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场

2024-05-24

全国市场(精选十篇)

全国市场 篇1

横峰鞋材市场几大特点

一是市场优势。横峰的鞋材商户从20世纪初的100来家发展到现在的近3000多家, 10年内翻了30倍, 其中经营皮革企业有800多家, 鞋花装饰品店1000多家, 鞋底 (大底、中底、垫脚) 生产企业600多家。横峰辖区内以鞋材为特色经济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同时带动了上下游多个行业, 例如化工、橡胶、塑料、金属、机械及设备、鞋业专业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横峰街道横峰村呈“井”字形的4条大街上, 遍布1500多家鞋材店铺, 其中齐江路为鞋花一条街, 步云路为皮革一条街。据不完全统计, 整个鞋材市场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鞋材客商入市经营, 日人流量达到8000多人。

二是产品优势。横峰鞋材市场产品丰富, 皮革、网布、鞋底、辅料、复合……生产一双鞋所需要的每一个“零件”都能在横峰这个自发形成的专业鞋材市场中找到。在这里, 大至制鞋的机械设备, 小到鞋钉鞋扣, 制鞋业需要的材料应有尽有。不管做国内标准还是国际标准的鞋, 都能在横峰找到需要的材料。除了横峰周边的镇街道和台州市有制鞋企业的县市, 山东、福建、河南、重庆、河北等地的鞋企也都到横峰来找鞋材, 本地著名企业如宝利特、浙诺尔鞋业等企业大部分鞋材也从横峰市场上购买。估计全市6000家鞋企有90%以上向横峰市场采购鞋材。横峰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著名的鞋产业基地之一, 不仅源于她完整的鞋产业链, 也源于她有成品鞋品牌, 更有中间鞋材品牌。从事30年鞋底生产的鑫泰可谓鞋底生产的典型代表之一, 它包含橡胶鞋底、PVC、EVR、TR大底、田径鞋底以及单车TPU鞋底等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三是价格优势。就拿鞋花来说, 温州很多企业都要到横峰来采购, 其中很大一部分鞋花都是他们当地生产的, 然而却不在本地购买, 反而要到横峰来进货, 因为横峰市场比他们当地市场要便宜很多。在中、低档鞋材的价格上, 横峰相同的材料要比温州、晋江、广东等地便宜30%以上, 特别是在皮革、网布、鞋底这一块上, 最多的能便宜50%。横峰周边很多制鞋企业, 一般都是生产中低档鞋, 而中低档鞋的主要成本就是鞋材这一块, 兼到了60%以上, 所以节省鞋材成本就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最好方法, 这也为横峰鞋材的发展创造的良好的条件。

四是交通优势。横峰处于“金三角”位置, 城北街道、城东街道、泽国镇、温峤镇境内的所有制鞋企业, 只要一个电话, 都能将他们所需的鞋材在20分钟内送货上门。另外拥有成熟的物流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 横峰境内有各类大小物流公司300多家, 站点遍布全国各地, 就像最远的乌鲁木齐的货物也能在2天内到达, 横峰康洋物流中心规模处于全市前列。随着温岭火车站的开通, 高铁给横峰的货运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为攻占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横峰鞋材行业发展目标

一是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抓手, 切实发展鞋材市场商圈建设。横峰要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新的跨越, 依托鞋材市场商圈升级建设是必由之路, 要着眼世界、辐射全国, 拥占台州、温州、福建、广东大份额的市场交易量这项工作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 赋予新的内涵。计划将在西环路横峰段建造一个市场综合体, 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鞋材市场, 前期的调研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是以接受铁路经济和会展经济辐射为契机, 打造鞋材经济发展新平台。铁路站场毗邻横峰, 市会展中心在横峰南区布局, 将充分发挥好金十字枢纽区块优势和会展效应, 打响横峰鞋材品牌。整合横峰区块内300多家托运站场, 加快推进占地20亩的物流中心建设, 对接铁路和会展效应。

三是以横峰国际鞋材城建设为龙头, 壮大鞋材产业链。由193家鞋材企业投资3.52亿元的2幢在建工程—台州横峰国际鞋材城, 是地下2层、地上30层高的多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市场城, 建筑面积达到80599平方米, 是温岭市十大重点市场之一, 也是全国最规模最大的鞋材城, 将在2012年底工程竣工。鞋材城将依托200亿制鞋生产规模, 以批发为轴心, 带动外销出口、鞋样设计、鞋材料科研等制鞋外延产业发展, 为刺激温岭的鞋业发展, 提升鞋业档次, 改善鞋业产业结构作一极大的推动。

目前, 横峰街道正在申报“中国鞋材之乡”荣誉项目。

全国市场分析 篇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3月1日国务院:《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35条,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等作出规定。今后,包括集体土地、房屋建筑所有权等在内的十类不动产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统一登记。3月6日两会: 2015年楼市稳字当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月30日央行:二套房首付降至40%

公积金买首套房首付降至20% 30日晚间消息,央行、住建部、银监会发布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3月30日财政部:购买2年以上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30日联合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从2015年3月31日起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其中个人转卖已购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目前的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4月20日央行降准1% 央行4月19日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继2月5日央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央行年内第二度全面降准。

央行同时决定,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

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5月11日央行二次降息 5月11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6月15日长春出台“新11条” 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20% 取消“限购”非本市户籍不需证明即可买房、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为20% 对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除别墅外的新建商品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20%,对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且家庭只有一套住房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6月28日今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并实施定向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1)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同时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8月25日央行降息0.25% 降准0.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8月31日公积金贷款购二套房最低首付由30%降低至20%

住建部、财政部与央行发布通知,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公积金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20%。调整后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款比例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

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支持缴存职工合理住房需求,对拥有

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在国家统一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决定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9月14日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改为平均法考核

为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

9月22日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流程异地贷款将扩至全国

住房城乡建设部为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近日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办理流程,并提出,公积金管理部门应抓紧出台异地贷款业务细则。此外,住建部将建设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信息交换系统。9月30日央行降低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不低于25%

一、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二、人民银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根据辖内不同城市情况,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辖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10月24日央行今年第五次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5年,借最高层对去库存和拉投资追求的政策东风,今年改善需求脱颖而出,再次刷新中国房地产市场高点,但高库存导致的城市分化加剧趋势没有改变。

1、在经济增速下滑之际,房地产行业仍被当成经济的“稳定器”。2015年中央对房地产业的态度发生180度的颠覆性变化,全面支持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从供应端、需求端和企业端三方面齐抓共管。

在供应端执行“有供有限”,从土地源头控制商品房供应;在需求端,降首付、降利率、减税费、予补贴、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取消外国人购房限制等多手段并施,刺激购房需求释放;在企业端,2月和5月国家发改委两次发文,全面放松企业债发行限制,降低门槛,取消比例限制,使得企业发展规模稳步上升、利率持续下降,大大改善开发企业资金环境。

2、在利好政策不断推动下,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市场成交逐月好转,全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也开始转正,在三季度小幅回调后,四季度成交持续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几无疑问,商品房销售金额全年预计将达9万亿左右,超过2013年的8.14万亿元,再次创下历史纪录。从企业销售业绩来看,销售前10强、20强都超过了历史最高点(敬请期待2016年1月1日推送2015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解读)。但就在行业规模、企业业绩创新高的同时,土地投资持续低迷又与房市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创下新高,到11月末达6.96亿平方米。

全国市场 篇3

综观横峰鞋材发展现状,主要得益于四大优势:

一是市场优势。横峰的鞋材商户从20世纪初的100来家发展到现在的近3000多家,10年内翻了30倍,其中经营皮革企业有800多家,鞋花装饰品店1000多家,鞋底(大底、中底、垫脚)生产企业600多家。横峰辖区内以鞋材为特色经济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带动了上下游多个行业,例如化工、橡胶、塑料、金属、机械及设备、鞋业专业市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横峰街道横峰村呈“井”字形的4条大街上,遍布1500多家鞋材店铺,其中齐江路为鞋花一条街,步云路为皮革一条街。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鞋材市场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鞋材客商入市经营,日人流量达到8000多人。

二是产品优势。横峰鞋材市场产品丰富,皮革、网布、鞋底、辅料、复合……生产一双鞋所需要的每一个“零件”都能在横峰这个自发形成的专业鞋材市场中找到。在这里,大至制鞋的机械设备,小到鞋钉鞋扣,制鞋业需要的材料应有尽有。据横峰目前的产品状况来看,不管做国内标准还是国际标准的鞋,都能在横峰找到需要的材料。除了横峰周边的镇街道和台州市有制鞋企业的县市,山东、福建、河南、重庆、河北等地的鞋企也都到横峰来找鞋材,本地著名企业如宝利特、浙诺尔鞋业等企业大部分鞋材也从横峰市场上购买。估计全市6000家鞋企有90%以上向横峰市场采购鞋材。横峰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著名的鞋产业基地之一,不仅源于她完整的鞋产业链,也源于她有成品鞋品牌,更有中间鞋材品牌。从事30年鞋底生产的“鑫泰”可谓鞋底生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包含橡胶鞋底、PVC、EVR、TR大底、田径鞋底以及单车TPU鞋底等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三是价格优势。为什么那么多人到横峰来购买鞋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上的优势。就拿鞋花来说,温州很多企业都要到横峰来采购,其中很大一部分鞋花都是他们当地生产的,然而却不在本地购买,反而要到横峰来进货,因为横峰市场比他们当地市场要便宜很多。根据对外来进货企业主的调查,温州、晋江、广东等鞋材市场,在中、低档鞋材的价格上,横峰相同的材料要比温州、晋江、广东等地便宜30%以上,特别是在皮革、网布、鞋底这一块上,最多的能便宜50%。横峰周边很多制鞋企业,一般都是生产中低档鞋,而中低档鞋的主要成本就是鞋材这一块,节省鞋材成本就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最好方法,这也为横峰鞋材的发展创造的良好的条件。

四是交通优势。横峰处于“金三角”位置,城北街道、城东街道、泽国镇、温峤镇境内所有制鞋企业,只要一个电话,都能将他们所需的鞋材在20分钟内送货上门。另外拥有成熟的物流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横峰境内有各类大小物流公司300多家,站点遍布全国各地,最远的乌鲁木齐的货物也能在2天内到达,横峰康洋物流中心规模处于全市前列。随着温岭火车站的开通,高铁给横峰的货运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为攻占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横峰鞋材行业发展目标

一是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抓手,切实发展鞋材市场商圈建设。横峰要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新的跨越,依托鞋材市场商圈升级建设是必由之路,横峰将学习、借鉴义乌、晋江、广东办市场的理念和经验,着眼世界、辐射全国计划将在西环路横峰段建造一个市场综合体,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鞋材市场,前期的调研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是以接受铁路经济和会展经济辐射为契机,打造鞋材经济发展新平台。铁路站场毗邻横峰,市会展中心在横峰南区布局,将充分发挥好金十字枢纽区块优势和会展效应,打响横峰鞋材品牌。整合横峰区块内300多家托运站场,加快推进占地20亩的物流中心建设,对接铁路和会展效应。

三是以横峰国际鞋材城建设为龙头,壮大鞋材产业链。由193家鞋材企业投资3.52亿元的两幢在建工程——台州横峰国际鞋材城,是地下二层面地上30层高的多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市场城,建筑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是温岭市十大重点市场之一,也是全国最规模最大的鞋材城,将在2012年底工程竣工。鞋材城将依托200亿制鞋生产规模,以批发为轴心,带动外销出口、鞋样设计、鞋材料科研等制鞋外延产业发展,为刺激温岭的鞋业发展,提升鞋业档次,改善鞋业产业结构作一极大的推动。

全国市场 篇4

2014年11月,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我国提出计划于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另外,在国家减排自主贡献中,我国提出2030年碳排放强度将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60%~65%。在碳总量和碳强度的双控目标下,我国拟于2017年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全国统一碳市场对于促进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各地低碳经济发展和实现双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碳市场是建立在国内已有的7个试点的经验基础上的,本文之所以选择广东碳试点进行重点分析,是基于以下3个原因:

第一,配额拍卖经验借鉴。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已确定采用拍卖与免费发放相结合的方式来分配碳配额,而国内7个试点中仅广东采取这种配额分配方式。

第二,大规模碳交易的经验借鉴。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碳市场,巨量的碳交易将为碳市场运作带来新的挑战,而广东碳市场在2013年12月启动后,迅速成长为仅次于欧盟、韩国的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

第三,跨区域、多产业的碳交易经验借鉴。广东省既有处在全国发达水平的区域,也有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的区域,碳交易市场探索了不同区域间的碳排放交易;同时,广东省前期已将电力、水泥、钢铁和石化4个行业纳入碳交易管理,并将适时纳入陶瓷、纺织、造纸、化工和交通运输等领域[1]。

所以,本文将通过对广东碳市场一级市场配额供求、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配额稀缺性和成本有效性等内容的剖析,并结合发达国家主要碳市场的实践经验,对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广东碳市场的实践经验

我国建立7个碳交易试点和全国统一碳市场的目的是实现碳总量和碳强度双控的目标,所以本节将从碳强度控制和碳总量控制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碳市场的实践经验。

2.1 碳强度控制

2015年6月,我国提出碳排放强度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2030年下降60%~65%的强度控制目标。广东碳市场目前实行碳强度目标的措施包括增大基准线法适用比例和提高基准线标准两种。

2.1.1 增大基准线法适用比例

配额分配方法包括基准线法和历史法两种。历史法根据企业的历史碳排放水平来发放配额,不仅无法全面考察企业过去的减排努力与当前技术水平,而且忽略了当前的行业发展景气度,因此不利于碳强度控制;而基准线法根据行业平均碳排放技术水平发放配额,有利于碳强度控制和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基准线法确定现有控排企业的配额时,基准值刚好可以使行业配额处于不缺也不剩的状态,相当于一个中间值,部分企业排放水平是高于基准的,部分企业是低于基准的,高低正好平衡。广东碳市场优先使用基准线法,并不断增大基准线法的适用比例,例如2015履约期的基准线法适用企业在2014年燃煤燃气纯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增加了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从而把所有的燃煤电厂均纳入了基准线法。

2.1.2 提高基准线标准

广东碳市场通过降低部分行业的碳排放基准值,以促进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最终达到碳强度控制的目标。以钢铁行业为例,长流程钢铁企业的焦炭的碳排放基准值由2013履约期的0.33降低为2014履约期的0.30 t CO2/t原料,石灰石的碳排放基准值由2013履约期的0.83降低为2014履约期的0.58 t CO2/t原料,粗钢的碳排放基准值由2013履约期的2.13降低为2014履约期的1.98 t CO2/t原料。而且,从2014年开始,燃煤机组基准值的分组更加细化,300千瓦及以下发电机组又分别细分为非循环流化床机组和循环流化床机组两类,把600千瓦发电机组细分为超超临界、超临界和亚临界三类,从而有助于自下而上地发现各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

2.2 碳总量控制

2.2.1 广东碳排放总量的宏观控制

广东省碳市场首批纳入了4个行业,以这4个行业2010—2012年3年的平均历史碳排放量计算的基准线约为5.7亿t。表1中2013—2015年3个履约期的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88亿t、4.08亿t和4.08亿t,均远低于基准线。虽然2014履约期的碳排放总量略高于2013履约期,但大大低于基准线,同时其增长率(5.15%)也低于当年7.8%的GDP增长率,体现了广东碳排放总量宏观控制的目标。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制度要点介绍》和《2013—2015年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核算方法》

2.2.2 广东碳排放总量的微观控制

广东碳市场不仅制定了宏观的总量控制计划,还根据行业和区域特点制定了行业和区域的碳总量控制政策。在行业碳排放控制方面,基准法下企业的预发配额=2014年实际产量×基准值×年度下降系数,而核定配额=预发配额×产量修正因子。其中,核定配额是最终的发放配额,产量修正因子即为产量限值。广东碳市场为部分行业制定了产量限值(见表1),如2014履约期纯发电机组的产量限值为机组设计产能,水泥行业的产量限值为生产线设计产能的1.3倍,长流程钢铁行业的产量限值为生产线设计产能的1.1倍,而且新建企业也采取设计产能的方法规定超过限值产量的碳配额需要全部从市场购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相关行业产量超过限值的成本,从而通过限制产量达到控制碳排放的目标。在区域碳排放控制方面,广东省为各区域制定不同的碳排放和经济发展政策:粤东和粤西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所以将粤东和粤西划为重点开发区,允许电力、石化、钢铁、水泥等高耗能的重大项目布局在此;珠三角地区进入转型升级为特征的工业化后期,所以将珠三角地区划为优化开发区,进入生态环境优先的优化发展阶段;粤北地区是广东的生态屏障和主要河流的水源涵养地,所以将粤北划为生态功能区,限制高耗能项目的发展。通过给广东各区域制定不同的政策,在保障碳排放控制目标实现的同时,也促进了广东省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广东碳市场存在的问题

3.1 碳交易机制的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3.1.1 碳总量控制

广东省碳市场2013—2015年履约期的碳总量目标,即碳配额的发放数量是根据广东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目标、经济增长率以及国家和广东对这4个控排行业的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规划,在2013年11月确定的,尚未依据我国最近提出的在2030年左右达峰的目标严格对排放总量进行调整;而且,基准线是根据自然年来统计的,但是履约期却是每年的7月份至下一年7月份,不仅与基准线的统计区间不一致,也与我国和各省、区、市统计年鉴的统计区间不符,不利于比较分析。

3.1.2 碳强度控制

首先,目前广东碳交易机制不仅没有体现我国“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2030年下降60%~65%”的目标,而且在2013年设计碳交易机制时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碳强度目标。

其次,在配额分配方法中,基准线法比历史法更有利于碳强度控制,但目前广东省依然有很多行业采用历史法分配配额,包括电力行业的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使用煤矸石、油页岩等燃料)、水泥行业的矿山开采、微粉粉磨和特种水泥(白水泥等)生产、短流程钢铁企业和石化企业等。

3.2 碳市场没有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

碳配额的稀缺性是稳定碳价和保障碳交易动力的重要因素[2],广东碳配额的稀缺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这可以从广东一二级碳市场的成交数量与价格进行判断。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经历了2013和2014两个履约期,一级市场成交数量由0.11亿t下跌为0.03亿t,平均成交价格由60元/t跌为29.2元/t,二级市场成交数量由0.01亿t上涨为0.05亿t,平均成交价格由54.81元/t跌为17.54元/t,呈现一级市场量价齐跌、二级市场成交量上涨而成交价格下跌的特点(见表2)。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

首先,碳价大幅下跌影响碳配额稀缺性。从2013履约期到2014履约期,广东一级市场平均成交价格由60元/t跌为29.2元/t,二级市场平均成交价格由54.81元/t跌为17.54元/t,碳价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碳配额价值的稳定性和预期,无法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从而会损害碳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积极性,进而影响碳交易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双控目标的实现。

其次,2013履约期配额供给过剩影响配额稀缺性。广东省一二级碳市场2013履约期成交总量为0.12亿t,2014履约期为0.08亿t,大幅下降了33.33%。这意味着在广东省GDP上涨7.8%的同时,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企业整体产量并没有大幅下跌和低碳技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碳交易量大幅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2013履约期所有企业必须足额购买3%有偿配额的行政命令导致2013履约期碳交易量过大,企业购买的有偿配额和领取的免费配额超过了履约所需,从而造成广东碳市场的碳配额供给严重过剩,过剩的配额只能储存到下一年度,进一步造成2014履约期碳交易量骤减33.33%。因此,2013履约期广东碳市场配额供给的严重过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碳配额的稀缺性。

3.3 碳市场机制缺乏成本有效性

3.3.1 理论分析

碳交易机制的成本有效性是指通过碳交易,将碳减排从高成本的部门和企业移到低成本的部门和企业,从而降低整个区域的碳减排成本,以市场机制实现减排的有效性。如果广东碳市场能促进资源由碳密度高的部门转向碳密度低的部门,实现结构优化和减排成本降低,那么广东碳市场就是成本有效的。相比于天然气,煤电的原料成本更低,所以当实际碳价低于理论碳价时,电力行业使用煤发电的经济性更高;反之亦然。所以,当实际碳价低于理论碳价时,那么发电厂更倾向于使用煤来发电,使用天然气替代煤的动力将不足,即能源结构改善的动力不足,那么碳市场机制的成本有效性就是不足的[3];相反,如果实际碳价大于或等于理论碳价,那么碳市场机制则是成本有效的。

本文选取广东电力行业进行碳交易成本有效性分析,为简化计算,不考虑电力行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水和材料等成本,假定煤发电厂仅包含煤和碳排放的成本,天然气发电厂仅包含天然气和碳排放的成本,且广东电力行业为自由竞争市场。在自由竞争市场上,如果煤发电厂的成本低于天然气发电厂的成本,其利润必然较高,市场将通过“看不见的手”重新配置资源;反之亦然。最终,在市场均衡状态下,煤发电厂每度电的成本必然等于天然气发电厂每度电的成本,根据这个条件可以计算出理论碳价。

3.3.2 实证分析

相关的参数选取如下:1度电对应的热值为3.6/4.186 8百万Cal,1m3天然气对应的热值为8百万Cal,1 t山西优混5 500千Cal动力煤对应的热值为55亿Cal。根据Stefano Clo[4]的研究,煤发电厂平均热效率为38%,平均碳排放为0.000 95 t/度,天然气发电厂的平均热效率为53%,平均碳排放为0.000 45 t/度。煤发电厂每度电的成本和天然气发电厂每度电的成本计算如下:

根据市场均衡条件,令公式(1)等于公式(2),根据聚煤网的山西优混5 500千Cal动力煤广州港价格和广东省发改委官网的广东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可以计算得出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理论碳价为545~675元/t,查询广东碳排广东二级市场对应的实际碳价为30.49~65.12元/t(见表3)。

注:1)20131225表示2013年12月25日(下同);2)数据来源于聚煤网、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

通过表3可以发现,广东省实际碳价远低于理论碳价,理论碳价甚至为实际碳价的几十倍。说明在现行碳价情况下,煤电成本远低于天然气发电成本,那么电力行业将更倾向于使用成本更低的煤来发电,碳减排由碳密度高、碳成本高的煤发电厂转向碳密度低、碳成本低的天然气发电厂的动力远远不足,所以在电力行业内广东碳市场机制本身缺乏成本有效性。

3.4 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价格指导作用不明显

碳市场中一级市场起着碳配额的直接供给和总量控制的作用,当企业从一级市场获得的配额不足或多余时,二级市场则可以调剂余缺,两者相互联动、相互补充,这对稳定碳价、促进碳交易机制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广东碳排放权交易一二级市场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两者的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来粗略判断,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注:1)二级市场成交价为一级市场两次拍卖间隙的加权平均价,最后一次二级市场成交价为20150610~20150715之间的加权平均价;2)数据来源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通过图1可以发现,广东一二级碳市场关系呈现以下3个阶段:

第1阶段,一级市场价格是二级市场价格的唯一参考。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4月17日为第一阶段,这段时间内广东一级碳市场巨大的成交量和稳定的成交价格是行政命令的结果,因此在二级市场上企业不知道自己拥有的配额数量是否足够履约,所以既没有供给也没有需求,微不足道的成交为试探性交易。

第2阶段,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有较强的价格指导作用。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9月26日为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广东一级碳市场价格依然为行政价格,因此在二级市场上企业已经知道自己拥有的配额数量是否足够履约,供给和需求同时出现,供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因为主管机关正确估计了市场形势,所以一级市场定价较好地反映了市场供求,对二级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一二级市场均有较高的成交量,表明市场对于一二级市场价格有较好的反应。

第3阶段,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价格指导作用不明显。2014年12月22日至2015年6月10日为第三阶段,这段时间内广东一级碳市场价格还是行政价格,在二级市场上供求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但是主管机关错误估计了市场行情,所制定的阶梯上涨的一级市场拍卖底价与二级市场直线下跌的实际成交价完全背道而驰,最终出现了一级市场价格与二级市场价格负相关的结果,几乎看不到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价格指导作用,同时,一级市场成交量不断萎缩,表明一级市场价格偏离了市场行情,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购买意愿降低,二级市场成交量不断上涨,表明二级市场价格较符合市场行情,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购买意愿较高。

3.5 碳排放控排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广东碳排放控排企业经历了2个履约期,已经熟悉了履约流程,但是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深刻认识到碳履约作为新常态的意义。企业的碳态度可以从碳交易策略来判断,而碳交易策略可以根据交易时间来判断[5]。表4中,广东碳排放控排企业在2013履约期履约前1个月的交易量比重为14.32%。该交易量比重较低,并不是企业在履约期期间积极进行碳交易的表现,而是因为企业必须购买3%的有偿配额才能获得免费发放的配额,大部分企业已经提前获得了足够的配额,所以不需要在履约前一个月购买配额。2013履约期配额的交易时间反映了行政命令,不反映企业的购买意愿和购买策略。在2014履约期履约前1个月的交易量比重为50.71%,企业在履约前1个月交易量比重超过50%,这是企业碳交易被动的表现。由于控排企业在2014履约期可自主选择是否从一级市场购买有偿配额,所以配额的交易时间可大致反映企业的购买意愿和购买策略。很多企业临近履约才开始交易,既没有根据市场价格来选择交易时机,也没有较早购买配额对冲未来的需求,只是被动地在履约前一个月才购买配额履约,表明企业缺乏长远的计划性的碳交易策略,也说明企业对碳履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碳配额作为一种资产妥善管理和经营,碳交易的策略非常被动。

注:数据来源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3.6 碳履约中CCER项目比重偏低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并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产生的碳资产,能消除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性,是低成本实现国家碳强度和碳总量控制目标的途径[6]。目前CCER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注册项目多而成交量少,广东碳市场CCER的成交量和可履约的CCER量也都偏少。截止到2015年7月,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CCER成交量在7个试点中排名第6位,这与广东碳市场世界排名第3位、国内排名第1位的巨额成交量不对称,说明广东碳市场CCER的成交量偏少。同时,广东碳市场履约的CCER量也偏少,2014履约期广东碳市场履约的CCER仅为69.57万t,占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企业履约总量的7.8%,甚至低于主管机关规定的10%的CCER履约比例上限。CCER成交量和履约量都偏少,这将提高广东实现双控目标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广东企业竞争力。

4 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议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下,我国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实现双控目标,应从价格发现和激励机制出发,着眼于流动性创造[7]和市场链接[8]。

4.1 做好全国统一碳市场的顶层设计

首先,在碳总量目标控制方面,2017年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后,建议根据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结合我国国情,给国内各区域分配每年的碳排放配额,碳排放超标的企业必须购买碳配额或CCER来抵消超标的碳排放,同时制定配套的碳总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这样,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以保证碳峰值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碳强度目标控制方面,2017年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后,建议根据“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2030年下降60%~65%”的目标,同时兼顾各区域技术水平,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各地区、各阶段的相关行业的碳排放基准线值,根据基准线法分配配额,以实现碳强度控制,保证碳强度目标的实现。

4.2 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

发达国家的碳市场也曾面临着配额供过于求的问题。为了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和价值,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采取了直接缩紧配额总量的方法[9];欧盟碳市场规定剩余碳配额不能储存到下一发展阶段[4]。

我国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后,应当适度收紧碳配额、推行适度从紧的碳排放政策,以保障碳配额的价值和稀缺性;同时,可参考欧盟碳市场的做法,从2017年开始,规定每5年为一个发展阶段,不仅上一阶段的配额不能储存到下一阶段,而且在每一阶段内上一履约期的配额储存到下一履约期时,要制定一个小于1的折现系数,这样更有利于消化部分市场上富裕的配额,保障碳配额的长期稀缺性。

4.3 合理使用拍卖资金

碳配额拍卖已经成为国际碳市场的主流趋势,如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有些州甚至采用了配额全部拍卖的方式。我国国家发改委对于碳配额拍卖资金的使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广东已进行了探索,成立了全国首个低碳产业发展基金,但其使用比较偏重节能减碳的工业领域,对普通大众考虑不多。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下,拍卖资金的使用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资金的主要用途必须是节能减碳的工业领域。发达国家的碳市场和广东的碳市场都把节能减碳的工业领域作为资金的主要用途,包括新能源补贴、节能技术开发和补贴企业或者人员等。

第二,资金的使用要考虑到普通大众。在美国加州,部分电力供应商通过涨价将碳成本转嫁给了纳税人,所以加州政府拿出一部分拍卖资金用于补贴纳税人[10]。在我国全国碳市场的背景下,拍卖资金也要考虑对普通大众的转移支付,以及对非工业领域的投资。为了发挥拍卖资金的减碳杠杆作用,同时给普通大众带来实惠,其使用可以侧重碳普惠制[11],包括建设碳普惠制推广平台、建立碳普惠制减碳行为量化核证体系、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和建立基于碳普惠制的商业激励机制等。

4.4 建设碳交易一级市场,加强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价格指导作用

建立市场调控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一级市场定价机制。在2015履约期,广东一级市场将不设底价,主要由市场决定成交价格,这对于消除政策影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非常重要。即将启动的我国全国碳市场已确定采用拍卖与免费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分配碳配额,而且广东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依靠行政命令的一级市场定价是无效的,那么全国统一碳市场必须把一级市场的定价权还给市场,主管机关只需要对拍卖的配额数量进行宏观调控,通过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来实现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价格指导作用,最终达到对碳市场监控管理的目的。

4.5 提高控排企业对碳排放的认识和对碳资产的管理水平

受碳市场冲击不大的企业往往都是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的企业,以广东碳市场的粤电集团为例,该集团高度重视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不仅成立了碳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专人专职进行碳资产管理,还未雨绸缪,早在2006年就开始清洁发展机制(CDM)申报工作,并在2013年2月广东碳市场启动前完成了内部碳核查。在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背景下,控排企业要提高碳管理的效率,需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认识到碳资产管理的专业性,成立专业部门或者委托专业的碳管理公司来管理碳资产。

第二,建立完善碳评估体系,做好碳预算,只有准确掌握本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战略并进行碳资产管理。

第三,重视碳资产,完善碳会计体系,编制碳资产负债表等,对企业参与碳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或义务进行核算和计量。

第四,熟练使用碳金融产品,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包括使用碳资产抵押等方式融资、使用远期交易规避风险等。

4.6 规范CCER项目、大力发展碳普惠制,丰富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种类

碳交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碳市场丰富的产品类型,目前国内各试点控排企业用于履约的产品中大部分依然是碳配额,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下,必须丰富用于履约的产品类型,加大CCER项目履约比重。

首先,增加CCER项目履约比重必须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只有市场上的碳配额总量不足以履约时,才能增加CCER项目的履约比重。以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为例,在2004年的第1个履约期,有直接排放的成员全部履约,虽然有直接排放的成员在履约期内的实际排放总量比CCX要求的每年降低1%的排放基准线高出了8%,但这些成员是都通过在CCX市场购买配额来实现了履约,而配额并不是由主管机关发放或拍卖的,而是由CCX认可的减排项目产生的[12]。CCX的配额可以近似的看作我国的CCER。

其次,规范CCER项目,解决CCER成交量和履约量偏少的问题。当前国内CCER依然以风电项目为主,对于水电项目的承认度偏低,而光伏项目虽承认度高但开发成本也高,碳汇项目因程序问题导致开发困难。只有实现了CCER项目的规范、公开和公正,解决了CCER项目承认度、成本和开发程序等难题,才能消除各地区对于CCER履约比重的限制,使CCER项目像碳配额一样用于履约。

再次,协调各地区利益,消除CCER履约的地区限制。目前国内各试点都对区域外CCER的履约比重作了限制,例如广东碳市场就规定“区域外的CCER履约比重不得超过3%”,如果不限制广东的企业购买异地CCER,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有利于双控目标的实现,但是将损害广东的区域利益:一方面购买CCER的广东企业支出碳成本,销售CCER的异地企业获得碳收入;另一方面广东碳排放增加,输出CCER地区的碳排放减少,这将影响广东碳排放双控目标的实现。正是这个原因,国内各试点都对区域外CCER的履约比重作了限制。在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为了消除CCER履约的地区限制,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协调各地区利益:一方面对购买异地CCER的地区进行经济利益协调,把购买异地CCER的金额当作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予以考虑;另一方面对购买异地CCER的地区进行环保利益协调,在考核各地区双控目标时把购买异地CCER的数量按一定系数进行抵扣。

因此,需要丰富碳市场履约产品类型,除了增加CCER的履约比重外,还需要大力发展碳普惠制等履约产品,不断丰富履约产品类型。广东碳市场已探索推出了一系列碳金融产品,包括碳基金、碳抵押融资、法人账户透支、碳债券、碳期货等,使企业通过更加灵活的碳资产管理方式实现资金融通、规避远期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从而积极参与碳交易,提高碳市场流动性。其中,广东省财政厅已拨付6亿元的启动资金,成立了全国首个低碳产业发展基金,用于CCER前期开发、控排企业节能降碳等政策性项目和市场化项目。碳抵押融资包括碳排放配额抵押融资和CCER抵押融资。碳排放配额抵押融资是指将碳排放配额作为抵押物以实现融资,所获贷款既可用于碳市场的买卖,也可投入到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改造中;CCER抵押融资是将国家发改委备案签发的CCER作为抵押物以实现融资。其中,华电广州大学城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签署15万t配额、融资5 000万元的协议为国内首单碳排放配额抵押融资业务,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摘要:全国统一碳市场对于促进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各地低碳经济发展和实现碳强度与碳总量的双控目标意义重大。以广东碳市场为例进行探索:首先总结广东碳市场的实践经验,包括增大基准线法适用比例与提高基准线标准的碳强度控制和设置总量基准线与限制行业及区域排放的碳总量控制;然后重点分析广东碳市场运行中存在的6个问题,即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保障碳配额的稀缺性、碳市场机制缺乏成本有效性、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价格指导作用不明显、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碳履约中CCER项目比重偏低等;最后,结合广东碳市场与发达国家主要碳市场的实践,对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双控,碳市场,碳配额,成本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爽.全国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273-275

[2]魏一鸣,王恺,凤振华,等.碳金融与碳市场-方法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

[3]FRANCESCO GULLI.Markets for carbon and power printing in Europe-theore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analyses[M].Massachusett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8:80-100

[4]STEFANO CLO.European commissions trading in practice[M].Massachusett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11:95-96

[5]田江,钱广玉,秦霞.基于碳交易价格波动环境下企业减排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5):57-59

[6]张昕.CCER交易在全国碳市场中的作用和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2015(4):57-59

[7]陈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3-5

[8]MATTHEW RANSON,ROBERT N STAVINS.Post-Durban climate policy architecture based on linkage of cap-and-trade systems[J].Nota Di Lavoro,2012(43):11-15

[9]张磊,王燕,杨解君.中国碳交易的立法思路:基于欧美碳交易的立法检讨及其启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12-18

[10]刘海燕,郑爽.美国碳市场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4(3):7-8

[11]王善勇,范进,李军,等.个人碳交易机制对消费者能源消费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1):5-8

2014全国家电市场综合背景 篇5

撰稿:《宁夏家电》编辑部 数据支持:《宁夏家电》、中怡康、奥维、新百集团、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各分公司、办事处、代理商及广大经销商。

第一章 2014全国家电市场综合背景

受经济增长回落的影响,同时随着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的陆续退出,2014年国内家电行业进入了短暂的“低迷期”。近期发布的《2014高端家电消费者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家电行业增速集体回调,大家电行业更陷入负增长泥潭。据统计,2014年1-12月,我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规模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冰箱零售额758亿元,下降6.8%;洗衣机零售额531亿元,微增0.7%;吸油烟机269亿元,增长10.1%,增速也呈现出放缓势头。

纵观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家电产品生产情况,2014年部分产品产量出现下降,但全年产量仍处在历史高水平。微波炉的产量实现8%的增长;空调器产量增长11%。除此之外,厨卫及小家电市场增长稳健,而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两净产品——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2014年市场更加呈旺盛态势。根据中怡康推总数据,2014年净水设备零售量706万台,同比增长56.4%,零售额160亿元,同比增长68.9%。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含车载产品)2014年销量为760万台,同比增长95.4%,零售额151亿元,同比增长94.8%。2014年家电市场特点:

网购规模持续扩大。在渠道转型方面,线上线下营销协同体系建设正成为终端销售渠道转型的重点。在2014年布局的基础上,2015年我国家电业O2O市场将得到实质发展。

健康类家电快速增长。不同家电品类市场表现分化,销售情况冷热不均。中怡康数据显示,随着居民健康消费意识增强,健康类家电持续快速增长,1~10月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6.0%和72.1%;厨卫家电产品不断丰富,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4%、7.4%和6.2%;传统家电销售增速回落,受移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影响,彩电需求有所减弱,零售额同比下降14.2%;冰箱、洗衣机市场低位运行,冰箱零售额同比下降7.1%,洗衣机同比微增0.6%;空调销售稳步增长,零售额同比增长4.6%。

智能、节能产品受青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以及80、90后逐渐成为主要消费群体,高品质家电受到消费者关注。消费需求进一步细分,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明显,高端、智能、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白电领域的智能产品也层出不穷,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频繁出现在各大家电展的新品展台上。部分产品更是打出个性定制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产品外观及功能的私人定制,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生产配送。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变频空调销售比重持续增长,1~11月变频空调销量同比增长2.5%,比空调市场增速高4.6个百分点;奥维咨询数据显示,超高清、50英寸以上、智能平板电视产品快速发展,第三季度销量渗透率分别达19%、21%和57%,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7、2和12个百分点;多门、风冷、绿色冰箱和滚筒、大容量洗衣机市场份额也在提高,根据中怡康数据,1~10月,滚筒洗衣机零售额份额达55.0%,其中变频滚筒洗衣机占比超三成。

农村市场需求仍较强劲。家电流通渠道继续下沉,乡镇家电消费环境明显改善。2014年前三季度,国美在三四线城市门店数同比增长12%,高出一二线城市增速7.3个百分点;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加快在农村建设运营中心和服务站,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得以改善。随着新农村建设提速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家电消费潜力逐渐显现并开始释放。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4冷年,三、四级城市空调销售额增速比整体市场分别高6.8和16.2个百分点;“双十一”当天,平板电视和洗衣机为农村市场成交额前十商品,电热水器和洗衣机为成交来自农村消费比例前十商品。

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由于市场增长放缓,品牌竞争更加激烈,并逐步转向产品、技术、模式为主的综合实力竞争,龙头企业优势凸显,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家电品牌格局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奥维咨询数据显示,冰箱市场延续“一超多强”格局,海尔龙头地位稳固,前三季度零售量占比超20%,前五品牌市场份额在60%以上;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空调品牌集中度提升,2014冷年,前三品牌格力、美的、海尔均为国产品牌,销量占比达64.3%,比2013冷年提高近7个百分点。随着通用电气、三洋、西门子等外资品牌退出家电领域,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价格降幅不断收窄。家电市场整体上供过于求,且价格竞争仍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家电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但产品结构呈高端化趋势,高价位产品占比提高,加上受人工成本上升影响,家电零售价格降幅明显收窄。1~11月,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51%,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0.24个百分点。

家电业深化转型升级。近几年,中国家电业围绕转型升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2014年,产业进一步深化转型升级步伐,各类工厂改造、模式创新成果显著,渠道建设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通过提升生产工艺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精益制造的管理能力,家电业转型升级迈上了新的台阶。龙头企业在生产自动化、提高智能柔性化制造能力、提高机器人使用的比例、打造数字化工厂获得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整机企业的产业升级激励着上游配件行业加快新品开发与产品结构升级。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显示,“转型”是2014年家电业最受瞩目的关键词。随着市场进入调整期,家电行业全品类持续高速增长时代已成为过去,家电企业亟需通过转型寻找新的利润突破口。

搭建全国绒毛市场信用共建联盟 篇6

会上,潘种树指出,今后五年协会工作要融入到推进畜产行业全面发展的主流中去,围绕加强协会的服务、协调、自律和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协会在服务会员、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激发行业内生动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协会发展新局面。

潘种树针对当前畜产行业中存在少数掺杂使假、不正当竞争、产品标识欺诈等“失信”、“无诚”现象指出:新一届理事会将以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契机,通过建立市场诚信记录和市场诚信信息共享制度,设立与国际羊绒组织、国内相关组织联动的违规企业“黑名单”,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维护守法经营企业的权益。另外,协会将启动成立“全国绒毛市场信用共建联盟”,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逐步完善行业信用制度建设,通过联盟成员的合力共建,促进行业自律。

潘种树强调,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协会要以此为契机,为推进畜产品原料流通方式现代化进程,逐步将我国羊绒毛皮原料交易纳入现代化流通领域。

未来五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中国畜产品行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政府的“简政放权、商事制度”等改革措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踏上新的发展征途,为畜产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沈静 赵丽 刘渊)

“全国一张网”重在市场化改革 篇7

据消息人士称,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即国家有线网络公司) 有望于近期正式挂牌, 这意味着有线网络整合即将进入“全国一张网”的关键时期, 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区域整合有望提速。目前, 我国已有19个省完成了“一省一网”, 为国家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成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外界一度唱衰三网融合的情况下, 三网融合仍在不断推进, 着实令人欣喜。国家有线网络公司的成立无疑有助于提升广电系的竞争实力, 增加其与电信系的博弈砝码。但是同时, 如果在国家有线网络公司成立后, 广电系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相关体制问题, 就无法完成预定的目标, 反而给三网融合增加了困难。

众所周知, 三网融合的政策出台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信系统和广电系统画地为牢, 担心双向进入会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国家网络公司成立后, 广电系统的实力

和话语权必然有所提高, 如果站在既得利益的角度发展业务, 无疑不利于双方协作创造新业态和新模式。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各有优势资源, 如果广电系统只是复制电信系统曾经的发展模式, 无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在成立全国广电网络公司后, 成立融合性监管机构和改善系统间对话机制无疑是当务之急。

同时, 广电网络公司虽然已经成立, 但无疑是大而不强的。目前省网整合还没有全部完成, 各地广电公司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人员来源千差万别, 技术设备新旧不一。成立后人员整合和机构整合无疑是一个大问题, 在目前广电网络资金瓶颈明显的情况下, 如何真正按市场化的机制解决资金问题和技术升级问题, 无疑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国家网络公司必须不能按照广电传统的机制运行, 必须要真正建立市场化的内部用人机制和面向市场需求的经营机制, 但从广电网络公司来看, 国企色彩浓厚, 经营性压力较小, 要完成上述目标困难多多。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 三网融合早已实现, 美国Comcast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占据了大量市场, at&t也提供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网络传输服务。美国早在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就允许双向进入, 同时在美国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能够运用资本的力量进行电视台间和电信公司间的整合。因此, 市场化运作是三网融合最不可或缺的元素。

重磅!苏宁抢滩全国中央空调市场 篇8

近日, V客暖通网从苏宁云商集团处了解到, 伴随着中央空调家装零售市场的火爆, 2016年, 苏宁云商集团将正式在其门店中引入家用中央空调产品, 强势抢滩家用中央空调零售市场。苏宁中央空调发展已经有近20年历史, 随着近几年家用中央空调的持续增长, 苏宁中央空调将进一步在门店布局、人员组织架构、销售模式优化等方面进行打造,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全屋空气系统解决方案,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方案标准化、价格阳光化的购物体验和消费新模式。

在2015 年年中, 苏宁云商宣布联手美的、海尔、大金、三菱重工、约克和志高等中央空调品牌, 扩展其中央空调的零售渠道。2015 年底苏宁在南京核心商圈新街口商贸店搭建200 多m2的中央空调旗舰店, 全面引入中央空调产品的这一计划正式付诸实践。

苏宁云商空调事业部采购总监丁伯明在接受V客暖通网采访时表示, 苏宁云商集团在2016 年的规划之一就是在一二线城市核心的300 家门店中引入家用中央空调, 并且, 未来几年将逐步引入到旗下1 600 多家门店。为此, 丁伯明列举了苏宁云商集团在开拓家用中央空调零售渠道方面的强大优势。

优势之一便是庞大的销售平台。到目前为止, 苏宁已在全国设立了1 600 家门店, 按照苏宁的初步规划, 未来在苏宁的这一千多家甚至更多的门店中都将出现家用中央空调的身影。同时丁伯明还表示, 在门店的建设过程中, 苏宁云商集团也与万达这样的国内一流商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这样的基础上, 家用中央空调品牌入驻苏宁门店甚至会推动着中央空调零售市场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优势之二是, 不管从消费者层面而言, 还是从企业层面而言, 苏宁门店引入中央空调都顺应着消费趋势。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家庭住宅精装修比例的上升, 具有智能舒适体验以及外观隐藏美等优势的中央空调产品, 成为别墅、复式住宅乃至普通住宅业主的首选。在这一消费趋势之下, 苏宁顺势切入中央空调市场, 不仅能够率先抢滩家用中央空调零售的蓝海, 更是扩大苏宁的业务范围、升级产品格局的必要之举。

再者, 市场调查显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 家电连锁卖场将成为中央空调企业渠道拓展的一大机遇。而消费者在家庭装修时, 以苏宁为代表的家电连锁卖场正在成为更多消费者购买家电的首选。

优势之三则是苏宁更值得信赖的品牌效应与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国内最大3C家电零售商的苏宁, 从1990 年至今的25 年发展历程中, 空调作为其重要的发家产品, 迄今已卖出了1.4 亿多台。在这一过程中, 苏宁“坚持正品行货”和“低价优惠”形象也已深入人心。加之其在零售家用空调的几十年里, 已经建立起密集的零售网点、高效的物流配送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 因此可为消费者提供中小型中央空调专营店所难以具备的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服务, 更能凭借着苏宁雄厚的基础和高标准的要求, 规范中央空调零售市场, 规避套取用户信息、强制消费、野蛮安装等行业潜规则。

同时, 苏宁中央空调秉承着苏宁云商集团一贯开放共赢的企业精神, 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 欢迎更多的资源进入。不管是独立销售人员、产品资源, 还是销售小团队, 只要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用户, 愿与苏宁中央空调共成长, 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

樊群:打造全国有形建筑市场的标杆 篇9

樊群:交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交易业务量逐年上升。以近几年为例, 2011年交易额为1500多亿元, 2012年到达1528亿元。今年, 南方三省 (注:广东、湖南、海南) 铁路工程招投标也被纳入交易中心, 业务量有望创历史新高。目前, 已成为国内工程交易规模最大、交易项目类别最齐全、业务范围实现跨省的有形建筑市场, 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国内的建设工程交易领域, 提起广州交易中心, 业内无不赞叹。

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 广州交易中心整个招投标的各个环节, 非常透明, 也很有科技含量。你们做了哪些创新?

樊群: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多年来, 我们坚持以“打造阳光、廉洁、公正交易平台”为目标, 不断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推进业务管理、操作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目前, 我们的软件建设, 在国内招投标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在硬件方面, 我们用科技手段对场内的流程实现了无死角监控。其中, 去年底推行的“数字见证”当属国内首创。所谓“数字见证”, 就是在项目评标全过程中, 监督人员、见证人员、招标人 (招标代理) 等非评标人员均不进入评标现场, 而是由评标委员会进行独立评标, 同时对评标过程实行语音、视频实时监控, 以保证行业监督效果与见证服务质量。通过这种方式, 提高了见证服务工作效率, 提升了交易中心的廉洁风险防控水平, 实现了评标委员会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评标, 为全面实行电子招投标和异地远程评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广州交易中心是在规避围标串标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樊群:现在招投标领域实行的是专家评标制度, 让第三方来当裁判。但如何避免专家与投标方串通, 仍是一个难题。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超过1万人的专家库, 评标前对专家的选择是随机的, 招标方和投标方都不知道哪些专家来评标, 专家自己也不知道。因此, 投标方若要与专家串通, 搞定1万多名专家的成本太高。

二是加强现场评标这个环节监控。这是防范的重点。为避免业主单位、招标代理、投标单位、评审专家之间在场内有接触, 而影响投标结果, 我们在交易中心评标现场安装了全覆盖的监控设施, 监控录像作为证据予以保留以便事后追查, 一旦发现有接触, 立即报告给有关部门。

记者:现在一个大项目评标非常耗时, 少则几天, 多则几十天, 如何规避专家回家过程中与投标方接触?

樊群:我们交易中心内部有住宿的房间提供给专家, 评标未结束时, 专家不能离开交易中心, 这期间手机等通信工具要锁进专门的柜子里, 避免泄露信息。为避免投标方做手脚, 所有的标书必须采用统一格式, 一旦发现有能识别的记号, 标书当场作废。

记者:很多外地工程现在也到交易中心来招标, 你们的业务已辐射到外地了?

樊群: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级部门对我们交易中心的信任, 二是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在国内是较为先进的, 所以外地的项目放到我们这里来招标, 他们放心。

记者:广州交易中心未来发展规划如何?

全国市场 篇10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处长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对《布局指南》进行了精准解读, 业内众多知名媒体及建材家居行业嘉宾代表一同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现场还对参与《布局指南》起草单位的十家行业优秀企业颁发铜牌和证书。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家居建材市场专委会秘书长张彩虹主持发布会。

我国建材家居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 带动了建材家居市场 (卖场) 的不断扩张, 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 建材家居市场建设仍在较大规模地进行, 就全国而言, 卖场已呈过剩现象, 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区域行业竞争恶化, 卖场出租率下降、招商困难和租金难收等问题, 甚至出现倒闭现象。整个行业出现无序发展苗头, 特别是一些地区在急于招商引资情况下, 使这一现象有加剧趋势。《布局指南》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势而生, 为行业给出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与引领。

上一篇:炎热天气下一篇:堆石坝填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