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审美引导

2024-05-22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引导(精选六篇)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引导 篇1

美育与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素质教育里, 体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锻炼身体的手段,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体育本身就包含着对美的表现与追求:人体美、仪态美、言行美皆属体育美学范畴。

所谓“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激发学生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以及表达美、创造美的热情, 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一、形体、姿态美

体育所追求人体的形体、姿态美主要包括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健康与人的形态发育协调、匀称以及正确的身体姿态。在教学过程中, 要从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与动作入手。古人云:“坐如钟, 立如松, 行如风”, 近年来, 居高不下的学生近视率与不正确的学习姿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育教师要重视每节课的队列、队形学习, 从低年级开始有意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与动作意识, 打好这个体格健美的基础。

形态美固然与高、矮、胖、瘦及五官有联系, 但作为教育者, 要使学生懂得形态美更重要的是人体的有序和谐与合乎比例的发展以及由健康的机体所激荡的生命活力。这一点对于那些有自然缺陷的学生尤为重要。贝多芬身高仅1.63米, 却成为向命运无限高度挑战的生命活力崇高美的化身。

二、动作美

体育中的动作美主要体现在各种运动项目在追求“高、快、强”的运动状态与运动场景之中。

1.学会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领会美。”以观看电视体育实况转播为例, 田径比赛的奋进与力度美、体操运动的惊险与刚健美、球类运动的机敏与协调美、跳水的瞬间艺术美、冰舞的轻盈意境美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适时加以引导,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欣赏陶冶身心。笔者曾让学生做过这样的体育家庭作业, “请在书报等媒体上找一幅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图片, 写上体会与说明。”结果有, 邓亚萍舍我其谁的击球瞬间、飞人乔丹的空中大灌篮、占旭刚力拨千钧的一吼等, 更有一位摄影兴趣小组的学生送来了一张本班同学参加学校跳绳比赛的照片, 图中的谐趣、忘情与欢乐情状深深地吸引、打动了全班同学的心。

2.学会表现。高尔基曾说:“照天性来说, 人都是艺术家, 无论在什么地方, 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美育素材,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通过学生表现出来, 因为美的事物特别容易使学生接受。教师在传授技术动作时要注意示范的正确与美观, 给学生以直观而完美的印象; 学生练习时, 一定要严格要求, 力求表现舒展大方、自然优美。如进行“五禽戏”练习时, 动作必须做到规范准确, 体会“身、意、气、行动作美,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表现猿的灵活、熊的憨厚、虎的威猛、鹿的舒展以及鹤的轻灵, 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

三、言行美

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性较强, 在紧张、激烈的活动中, 特别是比赛时, 人的行为具有更本质的表现:体育课堂上, 时有个别男生、女生相互喊“漏油”, 喝倒彩;不爱护学校体育器材;相互攀比运动服装与运动饮料等现象。教师要因势利导地进行美丑鉴别教育, 开展“我为你喝彩”“文明锻炼”“我不放弃”等活动, 提倡节俭, 提倡体育课上带凉开水喝 (少许放点盐更佳) , 提倡互帮互助等文明健康行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遵循美育规律, 美育的潜移默化效果一定会达到。

谈语文教学中审美体验的引导 篇2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体验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52-01

0

一、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审美兴趣

现代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当丰富,只要用心体味,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生活,我们都能发现美的因素。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任何东西凡是展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那就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最大功绩就是在于发现了美的根据地——客观的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人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人对美的意识仍然是从生活中来,人对生活的认识,其实也是个体对生活的一种审美。中学生对于美的追求特别强烈,对于他们爱美,追求美的愿望,应该给予肯定。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定型,对于美丑的分辨能力还不太强,他们认为追求时髦、穿奇装异服,是一种美,对于美有自己的偏见。所以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提高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中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同时激励学生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美,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就是一种审美,语言可以朴实直率,可以富有文学色彩,只要是自己切身的体会,都可以谈。通过个体的生活感言,让自己和其它同学得到情感上的传递和共鸣,情操上的熏陶,熏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进入更高的境界。

二、在品读中感受美,感知审美对象

“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课堂上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令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声中融情,景随声出,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吟后作画的形式,通过用心诵读吟味,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悲凉,进而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品读才能触碰学生内心的情感,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职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情基础。

三、在情感中体验美,领会审美神韵

文学之所以美,主要就在一个“情”字上。因此,语文审美教育,情感是最关键的因素,它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的内在动力。教师应根据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感情上激励学生,创设相应的审美情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吸引作用。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是教学过程的灵魂。要想学生主动体验美感,教师需要浸透感情,用心激情,以情感人,他们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另一方面,情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才能初步产生情感体验,进而领略美的神韵。如教学《短歌行》这首诗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采集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和一些与之相应的音乐来展现中华战场的滚滚硝烟,和心甘情愿为多娇江山竞折腰的豪杰壮士,更突显出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其感受到美的熏陶,不由得为时光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而感慨!

再有,要培养学生欣赏课文的情感美。课文中的文学范文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通与一致。在对课文的情感欣赏中,我们理解古人,外国人和他人的内心生活,然后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界限在感情中逐渐消失,产生同一种感情。美的情感无一例外地对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撞击和情感上的回应,共鸣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最好方式的沉浸。比如,看到浩瀚的大海,心胸会无比开阔;看到秋天飘零的落叶,会感到心情凄凉、孤寂;看到高山峻岭,会产生崇高、威严之感,文章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拍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四、在想象中升华美,进行审美创造

想象是语文教学中美丽的翅膀,教学中只有借助想象,才会更好地挖掘文本的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味外之趣,获得审美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具备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表达,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在文学审美中,想象会把人带入更广阔的心理活动空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干一瞬。”便是想象作用的最好印证,诗词原是语言文学艺术,而“不着一字”反倒成了最高的艺术境界,这并非说不用字,而是尽量用可感知性的形象化的字词,激发人的想象。

体育教学中的审美引导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将学生引入艺术殿堂的第一个台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的是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绘画中, 人的情绪可以说是关键性因素, 如果作画时饱含着情感, 那么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灵感必然生动、富有活力。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任务。

二、素描教学应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 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 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 表现物象的真实, 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发挥指导作用, 将学生的主观感受最大限度地诠释在素描作品中, 发挥其潜在的表现力。

三、在素描基础教学中要认真、细心, 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1. 轮廓准确

保证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 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造型不正确是初学者最普遍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在素描训练过程中, 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 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 那种明知有错而敷衍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 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构知识, 必将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

2. 注意整体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整体观察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遵循“整体—局部—整体”是素描笔法的正确轨道。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 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因此,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 尤其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 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四、重视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美术作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是艺术情感的结晶。它能够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如优美、庄严、和谐、悲壮等。但这种情感还是初级状态, 没有内化成为学生自我情感中的一部分, 所以在欣赏中需要激发学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使欣赏者真正心有所感, 情有所动, 凝聚成内在的情感品质, 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同时, 要以美术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手法扩展学生的思路, 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受能力。

总而言之, 基础素描是学习素描的根本, 兴趣是学习素描的动力。在学生热爱这门课的前提下打好基础关是我们作为美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摘要:在现代美术教学中,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素描是对人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训练, 坚持严谨的素描训练, 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 要求教师必须教学严谨, 并与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正确地、逐渐地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每一位优秀美工教师应当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兴趣,基本技能,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国诗.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语文审美阅读的特征与引导方式 篇4

关键词:审美;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12-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学界所提出“审美阅读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并身体力行之,体会颇多。因此,本文将对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特征

所谓的“语文审美阅读教学”即:“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学生通过对作品文字的解读,感悟作者的真实声音并与其发生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的一种良性互动式教学活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审美层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深层次的领悟理解,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艺术审美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是集中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客观美的结晶。作为美的载体,它们差不多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可以说,审美阅读教学的实质是一种精神漫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审美阅读教学”不能只注重抽象的感性描述,精确归纳并深刻把握这种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独特特征,则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明晓“审美阅读”的特征是我们以之进行语文教学实践的前提。归结起来,语文审美阅读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语文审美阅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

审美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精神活动,美的发现必然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热情,从而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经常把情感作为认知能力的辅助手段。但实质上情感是与认知能力相平行的一种心理能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长期的阅读教学经验充分证明,凡是学生有兴趣的阅读课,学得扎实的阅读课,几乎都是因为老师在其传授过程中倾注了强烈的审美情感。审美阅读过程是一个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与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的审美愉悦,会以各种形式表露出来并产生强烈的审美感染力。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

2.语文审美阅读具有整体性特点

审美阅读教学要唤起学生的热情,教师就必须遵循艺术审美的整体性原则。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艺术作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迎合考试的题型设计,教师往往如庸工画竹般犯严重割裂主义,“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因此在审美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抓住精彩传神的关键语句,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使学生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更要引领学生抓住令人迷醉的意象和情景,领悟文章中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3.语文审美阅读当以审美情境的把握为主

审美阅读教学必须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中才能得以实现。我国的古典美学理论中,有“三境”之说,即物境、情境、意境。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意境的体验。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而创设的审美情境,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感情的熏陶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教学引领学生进入文中之境,将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学生会有一种不是在听课而是在欣赏艺术的感觉。

二、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引导方式

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关键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教师应该在实践语文审美阅读活动时注重场景营造、以读传情、比较鉴别、美文示范等几方面的问题才能行之有效。

1.语文教师营造场景,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阅读的质量

意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后的产物,唤起学生脑中的审美意识就需要有一种客观的审美刺激。美的情景往往能激发学生产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审美情景的创设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善于场景的营造,如可以通过教师诗化的语言设计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提供直观的画面或优美的音乐来完成,隽秀别致、雄浑壮丽的画面或婉转凄凉、激扬雄壮的音乐。

2.语文教师当以读传情,引起学生审美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审美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叙事抒情的文章,最好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就要加强朗读的比重。如在朗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叙事处,读出它的简洁明快,写景处,读出它的物美境幽,抒情处,读出它的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一个“也”字,更要读出声律的节奏起伏,音韵的和谐悦耳。教师要注意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懂得轻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领,并在反复诵读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3.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比较鉴别,激活学生的审美思维,使学生明白审美阅读的层次

在审美阅读教学中,要着力于关键字词和句子的赏析。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师要让学生领会月下荷叶的颀长优雅的姿态,就要抓住句子中“亭亭”二字,可以问:如果去掉“亭亭”两字,其表达效果如何?教师的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原先对舞女的那种美感自然地转移到对这月下荷叶的一种美的想象中,通过比较,就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作者遣字造句的妙处。

4.语文教师提供并示范各种美文,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作,由此更好理解阅读对象的审美价值

教师通过审美阅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对范文的审美实践中,其根本还是建构于一种对他人作品的赏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审美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要多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积极向上的审美对象,要把对这些作品的审美阅读布置给学生,并且辅之以相应的引导。教师还要在和谐的环境中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交流,鼓励他们把这种属于自己的感悟以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再在学生中对那些佳作进行赏析,对学生进行美好的心灵熏陶,凡是审美素质有一定的提升多对其进行肯定。在这样的反复实践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能得到切实提高。

三、结论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审美引导策略 篇5

1 初中美术课堂审美引导策略

1.1 创造和谐愉快的美术课堂环境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 使人从中受到感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 使他们学得有趣味, 在“玩”中陶冶审美情趣。可以说,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现代美术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比较简单和幼稚, 教师不要立即打断, 而是要不断的鼓励和引导, 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 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1.2 增强学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上, 教师讲得多、学生动手少, 学生的兴趣在下降。事实上, 初中学生生性好动, 注意力难以集中,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上, 教师要用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授《从生活中汲取设计灵感》这节课前, 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到课堂上, 上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从色彩、设计、造型等方面入手, 说出自己最喜欢这件日用品的理由。然后开始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课本上案例。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生活处处都是美, 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日用品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艺术品, 不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和体验, 并留下作业, 让学生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下次课时, 有学生主动说:“我周末和妈妈一起买了一盏台灯, 摆在书房里, 特别漂亮。灯外壳是乳白色的, 可以全方位的调整光照位置, 配上红色的灯罩, 并点缀上一些水晶。外形设计简单大方, 搭配十分完美, 尤其在晚上, 打开台灯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 太美了。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 列举自己生活中的美。通过这样的美术体验, 让学生增长了美术知识, 又提高了美术审美能力。

1.3 加强情感交流, 培养审美情感

艺术离不开情感, 美术审美与人的情感关系密切, 审美活动本身就是情感流动和宣泄的过程。很难想象,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如果没有情感的倾注, 是不可能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的。例如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 有大量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都渗透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通过领略这些艺术作品的美, 让学生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继而在教师的引导下, 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 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如果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 那么就会对美术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 因此,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 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 重视学生的反馈。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参与, 就失去了美术鉴赏的本质意义。通过这样的美术欣赏课, 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还激发了他们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虾》, 学生最初看时, 都说画得像极了, 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但如果和真是相比, 就可以看出, 虾的头、须和足等细部都曾经过画家的提炼和取舍。画家是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 按照美的要求, 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 它不离开对象的特征, 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 使学生对是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 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给人以美的享受, 也诱导、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爱,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总之, 美术教师要授课过程中, 要将大量具有丰富情感的作品介绍给学生, 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感受自然、人生、世界的美。

1.4 丰富教学手段、营造审美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美术审美提供了有效载体,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欣赏资料, 一些3D动画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 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 从而达到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目的, 这些都是传统课堂讲授所不能完成的。例如, 我们在欣赏“卢浮宫”建筑艺术时, 如果只采用静态图片来欣赏建筑物的构造, 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果可以作动态演示, 使建筑物旋转起来, 欣赏建筑物的多个角度, 学生的兴趣就会一下子提高。还有一种演示方式是, 用录象形式设置一条观赏路线, 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 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 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 让学生有一种现场感, 真实感, 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 不同地域, 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访问巴黎卢浮宫的网站, 通过计算机演示三维模拟呈像和及更为丰富的古代建筑形象和典故知识, 将学生的全部感官都调动起来, 大大激发学生了解欣赏古建筑的兴趣。

2 结语

总之, 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新课改中也明确要求, 在中学阶段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然而, 美术审美是个人主观上的情感活动, 不能依赖说教和灌输来进行。作为初中美术教师, 要遵从审美的规律,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中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

摘要:美术审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 是现代人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的主要方式。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 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帮助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 而这离不开美术课堂上的教师引导。鉴于此, 本文对初中美术课堂的审美引导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美术欣赏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试论环境美的性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 .

[2]卢秀妥, 陈俊, 刘勇.教与学心理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美术课程标准》[M]·编写组.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如何引导高中生对宋词进行审美鉴赏 篇6

一、辨明韵律,品味字字珠玑的语言美

宋词对读者的吸引首先是在其抑扬顿挫、长短参差、错综变化的韵律上。宋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诗余等,最早是带乐演唱的,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逐步发展成一种富有歌唱性和音乐美的文学体裁。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宋词的韵律美。

以李清照的婉约词《声声慢》为例,词牌取名“声声慢”,声调上是特别讲究的,用了不少双声词,比如“还寒”“黄花”“黄昏”等;还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七组叠词,朗读起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而这首词多运用齿音字及舌音字:用“淡、敌、他、堆”等舌音共十六字,用“乍、盏、伤”等齿音共四十一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音字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声、齿声互相交错,这应该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表达词人忧郁

愁苦的心情。读来具有声韵之美,充分表现了乐章的特色,也将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柳永《望海潮》中多用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指,或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朗朗上口,颇具韵味。

二、置身其中,感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我国古典词作尤其注重意境的创造,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宋词作为诗歌体裁的一种,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式荷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然而当前诗词教学往往流于片面和形式,往往只注重对字词的简单翻译和诗句的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视了对诗词中所创造的境界的品味。如何在宋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意境美呢?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内心,更重要的是要在梳理点拨宋词表面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深层开掘,抓住意象等关键词去感悟其意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意境开阔博大,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波涛汹涌的壮观场面,大气磅礴,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生动传神。“江山如画”是全篇写景的总括之句,用比喻呈现了一幅壮阔瑰丽的画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写苏轼豪放旷达的心境,寄寓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通过递进层析的教学法,让学生们逐句加以品味与理解,例如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自然界的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个层面,由自然界风雨推及整个社会人生,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荆棘坎坷的超然情怀。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富含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那一刹那所获得的顿悟和启发:自然界的风雪雨晴不可畏,那么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过于在意呢?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领悟诗词的意境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紧紧抓住诗人描绘的意象,置身其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因为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层面,然后深入思考探究,才能品味出词作的意境美。

三、心灵感融,体会含蓄缠绵的情感美

宋词最初主要是抒写男女相思爱恋,词调也是婉约风格的,至柳永、苏轼等人之后词境逐步开拓,领域不断扩大,情感更加丰富。宋词寄寓着先人的相思爱恋、希冀情怀、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品味韵律美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并将自己融入其境深入体味。

《雨霖铃》是抒写柳永在汴京与恋人分别时候的离愁别恨。写当时场景的,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刻画人物神态的,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寥寥几笔,举重若轻,去繁从简,传神地勾勒出有情人分手时一刹那内心的万千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点出离别的依依难舍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捕捉“月西沉、天将晓”的景色,意在借物抒情;“杨柳岸”使人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更表现出杨柳依依,别情绵绵。词人以画铸词,“词中有画”,大胆泼墨,反复渲染,用凄美的离别画面诠释别离之苦情。我们通过心灵感融体会出了其中含蓄缠绵的情感美。

又如李清照《醉花阴》,词句凄恻,美不胜收,给人们以深刻启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写相思之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则点明一年一度秋风劲,词人仍独守空闺,暗蕴凄凉之意。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归结为一个“瘦”字。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加的镜头:一方是秋风摇曳着的萧瑟羸弱的菊花,一方是愁云满面的思妇。这两者情景交融,凄苦忧郁的情感跃然纸上。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可以说,“情深深,愁浓浓”,结合巧妙,相得益彰。

四、深入挖掘,感受深厚文化的内涵美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孟子首先提出“知人论世”之说。我们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要想深入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必须对其人其事、文化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要分析文化典故,一些词由于大量用典,只有首先了解典故渊源,方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等词句读来铿锵有力,情深意切。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由于诸多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的内容,深化了词作的主题。词人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南宋朝廷对他似乎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这个主战派元老作为招牌而已。辛弃疾就任后,一方面满怀期望积极部署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地认识到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北伐实际上很难有所进展,自己的抱负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难酬的矛盾复杂情怀与心理状态,在这首作品里得以充分表达出来。经过这样一番深入挖掘后,结尾那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包含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内涵就跃然纸上。

上一篇:建筑业男性农民工下一篇:教材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