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城市环境污染

2024-05-07

认识城市环境污染(精选十篇)

认识城市环境污染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把大连市内四区按污染严重程度依次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学校区和居民区,从每个区中随机抽取两个街道,再从每一个街道中随机抽取50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所调查的家庭中夫妻的年龄均小于50岁。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入户的方式进行,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家庭问卷、被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经济学特征(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居住面积和取暖设施等),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噪声、交通事故和难闻气味,工厂“三废”造成的污染,家庭室内空气污染和生活垃圾、农用化学品造成的污染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

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居住地区等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多因素分析:将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情况进行统计。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将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作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区和信息来源作为自变量。用后退法作为选择变量的方法。数据处理采用EPI-6软件录入计算机,转为SPSS数据集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1.3 质量控制

每份调查问卷都经过质量控制组成员的检查;调查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连市卫生防治站的同志组成;对收回的每份调查问卷都经质量控制组成员验收,对于质量不合格的调查问卷进行补充调查,直至合格;对项目变量逐个进行逻辑检查和定义取值范围检查;数据录入采取了双人两次分别录入,然后进行核对,检错。最后共获得合格家庭问卷500份,被调查对象问卷975份。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2.1.1 性别

男女对交通事故和工厂产生的固体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认识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知道的比例较女性高。对其他的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男女认识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2.1.2 年龄

各年龄组的人群对各种区域性环境问题认识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2.1.3 文化程度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对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难闻气味的认识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家庭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认识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其他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认识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2.1.4 经济收入

对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其成员的认识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其余的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低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认识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高收入人群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另两组人群的认识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收入的人群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人群的认识。

2.1.5 职业

不同职业的人群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2.1.6 居住地区

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居民对汽车噪声、交通事故、工厂固体废物和家庭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工厂空气污染和家庭室内空气污染的认识,商业区居民的认识高于其他三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农用化学品污染的认识四区居民的认识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居民对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危害的认识明显高于学校教育区和居民区。对其他的区域性环境问题各区居民的认识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2.2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已得知,影响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认识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为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居民区域性环境认识影响作用的大小,将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作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居住地区和职业作为自变量。(表1)

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是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认识的影响因素。

经济收入:低收入家庭成员与中收入家庭成员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间差异有显著性,收入低家庭的成员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了解要比中收入家庭的成员知道的多。(表1)

年龄:40~49岁的人群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相比,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知道得更多。他们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越高,态度也越积极。其中文化程度在其他变量固定的情况下对居民对环境问题认识程度产生的影响最大,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对环境问题认识程度高的概率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5.816倍。

3 讨论

40~49岁年龄组的人群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高于40岁以下的人群,说明40岁以上的人群比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更关心与日常生活接近的环境问题。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经历较年轻人多有关,他们能够更深切地体会环境污染对人造成的危害。

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了其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生活质量的好坏。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预示着较低的生活水平和较差的生活质量。家庭经济收入低的人群更关心与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的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对所在地区的环境污染感受较深的关系。

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所受的教育和兴趣也较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更为广泛,所获得的相关知识也比较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比较详细,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强,对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危害的认识要比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深刻。文化程度越高,情况越是如此。另一方面,文化程度高的人其社会地位相对也比文化程度低的人群高,所从事的职业相对稳定,经济收入也比较高,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他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为关心,而周围生活环境的好坏对他们的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状况也更为关心,对有关环境知识也更为关注,了解和认识程度也比文化程度低的人要高。

调查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正相关关系。性别和居住地与之的相互关系虽不是很强,但也显示是很有价值的相互作用的变量。

摘要:目的 了解影响城市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认识的因素,评价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方法 采用直接入户调查的方式,取得500户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认识的调查资料,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城市居民对区域性环境问题认识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越高对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越高。

认识城市环境污染 篇2

我们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必要的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规划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能在地方(区、县)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城乡区域规划部门及工矿企业与事业单位,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专业知识繁多而驳杂,就业前景并不理想,据麦克斯-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主要本科专业中专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专业对口率倒数第八,对口率为44%。它要学习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规划管理、环境信息管理)毕业生适宜到中央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各地方省、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有关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各级学校等从事环境管理、城乡环境规划管理、环境教学等工作,到冶金、化工、石油、煤炭等企业和各类环境咨询公司、环境监测公司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学生在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后可以参加环境规划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以增加在该领域内的竞争力。大概的就业方向: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与企事业单位;旅游行政管理与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单位;毕业生适宜于冶金、化工、石油、煤炭等大型企业,城市环境保护机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从事环境规划、环境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资格认定、审核与综合管理工作,有关学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IT及通讯行业从事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产品开发研制,各级各类环境保护机构从事环境信息管理,环境信息系统建立与维护的工作,有关学校或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看起来可以找到工作的地方很多,而且都是一些很好的工作,但是由于很多东西都仅仅只是涉及而并未深入的学习,所以很多工作都与我们失之交臂。大我们两届的学长们听说出了除了考研的大部分人都找到了工作,但是却与专业并不对口。或许你想说大学毕业后大部分人都是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但是我们的专业真的没有名字上显示出来的那种优秀。最后它要求毕业生应该具有的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专业的要求,也是对其他毕业生的要求。

如何认识城市管理 篇3

在日常城市管理活动中,大家经常能看到城管队员在街头巷尾巡逻,小商小贩一见到他们的身影,很多情况下拔腿就跑。而在有的城市,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场面也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大众对城市管理工作者都嗤之以鼻,城市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也越来越难。

“从大的层次讲,城市管理是市长的事情,包括住房、交通、治安、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研究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包括城市道路、供热、环境、绿化等。”周达说,“城市管理的行政设置不单只是城市管理执法局这么一家,因此外界将城市管理等同于城市执法的看法是片面的。从‘条’上看,现在城市管理涉及市政市容、交通、绿化,包括各个相关服务企业等;从‘块’上看,城市管理的具体职能要落实到街道、社区。现在城市管理采取的是条块结合、相互交叉的形式,执法局只是起某一方面的作用。把城市管理局的职能等同于城市管理的职能,这是片面的。城市环境、交通、拆除违章建筑等,都可以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

对于近年来城管执法颇受争议的情况,周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的问题绝不仅仅来自于城管本身,也绝对不是铲除流动摊贩那么简单,而是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要从更深层面找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只有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城市脏、乱、差现象才不会周而复始:为什么很多大城市的垃圾量持续增多,治理困难?为什么有这么多流动摊贩?为什么会拆墙打洞?为什么会张贴小广告?这反映的是经济增长、收入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两劳’人员、吸毒人员、下岗人员、外地务工人员,这些人没有稳定工作,只能靠街头小生意挣钱。如果把这些人的就业解决好了,也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所以说城市问题的解决仅依靠城管执法是不够的。我个人认为,城市管理的重点要盯住四类事情:解决人的问题:如无业人员和弱势群体的收入、就业问题;解决体制的问题:谁来管?怎么管?谁进行评价;解决困难的问题:比如垃圾;解决机制的问题:如何引入市场?如何调动公众和企业的积极性?在认清重点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为城市运行提供保障。”

对于日前有关报道,北京治安总队长兼任城管局局长,城管体制或将调整一事,周达指出,城管局在城市执法这方面欠缺相应的权力,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现在一些地方城管执法矛盾比较尖锐,其根本就是城管体制出现了问题。本来需要几个部门来管理一个问题,相互配合,结果只把压力给了末端的执法部门,事情肯定是解决不了的。就我个人看,城管部门同其他部门合还是不合?怎么合?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毕竟这些体制上的事情还要等正式的文件,至于体制改革后的效果好坏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我个人认为,将城管执法局纳入公安系统,利、弊都可能存在。有利的是:城管纳入公安系统后,城市执法力度会比以前大,很多以前‘该管而管不了’的事情可以管了。不利的是:公安系统已经非常庞大了,涉及到社会治安的各个环节,如果再把城管纳入公安系统,这个体制该怎么运转,执法应到什么程度,人员的编制如何解决,同其他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怎样协调,执法效果如何评定等一系列问题都不好解决。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探讨清楚之前,地方政府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城市管理怎么管,用什么组织模式管,到底由谁来管?周达说:“就北京而言,之前是由市政市容委承担主要职能。随着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政市容委难以独自担负起城市管理职能。因此,北京一直在探索一种大统筹、大协调、大整合的城市管理模式,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所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思路。当下的问题是城市管理以什么为核心?北京市以城市环境为核心,包括自然环境、环境秩序、环境设施等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城市管理以什么为基础,那就是街道和社区。我一直认为城市管理一定要做实。由于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能在街道,但街道所承担的城市管理责任与权利却极不对称,相应的人、财、物、权都非常欠缺,导致很多城市管理重任难以承担,进而出现了很多靠‘运动式’方式解决城市问题的现象。”

城市化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自我认识 篇4

如何理解一个城市,我认为,就是你需要置身其中去体会,以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去审视它。最好的办法就是旅行,在旅行中能体会到很多平时作为一个规划学科的学者容易在大专业技术背景要求下容易忽略的问题,更真实的感受城市。常常在旅途中思考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心目中或许都会存在一个自己心仪的城市,都有一处自己迷恋的风景,如果你将这处风景或者你爱的城市的一隅搬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中,你觉得它还会是你最初喜欢的样子吗?相信大多数的人否认这样的观点。否定,最主要的原因,除去自然地理的不同和约束之外,更多的是城市的使用者对城市功能的使用存在的差异,这也就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一个思考。任何设计都不是无用的存在,都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便利,一个城市的使用方式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是否可以定义为“好”的判断依据。这里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在现今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城市扩张,脱离了人口的需要: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景观的牵强设计等,除了为开发商和政府带来短暂的经济利益和政绩成果的光彩之外,对城市未来没有长远的预判,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进一步造成城市整体发展的失衡。

对比国外的一些城市,比如欧洲城市,我们国家似乎总是愿意用快节奏的速度追赶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发展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城市发展成果;并且用拆除的方式加快这一进度。用新的建设、好的建设取代旧的、落后的建设,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快速度的发展之中如何注重城市历史文明的延续,如何提高城市的使用寿命,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人类文明发展之中通过城市直观的反映生存发展过程?这也是考虑如何设计城市空间时最需要研究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城市似乎已经看不见原来的样子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原来的城市设计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更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没有找到一个在时间上可以延续的使用功能。这提醒我们在设计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留有余地,在为未来的发展安排物质空间的空闲之外,亦要考虑已有的设计如何可以满足未来使用者的要求以提高设计寿命,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所在。但人类总是贪婪的,在喜新厌旧的同时更不愿意彻底的放弃原有的习惯,欧洲十几世纪的广场街景建筑现如今仍呈现在大家的眼中,除了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之外,更是因为市民几百年来的生活传承已经让他们习惯了城市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他们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时候仍然愿意偶尔停下来享受古典文化中的生活方式,离开现代车水马龙的喧嚣,静下来体验一本莎翁情诗里的浪漫。中国的城市发展因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的干扰导致现如今中国的城市似乎少了一份自己原有的文化魅力的体现,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使用者对于城市空间设计灵魂的展现。

城市化的过程似乎并不简单只是城市空间扩大化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发展进程。暂且不争辩,是城市的发展影响着人,还是人类文明在影响着城市发展,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未来工作者和研究学习者,我们更多的需要从设计依始出发,考虑城市问题。现在的城市化发展存在很多难题,我们的城市也不可能像迪拜等国家可以填海造地,满足想象中那种可以创作一切的理想空白状态。我们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重叠,这不仅是对现有的城市物理空间布局的重新整合,更是对城市社会资源的一种再组织和重分配的过程,这样的变化也意味着要突破原有固定秩序。只有让市民平等的享受城市为他们所提供的便利,在自我生活的满足中进而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产生精神认同,并自觉地履行市民应具备的高素质高品质的义务,这样的城市才能健康的发展,不断地重获新生。

科学技术化的生产形式,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推动了城市的蔓延。城市的建设方式,改变了原来人居的生活习惯,这是城市化带给市民的最直接的体验。随处可得的便捷,偶尔其实也会埋没人类由于克服物质困难时激发自然天性所产生的创造力。城市的发展将在这种时候停止不前,或许开发商的建设脚步不会因此停止,但是盲目开发是不会对整个城市化发展的复杂过程起到推进作用的。城市的空间也不仅仅只是设置建筑,道路的走向,更要配合各部分需求,合理分区,整合一切繁忙复杂的生产生活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向工厂一样冰冷运行的钢筋水凝土的森林,如何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如何让居民的心情愉悦,是城市必需的精神文化建设。所以,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城市化是文明的进步。

研究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过程时,不难发现,城市的发展成果是在诸多的经验教训之中总结得出的,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断定目前所居住的城市是完美的,也不能断定我们笔下所创造的那个理想中的”明日之城”是完美的。很多城市出现的弊病都是在使用之后才发现它所存在的功能性失调。从《雅典宪章》开始,研究者、设计师开始真的懂得发现城市问题,寻求更好的建设方式。有人说全球城市化的起源来自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因为经济竞争主要以城市作为空间载体,经济活动在大的空间范围之内密集的交流,促成了城市经济带的形成。或许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扩张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但是成片的城市群、城市带、都市圈则会带来更大范围的城市化效应,使世界级城市带跨越国境的交流影响。不可否认,在经济、文化、资源交流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必然和产生世界城市的必然。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来也主要自于城市服务需求的拉力和农村进城务工的推力。在庞大人口的压力,以及不同于他国的政治背景之下,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仅只是感性思考精神文化的社会问题,更是需要用理性的数据处理分析各类经济技术指标的科学问题。城市化,是城市规划设计者全权负责的工作?或是需要政府各方面的职能配合?甚至是需要服从国家大的形式政策的宏观调控,满足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那么其中,规划师的工作又真的只是设计一个整体的空间框架,来满足日后等待被填满的城市其他内涵么?或许这不是设计者人为设定的过称,但这也同样只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法则之中的需要。关于城市化的理解,关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的奥秘,绝不仅这番片面的理解,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发现适应的实践方式,力求能为城市带来好的发展。

摘要: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通过对人类城市建设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在专业基础之上对城市化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确立。旨在找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更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世界化的大背景下,分析适应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探寻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为创造更加适宜于新世纪要求的城市作出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发展,世界城市

参考文献

[1]费斯克J.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舒尔兹R.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盖尔J.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我认识的城市(精选) 篇5

2004年作者参加了由中组部组织的、在美国举办的第二期城市规划与信息化专题研究班。第一阶段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习两周,第二阶段用10天时间考察了旧金山、圣何塞、纽约、芝加哥、波特兰、西雅图和檀香山等城市的规划和市政建设,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社会文明的窗口。美国城市众多,大约有35000 多个城市,大小各异,星罗棋布,其中很多城市都很有影响力,如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等;城市化程度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已超过80%;城市现代化水平高,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建筑精良,环境优美。一般大中城市都是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如:纽约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贸易和文化中心,拥有全美最大的海港,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集中了美国金融、商业精粹,著名大学、博物馆和著名建筑;芝加哥的工业、商业均很发达,是全国铁路、空运最大的枢纽,有近百所大专院校;旧金山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三面环海,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工业、科技发达,规划建设超前。世纪后期,美国开始面临城市蔓延问题。从1970年起,美国郊区人口就超过了中心城区的人口,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蔓延,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城市连绵区。如美国比较著名的四大城市连绵区:东部纽约,西部洛杉矶、旧金山,北部芝加哥,南部休斯敦,同时也出现了较富裕的郊区和较贫穷的中心城区。

认识城市环境污染 篇6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应该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一个指导性原则, 但是这一原则体现在该项工作的诸多层面:

首先, 从规划编制主体层面上说,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需要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密切合作。关于这一点《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已明确指出, 但在具体工作中不同行政渠道之间的关系处理往往成为关键点。它影响到现状资料的收集和对现状问题的分析、影响到对城市绿地规划基本依据的理解和城市远景发展目标的把握, 甚至影响到对于规划本身的认识。国务院通知精神的贯彻执行将对规划编制工作产生强有力的推动。

其次, 从参与规划编制的技术层面上说, 不同专业教育背景的技术人员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解不同, 驾驭规划编制工作的能力也不同。因此, 在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的约定之下开展工作, 方可保证各专业人员在一个基本平台上进行对话, 使各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在较为统一的起跑线上, 使各城市的规划成果具有可比性。

第三, 从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上说,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 合理的绿地系统结构布局既离不开城市的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 又可以进一步调整完善充实城市总体规划;而绿地系统规划的范围、用地和人口的数据、绿地的分类、指标的统计等等, 只有与总体规划建立对话关系, 才能真正确立起生根于城市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地位。

第四, 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管理层面上说, 规划成果需要反馈至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由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组织实施。

协调, 对于双方都需要不断地调整, 肯定不应该是绝对地服从, 而是互动, 寻求对城市发展最有利的行动方案。为此, 不论是各主管部门, 还是专业技术人员, 都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在目前情况下推行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似乎还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 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风景园林师的介入和对绿地系统给以足够的重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 规划定位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层次

如果我们认可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 似乎这是一个不用再议的问题。但是, 鉴于前面已提及的种种误区, 仍有必要进行探讨直至明了化。

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制度中, 城市规划阶段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不同的规划阶段有不同的工作范畴, 包括规划任务、规划内容、工作深度等, 最简而言之, 其工作的图纸比例就不同。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任何规划都有其时限性, 不同的规划阶段是为了在不同的层面上、在不同的时间安排上解决城市不同范围的不同问题, 以达到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这样的认识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 尤其对于不同专业背景而从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的技术人员尤为重要。因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多学科结合, 尤其是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两个专业学科背景结合的产物。在这样一个规划体系尚不成熟的时候, 更加需要互补, 以求共同建立起与城市规划阶段层次相吻合、相渗透的城市绿地统规划体系。

如果认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 那么其任务也就随之明确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着重解决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各类绿地体系的建立、用地安排和指标控制、城市绿化特色的确定以及城市绿化建设途径 (包括政策上的、资金上的、技术上的、时间上的、宣传上的等等) 的建立, 这些基于对城市现有问题和建设目标的研究和把握, 对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宏观引导和控制, 是以相对来说较为微观技术层面的公园绿地设计所无法替代的。

随着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发展, 理想的状况是建立与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相对应的、由总体的、宏观的到局部的、微观的, 既划分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分区规划、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不同阶段的绿地规划体系, 以应对在不同范围内绿地建设面临的不同问题。对此, 近几年我院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 尤其是根据一些城市的实际建设需求, 在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了绿地控制性规划,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 规划定位决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范畴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项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特性或者说实质性内容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城市各类绿化用地的规划控制, 即在保证用地数量的同时, 形成合理的绿地布局;第二, 城市主要的绿地体系的规划, 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减灾避灾绿地等体系的建立;第三, 城市绿化特色的拟定, 即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城市性质, 针对不同用地的特点推荐不同的植物品种、配植方式, 以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由此有三个问题需要强调:

首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是所谓的“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载体是绿地, 绿地的建设的确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但是, 不能因为绿地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就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引伸为城市生态规划。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植物只是一个因子。如果我们不讨论所谓“生态规划”本身的提法是否恰当, 只是暂且承认它的话, 它的工作内容要远远超出植物和绿地的范畴。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该运用生态学的原理, 从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上、绿地的数量上以及植物种植的原则上注重绿地生态效益的综合发挥, 以求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最大化。但这只是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本学科, 不存在替代, 因此我们不能跟风追时髦冠以那些华而不实的“大帽子”。

第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是“生物多样性规划”, 也无法包含“生物多样性规划”。自1992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责任。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因此, 保护生物多样性, 也应在基因、物种及其生境三个水平上加以保护” (摘自《辞海》) 。从这些基本概念中我们应该已经体会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植物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因子, 也是生物的一种类型, 但它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规划中都只是一个因子, 不能“以点代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工作内容之一, 但绝对不可能取而代之。

第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是行业发展规划。城市绿地是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或者说是园林行业日常工作的载体, 但是, 工作载体不是职能部门和行业本身, 工作载体的规划是职能部门和行业所进行的工作的一部分, 它不能也代替不了这一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这一行业的发展规划。毫无疑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于城市绿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规划成果也会涉及到规划管理和实施措施, 但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 它不是“万能”的, 不能指望通过一个专项规划解决这个专项行业里面临的所有问题, 尤其是在国家机构改革之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

综上所述, 明确的法定地位, 将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范化, 提高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摘要: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尚没有明确的法定地位, 但在国家的行政文件和相关法规条文中, 以及在业内人士的认识上, 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它的规划层次应定位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它的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落实。这一定位是基本准确的, 而且在这一定位之下, 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之中, 得到切实可行的良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才具有实际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位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S].1995.[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S].1995.

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几点认识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认识

1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制度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规划许可证制度,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依法审批的城市规划和有关法律规范,通过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范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书两证),对各项建设用地和各类建设工程进行组织、控制、引导和协调,使其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

1.1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城市规划法》第三十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是在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提出要求的法定文件,是保证各项工程选址符合城市规划、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的主要管理环节。具体说,建设项目必须慎重选择建设地点,要注意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要注意经济合理、节约用地,要认真调查原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交通、电力、水源、水质等建设条件,还要考虑生态和环境保护。各建设单位在为建设项目进行选址时,应征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1.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为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返回。法律明确规定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建设单位在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目的是确保土地利用符合城市规划,同时,为土地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区内行使管理职能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征用、划拨建设用地过程中,如果确实需要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的用地位置和界限,必须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商议并取得一致意见,修改后的用地位置和范围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3 城市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际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作用,一是确认有关建设活动的合法性,保证有关建设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作为建设活动进行过程中接受监督时的法定依据,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建设内容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其作为处罚违法建设活动的法律依据;三是作为有关城市建设活动的主要历史资料和城市档案的主要内容。

2 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和实施规划管理,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城市发展的计划、城市规划以及经济技术等四个方面。在城市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应当不折不扣地根据这些依据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

2.1 城市发展计划依据

主要有经批准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城市建设综和开发年度计划,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计划;经批准的投资计划,建设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2.2 城市规划依据

主要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与图纸;专项规划文本与纲要;城市设计文本与图纸、模型;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总体平面布置图、市政道路设计图、建筑设计图等。

2.3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依据

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文件,如《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建筑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水法》等;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法实施条例》;建设部单独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一些法规,如《建设项目选址管理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

2.4 经济发展技术指标等依据

主要有《中国城市建设技术政策》,国家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经济技术定额指标和经济技术规范;根据国家的经济技术要求编制的地区性经济技术要求文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经济技术要求。

3 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取决于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任务,它反映了城市规划实施要求和行政管理职能的要求。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管好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其次管理好各项建设工程;再次是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具体来说,则是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3.1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建设项目选址,就是选择和确定建设项目地址,它是各项建设使用土地管理的前提,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对建设工程实施引导、控制的第一道工序,是执行城市规划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是保障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的关键。

3.2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核心。它与土地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管理职责和内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负责实施城市规划,按照城市规划确定建设工程使用土地的性质和开发强度,确定建设用地的范围、地点,综合提出土地使用规划要求,保证城市建设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土地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家土地管理制度,调增土地使用关系,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国民赖以生存的耕地,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收益权。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调节土地利用纠纷;处理非法占用、出租和转让土地;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征收土地使用税;进行土地清查、勘察,发放土地使用证等。

3.3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早于现代城市规划制度的建立。在现代城市规划概念产生以前,作为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雏形,有些城市已有不同程度的规划、法令约束,以保证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消防等方面得要求。到现在,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建设工程类型繁多、性质各异,归纳起来可分为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三大类。

3.4 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2)对建设活动全过程的行政监督。

(3)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4)对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性质的监督检查。

4 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管理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周期性、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引导通常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对城市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序列、时间、开发强度等)作出规定。

(2)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控制投资开发火向、结构、空间、速度、节奏,它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规划编制、规划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例如,以商住楼为主体的房地产投资过猛时,可以通过严格限制其它用地性质改为商住楼用地性质、严格控制商住楼用地的开发强度、严格要求商住楼规划设计质量、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等措施对其抑制。

(3)规范。投资行为是一个市场行为,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只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规范的市场才能使投资者(尤其是中长期投资者、境外投资考)有安全感。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是通过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考察管理来实现的,它告诉投资者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如果投资者犯规,则将受到纠正和惩罚。

(4)保障。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风险来自于他人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和损害。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过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监察管理来实现。例如,当投资者已获得菜一块土地开发的合法权力时,他人在该块土地上违法进行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机会、土地等方面的损失,这时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就是对投资考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者的惩罚。

(5)服务。投资需要服务,这种服务来自各方面。规划管理也是一种服务,它对投资者的服务主要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服务来体现。规划局机构设置和运转效率、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规划局形象好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例如,规划管理人员的腐败会直接增大投资者的成本,增加投资风险;反之,良好的服务会增加投资考成功的机会,减少投资失败的可能。

5 结束语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市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市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何世源.城市规划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迪.土木工程施工[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的几点认识 篇8

对园林绿化建设当中节约能源的问题, 大家认识上基本一致。目前在园林建设过程当中, 存在非常强调视觉的观赏效果或者强调形式主义, 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 气派, 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 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项目的设计方向及标准取决于项目主管领导的主观意志, 许多地方的绿地随着主管领导的变更而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所谓的“改造提升”。对园林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对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化景观不太注意。我们把大量的建设资金投入到涂脂抹粉装饰性的园林绿地, 或者园林绿地中装饰性的景观方面, 却忽视了园林建设的最根本宗旨是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1 多保护营造天然水体, 减少人工硬质水景

水体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环节和因素, 今天我们应加快建立城市湿地系统, 保护湿地、滩涂、河漫滩等生态用地。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进程。但这些用地往往被当做未利用土地, 用来围建开发。自然水体具有透水性, 通过向地下渗透有效补偿地下水, 保障了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城市公园的水体设计中, 原本只要顺其自然, 在自然弯曲的湖岸上种上湿生、水生植物, 便会形成美丽的亲切的自然景观, 起到净化水质, 调节城市小气候的生态作用。但目前许多园林中的水体基本上不具备天然河流的生态功能, 成为不折不扣的静水、死水和污水。大型喷泉水景一直是城市建设者们热衷的选题。由于大型喷泉水景运营费用中水费, 电费占有很大比例。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小城市存在“易建难养”问题。喷泉及硬质铺装池底的河道水景, 不能形成自我循环和净化的体系, 在春夏秋三季需频繁换水, 以保持水体清洁。在景点建成后由于日常维护水电费用较高, 不得不限制开启及运营时间, 不仅达不到设计应有的效果, 更易使设备出现故障, 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维护。由于耗材更新换代较快, 更易造成项目达不到设计寿命中途夭折的现象。不能够发挥园林水体真正的功能。营造具有天然特性甚至自净能力的水体空间, 是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 定义节约型园林的内容。

2 装饰性照明工程日渐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 重景观轻生态

景观照明是园林工程近年来新兴的夜间表现手法, 这已成为园林界业内人士的共识。目前我国的园林照明设计行业缺乏正确的审美标准, 设计师较多考虑的是远景观赏效果, 大功率的投光灯及地面装饰性光源大量运用, 游人在夜间游览公园时常被五色的彩灯包围, 接受眩目的光污染, 体会不到“荷塘月色”般的自然意境。过度的光照更对园林中的植物生长造成干扰, 打破其自然的生息规律。极易造成植物病虫害及长势衰弱。而且在我国电力紧张的背景下, 部分地区不得不在用电高峰时期对景观灯拉闸限电。

除此之外, 应该考虑到材料的来源对环境的破坏, 尽量采用本地可再生材料。要考虑材料开采, 生产、加工或者运输过程当中, 对环境的影响, 如防腐木的大量应用是以大量森林资源的开采及产品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且我国防腐木生产及销售市场混乱, 很难采购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许多防腐木使用寿命在3~5年, 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

3 加强乡土树木品种的研发, 提倡独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所谓乡土品种, 一般是指原来就生长在当地, 或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品种。其特点是适应当地降雨、土壤、气温等条件的长期考验, 栽植及后期养护成本较低, 成活率高。一般不需支付特殊养护费用。但是, 虽然乡土品种有很多优良的特性, 不少地方的绿化还是愿意花更大的成本引进外地花木。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 普遍存在这种大量引进外来品种或跨地域引种的现象。比如北方城市的绿化不乏南方海岸边才有的棕榈科植物, 南方的地被草花品种在北方绿地内也比比皆是。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与众不同的景观效果。其深层原因还于外来花木品种商业利益更大。设计、苗圃及绿化施工企业会有更高的收益。甲方的工程费用支出也由此相应大幅度提高。但往往造成园林植物景观缺少地域特色。或者是几年之后发现这些外来苗木并不能适应本地气候, 在遇到极端气候来临时, 造成大批苗木死亡。

自然界中植物品种千千万万, 应在园林工程中鼓励多使用本地乡土植物材料, 挖掘地方特色。但每个城市常用的品种一般只有寥寥几十种, 从南到北满眼都是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烂大街的流行品种。植物品种的匮乏导致城市园林景观的单调乏味, 做不到生物多样性。这和园林植物的生产和研发环节有关。从野生植物中优选、改良、研发培育出适合城市园林使用的乡土植物新品种是一个耗费时间和资金的过程, 但缺乏产权保护的新品种一旦进入市场, 很快被广大农户大量复制繁殖。研发单位不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动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市场上植物品种的匮乏, 设计单位纵然在植物品种配置上耗费了精力, 苦于市场上苗源匮乏, 采购困难, 最终不得不修改设计。

4 加强绿化工程的计划性, 尽量减少反季节栽植

正常季节栽植的苗木可以减少荫棚、营养液、生长激素、喷水等特殊栽植措施费用。反季节栽植需多耗费大量养护人工及保活措施费, 一般比正常季节栽植增加20%左右的施工及养护费用, 同时反季节移植的苗木易伤元气, 树势恢复慢, 苗木成活率低, 从而增加建设成本。

5 结合城市新景观建设同时保护城市中原有植物群落

抵制或者反对大树移栽的问题, 大树进城的问题, 是对经济落后地区原有生态环境掠夺性的破坏的做法。同时反应出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 急于出政绩的思想。园林工作者需要转变观念,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首先要做的第一个工作, 保护原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周边, 尤其是城市规划区域, 还保留了一些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良好的状况, 这样的状况或者现在的环境也面临极大的威胁, 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的房地产商开始把这样一些建设的触角伸向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比较敏感的地区, 而且为了追求开发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常常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超强度的开发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看到非常可惜的现象, 对生态环境的利用的时候, 既是利用它开发类似湿地公园或者公共休憩空间, 对生态环境认识不足也犯一些错误, 原有比较典型的湿地或者城市边上自然湿地很可惜改造成普通的水上公园, 导致湿地生态功能、自然功能出现一些丧失,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怎么样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可能是我们面临主要的任务。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基础, 而城市园林绿地正是人工园林与自然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

在景观的改造中, 应尊重原有环境, 因地制宜, 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尽量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谐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园林景观。

目前, 随着园林行业的市场份额愈来愈大, 园林行业不断丰富扩大, 以往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从林学专业输入, 多注重植物栽植造景。但在目前, 环境艺术、工艺美术、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等专业的人员纷纷涉足风景园林行业, 有了行业间的交叉与融合, 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 设计的种类、深度和广度均已大大扩展。已从传统园林设计转向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设计作品求新求变, 这大大提高了当代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迎来了园林行业发展的春天。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绿化工作成为城市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随着旅游业及房地产业的兴起, 园林行业又有了空前的发展, 成为园林绿化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认识城市环境污染 篇9

1“规范”中对某些概念阐述模糊,是理解不一的主要原因

1)在“规范”的第17页指出,居住区绿地包含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在这一概念中,明确绿地包含的内容,但如果深究,“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应划分到哪部分绿地当中,它是公共绿地还是宅旁绿地,还是自成一类,如果划分到公共绿地,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2)“规范”在第18页中出现“标准日照间距”这个概念,但“规范”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出这个概念的定义,这样就会有不同理解。3)“规范”在18页中出现的“绿化面积”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计算方法。

2 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对“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曲解

1)对公共绿地的概念理解不全面,认为公共绿地只包含“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不包含某些符合条件的带状块状绿地,并且公共绿地应“完全集中,不得被道路或其他建(构)筑物分割”。2)认为“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线范围以外的要求”中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是指在利用国家承认的日照分析软件分析所得到的日照为零小时的区域(在当地规定的时日和有效时间情况下)。3)认为“规范”中对中心绿地设置规定中“至少应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认为公共绿地至少应有1/4连续周长直接与相应级别道路衔接,否则,就不符合公共绿地的规定。4)对“规范”中第18页表7.0.4-2《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中南北两楼之间的间距“L≥1.5 L2”与“L≥30 m”这两个条件,认为它们之间是“或者”关系,只需满足条件之一即可,事实上,它们是“并且”关系,两者需同时具备。5)认为“规范”中对中心绿地设置规定中“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中的“绿化面积”为“绿地面积”。6)对公共绿地的位置和形态认识上,认为公共绿地必须处于相应级别地块的中心位置,其形状应为块状,不得为带状或其他形状,并且完全集中,不得结合公共绿地布置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3 对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再认识

1)对“公共绿地”概念的再认识。在“规范”中,居住区公共绿地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安排游憩设施、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含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概念直接阐明了公共绿地所具备的条件和所包含的内容。在其条件中,公共绿地还应具备“安全”条件:a.公共绿地内不应有危害游憩居民人身安全的建(构)筑物(在下面“公共绿地的界定”中进一步说明);b.公共绿地内不应种植有毒、有刺植物。在其内容中,还应包含满足公共绿地的要求,满足当地植物埋深覆土要求的地下、半地下屋顶绿地。2)对“标准日照间距”的理解。依据“规范”,标准日照间距=标准日照系数×(南侧建筑高度-北侧楼底层窗台距地面的高度)×修正系数。标准日照系数参照“规范”中第70页《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日照系数》,而修正系数可参考“规范”中第12页《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这样所得到的日照间距显然不科学,比较科学合理的标准日照间距是利用国家承认的日照分析软件,分析出符合当地日照要求的两楼之间的正面间距,例如利用鸿业日照分析软件分析得出的日照间距。3)对“绿化面积”的理解。“规范”中出现的“绿化面积”不是绿地面积,它是指植物垂直投影面积的总和,其中垂直投影面积只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4)对“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的理解。日照阴影线范围因日照标准不同而不同,例如在日照标准为大寒日1 h的条件下,小于1 h日照的区域就是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如果其标准为大寒日2 h,则建筑阴影范围就是小于2 h的日照区域。

5)对“共享”和“集中”的理解。公共绿地所具备的条件之一为“便于居民共享集中的绿地”,这里所讲的“共享”是能够使居民方便使用,而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它是“福利型”,而非“经营型”,在“规范”中的体现为“至少应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它要求公共绿地“共享”,让居民方便使用。另外“集中”并非绝对集中,它只是在强调公共绿地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强调公共绿地的形状,它要求零星分布的块状带状绿地与中心绿地保持一定的联系。6)对“适合于安排游憩设施”的理解。关于公共绿地概念中,明确公共绿地所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适合于安排游憩设施”,它表明两重含义:a.阐明公共绿地要具有一定的规模;b.要求公共绿地内应该布置游憩设施,供居民游憩使用。这在“规范”中第17页表7.0.4-1和第18页第7.0.0.2条均做了明确要求。

4 对公共绿地的界定

1)公共绿地的确定应该在方案构思阶段就确定下来,最少是其位置,而不是在方案完成后再来寻找公共绿地,所以公共绿地范围就是我们在规划构思过程中所确定的公共绿地范围,满足公共绿地条件的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0 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角1.5 m。在“规范”中,“距房屋墙角1.5 m”有时不妥,笔者认为,当主体建筑对公共绿地安全无影响时,可按此规定界定,如果主体建筑对公共绿地安全有一定影响时,应距建筑外轮廓垂直投影外1.5 m(见图1)。

2)对公共绿地的计算。“规范”中对公共绿地的各项指标均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公共绿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等,在计算过程中,规划户均人口应合理;同时所用到的绿地面积、用地面积均是它们的垂直投影面积,不是曲面面积。

5 在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正确理解和认识公共绿地布局和总体布局的关系。2)充分认识和利用公共绿地的“可塑性”。3)把握好公共绿地布局的“灵活性”。4)保持公共绿地的整体统一性。5)保持公共绿地分布的均衡性。6)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适应不同人群。

摘要:指出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某些概念阐述模糊,是导致对公共绿地理解不一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规范中住区公共绿地的再认识,剖析了目前部分人员对公共绿地的错误理解,明晰了公共绿地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公共绿地,曲解,再认识

参考文献

[1]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2002版)[S].

[2]CJJ/T 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S].

[3][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第2版.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认识城市环境污染 篇10

关键词:经济新闻,系列报道,策划原则,策划功能

一、整体概述

(一) 选题背景

2005年12月3日,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城市河流治理与开发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各地城市建设纷纷提速的情况下, 不仅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开展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摆在了各级政府当前。城市河流治理事业正从过去单纯的水利治理型转向经济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合一的方向。

(二) 报道内容

(三) 报道效果

《经济日报》自8月3日起连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城市河流, 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对10个城市治理城市河流的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读者纷纷来电、来信予以肯定, 众多媒体纷纷转播、转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还就读者关心的相关问题作了分析与阐述, 《经济日报》也予以刊发, 以飨读者。该组系列报道还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新闻策划的原则

(一) 坚持事实第一性原则, 善用典型事实

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第二性的, 一切新闻策划都必须以事实为前提, 离开了基本事实的报道只能是空想、幻想和假报道。[1]因此, 新闻策划的首要原则, 应该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纵观《经济日报》“城市河流, 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 客观性贯穿了整个战线, 系列报道里的每一个独立的小报道都把客观性摆在第一位。

首先是信息来源真实可靠, 大量的数据运用和直接引用贯穿整个系列报道。从采访对象来看, 系列报道主要集中在对官方人士的采访上, 信源真实可靠。无论是对地方官员如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北京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段伟的采访, 还是对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官员的采访, 这些官方人士无疑大大加深了信源的可信度。对官方人士的话语的直接引用也大大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此外, 系列报道中涉及对各市生产总值、年用水总量、排污量、截流污染源、总投资等等各类数据, 数字让报道产生一种直观上的真实感, 也极大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

其次是运用典型的新闻事实来进行报道。一方面, 就城市本身而言, 这些省会城市就受到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因此, 具有特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 这些典型城市的治水之道又各具特色, 也具有十足的典型性。从系列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典型例子:北京市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为目标, 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整治, 城市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广州市的城市河流治理从过去只重视防洪排涝功能转向综合考虑防洪排涝、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功能, 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南昌市强化污染控制措施, 治理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 大力实施截污、治理和引水活化工程, 提高了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成都市把治理河道干流延伸至治理河道中小支流, 把侧重工程措施转变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依靠河流自净和自然修复并举,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

(二) 以人为本, 坚持价值最大化原则

当今媒介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同质化”竞争的考验, 要避免同质化, 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媒介必须通过策划深度开发新闻源。[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认为, 对新闻源的深度开发是指新闻工作者经过发现、甄别、调查从而“赋予新闻信息更明确的针对性和更高的使用价值”。

首先, 以人为本是该系列报道的宗旨。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 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 关系到城市生存, 制约着城市发展,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经济日报》特别策划的系列报道“城市河流, 让我们重新认识你”以城市河流治理为中心, 选取了10个在河流治理和开发上有代表性的城市予以介绍, 在每篇独立的报道中均已当地市民的切身感受开头, 紧紧围绕市民生活, 并辅以大量治理前后的纵向背景性信息。其对河流和市民的密切关注, 既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 又切实符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彰显了系列报道的亲和力。

其次, 横向相关性信息的拓展又彰显了系列报道实实在在的“借鉴价值”。10个城市为一个横面, 彼此独立又联系成一个整体, 其中的相关性信息极为丰富。不同的治理方案中的相互借鉴之处共同构成了各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的一大特色。《经济日报》早先在7月13日的报道《聚焦世界名川治理:又见清清莱茵水》也是一剂定心针, 为介绍各大城市的治理方案做了一个铺垫, 也为各大城市提供了借鉴之处。然而, 在坚持了价值最大化原则的同时, 系列报道也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整个系列报道中对十个城市的介绍都属于“歌功颂德”型报道, 这样就容易误导群众沉醉于现有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盲目自大, 进而忽略了城市河流治理中仍然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尽管最后的三篇“纵深篇”从整体上给予了些许专家意见, 但是从深入挖掘问题、提供预测性信息的角度来看, 系列报道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三) 把握报道时机, 坚持时宜性原则

媒体进行新闻策划, 对报道时机的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策划效果的大小, 甚至能决定报道的成败。时机是策划者和战略家所要考虑的头等要事。《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强调, “时机恰到好处, 就能事半功倍;失去时机, 则会事倍功半, 甚至产生负面效果。”[3]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强调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在该大政策背景下, 记者准确预见、提前介入,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国10个城市, 了解到我国城市河流治理取得的进展, 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将该成就展示给全国人民。《经济日报》从2006年8月3日开始推出的这组系列报道, 也正因为其善于审时度势、报道时机选择的好, “事半功倍”,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并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而报道时间的不连续让系列报道稍有减分。从“北京篇”过渡到“天津篇”中间间隔了1天, 从“沈阳篇”到“南昌篇”中间间隔4天, 从“西安篇”到“成都篇”中间间隔3天。10个城市, 10篇报道, 报道时间上的间断无疑让关注此系列报道的读者产生一种“吊胃口”的感觉, 甚至会觉得“不过瘾”、“不畅快”。

三、新闻策划的功能

(一)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规模效应

新闻策划作为新闻媒体主动反映新闻客体的群体行为, 其新闻产品往往是“由新闻媒体在同一时段内密集地推出一件件意义相互联系的新闻作品, 以宏大的规模气势激发社会轰动效应的生成, 培养大众舆论的兴奋点、共振点”。[4]面对城市河流治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 《经济日报》的记者慧眼独具, 在明确了目标和行动方案之后完成了26篇报道组成的系列报道, 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从报道规模和反响来看, 《经济日报》从2006年8月3日持续到8月24日大版面刊发26篇报道, 大规模的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舆论关注, 读者来电、来信和媒体转播、转载构成当时热门的舆论浪潮, 规模效应也因此生成。

(二) 充分发掘新闻价值, 生成深度效应

新闻策划能够极大地开拓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 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而且可以敏锐地回忆过去发生的历史, 可以科学地预测未来, 找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5]系列报道10个城市中每一个独立报道多以“过去”和“现在”今昔对比的方式来展现河流治理取得的成就, 与此同时, 系列报道坚持了价值最大化原则, 10个城市的治理方案之间互相借鉴, 外加莱茵河的治理方案, 系列报道对各大城市均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最后三篇深度报道“纵深篇”更有水利专家对“未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使得整个系列报道呈现出“过去——现在——未来”的清晰脉络, 凸显出记者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三) 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求, 彰显人文关怀

新闻策划应将人文关怀放在重要的位置, “即在策划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对人的作用, 表现人与经济的关系”, 这样才能“深刻地阐释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揭示经济新闻的内在价值, 使经济报道赋予人文内涵”。[6]

城市河流治理关系到市民生活与市民的切身利益, 在《决定》这一大背景下, 系列报道以市民的利益为根本, 对10个城市的治理之举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展现出治理前后的河流对市民的不同影响, 表现了“人与河流”的关系, 展现了经济新闻的人文性, 揭示了河流治理的客观规律, 从而提高我们对城市河流治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此外, 此组报道也为受众提供了全面获得河流治理信息、了解河流治理现况的机会, 满足了受众“知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振宇.新闻策划的定义、作用及实施前提[J].现代传播, 2001 (4) .

[2]吴玉兰.经济新闻报道[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132.

[3]张笑秋.新世纪《南方日报》新闻策划研究[D].2006.

[4]杨风光.新闻策划的特征及功能[J].科学与管理, 2003 (4) .

[5]赵振宇.新闻策划的定义、作用及实施前提[J].现代传播, 2001 (4) .

上一篇:城市综合规模下一篇:技术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