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翻译

2024-05-15

古代翻译(精选八篇)

古代翻译 篇1

一.中国早期佛经翻译的发展阶段及其译论

中国早期的佛经翻译存在着“文”“质”之争, 纵观佛经翻译的发展, 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 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的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1. 第一阶段草创时期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 (公元 148316 年)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 翻译主要靠直译, 甚至是“死译”、“硬译”, 采取口授形式, 因此可信度不高。

早在东汉桓帝建和年间, 安世高便开始从事译经活动, 但偏于直译。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 他的《法句经序》是最早出现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首次提出翻译的困难, 反映出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即支谦偏向于好文, 而维袛难则好质。其中已初现“信、达、雅”的雏形, 可见此序在我国译论的开创性意义。

2.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 :从东晋到隋 (公元 317-617 年)

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 此阶段最著名的是东晋前秦高僧道安, 他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道安主张意译, 要忠实于原文, 力求合乎原文原意。“五失本”是 :一、佛经词序多是颠倒的, 汉译时改从汉语语法, 容易失本 ;二、佛经文字质朴, 而汉人喜欢文采, 为适应汉语读者, 译文作了修饰, 容易失本 ;三、佛经的论述, 往往不厌其烦, 颂文更是翻三覆四, 翻译时删繁就简, 容易失本 ;四、佛经有“义说”类似汉人韵文后的“乱词”, 内容重复, 翻译时被删除, 容易失本 ;五、佛经讲完一事, 要转说它事时, 又将前事重提, 然后往下说, 翻译时, 这些话被删除, 于是失本。“三不易”是 :一、圣人是按当时的习俗来说“法”的, 而今时代不同, 要改古适今, 很不容易 ;二、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鲁愚有天渊之别, 把千年前古代圣哲的微言大义传达给后世的浅俗之众, 实不易也 ;三、释迦牟尼升仙不久, 其大弟子阿难等人出经时反复斟酌, 兢兢业业, 而今由凡人来传译, 又事隔千年, 更谈何容易。

后秦僧人鸠摩罗什提倡“天然语趣”, 即意译, 他“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 则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 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以实出华’”, 译文又偏向“文”常对原文加以改动, 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一改前人的直古风格, 主张意译, 他的译作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是在中国翻译史上最早提出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与语趣的重要问题。

可以看出道安主质 (直译) , 鸠摩罗什主文 (意译) , 而此后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慧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厥中之论。他认为, 翻译时既不能“以文应质”, 也不能“以质应文”, 他认为应“简繁理秽, 以详其中”, 在“文”“质”之间拿捏好尺度。

3. 第三阶段全盛时期 :唐朝 (公元 618-906 年)

唐朝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 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 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 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早期佛经翻译家就是名僧玄奘了, 他是我国第一位把中国文化典籍向国外介绍的人。他的翻译原则意即“忠实、通顺”, 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 “不翻”, 就是用音译。有五种情况 :神秘语 ;多义词 ;中国没有的物名 ;久已通行的音译 ;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此外他的贡献还在于对译经者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4. 第四阶段基本结束时期 :北宋 (公元 954-1111 年)

虽然到北宋时, 佛经翻译已经不及以往兴盛, 此时依然出现了诸如赞宁这样的高僧提出了精彩译论。他总结了译经理论, 提出译经的“六例”即 :“译字译音”、“胡语梵言”、“重译直译”、“粗言细语”、“华言雅俗”和“直语密语”。他归纳了译经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上述这些早期佛经译论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早期佛经译论对此后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

纵观中国佛经翻译史, 可以清楚地看出, 翻译理论从最初的“死译硬译”, “重质朴, 轻文采”到鸠摩罗什的“以实出华”, 再到慧远的“厥中”, 以及玄奘的“忠实、通顺”, “文”“质”之争呈螺旋形上升的趋势, 不断发展与成熟, 奠定了中国早期的翻译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与后来严复著名的“信、达、雅”, “直译、意译”, “信、达、切”, “忠实、通顺、美”一起形成了“神韵”、“神似”、“化境”这种最高翻译境界。这些翻译理论都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一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

摘要: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草创时期、发展时期、全盛时期、结束时期, 纵观其发展, 一直存在着“文”“质”之争, 即直译与意译的此消彼长, 但从历史长河来看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过程, 而浩瀚的古代佛经翻译为中国译学理论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佛经翻译,直译,意译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古代名言翻译精选 篇2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中国古代诗词的翻译研究 篇3

关键词:文学 古代诗词 语言 模糊论

中国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而蜚声海内外,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诗词更是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繁荣,政治环境昌明,文化氛围自由,中国古代诗词发展亦达到鼎盛时期。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与政治文化状况。由于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形式简洁,诗人喜欢描绘典型的行为和特殊的事物来创造诗词中经典的形象。创造诗词中经典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诗中色彩词语的使用。在中文中,色彩词语常含有特别的内涵,这使得外国读者很难理解中国古代诗词,因此对这些色彩词语的翻译也就成了一项艰难的工作。

一、古代诗词特点

中国古代诗词每句都字数相等,两句一组,其中常常嵌入对仗的组句。对仗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形式特征,上下两句对应的字或词在意义、词性和结构上都严格对称。对仗不仅使句子看起来更加平衡,也让诗词更加朗朗上口,并能上下呼应,起到强调的作用。比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诗中的一、二句,五、六句分别对仗。一、二句名词“青山”对“白水”,其中“青”又对“白”,修饰其后名词,“山”对“水”;动词“横”对“绕”;名词“北郭”对“东城”,同样“北”对“东”,修饰其后名词,“郭”对“城”。诗中还有另一组对仗,即五、六句“浮云游子意,落日古人情”。

我国古代诗词中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感受性语义特征都具有模糊性,具有“主观的”感受性语义特征。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无限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提供了联想想象的充分条件,提供了审美的广阔空间。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精确美、含蓄美、幽默美以及形象美,价值无限。不同的人对这些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诠释或感受。比如,英文home表示一个人的“家”,但不同的人对它却有不同的“个别的”和“内涵的”感受,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词都有安全舒适的感觉。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感受性语义特征方面同样具有较强的模糊性。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诗词具有极强的文学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意象模糊、句法模糊和语用模糊。下面根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进行分析:

(一)《天净沙·秋思》的原文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小令中的杰作,脍炙人口,历代传诵,但凡受过教育的人都能不费力地背诵,可见其影响之广,作品之精,含义之深远。该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被历代文人誉为“秋思之祖”,不拘于语法,仅用名词建构意象,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使得英译本繁多,差异巨大。已有学者对其英译本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与探讨。试图使用语言的模糊性理论对《天净沙·秋思》原文及其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在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中如何较好地保持模糊美,传达最近的意境。

下面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原文: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总共五句28个字,前三句共18个字,由9个名词短语铺排而成,这9个名词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结构一致,都是“修饰语”+“中心名词”的结构铺列了9种景物,后两句共10个字,由两个相当于短语的短句构成,是全曲的点睛之笔,语言简洁凝炼,句法独特,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勾画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天傍晚的景象。

该曲不仅句法特征独特,具有很强的表达力,还体现了语言表达的模糊性,使全曲传达出意境的模糊美。前三句中9个名词短语列举了9种景物,没有一个动词,稍微动一点的就是“流水”在整个氛围中,人也被静化了,种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则没有一个字眼来说明,一切皆在于读者的理解,美景天成,意境自出另外,枯的藤,老的树,黄昏的乌鸦,古老的道路,瘦瘦的马儿,这些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词组给人的感受性语义都具有模糊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人经历的读者读来感受都是不尽相同的,曲作者并不确定的词组表达给了读者以不同解读的自由,可以说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代表之一,《天净沙·秋思》体现出无尽的模糊美。

三、经典译文分析

诗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就在于更注重读者的理解、意象的传递,在此要特别提出模糊理论中的“感受性语义特征的模糊性”。

Autumn Thought

To the Tune of Sky——Clear Sand

Withered vine old tree,a raven at dusk crows,

Tiny bridge,thatched cottages,the stream flan,

Ancient road bleak wind,a bony steed slaws,

The sun’s setting in the West,

A heart- broken ma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orrows.

周方珠先生在《翻譯多元论》一书中谈到文学模糊与翻译时说,作为译作作者,“译者应该为其译作的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所以在翻译《天净沙·秋思》时,特别注意了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的保留与传达。

此译文共五行,与原文保持了一致,前三句包含了九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和三个动词,后两句由一个完整的短句和一个介词短语修饰的名词词组构成,结构上与原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三个动词的使用是为了押韵的需要)九种景物与原文一一对应,枯藤依旧是枯藤,老树依旧是老树,枯藤是否绕老树,人家在流水的什么位置都是模糊的,一切都在读者想象中,事物呈现出静态,好似一幅古老的水墨山水画,意境无限,兼顾了诗词的语言美、语言的模糊美,以及意象的模糊美。

四、结语

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语言的模糊性、意象的模糊性,具有无限的模糊美。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但由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习俗的不同,各种语言的模糊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中英文诗词形式差别巨大,因而诗词翻译时模糊性的处理、模糊美的传达有相当的难度,文学翻译特别是诗词翻译应十分注意模糊美的表达。通过《天净沙·秋思》原文和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能保证语义表达和句法规则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模糊对等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模糊词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模糊词;也可采用变异译法,即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表达模糊概念,在翻译时用另一语言的非对等词来表达相同的模糊概念,这样能够较好地转达我国古代文学原作的模糊之美。语

参考文献

[1]闫军利.诗词翻译的美学途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古代翻译 篇4

一、上帝与God

在我国殷、商、周统治者称王并都敬拜上帝 (天、帝、天地、天帝、老天爷…等等) 。在我国古代甲骨上刻有帝, 天帝;“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 。“敬天之命” (《管子·大匡》) , “道生之” (《老子·道德经》) , “上帝是祗” (《礼记·闲居》)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论语·颜渊》) 、“知我者, 其天乎” (《论语·宪问》) , “子墨置立天志。” (《墨子·天志》) 。中国古代哲学的儒、道、法和墨家等的共同点和根基是:虔诚的崇拜“天”, 遵循“道”, 突出“爱”和“德”, 并在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共同弘扬传统的古训。上帝译为英文是加引号的“Tien”或God加译注 (因为God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中文上帝只与Bible中的God相同) , 应特别注意。天只有一面, 不可区分为自然天与哲学天。延续至今将古代哲学中的天译为Heaven, Day, Sky, Nature, Season, …等都会误解原意。Bible中God曾翻译为上帝、父、天父、神、主、圣、天主等等, 并均无译注。但是, 不能翻译为神。百姓将对人有益者视为天派下界的如:门神、财神等等, 人们是通过有形者敬拜上帝;也有将死人敬奉为神, 神还有贬义的。在我国古代神也非单一含义。“如神所用, 举事如神” (《管子·权修》) , 此处神为上帝;“务民以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也” (《论语·雍也》) 此处神为贬义的。Bible中God并非多种含义。主遍地皆是, 有车主、户主、……;猴子也称为“大圣”。所以将God译为神、主、圣都不对。Bible中God是至高无上, 唯一无形的万物创造和主宰者与中文上帝 (“天”) 含义相同故可翻译中文为上帝或“天”。

二、爱

“天乃道” (《老子·道德经》) , “君子学道则爱人” (《论语·阳货》) ,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是在敬天重道, 顺天意的基础上弘扬高尚、纯真、无私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有的真爱。 “从爱民做起” (《管子·小匡》) , “顺天意者, 兼相爱, 交相利” (《墨子·非乐》) , “天下相爱则治, 相恶则乱” (《墨子·劢志天下》) , “刑罚和法律非所以惡民, 爱之本也。”、“故法者, 王之本也;刑者, 爱之自也。” (《韓非子·心度》) , “治国之道, 爱民而己。” (《刘向·说苑》) , “爱民者不罔其上” (《林逋·省心录》) , “爱国如家” (《筍悦·汉记》)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 “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天地》) , “仁者爱人” (《荀子·议兵》) , “仁爱” (《刘安·淮南子》) , “仁者爱之体, 爱者仁之用。” (《朱熹·朱子语类》) 。中文爱字有多种含义,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是遵循“道”, 以爱加引号表示, 译成英文是“Love”。在英文中love也有多种含义和应用场合。关于我国古代哲学中“道”的翻译见。

三、天人关系

民族文化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 天人关系是精髓。《易经》 (《周易》) 是天人关系的经典, 敬 (顺、参) 至高无上的帝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人顺天意万事兴, 天人合一概念不清。对于顺天意的事要多为, 对于反天的事要无为。科学中人参天的探索见。

四、结束语

学习传统文化应以原著为准。翻译必须忠实于原著, 错译必然引起误解。对经典著作的传统翻译错误应当尽快纠正, 消除恶劣影响。外语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摘要:本文讨论我国古代哲学中上帝和Bible中God的含义和传统翻译错误, 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和天人关系。

关键词:翻译,中国古代哲学,上帝,爱,天人关系,God

参考文献

[1]张人骧.对提高翻译质量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4, 23:289-291.

[2]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 (中) .2015, 11:29.

[3]张钖钧.经络是独特系统,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A].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4:100.

[4]张人骥, 潘其丽, 张人骧等..经络科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第二版.

[5]张人骏.健康学[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6]Zhang Kui, Zhang Liang, Qu Wenji, Zhang Renxiang.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A].SPIE Proc.1992, 1644:326-328. (Los Angeles)

[7]Zhang Liang, Zhang Kui and Zhang Renxiang.The twoway feedback and passing-way of human body[J].Engineering Science, 2008, 6 (2) :37-41.

《古代诗文阅读》名句及翻译 篇5

第一模块“厚积薄发”名句及译文

第一单元

1、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译文: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译文:读书来修身,应该以学习为最首要的任务,而如果要教授学问,则应该以书本上的知识为根本。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 刘彝 《画旨》

译文: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 《劝学》译文: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要好好地勤奋学习和读书,恐怕到年老白头的时候才知道要勤奋读书,那就太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 于谦 《观书》

译文: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译文:书就好像一服良药,经常读书可以医治人的愚昧无知。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译文:鸟要想飞得高,就得先用力振动翅膀;人若想要进取成才,就得趁早刻苦读书。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译文:立志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读书的时候必须下尽苦功。

第三单元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聚义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2、不请义死,不荣幸生。——唐。韩愈

译文: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侥幸存活而心喜。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4、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宋。陆游

译文:战死疆场是士大夫应尽的职贵,耻于再守在妻子儿女的身边。

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译文: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6、荣必为天下荣,耻必为天下耻。——唐。齐已《君子行》

译文:个人的行为要成为社会的标准,当社会风气败坏,那么自己也要引以为耻。

第五单元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译文: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

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篇》

译文:时间消逝了,年岁是不等待人的。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谚语

译文: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

4、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晋。王褒《高句丽》

译文:不担心钱财用光,只畏惧浪费时间。

5、时不可贵,机不可失。——《隋书。刘蚊传》

译文: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

6、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宋。林逋《省心录》

译文:年少时不勤苦,老的时候就会很艰辛。

7、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段》

译文:为了国而忘记家,为了公而忘记私。有利不随便求取,有害不轻易去掉。一切行为要看是不是符合道义。

8、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古代翻译官的N项特长 篇6

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其中寄、象、狄鞮干的也是翻译的工作。

与今天相比,那时的翻译官更像懂方言的信使,负责将大王的话传达给周边藩国。如果“万国来朝”,自然也负有教授礼仪和给大王翻译的职责。

在古代当个翻译可不容易,不但要会多种方言,甚至还要出生入死,当然一些多才多艺的翻译官还能平步青云,比如和珅。

和珅:多才多艺的翻译官

在古代,精通多种语言的翻译人才凤毛麟角。在《后汉书·南蛮传》中有这么一段:“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平和,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稚。”“三象重译”就是连翻三种语言。越裳大概是今天的越南地区。

可以这样理解:为了向宗主国国君进贡白稚,越南使者的语言经历了越南话到广东话、湖南话、湖北话再到周文王能够听懂的陕西话的传递过程。这只白稚随后被贡于文王之庙,周公也一时兴起鼓一曲《越裳操》流传千年尚是后话。但转了几手的朝贡马屁被翻成啥样就不得而知了。

外邦来上贡,皇帝自然高兴,翻译的角色因为能上达天听,有时还能得到皇帝宠爱,家喻户晓的满清大贪官和珅就是这么一位不可多得的语言天才。

和珅自小聪颖,10岁左右被选入咸安宫官学读书,博学强记,精通汉、满、蒙、藏四门语言,满朝文武,也仅此一人。野史总说和珅是因为貌美,酷似乾隆死去的妃子成为朝中“第一宠臣”。事实上,八面玲珑的和珅也的确有出众才华,为大清朝廷干过几桩漂亮的事。

由于具备独特的语言优势,和珅常常用多种文字帮助乾隆拟定诏书、翻译少数民族地区呈朝廷的奏文。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之后还多次负责接待朝鲜、英国、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琉球(冲绳)和南掌(老挝)等国的使者,毕竟“陈宫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惟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馬戛尔尼带领英国使团一行共八百多人,携带英王乔治三世致中国皇帝的信件和丰盛的礼品访问中国,期望与大清建立正常邦交,进一步扩张对华贸易。

和珅作为大清方面接待的主要负责人,忠实贯彻乾隆“不可意存玩忽,不可过于优待,转为所轻”的指示,与洋人百般周旋。

双方在觐见礼节上爆发冲突,英使团坚持以谒见英王陛下的单膝下跪代替“三跪九叩”,双方争持不下之际,还是和珅说服乾隆免了英国使团“三拜九叩”,当然,洋人想亲吻御手的礼节也万万不可。可见,和珅不仅懂得英文,对于西方礼节也略知一二。

翻译官需要武艺高强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和高居庙堂之上的官方翻译相比,随从外交使节到遥远异乡的翻译官大多由民间招募而来,工作风险系数不是一般的大。大漠戈壁、雪山草地,风餐露宿简直是家常便饭。这样的翻译官,不但需要强壮的体魄,还需要武艺高强,能达到特种兵的水平最好。

公元前126年, 38岁的张骞带着匈奴妻子以及一名随从回到阔别十三年的长安城,当年声势浩大的百人探险队凋零成二人生还,后人记住了张骞,却忽略了那位一路身兼翻译、护卫、向导多重职务的翻译甘夫。

根据史料零碎地拼凑,我们可以猜测原是匈奴军人的甘夫大概是在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的一场战役中被汉朝军队俘虏,并被作为奴隶赏赐给了汉文帝女婿堂邑侯陈午做家奴。到张骞奉命出使大月氏的公元前138年,甘夫已经在堂邑侯服役二十多年,早已熟悉了汉朝的生活,成为堂邑侯府一名地位较高的忠诚老奴。

因此当张骞招募西域使团的时候,汉武帝立马想到了岳父家的老奴甘夫。千万别小看他,这位仁兄不但精通西域语言,还是一名特种兵水平的狙击手,《史记》中明确记载甘夫“善射”,身强体壮还有武艺傍身,甘夫就这样成为了百人探险队伍里的重要成员。

只是谁都没想到,大部队从陇西出发才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骑兵队俘虏,并遭软禁十年之久。张骞被迫在匈奴王庭娶妻生子,随行人数锐减。当难得剩余的一行人趁着匈奴内乱逃出来,重新踏上西去道路时候,还面临着缺水缺食的困境,不少随从因此途中倒毙。

但至少还有他——狙击手甘夫,甘夫能够在绝境之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帮助张骞渡过难关。可以说,如果没有甘夫的忠诚护主,张骞极有可能就此命殒高山荒漠之中,玉门关以西的世界对于汉朝人而言有可能一直都会是一片空白。

翻译家马欢:创造了著名公号《瀛涯胜览》

一陆一海两条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外贸的两条大动脉。同为外贸道路随从翻译,与甘夫在史记上寥寥数笔的记载不同,随同郑和下西洋的明朝通事马欢,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事迹。

马欢是回族穆斯林,因为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曾随郑和船队三次下西洋,同时肩负外事翻译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的重任。

1432年,在他最后一次远航来到古里国(今属印度)时,适逢古里使团要前往天方国(今属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于是,太监洪保就派了马欢等7人组成天朝使团小分队,带着麝香、瓷器等器物航行3个月,一并前往。

在麦加生活的3个月里,马欢见识了庄严华丽的天堂礼拜寺、各种前所未见的奇珍异兽,那里的“国人悉遵教规行事”,“民风和美”得让他甚至觉得来到了“极乐之界”。临走前,他不仅购买了深受天朝王公贵臣喜爱的麒麟(长颈鹿)、鸵鸟等奇珍异宝,还摹绘了一幅天堂图真本,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份麦加地图。

1416年,马欢开始动笔记录亲身经历的20个国家的航路、地理、政治风俗。辛苦耕耘35年后,驴友马欢终成大V,其公号《瀛涯胜览》也成为介绍亚非航路国家的重要资料。

书中详尽地描绘许多稀奇古怪的外邦民俗,如古里国人每天早上洗脸之后用牛粪灰调水涂额头、大腿各三次;暹罗国青年男子行割礼,并镶入十几颗锡珠,有钱人则嵌空心金珠,行动有声并以此为荣……

为了纪念这位知名驴友大V,南沙群岛北部有一个岛屿就被命名为马欢岛。

古代文言文中五大特殊句式翻译技巧 篇7

一、判断句翻译技巧

高三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是为了评价某一事物而存在的,判断的对象往往是句子中的主语,典型的词有:

1.“……也”“……者……”,最常见的是“……也”,表示肯定。

例如,《逍遥游》中“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翻译为“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2.句末的“……者也”,“者”“也”同时出现,其作用在于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逍遥游》中“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翻译为“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强调的是“风力”。

3.以副词为判断词的判断句,这类型判断句一般是加强判断语气,常见的判断语气词包括“乃、亦、则”等。

例如,《逍遥游》中“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为“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二、疑问句翻译技巧

高三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是由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引出,其特点是以疑问词作为宾语,常见的特点词包括焉、安、哉、邪等,翻译为“……呢”“……吗”。

例如,《逍遥游》中“彼且恶乎待哉?”翻译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被动句翻译技巧

主语与谓语是被动关系,高三文言文中常见的被动句式有:

1.“见……于”被动句式,要求翻译时一定要区分主语和谓语,具体程度技巧将“见”和“于”直接翻译为“被”。

例如,《秋水》中“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为“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2.“为……所……”被动句式,“为”可以直接翻译为“被”,而将“所”直接省略。

例如,《赤壁之战》中“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翻译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会被人吞并”。

3.“被”被动句式,其句式结构为“被+动词”,其中的“被”便是直观上的“被”。

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翻译为“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四、省略句翻译技巧

省略句存在的意义在于精简文章,使文章简短而精致,最常见的省略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介词、宾语和分句。

例如,《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翻译为“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准许臣下满足我一点小小的心愿。”听什么心愿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是在后面直接说“庶刘侥幸,卒保馀年”,翻译为“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五、倒装句翻译技巧

倒装句按句子成分倒序分为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句式的翻译技巧

为强调某一动作,通常会将主语与谓语倒置,文言文中最典型的主谓倒装便是感叹句和疑问句。

例如,《归去来兮》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正常语序应该是“胡为何乎遑遑欲之?”翻译成“为什么还要惶惶不安想去哪里?”

2.“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宾语前置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代词作为宾语时,一般将宾语前置,其特点在于句式为否定,句子中会出现有“不、无、莫”等否定词。

例如,《陈情表》中“不矜名节”,正常句式应该是“不名节矜”,翻译为“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其特点是以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句子中会出现“何、安、奚”等疑问词。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乐天天命复奚疑”,正常句式应该是“乐天天命复疑奚”翻译为“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3)介宾短语的宾语前置,是为修饰谓语的一种介宾结构,为凸显文言文主体特点,会将谓语放置在介词前面。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正常句式应为“聊乘化以尽归”、翻译为“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

3.“定语后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为强调中心词的重要地位或突出修饰词,会将定语倒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常见的文言文句型是“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逍遥游》中“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翻译为“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

4.“状语后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状语表示一种状态,在文言文中常被放置句子结尾处,起到强调时间等状态词语的作用,在文言文中一般以“‘以’和‘于’”表示状语,代表时间和地点等。

例如,《滕王阁序》中“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翻译为“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六、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知识博大精深,其句式种类复杂多变,一直是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难点,其句式翻译更是每一年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贾彬华.文言文翻译备考攻略——文言翻译的方法[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5(11).

[2]陈意良.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古代翻译 篇8

关键词:平冈龙城; 伊藤漱平; 服饰翻译; 问题; 原因

一、研究背景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译本。它在中国古代民俗、建筑、服装饰品等各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灵魂人物,曹雪芹在刻画这位灵魂人物时费尽心机,从头至脚,再到头饰、配饰,每一身华丽的服饰都是集古代服饰、民族服饰之大成。英译本中有对服饰翻译进行研究的先者,但是日译本中鲜有人对此进行研究。

二、翻译实例

从宝玉初次登场,第三回中共出现两套服饰,本文总结了6组与服饰相关的、翻译上存有争议的词组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一)二色金百碟穿花大红箭袖

两种译本的翻译如下:

平冈龙城译本––二色金の百碟穿花大红箭袖(ふたいろきんのもやうあるなかにまたもやうあるべにのつつそで),即两种金色的图案中另有图案在其中的大红色的袖子(笔者译)。注释了二色金:紅の中に、金で模様を出しある故、二色金と云う。在红底儿上用金线缝制出花样、图案,故名二色金(笔者译)。

伊藤漱平译本––緋色の地に深浅二色の金糸で百蝶花に群れるの図をぬいとりした細袖の上衣,即红色地儿上用深浅两色金线缝制的百蝶在花间飞舞的细袖上衣(笔者译)。

二色金,《红楼梦鉴赏辞典》中指青金、红金丝。

箭袖的解释各种词典均较为详细。杨为珍、郭荣光主编的《红楼梦》辞典中这样解释:原为便于射箭穿的罕袖衣服,书中指男子穿的一种服式。这种解释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至少指出了这种衣服的特点,即窄袖。周定一主编的《红楼梦语言词典》中则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叙述。指出这是一种带箭袖袍服。原为便于射箭,在袖口接上一半同形的袖头,似马蹄。满语“哇哈”(waha)。俗称“马蹄袖”。后来成为家常礼服。周汝昌主编的《红楼梦辞典》中也比较具体地描述了这种衣服的样式,古代射箭的人所穿服装的袖子,上端长,可以遮盖手臂,下端短,便于射箭。也指这种衣服。清代以这种衣服为礼服。

对比可知,两种译本对二色金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平冈龙城译本中的注释出现了错误。对于“箭袖”这个词,平冈龙城译本中使用“つつそで”一词带过,并未做出任何注释。表面上看这个词的翻译没有错,但是由于中日两国在服装文化上存在一定的空白,所以,这样一种清代的礼服却不能如实地呈现在日语读者面前,实在是让人很遗憾的事情。伊藤漱平译本则抓住了这种衣服的特点,翻译出了“细袖”,虽然还不是特别具体,但是至少能让读者有个感官上印象。此外,“百蝶穿花”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成语,平冈龙城译本中根本没有进行翻译。伊藤漱平译本则比较形象地翻译出了作者的原意。

(二)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

两种译本的翻译如下:

平冈龙城译本––石青起花八團倭緞穗を排た褂(そらいろもやうやつあるにほんしゆす ふさをならべつけたうはぎ),即蓝色有图案的日本绸缎,下面排缀着穗子的上衣(笔者译)。

伊藤漱平译本––石青色の地に八つの円い模様を浮かせた日本産の繻子に総を垂らし並べた褂子,即日本产的石青色的缎子上浮现出八个圆形图案,并排缀着穗子的褂子(笔者译)。

“起花八团”指在缎料上加绣的八个彩团,故称“起花”。

“排穗褂”《红楼梦鉴赏辞典》中有二说,一说是衣服边缘排缀有彩穗的褂子;一说是一种羊皮褂。《清稗类钞·服饰》“翻毛外褂马褂”条云:“羊皮贵羔而贱老,而口外有一种曰麦穗子者,皮软毛长,形如麦穗,价值最贵。”排穗即麦穗子之音近变异。参照本回前文云凤姐以穿银鼠褂,则宝玉亦应穿皮褂。《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云,银鼠以后当换“韩羊皮(即珍珠毛)”。那么,宝玉着麦穗羊皮褂正合时节,故以后说为是。

平冈龙城译本中对服饰中的花纹、图案几乎都没有具体的描写,例如上文中的“起花八团”就没有进行翻译。而伊藤漱平译本中则有相关信息的翻译,不仅标明了数字,而且介绍了形状。“排穗褂”的理解两者或多或少都有偏差,因为按照文献的推测应是一件麦穗羊皮褂,不是普通的外衣。所以,此处两者翻译时加以注释说明是最理想的。

(三)青缎粉底小朝靴

两种译本的翻译如下:

平冈龙城译本––青緞粉底小朝鞾(あをしゆすしろそこのくつ),即蓝色缎子白色底儿的鞋(笔者译)。注释了“小朝鞾”:御殿風の子供くつ、登著とは靴の上におりはく,即宫廷式的小孩穿的鞋,需从上往下穿(笔者译)。

伊藤漱平译本––白底の黒緞子でこしらえた小さな礼装用の長靴,即白底儿,用黑缎子制成的礼服用的长靴(笔者译)。

《红楼梦辞典》(周汝昌主编)中朝靴指古代官员穿的“乌皮履”。第三回指的是黑色缎面、白色厚底、半高筒的靴子。《红楼梦鉴赏辞典》中的解释为:青缎是制靴的料子,即黑色光缎。“小朝靴”的翻译,笔者认为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红楼梦鉴赏辞典》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说:靴自唐代以来,即成为朝会中的正式服饰,故称朝靴,惟备代形制不尽相同。清初规定,平常人不得着靴,其后文武官员及士庶均着之,惟平民则不着。宝玉所穿当是一种尖头的小靴。

对于“小朝靴”这个词,平冈龙城译本中加了注释:“御殿風の子供くつ、登著とは靴の上におりはく(宫廷式的小孩穿的鞋,需从上往下穿)。”但是,“小朝靴”不是小孩子穿的鞋,而是指尖头小靴。这里出现的注释是错误的。翻译成“鞋”,是用上位概念替代了具体事物,虽然指示不明确,但是不能说翻译错误。伊藤漱平译本中的翻译较之平冈龙城译本则更贴近实物。

(四)金八宝坠角

两种译本的翻译如下:

平冈龙城译本––金の八寶(きんの七ほう)を墜腳にし,即坠着黄金的七宝(笔者译)。此处注释了“金八宝”:七寶焼の綺麗なもの,即七宝烧的美物(笔者译)。

伊藤漱平译本––黄金作りの八宝(さげ物)をその根つけにしています,即坠着黄金做的八宝(笔者译)。

197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对此是配有注释的,里面认为金饰物上嵌的各色珍珠宝石,泛称“八宝”,又一种如指顶大的各类“吉祥图案”的小金玩物,如升、斗、如意、印盒等,也叫“八宝”。《红楼梦鉴赏辞典》中这样解释:金八宝,即以金錾出八宝纹样的片状饰品,八宝指宝珠、方胜(相连的菱形,喻连续不断)、磬(乐器)、犀角、金钱、菱镜、书本、艾叶(又称蕉叶)等八种物品。坠角,亦作“坠脚”,是当时用于朝珠、床帐等下端起下垂作用的小装饰品,这里指辫子梢部所坠的饰物。

平冈龙城译本中对金八宝的翻译存在严重的错误,根本没有传达给读者正确的信息,而注释更没有起到任何解释说明的作用,并且是错误的解释。伊藤漱平在翻译时则非常巧妙地直接用了“八宝”这个词,虽然因为没有注释读者可能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样的东西,但是不至于出现翻译上的重大错误。

(五)银红撒花半旧大袄

两种译本的翻译如下:

平冈龙城译本––銀紅撒花半舊の大襖(うすちやもやうのふだんぎのわたいれ),即浅茶色图案的便服棉衣(笔者译)。

伊藤漱平译本––銀紅色の花模様を散らした普段着の長い上衣,即银红色散落着小花图案的便服长上衣(笔者译)。

“银红”一词在《红楼梦辞典》(周汝昌主编)中这样解释:在粉红色中加入朱砂调和而成的颜色。“撒花”《红楼梦语言词典》(周定一主编)中解释为在绸缎上用散碎小花组成的花样或图案。《红楼梦辞典》(周汝昌主编) 中解释基本相同,同“洒花”,绸布等织物上的碎花图案。“半旧大袄”,故名思议,应该不是崭新的为今年御寒而新做的外穿的棉袄。

平冈龙城译本中没有翻译“银红”这一色彩,对于原文中的花样图案只用“もやう(图案)”这样的词概括处之,“半旧大袄”用“ふだんぎのわたいれ(便服棉衣)”来翻译则少了很多信息。相比较而言,伊藤漱平的翻译信息量更大一些,颜色、花样都正确地呈现给了读者,只是“半旧大袄”这个词翻译成了“普段着の長い上衣(便服长上衣)”。

(六)寄名锁

两种译本的翻译如下:

平冈龙城译本––寄名鎖(まひごふた),即为防止孩子迷路带的牌子(笔者译)。

伊藤漱平译本––寄名鎖,即寄名锁。此处加了注释,寄名とは他人に名づけ親になってもらうこと。僧や道士に「寄名」して在家のままその弟子となり、子供の長命を祈った習俗。さらに鎖(錠)形の金属片を首にかけ神の命令を「封じとざす」意を表わした。中文意思为:寄名就是让孩子随别人的姓,让孩子认义父。寄名在和尚、道士的名下,做俗家弟子以祈祷孩子长命。进而用金属片制成锁头形状挂于颈上,意为这是神明的旨意。(笔者译)

《红楼梦辞典》(周汝昌主编)中对“寄名锁”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旧时怕幼儿夭亡,给寺院和道观一定财物,让幼儿作“寄名”弟子,并在幼儿的脖子上系一小金锁,叫作“寄名锁”。

由文献可知,寄名锁是锁头形状的饰物,多为黄金质地,而不是纸片或者木片等做成的“ふた(牌子)”;用途则为避灾驱邪,“锁”住生命,而不是为防止孩子迷路量身定做之物。因此,平冈龙城译本中这个词存在错误的翻译,没有将作者的原意传达给读者。伊藤漱平译本中注释加得如虎添翼,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两种译本的比较

平冈龙城译本的《国译红楼梦》是日译史上最早的前80回全译本,是日本红学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奠基石。在这里抛开一些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方面的问题,仅就本文所举误译、漏译而言,主要是受文化影响而造成的。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原因大致有:1.日本传统文化中不曾出现的事物,即译者本身的文化空白,造成一定的误译、漏译;2.受当时社会客观因素制约,两国交流较少,导致翻译者不能亲自实地考察,从而不能将文中的名词一一准确无误地呈现到读者面前;3.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平冈龙城译本在完成过程中文献资料也不能很好地互通有无,因此译者在添加注释的时候也存在无从考究,只能用现有的资料做一些补充。

伊藤漱平是日本著名的翻译家、红学专家,他痴迷于中国文学,翻译了大量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曾亲自到访过中国。因此,所见、所闻、文献资料等都对他的翻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第三回服饰部分的翻译中,伊藤漱平适当、巧妙地运用了直译法,从读者易懂的角度,用随意亲切的语言尽力传达着作者的原意。虽然还有个别的词语存在不够形象具体等问题,但是不影响主人公贾宝玉给读者留下的帅气英朗、富家公子的印象。

四、结语

作为一个好的翻译家,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扎实的母语功底;二是很高的外语(主要是翻译的对象国的语言)水平;三是深入了解翻译对象国的文化背景知识。两个译本各自有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特点,虽然在翻译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再一次为日语学习者,特别是翻译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那就是翻译一定要尊重作者原意,还原当时情景。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我们紧密结合翻译对象国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将最正确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注释:

①森中美树在其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有提到,其实《国译红楼梦》的翻译工作是平冈龙城一个人完成的,因此本文题目中选择了平冈龙城译本这样的说法。

参考文献:

[1]红楼梦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周汝昌.红楼梦辞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3]冯其庸,李希凡.楼梦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4]红楼梦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杨为真,郭荣光.《红楼梦》辞典[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6]周定一.红楼梦语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史晓翠,刘洪泉.衣香鬓影——小议红楼梦服饰的翻译[J].科技咨询导报,2007.

[8]刘晓群.浅议杨宪益《红楼梦》译本中服饰颜色词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7(31).

[9]苏宋丹,王才美.浅析《红楼梦》中服饰词语的翻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02).

上一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下一篇:性别平等教育