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2024-05-22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精选十篇)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1

一、夯实基础提升价值

近年来, 面对复杂低迷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玉北、塔中等外围勘探受阻的困境,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遇到了极大挑战, 局、分公司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资源第一战略, 按照“坐稳塔河、评价玉北、攻关塔中、突破外围、油气并举、快速增长”的工作方针, 以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会战为主线, 真抓实干、开拓进取, 特别是在集团公司考核指标调整后, 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 顽强拼搏, 圆满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经营业绩在中国石化继续名列前茅, 并获得了2012年度特别贡献奖。

(一) 油气勘探奋力破晓前行。

按照“主攻玉北塔中、突破巴楚山前、坐稳塔河雅轮、探索深层外围”思路, 以加快已突破地区勘探评价步伐、加速培育储产量接替阵地、加快三项油气突破工程为重点, 分层次展开勘探部署, 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会战取得了“一个重大发现、两个重要进展、一个重要扩大、两个突破、一个苗头”的良好成绩, 获得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储量成果特等奖。奥陶系油气勘探成果进一步扩大;顺南1井, 跃进1X井、2X井和巴探5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 展示了塔河外围地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储量任务超额完成, 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0.96亿吨油当量, 完成年计划的106%, 全年探评井贡献原油产量3.56万吨。

(二) 油气开发攀升继续提升。

开发工作紧紧围绕“三率”, 超前部署, 严密组织, 大打新区产能建设攻坚战、老区稳产阵地战, 产量任务圆满完成。

油气开发取得四项主要成果:递减率控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大力开展“456”活动, 自然递减率由21.4%下降到20.2%。塔河采油二厂首次将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6.4%, 创造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的新纪录。油藏评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部署评价井51口, 动用储量3720万吨, 取得了“一个扩大、二个进展”的阶段性成果。储量动用率不断提高。全年建产新井255口, 新建产能164万吨, 储量动用率由62.1%上升到64.1%, 收效良好。积极开展群挖措施活动, 强化停产井、低效井复查, 加大深抽、压裂、大修等工作力度, 年增油64.5万吨。

(三) 生产运行高效有力。

继续发挥油公司组织运行高效的优势, 精细管理, 向无缝衔接要产量、要效益。钻前准备保障有力, 踏勘、征地、搬迁工作扎实到位, 单井平均钻前准备周期同比缩短3天;钻井提速有新进步, 塔河主体平均钻井周期同比减少7.5天, 玉北地区平均钻井周期同比减少11天;完井周期进一步缩短, 平均完井周期11天, 同比减少0.3天;措施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作业机运行效率达到1.4井次/台!月, 同比提高0.25井次/台!月。油井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 开井时效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躺井率下降0.4个百分点。

(四) 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进一步深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 全面推广标准成本三分两全管理法, 大力实施油气超产超销、天然气推价、降本减费等十大保效益措施, 实现增效5.92亿元, 保持了成本的平稳和效益的稳定。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89.42亿元, 同比增加2.81亿元, 较年初指标增加31.97亿元。人均收入增幅达11%;实现利润123.32亿元, 同比增加2.2亿元, 较年初预算增加10.53亿元, 圆满完成总部下达保效任务目标, 投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五) 工程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工程技术紧紧围绕勘探开发主业,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 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钻井工程紧密结合地质特征, 在玉北地区成功试验扭力冲击器+PDC钻头, 机械钻速进一步提高;应用定向井实体膨胀管封隔泥岩技术, 成功解决老井侧钻泥岩段垮塌难题, 并在TK6-463CH井创下国内定向井单次作业水平段最长和施工最深两项纪录。完井技术进一步提高, 创下了国内分段完井作业最深记录, 为“红、蓝、弱、小”型碳酸盐岩储层和低孔低渗型碎屑岩储层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塔河超深层稠油降粘开采关键技术》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 油公司模式持续推进。

根据西北油田分公司要率先走油公司之路的要求, 我们积极探索并进一步完善了油公司体制机制。坚持专注顶层设计, 提升组织效率的原则, 完成了对工程监督中心管理模式的试点改革, 确定了打造国内一流监理公司的目标。坚持专注用工管理, 提升用人水平的原则, 推行了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模式, 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单位优化用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专注市场管理, 提升利益相关方价值的原则, 探索实施了业务板块项目化管理, 成立了作业联合体, 改变了井下作业队伍管理模式, 强化了甲方的责任监管, 提升了乙方规模作业效益, 实现了互利共赢, 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支撑管理创新, 全力推进了以信息化提升用人水平和管理效率的进程。

(七) HSE工作保持良好态势。

层层落实HSE责任制,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全面加强重点薄弱环节监管。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获得自治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圆满完成了“中国——亚欧博览会”和十八大期间的安保任务。坚持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相结合, 推行随钻废弃泥浆不落地处理、污油泥无害化处置和放空天然气、边远单井伴生气回收项目, 试点太阳能发电, 推进了绿色低碳油田建设。

(八) 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按照党组发挥“五个作用”、实现“六个转化”总体要求, 局党委更加突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更加突出系统化管理, 更加突出以人为本, 切实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2012年荣获“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落实战略持续创新

进入2013年, 在局、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 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在优化措施, 扎实工作的基础上, 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呈现良好态势。油气产量好于预期, 收入和预算超计划完成, 总体上经济活动实现了良好开局。

针对今年的国际形势、我们自身的经营形势以及经营特点, 应继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进行区块目标管理, 以最终实现价值引领的目的。

一是明确主题。今年局、分公司发展的主题是“价值引领, 创新驱动”。坚持的理念是“质量在我心中, 效益在我手中”, 这个质量包括发展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所处的发展阶段, 已经形成了倒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 大家要坚定信心和决心, 以效益为中心, 注重全员、全过程、全节点的价值引领。干部职工要建立起责任感、紧迫感, 树立价值引领、创新驱动意识, 扎实工作, 坚决打好塔里木盆地油气增储上产会战。通过进一步优化投资, 完成利润指标, 同时降低自然递减、大幅增加经济可采储量, 减少折旧, 提高管理水平。塔里木盆地的勘探情况较为复杂, 我们要未雨绸缪, 上下要统一思想, 树立“质量在我心中, 效益在我手中”的理念, 实行严考核、硬兑现, 最终实现职工的收入增长。

二是明确三个抓手。第一, 以“新三基”工作为抓手。要依靠“新三基”工作实现资源上的突破, 技术上的创新。第二, 以稳升单元高效井、长寿井评比活动为抓手。每月要对高效井颁发流动红旗, 每半年对高效、长寿井的管理单位进行一次表彰。第三, 以项目管理为抓手。今后要培养一批职业项目经理人, 要延伸到各个专业化管理单位, 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也是油公司模式发展的最终方向。

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落实油田事业部今年提出的“三个不”:即不增加经济可采储量的投资工作量不干、不增加效益的油气产量不要、达不到边际增油量的措施不上;要进一步落实经营管理责任, 各单位的一把手是总责任人, 必须懂经营、善经营, 重视经营管理工作;要全面实施价值链管理, 挖掘价值链中每个环节增值的潜力。

建立价值创造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建立这一机制要做好三个突出:一是要突出全员参与, 做到人人都参与, 人人有任务, 每个人都有管控的责任。二是要突出干部和职工智慧作用的发挥, 及时吸纳大家对于生产经营方面好的建议和意见。三要突出过程的持续优化, 预算管理要根据预算条件的变化及时对预算指标进行优化。

建立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决策机制。今年, 油田事业部将构建圈闭、预探井、产能建设项目统一评价平台, 按效益高低排队, 择优实施。面对这一转变, 一是必须提高勘探开发部署的质量, 尤其是风险勘探, 要发现更多的新增经济可采储量, 走高效勘探开发之路;二是必须关注投资的优化,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投资管理要走精细化管理之路。

建立以成本最优化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机制。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要树立全口径成本管理模式, 全面控制各项成本费用,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树立“所有成本都可控”的观念, 打破固定成本与可控成本的界限, 充分挖掘成本最优化的潜力;要建立经营利润的倒逼机制, 对生产经营每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

建立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各单位要严格落实今年的利润目标, 同时要在增产增效、优化增效、挖潜增效、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特别要在十大举措保效益这项工作上进一步落实责任。刘宝增总会计师要求, 各采油气厂领导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负责一个保效益项目, 促进十大举措保效益工作顺利完成。

坚持创新驱动, 不断完善油公司管理模式。继续完善油公司管理模式, 要进一步完善内外部两个市场:在外部,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优选供应商、承包商;在内部, 继续完善以采油厂为中心的模拟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同时, 要不断对标一流, 持续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坚持精细管理, 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是要深化区块目标管理, 严格落实油田事业部提出的“五到区块”:预算分解到区块, 决策优化到区块, 核算管理到区块, 分析考核到区块, 效益评价到区块。二是要建立区块为基础的对标、分析、评价管理工作机制, 深入研究区块投入产出特点和开发规律, 挖掘各区块潜力。三是要建立区块分类管理责任体系, 按区块效益高低分类排队, 按照不同的经济界限, 提出分类管理意见, 促进区块经营效益整体提升。

具体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采油厂试行项目经理制。投资的责任主体是采油厂, 针对经济评价和项目管理业务, 目前采油厂没有这方面的管理人才, 计划处要统一搭建平台, 指导开展相应工作, 明确责、权、利。通过采取先试行、后推广的方式, 各项管理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投资项目下达到采油厂后, “两院”、各个中心要承担起相应的投资项目, 采油厂从管理中创效, 实现投资盈余, 灵活掌握盈余资金, 这部分盈余资金可以再投入到勘探、开发工作中去。

二是试行外委科研费激励办法。由科技与外事处、企业管理处组织“两院”及相关部门, 制定出外委科研费用的使用激励管理办法, 把各类研究项目包括先导项目以及外委人员统一纳入到科研管理中,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两院研究人员承担相应的科研工作, 推进“两院”创收机制, 把每年约1到2亿元的科研费用管理好。

三是试行优化人工成本的激励机制。推行项目化管理, 降低人工成本, 保障员工收入。各单位、部门要树立优化用工理念, 通过信息化、机动化等措施, 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基地管理中心和西北石油大厦要共享资源, 联合优化用工量。

四是试行风险增油承包机制。针对卡堵水、酸化、侧钻井等措施, 要实行风险承包机制, 不对单井进行盈亏核算, 可以考虑把一批井整体承包给有实力的单位, 实行整体效益考核结算。今后, 勘探项目管理、区块价值管理都要朝着项目经理管理制的方向推进。

五是重点异常管理要“揭短”、“亮疤”。要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敢于“揭短”、“亮疤”。勘探开发方面, 对失利、低效井要进行分析, 不要害怕“揭短”、“亮疤”。我们鼓励“揭短”、“亮疤”, 查找分析问题, 是为了下步工作做的更好, 并不是为了批评。只有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才能开出好的药方。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2

新野县委党校卢宁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只有不断激发个人的愿望和满足其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理,在党员管理中,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党员的愿望和需求,用党的理论和工作的成就去激发他们为党的事业和建设小康社会而忘我工作、不断追求的热情和动力,才能使他们真正做到永葆先进本色,永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下面就创新党员激励机制,永葆党员先进本色,做如下探讨:

一、创新党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机关作风懒散,干部工作效率低下,优秀人才流失,贪污腐败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党性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出过去党员激励机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国企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愿意对下属进行激励,认为大家干工作是应该的,无条件的,这就造成劳逸不均,一部分人经常过度劳累,而一部分人常年无所事事,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完全还是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的延续.这就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先进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造成了消极怠工的现象和推诿扯皮的作风,严重影响了机关效能的提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一部分人才因为缺失奖励而离开,机关之内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因此必须创新党员激励机制,这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创新党员激励机制的现实意义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本,在于激励.管仲在回答齐恒公如何招贤纳士时说:“假而礼之,厚而无欺,则天下之士至矣。”意思是说,只要注意做到在精神上礼遇,在物质上厚待,那么天下的贤能和人才就会找上门来.美国一心理学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美.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1-

是在建设时期,一个领导者要想带好一只能征善战的队伍,必须及时进行激励.不然肯定会影响士气和作风,使得一个组织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人心涣散,一盘散沙.这样的组织怎么能够永葆先进性?怎么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伟大的战略目标?

激励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缺少了激励机制,任何组织都将是一盘散沙.激励的手段有很多种,有精神激励,有物质激励,也有岗位激励.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业,都是以精神激励为主,以物质激励为辅,但是长期以来有两大弊端,一是光强调无私奉献而忽视了物质奖励;二是实行大锅饭政策,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严重挫伤了一部分优秀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懒人和庸人在计划经济体制庇护下混日子的不良风气.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了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的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已经是一件很光明正大的事情,这就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人们无穷的创造力,只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由于引入了激励机制,使得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为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国企、行政事业单位和一些公立学校,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的激励机制还很不到位.这就造成了四大突出问题:

(1)贪污受贿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些国企的厂长经理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收入偏低,按照工资标准,一个月的收入比私营企业老板和个体经营者相差甚远,这就使得这些国企的老总们心理失衡,再加上一些不法商人的拉拢腐蚀极容易出现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现象.原云南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的案例就是明证.(2)机关干部经商问题突出.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但是由于缺少合理的激励机制,很多公务员的奖金很少,仅靠一些基本工资,很难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就使得他们在业余时间经商或做兼职,这样以来很多人的精力就不能集中在工作上,一方面违反了国家法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本职工作.这是我们党所不允许的,但是在很多地方屡禁不止.根本原因还是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3)机关工作效率低下,拖拉懒散之风盛行.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部分有真才实学的干部为单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得到了和一些庸才懒人同样的待遇,这样怎么能够激发起机关的生机和活力?很多机关单位,一个人一旦进入,只有不犯大错,就可以混到退休.正因为缺少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和贤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造成很多人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能力的不管事,管事的没能力,这样的机关就像一潭死水,怎么会有生机和活力?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开始了治庸治懒的活动,但是不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光搞短期突击检查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人才流失严重.谁都明白人才是国家的财富,曹操因惟才是举而雄霸天下,刘备因三顾茅庐而建立蜀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打败蒋介石而统一大陆,也是因为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但是现在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使得人才流失严重.一些县市,由于财政收入的紧张和其他原因,无法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奖励,对人才的激励仅限于口头表扬,短时可以,长期却不行.很多人才都到私营企业和东南沿海地区谋职,这样就造成了贫困地区长期发展缓慢.以南阳某县的一普通高中为例,以前这个高中的教学质量非常好,主要是有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骨干力量,在老校长的激励政策下,全校教师干劲十足,成绩显著.后来领导班子换届之后,新校长改变了过去的激励制度,使得升学率最高的一个班的教师比最差的一个班的教师奖金仅多五十元钱,引起广大骨干教师的强烈不满,当年这个学校的三十多个骨干教师纷纷辞职,到南方的私立中学谋职,直接造成该学校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到现在还一蹶不振.窥一斑而知全豹,由于人才的流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缺少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对党的事业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果不尽快解决,一定会影响到国家的团结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三、创新党员激励机制的难题和阻力

创新党员激励机制,实施赏罚分明的用人政策,本来就是最正常的现象,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和阻力:

(1)一些领导者管理思想的落后和僵化是创新党员激励机制的直接阻力.很

多地方的领导干部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还靠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党员干部,根本没有意识到职工的心理需求,认为我让你去干,你就得去干,干的好是应该的,干不好就要挨批评.这的管理思想是过去战争年代的产物,实践证明已经不适应和平建设年代的了,但是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还是按照过去的军事首长式的管理方式,怎么能够赢得广大党员干部的拥护呢?于是很多地方都是一把手高高在上下达命令,手下人阳奉阴违不执行.以至于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群体性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就机关作风来说,主要就是赏罚不公带来消极怠工的情绪.(2)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创新党员激励机制的最大阻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还是严重滞后.很多地方,党组织民主搞的不好,还是一把手一个人说了算,这样以来,这个单位能否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就看这个单位的一把手的意愿了.官僚主义盛行使得很多好的奖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在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得广大党员干部都有当家作主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得以长期化和制度化.(3)一些地方的财政紧张也是创新党员激励机制的制约因素.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市,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还不够支付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怎么有力量进行奖励先进?当然激励的手段是很多的,但是最有效的还是物质奖励,特别是物价高速增长的今天,让广大党员干部画饼充饥是不现实的.但是有这样的现象:越是贫困地区,政府领导越是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如安徽阜阳县官员巨款建白宫,河南三门峡重金建老子像等,这样以来有限的资金都用作建楼堂馆所和广场纪念碑了,用在先进党员的奖金就更加捉襟见肘了.所以说,根本问题还是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果不能深入基层,解决困难党员的生活问题,很难形成一只干事创业的坚强队伍的.四、创新党员激励机制,永葆党员先进本色的建议

如何创新党员激励机制,永葆党员先进本色?本人从事<<组织行为学>>教学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学知识的教育.各级党校要充分发挥理论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同志的理论教育工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管理心理学的学习.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认识到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2)是加强快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扬民主,反对官僚主义.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官僚主义盛行,一把手说一不二,大吃大喝,大搞形象工程时挥金似土,给先进党员同志奖励时锱铢必较.因此只有实行民主,破除官僚主义,创新激励机制使之制度化公开化,真正成为党组织工作的基本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体党员争先创优的大好局面.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3)逐步实行高薪养廉政策,虽然高薪不一定能够养廉,但是低薪却很难养廉,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证明了, 光靠思想教育很难解决腐败问题,实行高薪养廉是政府工作人员抵御腐败侵袭的最好办法.实行高薪养廉一方面可以削减领导干部的贪腐动机,另一方面可以使普通党员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香港和新加坡的廉政工作做的好,就是实施了高薪养廉政策,并对腐败分子采取重罚的办法,使得公务员不必贪也不敢贪,我们目前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腐败高发期,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只有健全激励机制,奖廉罚贪才能弘扬正气,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4)开展岗位竞争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是竞争激烈的,但是一旦考上,不犯大错就可以永远干下去.这样以来很多人考上之后就放松了学习,时间一长,过去学的知识基本上都陈旧过时了,这样就不能适应新的岗位和要求.经常开展岗位竞争活动和知识竞赛,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对于学习优秀者进行奖励,对于落后者进行责罚,能够激励公务员时刻不忘记业务学习,对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可以治庸治懒,永葆党员的先进本色.作者简介:卢宁,1983年10月生,新野县樊集乡后和村人,2007年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2008年1月通过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入新野县委党校任理论教员.联系电话:***

完善四种机制 培养选树先进典型 篇3

完善发现机制,大力选树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的选树是一项常态性工作,保洁中心党支部通过三条渠道来发现和选树典型:

注重从群众这块沃土中发现典型。保洁中心每年评选、表彰或推荐上级表彰的先进、劳模、岗位能手等,都要经过职工群众层层选拔、层层推荐,挖掘不同层面、不同岗位能够体现“先进性、群众性、客观性”的先进典型。在创先争优和服务型党支部创建活动中,保洁中心党支部始终将“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坚持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评选活动,通过群众测评、支部评议,每季度一评选、一表彰,并在工作中定期开展“矿区服务示范窗口建设”活动,评出“服务之星”;在班组、岗位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评出“技能之星”;开展“导师带徒”,评出“帮带之星”,这样,典型产生于群众之中,由群众推荐,不仅拓宽了发现典型的渠道,而且筑牢了典型的群众基础。

注重在工作中发现先进典型。先进典型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只有在工作中加强引导、把握主流,才能发掘出具有代表性,树得起、立得住的先进典型。1998年,毛菊荣转岗当上了一名保洁工,她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对工作认真负责。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数九隆冬;无论是家有病人,还是家务繁重,她都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每天保质保量地干好保洁工作,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职工的信任。2007年初,她被任命为保洁二班副班长,担负起了17.2万平方米的道路卫生管理工作。为了使管理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她坚持全天巡回检查,检查作业人员是否在岗、果皮箱等公共设施是否清洁、临街门店是否乱倒垃圾污水,一天来回三四趟,步行近万米,支部发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同志后,着力进行培养,几年后,毛菊荣果然不负众望,成为保洁中心一颗“新星”。无论刮风、下雨、下雪,毛菊荣总是冲在最前面,带领姐妹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先后荣获吐哈油田劳动模范、巾帼先锋等荣誉称号。实践证明,只有在工作中发现的先进典型,才能使之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产生带动作用。

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先进典型。急难险重任务是职工经受考验、锻炼成长的难得机遇,也是识别先进典型的“关键时刻”。针对保洁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工作条件艰苦等特点,支部特别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典型。每年的风季、落叶季都是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的重点时期,也恰恰是区别先进与否的一个分水岭。支部及时捕捉信息,发现那些在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拿得下的好典型,并大力培养。垃圾清运车驾驶员、共产党员赵良喜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立过功的退伍军人,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和作风,恪守“不让一车垃圾延误送出,不让一处垃圾影响环境”的诺言。他一个人承担着48个垃圾箱的清倒工作,不管是遇到大风沙尘天气,还是双休日节假日,都随叫随到,即便患上了肾癌,做了单肾切除手术,也从未提出病休或换岗要求,在岗期间更没有误过一次工,安全行驶已超过百万千米,拉运垃圾7万吨。并影响和带动垃圾清运班成为安全好、设备优、服务质量高的优秀团队,获得党员“安全运行先锋岗”称号,个人也获得了吐哈油田公司劳动模范、“感动吐哈”人物、吐哈榜样、中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职业工人”等诸多荣誉。因此,一个单位的单位领导要用敏锐的眼光对先进典型进行发现和选树,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和成长的平台。

完善培养机制,加强实践磨炼

培养先进典型,必须让他们投身于工作实践,勇挑重担、毫不退缩、创造佳绩,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每当挖掘到一个典型线索,支部都要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典型事迹,明确培养方向,并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为培养联系人,全程负责典型的培养、总结、树立和推广工作。

创造学习机会,提升先进典型的内在素质。支部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为典型提供学习机会。保洁二班是一个先进班组,不仅荣获过“巾帼先锋岗”、“青年文明号”,而且被油田公司命名为“十佳”标杆班组。为了保持先进的持久性、示范性,支部对先进典型做到“三个优先”,即优先安排教育培训、优先安排学习考察、优先安排人员交流,想方设法为先进典型提供学习、充实、提高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学习培训,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保洁二班提出了“五定”管理方法,推出了“四级监督检查制”、“四净五无”保洁标准,使班组从现场管理、服务质量、基础资料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提高,班组管理走到了前列,并先后培养出三名局级劳模,成为物业公司乃至油田公司学习的“标杆”,使这个先进典型的群体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提供锻炼机会,提升先进典型工作才干。先进典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个人的艰苦努力,更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给他们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给先进压担子、加任务,在磨炼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帮助他们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使他们的经验得到升华,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先进典型要有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如:一次,保洁中心新接管一栋刚刚装修完的办公楼宇,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清洁装修污垢、卫生死角,确保用户尽快投入使用。保洁中心将这块“硬骨头”交到了吐哈油田公司劳模、十佳五型班组长王红岩手中。王红岩接到任务后,一边合理安排工作,一边强化班组日常管理。班组人员不足,她就亲自顶上,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累得回到家倒头就睡,却没有一句怨言,提前一周出色地完成了清洁任务。在柳絮如雪、沙尘飞扬的春天,酷暑炎热的夏季,黄叶飘落的秋季,大雪纷飞的冬季,她总是提前到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她的保洁区域年年被评为“样板路”、“免检岗”。

nlc202309041333

提高工作标准,增强先进典型的表率意识。对先进典型的管理只能抓、不能放,只能严、不能松。作为先进典型,就是要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有所作为,有意识地在政治思想、规范服务方面提出更高的目标,这是对先进典型的必然要求。因此,选树先进典型不是一选了事,要着重加强先进典型的继续培养和引导,为这批“领跑者”加油,使之继续保持领跑的激情,发挥领跑效应。通过加任务、压担子等方式,为他们提供舞台,通过实践去锤炼他们。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经过了实践的考验,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同志,才真正是被认可和接受的先进典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同志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标杆”。

完善宣传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他本身作出的业绩和贡献,还体现在他能带动起党员干部职工队伍积极进取,使单位各项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一个立得住的典型,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感召和导向作用。支部着力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让先进典型起到带动队伍、促进工作的作用。

及时总结表彰,让先进典型事迹人人熟知。支部每年都会利用“五一”

“五四”“七一”等评选表彰的机会,对有广泛代表性、突出先进性和重大意义的先进典型及时全面总结他们的事迹,研究确定进一步树立和宣传的形式,选择重要场合推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例如推出赵良喜的时候,专门拍摄一部专题片,在庆祝环卫工人节表彰大会上隆重推出。同时利用《阳光保洁》小报、保洁电子期刊、保洁文化园地家等阵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使典型事迹深入人心,学习典型蔚然成风。

组织典型事迹报告,让典型和职工面对面交流。支部在抓好常规宣传的同时,借助“道德大讲堂”“感动吐哈”宣讲,对身边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宣传,派出宣讲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巡回宣讲,让平凡质朴、生动感人的事迹感染更多人、影响带动更多人。

利用媒体宣传典型事迹,扩大先进典型影响范围。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宣传,一方面让先进典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激励职工队伍士气,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形成了学习典型—实践创新—赶超先进的良性循环局面。

完善激励机制,优化成长环境

孕育典型不容易,成为典型有压力,保护典型有责任。作为党组织一定要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典型成长的工作环境与为典型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让先进典型既得荣誉又得实惠,免除先进典型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轻装上路,施展才干,展翅高飞,不断创出新的业绩。

要关心爱护先进典型,为典型营造正常的生活工作环境。对待典型,支部党政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理解与关心相结合。要知道,典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给先进典型交任务、压担子的同时,还要进行精神激励。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经常关注先进典型的工作生活条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身心愉快,轻装上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冷玉梅的丈夫常年需要照顾,我们把她安排到工作任务相对较轻的保洁班,并给予三项优惠政策:家里有事打个招呼直接去办、家里困难保洁中心尽量帮助解决、病人送医院或家中有其他事中心派人帮忙。冷玉梅深情地说过:“要不是许许多多好领导、好同事和好姐妹的帮助,也许我走不到今天,我只能把对组织、对领导、对同事和对所有人的感激之情用认认真真工作来报答”。平日里,逢年过节,支部都要到先进典型的家里,送去慰问和关怀,为先进典型层出不穷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每一季评出的“党员先锋岗”或“服务明星”等,支部都会在业绩奖励中给予体现,获得上级表彰的劳模先进,上级组织都要带领他们赴外地旅游参观、考察学习,既放松了身心,又学习了先进经验,使先进典型心情舒畅,以加倍的热情来勤奋工作、回报单位和社会。

要支持先进典型放心大胆地开展工作。先进典型在工作中标准高、要求严,有时难免触动个别人的利益。也有个别人出于某种目的,在工作中故意给先进典型出难题、找麻烦。先进典型身处多个“光环”之下,自身也有很大的压力,作为领导一定要引导、帮助典型努力做到“三个正确对待”:正确对待成绩,不骄傲自满;正确对待荣誉,不负重前行;正确对待别人,不耻下问。同时态度鲜明,坚决支持先进典型进行正常的严格管理,给先进典型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先进典型更加放心大胆地工作。

(责任编辑:罗志荣)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4

一、创新学会组织构成模式, 档案学会工作更具社会性

哈尔滨市档案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组建后, 在学会组织构成上突破传统模式, 提出“面向社会, 民主办会、科学办会”的新思路。广泛吸纳了大专院校、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新闻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学术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收藏家和档案爱好者进入学会理事会, 扩大了学会组成人员覆盖面, 提高了学会的知识层次和科研水平, 使档案学会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学会每年召开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议, 邀请各界代表组成理事参加, 听取对档案学会长远建设、创新发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等提出的建言献策和有益建议, 充分发挥了学会“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学会理事会还积极将学会组织触角延伸向基层, 先后成立了市档案学会区县档案分会、市直机关综合部门档案分会和市直企业集团档案分会, 成立了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档案文献编纂与历史研究学术委员会、青年与学生会员学术委员会、档案文化与收藏学术委员会、档案摄影专业委员会, 建立了重要历史档案资料鉴定评审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联络员会议, 明确职责, 部署任务。通过集聚全市高层次人才, 使学会组织建设充满活力, 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

二、发挥档案独特优势, 积极打造学会文化建设新亮点

积极创新学术研究形式。为深入研究挖掘档案文化价值, 宣传档案文化特色, 充分发挥档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作用。哈尔滨市档案学会组织召开了《2012·档案文化价值哈尔滨研讨会》, 首次跨区域与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省、地区的城市合作, 同时, 邀请了国家、省档案学会、档案报社、杂志社记者参会。各与会城市的代表围绕“档案文化价值”主题, 结合各地区档案工作实际, 进行了深入研讨, 提升了档案文化对服务创建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和贡献力。2013年, 哈尔滨市档案学会又组织召开了部分城市和高校档案专题学术研讨会, 围绕加强档案服务能力建设、档案文化价值研究、档案行政管理方法、电子文件迁移、档案学会建设以及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研讨会不仅打破了地域界限, 而且突破了领域界限, 创造性地搭建了省际之间、兄弟城市之间、档案局馆之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档案学会之间、档案学会与高校之间高水平、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研讨和学术研究共享, 与会人员提高了认识, 达成了共识,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思路, 对进一步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智力支持。

广泛开展档案文化宣传。利用“国际档案日”、“法治宣传日”等纪念活动, 以“档案在你身边”、“走进档案”为主题, 深入挖掘馆藏历史档案资源并广泛向社会征集史料, 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流动展板, 选取了1 000多幅图片, 编辑了百余个“档案轶事”, 先后在市委123号展馆和黑龙江大学举办了《市档案馆馆藏重要历史档案资料流动展》。展览以哈尔滨历史发展为主线, 生动再现了哈尔滨从散落在松花江两岸的村落群, 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沧桑历程, 更突出反映了哈尔滨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最终胜利解放的光辉足迹。流动展先后接待了50多家市直党政机关和单位, 黑龙江大学信息学院、历史学院的学生, 共计2万余人次参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丽欣同志亲自率宣传部机关全体干部观看展览并指出, 档案部门发挥了“以史为鉴, 为文明增辉”的独特作用。

主动挖掘档案资源价值。为展示档案独特的价值, 为城市留存历史记忆, 哈尔滨市档案学会配合市档案局启动了《哈尔滨档案记忆》 (图集) 、《馆藏档案中的故事》、《感悟档案》等图集和书籍的编辑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 在大量的资料征集、鉴别、筛选、研究、编撰的基础上, 图集和书籍已先后出版面世。其中, 图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再现了哈尔滨从1726年隶属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管辖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风云历史;书籍叙述了哈尔滨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建筑、景观、市井人文风情及档案人的兰台历程。图集和书籍面世后, 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其中, 图集荣获全省优秀精品图书提名, 成为市档案学会倾力打造的文化品牌。

提升科研与学会活动水平。哈尔滨市档案学会积极响应市社科联和省档案学会的部署, 开展科研立项工作。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亲自挂帅, 组织科研骨干合力攻关, 深入开展调研,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几年来, 先后向市科协报送了《对档案工作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思考与研究》课题, 被列入市科协资助项目之一;向省档案局报送了《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及其社会价值研究》课题, 被确定为省级科研项目并成功结题;还积极向国家档案局报送了《哈尔滨市政府档案管理中心“智慧平台”》科研项目。在开展学会特色活动方面, 哈尔滨市档案学会充分调动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于2014年9月组织了“学会活动月”。档案文化与收藏学术委员会邀请了禅意印派创始人、全国著名金石大师、市档案学会档案文化与收藏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明, 为全局干部职工作了题为《艺术与禅意人生》的学术讲座。机关档案分会组织机关会员参观了市档案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尔滨档案记忆》展。档案基础理论与档案文献编纂委员会邀请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 初步提出了中东铁路档案资料整理和阿拉楚喀副都统衙门史料整理两个选题。青年学术委员会安排会员撰写档案学术理论文章。学会还利用网站和《哈尔滨档案》刊物为广大会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及时宣传档案学会工作动态和研究成果, 激发了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的热情。

三、探索学会培训工作新机制, 努力提升会员学习能力

针对全市档案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特点和不同要求, 哈尔滨市档案学会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训形式, 几年来, 分别举办了初级和中级档案专业技能培训班、机关和企事业档案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班、档案系统执法人员培训班和档案数字化技能培训班等, 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提升了学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培训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科学调配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哈尔滨市档案学会拥有高校和学术专家会员的优势, 邀请黑龙江大学档案学教授和社科界专家在各个班次进行授课。这些专家和学者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不仅具有坚实的档案学理论基础知识, 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档案教学案例和当前档案界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 学会还请市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和长期从事档案工作实践的同志为学员授课, 既能让学员学到实用的理论知识, 还能与学员面对面探讨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将档案岗位培训的侧重点放在实践教学上,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根据不同班次的学员需求, 增加了档案工作实践操作知识课和案例教学课, 深入到机关、企业档案室进行现场教学;三是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打破了以往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记的固有学习模式, 增加了师生互动内容。对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和答疑, 达到学员学得进、听得明、会操作、用得上的目的;四是追踪教学实际效果。档案岗位培训授课内容结束后, 一方面通过综合考试, 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 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及时组织学员座谈, 征求对档案岗位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这种“因材施教”的培训方式, 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学员们普遍认为, 档案岗位培训内容设置新颖、针对性强, 教师授课水平高, 方法灵活多样, 方便记忆和实际操作, 确实学到了真知识。特别是在午休时间还能观看到难得一见的市档案馆馆藏“老电影”, 既重温了城市记忆, 又丰富了档案文化知识, 真正达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目的。

创新先进典型培养机制 篇5

——关于胶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一案三结合”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提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解决好的课题。多年来,胶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各类案件同时,更加注重案例剖析,实现与综合治理、廉政教育、制度防范相结合,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营造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重锤击鼓,查治结合,精析案由防多发。

对于违纪案件的查处,不仅仅是处分几个人,关键是达到弄清思想、探明原由的目的,以免再蹈覆辙。因此,胶州市在每起案件查结后,更注重梳理涉案的重点事项和重点问题,形成剖析材料,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治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前查后犯、前清后乱”等问题的发生。2005年以来,已开展此类专项治理活动9次,达到了综合治理的效果。

一是对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的案件,力求通过案由剖析,由点及面,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2005年,胶州市在查办一个村庄干部违纪投保案件过程中,经过剖析和查实,发现农村党员干部在养老金保险投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胶州市及时出台文件,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养老金保 险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整顿,对21个村庄的村干部存在的违规投保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和教育,整改违规投保资金7万多元,充分发挥了纪检监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

二是对具有表露性、连带性的案件,力求通过深挖细查,由表及里,达到案子查结、相关问题处结的效果。2005年,胶州市在查处铺集镇马家村原村主任违纪案过程中,发现该村自90年以来,先后五任班子遗留9万多元招待费在帐外无法报销,其中实支1.9万元,余额因村里没有资金,仍以欠条形式放在帐外。对此,通过找齐相关的五任班子成员,对帐外9万余元招待费进行责任认定,按照有关招待费管理规定,每人分摊一定数额,与饭店签定还款协议,并追缴由该村财务付给饭店的资金,解决了该村与饭店的债务问题,严肃了党纪法规,维护了村集体的正当权益和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是对具有隐蔽性、扩散性的案件,力求通过由此及彼,锲入冰山一角,达到堵塞漏洞、打破“冰山”的效果。今年年初,胶州市在查办张应镇卫生院用“假病人”骗取医保案件过程中,发现该卫生院还存在财务管理不正规、漏洞较多的问题,成为“双管双不管”的“灯下黑”单位。由于负责医保管理的劳动保障局未按要求严格把关,致使张应镇卫生院骗取医保3万多元。该案处结后,通过向有关单位及时反馈相关案情,引起了劳动保障部门及有关镇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主动整改,强化监管,排除隐患,有效避免了类似或相关案件的再次发生。

二、惩防并举,查教结合,警钟长鸣促自律。

反腐要防腐,教育是基础。教育对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近年来,胶州市积极推行以案施教,通过发生在党员干部身边的案例,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规范和震慑,使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重引导,强化法纪意识。胶州市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促进思想共鸣,规范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觉地遵纪守法。2005年,针对村庄“两委”换届期间出现的拉帮结派、互相乱告等问题,胶州市在重点查处严重违纪案件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直播,对全市6000多名村干部进行以案说纪教育,纠正了错误思想,确保了“两委”换届的顺利完成。今年,继续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络开辟的“行风在线”等教育专栏,结合案件剖析材料,制作了多期案例曝光、新闻综述等节目,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遵纪守法利人利己、违法乱纪毁己毁家”的舆论氛围,启发了群众,教育了干部。

二是重规范,净化发展环境。针对执法随意、侵权增负、卡农害农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胶州市结合重点查办的投诉案件,将惩治、规范与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政府的廉洁高效。今年,先后查处了9起软环境投诉案件,对3名领导干部、11名股级干部、65名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党纪处分,对3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同时,通过对查处的案件进行梳理分类,形成专门的警示教育材料,先后6次下发通报,组织 相关单位及党员干部重点学习,深刻反思,不断规范自身管理,维护了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目前,胶州市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13个行业管理部门,均建立了工作规范,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重震慑,优化警示效果。反腐案例具有震慑和警醒作用。胶州市充分运用警示训诫的教育方法,以生动的事实教育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一方面,坚持边查边教育,每查处一起重点案件,都要到发案单位进行现场反馈教育。联合发案单位用好身边的“活教材”,警示党员干部时时警醒,洁身为政。仅去年以来,先后到4个部门和6个镇(处)进行了现场反馈教育。同时,重点查办了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和利用职务非法敛财等多起要案,予以严惩并通报全市,警示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守法、廉洁奉公,起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教育作用。

三、溯本清源,查建结合,健全机制保廉洁。

制度反腐,治本之策。胶州市在查办案件工作中,非常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腐败。近几年,胶州市针对农村、市直单位党员干部发生的违纪问题,认真分析了发案特点、规律和原因,建立了一系列监管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违纪违法问题的滋生。

一是抓关键,健全新农村管理制度。近年来,胶州市分析发现,农村案件70%以上是源于财务问题。因此,紧紧抓住财务管理、资产资源和工程承发包等事关党员干部廉政的关键问题,在全市800多个村建立并实施了农村财务委托代理、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式管理、村级小工程招投标等制度,从源头上解决了村干部 乱支乱花、村集体资产管理无序、处理不规范造成公有资产流失和村庄工程暗箱操作、损公肥私等问题。从近两年查处的250多起农村案件看,上述三项制度实施后,基本上杜绝了财务违规、集体资产流失和利用村级工程以权谋私等现象发生。

二是抓程序,完善软环境管理制度。胶州市针对执法部门到企业收费检查、处罚存在自由裁量权过大和重收费轻服务等由于权力寻租导致违纪违规时有发生的问题,建立并实施了政务公开制度和检查、收费、处罚行为登记制度,规定审批部门必须将审批程序、时限、内容、标准和收费情况全部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出台了9个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对企业执法情况的监督,规定每次到企业必须登记备查,有效遏制了随意检查、随意处罚等违纪行为的发生,实现了纪检监察“关口前移”,从制度上构筑了防腐治腐的防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三是抓机构,建立部门内监管制度。胶州市通过对近年来已查结案件及苗头倾向情况的剖析总结,着眼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交易、医药招投标、预算外资金、政府采购、协会收支等6个易发案领域,决定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今年,在全市32个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内部成立了督查室,建立并实施内部督查制度,由部门纪检书记兼督查室主任,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协调督查,本部门实行每月督查与日常抽查登记备案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了监督,增强了源头治腐的实效,得到了省、青岛市的认可和肯定。加强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政治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胶州市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对在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做深案件查治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对待腐败案件,“要伤其十指,更要断其十指”。违法违纪问题并不因不查而不存在,只要对案件所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集中整治,必然起到“刮骨疗毒”的作用。因此,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应克服单纯办案、孤立办案的思想,既要惩治违法违纪人员,也要认真做好查办案件的后续工作,对案情深研细究,突出办案的综合效果。胶州市在总结查办案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成功推行了“一案四报告”,即调查报告、剖析报告、检查建议报告和向同级党委报告,特别是“案例剖析报告”,为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打开了新思路,扩大了查处案件、惩治腐败的战果,增强了反腐倡廉的实效。

二、做透干部思想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思想防范是反腐倡廉的固本之举。腐败的滋生,首先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服务人民群众的自觉性降低,归根结底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 题。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促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把个人行为与国家、集体的准则有机结合起来,是从根本上消除违法违纪问题的关键。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其执纪办案的特点和优势,在运用正反典型进行宣传教育上下功夫,采用党员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促使党员干部自觉提升精神境界。胶州市实施以案施教,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通过剖析党员干部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全面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和廉政意识。

三是做实源头防腐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途径。规范权力运作,加强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经验总结。按照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的基本思路,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制度就跟进到哪里。应积极采用改革创新和健全制度的办法解决导致和诱发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对苗头性问题做到露头就抓,及早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对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清理,出台制度加以规范;对实践中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使其制度化。同时,健全制度程序性内容,使程序成为推进制度落实的坚强保证。胶州市在依案建制的实践中,抓住了难点重点问题,选准了制度制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关键环节、重要部 位、重点对象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强化了制度的实效性,使制度真正管得住、管得好、管得久,实现了防治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新突破。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单

位:

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篇6

关键词:涉外法治人才;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一、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涉外法治人才?

对一国国民素质提高、国家整体的未来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教育更重要的了,依法治国与法学教育的关系更是如此。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法律院系已达626所,从数量上来讲,“法律人才”济济,既有传统的法学院所,也有很多新兴产生于其他专业或学科见长的院校,例如工科、外语院校等。然而,近年来的就业情况似乎表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并不乐观,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连续两年被亮“红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培养法学人才同质化、过剩,培养和需求不匹配。

作为高等教育部门,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为国家的战略需求服务。问题是,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治人才”?不同于过去所讲的“法律人才”,“法治人才”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通晓法律,还应当掌握治国理政的基本知识,具备相应能力。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决定》在第六部分第三项专门针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工作要求,目标是“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和“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然而“法治人才”不是铁板一块,各个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在符合上述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国家需要的不同领域的法治人才。

外语院校的法律院系应当将法律与外语紧密结合,培养出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中国法律、能够熟练运用外语教学国际法律、外交事务的国际化、涉外“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尽管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在一些外语院校已经尝试了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由于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并且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形势的变化,我们应该更加明确、更加准确地进行定位、找到抓手,才能在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服务于国家对涉外法律人才的强烈需求。

二、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举措

1.“法学+外语”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创新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特别是涉外法治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不容忽略,不能将应用性很强的涉外法治人才理解为一般技能性的性质,事实上,从事国际法律业务、国际法律外交工作更需要高端人才。然而,北外法学院作为新建的法学院,由于规模小、起步晚,在学科点的突破方面有一定难度,只有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寻求突破、找到新的增长点,才能全面、有效地进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北外法学院”)为例。

2014我们年在已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自主设置“国际司法与执法合作”二级学科硕士点,对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凝练学科特色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015年,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获得教育部批准,在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法学”博士点,共有四个方向:国际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合作、民商法。具体服务于以下领域的涉外法律人才需求:一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国际投资提供法律服务的人才、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与国际金融法制的人才、熟悉国际商事交易、国际投资贸易等跨国法律的人才。二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相关法律提出很大挑战,如何在国际层面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需要法治新思维。三是在国际与国家安全背景下,跨国反恐、跨国禁毒、跨国反腐败与境外追逃追赃、跨国反洗钱以及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领域法律人才的培养,从地域看,我国需要与欧盟、东盟、中东地区、俄东、拉美等区域加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合作,这就需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小语种+法律”的人才培养进度。

此外,北外法学院还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途径,与美国公立名校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UMKC”)法学院等海外知名法学院合作,建立优秀毕业生直通机制,本科生毕业后直接攻读法律博士(JD)学位。

2.“法学+外语”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根据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的战略需求,依托全校70个语种的独特优势,北外法学院对于“法律+外语”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形成了以下几种复合类型:

一是“法学+英语”模式。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组织、国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主流语言工具地位,因此,“法学+英语”应该是语言学校法学院系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法学+小语种”模式。从世界格局、地缘政治的未来发展看,我国都需要加强与不同国家的交往,法学在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1世纪的国际交往也应当朝向法治化的方向努力,然而没有语言就无法交流。例如,土耳其语等语言与法学知识的融合,将对“一带一路”战略法治化、确保“一带一路”战略最终实现和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从长远来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国际法与区域管理”博士专业点,必将充分发挥北外在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方面的显著优势,培养一批高端国际化法律人才,为切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作出独特贡献。endprint

其他如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小国家的“语言+法学”人才的培养一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未来北外将开齐与我国建交的所有国家的语种,这是我国对人才储备的战略需求,藉此契机,培养“法学+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很有必要。

三是“法学+经济+外语”模式。要在国际组织中工作、增强中国的话语权、提升国家形象,就需要一批“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三懂人才”。北外整合法学院、国际商学院以及70个语种的外语教学优势,努力培养“法学+经济+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法学+复语”模式。“法学+复语”指的是既懂法学又能熟练运用两门以上外语的“复语”、“复合”法治人才。“两门以上外语”可以是英语+“德法日西俄”语种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英语+“小小语种”——即较小的国家、世界上较少的人说的语种。从广义上讲,“法学+小语种”复合型人才中不乏也可以讲英文的学生,只是“法学+复语”更强调能够运用两门以上外语的能力。

这几种复合模式可以通过法学本科、双学位-辅修、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来北外留学法律硕士生(LLM)等培养机制进行。

3. 涉外法律人才教学模式的创新

北外法学院自2002年法律系开始起步建设至今,有专职教师20人,全部有海外学位或留学经历,其中19人是法学博士。在校本科生200人,研究生100多人。在“法学+外语”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举措包括但是不限于:常年保证有3—4名美国或英国的法学教授、律师或退休法官授课,保证“法学+英语”的最佳融合效果。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合理安排法学课程与英语课程的比例,且英语课程中有法,法学课程用英语,同时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将法学课程分为全英文授课法学课程、双语授课法学课程、中文讲授、辅以英文资料的法学课程。加大法律实践课程内容,例如法律文书写作、法律谈判、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公益诉讼、各种比赛等。例如邀请美国退休法官做真实的陪审团审判(Jury trial)模拟法庭,美国法官亲自坐镇担任模拟法庭的法官,选择学生做陪审员等角色,全程英文,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每学期邀请1—2名在法律实务领域颇具建树的立法、司法、执法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开设讲座。同时,与中纪委、司法部、全国人大、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展开项目合作,让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其中,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用国际的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用其他专业的方法(经济分析、哲学分析)研究法律问题,努力培养学生“像律师、像法官那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think like a judge”)的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北外法学院成为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国22家“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三、机遇与挑战: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电子通讯、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变革、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四中全会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最新决策,这些都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内外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对各种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以确保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方向与质量。

1. 创新与规律、“本色”与“特色”的关系?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无太多经验可循,需要创新,然而既然关键词仍然是“法治人才”,就不能背离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培养规律。教育单位既然叫“法学院”或“法律系”,那么学生的法学素养、理论功底就必须扎实,基本的法律实践能力必须具备,这样才能保证四中全会所提出的法治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再辅以浓墨重彩的外语特色,才可能产生“1+1>2”的教学效果。将来无论是从事理论工作还是实务工作,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学功底与外语能力都重要,哪个腿瘸都不行。

第二个层次的“本色”与“特色”问题是中国法与外国法的关系问题,简言之,外语院校的法学院也不能办成“美国法法学院”或“德国法法学院”,因为即使学生未来从事涉外法律事务,他首先必须是个“‘中国法通”,因为他首先要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学好中国法,是“本色”,学好国际法、外国法,是“特色”。

这样看来,法学课程教学、外语教学都必须保证必要的课时、阅读、辅导、训练等资源投入,这个体量是巨大的。这就带来下一个问题。

2. 可否尝试“法学”学位的“本硕连读”以及“硕博连读”?

要想“法学+外语”产生“1+1>2”的效果,保证课程减量不减质,还有教育部规定的一系列公共课不能动,谈何容易!尤其是大四,学生纠结于去向抉择,可谓“兵荒马乱”,能够静心下来好好读书的不多。因此,需要选拔一批优秀学子,给其定心丸,将法学本色与外语特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好是“本硕连读”或“硕博连读”,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尝试六年拿两个学位——法学学士与法律硕士,对大多数同学而言,省去了考研这一道程序,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与积极意义。而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实行的“三三制”本硕连读,相对于目前体制内较为便捷的“4+2”模式,三三制避免了法学专业本科生第四年的粗放式实习等的时间浪费,使高层次法律职业教育在时间上更好地得到衔接。

应该说,在当前国内的教育体制框架内,这已经是很大的突破。然而,问题是学生拿到的是“法律硕士”学位而非“法学硕士”学位,有些学生和家长还是有顾虑。未来可否进一步突破,有待努力。

3. 是否应该进行分层教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本科、研究生生源的复杂性,天然地存在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复合”,而且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被“复合”,学生对课程的种类、深度需求不一,语言课程、法学课程以及用外语讲授的法律课程都遇到了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教学的问题。实际情况是,外语尚可进行分层教学,法学就较为困难,特别是外教的法学课程、双语的法学课程,美国教授、律师大多不会说中文,也不太可能用中文进行辅助解释,而且分层施教意味着不仅多一倍时间上的投入——至少再讲一遍,而且还要分出难易程度、差别化教学,这就不仅是工作量的问题了,很复杂。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带来学生饥饱不均、差学生跟不上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其要害问题实实是师资。

4. 师资及其工作评价机制如何创新?

涉外法治人才的创新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授与否,合格的涉外法治人才的授课教师都应当具备以下素质:一是一定的(如果还达不到“丰富”的话)立法、司法或执法实践经验;二是具有海外法学学位或留学经历、外语熟练——不只是阅读与写作,口语一定不能差,因为要进行授课、组织国际会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三是法学功底好、讲课好、科研能力强,能够敏感地捕捉最新的国际国内法学新动态、新理论、新案件,才能跟上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步伐。那么拿什么吸引、留住这样的人才教师?这样的老师如果去做涉外法务会收入更高、去商务部等部委工作名头更大。否则,长期激励机制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合理,会导致人才流失或变相流失——留住人留不住心,出工不出力,甚至“工”也不出,反正也不会被解聘或低聘,反过来严重影响教学、科研质量,导致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大打折扣。

为此,学校及院系应当加大对这类师资的投入,全面尊重、认可教师们的高端脑力劳动,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保障其学术活动、教学活动的应有时间和空间,在工作量的计算、职称晋升要求、项目设置等方面全面推进师资建设。

其他还有涉外法治人才教学中“术”与“道”的关系、通识教育、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就业评价机制等,限于篇幅,不予赘述。

四、结语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的创新,目的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基于宏大的、日新月异

社会变革的现实与法律实践。而国际、国内法律的发展变化,与国际形势、立法、司法活动及其效果有关,更与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紧密相关。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对涉外法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学教师的教学如果与国际、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脱节,很难想象能够教出在国际场合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内符合立法、司法、执法等部门工作所需要的学生。

涉外法治人才应当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为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是法学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创新机制培养农业高职教育人才 篇7

一、创新校企 (地) 合作方式 构建产学结合机制

推进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规范, 也是现代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体现。如德国是双元制, 美国有专门的产学合作计划, 英国则主要体现在现代学徒制中。因此, 产学合作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 。在我国, 通常把产学合作理解为职业院校寻求企业对其办学的支持, 这是因为学校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强调, 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探索校企合作方式的创新机制。

根据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 我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1.定向培育。即与农业企业合作, 定向培养人才。学院先后与成都旺达饲料公司、四川巨星集团、四川元丰农资连锁公司等农业企业合作, 实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师团队共同组建、教育教学共同完成”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人才需求“订单”, 实施人才“定制式”培养, 并组建了“旺达班”、“元丰班”、“巨星班”等农业企业冠名班, 其中元丰农资连锁公司还为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每年5000元的资金资助, 旺达企业每年为该班的培养提供不低于20万的专项资金。

2.项目开发。围绕一定的科技应用项目, 组织师生投入开发活动, 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以项目为中心加以整合和运用。如学院集成并推广的“生态鸡养殖”项目、“二荆条辣椒提纯复壮”项目等, 在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局部区域扶贫中已显现出了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新加坡新川公司合作参与的肉鸡产业化项目已开始了产业化生产。

4.园区示范。学院在金堂县高板镇包包店村建立了占地200多亩的科技示范园区, 饲养了100余头黑白花奶牛, 推广篁竹草栽培, 开展食草鸡的提纯复壮选育项目,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在过去两年中, 该示范园区累计产生的效益达到100万元以上, 受到村民的普遍好评。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建立凯特杏基地, 面积6000多亩, 开辟了杏花观赏旅游项目, 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5.项目嵌入。即通过与企业合作, 选定优势项目, 组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广泛的实践项目特别是创业项目中, 如学院与四川华迪职业技能培训有限责任公司、大北农集团等联合举办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班;利用校内实训中心与成都成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苗木花卉、食用菌栽培等创业项目班等, 引发了学生积极的创业热情。

6.融入企业。即学生具有学院学生、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 在与成都旺达饲料有限公司的合作中, 学院有专门的旺达服务团队长年参与旺达的经销商和职工的培训, 同时, 旺达班的学生还根据旺达企业的需求, 利用假期和实训时间, 参与企业的工作, 双方共同管理, 共同承担育人工作。

7.校地合作。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是农业职业教育的一种必要形式。如学院与成都市双流县、金堂县、青白江区等区县合作, 实行“政府引导、学院支持、协会组织、农户参与”的校地合作模式, 通过建立“专家大院”、科技示范点、技术推广基地等,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在采用各种校企合作形式时, 十分注意按照“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原则来建立一种长效的持续发展机制:学院按照企业 (区域) 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 (区域) 培训员工、合作进行规划论证、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同时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 提供各种机制和便利, 吸引企业专业人员深度参与学院的发展咨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指导, 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紧密的关系和联系。

二、强化产学结合基础 共建生产实践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正如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所指出的:“在我国, 职业院校作为主要学习地点, 既不可能在规模上也不可能在数量上对真实职业环境进行一比一复制, 因此, 教学资源的综合配置, 以较少的投入办较多的事情, 就成为职业院校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校企结合才可能实现”。[2]

为此, 我院建立了一批功能配套的, 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训需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作物生产和病虫防治实训场、园艺园林专业实训场、畜牧生产和疫病防治实训场等校内实训基地。其中, 园艺园林专业实训场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学结合的基础条件,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如引入成都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四川种都种业公司、成都三夫子公司等企业, 与学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其中成都旺达饲料有限公司投资5800万元, 在学院流转的130亩土地上与学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规划养殖祖代种猪1100头, 2008年已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与成都市双流县政府合作, 在黄龙溪镇华严村、籍田镇红碑村分别建立“科技专家大院”, 推广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科技成果, 带动了较大区域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与新加坡天荣实业公司合作在双流县共建年产1500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提高院内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室和高仿真实训基地的配置与功能基础上, 学院与200多家企业、村社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建立了100多家深度合作、相对稳定的院外实训、实习基地, 为学生半工半读、生产实践和顶岗劳动提供了稳定的实践基地。

三、推进教学过程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职业教育必须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职业教育的教育应以情境教学为主”, “职业教育的教学框架是一个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框架, 强调的是整体的教学行动与典型的职业行动的整合。”[2]我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 始终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方向, 把推行工学结合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形成了“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1.推进“三结合”。

一是推进育人与社会相结合, 提高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重在把握好四条操作主线:在目标构成上, 注重文化基础、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整合渗透;在组织形式上, 注重课堂学习、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 注重知情意、教学做、讲练用的辩证统一;在学习评价上, 注重学业测试、产品展示、实践考核的综合运用。二是推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重在抓好教学的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的匹配、交融与互补。三是推进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强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重在创建情境学习、行动学习、服务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2.实现“三循环”。

首先是实现认知—体验循环, 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认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实践环节, 强化实践的生产性, 加深学生实践的成功体验。其次是实现实训—实践循环, 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和仿真实践, 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再次是实现操作—实习循环, 通过优化专项技能实习、综合实习和生产性顶岗实习的时间比例的过程管理, 提高学生的生产经验和综合职业能力。

3.加强“两指导”。

“两指导”是指学院的专任教师同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组成教学团队, 对学生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导。加强“两指导”重在两个方面, 一是优化指导队伍。二是优化指导过程, 实施“分层化”的指导方式和建构“职业化”的指导内容——“分层化”是指对学生分层分类进行指导, 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树立亲农的理想”, 二年级重点帮助学生“练就事农的本领”, 三年级重点指导学生“实践兴农的目标”;“职业化”是指通过专业教育、职业规划、创业体验、生产操作等活动, 使学生能够较清晰地了解行业发展态势, 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较全面地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 我院正逐渐形成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在服务中育人”的办学特色。

摘要:作为培养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农业高职教育, 必须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机制, 通过项目开发、园区示范等方式, 突出人才培养过程的“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 以形成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育人方式。

关键词:产学结合,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著.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 篇8

关键词:电视编导,新思维机制,培养

电视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需要较为全新和独特的创作思维, 正是这种独到的创作思维形成了电视艺术领域极为珍贵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的电视领域, 必须不断强化电视编导的创新观念, 重视创新作用, 将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 实现节目品质的提高, 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1 新时期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

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必须是全新的、没有被使用过的, 也就是具有新颖的特点。这是电视编导进行不断创新的基础, 具体说就是一些新思想、新模式、新观念。这种全新的想法与社会发展和电视艺术进步是同步的。只有创新思维的存在才能使得一些新的节目应运而生, 并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另外, 电视编导的创新思路要与时俱进, 彰显时代特征。因为电视艺术源于生活, 所以要与时代一起前进, 突出时代特点, 与时代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充分体现当下社会的一些精神风貌和时代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电视节目符合时代的特点, 具有时代的气息, 适合当今观众的心理, 满足观众在精神方面的要求, 保证收视率的提高, 推动电视行业的进步;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防止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形。要善于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精髓, 为电视节目制作之用, 保证较高水平的电视节目制作格局。

2 影响电视编导创新思想的主要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明显, 群体创作形式对编导的创新思维影响巨大。电视节目也是一种商品, 需要在投入使用后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和效率, 同样希望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质优的产品, 展现了工业生产的功利性, 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运用来提升收视率。因此, 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和干预, 阻碍创新性思维的运用。同时, 群体性的创作使得创新性思维也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从事电视节目创新工作的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

3 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提供合理的保障

对于电视编导的创新, 需要提供适应的环境和条件。首先是对思想观念和意识进行创新, 这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其次是自身能力方面的创新, 也就是将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实践活动, 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再次, 是对相关知识的创新, 也就是相关人员将个人专业知识和素质体现为专业能力的过程, 要与时代相契合, 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学习新知识, 培养新思维, 这是构建新时期新思想的基础和源泉;另外, 还有思维上的创新, 这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 一旦缺少这一基础, 任何创新意识都变得毫无意义, 也就无法付诸实践。所有这些条件要彰显合理性与科学性, 以先进的机制作为主要条件, 为电视编导的创新行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 电视节目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编导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同时, 在电视编导的管理方面, 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和培养机制, 直接导致电视编导的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因此需要迫切解决创新机制的问题。

4 如何激发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4.1 不断开发新节目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思维活动也非常活跃, 喜欢新鲜的事物, 猎奇心理严重。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电视编导要不断丰富和改进节目的内容, 创新节目形式。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 创新模式。对原有节目进行不断地更新和改版, 实现节目常新的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 赢得好评, 在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立足。

4.2 实现习惯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有效统一

鉴于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都偏重于惯性和单一, 创造性思维要实现多角度和多层次化, 勇于大胆尝试, 谨慎使用。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使思维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4.3 对电视编导的评价体制和奖罚机制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编导的创新作用, 除了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外, 还要为他们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系统, 保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奖罚机制, 实现对编导的有力激励;再次, 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奖励为主, 促使编导们的创新行为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生产出广为欢迎的电视节目。

4.4 实现竞争与协作的统一

竞争是一个团队的活力的象征, 有利于团队创新思维的产生;协作是集体存在的前提, 能够缓解矛盾, 发挥团队效能。为此, 要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保持团队持久的创新活力。

结束语:

电视编导是电视制作行为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具有全局的观念, 掌控整体的设计思路, 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实现形声一体化。电视编导要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与生活紧密结合, 实现实践与思想的不断融合, 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赢得观众对节目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王啸梦.论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J].神州, 2012, 12:100.

[2]刘祖瑄.论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的激发和保障[J].华章, 2012, 28:314.

袁贵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篇9

一、深刻认识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决定》明确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这指明了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学位教育为主体、其他教育为补充, 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进修相互衔接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为法治领域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与此同时, 初步形成了教育部门宏观管理、司法部门行业指导、教育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法学院自主管理“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既有以法学理论传授为主的法学学术教育, 又有具备行业特点的法学专业学位教育, 还有贯穿于法律职业生涯的继续教育。高等法学教育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大众化教育兼顾精英教育理念, 初步形成了法学教育、司法教育及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培养造就了大批具有法律人格、法律知识和法律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 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和机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地区之间法学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配置仍不平衡, 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法律职业的衔接不够紧密, 职业化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相互结合还不够到位, 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刻不容缓。

二、正确把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环节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始终遵循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要论述, 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 重点突破, 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的首位

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第一位的要求, 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表现。

我们必须立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局, 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 不断提高法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基地”, 加强对社会思潮辨析引导, 分清重大是非, 不给错误思潮传播提供任何渠道和空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将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提能力、多样化、强协同”,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增强法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伦理意识。

(二) 重点加强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

《决定》强调, “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 纳入司法考试必考范围”。这既指明了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也明确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

理论体系是关于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 是在丰富实践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学科体系是由理论体系提炼升华集成, 具有稳定规范的基本概念、方法论、分析工具及其分支结构等;课程体系则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反映。对人才培养机制而言, 三大体系建设必须相互贯通、有机联系。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高等法学教育体系,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日臻完善。但同时也要看到, 法学教育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研究和阐释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 有些地方、高校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偏重于西方法学理论、缺乏鉴别批判等问题。

深入贯彻《决定》要求, 要落实好三个方面重点举措。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同教材编写、基础研究紧密结合,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集中全国高水平专家学者, 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立足当代中国法治实践, 研究各项法律制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法律文化,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二是精心编写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 力求全面准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新成果, 全面准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丰富实践, 全面准确反映本科学领域最新进展。要采取强有力措施, 推动高校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 将其列为高校法律类专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学生必修的基本教材,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占领高校法学教育教学阵地。三是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 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将国家统编教材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应知应会的必考内容;进一步强化法治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 确保高校用好、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 激发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活力。

(三) 着力培养造就优秀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决定》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为政之要, 莫先于用人”, 实现建设法治中国宏伟目标, 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努力建设一支信念执着着、、品品德德优优良良、、知知识识丰丰富富、、本本领领过过硬硬的的法法治治人人才才队队伍伍。。

《决定》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青少年抓起,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制定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规程, 努力在所有课程教学和有关学习活动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 不仅为每个公民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也为在高等等教教育育阶阶段段培培养养德德才才兼兼备备的的法法治治人人才才及及后后备备力力量量打打好好坚坚实实基基础础。。

要认真落实《决定》关于“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的要求, 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多样化机制, 完善与国外院校交流、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组织实习等项目,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拓展法治人才国际化视野, 抓紧培养政治可靠、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涉外法治人才。

三、切实增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条件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 法治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基础性环节。根据《决定》的总体要求, 必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 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坚强可靠的师资基础和制度保障。

(一)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治人才培养专家和教师队伍

《决定》明确提出, “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 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 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 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思想。要把建设高素质专家教师队伍作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 深入实施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等六部门联合启动的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 即选聘10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 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选聘10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 参与法律实务工作。在“双千计划”的牵引下, 全国法学院校及法学研究机构还要从实际出发, 切实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多方位合作, 精心打造专兼结合的法学专业教学团队, 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共同设计课程体系, 共同建设实践基地, 注重特邀法律界先进模范人物授课讲座或指导学生, 重点加强案例教学领域理论研究和教材编写, 广泛开展探究式学习讨论, 增强学习者全面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需求的素质能力。

(二) 增强法治人才培养多方协作的合力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必须多方配合、增强合力, 多措并举、协同攻关。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人才培养, 在强化教育系统培养法治人才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业务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收到明显实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负责同志参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政法部门将在职攻读法律硕士项目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全国共有两万多名在职人员获得专业研究生学位, 为大幅提高法治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继续加强培养单位与法治工作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和联合培养, 着力增强实践能力, 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在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使用效益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三) 强化法治人才培养的政策配套

创新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和机制 篇10

当前, 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在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缴费上学的背景下,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旨在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四年来, 在教育部的领导下, 北京师范大学认真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 创新体制机制, 在免费师范生培养和教师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一、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办学特色, 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主要特色。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强调, 教师教育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教育学科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改革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为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服务国家战略, 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推动教育创新, 学校于2009年6月成立了教育学部和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部的行政职能和学术职能相对分离, 实行扁平化管理,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办学特色更加突出, 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显著增强。教师教育学院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院长, 由教务处、学生处和研究生院主要负责同志任副院长。学院担负着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任务, 负责统筹和协调全校免费师范生和其他类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时还负责规划、组织和协调全校学科教学资源, 深入开展高素质教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立教师教育学院, 有助于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做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有助于建立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课程体系, 提高免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着力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上下工夫, 推动免费师范生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是将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同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相结合, 构建起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为架构的模块式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与科学素养、身心素质,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师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模块式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与拓展课程和教育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等组成, 学分占总学分的20%左右。

二是依托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校级教改立项的支持, 大力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创新平台共支持建设教师教育优质课程140门、新课程80门, 支持编写、出版教师教育系列教材85本。目前已获批的各级精品课程中, 有29门国家级精品课、32门北京市精品课、120门校级精品课为师范生教学计划内课程。

三是针对学生特点, 加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针对免费师范生开设的《职业信念与养成》课程, 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每学期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 将教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主题, 在展示大量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将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中, 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 在教学内容上以理论剖析教育教学实践现实问题的案例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题见习及社会调查相结合。在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期间, 通过面授、网络等方式, 为学生开设部分与教育实习密切相关的课程, 使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习实现互动, 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实施国际视野拓展计划, 开拓学生视野。师范生国际视野拓展计划包括海外教师与教育专家讲学计划和师范生海外学习计划, 帮助他们了解最前沿的教育

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动态。学校特别设计了“国际知名教授系列

三、建立多元化实习模式,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增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北京师范大学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保证免费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 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在遵循互利互惠、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地域、层次和特色, 开展了以北京地区为主体、多模式并举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建立了京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西部生源地教育创新实验区、华北教育创新实验区、校际合作教育创新实验区等四种类型的实验区。在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以及太原、拉萨、南宁、乌鲁木齐等15个地区推进并落实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签约工作, 共建立了52所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加强实践教学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建设, 出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教育实习采取“3+10+3”的模式, 即3周实习动员、10周入校实习和3周总结反思。为了保障对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服务, 建设了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将分散在不同实践基地的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与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实习资源、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实习学生通过管理平台, 可随时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选修专门为他们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获取学分;通过网络平台提交实习日记和教案, 交流实习感想, 获得指导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实习期间, 学校领导、指导教师和督导教师, 70余人次远赴全国各地走访实习学校, 及时了解实习情况, 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与实习学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 我校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将参加不少于32学时的教育见习活动;第七学期需参加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活动;同时在各类教师教育课程中, 也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要求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实践环节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使教育理论与教育见习、实习相互促动, 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而保证对免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特别规划500万元用于建设教师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 项目建设采取学校建设和专业自主建设相结合的形式, 建设范围包括中小学课程资源、师范生职业素养养成、各学科教学论教学资源等几个部分。目前学校已购置清华同方开发的“课程资源中心”, 帮助师范生开阔眼界、全面熟悉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同时, 也可以为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备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范例和素材, 提高师范生的备课水平。自2010年春季学期起, 资源中心将面向全校师范生开放, 提供网络点播、在线观看等服务。搭建远程互动平台, 突破见习时空限制。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规划200万元用于建立教育见习与实习的远程互动系统。项目建设目标是建立我校与实践基地学校点对点的视频交互系统, 可用于视频资源的播放、采集, 并可用于对实践基地教师的培训。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了保障免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在原有六间微格教室的基础上, 学校又为14个培养免费师范生专业单独配备了移动微格设备, 用于课程教学以及学生自主教学技能的训练。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实训中心”, 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工作。

在社会实践方面, 学校开展了“名师导航计划”、教师基本功大赛等系列活动, 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支教活动, 如“三心、三小”假期社会实践 (即采用小调查、小助学、小议政这三种形式, 向社会表达和传递免费师范生的爱心、责任心和感恩心) 。2009年、2010年暑期, 学校划拨专项经费, 组建45支免费师范生社会实践队伍, 近400名免费师范生分赴甘肃、广西、贵州、新疆、西藏等15个中西部省份县级以下中学进行实践活动。学校各师范生培养单位为师范生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品牌活动, 如文学院的“未来教师自我成长营”等, 为引导免费师范生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 坚定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农村集体用地下一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