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特点

2024-05-14

转型特点(精选十篇)

转型特点 篇1

关键词:阿沃·派尔特,基督教,信经,钟鸣风格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派尔特是20世纪70年代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作曲家之一。自1963年从塔林1音乐学院毕业后,他依然从事学生时期即开始的录音师和电影配乐等工作。1962年,他所尝试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我们的花园》(Meie aed)曾获得全苏联青年作曲家比赛一等奖。正值青年就获此殊荣的派尔特却并没有在新古典主义风格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反而“随大流”,开始研究序列音乐,这其中虽然遭到当时苏联政府的指责和非难,可他依然坚持采用现代音乐技法创作音乐,从而成为开创东欧先锋派音乐的先驱之一。然而,我们认识派尔特还是从他那些细腻、纯粹的被其称为“钟鸣风格”(tintinnabuli)的乐曲开始。为什么派尔特在沿袭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潮流之后,又走向了它的“反面”,并更为世人接受和崇拜,他的音乐又有何魅力足以吸引全球业界的目光?作曲家的宗教信仰与其音乐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是笔者在这里要探讨的内容。

一、信仰的理性化

阿沃·派尔特1968年创作的《信经》(Credo)为钢琴独奏、混声合唱队与管弦乐队而作,是其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之作。在此之后,他的创作变得极为简洁,织体多为两个声部对位的类似挽歌形式的风格。在纷繁复杂的现代作曲技法盛行一时的今天,派尔特竟然回归音乐最早的形成时期,仅用三和弦和早期的二声部对位法就能写出令人动容的静谧、空灵的音乐。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作曲家这一时期频繁地造访东正教修道院,沉思默想的宗教气氛为他焦虑的内心带来了暂时的平复2。在1972年,派尔特正式皈依东正教,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之后,他的音乐即成为自己对耶稣崇敬的产物。

这一时期的作品虽是派尔特感情的真实流露,但却有着非常理性的创作技法,他执着的遵守着自己的法则,用数字式的构思完成创作。包括《信经》(Credo)为钢琴独奏、混声合唱队与管弦乐而作;《兄弟》(Fratres)为小提琴,管弦乐和打击乐而作;《纪念本杰明·布里顿》(cantus in memory of Benjamin britten)为弦乐和钟而作等作品,都是作曲家将理性的创作思想与具体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典型范例。下面笔者将以《信经》(Credo)为例来阐述其创作技法及其蕴含的宗教思想。

“信经”最开始用在基督教的洗礼仪式上,在一段时间内作为信条向新教徒传播3,历史上,J·S巴赫、托马斯·塔利斯(Thomas Tallis)、斯特拉文斯基、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埃玛努尔·夏布里埃(Emmanuel Chabrier,)、弗朗茨·舒伯特等都有以信经为题材作品。派尔特作为一个基督教“之外”的人,在此时却创作了以《信经》为名的作品。很显然,派尔特已经做好了受洗的准备,以虔诚的态度加入基督教中。作品以典型的宗教风格和自由组织圣经的内容,并加以“拼贴”J·S巴赫的旋律,以此来表明作曲家自己的观点。

派尔特所作的《信经》歌词共有三句:“我信基督耶稣”(Credo in Jesum Christum);“以牙还牙,以眼还眼”(audivistis dictum oculum pro oculo dentem pro dente)和“不要抵抗恶人”(autem ego vobis dico non esse resistendun injuriae)。三句歌词分别将作品分为三个部分。显然,第二句是与作曲家的信仰想悖逆的,所以,派尔特在第二部分运用不断上升的紧张情绪来表现其反对之音,从表1清晰的看出作曲家的意图。

表1所显示的是作品中第二部分的各音乐要速度的走势,第二句歌词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声部、节拍等方面都在相应的作递增或递减。而第三部分又是从第16开始反向之前的素材。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曲家对歌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反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出埃及记》4。描述的是摩西律法,即人若故意损坏别人什么,就需要多倍的赔偿别人什么。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曲家在第□2部分后用一个声部的钢琴缓缓的原样插入J·S巴赫《C大调前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的内容,与第一部分形成非常和谐的氛围。但在第□16部分却在严格逆行J·S巴赫这一旋律,并且加快速度。在合唱队反复念诵“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歌词之后,十二音序列以近乎狰狞的面目疯狂地敲击。作曲家的意图显而易见——象征着耶稣圣训的J·S巴赫旋律被打破并倒置,更清楚地表明作曲家的宗教观念:“彻底悖逆耶稣圣训只能导致世俗的暴虐5。”这之后则是漫长的即兴演奏,作曲家用黑色条块、三角形、正方形提示演奏者,让其自由发挥,以表现这个没有信仰的杂乱焦躁的世界。接下来的第三部分作曲家用一个持续不断的C音平缓的念出“不要抵抗恶人”(autem ego vobis dico non esse resistendun injuriae),作品的意义在此得到了阐释,最后高八度的J·S巴赫的前奏曲缓缓流出,让整个作品得到升华。

作曲家运用纯粹、简单的音乐规律来反映自己内心的宗教观念,在笔者看来,这是似乎是一种极其理性、客观的创作手法。在这首序列音乐中,没有复杂的序列、集合,只有简单的五度循环和单纯素材的逐一递增、减少或逆行等。这么简单的手法竟然能将作曲家的观点展现在听众面前,集宗教性与艺术性与一身,预示了其后期更加简约美妙的音乐的产生。作曲家将自己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合在写作当中,理性的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法,将自己的观点明了的放在作品中让读者自己去领会。笔者认为这是派尔特将自己的宗教信仰与音乐上的信仰等同起来,以此表现自己对“古典”音乐家的崇敬和对基督耶稣的虔诚信仰。

二、俯瞰世界的钟鸣风格

信仰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鞑靼女作曲家索菲亚·古拜杜丽娜曾经说过:“我的音乐的一切都来自于我的信仰。6”派尔特也不例外。上文提到,在成为基督教徒之后,作曲家的创作转向了简约宁静的“钟鸣风格”(tintinnabuli)。作品《致阿琳娜》(Fur Alina)、《镜中镜》(Spiegel im Spiegel)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用钢琴完成的主三和弦的分解旋律加上悠长的单音的弦乐作为背景,在听觉上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是说它忧伤,也可以说它平静,几个音符一直萦绕在耳边,直至滴入心里,带出一缕涟漪。派尔特将他对基督耶稣的信仰和内心的虔诚与宁静,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三和弦的分解模式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音乐模式。派尔特深谙含蓄之美,他运用最原始的素材构建音乐。而旋律愈是简单,愈加发人深省。他的音乐犹如光透过三棱镜,每个人当时的处境不同,听到的感受、理解就会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带给听众新的反响和体验。

法国导演戈达尔《在时间的黑暗中》的电影短片的背景音乐就用到了派尔特的音乐——《镜中镜》。影片在表达沉默、失恋、死亡、分离等短小的一个个片段中,派尔特的音乐就像叙述者一样,慢条斯理的、冷静的向人们展示着,并表达了电影所不能表达的情感。仿佛飘在上空的F大三和弦的分解旋律,像流淌的河水,始终在慢慢前进,而大提琴的延续更像是在抚慰人们的心灵。笔者不禁感叹:派尔特的音乐竟然可以与这片段式的情节融合在一起,无论观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慰藉和安定。

派尔特曾经说过:“……无论如何,如果我们想触及音乐作品的核心,无论哪类作品,我们都不能放弃缩减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扔掉所以的压舱物(ballast)——时代、风格、曲式、配器、和声、复调——以此来达到那个声音,达到那个最初的‘音调’7。”这时,史学界有学者将派尔特归类为“神秘简约派”,因为简单,所以神秘,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一说法的准确性,但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神秘总是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们又要注意派尔特运用的“钟鸣风格”并不是一味的回归中世界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它所具有的明确的调性特征使其音阶、和声形态明显区别于早期调式音乐;而它循环往复的静止特点又使之与功能调性音乐相分别。笔者认为派尔特音乐的“回归”“神秘”都是其内心对信仰的理解和独白,从而化作最简单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音符演奏的漂亮就足够了。这一个音符,或一个休止节拍,或者一个静止的瞬间,使我感到安慰。我使用很少的元素,一两个音符;我使用最原始的材料——三和弦,一个特定的音调。三和弦的三个音符就像钟声。这就是我称它为“钟鸣”的原因。8”可见,“钟鸣风格”在派尔特的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远超出单纯的形式技法,作曲家简约而神秘的创作个性、兼具当代性与永恒性的美学特点、作为音乐“显圣物”的神圣意味等均蕴含其中9。

三、结语

阿沃·派尔特这一时期的音乐是将其内心的感情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现代作曲技法高度繁荣和复杂的今天,作曲家始终保持着最纯洁的感情,与世无争却被世人敬仰和感叹。即使遭到过政府的谴责,作曲家仍然坚持着,用音乐感化世人,用音乐与神灵接触。无论“信者”还是“不信者”,都能从阿沃·派尔特的音乐中感受到心灵的召唤。这也是派尔特能够在今日获得崇高地位原由之一。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派尔特的音乐,我们需要挣脱外界的干扰进入自由的空间,随着派尔特的音乐洗尽铅华,得到宁静。

参考文献

[1]Arvo Part,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by Richard L.Crocker/David Hiley.

[2]新约圣经[M].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3]班丽霞动机风格灵魂——阿沃·派尔特早期创作中的“巴赫”.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1).

[4]班丽霞论阿沃`派尔特宗教性音乐的神圣与显圣.中国音乐学(季刊).

[5]班丽霞身体流亡精神返乡——论阿沃·派尔特《约翰受难乐》的“回归”.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特点 篇2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文化热”以及90年代社会史研究随之复苏以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持续研究和探讨就始终是国内学术界的一大热点。本文作者提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具有外源性、差异性、艰巨性和不彻底性等四大特点。这一结论建立在对国内学界近30年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条分缕析,自成一说,或可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外源性:从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动力上看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外源性。尽管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和思想内部已经孕育了某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这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但是,这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只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提供了可能性,而没有成为现实性。这是因为,它们并没有突破传统的坚厚外壳,开始其近代的转变。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国家,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小农经济,文化上是一元的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是一种外源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所谓外源性是相对于内源性而言的,意思是说这种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不是(或不全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而是在西方的外来因素的刺激和作用下发生的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正因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是外源性的,“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启动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近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在变迁与转型的过程中,除了内源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所碰到和必须解决的“古今”问题外,还有“东西”问题。“东西”与“古今”问题的并存,使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任务,比之属于“内源性”的一些国家(如西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来说要复杂得多和困难得多。

二、差异性:从不同地区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节奏看

差异性是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我们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时就会发现,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启动和发展最早、最快,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启动和发展其次,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启动和发展最晚、最慢,整个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呈现出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是在西方的外来因素的刺激和作用下启动的,“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影响很大,而首先受“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影响的便是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具体来讲是长江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这些地区的上海、广州和其他口岸城市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输入文化的桥头堡。以文化而言,舶来的西方文化经口岸城市在向内地的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辐射的过程中,因内地的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口岸城市尤其是作为全国文化和西学传播中心的上海之间联系的紧密与否,而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成浪圈形向四周扩散的时代特点”,离上海越近,与上海联系越紧密,其辐射力越大;反之,则越小。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一“互相问答”栏目,专门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前后16年中,读者共提出问题320个,提问者注明籍贯的有260人次,除美国的2人外,其余的258人次来自于全国的18个省区。其中《格致汇编》所在地上海的提问人数最多,达到52人次,占总人次的五分之一;其次是临近上海、与上海的联系非常紧密的浙江和江苏,分别

达到了45和30人次;再次是地处东南沿海、与上海交往便利的广东、福建和山东,其提问人数均在20人次以上;“其他各地提问人数的多寡,大抵因与上海的距离远近、交通便否而变化”(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提问人次的多少虽然不能说明西方文化传播的全部情况,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某地提问的人越多,说明该地阅读此刊物的人也就越多,西方文化对此地的辐射力度也就越大。除地区之间的差异外,城乡之间以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要早于和快于乡村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大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要早于和快于中小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所以,就某一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而言,又呈现出从大城市再到中小城市最后到乡村而逐渐递减的趋势。

三、艰巨性:从实现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阻力看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艰巨性。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在进入近代以前,中国是一典型的传统社会,历史悠久,发展完善,不仅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历史惰性,因此,要将这样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艰巨性可想而知。事实上,在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内部因素曾对这种变迁和转型起过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比如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封建专制制度对政治近代化进程的拼死抗拒,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顽强阻扰,旧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观念对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观念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也就是马克思讲的死人抓住活人的问题。第二,除了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内部因素的阻力外,西方的外来因素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阻力也是巨大的,尤其是西方列强(包括后来的日本)始终都想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为达此目的,它们不仅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近代的社会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它们还和中国统治者相勾结,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进步事业,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第三,就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来看,新兴的资产阶级是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但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仅产生和形成较晚,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产生和形成,而且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中国民办资本主义企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愿意参加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和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中国民办资本主义企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一定的依存关系,又决定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不坚决、不彻底,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先天所具有的这种软弱性和妥协性,使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更为艰难。因为,许多应该由资产阶级承担和完成的历史任务,由于资产阶级的形成晚和形成后所具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得不由农民阶级、开明士绅甚至地主官僚来承担。如作为中国经济近代化之开端的洋务运动就是由清政府中的一些中央官员和地方督抚来倡导和主持的,而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之开端的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过程中的封建士大夫阶级。这也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不彻底性:从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实际效果看

不彻底性是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第四个特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艰巨性,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不彻底性。就社会变迁而言,在经

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出现新特点 篇3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民工潮”,大规模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沿海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为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等问题的出现,2004年开始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民工荒”现象。进入2008年以来,这种“民工荒”现象已开始向内陆地区蔓延,并逐渐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冲击。这表明,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必须分析这种变革的发展趋势和新特点,正视问题,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有限供给阶段

始于1970年代末期的中国农村改革,提高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城市改革的推进,向城镇集中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成为主流,并一度造成了壮观的“民工潮”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短时内大量进入城市就业,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市场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

以民工荒现象为标志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首先于2004年出现,随后从未间断,并推动着普通劳动者工资持续上涨。从农业就业人数看,从2004年开始,农业就业人数开始出现快速下降的趋势,2006年下降速度最大。

从我国农业产出模型来看,2006年我国农业劳动边际产出由负转正,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始对农业产出产生影响,说明劳动力已经从无限供给进入有限供给阶段。从劳动力数量的供给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相应不再下降的转折点,称为人口红利转折点,经过该转折点,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

根据最新预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预计在2013年前后达到峰值,届时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接近十亿。自那时以后,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不再增加。而且,在达到峰值之前,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已经递减。因此,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必然进入有限供给阶段。

农业年人均平均工资快速提高

刘易斯模型中描述的二元经济结构中,第一个阶段,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农业劳动边际生产力极端低下,传统部门比较落后,发展缓慢,且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工资,受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制约长期得不到提高,务农收入远低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水平。第二个阶段,劳动力出现有限供给,农业部门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之间的劳动力需求开始出现竞争关系,劳动者工资开始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市场机制和劳动力市场制度作用决定。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规模爆发时,中国当时的城市发展并不足以吸收如此多的劳动力,但由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民工的家庭负担较重,因此农民工的就业积极性特别高,即使厂商支付较低的工资,只要工资比在农村的收入高,他们也愿意接受工作,而不是返乡或者选择失业。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供求出现了变化,我国农业工资出现了跳跃式增长。

从我们计算的数据看,1991~1996年,农业人均年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为12%,这是由于该阶段为农民工进城务农初期,基数较低导致增速较快;1997~2003年,农业人均年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仅为2%,这段时期是典型的刘易斯模型的第一阶段,劳动力工资由买方市场决定,工资增长速度较慢;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农业人均年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开始进入加速阶段,2004~2010年,平均增速为7%。

在这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率逐渐提高,农业人均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提高工人工资,以吸引足够的劳动力。从计算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来看,我国2004年以来,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出明显向上倾斜的走势,表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与工资之间的联动关系增强,提高劳动力供给需要增加工资来支撑。

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这种变革不可逆,对尚处于二元经济格局、经济结构转型进入关键期的中国,劳动力短缺必然对经济带来诸多挑战:过去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劳动力工资走势已经处于上升空间,人力资本的上升必然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通货膨胀率的走高;劳动力成本上涨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再生产进程,拉低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

尽管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风险,但也存在着有利因素:劳动力收入的提高会改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保持社会和谐;收入增加还会带动消费兴起,促进我国经济动力从投资向消费的转变。

微时代的大学生特点及思想教育转型 篇4

一、处于微时代的大学生特点

(一)微生活常态化

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更新的“微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简短、通俗、形象和具有冲击力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微文化”,极大影响了学生圈的文化特色。

(二)主体性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

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微时代的海量信息进行选择和转载,并在微媒体上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有很多学生的微博和朋友圈内容都来自于自主创作,逐渐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意识和个性发展。

(三)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更深

微时代信息知识范围广阔,给大学生认知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增加了大学生对世界认识的宽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四)接受、沟通和理解能力更强,但缺乏网络安全责任心

更为便捷的微信、QQ等沟通方式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联系,朋友圈、微博使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更强,但微时代庞大的信息量,也会使人应接不暇,真假难辨,大学生对自己所关注的信息经常不加分析,不求甚解,随意引用或在朋友圈随意转发,缺乏网络安全责任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五)思想尚不成熟,易受到消极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中的成长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辨不清信息的真假,极易受到动摇,例如,在微平台随意发表言论,在个性发展的同时容易产生自我膨胀;虚拟社会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多元化,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线被模糊;网络推波助澜下的消费欲望促使消费观提前;甚至受暴力信息影响引起严重的网络犯罪。

二、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转型

(一)思想教育指导思想转型

(1)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国内视野转变为国际视野。(2)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进攻。(3)在泛娱乐化的风潮下,由消极观望转变为积极引导。(4)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从思想灌输转变为分析批判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主体学生观的树立及定位转型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正确认识微时代大学生,对于他们热爱祖国、关注社会、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独立性强、善于沟通和学习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对于他们受微时代冲击而产生的自我膨胀、世界观和价值观错位及缺乏网络安全责任心的问题要予以重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教育。(2)教育主体定位转型:“当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受教育时,教育就已经失败了”,相对于老师的政治训导,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朋友的引导。微时代是教育权威动摇的时代,教师要适应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与主客体转化,将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从教师转变为朋友;从管理者转变为群主;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三)教育方法转型

微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首先要学会“微语言”,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大学生群体的微博和微信中去,充分利用微媒体的沟通优势,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监控校园网络舆情、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问,及时“点赞”,及时引导。其次要做好宣传者,做优秀文化传播者、网络垃圾清道夫,学校和班级可以设立自己的微博账号和微信讨论群等平台,通过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发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正确的言论及时予以肯定,对不良情绪及时疏导,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想进步,还可以通过平台澄清虚假信息和谣言,及时消除不良信息造成的影响。最后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如何明辨是非、去伪存真,不做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积极引导学生从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面对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适应大学生的“微特点”,转变教学思路、自身定位和教学方式,将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微生活”。

参考文献

[1]潘小妹.“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J].大众文艺(文化教育),2012(3).

转型特点 篇5

河北政工网时间:2010-10-11 11:03:00

戴喜梅王继东 徐静英 杨彬

公务员是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代表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角色,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的重要桥梁。其思想状况、行为状况直接影响党的政策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政部门的评价。因此,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掌握公务员的思想变化,寻找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在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资助下,我们采用自行编制的《公务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对秦皇岛市十几个单位的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其中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5.67%,座谈、访谈不同部门公务员236人。本文根据调查情况,结合访谈结果和文献材料,对当前公务员的思想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供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公务员的基本思想特征

1、政治思想严谨但有些僵化;工作作风扎实但有些惰化。

党政机关的工作环境培养了公务员严谨的政治思想,在重大事件面前、在社会敏感时期他们表现出了与党和政府的高度一致,主动关注、了解、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信息,非常关注和较关注的占79.1%,很少关注和不关注的仅占20.9%。2009年河北省委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全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调查数据显示:96.88%的公务员认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非常具有时代意义,教育成效显著,尤其是在提升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廉洁自律三个方面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86.36%的干部认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应该常抓不懈,今后改进的方向应集中在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措施落实、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95.72%的公务员支持目前正在开展的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认为此项举措提高了审批效率,提升了政府形象,改善了投资环境,方便了广大百姓,19.36%的公务员认为消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进一步规范化,以避免出现大的审批纰漏。但也有33.02%的公务员认为自身晋升无望,力求工作不出大的错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因循守矩,贪图享乐的思想也较为严重,其在工作作风方面的典型表现就是做事畏难情绪严重,畏首畏尾,光说不练、或者避重就轻或者推一推,动一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43.89%的公务员对“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长期性和落实效果心存疑虑,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成为干部教育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

2、创新意识增强但改革劲头略显不足;服务意识增强但对上对下服务态度差异较大。86%的公务员认为中央大力倡导创新,并通过改革为公务员创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种种环境和条件。公务员创新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具体的表现是各部门各领域不断涌现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设想、新举措、新方案,这对推动党委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公务员思想不够解放,不能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的做好各项工作,愿意守摊子,保位子,怕碰钉子,怕担责任。上级反复强调、多次部署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见不到明显成效。如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农村新民居建设等,基础条件相当的地方,工作进展差距很大,充分显露了领导干部改革的劲头和决心的大小。

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推动公务员总体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突出的问题是对上对下的态度差异明显,官僚作风依然较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依然存在。在访谈中部分公务员对此作了深入的剖析:一是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政府组织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比如某些职能机构的缺失, 某部门工作重复, 多头领导, 对工作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等,导致公务员角色模糊, 责任不明,相互推诿,效率低下;三是部分岗位工作单调、枯燥、重复,缺少创造性和挑战性,个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个人成就感缺失,工作热情下降,责任意识降低。

3、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但怨言较多;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但排解不畅

公务员对于本职工作的态度比较认真,对于工作业绩和工作反映较为看重,随便应付工作的态度越来越少见,责任感、使命感强烈,非常清楚自身的权利与相应责任的对等性,绝大多数公务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公正廉洁、追求奉献。但调查结果也显示:64%的公务员对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怨言较多。不满意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薪酬不合理, 公务员的薪酬体系还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 更多的是按照职位高低和工作年限来衡量,忽视了公务员本身工作量的大小和多劳多得的原则, 56.28%职位低、新进的公务员对此有强烈的不公平感, 认为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80.27%公务员认为其所得薪酬与其所付出的努力和社会地位不成正比。二是职务晋升的潜规则依然严重,59%的公务员最痛恨那些通过金钱拨动权杖,名正言顺地在某些领导的“职权范围内”、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下实现晋升目标的人。个别领导的好恶依然对评判标准有着不可估量的干预作用,个别的形成裙带之风,帮派主义。

78.39%的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和“感觉太累”,0.95%的人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公务员的压力来源于:不必要会议过多(61%)、工作应酬必须喝酒(58%)、升迁的希望很小(50%)、承担角色与责任过多(47%)、担心工作不能令领导满意(43%)担心下属完不成任务(37%)、被迫执行领导不切实际的决定(34%)、不得不说假话(31%)等等。从调查显示的缓解压力的途径上看,56%的公务员选择“自我安慰和心态调整”,24%的公务员选择运动作为缓解压力和烦恼的方式。单一的缓解压力和疏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和方法为公务员压力的累积埋下了隐患。

4、个人发展愿望强烈,但选择方式不当;交往需求强烈但又恐惧交往。

89.26%的公务员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抱负,不满足于应付工作和“混日子”,希望在岗位上顺利发展,并且做出优异成绩体现自身的价值。干部选拔中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个别领导

干部按照个人的喜好及关系的亲疏选拔干部,64.39%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升迁掌握在领导手中。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有的公务员不得不想方设法和领导靠近,有时甚至会采取投其所好,陪玩、陪练等方式。为了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些公务员含蓄内敛,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沉默是金”成为大多数公务员信奉的行为准则。公务员感觉在工作上自己的最大优势是工作能力(79.5%)、独立性(44.5%)、性格(42.6%);自己的最大劣势则是社会关系(67.1%)、工作经验(48.6%)、人际关系(37.8%)。公务员普遍认为处理许多事情并不是简单依据道理、规则,而是兼顾许多潜在的关系、利益、暗示、默契,自己稍不注意就吃亏。包括 “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看起来对提拔干部是非常规范、公平的做法,但是机关部门形成的“考察时不讲真话”、“评议时不选太认真和个性强的人”等问题,使组织选拔工作有时失真。一些公务员如实说道,“应付工作,依靠所学知识基本足够,最难的是处理关系和对付是非流言。”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将公务员的精力集中到做好工作和相互支持方面,减少人际纠纷与矛盾,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交往、网络信息交往都比较丰富,但是仍然感觉有效的沟通不够,希望增加交流的机会。76%的公务员提出不仅仅需要工作关系,更需要朋友关系。因为工作关系只能是职业性的交往,由于竞争心理影响,不可能亲密无间;只有亲人、朋友的关系能够心灵交流、解决问题。但在与亲朋好友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份的特殊性,28.19%的公务员担心自己因为无法婉拒亲情而做出违背工作职责甚至违背法律的事情。还有37.88%的公务员周末加班,生活不规律,严重影响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弱化了亲情交流。而另一方面,79.01%的人认为单位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54.11%的人认为同事在相处过程中不说真话, 关系不融洽, 同事间缺乏信任与尊重,人员交流流于表面, 内心得不到情感的交流, 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在工作环境中,有的人在组织中沉默寡言, 很少与同事交流来往;有的人勾心斗角, 将人际关系看作政治斗争与获利的手段, 无视组织规章制度的存在, 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公务员无法专心于工作本身, 而花费太多精力处理人际关系, 易产生情绪上的衰竭,同时加剧了组织内部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5、保健调适意识增强,但健康状况堪忧,失衡心理依然较重。

公务员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自我实现和获得尊重的需要较强。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公务员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把行政级别看作最重要的价值标准,以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行政权力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48.98%的公务员认为做官就能获得较高的收入、良好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较好的社会福利,更重要的是做官能更多地实现个人意志,拥有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和支配权。走上公务员岗位之初,大家往往具有工作热情高、主动性强、勤奋刻苦、有活力等优秀品质,然而行政组织所特有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晋升到领导职位的公务员只是少数,这对于以升职为人生重要目标的公务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当昔日与自己相差不多的同学发了财,和自己各方面相当如年龄相近、学历相当、工作年限相同的人得到了升职的机会时,87.63%的公务员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导致情绪低落、郁闷、工作积极性下降、职业倦怠现象,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选

择和价值取向。

此外,公务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卫生部门对机关公务人员连续两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排在前四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脂症(54.22%)、脂肪肝(30.29%)、高血压(11.22%)、糖尿病(5.09%),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最高。49.88%的公务员出现了工作倦怠,工作态度消极、甚至工作热情丧失,应付了事。少部分公务员工作时间炒股,上网聊天打游戏,煲电话粥,处理家务事。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了队伍的形象,导致一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从公务员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途径看,公务员在承受工作压力、责任压力、舆论压力、规则压力的时候,也有个人无法抗衡的社会和个人孤立无援的心态,需要有人沟通和帮助。目前,39.3%的被调查者选择“运动”作为“排解烦恼”的方式,35.8%的被调查者选择“自我安慰和心态调整”;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大的帮助来自“家人”(60.9%)、“朋友”(28.4%),真正寻求领导和同事帮助的很少。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和叠加的特殊阶段,国家战略发生调整,各个省市的发展开始转型,各级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这些社会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务员的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和生活追求。

2、组织环境因素

在对公务员的管理上,权限过于集中,统得过死,在机制上没有区分具体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相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责任制,导致权力异化和腐败的发生;晋升制度尤其是选拔和提升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程度依然需要加强;绩效考核制度与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相脱节,考核的可操作性、可量化性不强;激励机制与公务员的内心期望相差较大,导致公务员失衡心理较重。

3、个体因素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对公务员的影响依然很深,绝大多数公务员将晋升作为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为谋求晋升,公务员承受着单位体制、工作任务、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压力较大,调节不畅。也有一些公务员抱着守摊子、保位子的想法得过且过,不敢创新,怕担风险,怕丢乌纱帽。

三、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建议

根据机关公务员的思想变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不懈抓好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做好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学习实践活动,重点抓好党的宗旨观念、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公务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强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的问题,大力纠正对上汇报“一枝花”,实际工作“豆腐渣”等浮夸作风,加大作风建设的有效监督,努力提升公务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努力在各项改革措施上创新,让创新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尤其是服务领域的创新更容易受益于民。例如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对困难企业可以实行不处罚、不追缴、不吊销的“三不政策”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公开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把公共服务的底牌亮出来,交给群众,公开透明,要把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3、加强敬业精神培养,多渠道缓解公务员压力。

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应放在敬业精神的首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群众对公务员工作态度进行的形象描述。通过作风建设,培养公务员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尽责尽力,甘当“镙丝钉”的奉献精神和凡人意识,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尤其是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公务员对本职岗位的胜任能力。根据公务员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多渠道多角度关心公务员的成长与成才。努力改善组织内部的不合理现象,明晰工作角色,扩大工作自主权,增强工作成就感,有效缓解公务员的多重压力,4、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加强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意识,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真正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德才兼备、作风过硬的干部提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强化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完善公务员职业保障体系,从社会分配公平的角度稳定公务员队伍。加强部门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注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人文关怀,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5、丰富公务员的业余生活,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公务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具有活跃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新一代公务员的素质提高和见识增长,对业余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和新奇化。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商业性的休闲活动机构收费较高,正常工资不足够支付活动费用,公共活动场所的项目少和档次低,缺乏吸引力。因此,应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公务员的业余、休闲活动提供方便,特别是引导开展健康、新颖的活动,有利调节和增强公务员身心健康,同时要坚持公务员年休假制度的落

转型特点 篇6

关键词:湖南省;养猪业;转型时期;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511-04

2001年年底,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纪元。在此时代背景下,湖南省养猪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2002年开始,湖南省养猪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湖南省是中国传统的养猪大省,养猪业有悠久的历史。湖南省是全国主要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大省,养猪业是湖南省畜牧业乃至大农业的支柱产业,且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重大。当前,湖南省养猪业在全国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国养猪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湖南省养猪业的发展及特点,可为今后湖南省养猪业乃至中国养猪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转型时期湖南省养猪业发展概况

2002—2012年,湖南省养猪业整体上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且幅度较大。2012年,湖南省养猪业实现产值1 017.03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68.3%,是2002年的2.6倍(表1);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为7 900.00万头和 4 225.52万头,分别比2002年增长17.9%和9.9%(表2);猪肉产量达到427.60万t,比2002年增长7.7%,约占全国8.0%(表3);出口创汇突破1.2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实现翻1番[1](表4)。

1.1湖南省养猪业的产值情况

2002年,湖南省养猪业产值达到392.60亿元,分别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72.9%和农业总产值的29.1%。2002年至2012年,湖南省养猪业产值除2006年和2009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平稳增长。2012年,湖南省养猪业实现产值 1 017.03 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0%。但这一时期,湖南省养猪业产值的最高值为2008年的 1 149.11亿元。湖南省养猪业产值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较大,平均值达到70%以上,基本上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成以上(表1)[1]。

1.2湖南省养猪业出栏与存栏情况

2002年,湖南省生猪出栏量达到6 698.38万头,年底存栏量为3 845.08万头,存栏生猪中能繁母猪的数量为321.92万头,出栏率为177.7%。2012年,上述指标的统计数据分别为7 900.00万头、4 225.52万头、427.63万头和190.0%,分别增长17.9%、9.9%、32.8%和6.9%。2002—2012年间,生猪出栏量在2010年和2011年出现了下降,尤其是2010年,出栏量下降幅度较大,为23.3%。相应地,生猪存栏量和出栏率在上述2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表2)[1]。

1.3湖南省猪肉产量情况

2002年,湖南省养猪业的猪肉产量为396.90万t,占全国比重为9.6%,人均猪肉产量为66.97 kg。2012年,湖南省猪肉产量达到427.60万t,占全国比重为8.0%,人均猪肉产量为64.62 kg。2002—2012年,湖南省猪肉产量基本保持平稳,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从2002年至2005年的近10%下降到2006年至2012年的8%左右;人均猪肉产量起伏较大,2002—2007年此项指标保持稳步上升态势,2008—2012年则

1.4湖南省养猪业出口创汇情况

湖南省养猪业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活大猪(种猪除外)和鲜、冻猪肉。2002年,湖南省养猪业出口活大猪的产值为4 482万美元,鲜、冻猪肉出口产值为1 232万美元,总计5 714万美元。中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市场,湖南省活大猪和鲜、冻猪肉的出口创汇总产值快速增长。2012年,湖南省上述2项指标的出口总产值为12 510万美元,比2002年多1.2倍,特别是出口鲜、冻猪肉,增长到8 923万美元,增长6.2倍。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湖南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湖南省出口活大猪的创汇产值有较大波动,2002—2008年小幅度增长到5 687万美元,2009年则剧烈下降为2 463万美元,下降5成以上,此后几年均未恢复到2002年的初始水平(表4)[1]。

2转型时期湖南省养猪业发展特点

2002—2012年,湖南省养猪业总体上呈上升发展趋势,但个别年份发展不稳定,有一定的波动性。就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而言,养猪业已经成为湖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广泛。经过不断地努力,湖南省养猪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拥有数十个养猪大县(市)和5个名优生

猪品种。湖南省的传统养猪大省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但与全国其他养猪大省相比较,湖南省距离养猪强省还有一定的差距。

2.1湖南省养猪业发展具有波动性

波动发展是2002—2012年间湖南省养猪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本研究以养猪业产值、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出栏率和出口创汇产值等指标作为绝对量,而以上述指标的年增长率作为相对量进行分析,阐述湖南省养猪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在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的统计上,存栏量的波动相对较小,基本维持在年存栏4 000万头的水平,而出栏量的波动较大,从2006年至2012年,连续出现6个拐点,波峰最大值为2006年的7 984.93万头,波谷最小值为2011年的5 575.90万头,相差2 500万头左右(图1)。生猪出栏率总体上在150%~200%之间起伏,平均值为175.9%。2006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的差异较大,是这一时期湖南省生猪出栏率的发展拐点,最高值为2006年的191.9%,最低值为2010年的141.9%,二者相差达到50百分点(图2)。这一时期,湖南省养猪业产值与活大猪和鲜、冻猪肉出口创汇产值也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发展特点。2项产值总体上升,但当前有发展疲软的态势。其中,养猪业产值的历史最高值出现在2008年,为1 149.11亿元,最低值为2002年的392.6亿元,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是显著的转折点(图3);活大猪和鲜、冻猪肉出口创汇产值的转折点为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最高值为2011年的13 633万美元(图4)。通过对比图3和图4可以发现,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均为养猪业产值与活大猪和鲜、冻猪肉出口创汇产值这2项指标的重要转折点,而且二者的大体走势相似。

以湖南省养猪业的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出栏率、产值和出口创汇产值等各项指标的年增长率为相对量衡量湖南省养猪业发展的波动性,可以发现,各相对量的波动幅度较绝对量的波动幅度更大(图5、图6)。出栏量增长率在2002—2006年大体介于2%~5%,2007年出栏量增长率则下降至近-15%,2008年则又上升至8.83%,此后的2009—2011年连续3年负增长,直至2012年,出栏量增长率猛增至41.68%。存栏量增长率则相对稳定,只有2009年负增长,为-10.28%,其余年份大多保持小幅增长。由于受出栏量和存栏量增长率的综合影响,出栏率的年增长率的起伏较大,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年增长率分别为-14.57%和-19.17%,这也是此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与前3项指标相比,湖南省养猪业产值和出口创汇产值的年增长率波动更为显著,养猪业产值既有超过4成的年增长率,又有1/3以上的负增长率;出口创汇产值的年增长率只有在2007年、2009年和2012年出现负值,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最大为2004年的32.27%,但也有较为严重倒退的年份,2009年下降至2704%。

2.2湖南省养猪业走向规模经营,成为湖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湖南省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得到逐步的提升。截至2012年,湖南省产能达到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较大养猪场的数量超过2.4万个[3]。养猪业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家庭散养过渡到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散养为辅的发展新阶段。规模化经营为湖南省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2002年,湖南省养猪业产值为392.60亿元,已经超过粮食产值的257.31亿元,成为湖南省大农业中同级别产业的第一产业。2012年,湖南省养猪业实现产值1 017.03亿元,略低于粮食产业的1 078.38亿元,2项统计合占农业总产值的427%。养猪业与粮食产业大体占据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特别是2008年,湖南省养猪业产值达到1 149.11亿元,同年的粮食产业为792.61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346%和23.8%。养猪业成为湖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湖南省“粮-猪”型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图7)。

湖南省是中国主要的猪肉出口省份之一。根据吴冬的统计,湖南省2008年上半年人均猪肉出口量居全国第1位[4];刘娟的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出口猪肉的大省中,湖南占据26%,位列第1位,比第2位广东省的22%高出4百分点[5]。湖南省养猪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猪肉出口有利于湖南省养猪业的农业支柱产业地位的稳固。根据统计资料,湖南省鲜、冻猪肉的出口创汇产值以年均1倍以上的速度增长。照此趋势,湖南省养猪业将持续快速地发展。2012年,湖南省活大猪和鲜、冻猪肉出口创汇总计12 510万美元,其中出口鲜、冻猪肉为8 923万美元。相比而言,以大米为主的粮食出口创汇为640万美元;鲜、干水果创汇538万美元;烟草创汇1 447万美元;只有茶叶出口额为10 742万美元,高于猪肉出口,但低于活大猪和鲜、冻猪肉出口创汇总额。因此,湖南省养猪业是全省大农业中第一出口创汇产业。

湖南省养猪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还体现在养猪业产值波动对湖南省畜牧业乃至大农业产值的影响和猪肉对居民消费价格(CPI)的拉动上。通过对比湖南省农业总产值、畜牧业产值和养猪业产值的波动发展情况可以得知,养猪业波动会带动湖南省农业及畜牧业的波动。3项产值的折线发展脉络大体一致(图8)。据张宏性等的考察报告,2007年1月、8月和2008年4月,湖南省CPI分别上涨4.4%、6.9%和7.8%,而以猪肉为主的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对CPI的直接拉动作用分别达到了1.7、3.9、3.2百分点[6]。

2.3湖南省养猪大省地位逐渐稳固

湖南省养猪业的发展虽然跌宕起伏,但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2年,湖南省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分居全国前3位,生猪出栏率则高居全国第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1百分点[1-2]。

近年来,湖南省所辖的市、州在发展养猪业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据2013年统计,湖南省14个市、州中,2012年肉猪(不含出口中仔猪)出栏量达到500万头以上的有9个,分别是衡阳市、邵阳市、长沙市、永州市、岳阳市、常德市、郴州市、湘潭市和娄底市。特别是衡阳市和邵阳市,2012年生猪出栏量逼近1 000万头大关(表5)。

与此同时,湖南省也涌现出一批养猪大县(县级市),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2005年,国家统计局出台了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的统计,全国100个产肉大县,湖南省拥有12个[7]。2007年,经农业部核定,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中,有37个来自于湖南省。据易泽忠(2012)统计,这37个养猪大县当年生猪出栏量占全省出栏总量的60%左右[8]。依据2007年的全国统计数据,农业部下发了《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通知中,农业部认定了全国437个生猪生产优势县(市),湖南省占据其中的50个,仅次于四川省的55个,排名全国第2位[9]。

经过多年的努力,湖南省培育了多个生猪名优品种。目

表52012年湖南省主要养猪市肉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统计

市肉猪出栏量

(万头)猪肉产量

(万t)衡阳市961.8372.75邵阳市953.5065.60长沙市833.2059.94永州市798.6656.13岳阳市744.2350.73常德市608.5341.41郴州市554.1239.91湘潭市525.9439.82娄底市515.14 34.08注:数据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2013)。

前,湖南省共有名优猪品种5个,分别是宁乡猪、湘西黑猪、湖南黑猪、沙子岭猪和大围子猪,其中宁乡猪已有1 000余年的培育历史,属于国家一级名优品种。

无论是从湖南省养猪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还是从湖南省地方发展和猪种培育上着眼,湖南省的养猪大省地位实至名归且日趋巩固。诚然,湖南省养猪业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加以转变,才能促进湖南省养猪业持续发展。

3结语

湖南省养猪业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于促进湖南省畜牧业乃至农业的发展和全国养猪业的发展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转型时期,还应看到湖南省养猪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保持和发扬自身已有的长处,一方面完善和弥补不足,加快转型,促进湖南省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具体而言,努力避免波动性,使湖南省养猪业转向较为平稳的发展;保持湖南省养猪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使湖南省养猪业转变为人民增收的希望产业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产业;巩固全国传统养猪大省的优势,使湖南省由养猪大省转型为全国的养猪强省。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年鉴:2002—201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3.

[2]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13.

[3]石畅. 湖南猪肉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4]吴冬. 湖南省猪肉安全现状评估与质量保障探讨[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5]刘娟. 湖南省生猪产业链优化整合问题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6]张宏性,梁己香,方志红. 对湖南生猪生产的调查与思考[J]. 调研世界,2009(2):46,18.

[7]中国国家统计局. 百强县(市)统计[EB/OL]. [2014-09-01]. http:www.stats.gov.cn/ztjc/ztsj/bqx/200610/t2006/009_54469.html.

[8]易泽忠. 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12.

转型特点 篇7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中, 在该期间, 大学生的教育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值得我们反思与研究。中国历经转型的这二十余年的时间,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二十年。

二、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大学生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1) 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生的社会化, 是在中学教育基础上的继续, 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同时也具备了一般人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化特征。大学生社会化过程表现为更适合自己的需要与发展的社会化特点。这种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大学生社会化的选择性与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性。

随着改革的进行, 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 转型期大学生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断提高, 自信心、独立性逐步加强。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会用一种思考的态度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他们会有选择性的学习榜样, 独立性的评价自我与他人, 逐步形成和接受社会道德规范, 自身的人生价值观等等。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动性指的是青年大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实现社会化进程。在该时期,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动性依赖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需要, 同时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大学是科技、思想的汇集地, 能迅速反映出科学发展, 社会思潮等多面的新成果、新动向。

(2) 广泛地存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目前, 我国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非正式群体数目之多, 参加人数之众, 是转型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大学生一些强烈的超群现象是大学生个体内心矛盾与社会运动交互作用的反映, 是我国转型期高等学校管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课题。大学生虽有相近的年龄和学历, 但各自的人生经历和地域不同, 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一样, 再加上专业、年级的差别, 其需要水平和层次是多种多样的, 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多样性。

大学生中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非正式群体, 在结合形式上、成员构成上、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组织自发性, 各种非正式群体都是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在交往中互相吸引而自发形成的;成员构成的相近性, 由于组织成员不仅年龄相近, 而且兴趣、爱好或性格特点也相近, 容易形成一致意见;心理相容有较强的归属感, 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错误判断而遭受挫折;流动性大, 群体内部没有强制的纪律约束, 合则聚, 不合则散, 缺少稳定而长远的奋斗目标, 行为动机相对较浅, 每年都有成员毕业离校而失去一部分成员;核心人物能量大, 能对群体的活动起指挥调节作用, 他们的去留往往能影响群体的存亡兴衰。

(3) 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惑。大学生兴趣广而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缺乏对自身和历史的辨证认识。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的, 社会的转型时期, 改革开放, 中西交流日益增多, 这些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非常敏感, 从而引起了心理上的困惑。这种困惑首先是感到自己国家民族落后了, 对本土文化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 进而以好奇的心情去大量阅读西方人文科学著作。这和转型期的社会历史条件, 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状态, 以及这些哲学流派的内容特点密切联系的。这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商品经济意识与自然经济意识的矛盾。这对高校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目标是对立的;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近几年, 大学校园文化暴露出的种种迷茫与困惑, 都与这一冲突有关系;速胜期望与自身素质的矛盾。造成了大学校园不安定因素的导火线之一;成才与发财、成才与学历的冲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这些问题将困扰着大学生的思绪, 将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课题。

三、提升大学发展素质的对策

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培育健康的身心, 合理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要求做到:

(1)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 应当考虑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 文化主体的基本地位, 文化影响人的心理的途径和如何发挥各种组织的作用等。具体分述如下:

一是从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分析, 要以精神文化心理引导为重点, 方式文化心理作引导。观念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 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念文化和方式文化建设需要相应的物质文化做载体, 制度文化作保障。

二是从校园文化主体的基本地位观察, 要以新生和毕业生的文化心理引导为重点, 抓两头带中间。新生是大学文化新主体, 毕业生是校园文化的领头羊, 必须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引导。

三是从文化影响学生心理的途径考虑, 要在教化、说理、灌输的基础上, 大力组织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 健康良好的校容校貌, 为内化和潜移默化创造条件。

四是从校园文化的引导机制看, 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带头作用和共青团的组织作用。这要求做到强调领导人带头作用;定期检查交流, 表扬先进, 提出新目标;进行文化心理引导的途径;提倡第一流工作, 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创建校园文化。

(2) 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的工作。高校管理者的工作, 实际上就是引导、督促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要完成转型时期大学教育的目标, 培养“四有”人才, 就必须设立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发挥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功能, 加强教师的作用, 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性, 消除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各种障碍与因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有以下积极作用:了解国情, 缩小认识与现实的差距。许多大学生成长于较好的文化环境中, 对实际东西了解很少。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接触实际, 减少理想化色彩, 合理调整自我期望, 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 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为大学生进入社会, 进行角色上的准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以便自己在学校期间就自觉地进行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准备;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的品格。

二是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个体主动向自身提出任务, 自觉进行思想转化, 并积极付诸实现, 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活动。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于科学地管理自己, 使自己健康完善地发展, 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的统一起来, 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是加强班集体的功能。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树立良好的班风。强化班集体的功能, 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有效手段。社会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了集体对个人的行为程度的影响机制, 主要有:激励促进作用;标准化倾向, 在一个集体中往往有趋向某种行为、道德或价值标准的倾向即标准化倾向;社会比较作用;社会从众倾向。总之, 集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广大大学生来说, 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树立良好的集体风尚, 加强集体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3) 引导大学生在成才中实现人生价值。成才的标志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即必须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通过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 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成才的过程, 就是创作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过程。应当使大学生做到:

一是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能否造就一大批适应当代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将决定竞争的成败。作为石油院校的大学生, 应当认识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献身祖国石油事业, 促进石油工业发展, 是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是努力学习, 提高人生的潜在价值。大学生要成才, 必须从培养、提高自己的潜在价值入手。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潜在价值, 才有可能才未来人生实践中, 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 实现成才理想和人生价值。

三是积极实践。这要求当代中国大学生, 积极投身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四个现代化。为祖国科技进步建功立业, 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人生的价值。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中大学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既为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挑战。为了让处于转型期中的大学生们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来建设中国的经济, 成为国家的栋梁, 有必要重视转型期大学生发展的新的特点。

关键词:转型期,正式群体,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景莹.大学生管理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李元卿.大学生成才导论[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转型特点 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1 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研究的意义

1.1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

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的一个特定概念和基本范畴, 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这种转变所涉及的不只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有限区域或某一特定层面, 即不单是“经济的”, 也不单是“思想的”, 而是一场伟大的、全面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变革[1]。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 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的趋势和标志: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由乡村向城镇转型;由封闭半封闭向开放转型等等[2]。这些变革为研究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1.2 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研究的意义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也可以说, 价值观是指在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3]。

有关人生价值的思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价值观对于人的一生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的爆炸, 中外各种思潮的相互影响, 这种变革反映到大学生的观念层面上, 则表现为价值观的冲突和更新。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经济体制、多元的社会导向, 必然产生多元的价值选择。

党的“十八大”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 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因此, 有必要对特定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征和变化进行研究, 认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并分析影响其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和改革建议。

2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就其价值观认识、学习就业观、政治观、集体主义观以及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 发放并获得有效问卷315份。经过调查得出:面对全球化浪潮以及来自社会的各种利益诱惑, 其价值观的选择也相应出现了盲目性、随机性和矛盾性。虽然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出现的偏差,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价值观呈个性化、多元性、多样性发展

调查发现, 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 11.1%将判断标准定位为社会地位的高低;12%认为取决于拥有金钱的多少;10.1%认为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51.6%认为取决于自我内心的幸福与否;4%把奉献祖国作为价值追求;2.5%持有自己快乐就好的想法。可见, 当代大学生强调以个人的存在、发展为出发点, 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强调个体在群体及社会中的价值, 强调个人利益、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更加关注自身的权利和利益[4]。在自我与社会价值这个问题上大学生更偏重于实现自我价值, 在他们的价值取向中, 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这就需要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

2.2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但功利性较强

在学习观和就业观方面, 54.2%目标不明确。问起学习的目的, 59.2%选择了提高个人竞争力, 只有15.1%选择了奉献社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大学生有这样的竞争意识是上进积极的表现, 但仔细剖析, 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功利主义的倾向, 问起就业的首要考虑, 37.1%选择了薪酬。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更为现实化, 务实化, 更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赚钱多、升迁机会多的工作岗位, 而对急需要建设的贫困落后地区却不屑一顾。虽然我们鼓励青少年早立志, 但是过于追求自身利益, 将社会利益、民族利益抛于脑后却是错误的。

2.3 团队精神与自我完善意识有冲突

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 大多数更愿意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目标而不是通过与人合作的方式。问及团队参与方式, 71.1%认为独立完成任务效果更好。当前, 由于各种不同形态价值观, 市场经济负面思想的冲击,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 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他们往往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将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割裂开来。在处理国家社会个人的关系上, 他们虽然有较强的责任感, 愿意为集体、为社会做出贡献, 却更加重视国家社会对于个人的回报。他们在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奉献与索取、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中寻求着平衡点。

2.4 关心国家大事、有责任感、有担当, 但缺乏政治信仰

在政治观方面, 80%对国家政治高度关注, 72.3%时常关注政治问题;18.5%经常看新闻, 基本不关心政治的仅占9.7%。可见, 当代大学生爱国热忱高涨, 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年轻一代。问及党的制度和改革的信心, 43.3%充满信心;34%表示还需观望;10.5%表示忧虑;甚至5%持淡漠不关注的态度。可见, 多数对国家的政治前途充满信心。76%对入党持肯定态度, 关于入党动机, 14%出于为国家做贡献;38.3%希望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大多受调查者入党的动机不是出于信仰而是源于个人今后发展考虑。可见, 大学生普遍缺乏政治信仰。

2.5 善于享受生活, 但审美趋于感性化、娱乐化

有关课余时间利用上, 39%用来学习;49.1%用于网络娱乐;11.4%用来逛街;24.4%用来阅读书籍;6%用来睡懒觉。彰显出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 娱乐类型的多样化, 但学习利用率低。大学生审美取向更倾向于直观化, 对形象化的追求使大学生审美价值观产生感性化的特征。审美价值取向的感性化表现在大学生更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尝试一些低俗化、娱乐化的活动, 这不利于艰苦奋斗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3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通过对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性、独立性和矛盾性。

3.1 多样性

问卷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各问题的回答呈现多样性, 说明大学生价值观及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在多元格局中, 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当前, 高等院校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深。随着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 对我国本土文化及意识形态产生了严重影响, 甚至构成威胁。经济一体化下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观念在不断渗透, 不同程度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趋向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地, 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的淡化,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要求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3.2 独立性

大学生对社会的见解、事物的评判以及各种价值观的取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它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处理问题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这种独立性的强化容易导致个人意识的不断膨胀, 从而滋生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这些错误的价值观,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以及社会风气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处理大学生独立性问题, 应加强学生间、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来促进人际间信任的形成, 这也是高校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的地方。

3.3 矛盾性

网络信息时代, 各种文化互通交流, 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受西方消极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出现滑坡。大学生处于一个自相矛盾的年龄阶段, 是自我价值实现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很多大学生对未来规划不明确, 对自身了解不够深入, 在学习、就业等方面容易出现矛盾与多变的情况, 很多人热衷于新鲜事物, 追求变化, 追求流动性, 这不仅不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认知与践行之间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急功近利的矛盾和较强的主体意识与较弱的分辨能力之间的矛盾。大学中, 到处可以看到积极、拼搏的身影, 但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却逐渐淡薄, 择业意识功利化。大学生参与意识强, 具有较强社会使命感, 但辨别是非能力较弱。价值观的树立, 在行动上差距明显, 知与行不统一。这些都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以正确引导。

4 结语

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以及表现,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价值观教育模式, 鼓励学习党的理论与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 关注时事, 与时俱进。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 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48.

[2]袁方.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30-40.

[3]吴鲁平, 今哲秀.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于冲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20.

转型特点 篇9

一、珠三角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 (Social Transformation) 范畴来自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 社会学者大卫·哈利生借用生物学“Transformation”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性变, 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我国社会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社会转型”的含义:一是指体制转型, 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 即“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 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 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 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三十多年来, 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 对内改革, 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2010年10月18日, 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最终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第三次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珠三角社会转型的内涵应主要包括: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变, 建立开放、活跃、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二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带动整个社会政治、文化、价值观的转变, 实现社会结构整体和全面转变;三是要重视文化在社会转型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创新力;四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构建法治社会;五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实现与国际接轨, 全面建成民富国强的和谐小康社会;六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应成为社会转型时期始终予以坚持和贯彻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珠三角社会转型的特点

珠三角的社会转型既寓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之中因而具有中国社会转型的共性, 又因其率先迈步而对中国社会转型起着示范、导向和加速作用。具体说来, 其主要特点包括:

(一) 价值多元冲击利益格局, 社会矛盾凸显

在社会转型期内, 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已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调整, 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在多元价值观念的主导下, 相应的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纷纷呈现。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珠三角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加速分化, 早就从传统同质的单一型社会, 转型为异质的多样型社会。经济体制从之前的“计划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社会结构中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内部也逐渐分化了, 增加了包括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受聘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新生代农民工等在内的诸多新群体, 他们被称为“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 必然带来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重组, 形成新的利益体。由于利益的分化, 不同利益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是千差万别的, 那么, 矛盾和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已成为珠三角社会转型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二) 社会规则遭受各种破坏, 行为失范严重

当代中国的社会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增加了社会活力, 人们的发展空间扩大, 选择机会增加, 社会流动性增强, 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与此同时, 社会规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各种破坏层出不穷, 诸如无视规则、冲击规则、亵渎规则、曲解规则、自立规则屡见不鲜, “失范”成为社会转型的一种突出社会现象。总体说来, 社会转型期的“失范”主要表现为五种类型:一是个人行为层次的失范, 二是法人层次的失范, 三是规则之间的冲突, 四是执法机构的违规, 五是职业角色失范。珠三角地区在行为失范等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可以说, 重整社会规则, 让人们对社会充满信心, 纠正各种行为的失范等问题将成为珠三角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经济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产业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珠三角的经济获得飞速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原有的经济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不可持续性因素大大增加。从国际环境看,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2011年至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钓鱼岛事件等使得珠三角高度外向型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从国内发展看, 内地城市群的迅速崛起, 环境污染, 能源短缺, 土地瓶颈, 人力资本上升, 用工短缺, 成本上升等使珠三角面临重重困难。因此,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只有实现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从投资推动型增长转向创新推动和消费投资协调型增长, 从外向主导型转向内需主导型, 实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环保的科学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才能实现珠三角经济和社会的完美双转型。

(四) 全球一体进程加速推进, 转型环境复杂

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全球一体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导致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 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区位关系, 这就决定了当下珠三角地区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推进的, 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该区域转型的难度, 这些复杂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人才、信息等内容。珠三角只有赢得对这些复杂因素竞争的胜利, 才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并最终赢得转型的胜利。

三、珠三角社会转型背景下成人教育机构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珠三角社会转型的大背景, 对成人教育机构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 价值的多元困惑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选择

珠三角社会转型期外在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等日趋多样化的变化, 使得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 社会思想空前活跃, 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价值多元的主导下, 不断冲击着人们一直熟悉的生活和事物, 成人教育机构的发展也不能幸免。

这是因为,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机构受价值一元的影响深刻, 在发展的轨迹中一元的印痕非常明显, 具体表现如下:在办学模式上, 采取普教化的特点, 没有显现出成人教育应有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 以培养熟悉主流文化传统、熟悉科学真理的学员自居, 而不是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眼光, 认识不同文化群体, 尊重异文化的学员;内容选择呆板, 追求单一文化形式;讲授方法传统, 填鸭式灌输几乎遍布所有课堂;质量评价即使在不同区域、不同办学机构, 都使用统一的质量标准, 而没有注重质量标准的多样化特点等。

从一元到多元, 成人教育机构所经历的困惑, 最深层次的原因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在这个过程中, 使得个人的利益得到重视与张扬, 人们对新生利益主体与利益结构之间价值观念产生分化, 传统的全局至上的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强调的个人价值实现的理念有待协调, 而所有的这些都将冲击着成人教育机构的选择, 成人教育机构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 稍有不慎, 都会使它们的发展葬身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

(二) 行为的失范破坏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秩序

珠三角转型期社会最大的问题是“社会行为失范”, 这种现象是指社会既有的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与价值观念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 逐渐失却对社会成员的引导和约束的力量, 而新的行为模式、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又尚未形成或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对社会成员尚不具有引导、调节和约束的力量, 从而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和社会规范约束而表现出的一种相互冲突、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珠三角成人教育机构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行为失范的现象, 如不少成人院校为谋取更多的生源, 在招生工作中大兴无序竞争之风, 以经济刺激招生, 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教学投入减少, 质量的保障就无从谈起了。有些机构甚至不惜以牺牲教育的尊严和教育的质量为代价, 造成“皮包学校”和“招生贩子”猖獗, 极大地损害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声誉。

那么, 什么该对成人教育机构的行为失范负责任呢?通过对转型社会价值观的深入考究, 我们发现, 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首先, 成人教育机构主体的功利主义思想误导了办学的价值取向。所谓功利性是指教育的公益性直接或间接地转变为以营利为目标的商业化交换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也是一种将公共教育资源转化为个人、团体、机构和系统的产业化加工的经济运作工具的趋势, 正是这些功利价值的取向使其改变了对教育的本质追求。其次, 成人教育机构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 一味采取“工具理性”的做法削弱了“解放理性”的存在。在一般情况下, 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成人教育机构作为获得新知的场所需要自由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作为和社会紧密联系的产物需要生产社会发展的产品, 前者即所谓的“解放理性”, 后者为“工具理性”。两者的定位决定了机构办学的理念与教育行为。尽管近年来学者一直提倡需要“走进成人生活家园”的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 但我国惯用的“工具理性”教育, 使得成人教育机构在短期内自觉走出“工具理性”的围城还是非常困难的。

(三) 教育的普及冲击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基石

在社会转型期, 经济实力得到飞速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对教育的需求也持续增强,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 国家放开了发展高等教育的步伐, 而珠三角地区更是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 早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由此导致了成人教育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源是其近年一直困扰的问题。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其实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 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那么,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什么会冲击着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基石?首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 尤其是连续多年的普通高校扩招, 降低了报考门槛, 加上普通高职院校的重新崛起和一些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这些都使得更多的人能有机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 因此, 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下降。其次, 珠三角民办院校的迅速发展, 国家学历认定考试的出现, 以及国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介入, 也使得原来成人教育机构的传统生源出现萎缩现象, 成人高考生源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这无疑给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基石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四) 全球的竞争加重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困难

全球化已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 它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构造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对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便是全球化的竞争, 这将进一步加剧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困难。

但是, 珠三角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现实却很少能拿出像样的竞争力, 这是因为其长期生长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中, 迄今仍还带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习气。主要表现在:第一, 成人教育机构的宏观发展背景缺乏合乎市场规律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 教育法赋予机构自主办学的责权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成人教育机构在这种宏观背景中生存与发展, 难以形成完整的市场意识和产业化经营理念;第二, 成人教育机构的办学指导思想普遍比较陈旧, 既缺乏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 又缺少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成人教育资源的运作动机与思路, 缺乏面对市场需求的柔性机制, 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弱;第三, 成人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 缺乏市场导向机制和教育成本核算观念,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够理想, 难以体现出知识劳动的合理价值;第四, 成人教育机构办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较为普遍, 开设的专业普教化, 没有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五, 发展的不适应性以及经费总量短缺的窘境随处可见, 缺少必要的成人教育投入;第六, 成人教育机构的发展缺少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理念, 其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生长功能不健全。

摘要:珠三角社会转型既寓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之中因而具有中国社会转型的共性, 又因其率先迈步而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这些特点对成人教育机构的发展提出“价值的多元困惑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选择;行为的失范破坏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秩序;教育的普及冲击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基石;全球的竞争加重成人教育机构发展的困难”等四个方面的挑战。

转型特点 篇10

一、加强对档案工作创新性转型的认识

档案工作创新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干部事业建设的迫切要求。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 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不断扩张, 档案内容的陈旧性和应用的局限性, 与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为档案工作者, 必须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干部档案工作的新内涵和特点。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 适应发展和变化, 从而抓住时机, 迎难而上, 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从工作转型中保证档案工作与时俱进。

二、扩展资料收集面, 完善新内容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

新形势下档案材料的收集, 干部队伍的创新性建设特点, 是档案创新的基点。因此, 不仅要在把握和维护档案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基础上, 更要注目于新意性, 抓住创新主体, 保证创新质量。

1. 完善归档制度, 保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捷、容量大的手段, 创新收集通道和整理手段, 把新资料及时归档。根据新形势下, 干部使用交流快的特点, 严防档案中缺失干部任免、考查、工资或奖励、学历等材料。尤其是对于考核、政审鉴定等材料要及时收集归档。不仅要建立新型归档制度, 还要建立新型监察制度。

2. 拓宽收集渠道, 及时丰富档案内容。

要建立归档责任人负责制度。认识和掌握干部档案材料形式的规律和特点, 注重收集反映适应干部成长和队伍建设的要求, 抓住重点, 收集能够反映干部现实政治素质、思想情操、工作作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材料, 特别是要根据人事制度改革和对人才信息的需要, 收集体现政治觉悟、思想理论、知识技能、专业特长等业绩材料, 使档案内容更加全面完整, 提高档案价值和运用效能。

3. 做到动态收集, 保证材料的新意性。

要以动态收集观念, 收集干部履历的新内容和及时归档查证, 做到重大业绩随时记载, 定向收集, 一般情况按一定时间阶段记载, 保证材料收集得完整、齐全。必须以适应新时期干部人事工作的动态性特点进行工作。

三、必须正确无误地做好鉴别工作

要以政治敏锐力、鉴别洞察力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审定, 识别其真伪, 判断其价值, 确定其是否归档, 这是保证干部档案质量的恒定标准。因此, 档案人员应坚持原则、本着向组织、向干部负责的态度。第一, 要鉴别材料是否属于档案性质的范畴, 对于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区别不同情况处理。第二, 材料要有真凭实据, 因为真实性是干部档案的生命。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实事求是。第三, 要鉴别材料的完整性, 材料体系要完整, 材料内容和外部形式要完整, 特别是对剔除后准备销毁的材料, 应慎之又慎, 切忌主观臆断, 草率处理。第四, 要鉴别材料手续是否完备。总之, 要以真实、完整、精练、实用标准确保档案的权威性。

四、定期档案整理, 保证档案质量

档案整理必须做到:分类准确、加工准确、排列有序、装订整齐。第一, 坚持定期整理制度, 把反映干部的现实的材料整理出来。第二, 要以党的政策理论为指导。第三, 遵循档案工作程序规律, 使材料内容和时间上达到统一, 具有创新和保存价值。要不断加强领导和指导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保证档案建设的质量、研究和应用效果。

五、要努力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转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转型特点】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特点及诱因分析09-10

市场转型演讲稿:助推转型,奉献岗位06-01

转型纪实05-13

双重转型05-02

学科转型05-07

转型前景05-07

推动转型05-10

转型原因05-17

转型对策05-18

旅游转型05-22

上一篇:融资关系下一篇:例题解法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