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

2024-05-10

孤岛(精选十篇)

孤岛 篇1

孤岛效应是指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非计划孤岛的供电状态是未知的,可能将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传统的发电系统中的过/欠压、过/欠频保护已经不再满足安全供电的要求,非计划孤岛运行可能危害系统设备和相关人员,因此需要发电系统具有防孤岛保护功能。光伏与分布式发电的防孤岛保护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大量光伏发电防孤岛检测方法的文献得以发表[1,2,3,4,5,6,7,8]。风电也同样存在孤岛问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某风电场,当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断开后,部分线路的风电机组在大电网断电后孤岛运行数十秒之久。与集中式、大规模风电相比,分散式风电分散安装于配电网负载端,通过小规模分布式开发,就地分布接入低压配电网,在风电机组满发或限功率运行时,发生孤岛的概率大,且分散式风电更加靠近用户,发生孤岛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国家电网企业标准Q/GDW 1866-2012《分散式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分散式风电的防孤岛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要求[9],分散式风电的孤岛运行与防孤岛保护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0,11]。

概括起来,孤岛检测方法主要可分为基于通讯的系统级孤岛检测和基于发电单元的局部孤岛检测。前者主要是利用无线电通讯来检测孤岛效应,而后者主要是通过监控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端电压及电流信号来检测孤岛效应。基于发电单元的局部孤岛检测可以进一步分为被动式孤岛检测与主动式孤岛检测,与被动式孤岛检测相比,主动式孤岛检测不可检测区域小,在实际孤岛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13,14]。文献[12]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谐波畸变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但其受电网特征谐波影响大,电压谐波畸变率阈值不易选取;文献[13]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的扰动方式的改进型AFD孤岛检测方案,在保证孤岛检测功能的情况下,减少了主动移频孤岛检测法对系统的谐波污染;文献[14]提出多分辨率奇异谱熵和支持向量机结合进行孤岛与扰动识别的方法,通过对公共连接点处电压进行小波变换与分析,将多分辨分析与熵融合表征电网与孤岛的不同特征,但其计算复杂,对具体电力系统参数依赖性高。显然,基于通讯的系统级孤岛检测需通信支持,保护算法与配电网拓扑强相关,由于分散式风电开发的分散性及配电网的复杂性,该方法不适合分散式风电的防孤岛保护。基于发电单元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更加适合于分散式风电,而由于风资源的随机性与湍流特性,风电机组输出电能质量特性复杂且易受破坏,通过监测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电流等电能质量信号来检测孤岛的方法容易失效,风电机组孤岛检测需对并网电能质量影响小、可靠性高、简单易操作。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风电机组孤岛运行状态,揭示了风电机组孤岛运行时输出功率变化对孤岛运行电压与频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影响灵敏度对比分析;提出基于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与传统过欠压、过欠频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孤岛运行状态判断的方法,并进行了风电机组变流器无功功率扰动控制环设计,最后,通过仿真与现场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孤岛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1 风电机组孤岛运行特性分析

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因其在能量转换效率、可靠性和电网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分散式风电开发的主流机型之一,分散式接入的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孤岛运行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开关闭合时,风电机组并网运行,风电机组与负荷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和频率由电网决定,风电机组通过检测并网点电压控制并网电流的幅值、相位与频率。而当开关断开时,若风电机组提供的功率与负载需求匹配,此时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频率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风电机组与负荷之间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供电系统,即风电机组处于孤岛运行状态,孤岛系统形成后,风电机组与负荷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幅值和频率由负荷欧姆定律的负荷响应特性决定。

1.1 孤岛系统功率扰动的响应特性分析

简单起见,将孤岛运行的风电机组等效为受控电流源,负荷则用孤岛检测最为不利的RLC并联负载代替[4],此时风电机组孤岛运行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图中:U、I分别为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与输出电流有效值;P、Q分别为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P、QL、QC分别为RLC并联负载所消耗的有功功率、感性无功功率与容性无功功率。

系统发生孤岛时,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与RLC并联负载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基本匹配,可得系统孤岛运行时的系统频率解析表达式[6]:

式中,为RLC并联负载的品质因素。

系统孤岛运行时的电压幅值解析表达式为

由式(1)、式(2)可知:风电机组孤岛运行时其系统电压幅值由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决定;系统频率则由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负荷品质因素共同决定。即风电机组孤岛运行时并网点电压幅值与频率和孤岛系统的有功、无功功率匹配度密切相关。

1.2 功率扰动对电压幅值、频率灵敏度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功率扰动对并网点电压幅值与频率影响程度,针对式(1)、式(2)分别对功率求偏导数和倒数可得:

式中由负荷阻抗特性的阻容部分决定。

考虑风电机组能量输出的单向性(P>0),由式(3)可知,并网点电压角频率与无功功率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即无功功率变化越大对系统频率的影响越大;而无功变化对频率影响的灵敏度与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即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越小,无功功率变化对系统频率的影响越大。由式(4)可知,并网点电压角频率与有功功率的单调性与无功功率的正负有关。当无功功率为正,频率与有功功率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当无功功率为负,频率与有功功率变化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另外,负荷的品质因素越小,功率扰动对频率影响的灵敏度越大。由式(5)可以看出,并网点电压幅度与有功功率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由式(3)~式(5)可得孤岛运行时系统有功、无功功率变化对其输出频率变化灵敏度的比值和有功变化对系统频率及电压幅度灵敏度的比值:

风电机组通常运行在单位功率因素条件下,考虑孤岛检测最不利的情况,孤岛运行系统工作在负荷的谐振点,而谐振频率附近的负荷无功功率近似等于零。因此,孤岛运行时无功功率扰动对频率变化的灵敏度远大于有功扰动对频率变化的灵敏度;而有功扰动对逆变器输出电压变化的灵敏度远大于有功扰动对逆变器输出频率变化的灵敏度。当负荷品质因素一定时(Qf=1.5),孤岛运行状态下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与系统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2 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法

如前所述,功率变化可使得孤岛运行电压幅值与频率偏离谐振平衡点,功率扰动法是主动孤岛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即使在负荷完全匹配的情况下也不存在不可检测区,功率扰动孤岛检测法包括有功功率扰动法与无功功率扰动法[15]。鉴于风资源的波动性、随机性所带来的功率不确定性,使得有功功率扰动法不适合风电机组孤岛检测;而与有功功率扰动法相比,无功功率扰动法不会造成风电机组发电量的降低,且避免了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的频繁动作,是风电机组孤岛检测切实有效的方法。

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风电机组正常运行时,风电机组间歇性的输出无功功率扰动,扰动间隔周期为1个周波,扰动输出周期为1个周波,为尽可能避免对系统造成无功电压影响,无功功率扰动量值通常选取为△Q=1.5%Pn,同时监测风电机组机端的电压幅值和电压频率。如果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无功功率扰动不会对并网点电压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如果发生孤岛,即使在负载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将有一个频率偏移被检测出来,为了证实这一频率变化确实由孤岛运行造成,在检测到频率偏移后,会进一步加大无功功率扰动量,同时监测系统频率是否进一步偏移,从而形成一个无功扰动量不断加大,系统频率不断单方向偏移的正反馈过程,直到风电机组并网点频率达到过/欠频保护水平,而风电机组是否孤岛保护则由风电机组的孤岛运行与保护策略决定,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的孤岛状态检测流程图如图4所示。

根据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孤岛检测算法,可得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孤岛状态检测控制原理图,如图5所示。通过检测风电机组并网点三相电压,经过两相旋转坐标系锁相环(DQ-PLL)提取并网点电压的角频率送入无功功率扰动正反馈单元,其依据系统频率变化控制无功扰动值,再将输出结果叠加到无功电流控制内环给定指令上,然后经过无功电流控制内环比例-积分(PI)调节器作用后驱动网侧变流器,风电机组输出无功功率的计划扰动,实现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孤岛状态判断,准确辨识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和电网系统状态。

3 系统仿真与分析

为验证理论分析及孤岛检测算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2.0 MW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孤岛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研究风电机组孤岛运行状态及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孤岛检测的全过程。仿真模型主要由于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发电机模型、全功率变流器模型、主控系统模型、RLC负荷和电网模型七大部分组成,系统仿真结构图如图6所示,仿真用风电机组参数如表1所示。为突出风电机组孤岛运行与孤岛辨识全过程,仿真时暂时屏蔽风电机组过/欠频保护功能。

图7为无功扰动前后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频谱分析图,可以看出,无功功率扰动开始前后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均为0.07%,低次谐波电压含量略有变化,且不足以被检测到,高次谐波含量几乎无变化;并网点电压幅值有微小抬升。显然,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无功功率扰动不会对并网电能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图8为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由并网运行到孤岛运行的全过程,图8(a)~(d)分别为风电机组并网点三相电压,并网点频率,风电机组输出有功、无功功率,风机变流器直流侧电压仿真波形图。初始状态开关1闭合,开关2断开,风电机组从0.2s时起并网稳定运行,输出有功功率约1.0 pu,输出无功功率约为0 pu,且并网点电压、电流波形良好。0.26 s时,开关1断开,开关2闭合,外部电网断电,切换瞬间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和变流器直流侧电压产生了小幅振荡,经5个周波调整趋于稳定,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电流略有畸变。而此时风电机组输出有功无功功率与RLC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基本匹配,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不足以触发风电机组过/欠压、过/欠频保护,风电机组进入了稳定的孤岛运行状态。经过两个周期的无功扰动后,0.32 s时确认风电机组并网点频率随着无功变化而变化,风电机组进入了无功-频率正反馈的孤岛状态辨识过程,通过监测并网点频率变化情况,无功扰动值在得到频率反馈后每个周波等量增加,直到达到风电机组触发欠频保护的水平。仿真仅以风电机组输出无功功率(容性无功功率)为例,风电机组吸收无功功率(感性无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的孤岛状态辨识过程与之类似,孤岛运行时并网点频率将不断增大,简单起见,不再赘述。

4 现场试验研究

风电机组孤岛试验原理图如图9所示,将RLC可调负荷并联于风电机组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模拟风电机组孤岛运行时的本地负荷。通过调节RLC负荷所消耗的有功与无功功率,可使得风电机组与RLC负荷之间达到孤岛运行的功率与相角匹配,模拟孤岛运行环境,试验用风电机组参数如表1所示。试验风电机组过/欠频保护频率分别为52.5 Hz和47Hz,为便于观察风电机组孤岛保护过程,试验时屏蔽风电机组过/欠频保护功能。

图10为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孤岛状态辨识试验波形图,图10(a)~图10(d)分别为风电机组并网点三相电压瞬时值,三相电流瞬时值,风电机组输出有功、无功功率,并网点频率试验波形图。0.14 s时断路器断开,风电机组与RLC负荷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孤岛运行状态,风电机组并网点电压、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均无明显变化,风电机组进入了孤岛运行状态。经过两个周期的无功功率扰动,0.2 s时确认并网点频率随无功功率扰动变化为变化,接着风电机组进入了无功功率扰动-频率正反馈孤岛过程,风电机组无功功率扰动量持续增大,并网点频率持续下降,当风电机组输出无功功率达到0.2 pu时,并网点频率已下降到低频保护频率47 Hz,此时风电机组已成检测到了孤岛运行状态,可依据调度计划自主选择风电机组防孤岛保护或计划孤岛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策略可快速、准确辨识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达到风电机组孤岛状态辨识与防孤岛保护的目的。

5 结论

(1)风电机组存在孤岛运行与防孤岛保护问题,风电机组孤岛运行时其系统电压幅值由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决定,系统频率则由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负荷品质因素共同决定,但孤岛运行时无功功率扰动对频率变化的灵敏度远大于有功扰动对频率变化的灵敏度。

(2)综合考虑经济性与检测性能等因素,基于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与传统过欠压、过欠频相结合的方法是实现对孤岛运行状态辨识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无检测盲区,对并网电能质量影响小、检测速度快、可靠性高、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3)分散式风电分散安装于配电网负载端,更加靠近用户,发生孤岛的概率与危害增大,须具备主动的孤岛运行状态辨识能力和孤岛运行控制策略,必要时按照计划进行计划孤岛运行。

摘要:分散式风电靠近电网负荷端,风电机组必须自主实现孤岛状态的辨识。基于风电机组孤岛运行特性及功率扰动对并网点电压、频率影响的灵敏度分析,提出基于无功功率-频率正反馈与传统过欠压、过欠频相结合的风电机组孤岛检测方法,并进行了风机变流器无功功率扰动控制环设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2.0 MW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实现了风电机组孤岛运行与孤岛状态辨识的全过程仿真。利用RLC负荷模拟装置,在2.0MW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上进行了孤岛检测现场试验。仿真与现场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孤岛检测策略的有效性。

孤岛求生感悟 篇2

在谈感受之前,有必要把我所在团队参加此项活动的状况记述一下:我所在的团队共十名队员,其中四人被分到珍珠岛,包括我在内的四人被分到哑人岛,另外两人被分到盲人岛。活动开始后,我看了一下我们的任务书,其中任务只有一项,即“把所有的人集中到一个岛上”,但前提是等到盲人岛上的队员完成她们的第一项任务后,我们才可以动用岛上的两块木板作为输送人员之用。于是我们哑人岛上的队员向右看,满指望盲人岛上的队友快些完成他们的第一项任务,可是被蒙了双眼的“盲人”们好象缺少了灵性似的,呆呆的站在那儿,没任何动向;再向左看看珍珠岛上的队友,他们有说有笑,真是忙的不亦乐乎,有用纸折船的,有用草编织小篮的,有思考问题的,还有拿着任务书研究的;再回过头来向右看看,盲人岛上的“盲人”们干脆一声不吭地坐在了岛上,好象在等待什么。哑人岛上的我们可晕了,心想,“盲人”们到底在等什么,为什么还不开始工作,你只是看不到,但并不是哑巴,为什么像我们一样被点了哑穴?你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需要什么,道是说说!就这样等吗,时间已在等待中无为的流逝了一半,身为哑人的我真是急了,心头一热,冒着被惩罚的可能跳下了哑人岛,结果被培训师莫名其妙的拽到了盲人岛上。(事后才知道任务书上有一条表明任何物体掉入水中既会被水流直接冲到盲人岛,其实我是被水冲到盲人岛的)到了盲人岛后,我抱怨地对“盲人”们说,“你们为什么不说话?”直到这时,她们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有能力说话的,但我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做俯卧撑五个。“盲人”们说,“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此时亦苦笑不得,原来“盲人”们连自己该干什么都不清楚。我急不可奈地拿过“盲人”们的任务书,上面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把羽毛球投到小桶中去,二是把所有的人集中到一个岛上。我顾不上多想,竭尽所能地向珍珠岛上的人做手势要羽毛球和小桶,由于我们之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障碍,对方始终不明白我的意思,一会儿猜是不是需要食物,一会儿猜是不是需要鸡蛋,一会儿又猜是不是需要救生垡,搞的人苦笑不得。于是我换用另一种方式,在一个“盲人”的手上写字,让她喊,可能是我没接受过这方面专业训练的缘故,用这种方式仍旧存在沟通障碍,“盲人”更能瞎猜,一会儿是苹果,一会儿是橘子。被笑破脾,气破胆的我围绕盲人岛乱转,忽然眼前一亮,发现羽毛球就在盲人岛的岸边,而距离它两米处有一个小桶,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球却在我身后。我顾不上多想,也不顾珍珠岛上队友唱山歌似的回应,抓过一个“盲人”的手,让她抓起羽毛球,一次一次的仍,一次一次的纠正,先用接触性动作让她明白她的任务是要把羽毛球投到桶里去,再让她明白桶在哪个方向,距离她有多远,在做了第壹佰次尝试后,终于在第壹佰零一次取得了成功。盲人岛的第一项任务完成后,我迅速打手势,告诉自己的同伴“哑人”们,把岛上的两块木板依次铺在哑人岛---礁石---盲人岛之间,把“盲人”们连同我这个“哑人”依次输送到哑人岛,由于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人集中到一个岛上,当时感觉珍珠岛是最理想的去处,所以我们尝试着把所有的人集中到珍珠岛上,可是由于珍珠岛与哑人岛之间距离比较大且没有可以担负木板的礁石,一块木板够不到,两块木板又不知如何用,由于时间所限,只好决定集中所有的人到哑人岛上。这时候我们注意到任务书上表明的“任何物体掉入水中,都会被急流冲到盲人岛”的说明,于是让珍珠岛上的人顺水漂流到盲人岛,再通过木板到了哑人岛。此时,看到已到达哑人岛的珍珠岛上的队友依旧忙的不亦乐乎,有的还在算题,有的还在扎小船----此时已超过规定时间十分钟。原以为已完成任务的我们却听到了培训师无情的宣判-----我们并没有完成最终任务,我急忙抢过珍珠岛上的任务书一看,在诸如扎六只小船,编制四个小篮,算出下面一道数学题等众多任务中有一条并不醒目的任务是:“把所有的人集中到珍珠岛上”。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队友恍然大悟„„应该说这个游戏我们做的很不成功,游戏结束后,所有队员都很沮丧。

事后,我认真总结了一下,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正确的分析判断既是习惯,也是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习惯或不善于分析判断,只是按部就班,点是点、面是面地接受或应付工作,不能做全局通盘考虑。在这个游戏中,倘若团队中哪怕有一个人认认真真地研读一下自己的任务书,我们就会明白“任何物体掉入水中即会被水流直接冲到盲人岛”这句话的重要性,从而可使珍珠岛上的人顺流漂到盲人岛,大声地、毫无顾忌地指挥“盲人”们完成他们的工作,而不致像我一样用难以沟通的接触性语言费力地指挥他们;也会明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所有的人集中到珍珠岛上”,而不致于在做了一次尝试后因困难较大就轻易放弃;倘若我们在接到任务书时,不是盲目的、各顾各的忙各自的事情,而是综合起来研究一下,首先通过分析判断确定团队的总体目标,形成共同努力的方向,再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采取一步步的战略步骤,我想珍珠岛上的人也不会把最重要的工作抛在一边而去做诸如扎小船、编小篮、算数学题等费力无用的工作,“盲人”与“哑人”们也不会在游戏的前半段时间内无所事事,白白地浪费时间。

(二)领导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通过参加此项活动,使我比以前更深刻地认识了一个道理,即一个团队可以没有素质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和下层执行者,但必须要有素质过硬的决策者,决策者代表了团队的方向与大局,这正迎合了一只羊率领一群狮子与一头狮子率领一群羊孰优孰劣的寓言故事。决策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大局意识与团队意识。在这个游戏中,当培训师把我们十个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岛上时,就已经给我们定了位,即:珍珠岛上的人为决策层,“哑人”们为中层管理者,“盲人”们为底层执行者。珍珠岛上的人站的高,看的远,是团队目标、方向、行动方案的制定者,有绝对的发言权。倘若珍珠岛上的人有这种意识,有这种素质与能力,我想整个团队会在他们的带领下攻坚破难,顺利完成任务。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依然看到不少的领导人正在做着也将继续做着诸如扎小船、编草篮、算数学题等繁杂而对于团队的发展毫无意义或作用甚微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在忙,且忙的不可开交。在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逐级管理与分工协作的问题,我们通常要求管理应逐级管理,即一级对一级负责,但事实上当中层管理者无能力或在与底层执行者沟通中存在困难时,高层管理者可直接指导底层执行者的工作,这应该属于逐级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运

用。另外,对于繁杂的事物性工作,作为领导者是没有必要事必躬亲的,完全可以只考虑大局、全局,专心于重要的工作,而把小事情、事物性工作交给他的下属。相信这一点所有的领导都明白,也不知咀嚼了多少遍,但中国人例来善于揽权管事的本性岂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了的?!据培训师讲,几年以来该学校在全国培训的尽百个团队中,成功完成此项游戏的团队尚不足10%,由此看来,领导者的领导意识与责任意识,领导素质与管理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孤岛对孤岛的救赎 篇3

然而我觉得它的热销,在于直击人心。在我眼里,它是一本与孩子有关的书。孩子在这里意味着新的生命契机、人生可能,意味着本以为到达旅程尽头、却不知是另一个开端的惊喜。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有家书店,书店老板A.J.费克里性格孤傲古怪,封闭冷硬。他极端厌恶电子书阅读器,它们破坏他的生意,还导致文学快速衰落。他不常旅行,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饱受所谓“时代潮流”的折磨。

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发生车祸身亡后,A.J.费克里越发乖僻,终日借酒消愁。新的不幸在醉酒之夜发生,家中唯一值钱的珍本书籍被偷。本就生无可恋的他,似乎彻底陷入僵局。就在此时,一个弃婴意外出现。孩子是私生子,是一个女大学生与有妇之夫一夜激情之后的“成果”。因意外怀孕,与名校奖学金错过,女大学生留下“希望孩子能在书店长大”的遗愿,投水自尽。

深思熟虑,A.J.费克里留下了孩子。独自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他需要不断向外界寻求帮助,这再次启动了他的生命之流水。其间,他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心,接纳周边世界。

不由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部土耳其电影,印象深刻。故事情节也与孩子有关。一名叫贾克的男孩,跟着单身母亲生活。母亲每天上班前,都会将他带到一个有鸽子的公园。安排他坐上长椅后,母亲转身离开去工作。贾克的漫长一天,就在公园里渡过。他喂鸽子,看来往人流,漫无目的地在街头流浪。

单从这里推断,贾克像是被母亲急于抛弃的累赘。而后镜头切换,追忆往事,原来贾克不是这位母亲所生。她与前夫婚后长久未育,在失望与窘迫中,买来一个男婴,就是贾克。

想当初,不能孕育孩子的夫妻,他们的生活像条僵化枯竭的河流,急需一个孩子来滋润,或者来拓展。孩子于他们,无疑是天使。后来,双方感情破裂,前夫离家出走,曾是珍宝的孩子,忽然成了无法摆脱的重负。

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刻,竟有完全相反的境遇。正如上天曾给我们许多资源、恩惠,但这些能否造就幸福,有待于我们自己去琢磨、领悟。

《岛上书店》里,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是的,艰难并非绝境,反倒是在艰难中,可以开启我们改变的契机,从此走上更丰富更开阔的与众不同的路。

书中类似精彩的句子还有许多,尤其是关于自闭关于孤独的。例如——“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没有人会漫无目的地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

早年前读法国小说《刺猬的优雅》,感触颇深,曾写过一篇《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今读完《岛上书店》,心中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虽是孤岛,但如果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交流,至少不能称为理想的岛屿。美好的人生,或者说美好的岛屿,应该从人的互动开始,有付出,有给予,有沉落亦有救赎,在彼此能量的流动间,完成圆满的生命。

(编辑 赵莹)

孤岛 篇4

当大电网出现故障时, 为了保障敏感负荷的供电, 需要及时断开PCC, 使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模式, 这样做的目的是: (1) 保障了敏感类负荷的电力需求; (2) 不用改变原有的配电网保护方式。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在微电网孤岛运行时, 由于缺乏大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支撑, 微电网采用PQ控制难以保障系统内的电压和频率稳定, 因此需将微电源切换成VF控制方式来保持微电网内的电压和频率的恒定, 从而满足系统内的供电要求, 给微电源的设定电压值为0.38kV;设定频率为50Hz。微电网中负荷为0.3MW、0.06MVar。

微电网的孤岛运行能力是其一个重要特征, 在处于孤岛运行时采用VF控制来保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如果此时微电网内出现负荷额缺失等情况, 势必会造成电压和频率的波动, 此时微电网将会相应地改变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出力, 来保持微电网内的电压和频率在一个稳定值范围内。其仿真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从图2微电网频率仿真图、图3微电网电压仿真图、图4微电网内有功功率仿真图、图5微电源网内无功功率仿真图, 可以看出来, 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时, 采用VF控制可以稳定电压和频率, 满足负荷的要求。

2微电网计划内孤岛运行时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分析

电力系统的负荷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 为了实现电能的最优利用需要使微电网处于计划性运行状态来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微电网计划性孤岛运行模型如图6所示。

微电网内的系统功率分配如表1所示, 这样的分配是出于构建微电网的目的, 微电网作大电网的补充, 推广微电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敏感负荷的供电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新能源, 因此构建微电源带85%的微电网负荷的系统, 设置仿真时长3s, 在0~1.5s,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新能源, 微电源并网运行并且采用PQ控制;在系统运行到1.5s时, 由于检修等原因需要断开PCC让微电网处于计划内孤岛运行模式, 计划内的孤岛运行对于系统来讲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这样的措施不仅使得检修人员能方便地检修电力设施, 还可以使调度人员合理地利用电能, 并能够保障敏感负荷的供电。其仿真图如图7、图8所示。

从仿真图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微电网内的电压和频率处于稳定状态, 达到电力系统的要求。

摘要:从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 入手, 给出了大电网出现故障时, 微电网的孤岛运行与计划内孤岛运行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国际通用大型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进行了仿真校验,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合理可行, 对于微电网及配电网的实际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电网,孤岛运行,仿真

参考文献

[1]金鑫琨.微网并网与孤网运行的保护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2.

[2]汪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2.

[3]胡学浩.分布式发电技术与微型电网[D].北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8.

孤岛的春天作文 篇5

孤岛的春天 诗人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的家乡——孤岛,它的春,却与诗人所描绘的春截然不同。

我家乡的春,最大的特色就是那一片片挺拔俊秀、青绿如海的芦苇,那一台台轰隆作响、不辞辛劳、老牛似的抽油机,那一排排威风凛凛、如雪飘香的槐林,以及那一朵朵争相绽放的赶趟儿似的连翘花、迎春花。对了,还有那一位顶顶重要的慈母似的神仙沟和她养育了四十三年的孤岛人。而这些景、花、物、人却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也就是说孤岛一处有一处的特色。

放眼望去,一个个橘红色的小点在青青的芦苇丛中格外显眼,而抽油机却无心欣赏这人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美景,只顾贪婪地吮吸着地下涌动的黑色琼浆,似乎它也懂得一心不可二用。穿过了大片的芦苇,却能看到另一种景观——采油工人手拿工具在采油树旁,为了创建“百年油田”而辛勤劳作。工程车的引擎发著雷鸣般的巨响,就像是一位男高音在深情地引吭高歌,歌颂着辛勤的孤岛人。

这种景,是那种热火朝天的景。我再带你们去欣赏另一种景。

一进五月,诗人、作家、画家、摄影爱好者等齐聚一堂,与蜂蝶共同去寻觅那满园的香气,槐林立刻成了一个喧嚣的天地。而不久,群响毕绝,林中只剩下了按快门声,速写时的“沙沙”声。

这种景,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景,包含了孤岛人对艺术的执着。

而下一种景,却包含了一种宁静悠远的美。

蜿蜒曲折地穿过小桥,绕过假山,有一片静静的水闯入眼帘,她名叫神仙沟。她的身旁簇拥着连翘花和迎春花这两个黄色的小精灵,宛如一块清透闪亮、充满灵气的绿宝石样耀眼。她就是孤岛的核心。孤岛人的生活情趣,已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十二年的相处,让我都觉得她不再只是一个湖,她同时也是孤岛人的母亲,是她滋润了孤岛人的心田。

化身孤岛的蓝鲸 篇6

她犹豫了很久,并且在保证我不会说出去以后,才愧疚地和我说出了心事。

那天放学后她在路上捡到了一个很漂亮的笔记本。那个笔记本她认识,是她同桌的。可是因为不太喜欢同桌,她并没有将那个很精美的笔记本还给她,而是偷偷地扔进了垃圾桶里。原本以为这样做之后她很开心,结果在看到同桌因为找那个笔记本而急得转转时,她又觉得很愧疚。一直到同桌难过得趴在桌子上抹了一整节课眼泪,她还是没承认自己犯的错。

她没有那个勇气。

小侄女从小到大都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而且还是常常被邻居那来作比较的那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听到她的做法,我当然也很意外。

路过的堂哥堂嫂恰好听到,严厉地批评了她。而我劝慰她,每个人都会犯错,但这并不代表她不会不原谅你。后来,在我的鼓舞下,她给她的同桌打了一个电话。她是躲着我们去打的,所以我不知道她和同桌到底说了什么,只是半个小时以后她再回来时,脸上已经乌云转晴、满脸堆笑了。

也是在那一刻,我鬼使神差地对她因为任性而肆意犯错的事从心底由然而生出一股渴慕。

毕竟,那代表着还有可以犯错的资本,那代表着还有时光许你犯错的诺言,那代表着鲜衣怒马、衣襟轻摆,正值花样年华。

我回头想了想,自我做到狮总的位置后,因为太疲惫、太烦躁、压力太大而耽误工作的事从来没有出过一件。

因为我不敢。

面对几十万热爱的读者和同共奋进的同事,每一天我都如履薄冰。我知道当时光不在后,有些错事,已经不再仅仅只是说声“对不起”就可以解决的事了,它还可能会颠覆你的整个人生。

人的一生,我总觉得那一段衣薄春衫、年少时光是用来体验各种悲痛和挫败的。你会经历辗转反侧的失眠,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学和你一起回家的落寞,被人误解的小悲伤,失去最喜欢的东西时的难过,用尽力气都得不到那些想要得到的目光的失落感……

或者你幸运地会碰巧在感到悲痛时有一两个好友陪伴,但更多的时候你只能只身一人面对它们的侵犯。那时的你可能还不明白为什么上天对你这么残忍,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才长大的。

可是长大了,这些也就消失了。你的生活,也只是生活。

你应该成为一个足以媲美这世界的人,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一个人对自己余生最郑重的责任。

昨天小侄女来我家玩,意外的是她还带了一个人,是她的同桌。和她一样,同桌同样是一个长相漂亮可爱的小女生。小侄女牵着同桌的手对我说:“叔叔,她听说你是《花火》杂志的主编以后,非要亲眼看看你,还要你给她签名。你一定要给她签哦,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

我当然很高兴地为她签了名,就在那个被她们重新找回来的精美笔记本上,还顺手画了一只蓝鲸给她。小姑娘很开心地和小侄女手牵着手像蝴蝶一样飞了出去。而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味着她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是只蓝鲸啊?”

据我所知,蓝鲸是世界上生存过的体型最大的动物,它浮在海面,就像一座孤岛。

青春易老,不如奔跑。

我将如此,愿你如是。

从“孤岛”走向“连通” 篇7

从两难说起:教育教学软件是否越多越好

教育信息化的大幅度推进和校园网的激增引发了对教学软件和教育管理系统的需求。然而, 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在市场和需求的驱使下, 呈现出相当多的问题。许多学校领导在决策过程中面临两难。

“个别”还是“普适”——教育软件缺少标准

美国、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标准化工作, 对教育软件都颁布了明确的标准——如美国颁布的教育软件设计指南, 英国颁布的学习和培训技术及教育多媒体软件的标准化工作程序、学习和培训技术及教育多媒体软件的标准化工作计划等。我国没有经过一个标准化阶段。因此, 许多教育软件在适用功能和范围上,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导致软件“个别”适用, 软件功能“个别”适用, 甚至是学校“个别”适用, 不具有普适性。

“活用”还是“拿来”——教育软件使用不当

教育软件林林总总, 有资源库类、教学课件类、题库类、管理类、平台软件类, 以及目前发展火热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类教育软件。种类繁多、特色各异为学校教育软件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空间。然而, 很多学校在选择、购买这些软件时, 直接“拿来主义”, 缺少必要的因地制宜式的需求分析、功能选择, 甚至是软件改造。要排除软件购买的盲目性与使用的不当性, 提高对现有公共平台的使用效能, 搞特色软件, 用“活”教育软件。

“需求”还是“产品”——软件企业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开发教育信息化平台的企业不懂学校教育规律, 闭门造车开发出的软件怎能满足教育的需求!由技术本位引起的产品开发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相当多软件企业只关注教育软件产品的先进性, 而疏于考虑如何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在只重视技术如何先进而忽视如何满足教育需求的技术本位的思维下, 开发出的软件系统虽然技术先进, 但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从而走入误区。

“一个”还是“多个”——管理系统开发凌乱

从教育软件开发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 最初的切入点是各个服务于具体管理工作的小功能模块, 如学生管理系统、自动排课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随着信息化发展, 学校信息化道路越走越宽, 需要的软件模块也越来越多。不断地购买和开发基于功能模块的软件只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陷入多而凌乱的状态。各个软件厂商提供的应用软件之间缺少互操作能力, 导致各自的数据被锁在“数据坟墓”之中, 无法实现共享和交换。

“管理”还是“教学”——综合平台相对缺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推进, 原有一些零散的软件已不再适合现代管理的需求, 综合管理平台的开发成为必然。目前, 大多数的教学平台建设还处于资源库建设阶段, 对教学平台的教学功能缺少研究开发, 对能够集教育管理和教学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更是相对缺乏。

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连通, 构建数字校园信息系统日益必要。

信息系统环境构建的“三驾马车”:基础、资源、能力

数字校园信息系统的环境构建包含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将其视为“三驾马车”并不为过。

基础——完善网络基础建设, 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校园网络基础建设不是买一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硬件产品连起来那么简单, 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本着实用性、开放性、先进性等原则, 规划出一套设计严谨、成熟先进、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只有在相对匹配、安全、稳定的环境基础上, 才能够保证校园信息系统正常工作。

新的多媒体业务的各种应用以及安全管理都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变革要求。早期网络建设设备技术性能可能已经难以支撑数字校园信息系统这样庞大的业务发展的需求, 与硬件相匹配的软件也无法满足多用户、多功能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日常维护、突发问题处理、更新换代、功能建设和校园网络整体规划设计等几方面着力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实现校园网络高速畅通、安全可靠、稳定便利, 是校园信息系统构建的重点工作之一。

资源——建设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体系

数字资源是校园信息系统的“血肉”, 是一个集管理、教学、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数字化系统。教育信息化中的数字化资源既包括经过数字化后通过一定的格式和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里或服务器上的纸质媒体和音像媒体, 也包括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 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产生的信息等。

在基础教育领域, 数字资源有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校园信息系统中的数字资源概括为教育软件、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和师生个人资料库四个方面。其中, 教育软件依靠数字化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带来生生活力;数字图书馆则是教师和学生课后补充能量、开拓视野的好去处;教学资源库以科学的资料汇集方式,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资料来源;师生个人资料库以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弥补教学资源库的不足。合理构建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是数字校园信息系统构建的关键。

能力——提高师生、职工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系统环境能否得到合理的应用, 发挥预期的效果, 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人的参与。在校园信息系统构建中, 我们需要提高全校师生、职工的信息素养。否则, 即使现代化的校园信息系统建设完成, 也将是一个“空架子”, 不会对教育教学起到任何促进作用。

学校中每个人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掌握程度不同, 需求也不同, 我们应按需分层进行培训。对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 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合理使用信息化系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起促进作用, 切实帮助课堂教学的优化;对于中年教师, 需要尽快让他们在使用的环境中增进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对于学生, 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和操作, 而且还要促进其学习和生活;对于各管理部门职工, 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技巧与心得的交流, 以强带弱, 以强帮弱, 共同提高。此外, 学校还应加大力度, 健全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激励机制, 促使大家不得不去使用信息技术。随着校园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对各类资源的集成, 校园中的每个人都会体会到离开这个平台很多事情难以完成, 甚至无法完成。

四个关键环节促成从“孤岛”到“连通”的转变

身份认证——安全的系统入口

统一身份认证是指用户经门户登录校园信息系统后, 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角色, 完成对用户的一次性身份认证。用户无须一次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便可以直接进入平台的服务和应用系统, 或登录门户平台外接的 (集成的) 各应用子系统。系统平台依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 提供该用户相应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和工具。学校工作人员进行了调动、调级、调职等变更后, 或者学校体制改革、组织机构变动后, 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在各系统之间协调同步, 保证信息的统一性。

示例:上海中学所采用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基于LDAP (轻度目录访问协议) 的。首先, 系统实现了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管理。其次, 系统实现了基于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再次, 采用分布式的目录信息树结构, 对用户认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 提供高效安全的目录访问。

学校对统一身份认证的设计, 实现了整个校园网络的用户和权限管理, 为学生系统、教师系统、教学系统、研究性学习平台等各种应用系统, 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及身份认证。通过统一的界面和逻辑, 各应用系统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得以集中管理, 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用户身份认证服务, 提供初步授权。

门户服务——灵活的需求配置

门户网站是一个覆盖全校的、统一的、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信息服务门户, 为校内外各类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查询。门户网站集成学校各类信息资源, 将各系统的信息服务 (包括办公、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后勤等) 整合起来, 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发布和服务。门户网站将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集成, 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 以及协作化的集成化环境。通过提供灵活、个性化的服务, 有效盘活校园应用系统中的信息资产, 对师生以及学校管理者提供面向个人、个性化的自助式服务支持。公共数据平台建成后, 校内用户都可以享受到安全、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在这个数字校园平台上, 通过门户网站, 学生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访问学习资源, 或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和协作;教师们可以利用它进行教学, 开展教研活动, 还可以查询个人的履历、奖惩、教学情况 (开设科目、课表、所授学生、成绩等) 、学术信息 (项目、成果等) 、校内生活信息 (借阅、停车等) ;管理人员利用它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通过数据中心汇总的数据, 给管理层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

示例:上海中学设计了四大服务模块——交流模块、服务模块、资源模块和生活模块。上海中学现在使用的是IBM门户平台WebSphere Portal Server, 所实现的门户平台具有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功能。具体而言, 用户经门户网站登录系统平台后, 根据用户的权限和授权定制出不同用户可以访问的范围。管理员可以灵活地配置学校不同时期的门户内容、板块、色彩等。学校用户自行设定门户桌面, 可以将自己的通讯簿、留言板、所关心的学校新闻和资源等栏目设定在自己的门户空间中, 还可以通过综合查询功能查询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各种信息。需求配置灵活的门户网站为校园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提供了相当好的服务平台, 让学校各类人员都拥有一个个性化的网上办公桌。

应用支撑——齐全的功能操作

自学校信息化发展以来, 应用系统开发的脚步就从未停歇过。应用系统是校园信息系统中具体业务实施的系统平台, 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公共数据平台上, 遵守统一的数据规范, 能够调用平台上的公共基础数据 (如学生、课程等信息) 。当应用系统采用了统一的数据规范后, 各应用之间的互通就得到了基本的保障。通过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资源也构成公共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 供平台共享使用。在整个系统中, 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后, 可以获得与其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功能和权限。这样的“透明”在各应用系统间的转换类似。对于原有开发的但尚能够使用的应用系统而言, 则可以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接入到整个庞大的应用体系中。应用系统保障了学校基础数据的实时准确维护, 还扩充了基础数据的内容, 使信息资源更为丰富。

示例:上海中学规划了八大应用系统, 分别为信息服务管理系统、招生系统 (本部、国际部) 、教师系统、教学系统 (本部、国际部) 、图书信息系统 (本部、国际部) 、资产系统 (本部、国际部) 和学校档案系统。这八大系统中, 信息、招生、学生、教师和教学系统都经过了全新开发, 在各系统之间的连通性上予以重点关注。

在应用系统开发上, 不仅考虑了功能齐全, 还做了科学的规划。部分模块只需要记录结果的就不对流程进行数字化记录;部分由于人员涉及量较少并且规模较小的模块则简化流程, 或提供操作者多角色功能。这样既能够确保必要数据的保留, 还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用户操作的烦琐。

共享平台——畅通的数据保障

建设共享数据平台是校园信息化各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 为整个学校的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全面的数据。首先, 能够规范全校的信息编码, 整合各应用系统的数据, 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其次, 可以集中管理学校的数据资源, 为全校教学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再次, 基于相对丰富、完整的数据, 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支持学校管理决策。最后, 也为未来的业务流程整合提供良好的基础。

示例:上海中学在建设校园信息系统共享数据平台前, 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由学校在不同时期自行开发或购买的应用系统。由于系统涉及的数据库设计相对较大, 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做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内容选择, 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应用同步数据在实时性方面的不同, 要求合理地选择传输方式, 以便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安排处理优先级, 保证服务质量。于是, 学校首先使用数据同步系统为各个校园的数字化提供一个信息交换的标准平台, 在该平台上提供同步、异步等不同优先级的传输逻辑通道。数据同步系统不仅是一个连接应用通讯的传输通道, 而且还是平台上各应用间数据流转的分发路由仲裁和格式转换中心。同时, 引进了I B M信息整合体系结构, 快速奠定一个全局可扩展的、整合的信息平台, 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的各类数据资源, 实现了原有信息“孤岛”基础上的连通和更新。

正确认识“信息孤岛” 篇8

虽然人们研究了各种方法,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但是整合“信息孤岛”的费用不断上升,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信息孤岛”始终伴随着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一定存在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客观规律,不受人们主观意识的左右。

一、组织形式的层次和条块特征决定了“信息孤岛”的必然性。

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⑵,个体的人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各种组织形式都存在从局部到整体的层次关系和条块关系。如作为商业组织形式的公司,作为政治组织形式的省市、国家,以及部委的条块组织等。每个局部的组织形式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以及条块之间,都存在天然的管理、沟通等社会关系和规则的壁垒。信息化技术可能会拉进甚至改变了部分社会关系,但是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便进行组织变革,也会以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信息化作为手段,只能服务于社会,不可能凌驾或独立于社会组织形式之外,相对独立分割的社会关系必然导致“信息孤岛”。

因此,社会关系形成的“信息孤岛”,实际是正常的信息壁垒。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理解为“信息孤岛”,无疑是将“信息孤岛”概念的外延无限放大了。

二、客观的约束条件,导致“信息孤岛”形成的必然性。

信息化主要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约束。

◆信息化技术因素。虽然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但是以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软件为代表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还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人的认识水平等因素。改造社会的原动力在于人,信息化过程所带来的变革,必然会受到习惯、能力、局部利益、认识水平等因素形成的阻力影响,信息化所能够达到的业务目标,也必然局限在有限的范围。

◆政策、法规等制度性因素。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诸如保密、财务等制度性的约束,会要求信息的隔离。

三、对“信息孤岛”认识的辩证性。

从信息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学习和理解信息化技术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适应信息化操作模式下的流程、管理体系也会逐渐伴随发展,因此信息化进程是信息化与手工操作模式不断斗争和妥协、再发展的过程,并且变革过程必然是逐渐演变的,而不是革命性的突变。

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变化的过程。信息化技术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发明,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各种新的信息化技术,而信息化技术反过来也会不断促进社会发展,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辩证过程。同时,信息化与社会发展之间,总是处于从量变的状态,积累到一定阶段,进行质变,达到信息化适应社会发展的相对平衡的状态,进而再进入量变状态的过程,循环往复。信息化与社会发展间的不平衡(“信息孤岛”现象是主要因素之一)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平衡关系是相对的。从相对静止的点看,几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业务和数据的共享,形成的“信息孤岛”,的确影响了业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可是从动态的视角看,正是由于几个独立系统的演进,促进了各自业务的科学化、流程化,数据的定量化、标准化。不能因为一时的“信息孤岛”,而抹杀信息化对业务的长期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信息孤岛”是伴随信息化进程,始终存在的正常客观现象。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孤岛”现象的本质,区分出“信息孤岛”与正常的信息壁垒间的差异。将“信息孤岛”问题放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如一个公司、单位等组织内部,而不是行业、省市、国家、甚至全球这样过大的范围。同时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孤岛”。片面放大“信息孤岛”的问题,无视信息化发展规律,只能陷入盲目的完美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陷阱,导致对信息化犹豫不决或者总是无端指责,延误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其次,只有按照信息化的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路径,推进信息化进程。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途径:

◆不同层面的“信息孤岛”问题,采用不同技术和策略解决。组织内部,一开始就要重视整体的规划,尽可能地避免只考虑局部的发展,忽视整体的利益。在信息化初始状态,局部系统仅作为探索业务流程、形成数据标准化的中间过程,最终尽可能地构建统一的系统和数据库;与外部系统之间,采用程序接口、中间件、数据库等技术方式对接。

◆人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核心。一方面由于组织内部管理特质各有不同,只有组织内部人员才能够深刻领会,外部的信息化公司只能在实施方法和经验上给予指导,不可能替代内部人员的作用。因此要选用懂业务、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材,作为信息化的带头人。另一方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组织的变革,实施的难度巨大。只有领导引领变革过程,才能够保障变革过程的顺利演进,因此信息化被称为“一把手工程”。

◆选对合作厂商。通常信息化所固化的管理流程和蕴含的管理思想、使用的信息技术非常多,如果一个厂商技术底蕴较深、各种行业信息化项目经验较多,可以使得信息化的起点高,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和部分“信息孤岛”问题,对信息化的成功起到了较大的保障作用。

摘要:本文论证了“信息孤岛”是信息化过程必然产生的正常现象,提出解决“信息孤岛”的几点途径。指出只有正确理解“信息孤岛”,按照信息化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尽可能减少“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孤岛,信息壁垒,社会,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EB/OL].http://www.hudong.com.

吉林校车:打破孤岛运行格局 篇9

从经济排名和财政收入来看, 吉林算不上是特别富裕的省份, 但这并不影响其率先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校车服务的全省覆盖。

目前, 吉林全省校车4956辆, 校车座位19.4万个, 实际乘坐校车学生29.4万人, 座位拥有率65.91%, 乘车覆盖率100%。“全省需要乘坐校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够乘坐校车上下学, 国家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还专门对我省校车的推进情况做了亲笔批示。”吉林省教育厅安全处处长卢林说。

在这份名为《吉林通过购买服务实现校车专业化管理》的文件上, 袁部长批示:吉林省校车工作思路正确、政策对头、措施有力, 安全管理责任明确, 探索了一条符合国情, 管办用分离的校车管理模式, 其开创精神、务实作风、周密设计值得充分肯定并供各地学习借鉴。

从2012年起, 吉林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购买校车服务, 各地市政府也根据自身情况对校车运营进行财政补贴。

每年组建3家分公司

吉林省恒宇校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恒宇集团”) 是目前吉林省最大的校车公司,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 但已拥有700多台专业校车, 负责近20个县市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童的接送工作。

“公司目前成立了15个分公司, 还有几个分公司在接洽、筹备。”恒宇集团总经理肖凤岩说, “原则上每个服务的县区都设立一个分公司, 负责和协调当地校车车辆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每个分公司的成立也代表着恒宇集团完全拥有了该县区的校车运营权。根据恒宇集团的经验, 一个县区一家实力强劲的专业校车公司足以保证适龄学童的乘车需求, 而且能够避免利益上的纠纷, 保证服务质量, 同时降低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难度。所以在和地方政府沟通的过程中, 恒宇集团都会提出收购或者兼并区域内现有校车公司和私营车主校车的方案, 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实现区域内校车运营的统一管理。

线路和站点由县教育局、交警队和学生所在的村委会共同规划设置, 校车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和时间运营, 政府根据线路的长短和学童的多少等情况测算服务费用, 经过双方协商之后, 与其他相关条款一起形成服务合同。

合同中约定的服务价格一般是打包价格, 也就是一个县区内一共有多少条线路, 每条线路的服务费用是多少钱, 再加上运营补贴和省级财政补贴。肖凤岩说, “通常省级补贴、县级补贴、学生收费各占服务费用的三分之一, 每年初进行核定, 由县政府代收, 在相关考核监督完成后, 按月支付给。”

政府考核和监督主要分安全和服务两个方面, 其中安全主要考核的是车辆的运行安全和学童安全, 服务则主要是学校和家长对校车运行的满意度及当期的投诉情况。

寒暑假期间不接送学生, 所以每年只能拿到8、9个月的服务费, 却要支付12个月的工资、保险和贷款利息, 两级财政补贴和学童的乘车费用算下来, 基本只能够保证企业维持生存或者微利运营, “所以如果县级政府对校车运营不补贴的话, 我们就不参与当地的运营。”肖凤岩说。

事实上, 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大部分市县政府对校车运营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恒宇集团的口碑也越传越广, 梅河口、白城等多个县市政府主动邀请恒宇集团到当地参观调研, 希望在当地成立校车分公司, 规范校车市场。近几年来, 恒宇集团得以每年组建3家以上分公司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

独特的“三二一”模式

除了向恒宇集团这样的社会化专业校车公司购买校车服务, 通过政府下设机构来实现专业校车的覆盖, 也是吉林省校车工程的重要模式。

2012年5月17日, 长春市双阳区教育局成立了双阳区校车管理中心, 长春市和双阳区两级财政投入4000余万元购置了100台宇通专业校车, 运行稳定后, 又追加购置了49台专业校车, 尝试通过政府下设专业机构来解决片区内8000余名义务教育阶段需乘坐校车学童的接送问题。

双阳校车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三二一模式”, 其中“三”指的是区、乡、校三级管理层次, 区级校车管理中心负责所有学生接送车辆的统筹和管理, 乡级校车管理办公室则负责校车的线路规划和站点设计, 以及路况勘察处理等具体事务, 学校的管理层则负责车辆的调度和司机的日常培训等工作;“二”指的是通过市政府和区政府两级财政补贴, 解决校车运行过程中的主要费用支出, 保证适龄学童都能承受得起乘坐专业校车的费用;“一”则是指的双阳校车管理中心的一支精干的专业队伍, 负责双阳区学生接送用车工作的协调和规划。

校车管理中心主任张庆华说:“通过‘国营’的方式来解决校车问题, 为的就是将校车的公益性最大化, 打造双阳独特的校车文化。”

尽管整个校车管理中心只有14名工作人员, 但是机构设置非常完善。管理中心设置了综合部、财务部、运营部和稽查部四个部门, 负责从校车购置申报、补贴申领、线路运营管理到安全稽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与此同时, 在不断的摸索和运行过程中, 管理中心先后编制印发了《学区车队的管理制度》、《车队的管理考核办法》、《校车的驾驶员管理制度》等18项管理制度, 并为每台校车、每名学童都建立了单独的乘车档案, 用以规范乘车和驾驶秩序;区域内237条校车运行线路上的每一台车都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保证所有校车的平稳运行。

高质量的专业校车和技术过硬的专业驾乘人员保证了双阳区100%的校车覆盖率, 同时也为校车管理中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来自于家长和学校的锦旗挂满了整个校车管理中心的档案室。

首个省级校车服务中心

与专业校车公司运行的风生水起相比, 在吉林省校车工程推进初期蓬勃发展的私营车主和小型校车公司在逐渐没落。肖凤岩认为, “这是校车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国家不断倡导校车专业化运营和公司化运营, 个体运营资格审批越来越严格, 个人很难获得校车运营资格。另一方面,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讲, 各地区校车缺口较大, 并非三五辆校车能满足, 个体运营者和小型校车公司资金购买力有限, 基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13年1月, 吉林省教育厅、公安厅和宇通客车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校车服务中心, 配备了电子信息监控平台, 对全省校车车辆运营情况进行监控, 确保校车的规范运营。依托宇通客车长春4S中心站及遍布吉林全省的19个维修服务站, 服务中心还能够实现对全省校车驾驶员提供专业的安全驾驶培训, 实现省内所有校车“就近、就急、就便”的保养、维修与救援。

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方案 篇10

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分布式发电(Distribution Generation,DG)一般采用并网运行方式。在接有DG的配电线路或部分配电网与主网脱离后,会形成一个意外的供电孤岛。这种意外的供电孤岛难以保证供电质量,并且会威胁系统与人身安全。因此,IEEE-1547、UL-1741和IEC-62116均规定并网DG必须配备孤岛保护,以在出现孤岛运行时将其从电网中切除。

孤岛保护可分为基于通信的保护与基于本地测量信号的保护两类,而基于本地测量信号的保护又可分为无源保护与有源保护[1,2,3,4,5]。基于通信的检测速度快,对系统影响很小,但对通信系统依赖大,成本高。而利用电力线载波信号的孤岛保护(简称载波孤岛保护)[6,7,8]是基于通信保护的一种。该保护利用电力线本身作为信号的通道,易于实现,投资相对较小,而且注入的载波信号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很小[6]。但目前,载波孤岛保护的原理尚不完善,没有考虑信号发生装置故障和系统故障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存在误动和拒动的可能。无源保护通过检测当地电压、频率的变化,判断是否出现孤岛运行。这种保护简单方便,易于实现,对电能质量无影响,但保护动作阈值很难确定,检测盲区大,并且在主网出现扰动时可能发生误动。有源保护是在DG的输出中加入扰动信号,通过检测电网的响应,判断是否出现孤岛运行。该保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可靠性,不足之处是需加入扰动信号,对电网电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有源保护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目前,基于当地电压和频率检测的无源保护即过/欠压、过/欠频保护是常用保护方案,通常采用其他有源保护方案进行补充。这种综合的孤岛保护方案虽然提高了保护灵敏度,减少了检测盲区,但仍无法克服保护对电能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缺点。

针对以上单一或综合的孤岛保护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检测盲区小且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小的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方案。

1 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

1.1 基本工作原理

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是在电压和频率保护的基础上,增加载波闭锁措施,其原理如图1所示。载波信号由信号发生器经耦合装置注入到变电站母线上,并传输到配电线路中。在DG并网处(the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OCC,文中简称P),通过耦合装置接收载波信号,以载波信号的有无作为电压和频率保护的闭锁条件,从而构成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

系统正常运行,在DG并网处能持续接收到载波信号,电压和频率保护闭锁;当出线断路器跳开导致配电线路处于意外孤岛运行状态时,DG并网处将接收不到载波信号,保护开放。由于此时DG并网处的电压Up或频率fp超过保护整定值,相应的保护发出动作信号,将DG从电网中切除。

1.2 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整定

1)动作定值

传统电压、频率保护的整定值一般按躲过允许的偏差限值考虑。电压保护整定值按偏差不超过标称电压UN的±5%考虑,频率保护整定值按偏差不超过±0.5 Hz考虑[9]。采取载波闭锁措施后,可有效避免系统扰动引起的误动作,所以,可降低电压、频率保护的整定值,提高孤岛保护灵敏度,减少检测盲区。考虑到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电压往往因负荷的变化出现较大的偏差,而频率相对稳定。因此,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中的电压保护动作定值不变,而将频率保护的频率偏差整定值调整到不超过±0.1 Hz。

对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系统允许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这时不要求孤岛保护动作。因此,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中Up为线电压。

2)时间定值

传统电压、频率保护都有一固定的动作延时,以避免系统出现故障或暂态扰动时误动作。频率保护和过电压保护延时按躲过负荷投切或故障等引起的瞬间扰动(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0.1 s)考虑,通常为0.1 s。欠电压保护延时按躲过电网故障切除时间考虑,在0.5~1 s之间。

在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中,系统出现故障或暂态扰动时,也可能影响载波信号的传输,所以电压和频率保护仍需维持传统保护的做法。例如,系统采用AB相间注入信号,而相邻线路发生AB相间短路故障时,载波信号被短路,导致DG并网处接收不到载波信号,而且故障会引起频率短时间内剧烈变化,也会造成Up低于95%UN,所以相应的保护需延时以躲过频率扰动或电网故障切除时间。

1.3 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采取载波闭锁措施,虽然提高了保护灵敏度,减少了检测盲区,但同时增加了保护拒动的可能性。

变压器两侧断路器跳开或变压器上游主网停电后,该变电站母线上所有配电线路及其并网的DG形成供电孤岛(称为母线孤岛),这时本线路上仍能接收到载波信号,保护闭锁,进而导致保护拒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停发载波信号的措施,避免保护拒动。

母线孤岛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

1)检测变压器两侧断路器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两侧断路器中任意一个处于断开位置,都说明母线与主网脱离,出现母线孤岛运行,此时立即停发载波信号。

2)检测母线电压Ubus

对于上游主网停电造成的母线孤岛,由于并网DG的发电功率一般远小于总负荷,母线电压下降。因此,可通过检测母线低电压来判断是否出现母线孤岛运行。母线低电压整定值Uset.b,按变压器上游主网停电后,DG供电系统在负荷低谷运行时的电压值来整定。

如果变压器上游主网故障,故障切除后,非故障进线会继续供电,不会出现母线孤岛运行。但故障会引起母线电压降低,因此,需要增加一延时t1,以躲过故障切除时间。t1按躲过上游主网故障切除时间来整定,可选为0.6 s。若系统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在0.6 s内无法切除。为了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载波信号被误停发,Ubus选为母线线电压。

母线孤岛时停发载波信号的逻辑图如图2所示。

2 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动作行为分析

增加母线孤岛时停发载波信号措施后,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结构如图3所示。为验证保护原理的正确性,以图3系统为例,对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在各种情况下的动作行为进行分析。

2.1 信号发生装置故障

系统正常运行时,如果信号发生装置故障,载波传输将中断,电压和频率保护均开放。但由于Up和fp在整定的允许范围内,因此保护不会误动。

2.2 相邻线路故障

相邻线路(即线路Ⅱ)故障时,孤岛保护动作行为与信号注入方式有关。

1)采用相间注入信号

线路Ⅱ中发生两注入相相间短路(包括接地短路)故障时,载波信号被短路,使其在线路I中的传输中断,保护均开放。此时Up<95%UN,欠电压继电器立即启动。而在0.6 s内,故障被切除,载波传输恢复,保护将再次被闭锁,因而不会误动。由于故障不会造成Up过电压,而且造成频率波动的时间也远小于0.1 s,所以故障后过电压和频率保护即使开放也不会误动。发生其他类型故障时,载波信号的传输不受影响,保护一直闭锁不会误动。

2)采用相对地注入信号

对于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线路Ⅱ中发生注入相单相接地故障(包括涉及注入相的两相接地或三相接地短路)时的保护动作行为分析,与1)中发生造成载波短路的故障时的分析相同。而发生其他类型故障时,载波信号的传输不受影响,保护不会误动。

对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线路Ⅱ中发生注入相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故障发生后以及故障被切除后,Up始终在正常范围内,fp超出正常范围的时间也不超过0.1 s,因此,保护即使开放也不会误动。发生其他类型故障时,与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的分析相同。

2.3 接有DG的线路故障或停电

1)接有DG的线路(即线路I)故障

线路I中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DG并网处载波信号的接收情况与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有关。如果故障造成载波通道短路,且故障位置在DG并网处的下游,则故障不会影响载波信号的接收;其他情况则会影响信号的接收。参考2.2节的分析,即使故障后DG并网处接收不到载波信号,保护也不会动作。但故障(除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注入相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会造成Up<95%UN,因此,故障发生后欠电压继电器立即启动。若在线路保护动作后仍满足Up<95%UN,则从故障时刻计起的0.6 s后,欠电压保护动作;若在线路保护动作后,Up超出过电压整定值或fp超出整定值,则相应的保护延时0.1 s动作。如果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注入相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由于故障后Up仍在正常范围内,fp超出整定值的时间也不超过0.1 s,所以,直到QF2跳开后保护才延时动作。

线路I中发生断线故障时,即使在线路保护动作前不满足孤岛保护动作条件,在线路保护动作后,由于载波信号彻底中断,Up或fp超过整定值,孤岛保护也将满足动作条件,保护动作时间最长不超过0.6 s。

2)接有DG的线路停电(即QF2跳开)

因线路检修等原因QF2跳开后,载波传输将中断,保护立即开放。此时,Up或fp超过整定值,相应的保护延时动作,动作时间最长不超过0.6 s。

2.4 母线故障或停电

1)母线故障

母线故障导致载波传输中断时,分析与线路I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母线故障发生后,母线保护在0.6 s内不会动作,因此0.6 s内不会引起过电压或频率保护动作。所以,母线发生这种故障时,从故障时刻计起的0.6 s后,欠电压保护将首先动作。如果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注入相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则在母线保护动作之后,孤岛保护才延时动作。

故障不影响载波信号的传输。这种情况下,如果故障造成Ubus

2)母线停电(即QF0或QF1跳开)

当QF0或QF1因变压器或母线检修等原因跳开时,立即停发载波信号,并且由于失去了主网供电,Up或fp超过整定值,相应的保护延时动作。

2.5 变压器上游主网故障或停电

1)变压器上游主网故障

变压器上游主网故障后,0.6 s内故障被切除。但由于变压器其他进线正常供电,因此Ubus及时恢复,不会误停发载波信号。载波信号的传输在系统故障后始终不受影响,所以保护不会误动。

2)变压器上游主网停电

变压器上游主网停电后,保护的动作行为分析与2.4节中母线停电时的分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 对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方案的仿真验证

为了验证保护方案的有效性,本文以图3示的系统结构为例,基于Matlab软件包,通过Simulink和power system blockset建立DG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

用三相可编程电压源虚拟10 kV电网,三相RLC并联阻抗作为两条馈线的负载,线路采用分布参数。线路I长度为6 km,负载有功功率1 MW,感性无功功率10 kvar,容性无功50 kvar;线路Ⅱ长度为7 km,负载有功功率300 kW,感性无功功率2 kvar,容性无功1 kvar。在线路I上,距母线3 km处的P点接入一个额定容量为1 MVA的逆变型接口分布式电源。该电源采用直接电流控制方式,三角载波频率为1.5 k Hz,仿真中设定其为单位功率因数输出,输出有功功率0.5 MW。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383 Hz,幅值为1 V的正弦电压信号,该信号从母线注入到A相中。仿真模型采用变步长方式,规定最小步长为1e-5 s。仿真时间运行0.8 s。

1)在0.1 s时,线路Ⅱ上发生AB两相金属性接地故障,0.5 s后QF3跳开。故障发生前后,在P点检测A相相电压,通过滤波器滤去工频电压,可得到并网点对载波信号的接收情况,如图4(a)所示;而在P点检测的电压Up和频率fp值的变化,如图4(b)所示。

2)在0.2 s时,QF2跳开。断路器跳开前后,并网点对载波信号的接收情况,如图5(a)所示。P点检测的电压Up和频率fp值的变化,如图5(b)所示。

仿真结果再次证明了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方案有效性。

4 对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评价

根据上述的分析,对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可以做出如下评价:

1)由于采取了载波闭锁措施,避免了因大容量负荷投切等原因造成系统扰动时电压和频率保护误动。这样,DG的继续存在可参与系统有功和无功调节,使系统尽快过渡到稳定状态,提高了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另外,由于沿用了传统频率保护和电压保护延时动作的措施,避免了相邻线路故障时保护误动,使DG免于不必要的退网和并网操作,减少了对并网设备的损坏。此外,由于采取了母线孤岛时停发载波信号的措施,避免了母线孤岛时保护拒动,提高了保护可靠性,使人员和设备免于危险。

2)孤岛运行时,DG并网处的电压和频率分别反映了DG输出功率与负荷之间的有功和无功不匹配程度[10]。该保护方案同时利用DG并网处的电压和频率两个特征量进行检测,减小了检测盲区。同时,该方案采取了载波闭锁措施,使频率保护的整定值更加灵敏,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检测盲区,提高了保护可靠性。文献[10]绘制出经逆变器并网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电压偏差允许值为±5%,频率偏差允许值从±0.5 Hz整定到±0.1 Hz时孤岛保护检测盲区的对比图,如图6所示。其中,计算时负载品质因数Qf取1.5。

图6中PDG为DG额定输出功率,实线包围区域为传统电压频率保护的检测盲区,虚线包围区域为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检测盲区。从图中可看出,相较于传统电压频率保护,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检测盲区明显减小。

3)在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中,由于载波信号的有无仅作为保护的闭锁条件,所以保护对载波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当信号发生装置本身故障导致载波信号传输中断时,由于还有电压和频率作为保护动作的判断条件,保护不会误动。这有利于载波信号在孤岛检测中的应用,也极大地增强了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的实用性。

5 结论

本文提出的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方案,在电压和频率保护的基础上,采取载波闭锁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与传统无源保护相比,检测盲区大大减小;母线孤岛时停发载波信号的措施,解决了保护拒动问题,使保护方案更加完善;出现孤岛运行后,保护最长动作时间不超过0.6 s,远小于规定的孤岛保护允许动作时间(2 s);而且,该保护方案简单方便,易于实现,对电网电能质量负面影响小。因此,本文提出的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能够很好地解决DG并网系统的孤岛检测问题。

本课题还将对载波信号的传输特性和信号的注入接收方式等进行进一步分析,以选择最优方式进行载波信号的可靠传输,并对载波闭锁式孤岛保护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1]曹海燕,田悦新.并网逆变器孤岛控制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9):72-74.CAO Hai-yan,TIAN Yue-xin.Islanding control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s[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9):72-74.

[2]顾和荣,赵清林,伞国成,等.三相并网逆变器有源孤岛检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2):44-47.GU He-rong,ZHAO Qing-lin,SAN Guo-cheng,et al.Active islanding detection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berters[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9,37(12):44-47.

[3]袁玲,郑建勇,张先飞.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孤岛检测方法的分析与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21):72-75.YUAN Ling,ZHENG Jian-yong,ZHANG Xian-fei.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 for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21):72-75.

[4]鹿婷,段善旭,康勇.逆变器并网的孤岛检测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06,23(3):38-41.LU Ting,DUAN Shan-xu,KANG Yong.Anti-islandingschemes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s[J].Telecom Power Technologies,2006,23(3):38-41.

[5]高金辉,李迎迎,苏军英.一种新颖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9):122-124.GAO Jin-hui,LI Ying-ying,SU Jun-ying.The reasearch on a novel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19):122-124.

[6]Roop M E,Aaker K,Haigh J,et al.Usi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to prevent islanding[C].//Photovoltaic Specialists Conference,2000.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Twenty-Eighth IEEE.2000:1675-1678.

[7]Roberto Benato,Roberto Caldon,Francesco Cesena.Application of distribution line carrier-based protection to prevent DG islanding:an investigating procedure[C].//IEEE Power Tech Conference,2003.

[8]Roberto Benato,Roberto Caldon.Distribution line carrier:analysis procedure and Aapplications to DG[J].IEEE Trans Power Del,2007,22(1):575-583.

[9]Willis H L,Rashid M H.Protective relay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J].Taylor&Francis Group,LLC,2006.

上一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下一篇:初步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