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会环境

2024-05-09

自然社会环境(精选十篇)

自然社会环境 篇1

人地关系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1 自然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文化发展、社会组织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环境对成长于其中的那个人类共同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进而决定那个人类文明的类型及其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就使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产生了许多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其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基本上是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这就不能不带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征的社会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如生活在高原、草原地带的人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活于大河流域的民族多过着农耕生活。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2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该目的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经过了对自然顶礼膜拜、唯唯诺诺的漫长历史阶段之后,通过工业革命,铸就了驾驭和征服自然的现代科学技术之剑,从而一跃成为大自然的主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加速了世界文明的演化进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允、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1]。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种种始料不及的环境问题击破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美好神话,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历史把人类推到了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阶段。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验教训促进了人类的严肃思考:环境问题既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不正确态度所造成,也就只能依靠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来解决。20世纪的历史必然会记录下6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突出的是联合国召开的两次大会: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应改变发展的模式,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

当前人地关系观念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协调论”风靡全球,生态伦理学也迅速崛起,反对人类随心所欲地对待地理环境,强调人类要主动地尊重地理环境。从更宏观的观点看,地理环境本身受地球制约的,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一员,宇宙的沧海一粟。所以人类更不能妄自尊大,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生态文明[2]。新的生态文明最大特点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其多.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2:304-306.

自然社会环境 篇2

关键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17-01

幼儿教育深受环境影响,欲说环境可以划分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信息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社会成员主要有幼儿教师、孩子父母,他们得的言行举止以及其他信息无不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环境影响虽不是决定因素,但却是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研究相应的优化对策。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幼儿心理作用。自然环境中的山山水水都是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幼儿成天在室内身体得不到锻炼,只有在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爬爬山,做做运动,才能使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大家都有一种感觉,身居闹市的成人,天天三点一线,周而复始,身体也会疲劳,身心也会烦躁。现代城市人提出了“回归大自然”,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一家人奔向乡村田野领略无限风光,身心压力得到充分释放,快感不言而愉。所以,现代幼儿教育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带领幼儿去观察、散步、游戏、从事简单的劳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多种需要,锻炼他们的意志与情感,从而使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自然环境对幼儿智力的作用。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直观具体,使幼儿在接触中懂得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返现了地球吸引力。今天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就如同播下一粒种子,将来一定会有收获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室内自然角和走向大自然的室外教育功能,一年四季应多带幼儿走出去,提高幼儿的认识辨别能力,锻炼幼儿感知觉,发展幼儿思维。自然环境中的事物都是千丝万缕相互联系的,当幼儿通过第一步的观察进入第二步了解其内在关系时幼儿的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敏捷、异向、广阔、深度的优秀思维品质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他能影响人的一生,构成高潮的智力水平。

3.自然环境对幼儿品德的作用。另外,幼儿在大自然的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毅力,不怕吃苦,还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团结与合作,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对幼儿品德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自然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知识,重要的是使幼儿产生情绪体验,山山水水,田园风光会触动幼儿的情感世界,为幼儿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

4.自然环境对幼儿美育的作用。自然环境中是七彩世界,有鸟鸣、有虫叫,有色彩、有声响,有形态、有花香,有蓝天、有白云,有小草青青、有溪流潺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如蔚蓝的天空,变化多端的云彩,青青的绿草,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园,茁壮的庄稼,壮丽的山河以及鸟儿的歌唱等等,这一些都对幼儿产生巨大感染力的实体,幼儿在自然美物的感召下,使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乌申斯基曾把“芳香的田野”以及“玫瑰色的春天和堇色的秋天”称为“教育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在安排教育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这本天赐的教科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其对幼儿的影响作用。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家庭的生活方式、物质条件、文化素养以及家庭气氛,教师的品质等都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许多调查证明,幼儿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性格的形成以及智力的发展与幼儿园、家庭、社会信息影响是关键因素。

1.家庭影响作用。从某种意义讲,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家庭的心理氛围是洋溢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言行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时空,表现为个性化的家庭情调和气氛。如:有的家庭物质生活虽然富有,陈设讲究,应有尽有,然而,由于家庭成员不和睦,经常吵架、赌气,每个家庭成员处于苦闷、忧虑的气氛中,这种家庭的心理环境就很不好,对孩子的成长就很不利。 相反,有的家庭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是家庭和睦,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包容,对孩子给予真诚和理智的爱。

2.幼儿教师的影响作用。首先教师要规范用语,礼貌说话,教师尽可能不说地方语言,规范用国际标准普通话用语就可以避免一些地方的不文明用语。其次,教师说话声音悦耳动听,不大声叫喊,在说话的过程中,应该表现出老师的风范,与家长、孩子沟通时要有高度素养。举止大方得体、朝气蓬勃。再塑造幼儿心灵过程中要充当好教师、家长、朋友的三种角色,是每个孩子受到公平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平等、公正地对待、关注每一个幼儿,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这就是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3.传媒工具的影响作用。电视是一种具有极强影响的大众媒体,当幼儿成为电视广告的群众时,人们普遍地注意到电视广告对幼儿的种种影响,当然也包括对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由于幼儿缺乏对外界信息的正确判断和认知能力,在接受广告信息时有可能不能完全对电视广告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电视广告对幼儿道德行为发展的影响也并不一定总是与社会教育目标相一致。比如,广告鼓励孩子的消费与即时的满足而社会教育目标是勤俭节制。电视广告所宣传的内容是高雅的或是低俗的,是更注重经济效益还是社会道德,是正面积极的还是反面消极的形象。这些都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冲击幼儿的感官知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左右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影响幼儿的道德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控制了幼儿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自然社会环境 篇3

关键词:《小镇风光》,浪漫主义,生态意识

美国杰出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小镇风光》是一部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现代名著。剧作用白描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1901年到1913年间发生在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叫格罗佛斯角的一个小城的风貌和两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剧中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只有对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家庭事件的描写。而人们正是在欣赏这部剧作后体会到了日常生活的琐事中蕴含的至高无上的价值。除了作品深刻的寓意之外, 其永恒魅力还体现在小城的理想定位。小城镇远离都市的尘嚣, 风景静谧优美, 居民勤劳朴实善良, 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 犹如中国古代的世外桃源, 令处于城市喧嚣中的现代人羡慕不已。小城镇的居民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不亚于湖畔诗人华兹华斯, 很多细节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而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以及居民相应的忧患意识描写, 则隐约体现了作者的生态意识萌芽。

一、自然环境与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在美国一开始就和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早期的拓荒运动的先锋们, 到浪漫主义时期爱默生、梭罗等, 直至近代爱国诗人惠特曼, 其作品都与自然息息相关, 不同程度地蕴含了环境意识与生态思想, 并且都是浪漫主义与生态意识的双重组合。《小镇风光》对自然关注最开始体现在小镇的地理位置上。在卫拉德教授介绍小镇的确切位置时, 观众可以了解到小镇坐落在世界上最老的一块土地之一的阿巴拉挈亚山脉, 有泥盆纪的玄武岩, 中生代的页岩、砂岩, 距今两三亿年的化石等, 一幅原生态的景象。剧作第一幕观众席包厢里的妇女问道:“格罗佛斯角有没有文化, 或是对美的热爱?”主编韦布回答说:“……我们有很多乐趣:我们喜欢早晨从山后面爬上天空的太阳, 我们关注着惆啾的鸟儿的喜怒哀乐;我们从季节的更替中感受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与轮回……”这个回答便是小镇的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的总结。舞台监督每次描述小镇都不忘提及星辰, 孩子们争着看月亮星星。季布斯太太的门廊上缠绕着藤蔓和鲜花, 花园里种满了谷类、豆类、蜀葵、天芥、牛芬。韦布夫人的花园里还种着许多向日葵。季布斯医生不高兴时, 太太让他闻闻花园里的花香即可以平息怒火;艾米丽有心事时, 也是看月亮和享受花香以解忧。就连普通不过的小草, 小镇的居民也同样表现了无限的热爱———威博先生以为自家草坪剪草为乐, 季布斯夫妇最喜欢安提塔姆或是葛底斯堡的山丘, 季布斯太太仔细地看每棵草, 就像是他们要买那些地似的。不用说送奶工对马的爱惜, 就连别人家的鸡, 居民也是同样疼爱有加———自家的在鸡争着吃食时, 季布斯太太发现了一只别人家的鸡, 她关切地说:“你不是我的鸡, 你从哪儿来的?……别害怕。没人会伤着你。”对自然的热爱还体现在主人公乔治和艾米丽身上。乔治不像爸妈一样住在城镇里而选择住在农场亲近大自然。他们的农场在湖边, 离野炊地不远, 风景如公园一样美丽。他们热爱农场的生活, 自己建新谷仓, 用水泥砌的有设计专利的新型牲口饮水池。就算是一向阴森恐怖的墓地, 在桑顿·怀尔德的笔下也变了一番模样。

“这毫无疑问是个非常漂亮的地方, 在微风吹拂的山峦的顶端, 大片的蓝天, 朵朵白云, 充足的阳光、宁静的月色和繁星点缀的天际……从山峦间映出一片片蔚蓝的, 仙境般微风拂过的湖面———桑娜碧湖和微妮碧梭姬湖……”

这块墓地犹如仙境, 丝毫没有一点凄凉, 如果舞台监督不说, 读者肯定不会认为这种满山月桂花和丁香花的地方是墓地。作者对墓地非同寻常的描绘, 对死亡别具一格的理解, 以及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态度, 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人们自由宁静且不乏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画卷, 在浪漫主义画家桑顿·怀尔德的描绘下尽情地闪耀着它迷人的魅力。

二、社会环境与生态意识

如果说《小镇风光》的自然环境是浪漫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批评两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体的话, 在社会环境方面, 浪漫主义与生态意识方面既有统一的一面, 又有相抵制的一面。与浪漫主义自然观相比, 生态批评超出了静态地对自然的崇尚与默契, 被动地以“回归自然”来抗议科学主义和现代文明带来的恶果。相反, 生态批评采取一种实际的干预姿态, 力图以抵制的行动来拯救自然, 制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一方面诉诸自然及其法则以挑战工业文明的逻辑, 不仅为自然的环境惨遭掠夺破坏而呼吁警示, 而且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对照人类生命的短暂。另一方面, 坚持浪漫主义的有机整体的自然观, 宣扬万物齐一、物类平等的哲学理念。如果浪漫主义主张人的“自然情感”的释放, 使人类“自然而然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那么生态批评则是以“求全”的心理“责备”现代文明对自然对心灵的伤害, 并且坚信自身具有纠正这一“异化”的“现代能力”, 能够引领科技走向生态化之路。在这一层面上, 可以说桑顿·怀尔德这一时期的作家注意到了科学与现代文明对生活的影响, 即他们有了生态意识的萌芽, 已经开始了为自然的环境破坏而呼吁警示, 并且“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对照人类生命的短暂”, 这正是本剧的主题之一。但还没有发展到要采取干预的手段抵制现代文明;或是采取有效手段, 弥补现代文明的给社会及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小镇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平静地生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人们在街上驻足交谈;家庭主妇在院子里边摘菜边拉家常;孩子们相约上学, 相互帮忙解决作业里的难题;父母亲一起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教堂里面的合唱练习居民日常生活的乐趣;谁家有婚礼, 小镇的人们一起参加, 一起欢乐, 一起由衷地祝福……整个画面摆脱了现代都市的商业气息, 没有现代工业所带来的喧嚣, 小镇居民的一切活动与环境是一种默契的存在。然而这一大和谐的环境里, 却暗含了一丝的隐患, 折射着现代文明在发展的同时, 对社会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这个犹如乌托邦的小镇, 居民相当遵守清规戒律。就算是教堂里的风琴手醉酒, 也可以称的上是“丑闻”。现代文明的副作用之一隐约体现在第二幕对环境的描述:“因为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 山脉的表层产生了变化, 雨水又把那些泥沙冲刷到山下……山脉, 因为自然界的力量移动了一点点;成千上万吨的水使磨房的机器运转着……”山脉表层变化, 甚至移动, 长久而言将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危害, 人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予以预防。现代文明的副作用还体现在没有犯罪的理想小镇里———现在人们需要防盗了。第一幕时吉布斯夫妇谈论起某地人们夜间锁门, 说他们“越来越城市化了”。第三幕舞台监督说:“现在夜晚来临时家家户户都锁门防盗, 小城里还没有出现夜贼, 但是大家都听说有。”这些夜贼是现代工业造成的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 他们被现代文明所抛弃, 自暴自弃, 不劳而获, 危害着大众的安全。还有便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汽车。第一幕里提到的第一辆“要五年后才会在这个小城出现”的汽车, 现在已经给小镇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现在在大街上过马路, 你得看两边的车。正在我和你们说话的这一分钟, 就有一百二十五辆马车跑在歌罗威尔的街上。州里的检查官昨天在这儿, 他们带来了汽车, 以后最好就呆在家里别出门。嗷, 我还记得过去的日子, 狗可以整天在马路中间躺着晒太阳, 从来没有被打扰过。”

汽车之多甚至使居民被迫呆在家中不出门, 而且打搅了小镇里狗的正常生活。虽然汽车有诸多优点, 带来人们无限方便, 但在小镇居民这还是不受欢迎。这便是大萧条给普通大众造成的影响, 并且集中体现在这部剧作中。人们经历了“分崩离析”之后, 对文明的象征物汽车也排斥, 这种回归自然的思想似乎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相一致。然而不管人们怎样渴望恢复昔日的生活, 历史的车轮是只能向前, 不能退后的。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只有积极地与生态批评相结合, 才能够引领文明走向生态化之路, 使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

三、结语

桑顿·怀尔德的《小镇风光》在向世人展示一幅静谧清新田园风景画卷时, 还给观众以体验超验的瞬间。让人在充满诗意的美妙画卷里徜徉, 仔细体会人生平凡中的伟大、短暂中的永恒。在近乎完美的社会及自然环境里, 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在浪漫主义画家中显得更加令人向往。然而更加难得的是作者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注, 是将浪漫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意识的结合。昔日的原生态社会, 环境优美, 民风纯朴。在现代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 生态环境意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浪漫主义的有机整体的自然观, 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结合起来, 《小镇风光》里令人向往的生活将在新型的和谐社会中出现, 而不仅仅只在如同画卷与田园诗般的《小镇风光》中才可以找到。

参考文献

[1]Bigsby, C.W E.A Critical to20`″Century American Drama.Cambridge:Cambridge U.P., 1984.

[2]卡普洛.美国社会发展趋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Bate, Jonathan.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New York:Routledge, 1991.

[4]Buell, Lawrence.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Thoureau, N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Cambridge, MA:Harvard UP, 1996.

[5]刘海平, 朱雪峰.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自然社会环境 篇4

社会实践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我们应该尽量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利益为此做贡献。

我们按原定小组分开,分向四面八方各个角落,一边捡垃圾,一边观赏风景,很是惬意。在当地桃农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斗志完全被激起,跑向垃圾堆。有人带着手套,有人拿着塑料袋,大家配合的十分默契,工作效率十分高。过了几个小时后,看顾着干净的草地,一股快乐油然而生,都笑的十分灿烂。

这次的会实践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到在实践中所得到的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更加认识到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接触到社会生活。只有切身融入社会,才能真实的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

社会实践弥补了实际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的也在于此。

走进自然回归社会 篇5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一、到自然中学自然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在研究“动物与环境”这个问题时,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到田野中去挖蚯蚓。他们在挖的过程中,发现在潮湿的泥土中能找到大量蚯蚓。然后组织学生把蚯蚓放置在干、湿两堆不同的泥土中间,通过观察蚯蚓爬动的方向,以及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分析出蚯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在大自然中他们分清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认识了许许多多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认识到大自然中蕴涵无穷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大自然中参与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和潜能。

二、在生活中品生活

传统的劳动教学因场地、器材紧张,或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而常常忽视或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只是面对书本学习,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书本上的劳动知识,却无法面对真正的劳动。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出路。为此,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现代生活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在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的弊端,解决学用脱节的矛盾有了足够的可能性,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能真正协调发展起来。

对于每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凡是以劳动教育为主的内容,都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时间。我们把劳动、科技、自然教材中凡是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后,用上半天的时间进行活动。如,综合劳动课《爱农学农》,我们把学生带到农村去上课,让学生认识常用的小农具,而且每人选择一部分农具进行实际操作,在老农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学习种葱,面对这些几乎天天在饭桌上能遇见却又显得那么陌生的“葱”,孩子们拿在手上看了又看。这一次,他们不仅认识了农具,学会了种葱,而且还学会了种蚕豆。

以劳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非活动完就完事,还必须同平时的生活结合起来,延伸到课外、校外,以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经常亲自动手做,才能形成劳动技能,才会动脑筋想,才能有所创新。学生在劳动中,常能唤起对原有相关经验的联想,从而产生知识的新的“生长点”,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创造的潜能也就开发出来了。

三、在社会中识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在上《家乡的河》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几道预习题:家乡的河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河与从前的河有什么不一样?被污染的河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结合预习题,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寻找题目的答案。在学生的这些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寻找知识的方法。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指导中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寻找资料,动手实践,获取知识。课本和材料是教师组织活动时的一个参考,教师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设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社会课程反映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作者单位:金湖县戴楼镇中心小学江苏】

自然环境与建筑 篇6

关键词:建筑,自然环境,客观规律

1 建筑的概念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四个主要方面,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的不同活动,需要有不同的建筑,如居住的住宅、工作、办公场所、观看演艺的剧场等。

人是建筑的主要使用者,同时也是建筑的策划和建造者。由此看来建筑离不开人的活动,它首先是人工的产物,其次为人的活动提供空间和场所;建筑是空间内的空间,是空间和实体的艺术。面对世界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剧,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创造出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使建筑与城市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是涉及到社会、经济、艺术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建筑师和设计师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城市的观点、环境的观点看待建筑,从而使人与自然环境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之中。

2 建筑的属性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避风雨、御寒暑,防止其他自然现象或野兽的侵袭,需要有一个赖以栖息的场所——空间,这就是建筑的起源。当然,要围成一定的空间就必然要使用各种物质材料,并按照一定的工程结构方法把这些材料搭建起来。

组成建筑最基本的单位,或者说最原始的细胞就是单个的房间,它的形式包括空间的大小、形状、比例关系以及门窗等设置,都必须适合于一定的功能要求。每个房间正是由于功能、使用要求不同而保持着各自独特的形式,以区别于另一个房间。例如居室不同于书房,生产车间不同于购物广场等。

然而就一幢完整建筑来讲,功能的合理性却不仅仅依赖于单个房间的合理程度,而且还依赖于房间之间的组合。例如学校、医院、办公楼一类建筑,按照功能特点一般适合于以一条公共走道来连接各使用房间;可是对于展览馆、火车站等建筑来讲,则往往以连续、穿套的形式来组织空间,才能适合它们的功能要求;至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按其功能特点又有其独特的空间组合形式……凡此种种,都说明一定的功能要求只能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组合形式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这就是功能要求只能对于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3 自然环境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部分。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的产物,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和永不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对居住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寓所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要求之外,还增加了美观性、密闭性、健康性的需求,并希望其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有利于居住者身心健康。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种生态环境适合人类生活居住。

人类生存环境的含义极其广泛,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工环境或建筑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等环境。自然环境指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要素,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固有因素;人工环境包括一切非自然的建筑物、道路和构筑物等,更具体来讲包括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

当来到故宫、园林一类建筑,会为它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鱼塘荷叶、小桥曲径而心驰神往;当遇到寸草不生、狂风沙尘、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人们就会避而远之。这就是环境对人类产生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

现代建筑学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建筑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相融合,既研究建筑的方位、形态、材料色彩等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也研究建筑的种种要素组合格局对于大自然生态的正、反影响,掌握对建筑要素及其格局的调整、优化,使之与人体生命信息和整个自然生态协调、同步,以更有利的科学方法,探索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吸收传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各要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但今天的建筑设计已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的问题,它还要涉及到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即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还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在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年代,人们已经不满足居住在一个个孤立的、毫无生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而是要居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内。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一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师只有解决好各阶段的问题,才能设计出一个健康、安全、高效、节能、方便、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创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永恒主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给建筑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在“全球化”思想的影响下,也给人一种千楼一调、百城一色的感觉,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创新,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新的过程,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即收集资料的过程,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设计思想以及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启示,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经过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建筑设计是一件艰辛而复杂的智力劳动,一项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诞生要求建筑师有全面的设计知识、扎实的设计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决非直接搬用国内外的设计作品,而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而一个有特色的建筑,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往往都会得到大家的欣赏。

4 现代生态建筑的启示

在时代的变迁中,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产生了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从而人们对建筑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建筑师应如何满足这种新的要求,让人们再回到过去,在建筑中创造一个公共的空间环境模式已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应该首先营造一种便于邻里交往和人与人交流的空间环境,做好住宅和周边环境设计。现在城市高楼林立,居民人口密集,楼宇间空地不多,切不可将宝贵的空地停满汽车。楼宇间应有草坪、绿树、阅报栏、座椅、雕塑、健身器材等,这才会晨有健身人群、暮有儿童嬉戏玩耍的场景。这一切将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切合人的行为习惯。

现在将目光对准老北京的四合院。孩子们在院中嬉戏,老人们沐浴在阳光里同享闲趣;邻里间相互照应,亲如兄弟姐妹。然而现如今这一切均被高层住宅中的单元房断然隔离。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梦想追回四合院的情趣。

城市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的气候特征、山川河流和土生土长的建筑材料,使城市各具不同的风貌。如:承德具有北国江南风光,以大型皇家园林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外八庙和十景为特色;绍兴则表现典型的南方水乡城市特色;山西平遥则多大宅院,城市富庶而建筑装饰华丽,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山水景色不同,气质各异,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从建筑风格上看,北方厚重,南方明快、高原粗犷、水乡秀丽。这些正是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应把握的基本要素,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参照系。因为它们与自然条件是那么融洽和谐,完全适合那里的生态环境。

因此,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建设师和设计师们更要以生态学的观点审视设计对象,适地适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并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5 结语

建筑设计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建筑师应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建筑与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在建筑设计中要把握系统观,体现科技观,富有创新观,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提倡中国建筑设计领域重新认识生态建筑环境观的当代价值,出现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当代作品。

参考文献

[1]卜德清,唐子颖,刘培善.中国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自然环境流动与力学 篇7

关键词:自然环境流动,环境,灾害,力学,环境流体力学

1 自然环境流动复杂而丰富多彩

自然环境流动是指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流动现象, 主要包括大气、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流动等[1,2,3,4].从坡面上、孔隙中的潺潺细流到河道中的滚滚洪峰, 从黄河壶口的浑浊泥浆到遮云盖日的漫天尘暴, 从湖面上的涟漪碧波到海面上的惊涛骇浪, 从大气中的风暴急流到地下岩浆的缓慢蠕动, 千差万别, 复杂多变.一方面, 自然环境流动都受到复杂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 有的还受到地球自转和密度分层的影响[2], 往往产生许多引人入胜的物理现象, 如:气旋、羽流、异重流、混合、双扩散、盐指、内波、环流等基本流动现象.另一方面, 这些流动往往携带着多种固体、液滴和气体成分 (如烟雾、尘埃、盐粒、泥沙、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盐等) , 同时, 伴随这种流动和输运, 还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子过程 (如:扩散、吸附、乳化、絮凝、蒸发、凝结、化学反应、生物降解、光合、生态演替等) , 使得流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说, 自然环境流动比一般的工业流动更加复杂而丰富多彩[3].

2 环境流动与环境和灾害

环境与灾害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应对重大环境和灾害等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5].而自然环境流动及其所携带物质的输运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和灾害的发生与演化.大气、水体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 和岩土体内 (土壤、泥沙、地质体等) 所构成的环境流动变化不仅是风暴、洪水、山体滑坡、土壤侵蚀、泥石流、海洋潮汐等自然灾害的直接诱因, 同时作为载体与大气及水体污染、局地生态环境恶化都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能源 (如:天然气、石油、煤、生物质、煤层气等) 利用中各种介质的迁移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酸雨、废气与粉尘排放、城市“热岛”效应、悬浮颗粒物、重金属释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 携带污染物的气流穿过城市中的街谷, 并穿进建筑物内;海洋波浪, 湍流状态的阵风, 都会携带污染物输运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即使很小尺度的流动, 如毫米量级的旋流, 也可以耗散能量, 并使微、纳米尺度的粒子 (如气溶胶、污染物、微生物等) 悬浮在空中.各种尺度运动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参数.自然环境流动还将营养物质分配到不同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中, 从而维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3], 等等.因此, 自然环境流动与环境和灾害问题密切相关, 是环境和灾害中的核心科学问题.

环境和灾害的发生和演化中包括多组分复杂介质, 各种尺度, 各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 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变化, 给深入认识它的内在机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然而, 从科学原理来讲, 自然环境流动是其最基本的主导因素, 始终伴随着流动和质量、能量输运[6], 以及变形和破坏等力学过程, 遵从基本力学的变化规律[7].利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自然环境流动的机理及发生发展过程, 成为认识和预测自然环境演化过程的必由之路.因此, 环境流体力学这门新兴力学交叉学科应运而生.

研究这些流体本身的运动及其同人类、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环境流体力学, 它是一门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自然环境中的流动和输运为研究对象, 研究环境预测、评估、控制和治理的科学技术问题[8].可以说, 以自然环境流动研究为纽带, 力学为环境与灾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方法论和研究手段, 而环境和灾害问题也为力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3 环境流动的主要特征

(1) 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湍流尺度.严格地讲, 环境流动与一般的工业和工程流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他们之间的确是十分相似的.如管道中的流动与河流中的流动, 燃烧器中的对流与大气边界层中的对流, 化学反应堆中的混合与风作用下湖泊中的混合, 绕机翼流动与绕建筑物群的流动, 等等.但是, 他们之间存在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 自然流动的湍流尺度和湍流发展水平, 以及流动的几何复杂性[8,9].

(2) 涉及不同的时空尺度.自然流动的另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方面是, 其特征尺度范围极广, 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跨越10个数量级[2,3,5].空间从全球、流域到中、小尺度, 如大尺度天气系统和海洋输运带是大尺度的 (全球范围) , 它们具有数万公里的空间尺度;较小层次的上千公里量级的有雷暴现象和海洋环流;飓风和大气 (如两极) 旋涡具有约100 km的直径;海洋中的涡旋, 山脉引起的大气背风波和城市范围流动的空间尺度为10 km左右;而沙漠中的沙丘运动为数十米量级, 河流中的沙波运动为米到厘米量级.时间可以有古气候变化 (包括万年以上的地质期, 千年左右的历史期, 数百年的超长期变化) , 现代气候变化 (包括长期数十年的年代际, 中期数年的年际和短期月或季的变化) , 以及有天、时、分、秒变化的时间尺度.由于大小尺度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往往产生强烈的多尺度现象.

(3) 介质十分复杂.自然环境流动中的流动介质大多数都是非均匀、非连续、多组分、多相的, 其流动和物质、能量输运转化过程十分复杂.例如:土壤侵蚀 (雨水、空气、泥沙) 、沙尘暴 (空气、沙尘) 、酸雨 (空气、水汽、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盐水入侵 (水、盐分) 、泥沙输运 (水、泥沙) 、水环境 (水、重金属、无机盐、溶解氧、浮游生物等) 等等.因此, 复杂介质是自然环境流动的一个显著特征.

(4) 多过程耦合.在自然环境流动的物质、能量输运转化过程中, 往往还耦合着多种物理、化学、生态过程[3], 如:扩散、吸附、乳化、絮凝、蒸发、凝结、化学反应、生物降解、光合、生态演替等.因此, 多过程耦合是自然环境流动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4 环境流动的主要研究内容

自然环境流动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及地下流动3个方面, 因此, 自然环境流动的研究内容也包括这几个方面[2,3]:在大气环境流动方面, 主要研究地表以上大气边界层中因旋转和地表形貌变化引起的复杂大气运动现象和物质、能量输运.大气边界层内的流动特征不仅同大气环境和农、林、牧业密切相关, 也影响着全球气候, 特别是灾难性气候.水体环境流动方面, 主要研究各种水体中因地形、风、气压、天体引力引起强迫对流和因温差、盐度差引起的自然对流和相应的对泥沙、营养盐、有机物等物质的输送及生态效应, 这种物质输运过程将极大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在地下 (岩土体) 流动方面, 主要研究复杂岩土体中流体和溶质迁移, 以及导致的复杂混合介质流动.这在科学预测地质体灾害 (滑坡、泥石流等) , 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 发展节水农业, 防治海水入侵, 预测农药、化肥、杀虫剂、石油、有毒物质和核废料扩散及环境治理中有重要的应用.

从力学研究的角度更具体地讲, 环境流体力学作为针对自然环境流动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 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1) 自然流动、输运与伴随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包括:多相、多组分相互作用, 多尺度效应等;扩散、吸附、乳化、絮凝、蒸发、凝结、化学反应、生物降解、光合、生态演替等子过程, 及其与流动输运过程的耦合、地质体非连续、非均匀以及流固耦合的特性.

(2) 重大环境和灾害问题的发生及演化机理.如: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 酸雨、沙尘暴、赤潮、泥沙、盐水入侵, 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 以及一些重大自然环境灾害 (热带气旋、洪水、滑坡、溃坝、泥石流等) .

(3)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温室气体排放, 酸性气体排放, 粉尘输送与弥散, 城市“热岛”效应, 重金属释放, 土地利用改变, 能源与资源开发方式, 以及重大工程影响等.

5 环境流动研究的特点

自然环境流动研究一方面是本身流动的复杂性吸引着人们认识这类丰富多彩的流动现象;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自然流动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过程和众多灾害的发生.因此, 成为现代环境流体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由于自然环境流动的复杂性和表现出的重要特征, 环境流动的研究应注意抓住其基本特征开展深入研究, 并特别关注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8,9,10] (如土地利用方式, 资源、能源开采与利用模式, 以及工程建设等等) .

由于环境与灾害问题都是综合性的[5,10], 涉及众多学科, 从力学角度研究环境流动, 既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 尤其是与物理、化学、地球科学 (包括大气、海洋、水文、地理) 和生命科学 (包括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之间的交叉, 特别是要从其他学科的成果中得到借鉴, 又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分工, 应发挥力学学科研究的特点和理论方法特长, 深入研究环境流动与输运规律 (包括各种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定量准则, 复杂介质的宏/细观力学特性、涡、波、稳定性与湍流结构等) , 流动中物质与能量输送 (如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分子扩散与湍流扩散) , 以及伴随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 (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耦合) .通过从机理上分析环境问题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动力学过程, 获得对问题深入一步的认识后, 将机理研究、规律分析与防治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环境流动研究中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所谓“亚格子尺度”的参数化——即发生在预测模型计算网格内部的流动过程的数学表述[2].由于自然现象的非线性, 对这些过程 (湍流、混合、旋涡、波、对流和扩散) 只有定性的了解, 而缺乏定量的和整体的了解.不同尺度的运动, 以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始终是前沿研究的沃土.

环境流动研究中, 还应特别强调自然流动与工业和工程流动的不同, 除了前文提到的特别关注自然流动的边界复杂性和湍流尺度及发展水平之外, 还应特别注意, 环境流动研究更侧重流动的监测与预报, 而工业及工程流动研究侧重于流动的控制;环境流动研究的目标注重社会公益, 而工业及工程流动研究关注的是效益[9].这些不同, 使得自然流动研究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监测模式的结合, 因此, 发展监测与模型相结合的预报模式, 也是自然环境流动研究的另一特点和重要前沿问题.

6 结语

21世纪, 我国的环境和灾害问题直接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 加强自然环境流动研究是认识与预测环境与灾害发生及演化机理的关键.在自然环境流动的研究中, 既要注重学科 (环境流体力学) 发展的自身规律和要求, 又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实际.因此, 应紧密围绕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强调环境流动中的共性科学问题, 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另一方面, 瞄准国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环境和灾害问题, 研究其中的内在机理.自然环境流动研究的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基础研究逐步精细化和定量化, 大量数据的积累要求模型化和数学化, 带给力学广阔的用武之地.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断提出大量新课题, 环境流动正是它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科学问题不断突破传统力学的学科界线, 深入开展以复杂介质流动和多过程耦合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环境流动研究, 将进一步促进力学与环境科学交叉和融合, 它将为环境科学和力学同时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人类解决自身所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List EJ.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In:Lumley JL, Acrivos A, Leal LG, et al.Research Trends in Fluid Dy-namics.New York:AIP Press, 1996

[2]美国国家理论与应用力学委员会.流体动力学的研究:面向国家需求.杨延涛译.力学进展, 2006, 36 (4) :619-625

[3]李家春.自然环境流动的研究进展.见:院士大会学术报告, 北京, 2005

[4] Rubin H, Atkinson J.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Sin-gapor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2006

[5]李家春, 吴承康.环境力学与可持续发展.力学进展, 1998, 28 (4) :433-441

[6] Raats PAC, Smiles D, Warrick AW.Environmental Me-chanics:Water, Mass and Energy Transfer in Biosphere.Washington DC: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2

[7] Middleton GV, Wilcock PR.Mechanics in the Earth andEnvironmental Scie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94

[8] Cushman-Roisin B.What is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2001, 1 (1) :1-2

[9] Hunt JCR.Industrial and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Annu Rev Fluid Mech, 1991, 23:1-41

自然社会环境 篇8

关键词:自然美,社会美,自然,心灵

传统美学一般将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和艺术美四大类, 技术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人的主观能动性符合了社会关系产生, 艺术美是伴随着自然美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即人类的审美意识的物化的出现而诞生, 所以技术美和艺术美作为后来延伸出来的概念, 从宏观角度来看, 其实是可以归结到自然美和社会美之中的。因此, 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 从观赏美的具体实物来看, 一般人们将美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所谓自然美, 是指自然景象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它能为人所观赏带给人享受, 从而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社会美不单是指个人的行为、活动、事功和业绩, 而首先是指整个人类的生长前进的过程、动力和成果。两者区别, 举个简单例子, 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 大地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纯白世界, 给人造成了一种美感, 人们也自觉地将雪景作为审美对象, 这就是自然美。东北地区人们利用低温等各种条件打造冰雕, 为人们提供一种视觉享受, 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这就是社会美。两者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 只有达到高度契合, 整个人类生长前进的过程才会加快, 成果才会丰硕。这个规律不但使用于整个人类社会, 同样贯穿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符号是自然和社会的枢纽, 两者最初的联系就是靠符号记载从而传承。人类把出于本心, 随心所欲的行为通过符号的不同表现方式记录了下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不断提高, 不再只满足于留存在头脑中的意识, 而逐渐自觉地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记录并保存下来, 于是符号诞生, 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审美意识物化的发展, 由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由最初演绎的原始舞蹈、图腾等几种表现方式发展为如今上百上千种方式。其中, 绘画无疑是最有力、最直观的形式之一。它通过自然灵动的线条、鲜妍明亮的色彩和变化不一的墨色给人提供一种美的享受。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它的存在从一开始是仅仅作为一种记录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符号到如今发展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 人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慢慢确立了绘画应遵循的规范和模式, 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而其中“自然”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审美标准和判断, 被各个时代艺术家推崇, 并影响他们的绘画作品。虽然人类出现之前, 自然已经横亘多年,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自然界就会产生自然美。因为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 是要先培养人类的审美自觉, 进而产生审美需求, 然后运用各种审美方式形成审美意识的物化。这就是说, 自然美的发现是以审美主体的培育加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审美需要的提升, 审美对象的确立开始, 并以此为标志。形式特质是自然美的优势, 审美主体的不同或心态的迥异会使其情感内涵产生极大差别。当然, 自然环境固有特质也会由于人们赋予的特殊象征形成不同的特定的文化情感。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点用于自然美格外合适, 自然美那种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的特性会使人摆脱了各种思想的包袱和烦恼, 会使人心情得到很大程度的放松, 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感受天地之道, 不自觉地提升人们的心理境界。如今, 依然有坚持“自然”原则的文人画家。自然是他们的信仰, 一笔一墨优雅尽现。看他们作画, 兴之所至, 拍下几张玩味, 细赏之下, 韵味无穷, 令人驻足不前, 无法移开视线。在中华传统中, 竹子是气节的象征, 也是文人画笔下所爱, 自他清逸古雅的腕底翩翩驶来, 点染皴擦, 浓淡干湿之间, 各种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风中摇曳的姿态飘逸洒脱, 雨中傲然的神情挺拔坚韧。干净的线条, 讲究的用笔便注定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加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爱, 更是让每一幅作品文人气十足。

社会美的产生与社会事物的发展和人类审美意识的自觉紧密相关, 而社会事物及其发展都是由一系列社会关系所决定, 故社会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关系的美。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人, 社会的实体, 掌控着他们与周围的一切联系, 因此说社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人和人的关系, 以及由人延伸的相关的和人与人的关系所引起的物和物的关系。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将社会美视为社会关系美, 它的具体所指或者是人本身具备的人格美, 或者是由此产生的社会环境美。社会美的产生实质上是由社会关系规定的, 处于社会关系中人从人类整体历史上看并不是安乐悠逸, 被动等待的, 而是积极主动地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对社会进步付诸极大热情和行动。当这种主观能动性即社会生产力符合这个时代或阶段的社会关系, 或者是在已经认清当前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 就可能产生社会美。因而, 社会实践活动的美实质就是指它的合规律性内容。也就是说, 社会美的产生不仅在根本上是由社会的必然规定, 而且有相对的自由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社会美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而社会美既然是人为产生的, 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而这个自由是要在必然的大范围之中展开, 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 社会美就有可能转变为社会危害, 前人总结社会美总共三个特征,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与社会功利性相联系, 强调美是一种价值, 美对人总是有用, 如今这个趋势愈发盛行, 愈发忽视人的审美自觉性, 将审美意识的物化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联。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再只是单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更在意的是满足了人们审美需求来赚取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开始全力推进经济改革, 加快国内市场化的步伐, 市场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之一, 这次的改革不单实施于社会经济领域, 也涉及文化领域颇深。我国文化领域开始转型, 艺术作品不再只是政治工具, 为领导阶级服务, 也开始进入了市场化, 比之先前只为政治工作到更多考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一政策对我国以后的艺术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 中国画家的生存方式开始转变, 并且逐渐多样化, 他们在文联、美协等组织机构中的收入日渐微薄, 投稿作品或者参加展览的费用也不容乐观, 由此, 下海成为一时风潮, 画家们开始纷纷抛弃原来职业, 开始经商, 也有大批画家转而从事影视艺术、画廊在内的工作;另一方面, 商业化在出版领域中逐渐渗透, 一大批出版社开始商业化运作, 不再只偏重追求纯艺术, 更加关注大众的爱好和口味, 同时随着社会市场化、商业化的深入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文化日渐发达且不断扩张, 导致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商业消费品。画家的创作为了迎合大众的爱好和艺术趣味, 不惜降低自己的艺术标准, 逐步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 创造出来的作品虽日益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有些甚至一度成为人们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但作品给人们呈现的状态也越来越浮躁, 越来越虚无, 越来越庸俗, 古人作品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受现在在这些画家作品中已慢慢消失, 那些自然本真的虚静状态也难在画家中寻觅到, 那些表现真实自然的作品也很难见到, 呈现在人们眼中的许多作品日渐功利和苍白。如果照这种形式一直发展下去, 国画经历过一段喧嚣热闹后必然会在世界艺术历史中沉寂。这种现象是市场化刚发展不健全急于求成的结果, 一部分人借着时代趋势大胆前行, 导致产生了社会经济改革下急功近利的畸形儿, 是近百年来彻底摒弃中华文明与又一次发愤图强、实现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的复杂心态碰撞出的怪胎, 也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途程中走捷径的一种正常现象。总之, 这种现象占据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画坛。现如今, 不仅没有抑制的苗头, 反而依旧如此, 甚至比之前繁衍得更加厉害。为此,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扬绘画中自然本真状态, 保持艺术的高品位, 防止绘画再次陷入市场化与庸俗化的泥潭无法自拔。

美作为一种特殊价值形态,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给人带来利益, 也不单单是纯粹的政治或道德工具, 它还可以通过愉悦人的身心, 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从而使人的境界提高, 达到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健康成长, 会天然地跟自然界有一种亲和力。自然美也可以培养人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可以使人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情感。上述提及, 社会的实体是人, 社会美是社会关系的美。人们通过各种关系的确立来哪一些行为是美的, 善的, 哪一些是恶的, 丑的。社会美本身是没什么错误的, 只是利欲熏心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 扭曲了本性, 创造一些低俗作品, 给人们提供一个错误的欣赏态度和价值取向。艺术家亦是如此, 通过各种艺术学习和交流活动逐渐在心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审美原则, 并且通过他的作品将其思想表达出来。至于作品流于浮华还是保持本真, 取决于艺术家主体。钱穆曾说:“能使一己之欲向上流, 乃见人情, 乃见天道。天道即本于人之天性。自天性向下流, 则有人情, 又有物欲。故物欲亦在天性中, 但非天性即尽在物欲中, 性则公, 欲则私, 则有上下流之别。”所以, 一流的、天才的艺术家灵感源于自身生命体的生物代码, 也就是本能。二流、三流艺术家创作只为自己私欲。艺术家要肩负起正确引导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担, 不要沉溺在利益关系中, 失去本心。“自然”是我国古代被世人一直遵从的审美标准、美学原则, 其思想观念来源于老庄的自然之道, 老庄思想提倡人们回归到平静忘我的自然本真状态。古往今来, 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秉承着这一遵旨, 从魏晋时代开始, 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到文人写意画中的“忘我”“物化”“虚静”“平淡天真”。这些实则是老庄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画家们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审美水平不断提升, 作品愈发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 表现出超脱世俗的高远境界, 促使他们深入探究物象内部精神价值。这种思想不但影响着绘画, 还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唐代李白提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意思是文艺作品像刚出清水的芙蓉花朴实无华, 但依旧明艳动人。也比如指文艺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毫无雕琢装饰, 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 主张纯美自然的艺术追求——这是李白推崇的文章风格, 反对装饰雕琢, 鼓励以自然本真对抗矫揉造作, 以追求自我叛离社会规范, 向生活本身的形而下还原来实现心灵的超脱, 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 后人也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作品。

当今时代错综复杂、矛盾丛生, 市场经济发展繁盛对物质的追求和欲望不断膨胀, 画家提倡将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发扬光大, 通过分析自然美与社会美关系来阐述“自然”对后代画坛的影响, 透视当今在真与利的撞击思维模式下所引起的共鸣, 捕捉其放射出的光芒, 反思当代画坛创作表现性情的尺度, 以避免一任感情泛滥而导致美术责任的流失, 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园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面对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现实, 本文试图建构起以“自然”为美的艺术思想体系, 将矛头直指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欺世者, 明确地确立以自然为美的审美体系, 肯定人的感官性情, 反对技法纯熟下的矫揉造作, 肯定人的自然流露, 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迎合了时代需求并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 为当下艺术创作提供标准和原则。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 2009.2.

[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6.

[3]李泽厚.《美学三讲》[M].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10.

[4]崔大华.《庄学研究》[M].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1992.7.

[5]张斌.《丰子恺诗画》[M].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10.

自然社会环境 篇9

景观是个大范围的美丽概念, 与生态自然、人文风俗、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相融。它是人类生活的区域及区域中的物体构成的, 它是复杂、自然变迁的过程, 也是人类在大地上活动的痕迹。它无论是从西方还是东方的角度来看都是难以说清楚的概念, 它就像一部相机, 记录着从古至今这么多年来经过风雨洗礼依旧存在的景象。它背后所隐藏的空间性是最好的诠释。从人文学的角度看:“景观不仅是我们看到的景象, 它是一种精神依托, 是与世界的结合, 更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我们可以从景观中看到世界变更替换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让我们对于景观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就好比如说圆明园, 我自身认为它是我国及先人智慧与艺术为一体的辛勤劳动的结晶。园中景观借鉴了江南名胜水景, 还融合了一些西方园林造景手法以及古典建筑。它的园林造景以水为主题, 拟水为趣, 大部分是从江南水景中汲取了一些造景手法。圆明园的寺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文化以及宗教信仰, 里面供有佛像, 有30余座佛塔。园内不仅有松、竹、柳、荷、梧桐等植物, 还引入了一些西方名贵树种。郁郁葱葱, 潺潺流水, 人文风俗的集合是它的真实写照。

景观设计古往今来都有不同的释义, 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是以天然形成的形式来进行规划建造的。早在很久以前先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利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运用在造景中, 再后来亭台楼阁、歌台舞榭、雕梁画栋、飞檐微翘更加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片景象。中国古代景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统统表现出来, 端庄、幽静、雅致、清新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标志。随着社会一步步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美的鉴赏与理解对古典园林景观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它是古代先人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将自然文化, 人文风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现代景观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城市园林景观有着天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结合的因素, 既保留着传统风格, 又与现代时尚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新中式”景观。对于在造景方面西方还创造了开放性、独特性、多元化风格的景观设计。西方的景观艺术不拘泥于一个方面, 它有自己的风格, 除了有非理性还有荒诞性, 以及夸张的透视效果, 还注重于节能环保、资源回收利用。造景师脑海里的一些大胆的稀奇古怪的想法运用在景观建筑上, 也因此创造出令人惊讶神奇, 不可思议, 无法解释的景观环境空间的设计。相比较起来, 我更喜欢西方景观设计, 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给人一种想要去解读它的冲动。

客家服饰与自然环境 篇10

关键词:客家服饰;自然环境;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39-02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对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文化的形成总是和环境紧密相连,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受它的影响和制约,正是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也导致它所孕育的文化呈现多样性。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作为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服饰文化产生也深深的植根于这种自然环境当中,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

一、客家传统服饰文化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结果

早期客家先民为了逃避战乱大多是举家、举族南迁,沿着赣江逆流而上,最终相继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定居下来。从地理环境上来说,赣闽粤边区上属于亚热带气候,降雨充沛,四季如春,日照时间长,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物种极其丰富。地形上看该区域处于东南丘陵的中心,四周被一系列大的山脉环绕,有横跨赣南、闽西的武夷山脉,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还有罗霄山和五岭山脉,以及其他星罗分布的大小山脉,形成一个周高中低,向北开放的“L”地形,成千上万的低矮丘陵和大小盆地点缀在丛山之中。客家人到来之前,这里还是原始森林和荒山野岭,当地的农业生产还是处在刀耕火种的落后阶段,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再加上山区可耕地面积少,土壤贫瘠,要想在恶劣的环境生存下来,只有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垦荒地,开发山林,在“八上一水一分田”中孕育出新的文明。

二、自然环境对客家服饰特点的影响

客家人在不断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同样影响着客家服饰的产生与发展,通过长期以来对服饰不断地改革、创新,使得客家服饰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在款式、图案、颜色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1、自然环境为客家服饰提供了丰富原材料

赣南优越的自然气候为客家服饰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这样不仅能就地取材,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同时原材取材选择也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适应。苎麻是客家服饰重要的原材之一,赣南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苎麻的生长,苎麻的种植相当普遍,据道光《宁都直隶州志》载:“州治风俗不论贫富,无不缉麻之妇女。乃山居虽亦种苎,而出产无多。自宜辟旷土以植苎麻。”[1]苎麻的织物具有凉爽透气、出汗不贴身、耐脏耐用的特性,十分适合山区湿热的气候,所以人们把它制作成夏装、蚊帐、冬衣等服饰。葛与苎麻生长条件一样,也是十分适合山区种植,葛在赣南各县都广泛的种植,但就品质而言,会昌的最佳。同治《安远县志》载:“葛布,纯葛织成,韧能耐久,沾汗不污,或以丝入经纬,布尤细稀。”[2]正是因为如此优越,常与棉花配合纺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布料“葛棉布”,这种料子常被作成冬天的服饰,如帽子、鞋子、棉袄里料或面料。棉花的种植在赣南地区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一直没有被推广种植,原因是赣南气候、土壤不适合棉花的生长。康熙《瑞金县志》载:“隆庆三年知县吕若愚始募人买(棉)花,种于邻郡,教乡民种之,但土性不相宜,难种不生,今亡。”[3]除了本地零星种植之外,为了满足客家人过冬制衣的需要,大部分都需要从外地购进。客家服饰材料除了苎、葛、棉为主之外,同时还会因地制宜运用草、竹等天然的原料制作草鞋、草帽、竹衣、竹扣等。

2、自然环境对客家服饰款式的影响

南迁之后,由于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客家人意识到传统的中原宽松肥大款式服装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山区生产生活的需要,于是客家人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畲族服装特点,将长袍、长衫换成短款的唐装衫和大襟衫。其中,男装上衣主要以对襟短衫、短褂背心为主,下装主要是大裆裤,这种男款除了比较适合山地水田耕作之外,同时凉快、简朴款式也是比较适合气候炎热的山区。客家妇女的上衣主要是大襟衫,分为短衫和中长衫两种,适合各种年龄实用,大襟衫不仅制作方法简单容易,而且宽松、朴实大方的款式也十分适合居家、劳动、外出时候穿。客家妇女下身以大裆裤为主,很少裙装,这是由于赣闽粤边区地少人稠,土壤贫瘠,要解决生计问题就要不断地开垦荒地、辛勤劳作,所以在客家社会,男女同耕现象、夫唱妇随的劳动生活十分普遍。黄遵宪在其《高祖妣钟太夫人述略》一文中说:“妇女皆勤俭,世家巨室,亦无不操井臼设酒食亲缝纫者。中人之家,则无役不从,甚至务农业商,持家教子,一切与男子等。”[4]客家妇女为适应山地生活的需要,衣裤都明显地较短,较合体,衣服讲究的是经济实用。平时只穿朴素的裤装,其原因除了防蚊虫叮咬之外,很重要的是客家妇女跟男人一样常年从事山地田间劳作,穿裤子活动起来相对方便一些,所以渐渐地没有了裙装,甚至到后来居然没有了穿裙装的新娘。同时为了适应跋山涉水野外工作,客家妇女一个个天足健胸,不实行裹脚,时常赤脚劳作。又时常碰到多雨季节,山地田间劳作的时候布鞋、绣花鞋怕水湿,不能防滑,客家人于是就地取材自制了木屐、草鞋等。

3、自然环境对客家服饰色彩的影响

客家服饰的色彩比较单一,以黑、灰、蓝、白为主,很少看得到色彩艳丽的服饰,比较崇尚自然、朴实。赣闽粤地区山多林茂,植物种类繁多,客家人就地取材,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丰富的染料资源。如蓝靛也叫青靛,同治《赣县志》载:“靛,有大小二种,大蓝蒿苣而肥厚,微自如擘蓝色。小蓝茎赤,叶绿而细密。今为溅者多用小蓝,以染布帛。赣属耕山者种,赣邑尤多。”[5]从蓝靛不仅可以萃取到蓝色,同样也可以得到青、黑色。蓝靛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十分广泛,这不仅给客家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由蓝靛染成的服饰随处可见,如蓝衫、衣裤、头巾、印花的被子等。蓝色之所以能成为客家传统服饰的主色调,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改变之外,这也同样是为了满足内心精神的追求,郭丹在其著作中提到:“客家服饰色彩单一,反映了人们希求安定宁静生活的深层心理。因为客家人经过长期的流离颠沛,渴求安定的生活,而眼花缭乱的色彩缺少的正是安宁与静意。”[6]除了服饰以黑、灰、蓝为主调之外,通常配上一些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图案装饰,如绣上黄、绿、蓝花纹,这就使得过于庄重朴实、凝重冷峻的主色调变得生动活泼,更加和谐统一,同时也使服饰平添几分情趣。

4、自然环境对客家服饰图案的影响

客家服饰的图案同样体现了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决定作用。客家服饰虽然呈现简单、朴实的特点,但是客家服饰图纹色彩艳丽、构图丰满,创作体现了客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客家图纹很多都来源于现实生产生活,如飞禽走兽、花草鸟虫鱼,还有牛、羊、马,如赣南地区普遍生长的四叶莲、柿花,甚至没有名目的树花、经常看到的老鼠,这些大自然中常见的动植物都被搬上了鲜艳的刺绣。[7]客家图案同样有很强的写意性,常见的几种纹样有几何纹、回龟纹、菱形纹、云雷纹、叶纹等,通过用简单、优美的线条将葱绿的树林、飘浮的云彩、起伏的山峦、艳丽的花朵、流动的水流等现实生活的形象更加抽象化。客家纹样更具有特点,充满幻想,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常常“寓情于物”,运用象征、会意的方法来委婉表达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客家服饰在图案选择上也大部分是吉祥之物,如在儿童帽子上绣有“倒头凤”(公鸡),希望孩子将来能功(公)名(鸣)富贵;绣有蝴蝶与芙蓉、莲图案,取意“蝶恋花”和“并蒂莲”,希望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爱情美满幸福。还有很多常用来祈福的图案,如葫芦、牡丹、蝙蝠、如意、石榴、佛手等。客家服饰上的图案大多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人们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普通生活艺术化和理想化。

三、新环境下的客家服饰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随着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客家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服饰文化同样也注入了新的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的实用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需要,服饰的装饰与审美越来越重要,昔日的大襟衫、大裆裤已经在人们视野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款式新颖、色彩明快、时代感强的流行服饰,如夹克衫、风大裙裤、飘逸的风衣等。进入21世纪之后,自然环境更加得到人们的关注,在服饰中也同样刮起“自然生态”,人们追求自然宽松的款式、明快自然的色调、舒服自然的面料、简单自然的风格,[8]在服饰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不明显,自然环境对服饰的约束力也越来越小,这同样会使得传统客家服饰渐渐失去自身的个性和独立性,从传统文化、艺术价值保护的角度上看,客家服饰在新的环境下只有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形成属于自己的新文化,才能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得到长远的发展。

四、结语

纵观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新环境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未来服饰发展新趋势,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是现代客家服饰面临的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杨锡龄,等.宁都直隶州志·土产志[M].道光四年(1824)刻本.赣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重印,1987:260.

[2]欧阳铎,等.安远县志·物产[M].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江西省安远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1990:115.

[3]杨长世.瑞金县志·物产[M].康熙刻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63.

[4]黄遵宪.黄遵宪全集·高祖妣钟太夫人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1.

[5]褚景昕.赣县志·土产志·草之属[M].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1997:129.

[6]郭丹,张佑周.客家服饰文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11.

[7]张顺爱,黄丽芸.赣南客家绣花帽[J].广西民族大学报,2009,(6).

[8]陈涓.服饰与自然环境[J].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

上一篇:艾滋病门诊下一篇:神经外科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