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监测方法

2024-05-03

生态监测方法(精选八篇)

生态监测方法 篇1

1 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1.1 资料准备。

收集样地分布图、1:50000地形图及往年度监测样的调查数据和资料, 并且要对这些资料浏览一遍, 以对每个样地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1.2 工具准备。

监测样地调查所需工具包括:外业调查用表、铅笔、讲义夹、工作袋、罗盘仪、量角器、皮尺、钢围尺、树高测定器、砍刀、羊角锤、铝牌、铁钉、塑料桩、粉笔、GPS定位仪、计算器、塑料牌、锄头、标尺、彩色油笔等。

1.3 人员准备。

为了保证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一个样地, 在生态监测中最好要由两个技术人员、两名工人组成一组, 这样在监测样地时, 一名技术人员进行量测而另一名技术人员进行记录;两名工人可以帮助引路、清理障碍物、拉皮尺等。

2 快速找到样地 (俗称“找点”)

寻找样地在生态监测中虽然技术含量不高, 可是能否快速找到样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样地调查的快慢。因为有的样地在深山野林中, 林木茂密, 寻找这些样地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有地样地甚至几天才能找到。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2.1 在向导的带领下找点。

每到一个样地, 要通过当地林业部门或者当地村民, 了解有那些人知道样地的位置, 最好是上一年去过样地的向导。在向导的带领导下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样地。

2.2 使用GPS定位仪寻找样地。

由于样地周边树木和地貌的变化和时间的长久, 有时连向导都很难找到样地。这时就无法开展生态监测。近年来GPS (全球定位系统) 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GPS定位系统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它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益的特点。将GPS技术应用到生态监测中, 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笔者在去年的生态监测中, 遇到一个典型例子:由于冬季冰雪灾害, 导致很多树木被冰雪破坏, 山间小路及地物被残枝枯木所掩盖, 纵使向导都无法辨别样地原来的方位和方向, 导致半天时间也无法找到样地。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了GPS进行导航, 结果很快找到了原样点。经多次实践, GPS定位快而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GPS导航技术越来越先进, GPS仪器也越来越小, 便于上山携带, 也很容易操作。

3 正确设置样地

3.1 有蓄积乔木林、疏林地的样地设置。

前期为幼林未达到检尺的样点、本期未能复位需要改设的测树样点及本期调查需要测树的乔木经济林, 均要设为样地。样地为方形, 设为四个角点 (分别为1、2、3、4四个角点) 边长为25.82m, 各边的方位角分别为0度 (1-2) 、90度 (2-3) 、180度 (3-4) 、270度 (4-1) , 整个样地面积为1亩。样地设置时可以样地的西南角作为起点 (1号角点) , 用罗盘仪测角, 皮尺测距, 依次测出2、3、4三个角点。同时从1号角点 (西南角) 取方位角45度, 距离18.26m, 测出样地中心点。测出各个角点和中心点后, 要在样地的1号角点及样地中心点埋设钢筋水泥砼标桩或塑料管桩, 2号角、3号角、4号角均沿样地边各挖一长为50cm、深20cm、宽40cm的直角沟, 在1号角之正南、3号角之正北1m处挖一个60×60×60cm的土坑, 以便于识别。

3.2 无蓄积乔木林地、竹林、未成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的样地设置。

无蓄积样地主要包括不用调查蓄积的乔木经济林、竹林、未成林地, 无蓄积幼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的样地等。这些地类只要求实测定位, 可不测设样地周界, 但要埋设1号角桩, 并在1号角桩之正南1m处挖一60×60×60cm的土坑;若样地的范围内有散生木或跨角林分时 (灌木林地除外) , 需按有蓄积样地的要求设置方形样地, 并进行调查。

3.3 非林地样地设置。

明显为非林地而且没有四旁树的样点, 不引线定位, 不埋设标桩, 但要填记样地调杳卡片;如样地内有四旁树或处在有蓄积林地的交界处, 必须按样点定位要求进行定位和周界测量。样地设置 (或样地复位) 后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样地调查。

4 认真仔细检尺

样地调查包括相关因子调查和植物生长量调查。这里重点介绍如何进行植物生长量调查 (检尺) 。先把罗盘仪架在样地中心点 (当样地中心点无法架设时, 也可架设在其它任何一个角, 但在记录中要加以注明) , 对样地内的样木 (要求胸径大于或等于5cm) 逐一测定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对前次调查的样木进行复位, 并判定样地是否存在漏测木和进界木。复位样木的编号按前次调查编号不变, 如果复位样木的铝牌被毁, 则重新补订与原来号码相同的铝牌。样木检尺对象主要为乔木, 有时也包括灌木、经济林;但也有特殊情况, 如乔木型灌木树种应检尺, 而灌木型乔木树种不检尺;混生在有林地、疏林地中兼有用材林作用的经济树种要检尺;树干弯曲、病态的乔木树种前期未检尺的本期仍不检尺, 前期已检尺的仍要检尺。进行检尺时检尺者应站在树木的上坡方向, 在树干上坡1.3m处 (胸径检尺部位) , 用粉笔画一检尺位置线, 认真量测胸径。检尺时使用钢围尺, 钢围尺应紧围树干并与树干方向垂直, 检尺前应清除藤木、苔藓等影响检尺精度的寄生附生物。

在检尺时要注意以下几种特殊样木的处理:

4.1. 边界木:

以树干基部中心为准, 基部在边界线以内 (样地内) 的为检尺样木, 反之为界外木。如果基部中心压边线, 则西边和南边上的的为检尺木, 东边和北边的为界外木。

4.2 断梢木:

小径级以下 (≤12.9cm) 断梢木, 完整活树木残留高度大于或等于1.3m者;中径级 (13.0~24.9cm) 断梢木, 残留高度大于或等于2.0m者, 大径级以上 (≥25.0cm) 断梢木, 残留高度大于或等于4.0m者;全部当活立木检尺, 否则按枯立木处理。

4.3 萌芽木:

树干基部采伐或劈裂后长出的萌芽条达到检尺标准时, 胸径量测部位应在萌芽点以上1.3m处。如萌芽点过高, 参照断梢木处理。

4.4 分叉木:

1.3m以下分叉的样木, 应分别各株检尺;1.3m以上分叉的作一株检尺;恰在1.3 m处分叉的, 各株在叉口以上20cm处作为各木胸径的检尺部位, 分别检尺。

4.5 采脂木:在1.3 m处检尺时若大于前期胸径则认可, 否则转抄前期胸径。凡是采脂木均应在备注栏说明。

4.6 胸高处长有节疤或树瘤的样木, 应在节瘤以上20cm处检尺, 并备说明。

通过对样地因子和样地生生物量调查之后, 将原始数据录入到电脑, 采用逻辑控制程序进行逻辑检查, 并对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和排错, 最后经过统计分析就可以推算出整个地区和省的森林蓄积量及生态状况等。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 篇2

建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是对生态旅游区进行监测和管理,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主要探讨了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过程及运作方式,即在专业研究人员主导下,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普遍、全过程参与,收集现场资料及文献资料,充分利用GIS,GPS,把所有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加以整合,建立起旅游地环境信息系统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

作 者:尹贻梅 刘正浩 刘志高 作者单位:尹贻梅(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刘正浩(中国地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刘志高(中国地质大学)

生态监测方法 篇3

1 监测时间

调查分两个年度开展,时间分别为秋季、春季和夏季,共11个野外调查工作日。

2 监测范围

以月亮湾自然保护小区为范围开展种子植物调查,其中对乔木树种全面调查,对草本分区域设立10个样方(1 m×1 m)及3条样线开展调查。

3 监测统计

月亮湾自然保护小区目前发现种子植物31科44种,其中乔木19科24种(裸子植物2科2种),灌木1科1种,草本14科19种。具体见表1。

生态监测的结果表明,月亮湾自然保护小区植物科数占江西的14.49%,占全国的9.2%,种数占江西的0.94%,占全国的0.16%,总体较单调,以单种科为当地区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植物种类保护显得较重要(见表2);植物区系分布类型广布种占41.94%、泛热带占35.48%、北温带占22.58%,具有明显的过渡型特点(见表3)。

参考文献

[1]陈圣宾,欧阳志云,徐卫华,等.Beta多样性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10,18(4):323-335.

[2]金孝锋,丁炳扬,郑朝宗,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6):605-618.

[3]徐敏,骆争荣,于明坚,等.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4):450-457.

[4]沈泽昊,胡会峰,周宇,等.神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J].生物多样性,2004,12(1):99-107.

[5]朱彪,陈安平,刘增力,等.广西猫儿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J].生物多样性,2004,12(1):44-52.

[6]朱彪,陈安平,刘增力,等.南岭东西段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的比较[J].生物多样性,2004,12(1):53-62.

[7]唐志尧,柯金虎.秦岭牛背梁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J].生物多样性,2004,12(1):108-114.

[8]唐志尧,方精云,张玲.秦岭太白山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梯度格局及环境解释[J].生物多样性,2004,12(1):115-122.

刍议河南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建设 篇4

关键词:生态监测,林业,河南

林业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对社会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公益性作用。林业不仅可以保障生态系统安全, 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环境条件, 同时更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基础性的生产生活资料, 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全球性气候问题日益严峻, 国际社会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愈加强烈。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 对于净化空气、制造氧气、保持水土等都有着强大的助力作用, 更是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因此, 林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且无法替代, 加强林业建设, 对林业生态服务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 逐渐成为人类保护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

一、河南林业建设生态监测体系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林业建设投入力度的逐渐加大, 河南省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重大林业工程陆续建成实施, 如退耕还林 (草) 、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各项生态建设工程, 这些工程的实施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数字评估系统, 对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只能进行相对定性的描述, 没有准确的效益观测数据, 其评估结论也就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完备性和说服力, 从而导致生态效益在实施补偿机制时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 加强林业生态监测, 并将其纳入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 就成为河南省林业产业建设势在必行之事。

目前, 河南省共设置了生态定位站14个, 这些生态定位站涵盖8个森林生态定位站、4个荒漠生态定位站、2个湿地生态定位站。生态定位站的创建, 可以为林业生态监测作基础性技术保障。另外, 河南省对退耕还林效益的监测在全国属于先例, 7个效益监测点分布全省, 对工程效益进行持续监测, 并累积下大量准确数据。

二、河南省林业加快建设生态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㈠为林业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对林业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监测, 可为林业建设的决策和发展提供科学确切的数据信息, 为林业发展制定科学规划, 并且可以对林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例如河南林区及工程区生态类型更替趋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后的机理恢复与重建、林区资源利用形式与生态生产力之间的有效调控机制等, 这些以林业生态监测为依托, 对林区及各工程区的生态系统实行长期持续的监测, 从而获取相应的观测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为林区生态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㈡为林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河南省的持续升温, 其工程实施和发展亟须科学性的技术理论作为保障和支撑, 并且对林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提出了多元化、多样性的需求, 借助生态监测体系进行研究, 可以为生态区及生态脆弱区中需水定额、林业经营技术、树种搭配等建设难点提供科学性的理论支撑。

㈢为审核林业在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率提供核算依据 通过对生态监测系统的长期观测, 可针对河南不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准确掌握系统功能与结构, 明确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发展趋势, 在森林、湿地、荒地等生态系统中建立效益监测体系及功能评价体系, 对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价值量与物质量做准确测算, 并且为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贡献做精准核算, 并提供核算的科学依据。

㈣对河南生态区及工程效益进行准确评价的需要 通过生态监测系统对河南生态系统及工程实行效益监测, 可利用监测后的数字结论, 评价工程实施成效, 同时, 也为林业工程建设意义提供具有科学性和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通过观察工程实施前后的监测指标变化趋势, 反映出工程效益。在河南林业中建设生态监测体系, 并结合长期持续的监测, 可积累下大量的数据信息, 作为林业工程效益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依据。

三、河南林业加快建设生态监测体系的发展思路

对于起步较晚的河南林业效益监测而言, 其薄弱的基础和低水平的技术, 使其还未形成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观测体系。因此, 河南林业建设生态监测体系应从基本入手, 首先, 立足于科学技术,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建立长期定位观测体系, 确定适合河南省林业自身发展的生态监测指导思想, 结合林业防护工程中的监测体系和科研力量, 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监测队伍, 创建高标准、高效率监测平台。其次, 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国家给予的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帮助建立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定位站监测平台。对于已建成的生态定位站, 应首先规范其管理制度, 保证责任到人, 以完善的管理和科研体制, 促进生态站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更好的保证数据的精确与质量, 为科学评价林业生态效益和功能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 篇5

1 生物传感器 (Biomakers)

生物传感器是生物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对生命机体的各种各样的反应做出感应, 是一种利用化学原理进行工作的特殊的传感器。使用传感器的特殊分析装置进行相关信号导向, 并对分析物的浓度比例进行组合, 利用生命机体传感元件的特异性进行传感工作。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不同, 生物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生物机体自身的反应, 将生物的主要功能性质作为传感工作的基础, 利用生物机体中的敏感材料进行生物技术操作, 并结合微电子技术对生物反应数据做出监测、统计、控制、调整。而将这种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 能够有效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1 工作原理。

通过对生物机体进行监测, 在生物体内的酶、核酸、蛋白质、抗体等生物组成部分和待测对象相互作用发生反应时, 利用电子技术检出待测对象, 并将待测对象所反应出的信息转化成为能够用于测量观察的电子信号。

1.2 种类。

由于生物传感器进行工作时利用的传感元件及生物机体内的敏感材料不同, 所以生物传感器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类,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免疫传感器、DNA传感器。

1.3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实例。

因为生物传感器的特殊功能, 将其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 能够有效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因此应用得越来越广, 各种生物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中都其代表性的案例。

1.3.1 BOD生物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属于微生物传感器。BOD生物传感器以微生物的单一菌种或混合菌群作为BOD微生物电极。由于水中BOD物质的加入或降解代谢的发生, 导致水中的微生物内外源呼吸方式的变化或转化, 藕连电流强弱信号的改变, 在一定条件下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值与BOD的浓度呈线形关系。用于制作BOD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主要有酵母、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嗜热菌以及混合微生物种群, 未来的BOD生物传感器可能使用半导体装置, 使传感器小型化并一次性使用。有研究人员分离了2种新的酵母菌种SPT1和SPT2, 并将其固定在玻璃碳极上以构成微生物传感器用于测量BOD, 其重复性在以内。将该传感器用于测量纸浆厂污水中BOD的测定, 其测量最小值可达, 所用时间为5 min。还有一种新的微生物传感器, 用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种作为敏感材料, 在高渗透压下可以正常工作, 并且其菌株可长期干燥保存, 浸泡后即恢复活性, 为海水中BOD的测定提供了快捷简便的方法。

1.3.2 酚类生物传感器。

这类传感器属于酶传感器。对于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有着突出效果。当所检测对象的酶属于酚氧化酶或者过氧化氢酶时, 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的电极表面 (生物内部离子上的电极表面) 的酚分子被氢元素或者过氧化氢分子所氧化时, 利用酚类化合物将其还原, 这时酚类化合物会转化为酚自由基或者苯醌。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电化学活性, 在保持电位处于甘汞电极 (SCE) 0V (相对饱和的甘汞电极) 以下时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进行还原, 而还原电流, 随着测试所用的溶液中含有的酚类化学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成正比变化。由于这种传感器的特殊性质, 能够高精确度的对复杂的环境对象进行科学检测, 有效保证检测的效率与质量。

1.3.3 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有毒有害物质。

生物传感器由于工作原理的特殊性, 能够对某些对生物体有危害的毒害物质进行有效分辨。因此能够用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工作, 对杀虫剂、漂白剂、重金属等毒害污染物可以进行有效检测。

例如:经过研究可以发现, 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杀虫剂的检测工作, 并且检测效果最好, 操作简单, 仅需将生物传感器放于环境测量对象中, 便可测量出杀虫剂的污染程度。

2 生物芯片 (Bioships)

生物芯片是一种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将生物探针分子 (寡聚核苷酸、c DNA、基因组DNA、多肽、抗原、抗体等) 固定在硅片、玻璃片、塑料片、凝胶、尼龙膜等固相介质表面而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 可以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物组分进行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检测。

在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上, 可以利用生物芯片快速检测污染微生物或有机化合物对环境、人体、动植物的污染和危害。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水质控制、检测药物、食物添加剂或化学物质毒性以及环境中有害细菌的监测。利用生物芯片技术能够同时快速地检测多种环境中的常见致病菌。

3 生物免疫检验 (Biology Immuno Test)

生物免疫检验是利用特定的生抗原或抗体反应, 检验分析环境物质的生物毒性。该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捷、实用和经济等优点, 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控。其中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应用较广。

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 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酶标记, 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 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 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 受检标本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通过洗涤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 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 底物被酶催化成有色产物, 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 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 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灵敏度。

结束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人类社会发展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这就需要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 是环保工作质量的保证。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 利用生物系统的特殊性结合科学有效的技术设备, 保证检测的准确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使用科学系统的环保措施, 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与保护, 做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 才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关键, 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兰粉.搞好生态监测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J].今日科苑.2010 (8) .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及发展研究 篇6

所谓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会对人类发展与生存造成影响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质量与数量的统称。生态环境是影响到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密切联系着人类的生存。如今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也严重降低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如今我国科技与经济水平发展较为迅速, 因此要结合先进、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监测好生态环境, 以便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达到社会经济的健康与持续发展目标。所以新形势下要分析生态监测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相关内容。

2 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内涵分析

新时期我国环境污染现象逐渐恶化, 因此生态环境实践方法与理论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生态学与环境监测的相关方法与理论来对生态系统受环境压力的反应、生态系统条件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条件等进行监测, 便于取得生态系统在空间、时间、功能以及结构上所表现出来的数据与问题, 便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因此建设生态环境需要落实每个人的责任与力量。生态环境监测是一种有效监测环境的方法, 通过先进手段与技术来综合分析环境状况与相关问题, 便于人们获得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以及现状情况。生态监测可以分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 并根据污染根源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这是我国切实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作用关系, 比如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有森林、河流、湖泊、农田等, 这些都是单独不同种种类的生态系统。形成一个特定完善的生态系统需要经历较长的历程, 以便实现生态系统外界与内部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平衡。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对象。目前针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并不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生态环境监测就是从生物群落方面来评价环境, 有些认为生态环境监测内容多为人类行为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 有些认为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对象就是地球与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变化。我国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就是采用化学物理与生物方法, 来测定与观察生态系统或者其内部非生物与生物因子的变化趋势与状况。

3 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与类型

3.1 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特点分析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 具体见表1。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的同时要结合实践与理论方法, 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与有效性。

3.2 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类型分析

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主要分为微观与宏观两种生态环境监测种类。所谓生态环境的宏观监测, 就是指监测生态环境的范围比较大, 以国家、地区或区域等来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其中宏观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对象为特殊含义生态功能的变化、生态系统面积、生态系统分布等。常用的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主要见表2。一般监测结果都通过图件形式来表现, 结合专业图件与自然地图的分析与对比, 以便评价与监测宏观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

我国生态环境的微观监测范围与内容比较窄, 就是监测在人类行为与活动下生态因子的变化状况, 通常生态环境的微观监测内容见表3。

4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以及指标

4.1 建立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在建立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时候要注意指标应用与确定的基本原则, 具体原则见表4。在设置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时要对生态系统的种类进行考虑, 生态系统监测指标要选取那些生态系统中具有变化特征并能反应基本现状的因素。通常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监测要素为微生物、植物、动物、水文、土壤、气象等, 而水文生态环境系统监测要素为微生物、底栖动物、游泳动物、底质、浮游动植物、水质、水文等, 选择监测指标时要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进行。

4.2 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

在选择监测方法与技术时要根据综合指标与仪器设备来判断与测量, 分析并收集生态环境监测指标数据与资料, 以判断生态系统发展趋势与现状。在制定监测方法与技术时要注意:提出主要的生态问题;选择合适监测站位置;确定监测内容、方法与指标体系;确定监测周期与范围;整理数据。

5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研究

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先进科技的应用下也得到了快速与长足的发展, 以往在监测生态环境时会耗费较长时间, 且需要对多种要素逐一采集, 因此数据整理的时间比较长。如今我国监测发展到了宇宙航天器以及空中照相水平, 并且未来生态环境的监测朝着地面监测与技术结合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国强化了与国际方面的经验与技术交流, 因此针对生态环境的发展与监测方面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与手段无法准确并综合的解决整体问题, 只能对局部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而如今结合微型监测、航照、遥感等技术, 可以实现网络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水平。未来生态环境的检测还要朝着生态设计方案以及生态环境规划等深层次的服务方向发展, 以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统一持续的目标。

6 结束语

了解并掌握我国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与现状问题的关键途径就是生态环境监测, 同时生态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与基础。如今我国生态环境在监测与保护方面还比较落后, 因此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监测技术与方法、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完善与研究, 以便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

摘要:新时期随着科技与经济的持续飞升, 我国社会各界以及政府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如今我国环境监测的关键发展趋势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结合先进方法、理论与技术来有效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 并结合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特点与含义等来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以及发展应用的状况, 以便推动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秀群.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及发展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02 (6) :14~15.

[2]姚丽华.浅谈环境监测在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07 (11) :20~21.

辽宁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 篇7

近年来, 各级政府对草原生态监测和保护给予高度重视, 不断强化草原监测工作, 辽宁省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省草原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 采取定点监测与路线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对草原生产力、利用状况、生态状况等指标进行常年监测, 以此对全省草原资源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对维护辽宁省草原生态安全和指导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

1 草原生产力水平

2005~2010年全省各县 (市) 监测区产草量风干重见表1。

表1显示, 从年度看, 2005年至2010年各年度产草量依次为505.75、504.44、493.12、502.45、470.46和518.55万吨, 2005年至2008年各年度产草量变化不大, 浮动均在3%以内。2009年辽宁省降水量较少, 部分地区遭受持续干旱, 致使产草量较低;而2010年降水量偏多, 因此产草量提高, 为生产力水平较好年份。

从区域看, 2005~2010年, 建平、喀左、建昌、岫岩4个县各年度产草量呈逐年降低态势, 凌海、康平呈上升态势。2010年度, 康平、喀左、本溪3个县产草量明显高于上年20%以上, 彰武、建平、北票、凌海、建昌、阜蒙、凌源7个县 (市) 产草量高于上年3%~13%, 朝阳、义县、盘山3个县的产草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而岫岩县产草量则明显低于上年。

从草原类型看, 2005~2010年, 低地草甸、暖性草丛、暖性灌草丛3种草原类型产草量最大。2010年暖性草丛和温性草原产草量较2005年略有降低, 低地草甸、暖性灌草丛和温性草甸草原较2005年略有提高。2010年度低地草甸、暖性草丛、暖性灌草丛、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5类草原干草产量依次为139.54、143.23、139.88、50.04和45.86万吨, 均高于2009年度。

2 草原利用状况

2005~2010年, 全省各县 (市) 监测区天然草地载畜量情况见表2。

表2显示, 2010年度天然草地产草量和载畜量较2009年度都提高了2.20%, 但较2005年度分别降低7.3%和5.0%, 近五年有降低的态势。2010年全省实际草食家畜饲养量折合约3 287万个羊单位, 全省草原可食干草平均产量为1 931.96 kg/hm2, 合理载畜量应为2.98羊单位/hm2, 可承载1 175.71万个羊单位, 全省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2 000万吨, 利用率为38%, 可解决约1 200万个羊单位饲草供给, 农副产品补饲可解决约840万个羊单位饲草供给, 全省草原超载率18%, 主要草原区超载较为严重, 超载率高达30%~35%。

注:各年的产草量为风干重。

3 草原生态状况

1998~2010年, 全省约70%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盐碱化, 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2010年严重“三化”面积达到43.91万公顷, 其中退化28.34万公顷、沙化13.05万公顷、盐碱化2.52万公顷。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草原生态建设, 对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进行集中治理, 草原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治理面积小, 加之受非法开垦占用、草原鼠虫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长期影响, 草原“三化”面积依然较大。

4 对策措施

草原特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自然作用, 在维护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造成草原“三化”的原因很复杂, 如气候变化日益恶劣、人为破坏、鼠虫危害、不合理的利用、超载过牧等, 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 发挥草原巨大的生态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1推进草原确权承包

各级政府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草原确权和承包工作, 确保全省草原面积长期稳定, 逐步改变长期存在无偿使用、无人管理、任意破坏草原的局面。规范操作程序, 统一技术标准, 规范草原承包合同、档案, 加强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 建立草原纠纷调处机制。

4.2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各级草原监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和监督力度, 集中力量查处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 特别是开垦草原和非法征占用草原的案件。尽快出台地方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切实加强征占用草原管理。建立健全草原监测工作体系, 强化监测技术培训, 提高草原监测工作的服务效能。依法规范草原征用使用审核审批程序, 对未经批准或越权批准征用使用草原的, 要依法予以查处。

4.3加强草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建立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草原防灾减灾机构体系, 层层落实职能部门职责, 切实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加快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防灾物资储备, 不断增强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4.4抓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认真组织实施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造福于民的绿色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抓好牧草补播、工程围栏、灾害防控等关键环节, 确保工程质量和治理效果, 加快全省草原保护建设步伐, 还原辽宁的碧草蓝天。

4.5推行草畜平衡制度

加强宣传实行禁牧、休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赢得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力推行草畜平衡制度, 尽快扭转天然草原超载过牧的局面。进一步强化禁牧、休牧、轮牧制度, 逐步恢复草原植被, 逐步促进草原生态修复。

4.6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现阶段,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落在环境质量检测、工业污染源检测以及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监测, 对于生态监测而言其监测技术能力以及硬件水平的落后加之工作人员的经验欠缺, 导致不能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的规律性。因此, 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力度。

1 基本概念

1.1 生态环境

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先生对于生态环境一词的解释于文章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 应包含污染以及其他各种环境问题, 而不应将生态与环境二词分开解释。刘昌明和沈国舫等院士对生态环境一词作如下解释:所谓生态就是与生物关联的关系总称, 以群体的形式存在, 而环境则属于客体。生态环境诠释的自然环境并不包括所有的环境问题,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就是环境[1]。

1.2 环境监测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指正确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系列现代科技手段, 持续性地或者是间断地对三者污染因素实施现场勘测, 进而准确判断环境质量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环境监测的范围呈多方面发展, 其中还包括对工业污染源的检测以及生态环境的检测, 进而使检测对象由狭隘的污染环境的因子扩展到生态变化和生物的监测, 其目的主要是及时、确切、全方位的展现环境质量状况, 从而为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和规划等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1.3 生态环境监测

由于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存在较多异议, 所以本文选取一种观点加以论述。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物监测, 其主要功能就是监测与评判大自然和人类变化在生态系统里的相关反应, 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以及生态监测。具体说来生态环境监测指运用生命系统和与生命系统存在关联的系统变化作用于监测环境质量和变化的工作中[2]。

1.4 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的联系

环境监测作为研究以及检测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科学研究环境的必备手段。生态环境监测则使用各项技术检测手段以及生命系统对自然与人为举止的评判, 进而将二者对环境的危害、影响和对应变化规律加以分析总结, 从而为环境质量的控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理据。

2 发展历程

2.1 国外

环境监测一词首先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提出的, 在美国主要是由卫生部门带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土质、水质、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随着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并由其统一指挥监测工作,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 国家环保局有力落实其环境监测的主导功能。上世纪初马森等人提出的污水生态系统标志着生态监测的发展;克列门茨将研究指标定位于植物个体和群落作用于农、林、牧业中, 积极倡导将高效率检测仪器视为植物这一观点[3]。

2.2 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有所发展并且于省市之间创建了环境监测站点, 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应以“五化”为目标、数据以“五性”为标准、质量以“五报”为反应形态的具体要求。直至目前, 我国已推出四百多项环境准则, 包含了土质、水质、大气、噪声、废物等各个领域。

3 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3.1 检测的基本原理

3.1.1 代表性原理

即将有限的断面和点位代替无限的整体环境情况, 其主要反映空间状况;运用有限的采样频率代替可变动的整体环境情况, 主要反映时间状况;运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整体环境信息。

3.1.2 规范性原理

将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检测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化 (标准化) 、监测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体现[4]。

3.1.3 完整性原理

检测过程运用要素与相素以及压力三者混合监测程序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并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3.2 检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 化学指标; (2) 生态学指标; (3) 环境质量指标; (4) 生物学指标; (5) 环境建设指标等。

4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缘于本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 所以容易缺乏统一有序的监测标准且对于技术规范的制定尚未落实, 只是在海洋和农业方面推出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章程制度。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监测地位、作用、性质均无规范性法律法规; (2) 运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不符合监测需求; (3) 无有力财政措施作为平台; (4) 监测队伍缺乏规范性且资质与机制尚处于青涩阶段; (5) 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连贯性, 监测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5]。

5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将地面监测技术与3S技术有机结合, 分别从微观、宏观两方面审度生态质量;加强网络设计一体化, 将全球生态变化作为质量变化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且将生态风险评价替代生态质量现状评价, 为早期防御警戒打好基础。具体而言, 笔者认为, 生态环境监测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主要监测手段由人工取样以及实验室分析, 向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证; (2) 重视技术发展方向, 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扩展; (3) 检测领域向全方位检测扩展; (4) 将地面监测与遥感环境监测混合使用; (5) 检测硬件设施要求增多, 需集多功能、自动化、高质量、智能化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 (01) :62-63

[2]丁琼.生态环境监测[J].科协论坛 (下半月) .2009 (01) :78-79

[3]李武杰, 王文滨, 李丛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 (02) :15-16

[4]屈红艳.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10) :55-57

上一篇:全过程控制管理理念下一篇:幼儿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