提高移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性。

建议在网络安全方面, 对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和仿黑客模拟攻击, 以检验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在日常维护操作方面, 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 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 建立监督制衡体系, 堵塞可能的安全漏洞。金融机构可通过在内部网设定SSL及安全插座层, 将通信内容密码化以此保护网页安全。要求客户设定ID号码、密码和确认密码,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本人确认的安全性。

(四) 推动移动金融创新应用,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移动金融因具有便捷性、实时性、私密性、全面性等特点, 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发力点。一是把信息安全和客户权益放在首位, 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二是推动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 为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银行卡清算组织、支付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等各方搭建起互信互通的桥梁。三是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 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四是重视拓展农村市场, 凭借移动互联网技术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服务三农产业,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五)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让移动金融安全落地。

一是利用大数据完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信用风险, 建立事前的信用额度管理机制, 利用既有客户信息及大数据技术, 将授信过程前移, 实现预授信, 建立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新模式。二是加强风险防控, 研究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交易欺诈案例特征, 构建客户交易特征行为档案,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和极端偏离值模型, 提升反欺诈的识别能力, 实时识别并堵截信用卡盗刷、网银转账、手机银行转账等业务的风险交易。三是建立完善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四是及时捕获舆情信息, 启动应急预案。五是在网络环境、移动终端和客户端构建安全防控构架。

移动支付开辟金融支付新天地 篇8

一、关于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 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 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 (MASP) 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一个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 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根据接入技术的不同, 移动支付分为短信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和智能卡支付3种;根据接入方式的不同, 又可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近场支付, 即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 非常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进行支付, 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

二、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涉及运营商、银行、银联、平台提供商等运营主体。在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中, 各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 为使自己在移动支付运营中占据有利地位, 便产生了以下几种移动支付模式。

(一)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 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 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除。在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业务模式中, 移动运营商除了承担基础网络服务和内容增值服务的角色外, 还承担账户系统、资金清算等金融机构的责任, 不需要银行过多参与。这种商业模式的好处是技术实现简便, 但因移动运营商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使得产业链各方利益难以保证, 前景复杂。

(二) 以银联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银联作为国内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的金融运营机构, 所提供的移动支付平台接入服务是银行卡支付服务的延伸, 有别于商业银行个性化的手机银行业务, 属于为所有商业银行向持卡人提供统一和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由银联建立和运营的移动支付平台, 可以避免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一些弊端, 同时也能解决多个银行共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带来的困扰如资源浪费, 优化整个产业, 使各方的定位更加明晰, 便于实现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 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

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 将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建立对应关系, 用户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移动支付。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 移动运营商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和内容服务, 不参与支付过程。当前我国大部分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的银行都有自己运营的移动支付平台。

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模式的主要缺陷是各银行只能为本行用户提供手机银行服务, 移动支付业务在银行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各银行都要购置专属的设备并开发适合自身运营的系统, 因而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对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或STK卡。如果一部手机只能与一个银行账户相对应, 那么用户无法享受其他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

(四) 以独立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运营主体

移动支付平台服务提供商是独立于银行、银联和移动运营商的第三方经济实体。以第三方交易平台为运营主体提供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特点是银行、移动运营商、平台运营商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平台运营商发挥着“插转器”的作用, 将银行、运营商等各利益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化, 将多对多的关系变为多对一的关系, 从而大大提高了商务运作的效率;用户有了多种选择, 加入到平台中即可实现跨行间的支付交易。平台运营商简化了其他环节之间的关系, 但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处理各种关系的负担。而目前, 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整体上自身还处于被监管的地位, 进行这种复杂的整合会显得力不从心, 难以推进。

三、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

多年来, 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始终围绕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 GHz标准和银联主导的13.56 MHz标准展开。银联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13.56 MHz移动支付标准, 而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了2.4 GHz技术标准。两个标准在技术上各有优势, 但银联主导的13.56 MHz标准更具推广性。

由于标准的不统一, 各个机构各自为政, 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独立发行的应用和账户具有排他性, 用户无法自主自由地享受服务, 且资源不能共享, 项目重复建设严重, 极大地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人民银行按照“凝聚共识、谋求合作、统一标准、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 2011年开始积极研究规划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 组织40多家产业相关单位成立标准编制联合工作组, 经广泛调研、技术攻关、集中研制、专家评审等阶段, 完成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金融移动支付标准的制定工作, 于2012年末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移动支付标准的发布是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 有效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标志着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正式进入标准化时代。

如果说2012年是移动支付发展的元年, 那么2013年是在标准引导下的一个规范实施年。人民银行组织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移动支付安全可信服务 (Trusted Service Manger) 公共平台, 移动支付领域跨机构间的应用共享、实体互信、系统互通等问题将很快实现, 移动支付向着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方向发展。

四、移动支付带来金融支付的革命

移动支付带来了支付领域的一场革命。一是支付手段便利化。抛却繁琐的现金交易和各种名目繁多的银行卡, 用户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完成付款, 整个交易过程“无现金、无卡片、无收据”。二是银行服务移动化。通过手机, 用户就能完成存取款、转账等各种操作, 存取票据用手机拍照保存即可, 不再需要去银行排队办理业务。三是理财工具贴身化。通过手机让普通消费者为不同的财务目标创建不同的理财计划, 并通过实时数据比如历史交易、线上/下支付等帮助用户做出更正确的财务决策。

农牧区推广移动金融工作的思考 篇9

一、推动移动金融应用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 研读政策, 深入调查, 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认真研读相关政策、文件、通知要求;二是在中支领导的带领下赴海北州4县进行实地调研, 深入了解各县域支付环境, 查看布放POS机功能和使用情况, 了解各地区社会群众对移动金融的认识情况, 对移动金融在海北州应用试点工作的可行性作出判断。

(二) 组织领导, 征求意见, 周密安排部署

人行海北中支通过研读政策、深入调研, 及时组织海北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召开海北州移动金融联席会议, 会上成立海北州移动金融应用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向领导小组各单位成员积极征求意见, 按照各单位职能进行了职责分工, 人行海北中支负责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 加强对试点进展情况和服务效果的监测评估;银联青海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负责州一级的相关培训和提供师资力量, 为大型宣传营销提出建议及安排活动资金, 并进行现场指导;各金融机构负责各自网点、商户的宣传培训, POS机具布放、改造及流程升级工作, 积极完成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目标, 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沟通与协调。

(三) 及时培训, 广泛宣传, 提高公众认知

一是与中国银联青海省分公司积极协调, 邀请银联专家对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人员、人行海北中支职工及预试点商户进行授课培训;二是人行海北中支科技科工作人员开展金融知识进军营、进校园宣传等活动, 活动以宣传金融IC卡、闪付、云闪付、免密免签为主要内容;三是举办了以“梦幻海北约惠银联”为主题的2016年海北州银行卡及移动金融业务联合宣传推广活动, 助推海北地区银行卡产业和移动金融业务长期、有效、健康发展。

(四) 试点先行, 建设商圈, 扩大试点范围

一是人行海北中支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POS机具管理人员对西海镇地区POS机具受理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检查人员现场用手机“云闪付”消费, 收银员操作熟练, 可成功支付;二是根据前期对POS机具受理掌握情况在海晏县、门源县、祁连县、刚察县分别建立移动金融手机云闪付商圈, 以点带面的开展方式来带动试点范围。

(五) 从我做起, 亲身体验, 引导云闪付消费

一是人行海北中支将金融服务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积极主动向全行职工介绍手机云闪付知识;二是帮助部分职工对支持NFC功能的手机进行机卡绑定, 对手机云闪付业务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三是全行干部职工主动使用移动金融手机“云闪付”进行消费购物, 为社会群众起到带头示范宣传作用。

二、推动移动金融应用工作的成效

(一) 基本完成西海镇商圈建设及县商圈建设的试点布局

一是试点确定在海北州县超市、肉店、菜店、饭馆、餐饮城、商场等场所为主要示范商圈;二是各县域试点示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随时掌握试点应用情况, 及时将遇到的问题与情况向人行海北中支反映, 人行海北根据海晏县西海镇试点应用情况及应用经验解决各县域所反映的问题及困难;三是人行海北中支及时与中国银联青海省分公司联系, 随时掌握各县域各试点示范商户的移动交易方式、交易流程、交易数量等情况。试点范围、情况反映、实时监督确保了海北各县域试点示范商圈的成功建设。

(二) 打折优惠, 惠之于民

一是积极争取营销活动资金, 及时开展银联卡刷卡和云闪付立减营销优惠活动;二是活动历时2个月, 共投入活动资金12万元。刷银联卡每笔满30元优惠6.2元, 通过手机云闪付消费每笔满30元优惠20元;三是活动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每张银联卡每天限额1笔, 每部手机绑定的每张银行卡每天限额2笔, 活动资金按照每天每人均衡化的流程进行, 全部活动资金优惠于民, 收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达到了移动金融惠民工程的效果。

(三) 巩固基础, 确保工作质量

一是为巩固海北各县域移动金融试点示范商圈的成功推进, 各县金融机构制定专人进行现场跟踪推动;二是人行海北中支工作人员定时、不定时对该项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工作;三是各行跟踪人员和人行海北中支督导人员现场对商户的提问、疑虑、业务等问题进行解决处理, 并为广大消费者进行现场使用手机云闪付消费演示, 帮助消费者进行业务流程讲解和手机绑定等开展现场宣传培训。

(四) 云闪付受理环境进一步扩大

一是通过人行海北中支对移动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 及海北全辖各金融机构的全力支持、配合, 对各行所布放的POS机具进行及时升级改造, 海北全辖布放的POS机具80%已达到受理云闪付功能要求;二是云闪付方便、快捷、安全的交易方式和操作流程受到商户的广大好评, 人民银行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得到商户的信赖, 促使商户开始尝试试用;三是大幅度的打折优惠营销活动和云闪付业务的开展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体验尝试。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海北州云支付受理环境的进一步扩大。

三、移动金融工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银行推广工作存在困难

移动金融试点应用初期阶段, 人民银行通过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开展了市场调查、机具改造、工作部署、培训宣传、营销活动等工作,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从移动金融开展以来交易业务量及资金量较少, 加上试点初期较大的工作量,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二) 用户认知度不高

欠发达地区消费观念陈旧, 农牧民群众喜欢运用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欠发达地区农牧民群众对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不高, 并且缺乏长期的系统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使其金融知识相对薄弱。

(三) 移动设备要求较高

云闪付对智能手机系统版本和系统功能要求较高, 普通安卓系统的手机要求系统版本为4.4.2以上, 并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功能。要想达到手机云支付要求, 使用的手机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更换手机和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 无形当中便阻碍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

四、移动金融工作推广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 提高认识, 积极开展移动金融推广应用工作

相对电信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企业资金账户管理功能, 银行无论从提供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是安全性来说, 更具优势;其次, 在手机支付应用的大环境下, 银行应该主动出击, 探索多种移动支付方式, 努力寻求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 使客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随心支付。因此, 建立以银行为主导的移动金融产业链将有利于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以推进移动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等在移动通信与金融产品之间的业务创新。

(二) 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银行业自身要做好相应的业务培训和学习, 使银行员工对移动金融的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安全知识、操作流程、问题处理等有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二是各行做好对商户的培训、宣传工作, 使商户能对移动金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技术知识、安全知识、操作流程、问题处理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各行应积极开展自发和联合组织的营销打折优惠活动, 通过营销打折优惠活动来刺激商户、消费者尝试、使用移动云闪付进行消费;四是加强对群众的培训力度, 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广大群众做好柜台、广场、现场培训, 其次是带动商户主动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 最后鼓励积极性较高的群众在群众当中进行有效的宣传。

(三) 重视农牧区移动金融业务拓展

发展移动金融, 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 支持农牧区现代化建设、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移动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 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推动并参与农牧区移动金融业务推广, 降低移动金融服务成本, 让低收入者用得起、用得省。同时采取加大财政补贴、政府统一采购等有效措施, 实施“手机下乡”, 推出适合农民消费群体且带有移动金融服务定制内容的低价格手机终端。

参考文献

[1]李志光.移动支付开辟金融支付新天地[J].金融科技时代, 2014 (4) :74-75.

金融IC卡搭桥移动支付合作启新局 篇10

进入4月份, 有关运营商与金融系统合作推动移动支付的好消息不断。4月9日, 中国移动携手光大银行推出手机钱包业务;次日, 中信银行近场支付柜台端程序及客户端程序上线, 从而具备了通过空中发卡将金融IC卡功能加载到SIM卡上的能力。

从各自为阵到携手合作, 运营商和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合关系正在发生转变, 而促成两者合作落地的, 则主要是将金融IC卡与移动支付相结合的金融移动支付业务。

对阵态势下进展缓慢

在移动支付领域, 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的对阵形势由来已久, 其主要原因在于, 任何一方都不愿意放弃对移动支付的掌控权。

移动支付包括两大核心:一是用户, 二是资金账户。在用户方面, 运营商手握10多亿移动用户, 具有天然优势, 不过运营商如果在此基础上掌控移动支付的资金账户, 就会与银行的核心业务发生冲突。由于双发均不愿意妥协, 因此运营商和金融系统采取了各自为阵的做法: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阵营主推以SD为介质的移动支付业务;运营商方面, 最典型的则是中国移动主推自有的2.4GHz技术标准。

移动支付的跨界业务属性, 注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两大阵营的任何一个方面。因此, 各自对阵的做法注定发展缓慢。

在银行方面, 由于缺少手机终端的用户群体以及相应的渠道基础, 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系在近场支付方面发展缓慢。此外, SD作为存储介质天然不适合作为移动支付载体的性质, 也决定了银行自有的移动支付进展迟缓。

“第一, SD卡是个存储载体, 如果给它加载鉴权和支付的功能, 则违背了产品最初的发展方向, 因为人们对存储载体的需求变化很快, 存储卡的升级换代也非常快, 而对于具有安全鉴权功能的支付载体, 人们则希望更新的速度慢一些, 两种介质的发展速度因此存在冲突;第二, SD是个存储介质, 和手机之间只有一个存储器接口相连, 如果要加载鉴权支付功能, 则需要在手机上增加具有运算功能的接口, 这需要手机相匹配, 而手机品牌、型号众多, 要一一匹配不大现实;第三, SD的核心器件存储器在全球实行期货价格, 这就意味着价格波动较大, 从而给卡商带来了较大风险, 制约了其发展的积极性。”一位芯片厂商人士告诉记者。

用户基础缺乏, 技术存在缺陷, 因此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系在SD方式的移动支付道路上步履缓慢。

运营商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以中国移动为例, 在国际移动支付以及国内刷卡器都采用13.56MHz标准的形势下, 中国移动主推2.4GHz标准显得特立独行。为了让用户能够刷卡, 中国移动也尝试改造POS终端, 建立自己的外围支付环境, 但是仅凭一己之力推动起来困难重重。

金融IC卡推广成合作契机

“中国移动2.4GHz的失败以及银联进展缓慢, 说明移动支付仅凭一方力量很难发展起来;而移动支付产业链利益格局错综复杂, 也不是一家厂商能够改变。”易观国际咨询师张萌认为。中国移动的一位人士也表示, 移动支付与金融合作、金融创新密不可分, 因此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

在经历了各自为阵的失败之后, 运营商和银行打破僵局走到了一起。2012年, 中国移动和银联达成合作协议, 制定了框架性合作模式, 银联负责刷卡环境、支付与结算, 中国移动则主要负责客户和应用。

基于这一框架性的合作协议, 运营商和银行之间也在探索可行的合作方式, 此时, 金融IC卡的推广为双方提供了契机。

银行卡包括磁条卡和IC卡两种形式, 磁条卡的载体只有一个磁条, 存储的信息非常有限, 仅包括卡号、用户名信息等;IC卡则既有存储空间, 又有运算能力, 可以实现鉴权、安全访问、脱机交易等。2011年3月, 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 正式启动了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工作, 并提出2015年之前中国各家银行停止磁条卡的发行。各大银行因此加快了发展速度, 2012年我国金融IC卡发卡量达到四五千万张, 今年发卡量将在1.5亿张左右。

在金融IC卡规模启动之后, 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金融IC卡具有存储和运算功能, 如果再有一个类似POS机和ATM机那样的终端, 那么就能完成支付功能;如果要便携移动, 这个载体就不可能是POS机或者ATM机, 那么手机有没有可能?

从技术角度看, 将IC卡的功能下载到具有支付功能的SIM卡中, 再配备具备支付功能的手机, 那么上述设想是可以实现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2012年人民银行提出了大力发展金融移动支付的思路。金融移动支付的本质, 就是将金融IC卡与移动支付相互融合。

银联与运营商搭建平台

此前相互对阵的银联和中国移动, 此次尽释前嫌, 在金融移动支付方面积极合作。去年6月, 银联和中国移动宣布双方将实现TSM (可信服务管理平台) 的对接, 对接之后, 用户借助中国移动手机客户端, 即可空中申办金融IC卡, 申办成功后, 金融IC卡账户信息将直接下载至中国移动SIM卡中, SIM卡即相当于金融IC卡。而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终端使用这张SIM卡, 更可在银联“闪付”终端实现近场快捷支付。

银联、移动搭台, 各银行纷纷进驻。4月9日, 光大银行与中国移动的合作, 就是金融移动支付业务的一次落地。据悉, 双方合作推出的手机钱包有空中办卡、账户余额查询、电子现金圈存等功能。用户可将银行IC卡信息安全下载到SIM卡上, 将NFC手机变成一张银行卡。用户可以选择电子现金或者是绑定银行卡, 如果是电子现金最高额度为1000元, 银行卡则不限额度。为了推动近场支付的发展, 银联还大力拓展可受理业务的POS终端, 目前全国共有超过100万台带有银联“闪付”标志的终端。

未来, 随着各行业与银联及运营商合作的展开, 金融IC卡还有望加载公交卡、门禁、优惠券、电子票等各类应用, 并通过一部手机, 安全、方便、快捷地在各个场所出入和消费。例如, 中国移动就表示, 今年5月北京公交一卡通将加入其联合光大银行推出的手机钱包应用范围, 届时市民可以通过刷手机乘坐地铁公交。

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中国移动与银联展开合作, 也定下了运营商阵营和金融阵营合作发展的主基调。

“作为移动领域的后来者, 中国电信是典型的务实派, 其策略是兼容并包、稳扎稳打, 对于有利于用户扩张和业务发展的合作方式及业务形态都会去尝试;中国联通在移动支付方面采用的是比较谨慎的跟随策略, 无论是业务应用还是商务模式都不会主动出击。因此, 在中国移动和银联携手合作之后, 另外两家运营商也纷纷接受了这种合作模式。”前述芯片厂商人士表示。

例如, 中国电信与银联在北京等地开展基于双界面SIM卡的业务合作, 推出了兼具远程和近场支付功能的“银联翼宝”产品, 用户只要更换一张UIM卡, 就可以将银行卡信息存储到UIM卡内, 该业务支持近场支付;中国联通方面, 则是联合银联在宁波、上海等地开展基于双界面SIM卡及纯远程SIM卡的移动支付合作。

合作细节仍未确定

虽然银联和运营商已经展开了合作, 但是据接近运营商的人士透露, 直到目前为止, 双方仍未就具体的合作模式形成最终的明确意见, 这无疑将影响移动支付的推广进度。

目前双方能够基本确定的分工是, 运营商负责客户和应用, 银行方面负责POS终端改造以及支付和结算, 但是具体的合作模式仍未敲定。

对于运营商的角色, 业界有观点认为, 现阶段移动支付对于运营商而言是“黏着型”业务, 运营商可以通过打造平台来聚拢人气, 之后可利用这一平台开辟新的盈利模式。从具体的实现方法看, 在现有的合作模式中, 运营商在SIM卡上预留了能存储10张左右金融IC卡的空间, 运营商可以建设好这一平台, 将多家银行的IC卡功能加载到SIM卡上。“虽然单纯做平台暂时难以看到大的收益, 但是如果将平台做大, 聚拢了人气, 那么运营商完全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收益。”一位分析师认为。

而在易观支付分析师张萌看来, 运营商并不会满足于平台提供者这一简单角色。她认为, 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打算, 并不是简单地提供平台, 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作为。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运营商也在力推自己的支付公司, 并开展多种支付业务。

现在, 具体的商业模式一日未确定, 运营商和银行的合作就存在芥蒂。因此, 确认双方的合作模式迫在眉睫, 尤其是对于利益分配的问题, 双方急需要就细节达成一致。

除了分成比例外, 如何把市场蛋糕做大也是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程师徐晋耀表示, 过去银行卡的主要盈利来源是收取手续费, 而今年2月份之后部分费率有所调低, 这意味着在总体交易量不变的情况下, 移动支付产业链所得到的交易费会减少, 因此移动支付要想正常运转, 就必须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良性商业模式。“新型的TSM无法套用传统银行的收费和利润分成模式, 新的收费方案要在尊重现有市场利益格局下, 按照互惠互利、大家共享的原则成长。”徐晋耀表示。

1511.4亿元

上一篇:普通话在我家下一篇:动机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