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文化

2024-05-02

网站文化(精选十篇)

网站文化 篇1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旅游活动也日益增多。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文化交流,旅游网站可以作为游客获取东道主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Dann(1996)指出,旅游网站通过展示静、动态图片,书面文字,以及视觉听觉资料吸引大量人群关注,以此将潜在读者转变为实际客户——游客。基于此,旅游语篇在承载和传播本土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国内对于旅游语篇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英汉翻译层面,侧重翻译策略或者翻译对比研究,也有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旅游宣传材料(旅游手册、广告等)上,探究其中所反映的文化特征。比如,通过对中国国家旅游局海外网站上的视频材料和音频材料进行分析,学者得出中国旅游广告反映出一种高语境文化特征,而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如儒家文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可以从这些广告中体现出来(Bi 2012),然而,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对比中美旅游文化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为此,本文针对中美官方旅游网站中的文本内容,采用话语分析方法,主要是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分析法来进行对比研究,试探求其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2 霍夫斯泰德及文化维度理论(Cultural Dimensions)

海尔特·霍夫斯泰德于六十年代末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在该领域卓有建树。文化维度理论是其对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万名IBM员工进行文化价值观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跨文化理论中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后形成体系。根据该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分别是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刚性气质——柔性气质(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和短期导向——长远导向(long-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这五个维度分别通过“权力距离指数”(PDI),“个体主义指数”(IDV),“不确定性规避指数”(UAI),“阳刚气质指数”(MAS)和“长期导向指数”(LTO)来衡量,一国家在某个维度指数数值越大,该倾向越明显。通过对文化五维度调查数据的分析,霍夫斯泰德证实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它们对分析文化冲突的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中美官方旅游网站的原因在于官方网站发布的内容更加正式,相比于其他旅游机构的广告而言,更加侧重文化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CNTA,是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总部位于北京。CNTA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加、德、法、西、意、英等19个国家设立了海外旅行社,均有相应官方网站。本文主要从CNTA网站(http://www.travelchina.gov.cn/)采集中方语料,相关文本皆来源于该网站。

美国国家旅游局官网“走遍美国”(www.visittheusa.com)隶属于美国旅游促进会旗下主营品牌Brand USA,致力于吸引全世界的旅游爱好者前往美国参观旅游。通过该网站可以了解到美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相关旅游攻略。在本文中美国官方旅游网站的文本信息皆来于此。

3.2 研究方法

3.2.1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本内容作客观、系统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弄清或者检测文本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本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

用内容分析法将描述性、定性的数据转化成定量数据是一种很恰当的方式(Smith et al.1996)。在本文中,内容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发布)计算不同类别的旅游资源在两国官网上出现的频率,归纳中美旅游网站的信息类别,继而分别得出两国旅游官网中最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

具体来说,首先针对上述两个网站用文字介绍的所有旅游景点(排除视频广告类)进行简单数量统计,再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表的八大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进行划分,最后计算各类频数和所占比例,由此得到两国旅游官网中高频文化元素和宣传倾向。

3.2.2 话语分析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话语分析这一术语于1952年首次出现。20世纪70年代,话语分析这门学科开始形成。美国社会语言学家Labov(1968)曾指出,话语分析就是制定规则,“把所做与所说或者所说与所做联系起来”,强调话语规则的先决条件,指出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被看作某种特定的交际行为。话语分析研究主要包含了七个方面的任务: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会话原则、话语与语境、话语的语义结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话语的题材结构与社会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话语活动与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话语分析能够涵盖文本中的所有要素,能够从整体和细节对于网站构建国家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定量分析已经能够初步了解中美两个官方网站最常见的文化元素及分类情况。在话语分析阶段,本文将上述八个旅游类型划分成两大类:自然资源(A-D类)和人文资源(E-H类),从中各随机选取一组中美旅游景点的文字介绍,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探求两国旅游官网如何体现文化特征。

4 数据分析

4.1 内容分析

4.1.1 数据统计

本文从CNTA网站中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划分单位对旅游景点进行统计。进入每个省的界面后,介绍下方会出现related area,这部分就是省内各市的旅游景点介绍。按照此类方法共统计出347个旅游景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不包含在内),通过浏览每个旅游景点文字介绍后得出,提及旅游资源的总频数为395次(有的旅游景点不只介绍一种旅游资源,比如贵州天龙镇的介绍文字,既属于FDA传统与乡土建筑,又提到了HCB民间节庆)。

在统计美国旅游局官网时所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走遍美国”网站中的旅游景点有三种不同分类方法,一是按各州搜索,二是按城市和岛屿搜索,三是按区域搜索。作者选择第二种方式,原因在于第二种分类方式下的旅游景点最多,共有178个。与CNTA网站的介绍不同,走遍美国对于每个城市介绍的篇幅较长,其中78%都达到了五到六段,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作者只针对第一段文字进行统计,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绝大多数城市(约占77%)第一段介绍都是概括性信息,基本涵盖本市旅游亮点;二、广告类商品往往需要用最短时间和最显著特点来吸引顾客。基于此,旅游网站在提供景点信息时也会将最吸引人的元素放在首位。按照上述统计原则,美国官方旅游网站提及旅游资源的总频数为249次。

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中美官方旅游网站的旅游资源分类情况。显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建筑与设施一类都占据了最大比例,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建筑与设施(F类)包含了综合人文旅游地、活动场馆、居住地、交通建筑、景观建筑等最为常见的旅游资源。同样,中美两国旅游官网对于天象与气候景观(D类)和旅游商品(G类)这两类鲜有提及。对比而言,CNTA对于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域风光的描述较高于走遍美国,而人文活动在美国旅游官网中的宣传尤为突出,比例接近中国的三倍。表1是中美两国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的对比分布情况。尽管人文资源的比例均过半,美国的人文资源比例优势更加突出。

4.1.2 结论

通过初步的内容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中方更加侧重对于自然风光的描绘,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推崇和对于和谐自然的向往;二、考虑到中国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加之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中国在遗址遗迹,文化遗产方面的描述更加丰富;三、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文化和经济领域的突出地位不容忽视,而这种优越性也体现到了旅游网站中:更加注重人的感受,注重人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和物质享受。尽管中国的民俗活动和传统文化在世界享有盛誉,但旅游网站中少有提及,相反,美国在一些城市的介绍中纷纷列举带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和节庆,例如Saratoga的赛马节,还有众多体育赛事。

4.2 话语分析

根据跨文化管理咨询公司ITIM网站发布的信息,作者得到了中美两国文化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五个指数的相关数值如下:

相对来说,两国在阳刚气质指数(MAS)和不确定性规避指数(UAI)的差异不明显,但其余几个指数的差异相对较大:中国具有高权力距离国家特征,有很强的集体主义,成为长期导向最强的国家;美国则属于低权力距离国家,典型的个人主义,并且以短期导向为主。是否以及如何在中美官方旅游网站上体现这五个维度需要对文本进行话语分析。

4.2.1 文本采集

作者按照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在中美旅游官网上各随机选取一组景点的文字介绍,运用上述理论分析文本的语言运用,解读网站表达出来的文化特征。

1)自然资源

在自然资源方面,作者随机选择了中国的安徽黄山;美国夏威夷毛伊岛进行文本分析。

2)人文资源

在人文资源方面,作者随机选取中国山西乔家大院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班德拉进行文本分析。

4.2.2 结论

通过对自然资源中的景点进行文本分析,作者发现:中方侧重客观性描述和列举称号和荣誉;通过加入历史人物进行渲染,提升景点的知名度,体现出了较高的权力距离。美国则注重对人文活动的宣传,强调了个人主义和积极消费、及时行乐的观念。

人文资源方面,中方对于建筑物设计和结构的详尽介绍反映出中国人在设计建筑时对其赋予了深刻内涵和寓意,体现出了他们对于自然和天地万物的尊崇;人文活动的叙述仍然不占主流,人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还有一定的距离感。美方在人文资源的介绍中,最明显的就是人文活动和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它不将环境、场景同人类行为割裂开来,人与环境相辅相成;同样,个人主义精神和享乐、消费的观念也在旅游景点的介绍中得到了宣扬。

尽管霍夫斯泰德所提出的五个文化维度没有在上述文本中一一体现,但有一些要素还是略有提及,例如美国较强的个人主义观念和短期导向,以及中国的高权力距离。

5 总结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本文初步探索了中美官方旅游网站的文化资源分类情况以及宣传本国文化的语言策略和特色。当然,本文在数据统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判断旅游景点的资源类别时往往具有主观性,另外,由于本文选取的两个官方网站本身在景点介绍的分类并不一致,所以在选取具体文本进行话语分析时无法完全对应;最后就是话语分析选取的文本数量比较有限。尽管如此,本文在探求中美官方旅游网站对于东道主文化宣传的语言策略和倾向上迈出了第一步,从理论支持到研究方法都能够算作是一次综合全面的尝试,对于今后相关研究可以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C,Bi.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s Official OnlineTourism Advertisements[P].2012.

[2]Dann,G.M.S.The Language of Tourism:A SociolinguisticPerspective[J].Cabi Bookshop.1996.

[3]Labov,W.1968.A Study of Non-Standard English[J].BlackDialects(75).

[4]Smith,M.,&Heady,R.B.(1996).Swift:A Software Programfor the Analysis of Written Comm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71).

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特征 篇2

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论文

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特征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特征

作者: 周 仁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08级人资班 225300)引言

如果要了解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那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门户网站,什么是企业文化。门户网站(Web Portal)是在互联网上的站点,其典型地给它们的访问者提供个性化性能。它们被设计使用分布式应用程序,不同的成员和类型的中间件和硬件从很多不同的源来提供服务。而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又是指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我国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其中新浪、搜狐、网易形成门户网站的三大巨头,腾讯以一款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QQ起家,也慢慢步入门户网站的行列,与三巨头争锋,3G门户网站则依靠着手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而发展,成为无线网络门户网站中的巨头。这5家门户网站占据了中国近90%的门户网站市场,成为了门户网站的代表企业,从而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以以上5个企业从理念、行为、视觉三个角度切入来分析探讨我国互联网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特征,希望从中找出共同点与差异点,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五大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

在这一章节中,笔者将会呈现出5大门户网站企业的企业文化,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方便地提取有效信息。

2.1 新浪的企业文化

新浪网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为尊,以客位尊里面的“客”有两重含义,对于员工,那么客户就是客,对于管理层,员工就是客。顾客与员工在企业中都要得到尊重,这才是以客为尊的真正含义。

第二个新浪网鼓励创新,鼓励创新是新浪发展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鼓励创新新浪不会发展到这一天。没有鼓励创新,新浪也不会有高速的成长。

第三个是回馈社会,新浪作为一个网络数字的媒体,一个平台,不单要追求我们的所谓 客户满意,追求收益,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要替网站上的网络内容,替网络产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因为产品有高的利润,有高的回报就盲目去做,这也是给新浪在决策的时候比较慎重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新浪目前作为中国全球华人媒体最大的一个品牌的主要原因。

2.2 搜狐的企业文化

“搜狐人有8点价值观,我们称之为精神格言”,这是搜狐的某位经理所说的,这8点价值观以中英文形式佩带在每一个员工的胸卡背面,每一条价值观都有很强的激励性和针对性:诚信正直,公正公平;操作精神、结果导向;客户至上,服务为本;挚诚沟通,亲密协作;节约每一个铜板;兼容并蓄、求知创新;恪守承诺,尽心尽责;保持信心,勇往直前。

搜狐的企业文化是搜狐发展、创新、品牌等一切的基础,是万物之源,正是这种文化的凝聚力、文化的精神激励搜狐的员工充满激情地工作。

2.3 网易的企业文化

都说网易的成功与其掌门人丁磊的个性密切相关,换一个方面来考虑,其实网易的企业文化也与丁磊有很大的关系。“诚信、正直、务实、专注、智慧、分享”这些无一不能用来形容丁磊,而这正是网易的企业文化。

诚信:以诚信相待用户、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以求基业长青之发展轨迹; 正直:以正直的心态打造可被信赖的产品,以正道经营成就诚信团队; 务实:低调奋进,追求在务实中做具体的事,做有意义的事;

专注:用户需求是我们坚守的方向,在长期耕耘中寻求突破、创新和成功;

智慧:以正确的价值观、知识、经验、能力和技巧面对挑战, 准确对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并选择;

分享:秉执佐人成功之愿,汇集人之长,与分享人才,分享技术,分享成功。

2.4 腾讯的企业文化

腾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企业,一方面它在互联网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它又在广大网民的心中扮演了“山寨之王”的形象,但是在此我们撇开一切,只看它的企业文化。相较于前面的几家企业,腾讯的价值观则相当简约,只有“正直,尽责,合作,创新”八字而已,但是确实又是简约而不简单,每两个字背后都有相当深的含义。

2.5 3G门户的企业文化 3G门户网站我想用手机上网的人应该都很了解,这是手机用户经常上的门户网站,该网站随着手机无线网的发展获得无穷活力,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它的企业文化。3G门户企业文化又叫做“四创”文化,“创造价值、创新思路、创业精神、共创共享”。其中更详细的内容如下“

创造价值:客户至上、坚持专业、结果导向 创新思路:勇于尝试、超越自我、追求完美 创业精神:积极尽责、坦诚互动、团队伙伴 共创共享:关心员工、享受乐趣、美化人生 门户网站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3.1 门户网站企业文化理念

仔细看一下以上描述的5大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不难发现虽然各个说法不同,但是他们的理念却是大同小异,区别甚小。五大门户网站中唯有搜狐的文字最多,不妨就用搜狐作为参照。回顾一下,搜狐的企业文化为“诚信正直,公正公平;操作精神、结果导向;客户至上,服务为本;挚诚沟通,亲密协作;节约每一个铜板;兼容并蓄、求知创新;恪守承诺,尽心尽责;保持信心,勇往直前。”

第一条:诚信正直,公正公平。网易与腾讯都有这层意思,可见这条对于门户网站这个行业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第二条:操作精神、结果导向。这一条又与3G门户不谋而合。第三条:客户至上,服务为本。这更是几乎所有门户网站企业文化都要求的。第四条强调了团队协调意识更是诸多企业达成了共识。第六条强调创新意识,所有企业都这么要求,这也不奇怪,对于互联网技术行业,创新就是生命。

由此可见,门户网站的企业文化特征必然包括:

1、诚信正直

2、客户至上

3、创新兼容

4、团队协作

5、结果导向 3.2 门户网站企业文化行为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无法知道门户网站的员工是否诚实正直,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企业是否客户至上、是否创新兼容。

这些门户网站为客户提供资讯、财经、体育、游戏、音乐、博客等服务,为各个层次的网民提供符合他们要求的服务,并且不断创新,提供各种新的功能以满足更多客户的要求。

创新确实是一个门户网站的灵魂。搜狐本来只是单纯的门户网站,通过不断创新现在正在向网络游戏和搜索引擎;腾讯本身只拥有QQ,通过不断兼容与创新,走向了门户网站和网络游戏行业;网易现在也多方面发展,成为了真正的业界巨头。由此可见,创新才能使门户网站的业务量扩大,才能使门户网站的收益不断扩大。

3.3 门户网站企业文化视觉

在门户网站中,新浪和腾讯拥有较为特殊的logo,他们给予用户以最为直接的视觉享受,同时又包含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内容。

新浪的logo如右图所示,该图标为眼睛,背景为白色,文字sina和新浪网是黑色,其中i字母上的点用了表象性手法处理成一只眼睛,而这又使整个字母i像一个小火炬,这样,即向人们传达了“世界在你眼中”的理念,激发了人们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又使人们容易记住新浪网的域名。

腾讯的logo则充分表现出了其创新理念,表明腾讯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文化的企业。环绕QQ企鹅的三种颜色代表腾讯网在蓝色的科技基石上,为公众提供的三个创新层面。绿色,表示通过学习型创新,提供日新月异生命力蓬勃的产品;黄色,表示通过整合创新,提供温暖可亲的多元化互联网服务;红色,表示通过战略创新,倡导年轻活力,创意无限的QQ.com生活STYLE。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logo,可以赋予门户网站以更新、更灵活的文化意义,不仅让客户更容易记住该企业,还可以让用户对该企业的文化产生一定联想,对企业产生更深一层的兴趣,使企业文化产生对外影响力。

网站中的文化细节 篇3

“很多人都玩过魔兽世界,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可以发现,游戏通过里面的情节、对白以及配乐在细微处营造出一个有魅力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会形成一种持久的凝聚力,在提高用户黏度的同时,也节约了推广成本。所以,越是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越有生命力。”在由IDC/CDN服务提供商帝联科技组织的第三届IT同学会中,网元盛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方杖提出,游戏也可以有文化。他以网元盛唐的一款高人气单机游戏古剑奇谭为例,“古剑奇谭发布于2010年7月,现在约有100万人的活跃用户,不仅周边产品卖得很好,我们还拍摄了相关题材的动画电影。”

是什么让一款游戏在推出两年后仍然拥有这样持续的影响力?方杖说:“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做这款游戏,整个研发团队都在精益求精地推敲细节,因为文化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例如,游戏中的人物多以茶和酒命名,每一种茶或者酒都代表不同的性格。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吸引玩家的地方。游戏发布后,有的玩家去衡山玩,看到青玉坛上那三个字跟游戏中刻的一模一样,就会非常兴奋。这款游戏为我们公司吸引了大批高质量的用户,而用户的自传播能力之强超出我们想象。”

文化专题数据库网站建设实践心得 篇4

关键词:闽南文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ASP,TRS,CMS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是对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 并且通过互联网供读者不受时间不受地域的查阅。它的主要特点是:存储功能量强大, 多媒体模式多样化;检索功能智能化, 服务模式多样化;网络环境应用和管理相对优化;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区域限制。因此, 如何为读者和学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丰富的内容、友好的界面, 将是建设好图书馆文化专题数据库的重点难点。

泉州市图书馆网站创建至今几经改版, 已成为福建较有影响力的专业信息网站, 现有自建特色数据库: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库、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泉州人物库、地方戏曲库、泉州地方文献资料篇名索引;自建网站:泉州文献之窗、泉州数字文化网、闽南文化网。其中闽南文化专题网站有泉州数字文化网及闽南文化网。两个网站分属不同项目, 不同的建站管理系统。下面将浅谈下两个文化网站的建设经验:

1 泉州数字文化网的建设实践

1.1 建设背景及特点

泉州数字文化网项目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泉州市支中心, 立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进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推荐, 推进公共文化发展、实现文化惠民。网站建设的数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 资源量大, 多媒体形式多样化。初期建设维护人员有限, 快速建设网站将成为一个难点。

1.2 系统选择

对于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人员来说, 他们最关注的系统的易用性和功能的完善性, 因此, 这对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工具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首先, 选择系统要考虑到自身的二次开发和日后维护的能力与精力耗费以及网站的业务需要, 选择开发维护快速方便和自己比较熟悉的语言架构能适应自身网站的需要。其次, 系统功能完整以满足各角色的应用所需, 使信息发布准确无误。比如, 为编辑、美工、主编及运维人员设置权限和管理配置功能。此外, 保障网站架构的安全性也是用户关注的焦点。能有效管理网站访问者的登陆权限, 使内网数据库不受攻击, 从而时刻保证网站的安全稳定, 免于用户的后顾之忧。根据以上需求, 多媒体网站系统首选CMS (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 意为“内容管理系统”) 。[1]

由于本网站项目的内容多维护人员少, 我馆选择了基于ASP语言的CMS建站系统。这样可以进行快速的建造简洁, 高效, 易用, 安全的多媒体网站, 一般的建设人员就能够使用本系统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力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架设一个功能齐全、性能网站。

1.3 系统使用特点

适用性:充分考虑实际需要, 确保功能上较强的实用性。系统扩展性强, 功能插件即插即用, 框架良好的应用集成。

易用性:用户界面简洁、美观、友好, 易于用户操作和使用, 操作人员只需简单学习即可掌握。摒弃了其他系统体积大、安装繁琐、安装环境要求高的缺点。

安全性:相对可靠的权限划分, 既考虑信息的共享, 又注意信息的保护与隔离。[2]

1.4 系统的缺陷及后期维护经验

经过几年技术的发展, ASP CMS相对于现在建站主流的php或jsp语言的系统, 安全性相对较低, 以及平台的局限性, 无法实现跨操作系统操作, 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SP的广泛应用。

根据ASP系统的缺陷, 维护千万不要轻视正确配置安全设置的重要性。如果不正确配置安全设置, 不但会使您的ASP网站遭受不必要的篡改, 而且会妨碍正当用户访问您的.asp文件。您可以要求每个试图访问被限制的ASP内容的操作员用户必须要有有效的帐号的用户名和密码。每当用户试图访问被限制的内容时, Web服务器将进行身份验证, 即确认用户身份, 以检查用户是否拥有有效的帐号。后期维护请定期仔细检查一下Windows NT和Web服务器安全性文档。

2 闽南文化网的建设实践

2.1 建设背景

闽南文化网为闽南文化专题网站, 给眼镜闽南文化的专家和读者提供一个便捷的拥有丰富资源的检索平台。2013年2月, 文化部批准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网站建设进入新阶段。2013年8月26日, 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泉州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闽南文化网建设迎来新的契机。

2.2 系统选择

基于泉州数字文化网的建设经验, 我馆根据多方论证和研究比较, 选择了TRS WCM建站系统作为专题数据库的开发平台。该平台在CMS网站建设方面具有一整套相对成熟的产品, 功能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发布、信息分类导航和查询、信息服务以及信息传播。这些产品可以确保在短期内迅速搭建数字图书馆的专题数据库网站。

2.3 系统使用特点

自动化:TRS系统在图书馆自有数据库资源与网站之间建立关联, 通过这种结构化数据的关联性实现各资源库的重组利用, 将数据库的资源信息自动发布到网站, 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资源共享;并且这种关联既可以保留图书馆原有自动化系统的所有业务管理功能, 还能开展各种读者网上服务, 如书目期刊的检索、文献浏览和下载、新书通知等。

互动性:TRS系统针对图书馆专题数据库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的特点, 在数据库建设中充分发挥系统强大的多媒体整合功能, 方便读者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数字资源。这样加强了网站信息的多媒体表现效果, 提高和读者的互动性。TRS还提供网志博客系统、播客系统供网站建设者选择, 用以提供具有交互性、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体验, 增强了网站的黏合性、互动性。

易用性:TRS系统生成简洁明了的主页, 通过清晰统一的导航分类和统一的检索入口, 将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为读者轻松获取。读者无需关心资源的存储位置, 能很好的满足分布式数据管理的要求, 只需要有Web浏览器和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字图书馆的各种多媒体资源。[3]

2.4 系统缺陷及后期维护问题

作为国内政府网站使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的TRS WCM, 其价格比较高, 安装调试需要有专业人员, 操作员不易上手, 后台的操作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以熟悉系统操作。频道类型只有三类, 文档发布的模型不够多, 对比其他CMS不仅含有此三类, 还含有视频模块、在线文库模块、友情链接模块等。TRS服务器和文档服务器分离, 导致模板上传麻烦, 而且无法对FTP进行批量管理。部分功能不实用, 如工作流需要使用插件, 操作起来不简单。浏览器兼容性比较差。

日常维护主要是要做好操作员角色管理、访问控制管理、系统配置管理、操作日志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定期备份。更多具体维护操作可以参见同事吴珊榕发表的《浅谈基于TRS平台的闽南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4]

3 结语

在国内众多CMS产品的环境下, 笔者将自己总结的一点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家做个借鉴。ASP CMS系统价格适中, 易用性实用性操作性不错。TRS WCM产品成熟, 系统定位于内容协作平台, 着重突出用户与文档流转的关系, 用户的权限和操作空间以站点为载体, 拥有清晰的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针对性较强。当然还有其他好的CMS产品, 网站建设者需要做好自己的需求, 以便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系统。

参考文献

[1]CMS[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5794.htm.

[2]尹字.CMS在网站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 2010 (11) :29.

[3]郭广堃.TRS网络采编发系统构建图书馆的网站的实践[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 (02) :85.

网站文化 篇5

LZ提问:

网站地址:

网站类型:门户类网站

建站时间:2008年12月

PR值:目前是1

网站定位:中国文化传媒网

特色优势:职介一条街,所谓的职介一条街就是整合了上海各区所有的职介所,使用户锁定一个地区,搜索更加方便

咨询的问题:帮忙分析下网站SEO方面的问题,还有能不能给个大体的策划策略方向,比如什么阶段进行什么推广?

其它说明:本人是从事策划工作的,对推广方面也比较了解。但还是希望彭兄能帮助说得透彻一些。彭宇诚回答:

刚刚查询了一下LZ网站的收录情况,baidu为:888;google为:787。百度快照上一次更新是在5月7日,在baidu和google的反向链接只有几十,外部链接的质量也不是很高。这些数据均是对网站SEO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些依据,下面我结合咱们网站本身的情况以及现有的数据给你分析一下。

其实现在谈咱们网站的策划在时间上比较迟了,因为所有的网站策划以及发展方向都应该在网站建设前完成。对咱们现在的网站,我觉得挺不错的,结构、布局、功能、体验度都很好,现在应该缺的就是流量和关键词排名,以及网站的知名度。

首先,我觉得咱们网站的首页meta标签没设置好,原因是咱们现有的关键词太分散,我建议咱们可以挑选其中2-3个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出来,然后前期重点推这些关键词,比如:“上海职介”这个关键词,那咱们就应该在标题上重点推出上海职介这个词,并辅助设置1-2个长尾关键词,如:“上海第一职介网”、“上海人的职介网站”等等,然后好好编辑一下description标签,至少在description标签里面出现2-4次相关关键词。最后在keywords标签里面也要填写适当的关键词(虽然现在的重要性已经不比当年了)。

还有,我发现咱们网站每个页面的meta标签都是一样的,这点对收录有比较大影响,我建议咱们可以将每个页面和每个栏目的meta标签都去设置一下,不要搞成一样的。至少把重要的页面meta标签调整好,其他的内容页面就搞成自动提取描述的就成了。咱们网站的内部链接还通畅,这方面没有多大问题。说了seo的内部,再谈谈咱们网站的seo外部建设。

咱们网站已经上线有半年时间了,PR停留在1确实比较低,所以咱们在google的权重和收录比较低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咱们网站的外部链接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高质量的链接不多,二是没有用要推广的关键词做文字链接。下一步就需要我们去联系更多同行业(招聘等)的网站,与他们谈链接合作,然后用用推广的关键词做文字链接。这里需要把握住每天加链接的个数,每天加2个比较合适,千万不要心急最后导致咱们网站被K就得不丧失了。

对出版社网站建设的文化解读 篇6

服务理念体现企业文化

对于出版社网站来说,出版物内容消费是主导,服务理念能否完整、充分的被登录者感知,直接影响到出版社形象的传达,也透示着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国外出版社网站由于起步较早,已结束了仅仅将网站作为图书宣传阵地的时代,正广泛采用致力于将网站办成让读者流连忘返的文化小社区的网站设计理念。

例如,西蒙与书斯特图书公司的一般类图书网站(SIMONSAYS.COM)。该网页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期刊风格的设计。网站重点放在对公司的商标、图片以及一般图书作品的宣传上。首页的类别目录,给浏览者提供了最方便的查询途径。网站对公司推出的所有图书有详细的查询统计,包括图书浏览、作者查询、儿童图书、有声读物、电子书。还包括读者俱乐部、讨论板、电子订阅、兴趣分类这样互动性很强的栏目。对近些年的新生事物Ebook以及e-mail newsletters,网站均设有专门栏目为读者提供服务,足见该社站点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此外,网站还注意及时更换和补充新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并不断完善其售后服务,承诺有任何问题都可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这对于已经步入买方市场的图书市场来说,是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之一。相比之下,国内出版社网站的服务意识略显不足,甚至有的出版社的主页虽有5、6个栏目,但均不可链接,实际上只有一个出版社“简介”。

鲜明特色彰显出版社品位

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出版社网站结合本社特色赢得用户的关键。如今,有一部分出版社网站设计风格趋同、缺乏特色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少网站甚至连栏目名称、位置都相差无几。出版社本应体现的文化品位也在这千篇一律中流失了。

出版社网站主页要美化要具有一定的品位,还要注意自身风格的定位。即不能流于表面,与普通商业网站毫无差别;也不能太过物质,让网站仅仅成为倾销图书的网络书摊。无论版式设计,色调处理,还有图片与文字的组合形式等都要根据出版社的专业特点决定其风格与形式,才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例如,陕西旅游出版社首页就有古色古香风格:网页红黑色调的搭配,庄重大气,比较符合我国的民族审美特点。网站字体选择了楷体,刚正有力、古韵浓厚。版式采用竖排文字,美观大方,且有古文气质,符合自身出版社定位特色。

“强社弱站”的败笔

作为“生产”文化的企业,出版社的网上形象应该同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文化地位相当。越是知名企业,就越要注意出版社网站的品位与个性。但是某些国内知名出版社的网站却上演了“强社弱站”的败笔。

笔者邀请身边20个普通网友浏览某家国内知名出版社的网站,并对他們的观感进行了访问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有18位网友(占本次调查90%),认为该出版社网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形象苍白、结构零乱,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的确,该网站首页缺乏设计,栏目设置毫无章法可言,布满了闪耀的小广告。更不用说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遵循超文本网页的固有规律和读者的心理喜好。主要表现为:

(1)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在一个页面上,必然考虑视觉的中心,将重要的文章和图片安排在这个部位,做到主次有别。但是该网站将所有的教材全部罗列首页上,更像是一个书摊,给人的感觉毫无文化品位。

(2)广告太多,给浏览者造成不便。该网站的广告量过大,并且缺乏规划和分类,让人觉得很烦琐。

(3)图文并茂,却不能相得益彰。该网站在图文安置的比例上的确是达到了“图文并茂”,但是却太繁、太散,杂乱无章。颜色搭配太跳,缺乏整体的风格,也没有中心色。页面上图片太多,缺少文字,相对减少页面的信息容量。

(4)“塞”满信息,缺少条理。首页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文字、图片、动画等塞到页面上,有多少挤多少,主次不分,没有重点,没有很好的归类,整体就像大杂烩。

一个知名出版社,论综合竞争力和码洋销售都排在全国出版企业的前列,网站的表现却如此糟糕,这怎么给人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呢?强社弱站,容易让人产生更大的心理落差,导致更恶劣的印象。

网站文化 篇7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和对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 我国各高校普遍建立起包括新闻宣传、思政教育、文化熏陶、教务管理、就业服务等功能网站在内的网站群, 教育信息化获得长足发展。

在高校网站群的众多网站中, 部分高校的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以自身特有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受到师生员工的青睐。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高起点的思想定位、鲜活的新闻信息及丰富的校园文化内容都深深吸引着校内广大师生员工, 使其成为高校网站群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网站。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以其独有的定位、多元综合的传播内容和与师生的紧密贴合性, 在师生员工中具有比高校其他网站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大的影响力, 因此, 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更大作用。本文从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特点入手, 分析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内容构成和特点

(一)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内容构成。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作为高校网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网站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健康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有助于引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行为。

纵观各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 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1. 新闻宣传。

(1) 学校重要新闻。是指校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包括上级领导来校巡视和考察工作, 由学校负责主办或承办的活动、会议, 学校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 对外合作交流活动, 重要获奖及表彰消息等。

(2) 校内二级单位及师生活动新闻。涉及范围相对广泛, 包括各学院、各部处、各附属单位的活动、科研成果、学生活动等。

(3) 转载社会媒体的新闻。社会媒体发表的与学校相关的正面新闻报道。

(4) 校办纸质出版物、重要宣传栏的电子版。其中主要是高校校报的电子版、重要政策性宣传栏内容的电子版, 也有部分高校将自己办的其他刊物在学校新闻网上设置了电

2. 思想政治教育。

(1) 党和国家重要政治动态。党中央、国务院, 以及所在省、市党委、地方政府的重大会议等政治活动和指导性政策动态的新闻等。

(2) 高校所处行业动态。高等教育行业及高校学科所处行业的重要政策动态、发展情况的新闻等。

(3) 党的知识。党的发展历史、历次党代会概况、党的重要思想介绍等党的知识。

(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性、感悟性文字内容。

(5)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内容。中央及所在省、市党代会、全会的宣传专题, 学校校庆、升格等重大事件的宣传专题, 学雷锋活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时机的宣传教育专题等。

3. 文化熏陶。

(1) 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学校最近的讲座、报告会、论坛活动、志愿活动的通知、预告等。

(2) 爱校教育内容。校史、老校友纪念在校学习生活及在校师生表达爱校感情的文字作品等。

(3) 大学精神传承的内容。高校自身大学精神内涵的论述和大学精神凝炼来源的介绍。

(4) 学科文化及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学校主要学科所在行业的历史、文化知识, 以及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

(5) 校园原创文学作品。学校师生原创的各类文学作品。

(6) 优秀影视音乐作品赏析。转载官方权威媒体对于优秀正面影视音乐作品的影评、乐评赏析文章。

(二) 高校综合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特点。

高校综合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发展,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发挥资源综合交互优势, 引导宣传思政文化方向。

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代表着高校一个时期的核心工作目标, 一项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推动着高校不断发展前进。作为高校网站群中思想舆论的主要引导者, 各高校综合新闻思政文化网站均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工作, 发挥综合交互优势, 有效引导全校宣传思政文化方向。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大在线”每年都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要点进行年度的报道内容调整、专题策划安排, 科学整合旗下新闻网、视野网 (思政网) 、资讯文化网和网络电视台的资源, 有针对性地适时做好综合交互传播引导工作。2012年初, 华中科大党委确定了做好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增强全校凝聚力的年度中心工作要点, 华中大在线随后结合新闻、视野 (思政) 、文化三子网资源迅速制作迎校庆专题, 设立回顾学校近十年发展成就的专栏, 并计划开通接受师生投稿的庆校庆征文专门路径, 全力营造迎校庆的浓厚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 凝聚海内外师生校友。

2. 贴近校园师生, 传播先进文化, 关注学校进步。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立足高校自身, 贴近校园师生, 发布的新闻信息和文化资讯中绝大部分是校园新闻和文化营造内容。从师生的视角发现身边的新闻, 用师生的手写师生自己的思想感悟和校园文化见解。如华中师范大学华大桂声网站在主管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建立起了30多人的学生采编队伍和由教职工与学生共同组成的10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网站以“贴近校园生活、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为主旨, 关注校园生活、重视校园文化现象, 发表了很多反映师生心声的文章。网站发表于2008年12月31日的一篇评论《2008, 让我们记住这一年》, 关注了“80后”、“90后”在校生在汶川大地震等年内重大事件影响下的成长情况, 学校与师生沟通交流机制建设的积极动向及毕业生在国民经济环境快速变化背景下的就业问题, 既贴近师生学习生活, 又密切关注学校进步。评论发表后, 以其贴切和深度深受该校师生员工好评。

3. 采访学术、思想代表人物, 展现大家风范和高校优秀文化氛围。

高校有许多知名专家、教授和思想先进人物等, 对这些人物的报道和宣传是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专设“大工人物”栏目, 采访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先进一线教师代表, 请他们讲述成长经历, 畅谈开展科研教学活动的体会。不少其他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也开设有类似栏目, 专门介绍杰出校友和在校名师、名学者, 拓宽学生思想, 激发其学习成才、爱业奉献的热情。

4.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各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目前都拥有稳定的技术支持队伍, 技术人员主要由网络中心工作人员, 计算机、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及热爱互联网技术工作的其他专业学生组成。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 目前部分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已经可以实现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图文即时专题报道, 并可快速建设专题宣传网站。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华中师范大学华大桂声网站快速反应, 内容策划和技术支持团队紧密配合, 在当晚就建成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心系地震灾区, 华大在行动”专题网站, 把前线救灾进展及时发布到网上, 并及时报道该校师生抗震救灾捐助、为灾区人民祈福等活动, 受到广泛好评。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高校特征的文化, 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师生长期共同创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 它反映了一所高校的价值观、人生观, 以及对社会的态度。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包含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其中, 校园物质文化是基础,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校园制度文化是保障,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校园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 它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也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内涵逐渐丰富。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为社会前进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竞争也日趋激烈。高等院校为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竞争的大环境, 都在积极地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与调整, 以争取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因此, 在竞争的过程中, 构建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体系已成为各高校的关注点和重视点。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和各高校网站的建立, 大学师生员工在上网时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 也在与网络的互动中, 把现有的校园文化带入网络, 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三、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借助网络交互性强、传播广泛的特点, 以贴近性的内容和活泼的表现形式有力地引导着高校里师生员工的思想, 激发着他们参与学校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丰富、拓展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在网络出现之前,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主要以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艺生活等形式开展。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快速普及, 特别是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纷纷建立, 高校的重要活动和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文化、志愿、体育、艺术活动都能及时全面地通过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展现出来, 大幅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2.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平台。

传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平台, 而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建立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平台。它通过自己的校园采编团队和技术团队将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大事、趣事全面及时地展现出来, 实现了资讯的迅速传播和文化氛围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广泛营造, 成为了新的文化传播和营造阵地。

3.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本身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组成部分。

伴随着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建立和发展, 在地理意义上的高校校园 (campus) 文化建设部分之外, 进一步形成了虚拟空间意义上的网络文化建设部分。随着网络逐渐融入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 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学习生活方式逐步改变, 出现了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网络生活方式。网络生活已成为中青年师生员工的现实与虚拟二元生活中的重要一元, 而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作为他们在校园网络生活中的主要平台, 是他们获取校园的各种思想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因而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本身也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的组成部分。

(二) 全国“十佳高校新闻宣传网站、思政教育网站、文化建设网站”在引领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的作用。

2006年至今, 在教育部思政司直接指导下,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 (www.univs.cn) 理事会已先后主办了四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活动, 积极推进高校网站建设发展, 使高校网站更好地发挥服务和教育作用, 引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和谐规范、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环境。活动评选出了十佳高校新闻宣传网站、十佳高校思政教育网站、十佳高校文化建设网站等十大类高校优秀网站。纵观历届入选“十佳高校新闻宣传网站、思政教育网站、文化建设网站”的各个网站, 虽然它们各具特色, 但无一例外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关注了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004年以来, 针对每届毕业生中总有部分同学在走上社会之前出现踌躇和彷徨,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大在线特邀该校党委书记等领导为毕业生“网上送行”, 借助视频和文字, 就恋爱、交友、事业等广泛的话题, 回答了广大毕业生的在线提问, 在该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华中大在线新闻网上的新闻话题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 如《当考研遇上活动:教师资源出现严重短缺》、《防止自行车被盗保卫处为您支招》等报道, 与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激发了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

2. 加强了对师生员工的思想引导, 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和看待问题, 关心国家大事、身边小事。

如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特别关注”栏目关注大到国家政策、小到校园生活的点滴, “聚焦事件, 深度剖析”, 引发师生员工思考国事、家事、天下事。北京大学新闻网的“德育论坛”、“科技视点”、“教育视点”栏目, 关注的内容更广, 涵盖了社会、科技、教育等方面, 而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新闻。

3. 激励了更多师生员工参与到网站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如华中师范大学华大桂声网站的文化网设有“桂声添香”、“原创部落”、“编读往来”栏目。这些栏目定位为校园文化原创内容, 专为师生员工而设, 面向全校征集原创小说、诗歌、散文和读者来信等, 激发他们参与网站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强烈意识。

4. 培养出了一批素质优秀的学生采编和技术支持队伍。

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新闻、思政及文化类栏目, 其内容和视角更立意于学校大局, 又更贴近师生员工, 对学生采编、技术人员的思想和业务能力也有更高要求。各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学生团队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迅速成长。学生成员们逐步提高了政治辨别力和选择力, 进一步认识了学校, 理解了网站定位和团队使命, 增强了责任感, 培养了服务和奉献精神, 增长了才干, 为今后所在高校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一支坚实的学生骨干力量。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 部分高校建立起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 以开展网络宣传教育等工作, 其由于自身特有的传播优势和特点而在实践中逐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对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的内容构成、特点, 以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关键词:高校,综合性新闻思政文化网站,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剑丽.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7) .

[2]邓小华.大学网络文化:内涵、特征与构建[J].教育文化论坛, 2009, (2) :56-59.

[3]李俊.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之关系探讨[J].魅力中国, 2010, (13) .

[4]李强.关于高校网站建设的思考与策略[J].科技信息, 2010, (17) :615.

[5]高欣.对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7, (2) :110-112.

[6]刘淑艳.中西方大学门户网站的文化差异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4, (5) :105-108, 112.

网站文化 篇8

关键词:SNS网站,校内网,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

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简称,即社会化网络服务软件,它是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构建的网络,与博客、维客等形式一样,皆为Web 2.0体系下的技术应用构架。

面向校园里学生的校园SNS网站近几年来迅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网上最火爆的学生社区。校内网、占座网、底片网、开心网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中。其中校内网(xiaonei.com)在2007艾瑞web2.0暨互联网投资年会上,一举获得2007年度最佳web2.0学生社区类网站的奖项。

面对校园SNS网站的蓬勃发展,本文拟以拥有中国大学生用户最多的SNS网站——校内网——为代表,研究此类网站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由校园SNS网站筑起的空中校园,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一、校内网为代表的校园SNS网站的功能特点

从SNS网站发展之初的friendster.com(美国)到风靡北美的美国网站myspace.com、facebook.com、SNS网站作为一个社会性平台,其服务功能越来越广泛,正在逐渐融合各种元素。从2005年年底开始,国内模仿Facebook的校园社交网站如5Q网、谊多网、亿聚网等一时兴起,其中以千橡集团旗下的校内网(www.xiaonei.com)最为瞩目。

校内网以用户实名制为基础,已经开放了3000所国内大学和1500所海外大学,垄断中国大学生用户8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8年校内网的百度指数总和已经超过了10万,其网站名已经进入国内热门互联网站前十位。

这种基于真实性的社交网站将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移置到网络之上,并通过网络便捷、快速的传播,扩大使用者的交际圈。加入校内网,你可以展示自己、结识新朋友、找到老同学,甚至可以通过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学的资料,找到失散已久的老同学;可以用日志和相册记录生活的点滴和成长的经历;可以和朋友们分享喜欢的群组、音乐、电影、书籍,结识兴趣相投的朋友;可以于第一时间了解身边好友的最新动态;可以认识选同一门课的人,评价上过的课程,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用户向网站输入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资料完成注册,从而创建属于自己的页面,即可使用校内网为用户提供的日志、群组、即时通讯、相册、集市等互联网功能体验,满足用户对社交、资讯、娱乐,交易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大学生自身特点与校园SNS网站使用特点研究

根据大度博策(北京)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撰写的《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国内SNS网站用户年龄分布状况前三位分别是21~25岁(42.7%),16~20岁(30.6%),26~30岁(18.6%)。这项调查显示了大学生在此类网站的主体用户作用。

笔者对大连理工大学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作了关于网络使用状况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上网时间、主要目的、网络交友以及校园SNS网络的使用状况等,并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540人中,注册了校内网的有效人数比例为82.2%,说明校内网在大学生中有很大的市场。

大学生与校园SNS网站的紧密联系是由大学生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决定的。

1、上网时间相对固定,网络使用率高

相对于其他媒体,网络是大学生普遍选择的获取外界信息和休闲娱乐的工具。笔者关于网络使用状况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拥有电脑的人数比例为62.6%,其中每天上网1~3小时的人数比例最多,为47.1%。随着电脑走进每个寝室,网络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传播渠道。一台电脑仿佛一个窗口,将校园内的寝室与外界相连,而网络上的内容有时决定着寝室的休闲方式,有时则决定了寝室的话题,从学校的新政策到明星、电影。

参加调查的540人中,有效问卷533份,有效问卷中有82.2%的同学注册了校内网(www.xiaonei.com),有36.4%的同学表示只要上网就会登陆校内网,更有14.1%的同学几乎每天都会登陆,认为登陆校内网已成为每天生活的一种习惯。

2、喜欢新事物,赞同网络实名制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网络素养。关于实名制的争论一直伴随着近些年来网络的发展,而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较高的网络素养使实名制成为校园SNS网站的吸引人之处而非高筑的门槛。

在此次调查中,57.6%的同学赞同网络实名制,另有28.1%的同学表示不赞同,14.3%的同学选择了“不清楚”选项。56.4%的同学认为实名制可使网络交流环境更加良好,有43.4%的同学认为实名制会影响网上交流的通畅性,使一些观点不便直接表露。

对于实名制的认可也伴随着大学生追求时尚尝试新事物的心理。校内网出现之初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而获得第一批用户的。很多大学生都是抱着尝试新鲜的态度去注册的。由于校园用户的密集性,这种人际之间的传播迅速产生连锁效应,加之求新的心理共性,校内网便在短时间内迅速窜红。

对于在校内网上抒发自己的困惑与感想的用户,得到的回应与在天涯等网络社区上有所不同,少了匿名有时带来的尖酸刻薄,在采用实名制的校园SNS网站中的回应多为真心的安慰。与其他社交网站相比,校园SNS网站用户的同质性高,由于彼此年龄及经历的接近性,彼此之间更能相互体谅。对新生事物强烈的探知欲并希望通过分享得到支持与认同的共性,使校内成员之间有着先天的共同语言。

3、展示自己,“晒”自己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冲突、自律意识与放纵意识相冲突。大学生自信心较强,有较强的优越感与自尊心,同时富于自我想象。尤其是现今的大学生,出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人比父辈更加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更加善于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不论是在博客还是在SNS网站的个人页面中,许多大学生都倾向于展示自己的生活。

由大度博策(北京)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撰写的《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针对国内主要SNS网站进行了角色设定体验类调研。调查数据显示,SNS网站中日志功能的使用率为78.7%、相册功能的使用率为66.2%。UGC(用户产生内容)是SNS网站内容的重要来源。

笔者对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在校内网或博客上分享自己的心情或照片、展现自我的同学占有效人数的65.6%;愿意在校内网上发起一项自己的活动或是参与到他人组织的活动中去,觉得很有意思的同学占有效人数的43.3%;有不少其他方面的顾虑、对网上发起活动本身缺乏兴趣的占25.8%。

在校内网中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可以在状态一栏中简单描述自己的近况或是通过写日志倾吐自己的思绪。还有同学在日志、相册中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小说或绘画,展示自己的才华。

更有“晒客”一族在校内网上红红火火,不论是自己的照片还是收集的图片,一个“晒”字正好道出此类活动的特色:将自己曝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将自我展示出来。

4、渴望友谊,寻找情感归属

“大学生是一个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与白领使用社交网站拓展交际圈以开展工作不同,大学生的交际更倾向于情感的联络和对新鲜事物的接触与分享。在网络社区中找到情感的归属是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区的主要目的。”(1)

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56.1%的同学认为校内网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在于可以联络到以前的同学。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前,高考的压力使大家忙于紧张的学习、应付考试以及录取等,还没能联络到以前的同学大家就各奔东西了。进入大学、融入新的生活,虽然一切是那样新鲜,但怀念中学的生活、挂念各位同学的近况,希望联络到以前的同学,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

三、SNS网站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随着SNS网站在校园中的广泛使用,传统的校园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校园SNS网站的平台性以及其多种多样的功能丰富着大学生的生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校内网文化。而校内网对大学生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提供信息与交流平台

作为用户产生内容,消费内容的校园SNS网站,其提供的信息比起一般的网络信息更具有针对性。通过每个人的好友网络,好友的“新鲜事”中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用户自己定制或来自关心他的朋友或是相关专业考试准备资料的分享。所谓志趣相投,也正是这样的相关性吸引着用户的登陆。

群组机制使现实中并不认识但有着相同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提供了信息分享和讨论的空间,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影视部落,2008年暑假大连-香港名企实习+名校学历+国际奖学金,创业者家园,国际机票、学生机票、特价机票,新托福备考群等等。在公共论坛中,成员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对媒体事件展开讨论。这样的行为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而且大学生们还可以从中获得个人价值的体现。

(2)提供休闲娱乐与情感慰藉

休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浏览精华帖子,看看周围同学的新鲜事,尝试一下校内网中的游戏组件,校内网为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

正处于情感活跃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对于友谊的渴望。实名制与真实的信息为找到以前的同学提供了基础,通过对同学近况了解,促进了彼此对于学习、就业或考试信息的沟通;同学之间的联系不再局限于书信、电话、短信,而是转变为一种更加直观的了解。

2、负面影响

(1)过度依赖虚幻,蔓延琐碎情感

校园SNS网站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然而,对于此类网站的过度依赖,会使得大学生沉迷其中,“宅男宅女”们希望在网络中弥补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与理想,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避开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同时,作为自创内容的校园SNS网站,其内容的质量高低混杂,娱乐文化与消费文化的流行注定了网络中的许多自产内容缺乏深度与内容,许多琐碎情感在网络中蔓延,传统的经典则被一次次颠覆。笔者曾作过试验,在日志中发表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从朋友的回复中可以看出很少有人愿意读完全文。本来就是娱乐的天地,求知心理和猎奇心理的矛盾,让原本就不够沉静的心很难安静下来。

当琐屑的情感在日志中无节制地抒发时,当校内网用户不加选择地接收信息时,大学生容易被琐事淹没,把时间浪费在缺乏价值的内容上。在校内网的每日十大话题中,个人情感的话题往往位居榜首,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狭窄的生活态度,使琐碎的情感在网络中蔓延,缺乏积极向上的朝气。

(2)谁来保护隐私

实名制的校园SNS网络让我们借由校内网实际的学校、院系、宿舍楼等个人信息,认识了同一栋宿舍楼中曾经谋面但却不认识的同学,却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实名制的高墙真的能阻挡网络中的种种躁动和不安吗?谁来保证个人隐私不会被泄露?

继淘宝宣称完全屏蔽百度以后,搜狐博客、校内网、海内网等SNS网站也表示屏蔽了百度。拒绝搜索引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Marketing Pilgrim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到Sophos做的一个试验:通过在Facebook上注册一个账号,用此账号添加了200个人为好友。结果,200人中,有87人将“Freddi”加为了好友,而其中82人同意让Freddi观看自己的完整个人档案。文章提到,如果此人为盗窃集团成员,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日志中得到朋友即将出行的消息,从而在“朋友”外出旅游时将其住所洗劫一空。

在《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调研考察期内,用户对好友请求的整体通过率为69.4%。SNS用户对好友请求一般较为友善,通过率较高。为了不给自己和真正值得成为朋友的人造成麻烦,大学生要慎加好友、保护自我隐私。

四、应对空中校园,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如果说校园BBS一定程度上还在学校掌控之中,那么,独立于学校的商业化校园SNS网站,则着实在校园筑起了空中校园网络。大学校园应如何应对这一新情况、充分利用校园BBS这一阵地,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积极应对:

1、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我保护及网络法制的意识

当真实的个人信息输入校园SNS网络之中,关于网络犯罪、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中,学校要加大对于网上自我保护以及网络法制意识的教育。大学生不仅应具备使用网络找到自己所需信息并能娴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更应在网络社区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养成自我保护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在相关网络教材的编写中,编写者应关注网络中的新动向,针对新的网络环境加入新的案例与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在社交网络中慎加“好友”等意识,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应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2、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行为起唤醒,定向,维持和激发作用”(2)。一些高水平的讲座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多彩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将避免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同时使大学生在实际参与中体会彼此的合作与关爱,并将现实中的友爱情感带入网上社交之中。

在校园SNS网络中,校园的边界消失了,要想在校园SNS网络中把握主动,不是一所学校可以单独做到的,需各校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各高校应鼓励其优秀社团在校内网平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些优秀的社团不仅可通过内部刊物影响自己校园中的同学,还可通过这一广大的中国高校网络将优秀的内容带给更多的同学。在校园网络知识课中,各校老师应大力推介优秀社团群组,为网络知识课注入新的活力。

3、积极运用SNS网络以应对传统传播者角色转换

网络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从“多种媒介,一种声音”到“一种媒介,多种声音”,传播者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改变中传统的把关传播者转变为了信息“指路人”、规范倡导者和监督者、虚拟社会的组织者以及小群体里的意见领袖等等。

对于学校来讲,要积极面对转变中的校园结构,积极参与到空中校园中。学校的心理辅导员、政治理论教员都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网这一平台。辅导员可采用注册校内网的方式和同学们真诚交朋友,同时倾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也许学校的声音不会成为主导,但在网络校园中教师声音的缺失却会对现实中的课堂产生难以预计的后果。政治理论教员应在校内网注册自己的页面,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日志功能在校内网中发表自己对于一些事件的看法,引导大学生的思维。在热点问题上给同学们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其效果将比事件之后全面的讲解有时更有作用。在课堂中不能问、不愿意问的问题在网络中却可以发问,而老师参与讨论这些热点问题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尊重与鼓励,也正是在这种平等的对话状态下,交流和理解才可以深入。当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较多,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应该是潜移默化的,而非一次两次的大学生心理辅导课可以完成。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老师可在校内网中开设自己的页面,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加以引导,同时可在日志中经常发表一些帮助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校园SNS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也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除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外,应充分运用校园SNS网站的平台作用,争取在校内网上成为意见领袖也是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把握了主动权,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各个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经验分享,也将会为校园网络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正面、健康的信息将筑起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朱奇红:《大学生热衷校园社交网站的心理分析》,http://www.bianews.com/-uid-16559-action-viewspace-itemid-11445

[2]、薛德钧、田晓红:《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P.236

[3]、《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大度博策(北京)科技咨询有限公司www.xiaonei.com

[4]、傅荣校、杨福康:《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陈晓云:《众人狂欢—网络传播与娱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网站文化 篇9

1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繁荣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现代社会还没有达到人人皆知的程度,很多人对中医药文化仅仅停留在对中医养生的了解。关于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国内专家学者有各自的看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文辉认为中医药文化是包含和超越中医药本身的一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融为一体,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只有广泛传播才富有意义,也只有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上升,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应该抓住机遇向海外传播,扩大中医药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中医药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加强与国际沟通交流的纽带。

中医药文化传播对于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也有重要作用,医学和药学富有中华几千年文化积淀下的哲学思维、世界观价值观。作为医药类学生只有领悟了中医药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并引以为豪。另一方面,对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进行中医药文化的渗透教育,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前提是先在校园内传播好、学习好中医药文化,这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对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2 互联网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作用

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后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致辞中也说到,要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国家鼓励和激励企业或科研院所高校等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文化、发展文化。

网站作为互联网的基本构成元素,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技术门槛低、开发成本低、可随时随地访问等,网站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了快捷、广泛的途径,可轻松跨出校门国门,到达全球用户“眼皮底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全面实施,一种“中式全球化”模式将会在媒体和传播领域逐渐成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加快步伐走出国门。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机遇,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自身发展壮大的契机。

3 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中医药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1]。因此借助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文化也要紧紧围绕这三大核心,营造氛围,合理解读,创造条件。

中医药文化传播对内有利于全民健康事业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转变,仅仅诊治疾病的单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文化就是要以中医养生知识,中医养生文化为突破口,传播中医的哲学观、生命观、思维方式等,让人们形成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和科学的养生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利用网络的优势,采用文本、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组合形式,让访问者学习中医养生文化,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中医药文化传播对外有利于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本质,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固有文化的本质特征[2]。伴随着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推广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社会逐渐关注和认可我们的中医药。在国际上传播中医药文化是宣传东方传统医学,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互联网可以起到长期、持久、便捷、生动地实现对外文化宣传。

4 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实现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中医药传播主要依靠广播、电视节目和书籍期刊等。至今仍有一些中医药电视节目、健康养生保健节目等。当前互联网已经将传播中医药文化与民生健康导向快速接轨,将中医药知识的贴近时代、贴近专业、贴近大众,唤醒了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寻根问底[3]。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传播中医药文化带来了新的视角,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优势更好地传播文化内容。由于中医药知识体系主要是显性知识但也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文化传播网站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何尽可能准确地表达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文化内涵的展现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建设的难点,需要从网站的视觉效果、内容切合度、思想表现力、用户浏览体验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网站是互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目前最主流最容易被人们获取内容的方式。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技术实现,主要从色彩风格、功能模块、栏目设计、内容选择、各国语言支持等五方面考虑。色彩风格方面,建议采用复古的黄色、红色、深木纹色等代表中华传统的颜色,网站首页风格设计要古朴、沉稳、大气,体现中医药的特征。网站的功能模块方面大致包括中医思想、中医药常识、中医哲学、中医养生、中医方剂以及一些特色诊疗。各功能模块要清晰、合理、科学,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思想伦理价值,例如仁、和思想,以人为本,济世活人的理念。网站具体栏目设计方面,不建议将中医药知识分门别类地归于各栏目,这样成了枯燥的知识陈列与展示,而是要强化各栏目内容之间的关联与因果,多用图文并茂及图式让知识“活”起来,要重点宣传能体现中医哲学思想、中医诊治理念的内容。中医药文化本身也是复杂的知识系统,不应割裂地看待分块地展示。网站内容选择方面要选取大家乐于接受同时又对生活实用的内容,要侧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大医精诚、调和致中等理念的内容,而不是各类疾病如何治疗与预防。利用网站传播中医药文化另一大优势是可以方便地切换多语种版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网站应具备中文、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世界主流语言,这样可以方便网站内容向海外传播。外语版本的网站内容应该比中文网站内容更简化、更凝练,而不是照搬翻译。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架构已基本完成。

网站具体的编程实现技术有很多,笔者根据自己网站开发的经验推荐两种方式。中医药高校学生可以尝试用ASP程序语言配套ACCESS数据库,这种方式虽然不是目前网站主流开发技术,但其优点是开发速度快、技术成熟、安装环境要求低,绝大多数大学生应该都具备此类编程能力。ASP网站仍然可以实现前台页面全后台操作、完全生成静态页面实现静态化、手机电脑平板全平台访问。

另一种开发技术是PHP语言搭配My SQL数据库。这一技术开发的网站优点是可以跨平台运行,网站安全性高,网站执行速度快,PHP大量免费及共享的内容大大降低了使用的成本,目前主流网站都是采用PHP语言编写。从长远来看,中医药文化宣传网站应该采用PHP+My SQL或者其他主流编程语言和数据库开发。当然我们要认识到技术始终是为内容传播服务的,目的是采取别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将内容传播给他人。所以技术本身不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建设的重点,如何设计网站,选取内容,布局页面,如何有效传播才是网站建设应该关注的内容。

5 结论

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仅仅靠计算机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技术人员只能提供技术实现,网站的建设需要中医学、中药学、医学史、国学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中医药高等院校有这样的人才优势,也具备网站开发的技术力量,应该在全国率先建设一批权威、专业、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在服务广大师生的同时服务社会健康事业。中医药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价值导向、人才培养、凝神聚气等方面的功能,努力开创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中医药文化网络品牌,促进中医药文化信息化发展。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利用网站的访问便捷性、覆盖广泛性特点,切实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互联网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设内容科学、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并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如何开发一个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

关键词:互联网,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建设

参考文献

[1]毛嘉陵.中医药文化的思考与传播[J].中医药通报,2009,8(6):1-5.

[2]张其成,刘理想,李海英.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J].中医药文化,2009,1.

网站文化 篇10

随着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淘宝网为代表的C2C电子商务形式发展迅猛。淘宝网由阿里巴巴集团于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办,目前业务跨越C2C、B2C两大部分,是亚洲最大网络零售商圈。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监测报告》中指出,淘宝网在平台式购物网站中占有82.6%的份额。淘宝网是阿里巴巴根据它在B2B市场的经验和服务能力,投资4.5亿元倾力打造的,为中国人网上购物和交易提供一个优秀的C2C电子商务平台,致力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自2003年5月10日成立以来,仅用了2年时间,淘宝网便超过了一直独霸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的eBay易趣,占据了国内个人电子交易市场的领先地位。截至2009年10月,注册用户达到1.63亿。在中国每2个网民中就有1个是淘宝网注册用户,每天成交量超过3亿元人民币,淘宝网正在渐渐改变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淘宝网从2003年开始进入互联网,但其发展势头迅猛。淘宝网为什么能在短期内高速成长并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其高速成长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海内外学者、管理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关淘宝网的文章至少也有数百篇之多,但缺少深人细致的案例研究方面的文章,尤其缺少从购物网站文化建设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章。本文通过对淘宝网的案例研究探讨其高速成长的过程以及打败竞争对手、取得骄人业绩的主要原因。

2 出类拔萃的网站质量

淘宝网的网站质量在同类网站中是出类拔萃的,这对用户快速熟悉淘宝具有极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站界面设计

淘宝网一直坚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使得网站的画面更加简洁,让访问网站的人一目了然。位于主页面右上角的导航系统简单明晰,即使是新手也会很快熟练掌握。网站上的每一项功能都有丰富而完备的辅助知识和提示,犹如一个随身顾问。网站的布局和颜色搭配合理,给人舒适、轻松的感觉。网站上的商品分类简洁准确,一览无余,图文清晰。所提供的搜索功能是目前国内C2C网站中最人性化的,其搜索引擎包括简单搜索和高级搜索两种,使消费者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商品及买家等进行搜索。

2.2 客服中心

淘宝网的“客服中心”是其加强与用户互动的有力举措。一旦用户有不明白的问题,就可以到客服中心的页面下寻求解决,客服中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帮助中心、淘友互助吧、淘宝大学和买卖安全四大版块。淘宝网利用客服中心来对用户进行培植和引导,赢得了用户的积极响应。

2.3 虚拟社区

淘宝网虚拟社区的建立促进了消费者的信任。它是淘宝网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好工具。虚拟社区下设建议厅、询问处、支付宝学堂、淘宝里的故事、经验畅谈居等版块。虚拟社区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营造了良好的诚信氛围。

3 细致完美的客户服务

淘宝网在2003年底建立只有10人的第一支客户服务团队,目前已发展到200多人。淘宝网将“客户满意,我们满意”作为客户服务的宗旨,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到2006年建立了由“呼入信息管理、EMAIL信息管理、投诉纠纷信息管理、质量监控管理、员工绩效管理、高级专家支持、员工培训发展制度”组成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和由“CRM信息分析、知识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客户数据仓库”组成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两者相辅相成。

基于“客户满意度第一”的宗旨,客户中心于2006年初设立IVR系统,通过语音分流,让会员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相应的服务人员并迅速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客户关怀中心是客户中心与淘宝网会员之间的第二个交流窗口。会员可以通过前台的帮助中心和社区网页中的任何一个页面提问。CRM处理系统根据会员不同的留言进行分类,再流转到客服服务代表那里。24小时内,会员就能够得到问题答案。

客户投诉处理中心是支持呼入服务中心和客户关怀中心的一个后台受理部门。日最高处理量为8000条,平均每5分钟解决一笔交易纠纷问题。

质培团队是淘宝客户中心所有业务部门最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担负着岗前培训、岗中培训、业务考核等各方面的职责,以保证客户服务代表能够顺利上岗,并且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客户中心的“淘宝大学&商盟”负责进行会员培训和组织会员交流,帮助会员更好地了解淘宝。网络安全部主要是协助客户服务部监控网络诈骗行为,从而保障淘宝网交易的诚信和安全。业务规划及创新部负责流程改善,帮助客服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随着客户中心的建立和正常运营,淘宝网制定了全面的客户服务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将淘宝网客户中心作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并作为龙头来带动其他服务渠道的服务水平提高。后来,淘宝网在IVR系统中又增加建议和意见专线,收集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公司产品规划部等相关部门。同时,公司特别成立了“VOC大奖”,奖励根据客户意见提出了良好改进方案的客户服务代表。正是因为有淘宝网细致完美的客户服务,才使其在与eBay易趣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4“六脉神剑”的网站文化价值观

“六脉神剑”是所有淘宝人和阿里人共同尊重并接受的价值观,同样是淘宝客户中心奉行的服务理念。“六脉神剑”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客户第一; (2) 团队合作; (3) 迎接变化,勇于创新; (4) 诚信; (5) 激情; (6) 敬业。

淘宝网的总裁孙彤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价值观对企业长远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淘宝网在招聘员工时,非常讲究使命感。他认为一个企业软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很重要。

同时,淘宝网在建设其网站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也加强了相关的制度建设,如在阿里巴巴集团使用的是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两种工具,50%的业绩,50%的价值观考核。即业绩做的很好最多得50%,还有50%是来自于对他六条价值观的考核,最好的销售人员因为违反公司的价值观,会立即被解雇。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整个公司从小到大发展过程当中,正是这种“洗脑式”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维系着团队之间的建设,使其发挥着更大的创造力和爆发力。

5 基于本土化战略的免费竞争策略

很多人认为淘宝网的成功源于其所推行的免费策略,其实这种观点太过片面,免费策略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淘宝网能在与eBay易趣的竞争中胜出的原因在于其对中国国情及中国人消费习惯的了解,以及基于此基础上所推行的本土化战略。

淘宝网总裁孙彤宇认为,淘宝网成功的秘诀不是免费,而是最了解中国人的需求。马云说:“eBay也许在大海里是条鲨鱼,但我是长江里的一条鳄鱼。如果我们在大海里对抗,我肯定斗不过它;但如果在江河里较量,我们能赢。”换句话说,淘宝网赢在它的本土化上。就如同在日本惨败给雅虎一样,eBay易趣在中国遭遇了更符合中国消费理念的淘宝。

为了方便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沟通,淘宝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沟通方式。网上交易与传统方式不同,买卖无法面对面接触,因此沟通就显得更加重要。淘宝网通过“淘宝旺旺”使买、卖双方可以在线直接交流,这很符合中国人做生意的习惯,因此深受买卖双方的欢迎。同时,也全心营造和倡导互帮互助、轻松活泼的家庭式文化氛围,让每位在淘宝网进行交易的人,交易更迅速高效,并交到更多朋友,因此,使淘宝网成为更多网民网上创业和以商会友的优先选择。

6 淘宝网的案例分析与研究结论

通过对淘宝网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其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

首先,淘宝网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形象。“宝可不淘,信不能弃”,淘宝网倡导诚信、活泼、高效的网络交易文化,在为淘宝网会员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的同时,全心营造和倡导互帮互助、轻松活泼的家庭式氛围。向公众展示组织的目标和宗旨,使每一位在淘宝网进行交易的人,不但交易更迅速高效,而且能交到更多朋友。淘宝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网上创业和以商会友的优先选择。

其次,淘宝网“客户第一”的服务特色。即在第一时间提供第一流的客户服务,用热心细致的服务态度打造温暖亲切的服务氛围。利用网上自助服务系统,通过淘宝网客户服务专家,达到提供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务的目的。完善的服务团队和独一无二的服务特色所带来的是淘宝人气的疯狂飙升。

再次,就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形象塑造。为了保证网购安全制度的可靠,淘宝网注重在诚信安全方面的建设,引入了实名认证制,并区分了个人用户与商家用户认证,两种认证需要提交的资料不一样。淘宝网在规范商家方面作出不少努力,使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淘宝网同样也引入了信用评价体系,点击还可查看该卖家以往所得到的信用评价,同时推出“支付宝”的付款发货方式,以此来降低交易的风险。

最后,网页设计的独物风格。淘宝网从外观上,尤其是网页设计上显示了淘宝网的商品数目在近几年内的明显增加和淘宝网商品多样化的日趋显著。从汽车、电脑到服饰、家居用品,分类齐全。网页从内容到图片都非常吸引人,利用主色为水果黄的主打基调,有效地传达了同其他组织的差异,突出了淘宝网页的与众不同。

7 结论:站在网站文化建设的高度

在研究淘宝网和eBay易趣两个购物网站时,发现其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淘宝网以东方文化为背景,而eBay易趣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基本属性的不同带来的是竞争形式和结果的不同。他们的较量代表的是两种不同商业文化的较量。长期以来,在全球商业界,由于力量的悬殊,西方商业文化更有发言权。跨国公司刚进入中国时的所向披靡就是这个原因的外在体现。那么,当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慢慢成长起来,更加熟悉全球商业环境,拥有更多的力量、发言权的时候,双方的落差就会越来越小,当双方处于平等的竞争层面时,东方商业文化就开始发力了,像淘宝网这种类型的公司就会越容易展现出潜力,越容易击败像eBay易趣这样的企业。

正是因为淘宝网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打造网站,并把其着眼点放在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上,使其成为一家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互联网企业,并在与eBay易趣在中国的对决中取得绝对的优势。淘宝网的成功经验启示着日益发展起来的购物网站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仍然是购物网站企业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鲁瑛.当前C2C交易市场中淘宝网的竞争策略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8 (4) .

[2]黄慧文.浅议C2C网络购物中的信用机制——以淘宝网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7) .

[3]艾瑞咨询: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监测报告[EB/OL].http://www.iresearch.cn, 2009-10-08.

[4]柯瑞.网络购物商务模式及淘宝网成功经验[D].厦门:厦门大学, 2007.

[5]欧阳凌翔.解读淘宝网的C2C电子商务模式[J].信息与电脑, 2008 (7) .

上一篇:说课及其策略下一篇:病历档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