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

2024-05-10

体育教研(精选十篇)

体育教研 篇1

一、准备筹划阶段

1. 组建“研讨主持团队”

在进行一次大型的网络探讨之前, 管理团队首先要组建“探讨主持团队”, 他们的责任就是确定研讨主题, 以及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此外, 研讨中如何引导和规范大家的发言, 包括最后的研讨总结等等, 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主持团队负责。主持团队一般由一个主持人和3~5个成员构成, 主持人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对本期研讨主题的较深度认识, 并且要有一定的网络威信度。成员是对主持人有利的补充, 需要他们在研讨时帮助主持人共同完成研讨任务, 他们也需要有较强的网络人气。

2. 确定研讨主题及其他事项

当研讨主持团队确定后, 就要立即开始本期研讨主题的定夺。大家应该选择当前体育教学训练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话题、一些时局的热点话题, 以及大家都比较认同的需要研讨的话题。这些话题都应该具有共性, 大家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 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的话题才会在研讨中受大家热捧并引起共鸣。

确定了网络研讨话题后, 就应该对话题进行一个规划设计, 做出一个研讨方案。方案里应该有准确的研讨话题主线、研讨重点、研讨时间、研讨主持团队及总结评价的撰写等等。主持团队还应该在研讨之前搜索一些和话题有关的资料, 让大家进行预热, 这也是引导大家进行研讨的一项前提性工作。

此外, 主持团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 那就是邀请一些有名望的、乐于奉献的专家教授、名师大家参与到网络研讨中来, 让他们带领大家一起前进, 这样大家就可以少走弯路、甚至是错路, 大家在这些人的引领下, 也会更快地成长起来。

3. 网络宣传

当研讨的前期工作都做好了以后, 就应该进行网络宣传工作了。每一期的网络研讨都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 没有大家的参与, 网络研讨也是名存实亡的。在研讨前2个星期, 主持团队就应该把研讨方案挂在网上, 让大家先去了解, 并且也好给大家留出了一个准备的时间。通过博客圈、论坛、Q Q群、电话等形式对研讨进行宣传推广, 让更多的教师知道每一期的研讨主题和时间,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研讨中来, 这才是网络研讨的真正意义。

二、研讨实施阶段

1. 有效引导研讨交流

在网络研讨进行的过程中, 主持人应该在既定的思路上对大家进行引导。由于网络教研具有自由自在的特质, 需要主持人有效引导、追踪关注, 且以问题的呈现为宜, 以使参与教师的思维在碰撞中向纵深发展, 最后产生共鸣。

为保持参与者的热情和思维的延续性, 对疑难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求证理论和具体实例应互相统一, 且例子求证应生活化, 这样更有说服力。但是由于网络的特质决定着网络教研参与者存在着自由、自觉的形态, 且在以往不少论坛中可以发现由于时间节奏与内容空间把握不好, 造成争论变成争吵, 偏离主题, 进而影响活动的开展进程和健康, 甚至失去许多受众。所以, 在讨论中关注多数参与者很有必要, 即要给予不同声音的关注。网络传播虽快, 但是人的思考需要时间, 只有在思考中才可能有深度的发展, 尽量找到讨论节奏的平衡点, 尽量把握内容空间度, 适度拓展。只有在主持人有效的引导下, 大家才会有目的地各抒己见。

同时, 研讨主持团队的成员也应该协助主持人主持好研讨。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每一期网络研讨顺利有序地开展下去, 才能使大家在网络研讨中学习提高。

2. 专人调控管理

由于网络研讨参与人员的复杂, 并不能排除一些不利因素。再加之网络研讨的随意性较强, 很多教师的观点是代表他们自己的意见, 并且有些教师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 以至于在研讨中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言语。

如, 在以往的网络研讨中就出现过一些教师因为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 而对他人进行人格攻击, 导致部分教师因为在网络研讨中受到伤害, 从而退出研讨。

又如, 在研讨中大家都是即时性发言, 容易出现离题发言的现象, 即大家的发言慢慢地离开研讨主题。

所有出现的问题, 都有可能在每一期网络研讨中再次出现, 这就需要有专人去控制和管理, 对此研讨团队在前期准备工作里就应该有明确的分工。

三、总结评价阶段

每一期话题研讨活动都会得到众多博友的精心准备和积极参与, 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很多东西都是博友自己的经验性材料或者是即时性留言, 没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更没有形成统一的、逻辑性强的、完整的经验总结, 需要广大博友们自己去进行整理总结。要整理好几百条的留言和短文, 还得进行归纳总结, 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需要一个耐心而艰辛的过程。实践证明, 总结比研讨更重要, 在研讨中, 只是看看别人的观点意见, 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 而总结却是一个汇总、吸收、提升的关键阶段。所以, 做好一期总结比组织一期研讨更重要。

1. 粗读浏览

当面对上百页的留言时, 首先要对它们进行一次粗读浏览。这次的浏览不需要刻意地记住谁的经典发言, 也不需要针对某人的发言做体会反思, 就是去粗读一遍所有的留言。但要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和分类, 以便进行下一项的工作。这个过程是一个比较艰辛的过程, 一般粗读浏览需要1~2次, 甚至更多。

2. 分类梳理

当浏览了所有的留言后, 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梳理。针对刚才浏览时脑子里的大致分类, 在电脑上做好记录, 内容主要有哪几大类, 对此都要分别写好, 以便接下来进行复制粘贴。再回到话题讨论帖去, 把需要的帖子一帖一帖地复制粘贴到刚才分好的大类中去。如碰到不知道该归哪类的帖子, 可以先粘贴到一旁, 并用其他颜色做好标记, 等回头好处理。在此, 可以对一些帖子进行删除,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帖子都有用。当所有的帖子都分好类后, 再把那些标记帖进行处理分类, 假如有些帖子实在不好归类, 可单独放置, 等下一阶段工作时再进行消化。

3. 精读体会

所有帖子都分类梳理好后, 就是精读体会了。在精读体会阶段, 建议大家按照分类去读, 读完了一类, 体会反思好了一类, 再进行下一类的精读反思。这时要把每一帖都进行认真阅读, 并且最好能做好记录, 把认为比较好的帖子认真多读几遍, 把每一大类帖子的共性找出来。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 对一些异类的帖子, 大家不要忽视, 虽然它们的意见和大家不一样, 但却并不表明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且往往这样的观点是比较有创意、有新意的观点, 应该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分析, 得出自己需要的观点, 或者让它们独树一帜, 给更多的读者一个新鲜的视野。把一大类的帖子读完后, 就应该有个大体的思想、总体的思路, 应该对接下来的总结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

4. 归纳总结

把上一阶段的思路框架记录下来, 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使整个总结的框架有逻辑性和完整性。对每一条段落标题进行反复推敲, 尽量使其能代表广大博友的意思, 并且能用简练易懂的语言把它们表述出来。这样一个完整严谨的总结骨架就打好了, 接下来就是撰写内容了。针对这些内容, 笔者建议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用自己的观点来表述大家的意思, 这样撰写出来的东西既能代表广大博友的意思, 又能闪亮出个人的观点思想。这里需要提醒的是, 对于那些异类的、很好的观点, 可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个讨论段落, 或者是期待段落, 以此来表达、阐述这些独树一帜的思想, 也期待更多的读者来进行检验实践它们。到此, 一篇总结稿就基本定型了, 但并不是就完成了, 还需要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探讨, 不断地修改、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大家都满意的总结稿。

四、研讨成果展示学习阶段

每一期的研讨结束后, 不要简单地认为研讨就此结束了。主持团队可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 把优秀的总结论文展示出来, 给大家一个交流、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过程。为了提高体育教师对网络研讨总结撰写的积极性, 同时也是为了展示优秀总结,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在每期杂志上留出4个版面, 用来专门刊登网络研讨总结论文, 值得大家关注。

参考文献

[1]谢卓峰, 黄胜江.体育网络教研的实践于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 2009 (1) .

[2]黄胜江.网络教研魅力无限-记“体育在线”论坛首次教学研讨会[J].体育学刊, 2008 (6) .

[3]刘军.“学体部落”网络教研机制的现状与趋势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 2009 (6) .

[4]商庆平.网络教研带来校际教研创新突破[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 (9) .

体育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2

(2012.3-2012.7下学期)

大一班董云云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的生活又在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度过了。在体育教研活动中,我学习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观有了进一步的转变。通过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使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对本学期体育教研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体育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体育游戏是一种最基本的幼儿体育形式,也是幼儿园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这种活动形式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动作模仿、重复练习和用固定不变的规则约束幼儿,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还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

为此,我们班开展了以“绳”为主的户外体育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绳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绳子游戏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基本的跳的动作,还对幼儿的跑,钻,爬,合作等各方面能力进行了训练。通过教师在活动中的适时引导,更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创造游戏的不同玩法,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课间操活动

课间操活动作为我们每个班每天必需的活动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体质锻炼,园里根据季节的特点对早操进行了编排。通过以简单的队列、队形的变换和基本体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能力。我班幼儿在操活动中每个幼儿均能积极参加,并且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操,动作除了个别有外,均较规范。从而,从早操活动中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了锻炼,增强了幼儿的体制,发展了幼儿的健康教育。

2户外活动

根据刚颁发的《纲要》实施细则,我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户外体育运动。幼儿在户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对其身体进行锻炼,而且还能直接接受大自然的沐浴,这对于幼儿骨骼的发展以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在本学期,本班根据幼儿园的要求每周固定开展大型户外体育运动两次。而且,努力做到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形式多样。并且根据大班体育发展的目标恰当的选择运动方式,教育幼儿探索多种玩法。

(1)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益于幼儿走、跑、跳、推、拉、掷远、抛接等不同运动方式的材料。如:踩高跷、跳绳、沙包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协调的锻炼身体。

(2)一物多玩,引导幼儿在使用一种玩具材料的同时自己大胆的尝试新的玩法,并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安全保健城市和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使幼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3)根据季节的变化,帮助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步提高幼儿对于寒冷和炎热的适应能力。我班在夏季来临之际,除了对于幼儿身体健康方面的照顾外,还对幼儿进行体能的训练,我班结合大班幼儿的特点在户外活动时以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为主的跳绳运动进行了有效的教育,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初步掌握了这种技能。

4、组织幼儿每天进行饭后散步

本学期,我们除雨天外,每天饭后带幼儿在园内散步,不仅能帮助幼儿消化,更使幼儿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健康的保持、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活动中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冬天在高强度的活动前是否先脱去一件外套。在活动中遵守规则,不推、不挤前面的小朋友,不做危险的动作。这些习惯在每次的活动前教师总是要嘱咐、关照。久而久之,幼儿已养成这些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就避免了在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2合理、科学地安排幼儿的活动量

幼儿的活动量一根据幼儿的体质状况来安排,如肥胖幼儿的运动量适当大一些,生病幼儿不宜参加强运动的活动。对能力弱的幼儿提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来完成。二根据季节气候来安排。

九、十月份,天气比较炎热,安排的体育游戏强度、密度要小一些,在十二月份和一月份,天气比较寒冷,安排的活动量适当大一些,如长跑、跳绳。每天保证二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尽情地运动,提高身体机能。

3巧妙安排各种活动,使各种基本动作均得以培养、发展

每天安排的活动,不能停留在为发展某个基本动作。为了使每个基本动作都能得到发展,每天都安排不同的游戏,使幼儿在走、跑、跳、钻、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都科学、合理地得到发展,并在游戏中培育幼儿反应灵敏性和动作协调性。

三、评价与展望

关于当好体育教研组长的研究 篇3

在社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今天,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已不是口号,而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自我成长从提高专业素质开始,要积极阅读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关注体育课改的发展,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与时代同步。

二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感

有人曾这样说:“全校最难当好的教研组长是体育组组长”,这句话说得并不言过其实,因为每个体育老师的个性都很强,靠简单的发号施令不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因此,作为体育组长要树立服务意识,以身作则,遇难事、苦事等身先士卒,认真实干;即使没有任何好处或报酬,也少发牢骚,认真做事,用真诚的行动感染组内每一个人,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组内老师团结在一起,一起进步。

要有责任意识,敢于在工作中勇于挑起重担,再苦再累的事别人不敢干,需要组长敢于承担责任,积极来干并努力干好,这是做好体育教研组长的关键之一。如果逃避责任,推脱责任,那么在组内难以做到行为的榜样,更难以服众了,各项任务也就难以完成得很好。

三、学会宽容,心态健康向上

新时代越来越凸现出合作的重要性,作为体育组长更不能遇事单干,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要把若干个个性很强的体育老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合作完成各项工作,需要体育组长具有一个开放与宽容的良好心态。同时,教研组长还要敢于虚心向同仁请教,对自己和同事出现的错误,坦诚以待,才能在工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对于特长与优点要更好地利用并发展,对于不足,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引导与鼓励,少一些否定,那么自己的工作之路就会更加宽广。

作为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且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比较难组织。因此体育老师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或其他不良的心理状况,作为体育组的领头羊,首先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而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工作中要遇事开朗豁达,对人真诚热心,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生活,影响同事,感召学生。心态好了,干工作也顺利了,协调与沟通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各方面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四、重视科研,关心年轻教师

重视科研,是体育教师成长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否则难以成名师,难以提高学科的地位。作为体育组教研组长,更要重视科研,以超越的观念,进取的精神带领体育组走向科研之路。以研究的视野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以探索的精神在课改中总结发现问题,以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引导体育教师重视教科研,并关心帮助新教师或年轻教师成长。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满腔的热情,唯一欠缺的是教育教学经验,我们称之为“新老师”。缺乏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就必然要走许多弯路,这对“新老师”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时,教研组长要义不容辞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指导,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能手或多面手。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教育之路。其次,教研组长还应在教学业务方面辅导他们,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最后关键是引导他们走科研之路,使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在研究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在创造中成长。

同时教研组长,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材料和信息传给他们,使他们逐步成为本组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从而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以使本组师资可持续发展。

五、创造和谐工作氛围

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幽默,能说会道,专业素养好,声音及口令有感召力,懂得说话的艺术,能使体育课堂变成一个磁场,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为创造快乐,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气氛提供了先机。作为最有蓬勃朝气的体育组来说,应是快乐工作的先行者,而体育组长更应是快乐的制造者。若整个体育组快乐了,则会带动全校师生快乐的工作,主动地学习。

浅谈体育教研活动 篇4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主要有三要素构成, 那就是学生、教师和授课环境, 我们体育教学活动的完成, 必须要把三者合理地结合起来。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围绕着教师本人和课堂教学内容展开的,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新课程下,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核心, 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的实际展开,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主动探究, 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 要保证学生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 保证探究的有效性, 要不断地把握探究的方向, 探究的路线可以不一样, 但最终要达到同一个结果。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元素, 学生的表现推动着活动的逐步完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是有很大的潜能的, 只要我们方法得当, 就一定能给每一名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我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趣味性, 注重动作技能的训练, 注重挖掘一种器械的多种功能。

高中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 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是大不相同的, 高中的男同学, 身体素质在此阶段有了很大的提升,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展示自己的身体素质;而大部分女同学则缺乏锻炼的意识, 不愿意参加或者是能偷懒就偷懒。这时的体育活动如果要实现其锻炼的价值和目的, 一定要精心设计, 充分体现趣味性, 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积极性, 使所有学生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2. 环境感染, 利用体育课的大环境去感染学生的参与热情。

很多时候, 体育课学生参与的热情与课堂的环境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一个人都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营造大环境, 结合高中生的特点, 尽量多组织一些竞争性、团体性的活动, 尽量使全员参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活动的趣味, 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课堂创新, 创新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很多时候, 有些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热情不高, 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觉到体育课太枯燥, 没有兴趣参加。事实上很多学生由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对很多课程是有着很大的期望的, 特别是对于体育课来说, 初中阶段很长时间内是为了准备最后的体育测试而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考试科目的练习之上。进入高中阶段后, 学生很期望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既能收获知识, 也能愉悦身心。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上固定的内容或者干脆让学生“放羊”, 导致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在这样的情形下,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条件, 勇于创新。我认为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 一物多玩, 即一种活动材料, 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

(2) 一动多物, 即一个动作多种活动材料, 就是让学生在多种活动材料上做同一种动作。

(3) 一动多变, 即一个动作, 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玩法。

(4) 物物组合, 就是把三至四种活动材料穿插拼摆在一起, 引导学生创新玩法。

在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大胆创新, 在保证活动安全的前提下, 在实践中检验。这样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创设新课堂, 所谓的新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名民主、开放、反思型的教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民主、开放、善于反思呢?我们以此展开了教研。首先, 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平等的讨论空间;要为学生创设合作、体验、分享、探索、创新的实践空间。其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转变角色。可以经过师生共同探讨, 创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当一个新的体育游戏创编成功的时候, 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实践, 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活动伙伴,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高中生的自尊心强, 一部分学生还有畏难心理, 因此,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比较恰当的鼓励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据调查显示, 有90%的学生希望受到教师的鼓励, 其中有25%的学生是非常希望得到教师地鼓励与表扬, 并表明, 如果得到教师的鼓励表扬, 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提高。故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 但不能敷衍了事, 做到公平合理, 恰到好处。比如, 精神鼓励、特长鼓励等, 学生稍有进步就进行恰当地鼓励, 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鼓起学习的兴趣。在鼓励时, 教师要注意语言准确、幽默、恰到好处, 并要做到客观、公正、无私。最后,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然后根据以上的分析与讨论, 有针对性地教学, 做到有的放矢, 点燃学生的体育兴趣, 并加以培养, 使学生学有所成。从调查中得出, 在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可谓是“教师”, 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因此, 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改变教学形式, 加强自身修养, 成为学生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6.“实践出真知”, 这是我们教研教师切身的体验。

一个体育活动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主体思路, 活动材料是否丰富, 组织方式是否灵活, 更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探究欲望, 以及合作的意识。所以, 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一定要有创新的意识, 要有大胆尝试的精神。现代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强调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我们的学生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改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因此, 我们每位教师在新课程的浪潮下,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 不断地在探究中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 相信最终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也一定能提升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为指导,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在新课程理念下,围绕“技术.体能.有效教学.素质教育.师专业发展”为中心,重点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在实践中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做好常规教研,以有效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各校的常规教研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题教研进行开展。异校听课是老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最直接、最可靠、最主要的方式,科组集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各校科级长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开拓进取精神、科学和严谨的工作方式确保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益;要围绕市、区教研室的中心工作整体设计、学期开展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式应努力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同时要将“有效教学”的实施作为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与内容。本学期,结合广州市教研活动的内容及我区的实际情况,区内安排如下:

小学教研活动时间为:第4周(课例观摩,东圃小学,陈形)、8周(课例观摩,泰安小学.王晓欢)、12周(课例观摩.分片:东片,中海康城小学,崔建强;西北片,元岗小学,黄鑫敏)、16周(课例观摩,黄村小学,郝杏华)周五下午。

教研主题:教法与学法相统一,发展学生的技能与体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请各校务必按照区教研工作的要求落实好本校的教研工作。

(二)网络教研

以项目教学方法和组织为主,充分发挥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的作用,调动全体一线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为老师们上课提供广泛资源,创造条件帮助更多的教师在交流、实践中成长。本学期安排四次网络教研,分别是第五、九、十三、十八周的周五下午进行。

教研主题:教法与学法相统一,发展学生的技能与体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建立精品课例

发挥核心组和中心组成员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教研与集中的优势,拍摄一批精品课例,推动课程资源建设的逐步求精工作。本学期计划拍摄两节精品课例,一节初级教师;一节为中级资格教师(分别是棠德南小学:刘明亮、钟淑冰)。

(四)探索科组建设、优秀教师和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科组建设、优秀教师和新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通过构建科组梯队建设模式来进行。在教研室的组织架构下,构建科组梯队建设模式。构成科组梯队的第一级为教研员,第二级为核心组成员,第三级为中心组成员,第四级为学校科组,第五级为学校教师。工作机制是:一方面学科教研员管理核心组成员、中心组成员、学校、教师;核心组管理中心组成员、学校科组、教师;中心组成员管理学校、教师;学校科组管理教师;另一方面是:教研员对核心组成员、中心组成员、对口学校教师的专业培养;每位核心组成员负责对2-3名中心组成员及对口学校的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指导;每位中心组成员对口2-3间学校教师的专业培养、教学研究进行指导。

各核心组中心组成员要与对口学校加强联系,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热心指导,与一线教师科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被指导的学校要主动联系,加强沟通,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xx区小学体育学习小组分组情况如下:

(表格略)

说明:每组在核心组成员的组织下形成一个学习小组。核心组成员帮助该组成员的学习、业务、自身发展规划,培养他们在自己专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学会组织备课、评课、组织教研活动等技能。中心组成员在教学和自身发展方面要主动向本组核心组成员请教,做到指导工作有的放矢。

(五)开展群众性的小课题,开展区域实施素质教育专题研讨

本学期,区教研室把小课题研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专题教学调研、专题研究、典型剖析、分类取样、评价调控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学科领域素质教育。注重发挥龙头学校、龙头学科、优秀学科基地在“区域集备”中的引领作用。以中小学质量监控系统为发动机,建立以优秀教师为核心、以具体知识点教学为内容,数量众多的教研实践社群。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小课题研究,在全区建立教师有效合作机制,用三到五年时间,使一批优秀教师成为德艺双馨真正的名师。各校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内容,让教研活动的工作确实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室将对已经审批通过的200多个小课题进行追踪指导,并将此工作延续三年。小学体育小课题申报了8个,成功立项的学校要抓住机遇,认真撰写好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扎实的研究。区教研室将组织核心组中心组成员定期下校指导。

(六)以“技术.体能.有效教学”为核心,提升我区体育教学质量

各位老师和科组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体育学科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技术、体能,以身体练习为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生、探究学习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有效教学包括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研内容和方式的有效性等,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难点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建立。各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和需要,选择若干的内容作重点突破。

(七)构建学校体育特色

构建学校体育特色将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各校科组长要与校领导积极沟通,要确实重视师生的身体健康,主要领导负责体育工作,制度健全,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全面实施《国家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广东省中小学体能素质评价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开展校本体育课程研究,根据本校的特点选择项目,做好普及与提高,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工作。在课时安排上,学校安排1节体育课学习校本课程,并利用课余时间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练习校本课程,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的校本课程竞赛活动,让全校学生掌握校本课程,以保证体育工作持续发展,并最终形成特色。

(八)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教学基本功有了新的内容,同时更需要我们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备坚实的教师教学基本功。

"2012学年教育局明确提出了树立品牌提升品牌的要求。而品牌教师之所以为品牌,有二个要素:一是教学成绩好,教书育人,得到学生的爱戴;二是有再生力,即有通过成就其他教师来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这也是实现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本学期,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第十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具体时间见教研室工作日程表。

(九)本学期我区棠德南小学承办推进2+1试点学校(2节课程标准体育课,1节校本课程特色体育课)现场会。通过现场会检验我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促进我区学校构建体育特色,并给广州市兄弟学校示范作用。现场会时间初定本学期第十五周周下午进行。

(十)各校要在开学初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教学,采取培养体育骨干、班级小组竞赛、班际比赛、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做好广播体操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并利用校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对广播体操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身体素质等进行宣传,在校园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生动活泼、团结互助的氛围。教育局将在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初举行全区的广播体操比赛(具体方案另定)。

(十一)其它工作

1)参加广州市“优秀体育科组”和“十佳青年体育教师”评选活动等活动,从2012学年开始实施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水平精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团队,为进一步推进体育学科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优秀科组:小学20个,中学15个。

2)公开课教学观摩评比。评比内容:通过体操或武术教学,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小学四年级),40分钟教学展示,分中级职称组(x小学 关x)和初级职称组(x小学 陈x)初定第十周。

3)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发展自己的基本功,学校科组要通过教研活动的说课、示范讲解、课堂教学等,促进本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以备参加广东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包括:教学理论测试、教学设计撰写、说课、示范讲解、队列队形口令与操练、运动技能展示)。我区已经上报了15人参加市的选拔。

4)本学年我区教师承担市教学研究工作情况通报。市体育教学理事会理事(朱x);市特约教研员(朱x、胡x);市体育教研中心组成员(胡xx、欧x);送教下乡、农村教师培训讲师团成员(朱x、胡xx、胡x、谢x)。

5)201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201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时间为10月8日-12月30日,使用最新的《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V2.0》能够顺利地进行录入和上报广东省数据库。如需要帮助请联系广东省数据中心戴先生。

高效体育课堂与教研方式的创新 篇6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高效体育课堂是广大体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研方式的支撑。但现实生活中中小学体育教研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与不足,严重影响着有效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教研方式的创新,是我们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下面就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认识。

1 集体备课——高效教学的启动器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体育课的首要条件。做好集体备课,是高质量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备课形式,从我们市的教学视导情况看,体育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上课时基本没有系统,没有程序,随意性很强。在地方有一个口头禅,“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或规模比较小的学校更加突出。然而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集体备课作为教师与教师层面上的合作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集体备课,如何解决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进而推进教师的发展以及学生的进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智慧,由原来的“个体劳动”单打独斗变为“集体性质的劳动”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发挥了集体的长处。从而促使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能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实现教学目标。其次,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在无形中都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当大家在一起交流、研讨时,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收获。自己也颇感欣慰。

2 同课异构——高效教学的助推器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教学设计连续执教的教研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的展示各学校、各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在比较与鉴别中,更利于改革的推进及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同是一堂“行进间变向运球”的新授课,有些教师以基本的技术为授课手段,拓展游戏教学。有些教师以基本的技术为授课手段,拓展战术教学。不同风格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就有一定的差异性,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是落实高效备课的有效途径,因为有时候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并不代表实际的可行性。通过几种不同上课方案的实践之后,全体教师参与评课与反思活动,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比对,分析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同课异构”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它用理论诠释实践,用安全解读理论;它可以借鉴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也能创造性的生成自己的案例,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这正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

3 教学沙龙——高效教学的加速器

传统的教研方式使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丧失,成为被动的聆听者,自由思想与个体意识被埋没;而教学沙龙这种教研方式则为教师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邀上几个同行,沏上一杯清茶,播放一段音乐,确定一个话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也在交流中汇聚与成熟。利用这一教研方式,教师们可以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谈感情、议策略、找办法,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种真切开放的交流给教师带来的是最直接的心灵震撼与思想启迪。

体育教研 篇7

一、开展“网络教研”的意义

“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方式的拓展和延伸,是以网络为载体、拓展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它不受时空的限制,为体育教师把握课改方向,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向专家咨询教学难题搭建了有效平台。网络教研比传统教研方式更为便捷,真正意义上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体育教师队伍状况

“网络教研”对于体育学科也是非常适合的,首先,从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是运动学校毕业的,和师范科班毕业的体育教师相比,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很大差距,自主学习、开展教研的意识较差,而且年龄大的教师占70%。根据我区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们选择了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体育教研活动。

三、我区体育学科分片汇课教研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我区开展的“三级教研网络”活动方案,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渐形成学科优势,我们以“关爱学生、有效教学、完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为主题,为了将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了体育学科分片汇课活动,具体教研活动方案如下。

1. 分组形式

教研组的设定主要以学校位于区内的位置为划分依据。

各组的教研活动,由兼职体育教研员负责管理(各乡镇中心校体育组长负责组织所辖村小的教研活动)。

2. 活动时间

每组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研活动,由各组自行确定具体活动时间,年终每组各遴选一节公开课参加全区集中观摩评比。

3. 活动地点

由各组自行安排。

4. 活动要求

(1)各组每学期设立一个教研主题,组织一次教研活动。

(2)各组在开学初,要制定出活动计划并上交体育教研室备案。

(3)各组在活动中要有详细的研讨记录,年终上报教育局。

(4)各组每年撰写两篇教研活动论文。

四、网络教研实施办法

根据体育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教研”的优势,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我们选择利用QQ群的形式来进行体育学科的“网络教研”。

1. 建立体育教研QQ群

根据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的特点,我们利用QQ群的形式来开展教研活动,它是教师之间沟通最简单、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本学科于2008年9月建立了体育教师QQ群,全区体育教师和专科主任都加入了这个群,兼职教研员为群主,四个教研组长为管理员。

2. 网络教研形式

(1)通过QQ群把体育教学的新精神、新动态传递给各校,在群里发送各种活动通知,使全区每个体育教师在同一时间内都能接收到。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上传下达的时间,尤其是乡镇学校,也可以和城区学校一样能快速了解体育教学的新动态。

(2)通过网络群,教师可以随时与教研员以及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探讨有关体育学科教学的问题,大大地缩短了教研员和教师心理上的距离,使我们的体育工作更加和谐顺畅。

(3)教研员下校听课指导,在来不及与教师沟通的情况下,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效率。

五、“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相结合

“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形式的创新和拓展,是常规教研活动的有效载体,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分片汇课观摩、研讨活动中,研讨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但在课后研讨这一环节,效果不是很好,主动发言的教师很少,很多教师只会看不会说,说也都说优点,不好意思说缺点,如果在汇课活动后,让教师们在群中进行沟通研讨,都可以在群里发表自己的想法,大家畅所欲言,便于指出课中不足之处。即便不愿发言的教师也会在群里的研讨中学到很多业务知识,而且也给乡镇教师和城区教师的交流搭建了平台。

体育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篇8

一、“体育网络教研”专区在线研讨的思路构建

实践中可以把网络教研分为:研前预设、研讨情景生成和研后反思与评价三个阶段。各阶段又有具体的环节来实施。

二、“体育网络教研”在线研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研前预设

1. 精选主题

研讨的主题应该是当前体育教育实践中热点的、共性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通过讨论能够对教师有实在的启发与帮助。主题不宜过于宽泛, 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讨论起来才能有深度。

2. 大力宣传

讨论宣传的内容包括:主题、背景材料、主持人及其简介、时间、地点等相关内容。宣传的途径有:论坛的相应板块、QQ群、门户网站等。

3. 材料收集

主持人确定主题的讨论框架, 讨论组成员分工进行子主题材料的收集, 通过体育媒体 (电视、报纸、杂志) 和专业的门户网站收集、分析相关材料, 从中探索新的突破点或新视角, 并结合教学实践找出实证例子。

4. 研前讨论

研前讨论主要在Q Q群中进行、在讨论组成员之间展开, 目的是理清讨论的思路、预测有可能发生的疑难问题, 并集体进行对策研讨。

第二阶段:研讨情景生成

1.合理分工与后台程控

参与者庞大的队伍需要有效管理。如主题内容引导、回帖管理、答疑、分类整理链接等都要做好分工。针对讨论中的问题, 研讨组成员保持在后台的联络, 注意事态发展及解决对策, 以确保讨论开展的连续性、健康性和价值性。

2.有效引导, 生成共鸣

主要根据主持人既定的思路进行引导, 由于网络教研具有“自由”的特质, 需要主持人有效引导、追踪关注, 并最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使参与者的思维在碰撞中向纵深发展, 最后产生共鸣。为保持参与者的热情和思维的延续性, 主持人要积极组织疑难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求证理论和具体实例应统一, 且实例应生活化。

3.适度拓展

网络的特质决定着网络教研参与者自由自在、自觉地参与形态。在以往不少论坛中, 由于时间节奏与内容空间把握不好, 出现了争论变成争吵、主题偏离的现象, 影响了活动的开展进程。事实上, 网络虽快, 但是人的思考需要时间, 而网络教研也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进行思考的前提下才可能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 在网络研讨时, 应尽量找到讨论节奏的平衡点, 充分把握内容的空间度, 并给予适度拓展。

第三阶段:研后反思与评价

体育教研 篇9

一、要聚焦课堂“研究”

据笔者观察和了解, 一些地方教研员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研员变成了专职行政人员, 变成了体育教师的“领导”, 常常是“应酬”多, 深入基层学校少;动嘴的时候多, 动脑的时候少;处理杂务的时间多, 进行教科研的时间少。而就教科研来讲, 部分教研员承担的课题虽然选题不错, 但研究过程欠扎实, 甚至只有一个开题报告。对于这些现象, 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要尽快加以纠正。

研究是教研员工作的中心环节, 也是做好指导、服务、引领的前提, 因此, 不会研究, 就不是名副其实的教研员。笔者认为, “阳光体育”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富有时代特征, 有很多方面需要教研员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 但其主阵地仍然是体育课堂教学, 所以, 教研员的研究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1. 要聚焦于课堂, 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

的需要出发,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研究。研究过程中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变化规律, 还要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如, 笔者曾在实践中归纳出“看得清”、“听得明”、“学得会”、“练得乐”的十二字课堂教学方针 (“体育教学的看听学练”一文, 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 。

2. 要善于总结和推广课改经验, 探索“阳

光体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规律。如, 面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笔者曾明确地提出, 体育课堂教学一要尽快完成始动调节, 二要把新教材和主教材安排在课的最佳时段进行教学, 三要留下悬念引起遐想, 四要采用一主自选的教学模式[1]。

3. 教研员的研究既要立足体育专业又要

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 要从独特的视角和较高的层次研究体育课程, 不能就体育而体育。如, 笔者曾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完成了题为《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化》的省级课题研究。需要指出的是, 笔者以上的这些研究都聚焦于课堂。

总之, 作为教研员一要加强学习, 二要有科学的态度, 三要有科学的方法。课题研究必须扎实可行, 任何脱离学校、教师、学生的研究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有聚焦课堂, 研究才有生命力, 才能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二、要融入课间“指导”

1. 在日常工作中, 教研员必须主动融入

“大课间”活动, 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喜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或校本特色的“大课间”方案。在指导过程中, 切不可居高临下, 而要发扬民主作风, 尊重不同意见, 允许争论, 允许教师发表和保留不同意见。如, 2007年张家港市100%的学校实施了“大课间”, 为2008年“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此, 笔者总结自身工作实践撰写并发表了“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思考”[2]一文, 并在2009年省体育教研员工作会议上和全省万名体育教师培训班上作了专题报告。

2. 随着“大课间”实践的深入, 教研员

要引导学校向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方向深入推进。同时, 要知道仅仅依靠个人的智慧会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要以战略性的眼光为中小学校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教师, 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凝聚作用和集体智慧, 积极构建“大课间”和“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

三、要下移重心“服务”

教研员重心下移到学校, 其实质就是承担对《标准》检查和督导落实的职能, 了解体育教师在《标准》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和技术帮助。通过重心下移, 教研员加强了对《标准》测试过程的监控, 掌握了学生体质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并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张家港市于2003学年~2004学年100%的学校全面实施《试标》, 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统计软件的情况下, 为了减轻一线体育教师的工件负担, 本着服务的宗旨, 笔者将运用Visual Foxpro 6.0平台自主开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统计系统》软件, 无偿提供给教师们使用, 并进入学校指导软件的使用, 当时笔者运用软件对张家港市的114所学校、132428名中小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3]。2007年, 张家港市采用分三段测试、分三段上报的方式加强对《标准》测试过程的管理, 即在规定的日期内测试、上报, 上报均通过电子邮件将测试成绩发送给教研员, 由教研员对每次上报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学校、教师, 并深入学校提供相关帮助服务。

四、要注重竞赛“创新”

在部分地方, 一些教研员片面地认为“体育竞赛”属于“竞技体育”, 而不属于体育教育的范畴;认为“体育竞赛”是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 与己无关。也有一些教研员错误地认为, 体育教研工作就是抓好几项“体育竞赛”, 只要竞赛成绩上去了就可以“一好遮百丑”。还有一些教研员习惯于按传统的方式进行“体育竞赛”, 满足于竞赛计划的完成。笔者认为, 学生体育竞赛虽然运用竞赛的形式, 但不只是单纯的追求竞技, 而是把竞赛作为“杠杆”, 推动体育运动在学校的普及, 促进身体更好的发展;是为了加强教育教学的效果;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学生的体能。

因此, 抓体育竞赛同样是县市区体育教研员不可或缺的基本工作之一, 而教研员抓竞赛的实质就是承担“引领”职责, 避免学生体育竞赛出现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局面。所以, 教研员首先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竞赛”并主动创新;其次, 应制订出较为完善的“竞赛规程”, 且竞赛规程必须凸显“群体性”, 确保“合理性”, 强化“合作性”, 以这样的“规程”为杠杆和导向, 不仅可推动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在学校的开展, 而且可提高学校参加比赛的积极性;第三, 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应更加科学、合理、快捷、高效[4]。如, 笔者先后自主研发了《基层田径运动会编排统计系统》、《冬季三项比赛编排统计系统》等软件, 这些软件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要建构平台“辐射”

建构平台是为了辐射, 而辐射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职能, 因此, 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 教研员应当构建一个或多个与教师、学生、学校沟通的平台。在工作中, 笔者通过“忠义堂” (Blog) 、Q Q群、电子信箱、F T P, 建构了4个平台, 其中“忠义堂”主要用于公布正式文件、活动通知、竞赛规程、研究成果、秩序册、成绩册等;QQ群主要用于适时的信息交流与反馈、研究讨论问题、相关工作的布置与提示等;电子信箱主要用于笔者不在网上时的信息反馈等;F T P则主要用于容量较大的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的传输等。上述4个平台均可进行沟通与辐射, 但是, 如果一个教研员对本地体育教师的基本信息不了解, 即使平台再多也不能发挥作用。对此, 笔者每学年都要做一次调查, 通过调查掌握全市体育教师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的变化, 这些基本信息对教研员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

此外, 如果把建构的平台称为“硬件”, 那么教研员自身的素质、修养等就是无形的“软件”, 虽然辐射依托硬件, 但仅有硬件的辐射其效应是短暂的, 只有拥有“软件”的支撑, “硬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辐射效应才能是持久的, 所以, 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软件”的档次。

参考文献

[1]孙忠义.优化课堂教育时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 2000.4:58.

[2]孙忠义.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6:44.

[3]孙忠义.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 2005.1:51.

体育教研 篇10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植根学体部落共享网络资源促进专业发展”, 之所以举办这样的一次会议, 是为了能够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 我们知道, 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化实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等, 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推进实施, 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 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这个契机, 组织好“学体部落”网络教研活动, 快速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这次活动的举办, 也标志着“学体部落”网络教研正式走向了规范化、系统化、公益化。

回顾“学体部落”的发展, 2008年6月,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本着“服务一线”的办刊理念, 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 开通了官方博客圈, 并随着成员人数的增加, 为满足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的参与和发展需要, 杂志在博客圈论坛中开设了“草根争鸣”研讨版块, 加强了对研讨活动的引导和规范管理, 形成了网络教研的雏形。之后, 杂志为了加强网络教研的即时性和有效性, 又陆续规范了读者QQ群的研讨和开通了BBS论坛, 并在BBS论坛中设立了多个网络研讨版块。至此, “学体部落”以博客圈、BBS论坛、读者QQ群为主, 以博客、微博为辅的发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从提出“学体部落”这个概念, 到“学体部落”形成体系,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 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2009年,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 杂志社出资十余万元组织编辑了面向灾区学校儿童的爱心游戏集, 并无偿将爱心游戏集送到灾区学校和偏远山区农村学校,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也使得“学体部落”迅速被全国的体育教师所熟知, 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其中。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事所蕴含的人性的爱, 正是这种爱心和奉献, 让“学体部落”接了地气, 凝聚了人气, 更明确了其定位于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的发展目标。“学体部落”一点一滴的行为都在感染着每一位成员, 这种流淌于“学体部落”中的爱的力量、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 使得“学体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并得到了全国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丰富“学体部落”价值诉求, 加强杂志责任意识

目前, “学体部落”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研讨质量最高的互动式网络教学研讨平台之一, 并已经逐渐被全国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所认可, 塑造了独有的品牌形象, 成为各级各类网络教研平台的典范。分析其原因, 主要还在其本身的功能价值得到了全国体育教师的认可和肯定, 即随着“学体部落”的发展壮大, 参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素养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而且, 由于网络教研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具有即时性的特点, 可以迅速实现知识的传递, 这种提升呈现出一种加速的状态。

基于“学体部落”的这种价值功能,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 贯彻国家有关体育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 立足一线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实际,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系统化、目标化、专题化地致力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最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服务于学生的体质健康, 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该成为“学体部落”的价值诉求, 更应该成为其责任与义务。

立足服务一线体育教学, 推进“学体部落”建设

“学体部落”从无到有, 从单一到多元、立体的架构体系, 是由杂志社主持完成;但从实际发展过程来看, 则是全国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立足博客圈, 自发组织、自发参与, 建立并规范发展起来的, 这也充分展示了“学体部落”网络教研平台源于一线、立足一线、服务一线的建设理念和发展理念。但值得关注的是, 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之所以能够自原参与、自发组织,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体部落”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 传承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发展理念, 弘扬了一种互助和奉献的精神, 所有参与教师都能够将“学体部落”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 他们都志趣相投并乐在其中, 彼此付出不求回报, 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这种精神外显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和正确的导向, 在精神上维系并促进了“学体部落”的不断向前。

为了支持“学体部落”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杂志为其研讨成果提供了发表的机会, 从而,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全国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的参与动机和参与兴趣, 并使得“学体部落”网络教研成果的效益进一步扩大化, 使更多的一线教师和读者受益。

此外, 为进一步集中“学体部落”各子平台的优势资源, 将“学体部落”打造成为杂志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心中的品牌化、特色化网络教研平台, 在征求广大读者和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学体部落”将依托杂志将这些基于网络平台的子栏目进行整合, 以进一步挖掘这些子栏目的功能和优势, 打通各子栏目之间的“壁垒”, 使各子栏目运行机制相互融合、协调、促进, 进一步彰显栏目特色, 发挥“学体部落”网络教研的公益辐射力量, 引导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正能量。

打造体育网络教研公益品牌, 完善“学体部落”发展目标体系

继续扎实教研功能, 不断提升参与教师素质。跨区域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快速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是网络教研的基本功能;而相对于系统性培养体育教师、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等功能来讲, 其又是基础性的, 需要加强建设并不断夯实, 这也是下一阶段加强“学体部落”网络教研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同时, 为了进一步发挥其公益效应, 打造特色化、公益化的网络教研品牌形象, 杂志还将基于网络研讨这一基本功能进行拓展, 比如, 举办相关网络活动, 加强中西部教师结对帮扶, 对网络研讨成果集结成册并正式出版等, 通过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为“学体部落”网络教研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夯实基础。

着力名师培养计划实施, 有效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 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应是多元化的, 应大力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培训;还提出了“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杂志社将于2014年推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全国中小学体育名师培养规划”, 以此汇集“学体部落”的优势资源, 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养专家型、教研型的体育师资队伍。

重视发挥优势资源力量, 致力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目前, 在基层中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比如, 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平衡, 再加上受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导致了教育不均衡等问题。作为国家级期刊,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集中优质资源并通过“学体部落”传播到各个省市的一线体育教师手中, 以供交流、学习, 同时将根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组织相关研讨, 以切实丰富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学资源并提高这些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此外, 还将进一步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活动以及西部送教活动, 将东部等教育发达省份的优质教育资源送达西部等欠发达地区, 快速地提高这些地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

全国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及其他学校体育工作者, 让我们一起携手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体部落”, 一个切实贴近一线、服务一线的网络教研平台!最后, 祝全国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及其他学校体育工作者教师节快乐!

上一篇:战略盈利下一篇:评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