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监测法环境监测论文

2022-07-03

摘要:2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功能已从末端监控发展为源头监控和全过程监控。这一功能嬗变导致其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职能的专门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环境监测制度的适应性,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第11条,明确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可将“监”测”职能分离,突出其环境监督职能的专门化特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监测法环境监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生态监测法环境监测论文 篇1:

排污许可证与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问题探讨

摘   要:当前我国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管理模式,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排污许可与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之间尚存在法规制度不足、污染源监测不足以支撑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达不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探讨了如何实现排污许可证与污染源监测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问题。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  污染源  监测管理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大力推动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模式。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污染防治监管、环境执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如何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的关键依然是构建、完善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制度。研究排污许可制度与污染源监测制度衔接的关键对策,于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排污许可与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存在问题

1.1 排污许可与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衔接的法规制度不足

企业作为污染源监测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应通过监测说明自身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和开展污染治理的情况。然而,污染源监测一直被认为是政府的责任,企业责任出现缺位。新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中明确排污单位应开展自行监测,并进行信息公开,但缺少具体的法规制度支撑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对自行监测方案、自行监测设施、自行监测结果做出总体要求,但对自行监测规范开展的相关管理办法配套还不完善。原有的《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已废止,污染源监测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现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中对污染源监测的要求,均主要针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性监测,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要求严重不足。

1.2 现有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不足以支撑污染源监管执法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与监管执法协同机制未建立,监测与执法“各自为战”,一方面监测部门监测了大量数据,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的数据又显得不足。污染源监管部门更为重视对污染源污染治理的落实检查,而对污染源监测的要求不够重视,一般只提出笼统性的、原则性的要求,两者缺乏协同机制。同时缺少开展以问题导向性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不能有效反映企业的污染态势,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1.3 基层污染源监测能力与支撑污染源管理需求不匹配

2016年来随着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的推行,污染源执法监测职能主要由市级环境监测机构(现有的县(区)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但污染源监测面对的监测状况复杂、监测技术要求高,县级环境监测部门原来的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存在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监测设备与实验室条件等方面不足,导致基层污染源监测能力与支撑污染源管理的需求不匹配,与管理要求差距大。

1.4 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质量达不到排污许可管理要求

2013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重点企业自行监测,要求企业承担应有的监测和信息公开责任,接受公众监督。但是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不完善,部分监测机构实施现场监测过程不规范、存在检测数据失真、企业花钱买合格监测数据等问题,导致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质量不符合管理要求问题。

1.5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管体系并不健全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部分持证企业并不能稳定达标和达总量排放,企业自行监测未按排污许可证要求执行,环境管理台账不完善,执行报告未及时提交,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没有完全落实,目前缺乏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监管技术体系。排污许可制度的初衷是力求将污染源监测数据有效运用于环境监察执法,但目前还没有有效开展证后管理,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如何开展还未出台,证后监管还未进入实质性工作阶段。

2  排污许可与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有效衔接对策

2.1 完善排污许可对自行监测要求相关的法规制度,强化排污单位的监测主体责任

保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质量是落实《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保障环境保护税、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效果的要求。排污单位是自行监测数据的责任主体,应对数据质量负主体责任。为落实新《环保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排污单位在污染源监测中的主体地位,推进自行监测的健康发展,应在专项法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进行配套规定。

2.2 优化监督性监测方案,为执法监测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优化监督性监测方案,不仅包括现场采样监测,还应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台账、原始数据、质量保证和控制等进行检查,一方面将监督性监测作为检查和评价排污单位取得排污許可证后自行监测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完善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有效性提出意见。充分发挥监督性监测技术执法作用,开展监督性监测的同时,结合执法现场取证的要求,完成对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的记录检查,作为环境监察部门执法的直接证据,避免重复取证监测。

2.3 完善污染源执法监测能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要着力解决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执法监测)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高国家本级能力建设,各级监测站基于技术指导、质控的纽带不能断,基层站标准化建设,应加强人才、设备建设,加强污染源监测培训,提高污染源执法监测的能力。

2.4 加强对企业自行监测质量管理,提高自行监测数据在排污许可中制度中的作用

排污单位按照排污许可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时,应严格按照监测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并如实记录监测结果;保证监测数据全面性,应在设计监测方案时,全面考虑排放状况,确保监测结果能够全面反映污染排放状况;保证监测数据代表性,应在设计监测方案和开展监测活动时,充分考虑监测频次和监测时点能否反映实际排放状况,同时应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报告,并按规定公开相关监测信息。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入厂监测的备案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的,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5 建立排污许可证后评估制度,支撑排污许可证后监管

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制度,建立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后管理工作,地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排污許可证后管理工作。强化依证监管,强化排污许可证执行落地。加强排污许可证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加强排污许可证实施管理力度,推动建立固定污染源信息化监管模式。

3  结语

污染源监测是许可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实现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污染源监测制度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为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卢瑛莹,冯晓飞,陈佳,等.基于“一证式”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创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14):89-91.

[2] 赵若楠,李艳萍,扈学文,等.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新定位[J].生态经济,2014(12):96.

[3] 宋国君,赵英煚.我国固定源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可行性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16(2):239.

[4] 宋国君,张震,韩冬梅.美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我国污染源监测管理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3(17):23-26.

作者:徐标

生态监测法环境监测论文 篇2:

论我国环境监测制度的功能嬗变与立法完善

摘要:2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功能已从末端监控发展为源头监控和全过程监控。这一功能嬗变导致其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职能的专门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环境监测制度的适应性,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第11条,明确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可将“监”测”职能分离,突出其环境监督职能的专门化特征。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制度;环境保护法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监测,是指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运用物理、化学、生物、遥感等技术,监视、检测和分析环境污染因子及其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变化,评价环境质量的科学活动。环境监测是环境法律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技术基础。2009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涉及8201个项目,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从审计调查报告来看,环保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其中和环境监测有关的执法层面的问题包括:海河和巢湖等5个流域的7个省(直辖市)部分地区环境统计数据不够准确;海河、淮河2个流域的4个省(直辖市)部分地区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联网率低,少数单位甚至违规干扰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以逃避处罚。r真,审计署公报让我国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浮现出冰山一角。从我国的换件监测体制来看,环保部门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监督职责于一身,在“三河三湖”执法过程中难免力不从心。

我国环境监测制度的发展轨迹,可以从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征求意见稿追溯到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及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结合(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单行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各地市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来看,环境监测制度在这26年来从基本功能定位到制度构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环境保护法)中有关环境监测的规定仅第11条一个条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这一规定的特点是简洁和概括。它确认了监测制度的主管部门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概括规定其职能为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组织监测网络,以及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环境保护法)的第1]条赋予了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监测领域十分宽泛的裁量权,方便其结合我国环境技术的发展情况和环境执法实践的需要确立和发展环境监测体制。然而,从<环境保护法)颁布20年来的实施效果以及环境监测体制的近年发展来看,这一规定已经开始显现出其迟滞的一面,因为随着社会和经济、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变异以及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它对环境监测的法律功能定位不明。未能明确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方面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界限、环境监测制度的合理性约束缺失。当此际(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已经提上日程,则对于第11条的完善很有探讨的必要。

二、环境监测制度的功能嬗变:从治理到预防

根据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规定,环境监测,包括经常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和研究性监测。这一阶段的环境监测,虽然根据环境监测目的的差异进行了分类,但由于当时我国的环境问题虽然比较严重但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刚刚被确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法律制度初步形成,环境管理体制处于早期发展时期,环保局在环保领域的独立管理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保障。o环境监测体制的建制旨在适应于命令一控制的行政模式,满足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和末端治理需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监测合一,兼监管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监管方面也主要服务于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事后型的污染查处和纠纷处理。

2007年(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可以视为对21世纪以来适应环境执法需要的一个回应型规范。吨!世纪以来,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对20世纪80年代而言出现了不同的特质:环境问题几乎在全方位和全因子爆发,区际、国际的整体问题和国内各类局部问题交叉并存,污染源和破坏源的分布时空变化很大,相应的,我国环境规制理念已经由末端治理发展到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控制方法已经由浓度控制走向总量控制,行政运行模式也已从单一的命令一控制模式走向命令一控制和经济刺激、信息公开等机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这对环保部门的执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形之下,传统的环境监测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来自各个方面,包括组织方面:如环保部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同时既从事技术服务也进行全过程监管:技术方面:由于技术不断更新,环境监测对象、仪器和方法都已经升级换代;人员设施及资金方面:象遥感等新技术的产生,对环境监测设施和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些需要同时意味着环境监测投入的剧增:规范方面: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主体实施的环境监测在标准方面是否应当形成基本规范?不同层级、性质的主体出具的环境监测数据的效力如何?发生数据争议如何处理?此外,随着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公众对环境知情权的热衷也前所未有地得到刺激,环境监测制度在环保部门回应政府信息建设和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方面也处于中心地位。2007年办法的出台可谓对所有这些压力所作出的一个缓冲性应对。该办法对监测数据提出了“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并适应此要求提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圬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第3条第2款),环境监测制度服务于事前、主动、预防性规制的功能定位在此得到彰显。

与2007年环保总局制定的办法相较,环境监测制度的变革,在条例草案中表现得更加充分,表现在:首先。条例草案的内容空前丰富,条文数量激增为97条,超出2007年办法条文3倍之多。其次,在2009年国务院条例草案中,环境监测数据的记录、评价及证明作用得到集合性应用,环境监测的作用明确为是满足环境统计、环境执法、风险预警,以及环境监管绩效评估的需要,‘环境监测的基本功能在此向环境风险预测的方向迈了一大步。第三,环境监测的义务由环保部门扩及到排污者。条例草案对环保部门和排污者在环境监测数据获取、维护、公开方面规定了明确具体的义务和责任,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科学、规范、准确和共享。第四,适度协调了不同部门之间在监测数据发布方面的职能。如第81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发布环境信息涉及环境质量内容的,

应当与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商一致。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涉及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信息”。不过,应当指出的是,受制于上位法的规定,条例草案仍然不能超越单行法的规定来协调多个部门之间职能冲突,如环保部门和水务部门在水环境监测问题上的职能冲突。此外,虽然条例草案对于环境监测制度的功能定位适当,但有些规定仍然超出了其位阶所及范围,如条例草案第5条、第15条都有关于“环境知情权”的表述,但处于行政法规位阶的规范,是否足以有效创设一项能受到司法保障的独立权利,仍是值得推敲的。

三、环境监督职能的专门化与《环境保护法》第11条的修改建议

基于上述梳理和比较,可以看出,当前运行的环境监测制度与20多年前相比,其功能已经拓展为从事前预测到事中的监控、事后治理无所不及。环境监测的功能愈是广泛,环境监督职能专门化的程度要求也就愈高。如果立法上仍然逡巡于要求环保部门监测并管,则环保部门始于无所不为终于无所为的情况可能会延续,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发生摩擦的几率也只会有增无减。因此,笔者认为,(环境保护法)第11条修改的关键在于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专门化问题的明确。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的专门监管地位

1 监测分离,环境监测测量机构和环境监测监管机构相分离,环保部门只承担环境监测的监管工作。前述审计署的调查报告,至少部分地应证了部分学者对于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不准的批评,即我国未能把环境保护的具体事务和环境保护监督执法的职能区分,”县体到环境监测领域,则表现为对“监”和“测”的基本功能的混淆,D)导致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环保执法收效甚傲,为了避免环保部门承担的职责范围过重,同时确保监测数据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以法律的形式确认环保部门仅对测量行为行使监督责任,而具体的测量工作由排污者自身或专事监测工作的社会监测机构承担,比当前环保行政部门“监”“测”职能兼具一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为排污者和社会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领域,掌握有更多的排污具体信息或专业和技能上的实践知识,因自身的利益追求也更具革新的动力和意识,行政机关的行政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内化在受规制的交易和活动中,纳税人因此可以减少负担。由环保部负责起草的国务院条例草案已经明示这一改革端倪。

2 促进环境监测测量活动的自动化、自主化和社会化。监测分离,一个结果是监督职能的集中和专门化,另一个结果则是对当前监测资源的重组。由于环保部门被定位为专司监督职责的环境监测的监管者,环境监测的具体事务由此从环保部门的行政职责中剥离,由排污者或专事监测服务的机构承担。有监测能力的排污者可以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进行自我监测;没有监测能力的排污者可以委托专门的社会监测服务机构承担监测事务。环保部门在此环节的职责是规定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准人条件,对环境监测服务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和认证,对自动监测系统和社会监测服务进行不定期检查或突击检查,追究破坏环境监控设施,以及篡改、拒报、虚报或迟延报告环境监测数据、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违法行为的责任,这一变革对于我国实现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由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方向转变很具现实意义。处于我国经济和政治改革前沿阵地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近年的地方性环境法规的修改已经表现出向这一改革方向的努力。。

3 允许跨行政区域的独立环境监测测量机构的建立。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的主导模式是按行政区划的范围进行的,这一特点导致了环境监测机构的行政附属性以及监测行为的行政化、环保部门的监测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职能交叉重叠,环保部门的监督者和测量者身份相重因而消减了监督的效果等多方面的弊端。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同时确保环境监测网络布点合理,获取更富有代表性和科学性的数据,为环境监测数据的独立和准确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可以考虑将我国在大江大河的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江河、湖泊的水质监测以及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监测经验进一步推广,允许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要求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环境监测测量机构,由国家环保行政机关直接对其进行监管。当前实施的2007年办法规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权适时组建直属跨界环境监测机构,已经表现出这一改革思路,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有助于促进这一改革成果的稳定性和广泛适用性。

(二)明确环保部门在行使环境监测监督义务时相关部门的协助义务

明确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的专门监管地位,并不意味着排除相关部门的协作义务。由于环境的整体性和环保职能的专门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立,环境保护难免涉及到和多个部门的职能交叉,所以,需要明确环保部门在行使环境监测监督义务时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义务,如(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30条规定“市环保部门应当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相应的,政府有关部门须在其职责范围内应申请承担协助建立环境监测网络的义务,除非该协助非其权限范围内或提供该协助严重妨碍自身执行职务。

(三)赋予符合资质妁环境监测测量机构技术鉴定资格以处理数据争议

环境监测数据争议,根据争议主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三类:第一,行政过程中行政机关之间环境监测数据争议,如环保部门和水务部门对于水质监测数据提出不同的主张;第二,行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据以执法的监测数据提出异议;第三,仲裁或司法程序中当事人对环境监测数据提出异议。

有关环境监测数据争议的处理,1983年(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将之规定在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职能范围内,2007年办法没有作出规定,国务院条例草案似乎无意更改1983年的规定,只有一个补充规定:“跨区域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有争议的,可以向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对争议的环境监测数据组织技术认定。跨区域环境监测数据争议技术认定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这一补充规定主要针对的环境监测数据争议局限在跨行政区域的层面、争议主体是不同区域的环保主管部门。

考虑到环境监测技术的专业性以及对既往的合理制度的沿袭,对于不同主体的数据争议的处理,应当由争议处理机关依据其裁判职能,委托具有法定资质且无利害关系的监测机构进行技术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做出裁决。据此,前述第一类争议,应由其共同的上级部门(环保部门或政府部门)委托监测机构认定;第二类争议,应由环保部门委托监测机构认定;第三类争议,则由仲裁机构或法院委托监测机构认定。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将环境监测数据争议作为事实争议对待,通过技术鉴定的方法解决,由社会化的环境监测机构提供技术服务。鉴定费用的承担,可以考虑非诉讼过程中由异议主张者承担,仲裁或诉讼过程中由败诉一方承担。这一立法考虑和前述促进环境监测测量活动的自动化、自主化和社会化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四、结论

为适应当今我国监测制度的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功能,同时避免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监督职责时执行成本和执行效果显著失衡,很有必要对(环境保护法)第¨条进行修改,确认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在环境监测领域专门的监督职能。考虑到(环境保护法)在环境法律制度中处于基本法的地位,以及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对于第1 1条09,定位应是增益国务院条例和环保部规章有关环境监测的规定所不能,因此其内容的表述一方面应当保持既有的简洁,集中规定在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应确认某些具有变革性的重要规范,使其处于应有的位阶高度,操作的细节则留给国务院条例和环保部办法去解决。因此笔者建议修改后的第11条表述如下。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组织监测网络,定期公告监测结果,并据以建立预警制度或采取相应措施。除非该协助非在其权限范围内或提供该协助严重妨碍其执行职务,有关部门不得拒绝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

环境监测可由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责任编辑 肖 利

作者:周 卫

生态监测法环境监测论文 篇3: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开采和利用不断增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乃世界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雾霾、沙尘暴、土地荒漠化、洪水等自然灾害,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现象日益严重,对我国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影响。而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本文就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作用;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发展飞速,不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衣食住行等方面均得到了满足,但与此同时经济的飞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营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作为重要的一大环境,通过环境监测有助于准确判断环境的质量和受污染的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1.环境监测的概述

1.1环境监测的含义

环境监测主要指的是借助各种化学反应技术或者生物技术对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问题和化学物质等实施监测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准确、客观地对某一地区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评价[1]。环境监测的对象较多,常见的的有水、空气、光、热、噪声、污染等等,借助物理、生物以及化学开展监测,深入调查监测现场,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采集到的样品,综合各种情况准确的分析该区域中的环境情况。

1.2环境监测的特征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归纳起来环境监测主要拥有以下四个特征。(1)综合性也正。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监测的对象、监测的手段以及监测的数据处理过程均具有综合性特征。(2)监测时间的连续性特征。对环境污染源而言,其一大特征便是时空分布的不同,如此一来便要求环境监测必须在时间方面具有连续性特征,唯有如此方可根据过去的指标对未来进行预测,换句话说即环境监测工作连续性越强,获得的基础数据也就更多,可以挖掘的信息也越多,而这些信息和数据所揭示的环境污染规律以及今后发展趋势准确性越高。(3)监控空间的代表现特征。要想对全部空间开展监测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如此便要求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能够从各个空间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位置实施监测。(4)环境监测离不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因为在环境监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要想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必须通过一个量值追踪体系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实施监视[2]。

1.3环境监测的内容

相比于企业的行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假如按照环境监测开展的目的和监测的主要任务来分类,可以将环境监测分为两类:(1)监视性监测,这是监测整体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来源的一种监测手段,通过监视性监测模式有助于获得基础的环境质量数据,然后从整体上对环境开展评价,弄清各项环境治理措施获得的成效,从整体上对动态监测环境保护进展情况,从而为环境保护的科学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2)基于特定目的监测,这种监测方法主要是就某一次环境污染事件相关的发生地方、环境污染的程度、污染的扩散方向以及污染的扩散速度等相关内容开展监测的一种手段,这种监测模式的持续时间不能太长,并且数据量有有限,另外基于特定目的监测模式还包含法律性仲裁监测和咨询服务监测[3]。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2.1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指明方向

在上文环境监测概述中,已经指出了环境监测涉及的内容较多,无论是土壤、空气,还是水资源、光等均可以作为污染源的监测对象。通过环境监测能够监测出环境中污染物含量,并对这些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分析,以便环境保护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并准确地预测环境污染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有目的性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通过采用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有助于防止环境污染进一步扩散,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中,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环境污染的现状,对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方向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环境保护效果作为评价环境工作成效的唯一指标,要想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便需要注重环境的监测过程。

2.2环境监测可以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就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现状分析,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当前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纳入了国家基本国策中,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要求无论哪一个地区的项目规划,均必须还获得环境部门的审批,待审批合格后方可执行该规划,并且还提出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城建项目以前,必须对该项目對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深入分析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待确定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容量和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给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环境保护的规划,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4]。

2.3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提供参考数据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进一步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为了进一步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我国的环境保护机构也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例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环境监测工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体现在环境监测通过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科学地测量被监测企业和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总量,通过这些数据从而为环境监管部门评价被监测企业和单位关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旦超过便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2.4环境监测可以及时监测突发性污染

在工业生产中,影响环境的因素较多,并且这些因素还具有不可预测的特征。因此一旦出现不可预测的因素,将会引起突发性污染。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和化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各种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假如不能在突发性污染产生的阶段便积极做好环境的监测工作,必然会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的难度,影响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如果不能够在突发性污染产生的阶段便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方法予以处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治理方案的合理性,最终错过了环境污染治理的黄金时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环境保护中开展环境监测能够及时监测突发性污染,降低了环境治理的难度。

2.5环境监测可以为制定环境保护标准提供依据

在环境保护时,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在评估各区域的土质、大气与水流等是否被污染时,需要与环保标准校对,一旦当地发生环境遭到污染的问题,需要通过该标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以衡量。因此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并落实到实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支持,一旦环保部门组织一系列环境保护监测工作中,需要对各种环境监测数据加以采集时,可根据该标准加以比对,准确掌握不同阶段的污染情况,辅助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3.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一定策略抓好环境监测工作,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3.1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个别地区为了发展经济,护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些地区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在引进较大的投资项目时没有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他们错误的认为这些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作用不大,这些错误的思想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顺利开展。另外,还有一些管理部门出于个人利益,擅自更改环境监测数据,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失真,失去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不能把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2环境监测的手段落后

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主要采用多点采样的方式开展环境监测,然后针对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污染源监测手段落后,无法全面监测这些污染源的相关数据。其次,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在分析污染源时也主要凭借人工在实验室分析,如此一来在分析过程中便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对样品造成污染,这样分析得出的结果必然存在偏差。然后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样品信息的分析还不够全面,绝大部分仅仅是根据浓度来判断污染的情况,未能充分地结合生态风险程度和环境安全。最后,环境监测的应急监测不到位,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以至于无法满足快速反应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污染事件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准确的信息,导致环境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5]。

3.3缺乏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还存在着运行效率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监测制度有待健全等问题,从而无法给予环境监测技术响应的保障。在环境监测开展过程中,我国应对突发环境的监测能力还有待提高,在面对突发性环境污染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集到监测项目样品并对其进行处理,导致监测出的结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存在监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3.4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环境监测工作涉及领域广,工作内容复杂。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必然少不了一致专业水平高的监测人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少有高校专门设立了环境监测这一专业,其隶属于环境工程中,但是环境监测工作量大,需要的监测人员数量多,如此便形成了专业人员专业不足的局面。当前环境保护机构中,通常由相关人员兼职环境监测工作,但是因为这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环境监测基础知识不足,在具体监测过程中,因为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常常会出现采集数据错误或者有误差大等情况。

4.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环境监测作用的对策

4.1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解振华局长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环境管理是否科学化,是评价环境保护部门是否依法行政的重要指标,跟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着环境保护部门群众心目中地位和形象。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开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踏踏实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升环境监测的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各个企业以及广大群众均应该深刻意識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和支持环境监测工作。

4.2创新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要想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技术作为环境监测的手段和核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呈现出多元化确实,这便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监测技术,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水平。例如:我国当前在有机物污染因子的监测方面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从环境污染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方面着手,对有机物污染因素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确定相应的环境监测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精确度,环境监测部门还需要全面地分析监测结果,借助一些新型的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持续的分析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度。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还应该积极应用集成化、自动化、无纸化、实时化的监测分析设备,减少传统人工分析引起的数据误差,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数据将当前的环境质量真实地反应出来[6]。

4.3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还需要借助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的质量标准,通过多种形式评价环境监测情况,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反馈机制,用于规范环境监测人员的行为,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第二,构建环境监测应急体系。作为环境监测部门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常见的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等等,借助这些技术来实时动态监测环境质量,以便随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一旦發现污染问题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以便在第一时间通过应急措施避免污染问题加剧。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完相关的理论框架,在框架中明确指出监测技术的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等,关于监测技术路线方面,要弄清各个环境项目监测时采用的是何种技术路线[7]。

4.4提升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作为技术研发的核心,也是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的主体。当前我国环境监测队伍的专业水平整体偏低,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建议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积极从高校中引进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以充实现有的环境监测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例如:我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在每年定期组织监测人员参与技术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为水、空气、噪声、土壤、污染源、质量管理、实验室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等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还专门建设了培训基地,通过培训提高监测人员技术水平[8]。除此之外,各个环境监测机构也应该加强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他们参与在岗培训或者再教育,以便掌握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

5.小结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生命线,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本人坚信,找问题所在,通过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创新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提升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水平等策略,便一定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从而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以及污染源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胡芳芳.试析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1):58.

[2]张强,孙文凯.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36+39.

[3]宋勇.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34.

[4]蒋桂磊.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4):111+110.

[5]魏芳,李佳.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探讨[J].化工管理,2019(04):41-42.

[6]唐凯欣.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2):16-17.

[7]彭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1):127-128.

[8]徐建阁,程伟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5-6.

作者:张敏

上一篇:城市文化与工业设计论文下一篇:保险公司风险投资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